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6745B -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6745B
TWI486745B TW101103759A TW101103759A TWI486745B TW I486745 B TWI486745 B TW I486745B TW 101103759 A TW101103759 A TW 101103759A TW 101103759 A TW101103759 A TW 101103759A TW I486745 B TWI486745 B TW I4867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housing
ope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3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3666A (zh
Inventor
Yu Hsun Chen
Chih Yi Wang
Cheng Hung Lin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1103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6745B/zh
Priority to CN201210040489.6A priority patent/CN103247909B/zh
Priority to US13/749,103 priority patent/US901972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336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36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6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67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傳輸埠及電子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可轉動的傳輸埠模組及使用該種傳輸埠模組的電子裝置。
一般電子裝置如筆記型電腦,其散熱風扇模組的入風口多位於底部,由於空氣流動性差而容易累積熱量,導致散熱效果不佳。常見的解決方案是使用腳墊或撐高裝置等方式墊高筆記型電腦的底面,以增加底面的散熱空間;或將筆記型電腦放置於設有散熱器的散熱基座上,以提高散熱效率。但上述兩種方式都需要裝設附加裝置才能提升筆記型電腦的散熱效果。
此外,一般筆記型電腦為了與外部裝置連接,通常會在機身表面設置傳輸埠,常見的傳輸埠有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乙太網路傳輸埠、視訊介面或音源訊號連接埠等。但一般連接埠都是固定地設置於電子裝置的特定位置,缺少變化性。另外一方面,一般筆記型電腦的傳輸埠為了便於連接外部裝置,通常採取開放式設計,容易積聚灰塵而影響電性連接效果。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墊高電子裝置底面而增進散熱效果,且可轉動並能遮蔽傳輸埠插口的傳輸埠模組。
於是,本發明傳輸埠模組,裝設於一電子裝置之機殼的一側緣,供一外部裝置插接並形成電性連接,該電子裝置具有容置於該機殼內的一控制電路,該傳輸埠模組包含一旋轉匣、一電路板、至少一第一傳輸埠及一樞接單元。
該旋轉匣包括一設於該機殼之側緣的中空殼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該電路板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並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該第一傳輸埠數量對應該第一開口且設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一開口的位置,並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該樞接單元包括設於該殼體的至少一樞轉件,及設於該機殼且分別對應該樞轉件而可供該樞轉件結合轉動的至少一樞轉座。其中,該旋轉匣可藉由該樞接單元而相對於該機殼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在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開口朝向遠離該機殼側緣的方向,以供該外部裝置插接於該第一傳輸埠而形成電性連接。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開口為朝下而被承載所述電子裝置的平面遮蔽。
較佳地,其中,該機殼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該旋轉匣的殼體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在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之頂壁不凸出該機殼之頂壁,且該殼體之底壁不凸出該機殼之底壁
較佳地,該機殼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該旋轉匣的殼體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一底壁及一連接該殼體之頂壁與底壁的側壁,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側壁遠離該機殼;在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的側壁凸出該機殼的底壁並接觸該平面,使該機殼的底壁與該平面間隔一特定距離。
較佳地,該第一開口位於該殼體的側壁。
較佳地,該旋轉匣藉由該樞接單元而偏心樞設於該機殼,使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凸出於該機殼之底壁。
較佳地,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的頂壁與底壁之橫向長度大於該側壁的縱向高度,使該旋轉匣轉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凸出該機殼之底壁。
