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8593B -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8593B
TWI498593B TW101141202A TW101141202A TWI498593B TW I498593 B TWI498593 B TW I498593B TW 101141202 A TW101141202 A TW 101141202A TW 101141202 A TW101141202 A TW 101141202A TW I498593 B TWI498593 B TW I4985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jection
lens
lens group
image
magn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1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18768A (zh
Inventor
Hsiu Hsiang Chen
Hsin Hsiang Lo
Chun Chuan Lin
Chi Shen Chang
Jyh Chern Chen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1141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8593B/zh
Priority to CN201310055465.2A priority patent/CN103809267B/zh
Priority to US13/864,207 priority patent/US913451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8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8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85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85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6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in conjunction with image converters or intensifiers, or for use with projectors, e.g. objectives for projection T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5/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5/005Dielectrophoresis, i.e. dielectric particles migrating towards the region of highest field str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3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our compon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26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for use in medical applications

Description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投影鏡頭、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在各種生物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方法中,如何高效分離並且不破壞生物細胞是十分重要的技術,尤其是應用在腫瘤細胞、幹細胞、胚胎或細菌的偵測等。因此,近年來生物分子的操控及分析技術已被廣泛研究。傳統的操控技術無法同時達到高解析度和高通量,例如光學鑷子(optical tweezers)、電泳力(electrophoresis)、介電泳力(dielectrophoresis)、行進波介電泳力(travelling-wave dielectrophoresis)、電旋(electrorotation)、磁性鑷子(magnetic tweezers)、聲波陷阱(acoustic traps)和流體流動(hydrodynamic flows)等技術。其中,光學鑷子技術雖然可達到高解析度以捕獲單顆粒子,但是其操控面積只有一百微米左右,而且光能量強度達107 W/cm2 ,很容易使局部產生過熱現象,容易使細胞死亡或失去活性,此方法不太適合長時間操作。此外,電泳力和介電泳力雖然可達到高通量,但由於缺乏空間解析度,而無法操控單顆細胞。而且介電泳流場晶片往往只具有一種功能性(例如:傳輸功能或是純粹分離功能),若要設計不同流場的介電 泳流場晶片,需要重新設計一套光罩並執行鍍膜、微影和蝕刻等複雜製程流程來製造固定電極,不僅十分的費錢、費時與費力。
有鑑於此,一種利用光誘發介電泳力(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ODEP)來使粒子泳動的操控技術已被提出。其操控方式主要是利用一光誘發介電泳影像成像系統,投射光學圖形在具有光導材料的光介電泳操控平台上,利用影像外觀與影像軌跡速度即時改變介電泳流場,以達到操縱單顆細胞與短時間內辨識大量細胞的特點,具有高解析度和高通量的功能。此種粒子操控技術可以簡化過去生物檢體前處理之繁複過程。
然而,習知的光誘發介電泳影像成像系統,其光路須先經由投影機對準物鏡以投射到晶片,再將投射至晶片之光對準另一物鏡以與電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耦合而成像,其投影光路十分複雜。並且,其投影畫面無法全部投射至晶片上,而使光誘發介電泳影像成像系統無法全畫面觀看。
本發明提出一種投影鏡頭,適於將一物體的影像投射至一投影面上。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二透鏡群以及一光圈。第一透鏡群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第二透鏡群適於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光圈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且位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 之間。第一透鏡群以及第二透鏡群適於相互調換,以改變投影鏡頭對影像的投影倍率。當投影鏡頭處於一第一狀態時,第一透鏡群位於物體與光圈之間,且第二透鏡群位於光圈與投影面之間。此時投影鏡頭具有一第一投影倍率。當投影鏡頭處於一第二狀態時,第一透鏡群位於投影面與光圈之間,且第二透鏡群位於光圈與物體之間。此時投影鏡頭具有一第二投影倍率。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第二投影倍率。
