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8000B - 透鏡裝置的校準 - Google Patents

透鏡裝置的校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8000B
TWI488000B TW100101619A TW100101619A TWI488000B TW I488000 B TWI488000 B TW I488000B TW 100101619 A TW100101619 A TW 100101619A TW 100101619 A TW100101619 A TW 100101619A TW I488000 B TWI488000 B TW I4880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perture
determining
image
camera
high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1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0228A (en
Original Assignee
Axis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xis Ab filed Critical Axis Ab
Publication of TW201140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0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80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80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G03B7/095Digital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aper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43/00Testing correct operation of photographic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08Control effect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the response, to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received by the camera, of a built-in light-sensitive device
    • G03B7/091Digita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Exposure Control For Cameras (AREA)
  • Details Of Cameras Including Film Mechanism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透鏡裝置的校準
本發明有關於攝影機裝置領域,以及更尤其有關於具有透鏡之攝影機之校準,此透鏡具有可調整光圈開孔。
控制攝影機透鏡光圈開孔之能力在影像品質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攝影機中使用光圈以維持對影像感測器之最適光線位準,以致於此影像可以為清晰、清楚、且以良好對比與解晰度正確地曝光,亦可使用光圈以控制影像場景之深度。
光圈開孔可以為固定式或可調式。固定式光圈之開孔並無法調整,因此而得其名,且其固定於某個F-數字。固定式光圈經常使用於光線位準大致固定不變之戶內環境中。攝影機可以藉由調整影像感測器之曝光時間及/或增益,以補償光線位準中之改變。
此可調整光圈可以為手操作式或自動式。在手操作式光圈中,可以藉由將在透鏡上之環以手操作轉動以調整光圈,將此光圈開啟或關閉,此在例如戶外具有改變光線情況之環境中並不方便。
目前有兩種傳統型式自動光圈,即直流(DC)光圈與影音(video)光圈。此兩種型式自動光圈均具有馬達驅動式自動可調整光圈開孔,以響應光線位準中之改變。此兩種型式自動光圈亦使用類比信號(經常為類比影音信號),以控制光圈開孔。然而,此兩種型式自動光圈間之主要差異在於,用於將類比信號轉換成馬達控制信號之電路之位置。在DC光圈透鏡中,電路位於攝影機內,而在影音(video)光圈中,電路位於透鏡內。
在具有亮光之情形中,此具有自動光圈之攝影機會受到繞射之影響,且如果此光圈變小影像會變模糊。此問題在具有高解析度影像感測器之攝影機中特別重要,而此影像感測器之像素尺寸接近攝影光學組件之繞射極限。因此,在攝影機中之影像品質取決於用於給定情況之最適光圈開孔。
為了將影像品質最適化,攝影機須要能夠控制透鏡內光圈開孔。傳統自動式光圈透鏡之問題為,攝影機或攝影機之使用者對此並無法控制。此為嚴重缺失,因為以此方式無法發展出一種控制演算法,以控制攝影機之光學性能表現。場景深度、解析度以及光學像差效應亦由於無法控制光圈開孔之絕對位置而受到影響。
精準光圈透鏡(Precise-Iris lens),此下稱為P-光圈透鏡,是被設計以處理此自動式光圈透鏡之缺點。P-光圈透鏡涉及自動且準確控制光圈開孔(即,隔膜片),其目的為將影像品質最適化而並非控制光線位準。此P-光圈透鏡亦提供對比、清晰度、解析度、以及場景深度之改善,而可以將距離攝影機不同距離物體同時聚焦,此在視訊錄影領域尤其是在視訊觀察領域中均為重要參數。
此P-光圈透鏡典型地根據步進式馬達,以控制光圈隔膜片之位置,以及因此亦控制光圈開孔之尺寸。步進式馬達之各步驟導致抵達影像感測器之入射光線數量之增加或減少。此入射光線之數量為步進馬達步驟之非線性函數,且取決於光圈位置。此等步驟是以F-數字表示,其在光圈開孔開啟時較小,且在光圈開孔關閉時增加。
使用此具有步進式馬達P-光圈透鏡之重要優點為,其提供光圈開孔位置之絕對控制,此為由使用DC光圈所無法達成者。因此可以藉由控制此步進式馬達將光圈設定至特定孔徑尺寸。使用馬達驅動器以控制在透鏡中之步進式馬達。此用於由馬達驅動器所操作之控制演算法之基礎為,在某種情形下,將光圈開孔維持在預先界定位置中儘可能地久。此預先界定位置表示為位置A,而可以例如為根據光學系統之最適位置、或例如為根據藉由F-數字界定而由使用者所設定之位置。此由位置所界定之最適情況,可以達成有關於參數例如為高對比、低球形像差、低色度(chromatic)像差、高解析度、低繞射以及大的場景深度之高品質影像。
除了位置A以外,可以在光圈中預先界定數個其他光圈位置以匹配某些光線情況。例如,位置B其對應於此系統之繞射極限,以及位置C其對應於所界定光圈完全開啟之位置。典型地,此用於光圈開啟時之最初位置為位置A。如果太多光線抵達此影像感測器,則此馬達驅動器操作此步進式馬達至光圈位置B,其對應於此系統之繞射極限。如果抵達此影像感測器之光線不足,則此馬達驅動器操作此步進式馬達至光圈完全開啟位置(位置C)。在各位置可以改變此影像感測器之積分時間及/或增益,而將影像品質最適化。
將軟體組態,而將此透鏡與影像感測器之性能表現最適化。此P-光圈透鏡與軟體一起,在所有光線情況中自動地提供用於最適影像品質之最佳光圈位置。因此,此P-光圈透鏡允許攝影機抵達影像品質新位準之性能表現。此光圈控制特別有益於大(mega)像素/高畫質電視(HDTV)攝影機,以及要求高的視訊觀察應用。
為了在從一個光圈位置移轉至另一光圈位置之移轉時間期間維持影像品質,重要的是調整此步進式馬達移動此隔膜片之速度而給此曝光演算法足夠時間,使用影像感測器之增益與曝光時間,以補償入射光線中之改變。
當改變光圈位置時,可以決定不同臨界值。可以將一臨界值例如界定為:在增益與曝光時間之某些影像感測器設定之影像亮度。為了避免在靠近臨界值之亮光區域中在兩個光圈位置之間步進式馬達持續移動,可以在控制演算法中執行延遲。
對於一些在市場上可獲得之P-光圈透鏡而言,此用於以最適方式操作透鏡所須之參數,例如抵達以下位置所須步進馬達步驟數目:光圈位置A其最適位置,光圈位置B其為繞射極限(如果對於最適為太多光線),以及位置C其為完全開啟(對於最適光線不足)位置,可以由製造商測量且硬編碼於攝影機軟體中。然而,當使用者想要將目前透鏡改變成P-光圈透鏡時,參數並未編碼於攝影機軟體中,必須以某種方式將參數提供給攝影機使用。其中一種方式為,如果由製造商提供,則以手工操作將參數輸入於攝影機中。然而,此種不熟練手操作方式將參數提供攝影機使用,是非常麻煩且耗時的。
