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1394B -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 Google Patents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21394B
TWI521394B TW102128620A TW102128620A TWI521394B TW I521394 B TWI521394 B TW I521394B TW 102128620 A TW102128620 A TW 102128620A TW 102128620 A TW102128620 A TW 102128620A TW I521394 B TWI521394 B TW I5213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ignal
signal
controller
capacitive stylus
outpu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8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06699A (zh
Inventor
林嘉興
Original Assignee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2128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1394B/zh
Priority to CN201410011991.3A priority patent/CN10434592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66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66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1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13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電容觸控筆,尤指一種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及其控制方法。
已知的電容觸控筆可分為被動式和主動式,其中,被動式電容觸控筆具有構造單純、成本低廉的優點,主要是提供一導電材料製成的筆頭,透過使用者握持筆身時接地,或是利用材料特性模擬人體介電係數,使筆頭接觸觸控面板時改變其感應量。但被動式電容觸控筆的缺點在於必須接觸達一定面積以上才會感應,因此筆頭很大、精度差,同時也無法提供多階的壓力分級。而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沒有上述限制與缺點,然而既有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並無法適用於一般的電容觸控面板,就主動式電容觸控筆的使用,電容觸控面板上必須有支援前項功能的處理器,才能配合使用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換言之,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存在技術支援問題,無法像被動式電容觸控筆一樣,可以直接在現有的電容觸控面板上使用,故使用上多所限制,且有不便之處。
由上述可知,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具有多階壓力分級和較佳的性能,但在電容觸控面板方面必須有特定的軟硬體支援,始能在電容觸控面板上正常使用該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故有明顯不便。
因此本發明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其不需要電容觸控面板上特定的軟硬體支援,即可直接在一般互容式電容觸控面板上獨立運作。
為達成前述目的採取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前述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包括有:一筆身,具有一前端;一個以上的感應件,設於前述筆身的前端;一個以上控制模組,設於前述筆身內,且與感應件電連接;該控制模組係透過感應件接收一來自觸控面板的第一驅動訊號,並偵測其強度後,對應前述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以產生並傳送一第二驅動訊號,其中該第一驅動訊號之相位與該第二驅動訊號之相位為反相。
本發明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種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
為達成前述目的採取的主要技術手段係令前述方法包括:接收來自觸控面板的一第一驅動訊號;偵測前述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對應前述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以產生並傳送一第二驅動訊號,其中該第一驅動訊號之相位與該第二驅動訊號之相位為反相。
