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5338B - 光學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5338B
TWI525338B TW103131620A TW103131620A TWI525338B TW I525338 B TWI525338 B TW I525338B TW 103131620 A TW103131620 A TW 103131620A TW 103131620 A TW103131620 A TW 103131620A TW I525338 B TWI525338 B TW I5253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vicinity
optical
object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31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6454A (zh
Inventor
馬修 博恩
唐子健
Original Assignee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6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6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3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3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成像鏡頭,特別是指一種具有八片透鏡的光學成像鏡頭。
在高影像解析力的不斷的需求下,使得光學透鏡系統的收光能力也需相對應提高。另外,隨著影像感測器的畫素的提高,數位相機也需要高光學能力的光學透鏡系統的搭配使用。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增進光學性能且具有高解析力的光學成像鏡頭。
於是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是具有八片透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及一第八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率,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為 塑膠材質所製成;該第三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八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八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八片透鏡具有屈光率。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及一第八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該第四透鏡具有負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 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八透鏡的該物側面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八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八片透鏡具有屈光率。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及一第八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該第八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八片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及該第八透鏡其中數者或全部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100‧‧‧光學成像鏡頭
110‧‧‧第一透鏡
112‧‧‧物側面
113‧‧‧像側面
120‧‧‧第二透鏡
122‧‧‧物側面
123‧‧‧像側面
130‧‧‧第三透鏡
132‧‧‧物側面
133‧‧‧像側面
140‧‧‧第四透鏡
142‧‧‧物側面
143‧‧‧像側面
150‧‧‧第五透鏡
152‧‧‧物側面
153‧‧‧像側面
160‧‧‧第六透鏡
162‧‧‧物側面
163‧‧‧像側面
170‧‧‧第七透鏡
172‧‧‧物側面
173‧‧‧像側面
180‧‧‧第八透鏡
182‧‧‧物側面
183‧‧‧像側面
190‧‧‧分色稜鏡
200‧‧‧光學成像鏡頭
210‧‧‧第一透鏡
212‧‧‧物側面
213‧‧‧像側面
220‧‧‧第二透鏡
222‧‧‧物側面
223‧‧‧像側面
230‧‧‧第三透鏡
232‧‧‧物側面
233‧‧‧像側面
240‧‧‧第四透鏡
242‧‧‧物側面
243‧‧‧像側面
250‧‧‧第五透鏡
252‧‧‧物側面
253‧‧‧像側面
260‧‧‧第六透鏡
262‧‧‧物側面
263‧‧‧像側面
270‧‧‧第七透鏡
272‧‧‧物側面
273‧‧‧像側面
280‧‧‧第八透鏡
282‧‧‧物側面
283‧‧‧像側面
290‧‧‧分色稜鏡
300‧‧‧光學成像鏡頭
310‧‧‧第一透鏡
312‧‧‧物側面
313‧‧‧像側面
320‧‧‧第二透鏡
322‧‧‧物側面
323‧‧‧像側面
330‧‧‧第三透鏡
332‧‧‧物側面
333‧‧‧像側面
340‧‧‧第四透鏡
342‧‧‧物側面
343‧‧‧像側面
350‧‧‧第五透鏡
352‧‧‧物側面
353‧‧‧像側面
360‧‧‧第六透鏡
362‧‧‧物側面
363‧‧‧像側面
370‧‧‧第七透鏡
372‧‧‧物側面
373‧‧‧像側面
380‧‧‧第八透鏡
382‧‧‧物側面
383‧‧‧像側面
390‧‧‧分色稜鏡
400‧‧‧光學成像鏡頭
410‧‧‧第一透鏡
412‧‧‧物側面
413‧‧‧像側面
420‧‧‧第二透鏡
422‧‧‧物側面
423‧‧‧像側面
430‧‧‧第三透鏡
432‧‧‧物側面
433‧‧‧像側面
440‧‧‧第四透鏡
442‧‧‧物側面
443‧‧‧像側面
450‧‧‧第五透鏡
452‧‧‧物側面
453‧‧‧像側面
460‧‧‧第六透鏡
462‧‧‧物側面
463‧‧‧像側面
470‧‧‧第七透鏡
472‧‧‧物側面
473‧‧‧像側面
480‧‧‧第八透鏡
482‧‧‧物側面
483‧‧‧像側面
490‧‧‧分色稜鏡
500‧‧‧光學成像鏡頭
510‧‧‧第一透鏡
512‧‧‧物側面
513‧‧‧像側面
520‧‧‧第二透鏡
522‧‧‧物側面
523‧‧‧像側面
530‧‧‧第三透鏡
532‧‧‧物側面
533‧‧‧像側面
540‧‧‧第四透鏡
542‧‧‧物側面
543‧‧‧像側面
550‧‧‧第五透鏡
552‧‧‧物側面
553‧‧‧像側面
560‧‧‧第六透鏡
562‧‧‧物側面
563‧‧‧像側面
570‧‧‧第七透鏡
572‧‧‧物側面
573‧‧‧像側面
580‧‧‧第八透鏡
582‧‧‧物側面
583‧‧‧像側面
590‧‧‧分色稜鏡
AS‧‧‧光圈
I‧‧‧光軸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一實施例;圖2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3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4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6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二實施例;圖7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8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9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10是該第二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11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三實施例; 圖12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13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14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15是該第三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16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四實施例;圖17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18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19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20是該第四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21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五實施例;圖22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五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23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五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 圖24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五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25是該第五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26是一表格圖,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第四實施例及該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各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的凹凸面型設計:及圖27是一表格圖,說明該八片式光學成像鏡頭的該第一實施例至該第五實施例的光學關係式。