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5003B - 帶盒 - Google Patents

帶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5003B
TWI525003B TW099132600A TW99132600A TWI525003B TW I525003 B TWI525003 B TW I525003B TW 099132600 A TW099132600 A TW 099132600A TW 99132600 A TW99132600 A TW 99132600A TW I525003 B TWI525003 B TW I52500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belt
arm
casing
fla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2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3159A (en
Inventor
山口晃志郎
佐鄉朗
堀內譽史
加藤努
今牧照雄
柴田康弘
村田進
野田憲吾
Original Assignee
兄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兄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兄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099132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50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3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31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003B/zh

Link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Description

帶盒
本發明涉及一種在帶式列印裝置中以可拆除方式安裝的帶盒。
已知這樣一種箱狀帶盒,在帶式列印裝置的帶盒殼體部分上能夠自由拆裝,容納有作為列印介質的帶及墨帶。在帶式列印裝置中,列印頭在從帶盒殼體部分上所安裝的帶盒中引出的帶上列印文字等字元。
帶盒以其底壁與向上方開口的帶盒殼體部分相對的方式垂直嵌入到帶盒殼體部分中。此時,已知有如下的帶盒及帶式列印裝置,通過將設在帶盒殼體部分上的定位銷插入到設在帶盒底壁上的銷孔,能夠使帶盒在上下方向上相對於帶式列印裝置定位。(例如,日本特開平7-314866號公報)。
在上述現有的帶盒中,銷孔設在底壁外周附近的兩個部位。在帶式列印裝置的帶盒殼體部分上,在與銷孔對應的兩個部分設有定位銷。即,在現有的帶盒中,在從配置了在帶上進行列印的列印頭的位置分離的位置設定用於帶盒的上下方向定位的位置。因此,即使將定位銷插進銷孔進行定位,有時也發生列印頭在上下方向上的列印中心位 置和帶的帶寬方向的中心位置偏離的情況。其結果,存在無法獲得良好列印結果的可能性。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上時能夠正確進行上下方向的定位的帶盒。
本發明的第一方式的帶盒,具有盒殼、帶、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和第一被支撐部。上述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上述帶纏繞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為在上下方向貫通上述盒殼的空間。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在俯視圖中具有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延伸的細長長方形形狀。上述第一被支撐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一端部連接,在與上述前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上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上述第一端部為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端部中的一個端部,在上述帶的供給方向上位於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上游側。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為上述底表面朝上方凹陷而成的第一凹部。
上述帶盒具有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一端部連接、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的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因此,帶盒在被安裝到具有對列印介質即帶進行列印的列印頭和能夠支撐第一被支撐部的第一支撐部的帶式列印裝置的情況下,具有如下效果。在帶盒的頭保持器插入部插入帶式列印裝置的列印頭。另外,帶盒在接近列印頭 的位置被帶式列印裝置的第一支撐部支撐。因此,在帶盒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時,能夠正確進行帶盒的上下方向定位。其結果,列印頭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的帶寬方向的中心位置高精度地一致。
在上述帶盒中,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一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
此時,能夠與帶盒的類型無關地確定支撐帶盒的位置。因此,在同一帶式列印裝置上能夠使用多種帶盒。並且,通過提高所確定的部位的尺寸精度,能夠有效管理帶盒的加工精度。
上述帶盒還可以包括第二被支撐部。上述第二被支撐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二端部連接,在與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上述第二端部為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端部中與上述第一端部不同的一個端部,在上述供給方向上位於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下游側。上述第二被支撐部為從上述底表面朝上方凹陷的第二凹部。
此時,帶盒在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上游側端部(第一端部)和下游側端部(第二端部)的兩個部位設有被支撐部。因此,帶盒在被安裝到具有列印頭、能夠支撐第一被支撐部的第一支撐部、能夠支撐第二被支撐部的第二支撐部的帶式列印裝置中的情況下,在帶供給方向上的列印頭的上游側及下游側的兩個部位受到支撐。因此,在帶盒 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時,能夠更準確地進行帶盒的上下方向定位。其結果,列印頭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的帶寬方向的中心位置更高精度地一致。並且,第一被支撐部和第二被支撐部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與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因此,在第一被支撐部及第二被支撐部分別被帶式列印裝置的第一支撐部及第二支撐部支撐的情況下,不僅在上下方向上,在水平方向上也保持列印頭和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適當的位置關係。
在上述帶盒中,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一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上述第二被支撐部和上述帶的上述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二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上述第二距離與上述第一距離相等。
此時,能夠與帶盒的類型無關地通過第一被支撐部及第二被支撐部確定支撐帶盒的位置。因此,能夠在同一帶式列印裝置上使用多種帶盒。並且,通過提高所確定的部位的尺寸精度,能夠有效管理帶盒的加工精度。
上述帶盒可還包括鈎扣合部,被設置在包圍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周壁上。在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長度方向上,上述鈎扣合部被設置在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上述第二被支撐部之間。
此時,在帶盒安裝到具有能夠與鈎扣合部扣合的鈎的帶式列印裝置之後,帶盒朝浮起的方向即朝上方的移動得到限制。其結果,能夠穩定地進行帶的供給及列印。
上述帶盒還包括被按壓部。上述被按壓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上述第一端部連接,在上述第一方向上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上述被按壓部為從上述頂表面朝下方凹陷的第三凹部。上述被按壓部位於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的上方、且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與上述第一被支撐部重疊的位置。
此時,帶盒被安裝到具有能夠支撐第一被支撐部的第一支撐部、能夠按壓被按壓部的按壓構件的帶式列印裝置上的情況下,具有如下效果。在處於與列印頭接近的位置上的第一被支撐部,帶盒被帶式列印裝置的第一支撐部支撐。並且,帶盒在處於與列印頭接近的位置上的被按壓部受按壓構件的按壓。因此,在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上時,能夠在上下方向上定位帶盒,限制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之後帶盒向上方移動(所謂浮起)。其結果,能夠維持列印頭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的帶寬方向的中心位置的適當的位置關係。
在上述帶盒中,上述被按壓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三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上下方向高度無關。
此時,即使存在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的多個帶盒的情況下,也能夠與其高度無關地確定帶盒被按壓構件按壓的位置。因此,在同一帶式列印裝置上能夠使用高度不同的多種帶盒。
在上述帶盒中,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 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一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上述第三距離與上述第一距離相等。
此時,能夠與帶盒的高度無關地確定第一支撐部支撐帶盒的位置和按壓構件按壓帶盒的位置。因此,在同一帶式列印裝置上能夠使用高度不同的多種帶盒。並且,由於第一距離和第三距離相等,因此下方的支撐和上方的按壓的平衡性好。其結果,能夠穩定地維持列印頭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的帶寬方向的中心位置的適當的位置關係。
上述帶盒還可以包含臂部和表示上述帶的類型的臂指示器部分。上述臂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前方連接,由臂前表面和臂背面規定上述臂部。上述臂前表面為上述盒殼的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上述臂背面在從上述臂前表面朝後側分離的位置被設置為從上述頂表面跨越至上述底表面,規定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一部分。上述臂部引導上述帶向開口部排出。上述開口部在上述盒殼的上述前表面側連接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和外部。上述臂指示器部分包括以與上述帶的類型對應的樣式配置的多個指示器部分。上述多個指示器部分分別為開關孔及面部中的任意一種。
此時,與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一端部連接的第一被支撐部還與設在表示帶類型的臂指示器部分上的臂部連接。指示器部分包含分別為開關孔及面部中的任意一種的 多個指示器部分。因此,帶盒在被安裝到具有能夠支撐第一被支撐部的第一支撐部的帶式列印裝置的情況下,被處於接近臂指示器部分的位置上的第一被支撐部支撐,在上下方向上被準確地定位。在帶式列印裝置具有與臂指示器部分相對的多個探測開關的情況下,探測開關和臂指示器部分的位置關係被高精度地確保。其結果,能夠降低發生探測開關的誤探測的可能性。
在上述帶盒中,連接上述多個指示器部分中的各指示器部分的線與上述帶盒在帶式列印裝置上的拆裝方向交叉。
此時,多個指示器部分沒有排列在帶盒的拆裝方向上。其結果,能夠進一步降低發生探測開關的誤探測的可能性。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臂部。上述臂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前方連接,該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和排出孔隙。上述臂部將上述帶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引向上述排出孔隙。上述盒殼可以包含頂殼和底殼。上述頂殼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上述底殼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作為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的上述第一凹部與上述臂部的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形成在上述底壁上。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具有第一下側平面部,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為上述第一凹部的上述頂壁部分的下表面,位於上述盒殼的上述底表面的上方。上述底殼具有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 第一下側限制部。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從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此時,帶盒的第一下側限制部和第一下側平面部在底殼中設在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第一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以第一下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因此,能夠提高製造第一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帶的供給精度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第一下側平面部為基準面,容易進行第一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排出引導部。上述排出引導部在上述供給方向的最下游位置引導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後的上述帶,從上述帶盒排出上述帶。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的距離小於上述臂部的上述排出孔隙和上述排出引導部之間在左右方向上的距離。
此時,第一下側平面部和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精度更高,帶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
在上述帶盒中,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
此時,即使是容納了具有不同帶寬的帶的多種帶盒,也能以同一第一下側平面部的位置為基準,帶盒的尺寸測定及構件管理變得容易。
在上述帶盒中,上述底殼還可具有第二被支撐部。上述第二被支撐部為上述底壁朝上方凹陷而成的第二凹部。上述第二被支撐部被設置成,在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二端部附近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連接。上述第二端部為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端部中與上述第一端部不同的一個端部,在上述供給方向上位於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下游側。上述第二被支撐部具有第二下側平面部。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為上述第二凹部的頂壁部分的下表面,位於上述盒殼的上述底表面的上方。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述帶盒的左右方向上位於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之間。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從上述帶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離相同的距離。
此時,在底殼中,第一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能夠以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相隔第一下側限制部分別設在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上游側端部(第一端部)及下游側端部(第二端部)附近。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製造第一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帶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更容易地進行第一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帶引導部。上述帶引導部被設置在上述排出孔隙的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且上述列印頭保持器 插入部的上述第二端部附近。上述帶引導部引導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的上述帶。並且,上述底殼在上述帶引導部內還可具有第二下側限制部。上述第二下側限制部被設置於從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在上述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上述距離的位置。上述第二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此時,在底殼中,在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二端部附近設置有第二下側平面部和第二下側限制部,第二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以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因此,能夠提高製造第二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第二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並且,由於第一下側平面部和第二下側平面部位於從帶盒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因此第一下側限制部和第二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相同。因此,在各下側限制部,帶朝下方的移動得到限制,從臂部到帶引導部,帶相對於盒殼的上下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供給。
在上述帶盒中,在上述底殼具有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的情況下,頂殼還可包含被按壓部和上側限制部。上述被按壓部為上述頂壁朝下方凹陷的第三凹部。上述被按壓部被設置成與上述臂部的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上述被按壓部具有上側平面部。上述上側平面部為上述第三凹部的底壁部分的頂表面,位於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的上方且在俯視圖中與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重疊的位 置。上述上側限制部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上側限制部從上述上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上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上方移動。
此時,在頂殼中,上側限制部和上側平面部設在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上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以上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因此,能夠提高製造上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其結果,通過第一下側限制部及上側限制部高精度地限制臂部中帶朝上下方向移動,帶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上側平面部為基準,容易進行上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臂部。上述臂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前方連接,該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和上述排出孔隙。上述臂部將上述帶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引向上述排出孔隙。上述盒殼可以具有頂殼和底殼。上述頂殼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上述底殼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上述頂殼可以具有上側突出部和上側限制部。上述上側突出部與上述臂部的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從上述頂壁朝下方突出。上述第一上側突出部在下端具有上側平面部。作為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的上述第一凹部具有上述上側平面部作為上述頂壁部分的下表面。上述上側限制部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上側限制部從上述上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 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上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上方移動。
此時,帶盒的上側限制部和上側平面部在頂殼中設在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上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以上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因此,能夠提高製造上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帶的供給精度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上側平面部為基準,容易進行上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排出引導部。上述排出引導部在上述供給方向的最下游位置引導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後的上述帶,從上述帶盒中排出上述帶。上述上側平面部和上述上側限制部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的距離小於上述排出孔隙和上述排出引導部之間在左右方向上的距離。
此時,上側平面部和上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精度進一步提高,帶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
在上述帶盒中,上述上側平面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
此時,即使是容納了具有不同帶寬的帶的多種帶盒,也能以同一上側平面部的位置作為基準,帶盒的尺寸測定及構件的管理變得容易。
在上述帶盒中,在上述頂殼具有上述上側限制部的情況下,上述底殼還可包含下側突出部和下側限制部。上述下側突出部為從上述底壁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設在與上述上側平面部的除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 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相對的位置。上述下側突出部在上端具有下側平面部。上述下側平面部為與上述上側平面部接觸的平面部。上述下側限制部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下側限制部從上述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此時,在底殼中,下側限制部和下側平面部設在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以下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因此,能夠提高製造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其結果,通過下側限制部及上側限制部高精度地限制臂部中帶在上下方向上移動,帶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下側平面部為基準,容易進行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在上述帶盒中,在上述頂殼具有上述第一上側突出部的情況下,上述頂殼可以具有第二上側突出部。上述第二上側突出部被設置成,與上述上側平面部的除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以外的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連接。上述第二上側突出部從上述頂壁朝下方突出。上述第二上側突出部在下端具有上側接觸平面部。並且,上述底殼可以具有下側突出部和下側限制部。上述下側突出部被設置成,與上述上側平面部的除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以外的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連接。上述下側突出部為從上述底壁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上述下側突出部在上端 具有下側平面部。上述下側平面部為與上述上側接觸平面部接觸的平面部。上述下側限制部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下側限制部從上述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此時,在底殼中,下側限制部和下側平面部設在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以下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因此,能夠提高製造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其結果,通過下側限制部及上側限制部高精度地限制臂部中帶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動,帶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下側平面部為基準,容易進行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本發明的第二方式的帶盒,包括盒殼、帶、臂部、第一下側凹部、第一下側限制部。上述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上述盒殼包括: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的頂殼;和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的底殼。上述帶容納在上述盒殼中。上述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和排出孔隙。上述臂部沿著預定的供給路徑中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延伸的部分向上述排出孔隙引導上述帶。上述第一下側凹部在上述底殼被設置為與上述臂部的上述帶的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上述第一下側凹部為上述底表面的一部分朝上方凹陷而成的凹部。上述第一下側凹部具有位於上述底表面的上方的平面部即第一下側 平面部。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述底殼的構成上述臂部的部分,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從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的距離。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根據上述帶盒,在底殼,帶盒的第一下側限制部和第一下側平面部被設置於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第一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以第一下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因此,能夠提高製造第一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其結果,帶的供給精度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第一下側平面部為基準,容易進行第一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本發明第三方式的帶盒,包括: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且該盒殼包括:頂殼及底殼,該頂殼包括具有該頂表面的頂壁,且該底殼包括具有該底表面的底壁。纏繞的帶,安裝於該盒殼中。臂部,包含該前表面的一部分和出口,沿著預定的供給路徑引導該帶到出口,該供給路徑的至少一部份平行於該前表面延伸。第一下側凹部,藉由該底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凹陷而形成於該底殼,並連接到該臂部在該帶的供給方向之上游側的一端,該第一下側凹部具有一第一下側平面,其係位在相較於該盒殼的底表面之較高的位置。第一下側限制部,係設於該底殼形成該臂部的一部分的區段中,且位於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上游側,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在垂直方 向與該第一下側平表面間隔一距離,該距離係根據該帶的寬度而決定,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用以限制該帶的朝下移動。
