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6378B - Vibrating conveyor - Google Patents

Vibrating conveyo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6378B
TWI526378B TW103121338A TW103121338A TWI526378B TW I526378 B TWI526378 B TW I526378B TW 103121338 A TW103121338 A TW 103121338A TW 103121338 A TW103121338 A TW 103121338A TW I526378 B TWI526378 B TW I5263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leaf spring
spring
conveying
proof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1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600431A (zh
Inventor
Jyunichi Hara
Hideki Orihashi
Yasuhiro Minagawa
Original Assignee
Daish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sh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shi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121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63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600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00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6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6378B/zh

Links

Landscapes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Description

振動式輸送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振動式輸送裝置,尤指一種用於調整輸送物之輸送狀態之機構。
目前,已知有振動式輸送裝置係用於在製造設備中將電子器件等一邊在輸送路上排列整齊一邊供給檢查裝置等。該情況下,由於配置於輸送路下游側之檢查裝置等供給對象裝置對於輸送物的處理速度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在振動式輸送裝置的輸送路的供給端,必須以與下游側的供給對象裝置的處理速度相對應之速度供給輸送物。
在此,若輸送物的供給速度低於供給對象裝置的處理速度,則製造設備整體的處理效率降低,因而無法充分發揮製造設備的處理能力。因此,通常只要將輸送物的供給速度設定為高於供給對象裝置的處理速度即可。但是,若供給速度過快,則在上述供給端附近輸送物長時間滯留於輸送路上,因而輸送物會在輸送路上被磨損、或者前後輸送物 彼此間接觸從而受損。因此,實際上必須根據供給對象裝置的處理速度精密地調整振動式輸送裝置的輸送速度。
在現有的振動式輸送裝置中,已知有下述振動式輸送裝置,即:如下述專利文獻1所示,構成為能夠藉由間隔件和安裝部之可動結構等來調整用於使設有輸送路的輸送體振動之驅動用板簧的傾斜角度。另外,專利文獻2中揭露了下述振動式輸送裝置,即:構成為能夠調整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而不是用於使輸送體振動之驅動用板簧,從而能夠設定輸送速度,其中,防振用板簧用於將與輸送體連接的砝碼(counter weight)連接至底座上。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公報、特公昭44-3778號
專利文獻2:日本公報、特開平3-106711號
但是,在將振動式輸送裝置設置到製造設備中時,必須根據應設裝置與其上游側或下游側的製造設備之間的關係進行各種調整作業。尤其必須將輸送物的輸送速度調整至與生產線對應的範圍內。
但是,在如上述先前專利文獻1所揭露之調整驅動用板簧的傾斜角度之方法中,由於係直接調整輸送體的振動角度,從而能夠大幅改變輸送物的輸送速度,但是,由於驅動用板簧的彈簧常數大,因而在改變了其傾斜角度時,振動系統整體的諧振頻率或振幅也會大幅變化。因此,在欲將輸送物的輸送速度等精密地設定為所希望的值時,必須在 考慮各種條件之基礎上進行複雜且微妙的調整作業。
另外,當調整了驅動用板簧的傾斜角度時,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會根據該傾斜角度大幅變化,因此,尤其是在近年來將微小的部件作為輸送物的裝置中,對於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所要求的精度高,因此,必須在傾斜角度之調整作業後重新調整輸送路的姿態或高度,由此使得作業更加複雜。
另外,在如上述先前專利文獻2所揭露之改變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之方法中,由於通常情況下防振用板簧之振動方向上的彈簧常數小於驅動用板簧之彈簧常數,因而對於由輸送路和砝碼構成之驅動振動系統之諧振頻率或振幅造成的影響小,其中,輸送路和砝碼藉由驅動用板簧連接。另外,在使防振用板簧的下端部移動時,也可以在不改變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之情況下改變傾斜角度。
但是,該方法僅僅是改變支撐砝碼之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而非直接改變輸送體的振動形態。即,透過改變砝碼的彈性支撐特性,從而間接地控制經由驅動用板簧被彈性支撐之輸送體的振動形態。因此,存在下述問題點,即:若不某種程度大幅改變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便無法充分調整輸送物的輸送速度,但在大幅改變了上述傾斜角度時,振動形態變得不穩定。
