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1602U -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1602U
CN215521602U CN202121442612.8U CN202121442612U CN215521602U CN 215521602 U CN215521602 U CN 215521602U CN 202121442612 U CN202121442612 U CN 202121442612U CN 215521602 U CN215521602 U CN 2155216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gear
sliding
shaft
hous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4261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红君
王康
李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Voso Hinge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4261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16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16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16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其中枢纽器包括:基座,其上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滑杆;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齿条,齿条远离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凸块;枢纽外壳,枢纽外壳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孔和滑槽,且滑孔与滑杆相匹配,滑孔可沿着滑杆滑动,滑槽与滑动凸块相匹配,滑槽可沿着滑动凸块滑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分别通过两组轴孔穿设于枢纽外壳中,第一轴杆上套设有位于枢纽外壳内部且与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位于枢纽外壳内部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中的枢纽器的第二轴杆在旋转时将会产生移动,能够使电子设备的上盖远离基座的较厚部分,上盖的掀开角度不会受到后部分的限制。

Description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枢纽器和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枢纽器也称为阻尼铰链或阻尼轴芯,是一种能够提供相互转动功能的连接元件,主要应用于转动的部件和基体之间,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数码产品和电子设备中,比如笔记本电脑,利用枢纽器的相互转动功能可实现笔记本电脑的基体与显示屏之间的开合功能,以调整笔记本电脑相对人体所需的角度。
以笔记本电脑为例,枢纽器通常装配在基体与上盖的边缘位置,但是,随着笔记本电脑薄型化和个性化发展,一些笔记本电脑的上盖的装配位置距离基体的边缘存在一定的距离,基体包括厚度不同的前后部分,前后部分之间具有一个台阶,枢纽器装配于前后部分的交界处,上盖闭合时位于较薄的前部分上,此时,上盖打开至一定角度就将触及基体较厚的后部分,形成干涉,而无法将上盖开启至预设的最大掀开角度,无法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的上盖未装配于基体边缘时,上盖的掀开角度将会受到基体的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枢纽器和一种电子设备。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枢纽器,包括:基座,其上设置有容置槽,容置槽内设置有滑杆;基座上还设置有齿条,且齿条位于容置槽的一侧,齿条远离容置槽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凸块;枢纽外壳,枢纽外壳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孔和滑槽,且滑孔与滑杆相匹配,滑孔可沿着滑杆滑动,滑槽与滑动凸块相匹配,滑槽可沿着滑动凸块滑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分别通过两组轴孔穿设于枢纽外壳中,第一轴杆上套设有位于枢纽外壳内部且与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轴杆上套设有位于枢纽外壳内部且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一轴杆同步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轴杆同步转动,第二轴杆旋转时,依次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旋转,使第一齿轮沿着齿条移动,且带动枢纽外壳、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同步移动。
可选地,枢纽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第一外壳部的底端设置有滑孔,第二外壳部的底端设置有滑槽。
可选地,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通过螺钉连接,螺钉沿着第一方向旋转时,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之间的间隙减小,第二轴杆旋转时,基于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两个端面所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两个端面所产生的的摩擦力增大。
可选地,螺钉为两个。
可选地,第二轴杆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第二轴杆穿设于枢纽外壳中时,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分别与第二外壳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接。
可选地,第二外壳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第一壳板底端设置有滑槽;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均固定于第二轴杆上,第二轴杆穿设于枢纽外壳中时,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分别与第二壳板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接。
可选地,滑杆为圆杆,滑孔对应的为圆形孔。
