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0534B - 光學成像鏡頭 - Google Patents

光學成像鏡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0534B
TWI490534B TW103127058A TW103127058A TWI490534B TW I490534 B TWI490534 B TW I490534B TW 103127058 A TW103127058 A TW 103127058A TW 103127058 A TW103127058 A TW 103127058A TW I490534 B TWI490534 B TW I4905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axis
optical
image side
vicin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7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0566A (zh
Inventor
李柏徹
唐子健
馬修 博恩
Original Assignee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0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05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0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05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光學成像鏡頭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成像鏡頭,特別是指一種具有七片透鏡的光學成像鏡頭。
在高影像解析力的不斷的需求下,使得光學透鏡系統的收光能力也需相對應提高。另外,隨著影像感測器的畫素的提高,數位相機也需要高光學能力的光學透鏡系統的搭配使用。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增進光學性能且具有高解析力的光學成像鏡頭。
於是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是具有七片透鏡,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的該 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七片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及該第七透鏡其中數者或全部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光圈、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 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七片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及該第七透鏡其中數者或全部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
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七片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及該第七透鏡其中數者或全部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100‧‧‧光學成像鏡頭
110‧‧‧第一透鏡
112‧‧‧物側面
113‧‧‧像側面
120‧‧‧第二透鏡
122‧‧‧物側面
123‧‧‧像側面
130‧‧‧第三透鏡
132‧‧‧物側面
133‧‧‧像側面
140‧‧‧第四透鏡
142‧‧‧物側面
143‧‧‧像側面
150‧‧‧第五透鏡
152‧‧‧物側面
153‧‧‧像側面
160‧‧‧第六透鏡
162‧‧‧物側面
163‧‧‧像側面
170‧‧‧第七透鏡
172‧‧‧物側面
173‧‧‧像側面
190‧‧‧分色稜鏡
200‧‧‧光學成像鏡頭
210‧‧‧第一透鏡
212‧‧‧物側面
213‧‧‧像側面
220‧‧‧第二透鏡
222‧‧‧物側面
223‧‧‧像側面
230‧‧‧第三透鏡
232‧‧‧物側面
233‧‧‧像側面
240‧‧‧第四透鏡
242‧‧‧物側面
243‧‧‧像側面
250‧‧‧第五透鏡
252‧‧‧物側面
253‧‧‧像側面
260‧‧‧第六透鏡
262‧‧‧物側面
263‧‧‧像側面
270‧‧‧第七透鏡
272‧‧‧物側面
273‧‧‧像側面
290‧‧‧分色稜鏡
300‧‧‧光學成像鏡頭
310‧‧‧第一透鏡
312‧‧‧物側面
313‧‧‧像側面
320‧‧‧第二透鏡
322‧‧‧物側面
323‧‧‧像側面
330‧‧‧第三透鏡
332‧‧‧物側面
333‧‧‧像側面
340‧‧‧第四透鏡
342‧‧‧物側面
343‧‧‧像側面
350‧‧‧第五透鏡
352‧‧‧物側面
353‧‧‧像側面
360‧‧‧第六透鏡
362‧‧‧物側面
363‧‧‧像側面
370‧‧‧第七透鏡
372‧‧‧物側面
373‧‧‧像側面
390‧‧‧分色稜鏡
400‧‧‧光學成像鏡頭
410‧‧‧第一透鏡
412‧‧‧物側面
413‧‧‧像側面
420‧‧‧第二透鏡
422‧‧‧物側面
423‧‧‧像側面
430‧‧‧第三透鏡
432‧‧‧物側面
433‧‧‧像側面
440‧‧‧第四透鏡
442‧‧‧物側面
443‧‧‧像側面
450‧‧‧第五透鏡
452‧‧‧物側面
453‧‧‧像側面
460‧‧‧第六透鏡
462‧‧‧物側面
463‧‧‧像側面
470‧‧‧第七透鏡
472‧‧‧物側面
473‧‧‧像側面
490‧‧‧分色稜鏡
AS‧‧‧光圈
I‧‧‧光軸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一實施例;圖2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3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4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5是該第一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6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二實施例;圖7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8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9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10是該第二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11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三實施例; 圖12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13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14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15是該第三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16是一配置示意圖,說明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的一第四實施例;圖17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光學數據;圖18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非球面係數;圖19是一表格圖,說明該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及屈光率正負;圖20是該第四實施例的縱向球差、各項像差與主光線角度圖;圖21是一表格圖,說明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的各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的凹凸面型設計:及圖22是一表格圖,說明該七片式光學成像鏡頭的該第一實施例至該第四實施例的光學關係式。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本篇說明書所言之「一透鏡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是指所述透鏡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正屈光率(或負屈光率)而言。「一透鏡的物側面(或像側面)具有位於某區域的凸面部(或凹面部)」,是指該區域相較於徑向上緊鄰該區域的外側區域,朝平行於光軸的方向更為「向外凸起」(或「向內凹陷」)而言。「一透鏡的光學有效直徑(effective diameter),亦或是“通光孔徑直徑(clear aperture diameter)”或“通光孔徑(clear aperture)”」是指該透鏡表面形成以助產生光學性能的部分區域的直徑。例如,一些或所有透鏡於外周區域形成有一凸緣(flange)或其他結構用以供透鏡定位組裝等用途,且需被理解的是,如上述凸緣等定位組裝結構是位於透鏡的光學有效直徑外。此外,在某些情況下,一個單一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可以具有不同的光學有效直徑。在一些實施例中,透鏡表面的部分區域可以被指定為凸面部或凹面部。這些部分區域可以是對稱於光軸,其中,光軸附近區域是指由光軸向外延伸的部分區域,而圓周附近區域則是指由光學有效直徑向內延伸的部分區域。本技術領域人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光軸附近區域(或圓周附近區域)可向外延伸(或向內延伸)至足夠提供所需產生的光學特性的範圍大小。
