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8579B - 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與用於延伸及回縮一建築物覆蓋物的控制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與用於延伸及回縮一建築物覆蓋物的控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8579B
TWI468579B TW97100634A TW97100634A TWI468579B TW I468579 B TWI468579 B TW I468579B TW 97100634 A TW97100634 A TW 97100634A TW 97100634 A TW97100634 A TW 97100634A TW I468579 B TWI468579 B TW I4685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system
operating
rope
arm
co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00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37269A (en
Inventor
Suzanne M Fujita
Paul A Pedri
Stephen P Smith
Stephen T Wisecup
Original Assignee
Hunter Dougl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ter Douglas filed Critical Hunter Douglas
Publication of TW200837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7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85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85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4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roller-type; Roller shutters with adjustable lamella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ng, Guiding And Securing Of Roll- Type Closing Members (AREA)
  • Blind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與用於延伸及回縮一建築物覆蓋物的控制系統
本發明主張2008年1月4日申請的專利合作條約國際申請案第PCT/US2008/50249號的優先權,其以35 U.S.C.§119(e)主張2007年1月29日申請的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0/887,045號之權利,二者的全部揭示內容均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適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更特定而言,本發明係關於用於使用一單一往復操作元件來控制適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以在延伸與回縮位置之間驅動該覆蓋物之操作系統。
通常使用建築物開口窗口覆蓋物中所利用之操作系統,例如窗簾及百葉窗總成。習用窗簾及百葉窗總成通常包含一頭部橫檔、一底部橫檔、及多個板條或一設置於其之間的覆蓋物。一般而言,一用於擡起或放下此等百葉窗或窗簾之控制系統安裝於該頭部橫檔中且可包括一操作元件,例如一用於放下或擡起該等百葉窗或窗簾之繩索。該操作元件通常連續至該頭部橫檔內之滑輪或鼓輪,當由使用者啟動時,該等滑輪或鼓輪經由附接至該底部橫檔之繩索來檯起該底部橫檔或放下該底部橫檔。該操作元件可呈一連續圈以便為使用者提供一用於操作該窗簾或百葉窗之習用方法。其他控制系統可具有複數個不是呈一圈形式之操作元件以便為使用者提供一對用於擡起或放下該百葉窗之操 作元件中之一者之選擇。其他控制系統(例如繩索鎖定系統)可採用一不是呈一圈形式之單一操作元件,該單一操作元件既用來擡起又用來放下該百葉窗,且由一直接嚙合並約束該繩索(亦即,操作元件)之樞轉鎖定器鎖定就位。
不管該控制系統利用一單一圈式操作元件或複數個操作元件,操作者均必須選擇沿哪個方向拉動該圈或啟動哪個操作元件來將該建築物覆蓋物朝一所期望之方向移動。若該操作元件纏結,則此選擇可特別1令人混淆。
具有一用來操作該系統之很長的操作元件之問題為該圈操作元件及繩索鎖定系統所固有的。常常,因窗簾或百葉窗之更長之吊簾而需要操作元件之一更大長度來檯起或放下窗簾或百葉窗。該操作元件之一更大長度或使用一圈式繩索給可能被該操作元件纏住之兒童帶來窒,息危險。
2004年3月1日提出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10/791,645揭示一種解決了與窗口覆蓋物操作系統相關聯之上述問題中之許多問題之新穎控制系統,該專利申請案據此以全文引用方式併入本申請案中。然而,該控制系統之組態方式並非與所有用於窗口覆蓋物之操作系統相容。而且,操作平滑度及可靠性方面之改進將係有利的。
此項技術中需要一種控制系統,其提供經改進之操作平滑度及可靠性同時解決了與移動窗口覆蓋物相關之上述難題。此項技術中亦需要一種用於使用並製作此一控制系統之方法。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係一用於一滾筒管配備之適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之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採用一可回縮(亦即,可往復移動)之單一操作元件(亦即一繩索、纜索、鏈索等等)。為了放下該覆蓋物,沿一第一向下方向/路徑重複地拉動/延伸該操作元件,在每一拉動/延伸之後,該控制系統自動回縮該操作元件。為了擡起該覆蓋物,沿一第二向下方向/路徑重複地拉動/延伸該操作元件,在每一拉動/延伸之後,該控制系統自動回縮該操作元件。