本發明第四方式的帶盒,可被安裝到包括具有列印頭的頭部保持器的帶式列印裝置,且可從該帶式列印裝置被移除。帶盒包括: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及一對側表面。纏繞的帶,安裝於該盒殼中。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其係為在垂直方向貫穿該盒殼的空間,且在俯視圖中具有細長長方形形狀,該細長長方形形狀平行於該前表面延伸。臂部,在其前側相鄰於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且該臂部包括該前表面的一部份及出口,該臂部係平行於該前表面地引導該帶到該出口。列印支撐接收部,連續且相鄰地連接到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在該帶的供給方向的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下游側端的附近,該列印支撐接收部為由該底壁向上凹陷所形成的凹部,且該列印支撐接收部具有一下側平面,該下側平面為該凹部的頂壁部的一下表面且位在相較於該盒殼的底表面之較高的位置;以及第一下側限制部,設置在位於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上游側的該臂部,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在垂直方向以根據該帶的寬度所決定的距離間隔於該下側平面,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用以限制該帶體在往下方向的動作。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帶引導部,引導從該出口排出的該帶,且定位於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下游側,並位於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該下游側端的附近。第二下側限制 部,設置於該帶引導部且在垂直方向以根據該帶的寬度而決定的距離間隔於該下側平面,該第二下側限制部用以限制該帶在朝下的方向的該動作。
本發明第五方式的帶盒,包括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及一對側表面,並包括一頂殼及一底殼,該頂殼包括形成該頂表面的頂壁,且該底殼包括形成該底表面的底壁。纏繞的帶,安裝於該盒殼內,該帶為列印媒介。臂部,包括臂前壁、臂後壁及出口,該臂前壁包括該前表面的一部份,該臂後壁獨立地設置於該臂前壁的後方,該出口形成於該臂部在該帶的供給方向的下游側的一端,且該臂部係平行於該前表面地引導該帶到該出口。開口,設置於該臂部的後方且在垂直方向貫穿該盒殼,該開口在俯視圖中具有細長長方形形狀,該細長長方形形狀平行於該前表面延伸。凹部,設置在該開口的外周圍的該底殼上,且位在該開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下游側的一端的附近,該凹部係由該底壁向上凹陷而形成,且該凹部具有一下側平面,該下側平面為該凹部的頂壁部的一下表面,且位於相較於該盒殼的該底表面之較高的位置;帶引導部,設置在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下游側,且位在該開口在該下游側的該端的附近,該帶引導部引導從該出口排出的該帶。下側限制部,設置於該底殼中且於該帶引導部內,該下側限制部在垂直方向以根據該帶體的寬度決定的距離間隔於該下側平面,該下側限制部係用以限制該帶在朝下的方向的動作。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其中,所參照的附圖用於說明本發明所能採用的技術特徵,其只是說明例。
(第一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34,如下說明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帶式列印裝置1及帶盒30。在本實施方式的說明中,將圖1及圖2的左下側設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前側,將圖1及圖2的右上側設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後側,將圖1及圖2的右下側設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右側,將圖1及圖2的左上側設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左側。並且,將圖4的右下側設為帶盒30的前側,將圖4的左上側設為帶盒30的後側,將圖4的右上側設為帶盒30的右側,將圖4的左下側設為帶盒30的左側。
並且,在以下說明中使用的圖4等中,在圖示了形成帶盒殼體部分8周圍的壁的情況下,這些圖僅僅是示意圖。因此,圖中所示出的壁畫得比實際厚。在圖4等表示帶盒30和帶盒殼體部分8的透視圖中所表示的包括齒輪91、93、94、97、98、101的齒輪組,實際上被空腔811的底表面覆蓋而隱藏。但是,為了說明這些齒輪組,在這些圖中,未示出空腔811的底表面。在圖5至圖8等中,以安裝在帶盒殼體部分8的狀態圖示的帶盒30為移除頂 殼311的狀態。在圖17等從帶盒30的底表面302側觀察的透視圖中,為便於說明,省略了帶驅動輥46等的圖示。對於以上說明,在其他實施方式的說明中所使用的圖也同樣。
首先,對帶式列印裝置1的簡要結構進行說明。帶式列印裝置1為可使用各種帶盒的通用帶式列印裝置。作為各種帶盒,例如有熱式(Thermal type)、接收器式(Receptor type)、層疊式(Laminate Type)、熱敏層疊式。熱式為一種隻容納有熱敏紙帶的帶盒。接收器式為一種容納有列印帶和墨帶的帶盒。層疊式為一種容納有雙面膠帶、薄膜帶和墨帶的帶盒。熱敏層疊式為一種容納有雙面膠帶和熱敏紙帶的帶盒。
如圖1所示,帶式列印裝置1具有大致長方體形狀的主單元蓋2。在主單元蓋2頂表面的前側配置有包括字元(文字、符號及數位等)的字元鍵、各種功能鍵等的鍵盤3。在鍵盤3的後側設有可顯示輸入的字元的顯示器5。在顯示器5的後側設有更換帶盒30(參照圖4)時開閉的帶盒蓋6。
在俯視圖中帶盒蓋6為大致長方形的蓋部。帶盒蓋6以可以在圖2所示的打開位置和圖1所示的關閉位置之間轉動的方式軸支撐在主單元蓋2的背面上方的左右兩端部。帶盒蓋6處於打開位置時,形成于主單元蓋2內部的帶盒殼體部分8露出。帶盒蓋6處於關閉位置時,帶盒蓋6覆蓋帶盒殼體部分8。帶盒殼體部分8形成為可自由裝 卸帶盒30的區域。在帶盒殼體部分8上設有從帶盒30中引出帶以進行供給的供給機構、在帶的表面列印文字等的印表機構等,在後文中對其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2所示,在帶盒蓋6前表面的大致中央,設有從其下表面朝下方突出的鈎狀卡定鎖411。在主單元蓋2上,在與卡定鎖411對應的位置上設有鎖孔412。當如圖1所示關閉帶盒蓋6時,卡定鎖411嵌入鎖孔412中而被卡定,由此防止帶盒蓋6自然打開。在帶盒蓋6的下表面還設有分別從下表面朝下方突出的棱柱狀的頭部按壓構件7和周邊按壓構件911至914。
參照圖3,對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進行說明。在圖3中省略了除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之外的卡定鎖411、周邊按壓構件911至913等的圖示。頭部按壓構件7從帶盒蓋6下表面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朝下方突出。頭部按壓構件7為一種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中後關閉帶盒蓋6的情況下,從上方抵接並按壓設在帶盒30的頂殼311上的第一被按壓部393(參照圖4)的構件。周邊按壓構件914從帶盒蓋6下表面的左邊緣部附近朝下方突出。周邊按壓構件914為一種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中後關閉帶盒蓋6的情況下,從上方抵接並按壓設在帶盒30的頂殼311上的第二被按壓部398(參照圖4)的構件。在後文中對第一被按壓部393及第二被按壓部398進行說明。
除周邊按壓構件914之外的周邊按壓構件911至913 分別為一種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中後關閉帶盒蓋6的情況下,從上方抵接並按壓帶盒30周邊的三個部位、更為具體的是抵接並按壓第一至第三角部321~323(參照圖4)頂表面的三個部位的構件。
如圖2所示,在主單元蓋2的左側表面後方設有用於將列印好的帶排出到外部的排出狹縫111。在帶盒蓋6的左側表面形成有在關閉帶盒蓋6的狀態下使排出狹縫111露出到外部的排出窗口112。
接著,參照圖4至圖14,對帶盒蓋6下側的主單元蓋2的內部結構進行說明。如圖4所示,帶盒殼體部分8具有空腔811和角支撐部812。空腔811被形成為具有平坦底表面的凹部,並且當帶盒30已被安裝時,空腔811的形狀基本上對應于後文說明的盒殼31的底表面302的形狀。角支撐部812是從空腔811的外部邊緣水平地延伸的平坦部分。角支撐部812為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與帶盒30的周邊、更為具體的是與第一至第四角部321至324(參照圖4)的下表面相對而進行支撐的部位。
在角支撐部812的兩個部位設有兩個定位銷102、103。更為具體地,在空腔811的左側設有定位銷102。在空腔811的右側設有定位銷103。定位銷102及定位銷103設在將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時分別與銷孔62及63(參照圖21)對應的位置上。銷孔62及63為形成於底殼312上的兩個凹部。各定位銷102、103在將帶 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時被插入到銷孔62、63中,在帶盒30周邊部左右位置對帶盒30進行前後、左右方向的定位。
如圖4所示,在帶盒殼體部分8的前側固定設置有搭載了作為列印頭的熱式列印頭10的頭部保持器74。熱式列印頭10具有加熱元件列10A。加熱元件列10A包含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成一排的多個加熱元件。在帶盒殼體部分8的外側(圖4中為右上側)配置有作為步進馬達的帶供給馬達23。在帶供給馬達23的驅動軸的下端固定有驅動齒輪91。驅動齒輪91通過開口與齒輪93嚙合,齒輪93與齒輪94嚙合。
在齒輪94的頂表面上豎立設置有旋轉驅動後述墨帶捲繞捲軸44(參照圖5)的墨帶捲繞軸95。另外,齒輪94與齒輪97嚙合,齒輪97與齒輪98嚙合,並且齒輪98與齒輪101嚙合。在齒輪101的頂表面上豎立設置有帶驅動軸100。帶驅動軸100旋轉驅動後述帶驅動輥46。
在帶盒30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狀態下,若帶供給馬達23被驅動為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則墨帶捲繞軸95經由驅動齒輪91、齒輪93和齒輪94而被驅動為向逆時針方向旋轉。墨帶捲繞軸95旋轉驅動插入有墨帶捲繞軸95的墨帶捲繞捲軸44。此外,齒輪94的旋轉經由齒輪97、齒輪98和齒輪101而被傳遞到帶驅動軸100,由此驅動帶驅動軸100向順時針方向旋轉。帶驅動軸100旋轉驅動插入有帶驅動軸100的帶驅動輥46。
如圖5至圖8所示,在頭部保持器74的前側,臂形的壓板保持器12被軸支撐為能夠以軸支撐部121為中心擺動。在壓板保持器12的前端部,壓板輥15和可移動供給輥14均被軸支撐為能夠旋轉。壓板輥15面能夠相對於熱式列印頭10接近分離。可移動供給輥14能夠相對於插入有帶驅動軸100的帶驅動輥46接近分離。
在壓板保持器12上連接有未圖示的釋放(Release)杆。釋放杆與帶盒蓋6的開閉聯動而向左右方向移動。當帶盒蓋6被打開時,釋放杆向右移動,壓板保持器12朝向圖5所示的待用位置移動。在圖5所示的待用位置,壓板保持器12向從帶盒殼體部分8分離的方向移動,因此,帶盒30能夠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壓板保持器12始終被未圖示的螺旋彈簧向待用位置彈性施力。
在另一方面,當帶盒蓋6被關閉時,釋放杆沿著向左方向移動,壓板保持器12朝向圖6到圖8所示的列印位置移動。在圖6到圖8所示的列印位置,壓板保持器12向靠近帶盒殼體部分8的方向移動。如圖6所示,當層疊式帶盒30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時,壓板輥15經由薄膜帶59和墨帶60按壓熱式列印頭10。同時,可移動供給輥14經由雙面膠帶58和薄膜帶59按壓帶驅動輥46。
如圖7所示,當安裝有接收器式帶盒30時,壓板輥15經由列印帶57和墨帶60按壓熱式列印頭10。同時,可移動供給輥14經由列印帶57按壓帶驅動輥46。如圖8所示,當安裝有熱式帶盒30時,壓板輥15經由熱敏紙帶 55按壓熱式列印頭10。同時,可移動供給輥14經由熱敏紙帶55按壓帶驅動輥46。
如上所述,在圖6到圖8所示的列印位置處,能夠使用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帶盒30執行列印。另外,在以後詳細說明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雙面膠帶58、薄膜帶59和墨帶60。
如圖5所示,從帶盒30的帶排出部49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排出狹縫111(參照圖2)之間設置有已經列印的帶50通過的路徑。在該路徑上設置有在預定位置切割已經列印的帶50的切割機構17。切割機構17包括固定刀刃18和可移動刀刃19。可移動刀刃19與固定刀刃18相對並且被支撐為能夠沿著來回方向(在圖5至圖8中沿著上下方向)移動。可移動刀刃19通過刀具馬達24(圖15)沿著來回方向移動。
參照圖5及圖9至圖11,對頭部保持器74的詳細結構進行說明。如圖9至圖11所示,頭部保持器74由一張板狀構件形成,具有底座部743和頭部固定部744。底座部743被固定在空腔811底表面(未圖示)的下方。頭部固定部744從底座部743大致垂直地彎曲並向上方延伸。頭部固定部744如圖5所示,沿著帶式列印裝置1的左右方向配置。頭部保持器74在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配置位置為,在安裝有帶盒30的情況下與後文說明的頭部插入部39相對的位置。但是,頭部保持器74的右端部延伸至頭部插入部39的右端部的右側。熱式列印頭10固定在頭 部固定部744的前表面。
在頭部固定部744上設有第一支撐部741及第二支撐部742(以下統稱為帶盒支撐部741、742)。帶盒支撐部741、742為在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情況下從下方支撐帶盒30的部位。在正視圖中,第一支撐部741為將頭部固定部744的右端部切割成L字型而形成在預定高度位置上的階形部。第二支撐部742為在與第一支撐部741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高度位置)從頭部固定部744的左端部相對於頭部固定部744大致垂直地彎曲延伸的側視呈長方形的延長片。
即,第一支撐部741和第二支撐部742在俯視圖中朝彼此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熱式列印頭10的加熱元件列10A位於上述方向大致正交的交點附近。相對於熱式列印頭10在帶供給方向的上游側和下游側,第一支撐部741和第二支撐部742分別在相同的高度位置支撐帶盒30。第一支撐部741及第二支撐部742的高度位置設定在從熱式列印頭10(加熱元件列10A)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朝上下方向分離預定距離的位置。因此,成為相對於熱式列印頭10(加熱元件列10A)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定位帶盒30的基準。其中,在後文中詳細說明帶盒支撐部741、742對帶盒30的支撐。
如圖5至圖8所示,在壓板保持器12的後側表面122即與熱式列印頭10相對的一側的面上,在其長度方向的中間位置的稍稍右側設有臂探測部200。以下,將壓板保 持器12的後側表面122稱為帶盒對向表面122。臂探測部200包括多個探測開關210。各探測開關210的開關端子222從帶盒對向表面122朝帶盒殼體部分8大致水平地突出。
換言之,各探測開關210在與帶盒30相對於帶盒殼體部分8的裝卸方向(圖4的上下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以與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帶盒30的前壁(更為具體的是後文說明的臂前壁35)相對的方式突出。各探測開關210被設置在如下高度位置:在帶盒30被安裝在帶盒殼體部分8的適當位置的狀態下,與後文說明的臂指示器部分800(參照圖4)相對。
參照圖12及圖13,對壓板保持器12上的臂探測開關210的配置及結構進行詳細地說明。如圖12所示,壓板保持器12的帶盒對向表面122上設有在上下方向上以三列排列的五個通孔123。具體地,最上列配置兩個,中間列配置兩個,最下列配置一個。通孔123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具體地,五個通孔123從帶盒對向表面122的右側(圖12中的左側)開始依次以最下列、最上列的右側、中間列的右側、最上列的左側,中間列的左側的順序配置成鋸齒形。對應于這些通孔123,設置有五個臂探測開關210。
如圖13所示,臂探測開關210包括開關支撐板220、大致圓筒狀的主單元221和杆形開關端子222。主單元221設置於壓板保持器12的內部。開關端子222能夠從主 單元221的一端側沿著軸線方向伸出和縮進。各臂探測開關210的主單元221的另一端部被聯結到開關支撐板220並且位於壓板保持器12內側。在各主單元221的一端側,開關端子222能夠通過在壓板保持器12的帶盒對向表面122中形成的多個通孔123伸出和縮進。
由於設於主單元221內部的彈簧構件(在圖中未示出),各開關端子222始終保持在從主單元221伸出的狀態。即,當開關端子222未被按壓時,開關端子222為從主單元221伸出的狀態(斷開(OFF)狀態)。當開關端子222被按壓時,開關端子222為被壓入主單元221中的狀態(接通(ON)狀態)。
在帶盒30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狀態下,若壓板保持器12朝向待用位置移動(參照圖5),則臂探測開關210從帶盒30分離。因此,所有的臂探測開關210處於斷開狀態。而如果壓板保持器12朝向列印位置移動(參照圖6到圖8),則臂探測開關210與帶盒30的前壁(更加具體地講是後文說明的臂前壁35)相對。其結果,臂探測開關210被後文說明的臂指示器部分800選擇性地按壓。根據此時的臂探測開關210的接通、斷開組合,探測出帶盒30的類型。在後文詳細說明根據臂探測部200探測出帶盒30的類型。
此外,如圖5到圖8所示,在壓板保持器12的帶盒對向表面122上設置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板狀的突起部即關閉件225。關閉件225與臂探測開關210的開關端子 222類似從帶盒對向表面122朝向帶盒殼體部分8大致水平地突出。換言之,關閉件225突出成與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帶盒30的前壁(更加具體地講是臂前壁35)相對。關閉件225被設置於如下高度位置:當帶盒30在正確的位置處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時,與設置於後述的帶盒30的臂前壁35上的關閉孔820(參照圖4)相對。
參照圖12和圖13說明關閉件225在壓板保持器12上的配置位置和結構。如圖12所示,在壓板保持器12的帶盒對向表面122上,關閉件225在上下方向上配置於最上列的臂探測開關210的上方,在左右方向上配置於與最下列的臂探測開關210重疊的位置。
如圖13所示,關閉件225與壓板保持器12一體地形成為從壓板保持器12的帶盒對向表面122向後方側(圖13中的左側)突出。以帶盒對向表面122為基準的關閉件225的突出高度與以帶盒對向表面122為基準的各臂探測開關210的開關端子222突出高度相比,大致相同或者稍大。在關閉件225上,以隨著靠向其前端側(圖13的左側)厚度逐漸減小的方式,形成有下表面的一部分相對于水平方向傾斜的傾斜部226。
如圖5至圖8所示,在頭部保持器74的後側設有帶盒鈎75。對於帶盒鈎75,參照圖14進行說明。其中,圖14是為便於表示而將圖5的I-I線的箭頭方向剖視圖朝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圖。
帶盒鈎75具有從空腔811的底表面(未圖示)大致垂直地朝上方突出的板狀的突出部751。突出部751的上端部為剖視圖中呈大致三角形且朝後方(圖14中的左方向)突出的爪部752。突出部751具有帶式列印裝置1的前後方向(圖14的左右方向)的撓性。爪部752與帶盒30的關閉部分397相對於空腔811的底表面的高度位置對應地設置。帶盒30在被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被帶盒鈎75所關閉。對於這點,在後文中詳細說明。
下面,參照圖15說明帶式列印裝置1的電氣配置。如圖15所示,帶式列印裝置1包括在控制基板上形成的控制電路500。控制電路500包括控制各設備的CPU501、經由資料匯流排510與CPU501連接的ROM502、CGROM503、RAM504、以及輸入輸出介面511,它們全部經由資料匯流排510而被連接到CPU501。
ROM402中儲存顯示驅動控制程式、列印驅動控制程式、脈衝數確定程式、切割驅動控制程式、其他用於控制帶式列印裝置1的各種程式等。顯示驅動控制程式與從鍵盤3輸入的文字、數位、符號等字元的編碼資料對應地控制液晶驅動電路(LCDC)405。列印驅動控制程式驅動熱式列印頭10和帶供給馬達23。脈衝數確定程式確定與各列印點的形成能量對應的列印脈衝數量。切割驅動控制程式驅動刀具馬達24,在預定的切割位置處切割已經列印的帶50。CPU401根據上述各種程式執行各種運算。
在CGROM503中,對於字母文字及符號等多個字 元,根據字體(Gothic、Mincho等)分類用於列印字元的列印用點樣式資料,並且每種字體的六種(例如16、24、32、48、64和96的點尺寸)列印文字尺寸對應於編碼資料而進行儲存。
RAM504中設有文本記憶體、列印緩衝器等多個儲存區域。文本記憶體儲存從鍵盤3輸入的文本資料。列印緩衝器儲存多個文字及符號等列印用點樣式作為點樣式資料。熱式列印頭10根據在列印緩衝器中儲存的點樣式資料執行點列印。其他儲存區域儲存各種運算資料等。
輸入輸出介面511上連接有臂探測開關210、鍵盤3、具有用於向液晶顯示器(LCD)5輸出顯示資料的視頻RAM(在圖中未示出)的液晶驅動電路(LCDC)505、用於驅動熱式列印頭10的驅動電路506、用於驅動帶供給馬達23的驅動電路507、用於驅動刀具馬達24的驅動電路508等。
下面,參照圖4到圖8、圖14、圖16到圖26說明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的結構。在下文中,將作為示例解釋被配置成通用帶盒的帶盒30。作為通用帶盒,通過適當地改變在帶盒30中容納的帶的類型並且通過改變墨帶的存在與否,等等,帶盒30可以被組裝成已在上面解釋的熱式、接收器式和層疊式。
首先,說明帶盒30整體的簡要結構。如圖4所示,帶盒30具有盒殼31。盒殼31整體為在俯視圖中具有帶圓形角部的大致長方體形狀(箱形)的框體。盒殼31包括 頂殼311和底殼312。底殼312包括形成盒殼31的底表面302的底壁306。頂殼311包括形成盒殼31的頂表面301的頂壁305,其固定在底殼312的上部。將自底表面302到頂表面301的距離稱為帶盒30或盒殼31的高度。
本實施方式的盒殼31的頂壁305及底壁306的周邊整體被形成側表面的周壁包圍。但是,盒殼31中,頂壁305和底表面306的周邊可以不必被完全包圍,可以在周壁的一部分(例如背面壁)上設置將盒殼31的內部露出的開口部,或還可以在面向該開口部的位置設置連接頂壁305和底壁306的凸部。
盒殼31具有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地以相同寬度(上下方向的長度相同)形成的四個角部。以下,將左後方的角部設為第一角部321,將右後方的角部設為第二角部322,將右前方的角部設為第三角部323,將左前方的角部設為第四角部324。第一至第三角部321至323在俯視圖中以呈直角的方式從盒殼31的側表面朝外側方向突出。但是,左前方的第四角部324由於帶排出部49設在了角上,因此不是直角。第一至第四角部321至324的下表面為,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時,與上述的角支撐部812相對且進行支撐的部位。
如圖21所示,在第四角部324及第二角部322下表面的兩個部位分別設有銷孔62、63。銷孔62、63分別與帶式列印裝置1的定位銷102、103對應。更為具體地,設在第四角部324下表面的凹部即為插入定位銷102的銷 孔62。設在第二角部322下表面的凹部即為插入定位銷103的銷孔63。
如圖4所示,在盒殼31的上下(高度)方向上與第一至第四角部321~324的位置相同且以相同的寬度圍繞盒殼31的側表面全周的部位(包含第一至第四角部321至324)被稱為公共部分32。更為具體地,公共部分32具有相對於盒殼31的上下(高度)方向的中心線N在上下方向上對稱的寬度(參照圖16、圖18)。帶盒30的高度根據所容納的列印介質(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薄膜帶59)及雙面膠帶58(以下統稱為帶)的帶寬而不同。然而,公共部分32的寬度(上下方向的長度)T被設定為相同,而與這些帶的帶寬無關。
例如,當公共部分32的寬度T是12mm時,若帶寬增大(例如18mm、24mm、36mm),則相應地盒殼31的高度也增大,但是公共部分32的寬度T(參照圖16、圖18)以12mm保持恒定。並且,在帶寬等於或者小於公共部分32的寬度T(例如6mm、12mm)時,盒殼31的高度(寬度)是公共部分32的寬度(12mm)加上預定寬度而得到的寬度。在此,盒殼31的高度處於最小值。
如圖4所示,在盒殼31上,設有支撐孔65、66、67、68。支撐孔65、66、67、68以可旋轉的方式分別對後文說明的第一帶捲軸40、第二帶捲軸41、墨帶捲軸42及墨帶捲繞捲軸44(參照圖5至圖8)進行支撐。在圖4中,只圖示了頂殼311的支撐孔65、66、67、68,但是在 底殼312上也設有對應的支撐孔65、66、67、68。
如圖5~圖8所示,在盒殼31內設有第一帶區域400、第二帶區域410、第一墨帶區域420及第二墨帶區域440。第一帶區域400及第二帶區域410為可容納作為列印介質的帶的區域。在第一墨帶區域420中容納有未使用的墨帶60。在第二墨帶區域440中容納有在字元的列印中使用之後的墨帶60。
第一帶區域400在俯視圖中為與第一角部321鄰接且幾乎佔據盒殼31內的左半部分的大致圓形的區域。第二帶區域410在俯視圖中為與第二角部322鄰接且位於盒殼31內的右後方的大致圓形的區域。第一墨帶區域420在俯視圖中為與第三角部323及後文說明的頭部插入部39鄰接且位於盒殼31內的右前方的大致圓形的區域。第二墨帶區域440在俯視圖中為在盒殼31內位於第一帶區域400和第一墨帶區域420之間的大致圓形的區域。
在圖5及圖6所示的層疊式帶盒30中,在盒殼31內容納有作為一面粘貼了剝離紙的雙面帶的雙面膠帶58、作為列印介質的透明的薄膜帶59、及墨帶60。將剝離紙朝向外側地捲繞在第一帶捲軸40上的雙面膠帶58被容納在第一帶區域400中。捲繞在第二帶捲軸41上的薄膜帶59被容納在第二帶區域410中。
捲繞在墨帶捲軸42上的未使用的墨帶60被容納在第一墨帶區域420中。用完的墨帶60被捲繞在墨帶捲繞捲軸44上而容納在第二墨帶區域440中。墨帶捲繞捲軸44 的下部安裝有離合器彈簧(在圖中未示出),用於防止已被捲繞的墨帶60由於墨帶捲繞捲軸44反向旋轉而變鬆。
在圖7所示的接收器式帶盒30中,作為列印介質的列印帶57和墨帶60被容納於盒殼31內。捲繞在第一帶捲軸40上的列印帶57被容納在第一帶區域400中。捲繞在墨帶捲軸42上的未使用的墨帶60被容納在第一墨帶區域420中,用完的墨帶60被捲繞在墨帶捲繞捲軸44上而容納於第二墨帶區域440中。接收器式帶盒30不具有第二帶捲軸41。即,在第二帶區域410中什麽也沒有。
在圖8所示的熱式帶盒30中,熱敏紙帶55被容納在盒殼31內。捲繞在第一帶捲軸40上的熱敏紙帶55被容納在第一帶區域400中。熱式帶盒30不具有第二帶捲軸41及墨帶捲軸42。即,在第二帶區域410及第一、第二墨帶區域420、440中什麽也沒有。以下,在指定作為列印介質的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薄膜帶59中的任意一個的情況下稱為帶。
如圖4所示,俯視時為大致半圓形的槽部即半圓形凹槽340跨越盒殼31的高度方向(換言之,從頂表面301到底表面302)而設置。半圓形凹槽340是用於當帶盒30被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時防止壓板保持器12的旋轉中心即軸支撐部121與盒殼31干擾的避讓部。
在盒殼31的前壁中,將從半圓形凹槽340朝左側延伸的部分稱為臂前壁35。如圖5至圖8所示,在臂前壁35的後方,在從臂前壁35分離的位置以跨越盒殼31的高 度方向的方式設有臂背面壁37。由臂前壁35和臂背面壁37規定的從帶盒30的右側朝左側延伸的部位被稱為臂部34。臂前壁35的左端部朝後方彎曲。在臂前壁35及臂背面壁37的左端之間形成的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間隙即為從臂部34排出帶(及墨帶60)的排出孔隙341。並且,如圖4所示,在臂前壁35上設有臂指示器部分800和關閉孔820。對臂指示器部分800和關閉孔820在後文中詳細說明。
如圖5至圖8所示,在臂部34中,從第一帶捲軸40或第二帶捲軸41引出的帶被沿著大致與臂前壁35平行地延伸的供給路徑引導而從排出孔隙341排出。並且,從墨帶捲軸42引出的墨帶60被沿著與帶不同的供給路徑而引入臂部34內,在排出孔隙341以與帶重疊的狀態被排出。
由臂背面壁37和從臂背面壁37連續設置的周壁面規定的、在上下方向上貫通帶盒30的空間即為頭部插入部39。頭部插入部39在俯視圖中為與臂前壁35平行地延伸的細長的長方形。頭部插入部39通過設在帶盒30前表面側的開口部77,在帶盒30的前表面側也與外部連接。在頭部插入部39中插入有支撐帶式列印裝置1的熱式列印頭10的頭部保持器74。在開口部77(參照圖5至圖8),使用墨帶60,通過熱式列印頭10對從臂部34的排出孔隙341排出的帶進行列印。
如圖4所示,在帶的供給方向上,在頭部插入部39 的下游側設有上下一對的調節構件361、362。調節構件361、362在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附近向帶排出部49引導從排出孔隙341排出的列印後的帶。在後文中詳細說明,但是用於列印的墨帶60在調節構件361、362的上游側與帶分離,被沿著其他供給路徑供給,從而捲繞在墨帶捲繞捲軸44上。
在帶的供給方向上,在調節構件361、362的下游側設有支撐孔64(參照圖21)。在支撐孔64的內側以可旋轉的方式軸支撐有帶驅動輥46。在如圖5及圖6所示將層疊式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帶驅動輥46通過與相對的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二帶捲軸41引出薄膜帶59。同時,帶驅動輥46通過與相對的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雙面膠帶58。並且,帶驅動輥46將雙面膠帶58引向薄膜帶59的列印面並進行粘接,作為已經列印的帶50朝帶排出部49供給。
在圖7所示的接收器式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通過帶驅動輥46和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列印帶57。在熱式列印頭10的下游側,列印後的列印帶57即已經列印的帶50由調節構件361、362引向帶排出部49。並且,經頭部插入部39供給的用完的墨帶60在調節構件361、362的上游與列印帶57分離,被供給至墨帶捲繞捲軸44。
在安裝有圖8所示的熱式帶盒30的情況下,通過帶 驅動輥46和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熱敏紙帶55。在熱式列印頭10的下游側,列印後的熱敏紙55即已經列印的帶50被調節構件361、362引向帶排出部49。
帶排出部49位於在盒殼31內供給的帶的供給路徑的最下游位置。帶排出部49為從盒殼31的左側壁的前端部稍稍朝前方分離而設置的跨越頂表面301和底表面302的板狀構件。帶排出部49將從臂部34的排出孔隙341排出而經調節構件361、362及帶驅動輥46供給過來的已經列印的帶50引向形成於與盒殼31左側壁的前端部之間的通路內,並從位於通路終端的帶排出扣排出到帶盒30的外部。
以下,參照圖16至圖18,對設在臂部34的臂前壁35上的臂指示器部分800及關閉孔820進行詳細說明。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狀態下,當壓板保持器12朝列印位置移動時(參照圖6至圖8),設在帶盒對向表面122上的臂探測部200及關閉件225分別與臂指示器部分800和關閉孔820相對。
臂指示器部分800為人可確定容納在帶盒30中的帶的類型的部位,並且是通過選擇性地按壓臂探測部200的臂探測開關210,使帶式列印裝置1探測帶盒30的類型的部位。在關閉孔820中插入有關閉件225。
臂指示器部分800包括多個指示器部分。各指示器部分為被設於與各臂探測開關210對應的位置處的非按壓部 分801和按壓部分802中的一個。非按壓部分801在正視圖中為縱長長方形的開關孔。開關端子222可以被插入非按壓部分801中或者被從非按壓部分801移除。按壓部分802為面部。因此,在按壓部分802中不能插入開關端子222。即,本實施方式的臂指示器部分800在與五個臂探測開關210對應的五個部位的位置上分別具有非按壓部分801(開關孔)及按壓部分802(面部)中的任意一個。
非按壓部分801和按壓部分802以與帶盒30的類型對應的特定的樣式配置。以下,在統稱非按壓部分801和按壓部分802的情況或不指定哪一個的情況下,單純地稱為指示器部分。
參照圖4、圖16至圖18,對臂指示器部分800及關閉孔820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圖4及圖16表示已經列印的帶50(在層疊式的例子中為薄膜帶59及雙面膠帶58)的帶寬為預定寬度(例如,18mm)以上的帶盒30(以下,稱為大寬度帶盒30)中的臂指示器部分800和關閉孔820的一個例子。圖17及圖18表示容納有已經列印的帶50的帶寬小於預定寬度的薄膜帶59的帶盒30(以下,稱為小寬度帶盒30)中的臂指示器部分800和關閉孔820的一個例子。
首先,對臂指示器部分800進行說明。如圖16所示,臂指示器部分800的指示器部分(非按壓部分801及按壓部分802)的至少一部分設在臂前壁35中的預定高度T1的範圍內。預定高度T1為在具有不同高度的多個帶盒 30中具有最小高度的帶盒30的盒殼31的高度。
在臂前壁35的預定高度T1的範圍內的區域被稱作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優選地,公共指示器部分831為臂前壁35中的以盒殼31的上下(高度)方向的中心線N為中心的上下方向上對稱的區域。指示器部分(非按壓部分801及按壓部分802)的至少一部分設在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內。並且,在圖16所示的大寬度帶盒30的情況下,在臂前壁35的預定高度T2的範圍內,還可在公共指示器部分831的上方及下方的至少一方上進一步設置指示器部分。在臂前壁35的預定高度T2的範圍內,將除公共指示器部分831以外的區域稱為延伸部分832。
在本實施方式中,各指示器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彼此不同。換言之,無在上下方向上重疊的指示器部分,五個指示器部分被佈置成鋸齒形。因此,將各指示器部分連接的線與帶盒30的拆裝方向即帶盒30的上下方向交叉。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圖16示例的大寬度帶盒30中,五個指示器部分中的四個以兩列設在公共指示器部分831的高度T1的範圍內。剩下的一個指示器部分以跨越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和其下方的延伸部分832的方式設置。更為具體地,在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內的上列中,在帶盒30的左側設有非按壓部分801,在右側設有按壓部分802。在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內的下列中,在帶盒30的左側設有按壓部分802,在右側設有非按壓部分801。並且,以 跨越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和延伸部分832的方式設置按壓部分802。這樣,在大寬度帶盒30中,臂指示器部分800可以與臂前壁35較寬對應地形成在更大的面積上。因此,能夠被帶式列印裝置1探測的帶盒30的類型數目增加。