本發明的實施例是有關於七片式透鏡的光學成像透鏡,可廣泛地應用在可攜式和可佩戴式電子設備上, 例如使用CCD或為CMOS影像感測器的行動電話,數位相機,數位攝影機,及平板電腦等。然而,以下本發明之實施例的透鏡數據和光學成像透鏡等其它參數,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參閱圖1,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100之一第一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110、一第二透鏡120、一第三透鏡130、一光圈AS、一第四透鏡140、一第五透鏡150、一第六透鏡160,及一第七透鏡170。
該第一透鏡11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11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113。該第二透鏡120具有一為凹面的物側面122及一為凸面的像側面123。該第三透鏡13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13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133。該第四透鏡140具有一為凹面的物側面142及一為凸面的像側面143。該第五透鏡150具有一為凹面的物側面15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153。該第六透鏡1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162及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163。該第七透鏡17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172及一為凸面的像側面173,其中該第六透鏡260的該物側面262具有一與該第五透鏡250的該像側面253對接的表面區域。
該第一透鏡110、該第二透鏡120、該第三透鏡130、該第四透鏡140、該第五透鏡150、該第六透鏡160 及該第七透鏡17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第七透鏡170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在其它實施例中,該等透鏡110、120、130、140、150、160、170其中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110、該第五透鏡150及該第六透鏡16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該第四透鏡140及該第七透鏡1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另外,各透鏡的材質組合也可為該第六透鏡160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一透鏡110、該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該第四透鏡140、該第五透鏡150及該第七透鏡1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100更包含一分色稜鏡190(color separation prism)。該分色稜鏡190可為一X-CUBE稜鏡或一Philips稜鏡。有關上述分色稜鏡190的應用及特性可參考Michael D.Robinson、Gary Sharp及Jianmin Chen的著作文獻“Polarization Engineering for LCD Projection”,亦可參考美國公開號20130063629A1專利。
該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10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2所示。
參閱圖1及圖2,T1為該第一透鏡110在光軸I上的厚度,T2為該第二透鏡120在光軸I上的厚度,T3為該第三透鏡130在光軸I上的厚度,T4為該第四透鏡140在光軸I上的厚度,T5為該第五透鏡150在光軸I上的厚度,T6為該第六透鏡160在光軸I上的厚度,T7為該第七 透鏡170在光軸I上的厚度,G12為該第一透鏡110與該第二透鏡12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23為該第二透鏡120與該第三透鏡13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34為該第三透鏡130與該第四透鏡14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45為該第四透鏡140與該第五透鏡15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67為該第六透鏡160與該第七透鏡17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T7P為該第七透鏡170與該分色稜鏡19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TA為該光圈AS與該第四透鏡140的物側面14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該第五透鏡150與該第六透鏡160之間不存有空氣間隙,TTL為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112到一影像感測器在光軸I上的距離。
此外,各透鏡的非球面是依下列公式定義:
其中: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I的距離;Z:非球面之深度(非球面上距離光軸I為Y的點,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I上頂點之切面,兩者間的垂直距離);R:透鏡表面的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conic constant);a 2i :第2i階非球面係數。
本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3所示。
本第一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4所示。
該第一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0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5.152°、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190的厚度為7.3mm、該分色稜鏡190與一成像面間在光軸I上距離為1.42mm、該光圈AS與該第四透鏡140的物側面14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TA為0.714mm,其中,為該第三透鏡130與該第四透鏡140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G34為該光圈AS分別與該第三透鏡130的像側面133與該第四透鏡140的物側面142間的空氣間隙的總和,其系統長度TTL為30mm,及主光線角度(chief ray angle,簡稱CRA)為0.67°。其中,該系統長度TTL是指由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面到一成像面在光軸I上之間的距離。
本第一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如圖5(a)、圖5(b)(c)、圖5(d)及圖5(e)所示。
參閱圖6,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200之一第二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210、一第二透鏡220、一第三透鏡230、一光圈AS、一第四透鏡240、一第五透鏡250、一第六透鏡260,及一第七透鏡270。
該第一透鏡21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21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213。該第二透鏡220具有一凸面的物側 面22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223。該第三透鏡23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23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233。該第四透鏡240具有一為凹面的物側面242及一為凸面的像側面243。該第五透鏡250具有一為凹面的物側面25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253。該第六透鏡2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262及一為凸面的像側面263,該第六透鏡260的該物側面262具有一與該第五透鏡250的該像側面253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七透鏡270具有一為凸面的物側面272及一為凸面的像側面273。
