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93794B - Bipv連接模組 - Google Patents

Bipv連接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3794B
TWI493794B TW098130339A TW98130339A TWI493794B TW I493794 B TWI493794 B TW I493794B TW 098130339 A TW098130339 A TW 098130339A TW 98130339 A TW98130339 A TW 98130339A TW I493794 B TWI493794 B TW I49379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clip
connection module
opening
housing
bipv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0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0467A (en
Inventor
陳曉昆
馬清泰
坂本勝彦
Original Assignee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098130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379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10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0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3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379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BIPV連接模組
本發明涉及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技術,尤其涉及用於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
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的能源。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既能節約能源,緩解供電緊張問題,又能減少環境污染,因此這樣的技術得到了公眾的關注。一種常見的太陽能利用方式是將太陽能電池元件(光伏元件)通過支架安裝在已建好的屋頂上,與之相匹配的連接模組通常設置在太陽能電池元件的背面。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太陽能利用技術─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技術,該技術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為建築的一部分,例如採光屋頂、窗戶或玻璃幕牆,這樣的光伏產品在發電的同時還能具有遮風擋雨和採光的作用。在上述建築光伏一體化(BIPV)技術中,從太陽能電池元件的光電轉換元件中延伸出來的接線端子(焊帶)一般通過焊接方式與連接模組中的導電元件形成電連接,然後,通過灌膠方式進行密封。
在上述連接模組中,至少存在下述缺陷和不足之處:首先,連接模組中的導電元件通過焊接方式與從太陽能電池元件輸入的接線端子(焊帶)電連接,連接方式比較複雜,從而連接操作比較費時,生產成本比較高;其次,由於採用焊接手段,對操作工藝的要求,例如操作場合的供電要求、焊接操作的氣體、溫度等方面的要求比較高,從而工藝成本較高;再次,由於建築光伏一體化玻璃板的連接模組的體積需要比較小以適應建築物的要求,在如此小的空間內實施焊接操作增加了焊接操作的難度,使產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降低。最後,由於焊接方式形成永固定性連接,從而使太陽能電池元件與連接模組的分離不容易。
本發明之目的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和缺陷的至少一個方面。
相應地,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安裝方便和拆卸容易的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其採用彈性夾替代焊接方式,從而使太陽能電池元件的接線端子與連接模組中的導電元件形成穩定和可靠的電連接。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其提供一種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包括:殼體;容納於所述殼體中的導電體;設置於所述殼體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開口,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或負極連接的引線端子通過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殼體中的導電體電連接;以及彈性夾,所述彈性夾以使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的方式將所述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夾持在一起。
在一種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導電體包括兩個相對的大體為平面的側面;以及所述彈性夾的橫截面大體呈頂部開口的三角形,包括底壁和從所述底壁的兩端沿與所述底壁成銳角角度延伸的兩個相對側壁,其中當所述彈性夾夾持所述引線端子時,所述彈性夾的兩個相對側壁與引線端子相結合並向引線端子施加偏置作用力,以使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