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本篇說明書所言之「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鏡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而言。「一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具有位於某區域的凸面部(或凹面部)」,是指該區域相較於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外側區域,朝平行於光軸的方向更為「向外凸起」(或「向內凹陷」)而言。「一透鏡的光學有效直徑(effective diameter),亦或是“通光孔徑直徑(clear aperture diameter)”或“通光孔徑(clear aperture)”」是指該透鏡表面形成以助產生光學性能的部分區域的直徑。例如,一些或所有透鏡於外周區域形成有一凸緣(flange)或其他結構用以供透鏡定位組裝等用途,且需被理解的是,如上述凸緣等定位組裝結構是位於透鏡的光學有效直徑外。此 外,在某些情況下,一個單一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可以具有不同的光學有效直徑。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鏡表面的部分區域可以被指定為凸面部或凹面部。這些部分區域可以是對稱於光軸,其中,光軸附近區域是指由光軸向外延伸的部分區域,而圓周附近區域則是指由光學有效直徑向內延伸的部分區域。本技術領域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光軸附近區域(或圓周附近區域)可向外延伸(或向內延伸)至足夠提供所需產生的光學特性的範圍大小。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有關於八片式透鏡的光學成像透鏡,可廣泛地應用在可攜式和可佩戴式電子設備上,例如使用CCD或為CMOS影像感測器的行動電話,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及平板電腦等。然而,以下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透鏡數據和光學成像透鏡等其它參數,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參閱圖1,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0之一第一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110、一第二透鏡120、一光圈AS、一第三透鏡130、一第四透鏡140、一第五透鏡150、一第六透鏡160、一第七透鏡170,及一第八透鏡180。
該第一透鏡110具有負屈光率,且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11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113。該第二透鏡12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12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 123。該第三透鏡13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13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133。該第四透鏡14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14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143。該第五透鏡15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15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153。該第五透鏡150的該物側面152具有一與該第四透鏡140的該像側面143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六透鏡1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16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163。該第七透鏡17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17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173。該第八透鏡18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18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183。
該第一透鏡110、該第二透鏡120、該第三透鏡130、該第四透鏡140、該第五透鏡150、該第六透鏡160、該第七透鏡170及該第八透鏡18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110、120、130、140、150、160、170、180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在其它實施例中,該等透鏡110、120、130、140、150、160、170、180其中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110、該第三透鏡130、該第六透鏡160、該第七透鏡170及該第八透鏡180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二透鏡120、該第四透鏡140及該第五透鏡15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100更包含一分色稜鏡190(color separation prism)。該分色稜鏡190可為一X-CUBE稜鏡或一Philips稜鏡。有關上述分色稜鏡190的應用及特性可參考Michael D.Robinson、Gary Sharp 及Jianmin Chen的著作文獻“Polarization Engineering for LCD Projection”,亦可參考美國公開號20130063629A1專利。
該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2所示。
參閱圖1及圖2,T1為該第一透鏡110在光軸I上的厚度,T2為該第二透鏡120在光軸I上的厚度,T3為該第三透鏡130在光軸I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140在光軸I上的厚度,T5為該第五透鏡150在光軸I上的厚度,T6為該第六透鏡160在光軸I上的厚度,T7為該第七透鏡170在光軸I上的厚度,T8為該第八透鏡180在光軸I上的厚度,TP為該分色稜鏡190在光軸I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110與該第二透鏡12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2A為該第二透鏡120的該像側面123與該光圈AS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A3為該光圈AS與該第三透鏡130的該物側面13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23為該第二透鏡120與該第三透鏡13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且G23等於G2A與GA3兩者總合,G34為該第三透鏡130與該第四透鏡14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56為該第五透鏡150與該第六透鏡16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67為該第六透鏡160與該第七透鏡17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78為該第七透鏡170與該第八透鏡18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8P為該第八透鏡180與該分色稜鏡19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該第四透 鏡140與該第五透鏡150之間不存有空氣間隙,TTL為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2到一影像感測器在光軸I上的距離。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三透鏡130的該物側面132與該光圈AS間的距離介於0.36mm至0.44mm之間,且該光圈AS的半徑介於1.2mm至1.6mm之間。在某一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三透鏡130的該物側面132與該光圈AS間的距離為0.40mm,且該光圈AS的半徑為1.400mm。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分色稜鏡190的厚度介於5mm至9mm之間,且該分色稜鏡190的半徑介於3.2mm至3.6mm之間。在某一特定實施例中,該分色稜鏡190的厚度約為7mm,且該分色稜鏡190的半徑約為3.404mm。
此外,各透鏡的非球面是依下列公式定義:
其中: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I的距離;Z: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I為Y的點,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I上頂點之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R: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conic constant);a 2i :第2i階非球面係數。
本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3所示。
