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5014B - 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 Google Patents

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5014B
TWI525014B TW102140031A TW102140031A TWI525014B TW I525014 B TWI525014 B TW I525014B TW 102140031 A TW102140031 A TW 102140031A TW 102140031 A TW102140031 A TW 102140031A TW I525014 B TWI525014 B TW I5250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n gear
gear
bracket
planetary gea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40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5926A (zh
Inventor
朴貞均
徐達原
Original Assignee
Fxgear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xgear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Fxgear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515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5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0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3/00Construction of cranks operated by hand or foo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62M11/145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built in, or adjacent to, the bottom brack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11/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 B62M11/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11/1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interengaging toothed wheels or frictionally-engaging wheels of changeable ratio with planetary ge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5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front sprocket chain-wheels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5/00Elements with teeth or friction surfa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Worms, pulleys or sheaves for gearing mechanisms
    • F16H55/02Toothed members; Worms
    • F16H55/30Chain-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Description

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本發明有關於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具體而言,有關於基於設置於自行車曲柄軸之鏈輪之直徑為一定,可相對於曲柄臂之旋轉更加提高自行車之後輪旋轉數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一般,自行車是將騎乘者之腳踏滾動動作變換為推動力而能比腳踏滾動動作移動更遠距離之移動工具。
此處,將騎乘者之腳踏滾動動作變換為推動力之動力傳遞裝置,包括:曲柄組件,將設置於車架構造體的外殼為支撐基板,藉由騎乘者之腳踏滾動動作進行旋轉;鏈條,相互連接設置於該曲柄組件之大鏈輪與設置於後輪之小鏈輪。
該曲柄組件,包括:驅動軸,可旋轉地設置於外殼內;曲柄臂,一端分別固定於驅動軸的兩端使得曲柄臂之相位相互相反;大鏈輪,設置於驅動軸之一側。
此處,大鏈輪與小鏈輪之大小比率設定為藉由騎乘者之腳踏滾動動作使後輪旋轉更多。
為了騎乘者以小力也能移動遠距離,需要將大鏈輪之大小比率形成為大於小鏈輪,或者在從外殼至後輪側之區間配置及連接多個齒輪或鏈輪。
但是,在將大鏈輪形成為大於小鏈輪時,難以擴大大鏈輪之直徑,尤其,能在MTB等道路上騎之自行車,由於道路上突出的部份而大鏈輪發生衝突或破損,因此,要求縮小大鏈輪之尺寸。
而從外殼至後輪側之區間配置及連接多個齒輪或鏈輪時,如大韓民國授權專利第10-1195127號公報所公開,由於要設置很多構成元件,因此,難以確保空間,而且,自行車變重,除外,在這些構成元件的局部發生損傷或破損時,難以進行維修及替換。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大韓民國授權專利第10-1195127號公報
本發明係為解決習知技術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係,提供一種即便減小大鏈輪直徑也能相對於騎乘者之腳踏滾動動作使後輪旋轉更多,而且,由於各構成元件集中在一起而容易確保設置空間,同時實現自行車輕量化,藉由簡化組裝,容易維修及替換構成元件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按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由行星齒輪載體引導之行星齒輪自轉,同時沿太陽齒輪之圓周進行公轉,此時,行星齒輪之直徑小於太陽齒輪之直徑,從而,相較於公轉角度,自轉速度上升,並以對應於線速度之比例旋轉環齒輪,從而,相對於騎乘者之腳踏滾動動作,減小大鏈輪之直徑之同時使後輪旋轉更多,由於各構成元件集中在一起而容易設置於習知設置空間內,並且實現自行車輕量化,藉由簡化組裝,容易維修及替換構成元件。
10‧‧‧軸殼
12‧‧‧曲柄軸
14‧‧‧曲柄臂
14`‧‧‧曲柄臂
16‧‧‧行星齒輪軸
18‧‧‧行星齒輪載體
18`‧‧‧行星齒輪載體
20‧‧‧安裝槽
20`‧‧‧安裝槽
22‧‧‧第一軸承
22a‧‧‧外輪
22b‧‧‧內輪
24‧‧‧階梯部
26‧‧‧行星齒輪
26/p‧‧‧截圓
28‧‧‧軸承部件
30‧‧‧太陽齒輪
30`‧‧‧太陽齒輪
30``‧‧‧太陽齒輪
30/p‧‧‧截圓
32‧‧‧太陽齒輪主體
32`‧‧‧太陽齒輪主體
32a‧‧‧第一插入部
32b‧‧‧第二插入部
32c‧‧‧鋸齒
34‧‧‧太陽齒輪支架
34`‧‧‧太陽齒輪支架
34a‧‧‧突出部
34a`‧‧‧擠壓部
34b‧‧‧凸緣部
36‧‧‧第二軸承
36`‧‧‧第二軸承
36a‧‧‧外輪
36b‧‧‧內輪
36b`‧‧‧內輪
38‧‧‧環齒輪
38`‧‧‧環齒輪
38/p‧‧‧截圓
38a‧‧‧環齒輪基板
38b‧‧‧支撐部件
40a、40b‧‧‧鏈輪
42‧‧‧托架
42`‧‧‧托架
42a`‧‧‧支撐突起
44‧‧‧油槽或密封墊
44`‧‧‧密封墊
B‧‧‧耦合螺栓
C‧‧‧公轉軌道
F‧‧‧車架構造體
g‧‧‧齒輪
g`‧‧‧齒輪
g``‧‧‧齒輪
M1、M2‧‧‧外圍區間
O‧‧‧軌跡
N‧‧‧固定螺絲
P‧‧‧踏板/點
P/s‧‧‧踏板軸
P1‧‧‧接點
Pn‧‧‧接點
R‧‧‧直徑
r‧‧‧直徑
r’‧‧‧截圓直徑
S‧‧‧外殼
sp‧‧‧花鍵
sp/h‧‧‧花鍵槽
‧‧‧線速度
θ‧‧‧角度
第1圖係按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之構造以及用於描述這些各構造組裝關係之拆卸立體圖;第2a圖至第2d圖係用於描述第一圖所示之各構造組裝過程之截面圖;第3圖係用於描述第2d圖組裝狀態之太陽齒輪和包括行星齒輪載體之行星齒輪以及環齒輪之間之配置關係以及這些齒輪相互 間的作用關係之配置圖;第4圖係基於第3圖之太陽齒輪和行星齒輪以及環齒輪之截圓,利用由於行星齒輪之公轉與自轉而形成之圓外曲線說明其作用關係的系統圖;以及第5圖係按本發明之變形實施例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之構造以及用於描述這些各構造組裝關係之截面圖。