另外,在該方法中,由於由經由驅動用板簧連接之輸送體和砝碼所構成之驅動振動系統在輸送方向上的支撐形態大幅變化,因此,在欲適當地設定輸送體整體之輸送 狀態的平衡、例如整個輸送路上輸送速度的均勻化或者輸送方向上輸送速度的變化形態時,必須考慮前後防振用板簧的平衡,因而實際的調整作業大多數情況下難以進行。
另外,在如上所述調整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之方法中,雖然能夠保持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幾乎固定不變,但是無法避免因為螺栓或螺釘等的安裝、拆除而導致姿態或高度產生微小的偏差,因此,為了應對近年來隨著輸送物微小化而對於輸送體之姿態或高度所要求之精度逐漸變高之情況,與上述方法同樣地無法省略用於重新調整姿態或高度的複雜作業。
因此,本發明係為瞭解決上述問題點而完成,其課題係在於實現能夠容易地調整沿著輸送路的輸送狀態之振動式輸送裝置。另外,其另一課題係在於實現即使對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進行了調整也無需重新調整輸送路的姿態或高度之振動式輸送裝置。
鑒於上述實際情況,本發明之振動式輸送裝置之特徵在於,具備:設有輸送路的輸送體;一對驅動用板簧,其分別在所述輸送路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支撐所述輸送體;一對連接體,其分別配置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並且分別經由一對所述驅動用板簧與所述輸送體連接;一對壓電驅動體,其分別配置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並 且,一對所述壓電驅動體的一端分別與一對所述連接體連接;聯結部件,其將一對所述壓電驅動體的另一端彼此間加以連接;一對防振用板簧,其在設置面上的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分別支撐一對所述連接體;以及彈簧角度調整機構,其構成為能夠調整所述輸送方向前後的至少任意一側的所述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
根據本發明,透過將一對壓電驅動體所產生的振動分別經由配置在輸送方向前後位置處的連接體傳遞至與各連接體對應的驅動用板簧,從而藉由一對驅動用板簧使輸送體振動,由此將輸送路上的輸送物沿著輸送方向進行輸送,其中,一對壓電驅動體均連接在聯結部件上。此時,能夠減少經由彈性支撐連接體的防振用板簧朝向底座等裝置的設置面側漏出的振動能。
另外,透過利用彈簧角度調整機構改變彈性支撐連接體的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由壓電驅動體驅動的連接體所受到的彈性支撐特性也發生變化,因此,能夠改變輸送體的振動方向和振幅。因此,能夠藉由彈簧角度調整機構來控制輸送體的輸送速度及其他輸送狀態。
尤其是在本發明中,由於配置在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的一對防振用板簧分別與分開配置在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的連接體連接,因此,即使改變了其中一個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也基本上幾乎不會對另一個防振用板簧所支撐的驅動振動系統造成影響。因此,在調整了輸送方向前後的任意一側的輸送速度時,由於另一側的輸送速度及其他 輸送狀態幾乎未變,因而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更加容易地進行調整作業。
在此,透過將上述聯結部件設為與連接於驅動用板簧上的輸送體質量相對應的慣性質量,能夠進一步減少經由防振用板簧朝向設置面側漏出的振動能,並且能夠進一步提高輸送方向前後的一對驅動振動系統之間的獨立性,因此,能夠更加容易地透過調整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來控制輸送體的振動形態。
在本發明中,較佳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被構成為能夠在所述連接體被固定的狀態下改變所述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由此,由於連接體經由驅動用板簧彈性支撐輸送體,因此,在以連接體被固定的狀態進行調整作業時,能夠在不改變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的情況下改變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關於連接體的固定方法,並不僅限於將連接體本身直接固定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透過將壓電驅動體、驅動用板簧、輸送體或者聯結部件固定在底座上等、最終能夠間接地將連接體固定的各種方法進行。該情況下,較佳使用下述支撐固定機構。
在本發明中,分別配置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且由所述驅動用板簧、所述連接體以及所述壓電驅動體構成的一對驅動振動系統,分別以圍繞配置在所述壓電驅動體內的振動中心轉動的形態進行振動;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所述輸送體與所述驅動用板簧連接,所述驅動用板簧與所述連接體連接,所述壓電驅動體與所 述連接體連接,所述連接體與所述防振用板簧連接;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被構成為:能夠使所述輸送方向前後的至少任意一側的所述防振用板簧繞虛擬中心點轉動,並且能夠在轉動方向上的多個位置處將該至少任意一側的防振用板簧加以保持固定,其中,所述虛擬中心點位於與該至少任意一側的防振用板簧對應的驅動振動系統的振動中心側,並且,所述虛擬中心點設定在相比所述防振用板簧更靠近所述振動中心的位置處。
由此,由於構成為至少任意一側的防振用板簧能夠繞壓電驅動體的虛擬中心點轉動,而且能夠在其轉動方向上的多個位置處將該至少任意一側的防振用板簧加以保持固定,因此,在改變了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時,雖然連接體圍繞虛擬中心點的振動角度發生變化,但是從虛擬中心點觀察時的防振用板簧的姿態未變,因此,能夠抑制該驅動振動系統的振動中心錯位、或者相對於壓電驅動體的負載發生變動,並且能夠抑制諧振頻率發生變動或者驅動振動系統的振動形態變得不穩定。該情況下,將上述虛擬中心點設定在相比防振用板簧更靠近上述振動中心的位置上。尤其較佳上述虛擬中心點與所述驅動振動系統的振動中心幾乎一致。
