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47909A - 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247909A
CN103247909A CN2012100404896A CN201210040489A CN103247909A CN 103247909 A CN103247909 A CN 103247909A CN 2012100404896 A CN2012100404896 A CN 2012100404896A CN 201210040489 A CN201210040489 A CN 201210040489A CN 103247909 A CN103247909 A CN 103247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 port
housing
casing
diapir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04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247909B (zh
Inventor
陈昱勋
汪志毅
林政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247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7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247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2479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 H05K7/1422Printed circuit boards receptacles, e.g. stacked structures, electronic circuit modules or box like frames
    • H05K7/1427Hou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放置于一平面上并可插接一外部装置配合使用,该电子装置包含一中空机壳、一设置于该机壳中的控制电路,及至少一传输端口模块。该传输端口模块包括一旋转匣、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传输端口及一枢接单元。该旋转匣具有一枢设于该机壳侧缘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电路板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并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该第一传输端口设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该枢接单元具有设于该壳体的至少一枢转件,及设于该机壳且分别对应该等枢转件而可供该枢转件结合转动的至少一枢转座。本发明可实现垫高电子装置底面而增进散热效果,且可转动能遮蔽传输端口插口的传输端口模块。

Description

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传输端口及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转动的传输端口模块及使用该种传输端口模块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其散热风扇模块的入风口多位于底部,由于空气流动性差而容易累积热量,导致散热效果不佳。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使用脚垫或撑高装置等方式垫高笔记本电脑的底面,以增加底面的散热空间;或将笔记本电脑放置于设有散热器的散热基座上,以提高散热效率。但上述两种方式都需要装设附加装置才能提升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效果。
此外,一般笔记本电脑为了与外部装置连接,通常会在机身表面设置传输端口,常见的传输端口有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以太网路传输端口、视讯接口或音源信号连接端口等。但一般连接端口都是固定地设置于电子装置的特定位置,缺少变化性。另外一方面,一般笔记本电脑的传输端口为了便于连接外部装置,通常采取开放式设计,容易积聚灰尘而影响电性连接效果。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垫高电子装置底面而增进散热效果,且可转动并能遮蔽传输端口插口的传输端口模块。
于是,本发明传输端口模块,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机壳的一侧缘,供一外部装置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该电子装置具有容置于该机壳内的一控制电路,该传输端口模块包含一旋转匣、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传输端口及一枢接单元。
该旋转匣包括一设于该机壳的侧缘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电路板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并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该第一传输端口数量对应该第一开口且设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枢接单元包括设于该壳体的至少一枢转件,及设于该机壳且分别对应该枢转件而可供该枢转件结合转动的至少一枢转座。其中,该旋转匣可通过该枢接单元而相对于该机壳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开口朝向远离该机壳侧缘的方向,以供该外部装置插接于该第一传输端口而形成电性连接。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开口为朝下而被承载所述电子装置的平面遮蔽。
较佳地,其中,该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该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壳体的顶壁不凸出该机壳的顶壁,且该壳体的底壁不凸出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该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一底壁及一连接该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侧壁,在该第一位置时,该侧壁远离该机壳;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该机壳的底壁并接触该平面,使该机壳的底壁与该平面间隔一特定距离。
较佳地,该第一开口位于该壳体的侧壁。
较佳地,该旋转匣通过该枢接单元而偏心枢设于该机壳,使该旋转匣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于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旋转匣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横向长度大于该侧壁的纵向高度,使该旋转匣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位于该壳体的顶壁;该传输端口模块还包含数量对应该第二开口的第二传输端口,该第二传输端口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二开口的位置,且固定及电连接于该电路板。
