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5392B -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5392B
TWI475392B TW101119058A TW101119058A TWI475392B TW I475392 B TWI475392 B TW I475392B TW 101119058 A TW101119058 A TW 101119058A TW 101119058 A TW101119058 A TW 101119058A TW I475392 B TWI475392 B TW I47539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dual mode
mode electronic
priority
random nu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9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8968A (zh
Inventor
Fu Yia Hsieh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1119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539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48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8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53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5392B/zh

Links

Description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本揭露係有關於電子系統,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具有雷奔介面的電子系統。
近年來,隨著電腦與資訊產業的蓬勃發展,各種新的周邊設備可輕易的連結上個人電腦與筆記型電腦等等等,其中周邊設備包含了網際網路和外接式儲存裝置等。然而,在某些周邊設備的介面中,僅允許有一個主控端存在,使得具有主控能力之該些周邊設備無法連接至主機。因此,亟需一種電子系統與效能控制方法使得具有主控能力之周邊裝置與主機可同時存在,增加周邊裝置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模式電子裝置包括一傳輸埠電路、一主控制電路、一從控制電路以及一切換器。切換器用以當一電子裝置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時,接收來自電子裝置之一優先權資訊,並且將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與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進行比較。當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切換器將傳輸埠電路耦接至從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接收來自電子裝置之指令,並且電子裝置作為一主控端。當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將傳 輸埠電路耦接至主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雷奔界面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至電子裝置。
本發明提供一種主控端判斷方法,適用於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主控端判斷方法包括比較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一優先權與來自於一電子裝置之一優先權資訊的一優先權;當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將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一傳輸埠電路耦接至一從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雷奔的傳輸協定接收來自電子裝置之指令;以及當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將傳輸埠電路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一主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雷奔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至電子裝置。
本發明提供另一種電子系統包括一第一主控端、一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以及一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其中第一主控端之優先權高於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與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與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分別包括一主控制電路、一主控制電路、一傳輸埠電路、一切換器以及一處理器。主控制電路係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從控制電路係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接收指令。切換器用以選擇性地將傳輸埠電路耦接至從控制電路或者主控制電路。處理器用以當第一以及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與第一主控端分離時,決定在一第一亂數時間以及一第二亂數時間,其中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用以決定第一亂數時間,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用以決定第二亂數時間後,產生一第一亂數訊號以及一第二亂數訊號。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處理器用以當第一雙模式 電子裝置未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所提供之一第一亂數訊號時,提供一第二亂數訊號至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並且當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第一亂數訊號時,傳送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資訊至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處理器用以當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未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所提供之第二亂數訊號時,提供第一亂數訊號至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並且當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第一亂數訊號時,傳送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資訊至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
本發明提供另一種主控端判斷方法,適用於一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一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以及一第一主控端,其中主控端與第一以及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以菊鏈式彼此耦接。主控端判斷方法包括根據是否在一既定時間內接收到一廣播訊號,判斷第一以及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與第一主控端是否分離;當主控端與第一以及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分離時,分別藉由第一以及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決定一第一以及第二亂數時間;當第一亂數時間小於第二亂數時間時,藉由相應於最先產生之上述第一或者第二亂數訊號的第一或者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定義第一或者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一者為一第二主控端;當第二亂數時間小於第一亂數時間時,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定義第一或者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一者為一第二主控端;以及將被定義為第二主控端之第一或者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的 一傳輸埠電路耦接至一主控制電路。