可選擇地,所述導電體包括大體圓柱體部分;以及所述彈性夾的橫截面大體呈頂部開口的三角形,其包括底壁和從所述底壁的兩端沿與所述底壁成銳角角度延伸的兩個相對側壁,其中當所述彈性夾夾持所述引線端子時,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兩個相對側壁基本與所述引線端子圍繞到其上的所述導電體的所述圓柱體部分的外周緣相切,以使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
進一步地,連接模組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殼體上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一側的第二開口;以及蓋,所述蓋連接到所述殼體的第二開口上以覆蓋所述第二開口。
較佳地,當所述蓋連接到所述殼體的第二開口上時,所述彈性夾的所述底壁與所述蓋的內壁相鄰接,以防止所述彈性夾沿所述第二開口方向脫出。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所述蓋的內壁通過定位結構相結合,以通過所述蓋進一步限制所述彈性夾的偏移。
具體地,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所述蓋的內壁中的一個上的定位突起;和設置於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所述蓋的內壁中的另一個上的定位凹槽,當所述彈性夾的所述底壁與所述蓋的內壁相鄰接時,所述定位突起與所述定位凹槽相配合,從而限制所述彈性夾的偏移。
較佳地,所述彈性夾的兩個側壁的末端處分別形成彎折部,以使所述彈性夾的兩個側壁的末端沿相互分離的方向延伸。
較佳地,所述殼體大體為空心柱體形狀,所述殼體的至少一端為封閉端或為具有用於直接或通過連接器與外部電纜相連接的開口的開口端。
進一步地,所述蓋和所述第二開口之間進一步設置密封件,以形成所述蓋與所述殼體之間的密封。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導電體包括第一和第二導電體;以及所述連接模組還包括一個旁路二極體,所述旁路二極體連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之間。
可選擇地,所述導電體的一端設置成可插入到與所述殼體一端連接的連接器中,而所述導電體的另一端上具有可與所述旁路二極體的引腳匹配的插口。
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彈性夾包括第一、第二彈性夾,所述第一、第二彈性夾以使連接太陽能電池的正、負極的兩個引線端子分別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的方式將所述兩個引線端子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夾持在一起。
較佳地,連接模組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殼體的第一表面上的另一第一開口,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負極連接的兩個引線端子通過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另一第一開口與所述殼體中的第一、第二導電體分別電連接。
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採用彈性夾替代焊接方式,從而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焊接操作費時,生產成本比較高的問題,同時對操作工藝的要求不高,從而降低了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工藝成本;另外,根據本發明中的連接模組適應了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對體積的小型化要求,安裝操作方便,從而使太陽能電池元件的接線端子與連接模組中的導電元件形成穩定和可靠的電連接,進而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
此外,通過採用彈性夾方式,避免了太陽能電池元件與連接模組之間的永久連接,從而使太陽能電池元件與連接模組的拆卸方便,便於對連接模組內部元件的維修和檢查。
以下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在說明書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圖標號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參照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的說明旨在對本發明的總體發明構思進行解釋,而不應當解釋為對本發明的一種限制。
參見第一圖至第六圖,其示出了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用於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1,包括:殼體2;容納於所述殼體中的導電體3;設置於所述殼體2的下表面的開口6,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或負極(未示出)連接的引線端子4通過所述開口6與所述殼體中2的導電體3電連接;以及彈性夾5,所述彈性夾5將所述引線端子4與所述導電體3夾持在一起,從而使所述引線端子4與所述導電體3形成穩定電連接。在上述連接模組中,殼體2可由絕緣材料構成。引線端子4和導電體3均由導電材料,例如銅、鋁等材料構成。