較佳地,該殼體還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位於該殼體的頂壁;該傳輸埠模組還包含數量對應該第二開口的第二傳輸埠,該第二傳輸埠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二開口的位置,且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
較佳地,該第一傳輸埠與該第二傳輸埠各具有一中空本體及一設於該本體內且電連接於該電路板的傳導端子,該等本體各具有一插口,且該等插口分別對應該第一開口、第二開口的位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使用前述傳輸埠模組的電子裝置。
於是,本發明電子裝置,放置於一平面上並可插接一外部裝置配合使用。該電子裝置包含一中空殼體、一容置於該機殼中的控制電路及至少一傳輸埠模組。
該傳輸埠模組裝設於該機殼的一側緣且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並供該外部裝置插接而形成電性連接。該傳輸埠模組包括一旋轉匣、一電路板、至少一第一傳輸埠及一樞接單元。該旋轉匣具有一設於該機殼側緣的中空殼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該電路板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並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該第一傳輸埠數量對應該第一開口且設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一開口的位置,並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該樞接單元具有設於該殼體的至少一樞轉件,及設於該機殼且分別對應該樞轉件而可供該樞轉件結合轉動的至少一樞轉座。
其中,該旋轉匣可藉由該樞接單元而相對於該機殼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在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開口朝向遠離該機殼側緣的方向,以供該外部裝置插接於該第一傳輸埠而形成電性連接;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開口為朝下而被該平面遮蔽。
較佳地,其中,該機殼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該旋轉匣的殼體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在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之頂壁不凸出該機殼之頂壁,且該殼體之底壁不凸出該機殼之底壁
較佳地,該機殼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該旋轉匣的殼體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一底壁及一連接該殼體之頂壁與底壁的側壁,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側壁遠離該機殼;在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的側壁凸出該機殼的底壁並接觸該平面,使該機殼的底壁與該平面間隔一特定距離。
較佳地,該第一開口位於該殼體的側壁。
較佳地,該旋轉匣藉由該樞接單元而偏心樞設於該機殼,使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凸出於該機殼之底壁。
較佳地,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的頂壁與底壁之橫向長度大於該側壁的縱向高度,使該旋轉匣轉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突出該機殼之底壁。
較佳地,該殼體還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口,該第二開口位於該殼體的頂壁;該傳輸埠模組還包括數量對應該第二開口的第二傳輸埠,該第二傳輸埠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二開口的位置,且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
較佳地,該第一傳輸埠與該第二傳輸埠具有一中空本體及一設於該本體內且電連接於該電路板的傳導端子,該等本體各具有一插口,且該等插口分別對應該第一開口、第二開口的位置。
較佳地,該電路板具有數量對應該傳輸埠模組並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的可撓式傳輸線,且該旋轉匣的殼體還具有一通孔,供該可撓式傳輸線穿設其中。
較佳地,該電子裝置包含二傳輸埠模組,該等傳輸埠模組分別對稱地設置於該機殼的相反二側緣。
較佳地,該傳輸埠模組設置於該機殼的後側緣。
較佳地,該傳輸埠模組設置於該機殼的後側緣的中央位置。
較佳地,該電子裝置包含二傳輸埠模組,該等傳輸埠模組分別設置於該機殼之後側緣的二對稱位置。
較佳地,該電子裝置包含二傳輸部模組,該等傳輸埠模組分別對稱地設置於該機殼相反的的前側緣與後側緣。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該傳輸埠模組可相對於該電子裝置的機殼轉動,而提供外部裝置不同的插接態樣。此外,在該第二位置時,該傳輸埠模組的殼體突出於該機殼的底壁,使該機殼底壁與該平面之間存在散熱空間,且位於該殼體側壁的第一開口被該平面遮蔽,而使對應該第一開口的第一傳輸埠不易積聚灰塵。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參閱圖1、圖2及圖4為本發明電子裝置1之較佳實施例,具體來說,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為一筆記型電腦,可供一外部裝置(圖中未繪製)插接配合使用。電子裝置1包含一中空機殼2、一設置於機殼2中的控制電路3及二傳輸埠模組4。傳輸埠模組4分別裝設於機殼2的兩相反側緣21且電連接於控制電路3,並供該外部裝置插接而形成電性連接。其中,該等傳輸埠模組4各包括一旋轉匣5、一電路板6、二第一傳輸埠71、一第二傳輸埠72及一樞接單元8。
