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7849B - 掀蓋結構與具有掀蓋結構的電子系統 - Google Patents
掀蓋結構與具有掀蓋結構的電子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87849B TWI487849B TW101127637A TW101127637A TWI487849B TW I487849 B TWI487849 B TW I487849B TW 101127637 A TW101127637 A TW 101127637A TW 101127637 A TW101127637 A TW 101127637A TW I487849 B TWI487849 B TW I48784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otating member
- rotating
- driving arm
- shaft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系統,且特別是一種藉由掀蓋結構而將一電子裝置容置並組裝於另一電子裝置內的電子系統。
隨著科技與生活的發展,各種利於攜帶使用且不佔空間的可攜式電子裝置也跟著蓬勃發展。無論是筆記型電腦或手機,皆已被廣泛的使用。然,對於這兩種可攜式電子裝置而言,其功能仍有明顯的區隔。以手機而言,其主要功能在於通訊,而以筆記型電腦而言,其較接近於桌上型電腦的功能而具有較大的應用範圍。
據此,使用者外出時仍會同時攜帶這兩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亦即這兩種可攜式電子裝置並無法將彼此的功能進行互享,即使使用者欲將這兩種可攜式電子裝置的資料進行交流時,仍須透過無線或有線裝置將兩者連接方能達到所需的效果。
本案提供一種掀蓋結構,其具有半自動的開闔結構。
本案提供一種電子系統,其藉由掀蓋結構而使一電子裝置容納並組裝在另一電子裝置內。
本案之掀蓋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具有
一機體。機體具有一容置槽。掀蓋結構包括一第一轉動件、一第二轉動件、一第一彈性件以及一頂出件。第一轉動件沿一第一軸樞設至機體以相對於機體轉動而開啟或封閉容置槽。第二轉動件樞接在第一轉動件並以一第二軸相對於第一轉動件轉動。第一軸平行第二軸。第一彈性件組裝至第一轉動件且抵接在第二轉動件與第一轉動件之間。當第二轉動件相對於第一轉動件轉動時,第二轉動件變形第一彈性件。頂出件可移動地設置在機體內且位在第二轉動件的轉動路徑上。當第一轉動件相對於第一軸沿一第一方向轉動時,第二轉動件止擋於頂出件而以第二軸相對於第一轉動件轉動並變形第一彈性件,且使第二轉動件落後第一轉動件一行程(stroke)。第一彈性件藉由彈性恢復力而驅動第二轉動件以第二軸轉動該行程,並讓第二轉動件壓制頂出件並抵接其上。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電子系統,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與一第二電子裝置。第一電子裝置具有一機體與配置其上的一容置槽與一掀蓋結構。掀蓋結構包括一第一轉動件、一第二轉動件、一第一彈性件以及一頂出件。第一轉動件沿一第一軸樞設至機體以相對於機體轉動而開啟或封閉容置槽。第二轉動件樞接在第一轉動件並以一第二軸相對於第一轉動件轉動。第一軸平行第二軸。第一彈性件組裝至第一轉動件且抵接在第二轉動件與第一轉動件之間。當第二轉動件相對於第一轉動件轉動時,第二轉動件變形第一彈性件。頂出件可移動地設置在機體內且位在第
二轉動件的轉動路徑上。第二電子裝置可拆卸地組裝在容置槽內並電性連接第一電子裝置。當掀蓋結構開啟容置槽以移入或移出第二電子裝置後,第一轉動件相對於第一軸沿一第一方向轉動,第二轉動件止擋於頂出件而以第二軸相對於第一轉動件轉動並變形第一彈性件,且使第二轉動件落後第一轉動件一行程(stroke)。第一彈性件藉由彈性恢復力而驅動第二轉動件以第二軸轉動該行程,並讓第二轉動件壓制頂出件並抵接其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轉動件具有同步轉動的一蓋體與一驅動臂。蓋體與驅動臂分別以第一軸為轉動中心而呈徑向延伸。蓋體轉動而開啟或封閉容置槽。第二轉動件樞接在驅動臂的末端而相對於驅動臂轉動。第一彈性件組裝至驅動臂且抵接在第二轉動件與驅動臂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轉動件具有一止擋部,位在驅動臂的一側。當驅動臂相對於第一軸沿一第二方向轉動時,止擋部干涉驅動臂,以讓驅動臂帶動第二轉動件同時相對於第一軸沿第二方向轉動。第一方向相反於第二方向。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頂出件包括一板體與至少一頂出部。板體具有一溝槽。第二轉動件的一凸部可移動地抵接於溝槽內。頂出部從板體朝向容置槽延伸。當驅動臂相對於第一軸沿第二方向轉動時,凸部在溝槽內從一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推移板體並帶動頂出部