該第一透鏡210、該第二透鏡220、該第三透鏡230、該第四透鏡240、該第五透鏡250、該第六透鏡260及該第七透鏡27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210、220、230、240、250、260、270其中一者或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二透鏡220、該第三透鏡230、該第四透鏡240及該第七透鏡2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一透鏡210、第五透鏡250及該第六透鏡26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另外,各透鏡的材質組合也可為該第六透鏡260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一透鏡210、該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該第四透鏡240、該第五透鏡250及該第七透鏡2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200更包含一相同於該第一實施例中的分色稜鏡190的分色稜鏡290。
該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200中各重要參 數間的關係如圖7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8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9所示。
本第二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0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4.83°、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290的厚度為7.3mm、該分色稜鏡290與一成像面間的在光軸I上距離為1.26mm、該光圈AS與該第四透鏡240的物側面24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TA為0.543mm,其系統長度TTL為28mm,及主光線角度(CRA)為1.03°。
本第一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分別如圖10(a)、圖10(b)(c)、圖10(d)及圖10(e)所示。
參閱圖11,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300之一第三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310、一第二透鏡320、一第三透鏡330、一光圈AS、一第四透鏡340、一第五透鏡350、一第六透鏡360,及一第七透鏡370。
該第一透鏡31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312及一為非球面的像側面313,該第一透鏡310的該像側面313具有一位於光軸I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二透鏡320具有一為凸面的 物側面322及一為凹面的像側面323。該第三透鏡33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33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333。該第四透鏡34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物側面34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343。該第五透鏡350具有一為球面且為凹面的物側面352及一為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353。該第六透鏡360為一雙凸透鏡,且具有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362及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363,該第六透鏡360的該物側面362具有一與該第五透鏡350的該像側面353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七透鏡37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37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373。
該第一透鏡310、該第二透鏡320、該第三透鏡330、該第四透鏡340、該第五透鏡350、該第六透鏡360及該第七透鏡37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210、220、230、240、250、260、270其中一者或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其它透鏡則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一透鏡310、該第二透鏡320、該第三透鏡330、該第四透鏡340及該第七透鏡3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第五透鏡350及該第六透鏡36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另外,各透鏡的材質組合也可為該第六透鏡360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一透鏡310、該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該第四透鏡340、該第五透鏡350及該第七透鏡3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300更包含 一相同於該第一實施例中的分色稜鏡190的分色稜鏡390。
該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30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12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13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14所示。
本第三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0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5.08°、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390的厚度為7.3mm、該分色稜鏡390與一成像面間的在光軸I上距離為0.514mm、該光圈AS與該第四透鏡340的物側面342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TA為0.543mm,其系統長度TTL為25.99mm,及主光線角度(CRA)為0.83°。
本第一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如圖15(a)、圖15(b)(c)、圖15(d)及圖15(e)所示。
參閱圖16,本發明光學成像鏡頭400之一第四實施例,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I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410、一第二透鏡420、一第三透鏡430、一光圈AS、一第四透鏡440、一第五透鏡450、一第六透鏡460,及一第七透鏡470。
該第一透鏡410具有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412及一為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413。該第二透鏡420 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42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423。該第三透鏡43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43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像側面433。該第四透鏡44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凹面的物側面44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443。該第五透鏡450具有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452及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453。該第六透鏡460具有一為球面且為凹面的物側面462及一為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463,該第六透鏡460的該物側面462具有一與該第五透鏡450的該像側面453對接的表面區域。該第七透鏡470具有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物側面472及一為非球面且為凸面的像側面473。