前述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使用在互容式觸控面板時,將由筆身的控制模組透過感應件接收來自互容式觸控面板上的第一驅動訊號並偵測其訊號強度後,產生一對應第一驅動訊號強度且反相的第二 驅動訊號;根據互容式觸控面板的工作原理,是由一軸(例如X軸)的感應線傳送驅動訊號,而由另軸(例如Y軸)的感應線經由等效的耦合電容接收驅動訊號以產生一感應值,當有手指觸摸互容式觸控面板,將在觸控面板和手指間產生另一電容,遂將使另軸感應線偵測到的感應值下降,藉此即可根據傳送驅動訊號的感應線和偵測到感應值下降的感應線來決定被手指觸摸的位置以進行報點。而本發明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在接觸互容式觸控面板時,係先感應接收一軸感應線傳送的驅動訊號,接著判斷其訊號強度,再據以產生並傳送一對應於第一驅動訊號強度且反相的第二驅動訊號,該第二驅動訊號與第一驅動訊號均將為互容式觸控面板上的另軸感應線所接收,然而第二驅動訊號與第一驅動訊號的反相,因此將形成抵減,使另軸感應線所測到的感應值下降,藉以模擬手指觸摸的狀態;由於是模擬手指動作,因此對於觸控面板而言,並無須針對主動式電容觸控筆的使用提供軟硬體支援,遂可解決以往主動式電容觸控筆須由觸控面板提供軟硬體支援而有使用對象限制的問題。
10‧‧‧筆身
11,11A~11H‧‧‧感應件
20,20’‧‧‧控制模組
21,21’‧‧‧訊號檢出電路
22,22’‧‧‧訊號強度檢測電路
221‧‧‧比較器
222‧‧‧積分器
23‧‧‧控制器
24,24’,24”‧‧‧驅動訊號產生器
30‧‧‧電源模組
圖1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一實施例的電路方塊圖。
圖3A、3B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根據不同強度的第一驅動訊號調整第二驅動訊號振幅的示意圖。
圖4A、4B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根據不同強度的第一驅動訊號調整第二驅動訊號時序的示意圖。
圖5A、5B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根據不同強度的第一驅動訊號調整第二驅動訊號電壓轉換速率的示意圖。
圖6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一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7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一實施例的工作波形圖。
圖8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又一實施例的控制模組電路圖。
圖9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再一實施例的平面圖。
圖10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再一實施例的底視平面圖。
圖11 是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再一實施例的控制模組電路圖。
關於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其一較佳實施例請參閱圖1所示,主要是在一筆身10內設有一個以上的控制模組20和一電源模組30,該控制模組20與電源模組30電連接,由其供應工作電源。該筆身10具有一前端,其前端設有一個以上的感應件11,本實施例中,該筆身10前端設有一感應件11,該感應件11和控制模組20電連接,以感應接收或傳送驅動訊號。
請參閱圖2所示,前述控制模組20包括一個以上的訊號檢出電路21、一個以上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一控制器23及一個以上的驅動訊號產生器24;本實施例中,主要係由一訊號檢出電路21、一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一控制器23及一驅動訊號產生器24所組成;其中:該訊號檢出電路21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其輸出端係與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的輸入端連接,該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的輸出端和控制器23連接,該控制器23具有一個以上的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其輸入端和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連接,其中一輸出端則與驅動訊號產生 器24連接;在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輸出端和訊號檢出電路21的輸入端是在控制器23控制下可切換地與感應件11連接。
利用上述電路組成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可運用在互容式觸控面板,並透過以下的方式運作:當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以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接觸或靠近互容式觸控面板時,將由訊號檢出電路21感應接收互容式觸控面板上其中一軸感應線傳送的一第一驅動訊號,而由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判斷其訊號強度,再由控制器23控制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產生一對應於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且反相的第二驅動訊號,並經由感應件11傳送,則互容式觸控面板另一軸的感應線將會分別接收到第一驅動訊號及第二驅動訊號,並經由類比數位轉換而產生一感應值,由於第二驅動訊號和第一驅動訊號反相,因此將造成另一軸感應線上的感應值下降,藉此模擬手指觸摸的狀態。