以下將詳細討論本發明各種實施例之裝置及使用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所提供之許多可行的發明概念可實施在各種特定範圍中。這些特定實施例僅用於舉例說明本發明之裝置及使用方法,但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之範圍。
第1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電子系統之方塊圖。電子系統100包括一主機110以及複數電子裝置120-12N。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實施例中複數電子裝置120-12N中之一者可為主機110。電子裝置120-12N以菊鏈式(Daisy Chain)的方式耦接,其中電子裝置120-12N中之至少一者係為雙模式電子裝置(例如第2圖所示)。在本發明中,雙模式電子裝置具有作為主控端(master device or host device)與從裝置(slave device)的能力。舉例而言,在一第一模式下,雙模式電子裝置係作為主控端,用以傳送指令至其它電子裝置。相反地,在一第二模式下,雙模式電子裝置係作為從裝置,用以接收來自主機110或者作為主控端之電子裝置的指令。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並不限制電子裝置120-12N中雙模式電子裝置之數量。此外,電子裝置120-12N具有高速傳輸介面,諸如雷奔(thunderbolt)介面,使得電子裝置120-12N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與主機110進行通訊。在某些實施例中,電子系統100不包括主機110。
主機110具有作為主控端以及運算資料的能力,用以傳送指令至電子裝置120-12N。主機110在連接至電子裝置120-12N時,傳送一優先權資訊至所連接之每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主控端),並且周期性地傳送一廣播訊號至所連接之每一電子裝置。主機110包括一母傳輸埠1103、一主控制電路(host controller)1104、一平台控制器1107(Platform Controller Hub,PCH)以及一處理器1108。母傳輸埠1103用以連接至電子裝置120-12N中之一者的公傳輸埠,以便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與所耦接之電子裝置進行通訊,但本發明不加以限制。在某些實施例中,主機110中之母傳輸埠1103可替換為公傳輸埠,以便連接至電子裝置120-12N中之一者的母傳輸埠。主控制電路1104用以當主機110耦接至電子裝置120-12N中之一者時,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至所耦接之電子裝置。值得注意的是,主機110所傳送之優先權資訊具有一最高優先權,並且主機110為永遠之主控端。平台控制器1107耦接於主控制電路1104與處理器1108之間,用以對資料進行編/解碼,使得主控制電路1104與處理器1108可以進行溝通,決定主機110中程序執行的順序,並且傳送處理器1108之指令至主機110中之各部件。值得注意的是,主機110更可包括儲存裝置、網路模組、顯示裝置、揚聲器(未圖示)等裝置,本發明不加以限制。舉例而言,主機110係可為一桌上型電腦、一筆記型電腦或一平板電腦,但不限定於此。
在本揭露實施例中係以雷奔介面所連接之電子裝置為 例,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任何具有高速傳輸介面(例如5Gbps以上)之電子裝置都可以是本發明之電子裝置120-12N。值得注意的是,本實施例中之雷奔介面包括一周邊零件連接介面(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以及一數位式視訊介面(DisplayPort,DP),但本發明不限於此。本實施例之雷奔介面由於具有周邊零件連接介面,因此在主機110以及電子裝置120-12N耦接之通道上,無法存在兩個以上之主控端。
第2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之方塊圖。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包括一傳輸埠電路2011、一主控制電路(host controller)2014、一從控制電路(slave controller)2015、一切換器2016、一平台控制器2017(Platform Controller Hub,PCH)以及一處理器2018。值得注意的是,每一雙模式電子裝置皆具有一優先權以及具有優先權之一優先權資訊,其中所有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皆低於主機110之最高優先權,並且優先權代表雙模式電子裝置之運算能力以及應用方式,在此不加以限制。在本發明較佳之實施例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係為網路儲存裝置(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並且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亦可具有一網路模組(未圖示)以及一儲存裝置(未圖示)。
傳輸埠電路2011用以連接至電子裝置120-12N及/或主機110。舉例而言,傳輸埠電路2011包括一公傳輸埠2012用以連接另一電子裝置(或主機110)之母傳輸埠以及一母傳輸埠2013用以連接至另一電子裝置(或主機110)中之公 傳輸埠,以便以相容於雷奔的傳輸協定與所連接之主機110及/或電子裝置進行通訊。在某些實施例中,傳輸埠電路2011亦可包括兩個公傳輸埠2012或者兩個母傳輸埠2013。
主控制電路2014用以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未耦接至主機110或優先權較高之其他雙模式電子裝置時,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至所耦接之電子裝置。從控制電路2015用以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耦接至主機110或者具有較高優先權之另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時,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接收來自所耦接之主機110或者具有較高優先權之雙模式電子裝置之指令,其中指令可包括定址資訊以及動作指令等。
切換器2016用以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耦接至主機110或者另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時,接收來自主機110或者所連接的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一優先權資訊。當切換器2016接收到優先權資訊後,將所接收到之優先權資訊中的優先權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進行比較,並且根據比較結果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或者主控制電路2014。
舉例而言,當切換器2016所接收到優先權資訊中的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切換器2016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此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將自己定義為從裝置,而將優先權較高之雙模式電子裝置/主機110定義為主控端。相反地,當切換器2016所接收到優先權資訊中的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切換器2016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 主控制電路2014。此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將自己定義為主控端,而將優先權較低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定義為從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切換器2016在根據優先權資訊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主控制電路2014後會周期性地傳送廣播訊號至所耦接之雙模式電子裝置或電子裝置。換言之,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作為一主控端後,則會周期性地傳送廣播訊號至所耦接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及/或電子裝置。相反地,在根據優先權資訊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後,切換器2016則會根據是否在一既定時間內接收到來自主控端(主機110或具有較高優先權的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廣播訊號,判斷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與主控端是否分離。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與主控端分離時,切換器2016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主控制電路2014。