突出於容置槽內。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頂出件還包括至少一第二彈性件,設置在機體內且抵接在板體與機體之間。當驅動臂從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時,凸部推移板體而變形第二彈性件。當凸部相對於第一軸沿第二方向轉動而從第二位置移至一第三位置時,凸部移出溝槽。第二彈性件的彈性恢復力推移板體至凸部的轉動路徑上,且使頂出部移出容置槽。第二位置位在第一位置與第三位置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上述的驅動臂相對於第一軸沿第一方向轉動時,凸部止擋於板體的下緣而停留在一第四位置。第四位置位在第二位置與第三位置之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轉動件止擋於頂出件而相對於第二軸沿一第三方向轉動,以讓凸部落後該驅動臂該行程。第一彈性件驅動第二轉動件相對於第二軸沿一第四方向轉動,以補足行程。第三方向相反於第四方向。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轉動件還具有一轉軸與一第三彈性件。轉軸沿第一軸設置。蓋體與驅動臂一體成型地從轉軸延伸。第三彈性件設置在轉軸上且抵接在機體與轉軸之間。當第一轉動件受力相對於第一軸沿第二方向轉動時,轉軸變形第三彈性件。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第一電子裝置藉由容置槽容置第二電子裝置,而使結合後的電子系統能同時兼具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的功能。再者,藉
由掀蓋結構的驅動臂與第二轉動件等結構配置,而讓第二轉動件除了能環繞於第一軸轉動外尚能相對於第二軸轉動,因而使掀蓋結構在被開啟之後能具有自動復位的結構與功能。此舉提供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在結合與拆分過程的省力效果並有助於電子系統的重複拆裝過程。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案的一種電子系統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電子系統10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100與一第二電子裝置200,其中第一電子裝置100例如是一筆記型電腦,其包括第一機體110(例如是主機)、第二機體120(例如是螢幕)與一掀蓋結構130。再者,第一機體110具有一容置槽112,以讓掀蓋結構130藉由相對於第一機體110的轉動而打開或閉闔容置槽130。
在本實施例中,在掀蓋結構130打開容置槽112時,使用者得以將第二電子裝置200組裝至容置槽112內,而在第二電子裝置200完成組裝或移除後,掀蓋結構130得以再次閉闔容置槽112。再者,當第二電子裝置200組裝在容置槽112內時,第二電子裝置200會透過位在容置槽112內的連接器114而與第一電子裝置100相互電性連接,據此達到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彼此訊號交流的狀態。
如此一來,除了能讓第一電子裝置100與第二電子裝置200彼此分享資源與功能外,更能透過系統切換,達到藉由其中一電子裝置操控另一電子裝置的效果。舉例來說,第二電子裝置200具有一觸控螢幕210,而掀蓋結構130本身可為具備觸控功能之板體,故在第二電子裝置200裝入容置槽112後,便能將掀蓋結構130作為第一電子裝置100的觸控板之用,藉以操控第一電子裝置100。惟,本實施例並不以此為限,任何適於將兩種不同態樣的電子裝置結合在一起者,皆能適用於本實施例。
圖2是圖1的第一電子裝置以視角V1的部分構件示意圖。圖3是圖2的掀蓋結構中部分構件的爆炸圖,其中圖3是以圖2的左側視角而加以繪示。請參考圖1至圖3,在此為讓第二電子裝置200能平順地拆裝於第一電子裝置100的容置槽112,上述第一電子裝置100的掀蓋結構130包括一第一轉動件132、一第二轉動件134、一第一彈性件136以及一頂出件138。
第一轉動件132沿一第一軸X1樞設至第一機體110且具有彼此同步轉動的一蓋體132A與一驅動臂132B。在此需說明的是,第二轉動件134與第一彈性件136是對稱地配置在蓋體132A的相對兩端(同時也是位在頂出件138的相對兩端),故以下將以其中一側作為代表描述。
進一步地說,第一轉動件132具有沿第一軸X1配置的一轉軸132C,樞接在第一機體110上,其中蓋體132A與驅動臂132B分別以轉軸132C為轉動中心而呈徑向延
伸,且轉軸132C、蓋體132A與驅動臂132B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即蓋體132A與驅動臂132B分別從第一軸X1延伸但背離第一軸X1。故,在第一轉動件132相對於第一機體110轉動時,蓋體132A便能因此開啟或封閉容置槽112,亦即當使用者推動蓋體132A時,驅動臂132B亦會隨之而相對於第一軸X1轉動。