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使用之用語不得解釋為通常或辭典上之含義,基於發明人為了以最佳方式說明自己之發明而可適當定義用語之概念之原則,應解釋為符合本發明之技術思想之含義及概念。
於本說明書所記載之實施例以及圖示構成僅作為本發明之優選實施例,並不全部代表本發明之技術思想,因此,應理解於本發明申請時點,會有其他能代替本發明之各種均等物以及變形例。
於本說明書,表示方向之一側及另一側係以設置於車架構造體之外殼為中心,將位於設置有鏈輪之方向之各構成及構成部指定為一側或一側部,將相反側指定為另一側或另一側部,一端部及另一端部係於長度方向上從與相對應之其他構成關係中選擇之任一方向之端部。
以下,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
請參照第1圖至第2d圖,按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於設置於車架構造體F之外殼S內設置有可藉由軸外殼10旋轉支撐之曲柄軸12,該曲柄軸12之兩端部固定曲柄臂14、14`之長度方向之各端部使得相位相互相反。
如通常之自行車之結構,於各曲柄臂14、14`之另一端部以踏板軸P/s為中心可自如旋轉地設置有踏板P。
請參照第1圖至第2d圖以及第5圖,於曲柄軸12之兩側端部形成有花鍵sp與花鍵槽sp/h,在與其對應之曲柄臂14、14`形 成用於插入曲柄軸12之端部之花鍵sp與花鍵槽sp/h之具有花鍵槽sp/h與花鍵sp之凹槽或孔以及凸形等旋轉防止部,從而,藉由結合防止相互旋轉。
而且,曲柄軸12與曲柄臂14、14`之組裝狀態係藉由耦合螺栓B貫穿曲柄臂14、14`而耦合於曲柄軸12,從而可穩定保持其結合狀態。
於該曲柄臂14、14`中位於外殼S一側之曲柄臂14之長度方向一端部形成有行星齒輪載體18,該行星齒輪載體具備一個以上以曲柄軸12為中心同心圓配置之行星齒輪軸16。
請參照第2a圖至第2b圖,行星齒輪載體18單獨構成為一側曲柄臂14,但並不侷限於此,於製造曲柄臂14之過程中,可藉由鑄造工藝或模鑄工藝以及包含以上工藝之鍛造乃至切削等後加工,將行星齒輪載體18與一側曲柄臂14製造成一體。
即,於一側曲柄臂14之另一側面能以曲柄軸12為中心同心圓配置行星齒輪軸16。
設置於行星齒輪載體18之行星齒輪軸16可以設置2個以上,此時,優選圍繞同心圓以等間隔配置。
行星齒輪載體18之另一側面或行星齒輪載體18與一側曲柄臂14形成為一體時,於一側曲柄臂14之一端部另一側面朝一側方向形成有較淺安裝槽20,安裝槽形成於行星齒輪16所形成之同心圓之內側區域,於安裝槽20之內壁與深方向另一側面設置有用於支撐太陽齒輪30、30`之一端部之第一軸承22。
將該第一軸承22由徑向軸承構成時,請參照圖2a之箭頭“Ⅱ a”放大部份,軸承之外輪22a嵌入於安裝槽20之內壁,於深度方向之另一側面優選進一步形成選擇性地接觸於第一軸承22之外輪22a一側面之階梯部24,由此與第一軸承22之內輪22b相隔開。
由此具有互補關係,即支撐太陽齒輪30、30`對曲柄軸12之排列,同時,使一側曲柄臂14可旋轉地支撐於太陽齒輪30、30`
第2a圖之箭頭“Ⅱ b”放大部份所示之安裝槽20`係上述行星齒輪載體18之變形例,將行星齒輪載體18`組裝於一側曲柄臂14時,可形成為從行星齒輪載體18`之一側方向至另一側方向內側具有階梯部d之通孔。
該通孔係從行星齒輪載體18`之一側插入第一軸承22之過程中,第一軸承之外輪22a之另一側邊緣部位卡止於階梯部d部位,然後,於曲柄軸14與行星齒輪載體18`相結合之過程中被擠壓固定。
用第2a圖之箭頭“Ⅱ c”放大部份所示之第一軸承22`係上述第一軸承22之變形例,表示可適用止推軸承。此時,第一軸承22`決定一側曲柄臂14組裝於太陽齒輪30``一端部之位置。
上述構成中,行星齒輪26可旋轉地支撐於行星齒輪軸16。
於行星齒輪軸16與行星齒輪26之間優選進一步具備套管或軸承等之軸承部件28使得行星齒輪26相對於行星齒輪軸16自如旋轉。
請參照第1圖至第2d圖以及第5圖,該太陽齒輪30、30`係呈另一側部位固定於外殼S一側,從外殼S朝一側方向延長之部位隔間圍繞一側之曲柄軸12之管型,於外壁沿其圓周與行星齒輪26嚙合。
對於該太陽齒輪30、30`,進一步詳細說明第1圖至第2d圖一實施例所示之太陽齒輪30。