在預定寬度以上的帶盒30中,如圖16所示,在以跨越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和公共指示器部分831的上方及下方的延伸部分832中的至少一個的方式設置有指示器部分(在圖16中為最下列的按壓部分802)的情況下,如圖17及圖18所示,在小寬度帶盒30的對應位置上形成有避讓孔803。避讓孔803為防止按壓相對的臂探測開關210的通孔。或者,作為避讓孔803的替代,可以設置通過朝向內側被逐步彎曲而形成的避讓臺階。對探測使用具有這種結構的臂指示器部分800的帶盒30的類型的情況,在後文中詳細說明。
關閉孔820在俯視圖中為在左右方向上長的長方形的通孔。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關閉件225(參照圖5)以相對關閉孔820插入、拆卸自如的方式被相對配置。詳細地,在帶盒30的上下方向上,關閉孔820形成在臂指示器部分800的所有指示器部分的上方且頂殼311和底殼312的結合部的下方。在左右方向上,關閉孔820形成在與位於最右側的指示器部分(在圖16的例子中為最下列的按壓部分802)重疊的位置。關閉孔820的底壁的一部分形成為從臂前壁35朝內部向上方 傾斜的傾斜部821(參照圖34)。即,關閉孔820的上下方向的開口寬度在臂前壁35上最大,朝內部逐漸減小。
以下,參照圖19至圖26,對盒殼31的底殼312及頂殼311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在圖20中,為便於說明,作為層疊式帶盒30而使用的情況下,將薄膜帶59、雙面膠帶58及墨帶60的配置和供給路徑用雙點線表示。
首先,參照圖19至圖23,對底殼312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9所示,底殼312的外形由底表面302和下周壁304形成。下周壁304為從形成底表面302的底壁306朝上方延伸預定高度的壁。在下周壁304中,將構成臂前壁35的下部的部分稱為下臂前壁352。並且,將在從下臂前壁352朝後方分離的位置從底壁306豎立設置的、構成臂背面壁37的下部的壁稱為下臂背面壁372。將與下臂背面壁372連續且限制頭部插入部39的下部的周壁稱為下頭周壁373。
對底殼312中的頭部插入部39周圍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0及圖21所示,在底殼312的頭部插入部39的外周上,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的位置上,設有兩個被支撐部。具體地,以熱式列印頭10(參照圖5至圖8)的插入位置(具體地說是列印位置即熱式列印頭10的發熱元件列10A的位置)為基準,在帶的供給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的兩個部位設有第一被支撐部391及第二被支撐部392(以下,統稱為被支撐部391、392)。被支撐部 391、392用在將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時在上下方向上定位。
第一被支撐部391與臂部34的帶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及頭部插入部39的上游側端部連接。第二被支撐部392與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連接。
第一被支撐部391及第二被支撐部392均為從底表面302朝向頂表面301設置的凹部。更為詳細地,第一被支撐部391及第二被支撐部392為,使與形成頭部插入部39的開口的壁面(下頭周壁373)連接的底壁306的一部分朝上方凹陷的凹部。並且,第一被支撐部391在沿著臂前壁35的方向上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第二被支撐部392在與臂前壁35正交的方向上與頭部插入部39連接。即,第一被支撐部391和第二被支撐部392在彼此正交的方向上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
在將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以頭部保持器74所具有的熱式列印頭10的加熱元件列10A的位置(即,列印位置)為基準,如下說明上述配置。被設在頭部保持器74上的第一支撐部741所支撐的第一被支撐部391被設置在如下位置:在從加熱元件列10A朝向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最上游側的方向(第一方向)上,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另一方面,被設在頭部保持器74上的第二支撐部742所支撐的第二被支撐部392被設置在如下位置:在從加熱元件列10A朝向與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與盒殼31的頭部插入 部39相鄰。
第一被支撐部391及第二被支撐部392分別具有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及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及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位於底表面302的上方。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及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為仰視圖中大致長方形平面部(凹部的頂壁部分)的下側的面。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的位置和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也就是說,即使帶盒3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也是恒定的。因此,越是所容納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大的帶盒30,設在底壁306上的凹部即被支撐部391、392的深度越大。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位於從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朝上下方向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即,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底殼312中處於相同高度的位置。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與盒殼31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一致。
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為底殼312中的基準面。基準面是在對某部位進行尺寸設定、尺寸測定時作為基準而使用的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被設置為限制後文說明的帶及墨帶60在寬度方向上移動的各種限制部的基準面。並且,第一、 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分別為從下方被設在頭部保持器74上的帶盒支撐部741、742支撐的部位。
如圖20所示,在第一被支撐部391的上側,設有圓筒狀的第一圓筒構件861。更為詳細地,第一圓筒構件861設在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的鉛直方向上方。並且,在第二被支撐部392的上側設有圓筒狀的第二圓筒構件862。更為詳細地,第二圓筒構件862設在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的鉛直方向上方。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二圓筒構件862分別與下頭周壁373接觸。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二圓筒構件862具有相同的結構。因此,以下,參照圖22,作為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二圓筒構件862的代表,對第一圓筒構件861的結構進行說明。
如圖22所示,第一圓筒構件861具有圓筒孔部891。圓筒孔部891呈不貫通帶盒30的底表面302的凹狀,俯視圖中為圓形。其中,圓筒孔部891也可以是貫通帶盒30的底表面302的孔。圓筒孔部891的上部以上端開口直徑最大的方式逐漸變大。因此,在第一圓筒構件861的圓筒孔部891中可容易插入後文說明的頂殼311的第一壓入銷871(參照圖25及圖26)。
通過在第一圓筒構件861的圓筒孔部891中插入第一壓入銷871,形成第一嵌合部881(參照圖20及圖29)。同樣,通過在第二圓筒構件862的圓筒孔部891中插入後文說明的頂殼311的第二壓入銷872(參照圖25),形成 第二嵌合部882(參照圖20)。對第一、第二嵌合部881、882在後文中詳細說明。
如圖21所示,在底殼312的頭部插入部39的外周上的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的位置且在頭部插入部39的長度方向上,在第一被支撐部391和第二被支撐部392之間設有關閉部分397。關閉部分397設在頭部插入部39的長度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且與下頭周壁373的臂背面壁37相對的部位上。關閉部分397通過切割從下頭周壁373的底表面302突出預定高度的上方的一部分而形成。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時,關閉部分397(被切割的下頭周壁373的上端)處於與帶盒鈎75的爪部752相對的位置。因此,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帶盒鈎75與關閉部分397扣合。
如圖20所示,在下頭周壁373中,將帶的供給方向上的限制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的左側壁稱為墨帶引導壁47。墨帶引導壁47與調節構件362的上游側鄰接。墨帶60的供給路徑為,從配置有墨帶捲軸42的第一墨帶區域420經由臂部34和開口部77,到達配置有墨帶捲繞捲軸44的第二墨帶區域440。墨帶引導壁47使從排出孔隙341排出後在開口部77用於列印的墨帶60沿著供給路徑發生彎曲,從而引向第二墨帶區域440。與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連接地設置的第二被支撐部392位於從墨帶引導壁47至第二墨帶區域440的墨帶60的供給路徑的前方。
接著,對底殼312的構成臂部34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9及圖20所示,底殼312的構成臂部34的部分包括上述的下臂前壁352、下臂背面壁372、在其間設置的分離壁33。在下臂前壁352中,在左端部的彎曲部的右側,設有模具避讓孔850。模具避讓孔850為從下臂前壁352的上部切割俯視圖中為縱長長方形形狀的部分而成的部位。當在底殼312上接合頂殼311時,模具避讓孔850在臂前壁35上形成通孔(參照圖4)。
分離壁33在臂部34的三個壁面中最高,其高度比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的寬度稍大。在下臂前壁352中,模具避讓孔850的左側部分具有分離壁33的一半左右的高度。在下臂前壁352中,模具避讓孔850的右側部分具有分離壁33的三分之二左右的高度。下臂背面壁372比分離壁33稍低,具有與墨帶60的寬度大致相同的高度。並且,分離壁33的俯視圖為圓形的右端部位於臂部34的大致中央。在底殼312的前後方向上,分離壁33的左端位於與設在下臂前壁352上的模具避讓孔850相對的位置。模具避讓孔850為形成底殼312時使用的模具的避讓孔。
如圖20所示,帶(在圖20的例子中為薄膜帶59)的供給路徑形成在下臂前壁352和分離壁33之間。另一方面,墨帶60的供給路徑形成在分離壁33和下臂背面壁372之間。因此,在這些供給路徑上,設有限制帶、墨帶60朝寬度方向(盒殼31的上下方向)移動的限制部。
首先,關於帶的供給路徑,在分離壁33的左端部及 右端部的下端部,分別設有限制帶朝下移動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別從底壁306的頂表面稍稍朝上方突出。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別從分離壁33朝向前方延伸至下臂前壁352。並且,在分離壁33的左端部的上端設有限制帶朝上移動的分離壁限制部383。分離壁限制部383為從分離壁33的上端朝前方突出的突出片。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和分離壁限制部383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與帶的寬度相同。
另一方面,關於墨帶60的供給路徑,在分離壁33的左端部及右端部的下端部,分別設有限制墨帶60朝下移動的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分別從底壁306的頂表面朝上方稍稍突出。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從分離壁33的左端部朝左斜後方延伸至下臂背面壁372的左端部。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7B從分離壁33的右端部朝後方延伸至下臂背面壁372。
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離壁限制部383及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分別以上述的被支撐部391、392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為基準面,設定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中的高度位置。
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的突出端(上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的上下方向的距離、及分離壁限制部383的 下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的上下方向的距離。根據墨帶60的寬度設定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的突出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的上下方向的距離。這些限制部均位於臂部34內。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分別位於頭部插入部39的上游側端部及下游側端部附近。即,各限制部和作為基準面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位於彼此接近的位置。
在進行限制部的尺寸設定、製造後的尺寸測定時以往使用的基準位置(例如,後文說明的銷孔62、63的頂壁部分)處於與限制部分離的位置。因此,有時模制兩者的模具的模型不同。這種情況下,基準位置的模型越遠,製造的帶盒的限制部的尺寸誤差越大。並且,即使通過同一模型形成,基準位置和限制部處於分離的位置時,由於測定誤差,尺寸精度也變低。而如本實施方式所示,將限制部和基準面的距離拉近時,測定誤差變少。並且,可用同一的模型模制兩者的可能性變高。
以下,使用圖23,對限制部和基準面由同一模具的模型84模制的情況進行說明。其中,在圖23中,對無需說明的部分(例如,第一圓筒構件861等)省略了圖示。如圖23所示,在製造底殼312的情況下,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和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用同一模型84進行製造。其中,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和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也用與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第一帶下限制 部381B、382B相同的模型84進行製造,但是省略圖示。
模型84包含上鑲塊模841和下鑲塊模842。通過下鑲塊模842模制底殼312的底表面302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並且,通過上鑲塊模841模制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和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
如此,使用包含上鑲塊模841和下鑲塊模842的同一模型84,模制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和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和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因此,與用不同的模型分別模制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及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尺寸精度。並且,由於限制部和基準面接近,因此測定誤差變少,尺寸精度變高。
其結果,提高了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臂部34位於通過熱式列印頭10(參照圖5)進行列印的位置(開口部77)的上游側附近,因此通過提高臂部34內的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還可提高列印精度。
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為基準,容易進行各限制部的尺寸管理。例如,在對帶盒30進行檢查時,將作為基準面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放置到夾具的放置面,進行各限制部的尺寸測定。此時,由於各限制部和基準面的距離比現有技術近,因此檢查人員能夠準確地測定尺寸。例如,在使用圖23所示的模型84模制帶盒30的情況下, 模制後的底殼312中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被設置在夾具的設置面上。並且,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和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的上下方向的距離D被準確地被測定。
並且,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被設置為從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朝上下方向相隔預定距離。因此,相對於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的上下方向位置,帶及墨帶60的上下方向位置變得更加明確,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之間的距離是恒定的,與帶及墨帶60的寬度無關。因此,對於容納了具有不同帶寬的帶及墨帶60的多種帶盒30的情況下,能夠將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的位置設定為統一的基準,盒殼31的尺寸測定、構件的管理變得容易。
並且,臂部34內的各限制部在底殼312的左右方向上位於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之間,與任意一個基準面相鄰。即,可以使用任意一個基準面進行尺寸設定、尺寸測定,或能夠使用兩個基準面進行尺寸設定、尺寸測定。通過使用兩個基準面,能夠進一步提高製造各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能夠進一步提高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更為容易且準確地進行 尺寸管理。
如圖20所示,在帶的供給方向上,臂部34的上游側的第三角部323附近,設置具有與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同樣限制帶朝下移動的限制部384B的引導銷327。因此,對於限制部384B,與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同樣,以第一被支撐部391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為基準面進行尺寸設定、尺寸管理。
在與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鄰接地設在底殼312上的調節構件362的基部上,設有限制帶朝下移動的第二帶下限制部363。以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為基準面,設定第二帶下限制部363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的突出端(上端)和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與第二下側限制部363同樣,設在與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鄰接的第二被支撐部392上。因此,以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為基準面,能夠提高製造第二帶下限制部363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的突出端和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之間的距離與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的突出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的距離相同。即,設在調節構件362上的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的高度位置和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的高度位置相同。因此,在各限制部,帶的朝下方 的移動被限制,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地定位,因此從臂部34到調節構件362,帶相對於帶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被供給。
接著,對底殼312中的構成第一、第二角部321、322及帶、墨帶60的容納區域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0及圖21所示,底殼312包含作為第一角部321的下表面的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及作為第二角部322的下表面的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及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均為位於底表面302的上方的平面部。
底殼312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第三、第四下側平面部321B、322B的位置和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即,即使帶盒30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也是恒定的。因此,越是容納的帶及帶盒60的寬度大的帶盒30,從底表面302到第三、第四下側平面部321B、322B的距離越長。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及第三、第四下側平面部321B、322B處於從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為盒殼31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朝上下方向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在底殼321上均處於相同的高度位置。第三、第四下側平面部321B、322B當作相對限制帶及墨帶60朝下移動的限制部的基準面使用。
底殼312包含:構成第一帶區域400的部分即第一下 帶區域400B、構成第二帶區域410的部分即第二下帶區域410B、構成第一墨帶區域420的部分即第一下墨帶區域420B、及構成第二墨帶區域440的部分即第二下墨帶區域440B。
在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的裏面,即在底殼312的內表面側,設有第三圓筒構件863。即,第三圓筒構件863設在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的鉛直方向的上方。第三圓筒構件863在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左後側與第一周邊壁70接觸。第三圓筒構件863的結構與上述的第一圓筒構件861(參照圖22)的結構相同。第一周邊壁70為以沿著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方式豎立設置的壁。從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後側的稍稍左側到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左側的稍稍後方為止,第一周邊壁70在俯視圖中被設置成圓弧狀。第三圓筒構件863與第三壓入銷873(參照圖25)嵌合,形成第三嵌合部883,在後文中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在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的裏面,即底殼312的內表面側,設有第四圓筒構件864。即,第四圓筒構件864設在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的鉛直方向的上方。第四圓筒構件864設在第二下帶區域410B的右後方,與第二周邊壁71接觸。第四圓筒構件864的結構與上述的第一圓筒構件861(參照圖22)的結構相同。從第二下帶區域410B的左側經由後側到右前側,第二周邊壁71以沿著第二下帶區域410B的方式設置成圓弧狀。第四圓筒構件864與第四壓入銷874(參照圖25)嵌合,形成第四嵌合部884, 在後文中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在第一帶區域400B上設有從底壁306的頂表面稍稍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更為詳細地,在配置有第一帶捲軸40的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中心位置上設有環狀突出部,從該位置有三根線狀突出部放射狀延伸至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周邊。將這些突出部稱為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第三帶下限制部40B限制捲繞在第一帶捲軸40上而配置於第一帶區域400中的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或雙面膠帶58(參照圖5至圖8)朝下移動。
以鄰接的第一角部321的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為基準,第三帶下限制部40B設定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的突出端(上端)和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因此,以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為基準面,能夠提高製造第三帶下限制部40B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的突出端和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之間的距離、與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的突出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並且,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的突出端和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之間的距離、與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的突出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即,設在第一下帶區域400B中的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的高度位置與設在 臂部34內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及設在調節構件362上的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相同。
因此,在各限制部,帶的朝下移動被限制,帶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定位而供給。在圖7及圖8所示的接收器式、熱式帶盒30的情況下,跨越第一帶區域400、臂部34、調節構件362,列印帶57或熱敏紙帶55相對於帶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被供給。在圖5及圖6所示的層疊式帶盒30的情況下,從臂部34到調節構件362,薄膜帶59相對於帶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被供給。並且,雙面膠帶58和薄膜帶59在上下方向位置一致的狀態下被高精度地供給。
用完的墨帶60的供給路徑為,從位於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的墨帶引導壁47的後端部到第二下墨帶區域440B。在該供給路徑和第一下帶區域400B之間,沿著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外周設有分離壁48。分離壁48防止用完的墨帶60和捲繞在第一帶捲軸40上的雙面膠帶58彼此接觸。
在墨帶引導壁47的後端部,設有限制墨帶60朝下移動的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從底壁306的頂表面稍稍朝上方突出。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從墨帶引導壁47的後端部朝向後方延伸至第一下帶區域400B的近前。
以與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鄰接的第二被支撐部392的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為基準面,設定第二墨帶 下限制部388B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詳細地,根據墨帶60的寬度設定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的突出端(上端)和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因此,能夠以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為基準面,提高製造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的突出端和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的距離、與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的突出部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即,設在墨帶引導壁47的後端部的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的高度位置與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相同。因此,在各限制部,墨帶60朝下的移動被限制,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地定位,從臂部34到墨帶引導壁47,相對於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被供給。
在第二帶區域410B中,與第一下帶區域400B同樣,設有從底壁306的頂表面稍稍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更為詳細地,在配置有第二帶捲軸41的第二下帶區域410B的中心位置設有環狀突出部,從該位置有八根線狀突出部以放射狀延伸至第二下帶區域410B的周緣。將這些突出部稱為第四帶下限制部41B。第四帶下限制部41B在層疊式帶盒30(參照圖5及圖6)的情況下,限制捲繞在第二帶捲軸41上而配置於第二帶區域410中的薄膜帶59朝下移動。
以鄰接的第二角部322的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為基準面,設定第四帶下限制部41B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具體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四帶下限制部41B的突出端(上端)和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因此,以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為基準面,能夠提高製造第四帶下限制部41B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四帶下限制部41B的突出端和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的距離、與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的突出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的突出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的突出端和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即,設在第二下帶區域410B中的第四帶下限制部41B的高度位置,與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設在調節構件362上的第二帶下限制部363、設在第一下帶區域400B中的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相同。