依據以上與以下之說明,本發明之一態樣為提供一種方式,以方便一種程序使得P-光圈透鏡之參數可供攝影機使用,且因此以單一或組合方式,以緩和減輕或消除此技術中一或更多個上述缺失,以及單一或任何組合之缺點。
本發明之一態樣為有關於一種攝影機中所使用之方法,此攝影機所包含透鏡裝置具有一可調整光圈開孔。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調整在第一開孔位置與第二開孔位置間之光圈開孔之尺寸;錄製在該調整期間複數個影像;以及分析該等影像且根據該分析以決定一光圈開孔,以獲得一高品質影像。一高品質影像可以界定為一影像,其具有高對比、低球形像差、低色度像差、高解析度、低繞射以及大的場景深度。在此第一開孔位置與第二開孔位置之間存在位置之範圍,其中各此等位置對應於特定尺寸光圈開孔。在一變化例中,在此第一開孔位置與第二開孔位置之間位置範圍中各位置對應於一步進馬達步驟。然而,亦可能有其他組態,其中步進馬達步驟與在此位置範圍中之位置並不以一對一之方式彼此對應。
在此方法中,其中此分析可以更包括步驟:判斷在各錄製影像中之高頻內容;根據該所判斷之高頻內容,以決定用於各此等錄製影像之高頻值;以及決定代表光圈開孔尺寸之資訊,此光圈開孔對應於具有特定高頻值之所錄製影像。此在一變化例中代表光圈開孔尺寸之資訊可以為步進馬達步驟,其對應於用於特定錄製影像之光圈開孔。
此方法其中,其中此具有特別決定高頻值之錄製影像更可以為:具有最高高頻值之錄製影像。
在此方法中,其中此決定高頻內容可以更包括步驟:在所錄製影像中選擇次區域,以及測量所選擇次區域中之高頻內容。
在此方法中,其中此分析可以更包括步驟:以獲得對應於特定光圈開孔之絕對F-數字;決定在該錄製影像中之曝光時間與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根據所決定曝光時間、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該絕對F-數字,以計算步驟序列間之相關曲線,其中各步驟代表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以及透鏡裝置之F-數字序列。
在此方法中,其中決定此曝光時間與影像感測器增益可以更包括步驟:以選擇在錄製影像中之次區域,以及測量所選擇次區域中之曝光時間與影像感測器增益。
此方法可以更包括步驟:決定一第一F-數字,其為最高F-數字,以獲得具有預定光線位準之高品質影像,決定對應於該特定高頻值之第二F-數字,且如果該第一F-數字小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一F-數字決定光圈開孔,且如果該第一F-數字大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二F-數字決定光圈開孔。
在此方法中,其中此調整可以更包括步驟:提供一控制信號序列給透鏡裝置,其中該控制信號序列對應一序列步驟,各步驟代表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
在此方法中,其中,此第一開孔可以小於第二開孔。
在此方法中,其中,此第一開孔可以大於第二開孔。
本發明之第二態樣為有關於一種攝影機,其包括:一透鏡裝置,其具有可調整光圈開孔;一調整單元,用於調整在第一開孔位置與第一開孔位置間之光圈開孔尺寸;一錄製單元,用於在該調整期間錄製複數個影像;一分析單元,用於分析該等影像;以及一第一決定單元,用於根據該分析以決定光圈開孔,以獲得高品質影像。
此攝影機更包括:一第二決定單元,用於決定在該所錄製影像中之高頻內容;一第三決定單元,用於根據該所決定高頻內容,以決定用於各該等錄製影像之高頻值;以及一第四決定單元,用於決定代表光圈開孔尺寸之資訊,該光圈開孔對應於具有特定高頻值之錄製影像。
此攝影機,其中,此具有特定高頻值之錄製影像可以為具有最高高頻值之錄製影像。
此攝影機,其中,此第二決定單元可以更包括:一選擇單元,用於選擇在錄製影像中之次區域;以及一第五決定單元,用於決定在所選擇次區域中之高頻內容。
此攝影機可以更包括;一擷取單元,其適用於擷取對應於特定光圈開孔之絕對F-數字;以及一第六決定單元,用於從所錄製影像決定曝光時間與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一計算單元,其根據所決定曝光時間、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該絕對F-數字,以計算步驟序列間之相關曲線,其中各步驟代表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以及透鏡裝置之F-數字序列。
此攝影機,其中,此第二決定單元更包括一選擇單元,用於選擇在錄製影像中之次區域;以及一第七決定單元,用於決定在所選擇次區域中之曝光時間與影像感測器增益。
此攝影機可以更包括;一第八決定單元,用於決定此為最高F-數字之第一F-數字,以獲得具有預定光線位準之高品質影像;一第九決定單元,用於決定對應於該特定高頻值之第二F-數字;一第二調整單元,用於調整該光圈開孔,其中,如果該第一F-數字小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一F-數字調整該光圈開孔,或者如果該第一F-數字大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二F-數字調整光圈開孔。
此攝影機,其中,此調整單元更包括一供應單元,用於將控制信號序列提供給透鏡裝置,其中,該控制信號序列對應步驟序列,各步驟代表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
本發明之第三態樣為有關於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其所具有電腦可執行組件包括用於攝影機之指令,其用於調整在第一開孔位置與第二開孔位置間之光圈開孔之尺寸;在該調整期間錄製複數個影像;分析該等影像;以及根據該分析以決定一光圈開孔,以獲得一高品質影像。
本發明之進一步目標、特徵以及優點將由以下一些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而為明顯,其中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將參考所附圖式更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般有關於攝影機領域,以及更特別有關於使用P-光圈透鏡以校準攝影機,其中判斷P-光圈透鏡之參數且提供給攝影機。
以下參考所附圖式更完整地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在附圖中顯示本發明之實施例。然而,本發明可以許多不同形式與變化實現,且不應被認為受限於在此所說明之實施例。反而是,提供此等實施例以使得所揭示之內容徹底且完整,且將本發明之範圍完整地傳達給熟習此技術人士。在整個說明書中類似的參考符號是指類似的元件。
通常,攝影機主要包括兩個部份。第一部份為透鏡,其可以由光學元件所構成,例如:透鏡、濾光器、機械部份以及電子電路,用於控制機械部份,且作為與外部裝置之介面。第二部份為攝影機主體,其由一或更多個影像錄製裝置、機械部份以及電子電路所構成,用於處理來自影像錄製裝置之資訊,且作為與外部裝置例如透鏡與網路之介面。此透鏡可以從攝影機主體拆卸,或可以與攝影機主體整合(不可拆卸)。攝影機可以與DC光圈透鏡以及P-光圈透鏡相容。攝影機主體中之電子零件可以自動地感測及/或判斷,此透鏡且在此種情形中那種型式透鏡在開始時是否連接至攝影機主體,以致於可以在攝影機主體中透鏡控制系統與透鏡之間建立適當通信。
圖1顯示在其中可以執行本發明實施例之攝影機100之方塊圖。圖1中之P-光圈透鏡101由以下元件所構成:光學元件105,其具有至少一光學透鏡;一可調整光圈,其具有至少兩個隔膜片103;機械部份(未圖示);電子電路104,其包含馬達用於控制可調整光圈之隔膜片103;以及裝置,其經由介面106與攝影機主體102中之電子電路通信。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此在P-光圈透鏡中之電子電路104亦可以由以下組件構成:處理裝置,其可以處理影像資料;一或數個影像感測器;以及記憶儲存體,用於儲存所擷取影像資料與來自影像處理之結果。此在電子電路104中之馬達控制在P-光圈中之隔膜片103,可以使用以下裝置執行此控制:具有位置回饋之DC馬達、具有Hall元件之電流計、超音波馬達、步進式馬達、或任何其他型式微馬達其可以將隔膜片103準確地定位。在以下當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時,假設此馬達為步進式馬達。步進式馬達可以離散步驟控制P-光圈透鏡中之隔膜片103,從一光線未由隔膜片阻擋之位置(在此稱為完全開啟位置)至此隔膜片儘可能關閉、或在一些情形中完全關閉之位置(在此稱為關閉位置)。因此,形成一可調整光圈。