本發明提供適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其利用一具有一單一操作元件之控制系統以使使用者能夠藉由賦予該操作元件一重複性運動來在延伸與回縮位置之間沿兩個方向驅動一適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當該可回縮式覆蓋物垂直設置時,使用者可藉由將予該拉動繩索來擡起或放下該可回縮式覆蓋物。本發明在某些方面類似於2006年5月25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用於建築物覆蓋物之具有可逆驅動器及單一操作元件之控制系統(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之第11/420,274號美國專利申請案中所述之系統,該專利申請案與本申請案共同擁有且據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一建築物開口覆蓋物包括一頭部橫檔總成、至少一個織物薄片、及一由該頭部橫檔總成以可旋轉方式支撐且適於在沿一第一方向或一第二方向旋轉 該頭部滾筒時延伸或回縮該至少一個薄片之頭部滾筒。一控制系統與該頭部橫檔總成連接且適於沿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旋轉或驅動該頭部滾筒。該控制系統包括一輸入總成、一可逆傳動裝置及一輸出總成。該輸入總成包括一單一操作元件且運作以將該操作元件之線性運動變換成一第一運動傳送元件之旋轉運動。該傳動裝置運作以將該第一運動傳送元件之旋轉轉換成一第二運動傳送元件沿兩個所期望之輸出旋轉方向中任何一個方向之旋轉。該輸出總成與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以操作方式嚙合以旋轉該頭部滾筒。一沿一第一拉動方向/路徑施加賦予該單一操作元件上之拉力致使該頭部滾筒沿該第一方向旋轉,而沿一第二拉動方向/路徑施加賦予該單一操作元件上之拉力致使該頭部滾筒沿該第二方向旋轉。
更特定而言,該傳動裝置運作以將該第一運動傳送元件沿該第一方向之旋轉轉換成一第二運動傳送元件經由至少一個與一行星齒輪支座以可旋轉方式連接之行星齒輪之旋轉。該輸出總成與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以操作方式嚙合以旋轉該頭部滾筒。該輸入總成包括一適於製動該行星齒輪支座以致使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沿該第二方向旋轉之製動元件,且該輸入總成適於釋放該行星齒輪支座以致使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沿該第二方向旋轉。
該傳動裝置運作以將該第一運動傳送元了沿該第一方向之旋轉轉換成一第二運動傳送元件經由一經組態以有選擇地以一第一組態及一第二組態運作之行星齒輪組之旋轉。 該輸出總成與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以操作方式嚙合以旋轉該頭部滾筒。該第一組態提供一第一機械優點且致使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以一第一速率旋轉。該第二組態提供一第二機械優點且致使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以一第二速度旋轉。
該傳動裝置亦運作以將該第一運動傳送元件之旋轉轉換成一第二運動傳送元件經由一離合器及至少一個第三齒輪或離合器板之旋轉。該輸出總成與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以操作方式嚙合以旋轉該頭部滾筒。該第一運動傳送元件沿該第一方向之旋轉嚙合該至少一個第三齒輪以啟動該離合器從而致使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沿該第一方向旋轉。該離合器經組態以使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能夠在停用該離合器時沿該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旋轉。
如所提及,該輸出總成與該第二運動傳送元件以操作方式嚙合以旋轉該頭部滾筒。該輸入總成經組態以嚙合該傳動裝置從而致使該頭部滾筒在該操作元件沿一第一路徑穿過該輸入總成時沿該第一方向旋轉,且經組態以嚙合該傳動裝置從而致使該頭部滾筒在該操作元件沿一第二路徑穿過該輸入總成時沿一第二方向旋轉。
該輸入總成包括一具有一棘爪之移位臂,該棘爪適於在一沿一第一拉動方向之拉力賦予該單一操作元件上時嚙合該行星齒輪支座上之棘輪齒。該輸入總成亦經組態以自動將該單一操作元件回縮至該頭部橫檔總成中並在不對該單一操作元件施加拉力時將該棘爪與該等棘輪齒脫離。
該輸入總成包含該操作元件、一周圍纏繞有該操作元件之捲筒、一偏置元件及一移位臂。該捲筒以可旋轉方式安裝於一第一軸芯棒上且適於以可儲存方式接納該操作元件。該偏置元件耦合至該捲筒且適於致使該捲筒將該操作元件自一延伸狀態回縮到該捲筒上。該移位臂以樞轉方式安裝於一第二軸芯棒上且包括一棘爪齒及一用於嚙合該操作元件之第一側表面。該操作元件自該捲筒直接跨越該滑動表面並經由該移位臂上之一觸發器指狀物延伸。該操作元件沿一第一方向之位移使該操作元件與該觸發器指狀物接觸並致使該移位臂樞轉從而防止該棘爪齒嚙合該傳動裝置。該操作元件沿一第二方向之位移使該移位臂能夠樞轉從而該該棘爪齒嚙合該傳動裝置。
棘爪齒與該傳動裝置之嚙合致使該傳動裝置提供沿該第二旋轉方向之旋轉輸出。該棘爪齒與該傳動裝置嚙合之失敗致使該傳動裝置提供沿該第一旋轉方向之旋轉輸出。
根據下文對附圖中所示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各實施例之更詳細說明將易知本發明之該等特徵、適用性及優點。
I.第一實施例之說明
a.第一實施例之概述 適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在此項技術中已為吾人所熟知。此等可回縮式覆蓋物通常可在延伸與回縮位置之間移動。當此等覆蓋物垂直定向時,其可在檯起與放 下位置之間移動。可回縮式覆蓋物亦可包括通常可在打開與閉合位置之間移動或傾斜之葉片或板條。一頭部橫檔通常安置一控制系統以使使用者能夠在回縮與延伸位置之間移動該可回縮式覆蓋物。因此,該可回縮式覆蓋物可懸掛在該頭部橫檔上,且可包括一底部橫檔,在該頭部橫檔與該底部橫檔之間設置有葉片或板條。該控制系統可包括一操作元件(例如一拉動繩索)以使使用者能夠操作該控制系統。操作該控制系統致使該可回縮式覆蓋物移動。
本發明提供一具有一單一操作元件之控制系統以使使用者能夠藉由賦予該操作元件一重複性運動來在延伸與回縮位置之間移動該可回縮式覆蓋物。舉例而言,當該可回縮式覆蓋物垂直設置時,使用者可藉由賦予該拉動繩索一重複性向上及向下運動來擡起或放下該可回縮式覆蓋物。雖然下文結合圖1中所示類型之覆蓋來闡述本發明,但應瞭解,本發明亦可適用於其他類型之用於覆蓋建築物開口之裝置。
b.覆蓋物 參考圖1,可看到為了說明本發明之控制系統12之目的而圖解闡釋之覆蓋物16,其包括一其中界定該控制系統之操作組件之頭部橫檔14及一可延伸跨越一其中安裝該覆蓋物之建築物開口或回縮到該頭部橫檔內之一滾筒40上之可回縮式及撓性織物。如根據一文說明將瞭解,該滾筒係藉由該控制系統以可逆方式驅動以延伸或回縮該覆蓋物。
該織物係由一圖解闡釋為一撓性材料(例如純織物)薄片 之支撐結構構成,複數個雙層葉片緊固至該支撐結構,該等雙層葉片界定以一水平定向沿一頂部邊緣至支撐薄片18緊固並與毗鄰相同葉片20垂直隔開之若干個織物圈。每一葉片之下部邊緣24皆連接至撓性操作元件繩索19(圖13),撓性操作元件繩索19亦緊固至滾筒40並藉由選擇移動該滾筒來運作以檯起或放下每一葉片之下部邊緣同時每一葉片之上部邊緣22相對於支撐薄片18保持固定。當每一葉片之一部邊緣檯起時,一間隙26界定於葉片20之間以使視力能夠經由其透過該支撐薄片,而當每一葉片之下部邊緣放下時,其交疊一下伏葉片以阻斷視力及光透過該織物。因此,該等葉片通常由一不透明材料製成而該支撐薄片則係一透明或半透明材料。一對圖1中所示類型之覆蓋物之更詳細說明顯示於2005年4月8日提出申請且標題為具有可折疊式葉片之可回縮式窗簾(Retractable Shade With Collapsible Vanes)之第11/102,500號美國專利申請案中,該專利申請案係與本發明共同擁有且其揭示內容據此以引用方式併入本文中。
