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4212B -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link - Google Patents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lin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4212B
TWI504212B TW103114925A TW103114925A TWI504212B TW I504212 B TWI504212 B TW I504212B TW 103114925 A TW103114925 A TW 103114925A TW 103114925 A TW103114925 A TW 103114925A TW I504212 B TWI504212 B TW I5042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subframe
transmission
receiving terminal
typ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4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42474A (zh
Inventor
Rui Zhao
Qiubin Gao
Wenhong Chen
Ying Pe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Publication of TW201442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2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42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42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6Channel splitting in point-to-point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特別係關於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系統及設備。
傳統的蜂巢通信技術中,兩個用戶終端之間的資料通信流程如第1圖所示。兩個用戶終端的語音和資料等業務經過各自駐留的eNB(evolved Node B,演進基地台)以及核心網進行交互。
D2D(Device-to-Device,設備到設備)技術,即設備到設備直通技術,是指鄰近的用戶終端可以在近距離範圍內通過直連鏈路進行資料傳輸的方式,不需要通過中心節點(即基地台)進行轉發,如第2圖所示。D2D技術本身的短距離通信特點和直接通信方式使其具有如下優勢:用戶終端近距離直接通信方式可實現較高的資料速率、較低的延遲和較低的功耗;利用網路中廣泛分佈的用戶終端以及D2D通信鏈路的短距離特點,可以實現頻譜資源的有效利用;D2D的直接通信方式能夠適應如無線P2P(Peer to Peer,點對點)等業務的本地資料共用需求,提供具有靈活適應能力的資料服務;D2D直接通信能夠利用網路中數量龐大且分佈廣泛的通信用戶終端以拓展網路的覆蓋範圍。
LTE(Long Term Evolution)D2D技術是指工作在長期演進(LTE)授權頻段上的受LTE網路控制的D2D通信。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D2D技術的優勢,同時LTE網路的控制也可以克服傳統D2D技術的一些問題,例如干擾不可控等。LTE D2D特性的引入將使LTE技術從單純的無線移動蜂巢通信技術向著“通用連接技術”(Universal Connectivity Technology)的方向演進。
對於上行子訊框/上行載波來說,D2D link的發送端在當前的D2D子訊框中可以同時進行N2D link(Network-to-Device Link,網路到設備直通鏈路)和D2D link(Device-to-Device Link,設備到設備直通鏈路)上的發送,因此沒有D2D link和N2D link收/發雙工的問題。D2D link的接收端在當前的D2D子訊框中不能同時進行N2D link和D2D link上的發送,因此對於D2D link的接收端來說有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問題。
綜上所述,D2D link的接收端有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系統及設備,用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問題。
第一方面、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包括:設備到設備D2D接收終端向網路側設備上報網路到設備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所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 所述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所述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結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若所述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網路到設備的直通鏈路N2D link中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用通道)傳輸對應的ACK(ACKnowledge,正確應答指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錯誤應答指令)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所述D2D接收終端根據預先配置,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D2D接收終端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所述D2D接收終端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或所述D2D接收終端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之後,還包括:所述D2D接收終端在所述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用通道)傳輸的指示資訊;所述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所述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所述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結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D2D接收終端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之後,還包括:所述D2D接收終端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
第二方面、另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包括:網路側設備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所述網路側設備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所述網路側設備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或傳輸N2D link。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若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所述網路側設備在所述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或若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所述網路側設備在所述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 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業務優先順序,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包括:所述網路側設備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所述第一優先順序是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所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所述第二優先順序是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結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若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所述網路側設備在子訊框n-k上,向所述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結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種至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的任意一種,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 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若所述網路側設備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所述網路側設備在所述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PUSCH。
第三方面、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接收終端,包括:上報模組,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所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第一確定模組,用於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所述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結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確定模組具體用於:若所述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根據預先配置,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確定模組還用於: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或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確定模組還用於: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之後,在所述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所述第一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結合第三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確定模組還用於: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