本發明提出一種投影裝置,適於將一物體的影像投射出一影像畫面於一投影面上。投影裝置包括一影像單元及一投影鏡頭。影像單元適於產生影像。投影鏡頭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配置於影像單元與投影面之間,以將影像投影至投影面而形成影像畫面。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二透鏡群以及一光圈。第一透鏡群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第二透鏡群適於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光圈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且位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第一透鏡群以及第二透鏡群適於相互調換,以改變投影鏡頭對影像的投影倍率。當投影鏡頭處於一第一狀態時,第一透鏡群位於影像單元與光圈之間,且第二透鏡群位於光圈與投影面之間。此時投影鏡頭具有一第一投影倍率。當投影鏡頭處於一第二狀態時,第一透鏡群位於投影面與光圈之間,且第二透鏡群位於光圈與影像單元之間。此時投影鏡頭具有一第二投影倍率。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第二投影倍率。
本發明提出一種光驅動微粒子裝置,包括一光電導板、一影像單元、一投影鏡頭、一控制單元以及一影像擷取單元。光電導板適於產生一光誘發介電泳力(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ODEP)以驅使多個微粒子進行泳動(phoretic motion)。影像單元適於產生一物體之一影像。投影鏡頭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配置於影像單元與光電導板之間,以將影像投影至光電導板而形成一影像畫面,使光電導板產生光誘發介電泳力。投影鏡頭包括一第一透鏡群、一第二透鏡群以及一光圈。第一透鏡群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第二透鏡群適於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光圈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且位於第一透鏡群與第二透鏡群之間。第一透鏡群以及第二透鏡群適於相互調換,以改變投影鏡頭對影像的投影倍率。當投影鏡頭處於一第一狀態時,第一透鏡群位於影像單元與光圈之間,且第二透鏡群位於光圈與投影面之間。此時投影鏡頭具有一第一投影倍率。當投影鏡頭處於一第二狀態時,第一透鏡群位於投影面與光圈之間,且第二透鏡群位於光圈與影像單元之間。此時投影鏡頭具有一第二投影倍率。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第二投影倍率。控制單元耦接投影鏡頭,以控制投影鏡頭所投射之影像畫面。影像擷取單元耦接控制單元,並擷取微粒子之移動影像。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裝置處於第一狀態時之示意圖。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裝置處於第二狀態時之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及圖2,本實施例之投影裝置100適於將一物體的影像投射於一投影面200上而形成一影像畫面。投影裝置100包括一影像單元110及一投影鏡頭120。影像單元110適於產生及顯示一物體的影像。在本實施例中,影像單元110包括液晶螢幕(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矽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面板、數位微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DMD)或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可顯示影像之元件。投影鏡頭120設置於上述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配置於影像單元110與投影面200之間,以將影像投影至投影面200而形成影像畫面。投影鏡頭120包括一第一透鏡群122、一第二透鏡群124以及一光圈126。第一透鏡群122、第二透鏡群124及光圈126分別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且光圈126位於第一透鏡群122與第二透鏡群124之間。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的位置適於彼此相互調換,以改變投影鏡頭120對影像的投影倍率。
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當投影鏡頭120處於一第一狀態時,第一透鏡群122位於影像單元110與光圈126之間,第二透鏡群124位於光圈126與投影面200之間。此時投影鏡頭120具有一第一投影倍率。如圖2所示,當投 影鏡頭120處於一第二狀態時,第一透鏡群122位於投影面200與光圈126之間,第二透鏡群124位於光圈126與影像單元110之間。此時投影鏡頭120具有一第二投影倍率,其中,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第二投影倍率。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而第二投影倍率小於1,例如:當投影鏡頭120如圖1所示之方式配置時,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10倍,而當投影鏡頭120如圖2所示之方式配置時,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0.1倍。
舉例而言,若成像圈(image circle)(成像圈在此定義為影像單元110之對角線長度)為14mm,而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之等效焦距為17.63mm,其中,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之詳細參數請參照下表1。如此配置,當第一透鏡群122位於影像單元110與光圈126之間,而第二透鏡群124位於光圈126與投影面200之間時,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10。在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之參數相同,且成像圈同為14mm的情形下,若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的位置彼此調換,意即,第一透鏡群122位於投影面200與光圈126之間,第二透鏡群124位於光圈126與影像單元110之間,此時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0.1。