平台控制器2017耦接於主控制電路2014、從控制電路2015與處理器2018之間,用以對資料進行編/解碼,使得主控制電路2014、從控制電路2015與處理器2018可以進行溝通,決定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程序執行的順序,並且傳送處理器2018之指令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各部件。值得注意的是,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更可包括儲存裝置、網路模組、顯示裝置、揚聲器(未圖示)等裝置,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第3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彼此連接之示意圖。第3圖包括第2圖所示之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 及另一雙模式電子裝置202。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包括一傳輸埠電路2021、一主控制電路2024、一從控制電路2025、一切換器2026、一平台控制器2027以及一處理器2028,其中傳輸埠電路2021包括一公傳輸埠2022以及一母傳輸埠2023。雙模式電子裝置202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特徵相同,請參考上述說明。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傳輸埠電路2021的公傳輸埠2022耦接至傳輸埠電路2011的母傳輸埠2013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將一優先權資訊傳送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根據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定義為一主控端。舉例而言,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時,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被定義為主控端,而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作為從裝置。相反地,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則雙模式電子裝置202被定義為主控端,而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作為從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與202會互相傳送優先權資訊,用以根據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決定出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何者作為一主控端,另一者為從裝置。
舉例而言,當主控端為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時,切換器2016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主控制電路2014,並且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切換器2026將傳輸埠電路2021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一從控制電路2025。相反地,當主控端為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時,雙模式電子裝置 202中之切換器2026將傳輸埠電路2021耦接至主控制電路2024,並且切換器2016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除了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外,亦可耦接至其他非雙模式之電子裝置,本發明不加以限制。
第4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與主機彼此耦接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已經彼此連接,並且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係作為一主控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耦接至主機110時,主機110傳送一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及/或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並且周期性地傳送一廣播訊號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換言之,當主機連接至切換器2016時,先傳送優先權資訊至切換器2016及/或切換器2026,接著周期性地傳送廣播訊號至切換器2016及/或切換器2026。當接收到優先權資訊時,切換器2016根據優先權資訊別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模式電子裝置202在本實施例中係為從裝置,因此,當主機連接至切換器2016後,傳輸埠電路2011以及傳輸埠電路2021係分別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以及從控制電路2025。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當接收到優先權資訊時,切換器2016以及切換器2026根據優先權資訊分別將傳輸埠電路2011以及傳輸埠電路202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以及從控制電路2025。
另外,當接收到主機110之優先權資訊後,切換器2016 與2026根據是否在既定時間內再度接收到廣播訊號判斷主機110是否已經和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與202分離。舉例而言,當切換器2016與2026未能在既定時間內再度接收到廣播訊號,則表示主機110已經和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與202分離。當主機110已經和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與202分離後,處理器2018以及處理器2028分別決定一第一亂數時間以及一第二亂數時間。接著,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處理器2018若未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亂數訊號,則後產生一第一亂數訊號。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處理器2028若未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則產生一第二亂數訊號。若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處理器2018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處理器2028若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值得注意的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分別同時產生第一以及第二亂數訊號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重新設定第一以及第二亂數時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亂數時間以及第二亂數時間亦可分別由切換器2016以及切換器2026所決定,並且切換器2016以及切換器2026亦可用以產生亂數訊號以及接收其他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亂數訊號。舉例而言,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切換器2016若未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 202之亂數訊號,則後產生一第一亂數訊號。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切換器2026若未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產生一第二亂數訊號。若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切換器2016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切換器2026若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