本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4所示。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100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介於4.30mm至4.35mm之間,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4°、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190的厚度約為7mm、該分色稜鏡190與一成像面間在光軸I上距離為0.703mm、其系統長度TTL為22.4mm,及主光線角度(chief ray angle,簡稱CRA)介於1°至5°之間,較佳地,該主光線角度為1.99°。該第六透鏡160、該第七透鏡170及該第八透鏡180的組合焦距(combined focal length)介於4.388mm至4.637mm之間。其中,該系統長度TTL是指由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2到一成像面在光軸I上之間的距離。
本第一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如圖5(a)、圖5(b)(c)、圖5(d)及圖5(e)所示。
參閱圖6,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200之一第二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210、一第二透鏡220、一光圈AS、一第三透鏡230、一第四透鏡240、一第五透鏡250、一第六透鏡260、一第七透鏡270,及一第八透鏡280。
該第一透鏡21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21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213。該第二透鏡220具有一凸面的物側 面222及一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的像側面223。該第三透鏡23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23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233。該第四透鏡24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24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243。該第五透鏡25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25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253,該第五透鏡250的該物側面252具有一與該第四透鏡240的該像側面243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六透鏡2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26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263。該第七透鏡27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27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273。該第八透鏡28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28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283。
該第一透鏡210、該第二透鏡220、該第三透鏡230、該第四透鏡240、該第五透鏡250、該第六透鏡260、該第七透鏡270及該第八透鏡28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210、220、230、240、250、260、270、280其中一者或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210、該第二透鏡220、該第三透鏡230、該第六透鏡260、該第七透鏡270及該第八透鏡28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該第四透鏡240及第五透鏡25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200更包含一相同於該第一實施例中的分色稜鏡190的分色稜鏡290。
該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200中各重要參 數間的關係如圖7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8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9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5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4°、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290的厚度為7mm、該分色稜鏡290與一成像面間的在光軸I上距離為1.01mm、其系統長度TTL為22.4mm,及主光線角度(CRA)為2.02°。該第六透鏡260、該第七透鏡270及該第八透鏡280的組合焦距為4.636mm。
本第二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分別如圖10(a)、圖10(b)(c)、圖10(d)及圖10(e)所示。
參閱圖11,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300之一第三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310、一第二透鏡320、一光圈AS、一第三透鏡330、一第四透鏡340、一第五透鏡350、一第六透鏡360、一第七透鏡370,及一第八透鏡380。
該第一透鏡31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31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313。該第二透鏡32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322及一為凸面的像側面323。該第三透鏡33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332及一為非球 面的像側面333。該第四透鏡34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34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343。該第五透鏡35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35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353,該第五透鏡350的該物側面352具有一與該第四透鏡340的該像側面343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六透鏡3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36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363。該第七透鏡37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37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373。該第八透鏡38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38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383。
該第一透鏡310、該第二透鏡320、該第三透鏡330、該第四透鏡340、該第五透鏡350、該第六透鏡360、該第七透鏡370及該第八透鏡38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310、320、330、340、350、360、370、380其中一者或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其它透鏡則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310、該第二透鏡320、該第三透鏡330、該第六透鏡360、該第七透鏡370及該第八透鏡38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第四透鏡340及該第五透鏡35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300更包含一相同於該第一實施例中的分色稜鏡190的分色稜鏡390。
該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30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12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13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14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5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4°、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390的厚度為7mm、該分色稜鏡390與一成像面間的在光軸I上距離為1.39mm、該光圈AS與該第三透鏡330的物側面33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A3為0.228mm,其系統長度TTL為22.4mm,及主光線角度(CRA)為2.02°。該第六透鏡360、該第七透鏡370及該第八透鏡380的組合焦距為4.636mm。
本第三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如圖15(a)、圖15(b)(c)、圖15(d)及圖15(e)所示。
參閱圖16,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400之一第四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410、一第二透鏡420、一光圈AS、一第三透鏡430、一第四透鏡440、一第五透鏡450、一第六透鏡460、一第七透鏡470,及一第八透鏡480。