因此,在各限制部,帶的朝下移動被限制,帶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地定位並被供給。在圖5及圖6所示的層疊式帶盒30中,跨越第二帶區域410、臂部34、調節構件362,薄膜帶59相對於帶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被供給。並且,雙面膠帶58和薄膜帶59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一致的狀態下被高精度地供給。
在第一下墨帶區域420B中,設有從底壁306的頂表面稍稍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更為詳細地,在配置有墨帶捲軸42的第一墨帶下區域420B的中心位置上設置的環狀的突出部被稱為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限制捲繞在墨帶捲軸42上而配置於第一墨帶區域420中的未使用的墨帶60(參照圖5至圖7)朝下方移動。
以鄰接的第一被支撐部391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為基準面,設定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詳細地,根據墨帶60的寬度設定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的突出部(上端)和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因此,能夠以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為基準面,提高製造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的突出部和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的距離、與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的突出部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的突出部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即,設在第一下墨帶區域420B中的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的高度位置,與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設在墨帶引導壁47後端部的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相同。
因此,在各限制部,墨帶60朝下方的移動被限制, 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地定位,因此,跨越第一墨帶區域420、臂部34、墨帶引導壁47後端部,墨帶60相對於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供給。
接著,參照圖19、圖24至圖26,對頂殼311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9所示,頂殼311的外形由頂表面301和上周壁303形成。上周壁303從形成頂表面301的頂壁305朝下方延伸預定高度。在上周壁303中,將構成臂前壁35的上部的部分稱為上臂前壁351。並且,在從上臂前壁351朝後方分離的位置上從頂壁305朝下方延伸的、構成臂背面壁37的上部的壁被稱為上臂背面壁371。將與上臂背面壁371連續且限制頭部插入部39的上部的周壁稱為上頭周壁374。
對頂殼311中的頭部插入部39周邊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4及圖25所示,與頂殼311的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上的上游側端部連接地設有第一被按壓部393(參照圖16)。第一被按壓部393為以從頂表面301朝向下表面302的方式設置的凹部。第一被按壓部393在將頂殼311與底殼312接合時,處於與第一被支撐部391上下重疊的位置。第一被按壓部393為與形成頭部插入部39的開口的壁面(上頭周壁374)連接的頂壁305的一部分朝下方凹陷而成的凹部。第一被按壓部393與底殼312的第一接受部391同樣,在沿著臂前壁35的方向上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在第一被按壓部393的後側(在圖24中為上側),與第一被按壓部393接近地設有以旋轉的方 式支撐墨帶捲繞捲軸44的支撐孔68。
第一被按壓部393具有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位於頂表面301的下方。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俯視圖中大致長方形平面部(凹部的底壁部分)的上側的面。頂殼311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位置和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即,即使帶盒30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不同,也是恒定的。因此,越是容納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大的帶盒30,設在頂表面301上的凹部即第一被按壓部393的深度越大。
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頂殼311中的基準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被設置成,限制後文說明的帶及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各種限制部的基準面。並且,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中且帶式列印裝置1的帶盒蓋6關閉的情況下,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從上方被頭部按壓構件7按壓的部位。
在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正下方具有設在底殼312上的第一被支撐部391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即,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和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處於在帶盒30的上下方向上重疊的位置。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後方設有傾斜部394。傾斜部394為從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後端朝上後方傾斜的、從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到頂表面301的第一被按壓部393的側表 面。
在第一被按壓部393上設有朝下方突出的第一壓入銷871。更為詳細地,第一壓入銷871設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鉛直方向的下方。第一壓入銷871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中設在與底殼312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上所設置的第一圓筒構件861(參照圖20)對應的位置上。在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下游側端部附近,在與設在底殼312的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上的第二圓筒構件862(參照圖20)對應的位置上,設有朝下方突出的第二壓入銷872。
第一壓入銷871和第二壓入銷872具有相同的結構。因此,在這裏,參照圖26,作為第一壓入銷871和第二壓入銷872的代表,對第一壓入銷871的結構進行說明。其中,如圖26所示,在設置有第一壓入銷871的第一被按壓部393上朝下方突出地形成有圓柱部。該圓柱部通過與第一圓筒構件861的上端部抵接,確定帶盒30的高度。但是,在根據設置第一壓入銷871或其他第二至第四壓入銷872至874(參照圖25)的部位,不需要圓柱部。並且,還可以形成與圓柱狀不同的其他形狀。
如圖26所示,第一壓入銷871具有支柱部901和突起構件902。支柱部901從第一被按壓部393的下表面(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裏面)朝下方延伸。支柱部901大致呈圓柱狀,從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的稍稍下側起直徑逐漸變小。即,支柱部901的下部(以下,稱為支柱前 端部903)以前端變細的方式形成。支柱前端部903的底表面直徑比設在第一圓筒構件861上的圓筒孔部891(參照圖22)的直徑小。因此,能夠在圓筒孔部891中容易插入支柱部901。
在支柱部901的周圍放射狀設置多個突起構件902。突起構件902在上下方向上設置于支柱部901的大致中央的上側,其上端與形成在第一被按壓部393上的圓柱部連接。並且,突起構件902在俯視圖中以圓弧狀從支柱部901突出。包含突起構件902的第一壓入銷871的直徑比第一圓筒構件861的圓筒孔部891(參照圖22)的直徑大。
突起構件902的下部為隨著靠向下端直徑漸漸變小的圓弧。即,突起構件902的下部以前端變細的方式形成。由此,在將第一壓入銷871插入到第一圓筒構件861的圓筒孔部891時,突起構件902的下部能順利地插入,而不會卡在第一圓筒構件861的頂表面。對於第一壓入銷871和第一圓筒構件861的嵌合,在後文中詳細說明。
接著,對設在頂殼311上的第二被按壓部398進行說明。帶盒30具有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列印動作時被旋轉驅動的可動構件。帶盒30的可動構件為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列印動作時容易發生振動的部位。在本實施方式中,可動構件為帶驅動輥46及墨帶捲繞捲軸44。因此,如圖19及圖24所示,在接近墨帶捲繞捲軸44的位置,設置上述的第一被按壓部393。並且,在接近帶驅動輥46的位置再 設置一個作為被按壓部的第二被按壓部398。第二被按壓部398為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時,與設在帶盒蓋6上的周邊按壓構件914抵接,且從上方被周邊按壓構件914按壓的部位。
第二被按壓部398與第一被按壓部391同樣,是頂壁305的頂表面301朝下方凹陷而成的凹部,相當於位於帶盒30的左前部的第四角部324的上部。在第二被按壓部398的前側(在圖24中為下側)與第二被按壓部398接近地設有以旋轉方式支撐帶驅動輥46的支撐孔64。第二被按壓部398具有第四角部324的頂表面即平面部398A。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接受部398的平面部398A和上述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相同。因此,平面部398A及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高度位置,與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即,即使帶盒3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也是恒定的。
在俯視安裝於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帶盒30的情況下,第一被按壓部393和墨帶捲繞捲軸44前後排列,並且,帶驅動輥46和第二被按壓部398分別前後排列。因此,連接第一、第二被按壓部393、398的假想的第一線L1和連接可動構件即帶驅動輥46及墨帶捲繞捲軸44的假想的第二線L2交叉(參照圖24所示的雙點線)。並且,插入在頭部插入部39中的熱式列印頭10位於第一線 L1和第二線L2交叉的假想的點P附近。
對於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且關閉帶盒蓋6時的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對第一、第二被按壓部393、398的按壓,在後文中進行詳細說明。
接著,對頂殼311中的構成臂部34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9所示,頂殼311的構成臂部34的部分包括分別與底殼312的下臂前壁352及下臂背面壁372對應的上臂前壁351及上臂背面壁371。因此,上臂前壁351比上臂背面壁371的高度高。在頂壁305上,在與設在底殼312的臂部34內的分離壁33對應的位置,設有形狀與分離壁33的俯視形狀相同的嵌合孔331。當頂殼311和底殼312接合時,分離壁33與嵌合孔331嵌合。
在構成頂殼311的臂部34的部分,帶的供給路徑位於上臂前壁351和嵌合孔331之間。另一方面,墨帶60的供給路徑位於嵌合孔331和上臂背面壁371之間。因此,在這些供給路徑上,設有限制帶、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限制片。
如圖25所示,關於帶的供給路徑,在嵌合孔331的左端部的右側設有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並且,與嵌合孔331的右端部連接地設有第一帶上限制部382A。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分別從頂壁305的下表面朝下方稍稍突出。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從上臂前壁351朝後方延伸至嵌合孔331的近前。第一帶上限制部382A從上臂前壁351朝後方延伸至嵌合孔331。第一帶上限制部 381A、382A分別限制帶朝上方移動。
另一方面,關於墨帶60的供給路徑,與嵌合孔331的左端部及右端部連接地分別設有限制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分別從頂壁305的下表面朝下方稍稍突出。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從嵌合孔331的左端部朝左斜後方延伸至上臂前壁371的左端部。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7A從嵌合孔331的右端部朝後方延伸至上臂背面壁371。
以上述的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基準面,分別設定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及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
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的突出端(下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根據墨帶60的寬度設定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下端)的突出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這些限制部均處於臂部34內,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處於頭部插入部39的上游側端部附近。即,各限制部和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處於彼此接近的位置。
因此,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基準面,能夠提高各限制部的製造時的尺寸精度,提高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臂部34處於由熱式列印頭10(參照圖5)進行列 印的位置(開口部77)的上游側附近,因此通過提高臂部34內的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還能提高列印精度。在本實施方式中,除底殼312之外,在頂殼311上也設有這種限制部。因此,帶及墨帶6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動被限制,因此供給精度、進而列印精度進一步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基準,能夠容易進行各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並且,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被設置成,從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起在上下方向上相隔一定距離。因此,相對於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上下方向位置,帶及墨帶60的上下方向位置進一步明確,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
接著,對頂殼311中的第一、第二角部321、322及構成帶及墨帶60的容納區域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如圖24及圖25所示,頂殼311包含第一角部321的頂表面即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及第二角部322的頂表面即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及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均為位於頂表面301的下方的平面部。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及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在頂殼311和底殼312接合的情況下,位於與底殼312的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及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上下相對的位置。
如圖25所示,在第一角部321上設有朝下方突出的第三壓入銷873。即,第三壓入銷873設在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的鉛直方向下方。並且,在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 上,第三壓入銷873設在與底殼312的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上所設置的第三圓筒構件863(參照圖20)對應的位置上。第三壓入銷873的結構與上述的第一壓入銷871(參照圖26)相同。如上所述,通過第三圓筒構件863和第三壓入銷873嵌合,形成第三嵌合部883,在後文中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在第二角部322上,設有朝下方突出的第四壓入銷874。即,第四壓入銷874設在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的鉛直方向下方。並且,在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上,第四壓入銷874設在與底殼312的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上所設置的第四圓筒構件864(參照圖20)對應的位置上。第四壓入銷874的結構也與上述的第一壓入銷871(參照圖26)相同。如上所述,通過第四圓筒構件864和第四壓入銷874嵌合,形成第四嵌合部884,在後文中對其進行詳細說明。
頂殼311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第二、第三上側平面部321A、322A的位置與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即,即使帶盒3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也是恒定的。因此,越是容納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大的帶盒30,從頂表面301到第二、第三上側平面部321A、322A的距離越長。
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和第二、第三上側平面部321A、322A處於從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本實施方式中為盒殼31的上下方 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即,第一、第二、第三上側平面部393A、321A、322A在頂殼311中均處於相同的高度位置。第二、第三上側平面部321A、322A用作限制帶及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限制部的基準面。
頂殼311包括:構成第一帶區域400的部分即第一上帶區域400A、構成第二帶區域410的部分即第二上帶區域410A、構成第一墨帶區域420的部分即第一上墨帶區域420A、及構成第二墨帶區域440的部分即第二上墨帶區域440A。
在第一上帶區域400A上設有從頂壁305的下表面朝下方稍稍突出的突出部。更為詳細地,在配置有第一帶捲軸40的第一上帶區域400A的中心位置設有環狀突出部,從該位置有三根線狀突出部以放射狀延伸至第一上帶區域400A的周邊。將這些突出部稱為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第二帶上限制部40A限制捲繞在第一帶捲軸40上而配置於第一帶區域400中的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或雙面膠帶58(參照圖7及圖8)朝上方移動。
以鄰接的第一角部321的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為基準面,設定第二帶上限制部40A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的突出端(下端)和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因此,以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為基準面,能夠提高製造第二帶上限制部40A時的尺寸精度,在 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的突出端和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之間的距離、與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的突出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即,設在第一上帶區域400A中的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的高度位置和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相同。
因此,在各限制部,帶朝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帶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地定位被供給。在圖7及圖8所示的接收器式、熱式帶盒30的情況下,從第一帶區域400到臂部34,列印帶57或熱敏紙帶55相對於帶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供給。在圖5及圖6所示的層疊式帶盒30的情況下,在臂部34中,薄膜帶59相對於帶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供給。並且,雙面膠帶58和薄膜帶59在上下方向位置一致的狀態下被高精度地供給。
在第二帶區域410A上,與第一帶區域400A同樣,設有從頂壁305的下表面稍稍朝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更為詳細地,在配置有第二帶捲軸41的第二上帶區域410A的中心位置設有環狀突出部,從該位置有八根線狀突出部以放射狀延伸至第二上帶區域410A的周邊。將這些突出部稱為第三帶上限制部41A。第三帶上限制部41A限制捲繞在第二帶捲軸41上而配置於第二帶區域410中的薄膜帶59(參照圖5及圖6)朝上方移動。
以鄰接的第二角部322的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為基 準面,設定第三帶上限制部41A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三帶上限制部41A的突出端(下端)和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因此,能夠以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為基準面,提高製造第三帶上限制部41A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三帶上限制部41A的突出端和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的距離,與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的突出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及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的突出端和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即,設在第二上帶區域410A中的第三帶上限制部41A的高度位置,與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及設在第一上帶區域400A中的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相同。
因此,在各限制部,帶的朝上方移動被限制,帶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地定位並供給。在圖5及圖6所示的層疊式帶盒30的情況下,從第二帶區域410到臂部34,薄膜帶59相對於帶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供給。並且,雙面膠帶58和薄膜帶59在上下方向位置一致的狀態下被高精度地供給。
在第一上墨帶區域420A上設有從頂壁305的下表面稍稍朝下方突出的突出部。更為詳細地,在配置有墨帶捲軸42的第一上墨帶區域420A的中心位置上設置的環狀的突出部被稱為第二墨帶上限制部42A。第二墨帶上限制部 42A限制捲繞在墨帶捲軸42上而配置於第一墨帶區域420中的未使用的墨帶60(參照圖5至圖7)朝上方移動。
以鄰接的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基準面,設定第二墨帶上限制部42A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更為詳細地,根據墨帶60的寬度設定第二墨帶上限制部42A的突出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因此,能夠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為基準面,提高製造第二墨帶上限制部42A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墨帶上限制部42A的突出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距離、與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的突出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相同。即,設在第一上墨帶區域420A中的第二墨帶上限制部42A的高度位置與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相同。
因此,在各限制部,墨帶60的朝上方的移動被限制,在上下方向上被適當地定位,因此從第一墨帶區域420到臂部34,墨帶60相對於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線平行且高精度地供給。
以下,參照圖27至圖29,對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的頂殼311和底殼312的接合方法進行說明。其中,圖27至圖29表示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一壓入銷871的嵌合狀態,但是第二至第四圓筒構件862至864和第二至第四壓入銷872至874的嵌合狀態也與其相同。
在底殼312和頂殼311接合的情況下,首先,如圖27所示,第一壓入銷871的支柱前端部903插進第一圓筒構件861的圓筒孔部891。如上所述,支柱前端部903的前端直徑比圓筒孔部891的直徑小。並且,圓筒孔部891的上端的開口部分擴展。因此,支柱前端部903被順利地引入圓筒孔部891內。並且,支柱部901沿著圓筒孔部891插入。
接著,當第一壓入銷871進一步插入第一圓筒構件861的圓筒孔部891時,如圖28所示,突起構件902開始插進圓筒孔部891。如上所述,突起構件902的前端較細。並且,圓筒孔部891的上端的開口部分擴展。因此,突起構件902的下部被順利地插入,而不會卡在第一圓筒構件861的頂表面。
包含突起構件902的第一壓入銷871的直徑比圓筒孔部891的直徑大。因此,第一壓入銷871以突起構件902被第一圓筒構件861壓潰並插進圓筒孔部891中。隨著第一壓入銷871插進圓筒孔部891,第一圓筒構件861被突起構件902按壓而朝外側擴張。
當第一壓入銷871進一步插入圓筒孔部891時,如圖29所示,第一圓筒構件861的頂表面與支柱部901的基部所連接的第一被按壓部393的圓柱部接觸。由此,完成第一壓入銷871朝向圓筒孔部891的插入。此時,突起構件902被第一圓筒構件861壓潰,第一圓筒構件861因突起構件902的按壓而朝外側擴張。如此,通過將第一壓入銷 871以加壓方式插入第一圓筒構件861中,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一壓入銷871牢固地嵌合。由此,形成第一嵌合部881。
同樣,第二至第四壓入銷872至874分別插入第二至第四圓筒構件862至864中,從而形成第二至第四嵌合部882至884(參照圖20)。通過第一至第四嵌合部881至884,接合底殼312和頂殼311。
第一嵌合部881設在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的鉛直方向上方且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之間。並且,通過第一嵌合部881,頂殼311和底殼312適當地接合。因此,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分別被保持在上下方向的適當的位置。因此,適當地保持了設在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附近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離壁限制部383、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及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的各限制部的位置。因此,提高了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因此,還能提高列印精度。
第二嵌合部882設在作為基準面的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的鉛直方向上方。並且,通過第二嵌合部882,頂殼311和底殼312適當地接合。因此,適當地保持了設在第二嵌合部882附近的第二帶下限制部363和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的位置。並且,更適當地保持了左右方向上設 置於第一嵌合部881和第二嵌合部882之間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離壁限制部383、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及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的各限制部的位置。因此,提高了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因此,還提高了列印精度。
第三嵌合部883設在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的鉛直方向上方且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和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之間。並且,通過第三嵌合部883,頂殼311和底殼312適當地接合。因此,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和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被保持在適當的位置。從而,適當地保持了設在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和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附近的第三帶下限制部40B和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的高度位置。因此,提高了帶的供給精度。因此,還提高了列印精度。