c.控制系統 圖25-33圖解闡釋如何運作控制系統12來擡起覆蓋物16,且圖34-42圖解闡釋如何運作該控制系統來放下該覆蓋物。該覆蓋物之移動方向(向上或向下)取決於使用者拉動拉動繩索28之大體向下方向。更特定而言,使用者拉動該拉動繩索之向下方向(其可有選擇地在一與該撓性織物大致垂直之平面中成一角度)致使該控制系統嚙合並旋轉 該頭部滾筒以纏繞或展開該覆蓋物,從而致使底部橫檔30分別向上或向下移動。另外,該控制系統使使用者能夠沿同一向下方向重複地拉動拉動繩索28以將覆蓋物16置放於一所期望之位置中。
出於圖解闡釋之目的,控制系統12定位於右端蓋50上。為了擡起覆蓋物16,如圖25-33中所示,使用者抓住拉動繩索28並沿一相對於該頭部橫檔總成大致垂直之方向32垂直向下拉動。此運動將在下文中稱作一向上操作拉動方向,其中該控制系統嚙合以沿一方向旋轉該頭部滾筒來檯起該覆蓋物。當使用者沿該向上操作拉動方向拉動該拉動繩索時,自安置於該頭部橫檔總成中之控制系統拉動操作繩索29。使用者拉動該拉動繩索之距離受限於該操作繩索之長度。一旦使用者釋放該拉動繩索,則該控制系統自動將該操作繩索重新回縮至該頭部總成中直至該拉動繩索上之一止檔器及耦合器34鄰接該頭部橫檔總成為止。
如圖25-33中所示,底部橫檔30移動之向上距離取決於拉動拉動繩索28之距離、該控制系統所提供之旋轉機械優點以及頭部滾筒40之直徑。該控制系統之機械組態與該頭部滾筒之直徑組合來確定該覆蓋物響應於一拉動該拉動繩索之距離而移動之向上距離。因此,在一實施例中,該控制系統機械組態與該頭部滾筒直徑組合來提供增強之機械優點及在檯起該覆蓋物時減小之速度以及沿其中操作力要求減少之向下方向增大之速度。舉例而言,如圖25中所示,該控制系統組態與該頭部滾筒直徑係如此以致於其提 供一2:1機械優點。因此,為了將該覆蓋物移動一向上距離"X",必須將該拉動繩索拉動一距離"2X"。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瞭解,亦可端視該控制系統機械組態與該頭部滾筒直徑提供各種各樣的其他機械優點。
一呈將底部橫檔30檯起至所期望之位置,則使用者可釋放拉動繩索28。一旦釋放該拉動繩索,則該拉動繩索自動由該控制系統回縮至該頭部橫檔總成中。該控制系統亦包括一製動特徵,該製動特徵用於一旦使用者自該拉動繩索釋放張力則將該覆蓋物保持處於適當位置。若使用者拉動該拉動繩索以將操作繩索29延伸至其全長,但該底部橫檔不向上移動所期望之距離,則使用者可允許該拉動繩索回縮至該頭部橫檔中並隨後再次拉動該拉動繩索以繼續擡起該底部橫檔。可重複此過程直至該底部橫檔已到達所期望之位置為止。
為了放下覆蓋物16,如圖34-42中所示,使用者抓住拉動繩索28並朝使用者及在一與該織物大致垂直之平面中遠離該織物方向向下及沿一稍稍向前方向36拉動以沿該向下方向(其亦稱作向下操作拉動方向38)移動該覆蓋物。如下文更詳細闡述,藉由沿該向下操作拉動方向拉動,該控制系統嚙合以沿一方向旋轉該頭部滾筒來放下該覆蓋物。使用者可拉動該拉動繩索之距離受限於操作繩索29之長度,且一旦使用者釋放該拉動繩索則該控制系統自動將該拉動繩索重新回縮至該頭部橫檔總成中直至該止檔器或耦合器鄰接該頭部橫檔總成為止。
如圖34中所示,該底部橫檔移動之向下距離"Y"取決於拉動拉動繩索28之距離、該控制系統所提供之機械優點以及該頭部滾筒之直徑。如上文參照該覆蓋物之向上移動同樣地闡述,該控制系統之機械組態與該頭部滾筒之直徑組合來確定該覆蓋物響應於一拉動操作繩索29之距離而移動之向下距離。舉例而言,如圖34中所示,該控制系統組態與該頭部滾筒直徑係如此以致於其提供一1:1機械優點。因此,為了將覆蓋物16移動一向下距離"Y"必須將拉動繩索28拉動一距離"Y"。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瞭解,亦可根據控制系統12機械組態與該頭部滾筒直徑之組合提供各種各樣的其他機械優點。而且,本發明可經組態以針對該覆蓋之向上37及向下38移動提供相同或不同之機械優點。
一旦將底部橫檔30放下至所期望之位置,則使用者可釋放拉動繩索28。一旦釋放該拉動繩索,則該拉動繩索自動由控制系統12回縮至該頭部橫檔總成中。一旦使用者自該拉動繩索釋放張力,則上文所提及之控制系統之製動特徵將覆蓋物16保持處於適當位置。若使用者拉動該拉動繩索以將其延伸至其全長,但該底部橫檔不向下移動所期望之距離,則使用者可允許該拉動繩索回縮至該頭部橫檔中並隨後再次拉動該拉動繩索以繼續放下該底部橫檔。可重複此過程直至該底部橫檔已到達一所期望之位置為止。
d.頭部滾筒及連接至其之織物覆蓋物 如先前所提及,該覆蓋物之織物與頭部滾筒40連接,且端視該頭部橫檔朝哪一方向旋轉,覆蓋物16纏繞到該頭部 滾筒上或自該頭部滾筒展開。如圖2及15中所示,該頭部滾筒係空心的且大體呈管狀形。該頭部滾筒配備有兩個內部縱向圓形開口42。
如圖2中所圖解闡釋,每一內部圓形開口42皆在頭部滾筒40之外部表面上具有狹小開口44。每一開口皆沿該頭部滾筒之整個長度縱向延伸且適於錨定支撐薄片18或該操作元件之上端。覆蓋物16之該織物支撐薄片及該升降或操作元件19配備有圓形棒46,圓形棒46適於配合於該等外部開口之開口42內部且由該等內部開口之直徑保持處於適當位置。棒46可由例如金屬或塑膠之剛性材料製成。
織物支撐薄片16及該等操作元件藉由下述方式來與頭部滾筒40連接:將棒46自該頭部滾筒之兩端滑動至內部開口44中,以便該織物薄片及該等操作元件經由該狹小開口退出該等外部溝道。應瞭解,該頭部滾筒及織物薄片18可利用各種組態來將該頭部滾筒與該織物薄片連接。
e.頭部橫檔總成 如圖2-4中所示,一左端蓋48及右端蓋50固緊至一前橫檔52之邊緣。該左端蓋及該右端蓋亦具有一內側54及外側。延伸邊緣58自該左端蓋之內側及該右端蓋之內側垂直延伸且適於壓配合至定位於該前橫檔上之狹槽60中。應瞭解,延伸邊緣58可針對不同形狀之前橫檔不同地組態。頭部滾筒40由與右端蓋50連接之控制系統12及一與左端蓋48以可旋轉方式連接之大體圓柱形延伸部62支撐在該頭部橫檔總成(其顯示於圖2及14中)上。雖然將本發明繪示並描述 成其中該控制系統與該右端蓋連接,但應瞭解,在本發明之其他配置中,該控制系統亦可與該左端蓋連接。
f.頭部滾筒支撐 參考圖2,圓柱形延伸部62支撐於一可旋轉式左端蓋軸64上,可旋轉式左端蓋軸64自左端蓋48之內側54延伸且插入一定位於該圓柱形延伸部中之開孔66中。一穿入該延伸部開孔中之緊固件71可用來將該圓柱形延伸部緊固至左端蓋軸64。因此,圓柱形延伸部62可順時針或逆時針自由旋轉。一縱向內部凹槽68定位於頭部滾筒40之內壁上且延伸該頭部滾筒之整個長度。圓柱形延伸部62之外部表面上之兩個縱向,沿周邊隔開之脊70適於接納於該頭部滾筒之一左端部分上之縱向內部凹槽68中。因此,該圓柱形延伸部和該頭部滾筒一道旋轉。
如圖4中所示及下文中更詳細闡述,一圓形凹進部72定位於右端蓋50之內側上以接納該控制系統之一部分。如圖3中所示,一如下文更詳細闡述且具有受控制系統12控制之旋轉之旋轉器捲筒74包括定位於其外部上之縱向鰭片76,縱向鰭片76適於合作嚙合頭部滾筒40之一右端部分處之縱向內部凹槽。因此,該旋轉器捲筒之旋轉致使該頭部滾筒旋轉。
g.控制系統總成結構綜述 如由圖3及4可瞭解,控制系統12包括一輸入總成78、一傳動裝置80及一輸出總成82,所有該等構件合作嚙合以將使用者賦予拉動繩索28之線性移動變換成頭部滾筒40於所 需方向上之旋轉移動從而達成覆蓋物16於所需方向及距離上之移動。該輸入總成將該拉動繩索之線性移動變換成賦予該傳動裝置之旋轉移動。該輸入總成亦嚙合該傳動裝置以達成自該傳動裝置之旋轉輸出之方向。該傳動裝置又將旋轉移動賦予該輸出總成。該輸出總成與該頭部滾筒介接以沿由該傳動裝置所規定之方向旋轉該頭部滾筒並提供將該頭部滾筒保持處於適當位置之製動特徵。應瞭解,在該輸入總成、該輸出總成與輸出總成之間轉換之旋轉移動可藉由任何合適之運動傳送元件(例如齒輪及離合器板耦合器)來實現。應瞭解,本文所述之組件可由各種材料構造而成。舉例而言,本發明有的實施例可利用具有一熱塑性彈性聚合物之低撓性模數特性之材料而有的實施例可利用一高密度聚乙烯。