該第一透鏡410、該第二透鏡420、該第三透鏡430、該第四透鏡440、該第五透鏡450、該第六透鏡460及該第七透鏡470可以為不同材質所製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透鏡410、420、430、440、450、460、470其中一者或數者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其它透鏡則為塑膠材質所製成。在特定實施例中,該第二透鏡420、該第三透鏡430、該第四透鏡440及該第七透鏡4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一透鏡410、該第五透鏡450及該第六透鏡460皆為玻璃材質所製成。另外,各透鏡的材質組合也可為該第六透鏡460為玻璃材質所製成,而該第一透鏡410、該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該第四透鏡440、該第五透鏡450及該第七透鏡470皆為塑膠材質所製成。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學成像鏡頭400更包含 一相同於該第一實施例中的分色稜鏡190的分色稜鏡490。
該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成像鏡頭400中各重要參數間的關係如圖17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在公式(1)中的各項非球面係數如圖18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的焦距大小及屈光率正負如圖19所示。
本第四實施例的整體系統焦距(effective focal length,簡稱EFL)為4.30mm,半視角(half field of view,簡稱HFOV)為35.17°、光圈值(Fno)為2.4、該分色稜鏡490的厚度為7.21mm、該分色稜鏡490與一成像面間的在光軸I上距離為1.348mm、該光圈AS與該第四透鏡440的物側面443之間在光軸I上的空氣間隙TA為0.500mm,其系統長度TTL為30mm,及主光線角度(CRA)為0.82°。
本第四實施例的像散像差,縱向球差,畸變像差,和主光線的角度的圖式如圖20(a)、圖20(b)(c)、圖20(d)及圖20(e)所示。
然而,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200、300、400的各透鏡的物側面及像側面的凹凸面型設計如圖21所示,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該圖21上的「凸」是凸面部的簡化,「凹」是凹面部的簡化,如光學成像鏡頭100第一透鏡的物側面,在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凸面部,在圓周附近具有一凸面部,又如光學成像鏡頭300第一透鏡的像側面,在 光軸附近區域具有一凹面部,在圓周附近區域具有一凹面部。
在上述某些實施例中,該光圈AS設置於該第三透鏡及該第四透鏡間的設計,是為了取得較大的視場角以及增進光學性能表現。該光學成像透鏡只有七片具有屈光率的透鏡。該光學成像透鏡的整體系統焦距為4.30mm。如前述所示,該分色稜鏡可設置於該第七透鏡及該影像感測器間且該分色稜鏡的厚度可為7.3mm。
在上述實施例中,滿足下列條件式:0.5≦EFL/T7≦3、0.5≦ALT/EFL≦6、0.5≦AAG/G34≦6、1.0≦ALT/AAG≦5.0、0.1≦AAG/EFL≦3.5,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為EFL,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7,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及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ALT,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六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
在上述實施例中,還滿足下列條件式:0.05≦T2/T4≦2.0、5.0≦G34/G45≦30、0.3≦T1/T2≦2.5、0.3≦EFL/G12≦10.0、5.0≦T1/G67≦30.0、0.05≦T3/T7≦1.5,其中,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1,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2,該第三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3,該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4,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12,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 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45,該第六透鏡與該第七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67。
在上述實施例中,更滿足下列條件式:0.01≦G23/G34≦1.20、0.1≦T2/G23≦15.0、0.01≦T5/T6≦4.0、0.5≦G23/G67≦25.0、0.1≦G12/G23≦20.0、0.1≦T6/G23≦25.0,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5,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6。
然而,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第三實施例及第四實施例的光學成像鏡頭100、200、300、400的各項參數如圖22所示。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0‧‧‧光學成像鏡頭
110‧‧‧第一透鏡
112‧‧‧物側面
113‧‧‧像側面
120‧‧‧第二透鏡
122‧‧‧物側面
123‧‧‧像側面
130‧‧‧第三透鏡
132‧‧‧物側面
133‧‧‧像側面
140‧‧‧第四透鏡
142‧‧‧物側面
143‧‧‧像側面
150‧‧‧第五透鏡
152‧‧‧物側面
153‧‧‧像側面
160‧‧‧第六透鏡
162‧‧‧物側面
163‧‧‧像側面
170‧‧‧第七透鏡
172‧‧‧物側面
173‧‧‧像側面
190‧‧‧分色稜鏡
AS‧‧‧光圈
I‧‧‧光軸

Claims (20)

  1.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並各透鏡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該第七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七片透鏡具有屈光率。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該第三透 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G23/G34≦1.2。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2,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2/G23≦15。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2,該第四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4,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2/T4≦2.0。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45,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G34/G45≦30。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為EFL,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7,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EFL/T7≦3。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為EFL,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及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ALT,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LT/EFL≦6。
  8.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光圈、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並分 別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四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該第七透鏡的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七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七片透鏡具有屈光率。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五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5,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6,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5/T6≦4.0。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該第六透鏡與該第七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67,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G23/G67≦25。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在 光軸上的厚度為T1,該第二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2,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1/T2≦2.5。
