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9890B - 基於通道品質指標偏移之調變及寫碼機制回復 - Google Patents
基於通道品質指標偏移之調變及寫碼機制回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89890B TWI489890B TW102123380A TW102123380A TWI489890B TW I489890 B TWI489890 B TW I489890B TW 102123380 A TW102123380 A TW 102123380A TW 102123380 A TW102123380 A TW 102123380A TW I489890 B TWI489890 B TW I489890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quality
- mcs
- offset
- quality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780 Urticar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係關於無線裝置,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一種用於在通信中斷後加速MCS回復之系統及方法。
無線通信系統的使用正迅速地增長。另外,無線通信技術已自僅語音通信演進至亦包括資料(諸如,網際網路及多媒體內容)之傳輸。隨著無線通信系統演進,無線通信技術之後繼幾代趨於被開發。新一代無線技術之採用可為一漸進過程,在該漸進過程期間,類似技術之一或多個先前代可(例如)在一時間週期內與新一代技術共存,直至新一代無線技術經完全部署。
另外,存在眾多不同無線通信技術及標準。無線通信標準之一些實例包括GSM、UMTS、LTE、CDMA2000(例如,1xRTT、1xEV-DO)、IEEE 802.11(WLAN或Wi-Fi)、IEEE 802.16(WiMAX)、藍芽及其他。此等標準中之一些可伺服互補功能,而其他標準通常可被認為是嘗試實現消費者中之類似需求的競爭者。
為了提供無線通信技術之多代之間的連續性,為了提供互補功能性,及/或為了其他原因,常可能需要提供裝置使用多種無線技術或標準通信之能力。此可藉由為每一無線技術提供獨立RF電路,及/或藉由為無線裝置中實施之兩種或兩種以上無線技術提供共用RF電
路來實現。
在一些無線通信系統中,為了在基地台(BS)與無線使用者設備(UE)裝置之間提供改良之通信,UE可計算指示通道品質之各種量度以用於回饋至BS。BS可使用此回饋來調整其與UE之通信以提供與UE的改良之通信。舉例而言,在一些系統中,此等通道品質量度可由BS用以判定待指派至每一UE之碼率及調變機制。碼率及調變機制可經選擇以不僅最大化至特定UE之輸送量,且亦經由排程來改良基地台通信區域(例如,小區)之總輸送量。通道品質指標之使用因此可允許BS更完整地利用無線通道之狀態以改良與各種無線UE裝置之通信輸送量。
然而,若無線裝置經組態以使用一共用RF電路使用多個無線技術來通信,則週期地自根據該等無線技術中之一者的使用調離共用RF電路以便使用其他者可為必要的。此通信中斷可引起不同步情形且可破壞UE提供通道品質回饋資訊至BS以使BS能夠判定用於UE裝置之適當碼率及調變機制的正常處理程序。此可導致當調回至原始無線技術時UE之下行鏈路(DL)能力之不必要的損失。
此外,在長期衰落情形下,甚至在多個無線技術之間來回調諧並非一關注之問題的狀況下,中斷之通信仍可導致類似不同步情形及/或UE上之DL能力的損失。因此,無線通信之改良將為需要的。
鑒於前述及其他關注問題,本文中呈現用於在通信中斷後操縱下行鏈路輸送量(例如,藉由調變及寫碼機制(MCS))回復之方法及經組態以實施該方法之無線使用者設備(UE)裝置的實施例。UE可包括用於執行與基地台(BS)之無線通信的一或多個無線電,包括一或多個天線。UE亦可包括經組態以實施該方法之裝置邏輯(其可包括處理器及記憶體媒體及/或硬體邏輯)。亦呈現包含可由處理器執行以執行方
法之部分或所有的程式指令之記憶體媒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存取記憶體媒體)的實施例。該方法可如下執行。
UE裝置可根據第一無線通信協定與第一BS通信。可判定UE與第一BS之間的通信中斷已發生。
作為一可能性,中斷可為長期衰落。在此狀況下,UE可藉由監視通道條件(例如,量測指示通道條件之品質)來判定中斷發生,且可當滿足某些條件(例如,一旦通道條件已返回至正常條件範圍內)時判定中斷(長期衰落)已結束。
作為另一可能性,UE可經組態以使用第二無線通信協定使用一在第一無線通信協定與第二無線通信協定之間共用的無線電來通信。在此狀況下,通信中斷可包括UE裝置自第一BS「調離」,以便根據第二無線通信協定與第二基地台通信。在此狀況下,UE可在UE裝置「調回」並恢復根據第一無線通信協定與第一BS之通信時判定中斷已結束。
在中斷後恢復根據第一無線通信協定與第一BS之通信時,UE可產生第一通道品質資訊。舉例而言,若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為LTE,則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可包括CQI值。可至少部分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而產生第一通道品質資訊。
另外,可按一第一偏移來修改第一通道品質資訊。該第一偏移可經組態以藉由第一BS(例如)基於判定UE與第一BS之間的通信中斷發生而操縱一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例如,如由MCS分配所反映)。作為一可能性,第一偏移可為小的固定偏移。或者,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可完全地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可傳輸至第一BS。
UE可自第一BS接收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可反映第一經分配之下行鏈路輸送量。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可
包括第一MCS分配,其可指定待用於自第一BS至UE之下行鏈路通信中的調變及寫碼之類型。MCS分配可直接影響自第一BS至UE之下行鏈路輸送量,且因此可有效地被認為反映UE之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
第一下行鏈路輸送量可由BS至少部分基於自UE接收之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來分配。舉例而言,由第一BS進行之MCS分配可至少部分基於自UE接收之通道品質資訊。由第一BS進行之MCS分配亦可至少部分基於最近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諸如,區塊錯誤率估計)之一或多個估計。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可包括自通信中斷的時間週期之估計,且因此可能不準確地表示當前下行鏈路錯誤率。
UE隨後可產生第二通道品質資訊。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可包括CQI值,例如,若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為LTE。可至少部分基於第二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而產生第二通道品質資訊。
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亦可基於第二偏移(或可按第二偏移修改)。第二偏移可至少部分基於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例如,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且可經組態以修改未來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例如,如由MCS分配所反映)。舉例而言,因為第一BS可包括來自通信中斷的時間週期之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所以在彼基礎上選擇之MCS分配可能並不最適合於實際當前通道條件。因此,可能需要組態第二偏移以操縱BS MCS分配以更適於實際當前通道條件。
因此,UE可基於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估計適當第一MCS分配,並計算所估計之適當第一MCS分配與實際第一MCS分配之間的差。此差可用作用於產生第二偏移之一基礎,以便減小未來實際MCS分配與估計之適當MCS分配之間的差。
另外,可至少部分基於下行鏈路錯誤率之估計或可能基於表示下行鏈路錯誤率之資訊而產生第二偏移。舉例而言,下行鏈路資料區
塊可包括循環冗餘檢查(CRC)資訊,UE可使用CRC資訊來確認資料經由下行鏈路通道自第一BS之成功或不成功接收。藉由監視自從恢復與第一BS之通信以來成功接收多少此等資料區塊及不成功接收多少此資料區塊,以及使用此資訊結合指示目標下行鏈路錯誤率之資訊作為產生第二偏移之部分,UE可提供檢查以確保第二偏移不過多操縱MCS分配。舉例而言,若第二偏移之計算指示UE處之下行鏈路錯誤率小於(好於)或等於目標下行鏈路錯誤率,則UE裝置可僅按第二偏移來修改第二通道品質資訊。
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例如,如按第二偏移修改)可經傳輸至第一BS。第一BS隨後可至少部分基於所接收之第二通道品質資訊而分配用於UE之下一MCS。UE可經組態以反覆地繼續接收未來MCS分配並產生包括偏移或按偏移修改的未來通道品質資訊,該等偏移經組態以按一類似方式在某一時間量內修改未來MCS,該時間量可至少部分基於通信中斷之持續時間。在該時間量已流逝後,UE可繼續接收未來MCS分配並產生未來通道品質資訊,但彼等通道品質資訊傳輸可不包括任何偏移或按任何偏移修改。
100‧‧‧網路
102‧‧‧基地台
106‧‧‧使用者設備(UE)
106A‧‧‧使用者裝置/UE
106B‧‧‧使用者裝置/UE
106N‧‧‧使用者裝置/UE
