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80217B - 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0217B
TWI480217B TW102129982A TW102129982A TWI480217B TW I480217 B TWI480217 B TW I480217B TW 102129982 A TW102129982 A TW 102129982A TW 102129982 A TW102129982 A TW 102129982A TW I480217 B TWI480217 B TW I48021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holding portion
upper roller
workpiece
lower 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9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34727A (zh
Inventor
Shinichi Seriu
Original Assignee
Chugai Ro Kogyo Kaish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gai Ro Kogyo Kaisha Ltd filed Critical Chugai Ro Kogyo Kaisha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434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4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0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0217B/zh

Links

Description

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通過上輥筒與下輥筒之間而使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上輥筒及下輥筒朝上下方向離開,並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的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特別是具有以下特徵:在使前述上輥筒及下輥筒朝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之狀態下使之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而在該取出位置上,可簡單地進行修補或更換上輥筒或下輥筒之作業。
以往,將金屬鋼板或金屬條等被處理物導引至一對輥筒間,通過該一對輥筒,將塗料等塗布在被處理物之表面,或利用附有刷子之輥筒對被處理物之表面進行清洗等。
在此,如前所述,使被處理物通過一對輥筒間,將塗料等塗布在被處理物之表面,或對被處理物之表面進行清洗時,會有以下之諸問題:與被處理物之寬度方向端部接觸之輥筒的部分會損傷;或輥筒會因附著在被處理物之付著物而被汚染; 無法將塗料等適當地塗布在被處理物之表面;無法適當地清洗被處理物。此外,在變更塗布於被處理物之表面的塗料等之種類或清洗被處理物之表面的清洗液之種類等時,若之前的塗料或清洗液等殘留於輥筒之表面時,則會有混入接著使用之塗料或清洗液,造成塗裝不良或清洗不良等之問題。
因此,以往係進行:使該等輥筒彼此離開,且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取出,並修補或更換該等輥筒。
在此,於專利文獻1所示者中,在使帶狀體通過支撐輥與塗裝輥之間且藉由塗裝輥塗裝帶狀體之塗裝裝置中,在更換塗裝輥時,使塗裝輥、拾取輥、刮刀輥等朝從帶狀體離開之方向移動,然後,藉由塗布台車使設置有該等輥之塗裝單元朝與帶狀體之行進方向交叉的水平方向移動,並更換塗裝輥。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示者,並不是使被處理物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而進行處理者,因而無法使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取出,而對上輥筒或下輥筒進行修補或更換。
再者,在專利文獻2所示者中,當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而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情形下,在設置有上輥筒及下輥筒之架台的上方設置軌道,在行進於該軌道上之台車的端部,設置用以把持上輥筒之端部與下輥筒之端部的把持具,在使上輥筒之端部與下輥筒之端部把持在該把持具之狀態下,使前述台車行進,並使上輥筒及下輥筒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取出,在將該台車從軌道拆下後,將用以使新的上輥筒及下輥筒保持在把持具 之新台車安裝在前述軌道並使之行進,以將新的上輥筒及下輥筒導引至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
然而,此時係在使上輥筒之端部與下輥筒之端部保持在分別設置於台車之把持具的狀態下一體地被取出,因此難以僅對上輥筒及下輥筒之一方進行修補或更換,且在使上輥筒之端部與下輥筒之端部把持在設置於台車的端部之把持具的狀態下使台車行進時,會有台車傾斜或台車之行進不穩定等之問題。
此外,以往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係使用以下方式構成者:在上輥筒1之上方設置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之上軌道2,藉由設置在延著該上軌道2而移動之上台車3的升降裝置4,使可旋轉地保持上輥筒1之上輥筒保持部1a可升降地保持,另一方面,藉由升降裝置8使可旋轉地保持下輥筒5之下輥筒保持部5a可升降地保持,該升降裝置8係設置在移動於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的下軌道6上之下台車7。
在此,於該裝置中,在對上輥筒1或下輥筒5進行修補或更換時,如第3圖所示,藉由前述升降裝置4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a朝上方移動,並藉由前述升降裝置8使前述下輥筒保持部5a朝下方移動,並使處理被處理物W之位置上之前述上輥筒1與下輥筒5在上下方彼此離開。
然後,在此狀態下,如第4圖所示,使保持在前述上台車3之上輥筒保持部1a,沿著上軌道2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且使保持在前述下台車7之下輥筒保持部5a,沿著前述下軌道6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 移動,將上輥筒1與下輥筒5分別個別地從處理被處理物W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在該取出位置上,對上輥筒1或下輥筒5進行修補或更換。