由於互容式觸控面板是在一軸感應線與另一軸感線之間分別形成一耦合電容Cp,其驅動方式則由一軸感應線送出驅動訊號,另一軸感應線接收類比感應訊號,經類比數位轉換而產生感應值;若以手指碰觸互容式觸控面板的某處時,將產生一新的電容Cf,該電容Cf係與觸摸處的耦合電容Cp串聯,因而將使觸摸處的感應值下降,故控制器23可經由判斷另一軸感應線上的感應值變化決定是否報點。而本發明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亦即在模擬上述手指觸摸時使另一軸感應線上的感應值下降的現象,其在接收一軸感應線送出的第一驅動訊號時,將依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相對應地送出一反相的第二驅動訊號,因而另一軸感應線除接收第一驅動訊號,也接收第二驅動訊號, 由於第二驅動訊號與第一驅動訊號反相,而對第一驅動訊號產生抵減,造成另一軸感應線的感應值下降,形同手指觸摸後產生的結果。
如前揭所述,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輸出端和訊號檢出電路21的輸入端是在控制器23控制下可切換地與感應件11連接。當控制器23使訊號檢出電路21的輸入端和感應件11連接,是在一接收模式下接收第一驅動訊號;當控制器23將訊號檢出電路21的輸入端切離感應件11,而使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輸出端和感應件11電連接時,則為一驅動模式,並用以傳送第二驅動訊號。
由於互容式觸控面板上其中一軸的各感應線是輪流地傳送第一驅動訊號,即使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接觸的位置不是在傳送驅動訊號的感應線上,還是會接收到該感應線傳送的驅動訊號,差異只是強度不同,為模擬手指觸摸的情況,控制器23將根據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調整第二驅動訊號的特性,例如基於第一驅動訊號的不同強度,等比例地改變第二驅動訊號的振幅大小、電壓轉換速率(slew rate)或時序(延遲),藉此改變觸摸位置周邊的感應值分布狀況,以模擬成手指的輪廓,並在輪廓中心形成峰值,而由峰值決定報點位置。
請參閱圖3A、圖3B所示,當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位於傳送第一驅動訊號的感應線Tx上方時,感應件11對互容式觸控面板傳送的第二驅動訊號原始振幅是如圖3A右側波形所示。若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非位於傳送第一驅動訊號的感應線Tx上方,而存在一距離△D時(如圖3B所示),此時該訊號檢出電路21所接受到的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會小於圖3A情況下所接受到的第一驅動訊號強度,因此感應件11對互容式觸控面板傳送的第二驅動訊號將對應第一驅動訊號強度而縮小振幅(圖3B右側波形所示),幅度的大小係等比於感應件11和傳 送第一驅動訊號感應線Tx的距離△D,也就是距離△D越大,振幅越小。由於第二驅動訊號振幅變小,對於另一軸感應線所接收第一驅動訊號的抵減程度變小,其感應值下降幅度亦變小。
另一實施例揭示,若根據不同強度的第一驅動訊號以調整第二驅動訊號的時序時,請參閱圖4A、圖4B所示,當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位於傳送第一驅動訊號的感應線Tx上方時,感應件11對互容式觸控面板所傳送第二驅動訊號的脈波時序是如圖4A右側波形所示。若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非位於傳送第一驅動訊號的感應線Tx上方,而存在一距離△D時(如圖4B所示),則控制模組20將會延後透過感應件11傳送第二驅動訊號給互容式觸控面板(圖4B右側波形所示),當第二驅動訊號愈早送出,對第一驅動訊號產生抵減影響的時間愈長,亦即另一軸感應線上的感應值會下降較多;反之,第二驅動訊號愈晚送出,影響第一驅動訊號的時間較短,另一軸感應線上的感應值下降較少。至於延後的時間長短係等比於感應件11和傳送第一驅動訊號感應線Tx的距離△D,距離△D愈小,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強,愈早送出第二驅動訊號;距離△D愈大,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弱,愈晚送出第二驅動訊號。
再者,所稱電壓轉換速率(slew rate)是指脈波電壓由波谷升到波峰所需的時間,亦即為dv/dt。當電壓轉換速率高時,能量較強,電壓轉換速率低時,則能量相對較弱。因此,若根據不同強度的第一驅動訊號以調整第二驅動訊號的電壓轉換速率時,請參閱圖5A、圖5B所示,當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位於傳送第一驅動訊號的感應線Tx上方時,感應件11對互容式觸控面板傳送的第二驅動訊號波形具有較大的電壓轉換速率(如圖5A右側波形所示)。若筆身10前端的感應 件11非位於傳送第一驅動訊號的感應線Tx上方而存在一距離△D時(如圖5B所示),感應件11對互容式觸控面板傳送的第二驅動訊號將降低其電壓轉換速率(圖5B右側波形所示),電壓轉換速率降低的幅度係等比於感應件11和傳送第一驅動訊號感應線Tx的距離。亦即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強,令該第二驅動訊號的電壓轉換速率愈高,以提高第二驅動訊號的能量;當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弱,則降低該第二驅動訊號的電壓轉換速率,以提供較低能量的第二驅動訊號。