  12.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為EFL,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12,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EFL/G12≦10。
  13.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六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該第三透鏡與該第四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34,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AG/G34≦6。
  14. 如請求項8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第六透鏡及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總和為ALT,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六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LT/AAG≦5。
  15. 一種光學成像鏡頭,從物側至像側沿一光軸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一第五透鏡、一第六透鏡,及一第七透鏡,並分別包括一朝向物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物側面及一朝向像側且使成像光線通過的像側面;該第一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一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二透鏡具有屈光率; 該第三透鏡的該物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三透鏡的該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凹面部;該第四透鏡具有正屈光率,該第四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該第五透鏡具有屈光率;該第六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該第七透鏡的像側面具有一位於光軸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及一位於圓周附近區域的凸面部;其中,該光學成像鏡頭只有七片透鏡具有屈光率。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12,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G12/G23≦20。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六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6,該第二透鏡與該第三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23,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6/G23≦25。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1,該第六透鏡與該第七透鏡之間在光軸上的空氣間隙為G67,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1/G67≦30。
  19.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三透鏡 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3,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厚度為T7,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T3/T7≦1.5。
  20.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學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七透鏡在光軸上的六個空氣間隙總和為AAG,該光學成像鏡頭的系統焦距為EFL,並還滿足下列條件式:AAG/EFL≦3.5。
TW103127058A 2013-08-08 2014-08-07 光學成像鏡頭 TWI4905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63881P 2013-08-08 2013-08-08
US14/337,118 US9488804B2 (en) 2013-08-08 2014-07-21 Optical imaging l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0566A TW201510566A (zh) 2015-03-16
TWI490534B true TWI490534B (zh) 2015-07-01

Family

ID=52448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7058A TWI490534B (zh) 2013-08-08 2014-08-07 光學成像鏡頭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88804B2 (zh)
CN (1) CN104345434B (zh)
TW (1) TWI4905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8442B2 (en) 2015-08-28 2017-10-03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0804B (zh) 2014-08-01 2015-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取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1659167B1 (ko) * 2014-10-16 2016-09-2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06154513B (zh) * 2015-04-16 2019-03-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5044884B (zh) * 2015-09-10 2017-10-17 深圳市点睛创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投影镜头
CN105425363B (zh) * 2015-12-24 2018-01-12 瑞声声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摄影光学系统
TWI729979B (zh) * 2016-03-02 2021-06-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三)
TWI746435B (zh) * 2016-03-02 2021-1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TWI729978B (zh) 2016-03-02 2021-06-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TWI629534B (zh) * 2016-03-04 2018-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三)
TWI629533B (zh) * 2016-03-04 2018-07-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四)
TWI716382B (zh) * 2016-03-04 2021-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TWI716383B (zh) 2016-03-04 2021-0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CN106291882B (zh) * 2016-09-06 2018-08-1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TWI614517B (zh) 2017-01-04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擷取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10817B (zh) * 2017-03-09 2020-11-21 佳能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