一面提供一對輸入總成78之詳細結構說明,繼之以對傳動裝置80及輸出總成82之詳細說明。為了幫助更好地理解該控制系統之結構細節,自始至終參照繪示處於拆卸及裝配狀態下之控制系統之各圖式。舉例來說,圖3及4顯示該控制系統之分解等軸芯棒圖。圖28係一沿圖27中線28-28剖切之嚙合以放下該窗口覆蓋物之裝配好的控制系統之剖視圖。圖29-33繪示沿圖28中所繪示之控制系統之長度剖切之各種剖視圖。圖37係一沿圖36中線37-37剖切之嚙合以放下該覆蓋物之裝配好的控制系統之剖視圖。圖38-42繪示沿圖37中所繪示之控制系統之長度剖切之各種剖視圖。對該控制系統之各種組件之旋轉(亦即,順時針或逆 時針)的說明始終基於用於朝該右端蓋之內側方向看之參考點。
h.輸入總成綜述 現在將詳細說明輸入總成78之結構與操作。如圖4-24中所示,該輸入總成包括拉動繩索28、止檔器或耦合器34、一移位臂83、一鐘錶彈簧84、一軸芯棒96及繩索捲筒88,所有該等構件合作嚙合以將該拉動繩索之線性移動變換成一賦予傳動裝置80之繩索捲筒之旋轉移動。如下文更詳細說明,該拉動繩索自止檔器或耦合器34向上延伸並穿過移位臂83,自移位臂83該拉動繩索纏繞於繩索捲筒88周圍。當使用者拉動該拉動繩索以沿所需方向移動覆蓋物16時,該拉動繩索自該繩索捲筒展開。如下文將詳細說明,在使用者自該拉動繩索釋放張力後,鐘錶彈簧、繩索捲筒與軸芯棒合作嚙合以自動將該拉動繩索捲繞回至該繩索捲筒上。該拉動繩索自動回縮至一其中止檔器或耦合器34鄰接右端蓋50之點。端視使用者係是否沿該向上操作拉動方向或該向下操作拉動方向拉動該拉動繩索,該移位臂樞轉以規定其與該傳動裝置之關係,從而規定旋轉該頭部滾筒之方向。
1.承樑木 如圖4中所示,一承樑木90可與拉動繩索28連接以使使用者能夠在操作該控制系統時更容易抓住該拉動繩索。可利用各種承樑木組態。舉例而言,圖4中所示之承樑木具有四個側面,該四個側面彼此相向向上收斂且與一其中定 位有一承樑木繩索開孔92之平坦頂部表面(未顯示)連接。 該拉動繩索自一定位於該拉動繩索之一第一或下端處之第一結(未顯示)並自承樑木90之內部延伸穿過承樑木繩索開孔92。第一結係如此打結以致於其太大而不能穿過該承樑木繩索開孔。因此,第一結自該承樑木內部嚙合該平坦頂部表面以便將該承樑木與該拉動繩索連接。該承樑木可由各種類型之材料(例如塑膠或橡膠)構造而成。端視該控制系統在自動回縮該操作繩索時賦予該拉動繩索上之力的大小,可能需要亦可能不需要用一輕質材料來構成該承樑木。應瞭解,該承樑木之位置可藉由簡單地移動該拉動繩索上之第一結之位置來加以調整。
j.可釋放式彈簧鈎 如圖4中所示,止檔器或耦合器34較佳呈一可在沿其長度之任一位置處以可釋放方式緊固至拉動繩索28及操作繩索29之可釋放式彈簧鈎之形式。止檔器34可係前面所提及之第11/420,274號美國申請案中更詳細揭示之類型的。
k.捲筒/輸入總成 右端蓋50支撐輸入總成78之各種元件。如圖4中所示,一圓形凹進部72由一自右端蓋50之內側延伸之部分圓形壁94界定。一第一端蓋軸85及一第二端蓋軸146與右端蓋50之內側72整體連接且自右端蓋50之內側72垂直延伸。此軸係固定的且不旋轉。
如下文更詳細說明,包含繩索捲筒88、鐘錶彈簧84及軸芯棒96之總成由第一端蓋軸85以可旋轉方式支撐。第二端 蓋軸146支撐樞軸或移位臂83以在兩個規定該控制系統之輸出方向之操作位置之間樞轉移動。
雖然下面係一對軸芯棒96之詳細結構說明,但應注意,該軸芯棒與輸入總成78、傳動裝置80及輸出總成82介接。因此,作為對該輸入總成、該傳動裝置及該輸出總成之詳細說明之一部分,下文將個別地闡述對該軸芯棒所實施之各種功能之附加說明。應瞭解,該軸芯棒可由各種合適之材料製成。舉例而言,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一該軸芯棒係由一用聚合物(例如PTFE或類似材料)填充之聚碳酸酯製成。
如圖3中所示,軸芯棒96包括複數個沿其長度由各不相同之直徑界定之外部表面。每一外部表面皆指向一將在下文中更具體闡述之功能。圖3中所示之軸芯棒億括一第一表面98、一第二表面102、一凸緣100及一第三表面104。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由該凸緣分開。第二表面與第三表面由一肩106分開。
如在圖3中進一步看到,一通道108定位貫穿軸芯棒96之中心。該通道貫穿該軸芯棒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打開。如由圖6可瞭解,該通道於第一端110處開有凹槽且於第二端112處適於接納一緊固件。如參考圖4所瞭解,第一端蓋軸85之外部表面開有凹槽以界定複數個自該周邊徑向延伸之縱向脊114。第一端蓋軸之帶凹槽表面適於與該軸芯棒之第一端中之一對應成形之帶凹槽承插式開口配合。因此,該等縱向脊防止該軸芯棒相對於第一端蓋軸旋轉。
1.繩索捲筒&鐘錶彈簧連接 現在將闡述輸入總成78之繩索捲筒88、鐘錶彈簧84、軸芯棒96、移位臂83與操作繩索29之間的結構和合作關係。如圖4中所示,該繩索捲筒呈圓盤狀且包括一第一側116及一第二側118。繩索捲筒88之第一側116包括一適於儲存鐘錶彈簧84之圓形空腔120且該繩索捲筒之第二側118包括一整體附裝至其之恆星齒輪122。因此,該繩索捲筒與該恆星齒輪一起旋轉。一開口124定位於該繩索捲筒中心且適於接納一與一作為下文所述之傳動裝置之一部分之行星齒輪支座128整體連接之凸緣126。當裝配好時,該繩索捲筒以可旋轉方式支撐於環繞該軸芯棒之第一表面98之凸緣126上。
如圖4中所示,該繩索捲筒在其外部周邊中包括一適於接納捲繞於其上之操作繩索29之凹槽130。如圖16中所見及下文更詳細闡述,該操作繩索順時針(如藉由朝該右端蓋之內側方向看所觀察到)捲繞至繩索捲筒88之凹槽中。因此,當該操作繩索自該繩索捲筒展開時(亦即,當使用者拉動該拉動繩索時),該繩索捲筒逆時針旋轉。
如圖16中所見,一在該操作繩索之一第二端中打結之第二結132定位於圓形空腔120中。操作繩索29自第二結延伸且穿過一繩結134並進入凹槽130中。第二結防止該操作繩索滑過該繩結,藉此將該操作繩索之第二端連接至繩索捲筒88。
如圖15中所示,鐘錶彈簧84儲存於繩索捲筒88之圓形空 腔120內部。該鐘錶彈簧用來在自拉動繩索28釋放張力時自動將操作繩索29回縮至該繩索捲筒上。該鐘錶彈簧包括一定位於該鐘錶彈簧之外部線圈中之第一柄腳138及一定位於該鐘錶彈簧之內部線圈中之第二柄腳140。第一柄腳嚙合一定位於該繩索捲筒上之第一鐘錶彈簧凹槽130以將該鐘錶彈簧與繩索捲筒88連接。第二柄腳140嚙合一位於軸芯棒96之第一表面98上之第二鐘錶彈簧凹進部142以將該鐘錶彈簧與該軸芯棒連接。
當使用者拉動拉動繩索28(此又會將操作繩索29自繩索捲筒88展開)時,該繩索捲筒逆時針旋轉。由於該鐘錶彈簧由軸芯棒96固定於第二柄腳140處,因此當該繩索捲筒逆時針旋轉時鐘錶彈簧84自一延伸狀態回縮。因此,該繩索捲筒之旋轉如此盤繞該鐘錶彈簧以致將該操作繩索捲繞於其上面。當自該拉動繩索及操作繩索釋放張力時,該繩索捲筒由該膨脹鐘錶彈簧順時針旋轉以將該操作繩索捲繞到該捲筒上。如參考圖4及15可瞭解,當該控制系統與其組件裝配時,該軸芯棒插入該繩索捲筒之一開口124中並略加捲繞以將一預加載置放於鐘錶彈簧84上。該鐘錶彈簧上之此預加載確保當該系統不在使用中時始終在操作繩索29上保持一定張力。
m.自捲筒至彈簧鈎之操作繩索路徑 如參考圖6及16最好地瞭解,操作繩索29自繩索捲筒88延伸以順時針部分地纏繞於移位臂83周圍。自該移位臂,該操作繩索經由一設置於右端蓋50中之開口144退出該頭 部橫檔。
移位臂83以樞轉方式支撐於第二端蓋軸146上以在欲在下文中闡述之操作位置之間樞轉移動,其中第二端蓋軸充當該移位臂之一支承。如上文所提及,該移位臂之樞轉位置確定該移位臂是否嚙合傳動裝置80,此又會規定旋轉頭部滾筒40之方向。