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两个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枢纽器,且枢纽器中的第二轴杆上设置有安装板;上盖,与安装板相连接;基体,与枢纽器中的基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枢纽器,通过在基座上设置齿条,并在第一轴杆上设置与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在第二轴杆上设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使第二轴杆转动时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能够相对于齿条移动(基于第一轴杆和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第二轴杆和第二齿轮同步转动);同时,通过在齿条的一侧(齿条移动方向上的一侧)设置容置槽以及容置槽内的滑杆,在齿条的另一侧(齿条移动方向上的另一侧)设置滑动凸块,并设置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滑孔和滑槽的枢纽外壳,使该枢纽外壳在给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提供相对固定位点的同时(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穿设于枢纽外壳中),不影响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的移动;从而使装配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即使其上盖并未装配于基体的边缘,也会在上盖打开使第一轴杆旋转同时产生移动的过程中,使上盖随之被移动至基体较薄的前部分,从而使装配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中的上盖的掀开角度不会受到基体较厚的后部分的限制,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此外,通过将基座与枢纽外壳之间的滑动机构设置为相互配合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也即设置为滑杆和对应的滑孔,以及滑动凸块和对应的滑槽两种,既能够增加该枢纽器的加工和装配的便利性,又能够减小枢纽外壳和穿设其中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出现晃动的可能性,也即提高了该枢纽器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装配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不会出现上盖在打开后晃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枢纽器,通过将枢纽器的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通过螺钉连接,且使螺钉沿着第一方向旋转时,能够调节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之间的间隙使其减小,使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与第一齿轮两个端面以及第二齿轮两个端面之间的抵接紧密程度提高,也即使基于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两个端面所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两个端面所产生的的摩擦力增大(相应的,螺钉沿着第二方向旋转时,上述摩擦力减小),因此,使驱动第二轴杆的旋转时需要施加的力可以调节,也即装配有该枢纽器的电子设备中上盖的悬停能力可以调节,能够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闭合时其中的枢纽器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齿条的啮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枢纽外壳和基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图2中基座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的枢纽外壳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开启至最大角度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开启至最大角度时枢纽器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盖;
2-基体;21-前部分;22-后部分;
3-枢纽器;
31-基座;311-容置槽;312-滑杆;313-齿条;314-滑动凸块;
32-枢纽外壳;321-滑孔;322-滑槽;323-第一外壳部;324-第二外壳部;3241-第一壳板;3242-第二壳板;325-螺钉;
33-第一轴杆;331-第一齿轮;
34-第二轴杆;341-第二齿轮;342-第一止挡部;343-第二止挡部;
35-安装板;
36-扭力辅助调整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考图1-图9,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两个枢纽器3,基体2和上盖1。具体地,如图1所示,基体2包括前部分21和后部分22,且后部分22的厚度大于前部分21的厚度,两个枢纽器3分别设置于基体2的两端且位于前部分21和后部分22的交界处,上盖1和基体2均与枢纽器3相连接,且上盖1可基于枢纽器3相对于基体2旋转,上盖1覆盖于基体2上时,上盖1位于基体2的前部分21。在本申请中,为了提高该电子设备的整体性,可以将上盖1与前部分21的总厚度设置为与后部分22相同,从而使上盖1完全覆盖于前部分21上时(也即上盖1闭合时),上盖1和后部分22的顶面处于同一平面。
具体地,请参考图2-图7,上述枢纽器3包括:基座31、枢纽外壳32、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其中,第二轴杆34上设置有安装板35,上盖1与该安装板35相连接,基体2则与基座31相连接。
请参考图3-图6,上述基座31上还设置有齿条313,且该齿条313的一侧设置有容置槽311,该容置槽311内设置有滑杆312,齿条313的另一侧设置有滑动凸块31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可以理解,为了实现第二轴杆34旋转依次带动第二齿轮341和第一齿轮331旋转,使第一齿轮331沿着齿条313移动时,能够带动枢纽外壳32、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同步移动,容置槽311和滑动凸块314分别设于齿条313移动方向上的两侧。
此外,本申请中的齿条313可以为直齿条,对应的第一齿轮331和第二齿轮341均为直齿轮(图2-图7中均以此情形进行示出),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齿条313还可以是斜齿条,对应的,第一齿轮331、第二齿轮341可以为斜齿轮。
本申请中,滑动凸块314可以如图5和图6所示位于基座31的边缘处,但同样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滑动凸块314也可设置于基座31的其他位置处,只要其位于齿条313移动方向上的一侧即可。
请参考图5和图7,枢纽外壳32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孔321和滑槽322,且滑孔321与滑杆312相匹配,滑孔321可沿着滑杆312滑动,滑槽322与滑动凸块314相匹配,滑槽322可沿着滑动凸块314滑动。本申请中,为了提高滑杆312和滑槽322的加工制备便利性,滑杆312可以设置为圆杆,滑孔321对应设置为圆形孔。
请参考图3和图4,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分别通过两组轴孔穿设于枢纽外壳32中,第一轴杆33上套设有位于枢纽外壳32内部且与齿条313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31,第二轴杆34上套设有位于枢纽外壳32内部且与第一齿轮33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41,且第一齿轮331和第一轴杆33同步转动,第二齿轮341与第二轴杆34同步转动。本申请中,第二轴杆34旋转时(也即用户打开电子设备的上盖1时),依次带动第二齿轮341和第一齿轮331旋转,使第一齿轮331沿着齿条313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进而带动枢纽外壳32同步移动。
请参考图5和图7,为了方便装配该枢纽器3中的枢纽外壳32,可以将枢纽外壳32设置为包括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其中,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相连接,第一外壳部323的底端设置有滑孔321,第二外壳部324的底端设置有滑槽322。
