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00266B -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 Google Patents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500266B
TWI500266B TW102131815A TW102131815A TWI500266B TW I500266 B TWI500266 B TW I500266B TW 102131815 A TW102131815 A TW 102131815A TW 102131815 A TW102131815 A TW 102131815A TW I500266 B TWI500266 B TW I5002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coupled
current path
switch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1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511473A (zh
Inventor
Chia Ming Tsai
Bo Jyun Kuo
bo we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2131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0266B/zh
Priority to US14/097,267 priority patent/US20150061730A1/en
Priority to CN201410014097.1A priority patent/CN104426530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1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14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0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02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356Bistable circuits
    • H03K3/356017Bistable circuits using additional transistors in the input circuit
    • H03K3/356034Bistable circuits using additional transistors in the input circuit the input circuit having a differential 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 Analogue/Digital Conversion (AREA)

Description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電子電路,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使用該栓鎖器的比較器。
低供給電壓(low supply voltage)電路設計是目前研究的趨勢。為了達到低功率消耗而把電路的供給電壓降低,這是一種常見的手段。但是隨著供給電壓降低,一般栓鎖器在操作上可能會遇到許多的瓶頸,例如操作速度會變慢,延遲時間明顯上升等。
圖1所示為一般栓鎖器200的電路方塊圖,其透過兩個交叉耦合對電路疊接而成。在信號轉態過程中,當圖1所示栓鎖器200的信號OUTP=信號OUTN時,電路將操作於共模(common mode)條件。此時,圖1所示栓鎖器200電路可利用直流半電路模型,進以分析電路的偏壓條件,其直流半電路示意圖,如圖2所示。在共模操作條件下,且不考慮通道長度調變效應的影響,假 設NMOS電晶體與PMOS電晶體特性相同,為了使所有的NMOS晶體與PMOS電晶體皆得到最大的轉導(transconductance),以獲得最大的信號放大增益,必須使得圖2的信號OUTP=OUTN=(Vdd-Vss)/2。若要讓電晶體得到更大的信號增益,進以提升栓鎖器200電路的操作速度,須使得電晶體的過驅動電壓(overdrive voltage)提升。然而,對於栓鎖器200電路結構而言,提升過驅動電壓可能是無法達成的,因OUTP與OUTN的最大直流電壓操作條件為(Vdd-Vss)/2。
本揭露的一種栓鎖器包括第一交叉耦合對(cross-coupled pair)電路、第一電晶體對(transistor pair)電路、第二電晶體對電路以及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其中第一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電流路徑,而第二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電流路徑。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其中第三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四電流路徑,第四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三電流路徑。第一電晶體對電路包含第一電晶體與第二電晶體。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三電流路徑,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四電流路徑,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電晶體對電路包含第三電晶體與第四電晶體。第三電晶 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電流路徑,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電流路徑,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
本揭露的一種栓鎖器的操作方法包括:配置包含有一第一電流路徑與一第二電流路徑的一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其中該第一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配置包含有一第一電晶體與一第二電晶體的一第一電晶體對電路,其中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配置包含有一第三電晶體與一第四電晶體的一第二電晶體對電路,其中該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而該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配置包含有一第三電流路徑與一第四電流路徑的一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其中該第三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該第四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在將一輸入信號注入所述第一電流路徑、所述第二電流路徑、所述第三電流路徑或所述第四電流路徑後的一信號轉態期間,由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以及該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將注入的該輸入信號放大;以及在該信號轉態期間後 的一穩態期間,由所述第一電晶體對電路截止所述第一電流路徑或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以及由所述第二電晶體對電路截止所述第三電流路徑或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
本揭露的一種比較器包括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第一電晶體對電路、第二電晶體對電路、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以及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其中第一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電流路徑,而第二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電流路徑。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其中第三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四電流路徑,第四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三電流路徑。第一電晶體對電路包含第一電晶體與第二電晶體,其中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電晶體對電路包含第三電晶體與第四電晶體,其中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第一電流路徑,而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第二電流路徑。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三電流路徑,而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四電流路徑。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依照第一輸入信號與第二輸入信號進行前置放大器操作,以對應輸出第一內部信號至第二開關的控制端與第三開關的控制端,以及對應輸出第二內部信號至第一開關的控制端與第四開關的控制端。
為讓本揭露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00、200、1400‧‧‧栓鎖器
1500‧‧‧比較器
110‧‧‧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
111、112、123、124、133、134、141、142、1511、1512、1513、1514、1515、1611、1612、1613、1614、1615、1616‧‧‧電晶體
113、114、143、144‧‧‧阻抗
120‧‧‧第一電晶體對電路
121‧‧‧第一電晶體
122‧‧‧第二電晶體
125、126、127、135、136、137、1410、1420、1430、1440、1520、1530、1540、1550、1560‧‧‧開關
130‧‧‧第二電晶體對電路
131‧‧‧第三電晶體
132‧‧‧第四電晶體
140‧‧‧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
601、602、701、702、801、802、901、902、1001、1002、1101、1102、1201、1202、1301、1302‧‧‧節點
1510‧‧‧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
1610‧‧‧輸出級電路
CLK、CLKb‧‧‧時脈信號
OUTP、OUTN、OUTP1、OUTN1、OUTP2、OUTN2、VOP1 、VOM1 、VOP2 、VOM2 ‧‧‧信號
Vdd‧‧‧系統供給電壓
Vss‧‧‧接地電壓
Vref 、Vref1 、Vref2 ‧‧‧參考電壓
VIP 、VIM ‧‧‧輸入信號
VDP 、VDM ‧‧‧內部信號
圖1是一般栓鎖器電路的電路方塊圖。
圖2為說明圖1所示一般栓鎖器電路,於共模操作條件時的直流半電路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一種栓鎖器的電路方塊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一種栓鎖器的電路示意圖。
圖5為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圖4所示一種栓鎖器的電路,於共模操作條件時的直流半電路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電路示意圖。