在此須補充說明的是,表1中左邊第一欄所指的表面,其編號分別代表在圖1之配置狀態下由左至右依序排列之透鏡表面,其中,0為投影面200,依此類推。表1中左邊第四欄所指的材質,其中N代表透鏡之折射率,V代表阿貝數(Abbe number)。而表1中左邊第五至八欄所指的k、A4、A6及A8分別代表以下之曲面方程式(1)中之非球面係數:
其中c為透鏡曲率半徑之倒數,r為透鏡之半高(Semi-Diameter),k為非球面係數(Conic Constant),A4、A6及A8為非球面展開係數,而z為座標(z座標軸的方向如圖1所示)。
如上述之配置,利用投影鏡頭120之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的位置適於彼此相互調換之特性,本實施例即可改變投影鏡頭120對影像的投影倍率。舉例而言,若第一透鏡群122及第二透鏡群124如圖1所示之方 式配置時,投影裝置100為放大投影的狀態(投影倍率大於1),則如圖2所示,將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的位置互換,並分別調整透鏡群122、124至其對應之焦距並對應調整第二透鏡群124至與影像單元110間之距離,則可使投影裝置100轉換為縮小投影的狀態(投影倍率小於1)。
圖3是圖1之投影鏡頭之調制轉換函數(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曲線圖;圖4是圖2之投影鏡頭之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其中,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之縱軸代表對比,橫軸代表解析度(線對/毫米)(Line pairs per millimeter,LP/mm)。請先參照圖3,如圖1所示之方式配置的投影鏡頭120呈放大投影狀態,且圖3之曲線圖中,最上方之粗線C1代表投影鏡頭受到光學繞射極限(diffraction limit)等影響下的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而其餘虛線代表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由圖3之曲線圖可知,本實施例所提出之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可趨近於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換言之,如圖1所示之方式配置的投影鏡頭120的放大投影可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同理,再參照圖4,如圖2所示之方式配置的投影鏡頭120呈縮小投影狀態,且圖4之曲線圖中,最上方之粗線C1代表投影鏡頭受到光學繞射極限(diffraction limit)等影響下的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而其餘虛線代表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由圖4之曲 線圖可知,本實施例所提出之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可趨近於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換言之,如圖2所示之方式配置的投影鏡頭120的縮小投影可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圖5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裝置處於第三狀態時之示意圖。請同時參考圖1及圖3,在本實施例中,投影鏡頭120更包括一第三透鏡群128,適於替換第二透鏡群124。如圖5所示,當投影鏡頭120處於一第三狀態時,第一透鏡群122位於影像單元110與光圈126之間,且第三透鏡群128替換圖1A所示之第二透鏡群124而位於光圈126與投影面200之間,此時,投影鏡頭120具有一第三投影倍率。其中,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第三投影倍率。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而第三投影倍率小於1,例如:當投影鏡頭120如圖1所示之方式配置時,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50倍,而當投影鏡頭120如圖3所示之方式配置時,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0.05倍。
舉例而言,第一透鏡群122之焦距為25.29 mm,第二透鏡群124之焦距為26.78 mm,而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之等效焦距為19.82 mm。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之詳細參數請參照下表2,並且,成像圈(成像圈在此定義為影像單元110之對角線長度)為14mm。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如圖1之方式配置,意即,第一透鏡群122位於影像單元110與光圈 126之間,而第二透鏡群124位於光圈126與投影面200之間時,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26.23。在第一透鏡群122之參數相同,且成像圈同為14mm的情形下,若將第二透鏡群124替換成焦距為22.38mm之第三透鏡群128,意即,第三透鏡群128取代第二透鏡群124位於光圈126與影像單元110之間,此時,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三透鏡群128之等效焦距為17.2mm,且投影鏡頭120之投影倍率為0.2。在此,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三透鏡群128之詳細參數請參照下表3。在此須說明的是,表2及表3中之相關參數定義可參考表1之敘述及對照公式(1),惟表3中左邊第一欄所指的表面,其編號分別代表圖5之配置狀態下由左至右依序排列之透鏡表面,其中,0為投影面200,依此類推。
在此須補充說明的是,表2及表3中之各參數的定義請參照表1,於此不再贅述。