请参考图3,为了限制第一轴杆33与枢纽外壳32的相对位置,以及第二轴杆34与枢纽外壳32的相对位置,使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仅能相对于枢纽外壳32转动,可以在第二轴杆34上设置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第二轴杆34穿设于枢纽外壳32中时,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分别与第二外壳部324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接,类似地,第一轴杆33上也设置有止挡部。此时,若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均为固定于第二轴杆34上(也即为一体成型制备,类似地,第一轴杆33和第一轴杆33上的止挡部也为一体成型制备),为了方便装配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如图所示7,可以将第二外壳部324设置为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板3241和第二壳板3242,此时,以第二轴杆34的装配为例,可以将第一壳板3241上的轴孔的孔径设置为大于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的外径,使二者可以自由穿过第一壳板3241,方便装配,并在第二壳板3242上设置开口孔,且该开口孔的开口宽度大于第二轴杆34的外径且小于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的外径,从而使该开口孔能够直接卡接套设于第二轴杆34上且阻挡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此时,第二轴杆34穿设于枢纽外壳32中时,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分别与第二壳板3242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接。
请参考图3、图5和图7,为了使上盖1的悬停能力可以调节,可以设置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通过螺钉325连接,并使螺钉325沿着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之间的间隙减小,第二轴杆34旋转时,基于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341两个端面所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341两个端面所产生的的摩擦力增大;相对应的,螺钉325沿着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之间的间隙增大,第二轴杆34旋转时,基于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341两个端面所产生的摩擦力,以及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分别抵接于第二齿轮341两个端面所产生的的摩擦力减小,从而实现驱动第二轴杆34的旋转时需要施加的力可以调节,也即电子设备中上盖1的悬停能力可以调节。本申请中,螺钉325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图3、图5和图7中均以螺钉325为两个进行示出)。
本申请中,如图3所示,除了上述上述螺钉325,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位于枢纽外壳32外的部分上还可以均设置一扭力辅助调整单元36,该扭力辅助调整单元36的具体结构可以为现有扭力辅助调整单元36中的任意一种,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介绍本申请中电子设备的运动过程:
请参考图1,为电子设备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此时,枢纽器3整体的状态结构图如图2所示,第一齿轮331、第二齿轮341和齿条313的状态结构图如图4所示,用户使用该电子设备时,需沿顺时针方向(电子设备处于图1中所示位置状态下)掀开上盖1,此时,用户施加的外力将驱动第二轴杆34以及其上的第二齿轮341顺时针旋转,并带动第一齿轮331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使该第一齿轮331沿着齿条313向左移动(图4中目视方向的左侧),并带动第一轴杆33、第二轴杆34和枢纽外壳32同步移动。用户可以持续施加力,直至上盖1被打开至最大角度。
请参考图8,为电子设备的上盖1打开至最大角度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此时,电子设备的上盖1触及基体2的后部分22,且请参考图9,为电子设备的上盖1打开至最大角度时枢纽器3的状态结构图,此时,第一轴杆33、第二轴杆34和枢纽外壳32均移动至左侧(图9中目视方向的左侧)的极限位置处。也即,本申请中电子设备上盖1的最大掀开角度可以通过第一轴杆33、第二轴杆34和枢纽外壳32的最大移动行程进行调节,最大行程越大,上盖1的最大掀开角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用户闭合上盖1时枢纽器3中各个结构的运行情况与上述打开过程中的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通过在枢纽器3的基座31上设置齿条313,并在第一轴杆33上设置与齿条313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31,在第二轴杆34上设置与第一齿轮33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41,使第二轴杆34转动时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能够相对于齿条313移动(基于第一轴杆33和第一齿轮331同步转动,第二轴杆34和第二齿轮341同步转动);同时,通过在齿条313的一侧(齿条313移动方向上的一侧)设置容置槽311以及容置槽311内的滑杆312,在齿条313的另一侧(齿条313移动方向上的另一侧)设置滑动凸块314,并设置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滑孔321和滑槽322的枢纽外壳32,使该枢纽外壳32在给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提供相对固定位点的同时(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穿设于枢纽外壳32中),不影响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的移动;从而使装配有该枢纽器3的电子设备,即使其上盖1并未装配于基体2的边缘,也会在上盖1打开使第一轴杆33旋转同时产生移动的过程中,使上盖1随之被移动至基体2较薄的前部分21,从而使装配有该枢纽器3的电子设备中的上盖1的掀开角度不会受到基体2较厚的后部分22的限制,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此外,通过将基座31与枢纽外壳32之间的滑动机构设置为相互配合的两种不同的类型,也即设置为滑杆312和对应的滑孔321,以及滑动凸块314和对应的滑槽322两种,既能够增加该枢纽器3的加工和装配的便利性,又能够减小枢纽外壳32和穿设其中的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出现晃动的可能性,也即提高了该枢纽器3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使装配有该枢纽器3的电子设备不会出现上盖1在打开后晃动的问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8)

1.一种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31),其上设置有容置槽(311),所述容置槽(311)内设置有滑杆(312);所述基座(31)上还设置有齿条(313),且所述齿条(313)位于所述容置槽(311)的一侧,所述齿条(313)远离所述容置槽(31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凸块(314);