第四嵌合部884設在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的鉛直方向上方且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和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之間。並且,通過第四嵌合部884,頂殼311和底殼312適當地接合。因此,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和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被保持在適當的位置。從而,適當地保持了設在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和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附近的第四帶下限制部41B和第三帶上限制部41A的高度位置。因此,提高了帶的供給精度。因此,還提高了列印精度。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均處於底殼312中的相同的高度位置。在頂殼311和底殼312接合時,作為基準面的第一至 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置於夾具的放置面。之後,頂殼311被朝下方按壓,由此,通過第一至第四嵌合部881、882、883、884,頂殼311和底殼312接合。優選的是,在夾具中,與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接觸的放置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準確地與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的尺寸對應。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的高度位置設定成相同的高度。因此,在夾具中,放置了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的放置面被設定在相同的高度位置。在製作夾具的放置面時,製作成相同高度的情況比製作成不同高度的情況,能夠以準確的尺寸製作。因此,夾具的放置面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與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的尺寸準確地對應。
因此,通過第一至第四嵌合部881、882、883、884,頂殼311和底殼312準確地接合。由此,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和第一至第三上側平面部393A、321A、322A被保持在適當的位置。因此,適當地保持了與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和第一至第三上側平面部393A、321A、322A接近的位置上所設置的各限制部的位置,提高了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因此,還提高了列印精度。
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 時的帶盒30和帶式列印裝置1的作用進行說明。
首先,對帶盒30的安裝狀態進行說明。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帶盒30以帶盒30的底表面302與空腔811的底表面相對的方式從上方垂直地嵌入。如圖4所示,從空腔811的底表面(未圖示)突出有頭部保持器74、墨帶捲繞軸95及帶驅動軸100。因此,用戶在其上分別插入頭部插入部39、墨帶捲繞捲軸44及帶驅動輥46的軸孔並嵌入帶盒30。
如上所述,在頭部保持器74的右端部和左端部分別設有第一支撐部741和第二支撐部742。並且,在帶盒30的相應位置,具體地,在底殼312的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上游側端部附近及下游側端部附近的頭部插入部39的外周上,設有第一被支撐部391和第二被支撐部392。在頂殼311的墨帶捲繞捲軸44的支撐孔68的前側且頭部插入部39的上游側外周上,設有第一被按壓部393。在頂殼311的帶驅動輥46的支撐孔64的後側且左端部的第四角部324的上部設有第二被按壓部398。
當用戶將帶盒30朝下方壓入時,如圖30所示,從底表面302朝上方凹陷的凹部即第一被支撐部391的頂壁部分,更為詳細地,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與設在頭部保持器74的頭部固定部744上的第一支撐部741抵接,從而朝下方的進一步移動被限制。並且,如圖31所示,從底表面302朝上方凹陷的凹部即第二被支撐部392的頂壁部分,更為詳細地,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與設在頭部保持 器74的頭部固定部744上的第二支撐部742抵接,從而朝下方的進一步移動被限制。即,帶盒30通過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的基準即帶盒支撐部741、742,維持作為基準面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被從下方支撐的狀態。
當為了列印而關閉帶盒蓋6時,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參照圖3)分別與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及第二被按壓部398的平面部398A抵接,從上方按壓帶盒30。如圖1及圖2所示,帶盒蓋6被軸支撐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背面上方的左右兩端部。因此,在關閉帶盒蓋6的情況下,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的前端不是在垂直方向上接近安裝的帶盒30的頂表面301,而是以銳角從後方朝向前方接近。
設在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後方的傾斜部394(參照圖24)具有在頭部按壓構件7接近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時防止干擾的避讓部的作用。在本實施方式中,只在第一被按壓部391上設置了傾斜部394,但還可以在第二被按壓部398的後方設置與傾斜部394相同的避讓部。
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帶式列印裝置1及帶盒30,能夠在接近對列印介質即帶(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薄膜帶59中的任意一種)進行列印的熱式列印頭10的位置,準確地進行上下方向的定位。並且,能夠使熱式列印頭10在上下方向上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及墨帶60的寬度 方向中心位置高精度地一致。因此,提高了帶上的列印品質。
尤其,在作為列印介質的薄膜帶59的供給方向上,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相對於熱式列印頭10的插入位置,更為詳細地,相對於列印位置即加熱元件列10A的位置,在上游側和下游側的兩側受到支撐。因此,能夠將帶及墨帶60的供給方向與熱式列印頭10的配置方向(上下方向)成直角地高精度地位置。其結果,帶及墨帶60的行進變得穩定,並且能夠更高精度地維持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
並且,帶盒30在被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時,由角支撐部812從下方支撐第一至第四角部321至324。即,除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之外,作為同樣的基準面的第三、第四下側平面部321B、322B也受支撐。因此,例如在盒殼31上發生翹曲等變形的情況下,處於多個位置的基準面分別從下方支撐帶式列印裝置1,因此高度位置得到校正。因此,能夠良好地維持帶、墨帶60的行進性能及列印位置精度。
並且,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在被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中且關閉帶盒蓋6時,設在與墨帶捲繞捲軸44接近的位置上的第一被按壓部393從上方被頭部按壓構件7按壓。因此,由墨帶捲繞軸95旋轉驅動的墨帶捲繞捲軸44的振動得到抑制。並且,設在與帶驅動輥46接近的位置上的第二被按壓部398從上方被周邊按壓構件914按壓。 因此,由帶驅動軸100旋轉驅動的帶驅動輥46的振動得到抑制。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插進頭部插入部39中的熱式列印頭10的上游側及下游側,帶盒30受到按壓,因此可動構件(墨帶捲繞捲軸44及帶驅動輥46)的振動對熱式列印頭10附近的影響得到抑制。因此,在帶式列印裝置1進行列印動作時,在帶盒30的可動構件上發生的振動減少,從而能夠抑制由可動構件的振動引起的帶行進不良、列印品質劣化等。
並且,帶盒30的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和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被頭部保持器74的第一支撐部741和頭部按壓構件7從上下夾持,從而成為被可靠地固定的狀態。並且,第四角部324的下表面和第二被按壓部398的平面部398A被帶盒支撐部812和周邊按壓構件914從上下夾持,從而成為被可靠地固定的狀態。因此,在帶式列印裝置1進行列印動作時,在帶盒30的可動構件上發生的振動進一步減少。並且,能夠限制在列印位置附近適當地定位並安裝之後的帶盒30因可動構件的振動而朝上方移動(所謂浮起)。其結果,能夠高精度地維持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薄膜帶59的帶寬方向中心位置,能夠穩定地進行帶的供給及列印。
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狀態下,如上所述,熱式列印頭10位於第一線L1和第二線L2(參照圖 24)交叉的點P附近。即,安裝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的帶盒30以熱式列印頭10的附近為中心,保持平衡地從上方受到按壓。因此,帶驅動輥46及墨帶捲繞捲軸44的振動進一步得到抑制,並且尤其能夠穩定地保持帶盒30相對於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並且,周邊按壓構件911、912、913分別與第一、第二角部321、322的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及第三角部323的頂表面抵接並從上方進行按壓。即,帶盒30至少在三個部位上受到上下夾持。將至少三個部位的點連接而圍成的面的範圍廣,因此帶盒30被更可靠地固定。因此,例如在盒殼31上發生翹曲等變形的情況下,各基準面的高度位置得到可靠的校正。因此,能夠提高帶、墨帶60的行進性能及列印位置精度。
並且,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的第一被支撐部391和第二被支撐部392以將列印位置即熱式列印頭10的加熱元件列10A設在交點的方式,從彼此正交的方向上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朝彼此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帶盒支撐部741、742插入均為凹部的被支撐部391、392中而受支撐,因此,帶盒30不僅上下方向的移動受到限制,前後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移動也受限制。由此,能夠保持熱式列印頭10和頭部插入部39的適當的位置關係。
高度比圖30及圖31所示的帶盒30低的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如圖32及圖33所示,被支撐部391、392(更為詳細地,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 391B、392B)與帶盒支撐部741、742抵接而受支撐。並且,當關閉帶盒蓋6時,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分別與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及第二被按壓部398的平面部398A抵接,從上方按壓帶盒30。
圖32及圖33所示的帶盒30與圖30及圖31所示的帶盒30相比,設在底表面302上的凹部即被支撐部391、392的深度較小。帶盒30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和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盒殼31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線)N之間的距離H2是恒定的,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
並且,圖32及圖33所示的帶盒30與圖30及圖31所示的帶盒30相比,設在頂表面301上的凹部即第一被按壓部393及第二被按壓部398的深度設定得小。帶盒30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中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及平面部398A和盒殼31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線N之間的距離H1是恒定的,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
如此,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即,即使帶盒3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距離H1及H2也均為恒定,由此能夠在同一帶式列印裝置1中使用高度不同的多種帶盒30。即使寬度不同的帶盒,由於在帶寬方向的中心一致的位置進行供給,因此能防止在帶寬方向中心不一致時因在帶寬方向上對帶的壓力差而產生的蛇狀行進。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第 一上側平面部393A及平面部398A和盒殼31的上下方向中心線N之間距離H1,與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和盒殼31的上下方向中心線N之間的距離N2設定得相等。即,帶盒蓋6被關閉的狀態下的頭部按壓構件7的下端和熱式列印頭10(加熱元件列10A)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上下方向的距離,與第一支撐部741及第二支撐部742的高度位置和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相等。此時,對帶盒30的來自下方的支撐和來自上方的按壓的平衡性好。因此,能夠穩定地維持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適當的位置關係。
接著,參照圖14,對帶盒鈎75與帶盒30的關閉進行說明。用戶將帶盒30嵌入帶盒殼體部分8而朝下方向壓入時,首先,帶盒30的底表面302與帶盒鈎75的爪部752抵接。爪部752的上部朝後方(在圖14中為左側)向下傾斜,因此當用戶進一步朝下方壓入帶盒30時,由來自底表面302的按壓,具有撓性的突出部751朝前方(在圖14中為右側)彎曲。
當用戶進一步朝下方壓入帶盒30時,爪部752的最突出的位置沿著下頭周壁373朝上方移動,直至關閉部分397。突出部751再次返回到原來的位置,如圖14所示,爪部752關閉在關閉部分397中。此時,帶盒30成由被支撐部391、392支撐的狀態。因此,與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對第一、第二被按壓部393、398的 按壓同樣,在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之後,能夠更可靠地限制帶盒30向上浮的方向即上方移動,能夠穩定地進行帶的供給及列印。
接著,對臂探測部200對帶盒30類型的探測及關閉件225與關閉孔820的關閉進行說明。當帶盒30被用戶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適當的位置而關閉帶盒蓋6時,壓板保持器12從圖5所示的待用位置朝圖6至圖8所示的列印位置移動。那麽設在壓板保持器12上的帶盒對向表面122上的臂探測部200及關閉件225分別朝與設在帶盒30的臂前壁35上的臂指示器部分800及關閉孔820相對的位置移動。
從帶盒對向表面122突出的五個臂探測開關210的開關端子222與分別設在臂指示器部分800的對應位置上的非按壓部分801或按壓部分802相對,從而被選擇性的按壓。在圖4及圖16所示的大寬度帶盒30中,在公共指示器部分831的高度T1範圍內的上列的左側設有非按壓部分801,右側設有按壓部分802,下列的左側設有按壓部分802,右側設有非按壓部分801。並且,跨越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及其下方的延伸部分832,在其下方的預定高度T2範圍內設有按壓部分802。
因此,如圖34所示,與以跨越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內的上列右側的按壓部分802、下列左側的按壓部分802及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及其下方的延伸部分832的方式設置的按壓部分802相對的開關端子222被按壓在作為按壓 部分802的臂前壁35的面部。其結果,臂探測開關210為接通狀態。另一方面,與公共指示器部分831的高度T1範圍內的上列左側及下列右側的非按壓部分801相對的開關端子222被插入作為非按壓部分801的開關孔中。其結果,臂探測開關210為斷開狀態。
在圖17及圖18所示的小寬度帶盒30中,在公共指示器部分831上設有避讓孔803。因此,在將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與避讓孔803相對的開關端子222不被按壓,因此該臂探測開關210總是斷開狀態。根據如此獲得五個臂探測開關210的開、關的組合,識別帶盒30的類型。更為詳細地,帶確定表被預先儲存在ROM502(參照圖15)。在帶確定表中,臂探測開關210的開、關的組合與帶盒30的類型建立對應。CPU501(參照圖15)參照帶確定表,識別與臂探測開關210的開、關的組合對應的帶盒的類型。
在圖16所示的大寬度帶盒30的例子中,最下列的指示器部分(按壓部分802)以跨越公共指示器部分831及其下方的延伸部分832的方式設置。但是,與公共指示器部分831無關,還可將被延伸部分832完全包含的指示器部分(按壓部分802)設在最下列。此時,在將圖17及圖18所示的大寬度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臂前壁35的下端成與該指示器部分對應的高度位置的上方。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無需在小寬度帶盒30上設置避讓孔803、避讓臺階。並且,可以只在大寬度帶盒 30的公共指示器部分831上方的延伸部分832上設置指示器部分,還可在上方及下方延伸部分832雙方上設置指示器部分。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將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時,用於上下方向定位的被支撐部391、392設在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的位置、即與設有臂指示器部分800的臂部34連接的位置。因此,在將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時,臂探測開關210和臂指示器部分800的位置關係得到高精度的確保,因此能夠防止臂探測開關210的誤探測。
並且,在大寬度帶盒30的情況下,在從公共指示器部分831朝帶盒30的上下方向擴大的臂前壁35的預定區域(延伸部分832)上也設有指示器部分。如此,在有效活用延伸部分832而增大能被帶式列印裝置1探測的帶盒30的類型數目的情況下,也能夠確保探測精度。
並且,如上所述,關閉件225與各開關端子222相比,突出高度大致相同或大。因此,只要帶盒30被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適當的位置,就會插入關閉孔820中。另一方面,在帶盒30沒有被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適當的位置而關閉件225不與關閉孔820相對,而是與臂前壁35的面部相對的情況下,開關端子222均不被臂前壁35按壓。
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被支撐部391、392、第一被按壓部393、第二被按壓部398,能夠準確地進行帶盒30的 上下方向的定位。但是在朝下方的按壓不夠的情況等帶盒30沒有被適當的安裝的情況下,如上所述,關閉件225防止各開關端子222和臂指示器部分800接觸。因此,臂探測開關210全部為斷開狀態。因此,只要在上述的帶確定表中,將所有的斷開的組合設定為帶盒30沒有被適當安裝的狀態,則能夠探測帶盒30的安裝狀態。
如上所述,關閉件225因形成在下表面的傾斜部226而朝向前端其厚度逐漸減小。關閉孔820因形成在下臂部上的傾斜部821而朝向臂前壁35其上下方向的開口寬度逐漸變大。因此,關閉件225在相對于關閉孔820處於稍稍朝下方偏離的位置(帶盒30從帶盒殼體部分8的適當位置稍稍浮起的狀態)的情況下,當壓板保持器12朝列印位置移動時,由傾斜部26及傾斜部821的相互作用,關閉件225被引入關閉孔820的內部。因此,只要是盒殼31從帶盒殼體部分8的適當位置稍稍浮起的程度,就能使關閉件225適當地插入到關閉孔820內,使臂探測開關210準確地與臂探測部分800相對。
如上所述,設在臂指示器部分800上的指示器部分被配置成鋸齒狀,在左右方向上沒有設在相同位置上的指示器部分。即,在不設置關閉件225的帶式列印裝置1、不設置關閉孔820的帶盒30的情況下,當帶盒30朝上下方向偏離時,同樣,所有的臂探測開關210為接通狀態。因此,能夠使帶式列印裝置1識別出獲得這種探測結果的情況為帶盒30沒有被適當安裝的狀態,從而能夠降低發生 誤探測的可能性。
如以上所進行的說明,當帶盒30在上下方向的適當位置被定位後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時,帶驅動軸100插進帶驅動輥46中,墨帶捲繞軸95插進墨帶捲繞捲軸44中。並且,當關閉帶盒蓋6時,壓板保持器12朝列印位置移動,從而壓板輥15與熱式列印頭10相對。同時,可移動供給輥14按壓帶驅動輥46。由此,帶式列印裝置1成為可在列印介質上進行列印的狀態。並且,通過臂探測部200,帶盒30的類型被高精度地得到探測。
在安裝有圖5及圖6所示的層疊式帶盒30的情況下,在帶式列印裝置1進行列印時,經由帶驅動軸100旋轉驅動的帶驅動輥46通過與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二帶捲軸41引出薄膜帶59。並且,經由墨帶捲繞軸59旋轉驅動的墨帶捲繞捲軸44與列印速度同步地從墨帶捲軸42引出未使用的墨帶60。
從第二帶捲軸41引出的薄膜帶59通過墨帶捲軸42的外側,並且沿著臂部34內的供給路徑被供給。並且,薄膜帶59在其表面重疊有墨帶60的狀態下,從排出孔隙341供給到頭部插入部39(開口部77)。薄膜帶59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熱式列印頭10和壓板輥15之間被供給。在其間也同樣,穩定的安裝狀態由被支撐部391、392、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帶盒鈎75的作用確保。
在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薄膜 帶59的帶寬方向中心位置被高精度地維持的狀態下,通過熱式列印頭10在薄膜帶59的列印面上列印字元。之後,用完的墨帶60通過墨帶引導壁47從列印完的薄膜帶59上剝離,從而捲繞在墨帶捲繞捲軸44上。
另一方面,通過帶驅動輥46和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雙面膠帶58。雙面膠帶58被引入帶驅動輥46和可移動供給輥14之間而捲入,並且與列印完的薄膜帶59的列印面重疊而粘合。粘貼了雙面膠帶58的列印完的薄膜帶59(即已經列印的帶50)進而被供給至帶排出部49,從帶排出部49排出後,被切割機構17切斷。
在安裝有圖7所示的接收器式帶盒30的情況下,經由帶驅動軸100旋轉驅動的帶驅動輥46,通過與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列印帶57。並且,經由墨帶捲繞軸95旋轉驅動的墨帶捲繞捲軸44,與列印速度同步地從墨帶捲軸42引出未使用的墨帶60。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的列印帶57在盒殼31的右前部朝左方折回,從而沿著臂部34內的供給路徑被供給。
並且,列印帶57在其表面重疊有墨帶60的狀態下從排出孔隙341供給到頭部插入部39。列印帶57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熱式列印頭10和壓板輥15之間被供給。並且,通過熱式列印頭10在列印帶57的列印面上列印字元。之後,用完的墨帶60通過墨帶引導壁47從列印完的列印帶57剝離,從而捲繞在墨帶捲繞捲軸44上。另一方 面,列印完的列印帶57(即,已經列印的帶50)進而被供給到帶排出部49,從帶排出部49排出後,被切割機構17切斷。
在安裝有圖8所示的熱式帶盒30的情況下,在列印時,經由帶驅動軸100旋轉驅動的帶驅動輥46通過與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熱敏紙帶55。從第一帶捲軸40引出的熱敏紙帶55在盒殼31的右前部朝左方折回,從而沿著臂部34內的供給路徑被供給。
並且,熱敏紙帶55從臂部34的排出孔隙341被供給到開口部77,在熱式列印頭10和壓板輥15之間被供給。並且,通過熱式列印頭10在熱敏紙帶55的列印面列印字元。之後,通過帶驅動輥46和可移動供給輥14的協作,列印完的熱敏紙帶55(即,已經列印的帶50)進而被供給至帶排出部49,從帶排出部49排出後,被切割機構17切斷。
在進行熱式列印時,通過墨帶捲繞軸95,墨帶捲繞捲軸44也被旋轉驅動。但是,在熱式帶盒30中未容納有墨帶。因此,不會由墨帶捲繞捲軸44引出未使用的墨帶,捲曲用完的墨帶。換言之,在具有墨帶捲繞軸95的帶式列印裝置1中使用熱式帶盒30的情況下,墨帶捲繞軸95的旋轉驅動不會給熱敏紙帶55的列印動作帶來影響,從而能夠進行適當的列印。並且,在上述的帶盒30中,也可以不設置墨帶捲繞捲軸44,在支撐孔68內使墨帶捲繞 軸95同樣進行空轉。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將作為通用帶盒的帶盒30使用在作為通用設備的帶式列印裝置1中。因此,可以用一台帶式列印裝置1對應熱敏式、接收器式、層疊式、熱敏層疊式等各種帶盒,從而無需對應不同的類型使用不同的帶式列印裝置。並且,在製造帶盒時,盒殼通常在將多個模具組合的基礎上流入樹脂而形成。只要是與相同帶寬的帶對應的帶盒時,則可以去除包含用於形成臂指示器部分800的部分的模具等一部分模具而使用公共模具,因此成本大大降低。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捲繞在第一帶捲軸40及第二帶捲軸41中的任意一個上的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及薄膜帶59分別相當於本發明的“帶”。頭部插入部39相當於“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第一被支撐部391相當於“第一被支撐部”,帶式列印裝置1的第一支撐部741相當於帶式列印裝置的“第一支撐部”。第二被支撐部392相當於“第二被支撐部”,帶式列印裝置1的第二支撐部742相當於“第二支撐部”。
關閉部分397相當於“鈎扣合部”。帶式列印裝置1的帶盒鈎75相當於“鈎”。第一被按壓部393相當於“被按壓部”。帶式列印裝置1的帶盒蓋6相當於“蓋部”,頭部按壓構件7相當於“按壓構件”。臂指示器部分800相當於“臂指示器部分”。非按壓部分801及按壓部分802分別相當於“指示器部分”。帶排出部49相當 於“排出引導部”。調節構件361、362相當於“帶引導部”。
底殼312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相當於“第一下側平面部”。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別相當於“第一下側限制部”。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相當於“第二下側平面部”。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相當於“第二下側限制部”。頂殼311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相當於“第一上側平面部”。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相當於“上側限制部”。
(第二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35至圖38,對第二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其中,圖36所例示的帶盒30為取下頂殼311的狀態下的層疊式帶盒。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頭部保持器74中,在熱式列印頭10的上游側和下游側的兩個部位設置了兩個帶盒支撐部741、742。並且,在帶盒30上,對應於帶盒支撐部741、742,在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的兩個部位設置了被支撐部391、392。在第二實施方式中,對只在頭部保持器74的上游側設置帶盒30的支撐部,並且在帶盒30上也只在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的一個部位設置被支撐部的例子進行說明。以下,以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結構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使用相同的標號,省略其說明。
首先,對本實施方式的帶式列印裝置1進行說明。如 圖35及圖36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頭部保持器74為沿著帶式列印裝置1的左右方向在帶盒殼體部分8的前側豎立設置的板狀構件。更為詳細地,頭部保持器74具有底座部743和頭部固定部744。底座部743固定在空腔811的底表面下方。頭部固定部744從底座部743大致垂直地彎曲而向上方延伸。帶盒殼體部分8中的頭部保持器74的配置位置為在安裝有帶盒30的情況下與後文說明的頭部插入部39對應的位置。
如圖36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頭部保持器74與第一實施方式(參照圖4)不同,左右方向的長度比頭部插入部39的長度方向(左右方向)的長度短,其為完全容納在頭部插入部39內的尺寸。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頭部保持器74自身上未設置定位帶盒30的上下方向且從下方支撐的支撐部。作為替代,如圖35所示,與頭部保持器74的右側鄰接地設有上游側支撐銷104。
支撐銷104為從空腔811朝上方豎立設置的圓柱狀構件。支撐銷104在將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情況下,其圓柱狀的頂表面與帶盒30的第一被支撐部391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抵接,從下方支撐帶盒30。因此,如圖36所示,支撐銷104的直徑比作為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的仰視時為長方形的短邊稍短。
接著,對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進行說明。如圖37所示,在本實施方式的底殼312上,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相對於熱式列印頭10在與帶供給方向上游側的頭部插入 部39相鄰的位置(頭部插入部39的外周上)上,設有第一被支撐部391。更為詳細地,第一被支撐部391設在頭部插入部39的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附近。其中,在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當頭部保持器74所具有的熱式列印頭10的加熱元件列10A的位置(即列印位置)設為基準時,由支撐銷104支撐的第一被支撐部391在從加熱元件列10A朝向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最上游側的方向上設置於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的位置。
並且,在頂殼311上,在盒殼31的上下方向上,在第一被支撐部391的上方且俯視時與第一被支撐部391重疊的位置,設有第一被按壓部393(參照圖38)。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其至少一部分與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上下相對。
另一方面,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底殼312中,在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未設有構成被支撐部的凹部。因此,設在臂部34內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只將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作為基準面,設定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
以下,參照圖38,對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時的帶盒30和帶式列印裝置1的作用進行說明。