n.移位臂 如圖4、10-12、16-18及22-24中所示,移位臂83包括一主體150及一蓋板148。如參考圖10及11最好地瞭解,該主體具有一大體圓柱形部分,該大體圓柱形部分具有:一貫穿其之軸向通道152,其用於樞轉接納於第二端蓋軸146上;及一形成於其表面中之部分周向凹槽154,其下伏一對在其之間界定一用於操作繩索29之通道57之偏移導向指狀物156。該操作繩索可滑動地但摩擦地嚙合導向指狀物156。一鐙筋158或觸發器指狀物形成於圓柱形本體150上以界定一貫穿其之大體垂直延伸通道160,大體垂直延伸通道160與周向凹槽154配合以使該繩索能夠穿過該鐙筋中之通道,其中該鐙筋用作一將在下文中更顯而易見之觸發器臂。一棘爪臂162沿與該主體上之鐙筋對置之方向延伸,棘爪壁162沿具有一沿其上邊緣界定之棘爪齒164及一沿一底部邊緣168之側向釘166。移位臂83之整個主體係一單件且因此形成一整體以整體移動。
移位臂169之一替代實施例顯示於圖43及44中,其中此實施大致類似於圖10及11中所圖解闡釋之實施例,其中相 同之部件已給予相同之參考編號。圖43及44中之移位臂之唯一差別在於其不包括如圖10及11中之實施例中之偏移導向指狀物156,而是具有呈大體楔形以便在其之間界定一V字形溝道173之對準導向指狀物171。已發現該V字形溝道作為其之間界定一蛇形通道之圖10及11之移位臂之偏移指狀物156之一替代形式合意地摩擦嚙合該操作繩索。
蓋板148在組態上呈拱形以與端蓋50之曲率一致且其中具有一用於接納第二端蓋軸146之端部之中心凹進部170,中心凹進部170當然與滾筒40平行延伸。該蓋板亦具有一對突出指狀物172,突出指狀物172適於摩擦接納於設置在右端蓋中之插口174中以便能夠將該蓋板以可釋放方式保持處於適當位置且保護並上覆主體82以達成其可靠操作。如參考圖17可能最好地瞭解,壓肋178設置於右端蓋50中以界定一其中突出有棘爪臂162之承窩176,其中該承窩具有一適於將該棘爪臂嚙合於該移位臂之一中間或向下操作拉動方位中之外壁。應瞭解,在該中間位置中,棘爪164脫嚙但該移位臂沿一順時針方向之樞轉移動將該棘爪擡起成與欲在一文中闡述之傳動裝置中之一棘輪180操作嚙合。
如參考圖16及17可能最好地瞭解,移位臂83因控制繩索29之移動而圍繞第二端蓋軸146且因此在一與該織物垂直之平面中樞轉於其兩個操作位置之間,因此若簡單地垂直向下32(如圖25中所示)拉動該控制繩索,則橫穿移位臂83之主體150中之周向凹槽154之繩索之摩擦將致使棘爪臂 162順時針樞轉並嚙合棘輪180。另一方面,若沿一向下方向38及與該織物大致垂直之平面朝操作者方向拉動該控制繩索,則繩索29將嚙合鐙筋158從而沿一逆時針方向樞轉棘爪臂162並將棘爪齒164移離棘輪180。上述操作係藉由安裝用於圍繞一和滾筒40及頭部橫檔52之長度平行之軸線樞轉移動之移位臂來加以調節。
o.移位臂操作 為了開始一操作序列,操作繩索29上之一拉力致使移位臂83樞轉但該樞轉方向取決於是否如圖25中所示垂直向下或向下並朝操作者方向(亦即,如圖34中所示朝遠離其中安裝有覆蓋物16之建築物開口方向)拉動該操作繩索。如先前所提及,當使用者沿一垂直向下或向下及向外36方向向下32拉動拉動繩索28時,該操作繩索自該繩索捲筒展開從而沿一逆時針方向轉動該繩索捲筒。該操作繩索自繩索捲筒88供給橫穿移位臂83之主體之周向表面。
當垂直向下拉動該拉動繩索(如在圖25中)時,該移位臂之頂部158且位於導向指狀物156之間的繩索29之摩擦(如圖16中可能最好地看到)致使棘爪臂162沿一順時針方向樞轉並與棘輪180嚙合。相反地,當向下但向外拉動該操作繩索以使其嚙合鐙筋158從而沿一逆時針方向樞轉該移位臂時,操作繩索29隨著棘爪齒164與該棘輪脫嚙而自該捲筒展開。參考圖38及39可能最好地瞭解該操作繩索與該移位臂之間的此關係。移位臂83由鐘錶彈簧84朝圖18中一中間脫嚙位置偏置從而沿一順時針方向偏置繩索捲筒88。由 此沿一順時針方向拉動操作繩索29以纏繞到該繩索捲筒上。該操作繩索與導向指狀物156之摩擦嚙合致使該移位臂逆時針樞轉至圖18之位置中且壓肋178(參見圖17)限制逆時針移動量。
p.傳動裝置綜述 現在將詳細闡述傳動裝置80之結構及操作。如圖3及4中所示,該傳動裝置包括一與繩索捲筒88之第二側118整體連接之恆星齒輪122、一行星齒輪支座或棘輪180、四個行星齒輪182、一十字軸架184及一環形齒輪186(參見圖3)。此等組件共同合作嚙合以將該繩索捲筒之旋轉移動變換成該環形齒輪之旋轉移動,從而賦予輸出總成82旋轉移動。
如先前所述,使用者拉動拉動繩索28致使繩索捲筒88逆時針旋轉。由於恆星齒輪122與該繩索捲筒成一整體,因此該恆星齒輪亦沿一逆時針方向旋轉。
若使用者沿該向上操作方向拉動拉動繩索28(參見圖25),則該移位臂樞轉直至棘爪齒164嚙合行星齒輪支座128上之棘輪181為止,從而從而防止該行星齒輪支座旋轉(參見圖30)。該恆星齒輪之逆時針旋轉致使該四個行星齒輪182圍繞其相應軸線順時針旋轉。該四個行星齒輪又嚙合環形齒輪186以沿一順時針方向轉動該環形齒輪。
或者,若使用者沿該向下操作方向拉動拉動繩索28(參見圖34),則移位臂83不樞轉來將棘爪齒164與行星齒輪支座128嚙合(參見圖39),從而使該行星齒輪支座能夠旋轉。因此,當該四個行星齒輪182因該行星齒輪由於該行星齒 輪支座與該繩索捲筒之介接表面之間的摩擦阻力之結果逆時針旋轉而圍繞恆星齒輪122之軸線逆時針旋轉(參見圖40)時,逆時針旋轉恆星齒輪122首先致使該四個行星齒輪圍繞其相應軸線順時針旋轉。在該行星齒輪支座已逆時針旋轉達一短暫週期之後,該行星齒輪支座嚙合十字軸架184以沿一逆時針方向轉動該十字軸架,從而嚙合該環形齒輪以沿一逆時針方向轉動(參見圖41)。此時,該四個行星齒輪182停止圍繞其相應軸線旋轉而只是繼續隨著該行星齒輪支座逆時針旋轉而圍繞恆星齒輪122之軸線逆時針旋轉(參見圖40)。足以達成該繩索捲筒、行星齒輪支座及環形齒輪以一個整體單元形式逆時針轉動之該行星齒輪支座與該十字軸架之嚙合因與卷簧188相關聯之摩擦阻力對環形齒輪186所產生之運動阻力而成為可能。
如下文更詳細闡述,十字軸架184用作一兼任單向離合器,其由該行星齒輪支座啟動以旋轉該環形齒輪。因此,當停用該十字軸架時,該十字軸架將不與該環形齒輪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之旋轉介接。
ci.恆星齒輪、行星齒輪支座&行星齒輪 如上文所提及且如圖4中所示,恆星齒輪122與繩索捲筒88之第二側整體連接且適於嚙合該行星齒輪支座上之四個行星齒輪182。雖然參考該傳動裝置來繪示並闡述四個行星齒輪,但應瞭解,該傳動裝置亦可經組態以包括多於或少於四個行星齒輪。如圖4中所示,行星齒輪支座128或棘輪180呈圓盤狀且具有一第一側190及一第二側192以及一 穿過其之中心圓形開口194。一系列棘輪齒181定位於該行星齒輪支座之周邊上。該等棘輪齒適於與該移位臂上之棘爪齒164嚙合。該恆星齒輪適於自第一側190接納於該行星齒輪支座之中心圓形開口194中。該中心圓形開口內部之凸緣198包括一適於接納軸芯棒96之第一表面98之內部表面且包括一用於充當該恆星齒輪之一支承表面之外部表面200。該凸緣之長度、該恆星齒輪之寬度及該中心圓形開口之深度大致相等以使該凸緣及該恆星齒輪能夠配合在一起從而使該恆星齒輪能夠嚙合該等行星齒輪。
如圖4中所示,行星齒輪支座128之第二側包括一適於接納該四個行星齒輪182之圓形凸起結構202。該凸起結構在其周圍具有四個以九十度間隔隔開之恆星齒輪開口204。行星齒輪軸芯棒206自該行星齒輪支座之第二側延伸且沿徑向定位以對應於凸起結構202中之恆星齒輪開口204之位置。該等行星齒輪組態有適於接納該等行星齒輪軸芯棒之中心孔183。因此,當該等行星齒輪定位於該等行星齒輪支座軸芯棒上時,該等行星齒輪將帶齒輪表面凸出至恆星齒輪開口204中。而且,一旦將該恆星齒輪插入該行星齒輪支座之中心圓形開口中,則恆星齒輪122嚙合行星齒輪182。因此,旋轉該繩索捲筒使該恆星齒輪旋轉,從而旋轉該四個行星齒輪。