當第一亂數時間小於第二亂數時間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根據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定義為主控端。舉例而言,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將自己定義為主控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本身之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定義為主控端。
相反地,當第二亂數時間小於第一亂數時間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根據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定義為主控端。舉例而言,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本身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將自己定義為主控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本身之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將主動裝置201定義為主控端。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除了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以及主機110外,亦可耦接至其他電子裝置,本發明不加以限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耦接至兩個以上之其他雙模式電子裝置的詳細內容,可參考第5圖之說明。值得注意的是,當複數雙模式電子裝置耦接時,僅存在一個主控端,即僅有一個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切換器會耦接至主控制電路。然而,當複數雙模式電子裝置耦接至主機110時,雙模式電子裝置則不存在一個主控端,意即耦接至主機110之所有雙模式電子裝置的切換器皆會將傳輸埠電路耦接至從控制電路。
第5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彼此耦接之示意圖。第5圖與第3圖相似,其差異在於第5圖更包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203。雙模式電子裝置203包括一傳輸埠電路2031、一主控制電路2034、一從控制電路2035、一切換器2036、一平台控制器2037以及一處理器2038,其中傳輸埠電路2031包括一公傳輸埠2032以及一母傳輸埠2033。雙模式電子裝置203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特徵相同,請參考上述說明。在本實施例中,假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已經彼此耦接,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作為主控端,並且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作為從裝置。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3之公傳輸埠2032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母傳輸埠2023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3將一優先權資訊傳送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3之公傳輸埠2032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母傳輸埠2023時,雙模式電 子裝置203可將優先權資訊同時傳送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此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根據雙模式電子裝置203之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3重新定義為主控端。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亦可包括三個以上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在此不受限制。舉例而言,當有新的雙模式電子裝置耦接至複數已連接之雙模式電子裝置時,由新的雙模式電子裝置發出具有其優先權之優先權資訊,並且由複數已連接之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主控端判斷何者之優先權較高,以決定新的主控端。
第6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主控端判斷方法的流程圖。主控端判斷方法適用於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例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流程開始於步驟S600。在某些實施例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被預設為一主控端。
在步驟S600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根據來自所耦接之電子裝置的優先權資訊,判斷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是否耦接至主機110或者一具有主控能力之電子裝置(例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值得注意的是,當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耦接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時,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傳送一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因此,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耦接至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根據優先權資訊判斷是否耦接至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未收到來自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資訊時,則表示雙模式電子裝置 201未耦接至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繼續判斷是否耦接至主機110或者一具有主控能力之電子裝置。此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仍預設為主控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接收到來自主機110或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資訊時,則表示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耦接至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流程進行至步驟S602。
在步驟S602中,切換器2016將所接收之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進行比較,判斷所接收之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係高於或者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當所接收之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流程進行至步驟S604。當所接收之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流程進行至步驟S606。舉例而言,當切換器2016接收到來自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資訊時,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進行比較。當切換器2016接收到來自主機110之優先權資訊時,將主機110之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進行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主機110之優先權高於所有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