當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且用戶朝下方壓入帶盒30時,如圖38所示,第一被支撐部391的第一下側 平面部391B與支撐銷104的頂表面抵接,第一被支撐部391朝下方的進一步移動被限制。並且,帶盒30維持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被支撐銷104從下方支撐的狀態。
並且,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頭部按壓構件7與位於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正上方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抵接而從上方進行按壓。因此,使用這些基準面在列印位置附近適當定位而安裝的帶盒30被可靠地固定。其結果,高精度地維持了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薄膜帶59的帶寬方向中心位置,從而能夠穩定地進行帶的供給及列印。
如此,在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中,在作為列印介質的薄膜帶59上進行列印之前的位置上,設有第一被支撐部391。因此,對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薄膜帶59的帶寬方向中心位置的對齊最有效的位置上,進行上下方向的定位。其結果,在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時,高精度地確保了臂探測開關210和臂指示器部分800的位置關係,因此能夠防止臂探測開關210的誤探測。
(第三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圖39至圖48,對第三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上述的第一、第二實施方式的帶盒30中,被頭部保持器74的第一支撐部741支撐的第一被支撐部391的平面部(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設在底殼312上。在第 三實施方式中,對被第一支撐部741支撐的第一被支撐部391的平面部設在頂殼311上的例子進行說明。其中,第三實施方式的帶式列印裝置1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但是,在帶盒蓋6上,沒有設置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帶式列印裝置1上設置的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1至914。以下,以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結構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使用相同的標號,省略其說明。
首先,參照圖39至圖46,對第三實施方式的帶盒30的底殼311及頂殼311的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在圖40中,為便於說明,用虛線表示作為層疊式帶盒30使用時的薄膜帶59、雙面膠帶58及墨帶60的配置和供給路徑。
首先,對第三實施方式的設在盒殼31上的被支撐部進行說明。如圖41所示,在頭部插入部39的外周上且與頭部插入部39相鄰的位置上,設有兩個在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時用於上下方向定位的被支撐部。具體地,以熱式列印頭10(參照圖4至圖7)的插入位置(更為詳細地,列印位置即熱式列印頭10的加熱元件列10A的位置)為基準,在帶供給方向上游側及下游側的兩個部位,設有第一被支撐部391及第二被支撐部392。
第一被支撐部391與臂部34的帶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及頭部插入部39的上游側端部連接。第二被支撐部392與頭部插入部39的下游側端部連接。即,第一被支撐 部391、第二被支撐部392設在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位置上。由於第二被支撐部39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其詳細的說明。另一方面,由於第一被支撐部391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因此以下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41所示,在帶盒30的仰視圖中,第一被支撐部391為從底表面302朝上方凹陷的凹部。並且,第一被支撐部391在沿著臂前壁35的方向上與頭部插入部39連接。如圖42所示,該凹部的頂壁部分的下表面由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形成。並且,該凹部的側壁由從底殼312的底壁306朝上方突出的壁即第一下側突出部395形成。即,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被支撐部391包含設在頂殼311上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設在底殼312上的第一下側突出部395。並且,在圖40中,沒有圖示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但為便於說明,圖示第一被支撐部391的位置。
接著,對底殼312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41所示,第一下側突出部395以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端部相對的方式從底壁306的頂表面突出。即,如圖40所示,第一下側突出部395具有俯視圖中朝左方旋轉90°的U字形狀。如圖39所示,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第一下側突出部395以包圍頭部保持器74的右端部的方式位於其右側。即,第一下側突出部395不與頭部保持器74連接。
如圖42所示,在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的上端設有第 一下側平面部395B。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為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端部接觸的平面部。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與俯視圖中長方形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參照圖45)的除帶供給方向最下游側的邊以外的三個邊連接。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及第二被支撐部392的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參照圖20、圖21)處於從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即,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在底殼312中處於相同的高度位置。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和盒殼31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一致。另外,第一下側突出部395(更具體地說是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不需要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傳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所有端部(三個邊)相對。具體地說,第一下側突出部395只要以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傳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相對的方式從底壁306的頂表面突出即可。例如,第一下側突出部395也可以被設置為僅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帶傳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相對。此時,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僅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帶傳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接觸。
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為底殼312中的基準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被設置成,限制帶及墨帶60朝寬度方向移動 的各種限制部的基準面。並且,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為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從下方被設在頭部保持器74上的第二支撐部742支撐的部位。
如圖39及圖40所示,在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的後側豎立設置有圓筒狀的第一圓筒構件861。即,第一圓筒構件861設在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附近,其配置位置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在第二被支撐部392的上側豎立設置有圓筒狀的第二圓筒構件862。即,第二圓筒構件862設在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的鉛直方向上方。第二圓筒構件862與下頭周壁373接觸。第一圓筒構件861、第二圓筒構件86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如圖40所示,構成底殼312的臂部34的部分上,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在帶及墨帶60的供給路徑上,設有分別限制帶及墨帶60朝寬度方向(盒殼31的上下方向)移動的限制部。
具體地,關於帶的供給路徑,在分離壁33的左端部及右端部的下端部分別設有限制帶朝下方移動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在分離壁33的左端部的上端設有限制帶朝上方移動的分離壁限制部383。另一方面,關於墨帶60的供給路徑,在分離壁33的左端部及右端部的下端部分別設有限制墨帶60朝下方移動的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這些限制部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以上述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為基準面,分別設定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離壁限制 部383及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在底殼31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
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的突出端(上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及分離壁限制部383的下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根據墨帶60的寬度設定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的突出端(上端)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
這些限制部全部處於臂部34內,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分別位於頭部插入部39的上游側端部及下游側端部附近。即,臂部34內的各限制部和作為基準面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處於彼此接近的位置。因此,測定誤差變小,並且能夠用相同的模型模制限制部和基準面的可能性變高。
參照圖43,對底殼312的臂部34內的限制部和基準面以同一模具的模型84模制的情況進行說明。其中,在圖43中,對於無需說明的部分省略了圖示。如圖43所示,在製造底殼312的情況下,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和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用同一模具的模型84製造。其中,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和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也同樣使用同一模型84製造,但省略其圖示。
模型84包括上鑲塊模841及下鑲塊模842。通過下鑲塊模842模制底壁306的底表面302和第二下側平面部 392B。並且,通過上鑲塊模841模制底壁306的頂表面、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和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
如此,使用具有上模具841和下鑲塊模842的同一模型84,模制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和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因此,與使用不同的模型模制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和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尺寸精度。並且,由於限制部和基準面接近,因此測定誤差變小,尺寸精度變高。
並且,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和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由同一個上鑲塊模841模制。因此,與分別用下鑲塊模842和上鑲塊模841形成的情況相比,能夠進一步提高尺寸精度。
其結果,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臂部34位於通過熱式列印頭10(參照圖40)進行列印的位置(開口部77)的上游側附近,因此通過提高臂部34內的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還提高了列印精度。
並且,在製造之後,以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為基準,能夠容易進行各限制部的尺寸管理。例如,在探測帶盒30時,以作為基準面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為基準,進行各限制部的尺寸測定。此時,各限制部與基準面的距離比現有技術近,因 此檢查人員能夠正確測定尺寸。例如,在使用圖43所示的模具的模型84模制的帶盒30的情況下,以模制之後的底殼312中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為基準,能夠準確地設定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和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D1。
並且,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被設置成,從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相隔預定的距離。因此,相對於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的上下方向位置,帶及墨帶60的上下方向位置進一步明確,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
並且,在本實施方式中,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和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的距離是恒定的,與帶及墨帶60的寬度無關。因此,對於容納了具有不同帶寬的帶及墨帶60的多種帶盒30,能夠將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的位置設為統一的基準,盒殼31的尺寸測定、構件的管理變得容易。
並且,臂部34內的各限制部在底殼312的左右方向上處於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5B、392B之間,與所有基準面接近。即,能夠使用任意一個基準面進行尺寸設定、尺寸測定,也可以使用兩個基準面。通過使用兩個基準面,能夠進一步提高製造各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更正確且容易地進行尺寸管理。
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在底殼312上的其他基準面(第三下側平面部321B、第四下側平面部322B)及其他分別限制帶及墨帶60朝寬度方向(盒殼31的上下方向)移動的限制部(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第三帶下限制部40B、第四帶下限制部41B、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的結構及關係均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並且,除基準面及限制部以外的部位的結構也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在這裏省略其說明。
接著,對頂殼311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42及圖45所示,與頂殼311的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上的上游側端部連接地設有第一上側突出部396。如圖42所示,第一上側突出部396從頂壁305朝下方突出,其下端具有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在頂殼311與底殼312接合的情況下,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以外的端部與底殼312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接觸。在本實施方式中,仰視圖中為長方形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參照圖45)的除帶供給方向最下游側的邊以外的三個邊與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接觸。並且,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與第一下側突出部395一起形成第一被支撐部391。
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位置和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即,即使帶盒3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也是恒定的。因 此,越是容納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大的帶盒30,從頂表面301到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長度越長。
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頂殼311中的基準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被設置成,限制後文說明的帶及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各種限制部的基準面。並且,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從下方被設在頭部保持器74上的第一支撐部741支撐的部位。並且,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沒有設置頭部按壓構件7,因此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上方沒有設置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所設置的第一按壓構件393。
如圖45所示,在第一上側突出部396的後側設有朝下方突出的第一壓入銷871。即,第一壓入銷871設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附近。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第一壓入銷871設在與底殼312的第一圓筒構件861(參照圖40)對應的位置上,因此其配置位置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並且,在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下游側端部附近,在與設在底殼312的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上的第二圓筒構件862(參照圖40)對應的位置上,設有朝下方突出的第二壓入銷872。第一壓入銷871、第二壓入銷872的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如圖45所示,在構成頂殼311的臂部34的部分,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在帶及墨帶60的供給路徑上,設有分別限制帶及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限制部。
具體地,關於帶的供給路徑,在嵌合孔331的左端部的右側設有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與嵌合孔331的右端部連接地設有第一帶上限制部382A。另一方面,關於墨帶60的供給路徑,與嵌合孔331的左端部及右端部連接地分別設有限制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
以上述的第一上側突出部396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面,分別設定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及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位置。
更為詳細地,根據帶的寬度設定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的突出端(下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根據墨帶60的寬度設定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的突出端(下端)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這些限制部均處於臂部34內,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處於頭部插入部39的上游側端部附近。即,各限制部和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處於彼此接近的位置。因此,測定誤差變小,並且能用同一模具的模型模制限制部和基準面的可能性變高。
使用圖46,對在頂殼311中的臂部34內的限制部和基準面由同一模具的模型92模制的情況進行說明。其中,在圖46中,省略了無需說明的部分的圖示。如圖46所示,在製造頂殼311的情況下,用同一模型92製造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並 且,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也同樣用同一模型92製造,但是省略其圖示。
模型92包含上鑲塊模921和下鑲塊模922。通過上鑲塊模921模制頂壁305的頂表面301。並且,通過下鑲塊模922模制頂壁305的下表面、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和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
如此,使用具有上鑲塊模921和下鑲塊模922的同一模具的模型92,模制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因此,與使用不同模具的模型模制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的情況相比,能夠提高尺寸精度。並且,由於限制部和基準面接近,因此測定誤差變小,尺寸精度變高。
並且,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由同一下鑲塊模922模制。因此,與分別用下鑲塊模922和上鑲塊模921形成的情況相比,能夠進一步提高尺寸精度。
因此,能夠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面,提高製造各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提高。臂部34處於由熱式列印頭10(參照圖40)進行列印的位置(開口部77)的上游側附近,因此通過提高臂部34內的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還提高了列印精度。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在底殼312和頂殼311兩者上均設置 這種限制部,限制了帶及墨帶6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動,因此進一步提高了供給精度及列印精度。
並且,在製造之後,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能夠容易進行各限制部的尺寸管理。例如,在探測帶盒30時,以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進行各限制部的尺寸測定。此時,由於各限制部和基準面的距離近,因此檢查人員能夠正確測定尺寸。例如,在使用圖46所示的模具的模型92而模制的帶盒30的情況下,以模制後的頂殼311中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D2被正確地測定。
並且,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被設置成,從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相隔一定的距離。因此,相對於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上下方向位置,帶及墨帶60的上下方向位置變得更明確,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進一步提高。
在本實施方式中,設在頂殼311上的其他基準面(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及其他分別限制帶及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限制部(第二帶上限制部40A、第三帶上限制部41A、第二墨帶上限制部42A)的結構及關係均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此外,基準面及限制部以外的部位的結構也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在這裏省略其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中,也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通過在第 一至第四圓筒構件861至864上嵌合第一至第四壓入銷871至874,使頂殼311和底殼312接合,從而形成帶盒30。
第一嵌合部881設在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及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附近且底殼312和頂殼311之間。並且,通過第一嵌合部881,使頂殼311和底殼312適當地接合。因此,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適當地接觸,從而分別保持在上下方向上的適當的位置。
因此,適當地保持了設在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和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附近的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離壁限制部383、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第三墨帶下限制部42B、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及第一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的各限制部的位置。因此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提高。因此,列印精度也提高。第二至第四嵌合部882至884的嵌合狀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
以下,參照圖31、圖33、圖47、圖48,對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時的帶盒30和帶式列印裝置1的作用進行說明。
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當用戶朝下方壓入帶盒30時,如圖47所示,從底表面302朝上方凹陷的凹部即第一被支撐部391的頂壁部分,更為詳細地,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與設在頭部保持器74的頭部固 定部744上的第一支撐部741抵接,從而朝下方的進一步移動被限制。並且,如圖31所示,從底表面302朝上方凹陷的凹部即第二被支撐部392的頂壁部分,更為詳細地,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與設在頭部保持器74的頭部固定部744上的第二支撐部742抵接,從而朝下方的進一步移動被限制。即,帶盒30維持通過作為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的基準的帶盒支撐部741、742,從下方支撐作為基準面的頂殼311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底殼312的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的狀態。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帶式列印裝置1及帶盒30,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能夠在接近對列印介質即帶(熱敏紙帶55、列印帶57、薄膜帶59中的任意一個)進行列印的熱式列印頭10的位置,準確地進行上下方向的定位。並且,能夠使熱式列印頭10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高精度地一致。因此,帶上的列印品質提高。
在高度比圖47及圖31所示的帶盒30低的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如圖48及圖33所示,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與帶盒支撐部741、742抵接而被支撐。
圖48及圖33所示的帶盒30與圖47及圖31所示的帶盒30相比,從底表面30到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及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的距離設定得小,帶盒30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及第二下側平面 部392B和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的上下方向中心位置(盒殼31的上下方向的中心線)N的距離H2是恒定的,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並且,第二上側平面部321A和第三上側平面部322A在帶盒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與盒殼31的上下方向中心線N的距離也是恒定的,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
因此,在同一帶式列印裝置1中可以使用高度不同的多種帶盒30。即使是寬度不同的帶,也在帶寬方向的中心一致的位置被供給,因此能夠防止在帶寬方向上中心不一致時因在帶寬方向上對帶的壓力差而引起的蛇狀行進。
在第三實施方式中,第一上側突出部396相當於“第一上側突出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相當於“上側平面部”。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相當於“上側限制部”。底殼312的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相當於“下側突出部”,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相當於“下側平面部”。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別相當於“下側限制部”。