在本發明中,較佳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具有:第一滑接部,其形成於所述防振用板簧與所述連接體之間,並且由沿著轉動方向而形成的第一引導面引導,其中,所述轉動方向為繞所述虛擬中心點轉動的方向;第一保持結構,其用於在所述轉動方向上對所述防振用板簧進行定位並 將所述防振用板簧保持在所述連接體上;第二滑接部,其形成於所述防振用板簧與所述設置面之間,並且由沿著所述轉動方向而形成的第二引導面引導;以及第二保持結構,其用於在所述轉動方向上對所述防振用板簧進行定位並將所述防振用板簧保持在所述設置面上。
該情況下,較佳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還具有操作顯示部,其中,所述操作顯示部具備轉動操作部件和彈簧角度顯示部件,所述轉動操作部件用於使所述防振用板簧沿所述轉動方向轉動,所述彈簧角度顯示部件用於顯示藉由所述轉動操作部件設定的所述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
在本發明中,較佳所述振動式輸送裝置具有直接或者間接地固定所述連接體的位置的支撐固定機構。透過在利用彈簧角度調整機構調整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時利用支撐固定機構直接或者間接地固定連接體的位置,能夠維持經由驅動用板簧被彈性支撐在連接體上的輸送體在輸送方向上的姿態和高度,因此,能夠省略用於重新設置輸送體的姿態和高度的作業。
根據本發明,能夠實現可以藉由彈簧角度調整機構容易地調整沿著輸送路的輸送狀態之振動式輸送裝置。另外,能夠實現透過設置支撐固定機構而即使在調整了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後也無需重新調整輸送路的姿態或高度之振動式輸送裝置。
10‧‧‧振動式輸送裝置
10F‧‧‧輸送體
1F‧‧‧第一槽
1B‧‧‧第二槽
11~14‧‧‧驅動用板簧
15、16‧‧‧連接體
15A‧‧‧連接部件
15B‧‧‧上部安裝結構
15C‧‧‧下部安裝結構
15D‧‧‧防振彈簧安裝結構
15a‧‧‧圓弧狀部
15b‧‧‧內側保持部件
15c‧‧‧外側保持部件
17、18‧‧‧防振用板簧
19‧‧‧底座
20、20’‧‧‧彈簧角度調整機構
21‧‧‧防振彈簧安裝部件
21D‧‧‧防振彈簧安裝結構
21a‧‧‧卡合部
21b‧‧‧螺紋孔
21c‧‧‧凸輪槽
22、23‧‧‧側架
22a‧‧‧操作部
22b‧‧‧顯示部
22c、23c‧‧‧貫通孔
22d‧‧‧引導槽
24‧‧‧螺栓
25‧‧‧凸輪
D1、D2‧‧‧壓電驅動體
Cn‧‧‧連接板
Cw‧‧‧配重塊
F、B‧‧‧輸送方向
Fv、Bv‧‧‧振動方向
θ‧‧‧傾斜角度
W‧‧‧輸送物
50‧‧‧供給對象裝置
圖1係從輸送方向前方顯示本發明實施方式之振動式輸送裝置整體之立體圖。
圖2係顯示從輸送方向前方觀察本實施方式之振動式輸送裝置時的狀態之主視圖。
圖3係顯示將本實施方式之側面覆蓋板拆除後的狀態之左視圖。
圖4係顯示進一步將本實施方式之支撐固定部件拆除後的狀態之左視圖。
圖5係本實施方式之不同姿態之立體圖。
圖6係顯示將本實施方式之側面覆蓋板拆除後的狀態之右視圖。
圖7係顯示從輸送方向後方觀察拆除本實施方式之側面覆蓋板後之狀態時的情況之立體圖。
圖8係本實施方式之彈簧角度調整機構的操作顯示部之放大圖。
圖9係顯示本實施方式之彈簧角度調整機構的內部結構之局部剖面圖。
圖10係將防振用板簧處於標準狀態時的彈簧角度調整機構之內部結構放大進行顯示之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11係將改變了防振用板簧傾斜角度後之狀態下的彈簧角度調整機構之內部結構放大進行顯示之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12係在與圖10所示縱剖面垂直的縱剖面中將彈簧角度調整機構之內部結構放大進行顯示之局部放大剖面圖。
圖13係用於說明本實施方式之彈簧角度調整機構的動作之結構說明圖。
圖14係顯示另一實施方式之整體結構之結構說明圖。
接著,根據圖式對本發明之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圖1係本實施方式之立體圖,圖2係本實施方式之主視圖,圖3係顯示將側面覆蓋板拆除後狀態之左視圖,圖4係顯示進一步將支撐固定部件拆除後的狀態之左視圖,圖5係另一個立體圖,圖6係顯示將側面覆蓋板拆除後狀態之右視圖,圖7係將側面覆蓋板拆除後的另一個立體圖。
本實施方式之振動式輸送裝置10能夠安裝具有輸送路的圖未示的輸送體。輸送體具有與輸送物(例如電子器件)的形狀尺寸相對應的凹槽狀輸送路。在圖示例子中,振動式輸送裝置10具有第一槽1F和第二槽1B,其中,在第一槽1F中安裝有第一輸送體(下述輸送體10F),該第一輸送體具有朝向輸送方向F呈直線狀地延伸的輸送路,在第二槽1B中安裝有第二輸送體,該第二輸送體具有朝向與輸送方向F呈反方向之輸送方向B呈直線狀地延伸的輸送路。
在第一槽1F上,在輸送方向F前後相互分開的兩處位置的下方分別連接有驅動用板簧11、12。另外,在第二槽1B上,在輸送方向B前後相互分開的兩處位置的下方分別連接固定有驅動用板簧13、14。
上述驅動用板簧11~14在圖示例子中呈平板狀,並且如圖3所示,驅動用板簧11、12以與振動方向Fv大致垂直之姿態安裝,驅動用板簧13、14以與振動方向Bv大致垂直之姿態安裝,其中,振動方向Fv、Bv分別隨著朝向輸送方向F、B的前方而向上傾斜。即,驅動用板簧11、12的法線與振動方向Fv大致平行,驅動用板簧13、14的法線與振動方向Bv大致平行。在圖3中,驅動用板簧11、12的上部安裝法線Lfu和下部安裝法線Lfd均被設定為與振動方向Fv平行,驅動用板簧13、14的上部安裝法線Lbu和下部安裝法線Lbd均被設定為與振動方向Bv平行。
上述驅動用板簧11~14的下端分別被連接固定在一對連接體15、16的上端,其中,該一對連接體15、16分別配置在輸送方向F、B的前後位置的下方。連接體15被連接固定在朝向下方延伸的防振用板簧17上,防振用板簧17的下端被連接固定在設置於工廠地板面等設置面上之底座19上。連接體16被連接固定在朝向下方延伸的防振用板簧18上,防振用板簧18的下端被連接固定在底座19上。在圖示例子中,防振用板簧17、18也被形成為平板狀,並且基本上是以與上述振動方向Fv大致垂直之姿態安裝。
防振用板簧17以其上部安裝法線Ldu1連接固定在連接體15上,並且以其下部安裝法線Ldd1連接固定在下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的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上。另外,防振用板簧18以其上部安裝法線Ldu2連接固定在連接體16上,並且以其下部安裝法線Ldd2連接固定在底座19上。