關於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進一步的具體構造,請配合參閱圖6所示:該訊號檢出電路21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其輸入端與感應件電連接;本實施例中,該訊號檢出電路21是由一電流鏡構成,其輸入端透過一第一開關S1和感應件11電連接,其輸出端則與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連接。
該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其輸入端和前述訊號檢出電路21的輸出端連接;本實施例中,該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包括一比較器221及一積分器222,該比較器221具有一輸入端、一參考端Vref及一輸出端,其輸出端和控制器23連接;該積分器222具有一輸入端和一輸出端,其輸入端和訊號檢出電路21的輸出端連接,積分器222的輸出端和比較器221的輸入端連接。
前述積分器222包括一電容C1和一受控於控制器23的開關S3,該電容C1連接在該比較器221的輸入端和一接地端之間,前述開關S3是和電容C1並聯。
該控制器23具有一個以上的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其中一輸入端是和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的輸出端連接;當訊號檢出電路21 送出一驅動訊號至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其積分器222將會開始積分,亦即其電容C1開始充電,當充電電壓大於比較器221的參考端電壓Vref時,比較器221的輸出端即在控制器23的對應輸入端上產生一個高電位,接著控制器23即控制開關S3開始啟閉,開關S3每導通一次,電容C1即放一次電,隨著開關S3導通次數的累積,比較器221輸入端上的電壓將逐漸下降,在下降至低於參考端電壓Vref時,比較器221的輸出電位轉變,藉此控制器23可以根據其啟閉開關S3的次數運算出訊號檢出電路21所檢出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再由控制器23透過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產生一相對應的第二驅動訊號。
在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包括一固定電阻R與一可變電阻VR,該固定電阻R之一端串接該可變電阻VR之一端構成一分壓節點,而該固定電阻R之另一端則接地,該可變電阻VR之另一端則連接一電壓源(V),由分壓節點構成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輸出端,且透過一第二開關S2與感應件11連接;該可變電阻VR的阻值係由控制器23控制。該固定電阻R與可變電阻VR除上述連接方式外,亦可由該固定電阻R之另一端連接電壓源(V),該可變電阻VR之另一端接地。
前述第一、第二開關S1、S2分別和控制器23連接,並由控制器23控制該第一、第二開關S1、S2啟閉。
根據分壓原理,當可變電阻VR的阻值改變,其分壓節點上的電位即隨之改變,因此控制器23可經由改變可變電阻VR的阻值,以調整第二驅動訊號的電位大小(振幅)。
以下謹配合圖7進一步前述主動式電容觸控筆的工作原理: 當互容式觸控面板工作時,其中一軸的各感應線將輪流地傳送第一驅動訊號Tx,而在主動式電容觸控筆以其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接近或接觸互容式觸控面板表面時,其控制模組20的控制器23將使第一開關S1導通,第二開關S2開路,以進入一接收模式,此時訊號檢出電路21將偵測到第一驅動訊號Tx脈波的下降緣,接著由控制器23經由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的比較器221及積分器222檢測出第一驅動訊號Tx的強度,隨後令第一開關S1開路,第二開關S2導通,以進入一驅動模式,而由控制器23啟動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產生一相位相反的第二驅動訊號Tx’,經由感應件11送出;對於互容式觸控面板的另一軸感應線而言,不僅會接收到第一驅動訊號Tx,也會接收到第二驅動訊號Tx’,由於第二驅動訊號Tx’相位和第一驅動訊號Tx相反,因此第二驅動訊號Tx’將對第一驅動訊號Tx造成抵減,經過抵減後,互容式觸控面板另一軸感應線上接收的訊號Rx即相對減弱,經轉換為感應值,可作為報點的依據。
再者,如前揭所述,當筆身10前端的感應件11和傳送第一驅動訊號Tx的感應線之間的距離變大時,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所接收到之第一驅動訊號Tx的強度變弱,此時控制模組20的控制器23將根據第一驅動訊號Tx的訊號強度,啟動驅動訊號產生器24產生一對應的第二驅動訊號Tx’,根據上述的實施例,控制器23可改變驅動訊號產生器24中可變電阻VR的阻值,以調整第二驅動訊號Tx’的脈波電位(振幅)大小,進而改變觸摸位置周邊的感應值分布狀況而模擬手指輪廓。
請參閱圖8所示,係本發明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又一較佳實施例的電路圖,仍包括一訊號檢出電路21、一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一控制器23及一驅動訊號產生器24’,其電路構造與前一實施例大致 相同,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中,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可在控制器23的控制下,改變第二驅動訊號的電壓轉換速率。關於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具體電路和工作原理詳如以下所述。