第四方面、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包括:接收模組,用於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 第二確定模組,用於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結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或傳輸N2D link。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確定模組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在所述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或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所述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四方面,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確定模組具體用於: 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所述第一優先順序是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所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所述第二優先順序是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結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確定模組還用於:若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k上,向所述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結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確定模組還用於:若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所述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PUSCH。
第五方面、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接收終端,包括: 發送埠,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所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第一處理器,用於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所述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結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處理器具體用於:若所述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根據預先配置,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結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處理器還用於: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或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三種可能的實 現方式中,所述第一處理器還用於: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之後,在所述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所述第一處理器具體用於: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結合第五方面的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處理器還用於:在確定所述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
第六方面、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包括:接收埠,用於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第二處理器,用於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結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處理器具體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或傳輸N2D link。
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二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處理器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在所述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或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所述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結合第六方面,在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處理器具體用於: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處理器具體用於: 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所述第一優先順序是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所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所述第二優先順序是所述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處理器還用於:若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k上,向所述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結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處理器還用於:若確定所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所述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所述D2D接收終端的PUSCH。
第七方面、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系統,包括:D2D接收終端,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網路側設備,用於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 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
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60‧‧‧D2D接收終端
61‧‧‧網路側設備
700‧‧‧上報模組
710‧‧‧第一確定模組
800‧‧‧接收模組
810‧‧‧第二確定模組
900‧‧‧發送埠
910‧‧‧第一處理器
1000‧‧‧接收埠
1010‧‧‧第二處理器
第1A圖為背景技術蜂巢網路中用戶終端通信的資料流程程示意圖;第1B圖為背景技術用戶終端直連通信的資料流程程示意圖;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戶終端直連通信的示意圖;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戶終端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圖;第4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網路側設備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流程示意圖;第5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傳輸的示意圖;第6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系統結構示意圖;第7圖為本發明實施例D2D接收終端的第一種結構示意圖;第8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網路側設備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D2D接收終端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第10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網路側設備的第二種結構示意圖。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本發明實施例D2D接收終端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由於D2D接收終端和網路側設備能夠分別確定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從而在出現D2D接收設備需要進行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時,可以根據確定的D2D子訊框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確定傳輸方案,提供了一種解決D2D link的接收端在D2D link和N2D link的收/發雙工的方案,提高系統的資源利用率和系統性能。
本發明實施例中的D2D Link為設備到設備直通鏈路(Device-to-Device Link);N2D Link為網路到設備直通鏈路(Network-to-Device Link),具體可以參見第2圖。
以第2圖為例,網路側在N2D link上指示用戶終端A在D2D link上進行資料的傳輸;用戶終端A接收到網路側設備的指示後在D2D link上進行資料的傳輸。
網路側在N2D link上指示用戶終端B在D2D link上進行資料的傳輸;用戶終端B接收到網路側設備的指示後在D2D link上進行資料的傳輸。
需要說明的是,第2圖中是兩個UE(User Equipment,用戶設 備)進行D2D傳輸,根據需要也可以是多個UE進行傳輸,比如一個UE發送,多個UE接收。
在實施中,本發明實施例對於一對進行D2D通信的終端,在D2D子訊框之前,D2D接收終端在蜂巢通信(N2D link)上上報第一資源佔用請求;D2D發送終端可以在D2D link上上報第二資源佔用請求,如第5圖所示。