然而,如前所述,藉由沿著上軌道2移動之上台車3將上輥筒保持部1a從處理被處理物W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時,因前述上軌道2係從處理被處理物W之位置設置到取出位置為止,將上輥筒1或下輥筒5導引至取出位置,且對上輥筒1或下輥筒5進行修補或更換時,上軌道2會成為妨礙,而有作業性降低之問題。此外,因如前所述將上輥筒1與下輥筒5分別個別地從處理被處理物W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因此必須個別地設置使保持並移動上輥筒保持部1a之上台車3驅動的驅動裝置、及將保持並移動下輥筒保持部5a之下台車7驅動之驅動裝置,而有設備成本變高之問題。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304392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291351號公報
本發明之課題係在於解決使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而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 置,以對上輥筒或下輥筒進行修補或更換之情形時發生之如前所述的問題。
亦即,本發明之課題為:如前所述對上輥筒或下輥筒進行修補或更換時,使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以簡單地進行修補或更換上輥筒或下輥筒之作業。
在本發明之第1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為了解決前述之課題,本發明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係使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而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其中,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上輥筒之上輥筒保持部,以可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方式,保持在設置於上輥筒之上方的上軌道,並藉由第1升降裝置使該上軌道升降,另一方面,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下輥筒之下輥筒保持部,藉由設置於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台車的第2升降裝置,可升降地保持,並藉由可伸縮之連結構件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在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使上軌道上升之位置,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導引至取出位置時,使保持該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的保持構件與前述上軌道分離而設置。
再者,在該第1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可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使上軌道上升,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上方 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使前述下輥筒保持部朝下方移動,使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上的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在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前述連結構件伸長而卡止的狀態下,藉由前述台車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導引至前述保持構件,使該上輥筒保持部保持在前述上軌道與保持構件之間。
並且,在本發明之第2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為了解決前述之課題,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係使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而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其中,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上輥筒之上輥筒保持部,以可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方式,保持在設置於上輥筒之上方的上軌道,並藉由第3升降裝置使該上輥筒保持部升降,另一方面,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下輥筒之下輥筒保持部,藉由設置於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台車的第2升降裝置,可升降地保持,並藉由可伸縮之連結構件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在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導引至取出位置時,使保持該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的保持構件與前述上軌道分離而設置。
再者,在該第2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可藉由前述第3升降裝置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上方移動,並且藉由 前述第2升降裝置使前述下輥筒保持部朝下方移動,使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上的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在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前述連結構件伸長而卡止的狀態下,藉由前述台車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導引至前述保持構件,使該上輥筒保持部保持在前述上軌道與保持構件之間。
再者,在前述第1及第2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可使連結前述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連結構件分離,藉由前述台車僅使可旋轉地保持下輥筒之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