(第四實施方式)
參照圖49至圖52,對第四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在第三實施方式中,作為頂殼311中的基準面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作為底殼312中的基準面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接觸。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對頂殼311和底殼312接觸的位置變更的例子進行說明。以下,以與第三實施方式不同的結構為中心進行說明,對於與第三實施方式相同 的結構,使用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說明。
首先,對第四實施方式的頂殼311中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周邊結構進行詳細說明。如圖49及圖50所示,與頂殼311的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上的上游側端部連接地設有第一上側突出部396。第一上側突出部396在下端具有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
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供給方向下游側端部之外的端部(詳細地為除帶供給方向最下游側的邊之外的三個邊)連接,第二上側突出部399從頂壁305朝下方突出。即,如圖49所示,第二上側突出部399具有在仰視圖中朝左方旋轉90°的U字形狀。第二上側突出部399的下端具有作為平面部的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在本實施方式中,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下側。在頂殼311接合到底殼312的情況下,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與底殼312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接觸。在第四實施方式中,如圖50所示,第一被支撐部391包含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第二上側突出部399。另外,第二上側突出部399不需要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傳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所有端部(三個邊)連接。具體地說,第二上側突出部399只要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傳送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連接並從頂壁305突出即可。例如,第二上側突出部399也可以僅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帶傳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 接即可。此時,第一下側突出部395與第二上側突出部399對應地,僅設置在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帶傳送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鄰接的位置即可。
與第三實施方式的情況同樣,在頂殼311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位置和容納在盒殼31中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與帶盒30的類型無關,即,即使帶盒3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不同,也是恒定的。因此,越是容納的帶及墨帶60的寬度大的帶盒30,從頂表面301到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長度越長。
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頂殼311中的基準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與第三實施方式的情況同樣被設置成,限制帶及墨帶60朝上方移動的各種限制部的基準面。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還是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的基準面。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在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情況下從下方被設在頭部保持器74上的第一支撐部741支撐的部位。
如此,由於限制部、基準面和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之間的距離都很近,因此如圖51所示,可用同一模具的模型92模制限制部、基準面和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的可能性變高。使用模型92製造頂殼311的製造方法,除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也通過下鑲塊模922模制這一點之外,與上述的第三實施方式的情況(參照圖46)相同。
本實施方式的帶盒30也與第三實施方式的情況同 樣,能夠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面,提高各限制部的製造時的尺寸精度,因此帶及墨帶60的供給精度提高,能夠獲得提高列印精度的效果。並且,在製造之後,能夠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容易進行各限制部和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的尺寸管理。
例如,在對帶盒進行檢查時,將作為基準面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作為基準,進行各限制部和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的尺寸測定。此時,由於基準面、各限制部和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的距離近,因此檢查人員能夠準確測定尺寸。例如,在使用圖51所示的模型92模制的帶盒30的情況下,以模制後的頂殼311中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D2被正確地測定。並且,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和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在上下方向上的距離D3被準確地測定。
如此,能夠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為基準面,提高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的尺寸精度。並且,第四實施方式中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為底殼312中的基準面。因此,通過已進行尺寸管理的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和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接觸,第一上側平面部396、各限制部被高精度地定位,從而提高帶供給精度。
接著,對第四實施方式的底殼312中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的周邊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在底殼312中,頭部插入部39的帶供給方向上游側端部,從頭部插入部39凹陷成與頂殼311的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對應的形狀。並且,形成該凹陷部分的側壁,由從底殼312的底壁306朝上方突出的第一下側突出部395形成。第一下側突出部395在俯視圖中的形狀與第三實施方式相同(參照圖40)。在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的上端,設有與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除帶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以外的端部鄰接的平面部即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
頂殼311與底殼312接合的情況下,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與底殼312的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接觸。即,如圖50所示,與第三實施方式的情況的第一下側突出部395(參照圖42)相比,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的高度發生了變化,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此時,第三實施方式和第四實施方式的從帶盒30的頂表面301到底表面302的距離沒有發生變化。
在第四實施方式的底殼312中,由於限制部和基準面的距離近,因此可用同一模型模制限制部和基準面的可能性變高。在製造第四實施方式的底殼312時,與第三實施方式的情況(參照圖43)同樣,通過同一模型模制限制部和基準面。因此,能夠提高尺寸精度,提高帶、墨帶60的供給精度。因此,還能提高列印精度。
並且,在圖50中,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設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下側,但是例如圖 52所示,還可將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設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的上側。此時,與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的位置對應地,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的高度變大。
在第四實施方式中,第一上側突出部396相當於“第一上側突出部”,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相當於“上側平面部”。第二上側突出部399相當於“第二上側突出部”,上側接觸平面部399A相當於“上側接觸平面部”。第一帶上限制部381A、382A相當於“上側限制部”。底殼312的第一下側突出部395相當於“下側突出部”,第一下側平面部395B相當於“下側平面部”。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別相當於“下側限制部”。
在第三實施方式中,在列印裝置1上安裝有帶盒30的情況下,帶式列印裝置1的下方向與帶盒30的下方向一致。但是,帶式列印裝置1的下方向與帶盒30的下方向也可以不一致。例如,圖53及圖54表示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在圖53及圖54所示的帶式列印裝置1上安裝有帶盒30的情況下,帶式列印裝置1的下方向與帶盒30的上方向相同。即,在圖1的帶式列印裝置1和圖53的帶式列印裝置1中,列印時的帶盒30的上下位置相反。
參照圖53及圖54,對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進行說明。在圖53中,將紙面的左下側、右上側、右下側及左上側分別設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前側、後側、右側及左側。並且,紙面的近前側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上側,紙面 的背面側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下側。
對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簡要結構進行說明。帶式列印裝置1為可使用熱式、接收器式、層疊式、熱敏層疊式等各種帶盒的通用的帶式列印裝置。
如圖53所示,帶式列印裝置1為大致長方體形狀。在其頂表面的後部(圖53的紙面右上側),設有用於顯示列印資料、設定畫面等的顯示器5。在顯示器5的前側(圖53的紙面左下側)設有用於操作帶式列印裝置1的鍵盤3。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後面設有排出已經列印的帶50的排出狹縫111(參照圖54)。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後面右部,設有用於在寬度方向上切斷已經列印的帶50的切割按鈕4。
在圖53所示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底表面側具有底蓋106。通過取下底蓋106,能夠拆裝帶盒30。即,如圖54所示,帶盒殼體部分8被設置成,能夠從帶式列印裝置1的底表面側拆裝帶盒30。在用戶使用帶式列印裝置1進行列印的情況下,以具有鍵盤3等的上側的面(參照圖53)作為上側進行帶式列印裝置1的操作。因此,帶盒30的上方向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下方向。即,與使用圖1所示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情況進行比較時,列印時的帶盒30的上下位置相反。
此時,帶盒30的頂殼311的各限制部以第一上側平面部396A等為基準高精度地模制,因此帶及墨帶60被高精度地供給。因此,提高了列印品質。並且,在底殼312 上也設有各限制部,因此帶及墨帶60被更高精度地供給。因此,列印品質進一步提高。
並且,在第一至第四實施方式中,對帶盒蓋6繞左右方向的軸轉動且朝後方打開的類型進行了例示(參照圖1及圖2),但是,帶盒蓋6還可以為朝其他方向打開的類型。例如,圖55及圖56表示其他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圖55及圖56的右上側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右側,左下側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左側,左上側為帶式列印裝置1的後側,右下側為前側。
該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為可連接個人電腦等通用電腦的類型,不具有鍵盤和顯示器。帶盒蓋6被軸支撐在帶式列印裝置1的頂表面右端部,繞前後方向的軸轉動而朝右方打開。對於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只要將帶盒蓋6關閉的情況下能夠從上方與帶盒30的第一被按壓部393的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及第二被按壓部398的平面部398A抵接而進行按壓時,其形狀無特別的限制。如圖56所示,在該變形例中,頭部按壓構件7及周邊按壓構件914為從帶盒蓋6的下表面朝下方突出的圓柱狀構件。並且,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設有四個周邊按壓構件911至914,但是在本變形例中,只設有三個周邊按壓構件911、912、914。
其中,在帶盒蓋6朝右方打開的帶式列印裝置1中,頭部按壓構件7沿著朝左右方向延伸的空間即頭部插入部39接近第一被按壓部393,因此在與第一上側平面部 393A抵接之前不會與帶盒30干擾。但是,只要是在第一上側平面部393A的後方具有傾斜部394的帶盒30時,能夠使用帶盒蓋6朝後方打開的類型(圖1及圖2)、朝右方打開的類型(圖55及圖56)等任何帶式列印裝置1。
對上述的實施方式可進行各種變形是顯而易見的。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公開的帶盒30及帶式列印裝置1的各種技術特徵可單獨使用,還可組合多個而使用。以下,對上述實施方式的帶盒30及帶式列印裝置1的變更進行說明。
設在帶盒30上的被支撐部391、392的形狀、位置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所例示的形狀。例如,被支撐部391、392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在仰視圖中為大致長方形,但是還可以為三角形等其他形狀。並且,設在頂殼311上的第一被按壓部393的形狀也不限於上述實施方式所例示的形狀及位置。例如,可進行與上述的被支撐部391、392的第一、第二下側平面部391B、392B相同的形狀變更。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設有帶盒鈎75、且在帶盒30上設有關閉部分397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還可以不設置帶盒鈎75。此時,帶盒30上也可以不設置關閉部分397。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設有臂探測部200、且在帶盒30上設有臂指示器部分800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還可以不設置臂探測 部200。在帶盒30上也可以不設置臂指示器部分800。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在底殼312上設有第一至第四下限制部381B、382B、363、40B、41B,在頂殼311上設有第一至第三帶上限制部381A、382A、40A、41A的帶盒30進行了例示。但是,帶盒30還可以不具備上述所有限制部。帶盒30可以在底殼312的臂部34內單獨具備限制帶朝下方移動的限制部。帶盒30還可以在頂殼311的臂部34內單據具備限制帶朝上方移動的限制部。此時,在臂部34內配置限制部的位置不限於實施方式中的例子。帶盒30可以在底殼312或頂殼311中的其他部位具有限制部。
在帶盒30的底殼312及頂殼311兩者上均設有限制部的情況下,優選的是,設在頂殼311上的限制部配置在與設在底殼312上的限制部在上下方向上相對的位置。這是因為,上下一對限制部能夠限制帶向上下方向移動。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設有帶的上下方向限制部、墨帶60的上下方向限制部(第一至第三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388B、42B及第一、第二墨帶上限制部386A、387A、42A)的帶盒30進行了例示。但是,帶盒30可以只具有帶的上方向或下方向限制部。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底殼312中,作為基準面的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全部處於從帶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相隔相同距離的位置。即,處於同一平面上。此時,由於能夠容易進行各限制部 的尺寸設定、尺寸管理,因此是優選的。但是,帶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和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之間的各距離無需完全相同。同樣,在頂殼311中,作為基準面的第一至第三上側平面部393A、321A、322A和帶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之間的各距離也無需完全相同。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對在基準面即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的鉛直方向上分別設有第一至第四嵌合部881至884的帶盒30進行了例示。但是,帶盒30無需包含這些嵌合部。並且,可在第一至第四下側平面部391B、392B、321B、322B中至少一個的鉛直方向上設置對應的第一至第四嵌合部881至884中的至少一個。
此時,例如,帶盒具有盒殼、作為列印介質的帶、臂部、第一下側凹部、第一下側限制部和第一接合部。上述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上述盒殼具有: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的頂殼;和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的底殼。上述帶容納在上述盒殼中。上述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並且沿著預定供給路徑中的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延伸的部分朝排出孔隙引導上述帶。上述第一下側凹部為,上述底殼中的與上述臂部的上述帶的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地設置的上述底表面的一部分朝上方凹陷而成的凹部。上述第一下側凹部具有位於上述底表面的上方的平面部即第一下側平面部。在構成 上述底殼的上述臂部的部分中,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設在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設在從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朝上述帶盒的上下方向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的距離的位置。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限制帶朝下方移動。上述第一接合部在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的鉛直方向上接合上述頂殼和上述底殼。
此時,在底殼中,帶盒的第一下側限制部和第一下側平面部設在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以第一下側平面部為基準確定第一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第一接合部在第一下側平面部的鉛直方向上接合頂殼和底殼。其結果,適當地保持了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因此,適當地保持了設在與接近第一下側平面部的位置上的第一下側限制部的位置。因此,帶的供給精度提高,列印精度也提高。
在帶盒上,在其他平面部附近,還可設置以該平面部為基準設定上下方向位置的限制部(在實施方式中為第二至第四帶下限制部363、40B、41B)。並且,還可設置在其他平面部的鉛直方向上所設置的其他接合部(在實施方式中為第二至第四嵌合部882至884)。
例如,上述帶盒還可包含頭部插入部、第二下側凹部和第二嵌合部。上述頭部插入部與上述臂部的後方鄰接地朝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延伸,在上下方向上貫穿上述盒殼。在上述底殼中,上述第二下側凹部設在上述頭部插入部的外周上且上述頭部插入部的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上 述端部附近。上述第二下側凹部為上述底表面的一部分朝上方凹陷而成的凹部。上述第二下側凹部具有位於上述底表面的上方的平面部即第二下側平面部。上述第二嵌合部在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的鉛直方向上接合上述頂殼和上述底殼。上述第一下側凹部可設在上述頭部插入部的上述外周上、且上述頭部插入部的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附近。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可位於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之間。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第二下側平面部還可位於從上述帶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
此時,在底殼中,第一下側限制部以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確定上下方向位置。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相隔第一下側限制部分別設在頭部插入部的上游側端部及下游側端部的附近。第一嵌合部在第一下側平面部的鉛直方向上接合頂殼和底殼。第二嵌合部在第二下側平面部的鉛直方向上嵌合頂殼和底殼。因此,適當地保持了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和第二下側平面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從而,更適當地保持了設在第一嵌合部和第二嵌合部之間的第一下側限制部的位置。因此,帶的供給精度提高,列印精度也提高。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帶引導部和第二下側限制部。在上述盒殼中,上述帶引導部設在上述排出孔隙的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且上述頭部插入部的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附近。上述帶引導部引導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而露出的上 述帶。在上述底殼的構成上述帶引導部的部分,上述第二下側限制部設在從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在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的上述距離的位置。上述第二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此時,在底殼中,第二下側限制部設在第二下側平面部附近,以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確定第二下側限制部在上下方向上位置。第二嵌合部在第二下側平面部的鉛直方向上接合頂殼和底殼。因此,適當地保持了第二下側平面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從而,適當地保持了設在第二下側平面部附近的第二下側限制部的位置。因此,帶的供給精度提高,列印精度也提高。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一被支撐部391相當於“第一下側凹部”,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相當於“第一下側平面部”。第一帶下限制部381B、382B分別相當於“第一下側限制部”。第二被支撐部392相當於“第二下側凹部”,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相當於“第二下側平面部”。第二帶下限制部363相當於“第二下側限制部”。
帶盒30可構成為如下的墨帶盒,在盒殼31內不容納作為列印介質的帶,而只容納墨帶60。此時,例如墨帶盒具有盒殼、用於列印的墨帶、臂部、第一下側凹部和第一下側限制部。上述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上述盒殼具有: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的頂殼;和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的底殼。上述墨帶容納在上述盒殼中。上述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並 且沿著從容納未使用的上述墨帶的第一區域到容納使用後的上述墨帶的第二區域的預定供給路徑中的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延伸的部分,朝排出孔隙引導上述墨帶。上述第一下側凹部為,在上述底殼中,與上述臂部的上述墨帶的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設置的上述底表面的一部分朝上方凹陷而成的凹部。上述第一下側凹部具有位於上述底表面的上方的平面部即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述底殼的構成上述臂部的部分,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設在上述排出孔隙的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設在從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墨帶的寬度對應的距離的位置。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墨帶朝下方移動。
此時,在底殼中,墨帶盒的第一下側限制部和第一下側平面部設在以臂部為基準彼此接近的位置。以第一下側平面部為基準確定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因此,能夠提高製造第一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從而提高墨帶的供給精度。並且,在製造之後,以第一下側平面部為基準,能夠容易進行第一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在墨帶盒中,除了臂部內的第一下側限制部(在實施方式中為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還可設置限制墨帶朝下方移動的其他限制部(在實施方式中為第二墨帶下限制部388B)。此時,其他限制部可以以發揮基準面的作用的其他平面部(在實施方式中為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為基準來確定上下方向位置。
例如,上述墨帶盒還可具有頭部插入部、墨帶引導部和第二下側凹部。上述頭部插入部與上述臂部的後方鄰接地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延伸,且在上下方向上貫通上述盒殼。在上述盒殼中,上述墨帶引導部設在上述排出孔隙的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且上述頭部插入部的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上述墨帶引導部沿著上述供給路徑朝上述第二區域彎曲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的上述墨帶。在上述底殼中,上述第二下側凹部設在上述墨帶引導部附近的上述頭部插入部的外周上、且上述供給路徑中的連接上述墨帶引導部和上述第二區域的部分的前方。上述第二下側凹部為上述底表面的一部分朝上方凹陷而成的凹部。上述第二下側凹部具有位於上述底表面的上方的平面部即第二下側平面部。上述第一下側凹部可設在上述頭部插入部的上述外周上、且上述頭部插入部的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附近。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還可位於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之間。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還可位於從上述墨帶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
此時,在底殼中,第一下側限制部以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確定上下方向位置。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相隔第一下側限制部分別設在頭部插入部的上游側端部及下游側端部的附近。因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製造第一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進一步提高 墨帶的供給精度。並且,在製造之後,以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能夠更容易地進行第一下側限制部的尺寸管理。
上述墨帶盒還可包含第二下側限制部。在上述底殼的構成上述墨帶引導部的部分中,上述第二下側限制部設在從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在上述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墨帶的寬度對應的上述距離的位置。上述第二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墨帶朝下方移動。
此時,在底殼中,在頭部插入部的供給方向下游側端部附近設置有第二下側平面部和第二下側限制部。以第二下側平面部為基準來確定第二下側限制部的上下方向位置。因此,能夠提高製造第二下側限制部時的尺寸精度,在製造之後,能夠容易進行尺寸管理。由於第一下側平面部和第二下側平面部位於從墨帶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分離相同距離的位置,因此,第一下側限制部和第二下側限制部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相同。因此,在各下側限制部,墨帶朝下方的移動被限制,從臂部到墨帶引導部,墨帶相對於墨帶的寬度方向中心位置平行且高精度地供給。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帶盒30相當於“墨帶盒”。容納未使用的墨帶60的第一墨帶區域420相當於“第一區域”,容納用完的帶60的第二墨帶區域440相當於“第二區域”。第一被支撐部391相當於“第一下側凹部”,第一下側平面部391B相當於“第一下側平面部”。第一墨帶下限制部386B、387B分別相當於“第一下側限制 部”。頭部插入部39相當於“頭部插入部”。墨帶引導壁47相當於“墨帶引導部”。第二被支撐部392相當於“第二下側凹部”,第二下側平面部392B相當於“第二下側平面部”。