在步驟S604中,切換器2016根據優先權資訊,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耦接至從控制電路2015時,則表示主控端為主機110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而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作為 從裝置,故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接收來自主控端之指令。流程結束於步驟S604。
在步驟S606中,切換器2016根據優先權資訊,將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主控制電路2014。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主控制電路2014時,則表示主控端為雙模式電子裝置201,而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作為從裝置,故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至電子裝置中之其他者。流程結束於步驟S606。值得注意的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傳輸埠電路2011耦接至主控制電路2014後,切換器2016更用以週期性地傳送一廣播訊號至所耦接之電子裝置。
第7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主控端判斷方法的流程圖。主控端判斷方法適用於複數雙模式電子裝置(例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以及一主控端。在此實施例中,假設主控端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以菊鏈式彼此耦接,並且主控端係為一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或者一主機110。流程開始於步驟S700。
在步驟S700中,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中之切換器2016-2026根據是否在一既定時間內接收到一廣播訊號,判斷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與主控端是否分離。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與主控端分離時,流程進行至步驟S702。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與主控端未分離時,切換器2016-2026繼續判斷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與主控端是否分離。
在步驟S702中,主控端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分 離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202分別決定一亂數時間。
接著,在步驟S704中,亂數時間較小的雙模式電子裝置,將其優先權與其餘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進行比較。
舉例而言,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決定一第一亂數時間,而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決定一第二亂數時間。接著,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處理器2018若未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亂數訊號,則後產生一第一亂數訊號。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處理器2028若未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產生一第二亂數訊號。若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處理器2018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處理器2028若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值得注意的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分別同時產生第一以及第二亂數訊號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以及雙模式電子裝置202重新設定第一以及第二亂數時間。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中,第一亂數時間以及第二亂數時間亦可分別由切換器2016以及切換器2026所決定,並且切換器2016以及切換器2026亦可產生亂數訊號以及接收其他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亂數訊號。舉例而言,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切換器2016若未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亂數訊號,則後產生一第一亂數訊號。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切換器2026若未在第二亂數 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產生一第二亂數訊號。若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中之切換器2016在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同樣地,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中之切換器2026若在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亂數訊號,則傳送優先權資訊至雙模式電子裝置202。
當第一亂數時間小於第二亂數時間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根據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定義為主控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將自己定義為主控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本身之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2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定義為主控端。
相反地,當第二亂數時間小於第一亂數時間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根據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或者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定義為主控端。舉例而言,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本身之優先權高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將自己定義為主控端。當雙模式電子裝置202本身之優先權低於雙模式電子裝置201之優先權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將雙模式電子裝置201定義為主控端。
另外,被定義為主控端之雙模式電子裝置(例如雙模式電子裝置202)的切換器2026,將傳輸埠電路2021耦接至 主控制電路2024。流程結束於步驟S704。值得注意的是,本發明所有實施例中之切換器不會將傳輸埠電路同時連接至主控制電路與從控制電路。換言之,傳輸埠電路只會連接至主控制電路與從控制電路中之一者。
本發明之方法,或特定型態或其部份,可以以程式碼的型態存在。程式碼可儲存於實體媒體,如軟碟、光碟片、硬碟、或是任何其他機器可讀取(如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亦或不限於外在形式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程式碼也可透過一些傳送媒體,如電線或電纜、光纖、或是任何傳輸型態進行傳送,其中,當程式碼被機器,如電腦接收、載入且執行時,此機器變成用以參與本發明之裝置。當在一般用途處理單元實作時,程式碼結合處理單元提供一操作類似於應用特定邏輯電路之獨特裝置。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00‧‧‧電子系統
110‧‧‧主機
120-12N‧‧‧電子裝置
201、202、203‧‧‧雙模式電子裝置
2011、2021、2031‧‧‧傳輸埠電路
2012、2022、2032‧‧‧公傳輸埠
1103、2013、2023、2033‧‧‧母傳輸埠
1104、2014、2024、2034‧‧‧主控制電路
2015、2025、2035‧‧‧從控制電路
2016、2026、2036‧‧‧切換器
1107、2017、2027、2037‧‧‧平台控制器
1108、2018、2028、2038‧‧‧處理器
第1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電子系統之方塊圖;