在此,在前述第1及第2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如前所述使上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並導引至取出位置時,使保持該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的保持構件與前述上軌道分離而設置,使取出位置之上方的上軌道消失,因此在將上輥筒或下輥筒導引至取出位置,對上輥筒或下輥筒進行修補或更換時,上軌道不會成為妨礙。
此外,在前述第1及第2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在藉由連結構件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連結之狀態下,藉由前述台車使上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時,下輥筒保持部會與上輥筒保持部一起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可藉由1個驅動裝置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再者,藉由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連結構 件分離,可僅使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
結果,在本發明之第1及第2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在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上下方向分離,並且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對上輥筒或下輥筒進行修補或更換時,上軌道不會成為妨礙,而可簡單地進行修補或更換上輥筒或下輥筒之作業。
此外,如前所述,藉由連結構件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連結,即可藉由一個驅動裝置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亦減低設備成本。
1、10‧‧‧上輥筒
1a、11‧‧‧上輥筒保持部
2、12‧‧‧上軌道
3、15‧‧‧上台車
4‧‧‧升降裝置
5、20‧‧‧下輥筒
5a、21‧‧‧下輥筒保持部
6、22‧‧‧下軌道
7‧‧‧下台車
8‧‧‧升降裝置
13‧‧‧車輪
14‧‧‧第1升降裝置
16‧‧‧第3升降裝置
17‧‧‧架台
23‧‧‧台車
24‧‧‧第2升降裝置
30‧‧‧連結構件
31‧‧‧缸體構件
32‧‧‧桿
32a‧‧‧連結部
33‧‧‧連結用臂
34‧‧‧連結銷
35‧‧‧固定銷
40‧‧‧保持構件
W‧‧‧被處理物
S1、S2‧‧‧空間
第1圖係顯示在習知例中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2圖係顯示在習知例中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第3圖係顯示在習知例中在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位置使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隔開之狀態的概略正面圖。
第4圖係顯示在習知例中在使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之狀態下移動至取出位置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5圖係在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狀態的概略 前視圖。
第6圖係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第7圖係顯示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藉由可伸縮之連結構件使上輥筒保持部及下輥筒保持部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的狀態,(A)係顯示使連結構件收縮而在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狀態的局部說明圖,(B)係顯示使連結構件伸長,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與被處理物離開之狀態的局部說明圖。
第8圖係顯示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使上輥筒保持部上升並且使下輥筒保持部下降,使前述連結構件伸長,而使上輥筒及下輥筒與被處理物離開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9圖係顯示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於使上輥筒及下輥筒與被處理物離開之狀態下,藉由台車將上輥筒保持部及下輥筒保持部導引至取出位置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0圖係顯示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連結構件分離,並藉由台車僅使下輥筒保持部回到處理位置,且對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之上輥筒進行修補、更換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1圖係顯示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在對上輥筒進行修補、更換後,藉由連結構件使上輥筒保 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連結,並藉由台車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回到處理位置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2圖係顯示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連結構件分離,並藉由台車僅使下輥筒保持部導引至取出位置,且對下輥筒進行修補、更換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3圖係顯示在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在對下輥筒進行修補、更換之後,藉由台車使下輥筒保持部回到處理位置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4圖係顯示在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5圖係在前述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狀態的概略側視圖。