旋轉匣5具有一概呈長方體且平行該機殼2側緣21並樞設於機殼2的中空殼體51。殼體51具有一頂壁52、一間隔於頂壁52的底壁53,以及一連接頂壁52與底壁53並遠離機殼2的側壁54。殼體51的截面呈長方形,其中頂壁52、底壁53的橫向長度大於側壁54的縱向高度。殼體51還具有兩個第一開口55及一個第二開口56,第一開口55分別形成於遠離機殼2的側壁54,第二開口56形成於頂壁52,但第一開口55、第二開口56的數量與設置位置亦可視情況而調整,不應以本實施例為限。
電路板6設置於旋轉匣5的殼體51中,並透過一穿設於殼體51之通孔57的可撓式傳輸線61電連接於控制電路3。第一傳輸埠71、第二傳輸埠72設於旋轉匣5的殼體51中且分別對應第一開口55、第二開口56的位置,並固定及電連接於電路板6。第一傳輸埠71、第二傳輸埠72各具有一中空本體711、721,及一設於本體711、721內且藉由可撓式傳輸線61電連接於電路板6的傳導端子712、722。本體711、721各具有一供外部裝置插設的插口713、723,且插口713、723分別對應第一開口55、第二開口56的位置。具體來說,本實施例的第一傳輸埠71、第二傳輸埠72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供外部設備電連接於電子裝置1,但第一傳輸埠71、第二傳輸埠72也可以是其他種類的傳輸埠,故不應以本實施例為限。
樞接單元8可以利用已知或本領域具普通知識人士可知之轉軸或鉸鍊結構,亦可具有無段定位或是多段定位之結構與效果,以固定旋轉匣5轉動角度與位置。較佳者,旋轉匣5係藉由樞接單元8而以偏心的方式樞設於機殼2上,但不以此為限,也可以是中心對稱方式樞設於機殼2上,只要其轉動時相對於機殼2之底壁23的凸出程度不一即可。舉例而言,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樞接單元8包括分別設於旋轉匣5之殼體51兩相反端的二樞轉件81,及自機殼2成型並具有樞接孔(圖中未標號)而分別對應樞轉件81的二樞轉座82。故旋轉匣5可藉由樞轉件81插入樞轉座82之樞接孔中而相對於機殼2旋轉。
參閱圖3、圖4及圖5,在本實施例中,旋轉匣5可相對於機殼2在一第一位置(如圖4)及一第二位置(如圖5)之間轉動。旋轉匣5在該第一位置時,殼體51的頂壁52與機殼2的頂壁22齊平,殼體51的底壁53與機殼2的底壁23齊平,且位於頂壁52的第二開口56朝上,位於遠離機殼2之側壁54的兩第一開口55朝向遠離機殼2之側緣21的方向。但在該第一位置時,殼體51的頂壁52亦可低於機殼2的頂壁22,殼體51的底壁53亦可高於機殼2的底壁23,此為可調整的設置方式。旋轉匣5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設有兩第一開口55的側壁54凸出於機殼2的底壁23,且頂壁52位於遠離機殼2的位置。
據此,再如圖1、圖2及圖4所示,當該等傳輸埠模組4位於該第一位置時,位於頂壁52的第二開口56及對應的第二傳輸埠72為朝向上方,且位於側壁54的第一開口55及對應的第一傳輸埠71為朝向遠離機殼2的方向,此時第一傳輸埠71與第二傳輸埠72均可供使用者使用。
續參照圖5及圖6,將該等傳輸埠模組4轉動至該第二位置後,位於頂壁52的第二開口56及對應的第二傳輸埠72變為朝向遠離機殼2之側緣21的方向,位於側壁54的第一開口55及對應的第一傳輸埠71則朝下,被放置電子裝置1的平面9(例如桌面)所遮蔽而達到防塵效果。此時,使用者可使用未被遮蔽的第二傳輸埠72連接外部裝置。此外,該等傳輸埠模組4位於該第二位置時,旋轉匣5的側壁54突出於機殼2的底壁23外,兩旋轉匣5左右搭配提供電子裝置1的機殼2墊高之效果,使機殼2的底壁23與放置電子裝置1的平面9之間形成一散熱空間,而有助於電子裝置1散熱,即便使用者將電子裝置1放置不易散熱的物體上(例如在床上使用電子裝置1)也不容易產生機體過熱的問題。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傳輸埠模組4位於該第一位置時,側壁54及頂壁52的第一開口55、第二開口56各對應設有二第一傳輸埠71及一第二傳輸埠72,但實際上亦不排除只有側壁54對應設有第一開口55及第一傳輸埠71,故當該傳輸埠模組4旋轉至第二位置時,所有第一傳輸埠71均被遮蔽隱藏而達到防塵的效果,但此時使用者無法使用第一傳輸埠71插接外部裝置。
另一方面,於本實施例中該傳輸埠模組4是分別對稱地安裝在機殼2之左、右側緣21處,但實際上並不限於此,傳輸埠模組4亦可只安裝在機殼2之後側緣處,且數量可為位於後側緣中央的一個,也可是位於後側緣的二對稱位置的二個;此外,也不排除可以在機殼2之前側緣以及後側緣分別對稱地各安裝一個傳輸埠模組4。
綜上所述,傳輸埠模組4可相對於機殼2轉動,而提供外部裝置不同的插接選擇。當傳輸埠模組4位於該第一位置時,使用者能使用第一傳輸埠71與第二傳輸埠72。當傳輸埠模組4位於該第二位置時,對應側壁54的第一傳輸埠71被隱藏而防止灰塵等異物進入機體內而獲得保護,此時使用者仍能使用第二傳輸埠72,且旋轉匣5提供的墊高效果有助於電子裝置1散熱。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電子裝置
2...機殼
21...側緣
22...頂壁
23...底壁
3...控制電路
4...傳輸埠模組
5...旋轉匣
51...殼體
52...頂壁
53...底壁
54...側壁
55...第一開口
56...第二開口
57...通孔
6...電路板
61...可撓式傳輸線
71...第一傳輸埠
711...本體
712...傳導端子
713...插口
72...第二傳輸埠
721...本體
722...傳導端子
723...插口
8...樞接單元
81...樞轉件
82...樞轉座
9...平面
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子裝置的較佳實施例;
圖2是一局部示意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傳輸埠模組;
圖3是一該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是沿圖3之IV-IV線的剖視圖,說明該傳輸埠模組位於一第一位置;
圖5是一剖視圖,說明圖4之傳輸埠模組轉動90度之後位於一第二位置;及
圖6是一前視圖,說明該二傳輸埠模組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電子裝置與一放置平面之間存在散熱空間。
2...機殼
21...側緣
3...控制電路
4...傳輸埠模組
5...旋轉匣
51...殼體
55...第一開口
56...第二開口
57...通孔
61...可撓式傳輸線
71...第一傳輸埠
711...本體
712...傳導端子
713...插口
72...第二傳輸埠
721...本體
722...傳導端子
723...插口
8...樞接單元
81...樞轉件
82...樞轉座

Claims (20)