第二轉動件134樞接在驅動臂132B的末端並以一第二軸X2相對於驅動臂132B轉動,其中第一軸X1平行第二軸X2。詳細而言,驅動臂132B具有朝第二軸X2延伸的一凸軸132B1,而第二轉動件134套設在凸軸132B1上,並以一鎖附件131鎖附至凸軸132B1,而將凸軸132B1與第二轉動件134樞接在一起,以讓第二轉動件134能自由地相對於第二軸X2(即驅動臂132B的凸軸132B1)轉動。
此外,第一彈性件136組裝至驅動臂132B且抵接在第二轉動件134與驅動臂132B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彈性件136為一扭簧,套設於凸軸132B1。第一彈性件136的一端卡置於第二轉動件134的一凹槽134C,而其另一端朝第一軸X1延伸並卡置於驅動臂132B的一凹陷132B2。據此,由於第一彈性件136是連接在第二轉動件134(可視為動件)與驅動臂132B(可視為不動件)之間,故當第二轉動件134相對於驅動臂132B轉動時,第二轉動件134會變形第一彈性件136。
圖4與圖5分別繪示掀蓋結構於其他狀態的示意圖,其中圖4繪示掀蓋結構相對於機體處於閉闔狀態,圖5繪
示掀蓋結構從圖4的狀態轉換至圖2的開啟狀態過程的中間狀態。圖6是圖2的掀蓋結構以視角V2的局部放大圖。請參考圖3至圖6,在本實施例中,蓋體132A掀開的過程中,隨著蓋體132A以第一軸X1轉動,驅動臂132B亦會以第一軸X1轉動。需注意的是,如圖6所繪示,第二轉動件134還具有一止擋部134B,當第二轉動件134組裝於凸軸132B1時,止擋部134B位在驅動臂132B的一側且干涉在驅動臂132B的下緣。如此一來,當驅動臂132B相對於第一軸X1而沿第二方向D2轉動時,驅動臂132B因與止擋部134B相互干涉而能同時帶動第二轉動件134相對於第一軸X1沿第二方向D2轉動,即是使第二轉動件134相對於第一軸X1旋轉。換句話說,此舉能讓驅動臂132B沿第二方向D2轉動時,避免第二轉動件134發生相對於驅動臂132B的轉動。
圖7是從另一視角繪示掀蓋結構於圖5狀態的部分構件示意圖,其中省略蓋體132A以清楚辨識頂出件138的運動狀態。請同時參考圖5與圖7,頂出件138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一機體110內且位在第二轉動件134的轉動路徑上。頂出件138包括一板體138A與位在板體138A之相對兩端處的頂出部138B。請再參考圖3、圖5與圖7,板體138A具有一溝槽138A1,第二轉動件134的一凸部134A可移動地抵接於溝槽138A1內。頂出部138B由板體138A朝容置槽112延伸。相對地,第一機體110還具有開孔116與用以將容置槽112和其他區域隔開的一側壁111,其中
開孔116位在側壁111上以供對應的頂出部138B通過。據此,當第二轉動件134以第一軸X1轉動或以第二軸X2轉動時,皆會以其凸部134A推移板體138A。
另一方面,在上述掀開蓋體132A的同時,隨著凸部134A在溝槽138A1內移動而推移頂出件138的板體138A,讓頂出部138B得以穿越側壁111上的開孔116而突出至容置槽112內,進而能將原本配置在容置槽112內的第二電子裝置200(標示於圖1)推出容置槽112,以利於讓使用者將第二電子裝置200從第一電子裝置100上移除。
請再參考圖3、圖4與圖5,進一步地說,當驅動臂132B相對於第一軸X1而沿第二方向D2轉動時,此時第二轉動件134會隨著驅動臂132B而繞第一軸X1公轉,進而讓處於的第一狀態的掀蓋結構130(即第一轉動件132的蓋體132A封閉容置槽112,而第二轉動件134抵接於頂出件138的狀態),其凸部134A在溝槽138A1內從一第一位置P1(如圖4所繪示)移動至一第二位置P2(如圖5所繪示)。由於溝槽138A1的延伸軸向X3為縱向直線輪廓,其與凸部134A造成的沿第二方向D2的轉動路徑相互干涉。據此,凸部134A便得以推動板體138A朝向側壁111移動,以讓頂出部138B穿過開孔116而突出至容置槽112。
接著,請再參考圖2、圖4與圖5,當凸部134A相對於第一軸X1沿第二方向D2轉動而從第二位置P2移至一
第三位置P3時(其中第三位置如圖2所繪示,且第二位置P2位在第一位置P1與第三位置P3之間),凸部134A會移出溝槽138A1,亦即此時的掀蓋結構130是處於第一轉動件132的蓋體132A開啟容置槽112,第二轉動件134移離頂出件138的第二狀態。
再者,本實施例的頂出件138還包括多個第二彈性件138C,設置在第一機體110內且抵接在板體138A與第一機體110的側壁111之間。如上述,在掀開蓋體132A的過程中,板體138A會因朝側壁111移動而變形第二彈性件138C。相反地,一旦蓋體132A未受外力時,則第二彈性件138C的彈性恢復力會推移板體138A背離側壁111移動,使頂出部138B移出容置槽112,並使板體138A移回初始位置,即移回至凸部134A的轉動路徑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轉動件132還包括一第三彈性件132D,設置在轉軸132C上且抵接在第一機體110與轉軸132C之間。當蓋體132A依圖4、圖5與圖2的順序被掀開時(請同時對照圖3),由於轉軸132C相對於第一軸X1的轉動會變形第三彈性件132D,如此,當使用者撤除掀開蓋體132A所需的施力後,第三彈性件132D便得以藉由其彈性恢復力讓蓋體132A、驅動臂132B相對於第一軸X1而沿一第一方向D1轉動,藉以讓蓋體132A重新閉闔容置槽112,其中第一方向D1相反於第二方向D2。