r.行星齒輪支座與十字軸架之嚙合 如圖19及20中所示,兩個致動器翼片208自行星齒輪支座128上之圓形凸起結構202延伸。該等致動器翼片呈梯形 形狀。該等致動器翼片適於在旋轉該行星齒輪支座時嚙合十字軸架184,此單獨在圖5中看到。該十字軸架包括一大體呈橢圓形或"橄欖球"形狀之稍微撓性及彈性本體210,本體210具有一開放式中心212以及圓形端部214。拱形支腿216一fr彼此相向之方向從該等圓形端部伸出。該等支腿亦可係撓性及彈,性的以便可向外或朝遠離該本體方向彎曲。如下文更詳細闡述,定於每一支腿216之一遠端處之楔形物218適於在逆時針旋轉該行星齒輪支座時嚙合該等致動器翼片上之小型槽口222及該環形齒輪。在每一支腿之一附著點對面係一小型止塊224,其適於在順時針旋轉該行星齒輪支座時咬合致動器翼片208。應瞭解,該十字軸架可由各種合適之材料製成。舉例而言,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十字軸架係由一熱塑性聚酯彈性體(例如由DUPONT®製造之HYTREL®)製成。其他實施例係由耐潛變、低模數、無定形熱塑性塑膠製成。
十字軸架184之開放式中心212適於接納軸芯棒96之第一表面98。該軸芯棒之第一表面與該十字軸架之開放式中心之嚙合係一干涉配合。因此,該十字軸架之開放式中心之直徑略小於該軸芯棒之第一表面之外部直徑。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該十字軸架之開放式中心之直徑比該軸芯棒之第一表面之外部直徑小0.016英吋。該十字軸架材料與該軸芯棒材料之交互作用連同該干涉配合在該十字軸架與該軸芯棒之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定摩擦,但該十字軸架可無約束地在第一表面周圍移動。該十字軸架之本體210與 該軸芯棒之第一表面之間的摩擦使致動器翼片208能夠在沿一逆時針方向旋轉行星齒輪支座128時與該十字軸架嚙合,並使該十字軸架能夠在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該行星齒輪支座時與該等致動器翼片脫嚙。
圖45及46圖解闡釋當致動器翼片208相對於十字軸架184沿一逆時針方向移動時該等致動器翼片與該十字軸架之關係。在圖45中,一致動器翼片之一前邊緣已將該十字軸架之一關聯支腿216上之槽口222與已在圖46中之支腿216下方推進之致動器翼片嚙合從而將楔形物218擡起成與環形齒輪186嚙合。
參考圖47及48,顯示一替代實施例,其中致動器翼片209與圖19及32中所示之致動器翼片不同地組態,因為圖47及48之實施例之致動器翼片具有一擴大牽引頭部211及一始終定位於十字軸架184之一關聯楔形物218下方之前錐形支腿213。舉例而言,如圖47中所示,致動器翼片209沿一順時針方向撤回至一最大程度而錐形支腿213仍定位於一關聯楔形物218下方。當致動器翼片209沿一逆時針方向推進至圖48中所示之位置時,錐形支腿213用凸輪將關聯楔形物218向外帶動成與環形齒輪186嚙合。圖47及48之實施例達成一更平滑之運動,因為致動器翼片209與該十字軸架之一楔形物218始終保持嚙合而不是如同圖32、45及46之實施例一樣嚙合並脫嚙楔形物218。
s.環形齒輪 如先前所提及,端視使用者沿哪個方向拉動拉動繩索 28,該四個行星齒輪182或十字軸架184致使環形齒輪186分別沿一順時針方向或一逆時針方向旋轉。如圖3及7中所示,該環形齒輪係由一具有一第一側226及一第二側228之帶凸緣部分與一自第二側延伸之圓柱形部分230界定。一圓柱形開口232穿過該帶凸緣部分及該圓柱形部分。如圖7中所示,該帶凸緣部分之第一側基本上係開放的,其具有一適於嚙合該行星齒輪支座上之該四個行星齒輪之第一帶齒輪唇狀物234而且,第一帶齒輪唇狀物自該帶凸緣部分之第一側稍稍凸起以形成一凸緣支承表面236。該凸緣支承表面適於與該行星齒輪支座之第二側上之一圓形凹槽配合以在該行星齒輪支座與該環形齒輪之間形成一支承表面以及一軸向支撐(參見圖15)。
如圖3及7中所示,一第二帶齒輪唇狀物238定位於第一帶凸緣唇狀物234內部。第二帶齒輪唇狀物具有一小於第一帶齒輪唇狀物之直徑且適於嚙合十字軸架楔形物218。如先前所提及,該十字軸架之支腿216係撓性的。如圖41中所示,逆時針旋轉行星齒輪支座128將該兩個致動器翼片208移動成與十字軸架84上之該兩個支腿嚙合。更特定而言,該等致動器翼片嚙合該十字軸架之方式使得該等致動器翼片在該等楔形物與十字軸架210之本體之間移動直至該等致動器翼片上之槽口222嚙合該等楔形物為止,從而致使該十字軸架之支腿自該十字軸架之本體向外撓曲並彎曲。當該等支腿向外撓曲並彎曲時,該等楔形物受到驅動以嚙合環形齒輪186之第二帶齒輪唇狀物238。該十字軸 架之本體與軸芯棒96之第一表面98之間的摩擦使該十字軸架之本體保持處於一相對於該軸芯棒固定之位置中直至該等致動器翼片充分嚙合該十字軸架之支腿為止。該等楔形物與第二帶齒輪唇狀表面之嚙合係受壓的,因為該等楔形物由該膨脹支腿相對於致動器翼片208之向外力驅動來配合第二帶齒輪唇狀物。沿一逆時針方向連續旋轉該行星齒輪支座及該環形齒輪使該等楔形物能夠保持處於一與第二帶齒輪唇狀物之連續受壓嚙合狀態。當該行星齒輪支座沿該順時針方向旋轉時,該十字軸架本體與該軸芯棒之第一表面之間的摩擦克服該等致動器翼片與該等十字軸架支腿之間的摩擦,以使該等致動器翼片能夠與該等十字軸架支腿脫嚙,從而將該十字軸架與該環形齒輪脫嚙。
如圖3中所示,環形齒輪186之圓柱形部分230係由二個高架套筒延伸部界定。一第一套筒延伸部240自該帶凸緣部分之第二側228延伸。一第二套筒延伸部242自第一套筒延伸部延伸且具有一小於第一套筒延伸部之直徑。一第三套筒延伸部244自第二套筒延伸部延伸且具有一小於第二套筒延伸部之直徑。此外,第三套筒延伸部包括一形成於其中之U字形溝道246,U字形溝道246具有兩個自第二套筒延伸部延伸至第三套筒延伸部之端部之側壁248。如下文所述,該兩個側壁用來與製動系統250配合。
如圖3中所示,一定位於第二帶齒輪唇狀物238附近之肩252係由第三套筒延伸部244與第二套筒延伸部242之組合界定。該肩適於與軸芯棒96之凸緣100配合以在環形齒輪 186與該軸芯棒之間形成一推力支承。當該環形齒輪安裝於該軸芯棒之第二表面102上時,該肩在一剛好位於第二表面間隔件之周邊外部之區域處接觸該凸緣。因此,第二表面間隔件有助於藉由將該肩保持處於一適當推力支承位置中來保持該軸芯棒與該環形齒輪之對準。
t.傳動裝置概要 為了總結對傳動裝置80之操作說明,當使用者拉動拉動繩索PB以沿所期望之方向移動該覆蓋物時,該拉動繩索自繩索捲筒88展開,從而致使該繩索捲筒及該恆星齒輪沿一逆時針方向旋轉(參見圖16)。若使用者沿該向上操作方向拉動該拉動繩索(參見圖25及30),則使移位臂83能夠如此樞轉以致於該移位臂上之棘爪齒164嚙合該行星齒輪支座上之棘輪齒181,從而防止該行星齒輪支座旋轉。因此,逆時針旋轉恆星齒輪186致使該四個行星齒輪182圍繞其對應軸線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參見圖31)。該等旋轉行星齒輪又嚙合環形齒輪之第一帶齒輪唇狀物234以致使該環形齒輪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順時針旋轉該環形齒輪(其嚙合該輪出總成(參見圖31)致使頭部滾筒40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將該覆蓋物纏繞到該頭部滾筒上。