太陽齒輪30具備設於該外殼S之一側部與對應於該外殼一側部之一側曲柄臂14之一端部另一側面之間之短管型太陽齒輪主體32,太陽齒輪主體係一端部形成為對應插入於該第一軸承22之內輪22b之第一插入部32a,另一端部形成對應插入於第二軸承36之內輪36b之第二插入部32b,於第一插入部32a與第二插入部32b之間之外周面具備與形成於行星齒輪26之齒輪g`嚙合之齒輪g`,該齒輪g`更突出於第一插入部32a及第二插入部32b之外周 面。
該太陽齒輪主體32中,於第二插入部32b形成有沿另一側端部周圍朝另一側方向延長突出之多個鋸齒32c。
太陽齒輪30具備太陽齒輪支架34,從而固定該太陽齒輪主體32,同時將太陽齒輪主體32之另一側固定於外殼S之一側。
請參照第1圖或第2c圖,太陽齒輪支架34係一側面插入於第二軸承36內側之套筒形狀,包括:突出部34a,形成有外周面插入於太陽齒輪主體32之鋸齒32c之間之花鍵sp以及用於插入鋸齒32c並支撐鋸齒32c之內面之花鍵槽sp/h;凸緣部34b,形成為從該突出部34a之另一側面朝外側延長之形狀,接近面對環齒輪38的另一側面並支撐其排列狀態,另一端部固定於接近外殼S之一端部。
即太陽齒輪支架34通過凸緣部34b固定於外殼S之一端部,從凸緣部34b延長突出之突出部34a係花鍵sp與花鍵槽sp/h隔著第二軸承36於在第二軸承36之內輪36b內側與相對之太陽齒輪主體32之鋸齒32c相嚙合。
該太陽齒輪主體32與太陽齒輪支架34係於曲柄臂14藉由耦合螺栓B耦合於曲柄軸12之過程中,藉由太陽齒輪主體與太陽齒輪支架之間之元件相互擠壓而穩定保持相互間之結合狀態。
此時,太陽齒輪34之凸緣部34b隔間接近位於環齒輪38之另一側面,限制以太陽齒輪30為支撐基板的環齒輪38之滑動移動。
於相面對之太陽齒輪支架34之凸緣部34b一側面與環齒輪38之另一側面中之至少一面形成有油槽或密封墊44,所述油槽吸引黃油等潤滑劑以減低隨著環齒輪38旋轉而相互間產生摩擦,所述密封墊相對於對面可滑動地接觸以防潤滑劑流動或者防止外部異物或其他油流入。
該行星齒輪載體18之另一側面與相對於該行星齒輪載體之環 齒輪38之一側面中之至少一面也進一步設置有該油槽或密封墊44`
請參照第1圖,第2c圖及第2d圖,為了將太陽齒輪支架34固定於該外殼S而設置有托架42,該托架具備插入外殼S一端部之套筒型部位,並具有從該套筒型部位之一端部朝外側延長形成之圓盤形凸緣型部位。
首先,托架42係固定螺絲N貫穿套筒型部位耦合固定於外殼S。
然後,太陽齒輪支架34之固定係對應所固定之托架42之凸緣型部位設置太陽齒輪支架34之凸緣部34b,固定螺絲N貫穿托架42之凸緣型部位耦合於太陽齒輪支架34之凸緣部34b。
該托架42係於上述說明及圖中表示為結合於太陽齒輪支架34之單獨結構,但是藉由具備托架42以便對應該外殼S尺寸不同之情況,外殼S之尺寸固定不變時,於製造太陽齒輪支架34之過程中,可將對應於托架42之構成部位製作為一體。
形成於太陽齒輪32之外周面之齒輪g支撐於齒輪鋸齒兩側相對應之第一軸承22及第二軸承36之內輪22b、36b之另一側面及一側面。
優選地,從被支撐之部位到齒輪g之前端之部位係形成為其直徑朝第一插入部32a及第二插入部32b之間之中心方向外側逐漸擴張之錐形以免受第一軸承22之外輪22a及第二軸承36之外輪36a之干擾。
將太陽齒輪主體32之齒輪g形成為更突出於第一插入部32a及第二插入部32b之外周面係因為限制第一軸承22及第二軸承36之相互間隔與包含第一軸承與第二軸承之行星齒輪26隔離,由已設定尺寸進行設計。
於說明太陽齒輪之作用關係時進一步詳細說明該太陽齒輪30、30`之直徑,但太陽齒輪30、30`之直徑優選大於行星齒輪26 之直徑。
太陽齒輪30之第一插入部32a及第二插入部32b可嵌入於分別對應的第一軸承22之內輪22b及第二軸承36之內輪36b,但是,以便容易組裝,優選構成為可滑動插入之結構。
第5圖之太陽齒輪30`與第1圖至第2d圖之太陽齒輪30相同,為固設於外殼S,優選具備對應形狀之托架42`
該托架42`與上述托架42之形狀相同,可對太陽齒輪支架34`形成為一體。
太陽齒輪30`具備與貫穿托架42`之固定螺絲耦合之太陽齒輪支架34`
該太陽齒輪34`結合於該托架42`之過程中,擠壓於中間具備環齒輪38`之第二軸承36`之內輪36b`而固定。
請參照第5圖,作為附加技術構成,於托架42`之一側面進一步形成與第二軸承36`之內輪36b之另一側面相面對突出之支撐突起42a`,在相對側具備擠壓部34a`以使太陽齒輪支架34`之另一側面對應接觸於第二軸承36`之內輪36b`之一側面。
於太陽齒輪支架34`之一側面形成有具備齒輪g之太陽齒輪主體32`,該太陽齒輪主體係沿太陽齒輪支架之內周朝一側方向延長突出之管型,該齒輪g沿太陽齒輪支架之外周面之圓周方向與行星齒輪26嚙合。