300‧‧‧系統單晶片(SOC)
302‧‧‧處理器
304‧‧‧顯示電路
306‧‧‧記憶體
310‧‧‧NAND快閃記憶體
320‧‧‧連接器介面
330‧‧‧無線電
335‧‧‧天線
340‧‧‧顯示器/記憶體管理單元(MMU)
350‧‧‧唯讀記憶體(ROM)
502‧‧‧BS/基地台
506‧‧‧UE裝置/UE
當結合以下圖式考慮實施例之以下詳細描述時可獲得對本發明標的之較佳理解。
圖1說明一例示性(且簡化之)無線通信系統;圖2說明與使用者設備通信之一基地台;圖3說明UE之一例示性方塊圖;圖4為說明用於在通信中斷後加速MCS回復之方法之流程圖;圖5為說明BS與UE之間的通信之系統圖;圖6為說明在調離或衰落後一時間週期內的一例示性CQI選擇過程之流程圖;
圖7為說明圖6中所說明之例示性CQI選擇過程之時序之時序圖;圖8為說明圖6中所說明之例示性CQI選擇過程之一態樣之資料流程圖;及圖9說明一可用於CQI至MCS查找之一例示性表。
雖然本文中描述之特徵易受各種修改及替代形式,但其具體實施例在圖式中藉由實例展示且在本文中加以詳細地描述。然而,應理解,圖式及其詳細描述不意欲限於所揭示之具體形式,而相反,意欲涵蓋屬於如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界定的標的物之精神及範疇之所有修改、均等物及替代物。
以下縮寫詞用於本專利申請案中:PER
:封包錯誤率
BLER
:區塊錯誤率(與封包錯誤率相同)
BER
:位元錯誤率
CRC
:循環冗餘檢查
UL
:上行鏈路
DL
:下行鏈路
SNR
:信雜比
SIR
:信號干擾比
SINR
: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
Tx
:傳輸
Rx
:接收
UE
:使用者設備
UMTS
:通用行動電信系統
LTE
:長期演進
PDSCH
: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通道
以下為用於本申請案中之術語的詞彙表:記憶體媒體
--各種類型記憶體裝置或儲存裝置中之任一者。術語「記憶體媒體」意欲包括:安裝媒體,例如,CD-ROM、軟性磁碟或磁帶裝置;電腦系統記憶體或隨機存取記憶體,諸如,DRAM、DDR RAM、SRAM、EDO RAM、Rambus RAM等;非揮發性記憶體,諸如,快閃記憶體、磁性媒體(例如,硬碟機),或光學儲存器;暫存器,或其他類似類型之記憶體元件等。記憶體媒體亦可包括其他類型之記憶體或其組合。另外,記憶體媒體可位於執行程式之第一電腦系統中,或可位於經由網路(諸如,網際網絡)連接至第一電腦系統之第二不同電腦系統中。在後者情況下,第二電腦系統可提供程式指令至第一電腦以供執行。術語「記憶體媒體」可包括可駐留於不同位置中的兩個或兩個以上記憶體媒體,例如,駐留於經由網路連接的不同電腦系統中。
載體媒體
--如上文描述之記憶體媒體,以及一實體傳輸媒體,諸如,匯流排、網路及/或傳送諸如電、電磁或數位信號之信號的其他實體傳輸媒體。
可程式化硬體元件
--包括包含經由可程式化互連件連接的多個可程式化功能區塊的各種硬體裝置。實例包括FPGA(場可程式化閘陣列)、PLD(可程式化邏輯裝置)、FPOA(場可程式化物件陣列)及CPLD(複合PLD)。可程式化功能區塊可範圍自細粒度(組合邏輯或查找表)至粗粒度(算術邏輯單元或處理器核心)。可程式化硬體元件亦可被稱作「可重新組態邏輯」。
電腦系統
--各種類型計算或處理系統中之任一者,包括個人電腦系統(PC)、大型電腦系統、工作站、網路器具、網際網絡器具、個
人數位助理(PDA)、電視系統、網格計算系統或其他裝置或裝置之組合。一般而言,術語「電腦系統」可經廣泛地定義以涵蓋具有執行來自記憶體媒體之指令之至少一處理器的任一裝置(或裝置之組合)。
使用者設備(UE)(或「UE裝置」)
--為行動或攜帶型且執行無線通信的各種類型之電腦系統裝置中之任一者。UE裝置之實例包括行動電話或智慧型手機(例如,iPhoneTM
、基於AndroidTM
之電話)、攜帶型遊戲裝置(例如,Nintendo DSTM
、PlayStation PortableTM
、Gameboy AdvanceTM
、iPodTM
)、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例如,iPadTM
、基於AndroidTM
之平板電腦)、PDA、攜帶型網際網絡裝置、音樂播放器、資料儲存裝置或其他手持型裝置等。一般而言,術語「UE」或「UE裝置」可經廣泛地定義以涵蓋易於由使用者運輸並能夠無線通信的任一電子裝置、計算裝置及/或電信裝置(或裝置之組合)。
基地台
--術語「基地台」具有其一般意義之完全寬度,且至少包括一安裝於固定位置處並用以作為無線電話系統或無線電系統之部分通信的無線通信台。
通道
--用以將資訊自發送器(傳輸器)傳送至接收器的媒體。應注意,因為術語「通道」之定義可根據不同無線協定而不同,所以如本文中使用之術語「通道」應被認為按與使用術語所參考的裝置之類型的標準一致的方式使用。在一些標準中,通道寬度可為變數(例如,取決於裝置能力、頻帶條件等)。舉例而言,LTE可支援自1.4MHz至20MHz的可縮放通道頻寬。相比之下,WLAN通道可為22MHz寬,而藍芽通道可為1MHz寬。其他協定及標準可包括通道之不同定義。此外,一些標準可定義並使用多種類型之通道,例如,用於上行鏈路或下行鏈路之不同通道及/或用於不同用途(諸如,資料、控制資訊等)之不同通道。
自動地
--指在使用者未直接指定或執行動作或操作之情況下由
電腦系統(例如,由電腦系統執行之軟體)或裝置(例如,電路、可程式化硬體元件、ASIC等)執行之動作或操作。因此,術語「自動地」與操作由使用者手動地執行或指定相反,在手動地執行或指定情況下,使用者提供輸入以直接地執行操作。自動程序可由由使用者提供的輸入起始,但「自動地」執行之隨後動作未由使用者指定,亦即,並非「手動地」執行,在手動執行情況下,使用者指定執行每一動作。舉例而言,即使電腦系統必須回應於使用者動作而更新表格,藉由選擇每一欄位且提供輸入指定資訊(例如,藉由鍵打資訊、選擇核取方塊、選項選擇等)而填電子表格的使用者仍正手動地填表格。表格可由電腦系統自動地填,其中電腦系統(例如,在電腦系統上執行之軟體)分析表格之欄位且在無指定對該等欄位之回答的任何使用者輸入情況下填寫表格。如上文所指示,使用者可調用表格之自動填充,但並不涉及表格之實際填充(例如,使用者不手動地指定對欄位之回答而是回答正被自動地完成)。本說明書提供正回應於使用者已採取的動作而自動地執行之各種操作實例。
圖1說明一例示性(且簡化之)無線通信系統。注意,圖1之系統僅為可能系統之一實例,且實施例可按需要而實施於各種系統中之任一者中。
如所展示,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包括經由傳輸媒體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置106-1至106-N通信之一基地台102。使用者裝置中之每一者在本文中可被稱作「使用者設備」(UE)。因此,使用者裝置被稱作UE或UE裝置。
基地台102可為基地收發器台(BTS)或小區站點,且可包括實現與UE 106A至106N之無線通信的硬體。基地台102亦可經裝備以與網路100通信。因此,基地台102可促進UE之間及/或UE與網路100之間
的通信。基地台之通信區域(或涵蓋區域)可被稱作「小區」。基地台102及UE可經組態以使用各種無線通信技術(諸如,GSM、CDMA、WLL、WAN、WiFi、WiMAX等)中之任一者經由傳輸媒體通信。
UE 106可能能夠使用多個無線通信標準通信。舉例而言,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3GPP蜂巢式通信標準(諸如,LET)或3GPP2蜂巢式通信標準(諸如,蜂巢式通信標準之CDMA2000系列中的一蜂巢式通信標準)中之任一者通信。因此,UE 106可經組態以根據第一蜂巢式通信標準(例如,LET)與基地台102通信,且亦可經組態以根據第二蜂巢式通信標準(例如,一或多個CDMA2000蜂巢式通信標準)與其他基地台通信。根據相同或不同蜂巢式通信標準操作的基地台102及其他類似基地台因此可作為小區之網路而提供,小區之網路可在一寬廣地理區域上經由一或多個蜂巢式通信標準提供連續或接近連續的重疊服務至UE 106及類似裝置。
UE 106亦可或替代地經組態以使用WLAN、藍芽、一或多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例如,GPS或GLONASS)、一及/或多個行動電視廣播標準(例如,ATSC-M/H或DVB-H)等來通信。無線通信標準之其他組合(包括兩個以上無線通信標準)亦係可能的。
圖2說明與基地台102通信之使用者設備106(例如,裝置106-1至106-N中之一者)。UE 106可為具有無線網路連接性之一裝置,諸如,行動電話、手持型裝置、電腦或平板電腦,或實際上任一類型之無線裝置。
UE可包括經組態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中之程式指令的一處理器。UE可藉由執行此等儲存之指令而執行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或者,或另外,UE可包括經組態以執行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之任一部分的一可程式化硬體元件,諸如,FPGA(場可程式化閘陣列)。
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多個無線通信協定中之任一者來通信。舉例而言,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CDMA 2000、LTE、WLAN或GNSS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來通信。無線通信標準之其他組合亦係可能的。
UE 106可包括用於使用一或多個無線通信協定通信之一或多個天線。UE 106可共用多個無線通信標準之間的接收及/或傳輸鏈之一或多個部分;舉例而言,UE 106可經組態以使用單一共用無線電使用CDMA 2000(1xRTT/1xEV-DO)或LTE中之任一者來通信。共用無線電可包括單一天線,或可包括用於執行無線通信之多個天線(例如,對於MIMO)。或者,UE 106可包括用於每一無線通信協定之獨立傳輸及/或接收鏈(例如,包括獨立天線及其他無線電組件),UE 106經組態以與傳輸及/或接收鏈通信。作為另一替代方案,UE 106可包括在多個無線通信協定之間共用的一或多個無線電,及由單一無線通信協定專門使用之一或多個無線電。舉例而言,在一組實施例中,UE 106可包括用於使用LTE或1xRTT中之任一者通信的共用無線電,及用於使用Wi-Fi及藍芽中之每一者通信的獨立無線電。其他組態亦係可能的。