該第一透鏡41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41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413。該第二透鏡42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42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423。該第三透鏡43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43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433。該第四透鏡44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 面44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443。該第五透鏡45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45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453,該第五透鏡450的該物側面452具有一與該第四透鏡440的該像側面443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六透鏡4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46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463。該第七透鏡47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47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473。該第八透鏡48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48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483
該第一透鏡410、該第二透鏡420、該第三透鏡430、該第四透鏡440、該第五透鏡450、該第六透鏡460、該第七透鏡470及該第八透鏡48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410、420、430、440、450、460、470、480其中一者或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其它透鏡則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410、該第二透鏡420、該第三透鏡430、該第六透鏡460、該第七透鏡470及該第八透鏡48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該該第四透鏡440及該第五透鏡45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400更包含一相同於該第一實施例中的分色稜鏡190的分色稜鏡490。
該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40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17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18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19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5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4°、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490的厚度為7mm、該分色稜鏡490與一成像面間的在光軸I上距離為0.747mm、該光圈AS與該第三透鏡430的物側面43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A3為0.199mm,其系統長度TTL為22.4mm,及主光線角度(CRA)為2.00°。該第六透鏡460、該第七透鏡470及該第八透鏡480的組合焦距為6.057mm。
本第四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如圖20(a)、圖20(b)(c)、圖20(d)及圖20(e)所示。
參閱圖21,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500之一第五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510、一第二透鏡520、一第三透鏡530、一光圈AS、一第四透鏡540、一第五透鏡550、一第六透鏡560、一第七透鏡570,及一第八透鏡580。
該第一透鏡51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51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513。該第二透鏡52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52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523。該第三透鏡53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53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533。該第四透鏡54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 側面54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543。該第五透鏡550具有一為球面的物側面552及一為球面的像側面553。該第六透鏡5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562及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563。該第五透鏡550的該像側面553具有一與該第六透鏡560的該物側面562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七透鏡57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57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573。該第八透鏡580具有一為非球面的物側面58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583
該第一透鏡510、該第二透鏡520、該第三透鏡530、該第四透鏡540、該第五透鏡550、該第六透鏡560、該第七透鏡570及該第八透鏡58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510、520、530、540、550、560、570、580其中一者或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其它透鏡則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510、該第二透鏡520、該第三透鏡530、該第四透鏡540、該第七透鏡570及該第八透鏡58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該該第五透鏡550及該第六透鏡56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500更包含一相同於該第一實施例中的分色稜鏡190的分色稜鏡590。
參閱圖21及圖22,T1為該第一透鏡510在光軸I上的厚度,T2為該第二透鏡520在光軸I上的厚度,T3為該第三透鏡530在光軸I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540在光軸I上的厚度,T5為該第五透鏡550在光軸I上的 厚度,T6為該第六透鏡560在光軸I上的厚度,T7為該第七透鏡570在光軸I上的厚度,T8為該第八透鏡580在光軸I上的厚度,TP為該分色稜鏡590在光軸I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510與該第二透鏡52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23為該第二透鏡520與該第三透鏡53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3A為該第三透鏡530的該像側面533與該光圈AS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A4為該光圈AS與該第四透鏡540的該物側面54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34為該第三透鏡530與該第四透鏡54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且G34等於G3A與GA4兩者總合,G45為該第四透鏡540與該第五透鏡55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67為該第六透鏡560與該第七透鏡57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78為該第七透鏡570與該第八透鏡58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8P為該第八透鏡580與該分色稜鏡59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該第五透鏡550與該第六透鏡560之間不存有空氣間隙,TTL為該第一透鏡510的物側面512到一影像感測器在光軸I上的距離。
本第五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23所示。
本第五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24所示。
本第五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5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 簡稱HFOV)為34°、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590的厚度為7mm、該分色稜鏡590與一成像面間的在光軸I上距離為0.966mm、該光圈AS與該第四透鏡540的物側面54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A4為0.315mm,其系統長度TTL為22.4mm,及主光線角度(CRA)為1.88°。該第七透鏡470及該第八透鏡480的組合焦距為5.114mm。
本第五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如圖25(a)、圖25(b)(c)、圖25(d)及圖25(e)所示。