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包括一固定電阻R與一可變電阻VR,該固定電阻R之一端串接該可變電阻VR之一端構成一分壓節點,而該固定電阻R之另一端則接地,該可變電阻VR之另一端則連接一固定電流源(I),由分壓節點構成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輸出端,且透過一第二開關S2與感應件11連接;該可變電阻VR的阻值係由控制器23控制。與前述實施例相同的是:該固定電阻R與可變電阻VR除上述連接方式外,亦可由該固定電阻R之另一端連接固定電流源(I),該可變電阻VR之另一端接地。
根據上述電路設計,可由控制器23透過改變可變電阻VR的阻值,使得第二驅動訊號的電壓跟著改變,隨即可調整其電壓轉換速率,而決定第二驅動訊號的能量強度。
在前述實施例中揭示了一個感應件11與單一控制模組20的具體構造與工作原理。在以下的實施例中,將進一步揭示多個感應件11與多個控制模組20的實施態樣,請參閱圖9、圖10所示,揭示有一筆身10’,該筆身10’的前端設有多個以放射狀且等角度排列的感應件11A~11H,本實施例中,該感應件11A~11H計有八個,且每一個感應件11A~11H分別和一個獨立的控制模組(圖中未示)電連接,每一個感應件11A~11H配合對應的控制模組獨立運作,其分別感應接收來自第一驅動訊號,並依照各自感應接收第一驅動訊號的不同強度,產生並傳送對應強度的第二驅動訊號。
在以下的實施例中,進一步揭示多個感應件11A~11H與單一控制模組20’的組合態樣,關於該控制模組20’的電路構造請參考圖11所示,其包括:多個訊號檢出電路21’、多個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一控制器23、一驅動訊號產生器24”及控制器23控制的第一、第二開關S1,S2;各訊號檢出電路21’的電路構造係與前述各實施例的訊號檢出電路21相同,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的電路構造係與前述各實施例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相同,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電路構造可與前揭實施例的驅動訊號產生器24或24’相同。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的輸入端分別和一訊號檢出電路21’的輸出端連接,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的輸出端則共同連接至控制器23,該控制器23的一輸出端和驅動訊號產生器24”連接,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輸出端是透過第二開關S2和各個感應件11A~11H電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第二開關S1、S2分別由一多工器(MUX)構成,其中第一開關S1具有多數輸入端和多數輸出端,各輸入端分別與各感應件11A~11H連接,各輸出端分別和各訊號檢出電路22’連接,其透過控制器23的控制,使成對的輸入端和輸出端輪流導通,令各感應件11A~11H輪流地接通對應的訊號檢出電路21’,由各訊號檢出電路21’透過各感應件11A~11H分別感應接收第一驅動訊號,並分別送至對應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22’檢測其訊號強度後通知控制器23,由控制器23驅動訊號產生器24”分別產生不同強度的第二驅動訊號,經第二開關S2的切換分別由各個感應件11A~11H送出。
本實施例中,第二開關S2為一對多的多工器,其具有一輸入端及多個輸出端,其輸入端和驅動訊號產生器24”的輸出端連接,各輸出端分別和各感應件11A~11H電連接,而第二開關S2的輸入 端是在控制器23的控制下輪流和各輸出端接通,亦即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在控制器23控制下所產生不同強度的第二驅動訊號是透過第二開關S2由不同的感應件11A~11H分別送出。
根據前述實施例的內容可知,各感應件11A~11H將交替地感應接收第一驅動訊號及傳送第二驅動訊號,當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處於接收模式下,控制器23將先關閉第二開關S2,同時使第一開關S1上成對的輸入端、輸出端輪流接通,讓各個對應的訊號檢出電路21’分別檢出觸控面板送出的第一驅動訊號,由於各感應件11A~11H分別位在筆身11前端的不同角度處,在趨近觸控面板時,與觸控面板內傳送第一驅動訊號的感應線的距離也不相同,因此收到的第一驅動訊號強度也會不同,而由各感應件11A~11H感應接收的第一驅動訊號,分別由對應的訊號強度檢出電路22’檢測其強度,並將檢測結果送至控制器23,由控制器23控制該驅動訊號產生器24”分別產生對應強度且反相的第二驅動訊號,以便在驅動模式下由不同的感應件11A~11H分別送出第二驅動訊號,以供觸控面板之感應線接收。
當主動式電容觸控筆為驅動模式時,則由控制器23關閉第一開關S1,且使第二開關S2的輸入端輪流與各輸出端電連接,使不同強度的第二驅動訊號分別由不同的感應件11A~11H送出。意即,各感應件11A~11H在接收模式下將分別接收不同強度的第一驅動訊號,而在驅動模式下將依據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分別送出第二驅動訊號,其中每一感應件11A~11H傳送的第二驅動訊號強度是對應於其接收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