圖8是第二轉動件相對於頂出件於第三狀態的示意圖。圖9至圖11分別繪示掀蓋結構於不同狀態的等效示意
圖,用以描述掀蓋結構復位時的行程,其中圖8的狀態相當於圖9的狀態。
請同時參考圖8至圖11,承上述,在第三狀態下,第一轉動件132的蓋體132A會封閉容置槽112,亦即當驅動臂132B帶動第二轉動件134相對於第一軸X1而沿第一方向D1轉動時,板體138A已被第二彈性件138C所復位。此時,板體138A會位在凸部134A沿第一方向D1的轉動路徑上,而導致凸部134A會干涉在板體138A下緣而讓其暫時停留在一第四位置P4,其中第四位置P4位在第二位置P2與第三位置P3之間。
然而,此時第二轉動件134並未有任何結構能阻擋驅動臂132B朝第一方向D1轉動(請對照圖6,前述已說明第二轉動件134的止擋部134B位在驅動臂132B的一側而會在驅動臂132B朝第二方向D2轉動時與其干涉,同時驅動臂132B的另一側並無任何結構與其干涉)。據此,驅動臂132B仍會維持其運動模式而繼續朝第一方向D1轉動,最終回復至讓蓋體132A得以閉闔容置槽112的位置(如圖10所繪示)。對應地,第二轉動件134會因板體138A的阻擋而使其相對於驅動臂132B的末端(即第二軸X2)沿一第三方向D3轉動,而使驅動臂132B、第二軸X2至凸部134A的連線呈現彎折線。換句話說,此時的凸部134A會因第二轉動件134相對於第二軸X2轉動,而相當於在第一方向D1上落後於驅動臂132B之轉動行程△T。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彈性件136會在驅動臂132B與
第二轉動件134發生相對轉動時變形,故在圖10的狀態下,第一彈性件136會因此而彎折並蓄積彈力。接著,在驅動臂132B已復位的情形下,第一彈性件136藉由其彈性恢復力而驅動第二轉動件134相對於第二軸X2沿一第四方向D4轉動,其中第四方向D4相反於第三方向D3(如圖10至圖11所繪示的過程)。如此,凸部134A得以因第二轉動件134相對於第二軸X2轉動而補足上述落後於驅動臂132B的轉動行程△T。換句話說,此時凸部134A因第一彈性件136的驅動而重新壓制頂出件138的板體138A並抵接其上,亦即讓凸部134A能因此回復至圖4的狀態。屆此,掀蓋結構130便完成從開啟到閉闔的過程。
綜上所述,第一電子裝置藉由容置槽容置第二電子裝置,而使結合後的電子系統能同時使用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的功能。再者,由於掀蓋結構的第二轉動件是自由地樞接在第一轉動件之驅動臂的末端,因此第二轉動件的凸部在止擋於頂出件時能因此讓第二轉動件相對於第一轉動件轉動一行程,而後再藉由第一彈性件驅動第二轉動件轉動並補足該行程而復位,因而使掀蓋結構在被開啟之後能具有自動復位的結構與功能。此舉提供第一電子裝置與第二電子裝置在結合與拆分過程的省力效果並有助於電子系統的重複拆裝過程。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
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系統
100‧‧‧第一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1‧‧‧側壁
112‧‧‧容置槽
114‧‧‧連接器
116‧‧‧開孔
120‧‧‧第二機體
130‧‧‧掀蓋結構
131‧‧‧鎖附件
132‧‧‧第一轉動件
132A‧‧‧蓋體
132B‧‧‧驅動臂
132B1‧‧‧凸軸
132B2‧‧‧凹陷
132C‧‧‧轉軸
132D‧‧‧第三彈性件
134‧‧‧第二轉動件
134A‧‧‧凸部
134B‧‧‧止擋部
134C‧‧‧凹槽
136‧‧‧第一彈性件
138‧‧‧頂出件
138A‧‧‧板體
138A1‧‧‧溝槽
138B‧‧‧頂出部
138C‧‧‧第二彈性件
200‧‧‧第二電子裝置
210‧‧‧觸控螢幕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D4‧‧‧第四方向
P1‧‧‧第一位置
P2‧‧‧第二位置
P3‧‧‧第三位置
P4‧‧‧第四位置
△T‧‧‧轉動行程
V1、V2‧‧‧視角
X1‧‧‧第一軸
X2‧‧‧第二軸
X3‧‧‧延伸軸向
圖1是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第一電子裝置以視角V1的部分構件示意圖。
圖3是圖2的掀蓋結構中部分構件的爆炸圖。
圖4與圖5分別繪示掀蓋結構於其他狀態的示意圖。
圖6是圖2的掀蓋結構以視角V2的局部放大圖。
圖7是從另一視角繪示掀蓋結構於圖5狀態的部分構件示意圖。
圖8是第二轉動件相對於頂出件於第三狀態的示意圖。
圖9至圖11分別繪示掀蓋結構於不同狀態的等效示意圖。
10‧‧‧電子系統
100‧‧‧第一電子裝置
110‧‧‧第一機體
112‧‧‧容置槽
114‧‧‧連接器
120‧‧‧第二機體
130‧‧‧掀蓋結構
200‧‧‧第二電子裝置
210‧‧‧觸控螢幕
V1‧‧‧視角
Claims (14)