第16圖係顯示在前述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使上輥筒保持部上升並且使下輥筒保持部下降,使前述連結構件伸長,而使上輥筒及下輥筒與被處理物彼此離開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7圖係顯示在前述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於使上輥筒及下輥筒與被處理物離開之狀態下,使上台車與台車一起移動,將上輥筒保持部及下輥筒保持部導引至取出位置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8圖係顯示在前述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 置中,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連結構件分離,並藉由台車僅使下輥筒保持部回到處理位置,且對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之上輥筒進行修補、更換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19圖係顯示在前述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在對上輥筒進行修補、更換後,藉由連結構件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連結,使上台車與台車一起移動,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回到處理位置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20圖係顯示在前述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連結構件分離,並藉由台車僅使下輥筒保持部導引至取出位置,且對下輥筒進行修補、更換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第21圖係顯示在前述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在對下輥筒進行修補、更換之後,藉由台車使下輥筒保持部回到處理位置之狀態的概略前視圖。
以下,根據附圖具體地說明本發明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並且,本發明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並不限定於下述實施形態所示者,在未變更本發明要旨之範圍內,可適當地變更且實施。
(第1實施形態)
在第1實施形態中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在可旋轉地保持上輥筒10之上輥筒保持部11的上部側設置車輪13,將該車輪13保持在於上輥筒10之上方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上軌道12,將上輥筒保 持部11設置成可沿著上軌道12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並且藉由安裝在設置於該上軌道12之上方的架台17之第1升降裝置14,使該上軌道12升降。
另一方面,藉由第2升降裝置24,以可升降之方式保持可旋轉地保持下輥筒20的下輥筒保持部21,該第2升降裝置24係設置在移動於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之下軌道22上的台車23。
再者,在藉由可伸縮之連結構件30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時,於此實施形態中,如第7圖(A)所示,以可伸縮之方式將在前端部設置有連結部32a之桿32朝上下方向收容在設置於前述下輥筒保持部21之缸體構件31,並且在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設置連結用臂33,藉由連結銷34使該連結用臂33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在桿32之連結部32a。
再者,在藉由連結銷34使前述連結用臂33連接在桿32之連結部32a的狀態下,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14使上軌道12上升,使上輥筒保持部11朝上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下輥筒保持部21朝下方移動,使前述上輥筒10及下輥筒20與被處理物W離開時,如第7圖(B)所示,伴隨於此,前述桿32會伸展,如此,在使桿32伸展之狀態下,藉由固定銷35將桿32固定在缸體構件31,且藉由該連結構件30使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彼此離開的狀態下,將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予以維持連結。
在此,於此實施形態中,前述桿32係可相對於缸體 構件31朝上下方向自由地移動,特別是並未藉由驅動裝置(未圖示)強制地使之驅動。但是,亦可配合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之移動,藉由驅動裝置使前述桿32相對於缸體構件31朝上下方向移動。
再者,在此實施形態中,如前所述藉由第1升降裝置14使上軌道12上升,在此狀態下,將上輥筒保持部11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導引至取出位置時,將用以保持該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一端部的保持構件40,在與如前所述而上升之上軌道12相同高度的位置,設置於從上軌道12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隔著所需間隔(空間)的位置。此外,設置保持構件40之方法並無特別地限定,亦可從天花板吊掛保持構件40,或以固定在壁面之方式等而設置。
再者,在此實施形態中,於前述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之間對被處理物W進行處理時,如第5圖及第6圖所示,在被處理物W被導引之位置,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14使上軌道12下降,使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朝下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保持在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朝上方移動,使被處理物W夾持在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之間,以對被處理物W進行處理。