或者,若使用者沿該向下操作方向拉動拉動繩索28(參見圖35及40),則防止移位臂83樞轉以將棘爪齒164與該行星齒輪支座上之棘輪齒181嚙合。此使該行星齒輪支座能夠在軸芯棒96之第一表面周圍自由旋轉。因此,當該四個行星齒輪182因該行星齒輪支座由於該行星齒輪支座與繩 索捲筒88之介接表面之間的摩擦阻力之結果逆時針旋轉而圍繞該恆星齒輪之軸線逆時針旋轉時,該恆星齒輪首先致使該四個行星齒輪圍繞其相應軸芯棒順時針旋轉。
在該行星齒輪支座已逆時針旋轉達一短暫週期之後,該行星齒輪支座之該兩個致動器翼片208最終嚙合該十字軸架上之支腿216從而沿一逆時針方向轉動十字軸架184。該等致動器翼片致使該十字軸架之支腿朝遠離該十字軸架之本體210方向向外彎曲直至該等支腿之遠端上之楔形物218由該等致動器翼片壓縮抵靠在該環形齒輪之第二帶齒輪唇狀物338上為止。因此,該十字軸架嚙合環形齒輪186以將其沿一逆時針方向轉動,如由圖41可瞭解。此時,該四個行星齒輪183停止圍繞其相應軸芯棒旋轉而只是繼續隨著該行星齒輪支座逆時針旋轉而圍繞該恆星齒輪之軸線206逆時針旋轉。足以達成繩索捲筒88、行星齒輪支座及環形齒輪以一個整體單元形式逆時針轉動之該行星齒輪支座與該十字軸架之嚙合因與卷簧188相關聯之摩擦阻力對該環形齒輪所產生之運動阻力而成為可能。逆時針旋轉環形齒輪186(其嚙合該輸出總成)致使頭部滾筒40沿一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自該頭部滾筒展開覆蓋物16(參見圖41及42)。
一旦使用者自拉動繩索28釋放張力,則時鐘彈簧84將操作繩索29沿一順時針方向彈回至繩索捲筒88上。當該繩索捲筒彈回時,該行星齒輪支座沿一順時針方向移動。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該行星齒輪支座將十字軸架支腿216上之楔形物與該行星齒輪支座上之致動器翼片208脫嚙。因 此,該等支腿收縮至其相對於十字軸架本體210之原始位置,從而將該等楔形物與第二帶齒輪唇狀物238脫嚙。該等楔形物與第二帶齒輪唇狀物脫嚙致使環形齒輪186停止旋轉。
u.輸出總成綜述 現在將詳細闡述輸出總成82之結構及操作。如圖3中所示,該輸出總成包括緊固件254、兩個以可旋轉方式支撐於軸芯棒96之第二表面104上之卷簧188、及由環形齒輪186之圓柱形部分230支撐之旋轉器捲筒74。此等組件嚙合以將該環形齒輪之旋轉移動變換成頭部滾筒40之旋轉移動。如下文更詳細闡述,使用者沿該向上操作方向拉動拉動繩索28(參見圖24及30)致使該環形齒輪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致使該旋轉器捲筒及該頭部滾筒沿一順時針方向旋轉。或者,使用者沿該向下方向拉動該拉動繩索(參見圖35及39)致使該環形齒輪沿一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致使該旋轉器捲筒及該頭部滾筒沿一逆時針方向旋轉。
如圖3、20、33及42中所示,彈簧離合器250之該兩個卷簧188適於接納軸芯棒96之第三表面104。應瞭解,所使用卷簧之數量可因本發明之不同實施例而異。該等卷簧之內部直徑略小於該輪軸芯棒之第三表面之外部直徑,從而達成第二表面與該等卷簧之間的摩擦嚙合。此摩擦嚙合達成對環形齒輪186之製動作用。當該環形齒輪安裝於該軸芯棒上時,第三套筒244延伸部環繞該等卷簧以使卷簧柄腳256在U字形溝道246內部之側壁248附近自該等卷簧向外延 伸。
仍然參見圖3、20、33及42,卷簧188之製動效應藉由嚙合一個或複數個卷簧柄腳256之環形齒輪之第三套筒延伸部244中之U字形溝道246之側壁248釋放。因此,該等側壁相對於該等卷簧柄腳之旋轉力致使該卷簧膨脹,從而放鬆其在該軸芯棒之第三表面104上之摩擦嚙合。減輕之摩擦嚙合使環形齒輪186能夠旋轉。然而,當賦予該等卷簧柄腳上之力減小時,該等卷簧收縮,藉此使其於該軸芯棒之第三表面上之摩擦嚙合變緊,從而達成一製動響應。不但將該覆蓋物固持於一特定位置中,而且側壁248相對於該等卷簧柄腳之嚙合亦有助於防止在使用者拉動拉動繩索28時該環形齒輪轉動得太快。
如先前所述,該環形齒輪之肩之直徑略大於該軸芯棒上之第三表面間隔件之直徑。因此,防止最接近於該間隔件之卷簧隨著該環形齒輪旋轉而被卡在該肩下面。當多於兩個卷簧188裝配於該軸芯棒之第三表面104周圍時,此可係一重要功能。另外,第三套筒延伸部244之內部上之一端部唇狀物258適於在該軸芯棒插穿過其時與該軸芯棒之一第二表面肩107配合,從而有助於防止卷簧188沿該軸芯棒之第二表面朝一縱向方向移動。
v.旋轉器捲筒 如圖3、14及42中所示,圓柱形旋轉器捲筒74包括一在一開放式端部264處具有一空心內部之製動器外殼部分262。沿徑向隔開之縱向葉片76定位於該旋轉器捲筒之外 側上。一第一縱向葉片261適於配合於該頭部滾筒之縱向內部凹槽266內,如圖19中所示。一縱向凸起部268適於與該製動器外殼部分之內部連接。重新參考圖3、14及42,該旋轉器捲筒之製動器外殼部分適於置放於該環形齒輪之第三套筒延伸部244上方以使該縱向凸起部配合至靠近側壁248之卷簧柄腳之間的U字形溝道246中。因此,當該環形齒輪沿一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旋轉時,該旋轉器捲筒之製動器外殼部分之縱向凸起部268嚙合該U字形溝道之側壁。藉此,該旋轉器捲筒沿與該環形齒輪相同之方向旋轉。
如圖14中所示,旋轉器捲筒74由一緊固件254緊固至軸芯棒96以在控制系統12之組件之間保持一推力連接。更特定而言,該緊固件進入該旋轉器捲筒中之一開口108中並穿過軸芯棒96之中心且旋緊至第一端蓋軸中。當該控制系統之組件裝配於該軸芯棒上且該軸芯棒安裝於第一端蓋軸上時,該軸芯棒之第二端自該旋轉器捲筒之開口向外延伸一微小距離。在一實施例中,該軸芯棒自該旋轉器捲筒之開口向外延伸0.015英吋。因此,當該緊固件旋緊至第一端蓋軸中時,螺釘頭部不壓靠在該旋轉器捲筒上。因此,該旋轉器捲筒能夠自由旋轉。
w.總體概述 如圖3、4及14中所示裝配於該頭部橫檔總成之右端蓋50上之上述控制系統12使使用者能夠藉由沿該向上操作拉動方向或該向下操作拉動方向拉動拉動繩索28來檯起或放下 覆蓋物16。該控制系統亦使使用者能夠沿同一方向重複地拉動該拉動繩索以達到該覆蓋物之所期望之位置。一旦使用者釋放該拉動繩索,則該控制系統自動將該拉動繩索重新回縮至該頭部橫檔總成中,且該製動系統將該覆蓋物保持在適當位置中。
雖然上文已在某一具體程度上或參照一個或多個個別實施例闡述了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對彼等揭示實施例作出衆多變動,此並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旨在上文說明中所包含及附圖中所顯示之所有內容皆應視為僅對特定實施例之例示而非限制。可在細節或結構方面作出改變,此並不背離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之基本要素。
12‧‧‧控制系統
14‧‧‧頭部橫檔
16‧‧‧覆蓋物
18‧‧‧支撐薄片
19‧‧‧撓性操作元件繩索
20‧‧‧葉片
22‧‧‧上部邊緣
24‧‧‧下部邊緣
26‧‧‧間隙
28‧‧‧拉動繩索
29‧‧‧操作繩索
30‧‧‧底部橫檔
34‧‧‧止檔器及耦合器
40‧‧‧頭部滾筒
42‧‧‧內部圓形開口
44‧‧‧狹小開口
46‧‧‧圓形棒
48‧‧‧左端蓋
50‧‧‧右端蓋
52‧‧‧前橫檔
54‧‧‧內側
58‧‧‧延伸邊緣
62‧‧‧圓柱形延伸部
64‧‧‧可旋轉式左端蓋軸
66‧‧‧開孔
68‧‧‧縱向內部凹槽
70‧‧‧脊
71‧‧‧緊固件
72‧‧‧圓形凹進部
74‧‧‧旋轉器捲筒
76‧‧‧縱向鰭片
78‧‧‧輸入總成
80‧‧‧傳動裝置
82‧‧‧輸出總成
83‧‧‧移位臂
84‧‧‧鐘錶彈簧