UE 106亦可經組態以產生可提供回至基地台102之通道品質資訊。基地台102可使用自一或多個UE 106接收之通道品質資訊來調整其與各別UE 106(或可能地,其他UE 106)的通信。舉例而言,基地台102可接收並利用來自多個UE 106之通道品質資訊以調整在其涵蓋區域(或小區)內之各種UE當中的其通信排程。BS 102可在至少部分基於自UE 106接收之通道品質資訊判定用於UE 106之一調變及寫碼機制組合過程中利用通道品質資訊,諸如下文進一步描述。
圖3說明UE 106之一例示性方塊圖。如所展示,UE 106可包括一
系統單晶片(SOC)300,其可包括用於各種目的之部分。舉例而言,如所展示,SOC 300可包括可執行用於UE 106之程式指令的處理器302及可執行圖形處理並將顯示信號提供至顯示器340之顯示電路304。處理器302亦可耦接至記憶體管理單元(MMU)340(其可經組態以接收來自處理器302之位址並將彼等位址轉譯至記憶體(例如,記憶體306、唯讀記憶體(ROM)350、「反及」(NAND)快閃記憶體310)中之位置)及/或耦接至其他電路或裝置,諸如,顯示電路304、無線電330、連接器介面320及/或顯示器340。MMU 340可經組態以執行記憶體保護及頁表轉譯或設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包括MMU 340作為處理器302之一部分。
如圖3中所示,ROM 350可包括一啟動載入器,其可在啟動或初始化期間由處理器302執行。亦如所展示,SOC 300可耦接至UE 106之各種其他電路。舉例而言,UE 106可包括各種類型之記憶體(例如,包括NAND快閃記憶體310)、連接器介面320(例如,用於耦接至電腦系統)、顯示器340及無線通信電路(例如,用於LTE、CDMA2000、藍芽、WiFi,等等)。
UE裝置106可包括用於執行與基地台及/或其他裝置之無線通信的至少一天線及可能多個天線。舉例而言,UE裝置106可使用天線335執行無線通信。如上文所指出,UE可經組態以使用多個無線通信標準無線地通信。
如本文中所描述,UE 106可包括用於實施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產生通道品質回饋偏移之方法的硬體及軟體組件。圖5及參看其而提供之描述係關於根據一組實施例的一個此方法。
UE裝置106之處理器302可經組態以(例如)藉由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媒體(例如,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上的程式指令而實施本文中描述之方法的部分或全部。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器302可組態
為一可程式化硬體元件(諸如,FPGA(場可程式化閘陣列)),或為一ASIC(特殊應用積體電路)。
圖4為說明可由無線UE裝置(諸如,UE 106)執行的用於在通信中斷後操縱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之方法之流程圖。圖4中所示之方法可結合各裝置中在上述諸圖中所示的電腦系統或裝置中之任一者一起使用。在各種實施例中,所示之方法要素中之一些可同時、以不同於所示之次序執行,或可省略。額外方法要素亦可按需要執行。如所展示,此方法可如下操作。
UE裝置一開始可根據第一無線通信協定與第一基地台(BS)通信。在某一點處,UE與第一BS之間的通信中斷可能發生。通信中斷可由許多原因中之任一者引起。在一些實施例中,中斷可為「不連續中斷」。在此情況下,術語不連續中斷用以指預期在中斷結束後不會對通道條件有任何連續影響的中斷。舉例而言,不連續中斷可能已由影響通道條件之以前的自然或人為事件引起,或可能已由UE裝置主動中斷通信而引起。
舉例而言,中斷可為長期衰落。在此狀況下,UE可藉由監視通道條件(例如,量測指示通道條件之品質)而判定中斷正發生,且可在滿足某些條件(例如,一旦通道條件已返回至正常條件範圍內)時判定中斷(長期衰落)已結束。在許多狀況下,在長期衰落結束後,可實質上不存在對通道條件之殘餘影響,且因此在一些狀況下長期衰落可被認為係不連續中斷。
作為另一可能性,如上文所指出,不連續中斷可由UE裝置主動中斷通信而引起。舉例而言,UE亦可經組態以使用在第一與第二無線通信協定之間共用的無線電使用第二無線通信協定來通信。在此狀況下,通信中斷可包括UE裝置自第一BS「調離」,以便根據第二無線
通信協定與第二基地台通信。在此狀況下,當UE裝置「調回」並恢復根據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的與第一BS之通信時,UE可判定中斷已結束。在此狀況下,一旦UE「調回」,已「調離」可能不會呈現對通道條件有任何影響,且因此,此可被認為係不連續中斷。
在402中,UE裝置可在中斷後恢復根據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的與第一BS之通信。
在404中,UE可產生第一通道品質資訊。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可包括CQI值,例如,若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為LTE。按需要,亦可或替代地使用CQI值之任何數目個變化、替代及/或補充(例如,在不同通信系統(諸如,CDMA2000或WiMAX)中)。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可至少部分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而產生,該等通道品質量測諸如信雜比(SNR)或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頻譜效率(SE)估計及/或指示通道品質的各種其他量測或估計中之任一者。
另外,若需要,則可按第一偏移來修改第一通道品質資訊。第一偏移可經組態以藉由第一BS操縱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例如,如由MCS分配所反映),例如,基於判定UE與第一BS之間的通信中斷發生。作為一實例,第一偏移可為小的固定偏移。或者,若需要,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可完全地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可傳輸至第一BS。
在406中,UE可接收來自第一BS之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可反映第一分配之下行鏈路輸送量。舉例而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可包括第一MCS分配,其可指定待用於自第一BS至UE之下行鏈路通信中的調變及寫碼之類型。MCS分配可直接地影響自第一BS至UE之下行鏈路輸送量,且因此可有效地被認為反映UE之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舉例而言,在LTE中,可結合多種寫碼速率而使用QPSK、16QAM或64QAM調變機制中之任一者。每一組合可
導致UE與第一BS之間的不同有效輸送量,此取決於錯誤率。理想地,BS可選擇在維持合理錯誤率的同時最大化輸送量(可能取決於用於UE裝置之QoS或服務期限)的MCS分配。注意,若需要,替代MCS或除MCS外,亦可使用其他類型之反映經分配下行鏈路輸送量的下行鏈路通道資訊。
第一下行鏈路輸送量可由BS至少部分基於自UE接收之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來分配。舉例而言,由第一BS進行的MCS分配可至少部分基於自UE接收之通道品質資訊。由第一BS進行的MCS分配亦可至少部分基於最近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諸如,一或多個區塊錯誤率估計)之一或多個估計。理想地,最近下行鏈路錯誤率之BS估計將反映在相關時間週期內的實際通道條件。然而,若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包括來自通信中斷的時間週期之估計,則其可反映在一時間週期內的通道條件,該等通道條件之至少部分不反映當前通道條件。
舉例而言,UE可在通信中斷之時間週期期間不報告係關於下行鏈路資料之成功或失敗率的任何資訊(例如,ACK/NACK資訊)。因此由BS在彼時間週期期間進行的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可增加,此係因為BS可假定成功或失敗率報告之缺乏為失敗下行鏈路通信之指標。因此,若成功或失敗率報告之缺乏為不連續通信中斷之結果且並非正在進行中之不良通道條件的結果,則由BS進行的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其包括通信中斷的時間週期之至少一部分)之使用可能不反映實際通道條件,例如,一旦UE調回。
在408中,UE可產生第二通道品質資訊。非常類似於第一通道品質資訊,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可包括CQI值(例如,若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為LTE),及/或任何其他類型之通道品質資訊。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可以類似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之方式至少部分基於第二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而產生,該第二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可包括指示通
道品質的多種量測或估計中之任一者。