如上述之配置,本實施例之投影裝置100不僅可利用其投影鏡頭120之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的位置彼此相互調換來改變投影鏡頭120對影像的投影倍率,更可以將第二透鏡群124替換成第三透鏡群128,來改變投影鏡頭120對影像的投影倍率。舉例而言,若第一透鏡群122及第二透鏡群124如圖1所示之方式配置時,投影裝置100為放大投影的狀態(投影倍率大於1),若以第三透鏡群128替換第二透鏡群124,並相對調整其焦距及其至影像單元110之距離,則可使投影裝置100轉換為縮小投影的狀態(投影倍率小於1)。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處於第一狀態時之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圖7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處於第三狀態時之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請先參照圖6,在本實施例中,當投影裝置100處於第一狀態時,意即,第一透鏡群122位於影像單元110與光圈126之間,而第二透鏡群124位於光圈126與投影面200之間 時,投影鏡頭120呈放大投影狀態,且圖6之曲線圖中,最上方之粗線C1代表投影鏡頭受到光學繞射極限(diffraction limit)等影響下的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而其餘虛線代表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由圖6之曲線圖可知,本實施例所提出之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可趨近於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換言之,如此之方式配置的投影鏡頭12的放大投影可提供良好之成像品質。同理,再參照圖7,當投影裝置100處於第三狀態時,意即,將第二透鏡群124替換成第三透鏡群128時,投影鏡頭120呈縮小投影狀態,且圖7之曲線圖中,最上方之粗線C1代表投影鏡頭受到光學繞射極限(diffraction limit)等影響下的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而其餘虛線代表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由圖7之曲線圖可知,本實施例所提出之投影鏡頭120在不同像高下之實際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可趨近於理想調制轉換函數曲線。換言之,如此之方式配置的投影鏡頭120的縮小投影可提供良好的成像品質。
如此,投影裝置100即可將影像單元110產生之影像經由調整透鏡群122、124、128的配置而控制其投影於投影面200之影像畫面的大小,以提升其投影裝置100之多功性,並使投影出之影像畫面能符合投影面200之尺寸,而達到全畫面投影的效果。
上述實施例之投影裝置100除了可應用於家庭劇院等 一般之投影系統外,亦可應用於生物醫學領域中之光驅動微粒子裝置。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光驅動微粒子裝置之示意圖。請參照圖8,在本實施例中,光驅動微粒子裝置10包括一投影裝置100、一光電導板200a、一控制單元300以及一影像擷取單元400。由於本實施例之光驅動微粒子裝置10為前述實施例之投影裝置100之應用,在此沿用前述實施例的元件標號與部分內容,其中採用相同的標號來表示相同或近似的元件,並且省略了相同技術內容的說明。關於省略部分的說明可參考前述實施例,本實施例不再重複贅述。
承上述,光電導板200a適於產生一光誘發介電泳力(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ODEP)以驅使多個微粒子進行泳動(phoretic motion)。在本實施例中,光電導板200a的材料包括a-Si:H、a:Se或其他高分子感光材料。投影裝置100包括影像單元110及投影鏡頭120。影像單元110適於產生一影像。投影鏡頭120設置於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配置於影像單元110與光電導板200a之間,以將影像投影至光電導板200a而形成一影像畫面,使光電導板200a產生光誘發介電泳力。在本實施例中,光電導板200a相當於前述實施例之投影面200。控制單元300耦接投影裝置100,以控制投影裝置100所投射之影像畫面。影像擷取單元400耦接控制單元300,以擷取投影至光電導板200a之微粒子移動的影像,並將所擷取之影像傳送至控制單元300。在本實施例中,控制單元300例如為 電腦。
如上述之配置,本實施例之光驅動微粒子裝置10可利用其投影鏡頭120之第一透鏡群122以及第二透鏡群124的位置相互調換來改變投影鏡頭120對影像的投影倍率,更可以將第二透鏡群124替換成第三透鏡群128,來改變投影鏡頭120對影像的投影倍率。因此,光驅動微粒子裝置10可將影像單元110產生之影像經由調整透鏡群122、124、128的配置方式而控制其投影於光電導板200a之影像畫面的大小,提升其投影之多功性,且其投影之影像畫面能符合光電導板200a之尺寸,而達到全畫面投影的效果,進而提昇光驅動微粒子裝置10之效能。
綜上所述,本發明利用投影鏡頭之透鏡群間的位置彼此相互調換,以及替換原有之透鏡群等方法來改變其投影鏡頭對影像的投影倍率。因此,應用此投影鏡頭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可經由調整透鏡群的配置方式而控制其影像投影於投影面之畫面的大小,提升其投影之多功性。並且,由於其投影之畫面能符合投影面之尺寸,而使應用此投影鏡頭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能達到全畫面投影的效果,進而提昇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之效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100‧‧‧投影裝置
110‧‧‧影像單元
120‧‧‧投影鏡頭
122‧‧‧第一透鏡群
124‧‧‧第二透鏡群
126‧‧‧光圈
128‧‧‧第三透鏡群
200‧‧‧投影面
200a‧‧‧光電導板
300‧‧‧控制單元
400‧‧‧影像擷取單元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裝置處於第一狀態時之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裝置處於第二狀態時之示意圖。
圖3是圖1之投影鏡頭之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
圖4是圖2之投影鏡頭之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投影裝置處於第三狀態時之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處於第一狀態時之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投影鏡頭處於第三狀態時之調制轉換函數曲線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光驅動微粒子裝置之示意圖。
100‧‧‧投影裝置
110‧‧‧影像單元
120‧‧‧投影鏡頭
122‧‧‧第一透鏡群
124‧‧‧第二透鏡群
126‧‧‧光圈
200‧‧‧投影面

Claims (13)