參見第二圖和第三圖,殼體2大體為空心柱體形狀,該空心柱體的所述殼體的至少一端可形成為具有直接與外部電纜相連接的開口2a的開口端。例如第二圖和第三圖中的左端可與正極連接電纜相連接,右端可與負極連接電纜相連接。每個正、負極連接電纜可通過纜線連接器(圖中未示出)分別與相鄰的連接模組的負、正極連接電纜相連,從而增加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輸出功率。在一種變更實施例中,在上述開口2a中,導電體3可通過纜線連接器(圖中未示出)與外部電纜相連接。可選擇地,空心柱體的所述殼體的至少一端也可形成為封閉端。下面參照第四圖至第六圖對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的導電體3、彈性夾5與接線端子4的連接和結合關係進行說明。第四圖是顯示第三圖中的連接模組中的導電體、彈性夾與接線端子之間的連接關係的立體圖,其中殼體被移除;第五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的正視圖;以及第六圖是沿第五圖中A-A線截取的截面圖。
參見如第四圖和第六A圖所示,所述導電體3包括兩個相對的大體為平面的側面31、32;所述彈性夾5的橫截面大體呈一端,例如頂端開口的三角形,包括底壁51和從所述底壁51的兩端沿與所述底壁51成銳角角度延伸的兩個相對側壁52、53。彈性夾5的材料為具有一定彈性的材料構成,其可以是金屬材料,例如彈簧鋼,也可以是非金屬材料,例如聚氨酯類塑膠。由於兩個相對側壁52、53沿所述底壁51的兩端與所述底壁51成銳角角度延伸,彈性夾5在彈性作用下,其兩個相對側壁52、53可以對置於其之間的部件,例如導電體3和引線端子4,施加夾緊力。參見第五圖和第六圖,引線端子4設置在彈性夾5和導電體3之間。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引線端子4為柔性端子,其至少部分地圍繞在導電體3上。由此,當所述彈性夾5夾持所述引線端子4時,所述彈性夾5的兩個相對側壁52、53與引線端子4相結合並向引線端子4施加偏置作用力,以使引線端子4與所述導電體3形成穩定電連接。
雖然,在上文中結合第六圖對彈性夾5、導電體3和引線端子4的結合方式的實施例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參見第六B圖,導電體3包括大體圓柱體部分;以及所述彈性夾5的橫截面大體呈頂部開口的三角形,其包括底壁和從所述底壁的兩端沿與所述底壁成銳角角度延伸的兩個相對側壁,其中當所述彈性夾5夾持所述引線端子4時,所述彈性夾5的底壁和兩個相對側壁基本與所述引線端子4圍繞到其上的所述導電體3的所述圓柱體部分的外周緣相切,以使引線端子4與所述導電體3形成穩定電連接。
上述彈性夾5、導電體3和引線端子4的結合方式的各種示例性實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型形式,以使所述彈性夾5與引線端子4相結合並向引線端子4施加偏置作用力,從而實現引線端子4與所述導電體3形成穩定電連接。本發明中各附圖中所示出的各組成構件的具體結構僅僅是示例性的,而不具有限制意義。例如,對於彈性夾5,只要其橫截面形狀如前所述能夠實現與引線端子4相結合,並向引線端子4施加偏置作用力,以使引線端子4與所述導電體3形成穩定電連接,對於其縱向方向的結構(參見第四圖)不受到限制。
參見第一圖和第二圖,連接模組還包括:設置於所述殼體2上與所述上表面2b相對一側的開口8;以及蓋7,所述蓋連接到所述殼體2的開口8上以覆蓋所述開口8。通過設置開口8,可以便於彈性夾5放入到殼體2中,以便與引線端子4相結合並向引線端子4施加偏置作用力,以使引線端子4與所述導電體3形成穩定電連接。通過設置連接到所述殼體2的開口8上以覆蓋所述開口8的蓋7,可以形成對開口8一側的密封,防止外部環境,例如溫度和濕氣等對連接模組中的部件的不利影響。當然,開口8並不是必須的,當將彈性夾5通過下表面的開口6放置到殼體2中時,所述開口8也可以省略。
在上述實施例中,當所述蓋7連接到所述殼體2的開口8上時,所述彈性夾5可不與蓋7相接合。在另一種實施例中,如第六圖所示,當所述蓋7連接到所述殼體2的開口8上時,所述彈性夾5的所述底壁51與所述蓋7的內壁相鄰接,以防止所述彈性夾5沿所述開口8方向脫出。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夾5的底壁51和所述蓋7的內壁可通過定位結構相結合,以通過所述蓋7進一步限制所述彈性夾5的偏移。例如,如第六圖所所示,其中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彈性夾5的底壁51的內壁中的定位突起54;和設置於所述蓋7的內壁中的定位凹槽55,當所述彈性夾的所述底壁51與所述蓋7的內壁相鄰接時,所述定位突起54與所述定位凹槽55相配合,從而限制所述彈性夾5的偏移,例如在第六圖中的左、右方向和垂直於紙面方向上的偏移。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定位突起54設置在所述彈性夾5的底壁51的內壁中,定位凹槽55設置於所述蓋7的內壁中。但是,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顯然,定位突起54也可以設置於所述蓋7的內壁中,而定位凹槽55也可以設置於所述彈性夾5的底壁51的內壁中。再進一步地,定位突起54和定位凹槽55分別可以設置成例如十字交叉形狀,從而當十字形定位突起54與定位凹槽55相配合時,可以進一步限制所述彈性夾5在兩個方向上的偏移。
參見第六圖,所述彈性夾5的兩個側壁52、53的末端處分別形成彎折部56,以使所述彈性夾5的兩個側壁52、53的末端沿相互分離的方向延伸。通過在彈性夾5的兩個側壁52、53的末端處分別形成彎折部56,可以避免未被彎折的側壁52、53的末端對引線端子4和導電體3的側面31、32的刮傷和損壞。
在第六圖所示的一種實施例中,所述蓋7和所述開口8之間進一步設置密封件9,以形成所述蓋7與所述殼體2之間的密封。在一種實施例中,參見第六圖,蓋7大體呈倒U形,其包括底部71和兩個大體平行延伸的側壁部分72。與之對應,殼體2中設置有容納蓋7的側壁部分72的凹槽21。較佳地,密封件9設置在所述殼體2中的凹槽21與蓋7的側壁部分72之間,從而以形成所述蓋7與所述殼體2之間的密封。雖然,在上述實施例中,密封件9設置在所述殼體2中的凹槽21與蓋7的側壁部分72之間,但是,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密封件9可以設置在所述蓋7和所述開口8之間的任何適宜的位置,以形成所述蓋7與所述殼體2之間的密封。