较佳地,该第一传输端口与该第二传输端口各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设于该本体内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传导端子,该等本体各具有一插口,且该等插口分别对应该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位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使用前述传输端口模块的电子装置。
于是,本发明电子装置,放置于一平面上并可插接一外部装置配合使用。该电子装置包含一中空壳体、一容置于该机壳中的控制电路及至少一传输端口模块。
该传输端口模块装设于该机壳的一侧缘且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并供该外部装置插接而形成电性连接。该传输端口模块包括一旋转匣、一电路板、至少一第一传输端口及一枢接单元。该旋转匣具有一设于该机壳侧缘的中空壳体,该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该电路板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并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该第一传输端口数量对应该第一开口且设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一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该电路板。该枢接单元具有设于该壳体的至少一枢转件,及设于该机壳且分别对应该枢转件而可供该枢转件结合转动的至少一枢转座。
其中,该旋转匣可通过该枢接单元而相对于该机壳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一开口朝向远离该机壳侧缘的方向,以供该外部装置插接于该第一传输端口而形成电性连接;在该第二位置时,该第一开口为朝下而被该平面遮蔽。
较佳地,其中,该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该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在该第一位置时,该壳体的顶壁不凸出该机壳的顶壁,且该壳体的底壁不凸出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该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一底壁及一连接该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侧壁,在该第一位置时,该侧壁远离该机壳;在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该机壳的底壁并接触该平面,使该机壳的底壁与该平面间隔一特定距离。
较佳地,该第一开口位于该壳体的侧壁。
较佳地,该旋转匣通过该枢接单元而偏心枢设于该机壳,使该旋转匣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凸出于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旋转匣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横向长度大于该侧壁的纵向高度,使该旋转匣转动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壳体的侧壁突出该机壳的底壁。
较佳地,该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位于该壳体的顶壁;该传输端口模块还包括数量对应该第二开口的第二传输端口,该第二传输端口设置于该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该第二开口的位置,且固定及电连接于该电路板。
较佳地,该第一传输端口与该第二传输端口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设于该本体内且电连接于该电路板的传导端子,该等本体各具有一插口,且该等插口分别对应该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位置。
较佳地,该电路板具有数量对应该传输端口模块并电连接于该控制电路的可挠式传输线,且该旋转匣的壳体还具有一通孔,供该可挠式传输线穿设其中。
较佳地,该电子装置包含二传输端口模块,该等传输端口模块分别对称地设置于该机壳的相反二侧缘。
较佳地,该传输端口模块设置于该机壳的后侧缘。
较佳地,该传输端口模块设置于该机壳的后侧缘的中央位置。
较佳地,该电子装置包含二传输端口模块,该等传输端口模块分别设置于该机壳的后侧缘的二对称位置。
较佳地,该电子装置包含二传输端口模块,该等传输端口模块分别对称地设置于该机壳相反的的前侧缘与后侧缘。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该传输端口模块可相对于该电子装置的机壳转动,而提供外部装置不同的插接态样。此外,在该第二位置时,该传输端口模块的壳体突出于该机壳的底壁,使该机壳底壁与该平面之间存在散热空间,且位于该壳体侧壁的第一开口被该平面遮蔽,而使对应该第一开口的第一传输端口不易积聚灰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新型电子装置的较佳实施例;
图2是一局部示意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传输端口模块;
图3是一该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沿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说明该传输端口模块位于一第一位置;
图5是一剖视图,说明图4的传输端口模块转动90度之后位于一第二位置;及
图6是一前视图,说明该二传输端口模块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电子装置与一放置平面之间存在散热空间。
附图标号:
1……………电子装置
2……………机壳
21 …………侧缘
22 …………顶壁
23 …………底壁
3……………控制电路
4……………传输端口模块
5……………旋转匣
51 …………壳体
52 …………顶壁
53 …………底壁
54 …………侧壁
55 …………第一开口
56 …………第二开口
57 …………通孔
6……………电路板
61 …………可挠式传输线
71 …………第一传输端口
711…………本体
712…………传导端子
713…………插口
72 …………第二传输端口
721…………本体
722…………传导端子
723…………插口
8……………枢接单元
81 …………枢转件
82 …………枢转座
9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1、图2及图4为本发明电子装置1的较佳实施例,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为一笔记本电脑,可供一外部装置(图中未绘制)插接配合使用。电子装置1包含一中空机壳2、一设置于机壳2中的控制电路3及二传输端口模块4。传输端口模块4分别装设于机壳2的两相反侧缘21且电连接于控制电路3,并供该外部装置插接而形成电性连接。其中,该等传输端口模块4各包括一旋转匣5、一电路板6、二第一传输端口71、一第二传输端口72及一枢接单元8。
旋转匣5具有一概呈长方体且平行该机壳2侧缘21并枢设于机壳2的中空壳体51。壳体51具有一顶壁52、一间隔于顶壁52的底壁53,以及一连接顶壁52与底壁53并远离机壳2的侧壁54。壳体51的截面呈长方形,其中顶壁52、底壁53的横向长度大于侧壁54的纵向高度。壳体51还具有两个第一开口55及一个第二开口56,第一开口55分别形成于远离机壳2的侧壁54,第二开口56形成于顶壁52,但第一开口55、第二开口56的数量与设置位置亦可视情况而调整,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