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亦可基於第二偏移(或可按第二偏移修改)。第二偏移可至少部分基於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例如,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而產生,且可經組態以修改未來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例如,如由MCS分配所反映)。舉例而言,因為第一BS可包括來自通信中斷的時間週期之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所以在彼基礎上選擇之MCS分配可能並不最適於實際通道條件。因此,可能需要組態第二偏移以將BS MCS分配操縱為更適於實際當前通道條件。
因此,UE可基於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來估計適當之第一MCS分配,且計算在估計之適當第一MCS分配與實際第一MCS分配之間的差。此差可用作產生第二偏移之基礎,例如,以便減小未來實際MCS分配與估計之適當MCS分配之間的差。
另外,可至少部分基於下行鏈路錯誤率之估計或(可能)基於表示下行鏈路錯誤率的資訊而產生第二偏移。舉例而言,下行鏈路資料區塊可包括循環冗餘檢查(CRC)資訊,UE可使用該循環冗餘檢查(CRC)資訊來確認自第一BS經由下行鏈路通道成功或不成功接收資料。藉由監視自從恢復與第一BS之通信以來成功接收多少此等資料區塊及不成功接收多少此等資料區塊,以及使用此資訊結合指示目標下行鏈路錯誤率的資訊作為產生第二偏移之部分,UE可提供檢查以確保第二偏移不過多操縱MCS分配。舉例而言,若第二偏移之計算指示UE處之下行鏈路錯誤率小於(好於)或等於目標下行鏈路錯誤率,則UE裝置可僅按第二偏移修改第二通道品質資訊。按需要,下行鏈路錯誤率估計及目標下行鏈路錯誤率亦可或替代地以不同方式用於產生第二偏移過程中。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例如,如按第二偏移修改)可傳輸至第一BS。
在410處,UE可接收第二下行鏈路通道資訊。舉例而言,BS可分
配並傳輸第二MCS至UE。可由BS至少部分基於自UE接收的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來選擇第二MCS。因為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可包括第二偏移,所以與第一MCS可接近估計之適當第一MCS相比,第二MCS可更緊密地接近一估計之適當第二MCS(例如,其可以類似於上文關於估計之適當第一MCS描述的方式而產生)。
UE可經組態以反覆地繼續接收未來MCS分配並產生包括偏移或按偏移修改的未來通道品質資訊,該等偏移經組態以按類似方式在某一時間量內修改未來MCS分配。此可發生的時間量可至少部分基於通信中斷之持續時間。在該時間量已流逝之後,UE可繼續接收未來MCS分配並產生未來通道品質資訊,但彼等通道品質資訊傳輸可不包括諸如上文中描述之偏移的偏移或不可按該等偏移來修改。
注意,在所有狀況下,UE可不需要按偏移來修改通道品質資訊,甚至在UE經組態以執行此之時間量內。舉例而言,若估計之適當MCS匹配實際MCS,則可無需操縱下一通道品質資訊報告,此係因為實際MCS可為用於UE在彼時間正經歷的通道條件之適當MCS。
因此,藉由利用如上文根據各種實施例提供的圖4之方法,UE可有利地迅速地自由於BS與UE之間的通信之不連續中斷而由BS強加之非吾人所樂見的MCS損失回復及/或避免該等非吾人所樂見的MCS損失。
圖5至圖9說明圖4之方法的一選定例示性實施之態樣。雖然本文在下文藉由實例來提供圖5至圖9之實施例的例示性集合之眾多特定細節,但熟習此項技術者應認識到,若需要,可實施對圖5至圖9之例示性實施例的特定細節之任何數目個改變或替代,且因此總體上關於其所提供的描述不應被認為限於本發明。
在圖5至圖9之實施例之例示性集合中,UE裝置可經組態以經由
LTE無線通信協定與基地台通信。根據LTE操作之基地台在本文中亦可被稱作「eNodeB」或「eNB」。UE裝置亦可經組態以使用另一蜂巢式通信協定(諸如,CDMA2000(例如,包括1xRTT及/或1xEV-DO))與基地台通信,但此可能並非必要的。注意,情況可能為,基地台可根據LTE或根據CDMA2000但不根據兩者而操作。
作為LTE協定之部分,UE裝置可偶爾地(週期地或不定期地)發送通道狀態回饋報告,通道狀態回饋報告可包括反映接收器處的下行鏈路通道狀態之品質的資訊。用於LTE中的此量度之一實例為通道品質指標(CQI)。CQI在LTE中經定義為在0與15之間的可主要反映通道品質之值。其可基於通道估計、雜訊估計、信雜比(SNR)估計、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SINR)估計及/或其他因素,此視實施而定。eNB可基於由UE報告之CQI來估計(例如,使用映射表)UE處的下行鏈路(DL)SINR。可用於一些實施例中的通道狀態量度之另一實例為階層指示(RI),其可為UE可支援以最佳化輸送量的傳輸層之數目的指標。
LTE協定之另一要素包括肯定應答(「ACK」)及否定應答(「NACK」)訊息之使用。UE可藉由傳輸一ACK訊息至eNB而確認資料區塊(例如,輸送區塊)之成功接收。類似地,UE可藉由傳輸一NACK訊息至eNB而通知eNB資料區塊之失敗接收。UE可在判定每一資料區塊之成功或不成功接收過程中使用資料區塊中之循環冗餘檢查(CRC)字尾。ACK及NACK訊息接著可由eNB用以估計UE處之DL區塊錯誤率(BLER)。
無線網路中通常稱作鏈路調適的過程可用以選擇適當調變及寫碼機制(MCS)及功率以用於UE裝置達成目標服務品質(QoS)及BLER。詳言之,被稱作外部迴路鏈路調適的此過程之一態樣可由eNB用以基於UE之報告的CQI(及可能RI)及估計之DL BLER來判定用於UE之MCS。該判定可基於一或多個映射表,諸如,將CQI映射至MCS的表
(諸如圖9中所示)及/或將RI之改變的效應映射至MCS的表。
圖5為說明參與此等外部迴路鏈路調適相關之通信的BS 502及UE裝置506之系統圖。如所展示,BS 502及UE 506各自可包括用於執行無線通信之一或多個天線及各種功能區塊,包括用於產生ACK/NACK訊息及在UE 506處執行CQI估計之功能區塊,及用於估計DL BLER、估計DL SINR、選擇MCS及在BS 502處將DL資源分配給UE 506之功能區塊。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UE 506及BS 502通常可包括眾多其他系統組件,該等系統組件未在圖5中展示以便避免混淆例示性實施之細節。
如所展示,UE 506可產生ACK/NACK訊息、CQI量測及RI量測並經由上行鏈路通道傳輸此等資訊。BS 502可使用ACK/NACK訊息來估計DL BLER(例如,基於成功對不成功接收多少區塊),且可使用CQI來估計DL SINR(例如,使用預定義映射)。BS 502接著可基於DL BLER、DL SINR及目標BLER選擇用於UE 506之MCS。
舉例而言,根據一組實施例,經估計之BLER及目標BLER可用以選擇DL SINR之偏移。視經量測BLER比目標BLER低(好)或是高(差)而定,偏移可分別為正或負。偏移可應用於經估計之DL SINR,經估計之DL SINR接著可用以基於SINR-MCS映射而選擇MCS。
接著可經由DL通道自BS 502對UE 506提供MCS分配及DL排程資訊,且UE 506隨後可根據經分配之MCS及排程資訊經由DL通道自BS 502接收另外資料。UE 506隨後可執行另外的CQI量測並基於經由DL通道接收之資訊產生另外ACK/NACK訊息,且經由UL通道傳輸此資訊至BS 502,從而提供一穩態循環,在該穩態循環中,可根據變化之通道條件動態地調整MCS。
只要在UE 506與BS 502之間的通信中無不連續中斷,此系統便良好地工作。然而,在長期衰落發生之情形中,UE 506與BS 502之間
的通信之中斷可導致UE 506失去與BS 502之同步,從而使BS 502處的DL BLER之估計增長至一大值(可能100%)。
另外,一些UE經組態以使用單一無線電來根據多個蜂巢式通信協定通信;例如,根據一組實施例,UE 506可經組態以使用單一無線電使用LTE或CDMA2000中之任一者來通信。在此狀況下,UE 506通常使用蜂巢式通信協定中之一者(例如,LTE)但偶爾「調離」無線電以使用另一蜂巢式通信協定(例如,CDMA2000 1xRTT)(例如)以收聽一尋呼通道可為常見的。在此「調離」期間,UE 506與原始蜂巢式通信協定的連接可中斷。類似於長期衰落,此可引起UE 506與BS 502之間的同步之失去,可導致BS 502將UE 506之DL BLER估計得非常高(再次,可能100%)。
因此,在UE 506與BS 502之間的通信之不連續中斷發生的某些狀況下,BS 502可由於在中斷期間之高DL BLER估計而將具有比由當前通道條件保證的輸送量低的輸送量之MCS分配給UE 502。此接著可導致UE 502以低於理想DL輸送量為代價獲得比目標DL BLER低(好)的DL BLER。
在UE 506處知曉通信之中斷並不反映當前通道條件(例如,因為其由UE 506調離引起,或因為UE 506偵測到衰落已結束)的此等狀況下,UE 506可能需要對BS 502將分配MCS所基於的量測進行一或多個調整。此可允許UE 506更迅速地獲得UE 506可達成其目標QoS及BLER兩者所藉的MCS。
此調整之實例可包括CQI偏移。因為CQI由BS 502用以估計DL SINR,DL SINR接著由BS 502用以選擇用於UE 506之MCS,所以若UE 506按CQI偏移修改其量測之CQI,則此接著將直接地且可預測地影響將分配給UE 506之MCS。若CQI偏移經選擇以考量由BS 502分配給UE 506的MCS與將反映當前DL BLER及SINR之MCS之間的差,則
下一MCS應更準確地反映當前通道條件。
因此,在圖5至圖9之例示性實施例中,UE 506可經組態以執行此CQI修改,以便在UE 506與BS 502之間的通信中斷後更迅速地獲得適當的MCS分配。UE 506可在判定UE 506已自與BS 502通信之中斷「返回」後在一時間週期內執行實施此CQI修改之方法。圖6為說明根據一組實施例的此方法之步驟之流程圖。圖7為說明對應於圖6之方法的時間範圍之時序圖。圖8為說明可用於結合圖6之方法產生CQI偏移過程中的功能區塊之圖。該方法可如下執行。
一開始,UE 506可在「調離」後在一時間週期內「調回」至LTE,例如,以檢查1xRTT尋呼訊息。此時,計時器「T」可經起始,其中初始條件為T=0。
在調回後之初始時間週期內,UE 506可尚未接收到一MCS,且因此可不知曉BS 502將使具有其MCS分配的UE 506「損失」(相對於實際通道條件)至何程度(若存在)。因此,在第一時間週期(例如,自T=0直至T=TWAIT
)內,UE 506可以第一方式產生一CQI值。
第一方式可包括正常地量測CQI(被稱作「CQIno-offset