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可以是LTE/LTE-A(LTE-Advanced)系統中用於蜂巢網路(N2D link)通信的SR(Scheduling Request,調度請求)/BSR(Buffer Status Report,緩存狀態報告);第二資源佔用請求可以是用於D2D link的SR/BSR。
其中,用於N2D link的SR是網路側為蜂巢終端(這裏可以是D2D終端)配置的用於指示終端在N2D link上是否有上行資料傳輸的SR資源。N2D link上的BSR上報,表示的是蜂巢終端(本發明實施例為D2D終端)上報給基地台當前終端在N2D link上行傳輸的緩存(buffer)中的資料量的大小。
其中,用於D2D link的SR是網路為D2D終端配置的一個SR資源,其用於通知基地台D2D終端在D2D link上是否有資料要傳輸的SR資源,其可以與N2D link上的SR資源同時存在。用於D2D link的BSR上報,表示的是D2D終端上報給基地台當前D2D終端在D2D link上需要發送的buffer(緩存)中的資料量的大小。
如第3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步驟301、D2D接收終端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步驟302、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其中,D2D接收終端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式有很多,下面列舉幾種。
方式一、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
若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鏈路共用通道)傳輸對應的ACK(ACKnowledge,正確應答指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錯誤應答指令)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用戶終端根據預先配置,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若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具體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還是傳輸N2D link,可以根據預先配置按照協定中的規定確定,還可以根據預先配置接收網路側的通知,並根據網路側通知確定。
方法1:D2D接收終端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即D2D接收終端進行D2D link的接收。較佳地,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 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方法2:D2D接收終端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即D2D接收端在D2D子訊框進行N2D link上行ACK/NACK的傳輸,在D2D子訊框不接收D2D link的資料。較佳地,D2D link的資料可以通過發送端重傳的方式獲得。
以FDD(Frequency DivisionDuplex,頻分雙工)系統為例,如果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1中接收到PDSCH的傳輸,按照FDD系統中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式自動重送請求)時序的關係,需要在子訊框5中回饋ACK/NACK回饋資訊,但是子訊框5為D2D接收終端的接收子訊框。按照方法1的方式,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5中進行D2D link的接收,但是在子訊框6中進行PDSCH對應的ACK/NACK的回饋。按照上述方法2的方式,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5進行PDSCH的ACK/NACK的回饋,其通過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通道)進行傳輸。
對於TDD(Time division duplex,時分雙工)系統來說,需要根據TDD的UL(上行鏈路)/DL(下行鏈路)子訊框配置確定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
方式二、D2D接收終端根據根據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
其中,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若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則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如果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k未收到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則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這裏的k值可以根據需要設定。以LTE系統為例,較佳地,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頻分雙工)中k可以固定為4;TDD中與上下行的子訊框配置相關,TDD系統中信令指示與D2D子訊框之間的對應關係與UL grant(上行調度)和PUSCH之間的時序關係是一致的,具體可以參見3GPP TS 36.213協議,在此不再贅述。
下面以兩個實例對方式二進行說明。
實例一:
對於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上的SPS(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半持續調度)的PUSCH來說,其傳輸的子訊框是通過高層配置的。一種方法是可以將D2D子訊框和SPS的PUSCH傳輸的子訊框配置為不重疊的子訊框。另外一種方法對於D2D子訊框和SPS的PUSCH傳輸的子訊框重疊的情況,可以通過SPS PUSCH再調度的過程進行指示,也就是通過對SPS的PUSCH進行UL grant的指示。
如果D2D子訊框和SPS的PUSCH傳輸的子訊框重疊的情況,基地台可以確定D2D子訊框n是否進行N2D link上PUSCH的傳輸,如果進行N2D link上的PUSCH的傳輸,則需要在子訊框n-k中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的UL grant,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進行PUSCH的傳輸;否則,基地台在子訊框n-k中不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的UL grant,D2D接收終端 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 link的傳輸。
實例二:
對於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上PHICH(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中的ACK/NACK指示PUSCH的重傳的過程,由於在LTE系統中支援UL PUSCH的同步/非同步的重傳方式,同步的重傳是通過接收到的PHICH的指示,在固定的子訊框偏移之後進行重傳。對於非同步的重傳方式,是通過UL grant進行重傳的調度,通過NDI(New Data Indicator,新資料指示)來指示當前的PUSCH是否是重傳的資料包,這時候無論對應的PHICH回饋的是ACK/NACK。
如果PHICH指示的PUSCH重傳的子訊框與D2D子訊框重疊,基地台可以確定D2D子訊框n是否進行N2D link上PUSCH的重傳,如果進行N2D link上的PUSCH的重傳,則需要在子訊框n-k中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的UL grant,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進行PUSCH的傳輸。否則,基地台在子訊框n-k中不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的UL grant,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 link的傳輸。
方式三、方式三是方式一和方式二的結合。即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並且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這時:可以預先設定只執行某一個情況。比如出現上述方式三中的情況,可以只按照方式一或方式二。還可以由網路側通知D2D接收終端採用方式一還是方式二。還可以D2D接收終端比較ACK/NACK回饋資訊的優先順序和PUSCH傳輸的業務的優先順序,如果 PUSCH傳輸的業務的優先順序高,則採用方式二,反之,則採用方式一。優先順序可以在協定中設定,還可以網路側通知。
如第4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步驟401、網路側設備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步驟402、網路側設備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由於第一資源佔用請求是表示發送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需要發送的請求資訊,所以網路側設備可以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
其中,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式有很多,下面列舉幾種。
方式一、網路側設備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或傳輸N2D link。
若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具體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還是傳輸N2D link,可以在協議中規定,還可以由網路側確定後通知用戶終端。
方法1:若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網路側設備在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 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方法2:若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網路側設備在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方式二、網路側設備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若網路側設備根據預先配置確定用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還是傳輸N2D link,可以根據預先配置通過協定中的規定確定,還可以根據預先配置由網路側設備自身確定後通知用戶終端。