因此,各步進馬達步驟有關在P-光圈透鏡中隔膜片103之特定位置,而允許特定數量光線通過。隔膜片尺寸、形狀、以及數量可以改變。在一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兩個“V”形隔膜片;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使用數個隔膜片,以形成一幾乎完美之圓形光圈孔。
如同於圖1中顯示,可以將P-光圈透鏡101裝附於攝影機主體102。此攝影機主體102可以容納至少一個影像感測器110,其能夠錄製以P-光圈透鏡101投影在影像感測器110表面上之影像。此影像感測器110可以典型地為一電荷耦合裝置(CCD),或一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主動像素感測器,但並不以任何方式受限於僅此兩種型式感測器。如同先前提及,在一實施例中,此影像感測器110可以在P-光圈透鏡101之電子電路104中實施,而並非在攝影機主體102中實施。
攝影機100可以錄製靜止影像與移動影像。當錄製此來自影像感測器110之影像時,擷取此投影在影像感測器上之影像,且藉由影像感測器110將影像轉換成數位影像資料。可以將所錄製之影像資料傳送至處理裝置107用於影像處理,或傳送至記憶體108用於儲存,或均實施此兩個動作。此處理裝置107可以為由以下所構成之集合:信號處理器、中央處理器(CPU)、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以及一般電子電路。處理裝置107能夠在攝影機中實施數個任務,例如,對於所擷取及/或儲存影像資料分析與計算,控制影像感測器110之參數例如感測器增益與曝光時間,對記憶體108儲存與擷取資料,經由介面106控制此P-光圈透鏡且與其通信,以及經由網路介面109與連接至網路112之其他裝置通信。可以將典型地具有使用者介面之一或更多個攝影機管理站113經由網路112連接至攝影機100。此攝影機100與網路112間之通訊可以經由有線連接或無線連接實施。如同以上提及,此攝影機主體102可以容納內部記憶體108,以儲存一或更多個錄製影像,以及由處理裝置107實施計算之結果與中間結果。在一變化例中,此記憶體108可以可移除記憶體裝置之形式執行作為外部記憶體(即,USB記憶體裝置、外部硬碟驅動器、固態記憶體等),而在另一變化例中,此記憶體可以位於裝附於網路中之儲存單元、個人電腦、伺服器等之中。
藉由將攝影機100連接至網路112、此網路具有與其連接之攝影機管理站113,可以遠端地操作此攝影機100。此遠端操作者可以為:使用攝影機管理使用者-介面之一或更多個人,或者電腦化操作者、例如為在攝影機管理站113上執行之軟體程式。此連接至網路之攝影機100亦可以發出影像資料至連接至網路之一或更多個遠端(remote party)用於遠端處理。
在具有P-光圈透鏡之Axis網路攝影機中,此在攝影機管理站113上之使用者介面設有F-數字尺標(scale),其對應於完全開啟至完全關閉光圈開孔之範圍。此特性使得使用者能夠將光圈開孔調整至所偏好位置,此位置由自動控制使用於最具光線之情況。在如此操作時,使用者同時調整影像之場景深度。
當將P-光圈透鏡101連接至攝影機主體102時,一些用於獲得攝影機最適性能表現所須之透鏡參數尚不可知。這些所不可知之參數可以為下列之任何或所有者:
‧由此光圈開孔關閉位置至光圈開孔完全開啟位置,此步進式馬達步驟之總數;
‧由此光圈開孔關閉位置至光圈開孔完全開啟位置,各步進式馬達步驟之相對應孔徑與F-數字;
‧步骤,其對應於獲得用於特定場景最佳影像品質之光圈開孔位置;
‧此光圈之孔徑與F-數字之總範圍;以及
步骤,其對應於繞射開始之光圈開孔位置。
如果在製造廠商處將此P-光圈透鏡以攝影機主體預先校準,則此等參數之所有或一些為已知且可以被硬編碼(hardcoded)至攝影機軟體中。然後可以在攝影機管理使用者-介面之捲動表中選擇此具有已知參數之特定P-光圈透鏡。亦可以將此等參數提供給透鏡使用者,而以手操作方式輸入至攝影機中、或輸入於控制透鏡之攝影機軟體中。然而,對於一些透鏡此等參數之所有或一些為未知,因此使用者無法以最適方式使用此攝影機。本發明提供一種攝影機自動校準方法,其使用未知之P-光圈透鏡,對於此種所有或一些參數為未知之情況提供一種解決方案。
圖2a為流程圖200,其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使用P-光圈透鏡以自動校準攝影機100之方法。現在使用在圖2a中所描述一系列流程圖步驟,以詳細說明此校準方法。
在此校準方法之第一流程圖步驟201中,獲得用於光圈開孔特定已知位置(隔膜片103之位置)之F-數字。必須獲得此F-數字,以導出有關於步進式馬達步驟(即,光圈開孔位置)之絕對F-數字尺標。在大部份情形中可以獲得光圈完全開啟之位置之F-數字,然而,在理論上,對於此光圈之任何已知位置,一個F-數字足以在稍後導出相對於步進馬達步驟之絕對F-數字尺標。
此F-數字亦可以經由在P-光圈透鏡101外部上或攝影機主體102上之撥盤或捲動表以手操作方式輸入。此F-數字亦可以經由攝影機管理使用者-介面113而輸入,且經由網路112下載至攝影機之處理裝置107。以替代方式,此F-數字亦可以預先儲存於P-光圈透鏡之記憶體中,且在當將P-光圈透鏡101裝附於攝影機主體102時,經由介面106傳送至攝影機之處理裝置107。以替代方式,在一些情形中,此F-數字可以由稍後說明之校準所產生之校準曲線計算而得。
在流程圖步驟202中,將光圈(即,隔膜片103)移動至開始位置中。當將P-光圈透鏡101安裝至攝影機主體102時,此光圈開孔之實際位置(在完全開啟與完全關閉之間)為未知。因此,在此校準中之第二步驟202使用步進式馬達將光圈開孔移動至特定開始位置202。一個此種開啟位置例如為此光圈開孔完全開啟之位置。為了抵達此開始位置,此步進式馬達被指示在開啟光圈方向中“步進”。為了確保抵達此完全開啟位置,此步進式馬達被指示在開啟光圈方向中作大數目步驟之“步進”。在進行至此校準中下一步驟之前調整此透鏡之焦點,以達成良好聚焦。較佳在當在場景中光線位準為合理地恆定時,使用此將被觀察之場景(如果可能)以實施校準。在此場景中物體會造成光線之緩慢變化,例如雲通過太陽,以及在此場景中物體會造成光線快速變化,例如車、人以及野獸在場景中通過場景或移動,此會以負面方式影響校準。如果可能,應選擇一時點將此種變化發生之可能性最小化。
在此校準方法之第一流程圖步驟203中,由影像感測器110錄製一或更多個影像。將代表一或多個影像之資料傳送至處理裝置107。可以錄製數個影像且將其平均成一個影像(即,影像資料)以減少任何雜訊。在以下“影像”代表將使用之一個或數個影像。
在流程圖步驟204中分析在流程圖步驟203中所獲得之影像資料。對於所錄製影像可以實施數個不同分析204。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中,由處理裝置107使用例如Sobel演算法(即,離散微分運算子)與高斯(Gaussian)過濾器,以決定在所錄製影像中之高頻內容。此高頻內容分析導致一單一值,其在以下稱為高頻值(HF值),以代表在光圈目前位置存在於錄製影像中高頻資訊之數量。可以將所決定之HF值儲存於記憶體108中。在一變化例中,可以從在相同光圈位置所錄製一系列錄製影像導出一系列HF值。然後,例如將此系列HF值平均成單一HF值。此一系列HF值之平均會減少雜訊數量,以及在場景中光線快速變化之負面效應,而導致更準確之HF值。
在一第二實施例中,可以決定在一影像中光線之數量。當抵達一位置時,此曝光演算法藉由調整曝光時間(即,積分時間)及/或影像感測器110之增益,以補償撞擊在影像感測器110上之光線。當完成調整時,將曝光時間之值與影像感測器110增益之值儲存於記憶體108中。如果錄製多個影像,則可以將平均曝光時間之值與平均增益之值儲存於記憶體108中。在一變化例中,判斷此影像光線強度且將其儲存於記憶體108中。然後,可以將目前影像光線強度與至少一個先前錄製影像之光線強度比較,此兩個影像之間光線強度之差異可以產生資訊,其有關於此步進式馬達是否抵達或接近抵達步進式馬達終點位置(關閉或完全開啟)。此亦可以產生資訊,其有關於此光圈在那一個方向中移動(較亮-至-較暗=光圈正在關閉,或較暗-至-較亮=光圈正在開啟)。如果相較於參考方向,光線強度是在“錯誤”方向中變化,則在一實施例中可以將此校準中斷,且從流程圖步驟202重新開始。在一實施例中,亦可使用此來自比較之資訊以判斷,此校準是否應被終止。如果例如在兩個或更多個影像之間所偵測光線強度中並無改變,由於已經抵達終點位置或非常接近抵達終點位置,則可以將此校準終止。
在一第三實施例中,可以判斷此HF值、曝光時間之值、以及影像感測器110增益之值,且將其儲存記憶體108中。如果錄製多個影像,則可以將各平均值儲存於記憶體108中。