此外,參見第六圖,蓋7的側壁部分72設置有卡接凸起73,與之對應,在殼體2上設置有卡接開口22,蓋7的側壁部分72設置有卡接凸起73在彈性形變下插入到所述殼體2中的凹槽21中,然後克服彈性形變進入到所述殼體2的卡接開口22中,從而將蓋7連接到殼體2上以密封開口8。顯然,蓋7可以通過多種其它替代方式,例如鉸鏈、螺紋連接等連接到殼體2上以密封開口8。
在一種實施例中,如第三圖、第四圖所示,所述導電體3採用包括兩個導電體3’、3”的形式;以及所述連接模組還包括一個旁路二極體10’所述旁路二極體10連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3’、3”之間。在第三圖和第四圖中,與太陽能電池的正、負極相連的兩個引線端子4、4在彈性夾5的偏置作用下分別與第一、第二導電體3’、3”導電連接。在第一、第二導電體3’、3”的兩端可以連接有正負極連接電纜(圖中未示出)。在一種較佳實施例中,每根連接電纜通過連接器或另一連接電纜與相鄰的電池模組串聯,以此來擴大輸出功率,最外端的兩個模組的正、負極連接電纜形成一輸出電壓,用於實現整個太陽能電池組的電能輸出。旁路二極體10以與電池的輸出電壓相反的方向連接,以便分流電池的反向偏壓的電流。
導電體3的一端設置成可插入到與所述殼體2一端連接的纜線連接器,而導電體3的另一端設置可與旁路二極體10的引腳10a、10b匹配的插口30。如第四圖所示,導電體3的一端呈圓柱體,但是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例如其可以設置成任何適宜的其它形狀,例如稜柱形等。
參見第二圖和第四圖,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夾5包括第一、第二彈性夾5’、5”,所述第一、第二彈性夾5’、5”以使連接太陽能電池的正、負極的兩個引線端子4、4分別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3’、3”形成穩定電連接的方式將所述兩個引線端子4、4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3’、3”夾持在一起。
進一步地,參見第一圖至第三圖,連接模組包括設置於所述殼體2的下表面上的另一開口6’,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負極連接的兩個引線端子4、4通過所述開口6和所述另一開口6’與所述殼體2中的第一、第二導電體3’、3”分別電連接。與下表面上的所述開口6和所述另一開口6’對應,殼體2的上表面2b上設置有兩個開 口8。
雖然,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負極連接的兩個引線端子4、4通過所述開口6和所述另一開口6’與所述殼體2中的第一、第二導電體3’、3”分別電連接,但是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此。例如,開口6和另一開口6’也可以形成為一個開口,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負極連接的兩個引線端子4、4通過一個開口與所述殼體2中的第一、第二導電體3’、3”分別電連接。
從本發明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改進的一種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採用彈性夾替代焊接方式,從而避免了現有技術中焊接操作費時,生產成本比較高的問題,同時對操作工藝的要求不高,從而降低了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工藝成本;另外,根據本發明中的連接模組適應了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對體積的小型化要求,安裝操作方便,從而使太陽能電池元件的接線端子與連接模組中的導電元件形成穩定和可靠的電連接,進而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和可靠性。此外,通過採用彈性夾方式,避免了太陽能電池元件與連接模組之間的永久連接,從而使太陽能電池元件與連接模組的拆卸方便,便於對連接模組內部元件的維修和檢查。
雖然本發明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是附圖中公開的實施例旨在對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進行示例性說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一種限制。說明書中表示方位的術語例如“上”、“下”、“上表面”、“下表面”為表述的方便,為各個附圖中的上方和下方,但是上述方位可以指示任何方位,例如“下”、“上”、“左”和“右”等。
雖然本總體發明構思的一些實施例已被顯示和說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在不背離本總體發明構思的原則和精神的情況下,可對這些實施例做出改變,本 發明的範圍以請求項和它們的均等物限定。
1‧‧‧連接模組
2‧‧‧殼體
2a‧‧‧開口
2b‧‧‧上表面
3‧‧‧導電體
3’‧‧‧第一導電體
3”‧‧‧第二導電體
4‧‧‧引線端子
5‧‧‧彈性夾
5’‧‧‧第一彈性夾
5”‧‧‧第二彈性夾
6‧‧‧開口
6’‧‧‧開口
7‧‧‧蓋
8‧‧‧開口
9‧‧‧密封件
10‧‧‧旁路二極體
10a‧‧‧引腳
10b‧‧‧引腳
21‧‧‧凹槽
22‧‧‧卡接開口
30‧‧‧插口
31‧‧‧側面
32‧‧‧側面
51‧‧‧底壁
52‧‧‧側壁
53‧‧‧側壁
54‧‧‧定位突起
55‧‧‧定位凹槽
56‧‧‧彎折部
71‧‧‧底部
72‧‧‧側壁部分
73‧‧‧卡接凸起