第2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之方塊圖;
第3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彼此耦接之示意圖;
第4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與主機彼此耦接之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彼此耦接之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主控端判斷方法的流程圖。
第7圖為本發明所提供之主控端判斷方法的流程圖。
201‧‧‧雙模式電子裝置
2011‧‧‧傳輸埠電路
2012‧‧‧公傳輸埠
2013‧‧‧母傳輸埠
2014‧‧‧主控制電路
2015‧‧‧從控制電路
2016‧‧‧切換器
2017‧‧‧平台控制器
2018‧‧‧處理器

Claims (9)

  1. 一種雙模式電子裝置,包括:一傳輸埠電路;一主控制電路;一從控制電路;以及一切換器,用以當一電子裝置耦接至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時,接收來自上述電子裝置之一優先權資訊,並且將上述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與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進行比較;其中當上述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高於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上述切換器將上述傳輸埠電路耦接至從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接收來自上述電子裝置之指令,並且上述電子裝置作為一主控端;以及當上述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低於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將上述傳輸埠電路耦接至主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上述雷奔界面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至上述電子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其中當上述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高於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上述切換器更用以接收上述主控端週期性地傳送之一廣播訊號,並且根據上述廣播訊號判斷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是否與上述主控端分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模式電子裝置,其中當上述優先權資訊之優先權低於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 優先權時,上述切換器更用以週期性地傳送一廣播訊號至所耦接之上述電子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模式電子裝置,更包括一處理器,用以決定一亂數時間,其中當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已與上述主控端分離,並且上述處理器未在上述亂數時間內接收到另一電子裝置所提供之一第一亂數訊號時,提供一第二亂數訊號至上述另一電子裝置,並且當上述處理器在上述亂數時間內接收到上述第一亂數訊號,上述處理器則傳送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資訊至上述另一電子裝置。
  5. 一種主控端判斷方法,適用於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上述主控端判斷方法包括:比較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一優先權與來自於一電子裝置之一優先權資訊的一優先權;當上述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高於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將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一傳輸埠電路耦接至一從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雷奔的傳輸協定接收來自上述電子裝置之指令;以及當上述優先權資訊中之優先權低於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時,將上述傳輸埠電路耦接至上述雙模式電子裝置之一主控制電路,並以相容於雷奔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至上述電子裝置。
  6. 一種電子系統,包括:一第一主控端;一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以及 一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其中上述第一主控端之優先權高於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與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且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與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分別包括:一主控制電路,用以藉由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傳送指令;一從控制電路,用以藉由相容於雷奔介面的傳輸協定接收指令;一傳輸埠電路;一切換器,用以選擇性地將上述傳輸埠電路耦接至上述從控制電路或者主控制電路;以及一處理器,用以當上述第一、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與上述第一主控端分離時,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決定一第一亂數時間,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決定一第二亂數時間;其中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上述處理器用以當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未在上述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所提供之一第一亂數訊號時,提供一第二亂數訊號至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並且當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在上述第一亂數時間內接收到上述第一亂數訊號時,傳送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資訊至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上述處理器用以當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未在上述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所提供之上述第二亂數訊號時,提供 上述第一亂數訊號至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並且當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在上述第二亂數時間內接收到上述第一亂數訊號時,傳送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資訊至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當上述第一亂數時間小於上述第二亂數時間時,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根據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將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或者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定義為一第二主控端,並且當上述第二亂數時間小於上述第一亂數時間時,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根據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之優先權,將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或者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定義為上述第二主控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上述第二主控端之上述切換器,更用以將上述第二主控端之上述傳輸埠耦接至上述主控制電路。