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防振用板簧17的上述上部安裝法線Ldu1和下部安裝法線Ldd1均可以改變,從而能夠藉由之後詳細說明之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來調整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另一方面,防振用板簧18的上部安裝法線Ldu2和下部安裝法線Ldd2固定不變。
朝向上方延伸的壓電驅動體D1的下端連接固定在連接體15的下端,壓電驅動體D1的上端連接固定在連接板Cn的前端。另外,朝向上方延伸的壓電驅動體D2的下端連接固定在連接體16的下端,壓電驅動體D2的上端連接固定在連接板Cn的後端。因此,連接板Cn沿輸送方向F延伸,並且將前後一對壓電驅動體D1和D2的上端彼此間加以連接。在連接板Cn的底部固定有配重塊(weight block)Cw。連接板Cn和配重塊Cw相當於聯結部件,在本實施方式中,連接板Cn和配重塊Cw作為整體構成慣性質量體(砝碼(counter weight)),該慣性質量體連接在一對壓電驅動體D1、D2的與連接體呈相反側端部上。該慣性質量體的質量與第一槽1F和安裝在該第一槽1F中的輸送體的總質量大致相等,從而減少經由防振用板簧17、18朝向底座19側漏出的振動能。
壓電驅動體D1、D2具有由板簧狀彈性基板和層壓在該基板表面上的壓電層構成之壓電元件,透過對上述壓電層的表面和背面施加交變電壓,從而使壓電驅動體D1、D2朝向與振動方向Fv大致平行的方向彎曲變形。在圖示例子中,壓電驅動體D1、D2僅由壓電元件構成,但是,也可 以在壓電元件上串聯連接板簧。無論是在壓電驅動體D1、D2僅由壓電元件構成之情況下,還是在壓電元件上串聯連接有板簧之情況下,壓電驅動體D1、D2在上述振動系統內均作為一個板簧發揮作用。
另外,在圖示例子中,壓電驅動體D1、D2係在彈性基板的兩面上層壓有壓電體之雙壓電晶片式壓電驅動體。壓電驅動體D1、D2整體被構成為板狀,並且以與輸送方向F、B大致垂直的姿態安裝,但是,尤其在輸送方向F為供給方向時,較佳以具有朝向該輸送方向F與振動方向Fv之間的中間方位之法線之姿態安裝壓電驅動體D1、D2。
底座19上安裝有配置於左右兩側的側面覆蓋板Sx(圖1中以雙點劃線表示)、Sy。側面覆蓋板Sx、Sy分別從底座19朝向上方延伸,並且從左右兩側覆蓋底座19至連接板Cn的側方、最好是第一槽1F和第二槽1B的底部附近為止的範圍。另外,在左右兩側的至少任意一側(圖示例子中為左側面側)安裝有支撐固定部件30。該支撐固定部件30構成固定連接體15的支撐固定機構。
在圖示例子中,支撐固定部件30以橫跨側面覆蓋板Sx之方式從外側安裝固定在底座19的側部和連接板Cn的側部之間。在如此安裝固定之狀態下,支撐固定部件30最終發揮固定連接體15的位置之作用。在圖示例子中,在連接板Cn側部的中央位置處設有螺紋孔Cna,在螺紋孔Cna的前後兩側設有凹孔Cnb,在底座19側部的中央位置處也設有螺紋孔19a,在螺紋孔19a的前後兩側設有凹孔19b。
另一方面,在支撐固定部件30的上部和下部位置上分別形成有貫通孔和嵌合突起,其中,貫通孔內能夠插入與上述螺紋孔Cna、19a相對應的螺栓,嵌合突起分別與上述凹孔Cnb、19b相對應且朝向內側突出。支撐固定部件30藉由下述方式來安裝,即:在將該嵌合突起嵌入上述凹孔Cnb、19b之狀態下,將螺栓31分別從上下貫通孔擰入上述螺紋孔Cna、19a中。
透過安裝該支撐固定部件30,與防振用板簧17連接的連接體15的位置被固定,因此,即使使防振用板簧17移動、或者將其拆除,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也保持不變。另外,由於支撐固定部件30的最終作用在於維持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因此,支撐固定部件30只要是最終將連接體15的位置固定之形態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將連接體15本身固定在底座19上之結構、或者是將第一槽1F或輸送體本身固定在底座19上之結構。
在安裝有支撐固定部件30之側面的前端底部位置處,在底座19上安裝有側架(side frame)22。如圖8所示,在該側架22的外側面上設有撥號式(dial type)的操作部22a和顯示部22b,該顯示部22b具有與該操作部22a對應的刻度,從而能夠按照既定方法顯示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在圖示例子中,上述操作部22a由形成於凸曲面狀旋轉軸頭部上的直線狀凹槽構成。另外,上述顯示部22b由形成有操作部22a的旋轉軸頭部周圍所形成的刻度構成,操作部22a所指的刻度位置與下述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相對 應。
在本實施方式之振動式輸送裝置中,如圖3所示,第一槽1F、驅動用板簧11~12、連接體15、16、壓電驅動體D1、D2以及聯結部件Cn、Cw構成被防振用板簧17、18彈性支撐的振動體結構。更加具體來說,在本實施方式中,透過聯結部件Cn、Cw作為慣性質量體發揮作用,從而在輸送方向F的前方由驅動用板簧11、連接體15以及壓電驅動體D1構成驅動振動系統,在輸送方向F的後方由驅動用板簧12、連接體16以及壓電驅動體D2構成驅動振動系統。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連接體15和連接體16分開設置,因而有時可以將兩個驅動振動系統視作對於輸送體(第一槽1F)的作用實質上獨立的驅動振動系統。
接著,根據圖9至圖12對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進行說明。上述驅動振動系統通常實質上以下述形態振動,即:在被壓電驅動體D1、D2施加起振力後,圍繞配置在壓電驅動體D1、D2內的振動中心轉動。但是,由於受到輸送方向F前後的一對驅動振動系統整體的結構或者防振用板簧17、18的彈性支撐特性、以及輸送方向F前後的驅動振動系統的平衡或者配置於兩個驅動振動系統之間的聯結部件(慣性質量體)Cn、Cw的大小或剛性等影響,因而難以準確地確定嚴格意義上的振動中心的位置。
因此,如圖9所示,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構成為:設定假設從防振用板簧17觀察時位於實際振動中心所在側的虛擬中心點O1,並且將防振用板簧17構成為能夠繞虛 擬中心點O1轉動,從而能夠透過使防振用板簧17轉動來調整防振用板簧17相對於輸送方向F的傾斜角度θ。在本實施方式中,虛擬中心點O1設定在相比防振用板簧17的各部分更靠近實際振動中心的位置(幾乎可以視為振動中心的位置)上。