若網路側設備根據業務優先順序確定用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還是傳輸N2D link,一種較佳地方式是:網路側設備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第一優先順序是網路側設備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第二優先順序是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在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時,網路側設備確定具體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還是傳輸N2D link,並不局限於上述優先順序的方式,其他能夠使網路側設備確定具 體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還是傳輸N2D link得方式都適用本發明實施例。
較佳地,若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網路側設備在子訊框n-k上,向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這裏的k值可以根據需要設定。以LTE系統為例,較佳地,在FDD中k可以固定為4;TDD中與上下行的子訊框配置相關,TDD系統中信令指示與D2D子訊框之間的對應關係與UL grant和PUSCH之間的時序關係是一致的,具體可以參見3GPP TS 36.213協議,在此不再贅述。
較佳地,若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網路側設備在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PUSCH。
下面以兩個實例對方式二進行說明。
實例一:
對於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上的SPS(半持續調度)的PUSCH來說,其傳輸的子訊框是通過高層配置的。一種方法是可以將D2D子訊框和SPS的PUSCH傳輸的子訊框配置為不重疊的子訊框。另外一種方法對於D2D子訊框和SPS的PUSCH傳輸的子訊框重疊的情況,可以通過SPS PUSCH再調度的過程進行指示,也就是通過對SPS的PUSCH進行UL grant的指示。
如果D2D子訊框和SPS的PUSCH傳輸的子訊框重疊的情況,基地台可以確定D2D子訊框n是否進行N2D link上PUSCH的傳輸,如果進行N2D link上的PUSCH的傳輸,則需要在子訊框n-k中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的UL grant;否則,基地台在子訊框n-k中不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 的UL grant。
實例二:
對於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上PHICH中的ACK/NACK指示PUSCH的重傳的過程,由於在LTE系統中支援UL PUSCH的同步/非同步的重傳方式,同步的重傳是通過接收到的PHICH的指示,在固定的子訊框偏移之後進行重傳。對於非同步的重傳方式,是通過UL grant進行重傳的調度,通過NDI來指示當前的PUSCH是否是重傳的資料包,這時候無論對應的PHICH回饋的是ACK/NACK。
如果PHICH指示的PUSCH重傳的子訊框與D2D子訊框重疊,基地台可以確定D2D子訊框n是否進行N2D link上PUSCH的重傳,如果進行N2D link上的PUSCH的重傳,則需要在子訊框n-k中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的UL grant。否則,基地台在子訊框n-k中不發送對N2D link上PUSCH的UL grant。
方式三、方式三是方式一和方式二的結合。即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並且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這時:可以預先設定只執行某一個情況。比如出現上述方式三中的情況,可以只按照方式一或方式二。還可以由網路側確定(比如隨機確定、優先順序方式確定)採用哪種方式並通知D2D接收終端。還可以網路側比較ACK/NACK回饋資訊的優先順序和PUSCH傳輸的業務的優先順序,如果PUSCH傳輸的業務的優先順序高,則採用方式二,反之,則採用方式一(如果D2D接收終端也採用優先順序方式確定,則網路側設備可以不通知D2D接收終端)。優先順序可以在協定中 設定,還可以網路側確定後通知D2D接收終端。
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側設備可以是基地台(比如宏基地台、家庭基地台等),也可以是RN(Relay Node)中繼設備,還可以是其他網路側設備
其中,第3圖和第4圖可以合成一個流程,形成一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即先執行步驟301,再執行步驟401和步驟402。根據不同的應用,步驟302和步驟401、步驟402的時序關係可以變化,比如採用上述方式一,只需要保證步驟302在步驟301之後即可;採用上述方式二需要保證步驟302在步驟402之後。
基於同一發明構思,本發明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系統、D2D接收終端及網路側設備,由於這些設備解決問題的原理與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相似,因此這些設備的實施可以參見方法的實施,重複之處不再贅述。
如第6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系統包括:D2D接收終端60和網路側設備61
D2D接收終端60,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網路側設備61,用於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在確 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
如第7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D2D接收終端包括:上報模組700和第一確定模組710。
上報模組700,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第一確定模組710,用於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較佳地,第一確定模組710具體用於:若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根據預先配置,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較佳地,第一確定模組710還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或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較佳地,第一確定模組710還用於: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之後,在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較佳地,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第一確定模組710具體用於: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較佳地,第一確定模組710還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
如第8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的網路側設備包括:接收模組800和第二確定模組810。
接收模組800,用於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第二確定模組810,用於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較佳地,第二確定模組810具體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或傳輸N2D link。
較佳地,第二確定模組810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在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或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較佳地,第二確定模組810具體用於: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較佳地,第二確定模組810具體用於: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第一優先順序是網路側設備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第二優先順序是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較佳地,第二確定模組810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k上,向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較佳地,第二確定模組810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PUSCH。
參閱第9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 類型的D2D接收終端,包括發送埠90和第一處理器91,其中,發送埠90,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第一處理器91,用於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第一處理器91具體用於:若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根據預先配置,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第一處理器91還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或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第一處理器91還用於: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之後,在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第一處理器91具體用於: 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第一處理器91還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
參閱第10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包括接收埠1000和第二處理器1010,其中,接收埠1000,用於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第二處理器1010,用於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第二處理器1010具體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或傳輸N2D link。