  1. 一種傳輸埠模組,裝設於一電子裝置之機殼的一側緣,供一外部裝置插接並形成電性連接,該電子裝置具有容置於該機殼內的一控制電路,該機殼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該傳輸埠模組包含:一旋轉匣,包括一設於該機殼之側緣的中空殼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並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一底壁及一連接該殼體之頂壁與底壁的側壁;一電路板,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並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數量對應該第一開口的第一傳輸埠,設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一開口的位置,並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及一樞接單元,包括設於該殼體的至少一樞轉件,及設於該機殼且分別對應該樞轉件而可供該樞轉件結合轉動的至少一樞轉座,其中,該旋轉匣可藉由該樞接單元而相對於該機殼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側壁遠離該機殼,且該第一開口朝向遠離該機殼側緣的方向,以供該外部裝置插接於該第一傳輸埠而形成電性連接;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開口為朝下而被承載所述電子裝置的平面遮蔽,且該殼體的側壁凸出該機殼的底壁並撐抵於該平面,使該機殼的底壁與該平面間隔一特定距離。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在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之頂壁不凸出該機殼之頂壁,且該殼體之底壁不凸出該機殼之底壁。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第一開口位於該殼體的側壁。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旋轉匣藉由該樞接單元而偏心樞設於該機殼,使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凸出於該機殼之底壁。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的頂壁與底壁之截面橫向長度大於該側壁的縱向高度,使該旋轉匣轉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凸出該機殼之底壁。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殼體還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二開口位於該殼體的頂壁;該傳輸埠模組還包含數量對應該第二開口的第二傳輸埠,且該第二傳輸埠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二開口的位置,並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該第一傳輸埠與該第二傳輸埠各具有一中空本體及一設於該本體內且電連接於該電路板的傳導端子,該等本體各具有一插口,且該等插口分別對應該第一開口、第二開口的位置。
  8. 一種電子裝置,放置於一平面上並可插接一外部裝置配 合使用,該電子裝置包含:一中空機殼,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及一底壁;一控制電路,容置於該機殼中;以及至少一傳輸埠模組,裝設於該機殼的一側緣且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並供該外部裝置插接而形成電性連接,該傳輸埠模組包括一旋轉匣,具有一設於該機殼側緣的中空殼體,該殼體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並具有相間隔的一頂壁、一底壁及一連接該殼體之頂壁與底壁的側壁,一電路板,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並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數量對應該第一開口的第一傳輸埠,設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一開口的位置,並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一樞接單元,具有設於該殼體的至少一樞轉件,及設於該機殼且分別對應該樞轉件而可供該樞轉件結合轉動的至少一樞轉座,其中,該旋轉匣可藉由該樞接單元而相對於該機殼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間轉動,在該第一位置時,該側壁遠離該機殼,且該第一開口朝向遠離該機殼側緣的方向,以供該外部裝置插接於該第一傳輸埠而形成電性連接;在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開口為朝下而被該平面遮蔽,且該殼體 的側壁凸出該機殼的底壁並接觸該平面,使該機殼的底壁與該平面間隔一特定距離。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傳輸埠模組,其中,在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之頂壁不凸出該機殼之頂壁,且該殼體之底壁不凸出該機殼之底壁。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開口位於該殼體的側壁。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旋轉匣藉由該樞接單元而偏心樞設於該機殼,使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凸出於該機殼之底壁。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旋轉匣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殼體的頂壁與底壁之截面橫向長度大於該側壁的縱向高度,使該旋轉匣轉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殼體之側壁凸出該機殼之底壁。