再者,在此實施形態中,在對前述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進行修補或更換時,如第8圖所示,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14使上軌道12上升至與前述保持構件40相同高度之位置,使保持在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朝上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保持在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朝下方 移動,使上輥筒10及下輥筒20與被處理物W離開,藉由固定銷35將如前所述處於伸展之狀態的桿32固定在缸體構件31,並藉由該連結構件30,在使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彼此離開之狀態下,將上輥筒保持部11及下輥筒保持部21予以保持。
再者,在此狀態下,如第9圖所示,藉由驅動裝置(未圖示)使保持下輥筒保持部21之前述台車23驅動,將台車23沿著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的下軌道22,從處理被處理物W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如此,伴隨台車23之移動,藉由前述連結構件30而與下輥筒保持部21連結之上輥筒保持部11會沿著上軌道12移動,並且該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一端部會在支持於連結構件30之状態下被導引至前述保持構件40,在上輥筒保持部11被導引至取出位置之状態下,該上輥筒保持部11會被保持在保持構件40與上軌道12之間。此外,如此將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一端部導引至保持構件40時,保持構件40側之上輥筒保持部11的車輪13雖會從上軌道12分離,而至導引至保持構件40為止之間存在有空間,但如前所述,因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一端部成為由連結構件30之桿32所支持的狀態,因此上輥筒保持部11不會落下。
接著,如前所述對保持在導引至取出位置之上輥筒保持部11的上輥筒10進行修補或更換等時,如第10圖所示,拆下前述連結銷34,解除前述桿32與連結用臂33之連結,並且拆下前述固定銷35且使桿32下降,在此狀態下,使前述台車23從保持在保持構件40與上軌道12之間的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下的位置,回到處理位置側。如此,可在上輥筒10之下側形成修補或更 換用之更廣空間S1,在此狀態下,進行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的修補或更換。
此外,如前所述在使前述台車23從保持在保持構件40與上軌道12之間的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下的位置回到處理位置側之情形時,在使桿32伸展的狀態下,當設置在其前端部之前述連結部32a位於不會與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碰撞的位置時,無須如前所述拆下固定銷35,使桿32下降。此外,前述之連結銷34的安裝、拆卸可為手動式,亦可為自動式。
再者,如前所述在進行上輥筒10之修補或更換等之後,將回到處理位置側之前述台車23導引至取出位置,並使前述桿32朝上方伸展,藉由連結銷34使該桿32與連結用臂33連結,並藉由固定銷35將處於經伸展之狀態的桿32固定在缸體構件31,在使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彼此離開之狀態下,將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予以保持,在此狀態下,如第11圖所示,將前述台車23從取出位置導引至處理位置,並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保持在處理位置之前述上軌道12。此外,如此在使上輥筒保持部11保持在處理位置之上軌道12之情形時,保持構件40側之上輥筒保持部11的車輪13雖亦會從保持構件40分離,而至導引至上軌道12為止之間存在有空間,但如前所述,因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一端部成為由連結構件30之桿32所支持的狀態,因此上輥筒保持部11不會落下。
之後,對保持在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進行修補或更換等時,如第12圖所示,拆下前述連結銷34,解除前述桿32與連結用臂33之連結,使下輥筒保持部21與上輥筒保持 部11分離,在使上輥筒保持部11保持在處理位置之上軌道12的狀態下,藉由前述台車23使下輥筒保持部21移動至取出位置。如此,可在下輥筒20之上側形成修補或更換用之廣大空間S2,在此狀態下,進行保持在該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的修補或更換。
如此,在下輥筒20之修補或更換之後,如第13圖所示,藉由前述台車23使保持下輥筒20之下輥筒保持部21回到處理位置,然後,如前述之第5圖及第6圖所示,在被處理物W被導引之位置上,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14使上軌道12下降,使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朝下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保持在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朝上方移動,以將被處理物W夾持在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之間,對被處理物W進行處理。
在此,於此實施形態中,如前所述,由於上軌道12不存在於進行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之修補或更換的取出位置,,因此在進行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之修補或更換時,上軌道12不會成為妨礙,而可簡單地進行修補或更換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之作業。
再者,在藉由連結構件30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連結之狀態下,藉由驅動裝置使前述台車23驅動,即可使上輥筒保持部11及下輥筒保持部21一起移動,與分別藉由其他之驅動裝置使上輥筒保持部11及下輥筒保持部21移動之情形相比較,設備成本亦會減低。
(第2實施形態)
在第2實施形態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中,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在上輥筒10之上方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之方向延伸的上軌道12,設置沿著該上軌道12移動的上台車15,並藉由設置在該上台車15之第3升降裝置16,使可旋轉地保持上輥筒10之上輥筒保持部11升降。
另一方面,關於可旋轉地保持下輥筒20之下輥筒保持部21係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藉由設置在台車23之第2升降裝置24可升降地保持,該台車23係移動在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下軌道22之上。