第二處理器1010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在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或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第二處理器1010具體用於: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四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處理器具體用於: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第一優先順序是網路側設備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第二優先順序是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結合第六方面的第三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五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處理器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k上,向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結合第六方面或第六方面的上述任意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在第六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第二處理器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D2D接收終端的PUSCH。
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應明白,本發明的實施例可提供為方 法、系統、或電腦程式產品。因此,本發明可採用完全硬體實施例、完全軟體實施例、或結合軟體和硬體方面的實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發明可採用在一個或多個其中包含有電腦可用程式碼的電腦可用存儲介質(包括但不限於磁盤記憶體、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唯讀記憶光碟)、光學記憶體等)上實施的電腦程式產品的形式。
本發明是參照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設備(系統)、和電腦程式產品的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來描述的。應理解可由電腦程式指令實現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圖和/或方框圖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結合。可提供這些電腦程式指令到通用電腦、專用電腦、嵌入式處理機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以產生一個機器,使得通過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的處理器執行的指令產生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裝置。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存儲在能引導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以特定方式工作的電腦可讀記憶體中,使得存儲在該電腦可讀記憶體中的指令產生包括指令裝置的製造品,該指令裝置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這些電腦程式指令也可裝載到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資料處理設備上,使得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一系列操作步驟以產生電腦實現的處理,從而在電腦或其他可編程設備上執行的指令提供用於實現在流程圖一個流程或多個流程和/或方框圖一個方框或多個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驟。
上列詳細說明係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之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所揭露之技術特徵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Claims (27)

  1. 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方法包括:D2D(Device-to-Device,設備到設備)接收終端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Network-to-Device Link,網路到設備直通鏈路)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該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該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該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若該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網路到設備的直通鏈路N2D link中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用通道)傳輸對應的ACK(ACKnowledge,正確應答指令)/NACK(Negative ACKnowledge,錯誤應答指令)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該D2D接收終端根據預先配置,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D2D接收終端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該D2D接收終端在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或該D2D接收終端在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之後,還包括:該D2D接收終端在該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用通道)傳輸的指示資訊;該D2D接收終端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該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該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D2D接收終端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之後,還包括:該D2D接收終端在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
  7. 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方法包括:網路側設備根據D2D(Device-to-Device,設備到設備)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Network-to-Device Link,網路到設備直通鏈路)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該網路側設備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網路 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該網路側設備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Device-to-Device Link,設備到設備直通鏈路)或傳輸N2D link。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若該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該網路側設備在該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接收來自該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或若該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該網路側設備在該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該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包括:該網路側設備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該網路側設備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網路側設備根據業務優先順序,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包括: 該網路側設備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該第一優先順序是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該第二優先順序是該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若該網路側設備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該網路側設備在子訊框n-k上,向該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12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方法,該網路側設備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之後,還包括:若該網路側設備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該網路側設備在該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該D2D接收終端的PUSCH。