如圖9所示,連接體15具有連接部件15A、上部安裝結構15B、下部安裝結構15C以及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其中,上部安裝結構15B由間隔件(spacer)和螺栓等構成,並且用於將上述驅動用板簧11安裝到該連接部件15A上,下部安裝結構15C由間隔件和螺栓等構成,並且用於將上述壓電驅動體D1安裝到上述連接部件15A上,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由間隔件和螺栓等構成,並且用於將上述防振用板簧17安裝到上述連接部件15A上。
並且,該連接體15被構成為:利用該防振彈簧安裝構造15D將防振用板簧17安裝到連接部件15A上的安裝高度,位於利用上部安裝結構15B安裝驅動用板簧11的安裝位置與利用下部安裝結構15C安裝壓電驅動體D1的安裝位置之間。透過這樣構成,能夠在確保壓電驅動體D1的配置空間、減小防振用板簧17的輸送方向F(振動方向)上的彈簧常數、降低裝置整體的高度等方面獲得有益效果。另外,連接體16的結構也與上述連接體15的結構完全相同。
圖10係顯示防振用板簧17呈與驅動用板簧11平行的姿態時(傾斜角度θ=3.5度,與操作部22a相對應的顯示部22b的值為1)防振用板簧17之安裝結構之局部剖面 圖。
防振用板簧17的上端連接固定在構成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一部分的連接體15的上述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上。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具有圓弧狀部15a,該圓弧狀部15a設置在連接部件15A上且被形成為與上述虛擬中心點O1同軸。該圓弧狀部15a的內外兩面上分別形成有圓弧狀的滑接面,該圓弧狀的滑接面被形成為與上述虛擬中心點O1同軸。另外,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構成為:利用螺栓等以能夠解除之方式保持內側保持部件15b和外側保持部件15c,其中,內側保持部件15b和外側保持部件15c為間隔件,並且具有分別與圓弧狀部15a的內外兩面滑動接觸之滑接面。
在此,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設有第一滑接部和第一保持結構,其中,第一滑接部由圓弧狀部15a的內外兩側的圓弧狀滑接面、內側保持部件15b的外表面上的滑接面以及外側保持部件15c的內表面上的滑接面構成,第一保持結構由圓弧狀部15a和內側保持部件15b的貫通孔、外側保持部件15c的螺紋孔以及螺栓等構成。在此,由上述圓弧狀部15a內外兩側的滑接面、內側保持部件15b外表面上的滑接面、以及外側保持部件15c內表面上的滑接面構成第一引導面。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構成為:透過擰緊第一保持結構的螺栓等而將防振用板簧17固定在連接部件15A上,透過鬆動第一保持結構的螺栓等,從而能夠使防振用板簧17沿著第一滑接部繞虛擬中心點O1轉動。
另一方面,利用由間隔件和螺栓等構成的防振彈簧安裝結構21D,將防振用板簧17的下端連接固定在構成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一部分的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上。該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設有卡合部21a、螺紋孔21b以及凸輪槽21c,其中,卡合部21a朝向左側面側(下述側架22側)突出,並在上下兩側具有沿著虛擬中心點O1周圍與虛擬中心點O1呈同軸地形成的圓弧狀卡合面,螺紋孔21b用於安裝螺栓等並形成於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的左右兩側側面上,凸輪槽21c朝向左側面側開口。
在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的左右兩側配置有安裝固定在底座19上的側架22、23。如圖12所示,在側架22、23上分別形成有貫通孔22c、23c,透過將插通該貫通孔22c、23c的螺栓24擰入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的螺紋孔21b中,從而能夠將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固定在底座19上。在此,藉由螺栓24實現的、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與側架22、23之間的可折裝之固定結構,相當於第二保持結構。
另外,如圖10所示,在側架22的內側面上,沿著圍繞虛擬中心點O1的轉動方向形成有引導槽22d,透過將上述卡合部21a嵌合在該引導槽22d中,並使其圓弧狀的卡合面與引導槽22d的內表面滑動接觸,從而能夠沿著上述轉動方向引導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該引導結構構成第二滑接部。另外,由上述卡合部21a的卡合面和引導槽22d的內表面構成第二引導面。
進而構成為:將以偏心方式連接固定在操作部 22a上的圓柱狀凸輪25嵌入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的上述凸輪槽21c中,從而在對撥號式的操作部22a進行旋轉操作時,凸輪25偏心轉動,由此使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沿著引導槽22d移動,其中,操作部22a以突出狀態設置於側架22的外側面上。由此,由於安裝固定於防振用板簧17下端之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在固定於底座19上的側架22的引導槽22d之引導下繞虛擬中心點O1轉動,因此,即便使防振用板簧17轉動,驅動振動系統的姿態或高度也基本保持不變。