- 一種掀蓋結構,適用於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具有一機體,該機體具有一容置槽,該掀蓋結構包括:一第一轉動件,沿一第一軸樞設至該機體;一第二轉動件,樞接至該第一轉動件並以一第二軸相對於該第一轉動件轉動,該第一軸平行該第二軸;一第一彈性件,組裝至該第一轉動件且抵接在該第二轉動件與該第一轉動件之間;以及一頂出件,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機體內且位在該第二轉動件的運動路徑上,在一第一狀態,該第一轉動件封閉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抵接在該頂出件上,在一第二狀態,該第一轉動件開啟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移離該頂出件,在一第三狀態,該第一轉動件封閉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落後該第一轉動件一行程(stroke)並變形該第一彈性件,其中該第一彈性件藉由彈性恢復力而驅動該第二轉動件以該第二軸轉動該行程,以讓該第二轉動件從該第三狀態轉換至該第一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掀蓋結構,其中該第一轉動件具有同步轉動的一蓋體與一驅動臂,且該蓋體與該驅動臂分別以該第一軸為轉動中心而呈徑向延伸,該蓋體開啟或封閉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樞接在該驅動臂的末端而相對於該驅動臂轉動,該第一彈性件組裝至該驅動臂且抵接在該第二轉動件與該驅動臂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掀蓋結構,其中該第 二轉動件具有一止擋部,位在該驅動臂的一側,該止擋部位在該驅動臂相對於該第一軸而沿一第二方向轉動路徑上,該第一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掀蓋結構,其中該頂出件包括:一板體,具有一溝槽,該第二轉動件的一凸部可移動地抵接於該溝槽內;以及至少一頂出部,從該板體朝向該容置槽延伸,在該第一狀態,該凸部位在該溝槽內的一第一位置,在該第二狀態,該凸部移離該溝槽而位在一第三位置,而該凸部在該溝槽內從該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推移該板體並帶動該頂出部突出於容置槽內,該第二位置位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三位置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掀蓋結構,其中該頂出件還包括:至少一第二彈性件,設置在該機體內且抵接在該板體與該機體之間,該凸部在該第二位置時,該板體變形該第二彈性件,該凸部位在該第三位置時,該板體未變形該第二彈性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掀蓋結構,在該第三狀態,該凸部止擋於該板體的下緣而停留在一第四位置,該第四位置位在該第二位置與該第三位置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掀蓋結構,其中該第一轉動件還具有一轉軸與一第三彈性件,該轉軸沿該第一 軸設置,該蓋體與該驅動臂一體成型地從該轉軸延伸,該第三彈性件設置在該轉軸上且抵接在該機體與該轉軸之間。
- 一種電子系統,包括:一第一電子裝置,具有一機體與配置其上的一容置槽與一掀蓋結構,其中該掀蓋結構包括:一第一轉動件,沿一第一軸樞設至該機體;一第二轉動件,樞接至該第一轉動件並以一第二軸相對於該第一轉動件轉動,該第一軸平行該第二軸;一第一彈性件,組裝至該第一轉動件且抵接在該第二轉動件與該第一轉動件之間;一頂出件,可移動地設置在該機體內且位在該第二轉動件的運動路徑上;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可拆卸地組裝在該容置槽內並電性連接該第一電子裝置;其中,在一第一狀態,該第一轉動件封閉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抵接在該頂出件上,在一第二狀態,該第一轉動件開啟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移離該頂出件,在一第三狀態,該第一轉動件封閉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落後該第一轉動件一行程並變形該第一彈性件,該第一彈性件藉由彈性恢復力而驅動該第二轉動件以該第二軸轉動該行程,以讓該第二轉動件從該第三狀態轉換至該第一狀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第一轉動件具有同步轉動的一蓋體與一驅動臂,且該蓋體與 