TWI508647B -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8647B
TWI508647B TW102123538A TW102123538A TWI508647B TW I508647 B TWI508647 B TW I508647B TW 102123538 A TW102123538 A TW 102123538A TW 102123538 A TW102123538 A TW 102123538A TW I508647 B TWI508647 B TW I5086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space
electronic device
clamping member
clamping
inlet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3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5992A (zh
Inventor
Chih Hung Chuang
Fu Sheng Kao
Shin Min Lee
Chih Ho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ustek Comp Inc filed Critical Asustek Comp Inc
Priority to US14/033,5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14009916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5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5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86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8647B/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元件與電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近年來,隨著科技產業日益發達,電子裝置例如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NB)、平板電腦(Tablet Computer)與行動電話(Mobile Phone)等產品已頻繁地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其實用性與便利性讓這些電子裝置更為普及。
此外,現已有許多電子裝置也逐漸往多元化邁進,例如將上述電子裝置整合為一可拆裝的電子組合裝置,進而提高其實用性、便利性與攜帶性。舉例來說,電子組合裝置,例如為平板電腦與行動電話的組合,可同時滿足使用者對於資料輸入、上網以及通訊的需求。
承上述,在先前技術中,若將兩個電子裝置組裝在一起可採用卡勾(hook)與卡槽的設計結構或閂鎖(latch)的設計結構。然 而,若需滿足產品的造型外觀則上述的設計結構會在電子裝置的的表面留下開口或突出物,因此未必可符合造型美感的需求。此外,使用上述設計結構亦會使得兩電子裝置的結構複雜,進而提高電子裝置的製造成本。
本案提供一種夾持元件其包括一基座與一結合部。基座設置於一第一機體的一容置空間的一側。結合部設置於基座上並具有一鋸齒狀結構,且鋸齒狀結構暴露於容置空間。當一第二機體置入容置空間內時,鋸齒狀結構彈性變性而抵壓第二機體。
本案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括第一機體、第二機體與多個夾持元件。第一機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且第二機體容置於容置空間。這些夾持元件分別位於容置空間的相對兩側且為對稱配置。各夾持元件包括一基座與一結合部。基座設置於容置空間的一側。結合部設置於基座上並具有一鋸齒狀結構,且鋸齒狀結構暴露於容置空間。當第二機體置入容置空間內,鋸齒狀結構彈性變形而抵壓第二機體。
為讓本案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電子裝置
10‧‧‧第一機體
10a‧‧‧容置空間
10b‧‧‧入口端
12‧‧‧環型壁
12a‧‧‧限位部
12b‧‧‧第一擋牆
12c‧‧‧第二擋牆
14‧‧‧承靠板體
16‧‧‧插頭連接器
20‧‧‧第二機體
20a‧‧‧側面
22‧‧‧插座連接器
100‧‧‧夾持元件
100a‧‧‧第一部分
100b‧‧‧第二部分
110‧‧‧基座
120‧‧‧結合部
122‧‧‧鋸齒狀結構
122a‧‧‧齒尖
122b‧‧‧斜面
122c‧‧‧底面
122d‧‧‧連接面
200‧‧‧膠帶
d1‧‧‧距離
θ‧‧‧頂角
圖1是本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爆炸圖。
圖2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前視圖。
圖3是圖1的夾持元件的立體圖。
圖4A至圖4B是圖1的第二機體與夾持元件於組裝時的流程圖。
圖5是圖1的第一機體的爆炸圖。
圖6是圖5的A部局部放大圖。
圖7是圖2的夾持元件的前視圖。