接著,對於利用上述構成的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調整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之調整方法以及各部分的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在開始調整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之前,將支撐固定部件30安裝固定在連接板Cn的側部和底座19的側部之間,以維持第一槽1F(輸送體)的姿態和高度。由此,即使解除防振用板簧17被上述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以及側架22、23保持固定的狀態,由於連接體15被固定而其位置不會改變,從而安裝在第一槽1F或第二槽1B中的圖未示的輸送體的姿態或高度也不會改變。
接著,透過鬆動螺栓等而解除上述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的固定狀態,另外,透過鬆動螺栓24而將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與側架22、23的固定結構解除,由此將上述第一保持結構和上述第二保持結構解除,從而使防振用板簧17能夠轉動。由此,變為如下的狀態,即:防振用板簧 17的上端能夠在設置於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的圓弧狀部15a、內側保持部件15b以及外側保持部件15c之第一滑接部的引導下繞虛擬中心點O1轉動,防振用板簧17的下端能夠在由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的卡合部21a和側架22的引導槽22d構成之第二滑接部的引導下繞虛擬中心點O1轉動。
當在該狀態下對側架22外側面上的操作部22a進行旋轉操作時,凸輪25進行偏心旋轉,從而經由凸輪槽21c而使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在被如上所述那樣引導而轉動,與此同時,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也在被第一滑接部如上所述那樣引導而轉動,因此,固定在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上的防振用板簧17繞虛擬中心點O1轉動。由此,藉由操作部22a的旋轉操作而改變圖9所示的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例如,能夠從圖10所示的標準狀態改變為圖9和圖11所示的狀態。
在此,較佳至少能夠在±1.5度的範圍內調整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尤其較佳至少能夠在±3.0度的範圍內進行調整。另外,較佳將傾斜角度θ的標準值設為2.5度~3.5度左右,並且能夠相對於該標準值進行調整從而增大或減小傾斜角度θ。進而,較佳設置以與上述傾斜角度θ呈規定對應關係之方式適當地設置的刻度。
在圖示例子的顯示部22b中,將防振用板簧17呈與驅動用板簧11平行姿態的圖10所示標準狀態設為0,並且設有表示角度變化量(單位=度)的刻度1~6,該刻度1~6在如圖所示從該標準狀態起朝向水平方向使防振用板簧17 的傾斜角度θ增大的方向上取正值。另外,圖1至圖8顯示操作部22a指向顯示部22b的刻度6之狀態。另外,也可以將上述標準值設為刻度0,並從該標準值朝向正負兩個方向分別設置刻度。
在如上所述對操作部22a進行了操作從而將防振用板簧17的姿態變更為所希望的傾斜角度θ後,分別將上述防振彈簧安裝結構15D的螺栓和側架22外側面上的螺栓24擰緊,從而將防振用板簧17的上端和下端(防振彈簧安裝部件21)固定。最後,將上述支撐固定部件30從連接板Cn和底座19上拆除。
在以上述方式調整了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時,可以以如下方式改變輸送體沿著輸送方向的輸送形態。圖13係模式化顯示本實施方式之振動式輸送裝置10的整體結構之說明圖。在此,在第一槽1F中安裝有輸送體10F。如圖13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可以將標準狀態(傾斜角度θ=3.5度)下的防振用板簧17調整為傾斜角度θ增大後的防振用板簧17’。
在此,標準狀態下的防振用板簧17給予連接體15的彈性支撐特性為:與驅動用板簧11和防振用板簧17垂直的方向上的彈簧常數Sa最小,與驅動用板簧11和防振用板簧17平行的方向上的彈簧常數Sb最大。因此,藉由壓電驅動體D1的起振力而產生的振動經由實質上以最小彈簧常數Sa被彈性支撐的連接體15傳遞至驅動用板簧11,因此,輸送體10F在與驅動用板簧11的傾斜角度垂直的振動方向 Fv上有效地進行振動。
相對於此,當傾斜角度θ增大時,防振用板簧17給予連接體15的彈性支撐特性為:具有最小彈簧常數Sa’的方向與標準狀態下的Sa相比朝向輸送方向F的前方更加偏向上方,因此,利用壓電驅動體D1驅動的連接體15的振動方向與標準狀態相比朝向輸送方向F的前方稍微偏向上方,其振幅也稍微變小。因此,輸送體10F的振動方向Fv’也與標準狀態下的振動方向Fv相比朝向輸送方向F的前方稍微偏向上方,其振幅也變小,因而輸送物W的輸送速度降低。
另外,一般來說,透過增大或減小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能夠改變由與該防振用板簧17對應的壓電驅動體D1、連接體15以及驅動用板簧11所構成之驅動振動系統施加的振動的振動方向Fv及其振幅,因而能夠調整輸送速度及其他輸送狀態(輸送輸送物W時的姿態穩定性等)。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輸送方向F前方的驅動振動系統中,能夠透過調整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來改變振動方向Fv。另一方面,由壓電驅動體D2、連接體16以及驅動用板簧12構成且位於輸送方向F後方的驅動振動系統,與上述前方的驅動振動系統藉由連接板Cn和配重塊Cw而被連接,因而其振動的相位同步,但是,其振動方向和振幅實質上是獨立地作用於輸送體10F上。
因此,只要彈性支撐連接體16的防振用板簧18的傾斜角度θ不變,則輸送體10F的處於輸送方向F後方的部分依然按照標準狀態下的振動方向Fv和振幅進行振動。因 此,如上所述配置在輸送體10F後方部分上的輸送物W的輸送狀態不同於輸送體10F前方部分上的輸送狀態。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輸送體10F的後方部分的輸送速度快,而前方部分的輸送速度慢。
另外,關於輸送方向F前後的驅動振動系統的獨立性,僅透過利用連接板Cn將壓電驅動體D1與D2加以連接時也能夠得到,但是,在利用如圖示例子那樣連接有配重塊Cw等的方法中,壓電驅動體D1、D2的另一端側的慣性質量越大,則輸送方向F前後的驅動振動系統的獨立性越高。