圖7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電路示意圖。
圖8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電路示意圖。
圖9是依照本揭露又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電路示意圖。
圖10是依照本揭露再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電路示意圖。
圖11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的電路示意圖。
圖12是依照本揭露又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的電路示意圖。
圖13是依照本揭露再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的電路示意圖。
圖14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一種含時脈信號控制的栓鎖器電路方塊示意圖。
圖15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一種含時脈信號控制的比較器電路方塊示意圖。
圖16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圖15所示比較器的輸出信號擷取電路的示意圖。
在本案說明書全文(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耦接」一詞可指任何直接或間接的連接手段。舉例而言,若文中描述第一裝置耦接於第二裝置,則應該被解釋成該第一裝置可以直接連接於該第二裝置,或者該第一裝置可以透過其他裝置或某種連接手段而間接地連接至該第二裝置。另外,凡可能之處,在圖式及實施方式中使用相同標號的元件/構件/步驟代表相同或類似 部分。不同實施例中使用相同標號或使用相同用語的元件/構件/步驟可以相互參照相關說明。
圖3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一種栓鎖器100的電路方塊示意圖。栓鎖器100包括第一交叉耦合對(cross-coupled pair)電路110、第一電晶體對(transistor pair)電路120、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以及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包含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其中第一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電流路徑,而第二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電流路徑。舉例來說,第一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二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其他實施細節容後詳述。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包含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其中第三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四電流路徑,而第四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三電流路徑。舉例來說,第三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四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其他實施細節容後詳述。
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包含第一電晶體與第二電晶體。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所述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所述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 所述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所述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所述第一電晶體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所述第一電源電壓與所述第二電源電壓可以是系統供給電壓Vdd、接地電壓Vss或是其他固定電壓。舉例來說,所述第一電源電壓與所述第二電源電壓可以分別為系統供給電壓Vdd與接地電壓Vss。
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包含第三電晶體與第四電晶體。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二電源電壓,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三電晶體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所述第一電源電壓。
當栓鎖器操作於共模條件時,即信號OUTP1與OUTN1的直流電壓條件相同,且信號OUTP2與OUTN2的直流電壓條件亦相同。此時,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與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可視為一個高增益放大器(high gain amplifier),而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以及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可視為另一個高增益放大器。當欲栓鎖的輸入信號被分別注入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與所述第二電流路徑,以及/或者被分別注入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與所述第四電流路徑時,在信號轉態期間,透過這兩個高增益放大器將注入的信號放大,同時,藉由圖3栓鎖器100的信號連接關係所形成的正回授路徑,可進一步將注入信號的差異放大,進以提供更高的信號放大增益,而達到高速的操作。
由於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受控於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因此在信號轉態期間後的穩態期間,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會截止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與/或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相類似地,由於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受控於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因此在所述穩態期間,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會截止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與/或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因此,當栓鎖器100處於穩態時,栓鎖器100可以改善靜態功率消耗。
本實施例並不限制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以及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 140的實現方式。例如,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與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內部的電晶體的通道為第一導電型(conductive type)通道,而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與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內部的電晶體的通道為第二導電型通道。若所述第一導電型為N型與P型二者之一,則所述第二導電型為N型與P型二者之另一。舉例來說,若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所述第一電晶體與第二電晶體為P通道金氧半導體(P-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電晶體,則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三電晶體與第四電晶體為N通道金氧半導體(N-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NMOS)電晶體。
綜上所述,圖3所示實施例揭露了一種栓鎖器100的操作方法。此操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驟:配置包含有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其中該第一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配置包含有第一電晶體與第二電晶體的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其中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配置包含有第三電晶體與第四電晶體的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其中該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該第一電流路徑,而該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該第二電流路徑;配置包含有第三電流路徑與第 四電流路徑的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其中該第三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該第四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的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的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該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該第三電流路徑,而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該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該第四電流路徑;在將輸入信號注入所述第一電流路徑、所述第二電流路徑、所述第三電流路徑或所述第四電流路徑後的信號轉態期間,由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以及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將注入的該輸入信號放大;以及在該信號轉態期間後的穩態期間,由所述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截止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或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以及由所述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截止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或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