圖1是本案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爆炸圖。圖2是圖1的電子裝置的前視圖。請參考圖1與圖2,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包括一第一機體10、一第二機體20與多個夾持元件100,其中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20可透過夾持元件100組裝在一起。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20可為不同的電子裝置,例如為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或行動電話等。以下實施例將以第一機體10為平板電腦與第二機體20為行動電話進行舉例說明。
圖3是圖1的夾持元件的立體圖。請參考圖1、圖2與圖3,第一機體10具有一容置空間10a,且第二機體20可朝向第一機體10移動而容置於容置空間10a。這些夾持元件100分別位於容置空間10a的相對兩側且為對稱配置。各個夾持元件100包括 一基座110與一結合部120。基座110設置於容置空間10a的一側。結合部120設置於基座110上並具有一鋸齒狀結構122,且鋸齒狀結構122暴露於容置空間10a。
圖4A至圖4B是圖1的第二機體與夾持元件於組裝時的流程圖。需說明的是,為使視圖簡潔,夾持元件100僅繪示位於容置空間10a的一側,且第二機體20繪示局部。請參考圖1、圖3與圖4A至圖4B,詳細地說,當使用者將第二機體20從容置空間10a的入口端10b以滑動方式置入於容置空間10a時,第二機體20的兩側面20a逐漸接近夾持元件100的鋸齒狀結構122(如圖4A所示)。隨著使用者沿著遠離入口端10b的方向持續推動第二機體20,且夾持元件100的結合部120與第二機體20接觸。
由於結合部120的鋸齒狀結構122在推力的作用下會撓曲,且彈性變形而抵壓第二機體20的側面20a(如圖4B所示)。因此,第二機體20藉由夾持元件100被夾持於容置空間10a內,以讓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20組裝在一起。
反之,當使用者將第二機體20自容置空間10a內移出,且第二機體20的側面20a移離夾持元件100的結合部120時,結合部120的鋸齒狀結構122在推力的釋放下會回復到原始形狀,以便於夾持元件100再次夾住第二機體20。
藉此,本案的電子裝置1藉由設置在第一機體10上的夾持元件100的鋸齒狀結構122能夾持第二機體20或釋放第二機體20,以讓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20結合或分離。因此,夾持元 件100相較於習知卡勾配合卡槽的結構以及閂鎖的結構可在不破壞第一機體10或第二機體20的外觀下拆裝兩機體。故,能維持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20的美感。此外,由於夾持元件100的結構簡單,因此可減化第一機體10與第二機體20的結合結構。藉此,可減少電子裝置1的製造成本。
請參考圖1與圖3,本實施例的結合部120的鋸齒狀結構122具有多個齒尖122a,這些齒尖122a朝向遠離入口端10b的方向,本案的夾持元件100之鋸齒狀結構122主要係為了提供摩擦力,其形狀並不限定於銳角,亦可為突點,本案不以此為限。
一實施例中,各個齒尖122a由一斜面122b、一底面122c以及連接斜面122b與底面122c的一連接面122d構成,其中斜面122b朝向遠離入口端10b的方向延伸並與連接面122d連接。藉此配置,當第二機體20從容置空間10a的入口端10b滑入,且接觸夾持元件100的結合部120時,第二機體20可藉由各斜面122b導引而順向地滑入於容置空間10a內並結合第一機體10。因此,可增加電子裝置1的組裝便利。
此外,在第二機體20的推力作用下,齒尖122a的斜面122b朝向對應的底面122c轉動,因此使得齒尖122a變形且與第二機體20的側面20a產生結構性干涉,而使第二機體20被夾持住。具體地說,各齒尖122a具有一頂角θ,且頂角θ為斜面122b與底面122c於延伸方向上的夾角,其中頂角θ例如是介於25度至35度之間。藉此配置,當第二機體20置入於容置空間10a時, 斜面122b朝向底面122c轉動而讓齒尖122a容易變形,並減少第二機體20的推力。此外,本實施例的結合部120於受力時能彈性變形,因此結合部120的材質可以採用彈性材料,例如為矽橡膠(silicon rubber),且基座110的材質可採用矽橡膠或塑膠。
圖5是圖1的第一機體的爆炸圖。圖6是圖5的A部局部放大圖。需說明的是,為使視圖清楚,圖5的第一機體10的視角不同於圖1的第一機體10的視角,且圖5省略第一機體10的部分構件。請參考圖1、圖5與圖6,本實施例的第一機體10包括一環型壁12與一承靠板體14。容置空間10a由環型壁12與承靠板體14所構成,且夾持元件100的基座110設置於環型壁12的底部上。
進一步地說,環型壁12對應基座110的位置設有多個符合基座110的輪廓的限位部12a,且各限位部12a包括相對的一第一擋牆12b與一第二擋牆12c。在各基座110安裝於對應的第一擋牆12b與第二擋牆之間12c後,夾持元件100組裝至第一機體10上。此外,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更可包括一膠帶200,其設置於基座110的底部與環形壁12的第二擋牆12c之間。藉此,利用膠帶200的黏著可減少夾持元件100脫落於第一機體10內的風險。
圖7是圖2的夾持元件的前視圖。請參考圖2、圖3與圖7,在本實施例中,夾持元件100沿著遠離入口端10b(請參考圖1)的方向包括一第一部分100a與一第二部分100b。隨著第二機體20朝向第一機體10移動,第二機體20依序通過第一部分100a 的夾持元件100之齒尖122與第二部分100b的夾持元件100之齒尖122。第二部分100b的夾持元件100之齒尖122a相對於第一部分100a的夾持元件100之齒尖122a分別突出一距離d1,其中此距離d1例如介於0.1mm至0.3mm之間。換言之,第二部分100b的夾持元件100之齒尖122干涉第二機體20的量大於第一部分100a的夾持元件100之齒尖122干涉第二機體20的量。因此,可避免來自外部的衝擊或瞬間的震動造成第二機體20脫離開第一機體10,使得第二機體20掉落而損壞。藉此,可提高電子裝置1的可靠度。