在校準之在流程圖步驟205中,此步進式馬達朝終端位置移動一或更多個步驟。在一實施例中,藉由將P-光圈透鏡101之隔膜片103移動得更靠近彼此,將步進式馬達在光圈開孔關閉方向中移動一(或數個)步驟。在還有另一實施例中,藉由將P-光圈透鏡101之隔膜片103移動得更與彼此分離,將步進式馬達在光圈開孔開啟方向中移動一(或數個)步驟。
在校準之流程圖步驟206中,判斷此步進式馬達是否抵達終點位置,如果尚未抵達終點位置,則重覆「錄製影像」步驟203、「分析影像」步驟204以及「朝終點位置移動」步驟205,一直至此步進式馬達抵達終點為止,此終點位置例如為當此光圈關閉或完全開啟時之位置。
在校準之流程圖步驟207中,實施計算以決定光圈之最適位置與F尺標。此最適位置與F尺標可以在如同以下進一步討論之數種方式決定。
圖3a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經由HF值以決定光圈最適位置之方式。如果將HF值與相對應步進馬達步驟繪製於圖300中,則可以獲得類似於圖3a中所顯示之曲線302。在圖3a所顯示之例中,在光圈完全開啟(在此處步進馬達步驟等於1)與光圈關閉(在此處步進馬達步驟等於50)間之完整範圍為50個步驟。此圖中之曲線為山岳形狀,在開始時HF值穩定增加(步驟1至步驟27),以對應於影像品質增加;在結束時HF值減少(步驟28至步驟50),此對應於影像品質降低。此具有最大HF值之位置為最適位置,且所對應步進馬達步驟(即,光圈之位置)在目前所給定情況中會產生最佳影像,即可以獲得高品質影像。此在圖3a之例中最適位置值是由至x-與y-軸之實線301所標示。此最高HF值可以由攝影機中處理裝置藉由:將在圖2a中流程圖步驟202至206中所決定之所有儲存HF值比較及/或排序而發現。
圖3b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經由HF值以決定光圈最適位置之替代方式。在此例中使用一或更多個相鄰HF值以計算各HF值之導數(斜率)。如果此導數為正、如同如線304所顯示,則此HF值增加,其意味著尚未抵達最大HF值。如果此導數為負、如同如線306所顯示,則此HF值減少,其意味著已通過最大HF值。當此導數為零(或接近零)時,則可以判斷已抵達最大HF值,其意味著在連續導數之間HF值並未(或非常少地)增加或減少(即,如同由線305所顯示接近於平行x軸);或當此導數改變符號(從正導數改變至負導數,或由負導數改變至正導數)時,亦可以判斷已抵達最大HF值。
可以藉由儲存於記憶體中之曝光時間與增益值,計算用於各步進馬達步驟之F-數字,以決定從光圈完全開啟至光圈關閉範圍中用於所有步進馬達步驟之F-尺標。如果將計算之結果繪製為步進馬達步驟(各對應於光圈之某個位置)之函數,則可以獲得在圖3c中類似於圖307中之曲線308。為了獲得絕對F尺標,則至少一個用於特定步進馬達步驟之F-數字必須為已知。如果在此HF曲線中存在獨特“折點”,則可以如同在流程圖步驟201中說明,或如同以下使用有關於攝影機中繞射知識而計算,以獲得用於特定步進馬達步驟之F-數字。
P-光圈透鏡中隔膜片邊緣傾向於將光線擴散。只要此光圈開孔相較於像素尺寸為大(即,以大孔徑),則此繞射光線僅為擊中影像感測器光線總量小的百分比。當此光圈開孔變得較小,則此繞射光線數量占所錄製光線總數量之較大百分比。在此點此繞射開始作用且開始影響影像品質,此可以由在圖4中HF曲線之點401看出,在此處曲線開始快速下降。在圖4中假設繞射是在步進馬達步驟29附近開始。藉由知道影像感測器之像素尺寸,可以計算在繞射點之理論F-數字。以此方式可以計算在圖4中用於步進馬達步驟29(在此點401,繞射開始)之F-數字,而從此F-數字可以導出絕對F尺標。
從圖3c中之步進馬達步驟對F-數字之曲線,可以導出有關F-數字之孔徑範圍。藉由分析光線數量,可以發現用於完全開啟與關閉光圈開孔之步進馬達步驟,且因此可以算出步進馬達步驟之總數。
如果將具有低光線敏感度之攝影機100置於不良照明條件之環境中,在一些情形中,此在所決定最適位置之影像可能會太暗而無法實際使用。此問題可以藉由使用較在最適位置F-數字為小之F-數字而克服或減輕。較小之F-數字會導致較大孔徑(即,較大光圈開孔),這會增加抵達影像感測器110之光線數量,且因此產生較亮影像。為了判斷在所給定某個光線位準能夠獲得最佳高品質影像之光圈位置,可以在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校準中執行以下步驟。
‧以所給定預定光線位準,決定此對應於最高F-數字之第一F-數字,以獲得一高品質影像;
‧決定一第二F-數字,其對應於所導出最適位置之特定高頻值;
‧然後,將第一F-數字與第二F-數字比較,且如果此第一F-數字小於第二F-數字,則根據第一F-數字決定光圈開孔,而如果此第一F-數字大於第二F-數字,則根據第二F-數字決定光圈開孔。
此等步驟將確保可以獲得光圈位置,其可產生用於特定光線位準之最佳高品質影像。
如果須要將場景深度限制於至少某種長度,且因此妥協影像品質,則可藉由計算包括場景深度、焦距長度、以及模糊圈,以找到最小F-數字。將對於最適位置所算出F-數字與最小F-數字比較,而選擇兩者中較大F-數字。從此F-曲線可以發現相對應步進馬達步驟。
當已經決定最適位置與F尺標時,此在校準中下一個流程圖步驟208中,藉由將此步進式馬達步進相對應步進馬達步驟,將光圈開孔(即,藉由移動橫隔片103)調整至所決定最適位置。當完成此步驟時,對於所給定情況,此攝影機已被校準且其參數為已知。此攝影機現在可以較未經校準攝影機以更最適方式使用。
如果使用圖3a中HF曲線並無法正確地決定最適位置(由於雜訊或一些其他原因),則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一個此種方法為作“合格猜測”,此最適位置是在某個步進馬達步驟。如果此步進馬達步驟的整個範圍為50個步驟,則可以“猜測”此從開始之第25個步進馬達步驟之位置是在:光圈開孔完全開啟與繞射開始點之間某處,以及因此攝影機是在可以獲得具有適當品質影像之位置。此種方法為次-最適,但其較使用具有DC光圈透鏡之攝影機,其影像品質較佳。
另一種方法為以影像感測器像素尺寸之協助,以找到繞射發生之步進馬達步驟。可以如同先前說明以像素尺寸之協助,以計算繞射開始發生點之F-數字。可以使用與圖3c一起討論之F-曲線,以找到繞射發生之相對應步進馬達步驟。由於用於完全開啟光圈開孔之步進馬達步驟為已知,此“最適位置A”應選擇為在該步進馬達步驟與繞射開始發生之步進馬達步驟之間某處之位置。此“光線太少位置B”應選擇為光圈開孔完全開啟之步進馬達步驟之位置,以及此“光線太多位置C”應選擇為接近繞射開始之步進馬達步驟之位置。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可以藉由除了在圖2a中“抵達終止位置?”(流程圖步驟206)之停止標準之外,增加一額外停止標準,以縮短在圖2a中之校準。在許多情形中,在實際上永遠不會使用此等具有低HF值之步驟(即,光圈位置)、例如圖4中之步驟45-50,因為在這些位置並不會產生有用之影像。圖2b中一例顯示如何可以在圖2a中所顯示之流程中流程圖步驟205與206之間插入額外流程圖步驟209。如果在抵達流程圖步驟206之“抵達終止位置?”之前已經抵達特定停止標準,則可以終止此「錄製影像」步驟203、「分析影像」步驟204、以及「朝終點移動」步驟205之迴路,且繞過“抵達終止位置?”流程圖步驟206。
在圖2b中之停止標準209可以數種不同方式執行。一種方式為如同圖4中說明,藉由一垂直線400以決定用於所決定HF值之單一HF臨界值400。在圖4之例中此第一決定HF值對應於光圈開孔完全開啟之位置,而被設定為臨界值400,且因此作為停止標準。HF值之決定期間,對於每一個步進馬達步驟,將所決定之HF值與HF臨界值比較。如果所決定HF值小於HF臨界值400,則其符合圖2b中之停止標準209。
在圖2b中選擇停止標準209之一變化例為,讓攝影機之使用者根據攝影機使用於其中之情況或任何其他標準,以選擇一適當臨界值。
在圖2b中所選擇停止標準209之另一變化例為,如同於圖3b中所討論由導數之斜率以決定停止標準209。在一實施例中之停止標準可以例如為導數負斜率之某個角度。
在圖2b中選擇停止標準209之另一變化例為,當決定曝光時間與增益值時觀察在兩個(或更多)影像間之光線變化。如果光線之變化為最小(由光線臨界值所界定),或光線未改變,則符合停止標準209,且將此「錄製影像」步驟203、「分析影像」步驟204、以及「朝終點移動」步驟205之迴路中斷。
在圖2b中選擇停止標準209之另一變化例為,在繞射開始401之步進馬達步驟停止,這是由於使用較此值為小之孔徑會造成不良影像品質。
圖5顯示用於實施攝影機校準之本發明替代實施例之流程圖500。由於圖5中之流程圖步驟與圖2a中流程圖步驟具有相同編號,所以流程圖步驟201-205、206、207以及208與上述者相同,且因此實施相同任務。在此實施例中增加流程圖步驟“迴路n次”501與流程圖步驟“移動至先前位置”502。藉由增加此等流程圖步驟,則在移動至新的步進馬達步驟之前,此校準步驟在兩個步進馬達步驟之間來回執行n-數字次數。此具有n=1之流程圖設計之執行如同以下所示:
‧在步進馬達步驟1錄製第一影像或第一組影像;
‧將步進式馬達移動至步驟2,且在步驟2錄製第一影像或第一組影像;
‧將步進式馬達移回至步驟1,且錄製第二影像或第二組影像;
‧然後將步進式馬達再移回至步驟2,且在步驟2錄製第二影像或第二組影像。
此程序可以重覆n次,而n為使用者界定或預先界定數目。在一變化例中,此在流程圖步驟501中用於迴路之停止標準可以根據影像中光線改變,而非特定數目次數。此停止標準可以例如為“一直進行至在所偵測影像中光線沒有進一步改變為止”。
當此迴路重覆n次時,此步進式馬達移動至一位置(在本例中為步驟3),且此迴路在步驟2與步驟3之間實施n次,一直至抵達流程圖步驟206之“抵達終止位置?”為止。此校準設計可以有效地減少使用於校準場景中之雜訊、與光線快速變化之負面效應。如同以上討論,此場景中光線快速變化可以是由於在場景中物件,例如車輛、人員、動物通過或移動。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此決定最適位置與F尺標(在圖2a與圖5所顯示之流程圖中)之計算,可以由步進式馬達在各步驟中隨時實施,而並非在流程圖步驟207中實施。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可以將所有錄製影像203最初儲存於記憶體中,而並未在流程圖步驟204中實施分析。當抵達流程圖步驟206或509中之終止位置中時,可以在流程圖步驟207之計算以決定最適位置與F尺標之前,根據流程圖步驟204實施分析。
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根據圖2a或圖5中之流程圖,依序實施多個校準。此特別是在影像受到使用於校準場景中光線緩慢變化影響之情況中,可以較高準確度決定最適位置。如同以上討論,在場景中光線緩慢變化可以例如為由於雲在太陽之前通過。
可以在整個影像或影像僅一部份上實施所錄製影像之分析。圖6顯示所設置之觀察攝影機,以致於其錄製停車場與街道601之影像。此在影像600左上部份中之移動車輛,會在場景中產生光線之快速變化,因此比負面方式影響此具有P-光圈透鏡之攝影機之校準(如同以上所討論)。然而,藉由選擇在影像中未包含移動物體之次區域,且僅分析次區域影像而非整個影像,可以減少或避免移動車輛之有害影響。然而,此次區域應從將被觀察之場景選擇且包含其大部份,否則此校準可能是錯誤的。在一些情形中,較佳選擇一天中另外時間以實施校準,而非使用錯誤之次區域以實施校準。
可以有數種方式以決定影像之次區域。一種方式為總是選擇影像之中央部份,如同在圖6中陰影線區域602所說明者。然而,如同於圖6之例中所顯示,此中央區域602中之光線會受到嘗試停車之車輛影響,此在左上部份中之陰影線區域604甚至更差,因為此區域對應於車輛經常移動進出之次區域之街道。在此例中之最佳位置為選擇為影像右下部份中之陰影線區域603,其對於光線快速變化似乎最穩定(排除光線之緩慢變化,例如太陽進出雲端)。此次區域之選擇可以下列方式實施:由使用者以手工操作方式實施;藉由對影像移動自動地實施偵測,且選擇具有最少移入之區域;或對於一系列影像實施光線分析,且選擇光線變化量最少之次區域。在一變化例中,將所選擇之次區域從分析中排除。此所選擇次區域可以為任何尺寸與形狀。一個次區域可以構成數個較小的次區域。
圖7顯示電腦可讀取媒體700,其具有電腦可執行組件,其所包含指示用於實施在以上實施例與圖1至圖6中所說明具有P-光圈透鏡之攝影機校準方法之所有態樣。此媒體可以特別具有指令,以調整在第一開啟位置與第二開啟位置之間光圈開孔之尺寸701;在該調整期間錄製複數個影像702;分析該等影像703;以及根據該分析以決定一光圈開孔,以獲得一高品質影像704。此電腦可讀取媒體700可以設置在攝影機之內或可以設置在攝影機之外。
在此所使用術語之目的僅在於說明特定實施例,且其用意並非在於限制本發明。如同在此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顯示,此單一形式“a”、“an”、“the”之用意為亦包括複數型式。亦應進一步瞭解,當在此使用“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includes”及/或“including”時,設定所說明特性、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但並不排除一或更多個其他特性、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或增加。
除非另行界定,在此所使用所有用語(包括技術用語與科技用語)可以具有本發明所屬技術中具有一般知識人士所共同瞭解之相同意義。應進一步瞭解,在此所使用術語應被解釋為,其所具有意義與本說明書與相關技術內容中之意義一致,且除非在此明確地界定,其不應以理想化或過於形式意義而解釋。
以上已經說明本發明之原理、較佳實施例、以及操作模式。然而,本發明應被認為是說明而並非限制,且不應被限制於以上討論之特定實施例。本發明各種實施例之不同特徵可以明確說明以外之其他方式組合。因此應瞭解熟習此技術人士可以在此等實施例中作各種變化,而不會偏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本發明之範圍。
100...攝影機
101...p-光圈透鏡
102...攝影機主體
103...隔膜片
104...電子電路
105...光學元件
106...介面
107...處理裝置
108...記憶體
109...網路介面
110...影像感測器
112...網路
113...攝影機管理站
200...自動校準方法
201-209...方法之步驟
300...圖
301...實線
302‧‧‧曲線
304‧‧‧正導數
305‧‧‧零導數
306‧‧‧負導數
307‧‧‧圖
308‧‧‧曲線
400‧‧‧臨界值
401‧‧‧繞射開始
500‧‧‧流程圖
501-502‧‧‧步驟
600‧‧‧影像
601‧‧‧街道
602‧‧‧中央區域
603‧‧‧陰影線區域
604‧‧‧陰影線區域
700‧‧‧電腦可讀取媒體
701‧‧‧調整光圈開孔尺寸
702‧‧‧錄製複數個影像
703‧‧‧分析影像
704‧‧‧決定光圈開孔
圖1說明連接至網路之攝影機,其由P-光圈透鏡與一攝影機主體所構成;
圖2a為流程圖,其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使用P-光圈透鏡以校準攝影機之方法;
圖2b顯示停止標準之流程圖,其可以添加至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圖2a中之流程圖;
圖3a顯示一圖示例,其具有在y-軸上之HF值與對應於x-軸上光圈位置之數個步驟,其可以在P-光圈透鏡校準期間獲得;
圖3b顯示另一圖示例,其具有在y-軸上之HF值與對應於x-軸上光圈位置之數個步驟,其可以在P-光圈透鏡校準期間獲得;
圖3c顯示一圖示例,其具有在y-軸上之F-數字與對應於x-軸上光圈位置之數個步驟,其可以在P-光圈透鏡校準期間獲得;
圖4顯示一圖示例,其具有在y-軸上之HF值與對應於x-軸上光圈位置之數個步驟,其可以在P-光圈透鏡校準期間獲得;
圖5為流程圖,其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使用P-光圈透鏡以校準攝影機之方法;
圖6說明如何在影像中選擇不同次區域而使用以校準P-光圈透鏡;以及
圖7顯示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之方塊圖,其具有電腦可執行組件,其包括指令用於校準此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具有P-光圈透鏡之攝影機。
201-208...方法之步驟

Claims (19)