另前述實施例中,由於各感應件11A~11H感應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不同,亦可運用於判斷筆身10相對於觸控面板的傾斜狀況。
由上述可知,本發明係利用前述裝置與控制方法,由主動式電容觸控筆模擬手指動作,對於觸控面板而言,無須針對主動式電容觸控筆的使用提供軟硬體支援,換言之,本發明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可在互容式觸控面板上獨立運作,從而解決以往主動式電容觸控筆須由觸控面板提供軟硬體支援而有使用對象限制的問題。
11‧‧‧感應件
20‧‧‧控制模組
21‧‧‧訊號檢出電路
22‧‧‧訊號強度檢測電路
23‧‧‧控制器
24‧‧‧驅動訊號產生器

Claims (25)

  1. 一種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包括:接收來自觸控面板的一第一驅動訊號;偵測前述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觸控筆對應前述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以產生並傳送一第二驅動訊號,其中該第一驅動訊號之相位與該第二驅動訊號之相位為反相。
  2. 如請求項1所述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前述第一驅動訊號是一脈波訊號,前述第二驅動訊號是一振幅隨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改變的脈波訊號。
  3. 如請求項2所述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弱,第二驅動訊號的振幅愈小;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強,第二驅動訊號的振幅愈大。
  4. 如請求項1所述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前述第一驅動訊號是一脈波訊號,前述第二驅動訊號是一隨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決定傳送時序的脈波訊號。
  5. 如請求項4所述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強,愈早送出第二驅動訊號,以提高對第一驅動訊號的抵減影響;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弱,愈晚送出第二驅動訊號,以減少對第一驅動訊號的抵減影響。
  6. 如請求項1所述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前述第一驅動訊號是一脈波訊號,前述第二驅動訊號是一根據第一驅動訊號的不同強度而為不同電壓轉換速率的脈波訊號。
  7. 如請求項6所述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強,該第二驅動訊號的電壓轉換速率愈高;該第一驅動訊號強度愈弱,該第二驅動訊號的電壓轉換速率愈低。
  8. 一種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包括:一筆身,具有一前端;一個以上的感應件,設於前述筆身的前端;一個以上的控制模組,設於前述筆身內,且與感應件電連接;該觸控筆的控制模組係透過感應件接收一來自觸控面板的第一驅動訊號,並偵測其強度後,該觸控筆的控制模組對應前述第一驅動訊號的強度以產生並傳送一第二驅動訊號,其中該第一驅動訊號之相位與該第二驅動訊號之相位為反相。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控制模組包括:一個以上的訊號檢出電路,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其輸入端與感應件電連接;一個以上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具有一輸入端及一輸出端,其輸入端和訊號檢出電路的輸出端連接;一控制器,具有一個以上的輸入端和多個輸出端,其一輸入端和訊號強度檢測電路的輸出端連接;一個以上的驅動訊號產生器,用以產生第二驅動訊號,其具有一控制端和一訊號輸出端,其控制端和控制器的一輸出端連接,其訊號輸出端和感應件電連接。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驅動訊號產生器進一步包括一固定電阻與一可變電阻,該固定電阻與可變電阻以一端串接並提供一分壓節點,由分壓節點構成訊號輸出端;該固定電阻 與可變電阻的另端分別連接電壓源或接地,該可變電阻與控制器連接,並由控制器控制其阻值。
  11. 如請求項9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驅動訊號產生器包括一固定電阻與一可變電阻,該固定電阻與可變電阻以一端串接並提供一分壓節點,由分壓節點構成訊號輸出端;該固定電阻與可變電阻的另端分別連接一固定電流源或接地,該可變電阻與控制器連接,並由控制器控制其阻值。
  12. 如請求項9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驅動訊號產生器由控制器控制以調整第二驅動訊號的傳送時序。
  13.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訊號強度檢測電路包括一比較器及一積分器,該比較器具有一輸入端、一參考端及一輸出端,其輸出端和控制器連接;參考端連接一參考電壓;該積分器具有一輸入端和一輸出端,其輸入端和訊號檢出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其輸出端和比較器的輸入端連接。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積分器包括一電容和一開關,該電容連接在比較器的輸入端和一接地端之間,該開關和電容並聯,該開關與該控制器連接,而受控制器控制其啟閉。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訊號檢出電路是一電流鏡。