該驅動臂分別以該第一軸為轉動中心而呈徑向延伸,該蓋體閉啟或封閉該容置槽,該第二轉動件樞接在該驅動臂的末端而相對於該驅動臂轉動,該第一彈性件組裝至該驅動臂且抵接在該第二轉動件與該驅動臂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第二轉動件具有一止擋部,位在該驅動臂的一側,該止擋部位在該驅動臂相對於該第一軸而沿一第二方向轉動路徑上,該第一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頂出件包括:一板體,具有一溝槽,該第二轉動件的一凸部可移動地抵接於該溝槽內;以及至少一頂出部,從該板體朝向該容置槽延伸,在該第一狀態,該凸部位在該溝槽內的一第一位置,在該第二狀態,該凸部移離該溝槽而位在一第三位置,而該凸部在該溝槽內從該第一位置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以推移該板體並帶動該頂出部突出於容置槽內,該第二位置位在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三位置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頂出件還包括:至少一第二彈性件,設置在該機體內且抵接在該板體與該機體之間,該凸部在該第二位置時,該板體變形該第二彈性件,該凸部位在該第三位置時,該板體未變形該第二彈性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在該第三狀態,該凸部止擋於該板體的下緣而停留在一第四位置,該第四位置位在該第二位置與該第三位置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子系統,其中該第一轉動件還具有一轉軸與一第三彈性件,該轉軸沿該第一軸設置,該蓋體與該驅動臂一體成型地從該轉軸延伸,該第三彈性件設置在該轉軸上且抵接在該機體與該轉軸之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38108P | 2011-09-22 | 2011-09-2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14066A TW201314066A (zh) | 2013-04-01 |
TWI487849B true TWI487849B (zh) | 2015-06-11 |
Family
ID=47911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27637A TWI487849B (zh) | 2011-09-22 | 2012-07-31 | 掀蓋結構與具有掀蓋結構的電子系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693175B2 (zh) |
TW (1) | TWI4878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138787A1 (ja) * | 2017-01-24 | 2018-08-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 |
TWI667594B (zh) * | 2018-09-10 | 2019-08-0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組合及其使用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68321B (en) * | 2000-08-14 | 2001-12-11 | Inventec Corp |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mobile phone battery featured as touch pad |
TWM317741U (en) * | 2007-03-12 | 2007-08-21 | Sinher Technology Inc | Hinge |
TWI317567B (en) * | 2006-12-01 | 2009-11-21 | Inventec Corp | Structure of inserting card of electronic device |
TW201018359A (en) * | 2008-10-24 | 2010-05-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over-lif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
US20100246119A1 (en) * | 2009-03-27 | 2010-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rtable docking station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07282U (en) * | 2006-09-06 | 2007-03-01 | Jarllytec Co Ltd | Rotating shaft structure with tilt-angle adjustability |