第一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的立體圖;第二圖是顯示第一圖中的連接模組的立體分解圖;第三圖是第一圖中的連接模組的縱向剖視圖;第四圖是顯示第三圖中的連接模組中的導電體、彈性夾與接線端子之間的連接關係的立體圖,其中殼體被移除;第五圖是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的建築光伏一體化系統的連接模組的正視圖;以及第六圖是沿第五圖中A-A線截取的截面圖,其中第六A圖是第五圖中A-A線截取的彈性夾的一種實施例的截面圖;第六B圖是第五圖中A-A線截取的彈性夾的另一種實施例的截面圖。
2‧‧‧殼體
2a‧‧‧開口
2b‧‧‧上表面
3’‧‧‧第一導電體
3”‧‧‧第二導電體
4‧‧‧引線端子
6‧‧‧開口
6’‧‧‧開口
7‧‧‧蓋
10‧‧‧旁路二極體
10a‧‧‧引腳
10b‧‧‧引腳

Claims (14)

  1. 一種BIPV連接模組,包括:殼體;容納於所述殼體中的導電體;設置於所述殼體的第一表面上的第一開口,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極或負極連接的引線端子通過所述第一開口與所述殼體中的導電體電連接;彈性夾,所述彈性夾將所述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夾持在一起,以使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形成穩定的電連接;設置於所述殼體上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一側的第二開口;以及蓋,所述蓋連接到所述殼體的第二開口上以覆蓋所述第二開口。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所述導電體包括兩個相對的大體為平面的側面;以及所述彈性夾的橫截面大體呈頂部開口的三角形,包括底壁和從所述底壁的兩側沿與所述底壁成銳角角度延伸的兩個相對側壁;其中當所述彈性夾夾持所述引線端子時,所述彈性夾的兩個相對側壁與引線端子相結合並向引線端子施加偏置作用力,以使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所述導電體包括大體圓柱體部分;以及所述彈性夾的橫截面大體呈頂部開口的三角形,其包括底壁和從所述底壁的兩端沿與所述底壁成銳角角度延伸的兩個相對側壁; 其中當所述彈性夾夾持所述引線端子時,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兩個相對側壁基本與所述引線端子圍繞到其上的所述導電體的所述圓柱體部分的外周緣相切,以使引線端子與所述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當所述蓋連接到所述殼體的第二開口上時,所述彈性夾的所述底壁與所述蓋的內壁相鄰接,以防止所述彈性夾沿所述第二開口方向脫出。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所述蓋的內壁通過定位結構相結合,以通過所述蓋進一步限制所述彈性夾的偏移。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所述定位機構包括:設置於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所述蓋的內壁中的一個上的定位突起;以及設置於所述彈性夾的底壁和所述蓋的內壁中的另一個上的定位凹槽,當所述彈性夾的所述底壁與所述蓋的內壁相鄰接時,所述定位突起與所述定位凹槽相配合,從而限制所述彈性夾的偏移。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所述彈性夾的兩個側壁的末端處分別形成彎折部,以使所述彈性夾的兩個側壁的末端沿相互分離的方向延伸。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 其中:所述殼體大體為空心柱體形狀,所述殼體的至少一端為封閉端或為具有用於直接或通過連接器與外部電纜相連接的開口的開口端。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所述蓋和所述第二開口之間進一步設置密封件,以形成所述蓋與所述殼體之間的密封。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8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導電體包括第一和第二導電體;以及所述連接模組還包括一個旁路二極體,所述旁路二極體連接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之間。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中:所述導電體的一端設置成可插入到與所述殼體一端連接的連接器,而所述導電體的另一端上具有可與二極體的引腳匹配的插口。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彈性夾包括第一、第二彈性夾,所述第一、第二彈性夾以使連接太陽能電池的正、負極的兩個引線端子分別將所述兩個引線端子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夾持在一起,以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特徵在於: 所述彈性夾包括第一、第二彈性夾,所述第一、第二彈性夾以使連接太陽能電池的正、負極的兩個引線端子分別將所述兩個引線端子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夾持在一起,以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電體形成穩定電連接。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BIPV連接模組,其特徵在於進一步包括:設置於所述殼體的第一表面上的另一第一開口,與太陽能電池板的正、負極連接的兩個引線端子通過所述第一開口和所述另一第一開口與所述殼體中的第一、第二導電體分別電連接。