在本實施方式中,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通常是透過使防振用板簧17繞虛擬中心點O1轉動來改變,因此,從虛擬中心點O1觀察時的防振用板簧17的方位發生變化,但是從虛擬中心點O1觀察時的防振用板簧17的姿態本身並未變化,其中,虛擬中心點O1位於被設定於壓電驅動體D1內部的振動中心側。因此,當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發生變化時,驅動用板簧11與防振用板簧17的連接角度發生變化,從而使振動形態發生變化,由此使連接體15圍繞虛擬中心點O1的振動角度範圍(振動方向)發生變化,但是,其不易對於圍繞虛擬中心點O1的振動本身造成影響。
因此,即使在調整了傾斜角度θ的情況下,只要該角度範圍小,便能夠抑制振動中心錯位、或者相對於壓電驅動體D1的負載形態發生變動。另外,基於同樣的理由,能夠避免諧振頻率發生變動、或者驅動振動系統的振動形態變得不穩定。另外,關於虛擬中心點O1最好與實際的振動 中心基本一致,但是,即使虛擬中心點O1與實際的振動中心不完全一致,只要虛擬中心點O1位於相比防振用板簧17的各部分更靠近振動中心的位置上,便能夠得到同等效果。
關於如上所述改變輸送體10F前後的輸送速度,在下述情況中有效。例如,如圖13所示,在輸送體10F的下游側配置有檢查裝置等其他供給對象裝置50的情況下,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該供給對象裝置50對於輸送物W的處理能力,必須將輸送體10F上的輸送物W的輸送速度設定為大於與上述處理能力相對應的處理速度。
這是因為:在將輸送姿態不正、或者結構上存在缺陷的輸送物W從輸送路上除去時(本實施方式中構成為:將一部分輸送物W從輸送體10F的供給用輸送路排出至相鄰輸送體的回收用輸送路中),若以與上述處理能力大致對應的輸送速度輸送輸送物W,則因為一部分輸送物W被排除而實際的供給量變得不足,從而無法充分發揮供給對象裝置50的處理能力。
但是,在如上所述將輸送體10F的輸送速度設定為大於上述處理速度的情況下,如圖13所示,輸送物W會滯留在輸送體10F的輸送方向F前端、即與供給對象裝置50之間進行交接的供給端附近位置處。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需要這樣的輸送物W滯留的狀態,但是,若滯留狀態持續過長則有可能因為輸送物W與輸送路之間的摩擦、或者輸送物W彼此間接觸而導致輸送物W受損、被污染等。
因此,透過在上游側(輸送方向F的後方部分) 提高輸送速度,而在下游側(輸送方向F的前方部分)降低輸送速度,從而能夠縮短各輸送物W的實際滯留時間,並且能夠減少施加於供給端附近的輸送物W上的輸送能量本身,由此能夠降低輸送物W的受損或污染程度。
在本實施方式中,也可以與上述相反地利用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進行控制,從而使輸送速度從輸送體10F的輸送方向F的後方部分朝向前方部分增大,另外,當欲在整個輸送體10F上得到均勻的輸送速度時,也可以使用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的情況下,由於第二槽1B也是經由驅動用板簧13連接在連接體15上,因此,也可以利用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來控制安裝在第二槽1B中的圖未示的輸送體(例如具備接收從輸送體10被排除的輸送物W,並將該輸送物W朝向反方向輸送從而使其返回上游側的回收用輸送路的輸送體)的輸送速度及其他輸送狀態。但是,該情況下,由於輸送方向B與上述輸送方向F呈反方向,因而沿著輸送方向B的輸送狀態的控制形態與輸送體10F相反。
圖14中示出除了用於調整防振用板簧17的傾斜角度θ的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之外,還設有用於調整防振用板簧18的傾斜角度的彈簧角度調整機構20’的結構。由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位於輸送方向F前方的驅動振動系統與位於後方的驅動振動系統實質上獨立地對輸送體10F施加作用,因此,透過在輸送方向F的前後分別設置彈 簧角度調整機構20、20’,從而能夠更加高精度且容易地控制輸送體10F的輸送方向F前後的輸送速度及其他輸送狀態。
另外,本發明的振動式輸送裝置並不僅限於上述圖示例子,在不脫離本發明主旨的範圍內當然能夠追加各種變更。
例如,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振動式輸送裝置構成為能夠平行地配置具備供給用輸送路的輸送體和具備回收用輸送路的輸送體,但是,也可以形成為僅可以安裝具備供給用輸送路的輸送體的裝置結構。
10‧‧‧振動式輸送裝置
1F‧‧‧第一槽
1B‧‧‧第二槽
11~13‧‧‧驅動用板簧
15、16‧‧‧連接體
17、18‧‧‧防振用板簧
19‧‧‧底座
20‧‧‧彈簧角度調整機構
21‧‧‧防振彈簧安裝部件
21D‧‧‧防振彈簧安裝結構
22、23‧‧‧側架
22a‧‧‧操作部
22b‧‧‧顯示部
30‧‧‧支撐固定部件
31‧‧‧螺栓
D1、D2‧‧‧壓電驅動體
Cn‧‧‧連接板
Cw‧‧‧配重塊
Sx、Sy‧‧‧側面覆蓋板
F、B‧‧‧輸送方向

Claims (5)

  1. 一種振動式輸送裝置,其特徵在於,具備:設有輸送路的輸送體;一對驅動用板簧,其分別在所述輸送路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支撐所述輸送體;一對連接體,其分別配置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並且分別經由一對所述驅動用板簧與所述輸送體連接;一對壓電驅動體,其分別配置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並且,一對所述壓電驅動體的一端分別與一對所述連接體連接;聯結部件,其將一對所述壓電驅動體的另一端彼此間加以連接;一對防振用板簧,其在設置面上的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分別支撐一對所述連接體;以及彈簧角度調整機構,其能夠調整所述輸送方向前後至少任意一側的所述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在所述振動式輸送裝置中,分別配置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且由所述驅動用板簧、所述連接體以及所述壓電驅動體構成的一對驅動振動系統,分別以圍繞配置在所述壓電驅動體內的振動中心轉動的形態進行振動, 