請參考圖1與圖2,此外,本實施例的第一機體10更具有一插頭連接器16,且第二機體具有一插座連接器22。插頭連接器16位於入口端10b的相對側。當第二機體10從入口端10b滑入且置入於容置空間10a時,結合部120的鋸齒狀結構122彈性變形而抵壓第二機體20,且插座連接器22與插頭連接器16結合。藉此,亦可限制第二機體20相對於第一機體10相對移動。因此,可避免第二機體20掉落而損壞的風險。
綜上所述,本案的電子裝置藉由設置在第一機體上的夾持元件的鋸齒狀結構能彈性變形而夾持第二機體或釋放第二機體,以讓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結合或分離。因此,夾持元件相較於習知卡勾配合卡槽的結構以及閂鎖的結構可在不破壞兩機體的外觀下完成拆裝。故,可維持兩機體的美感。此外,由於夾持元件的結構簡單,因此可減化第一機體與第二機體的結合結構,以 減少電子裝置的製造成本。另外,當鋸齒狀結構的齒尖朝向遠離入口端的方向時,齒尖的斜面可導引第二機體順向地滑入於容置空間內,其中齒尖的頂角可介於25度至35度之間,以增加電子裝置的組裝便利。再者,夾持元件更可分為兩部分,且一部分的夾持元件之齒尖與第二機體的干涉量大於另一部分的夾持元件之齒尖與第二機體的干涉量。據此,可減少第二機體因外部的衝擊或瞬間的震動脫離第一機體的風險。
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案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案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電子裝置
10‧‧‧第一機體
10a‧‧‧容置空間
10b‧‧‧入口端
20‧‧‧第二機體
20a‧‧‧側面
22‧‧‧插座連接器
100‧‧‧夾持元件
100a‧‧‧第一部分

Claims (9)

  1. 一種夾持元件,適用於一第一機體,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容置空間,該夾持元件包括:一基座,設置於該容置空間的周圍;以及一結合部,設置於該基座上並具有一鋸齒狀結構,且該鋸齒狀結構暴露於該容置空間,當一第二機體置入該容置空間內,該鋸齒狀結構彈性變形而抵壓該第二機體;其中該鋸齒狀結構具有多個齒尖,該些齒尖朝向遠離該容置空間的一入口端的方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夾持元件,其中該第二機體從該入口端移動入該容置空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夾持元件,其中各該齒尖的頂角介於25度至35度之間。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夾持元件,其中該基座的材質為塑膠或矽橡膠,該結合部的材質為矽橡膠。
  5.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具有一容置空間,一第二機體,容置於該容置空間;多個夾持元件,分別位於該容置空間的相對兩側且為對稱配置,各該夾持元件包括:一基座,設置於該容置空間的周圍;以及一結合部,設置於該基座上並具有一鋸齒狀結構,且該 鋸齒狀結構暴露於該容置空間,當該第二機體置入該容置空間內,該鋸齒狀結構彈性變形而抵壓該第二機體;其中該鋸齒狀結構具有多個齒尖,該些齒尖朝向遠離該容置空間的一入口端的方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容置空間具有一入口端,該第二機體從該入口端移動至該容置空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各該齒尖的頂角介於25度至35度之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些夾持元件包括一第一部分與一第二部分,且該第二部分的該些夾持元件之該些齒尖相對於該第一部分的該些夾持元件之該些齒尖分別突出一距離,且該距離介於0.1mm至0.3mm之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基座的材質為塑膠或矽橡膠,該結合部的材質為矽橡膠。
TW102123538A 2012-10-08 2013-07-01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5086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33,523 US20140099163A1 (en) 2012-10-08 2013-09-23 Clamping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711205P 2012-10-08 2012-10-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5992A TW201415992A (zh) 2014-04-16
TWI508647B true TWI508647B (zh) 2015-11-11

Family

ID=50406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3538A TWI508647B (zh) 2012-10-08 2013-07-01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13703B (zh)