請參照第五圖,太陽齒輪30`係該太陽齒輪支架34`與太陽齒輪主體32`形成為一體之結構,太陽齒輪支架34`之一側面可擴張到阻止行星齒輪26從相對位置之行星齒輪軸16脫離之範圍。
環齒輪38`之內周面可形成為其直徑大於環齒輪38之內周面之直徑。
按上述兩個實施例之太陽齒輪30或太陽齒輪30`中,太陽齒輪30係藉由將一側曲柄臂14耦合於曲柄軸12或從曲柄軸12拆卸曲柄臂14,朝一方向組裝於環齒輪38及行星齒輪26或從環齒 輪及行星齒輪拆卸,太陽齒輪30`係為組裝或拆卸環齒輪38`,需要對外殼S拆卸或組裝太陽齒輪30`之過程。
按上述兩個實施例之太陽齒輪30或太陽齒輪30`中,太陽齒輪30具有更加提高拆卸或組裝各構成元件之效率之效果。
請參照第1圖、第2c圖、第2d圖以及第5圖,該環齒輪38、38`藉由第二軸承36、36`可旋轉地支撐於太陽齒輪30、30`之外周面,在內周面形成有與行星齒輪26之齒輪g`嚙合之齒輪g``,在外周面朝曲柄軸12之長度方向設置有一個以上鏈輪40a、40b、…。
請參照第1圖、第2c圖、第2d圖進一步具體說明環齒輪38、38`之結構,該環齒輪38、38`包括:環齒輪基板38a係藉由行星齒輪載體18引導而圍繞行星齒輪26之公轉軌道外圍之短管形,在內周面形成有與形成於行星齒輪26之外周面之齒輪g`嚙合之齒輪g``;支撐部件38b,係形成於該環齒輪基板38a之另一側之環形,內周緣接近相對應之太陽齒輪30之外周面周圍而形成。
所述技術構成中,第1圖至第2d圖之環齒輪基板38a及支撐部件38b與相對位置之行星齒輪載體18一同限制行星齒輪26之隔離並劃分動作區域。
以上說明之各構成中,於組裝太陽齒輪30、30`與行星齒輪26以及環齒輪38、38`時,為穩定地保持連接驅動關係,以曲柄軸12為中心朝垂直方向排列,並藉由以曲柄軸12為中心朝外側延長之同心圓配置方式配置,並且,外殼S、曲柄軸12及曲柄臂14之連接關係可節約設置區域。
以下,請參照第3圖及第4圖說明上述構成之組裝關係。
首先,太陽齒輪30、30`固定於外殼S一側,行星齒輪26與於曲柄軸12之一端部固定有行星齒輪載體18之曲柄臂14、14`一起旋轉,藉此,與太陽齒輪30、30`嚙合進行自轉,並沿其周圍之公轉軌道C移動,同時旋轉環齒輪38、38`
此時,太陽齒輪30、30`與行星齒輪26以及環齒輪38、38` 相嚙合以防相鄰之齒輪相互滑動,這些齒輪圍繞各自之截圓30/p、26/p、38/p進行旋轉。
此處,請參照第4圖,太陽齒輪30、30`之截圓直徑r形成為行星齒輪26之截圓直徑r`之3倍時,相對於曲柄臂14、14`之一旋轉,位於行星齒輪截圓26/p上之一點P從與太陽齒輪截圓30/p接觸之一接點P1旋轉3次後再接觸於太陽齒輪截圓30/p上而形成圓外旋轉線(epicycloid)軌跡O。
軌跡O上之各點P用直到行星齒輪26旋轉一次為止,將行星齒輪26之公轉軌道C所成之角度細分之區段角度(θ)表示。
藉此,從接點P1開始之各點P之間隔逐漸擴大之後,從太陽齒輪30、30`之中心經過對區段角度(θ)之最外圍區間M1至M2時形成最大間隔(在最外圍的線速度:),然後,各點P之間之間隔逐漸減小到直到到達再接觸於太陽齒輪30、30`之接點Pn為止。
由於行星齒輪26向環齒輪38、38`傳遞動力之部位總處於從太陽齒輪30、30`之中心到最外圍部位,因此,相較於對區段角度θ之行星齒輪26之移動距離M1至M2,在最外圍之線速度更大。
換而言之,行星齒輪26係太陽齒輪30、30`公轉時以公轉位置為支撐基板進行自轉,因此,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公轉,以更高比率旋轉環齒輪38、38`
舉例說明旋轉比,太陽齒輪30、30`之直徑為行星齒輪26之2倍(2:1)時,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公轉,環齒輪38、38`之旋轉比約增加1.3倍,太陽齒輪30、30`之直徑為行星齒輪26之3倍(3:1)時,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公轉,環齒輪38、38`之旋轉比約增加1.6倍,太陽齒輪30、30`之直徑為行星齒輪26之4倍(4:1)時,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公轉,環齒輪38、38`之旋轉比約增加1.77倍,太陽齒輪30、30`之直徑為行星齒輪26之5 倍(5:1)時,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公轉,環齒輪38、38`之旋轉比約增加1.9倍,太陽齒輪30、30`之截圓直徑r小於行星齒輪26之截圓直徑r`時,僅於曲柄臂14、14`旋轉一次以上時,行星齒輪截圓26/p上的一點才能恢復到原點,因此,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公轉,環齒輪38、38`之旋轉比減小。