  1. 一種包含具有可調整光圈開孔的透鏡裝置的攝影機之方法,其包括:調整在一第一開孔位置與一第二開孔位置間之該光圈開孔之尺寸;在該調整期間錄製複數個影像;分析該等影像,該分析包含決定在該等錄製影像中之高頻內容,並且根據所決定的該高頻內容以決定用於該等錄製影像中每一者之高頻值;以及根據資訊決定一光圈開孔,該資訊代表對應於具有一特定高頻值之一錄製影像之該光圈開孔之尺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具有所決定該特定高頻值之該錄製影像為:具有最高的高頻值之該錄製影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決定該高頻內容之步驟更包括以下步驟:在該等錄製影像中選擇次區域;以及測量在所選擇該等次區域中之該高頻內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分析步驟更包括以下步驟:擷取對應於一特定光圈開孔之一絕對F-數字;決定在該等錄製影像中之曝光時間與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根據所決定該曝光時間、該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該絕 對F-數字,以計算一序列步驟間之相關曲線,其中各步驟代表該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以及該透鏡裝置之F-數字序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其中:決定在該曝光時間與該影像感測器增益之步驟更包括以下步驟:在該等錄製影像中選擇該等次區域;以及測量在所選擇該等次區域中之該曝光時間與該影像感測器增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方法,更包括:決定一第一F-數字作為最高F-數字,以獲得具有預定光線位準之高品質影像;決定一第二F-數字,其對應於該特定高頻值;如果該第一F-數字小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一F-數字以決定該光圈開孔;以及如果該第一F-數字大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二F-數字以決定該光圈開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方法,更包括:決定該第一F-數字作為該最高F-數字,以獲得具有該預定光線位準之該高品質影像;決定該第二F-數字,其對應於該特定高頻值;如果該第一F-數字小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一F-數字以決定該光圈開孔;以及如果該第一F-數字大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二 F-數字以決定該光圈開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調整該光圈開孔尺寸之步驟包括:提供一控制信號序列給該透鏡裝置,其中,該控制信號序列對應於該步驟序列,各步驟代表該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開孔小於該第二開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開孔大於該第二開孔。
  11. 一種攝影機,包括:一透鏡裝置,其具有一可調整光圈開孔;一第一調整單元,用於調整在一第一開孔位置與一第二開孔位置間之該光圈開孔之尺寸;一錄製單元,用於在該調整期間錄製複數個影像;一分析單元,用於分析該等影像;以及一第一決定單元,用於根據該分析以決定該光圈開孔,以獲得一高品質影像,該攝影機更包括:一第二決定單元,用於決定在該等錄製影像中之高頻內容;一第三決定單元,用於根據所決定的該高頻內容以決定用於該等錄製影像中每一者之高頻值;以及一第四決定單元,用於決定資訊,其代表對應於具有 特定高頻值之該錄製影像之該光圈開孔之尺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攝影機,其中:配製該第四決定單元,以決定該具有該特定高頻值之該錄製影像為:具有最高之該高頻值之該錄製影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攝影機,其中:該第二決定單元更包括:一選擇單元,用於選擇在該等錄製影像中之次區域;以及一第五決定單元,用於決定在所選擇該等次區域中之該高頻內容。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中任一項之攝影機,更包括:一擷取單元,適用於擷取對應於一特定光圈開孔之一絕對F-數字;一第六決定單元,用於從該等錄製影像決定曝光時間與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一計算單元,用於根據所決定該曝光時間、該影像感測器增益以及該絕對F-數字,以計算一序列步驟間之相關曲線,其中各步驟代表該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以及該透鏡裝置之F-數字序列。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攝影機,其中:該第二決定單元更包括:一選擇單元,用於選擇在該等錄製影像中之次區域;以及 一第七決定單元,用於決定在所選擇該等次區域中之該曝光時間與該影像感測器增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攝影機,更包括:一第八決定單元,用於決定一第一F-數字作為該最高F-數字,以獲得具有預定光線位準之該高品質影像;一第九決定單元,用於決定一第二F-數字,其對應於該特定高頻值;一第二調整單元,用於調整該光圈開孔,其中,如果該第一F-數字小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一F-數字以調整該光圈開孔,或如果該第一F-數字大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二F-數字以調整該光圈開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之攝影機,更包括:一第八決定單元,用於決定該第一F-數字作為該最高F-數字,以獲得具有該預定光線位準之該高品質影像;一第九決定單元,用於決定該第二F-數字,其對應於該特定高頻值;以及一第二調整單元,用於調整該光圈開孔,其中,如果該第一F-數字小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一F-數字以調整該光圈開孔,或如果該第一F-數字大於該第二F-數字,則根據該第二F-數字以調整該光圈開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3項中任一項之攝影機,其中:該調整單元包括一供應單元,以提供一控制信號序列給該透鏡裝置,其中,該控制信號序列對應於一步驟序列, 各步驟代表該光圈開孔之特定尺寸。
  19. 一種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具有的電腦可執行組件包含用於實行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方法的指令。
TW100101619A 2010-02-09 2011-01-17 透鏡裝置的校準 TWI4880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53060.8A EP2354843B1 (en) 2010-02-09 2010-02-09 Calibration of a Lense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0228A TW201140228A (en) 2011-11-16
TWI488000B true TWI488000B (zh) 2015-06-11

Family

ID=42313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1619A TWI488000B (zh) 2010-02-09 2011-01-17 透鏡裝置的校準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70826B2 (zh)
EP (1) EP2354843B1 (zh)
JP (1) JP5425119B2 (zh)
KR (1) KR101577606B1 (zh)
CN (1) CN102148928B (zh)
TW (1) TWI4880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05186A (en) * 2010-07-28 2012-02-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Iris lens test device and test method
US8760527B2 (en) * 2011-06-24 2014-06-24 Apple Inc. Extending a digital camera focus range