在墨帶盒中,在臂部34內配置限制部的位置不限於實施方式所示的例子。例如,可在臂部34內的墨帶60的供給路徑上的一個位置設置限制部。此時,優選的是,限制部的位置從排出孔隙341分離一定程度。這是因為,在排出孔隙341,墨帶60上很難發生褶皺。尤其,優選的是,限制部從排出孔隙431分離臂部34的左右方向長度的二分之一以上。
在上述實施方式中所例示的帶式列印裝置1具有用墨帶在作為列印介質的帶上進行列印的列印頭、經由列印頭供給帶的帶驅動軸、和經由列印頭供給墨帶的墨帶驅動軸。能夠在這種帶式列印裝置上拆裝的帶盒的情況下,帶式列印裝置進行列印時,在帶盒的可動構件上發生振動。因此,為了減少該振動,帶盒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結構。
具體地,帶盒能夠在帶式列印裝置上進行拆裝,該帶式列印裝置上具有:用墨帶在作為列印介質的帶上進行列印的列印頭、以經由列印頭的方式供給帶的帶驅動軸、和以經由列印頭的方式供給墨帶的墨帶驅動軸,上述帶盒具有盒殼、帶、墨帶、頭部插入部、帶驅動輥、墨帶驅動輥、第一被按壓部和第二被按壓部。上述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上述盒殼具有:具有 上述前表面的頂殼;和具有上述底表面的底殼。上述帶容納在上述盒殼內的帶容納部中。上述墨帶容納在上述盒殼內的墨帶容納部中。上述頭部插入部為在上下方向上貫通上述盒殼的空間。上述列印頭從上述盒殼的底表面側插入到上述頭部插入部中。上述帶驅動輥為從上述盒殼的底表面側插入有上述帶驅動軸的筒狀體。上述帶驅動輥設在上述頭部插入部中的上述列印頭的插入位置的上述帶供給方向下游側。上述帶驅動輥朝從上述帶容納部引出上述帶的方向被上述帶驅動軸旋轉驅動。上述墨帶驅動輥為從上述盒殼的底表面側插入有上述墨帶驅動軸的筒狀體。上述墨帶驅動輥設在上述頭部插入部中的上述列印頭的插入位置的上述帶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墨帶驅動輥朝從上述墨帶容納部引出上述墨帶的方向被上述墨帶驅動軸旋轉驅動。上述第一被按壓部在接近上述帶驅動輥的位置從上方被設在上述帶式列印裝置的蓋部上的第一按壓構件按壓。上述蓋部覆蓋安裝在上述帶式列印裝置上的上述帶盒的上述頂表面。上述第二被按壓部在接近上述墨帶驅動輥的位置從上方被設在上述蓋部上的第二按壓構件按壓。
即,當帶盒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上而關閉蓋部時,帶盒的第一被按壓部及第二被按壓部分別被設在蓋部上的第一按壓構件及第二按壓構件從上方按壓。由於第一被按壓部在接近帶驅動輥的位置被第一按壓構件按壓,因此由帶驅動軸旋轉驅動的帶驅動輥的振動得到抑制。由於第二被按壓部在接近墨帶驅動輥的位置被第二按壓構件按壓,因 此由墨帶驅動軸旋轉驅動的墨帶驅動輥的振動得到抑制。並且,在插入到頭部插入部中的列印頭的上游側及下游側,帶盒被按壓,因此可動構件的振動對列印頭附近的影響得到抑制。因此,帶式列印裝置進行列印時,在帶盒的可動構件上發生的振動減少,從而能夠抑制由可動構件的振動引起帶的行進不良、列印品質劣化等。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第一帶區域400及第二代區域410分別相當於本發明的“帶容納部”。第一墨帶區域420相當於本發明的“墨帶容納部”。頭部插入部39相當於本發明的“頭部插入部”。帶驅動輥46相當於本發明的“帶驅動輥”。墨帶捲繞捲軸44相當於本發明的“墨帶驅動輥”。帶驅動軸100相當於“帶驅動軸”,墨帶捲繞軸95相當於“墨帶驅動軸”。被周邊按壓構件914按壓的第二被按壓部398相當於本發明的“第一被按壓部”。被頭部按壓構件7按壓的第一被按壓部393相當於本發明的“第二被按壓部”。
並且,熱式列印頭10所具有的加熱元件列10A和被支撐部391、392可以具有以下位置關係。具體地,帶盒能夠在具有如下列印頭的帶式列印裝置上拆裝:具有多個加熱元件配置成一排的加熱元件列,上述帶盒具有盒殼、作為列印介質的帶、頭部插入部和第一被支撐部。上述盒殼具有頂表面、下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上述帶以捲繞狀態可自由旋轉地容納在上述盒殼內。上述頭部插入部為在上述帶盒安裝到上述帶式列印裝置中時插入支撐上 述列印頭的頭部保持器的空間。上述頭部插入部在上下方向上貫通上述盒殼。上述頭部插入部為沿著上述前表面延伸且在俯視圖中為細長矩形的形狀。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為在上述帶盒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中時被設在上述帶式列印裝置上的第一支撐部支撐的部位。在從上述列印頭所具有的上述加熱元件列朝向上述盒殼的上述頭部插入部的帶供給方向最上游部的第一方向上,上述第一被支撐部被設置在與上述頭部插入部相鄰的位置。
此時,在接近對列印介質即帶進行列印的列印頭的位置,帶盒被帶式列印裝置的第一支撐部支撐。因此,在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時能夠正確進行上下方向上的定位。並且能夠高精度地維持列印頭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列印帶的帶寬度方向中心位置。並且,第一被支撐部設在列印頭的插入位置的上游側即在帶上進行列印之前的位置。因此,對列印頭的上下方向的列印中心位置和帶的帶寬度方向中心位置的對齊最有效的位置,進行上下方向的定位。
上述帶盒還可包含被上述帶式列印裝置的第二支撐部支撐的第二被支撐部。在上述帶盒安裝到上述帶式列印裝置上時,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從上述列印頭所具有的上述加熱元件列朝向上述第一方向,設在形成上述頭部插入部的開口的壁面上,且可以為從上述底表面朝向上述頂表面設置的凹部。上述第二被支撐部從上述列印頭所具有的上述加熱元件列朝向與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設在形 成上述頭部插入部的開口的壁面上,且可以為從上述底表面朝向上述頂表面設置的凹部。
此時,通過帶式列印裝置的第一帶盒支撐部和第二帶盒支撐部分別支撐第一被支撐部和第二被支撐部,能夠保持列印頭所具有的加熱元件列和頭部插入部的適當的位置關係。
1‧‧‧帶式列印裝置
2‧‧‧主單元蓋
3‧‧‧鍵盤
5‧‧‧顯示器
6‧‧‧帶盒蓋
7‧‧‧頭部按壓構件
8‧‧‧帶盒殼體部份
10‧‧‧熱式列印頭
12‧‧‧壓板保持器
14‧‧‧可移動供給輥
15‧‧‧壓板輥
30‧‧‧帶盒
31‧‧‧盒殼
39‧‧‧頭部插入部
391、392‧‧‧被支撐部
59‧‧‧薄膜帶
74‧‧‧部保持部
741、742‧‧‧帶盒支撐部
圖1為從上方觀察帶盒蓋6處於關閉狀態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透視圖。
圖2為從上方觀察帶盒蓋6處於打開狀態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透視圖。
圖3為從下方觀察省略一部分構成要素的帶盒蓋6的透視圖。
圖4為用於說明第一實施方式中的帶盒30及帶盒殼體部分8的透視圖。
圖5為壓板保持器12處於待用位置時的安裝有層疊式帶盒30的帶盒殼體部分8的俯視圖。
圖6為壓板保持器12處於列印位置時的安裝有層疊式帶盒30的帶盒殼體部分8的俯視圖。
圖7為壓板保持器12處於列印位置時的安裝有接收器式帶盒30的帶盒殼體部分8的俯視圖。
圖8為壓板保持器12處於列印位置時的安裝有熱式帶盒30的帶盒殼體部分8的俯視圖。
圖9為頭部保持器74的俯視圖。
圖10為頭部保持器74的主視圖。
圖11為頭部保持器74的左側視圖。
圖12為設有臂探測部200的帶盒對向表面122的後視圖。
圖13為圖12的II-II線的箭頭方向剖視圖。
圖14為將圖5的I-I線的箭頭方向剖視圖朝逆時針方向旋轉90°的圖。
圖15為表示帶式列印裝置1的電結構的框圖。
圖16為大寬度帶盒30的臂前壁35的主視圖。
圖17為小寬度帶盒30的臂部34的透視圖。
圖18為小寬度帶盒30的臂前壁35的主視圖。
圖19為盒殼31的分解透視圖。
圖20為底殼312的俯視圖。
圖21為從帶盒30的底表面302前方側觀察的透視圖。
圖22為第一圓筒構件861的透視圖。
圖23為表示製造底殼312時的圖20的IV-IV線的箭頭方向剖面及模具的模型84的剖面的圖。
圖24為帶盒30的俯視圖。
圖25為頂殼311的仰視圖。
圖26為第一壓入銷871的透視圖。
圖27為用於說明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一壓入銷871的嵌合過程的帶盒30的縱剖視圖。
圖28為用於說明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一壓入銷871的嵌合過程的帶盒30的其他縱剖視圖。
圖29為用於說明處於嵌合狀態第一圓筒構件861和第一壓入銷871的帶盒30的縱剖視圖。
圖30為從正面側觀察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大寬度帶盒30的說明圖。
圖31為從左側面側觀察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大寬度帶盒30的說明圖。
圖32為從正面側觀察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小寬度帶盒30的說明圖。
圖33為從左側面側觀察安裝到帶式列印裝置1的小寬度帶盒30的說明圖。
圖34為圖16所示的帶盒30和壓板保持器12相對時的圖16的III-III線的箭頭方向剖視圖。
圖35為用於說明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帶盒30及帶盒殼體部分8的透視圖。
圖36為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帶盒30安裝到帶盒殼體部分8的俯視圖。
圖37為從第二實施方式的帶盒30的底表面302前方側觀察的透視圖。
圖38為從正面側觀察第二實施方式中的安裝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的帶盒30的說明圖。
圖39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安裝有帶盒30的帶盒殼體部分8的俯視圖。
圖40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底殼312的俯視圖。
圖41為從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帶盒30的底表面302前方側觀察的透視圖。
圖42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頂殼311和底殼312接合時的圖41的IV-IV線的箭頭方向剖視圖。
圖43為圖42所示部分中、製造底殼312時的模具的模型84及底殼312的剖視圖。
圖44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帶盒30的俯視圖。
圖45為第三實施方式中的頂殼311的仰視圖。
圖46為圖42所示部分中、製造頂殼311時的模具的模型92及頂殼311的剖視圖。
圖47為從正面側觀察的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安裝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的帶盒30的說明圖。
圖48為從正面側觀察的第三實施方式中的安裝在帶式列印裝置1上的其他帶盒30的說明圖。
圖49為第四實施方式中的頂殼311的仰視圖。
圖50為第四實施方式中的頂殼311和底殼312接合時的圖49的V-V線的箭頭方向剖視圖。
圖51為圖50上述部分中、製造頂殼311時的模具的模型92及頂殼311的剖視圖。
圖52為表示圖49所示的第四實施方式的帶盒30的變形例的剖視圖。
圖53為從上方觀察底蓋106處於關閉狀態的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透視圖。
圖54為從下方觀察底蓋106處於打開狀態的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透視圖。
圖55為從上方觀察帶盒蓋6處於關閉狀態的其他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透視圖。
圖56為從上方觀察安裝有帶盒30且帶盒蓋6處於打開狀態的其他變形例的帶式列印裝置1的透視圖。
1‧‧‧帶式列印裝置
2‧‧‧主單元蓋
3‧‧‧鍵盤
5‧‧‧顯示器
6‧‧‧帶盒蓋

Claims (26)

  1. 一種帶盒,其特徵為,包括: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纏繞帶,容納在上述盒殼中;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是在上下方向貫通上述盒殼的空間,在俯視圖中具有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延伸的細長長方形形狀;及第一被支撐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一端部連接,在與上述前表面平行的第一方向上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上述第一端部為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端部中的一個端部,在上述帶的供給方向上位於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上游側,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為從上述底表面朝上方凹陷的第一凹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一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第二被支撐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二端部連接,在與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上述第二端部為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端部中與 上述第一端部不同的一個端部,在上述供給方向上位於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下游側,上述第二被支撐部為從上述底表面朝上方凹陷的第二凹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一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上述第二被支撐部和上述帶的上述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二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上述第二距離與上述第一距離相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鈎扣合部,被設置在包圍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周壁上,在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長度方向上,上述鈎扣合部被設置在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上述第二被支撐部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被按壓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上述第一端部連接,在上述第一方向上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相鄰,上述被按壓部為從上述頂表面朝下方凹陷的第三凹部,上述被按壓部位於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的上方、且在上 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與上述第一被支撐部重疊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被按壓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三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上下方向的高度無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第一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上述第三距離與上述第一距離相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4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臂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前方連接,由臂前表面和臂背面規定上述臂部,上述臂前表面為上述盒殼的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上述臂背面在從上述臂前表面朝後側分離的位置被設置為從上述頂表面跨越至上述底表面,上述臂背面規定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一部分,上述臂部引導上述帶向開口部排出,上述開口部在上述盒殼的上述前表面側連接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和外部;及表示上述帶的類型的臂指示器部分,在上述臂部中被設置於上述開口部附近的上述前表面,上述臂指示器部分包括以與上述帶的類型對應的樣式配置的多個指示器部分,上述多個指示器部分分別為開關孔及面部中的任意一 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連接上述多個指示器部分中的各指示器部分的線與上述帶盒在帶式列印裝置上的拆裝方向交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臂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前方連接,該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和排出孔隙,上述臂部將上述帶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引向上述排出孔隙,上述盒殼,包括: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的頂殼,及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的底殼,作為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的上述第一凹部與上述臂部的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形成在上述底壁上,上述第一被支撐部具有第一下側平面部,該第一下側平面部為上述第一凹部的上述頂壁部分的下表面,位於上述盒殼的上述底表面的上方,上述底殼具有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第一下側限制部,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從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排出引導部,在上述供給方向的最下游位置引導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後的上述帶,從上述帶盒排出上述帶, 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的距離小於上述臂部的上述排出孔隙和上述排出引導部之間在左右方向上的距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底殼具有上述底壁朝上方凹陷而成的第二凹部即第二被支撐部,該第二被支撐部被設置為,在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第二端部附近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連接,上述第二端部為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端部中與上述第一端部不同的一個端部,在上述供給方向上位於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下游側,上述第二被支撐部具有第二下側平面部,該第二下側平面部為上述第二凹部的頂壁部分的下表面,位於上述盒殼的上述底表面的上方,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位於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之間,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和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從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在上下方向上分離相同的距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帶引導部,被設置在上述排出孔隙的上述供給方向下 游側且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上述第二端部附近,引導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的上述帶,上述底殼具有第二下側限制部,該第二下側限制部在上述帶引導部中被設置於從上述第二下側平面部在上述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上述距離的位置,上述第二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至第13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頂殼,包括:上述頂壁朝下方凹陷而成的第三凹部即被按壓部,該被按壓部被設置為與上述臂部的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上述被按壓部具有上側平面部,上述上側平面部為上述第三凹部的底壁部分的頂表面,位於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的上方且在俯視圖中與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重疊的位置,及上側限制部,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上側限制部從上述上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上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上方移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臂部,與上述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前方連接,該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和上述排出孔隙,上述臂部將上述帶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引向上述排出孔隙,上述盒殼,包括: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的頂殼,及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的底殼, 上述頂殼具有第一上側突出部,與上述臂部的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從上述頂壁朝下方突出,上述第一上側突出部在下端具有上側平面部,作為上述第一被支撐部的上述第一凹部具有上述上側平面部作為上述頂壁部分的下表面,上述頂殼具有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的上側限制部,上述上側限制部從上述上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上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上方移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記載的帶盒,其中,還包括排出引導部,在上述供給方向的最下游位置引導從上述排出孔隙排出後的上述帶,從上述帶盒排出上述帶,上述上側平面部和上述上側限制部在上述盒殼的左右方向上的距離小於上述排出孔隙和上述排出引導部之間在左右方向上的距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上側平面部和容納在上述盒殼中的上述帶的上下方向的中心位置之間的距離是恒定的,與上述帶盒的類型無關。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底殼,包括:從上述底壁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即下側突出部,該下側突出部被設置在與上述上側平面部的除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之外的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相對的位置,上述下側突出部在上端具 有與上述上側平面部接觸的平面部即下側平面部,及下側限制部,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下側限制部從上述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19項中任一項記載的帶盒,其中,上述頂殼具有從上述頂壁朝下方突出的第二上側突出部,該第二上側突出部被設置為,與上述上側平面部的除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以外的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連接,上述第二上側突出部在下端具有上側接觸平面部,上述底殼,包括:從上述底壁朝上方突出的突出部即下側突出部,該下側突出部被設置為,與上述上側平面部的除位於上述供給方向下游側的端部以外的端部中的任意一個端部連接,上述下側突出部在上端具有與上述上側接觸平面部接觸的平面部即下側平面部,及下側限制部,在上述臂部內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下側限制部從上述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地預定的距離,上述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22. 一種帶盒,其特徵為,包括: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該盒殼包括:具有形成上述頂表面的頂壁的頂殼;和具有形成上述底表面的底壁的底殼; 帶,容納在上述盒殼中;臂部,包含上述前表面的一部分和排出孔隙,沿著預定的供給路徑中與上述前表面平行地延伸的部分向上述排出孔隙引導上述帶;上述底表面的一部分朝上方凹陷而成的凹部即第一下側凹部,在上述底殼中被設置為與上述臂部的上述帶的供給方向上游側的端部連接,上述第一下側凹部具有位於上述底表面的上方的平面部即第一下側平面部;及第一下側限制部,在上述底殼的構成上述臂部的部分中,相對於上述排出孔隙被設置於上述供給方向上游側,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從上述第一下側平面部在上述盒殼的上下方向上分離與上述帶的寬度對應的距離,上述第一下側限制部限制上述帶朝下方移動。
  23. 一種帶盒,其特徵為,包括: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和一對側表面,且該盒殼包括:頂殼及底殼,該頂殼包括具有該頂表面的頂壁,且該底殼包括具有該底表面的底壁;纏繞的帶,安裝於該盒殼中;臂部,包含該前表面的一部分和出口,沿著預定的供給路徑引導該帶到出口,該供給路徑的至少一部份平行於該前表面延伸;第一下側凹部,藉由該底表面的一部分向上凹陷而形成於該底殼,並連接到該臂部在該帶的供給方向之上游側的一端,該第一下側凹部具有一第一下側平面,其係位在 相較於該盒殼的底表面之較高的位置;以及第一下側限制部,係設於該底殼形成該臂部的一部分的區段中,且位於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上游側,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在垂直方向與該第一下側平表面間隔一距離,該距離係根據該帶的寬度而決定,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用以限制該帶的朝下移動。
  24. 一種帶盒,係可被安裝到包括具有列印頭的頭部保持器的帶式列印裝置,且可從該帶式列印裝置被移除,其特徵為,該帶盒包括:盒殼,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及一對側表面;纏繞的帶,安裝於該盒殼中;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其係為在垂直方向貫穿該盒殼的空間,且在俯視圖中具有細長長方形形狀,該細長長方形形狀平行於該前表面延伸;臂部,在其前側相鄰於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且該臂部包括該前表面的一部份及出口,該臂部係平行於該前表面地引導該帶到該出口;以及列印支撐接收部,連續且相鄰地連接到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在該帶的供給方向的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下游側端的附近,該列印支撐接收部為由該底壁向上凹陷所形成的凹部,且該列印支撐接收部具有一下側平面,該下側平面為該凹部的頂壁部的一下表面且位在相較於該盒殼的底表面之較高的位置;以及第一下側限制部,設置在位於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 上游側的該臂部,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在垂直方向以根據該帶的寬度所決定的距離間隔於該下側平面,該第一下側限制部係用以限制該帶體在往下方向的動作。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帶盒,其中,更包括:帶引導部,引導從該出口排出的該帶,且定位於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下游側,並位於該列印頭保持器插入部的該下游側端的附近;以及第二下側限制部,設置於該帶引導部且在垂直方向以根據該帶的寬度而決定的距離間隔於該下側平面,該第二下側限制部用以限制該帶在朝下的方向的該動作。
  26. 一種帶盒,其特徵為,包括:盒殼,其具有頂表面、底表面、前表面及一對側表面,並包括一頂殼及一底殼,該頂殼包括形成該頂表面的頂壁,且該底殼包括形成該底表面的底壁;纏繞的帶,安裝於該盒殼內,該帶為列印媒介;臂部,包括臂前壁、臂後壁及出口,該臂前壁包括該前表面的一部份,該臂後壁獨立地設置於該臂前壁的後方,該出口形成於該臂部在該帶的供給方向的下游側的一端,且該臂部係平行於該前表面地引導該帶到該出口;開口,設置於該臂部的後方且在垂直方向貫穿該盒殼,該開口在俯視圖中具有細長長方形形狀,該細長長方形形狀平行於該前表面延伸;凹部,設置在該開口的外周圍的該底殼上,且位在該 開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下游側的一端的附近,該凹部係由該底壁向上凹陷而形成,且該凹部具有一下側平面,該下側平面為該凹部的頂壁部的一下表面,且位於相較於該盒殼的該底表面之較高的位置;帶引導部,設置在該出口在該供給方向的下游側,且位在該開口在該下游側的該端的附近,該帶引導部引導從該出口排出的該帶;以及下側限制部,設置於該底殼中且於該帶引導部內,該下側限制部在垂直方向以根據該帶體的寬度決定的距離間隔於該下側平面,該下側限制部係用以限制該帶在朝下的方向的動作。
TW099132600A 2010-09-27 2010-09-27 帶盒 TWI525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2600A TWI525003B (zh) 2010-09-27 2010-09-27 帶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2600A TWI525003B (zh) 2010-09-27 2010-09-27 帶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3159A TW201213159A (en) 2012-04-01
TWI525003B true TWI525003B (zh) 2016-03-11

Family

ID=4678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2600A TWI525003B (zh) 2010-09-27 2010-09-27 帶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2500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13207B2 (ja) * 2014-03-24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3159A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3970B2 (ja) リボンカセット
JP5229196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5233971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CA2755885C (en) Tape cassette and tape printer
US11235600B2 (en) Tape cassette
US9132682B2 (en) Tape unit and tape cassette
TWI525003B (zh) 帶盒
JP5359820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5233877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およ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JP5541387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5790831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
JP5062239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