太陽齒輪30、30`之截圓直徑r與行星齒輪26之截圓直徑r`相同時,當曲柄臂14、14`旋轉一次時,行星齒輪截圓26/p上的一點恢復到原點,因此,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公轉,環齒輪38、38`之旋轉比處於相同水平。
太陽齒輪30、30`之截圓直徑r大於行星齒輪26之截圓直徑r`時,理所當然相對於行星齒輪26之一次公轉,環齒輪38、38`之旋轉比更加提高。
同時,考慮該曲柄軸12和外殼S及曲柄臂14、14`之驅動關係以及鏈輪40a、40b…尺寸及齒輪g、g`、g``之比時,太陽齒輪30、30`之截圓直徑r與行星齒輪26之截圓直徑r`之比優選在1.5~5:1範圍。
因此,藉由本發明,隨著曲柄臂14、14`一旋轉,環齒輪38、38`之轉速比增加,藉此,與習知相比,可相對於曲柄臂之旋轉顯著減小鏈輪之直徑R。
10‧‧‧軸殼
12‧‧‧曲柄軸
14‧‧‧曲柄臂
16‧‧‧行星齒輪軸
18‧‧‧行星齒輪載體
20‧‧‧安裝槽
22‧‧‧第一軸承
26‧‧‧行星齒輪
28‧‧‧軸承部件
32‧‧‧太陽齒輪主體
32a‧‧‧第一插入部
32b‧‧‧第二插入部
32c‧‧‧鋸齒
34‧‧‧太陽齒輪支架
36‧‧‧第二軸承
38‧‧‧環齒輪
42‧‧‧托架
14'‧‧‧曲柄臂
34b‧‧‧凸緣部
34a‧‧‧突出部
38a‧‧‧環齒輪基板
38b‧‧‧支撐部件
40a‧‧‧鏈輪
40b‧‧‧鏈輪
B‧‧‧耦合螺栓
F‧‧‧車架構造體
P‧‧‧踏板
P/s‧‧‧踏板軸
S‧‧‧外殼
sp‧‧‧花鍵
sp/h‧‧‧花鍵槽
g,g`,g``‧‧‧齒輪

Claims (6)

  1. 一種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包括:曲柄軸,可旋轉地支撐於設置於車架構造體之外殼;及曲柄臂,各一端部相位相反地固定於該曲柄軸之兩端部;該曲柄臂包括:行星齒輪載體,形成於一側之該曲柄臂之一端部,以該曲柄軸為中心同心圓配置行星齒輪;太陽齒輪,係另一側部固定於該外殼之一側,一側部隔間圍繞該曲柄軸之一側之管型,其外周面嚙合於該行星齒輪;環齒輪,以該太陽齒輪之外周面為支撐基板進行旋轉,內周面嚙合於該行星齒輪,該外周面具備一個以上鏈輪;該太陽齒輪之直徑大於該行星齒輪之直徑;該外殼進一步具備插入該外殼之一端部之套筒型部位與於該套筒型部位之一端部朝外側延長形成之圓盤型凸緣部位之托架;該太陽齒輪,包括:太陽齒輪支架,藉由固定螺絲固定於該托架之圓盤型凸緣部位之一側面;及太陽齒輪主體,係沿該太陽齒輪支架之一側面內周邊朝一側方向延長突出之管型,外周面嚙合於該行星齒輪;該太陽齒輪支架與該太陽齒輪主體形成為一體;該托架於圓盤型凸緣部位一側面進一步形成與第二軸承之內輪之另一側面相對之支撐突起;該太陽齒輪支架於另一側面之一部份設置對應於該第二軸承之內輪之一側面之擠壓部;於將該太陽齒輪固定於該托架之過程中,擠壓固定設置於該支撐突起與該擠壓部之間之該第二軸承之內輪。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其中該太陽齒輪之一端部與對應於該太陽齒輪一端部之該曲柄臂一端部之另一側面之間或該太陽齒輪之一端部與對應於該太陽齒輪之一端部之該行星齒輪載體之另一側面之間進一步具備相互旋轉支撐之第一軸 承;該環齒輪包括:環齒輪基板,係圍繞該行星齒輪之公轉軌道外圍之短管形,內周面嚙合於該行星齒輪;及支撐部件,係從該環齒輪基板之另一側朝內側延長之板型,內周邊接近該太陽齒輪之外周面而支撐旋轉;於該支撐部件之內周邊與對應於該支撐部件之內周邊之該太陽齒輪之外周面之間進一步具備第二軸承。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其中於該行星齒輪軸與該行星齒輪之間進一步具備包括軸套或軸承之軸承部件。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其中該太陽齒輪,包括:太陽齒輪主體,係呈分別對應該第一軸承及該第二軸承之各內輪插入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短管形,外周面之中間部位突出形成有沿其外周嚙合於該行星齒輪之齒輪,還形成有於另一端部位中沿端部周圍朝另一側方向延長突出之多個鋸齒;及太陽齒輪支架,在一端部形成有對應形成於該太陽齒輪主體之另一端之鋸齒插入之花鍵槽,另一側部位固定於該外殼之一端部。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其中,該外殼進一步具備於插入該外殼之一端部之套筒型部位與於該套筒型部位朝外側延長形成之圓盤型凸緣部位之托架;該托架藉由固定螺絲貫穿該套筒型部位而耦合至該外殼之相對應之一端而被固定;該太陽齒輪支架藉由耦合於貫穿該托架之圓盤型凸緣部位之固定螺絲被固定。