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體還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口,且該第二開口位於該殼體的頂壁;該傳輸埠模組還包括數量對應該第二開口的第二傳輸埠,且該第二傳輸埠設置於該旋轉匣的殼體中對應該第二開口的位置,並固定及電連接於該電路板。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傳輸埠與第二傳輸埠各具有一中空本體及一設於該本體內且電連接於該電路板的傳導端子,該等本體各具有一插口,且該等插口分別對應該第一開口、第二開口的 位置。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路板具有數量對應該傳輸埠模組並電連接於該控制電路的可撓式傳輸線,且該旋轉匣的殼體還具有一通孔,供該可撓式傳輸線穿設其中。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二傳輸埠模組,該等傳輸埠模組分別對稱地設置於該機殼的相反二側緣。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傳輸埠模組設置於該機殼的後側緣。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傳輸埠模組設置於該機殼之後側緣的中央位置。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二傳輸埠模組,該等傳輸埠模組分別設置於該機殼之後側緣的二對稱位置。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包含二傳輸埠模組,該等傳輸埠模組分別對稱地設置於該機殼相反的前側緣與後側緣。
TW101103759A 2012-02-06 2012-02-06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4867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3759A TWI486745B (zh) 2012-02-06 2012-02-06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1210040489.6A CN103247909B (zh) 2012-02-06 2012-02-22 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3/749,103 US9019721B2 (en) 2012-02-06 2013-01-24 Connection port modul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3759A TWI486745B (zh) 2012-02-06 2012-02-06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3666A TW201333666A (zh) 2013-08-16
TWI486745B true TWI486745B (zh) 2015-06-01

Family

ID=4890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3759A TWI486745B (zh) 2012-02-06 2012-02-06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19721B2 (zh)
CN (1) CN103247909B (zh)
TW (1) TWI4867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2966A (zh) * 2018-12-21 2019-03-12 山东管理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52165C (en) 2014-04-15 2019-12-17 Norman R. Byrne Rotatable power center for a work surface
US10193285B1 (en) * 2017-08-31 2019-01-29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ctrical outlet having movable power module
CN109388189B (zh) * 2018-09-30 2022-08-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US11392531B2 (en) * 2018-11-29 2022-07-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otatable port units
US10707632B1 (en) 2019-06-20 2020-07-07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Docking cradle for a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mounting orient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17144B1 (en) * 2006-01-11 2007-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nector drawer
US7458830B2 (en) * 2005-09-30 2008-12-02 Apple Inc. Connector system
TWM380509U (en) * 2009-12-22 2010-05-11 Wistron Corp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TW201137567A (en) * 2010-04-21 2011-11-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nging 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06592A (ja) * 1995-06-07 1999-06-0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ツ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モジュラーユニットヘッドセット