然而,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第四實施例及該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200、300、400、500的各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的凹凸面型設計如圖26所示,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該圖26上的「凸」是凸面部的簡化,「凹」是凹面部的簡化,如該光學成像鏡頭100的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2,在光軸I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在圓周附近具有一凸面部,又如光學成像鏡頭100的該第一透鏡110的該像側面113,在光軸I附近區域具有一凹面部,在圓周附近區域具有一凹面部。
在上述實施例中,滿足下列條件式:0.3≦AAG/EFL≦1.8、1.8≦ALT/AAG≦4.0、4.5≦AAG/T4≦10.0、0.4≦T6/G12≦2.0、0.01≦T1/T6≦0.90、0.01≦T5/T6≦1.3,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七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為EFL, 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及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ALT,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1,該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4,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5,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6,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12。
在上述實施例中,還滿足下列條件式:0.01≦T4/G34≦2.0、0.01≦T5/T8≦1.3、5.0≦ALT/G34≦23.0、1.3≦AAG/T5≦8.2、4.5≦T3/G67≦19.3,其中,該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3,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8,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該第六透鏡與該第七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67。
在上述實施例中,更滿足下列條件式:0.01≦T2/T7≦2.5、0.3≦G23/G78≦15.0、0.01≦T5/T7≦4.0、0.1≦T3/G23≦18.0、0.01≦G23/G34≦3.0、0.01≦T7/G23≦30.0,其中,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2,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7,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該第七透鏡與該第八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78。
然而,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第四實施例及該第五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200、300、400、500的各項參數如圖27所示。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 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光學成像鏡頭
110‧‧‧第一透鏡
112‧‧‧物側面
113‧‧‧像側面
120‧‧‧第二透鏡
122‧‧‧物側面
123‧‧‧像側面
130‧‧‧第三透鏡
132‧‧‧物側面
133‧‧‧像側面
140‧‧‧第四透鏡
142‧‧‧物側面
143‧‧‧像側面
150‧‧‧第五透鏡
152‧‧‧物側面
153‧‧‧像側面
160‧‧‧第六透鏡
162‧‧‧物側面
163‧‧‧像側面
170‧‧‧第七透鏡
172‧‧‧物側面
173‧‧‧像側面
180‧‧‧第八透鏡
182‧‧‧物側面
183‧‧‧像側面
190‧‧‧分色稜鏡
AS‧‧‧光圈
I‧‧‧光軸

Claims (19)

  1.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及一第八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一透鏡具有負屈光率,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該第三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具有屈光率;及該第八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八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八片透鏡具有屈光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2,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7,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2/T7≦2.5。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該第七透鏡與該第八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78,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G23/G78≦15。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5,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8,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5/T8≦1.3。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及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ALT,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LT/G34≦23。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6,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12,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6/G12≦2。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1,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6,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1/T6≦0.9。
  8.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 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及一第八透鏡,並分別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該第四透鏡具有負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具有屈光率;及該第八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八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八片透鏡具有屈光率。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5,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7,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5/T7≦4.0。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在 光軸上的厚度為T3,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3/G23≦18。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七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5,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AG/T5≦8.2。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3,該第六透鏡與該第七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67,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3/G67≦19.3。
  13.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七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為EFL,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AG/EFL≦1.8。
  14.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該第七透鏡及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ALT,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八透鏡在光軸上的七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LT/AAG≦4。