  9. 一種主控端判斷方法,適用於一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一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以及一第一主控端,其中上述主控端與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以菊鏈式彼此耦接,上述主控端判斷方法包括:根據是否在一既定時間內接收到一廣播訊號,判斷上述第一以及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與上述第一主控端是否分離;當上述主控端與上述第一、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分離時,分別藉由上述第一、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決定一第一以及第二亂數時間; 當上述第一亂數時間小於上述第二亂數時間時,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定義上述第一或者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一者為一第二主控端;當上述第二亂數時間小於上述第一亂數時間時,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定義上述第一或者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中之一者為一第二主控端;以及將被定義為上述第二主控端之上述第一雙模式電子裝置或者上述第二雙模式電子裝置的一傳輸埠電路耦接至一主控制電路。
TW101119058A 2012-05-29 2012-05-29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TWI4753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9058A TWI475392B (zh) 2012-05-29 2012-05-29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9058A TWI475392B (zh) 2012-05-29 2012-05-29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8968A TW201348968A (zh) 2013-12-01
TWI475392B true TWI475392B (zh) 2015-03-01

Family

ID=5015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9058A TWI475392B (zh) 2012-05-29 2012-05-29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7539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6396A (en) * 2003-11-14 2005-05-16 Inventec Multimedia & Telecom Cascade-connected data-transmitting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060068760A1 (en) * 2004-08-31 2006-03-30 Hameed Muhammad F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iring dual mode wired/wireless devices
TW201107991A (en) * 2009-08-26 2011-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a USB master and a USB slave mode automaticall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6396A (en) * 2003-11-14 2005-05-16 Inventec Multimedia & Telecom Cascade-connected data-transmitting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060068760A1 (en) * 2004-08-31 2006-03-30 Hameed Muhammad F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iring dual mode wired/wireless devices
TW201107991A (en) * 2009-08-26 2011-03-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switching between a USB master and a USB slave mode automatical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8968A (zh) 2013-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7765B2 (en) Link system for establishing high spe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and file transfer between hosts using I/O device links
EP323478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PCIe PROTOCOL VIA USB PORT
US20210286754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ynamic Control Of Clock Signaling On A Bus
CN107391419B (zh) 支持多主机的通用序列汇流排集线设备及车用主机
JP5346979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配線基板、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9654342B2 (en) Bandwidth configurable IO connector
JP5346978B2 (ja) 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配線基板、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9110863B2 (en) Seamless switching of USB devices connected to a monitor hub
KR20140000182A (ko) 동적 다중 링크 편집 분할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JP6225944B2 (ja) 時分割多重化方式でシリアルポートを用い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TWM501592U (zh) 使用虛擬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切換多部主機之usb多電腦切換器
JP2018536239A (ja) ユニバーサルシリアルバス(usb)ケーブルにおけるデータフローの増大
US8886859B2 (en) USB storage device
US8909843B1 (en)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switch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nnection thereof
CN107077434B (zh) 多接口设备中集成下游端口
TW201407362A (zh) 堆疊式電子系統
EP2698722B1 (en) Expansion modul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20102251A1 (en) Serial attached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sas) domain access through a universal serial bus interface of a data processing device
US20130275635A1 (en) Electronic systems, host electronic devices,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TWI475392B (zh) 雙模式電子裝置、電子系統以及主控端判斷方法
TWI450098B (zh) 主控端電子裝置以及主控端操作方法
US20140032802A1 (en) Data routing system supporting dual master apparatuses
US10938904B2 (en) Multi-processor/endpoint data splitting system
CN103514125B (zh) 主控端电子装置以及主控端操作方法
TW201403334A (zh) 菊花鏈串接裝置的路由切換系統及介面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