  1. 一種投影鏡頭,適於將物體的影像投射至投影面上,該投影鏡頭包括:第一透鏡群,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第二透鏡群,適於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以及光圈,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且位於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之間,該第一透鏡群以及該第二透鏡群適於相互調換,以改變該投影鏡頭對該影像的投影倍率,其中,當該投影鏡頭處於第一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物體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二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投影面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一投影倍率,而當該投影鏡頭處於第二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投影面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二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物體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二投影倍率,該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該第二投影倍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該第二投影倍率小於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投影鏡頭,更包括第三透鏡群,適於替換該第二透鏡群,其中當該投影鏡頭處於第三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物體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三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投影面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三投影倍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投影鏡頭,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且該第三投影倍率小於1。
  5. 一種投影裝置,適於將影像投射出影像畫面於投影面上,該投影裝置包括:影像單元,適於產生該影像;以及投影鏡頭,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配置於該影像單元與該投影面之間,以將該影像投影至該投影面而形成該影像畫面,該投影鏡頭包括:第一透鏡群,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第二透鏡群,適於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以及光圈,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且位於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之間,該第一透鏡群以及該第二透鏡群適於相互調換,以改變該投影鏡頭對該影像的投影倍率,其中,當該投影鏡頭處於第一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影像單元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二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投影面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一投影倍率,當該投影鏡頭處於第二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投影面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二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影像單元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二投影倍率,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該第二投影倍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該第二投影倍率小於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投影裝置,更包括第三透鏡群,適於與該第二透鏡群作替換,設置於該影像單元與該投影面之間,其中當該投影鏡頭於第三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影像單元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三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投影面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三投影倍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投影裝置,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且該第三投影倍率小於1。
  9. 一種光驅動微粒子裝置,包括:光電導板,適於產生光誘發介電泳力(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ODEP)以驅使多個微粒子進行泳動(phoretic motion);影像單元,適於產生物體之影像;以及投影鏡頭,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配置於該影像單元與該光電導板之間,以將該影像投影至該光電導板而形成影像畫面,使該光電導板產生該光誘發介電泳力,該投影鏡頭包括:第一透鏡群,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第二透鏡群,適於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以及光圈,設置於該影像投射的光路徑上並且位於該第一透鏡群與該第二透鏡群之間,該第一透鏡群以及該第二透鏡群適於相互調換,以改變該投影鏡頭對該影像的投影倍率,當該投影鏡頭處於第一狀態時,該 第一透鏡群位於該影像單元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二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光電導板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一投影倍率,當該投影鏡頭處於第二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光電導板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二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影像單元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二投影倍率,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不等於該第二投影倍率;控制單元,耦接該投影鏡頭,以控制該投影鏡頭所投射之影像畫面;以及影像擷取單元,耦接該控制單元,並擷取該些微粒子之移動影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驅動微粒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該第二投影倍率小於1。