  6. 一種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包括:曲柄軸,可旋轉地支撐於設置於車架構造體之外殼;及曲柄臂,各一端部相位相反地固定於該曲柄軸之兩端部,該曲柄臂包括: 行星齒輪載體,形成於一側之該曲柄臂之一端部,以該曲柄軸為中心同心圓配置行星齒輪;太陽齒輪,係另一側部固定於該外殼之一側,一側部隔間圍繞該曲柄軸之一側之管型,其外周面嚙合於該行星齒輪;環齒輪,以該太陽齒輪之外周面為支撐基板進行旋轉,內周面嚙合於該行星齒輪,外周面具備一個以上鏈輪,該太陽齒輪之直徑大於該行星齒輪之直徑;該太陽齒輪之一端部與對應於該太陽齒輪一端部之該曲柄臂一端部之另一側面之間或該太陽齒輪之一端部與對應於該太陽齒輪之一端部之該行星齒輪載體之另一側面之間進一步具備相互旋轉支撐之第一軸承;該環齒輪包括:環齒輪基板,係圍繞該行星齒輪之公轉軌道外圍之短管形,內周面嚙合於該行星齒輪;及支撐部件,係從該環齒輪基板之另一側朝內側延長之板型,內周邊接近該太陽齒輪之外周面而支撐旋轉;於該支撐部件之內周邊與對應於該支撐部件之內周邊之該太陽齒輪之外周面之間進一步具備第二軸承;該太陽齒輪,包括:太陽齒輪主體,係呈分別對應該第一軸承及該第二軸承之各內輪插入一端部與另一端部之短管形,外周面之中間部位突出形成有沿其外周嚙合於該行星齒輪之齒輪,還形成有於另一端部位中沿端部周圍朝另一側方向延長突出之多個鋸齒;及太陽齒輪支架,在一端部形成有對應形成於該太陽齒輪主體之另一端之鋸齒插入之花鍵槽,另一側部位固定於該外殼之一端部;該外殼進一步具備於插入該外殼之一端部之套筒型部位與於該套筒型部位朝外側延長形成之圓盤型凸緣部位之托架;該托架藉由固定螺絲貫穿該套筒型部位而耦合至該外殼之相對應之一端而被固定; 該太陽齒輪支架藉由耦合於貫穿該托架之圓盤型凸緣部位之固定螺絲被固定;該托架於圓盤型凸緣部位一側面進一步形成與該第二軸承之內輪之另一側面相對之支撐突起;該太陽齒輪支架於另一側面之一部份設置對應於該第二軸承之內輪之一側面之擠壓部;於將該太陽齒輪固定於該托架之過程中,擠壓固定設置於該支撐突起與該擠壓部之間之該第二軸承之內輪。
TW102140031A 2013-10-16 2013-11-05 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TWI525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30123350A KR101468389B1 (ko) 2013-10-16 2013-10-16 회전비를 증가시키는 크랭크 조립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5926A TW201515926A (zh) 2015-05-01
TWI525014B true TWI525014B (zh) 2016-03-11

Family

ID=52677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40031A TWI525014B (zh) 2013-10-16 2013-11-05 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KR (1) KR101468389B1 (zh)
CN (1) CN105722754B (zh)
TW (1) TWI525014B (zh)
WO (1) WO20150568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895449B1 (ko) 2018-05-04 2018-10-24 주식회사 바이크텍 회전력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크랭크 조립체
KR101971562B1 (ko) * 2018-11-26 2019-08-14 한장영 회전력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크랭크 가변속 기어장치