圖4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一種栓鎖器100的電路示意圖。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包括第一電晶體111以及第二電晶體112。第一電晶體111配置於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所述第一電流路徑中,其中第一電晶體11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作為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耦接至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而第一電晶體111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該第一電流路徑的 控制端。第二電晶體112配置於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所述第二電流路徑中,其中第二電晶體11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作為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耦接至第一電晶體111的控制端與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而第二電晶體112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該第二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而耦接至第一電晶體111的第一端。第一電晶體11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亦為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二端)以及第二電晶體11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亦為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111與第二電晶體112可以是PMOS電晶體。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111與第二電晶體112的實現方式不以此為限。
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包括電晶體121與電晶體122。電晶體12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電晶體121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電晶體12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電晶體122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電晶體12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以及電晶體12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例如接地電壓Vss)。於本實施例中,電晶體121與電晶體122可以是NMOS電晶體。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晶體121與電晶體122的實現方式不以此為限。
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包括電晶體141以及電晶體142。電晶體141配置於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中,其中電晶體14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作為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耦接至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而電晶體141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該第三電流路徑的控制端。電晶體142配置於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中,其中電晶體14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作為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耦接至電晶體141的控制端與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而電晶體142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該第四電流路徑的控制端而耦接至電晶體141的第一端。電晶體14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亦為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電晶體14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亦為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例如接地電壓Vss)。於本實施例中,電晶體141與電晶體142可以是NMOS電晶體。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晶體141與電晶體142的實現方式不以此為限。
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包括第三電晶體131與第四電晶體132。第三電晶體13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三電晶體131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四電晶體13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四電晶體132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 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三電晶體13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以及第四電晶體13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於本實施例中,第三電晶體131與第四電晶體132可以是PMOS電晶體。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電晶體131與第四電晶體132的實現方式不以此為限。
對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與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所形成的高增益放大器而言,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可以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入端以及/或是信號輸出端。相似地,對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與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所形成的高增益放大器而言,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可以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入端以及/或是信號輸出端。例如,在一實施例中,可以只選擇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一同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入端以及信號輸出端,或者只選擇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一同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入端以及信號輸出端。又例如,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選擇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入端,以及選擇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出端;或者,選擇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出端,以及選擇第二 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入端。又例如,在其他實施例中,可以選擇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第一電流路徑與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以及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一同作為栓鎖器100的信號輸入端以及信號輸出端。
請參照圖4,當信號OUTP1=信號OUTN1且信號OUTP2=信號OUTN2時,圖4所示電路將操作於共模條件。圖5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了當圖4所示電路操作於共模條件時,其直流半電路示意圖。請參照圖5,在此假設栓鎖器100操作於共模操作條件下,即信號OUTP1=信號OUTN1且信號OUTP2=信號OUTN2,在此不考慮通道長度調變效應的影響,且假設NMOS電晶體與PMOS電晶體特性相同。此時,信號OUTP1(=信號OUTN1)的直流電壓操作條件可設計在介於Vss至(Vdd-Vss)/2之間;同理,信號OUTN2(=信號OUTP2)的直流電壓操作條件可設計在介於(Vdd-Vss)/2至Vdd之間。因此,本揭露實施例說明圖4所示一種栓鎖器100的電路內部的PMOS電晶體與NMOS電晶體,可以獲得更大的過驅動電壓,以更進一步提升信號增益,及栓鎖器的操作速度。尤其,當栓鎖器的供給電壓Vdd需要降低時,操作速度改善幅度將更大。
請參照圖4,在共模(common mode)操作條件下,信號OUTN2及信號OUTP2的電壓相等,信號OUTN1及信號OUTP1的電壓相等。假設此時欲栓鎖的輸入信號同時注入交叉耦合對電 路110與140,其中高電位的輸入信號假設被注入信號OUTN2及信號OUTN1,而低電位的輸入信號假設被注入信號OUTP2及信號OUTP1,使得電晶體141與142組成的正回授路徑開始將信號OUTN2與信號OUTP2拉開,使信號OUTN2的電壓越來越高且信號OUTP2的電壓越來越低。因此,電晶體141逐漸進入截止區(cut off region)且電晶體142逐漸進入三極區(triode region)。同時,信號OUTN2及信號OUTP2也控制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N型電晶體121及122的操作,使得電晶體122逐漸進入截止區且電晶體121逐漸進入三極區。
同時,在N型電晶體111與112組成的另一組正回授路徑中,將注入信號OUTN1及信號OUTP1中的預栓鎖的輸入信號開始將信號OUTN1與信號OUTP1拉開,使得信號OUTN1的電壓越來越高且信號OUTP1的電壓越來越低。因此,第一電晶體111逐漸進入截止區且第二電晶體112逐漸進入三極區。同時,信號OUTN1及信號OUTP1也控制電晶體131及132,使得第四電晶體132逐漸進入截止區且第三電晶體131逐漸進入三極區。由此可知,除了每一級交叉耦合對電路都為一個完整的正回授路徑外。再透過P型電晶體組成的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與N型電晶體所組成之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之間的信號OUTP1、信號OUTN1、信號OUTP2與信號OUTN2,可以形成另一個正回授路徑,可進一步的提高信號增益,進以達到高速栓鎖操作。