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驅動微粒子裝置,更包括第三透鏡群,適於與該第二透鏡群作替換,設置於該影像單元與該光電導板之間,其中當該投影鏡頭於第三狀態時,該第一透鏡群位於該影像單元與該光圈之間,且該第三透鏡群位於該光圈與該光電導板之間,此時該投影鏡頭具有第三投影倍率。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光驅動微粒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投影倍率大於1,且該第三投影倍率小於1。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光驅動微粒子裝置,其中該光電導板的材料包括a-Si:H、a:Se。
TW101141202A 2012-11-06 2012-11-06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TWI4985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1202A TWI498593B (zh) 2012-11-06 2012-11-06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CN201310055465.2A CN103809267B (zh) 2012-11-06 2013-02-21 投影镜头、使用其的投影装置及光驱动微粒子装置
US13/864,207 US9134513B2 (en) 2012-11-06 2013-04-16 Projection lens, projection device and optically-induced microparticle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41202A TWI498593B (zh) 2012-11-06 2012-11-06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8768A TW201418768A (zh) 2014-05-16
TWI498593B true TWI498593B (zh) 2015-09-01

Family

ID=506221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1202A TWI498593B (zh) 2012-11-06 2012-11-06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34513B2 (zh)
CN (1) CN103809267B (zh)
TW (1) TWI4985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68468B1 (ko) 2014-12-10 2023-08-18 버클리 라잇츠, 인크. 전기역학적 디바이스들을 동작시키기 위한 시스템들
SG10202100281RA (en) 2015-04-22 2021-02-25 Berkeley Lights Inc Microfluidic cell culture
US10799865B2 (en) 2015-10-27 2020-10-13 Berkeley Lights, Inc. Microfluidic apparatus having an optimized electrowetting surface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795137B2 (en) 2016-03-31 2020-10-06 Young Optics Inc. Image-space telecentric lens
AU2017271673B2 (en) 2016-05-26 2022-04-14 Berkeley Lights, Inc. Covalently modified surfaces, kit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AU2017368267B2 (en) 2016-12-01 2022-12-15 Berkeley Lights, In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ing micro-objec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5104Y (zh) * 2007-07-13 2008-06-18 东南大学 基于复合介电泳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
US20100051465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Gwo-Bin Lee 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 chip
TW201204314A (en) * 2010-07-28 2012-02-01 Crystalvue Medical Corp Fundus optical image device
CN202433659U (zh) * 2012-01-13 2012-09-12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3729A (en) * 1994-12-12 1997-12-3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Image inputting apparatus
US20030007894A1 (en) 2001-04-27 2003-01-09 Genoptix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 of optical forces for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or sorting of particles
JP3921160B2 (ja) * 2002-10-03 2007-05-30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投射レンズ
JP4533382B2 (ja) 2003-08-28 2010-09-01 セルラ・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イクロ流体分析およびソーティング用の一体化された構造物
US7126767B2 (en) * 2003-12-05 2006-10-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Wide-angle projection lens for front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s