US8754953B2 (en) * 2011-06-24 2014-06-17 Apple Inc. Digital camera providing an extended focus range
CN102291539A (zh) * 2011-09-06 2011-12-21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机的光圈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3581564B (zh) * 2012-08-08 2016-12-21 慧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的光圈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TWI502984B (zh) * 2012-11-23 2015-10-01 Vivotek Inc 網路攝影機驅動電路及其方法
JP5620522B2 (ja) * 2013-01-07 2014-11-05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WO2014155797A1 (ja) 2013-03-29 2014-10-02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用レンズの絞り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243835A (zh) * 2013-06-19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光圈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TWI454821B (zh) * 2013-07-03 2014-10-01 Vivotek Inc 攝影裝置及其燈具
TWI472867B (zh) * 2013-07-17 2015-02-11 Vivotek Inc 具光圈偵測功能的網路攝影機及光圈偵測方法
KR102149270B1 (ko) * 2013-12-13 2020-08-28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렌즈 조리개 제어를 이용한 노이즈 제거 방법 및 시스템
JP6330474B2 (ja) 2014-05-19 2018-05-30 株式会社ソシオネクスト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
CN104202536A (zh) * 2014-08-29 2014-12-10 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光圈校正方法
US10084960B2 (en) 2014-10-10 2018-09-25 Iec Infrared Systems, Llc Panoramic view imaging system with drone integration
US9781412B2 (en) * 2015-02-04 2017-10-03 Sony Corporation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thick lens model
US20190239786A1 (en) * 2015-06-30 2019-08-08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Flashing Indicator of Swimmer's Health
WO2017204756A1 (en) * 2016-05-25 2017-11-30 Aselsan Elektronik Sanayi Ve Ticaret Anonim Sirketi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focus of an optical system passively
US10324357B2 (en) 2017-09-19 2019-06-18 Intel Corporation Automatic lens aperture control for image and video capture
JP2020013050A (ja) * 2018-07-20 2020-01-23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撮影パラメータ調整装置、それを備えた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影パラメータ調整システム、及び撮影パラメータの調整方法
US10552983B1 (en) * 2018-08-23 2020-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mera calibration
CN111064903B (zh) * 2018-10-16 2022-03-11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圈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3935A (en) * 1990-04-02 1993-06-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camera with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JP2002064745A (ja) * 2000-06-05 2002-0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の絞り制御方法及び装置、レンズ制御方法及び装置、輪郭強調制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カメラ
TW200844638A (en) * 2006-10-16 2008-11-16 Sony Corp Lens apparatus,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image qua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0167A (en) * 1980-02-07 1981-11-10 Circon Corporation Automatic iris control system
JPS63100430A (ja) * 1987-05-22 1988-05-02 Minolta Camera Co Ltd 写真撮影用測定装置
JP2887814B2 (ja) * 1990-04-02 1999-05-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自動露出制御装置
US5831676A (en) 1992-08-19 1998-1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device using plural control parameters for exposure control
JPH0553167A (ja) * 1991-08-23 1993-03-05 Canon Inc カメラレンズの絞り調整装置
JPH05167936A (ja) * 1991-12-13 1993-07-02 Sony Corp 固体撮像装置
JP3334151B2 (ja) * 1992-03-11 2002-10-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量制御装置及びビデオカメラ装置
JP3480739B2 (ja) * 1992-09-11 2003-12-22 株式会社東芝 固体撮像装置
JPH06153066A (ja) * 1992-11-12 1994-05-31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H06205286A (ja) * 1993-01-06 1994-07-2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カメラの露出制御装置
US6930723B1 (en) * 1999-07-13 2005-08-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Quantity-of-light adjusting apparatus