再者,藉由可伸縮之連結構件30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連結時,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以可朝上下方向伸縮之方式,將於先端部設有連結部32a之桿32收容在設置於下輥筒保持部21之缸體構件31,並且在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設置連結用臂33,藉由連結銷34而使該連結用臂33與桿32之連結部32a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
再者,在藉由連結銷34使前述連結用臂33與桿32之連結部32a連結的狀態下,藉由前述第3升降裝置16使上輥筒保持部11朝上方移動,並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下輥筒保持部21朝下方移動,使前述上輥筒10及下輥筒20與被處理物W隔開,伴隨於此,前述桿32會伸展,且如上所述在使桿32伸展之狀態下,藉由固定銷35將桿32固定在缸體構件31,且在使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彼此離開之狀態下,藉由連結構件30使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連結並予以維持。
在此,於此實施形態中,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 地,前述桿32係可相對於缸體構件31朝上下方向自由地移動,特別是並未藉由驅動裝置(未圖示)使之強制地驅動。然而,亦可配合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及下輥筒保持部21之移動,藉由驅動裝置使前述桿32相對於缸體構件31朝上下方向。
再者,於此實施形態中,如前所述將藉由第3升降裝置16使上輥筒保持部11成為可升降之上台車15沿著前述上軌道12,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導引至取出位置時,將用以保持該上台車15之一端部的保持構件40,在與前述上軌道12相同高度的位置上,設置於從上軌道12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隔著所需間隔(空間)的位置。此外,設置保持構件40之方法並無特別地限定,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能以從天花板吊掛保持構件40,或以固定在壁面之方式等而設置。
此外,在此實施形態中,在前述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之間對被處理物W進行處理時,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在被處理物W被導引之位置上,藉由前述第3升降裝置16使上輥筒保持部11下降,使保持在該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朝下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保持在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朝上方移動,以將被處理物W夾持在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之間,並對被處理物W進行處理。
再者,於此實施形態中,對前述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進行修補或更換時,如第16圖所示,藉由前述第3升降裝置16使上輥筒保持部11朝上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下輥筒保持部21朝下方移動,使上輥筒10及下輥筒20與被 處理物W離開,如前所述藉由固定銷35將處於已經伸展之狀態的桿32固定在缸體構件31,並藉由該連結構件30,在使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彼此離開之狀態下,將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予以保持。
並且,在此狀態下,如第17圖所示,藉由驅動裝置(未圖示)使保持下輥筒保持部21之前述台車23驅動,並使台車23沿著朝與被處理物W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之下軌道22,從對被處理物W進行處理的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如此,隨著台車23之移動,將用以保持藉由前述連結構件30而與下輥筒保持部21連結之上輥筒保持部11的上台車15沿著前述上軌道12移動,使該上台車15之一端部保持在前述保持構件40,在取出位置上,將上台車15保持在保持構件40與上軌道12之間。此外,如此將上台車15之一端部導引至保持構件40時,保持構件40側之上台車15的端部雖會從上軌道12分離,而至導引至保持構件40為止之間存在有空間,但如前所述,因上台車15之一端部成為透過上輥筒保持部11而由連結構件30之桿32所支持的狀態,因此上台車15不會落下。
接著,對如此地保持在導引至取出位置之上台車15的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進行修補或更換等時,如第18圖所示,拆下前述連結銷34,解除前述桿32與連結用臂33之連結,並且拆下前述固定銷35而使桿32下降,於此狀態下,使前述台車23從保持在保持構件40與上軌道12之間的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下面的位置回到處理位置側。如此,可在上輥筒10之下側形成修補或更換用之廣大空間S1。在此狀態下,進行保持在上台車15 之上輥筒10的修補或更換。此外,在此情形下,如前所述在使桿32伸展之狀態下,當設置在其前端部之前述連結部32a位於不會與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碰撞的位置時,無須如前所述拆下固定銷35,使桿32下降。
再者,如前所述在進行上輥筒10之修補或更換後,將回到處理位置側之前述台車23導引至取出位置,並使前述桿32朝上方伸展,藉由連結銷34使該桿32與連結用臂33連結,並藉由固定銷35將處於經伸展之狀態的桿32固定在缸體構件31,在使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彼此離開之狀態下,將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予以保持,在此狀態下,如第19圖所示,將前述台車23從取出位置導引至處理位置,並使保持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台車15保持在處理位置之前述上軌道12。此外,如此在使上台車15保持在處理位置之上軌道12之情形時,保持構件40側之上台車15之端部雖會從保持構件40分離,而在導引至上軌道12為止之間存在有空間,但如前所述,由於上台車15之一端部成為由連結構件30之桿32所支持的狀態,因此上台車15不會落下。