需注意的是,圖3所示栓鎖器100的實現方式不應受限 於圖4所示實施例。例如,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晶體111、112、131、132為N型電晶體,電晶體121、122、141、142為P型電晶體,所述第一電源電壓可以是接地電壓Vss,而所述第二電源電壓可以是另一個系統供給電壓Vdd。
圖6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電路示意圖。圖6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或圖4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請參照圖6,其中節點601可以耦接至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而節點602可以耦接至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中所述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包括第一電晶體111、第二電晶體112、阻抗113以及阻抗114。阻抗113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一電晶體11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阻抗113的第二端間接或直接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阻抗114的第一端耦接至第二電晶體11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阻抗114的第二端間接或直接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
所述阻抗113以及阻抗114可以是電晶體或其他可提供阻抗的元件。例如,圖6所示實施例是以PMOS電晶體實現阻抗113與阻抗114。其中,阻抗113與阻抗114中PMOS電晶體的閘極被供給一個參考電壓Vref1 (例如接地電壓Vss,或是其他可以讓PMOS電晶體導通的偏壓電壓)。
圖7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電路示意圖。圖7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或圖4 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請參照圖7,其中節點701可以耦接至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所述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而節點702可以耦接至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中所述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包括電晶體141、電晶體142、阻抗143以及阻抗144。阻抗143的第一端耦接至電晶體14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阻抗143的第二端間接或直接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例如接地電壓Vss)。阻抗144的第一端耦接至電晶體14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阻抗144的第二端間接或直接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
所述阻抗143以及阻抗144可以是電晶體或其他可提供阻抗的元件。例如,圖7所示實施例是以NMOS電晶體實現阻抗143與阻抗144。其中,阻抗143與阻抗144中NMOS電晶體的閘極被供給一個參考電壓Vref2 (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或是其他可以讓NMOS電晶體導通的偏壓電壓)。
圖8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電路示意圖。圖8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或圖4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請參照圖8,其中節點801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節點802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包括電晶體121、電晶體122、電晶體123以及電晶體124。電晶體12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 端,而電晶體121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電晶體123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2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電晶體123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電晶體121的控制端,而電晶體123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例如接地電壓Vss)。電晶體12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電晶體122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電晶體124的第一端耦接至電晶體12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電晶體124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電晶體122的控制端,而電晶體124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所述第二電源電壓。於本實施例中,電晶體121、電晶體122、電晶體123與電晶體124可以是NMOS電晶體。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晶體121、電晶體122、電晶體123與電晶體124的實現方式不以此為限。
圖9是依照本揭露又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電路示意圖。圖9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圖4或圖8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不同於圖8所示實施例之處,在於圖9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還包括開關125與開關126。請參照圖9,其中節點901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節點902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開關125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2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開關125的控制端耦 接至時脈信號CLKb,以及開關125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參考電壓Vref (例如接地電壓Vss或其它的偏壓電壓)。開關126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2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開關126的控制端耦接至該時脈信號CLKb,以及開關126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該參考電壓Vref 。當栓鎖器100操作於重設(reset)期間,開關125與開關126會被導通,使得電晶體121與122的第二端的電壓會被重設為該參考電壓Vref
圖10是依照本揭露再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的電路示意圖。圖10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圖4或圖8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不同於圖8所示實施例之處,在於圖10所示第一電晶體對電路120還包括開關127。請參照圖10,其中節點1001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節點1002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開關127的第一端耦(例如汲極)接至電晶體12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開關127的第二端耦(例如源極)接至電晶體12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以及開關127的控制端耦接至時脈信號CLKb。當栓鎖器100操作於重設(reset)期間,開關127會被導通,使得電晶體121與122的第二端的電壓會被平均。
圖11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的電路示意圖。圖11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或圖4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請參照圖11,其中節點1101耦接至第一交 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節點1102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包括第三電晶體131、第四電晶體132、電晶體133以及電晶體134。第三電晶體13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三電晶體131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電晶體133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三電晶體13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電晶體133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三電晶體131的控制端,而電晶體133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第四電晶體13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第四電晶體132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電晶體134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四電晶體13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電晶體134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第四電晶體132的控制端,而電晶體134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所述第一電源電壓。於本實施例中,第三電晶體131、第四電晶體132、電晶體133與電晶體134可以是PMOS電晶體。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電晶體131、第四電晶體132、電晶體133與電晶體134的實現方式不以此為限。