」),添加一標稱偏移+1,及在CQI報告中將所得CQI值或最大可能CQI值(例如,15)中之較小者傳輸至BS 502。或者,第一方式可包括僅量測CQIno-offset
且在CQI報告中傳輸無任何偏移之彼值。藉由以此方式使用低偏移或無偏移,UE 506可避免過度補償預期之MCS損失,其可導致UE 506被分配一MCS,對於該MCS,實際BLER將大於目標BLER。
TWAIT
之值可經選擇,以便允許充分時間用於由UE 506作出之初始CQI報告在BS 502處(例如,在BS 502處之排程器處)接收並起作用。舉例而言,如圖7中所示,根據一些實施例,TWAIT
=TFirst-CQI
+△T,其中TFirst-CQI
為調回後第一CQI報告之發生的時間,且△T為容納第一CQI在BS 502處起作用所需的時間之時間延遲。
一旦初始CQI報告已有時間在BS 502處起作用(例如,且UE 506已自BS 502接收到MCS),若由BS 502分配之MCS不反映當前通道條件,則UE 506可適於來調整其CQI報告。因此,如圖6及圖7中所示,在第二時間週期期間(例如,自T=TWAIT
直至T=TWAIT
+δ
),UE 506可以第二方式產生CQI值。
第二方式可包括量測CQIno-offset
,添加CQI偏移(「α
」)(本文中隨後將進一步描述根據各種實施例的其導出),及在CQI報告中將所得CQI值或最大可能CQI值(例如,15)中之較小者傳輸至BS 502。
可以意欲使MCS分配與當前通道條件一致之方式來選擇CQI偏移α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產生CQI偏移α
之過程可包括估計在當前通道條件下MCS將為何物,判定此MCS估計與實際經分配MCS之間的差,及使用此作為用於判定CQI偏移α
之基礎。
更特定言之,如圖8中所示,UE 506可使用值CQIno-offset
(自從調回以來的DL傳輸(例如,PDSCH傳輸)之CRC偵測的結果)、BLER目標及由BS 502經由DL通道分配給UE 506之實際MCS作為用於計算CQI偏移α
的輸入。如所展示,CQIno-offset
值可映射至CQI-MCS映射區塊中的MCS估計,其可與其他輸入一起經遞送至CQI偏移判定區塊。選定偏移可添加至CQIno-offset
,且結果CQI值或最大可能CQI值中之較小者可用於CQI報告中。
通常可能需要偏移之大小視經分配MCS與經估計MCS之間的差之大小而定。如先前所指出,可基於在UE處將CQI解譯為表示SINR來選擇MCS值。且亦如先前所指出,BS可將基於由BS產生的BLER估計之一SINR偏移應用於其基於CQI報告估計的SINR。在LTE中,1dB SINR步長對應於一個MCS步長。一CQI步長對應於2dB SINR。因此,為使經分配MCS與經估計MCS之間的差偏移,總策略可為將差除以二並將結果作為CQI偏移應用。
然而,用以自此等值產生CQI偏移α
的正確方法可視實施而變化。舉例而言,取決於需要操縱MCS分配的積極程度,某些檢查及限制可應用於計算。舉例而言,若經估計BLER不滿足或超過目標BLER,則可能不需要操縱MCS分配。另外,可能需要將CQI偏移α
限於一最大可能值,以便避免超出理想MCS。一般而言,若經分配MCS不匹配估計之MCS且估計之BLER(基於CRC結果)滿足或超過目標BLER,則此可為應產生偏移以操縱經分配MCS以更接近地反映實際當前通道條件的指示。
根據一組實施例,CQI偏移α
可計算如下:令[x
]+
=max(0,x
)
則
其中
μ
=0.11
=3
在此實例中,lastMCS alloc
對應於在呈現之UE CQI報告之前由BS分配之最後MCS,而MCS report
指代藉由將先前CQI報告映射至MCS值由UE獲得的MCS估計。CRC i
表示自從調回以來DL PDSCH之第i
個新
傳輸的偵測。若DL傳輸未經排程,則此可暗示MCS及CRC資訊可能尚未可用於UE處,因此以類似於在第一時間週期期間的方式及出於類似於第一時間週期期間的原因,在此狀況下使用標稱α
=1。
值μ
可表示目標BLER;在此實例中,值0.11可用於10% BLER目標。其他值可按需要用於(例如)其他目標BLER。值可用作偏移限制,以便避免藉由使用非常大的CQI偏移將CQI粗略地誤傳至BS;雖然值3經提供為一實例,但可易於使用其他值。
若需要,則CQI偏移α
之一替代計算可如下執行:令[x
]+
=max(0,x
)
則
其中λ
=min(β
,γ
,)
μ
=0.11
=3
在此實例中,計算可為類似的,但可在選擇CQI偏移α
過程中(尤其關於BLER)更積極。
藉由在第二時間週期期間使用CQI偏移α
,UE 506可比無CQI偏移
被使用之情況迅速地回復用於實際通道條件的適當MCS。同時,藉由使用適當檢查及限制來確保CQI偏移在經分配MCS適於實際通道條件時不過多應用或應用,UE 506操縱MCS分配之潛在的負面結果可被最小化。
如上文所指出,第二時間週期可延長達持續時間δ
。在一些實施例中,δ
之值可經選擇,使得在UE 506經調離的同時可使BS 502有充分時間停止使用來自時間週期之BLER估計。在一些實施例中,此可意謂δ
之值可由UE 506動態地判定,例如,基於通信中斷(例如,調離或衰落)之長度的估計及/或BS 502處的BLER估計演算法之知識。
在第二時間週期已結束後(例如,在計時器T到達T=TWAIT
+δ
後),UE 506可停止在產生CQI報告過程中使用CQI偏移,且可僅使用量測之CQIno-offset
值。自此點向前(例如,直至下一調離或其他通信中斷),情況為,經分配MCS適當地反映實際通道條件,且因此繼續以CQI偏移修改CQI報告將幾乎沒有實用性。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若UE 506規則地調離(例如,根據1xRTT尋呼通道之排程),則UE 506可執行每當UE 506調回至LTE時便迅速回復適當MCS分配的方法。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以各種形式中之任一者來實現。舉例而言,一些實施例可實現為一電腦實施之方法、一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或一電腦系統。其他實施例可使用一或多個定製設計之硬體裝置(諸如,ASIC)來實現。再其他實施例可使用一或多個可程式化硬體元件(諸如,FPGA)來實現。
在一些實施例中,非暫時性電腦可讀記憶體媒體可經組態使得其儲存程式指令及/或資料,其中該等程式指令(若由電腦系統執行則)使該電腦系統執行一方法,例如,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實施例中之任一者,或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實施例之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實施例中的任何者之任一子集,或此等子集之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裝置(例如,UE)可經組態以包括一處理器(或一組處理器)及一記憶體媒體,其中該記憶體媒體儲存程式指令,其中該處理器經組態以讀取並執行來自記憶體媒體之程式指令,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可執行以實施本文中描述之各種方法實施例中的任何者(或本文中描述的方法實施例之任何組合,或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實施例中的任何者之任一子集,或此等子集之任何組合)。裝置可以各種形式中之任一者來實現。
儘管上文已相當詳細地描述了實施例,但熟習此項技術者一旦完全理解以上揭示便將明顯看出眾多變化及修改。希望將以下申請專利範圍解釋為涵蓋所有此等變化及修改。
106‧‧‧使用者設備(UE)
300‧‧‧系統單晶片(SOC)
302‧‧‧處理器
304‧‧‧顯示電路
306‧‧‧記憶體
310‧‧‧NAND快閃記憶體
320‧‧‧連接器介面
330‧‧‧無線電
335‧‧‧天線
340‧‧‧顯示器/記憶體管理單元(MMU)
350‧‧‧唯讀記憶體(ROM)
Claims (20)
- 一種用於一使用者設備(UE)裝置在一通信中斷後操縱下行鏈路輸送量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根據一第一無線通信協定與一基地台(BS)通信;判定該UE與該BS之間的通信之一中斷已發生;在該中斷後恢復根據該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的與該BS之通信,其中恢復與該BS之通信包含: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而產生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將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傳輸至該BS;自該BS接收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其中該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反映一第一經分配下行鏈路輸送量,其中由該BS至少部分基於自該UE接收之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而分配該第一下行鏈路輸送量;基於第二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產生第二通道品質資訊;產生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之一偏移,其中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而產生該偏移,以便修改一未來下行鏈路輸送量分配;及將按該偏移修改之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傳輸至該BS。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估計一下行鏈路錯誤率;其中至少部分基於該估計之下行鏈路錯誤率及一目標下行鏈路錯誤率而產生該偏移。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自從恢復與該BS之通信以來是否成功接收或是不成功接 收下行鏈路資料區塊;其中至少部分基於自從恢復與該BS之通信以來是否成功接收或是不成功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區塊的該判定而產生該偏移。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下行鏈路通道資訊包含一調變及寫碼機制(MCS)分配,其中該MCS分配指定待用於該BS與該UE之間的下行鏈路通信的調變及寫碼之一類型。