再者,當對保持在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進行修補或更換時,如第20圖所示,拆下前述連結銷34,解除前述桿32與連結用臂33之連結,使下輥筒保持部21與上輥筒保持部11分離,在使前述上台車15保持在處理位置之上軌道12的狀態下,藉由前述台車23使下輥筒保持部21移動至取出位置。如此,可在下輥筒20之上側形成修補或更換用之廣大空間S2,在此狀態下,進行保持在該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的修補或 更換。
如此,在下輥筒20之修補或更換之後,如第21圖所示,藉由前述台車23使保持下輥筒20之下輥筒保持部21回到處理位置,然後,如前述之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在被處理物W被導引之位置上,藉由設置在前述上台車15之第3升降裝置16使保持在上輥筒保持部11之上輥筒10朝下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24使保持在下輥筒保持部21之下輥筒20朝上方移動,以將被處理物W夾持在上輥筒10與下輥筒20之間,對被處理物W進行處理。
結果,於此實施形態中,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同樣地,在進行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之修補或更換的取出位置,由於不存在上軌道12,因此在進行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之修補或更換時,上軌道12不會成為妨礙,而可簡單地進行修補或更換上輥筒10或下輥筒20之作業。
再者,在藉由連結構件30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11與下輥筒保持部21連結之狀態下,藉由用以使前述台車23驅動之驅動裝置,即可使上台車15與前述台車23一起移動,而無須設置用以驅動上台車15之其他驅動裝置,設備成本亦會減低。
10‧‧‧上輥筒
11‧‧‧上輥筒保持部
12‧‧‧上軌道
13‧‧‧車輪
14‧‧‧第1升降裝置
17‧‧‧架台
20‧‧‧下輥筒
21‧‧‧下輥筒保持部
22‧‧‧下軌道
23‧‧‧台車
24‧‧‧第2升降裝置
30‧‧‧連結構件
31‧‧‧缸體構件
32‧‧‧桿
32a‧‧‧連結部
33‧‧‧連結用臂
40‧‧‧保持構件
S1‧‧‧空間
W‧‧‧被處理物

Claims (5)

  1. 一種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係使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而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其中,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上輥筒之上輥筒保持部,以可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方式,保持在設置於上輥筒之上方的上軌道,並藉由第1升降裝置使該上軌道升降,另一方面,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下輥筒之下輥筒保持部,藉由設置於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台車的第2升降裝置,可升降地保持,並藉由可伸縮之連結構件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在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使上軌道上升之位置,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導引至取出位置時,使保持該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的保持構件與前述上軌道分離而設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其中,藉由前述第1升降裝置使上軌道上升,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上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使前述下輥筒保持部朝下方移動,使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上的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隔開,並且在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前述連結構件伸長而卡止的狀態下,藉由前述台車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導引至前述保持構件,使該上輥 筒保持部保持在前述上軌道與保持構件之間。
  3. 一種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係使通過上輥筒及下輥筒之間而對被處理物進行處理之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使上輥筒及下輥筒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及下輥筒從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導引至取出位置,其中,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上輥筒之上輥筒保持部,以可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方式,保持在設置於上輥筒之上方的上軌道,並藉由第3升降裝置使該上輥筒保持部升降,另一方面,使可旋轉地保持前述下輥筒之下輥筒保持部,藉由設置於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之台車的第2升降裝置,可升降地保持,並藉由可伸縮之連結構件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以可分離之方式連結,在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而導引至取出位置時,使保持該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的保持構件與前述上軌道分離而設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其中,藉由前述第3升降裝置使前述上輥筒保持部朝上方移動,並且藉由前述第2升降裝置使前述下輥筒保持部朝下方移動,使處理被處理物之位置上的上輥筒及下輥筒在上下方向彼此離開,並且在使連結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前述連結構件伸長而卡止的狀態下,藉由前述台車使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將上輥筒保持部之一端部導引至前述保持構件,使該上輥筒保持部保持在前述上軌道與保持構件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3項所述之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其中,使連結前述上輥筒保持部與下輥筒保持部之連結構件分離,藉由前述台車僅使可旋轉地保持下輥筒之下輥筒保持部朝與被處理物之送料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動。