TW098130339A 2009-09-09 2009-09-09 Bipv連接模組 TWI493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0339A TWI493794B (zh) 2009-09-09 2009-09-09 Bipv連接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0339A TWI493794B (zh) 2009-09-09 2009-09-09 Bipv連接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0467A TW201110467A (en) 2011-03-16
TWI493794B true TWI493794B (zh) 2015-07-21

Family

ID=44836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0339A TWI493794B (zh) 2009-09-09 2009-09-09 Bipv連接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9379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1444U (en) * 2008-10-07 2009-02-21 Tapollop Technology Co Ltd Solar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and connection device thereof
TWM371972U (en) * 2009-06-23 2010-01-01 Ks Terminals Inc Photovoltaic battery module and junction box therei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1444U (en) * 2008-10-07 2009-02-21 Tapollop Technology Co Ltd Solar photovoltaic junction box and connection device thereof
TWM371972U (en) * 2009-06-23 2010-01-01 Ks Terminals Inc Photovoltaic battery module and junction box there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0467A (en) 201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01505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ガラス用の組合わせ式太陽光発電パネル
CN201260137Y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接线盒
JP2009094072A (ja) 電気接続システム
JP5399258B2 (ja) 多数の光起電力モジュールを接続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WO2010134572A1 (ja) 接続端子、端子接続構造、及び端子ボックス
JP5660577B2 (ja) 建物一体型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接続モジュール
KR100930103B1 (ko) 태양광발전장치의 분리형 분기장치용 정션박스
US7927132B1 (en) Junction box and conductive terminals therein
CN201656141U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JP2001148493A (ja) 太陽電池パネル用のコネクタ装置
JP5791309B2 (ja) 建物一体型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用接続モジュール
CN105190943A (zh) 汇流条模块和供电装置
CN201435694Y (zh) 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接线盒
CN201435696Y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构件
TWI493794B (zh) Bipv連接模組
CN201515029U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US2012015694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US7988486B1 (en) Junction box and conductive terminals therein
TWI499134B (zh) Bipv連接模組
CN101931184A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WO2010067466A1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90110709A (ko) 건물일체형 태양광 모듈에 사용되는 클립형 bipv 정션박스
CN101728660B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CN101728659B (zh) 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的接线模块
CN216346133U (zh) 灯具卡紧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