TW (1) TWI50864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6225U (en) * 2009-11-05 2010-03-21 Top Victory Invest Ltd Digital photo frame with function of non-slip
TW201202954A (en) * 2010-07-10 2012-01-16 Shang-Che Cheng Intelligent platform with an exchangeable intelligent core
TW201218920A (en) * 2010-10-20 2012-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unt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19830B2 (en) * 2005-05-09 2010-05-18 Apple Inc. Universal docking station for hand held electronic devices
ES2407469T3 (es) * 2005-01-24 2013-06-12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à.r.l. Soporte para teléfonos móviles
CN1900879B (zh) * 2005-07-22 2010-07-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可升降的笔记本电脑
CN101876842A (zh) * 2009-04-30 2010-11-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600621U (zh) * 2010-02-04 2010-10-06 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 手机与便携式电脑一体化智能终端
US20120037771A1 (en) * 2010-08-11 2012-02-16 Kitchen Michael 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eripheral Devices to a Comput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76225U (en) * 2009-11-05 2010-03-21 Top Victory Invest Ltd Digital photo frame with function of non-slip
TW201202954A (en) * 2010-07-10 2012-01-16 Shang-Che Cheng Intelligent platform with an exchangeable intelligent core
TW201218920A (en) * 2010-10-20 2012-05-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Mount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3703B (zh) 2017-03-01
TW201415992A (zh) 2014-04-16
CN103713703A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6753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TWI544312B (zh) 承載基座及電腦系統
US967356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720752B2 (en) Carry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90067B (zh) 通用序列匯流排插槽及其相關電子裝置
TWM513548U (zh) 保護殼
TWM565934U (zh) 保護套
US9047056B2 (en) Protective casing having keyboard
TW201312871A (zh) 蓋板結構
US20150153771A1 (en) Tablet pc external equipment
US9519316B2 (en) Flash drive with attached cover
US8728646B2 (en) Battery lock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508647B (zh) 夾持元件與使用其之電子裝置
TWI451829B (zh) 電子裝置及卡扣機構
TWI736640B (zh) 晶片卡固定組件及應用該晶片卡固定組件的電子裝置
TWI473556B (zh) 卡扣結構
US20140099163A1 (en) Clamping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TWI545847B (zh) 電子裝置及其切換式接頭構造
US10963071B2 (en) Mouse
KR20140007557A (ko) 휴대용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액세서리
TWI515541B (zh) 外接式輸入裝置
TWI528137B (zh) 充電器
TW202315665A (zh) 遊戲控制器
TWM544735U (zh) 扣合裝置
TW201520738A (zh) 電子裝置與電子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