JP2001086400A (ja) * 1999-07-13 2001-03-30 Canon Inc 撮像装置、レンズ装置、アイリス制御装置、ゲイン制御装置、それら制御方法、それら制御プログラムを提供する媒体
JP2001346086A (ja) * 2000-05-31 2001-12-14 Seiko Epson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20030021376A1 (en) * 2001-07-26 2003-01-30 Smith Steven Winn High-resolution radiation detector
JP2003051982A (ja) * 2001-08-07 2003-02-21 Nikon Corp 電子カメラ
US7456868B2 (en) * 2002-02-01 2008-11-25 Calderwood Richard C Digital camera with ISO pickup sensitivity adjustment
JP2005045648A (ja) * 2003-07-24 2005-02-17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の露出制御方法
JP4349380B2 (ja) * 2006-03-22 2009-10-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を取得する方法
US7612805B2 (en) * 2006-07-11 2009-11-03 Neal Solomon Digital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 image filtration
JP2008053845A (ja) * 2006-08-22 2008-03-06 Olympus Imaging Corp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
JP2008172586A (ja) 2007-01-12 2008-07-24 Nikon Corp 形状取得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検索システム
JP4916355B2 (ja) * 2007-03-20 2012-04-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絞り制御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732397B2 (ja) * 2007-04-11 2011-07-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合焦制御方法
JP5197532B2 (ja) * 2009-08-31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3935A (en) * 1990-04-02 1993-06-29 Casio Computer Co., Ltd. Electronic camera with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JP2002064745A (ja) * 2000-06-05 2002-02-2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の絞り制御方法及び装置、レンズ制御方法及び装置、輪郭強調制御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カメラ
TW200844638A (en) * 2006-10-16 2008-11-16 Sony Corp Lens apparatus,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image qualit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77606B1 (ko) 2015-12-15
EP2354843A1 (en) 2011-08-10
TW201140228A (en) 2011-11-16
JP5425119B2 (ja) 2014-02-26
US20110194851A1 (en) 2011-08-11
CN102148928A (zh) 2011-08-10
EP2354843B1 (en) 2020-01-01
CN102148928B (zh) 2015-07-15
KR20110093653A (ko) 2011-08-18
JP2011164614A (ja) 2011-08-25
US8270826B2 (en) 2012-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8000B (zh) 透鏡裝置的校準
KR100944908B1 (ko) 촬상장치, 포커스 제어방법 및 포커스 제어프로그램을기록한 기록매체
JP4533860B2 (ja) 撮影装置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JP3797543B2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CN109451244A (zh) 一种基于液体镜头的自动调焦方法及系统
US20080044170A1 (en)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2012030700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mage with shallow depth of field
US20110109764A1 (en) Autofocus technique utilizing gradient histogram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JP2006074144A (ja) 撮像装置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CN103108135A (zh) 摄像设备和光圈控制方法
TWI393981B (zh) Use the flash to assist in detecting focal lengths
TWI398716B (zh) Use the flash to assist in detecting focal lengths
JP4385383B2 (ja) カメラ用のプログラム可能なアンチエイリアシ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9122129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driving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10747089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KR101589498B1 (ko) 디지털 카메라 및 그 제어방법
JP2011135380A (ja) 撮像装置、画像共有方法および画像共有プログラム
JP4547465B2 (ja) 撮影装置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TWI395473B (zh) 在低亮度場景執行自動對焦之系統與方法
JP2005122016A (ja)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カメラ
JP4296511B2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及び方法
JP5790011B2 (ja) 撮像装置
CN101594463B (zh) 数码图像处理设备中的焦点误差调节装置和方法
KR20110100961A (ko) 감시 카메라
US2008005670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a focus range in came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