CN101231537B (zh) | 2007-01-25 | 2011-03-02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式电子装置 |
-
2012
- 2012-07-31 TW TW101127637A patent/TWI487849B/zh active
- 2012-09-14 US US13/615,634 patent/US869317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468321B (en) * | 2000-08-14 | 2001-12-11 | Inventec Corp | Structur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of mobile phone battery featured as touch pad |
TWI317567B (en) * | 2006-12-01 | 2009-11-21 | Inventec Corp | Structure of inserting card of electronic device |
TWM317741U (en) * | 2007-03-12 | 2007-08-21 | Sinher Technology Inc | Hinge |
TW201018359A (en) * | 2008-10-24 | 2010-05-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Cover-lif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
US20100246119A1 (en) * | 2009-03-27 | 2010-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rtable docking station for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077216A1 (en) | 2013-03-28 |
TW201314066A (zh) | 2013-04-01 |
US8693175B2 (en) | 2014-04-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71067B (zh) | 转轴模块与电子装置 | |
US7256987B2 (en) | Automatic homing apparatus of a rotatable module | |
EP2615331B1 (en) | Opening/closing device | |
US7367638B2 (en) | Door panel system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
US10678309B2 (en) |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2621149B1 (en) |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 |
EP2267986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ing mechanism thereof | |
JP2011244123A (ja) | 開閉装置 | |
CN112412960B (zh) | 电子装置 | |
WO2017086996A1 (en) | Hinge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 |
JP5991928B2 (ja) | 開閉装置 | |
US7150075B2 (en) | Hinge for portable terminal | |
TWI487849B (zh) | 掀蓋結構與具有掀蓋結構的電子系統 | |
TWM634667U (zh) | 鉸鏈 | |
US20120250230A1 (en) | Lat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2008185728A (ja) | レンズ鏡筒およびレンズ鏡筒を備える撮像装置 | |
CN203548553U (zh) | 稳定开合的双轴铰链 | |
CN111984062B (zh) | 具滑转机制的电子装置 | |
CN110630624B (zh) | 枢接机构 | |
TWI578635B (zh) | 容置裝置及電子設備 | |
TWI776182B (zh) | 電子裝置 | |
JP2009052581A (ja) | ヒンジユニット及び折り畳み式電子機器 | |
CN215521602U (zh) |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 |
TWI549595B (zh) | 旋轉組件 | |
JP2012077528A (ja) | 開閉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