-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BS使用自該UE接收之通道品質資訊來判定該MCS分配,其中藉由按該偏移修改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該UE操縱一未來MCS分配。
-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基於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估計一MCS分配;計算在自該BS接收之該MCS分配與該估計之MCS分配之間的一差;其中係至少部分基於在自該BS接收之該MCS分配與該估計之MCS分配之間的該差而產生該偏移。
- 一種使用者設備(UE)裝置,其包含:一無線電,其包含用於執行無線通信之一或多個天線;一處理器,其操作地耦接至該無線電;及一電腦可存取記憶體媒體,其包含用於在一通信中斷後恢復根據一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的與一BS之通信的程式指令,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可由該處理器執行以使該UE:產生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將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傳輸至該BS;自該BS接收一第一調變及寫碼機制(MCS)分配,其中該第 一MCS分配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產生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其中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包含經組態以修改一第二MCS分配之一偏移;及將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傳輸至該BS。
- 如請求項7之UE裝置,其中該UE裝置經組態以使用該無線電根據該第一無線通信協定或一第二無線通信協定中之任一者通信;其中該通信中斷包含該UE裝置使用該無線電在一時間週期內根據該第二無線通信協定通信。
- 如請求項7之UE裝置,其中該通信中斷在一第一時間週期內發生;其中該等程式指令進一步可執行以在一第二時間週期內反覆地接收MCS分配並產生包含經組態以修改未來MCS分配之偏移的通道品質資訊,其中該第二時間週期之持續時間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時間週期之持續時間。
- 如請求項7之UE裝置,其中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包含經組態以修改該第一MCS分配之一第一偏移,其中該第一偏移為一固定偏移;其中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中包含的該偏移包含一第二偏移,其中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MCS分配而動態地選擇該第二偏移。
- 如請求項10之UE裝置,其中亦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而選擇該第二偏移。
- 如請求項7之UE裝置,其中該等程式指令進一步可執行以使該UE:基於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估計用於該UE之一適當MCS; 計算在該估計之適當MCS與該第一MCS分配之間的一差;至少部分基於在該估計之適當MCS與該第一MCS分配之間的該差而產生該偏移。
- 如請求項7之UE裝置,其中該等程式指令進一步可執行以使該UE:判定自從恢復與該BS之通信以來是否成功接收或是不成功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區塊;其中至少部分基於自從恢復與該BS之通信以來是否成功接收或是不成功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區塊的該判定而產生該偏移。
- 如請求項13之UE裝置,其中該等程式指令可執行以使該UE基於包含於該等下行鏈路資料區塊中的循環冗餘檢查(CRC)資訊判定自從恢復與該BS之通信以是否成功接收或是不成功接收來下行鏈路資料區塊。
- 一種包含用於一使用者設備(UE)裝置在一通信中斷後操縱調變及寫碼機制(MCS)選擇的程式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存取記憶體媒體,其中當被執行時,該等程式指令使該UE:根據一第一無線通信協定與一第一基地台(BS)通信;判定該UE與該第一BS之間的通信之一中斷已發生;在該中斷後恢復根據該第一無線通信協定的與該第一BS之通信,其中為了恢復與該第一BS之通信,該等程式指令可執行以進一步使該UE:產生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其中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係基於第一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其中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亦係基於一第一偏移,其中該第一偏移經組態以由該第一BS基於判定該UE與該第一BS之間的通信之該中斷已發生而操縱一MCS分配; 將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傳輸至該第一BS。
- 如請求項15之記憶體媒體,其中為了恢復與該BS之通信,該等程式指令進一步可執行以:接收來自該第一BS之一第一MCS分配,其中該第一MCS分配係至少部分基於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基於該第一通道品質資訊估計一適當之第一MCS分配;產生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其中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係基於第二一或多個通道品質量測,其中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亦係基於一第二偏移,其中該第二偏移經組態以藉由該第一BS基於在該估計之適當第一MCS分配與該接收之第一MCS分配之間的一差來操縱一下一MCS分配;將該第二通道品質資訊傳輸至該第一BS。
- 如請求項15之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進一步可執行以:判定自從恢復與該第一BS之通信以來是否成功接收或是不成功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區塊;其中該第二偏移係至少部分基於自從恢復與該第一BS之通信以來是否成功接收或是不成功接收下行鏈路資料區塊的該判定。
- 如請求項15之記憶體媒體,其中在該UE與該第一BS之間的通信之該中斷包含一長期衰落。
- 如請求項18之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進一步可執行以:判定該長期衰落已結束;其中該等程式指令經組態以基於判定該長期衰落已結束而恢 復與該第一BS之通信。
- 如請求項15之記憶體媒體,其中該等程式指令進一步可執行以根據一第二無線通信協定與基地台通信;其中在該UE與該第一BS之間的通信之該中斷包含一時間週期,在該時間週期期間,該UE根據該第二無線通信協定與一第二BS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667164P | 2012-07-02 | 2012-07-02 | |
US13/664,283 US8929239B2 (en) | 2012-07-02 | 2012-10-30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recovery based on CQI offset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08095A TW201408095A (zh) | 2014-02-16 |
TWI489890B true TWI489890B (zh) | 2015-06-21 |
Family
ID=49778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23380A TWI489890B (zh) | 2012-07-02 | 2013-06-28 | 基於通道品質指標偏移之調變及寫碼機制回復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929239B2 (zh) |
JP (1) | JP5912001B2 (zh) |
CN (1) | CN104412639B (zh) |
DE (1) | DE112013002816T5 (zh) |
TW (1) | TWI489890B (zh) |
WO (1) | WO2014007965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29239B2 (en) | 2012-07-02 | 2015-01-06 | Apple Inc.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recovery based on CQI offset |
GB2509913B (en) * | 2013-01-16 | 2018-07-11 | Sony Corp |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