圖12是依照本揭露又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 對電路130的電路示意圖。圖12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圖4或圖11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不同於圖11所示實施例之處,在於圖12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還包括開關135與開關136。請參照圖12,其中節點1201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節點1202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開關135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三電晶體13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開關135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時脈信號CLK,以及開關135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參考電壓Vref (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或其它的偏壓電壓)。開關136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四電晶體13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開關136的控制端(例如閘極)耦接至該時脈信號CLK,以及開關136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該參考電壓Vref 。當栓鎖器100操作於重設期間,開關135與開關136會被導通,使得電晶體131與132的第二端的電壓會被重設為該參考電壓Vref
圖13是依照本揭露再一實施例說明圖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的電路示意圖。圖13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圖4或圖11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不同於圖11所示實施例之處,在於圖13所示第二電晶體對電路130還包括開關137。請參照圖13,開關137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三電晶體13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開關137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四電晶體13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以及開關137的控制端(例 如閘極)耦接至時脈信號CLK。當栓鎖器100操作於重設期間,開關137會被導通,使得電晶體131與132的第二端的電壓會被平均。其中,節點1301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節點1302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
圖14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一種含時脈信號控制的栓鎖器1400的電路方塊示意圖。圖14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或圖4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不同於圖4所示實施例之處,在於圖14所示栓鎖器1400還包括開關1410、開關1420、開關1430與開關1440,其皆可採用電晶體實現。請參照圖14,開關141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開關141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中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而開關1410的控制端(例如閘極)受控於時脈信號CLKb。開關142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例如接地電壓Vss),開關142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中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而開關1420的控制端(例如閘極)受控於時脈信號CLK。
開關143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參考電壓Vref (例如接地電壓Vss或是其它的偏壓電壓),開關143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三電晶體131的控制端,而開關1430的控制端 (例如閘極)受控於時脈信號CLKb。開關144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該參考電壓Vref ,開關144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四電晶體132的控制端,而開關1440的控制端(例如閘極)受控於時脈信號CLKb。當時脈信號CLK為低電壓,同時時脈信號CLKb為高電壓時,栓鎖器1400操作於重設期間。在重設期間中,開關1410與開關1420,例如以電晶體實現開關為例,此時電晶體操作於截止區(cut off region)。在重設期間中,開關1430與1440為導通(turn on),例如以電晶體實現開關為例,此時電晶體操作於三極區(triode region)。因此,信號OUTP1與信號OUTN1均被拉下至接近參考電壓Vref (例如接地電壓Vss)。由於信號OUTP1與信號OUTN1均被拉下,使得第三電晶體131與第四電晶體132均為導通,並操作於三極區。同時,使得信號OUTP2與信號OUTN2均被拉升至接近系統供給電壓Vdd。高電壓的信號OUTP2與信號OUTN2會將電晶體121與電晶體122導通,使其操作於三極區。至此,栓鎖器1400完成重設操作。
在完成重設操作後,時脈信號CLK轉態為高電壓,而時脈信號CLKb轉態為低電壓時,此時栓鎖器1400操作於栓鎖期間。於栓鎖期間,開關1410與開關1420為導通,而開關1430與1440為截止。欲栓鎖的輸入信號在比較期間中被分別注入信號OUTP1與信號OUTN1,以及/或者被分別注入信號OUTP2與信號OUTN2。基於欲栓鎖的輸入信號的差異,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正回授架構會將信號OUTP1與信號OUTN1拉開,而第二 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正回授架構會將信號OUTP2與信號OUTN2拉開,以進行栓鎖操作。所述栓鎖操作可以參照圖4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故不予贅述。
當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與140達到穩態時,例如,信號OUTP1與信號OUTP2皆為系統供給電壓Vdd而信號OUTN1與信號OUTN2皆為接地電壓Vss。由於信號OUTP1為系統供給電壓Vdd,使得電晶體112與131操作於截止區。也就是說,第二電晶體112可以在穩態中截止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而第三電晶體131可以在穩態中截止所述第三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由於信號OUTN2為接地電壓Vss,使得電晶體121與142操作於截止區。也就是說,電晶體121可以在穩態中截止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而電晶體142可以在穩態中截止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因此,當栓鎖器1400處於穩態時,可以改善靜態功率消耗。栓鎖器1400可以適用在擁有栓鎖功能需求之電路當中,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內部之感測放大器(Sense Amplifier)、比較器(comparator)、正反器(flip-flop)、…等。
圖15是依照本揭露另一實施例說明如何將栓鎖信號注入栓鎖器當中,進以形成一種具備信號比較功能的比較器1500的電路方塊示意圖。圖15所示實施例可以參照圖3、圖4、圖6至圖14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不同於圖14所示實施例之處,在於圖15所示比較器1500還包括動態前置放大器(dynamic pre-amplify) 電路1510、開關1520、開關1530、開關1540、開關1550與開關1560,其皆可採用電晶體實現。請參照圖15,開關152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參考電壓Vref (例如接地電壓Vss或是其它的偏壓電壓),開關152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三電晶體131的控制端。開關153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該參考電壓Vref ,開關153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第四電晶體132的控制端。開關154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21的控制端。第四開關155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22的控制端。第五開關1560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開關154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與開關1550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而開關1560的第二端耦(例如源極)接至該參考電壓Vref
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1510依照輸入信號VIP 與VIM 進行前置放大器操作,以對應輸出第一內部信號VDM 至開關1520的控制端與開關1550的控制端,以及對應輸出第二內部信號VDP 至開關1530的控制端與開關1540的控制端。於本實施例中,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1510包括電晶體1511、電晶體1512、電晶體1513、電晶體1514以及電晶體1515。電晶體151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電晶體1511的控制端接收時脈信號CLK,電晶體151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開關1520的控制端與開關1550的控制端。電晶體151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51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電晶體1512的控制端接收第一輸入信號VIP