在所述輸送方向的前後位置處,所述輸送體與所述驅動用板簧連接,所述驅動用板簧與所述連接體連接,所述壓電驅動體與所述連接體連接,所述連接體與所述防振用板簧連接,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被構成為:能夠使所述輸送方向前後的至少任意一側的所述防振用板簧繞虛擬中心點轉動,並且能夠在轉動方向上的多個位置處將該至少任意一側的防振用板簧加以保持固定,其中,所述虛擬中心點位於與該至少任意一側的防振用板簧對應的所述驅動振動系統的所述振動中心側,並且,所述虛擬中心點設定在相比所述防振用板簧更靠近所述振動中心的位置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振動式輸送裝置,其中,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被構成為能夠在所述連接體被固定的狀態下改變所述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振動式輸送裝置,其中,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具有:第一滑接部,其形成於所述防振用板簧與所述連接體之間,並且由沿著所述轉動方向而形成的第一引導面引導;第一保持結構,其用於在所述轉動方向上對所述防振用板簧進行定位並將所述防振用板簧保持在所述連接體上;第二滑接部,其形成於所述防振用板簧與所述設置面之 間,並且由沿著所述轉動方向而形成的第二引導面引導;以及第二保持結構,其用於在所述轉動方向上對所述防振用板簧進行定位並將所述防振用板簧保持在所述設置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振動式輸送裝置,其中,所述彈簧角度調整機構還具有操作顯示部,其中,所述操作顯示部具備轉動操作部件和彈簧角度顯示部件,所述轉動操作部件用於使所述防振用板簧沿所述轉動方向轉動,所述彈簧角度顯示部件用於顯示藉由所述轉動操作部件設定的所述防振用板簧的傾斜角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中任一項所述之振動式輸送裝置,其中,所述振動式輸送裝置還具有:與一對所述防振用板簧的下端連接的底座、和將所述連接體的位置直接或者間接地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撐固定機構。
TW103121338A 2014-06-20 2014-06-20 Vibrating conveyor TWI526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1338A TWI526378B (zh) 2014-06-20 2014-06-20 Vibrating convey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21338A TWI526378B (zh) 2014-06-20 2014-06-20 Vibrating convey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431A TW201600431A (zh) 2016-01-01
TWI526378B true TWI526378B (zh) 2016-03-21

Family

ID=55641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1338A TWI526378B (zh) 2014-06-20 2014-06-20 Vibrating conveyo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63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3264B (zh) * 2021-03-02 2021-12-10 珠海禅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振幅的振体
CN115465620B (zh) * 2022-09-06 2023-04-11 珠海智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振幅可调节的振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00431A (zh) 201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39463B2 (ja) 振動式搬送装置
US9038815B2 (en) Article sort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JP5070651B2 (ja) リニアフィーダ
TWI526378B (zh) Vibrating conveyor
JP5741993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06248727A (ja) 部品搬送装置
JP2015101430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TWI686340B (zh) 直線送料機
JP2012041107A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KR20130006395A (ko) 부품 반송 장치
TW201529447A (zh) 振動式輸送裝置
CN105217248B (zh) 振动式输送装置
TW202126559A (zh) 振動輸送裝置
KR101498421B1 (ko) 진동식 반송 장치
TWI535644B (zh) 振動式零件搬送裝置
JP5445916B2 (ja) 振動式部品供給装置
WO2015098492A1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2007168999A (ja) 部品供給装置
TWI717495B (zh) 物品搬運裝置
JP2018052636A (ja)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
KR102018933B1 (ko) 진동식 부품 반송 장치
TWI516428B (zh) Vibrating conveyor
JP2007173510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4857581B2 (ja) 部品搬送装置
JP2007276963A (ja) 部品供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