  14. 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Device-to-Device,設備到設備)接收終端,該D2D接收終端包括:上報模組,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Network-to-Device Link,網路到設備直通鏈路)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以使網路側設備在收到該第一資源佔用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第一確定模組,用於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來自該網路側 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接收終端,該第一確定模組具體用於:若該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則根據預先配置,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或N2D link。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接收終端,該第一確定模組還用於:在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D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或在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接收終端,該第一確定模組還用於:在子訊框n上進行D2D傳輸之後,在該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傳輸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17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接收終端,該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為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物理上行共用通道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該第一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在子訊框n-k收到來自網路側設備的鏈路類型指示資訊後,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D2D接收終端,該第一確定模組還用於:在確定該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為N2D link後,在子訊框n上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
  20. 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該網路側設備包括:接收模組,用於根據D2D(Device-to-Device,設備到設備)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Network-to-Device Link,網路到設備直通鏈路)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第二確定模組,用於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該第二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在確定子訊框n為需要傳輸N2D link中PDSCH傳輸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的子訊框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或傳輸N2D link。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該第二確定模組還用於: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在該子訊框n之後的可用於N2D link傳輸的上行子訊框上,接收來自該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或若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該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該D2D接收終端的N2D link中PDSCH對應的ACK/NACK回饋資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該第二確定模組具體用於:根據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子訊框n需要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根據業務優先順序或預先配置,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或傳輸D2D link。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該第二確定模組具體用於:判斷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一優先順序是否不低於D2D link傳輸的業務對應的第二優先順序,其中該第一優先順序是該網路側設備根據該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該第二優先順序是該網路側設備根據D2D發送終端上報的D2D link上的第二資源佔用請求確定的;若是,則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否則,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D2D link。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該第二確定模組還用於:若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子訊框n-k上,向該D2D接收終端發送用於指示在子訊框n進行N2D link的PUSCH傳輸的指示資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25項中任一項所述之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網路側設備,該第二確定模組還用於:若確定該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N2D link,在該子訊框n上接收來自該D2D接收終端的PUSCH。
  27. 一種確定傳輸鏈路的類型的系統,該系統包括: D2D(Device-to-Device,設備到設備)接收終端,用於向網路側設備上報N2D link(Network-to-Device Link,網路到設備直通鏈路)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根據子訊框n的類型或根據收到的該鏈路類型指示資訊,確定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其中子訊框n為D2D子訊框;網路側設備,用於根據D2D接收終端上報的N2D link上的第一資源佔用請求,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在確定D2D接收終端在N2D link上有資料傳輸請求後,確定D2D接收終端在子訊框n上傳輸鏈路的類型。
TW103114925A 2013-04-28 2014-04-25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link TWI5042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56024.1A CN104125039B (zh) 2013-04-28 2013-04-28 一种确定传输链路的类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2474A TW201442474A (zh) 2014-11-01
TWI504212B true TWI504212B (zh) 2015-10-11

Family

ID=51770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4925A TWI504212B (zh) 2013-04-28 2014-04-25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link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775148B2 (zh)
EP (1) EP2993818B1 (zh)
JP (1) JP6110017B2 (zh)
KR (1) KR101799417B1 (zh)
CN (1) CN104125039B (zh)
TW (1) TWI504212B (zh)
WO (1) WO20141770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30296B1 (ko) * 2013-07-31 2020-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대 단말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단말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6183148B2 (ja) * 2013-10-24 2017-08-2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EP3298847B1 (en) * 2015-05-22 2020-07-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uplink grants over multiple subfram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evice therefor
CN106550316B (zh) * 2015-09-21 2020-03-3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单呼方法及终端
CN106658723B (zh) * 2015-11-03 2020-04-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LTE RAN eNB 和ENS
EP3410776A4 (en) * 2016-05-11 2019-05-2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JP2019134196A (ja) * 2016-05-12 2019-08-08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信号送信方法
RU2746470C2 (ru) * 2017-04-26 2021-04-14 Хуавей Текнолоджиз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й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ью
EP3905836B1 (en) * 2018-12-29 2023-09-0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and device
US11356212B2 (en) * 2019-04-05 2022-06-07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11800866B (zh) * 2019-08-15 2023-09-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请求方法、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174006A (zh) * 2019-08-16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US20220110137A1 (en) * 2020-10-05 2022-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determination for grant-free transmissions in full-duplex system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9672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US20110268006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Controlled Device to Device / Machine to Machine Cluster Operation