電晶體1513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該第一電源電壓Vdd,電晶體1513的控制端接收該時脈信號CLK,電晶體1513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開關1530的控制端與開關1540的控制端。電晶體1514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513的第一端(例如汲極),電晶體1514的控制端接收第二輸入信號VIM 。電晶體1515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51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與電晶體1514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電晶體1515的控制端接收該時脈信號CLK,電晶體1515的第二端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例如接地電壓Vss)。
當時脈信號CLK為低電壓,時脈信號CLKb為高電壓時,比較器1500操作於重設期間。在重設期間中,電晶體1515、開關1560、開關1410與開關1420操作於截止區(cut off region),而電晶體1511、電晶體1513操作於三極區(triode region)。因此,信號VDM 與信號VDP 均被拉升至接近系統供給電壓Vdd,使得開關1520、開關1530、開關1540與開關1550操作於三極區。因此,信號VOP1 與信號VOM1 均被拉下至接近參考電壓Vref (例如接地電壓Vss)。也就是說,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共模偏壓是操作於接近接地電壓Vss附近,而不是(Vdd-Vss)/2。由於信號VOP1 與信號VOM1 均被拉下,使得信號VOP2 與信號VOM2 均被拉升至接近系統供給電壓Vdd。也就是說,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共模偏壓是操作於接近系統供給電壓Vdd附近,而不是(Vdd-Vss)/2。至此,比較器1500完成重設操 作。所述重設操作可以參照圖14的相關說明,故不再贅述。
在完成重設操作後,時脈信號CLK轉態為高電壓,而時脈信號CLKb轉態為低電壓時,此時比較器1500操作於比較期間。於比較期間,電晶體1515、開關1560、開關1410與開關1420為導通,並漸漸進入三極區,而電晶體1511、電晶體1513則操作於截止區。在比較期間中欲栓鎖的個輸入信號VIP 與VIM 的差異會讓電晶體1512與電晶體1514具有不同的放電速度。因此,於比較期間信號VDP 與信號VDP 之間也會出現差異。基於信號VDP 與信號VDP 之間的差異,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正回授路徑會將信號VOP1 與信號VOM1 拉開;而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正回授路徑會將信號VOP2 與信號VOM2 拉開,以進行栓鎖/比較操作。所述栓鎖/比較操作可以參照圖4的相關說明而類推之,故不予贅述。當交叉耦合對電路110與140達到穩態時,請參照圖14的相關說明,第一電流路徑、第二電流路徑、第三電流路徑,與第四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幾乎為零。因此,當比較器1500處於穩態時,比較器1500可以改善靜態功率消耗。
於比較器1500中,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所述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與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四者中至少一者的電壓可以作為比較器1500的比較結果。在另一實施例中,比較器1500還可以配置輸出級電路,以便輸出比較器1500 的比較結果。此輸出級電路的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第三輸入端與第四輸入端分別耦接至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110的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與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140的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以分別接收信號VOP1 、信號VOM1 、信號VOP2 與信號VOM2 。其中,該輸出級電路依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與第四輸入端而對應輸出比較器1500的比較結果。
圖16是依照本揭露實施例說明圖15所示比較器1500的輸出信號擷取電路1610的示意圖。輸出級電路1610包括電晶體1611、電晶體1612、電晶體1613、電晶體1614、電晶體1615以及電晶體1616。電晶體1611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一電源電壓(例如系統供給電壓Vdd)。電晶體1611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輸出級電路1610的第一輸入端,以接收圖15中信號VOP1 。電晶體1611的第一端(例如汲極)可以作為輸出級電路1610的第一輸出端。電晶體1612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611的第一端。電晶體1612的控制端(例如閘極)接收時脈信號CLK。電晶體1613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612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電晶體1613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輸出級電路1610的第二輸入端,以接收圖15中信號VOP2 。電晶體1613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第二電源電壓(例如接地電壓Vss)。
電晶體1614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該第一電源電 壓。電晶體1614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輸出級電路1610的第三輸入端,以接收圖15中信號VOM1 。電晶體1614的第一端(例如汲極)可以作為輸出級電路1610的第二輸出端。電晶體1615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614的第一端。電晶體1615的控制端(例如閘極)接收該時脈信號CLK。電晶體1616的第一端(例如汲極)耦接至電晶體1615的第二端(例如源極)。電晶體1616的控制端(例如閘極)作為輸出級電路1610的第四輸入端,以接收圖15中信號VOM2 。電晶體1616的第二端(例如源極)耦接至該第二電源電壓。
綜上所述,本揭露諸實施例所述栓鎖器可以在低供給電壓下操作,且擁有高速、高放大增益、低偏差量、低功率消耗等特性。所述栓鎖器可以適用在擁有栓鎖功能需求之電路當中,例如: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內部之感測放大器(Sense Amplifier)、比較器(comparator)、正反器(flip-flop)、…等。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揭露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栓鎖器
110‧‧‧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
111、112、141、142‧‧‧電晶體
120‧‧‧第一電晶體對電路
121‧‧‧第一電晶體
122‧‧‧第二電晶體
130‧‧‧第二電晶體對電路
131‧‧‧第三電晶體
132‧‧‧第四電晶體
140‧‧‧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
OUTP1、OUTN1、OUTP2、OUTN2‧‧‧信號
Vdd‧‧‧系統供給電壓
Vss‧‧‧接地電壓

Claims (25)

  1. 一種栓鎖器,包括:一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流路徑與一第二電流路徑,其中該第一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一第一電晶體對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晶體與一第二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一第二電晶體對電路,包含一第三電晶體與一第四電晶體,其中該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該第一電流路徑,而該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該第二電流路徑;以及一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一第三電流路徑與一第四電流路徑,其中該第三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該第四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與該第二電晶體對電路為一第一導電型,而該第一電晶體對電路與該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為一第二導電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包括:一第五電晶體,配置於該第一電流路徑中,其中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一端作為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該第五電晶體的一控制端作為該第一電流路徑的該控制端;以及一第六電晶體,配置於該第二電流路徑中,其中該第六電晶體的第一端作為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該控制端,而該第六電晶體的一控制端作為該第二電流路徑的該控制端而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該第一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更包括:一第一阻抗,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阻抗,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六電晶體的第二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包括:一第五電晶體,配置於該第三電流路徑中,其中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一端作為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該第五電晶體的一控制端作為該第三電流路徑的該控制端;以及一第六電晶體,配置於該第四電流路徑中,其中該第六電晶體的第一端作為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而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一控制端,而該第六電晶體的一控制端作為該第四電流路徑的該控制端而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一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更包括:一第一阻抗,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二端;以及一第二阻抗,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六電晶體的第二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二端與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電源電壓,而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二端與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電源電壓。