电路板6设置于旋转匣5的壳体51中,并透过一穿设于壳体51的通孔57的可挠式传输线61电连接于控制电路3。第一传输端口71、第二传输端口72设于旋转匣5的壳体51中且分别对应第一开口55、第二开口56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电路板6。第一传输端口71、第二传输端口72各具有一中空本体711、721,及一设于本体711、721内且通过可挠式传输线61电连接于电路板6的传导端子712、722。本体711、721各具有一供外部装置插设的插口713、723,且插口713、723分别对应第一开口55、第二开口56的位置。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第一传输端口71、第二传输端口72为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供外部设备电连接于电子装置1,但第一传输端口71、第二传输端口72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传输端口,故不应以本实施例为限。
枢接单元8可以利用已知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转轴或铰炼结构,亦可具有无段定位或是多段定位的结构与效果,以固定旋转匣5转动角度与位置。较佳者,旋转匣5通过枢接单元8而以偏心的方式枢设于机壳2上,但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是中心对称方式枢设于机壳2上,只要其转动时相对于机壳2的底壁23的凸出程度不一即可。举例而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枢接单元8包括分别设于旋转匣5的壳体51两相反端的二枢转件81,及自机壳2成型并具有枢接孔(图中未标号)而分别对应枢转件81的二枢转座82。故旋转匣5可通过枢转件81插入枢转座82的枢接孔中而相对于机壳2旋转。
参阅图3、图4及图5,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匣5可相对于机壳2在一第一位置(如图4)及一第二位置(如图5)之间转动。旋转匣5在该第一位置时,壳体51的顶壁52与机壳2的顶壁22齐平,壳体51的底壁53与机壳2的底壁23齐平,且位于顶壁52的第二开口56朝上,位于远离机壳2的侧壁54的两第一开口55朝向远离机壳2的侧缘21的方向。但在该第一位置时,壳体51的顶壁52亦可低于机壳2的顶壁22,壳体51的底壁53亦可高于机壳2的底壁23,此为可调整的设置方式。旋转匣5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设有两第一开口55的侧壁54凸出于机壳2的底壁23,且顶壁52位于远离机壳2的位置。
据此,再如图1、图2及图4所示,当该等传输端口模块4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位于顶壁52的第二开口56及对应的第二传输端口72为朝向上方,且位于侧壁54的第一开口55及对应的第一传输端口71为朝向远离机壳2的方向,此时第一传输端口71与第二传输端口72均可供使用者使用。
续参照图5及图6,将该等传输端口模块4转动至该第二位置后,位于顶壁52的第二开口56及对应的第二传输端口72变为朝向远离机壳2的侧缘21的方向,位于侧壁54的第一开口55及对应的第一传输端口71则朝下,被放置电子装置1的平面9(例如桌面)所遮蔽而达到防尘效果。此时,使用者可使用未被遮蔽的第二传输端口72连接外部装置。此外,该等传输端口模块4位于该第二位置时,旋转匣5的侧壁54突出于机壳2的底壁23外,两旋转匣5左右搭配提供电子装置1的机壳2垫高的效果,使机壳2的底壁23与放置电子装置1的平面9之间形成一散热空间,而有助于电子装置1散热,即便使用者将电子装置1放置不易散热的物体上(例如在床上使用电子装置1)也不容易产生机体过热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端口模块4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侧壁54及顶壁52的第一开口55、第二开口56各对应设有二第一传输端口71及一第二传输端口72,但实际上亦不排除只有侧壁54对应设有第一开口55及第一传输端口71,故当该传输端口模块4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有第一传输端口71均被遮蔽隐藏而达到防尘的效果,但此时使用者无法使用第一传输端口71插接外部装置。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该传输端口模块4是分别对称地安装在机壳2的左、右侧缘21处,但实际上并不限于此,传输端口模块4亦可只安装在机壳2的后侧缘处,且数量可为位于后侧缘中央的一个,也可是位于后侧缘的二对称位置的二个;此外,也不排除可以在机壳2的前侧缘以及后侧缘分别对称地各安装一个传输端口模块4。
综上所述,传输端口模块4可相对于机壳2转动,而提供外部装置不同的插接选择。当传输端口模块4位于该第一位置时,使用者能使用第一传输端口71与第二传输端口72。当传输端口模块4位于该第二位置时,对应侧壁54的第一传输端口71被隐藏而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机体内而获得保护,此时使用者仍能使用第二传输端口72,且旋转匣5提供的垫高效果有助于电子装置1散热。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机壳的一侧缘,供一外部装置插接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电子装置具有容置于所述机壳内的一控制电路,所述传输端口模块包含:
一旋转匣,包括一设于所述机壳的侧缘的中空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旋转匣的壳体中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
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传输端口,设于所述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及
一枢接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枢转件,及设于所述机壳且分别对应所述枢转件而可供所述枢转件结合转动的至少一枢转座,
其中,所述旋转匣可通过所述枢接单元而相对于所述机壳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机壳侧缘的方向,以供所述外部装置插接于所述第一传输端口而形成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为朝下而被承载所述电子装置的平面遮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所述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的顶壁不凸出所述机壳的顶壁,且所述壳体的底壁不凸出所述机壳的底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所述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一底壁及一连接所述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侧壁,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壁远离所述机壳;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凸出所述机壳的底壁并撑抵于所述平面,使所述机壳的底壁与所述平面间隔一特定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匣通过所述枢接单元而偏心枢设于所述机壳,使所述旋转匣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凸出于所述机壳的底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匣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截面横向长度大于所述侧壁的纵向高度,使所述旋转匣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凸出所述机壳的底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所述传输端口模块还包含数量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传输端口,且所述第二传输端口设置于所述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端口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端口与所述第二传输端口各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设于所述本体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传导端子,所述本体各具有一插口,且所述插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位置。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放置于一平面上并可插接一外部装置配合使用,所述电子装置包含:
一中空机壳;
一控制电路,容置于所述机壳中;以及
至少一传输端口模块,装设于所述机壳的一侧缘且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并供所述外部装置插接而形成电性连接,所述传输端口模块包括
一旋转匣,具有一设于所述机壳侧缘的中空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至少一第一开口,
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旋转匣的壳体中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第一传输端口,设于所述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一枢接单元,具有设于所述壳体的至少一枢转件,及设于所述机壳且分别对应所述枢转件而可供所述枢转件结合转动的至少一枢转座,
其中,所述旋转匣可通过所述枢接单元而相对于所述机壳至少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朝向远离所述机壳侧缘的方向,以供所述外部装置插接于所述第一传输端口而形成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开口为朝下而被所述平面遮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所述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的顶壁不凸出所述机壳的顶壁,且所述壳体的底壁不凸出所述机壳的底壁。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及一底壁,所述旋转匣的壳体具有相间隔的一顶壁、一底壁及一连接所述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侧壁,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侧壁远离所述机壳;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凸出所述机壳的底壁并接触所述平面,使所述机壳的底壁与所述平面间隔一特定距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匣通过所述枢接单元而偏心枢设于所述机壳,使所述旋转匣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凸出于所述机壳的底壁。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匣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壳体的顶壁与底壁的截面横向长度大于所述侧壁的纵向高度,使所述旋转匣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壳体的侧壁凸出所述机壳的底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具有至少一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顶壁;所述传输端口模块还包括数量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第二传输端口,且所述第二传输端口设置于所述旋转匣的壳体中对应所述第二开口的位置,并固定及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端口与第二传输端口各具有一中空本体及一设于所述本体内且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传导端子,所述本体各具有一插口,且所述插口分别对应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具有数量对应所述传输端口模块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的可挠式传输线,且所述旋转匣的壳体还具有一通孔,供所述可挠式传输线穿设其中。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含二传输端口模块,所述传输端口模块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相反二侧缘。
1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端口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后侧缘。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端口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后侧缘的中央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含二传输端口模块,所述传输端口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后侧缘的二对称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含二传输端口模块,所述传输端口模块分别对称地设置于所述机壳相反的前侧缘与后侧缘。
CN201210040489.6A 2012-02-06 2012-02-22 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79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3759A TWI486745B (zh) 2012-02-06 2012-02-06 傳輸埠模組及電子裝置
TW101103759 2012-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247909A true CN103247909A (zh) 2013-08-14
CN103247909B CN103247909B (zh) 2015-04-22

Family

ID=4890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048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247909B (zh) 2012-02-06 2012-02-22 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19721B2 (zh)
CN (1) CN103247909B (zh)
TW (1) TWI4867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8189A (zh) * 2018-09-30 2019-0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52165C (en) 2014-04-15 2019-12-17 Norman R. Byrne Rotatable power center for a work surface
US10193285B1 (en) * 2017-08-31 2019-01-29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ctrical outlet having movable power module