US9538439B2 (en) * | 2013-05-10 | 2017-01-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n achievable link throughput based 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 |
CN104396296B (zh) * | 2013-06-04 | 2018-03-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
KR102150073B1 (ko) * | 2013-11-29 | 2020-08-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멀티 솔루션 기반의 라디오 시스템 |
US9246651B2 (en) * | 2013-12-13 | 2016-01-2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Outer-loop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 adaptation |
KR102157286B1 (ko) | 2013-12-27 | 2020-09-1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률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9699048B2 (en) | 2014-02-13 | 2017-07-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puting system with channel quality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WO2015196348A1 (en) * | 2014-06-24 | 2015-12-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Publ) | Handling of gaps in use of a radio transceiver |
US9590787B2 (en) * | 2014-06-25 | 2017-03-07 | Intel Corporation | Feedback control during planned gaps in data streams |
US9854592B2 (en) * | 2014-10-22 | 2017-12-26 | SiTune Corporation | Methods of channel allocation for devices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
US20160119896A1 (en) * | 2014-10-22 | 2016-04-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for handling of user equipment pages i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ed mode |
US10064210B2 (en) * | 2015-02-12 | 2018-08-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deterministic null scheduling |
CN105991235B (zh) * | 2015-03-04 | 2020-10-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一种调整编码调制方案的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CN107710858B (zh) * | 2015-04-13 | 2021-12-03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减少由于ProSe操作引起的服务小区中断的方法 |
WO2017128287A1 (en) * | 2016-01-29 | 2017-08-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element extension for concur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KR20190002690A (ko) * | 2016-05-12 | 2019-01-08 |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디바이스, 및 시스템 |
CN107529182A (zh) * | 2016-06-22 | 2017-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调度方法和系统 |
CN106851535B (zh) * | 2017-01-13 | 2020-08-28 |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 多系统共享蓝牙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667500B (zh) | 2017-03-30 | 2021-02-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1108708A (zh) * | 2017-09-29 | 2020-05-05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多个cqi报告过程 |
US10356802B2 (en) | 2017-12-20 | 2019-07-16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Base station and scheduling method of uplink resource unit |
US10848228B2 (en) * | 2018-02-16 | 2020-1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and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or high reliability |
WO2020040593A1 (en) * | 2018-08-23 | 2020-02-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20132780A1 (en) * | 2018-12-24 | 2020-07-02 |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 Optimized link adaption |
CN111836281B (zh) * | 2019-04-23 | 2024-02-0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优化物理层参数的设备和方法 |
CN113709890B (zh) * | 2020-05-20 | 2024-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调度方法、调度系统和调度装置 |
JP7541344B2 (ja) | 2020-12-28 | 2024-08-28 |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 物品保管装置 |
EP4239921A1 (en) * | 2022-02-09 | 2023-09-0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ynamic error rate target for link adaptation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39217A1 (en) * | 2005-04-21 | 2006-10-2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Low power transmission provisioning for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
US20100067396A1 (en) * | 2008-09-17 | 2010-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timizing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00130138A1 (en) * | 2008-11-25 | 2010-05-2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Protocol adaptation lay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20100157829A1 (en) * | 2007-05-24 | 2010-06-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mprov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
US20100303025A1 (en) * | 2009-05-29 | 2010-12-02 | Clear Wireless, Llc | Hybrid scheme for dl link adaptation |
US20120039176A1 (en) * | 2010-08-13 | 2012-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ownlink flow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988535B1 (ko) * | 2002-11-01 | 2010-10-20 |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용 채널 품질 예측 방법 |