EP1735428A4 (en) 2004-04-12 2010-11-10 Univ California OPTOELECTRONIC TWEEZERS FOR MANIPULATING MICROPARTICLES AND CELLS
TWI252312B (en) 2005-01-21 2006-04-01 Univ Nat Sun Yat Sen Realtime microparticle sorting/manipulation system
FR2894689B1 (fr) * 2005-12-09 2008-10-17 Genewave Soc Par Actions Simpl Dispositif d'affichage en couleurs
JP2009186596A (ja) * 2008-02-04 2009-08-20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系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2009210910A (ja) * 2008-03-05 2009-09-17 Sony Corp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CN101604113B (zh) * 2008-06-13 2011-03-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光学系统及用于投影光学系统的光量控制组件
JP5200694B2 (ja) * 2008-06-25 2013-06-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光学系および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CN101876744B (zh) * 2009-04-29 2011-11-0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投影镜头
JP5431077B2 (ja) * 2009-09-03 2014-03-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レンズ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11248049A (ja) * 2010-05-26 2011-12-08 Hoya Corp ズームレンズ系
CN102370455A (zh) 2010-08-09 2012-03-14 明达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眼底光学影像装置
CN102608735B (zh) * 2011-01-19 2014-01-08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变焦投影镜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5104Y (zh) * 2007-07-13 2008-06-18 东南大学 基于复合介电泳的单细胞介电谱自动测试装置
US20100051465A1 (en) * 2008-08-28 2010-03-04 Gwo-Bin Lee Optically-induced dielectrophoresis chip
TW201204314A (en) * 2010-07-28 2012-02-01 Crystalvue Medical Corp Fundus optical image device
CN202433659U (zh) * 2012-01-13 2012-09-12 深圳市保千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照明范围可调节的光学镜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26039A1 (en) 2014-05-08
CN103809267B (zh) 2016-02-17
US9134513B2 (en) 2015-09-15
CN103809267A (zh) 2014-05-21
TW201418768A (zh) 2014-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8593B (zh) 投影鏡頭、使用其之投影裝置及光驅動微粒子裝置
CN107632392B (zh) 动态局部放大高分辨成像系统
Chan et al. Parallel Fourier ptychographic microscopy for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 with 96 cameras (96 Eyes)
US9323039B2 (en) Particle manipulation system and projection device
US20150124337A1 (en) Relay lens system for a high dynamic range projector
TW201430377A (zh) 成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9709896B2 (en) Illumination system for lithographic projection exposure step-and-scan apparatus
JP2014052511A5 (zh)
US20150124330A1 (en) Relay lens system for a high dynamic range projector
JP2014038153A (ja) 変倍投射光学系および画像投影装置
CN105812625B (zh)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US20120314197A1 (en) Maskless processing apparatus
Brückner et al. Ultra-thin wafer-level camera with 720p resolution using micro-optics
CN105812623B (zh) 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Diederich et al. Nanoscopy on the Chea (i) p
TWI491916B (zh) 成像鏡頭
CN106610542B (zh) 液晶微透镜阵列成像装置与成像方法
TWI530710B (zh) 投影裝置以及投影鏡頭
CN109270669B (zh) 远心镜头系统
Purwar et al. High‐resolution cost‐effective compact portable inverted light microscope
WO2021077485A1 (zh) 超表面稀疏孔径透镜
CN205193097U (zh) 一种原子力/荧光共定位显微成像系统
Gassner et al. Compact wide-angle array camera for presence detection
CN105739184B (zh) 配向装置、配向系统及配向方法
TW201642047A (zh) 曝光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