CN109366479A (zh) * 2018-12-18 2019-02-22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可自动调节长度的曲柄连杆机构
CN110576934B (zh) * 2019-10-09 2021-01-01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具有增速前链轮的自行车传动机构
KR102251943B1 (ko) 2020-04-29 2021-05-14 서달원 회전력을 증가시키기 위한 크랭크 가변속 기어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7995Y (zh) * 1998-12-25 2000-01-12 徐正洪 变速器
KR200421401Y1 (ko) * 2006-04-24 2006-07-14 허성우 자전거용 크랭크샤프트의 정역구동 장치
US7988590B2 (en) * 2008-04-21 2011-08-02 Sram, Llc Pawl for a planetary gear mechanism
CN101734339A (zh) * 2008-11-11 2010-06-16 郭生文 自行车中轴增速传动装置
US8590655B2 (en) * 2010-01-22 2013-11-26 Foster Assets Corporation Pedal driven apparatus having a motor
KR20110095668A (ko) * 2010-02-19 2011-08-25 염동환 자전거용 가속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56832A1 (ko) 2015-04-23
CN105722754A (zh) 2016-06-29
TW201515926A (zh) 2015-05-01
CN105722754B (zh) 2019-03-01
KR101468389B1 (ko)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014B (zh) 增加旋轉比之曲柄組件
JP6165845B2 (ja) 遊星軸受として平軸受を備える遊星歯車ステージ及びその使用
TWI609142B (zh) Harmonic gear device
CN104145132A (zh) 车轮驱动装置
JP2014510663A (ja) ギアボックス注油機構
WO2015008702A1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駆動装置
KR20170004769A (ko) 휠 허브
JP5141614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モータユニット
TWM498820U (zh) 杯型諧波齒輪裝置單元
JP6606328B2 (ja) 減速機構および減速機付き駆動装置
JP2009168093A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
JP5943802B2 (ja) 中空波動歯車ユニット
JP4909578B2 (ja) 風車用駆動装置
US20140260743A1 (en) Wheel driving apparatus
CN107228122B (zh) 具有保持器的轴承
WO2020000303A1 (en) Planetary gearbox and associated robot joint and robot
JP5866950B2 (ja) 車軸連結構造
RU2659359C1 (ru) Передача с внутренним зацеплением колес
CN207145576U (zh) 一种差速器用行星齿轮
JP2009274585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03968032A (zh) 用于车辆车轮的传动装置
JP2019110737A (ja) モータ締結構造
CN214775485U (zh) 一种座椅电机安装支架及与电机减速箱之间的安装结构
RU2505459C1 (ru) Хвостовой редуктор трансмиссии вертолета
JP2018044638A (ja) ギヤアセンブリとそれを用いた遊星歯車機構及び歯車機構内蔵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