TW102129982A 2013-07-19 2013-08-22 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 TWI4802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49995A JP5355818B1 (ja) 2013-07-19 2013-07-19 上・下ローラーの分離取出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727A TW201434727A (zh) 2014-09-16
TWI480217B true TWI480217B (zh) 2015-04-11

Family

ID=49765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9982A TWI480217B (zh) 2013-07-19 2013-08-22 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55818B1 (zh)
TW (1) TWI4802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1436B (zh) * 2016-08-10 2019-01-18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自动旋转的节油导轨涂油机
CN106040520B (zh) * 2016-08-10 2018-07-20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伸缩调节防油溅的导轨涂油机
CN106076728B (zh) * 2016-08-10 2018-12-11 沙洲职业工学院 一种双向调节的导轨涂油机
CN106429567A (zh) * 2016-08-29 2017-02-22 浙江华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分切机的卸卷配套装置
CN106743873B (zh) * 2016-12-29 2018-02-16 浙江双箭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输送带卷心内方钢取出架
CN109290120A (zh) * 2018-10-25 2019-02-01 江苏大族展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涂布机导辊支撑结构
CN110548643B (zh) * 2019-09-24 2024-04-3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上涂层辊车、上部涂层结构及两辊涂层机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17A (ja) * 1993-06-30 1995-01-20 Nippon Steel Corp 塗装設備におけるロール交換装置及びロール交換方法
US6533154B2 (en) * 2000-07-28 2003-03-18 Tokyo Kikao Seisakusho Ltd. Nipping roller gap adjus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6517A (ja) * 1993-06-30 1995-01-20 Nippon Steel Corp 塗装設備におけるロール交換装置及びロール交換方法
US6533154B2 (en) * 2000-07-28 2003-03-18 Tokyo Kikao Seisakusho Ltd. Nipping roller gap adjus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355818B1 (ja) 2013-11-27
TW201434727A (zh) 2014-09-16
JP2015020111A (ja) 2015-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0217B (zh) 上下輥筒之分離取出裝置
JP4996617B2 (ja) 圧延機工場においてロールを管理する方法とその方法を実施する設備
KR101663477B1 (ko) 엘씨디 패널 유브이 경화 전 기판의 엣지 커트 가공장치
EP3224171B1 (en) Integrated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bobbins and tubes between a roving frame and a spinning frame of a spinning line
JP2010149248A (ja) ワイヤソー及びワイヤソーシステム
JP5984844B2 (ja) 軌道の古い枕木を新しい枕木と区間毎に交換する方法並びに車両
CN114559571B (zh) 硅片生产系统
JP5923347B2 (ja) 製品分離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スケルトン台車
KR101591260B1 (ko) 정정 설비
TWI441748B (zh) 托板車的清洗系統及其清洗方法
CN206435520U (zh) 一种自动脱膜生产线
JPH08175659A (ja) 陰極板の自動搬送処理装置
JPH0615489A (ja) 溶接スラグ自動回収装置
JP3938918B2 (ja) 管溶接スタンドにおけるロール交換方法およびこのロール交換方法を適用した縦継ぎ目管溶接機
JPWO2019098066A5 (zh)
KR200198971Y1 (ko) 도금강판의 표면 검사장치
JP2008120537A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JP2007045554A (ja) ワークの自動掛け降し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使用したワークの自動掛け降し装置
JP6190667B2 (ja) 工作機械
CN105921899A (zh) 一种行李架总成件自动焊接专机
KR101641593B1 (ko) 슬리브 공급장치
CN211303922U (zh) 一种便携式滚筒表面自动清洁装置
RU2471598C1 (ru) Способ зачистки электродов сварочной машины гратоснимателем
CN218144321U (zh) 一种翅片上线立直机、下线立直机及翅片移动和翻转运输系统
KR101511722B1 (ko) 지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레이트 교체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