WO2020112120A1 (en) * 2018-11-29 2020-06-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otatable port units
CN109462966B (zh) * 2018-12-21 2020-10-02 山东管理学院 一种电子信息抗干扰器
US10707632B1 (en) 2019-06-20 2020-07-07 Panasonic Avionics Corporation Docking cradle for a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mounting orientation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303A (zh) * 1995-06-07 1998-09-0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单元头机
US7217144B1 (en) * 2006-01-11 2007-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nector drawer
CN201408378Y (zh) * 2009-03-20 2010-02-17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3735B1 (en) * 2000-10-25 2001-08-14 3Com Corporation Rotating turret side-entry retractable jack
US6786743B2 (en) * 2002-12-09 2004-09-07 Yea Yen Huang Connecting hub assembly having universal joint
TWI273368B (en) 2003-09-17 2007-02-11 Benq Corp Portable computer and external module thereof
TWM264709U (en) * 2004-10-01 2005-05-11 Sheng-Shing Liau Compound convert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on function
US7244129B2 (en) * 2005-09-30 2007-07-17 Apple Inc Connection system
US7540748B2 (en) * 2007-04-11 2009-06-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exible I/O conn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200910141A (en) * 2007-08-31 2009-03-01 Elitegroup Computer Sys Co Ltd An input/output ports switch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TWI351800B (en) * 2008-01-09 2011-11-01 Quanta Comp Inc I/o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959449B2 (en) * 2008-02-21 2011-06-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s having pop-out connector port arrays
TWM360388U (en) 2008-12-22 2009-07-01 Micro Star Int Co Ltd Direction-chang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of integrated portable computer
CN101771229A (zh) * 2008-12-26 2010-07-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TWM380509U (en) * 2009-12-22 2010-05-11 Wistron Corp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concealable connection port
TW201137567A (en) * 2010-04-21 2011-11-0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nging boar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2303A (zh) * 1995-06-07 1998-09-0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单元头机
US7217144B1 (en) * 2006-01-11 2007-05-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nector drawer
CN201408378Y (zh) * 2009-03-20 2010-02-17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88189A (zh) * 2018-09-30 2019-02-2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19721B2 (en) 2015-04-28
CN103247909B (zh) 2015-04-22
TWI486745B (zh) 2015-06-01
TW201333666A (zh) 2013-08-16
US20130201632A1 (en) 201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7909A (zh) 传输端口模块及电子装置
US6108198A (en) Modular computer device
US7778025B1 (en) Portable folding heat-sink assembly for notebook computer
CN103809715A (zh) 电子装置
CN102231085A (zh) 笔记本电脑外置散热装置
CN102076204A (zh) 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电子装置
CN203299869U (zh) 一种数据卡
KR101734208B1 (ko) 멀티 타입 호환 플러그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선풍기
KR20180009688A (ko) 멀티 타입 호환 플러그를 구비한 휴대용 선풍기
CN201017269Y (zh) 台式计算机分体机箱
TWI807266B (zh) 電腦之腳座結構
TWI458202B (zh) 轉盤式複合插座結構
CN202159297U (zh) 紧凑型周边元件扩展接口模块化集成板箱
CN210516235U (zh) 一种虚拟化软件存储硬盘用运维测试装置
TWI697759B (zh) 具防水防塵組件之可擴充性電腦
CN104703443B (zh) 一种散热插箱
CN208782185U (zh) 一种具有poe供电功能的rj45连接器
CN103853259B (zh) 电子装置
KR101938587B1 (ko) 멀티 타입 호환 플러그
CN207938874U (zh) 一种可旋转立式两面开关插座板
CN21643479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外置显卡
CN210466210U (zh) 一种新型一体式计算机
CN215635865U (zh) 一种带扩展坞的半导体散热电脑支架
CN203102271U (zh) 电脑主机隐藏式usb接口装置
CN101203106B (zh) 具有usb接头的电子资料存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