WO2012016378A1 (en) * 2010-08-04 2012-02-09 Nokia Corporation A resol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contention in a device-to-device cellular reuse system
WO2012019348A1 (en) * 2010-08-12 2012-02-16 Nokia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n uplink and downlink splitting patter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 a cellular network
US20120129540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ing mixed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2932920A (zh) * 2011-08-10 2013-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请求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037517A (zh) * 2011-09-29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62771A1 (en) * 2009-08-07 2012-06-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cheduling in radio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JP5815571B2 (ja) * 2010-03-11 2015-11-17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アンド テレ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リサーチ インスチチュート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無線システムのコーディネータ装置、ソース装置及びリレイ装置の通信方法及びフレーム構造
US8811359B2 (en) * 2010-04-15 2014-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CN102395160B (zh) * 2011-06-28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传输数据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958066B (zh) * 2011-08-31 2017-09-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D2d终端通信方法和设备
WO2013119094A1 (ko) * 2012-02-10 2013-08-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서비스 타입 또는 d2d 어플리케이션 타입에 따른 d2d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002281B2 (en) * 2012-04-30 2015-04-0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enable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networks
US8737276B2 (en) * 2012-06-27 2014-05-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modified subframes
US10165552B2 (en) * 2012-08-27 2018-1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adapt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042938B2 (en) * 2012-12-27 2015-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4142576A1 (ko) * 2013-03-14 2014-09-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 직접 통신을 이용한 신호 수신 방법
US9854424B2 (en) * 2013-10-31 2017-12-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063152A (zh) * 2014-02-12 2016-10-26 Lg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79672A1 (en) * 2009-04-29 2010-11-0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US20110268006A1 (en) * 2010-04-30 2011-11-03 Nokia Corporation Network Controlled Device to Device / Machine to Machine Cluster Operation
WO2012016378A1 (en) * 2010-08-04 2012-02-09 Nokia Corporation A resol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and receiving contention in a device-to-device cellular reuse system
WO2012019348A1 (en) * 2010-08-12 2012-02-16 Nokia Corporation Configuring an uplink and downlink splitting patter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nder a cellular network
US20120129540A1 (en) * 2010-11-19 2012-05-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ignaling mixed resource allocatio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CN102932920A (zh) * 2011-08-10 2013-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调度请求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037517A (zh) * 2011-09-29 2013-04-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和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93818A1 (en) 2016-03-09
EP2993818B1 (en) 2019-08-14
KR101799417B1 (ko) 2017-11-20
EP2993818A4 (en) 2016-07-13
US20160105878A1 (en) 2016-04-14
CN104125039A (zh) 2014-10-29
WO2014177029A1 (zh) 2014-11-06
US9775148B2 (en) 2017-09-26
KR20160004373A (ko) 2016-01-12
CN104125039B (zh) 2017-11-14
JP2016522608A (ja) 2016-07-28
TW201442474A (zh) 2014-11-01
JP6110017B2 (ja) 2017-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4212B (zh)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link
JP6740495B2 (ja) 自己完結型時分割複信(tdd)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TWI797126B (zh) 上行鏈路資源的策略性映射
JP6523413B2 (ja) オープン発見リソースとセルラリソースとの衝突を回避する方法
KR10155282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디바이스간 통신
EP2936905B1 (en) Resource scheduling in direct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JP2019135882A (ja) シングルインターレースモードおよびマルチインターレースモードをサポートする時分割複信(tdd)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16503637A5 (zh)
TW201731248A (zh) 在分時雙工載波中利用共用短脈衝的延遲控制回饋
JP2015186261A (ja) デバイスツーデバイスオペレーションを処理する方法
TW201424442A (zh) 用於蜂巢式網路下的設備到設備通信的訊號傳輸方法
US9107214B2 (en) Method of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respons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1519680A (zh) 用於傳輸控制資訊的方法和設備
JP2023547121A (ja) アップリンク送信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WO2013135144A1 (zh) 时分双工自适应帧结构的重传方法、网络及终端侧设备
TW201347587A (zh) 處理分時雙工系統中資源配置的方法及其通訊裝置
WO2015062477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TWI784764B (zh) 處理混合自動重傳請求重新傳送的裝置
KR20220137656A (ko) 사이드링크 전송 자원을 구성하는 방법, 시스템,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WO2017073372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4037772A1 (zh) 发送/接收harq消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