WO2018209890A1 (zh) 2017-05-18 2018-11-2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15373112A (zh) * 2017-05-18 2022-11-2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9459834B (zh) * 2017-09-06 2021-02-19 信泰光学(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8957689B (zh) * 2018-06-08 2020-12-1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957691B (zh) * 2018-06-29 2020-12-15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09254386B (zh) * 2018-11-22 2024-04-19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CN109597188B (zh) * 2019-02-13 2024-04-1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组
CN112147761A (zh) * 2020-10-21 2020-12-29 惠州萨至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七片式大光圈高像素光学成像镜头
CN113296238B (zh) * 2021-06-03 2022-07-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3376809B (zh) * 2021-06-28 2022-08-09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汽车
CN113741012B (zh) * 2021-11-08 2022-02-15 沂普光电(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透镜模组
JP2023183790A (ja) * 2022-06-16 2023-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撮像装置、車載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8416A1 (en) * 2007-05-17 2010-05-13 Satoshi Do Imaging lens
EP2400334A2 (en) * 2010-06-24 2011-12-2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Form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Device Using the Image-Forming Lens
CN102713718A (zh) * 2010-05-28 2012-10-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TW201248237A (en) * 2011-05-27 2012-12-01 Asia Optical Co Inc Projection lens with fixed focal length
TW201310056A (zh) * 2011-08-24 2013-03-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
TW201326888A (zh) * 2011-12-23 2013-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廣角變焦鏡頭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58225A (en) * 1978-06-05 1979-12-13 Ricoh Co Ltd Photographic lens having long back focus and large aperture ratio
JPS6370818A (ja) * 1986-09-12 1988-03-31 Minolta Camera Co Ltd 拡大接写用レンズ
KR100256207B1 (ko) 1994-08-19 2000-05-15 유무성 줌렌즈
JPH10161025A (ja) 1996-11-28 1998-06-19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コンパクトな2群ズームレンズ
JPH10206731A (ja) 1997-01-23 1998-08-07 Canon Inc 原稿読取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原稿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18416A1 (en) * 2007-05-17 2010-05-13 Satoshi Do Imaging lens
CN102713718A (zh) * 2010-05-28 2012-10-03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成像光学系统和摄像装置
EP2400334A2 (en) * 2010-06-24 2011-12-28 Ricoh Company, Ltd. Image-Form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Device Using the Image-Forming Lens
TW201248237A (en) * 2011-05-27 2012-12-01 Asia Optical Co Inc Projection lens with fixed focal length
TW201310056A (zh) * 2011-08-24 2013-03-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
TW201326888A (zh) * 2011-12-23 2013-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廣角變焦鏡頭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78442B2 (en) 2015-08-28 2017-10-03 Ability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TWI601997B (zh) * 2015-08-28 2017-10-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5434B (zh) 2016-09-28
US9488804B2 (en) 2016-11-08
CN104345434A (zh) 2015-02-11
US20150043091A1 (en) 2015-02-12
TW201510566A (zh) 201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0534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525338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33329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428626B (zh) 透鏡系統
TWI484212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642968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08152923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82832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723558A (zh) 光學鏡片組
TWI68122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805676A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524087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84041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326886A (zh) 廣視角攝像鏡片組
TW201447357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638183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607235B (zh) 光學成像鏡頭
CN106468815B (zh) 光学成像镜头
TWI70976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201500759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753632B (zh) 光學成像鏡頭
TWI757681B (zh) 光學成像鏡頭模組
TWI565965B (zh) Optical camera lens
CN106959501B (zh) 四表面窄视场复合透镜
TWI614522B (zh) 光學鏡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