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電晶體對電路更包括:一第五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五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以及一第六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六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電晶體對電路更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一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至一時脈信號,以及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一參考電壓;以及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二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至該時脈信號,以及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該參考電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電晶體對電路更包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二端,該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二端,以及該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至一時脈信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二電晶體對電路更包括:一第五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五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以及一第六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六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二電晶體對電路更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一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至一時脈信號,以及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一參考電壓;以及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二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至該時脈信號,以及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該參考電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二電晶體對電路更包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二端,該開關的 第二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二端,以及該開關的控制端耦接至一時脈信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電源電壓,以及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電源電壓。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更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電源電壓;以及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電源電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更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該第一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一參考電壓;以及一第二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該第二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該參考電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栓鎖器,更包括:一第三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一第四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以及一第五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開關的第二端與該第四 開關的第二端,該第五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該參考電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栓鎖器,更包括:一第六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該第六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電源電壓;以及一第七開關,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與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二端,該第七開關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電源電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栓鎖器,更包括:一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其依照一第一輸入信號與一第二輸入信號進行一前置放大器操作,以對應輸出一第一內部信號至該第二開關的控制端與該第三開關的控制端,以及對應輸出一第二內部信號至該第一開關的控制端與該第四開關的控制端。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包括:一第五電晶體,其控制端接收一時脈信號;一第六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一電源電壓,該第六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第一輸入信號;一第七電晶體,其控制端接收該時脈信號;一第八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七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七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源電壓,該第八電晶體的控 制端接收該第二輸入信號;以及一第九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六電晶體的第二端與該第八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九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時脈信號,該第九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一第二電源電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第一電流路徑、該第二電流路徑、該第三電流路徑與該第四電流路徑中至少一者的電壓作為該栓鎖器的一比較結果。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栓鎖器,更包括:一輸出級電路,其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第三輸入端與第四輸入端分別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該第四電流路徑、該第二電流路徑與該第三電流路徑,其中該輸出級電路依據該第一輸入端、該第二輸入端、該第三輸入端與該第四輸入端而對應輸出該栓鎖器的一比較結果。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栓鎖器,其中該輸出級電路包括:一第五電晶體,其控制端耦接至該輸出級電路的該第一輸入端;一第六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五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源電壓,該第六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一時脈信號;一第七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六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七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輸出級電路的該第二輸入端,而該 第七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源電壓;一第八電晶體,其控制端耦接至該輸出級電路的該第三輸入端;一第九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八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八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源電壓,該第九電晶體的控制端接收該時脈信號;以及一第十電晶體,其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九電晶體的第二端,該第十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輸出級電路的該第四輸入端,而該第十電晶體的第二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源電壓。
  24. 一種栓鎖器的操作方法,包括:配置一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其中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流路徑與一第二電流路徑,該第一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配置一第一電晶體對電路,其中該第一電晶體對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晶體與一第二電晶體,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配置一第二電晶體對電路,其中該第二電晶體對電路包含一第三電晶體與一第四電晶體,該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該第一電流路徑,而該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該第二電流路徑; 配置一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其中該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一第三電流路徑與一第四電流路徑,該第三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該第四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在將一輸入信號注入所述第一電流路徑、所述第二電流路徑、所述第三電流路徑或所述第四電流路徑後的一信號轉態期間,由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以及該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將注入的該輸入信號放大;以及在該信號轉態期間後的一穩態期間,由所述第一電晶體對電路截止所述第一電流路徑或所述第二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以及由所述第二電晶體對電路截止所述第三電流路徑或所述第四電流路徑的靜態電流。