  16.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訊號檢出電路的輸入端和驅動訊號產生器的輸出端分別透過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和感應件連接;該第一、第二開關是由控制器控制其啟閉。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訊號檢測出電路的輸入端和驅動訊號產生器的輸出端分別透過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和感應件連接;該第一、第二開關分別與控制器連接,由控制器控制其啟閉。
  18.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具有多個感應件和多個控制模組,每一感應件分別和一控制模組電連接。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具有多個感應件,該等感應件呈放射狀且等角度地設於筆身前端。
  20. 如請求項17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具有多個感應件和多個控制模組,每一感應件分別和一控制模組電連接。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具有多個感應件,該等感應件呈放射狀且等角度地設於筆身前端。
  22. 如請求項9至12中任一項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筆身前端設有多個感應件,且筆身內設有一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包括多個訊號檢出電路、多個訊號強度檢測電路、一第一開關及一第二開關;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的輸入端分別和各訊號檢出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的輸出端共同連接至控制器;該第一開關具有多數輸入端和多數輸出端,各輸入端分別與各感應件連接,各輸出端分別和各訊號檢出電路連接,由控制器控制使成對的輸入端和輸出端輪流導通; 該第二開關具有一輸入端及多個輸出端,其輸入端和驅動訊號產生器的輸出端連接,各輸出端分別和各感應件電連接;第二開關的輸入端由控制器控制,輪流和各輸出端電連接。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等感應件呈放射狀且等角度地設於筆身前端。
  24. 如請求項15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筆身前端設有多個感應件,且筆身內設有一控制模組;該控制模組包括多個訊號檢出電路、多個訊號強度檢測電路、一第一開關及一第二開關;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的輸入端分別和各訊號檢出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各訊號強度檢測電路的輸出端共同連接至控制器;該第一開關具有多數輸入端和多數輸出端,各輸入端分別與各感應件連接,各輸出端分別和各訊號檢出電路連接,由控制器控制使成對的輸入端和輸出端輪流導通;該第二開關具有一輸入端及多個輸出端,其輸入端和驅動訊號產生器的輸出端連接,各輸出端分別和各感應件電連接;第二開關的輸入端由控制器控制,輪流和各輸出端電連接。
  25. 如請求項24所述的主動式電容觸控筆,該等感應件呈放射狀且等角度地設於筆身前端。
TW102128620A 2013-08-09 2013-08-09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TWI521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620A TWI521394B (zh) 2013-08-09 2013-08-09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CN201410011991.3A CN104345920A (zh) 2013-08-09 2014-01-10 电容触控笔的主动式控制方法及主动式电容触控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8620A TWI521394B (zh) 2013-08-09 2013-08-09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6699A TW201506699A (zh) 2015-02-16
TWI521394B true TWI521394B (zh) 2016-02-11

Family

ID=5250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8620A TWI521394B (zh) 2013-08-09 2013-08-09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5920A (zh)
TW (1) TWI5213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8169B (zh) * 2014-08-13 2018-10-1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笔和电容笔的定位方法