US6273735B1 (en) * 2000-10-25 2001-08-14 3Com Corporation Rotating turret side-entry retractable jack
US6786743B2 (en) * 2002-12-09 2004-09-07 Yea Yen Huang Connecting hub assembly having universal joint
TWI273368B (en) 2003-09-17 2007-02-11 Benq Corp Portable computer and external module thereof
TWM264709U (en) * 2004-10-01 2005-05-11 Sheng-Shing Liau Compound conver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on function
US7540748B2 (en) * 2007-04-11 2009-06-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I/O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200910141A (en) * 2007-08-31 2009-03-01 Elitegroup Computer Sys Co Ltd An input/output ports switch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I351800B (en) * 2008-01-09 2011-11-01 Quanta Comp Inc I/o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959449B2 (en) * 2008-02-21 2011-06-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s having pop-out connector port arrays
TWM360388U (en) 2008-12-22 2009-07-01 Micro Star Int Co Ltd Direction-chang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of integrated portable computer
CN101771229A (zh) * 2008-12-26 2010-07-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CN201408378Y (zh) * 2009-03-20 2010-02-17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58830B2 (en) * 2005-09-30 2008-12-02 Apple Inc. Connector system
US7217144B1 (en) * 2006-01-11 2007-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nector drawer
TWM380509U (en) * 2009-12-22 2010-05-11 Wistron Corp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TW201137567A (en) * 2010-04-21 2011-11-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nging boar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2966A (zh) * 2018-12-21 2019-03-12 山东管理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19721B2 (en) 2015-04-28
CN103247909B (zh) 2015-04-22
TW201333666A (zh) 2013-08-16
CN103247909A (zh) 2013-08-14
US20130201632A1 (en) 201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6745B (zh)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460576B (zh) 支架模組及具有該支架模組的電腦主機
TWI519232B (zh) 可分離電子裝置
TWI491338B (zh) 電子裝置
TW201630279A (zh) 電連接器、具有該電連接器之連接裝置及連接組合
TWM322567U (en) Desktop host and motherboard thereof
TWI406370B (zh) 微型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
TWI670583B (zh) 連接媒介裝置及應用該連接媒介裝置之伺服器
JP2007280356A (ja) パソコン筐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ベアボーンpc
TWI487206B (zh) 電源插座及設有該電源插座的主機板
TWI496370B (zh) 訊號傳輸接頭
TWI602050B (zh) 電子裝置
TWI424122B (zh) Electronic system Replaceable USB fan module
TW201349230A (zh) 電子裝置
JP3129051U (ja) 外付け式ハードディスク
TWM322568U (en) Expansion device of computer peripheral server-switching device
TWM474963U (zh) 可拆卸式觸控模組及具有可拆卸式觸控模組之電子裝置
TWI484321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15540B (zh) 支架模組及具有該支架模組的電腦主機
JP3099773U (ja) レセプタクルカバー装置
TWI436353B (zh) 電腦機箱及其硬碟模組
TW201135427A (en) Computer system
TW201113675A (en) A mainframe configuration of a computer
TW201322877A (zh) 電子裝置
TWM505632U (zh) 筆記型電腦主機配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