  25. 一種比較器,包括:一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流路徑與一第二電流路徑,其中該第一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一第一電晶體對電路,包含一第一電晶體與一第二電晶體,其中該第一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一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該第二電晶體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二電流路徑的第一端; 一第二電晶體對電路,包含一第三電晶體與一第四電晶體,其中該第三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該第一電流路徑,而該第四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一交叉耦合對電路的該第二電流路徑;一第二交叉耦合對電路,包含一第三電流路徑與一第四電流路徑,其中該第三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該第四電流路徑的一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該第三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四電流路徑的第一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晶體的第一端,該第一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三電流路徑,而該第二電晶體的控制端耦接至該第四電流路徑;以及一動態前置放大器電路,其依照一第一輸入信號與一第二輸入信號進行一前置放大器操作,以對應輸出一第一內部信號至該第二開關的控制端與該第三開關的控制端,以及對應輸出一第二內部信號至該第一開關的控制端與該第四開關的控制端。
TW102131815A 2013-09-04 2013-09-04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TWI500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1815A TWI500266B (zh) 2013-09-04 2013-09-04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US14/097,267 US20150061730A1 (en) 2013-09-04 2013-12-05 Latch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comparator
CN201410014097.1A CN104426530A (zh) 2013-09-04 2014-01-13 锁存器与其操作方法与比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1815A TWI500266B (zh) 2013-09-04 2013-09-04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1473A TW201511473A (zh) 2015-03-16
TWI500266B true TWI500266B (zh) 2015-09-11

Family

ID=5258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1815A TWI500266B (zh) 2013-09-04 2013-09-04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61730A1 (zh)
CN (1) CN104426530A (zh)
TW (1) TWI5002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03069B1 (en) * 2014-03-31 2016-11-22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elf resetting latch
FR3026887B1 (fr) * 2014-10-01 2019-08-16 Dolphin Integration Cellule memoire resistant au rayonnement et a faible consommation
WO2016197153A1 (en) 2015-06-05 2016-12-08 Hassan Ihs Fast pre-amp latch comparator
CN106330176B (zh) * 2015-06-26 2019-01-29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锁存器与分频器
US9595607B2 (en) * 2015-07-27 2017-03-14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acilitation of increased locking range transistors
US10186327B1 (en) * 2017-11-09 2019-01-22 iMQ Technology Inc. Self-tracked bistable latch cell
CN110022145B (zh) * 2018-01-10 2024-04-19 荣湃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锁存器及隔离电路
US10951184B2 (en) * 2019-05-09 2021-03-16 Omni Design Technologies Inc. Push-pull dynamic amplifier circuit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6217A (en) * 1989-06-02 1991-07-30 Motorola, Inc. High-speed low-power flip-flop
US5384493A (en) * 1991-10-03 1995-01-24 Nec Corporation Hi-speed and low-power flip-flop
US7091756B2 (en) * 1997-10-03 2006-08-15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Integrated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24703A (ja) * 1991-10-03 1994-08-12 Nec Corp 半導体集積回路
US5245223A (en) * 1992-03-17 1993-09-1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MOS latching comparator
TW445714B (en) * 2000-05-05 2001-07-11 Ind Tech Res Inst Capacitor-coupled differential logic circuit
US6819156B1 (en) * 2001-11-26 2004-11-16 Xilinx, Inc. High-speed differential flip-flop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6217A (en) * 1989-06-02 1991-07-30 Motorola, Inc. High-speed low-power flip-flop
US5384493A (en) * 1991-10-03 1995-01-24 Nec Corporation Hi-speed and low-power flip-flop
US7091756B2 (en) * 1997-10-03 2006-08-15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Integrated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61730A1 (en) 2015-03-05
CN104426530A (zh) 2015-03-18
TW201511473A (zh) 2015-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0266B (zh) 栓鎖器與其操作方法與比較器
WO2017049989A1 (zh) 一种高速低功耗动态比较器
US20040027185A1 (en) High-speed differential sampling flip-flop
US9438211B1 (en) High speed latch and method
US10425065B2 (en) High-speed low-power-consumption trigger
JP4680448B2 (ja) 高速サンプリングレシーバー
US20060176085A1 (en) Comparator circuit with reduced switching noise
US20210005231A1 (en) Latching sense amplifier
US7679406B2 (en) Comparator having a preamplifier with power saved while latching data
US9203381B2 (en) Current mode logic latch
KR100200079B1 (ko)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의 감지 증폭회로
US7893726B1 (en) Leakage compensation and improved setup/hold time in a dynamic flip-flop
US7102439B2 (en) 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amplifier circuit and a sampled low power bias control technique enabling accommodation of an increased range of input levels
US20200195241A1 (en) Comparators for power and high-speed applications
CN111313871B (zh) 动态预放大电路和动态比较器
US9654091B2 (en) Rail-to-rail comparator with built-in constant hysteresis
US20060164144A1 (en) Flip-flop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178499B2 (en) Low-power offset-stored latch
US20100123506A1 (en) Multistage level translator
Shubhanand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a high speed CMOS comparator
US8427237B2 (en) Common-mode feedback circuit
US1061357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igh-speed quadrature clock
CN113206648A (zh) 放大器电路、对应的比较器装置和方法
Vaijayanthi et al. Analysis of dynamic comparators in ultra-low supply voltages for high speed ADCs
US7071772B2 (en) Differential amplif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