CN107533384B (zh) * 2015-04-20 2020-10-20 株式会社和冠 使用了主动式触控笔及传感器控制器的方法、传感器控制器、以及主动式触控笔
US20170115753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Waltop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detecting orientation of stylus
US20170177098A1 (en) * 2015-12-17 2017-06-22 Egalax_Empia Technology Inc. Tethered Active Stylus
CN105955526A (zh) * 2016-04-22 2016-09-21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
CN106843545A (zh) * 2017-02-21 2017-06-13 宇昶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式触控笔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27356B (zh) * 2018-06-28 2021-08-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动笔、触控输入系统及驱动方法
CN110770684B (zh) * 2019-08-27 2024-02-1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笔驱动电路、驱动方法、驱动芯片及主动笔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37692A (en) * 2011-03-02 2012-09-16 Wintek Corp Touch pen
US8928635B2 (en) * 2011-06-22 2015-01-06 Apple Inc. Active stylus
TW201329797A (zh) * 2012-01-04 2013-07-16 Wintek Corp 觸控顯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6699A (zh) 2015-02-16
CN104345920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1394B (zh) 電容觸控筆的主動式控制方法及主動式電容觸控筆
US11340718B2 (en) Transmitter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US9830035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3729073B (zh) 主动式电容笔
KR101343821B1 (ko) 터치센서의 정전용량 측정회로 및 이를 갖는 정전용량식 터치패널
US20130106436A1 (en) Touch Sensor With Measurement to Noise Synchronization
EP2635946B1 (en) Method and sensor device for the detection of a gripping of a hand-held device
JP2012509610A (ja)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システム
US995272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capacitance difference
JP4850946B2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CN103777828A (zh) 可重组感测点的触控面板装置及感测方法
TW201248475A (en) Capacitance sensing devices and control methods
CN203673444U (zh) 主动式电容笔
US10416824B2 (en) Capacitance detection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WO2016147423A1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US10761661B2 (en) Capacitive touch system and sensing method thereof
CN110095664B (zh) 高精度触摸检测电路及高精度触摸检测系统
TWI493418B (zh) 電容式觸控系統及其驅動裝置
US10055033B2 (en) Active capacitive pen, and touch detection and feedback driving methods therefor
TWI479400B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的感測電路及其方法
CN105786273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及其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04978092A (zh) 触碰感应与电场感应的装置及使用其的互动装置
TWI701581B (zh) 指紋觸控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00409162C (zh) 移动侦测系统及方法
TWI411789B (zh) 電容式觸控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