枢纽外壳(32),所述枢纽外壳(32)底端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滑孔(321)和滑槽(322),且所述滑孔(321)与所述滑杆(312)相匹配,所述滑孔(321)可沿着所述滑杆(312)滑动,所述滑槽(322)与所述滑动凸块(314)相匹配,所述滑槽(322)可沿着所述滑动凸块(314)滑动;
第一轴杆(33)和第二轴杆(34),分别通过两组轴孔穿设于所述枢纽外壳(32)中,所述第一轴杆(33)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枢纽外壳(32)内部且与所述齿条(313)相啮合的第一齿轮(331),所述第二轴杆(34)上套设有位于所述枢纽外壳(32)内部且与所述第一齿轮(331)相啮合的第二齿轮(341);
所述第一齿轮(331)和所述第一轴杆(33)同步转动,所述第二齿轮(341)与所述第二轴杆(34)同步转动,所述第二轴杆(34)旋转时,依次带动所述第二齿轮(341)和所述第一齿轮(331)旋转,使所述第一齿轮(331)沿着所述齿条(313)移动,且带动所述枢纽外壳(32)、所述第一轴杆(33)和所述第二轴杆(34)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枢纽外壳(3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外壳部(323)和第二外壳部(324),所述第一外壳部(323)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滑孔(321),所述第二外壳部(324)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滑槽(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部(323)和所述第二外壳部(324)通过螺钉(325)连接,所述螺钉(325)沿着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外壳部(323)和所述第二外壳部(324)之间的间隙减小,所述第二轴杆(34)旋转时,基于所述第一外壳部(323)和所述第二外壳部(324)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齿轮(341)两个端面所产生的摩擦力,以及所述第一外壳部(323)和所述第二外壳部(324)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二齿轮(341)两个端面所产生的摩擦力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325)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杆(34)上设置有第一止挡部(342)和第二止挡部(343),所述第二轴杆(34)穿设于所述枢纽外壳(32)中时,所述第一止挡部(342)和所述第二止挡部(343)分别与所述第二外壳部(324)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部(324)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板(3241)和第二壳板(3242),所述第一壳板(3241)底端设置有所述滑槽(322);所述第一止挡部(342)和所述第二止挡部(343)均固定于所述第二轴杆(34)上,所述第二轴杆(34)穿设于所述枢纽外壳(32)中时,所述第一止挡部(342)和所述第二止挡部(343)分别与所述第二壳板(3242)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312)为圆杆,所述滑孔(321)对应的为圆形孔。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枢纽器(3),且所述枢纽器(3)中的第二轴杆(34)上设置有安装板(35);
上盖(1),与所述安装板(35)相连接;
基体(2),与所述枢纽器(3)中的基座(31)相连接。
CN202121442612.8U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2155216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2612.8U CN215521602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42612.8U CN215521602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1602U true CN215521602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10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42612.8U Active CN215521602U (zh) 2021-06-28 2021-06-28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16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2240B1 (ko) 힌지장치 및 그 힌지장치를 이용한 전자기기
US859954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hinge
US10656685B2 (en) Hing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22068290A1 (zh) 折叠装置及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US9185815B2 (en) Transmission stabilization device applied to dual-shaft system
JP4740627B2 (ja) 電子機器の二軸ヒンジ装置
US7367638B2 (en) Door panel system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CN109710027B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TWI701495B (zh) 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
CN114321596A (zh) 折叠机构、电子设备
US20130081229A1 (en) Hinge device
US20090045636A1 (en) Latch system for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WO2017086996A1 (en) Hinge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CN215521602U (zh)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US10317951B2 (en) Hinge mechanis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RU2339163C2 (ru) Шарнирный узел и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с шарнирным узлом
CN114017436A (zh) 铰链、柔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US10915150B2 (en) Linkage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20240053073A (ko) 회전축 기구 및 전자 장치
CN111720426A (zh) 上升和平移同步枢纽器
TWM447660U (zh) 順暢開合的雙軸鉸鏈
CN216768081U (zh) 一种枢纽器和电子设备
TWI487849B (zh) 掀蓋結構與具有掀蓋結構的電子系統
CN217558764U (zh) 一种转轴机构和键盘
TWM575952U (zh) Seamless biaxial hing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