  15.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一第七透鏡,及一第八透鏡, 並分別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五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六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及該第八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八片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六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該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4,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AG/T4≦10。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G23/G34≦3。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7,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7/G23≦30。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5,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6,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5/T6≦1.3。
  19.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4/G34≦2。
TW103131620A 2013-07-31 2014-09-12 光學成像鏡頭 TWI5253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60904P 2013-07-31 2013-07-31
US14/341,600 US20150036230A1 (en) 2013-07-31 2014-07-25 Optical imaging l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454A TW201516454A (zh) 2015-05-01
TWI525338B true TWI525338B (zh) 2016-03-11

Family

ID=5242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31620A TWI525338B (zh) 2013-07-31 2014-09-12 光學成像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36230A1 (zh)
CN (1) CN105319683A (zh)
TW (1) TWI52533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56067B2 (en) 2018-05-31 2022-02-22 Rays Optics Inc. Optical lens
US11493733B2 (en) 2017-11-22 2022-11-08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6998B (zh) 2015-08-11 2017-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用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5445908B (zh) * 2015-12-24 2018-02-13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质高、画幅大、畸变小光学成像系统
TWI569036B (zh) * 2015-12-31 2017-0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93444B (zh) * 2016-12-27 2020-05-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十七)
TWI638202B (zh) * 2017-05-15 2018-10-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638201B (zh) * 2017-05-15 2018-10-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WO2019007030A1 (zh) * 2017-07-05 2019-01-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107545B (zh) * 2017-09-29 2020-02-0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107547B (zh) * 2017-10-13 2021-12-0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254890A (zh) * 2017-12-29 2018-07-0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8295106A (zh) * 2017-12-29 2024-07-0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594407B (zh) * 2018-06-26 2023-06-0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JP6858466B2 (ja) * 2018-12-29 2021-04-14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696860B (zh) 2019-09-06 2020-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646921A (zh) 2019-09-27 2020-01-0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WO2021128186A1 (zh) * 2019-12-26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694137B (zh) * 2020-06-22 2023-03-1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48968A (en) * 1972-12-26 1974-11-19 Polaroid Corp Compact eight element zoom lens with optical compensation
JP2005055496A (ja) * 2003-08-05 2005-03-03 Olympus Corp 変倍光学系
TWI373633B (en) * 2007-09-07 2012-10-01 Compal Communications Inc Projection lens
TWI420138B (zh) * 2010-07-29 2013-12-21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JP5616535B2 (ja) * 2011-11-09 2014-10-2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3733B2 (en) 2017-11-22 2022-11-08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US11256067B2 (en) 2018-05-31 2022-02-22 Rays Optics Inc. Optical le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6454A (zh) 2015-05-01
CN105319683A (zh) 2016-02-10
US20150036230A1 (en) 2015-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338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490534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08121053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642990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598657B (zh) 光學鏡片組
TWI427354B (zh)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
CN108152923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503568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201300871A (zh) 影像拾取光學系統
TW201333517A (zh) 結像鏡頭系統組
TW201317620A (zh) 光學結像系統
TW201525519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201312199A (zh) 影像鏡頭組
TWI68404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329555A (zh) 影像鏡片組
TW201437673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52408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812381A (zh) 光學成像鏡頭
WO2019056817A1 (zh) 光学成像系统
TW201805682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3818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433820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521229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201441652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70976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