JP4421935B2 (ja) * | 2004-04-30 | 2010-02-2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制御方法 |
PL2637376T3 (pl) | 2005-09-30 | 2017-05-31 |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 Urządzenie do transmisji radiowej oraz sposób transmisji radiowej oparty na informacji o przesunięciu do dostosowania sprawności kodu dla danych i sprawności kodu dla informacji sterujących |
US7663742B2 (en) * | 2005-11-24 | 2010-02-16 | Novartis Ag | Lens inspection system using phase contrast imaging |
US7933606B2 (en) | 2006-06-30 | 2011-04-26 | Nokia Corporation | Multi-level control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EP2127417B1 (en) * | 2007-01-08 | 2016-11-02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reports on channel quality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090077457A1 (en) * | 2007-09-19 | 2009-03-19 | Rajaram Ramesh | Iterative decoding of blocks with cyclic redundancy checks |
KR101012005B1 (ko) | 2007-12-03 | 2011-01-3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률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
WO2011047496A1 (en) * | 2009-10-19 | 2011-04-2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68091B2 (en) | 2010-01-18 | 2014-10-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via over the air load indicator and relative narrowband transmit power |
US8913535B2 (en) * | 2010-10-01 | 2014-12-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feedback for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PDA) |
US8929239B2 (en) | 2012-07-02 | 2015-01-06 | Apple Inc. |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recovery based on CQI offset |
-
2012
- 2012-10-30 US US13/664,283 patent/US8929239B2/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6-13 CN CN201380035211.2A patent/CN104412639B/zh active Active
- 2013-06-13 DE DE112013002816.6T patent/DE112013002816T5/de active Pending
- 2013-06-13 WO PCT/US2013/045676 patent/WO2014007965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6-13 JP JP2015520258A patent/JP5912001B2/ja active Active
- 2013-06-28 TW TW102123380A patent/TWI489890B/zh active
-
2014
- 2014-12-12 US US14/568,631 patent/US917312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39217A1 (en) * | 2005-04-21 | 2006-10-26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Low power transmission provisioning for wireless network devices |
US20100157829A1 (en) * | 2007-05-24 | 2010-06-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mprov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
US20100067396A1 (en) * | 2008-09-17 | 2010-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timizing throughpu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00130138A1 (en) * | 2008-11-25 | 2010-05-2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Protocol adaptation lay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20100303025A1 (en) * | 2009-05-29 | 2010-12-02 | Clear Wireless, Llc | Hybrid scheme for dl link adaptation |
US20120039176A1 (en) * | 2010-08-13 | 2012-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ownlink flow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003260A1 (en) | 2014-01-02 |
US20150098342A1 (en) | 2015-04-09 |
US8929239B2 (en) | 2015-01-06 |
DE112013002816T5 (de) | 2015-05-13 |
US9173126B2 (en) | 2015-10-27 |
JP2015527792A (ja) | 2015-09-17 |
TW201408095A (zh) | 2014-02-16 |
JP5912001B2 (ja) | 2016-04-27 |
WO2014007965A3 (en) | 2014-05-08 |
CN104412639B (zh) | 2018-03-30 |
WO2014007965A2 (en) | 2014-01-09 |
CN104412639A (zh) | 2015-03-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89890B (zh) | 基於通道品質指標偏移之調變及寫碼機制回復 | |
US11191025B2 (en) | User equipment transmit duty cycle control | |
US9816969B2 (en) | Adaptive channel state feedback based on channel esti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porting requirements | |
US10616836B2 (en) | Radio link monitoring for link-budget-limited devices | |
US8824411B2 (en) | Tune-away detection based adaptive link adaptation for hybrid transceivers | |
US9622184B2 (en) | Transport block size and channel condition assessment based power consumption reduction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 |
US9554302B2 (en) | QoS based buffering while TTI bundling is enabled | |
TWI586133B (zh) | 用於鏈路預算受限制的器件之改良上行鏈路控制資訊的傳輸 | |
KR102264190B1 (ko) | 무선 전송 에너지 버짓을 관리하기 위한 기법들 | |
KR20200138814A (ko) |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단말기 및 네트워크 기기 | |
US10952147B2 (en) | Opportunistic RX chain depowering based on allocated rank and MCS | |
US10952144B2 (en) | Power saving data recep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