88‧‧‧繩索捲筒
90‧‧‧承樑木
92‧‧‧承樑木繩索開孔
94‧‧‧部分圓形壁
96‧‧‧軸芯棒
98‧‧‧第一表面
100‧‧‧凸緣
102‧‧‧第二表面
104‧‧‧第三表面
106‧‧‧肩
108‧‧‧通道
110‧‧‧第一端
112‧‧‧第二端
114‧‧‧縱向脊
116‧‧‧第一側
118‧‧‧第二側
120‧‧‧圓形空腔
122‧‧‧恆星齒輪
124‧‧‧開口
126‧‧‧凸緣
128‧‧‧行星齒輪支座
130‧‧‧凹槽
132‧‧‧第二結
134‧‧‧繩結
138‧‧‧第一柄腳
140‧‧‧第二柄腳
142‧‧‧第二鐘錶彈簧凹進部
144‧‧‧開口
146‧‧‧第二端蓋軸
148‧‧‧蓋板
150‧‧‧主體
152‧‧‧軸向通道
154‧‧‧部分周向凹槽
156‧‧‧導向指狀物
158‧‧‧鐙筋
160‧‧‧大體垂直延伸通道
162‧‧‧棘爪臂
164‧‧‧棘爪齒
166‧‧‧側向釘
168‧‧‧底部邊緣
169‧‧‧移位臂
170‧‧‧中心凹進部
171‧‧‧導向指狀物
172‧‧‧突出指狀物
173‧‧‧V字形溝道
174‧‧‧插口
176‧‧‧承窩
178‧‧‧壓肋
180‧‧‧棘輪
181‧‧‧棘輪
182‧‧‧行星齒輪
183‧‧‧環形齒輪
184‧‧‧十字軸架
186‧‧‧環形齒輪
188‧‧‧卷簧
190‧‧‧第一側
192‧‧‧第二側
194‧‧‧中心圓形開口
198‧‧‧凸緣
200‧‧‧外部表面
202‧‧‧圓形凸起結構
204‧‧‧開口
206‧‧‧行星齒輪軸芯棒
208‧‧‧致動器翼片
209‧‧‧致動器翼片
210‧‧‧十字軸架
211‧‧‧擴大牽引頭部
212‧‧‧開放式中心
213‧‧‧前錐形支腿
214‧‧‧圓形端部
216‧‧‧支腿
218‧‧‧關聯楔形物
222‧‧‧小型槽口
224‧‧‧小型止塊
228‧‧‧第二側
230‧‧‧圓柱形部分
232‧‧‧圓柱形開口
234‧‧‧第一帶齒輪唇狀物
236‧‧‧凸緣支承表面
238‧‧‧第二帶齒輪唇狀物
240‧‧‧第一套筒延伸部
242‧‧‧第二套筒延伸部
244‧‧‧第二套筒延伸部
246‧‧‧U字形溝道
248‧‧‧側壁
252‧‧‧肩
254‧‧‧緊固件
256‧‧‧卷簧柄腳
262‧‧‧製動器外殼部分
264‧‧‧第一縱向葉片、開放式端部
266‧‧‧縱向內部凹槽
268‧‧‧縱向凸起部
圖1係一納含本發明之控制系統之建築物開口覆蓋物之等軸芯棒圖。
圖2係一包含該控制系統之組件之頭部橫檔之左端之分解等軸芯棒圖。
圖3係一形成圖2中所示之控制系統組件之一延伸部之該控制系統之一中間部分之一分解等軸芯棒圖。
圖4係一類似於圖2及3之分解等軸芯棒圖,其顯示作為圖2及3中所示組件之一接續之控制系統中之右端組件。
圖5係該控制系統之一十字軸架組件之一等軸芯棒圖。
圖6係該控制系統之一軸芯棒組件之一等軸芯棒圖。
圖7係該控制系統之環形齒輪之一等軸芯棒圖。
圖8係該控制系統之齒輪支座組件之一等軸芯棒圖。
圖9係該控制系統之繩索捲筒組件之一等軸芯棒圖。
圖10係一於該控制系統之樞軸臂組件之一端處向下看之等軸芯棒圖。
圖11係一於該樞軸臂之與圖10中所示相同之端處向上看之等軸芯棒圖。
圖12係一於10及11中該樞軸臂之一蓋板之後側處看之等軸芯棒圖。
圖13係一沿圖1中線13-13剖切之放大片斷截面。
圖14係一放大片斷等軸芯棒圖,其顯示上面安裝有本發明之控制系統之頭部橫檔之右端蓋。
圖15係一沿圖14中線15-15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16係一沿圖15中線16-16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17係一沿圖15中線17-17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18係一沿圖15中線18-18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19係一沿圖15中線19-19剖切之截面。
圖20係一沿圖15中線20-20剖切之截面。
圖21係一沿圖15中線21-21剖切之截面。
圖22係一沿圖18中線22-22剖切之放大片斷截面。
圖23係一沿圖22中線23-23剖切之片斷截面。
圖24係一類似於圖3之截面,其顯示已將該控制元件垂直地向下拉動一短距離。
圖25係一顯示處於一回縮或檯起位置中之圖1之覆蓋物之等軸芯棒圖。
圖26係一沿圖25中線26-26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27係一類似於圖14之等軸芯棒圖,其顯示正在運作該控制系統以擡起該覆蓋物且其中為清晰起見將某些元件移除。
圖28係一沿圖27中線28-28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29係一沿圖28中線29-29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30係一沿圖28中線30-30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31係一沿圖28中線31-31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32係一沿圖28中線32-32剖切之截面。
圖33係一沿圖28中線33-33剖切之截面。
圖34係一正在一延伸或放下操作中運作之圖1之覆蓋物之等軸芯棒圖。
圖35係一沿圖34中線35-35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36係一類似於圖27之等軸芯棒圖,其顯示正在運作該控制系統以放一或延伸該覆蓋物。
圖37係一沿圖36中線37-37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38係一沿圖37中線38-38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39係一沿圖37中線39-39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40係一沿圖37中線40-40剖切之放大截面。
圖41係一沿圖37中線41-41剖切之截面。
圖42係一沿圖37中線42-42剖切之截面。
圖43係一自10及11中所示之移位臂之一替代移位臂之底部向上看之等軸芯棒圖。
圖44係一在該替代移位臂上向下看之類似於圖43之等軸 芯棒圖。
圖45係一類似於圖19之截面,其顯示沿一逆時針方向推進該等致動器翼片。
圖46係一類似於圖45之截面,其中更進一步地沿一逆時針方向推進該等致動器翼片。
圖47係一類似於圖45之截面,其利用一致動器翼片之一替代組態。
圖48係一類似於圖47之截面,其中沿一逆時針方向推進該等致動器翼片。
12‧‧‧控制系統
34‧‧‧止檔器及耦合器
40‧‧‧頭部滾筒
50‧‧‧右端蓋
74‧‧‧旋轉器捲筒
83‧‧‧移位臂
162‧‧‧棘爪臂
186‧‧‧環形齒輪

Claims (18)

  1. 一種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其組合包括:一撓性織物,其可在延伸與回縮位置之間移動;一滾筒,在該回縮位置中該織物可纏繞在其周圍或在該延伸位置中該織物可展開,及一控制系統,其用於以可逆方式旋轉該滾筒以在該延伸與回縮位置之間移動該織物,該控制系統包含:一操作繩索及一移位臂,其可操作地關聯至該滾筒及該操作繩索,該移位臂包括界定一垂直延伸通道及具有一橫貫元件、且自該移位臂的一第一端延伸的一鐙筋,自該移位臂的一第二端延伸的一棘爪,該操作繩索穿經接納於該垂直延伸通道;及其中該操作繩索被大致垂直向下拉動以移動該棘爪至一嚙合位置並允許該滾筒沿一第一方向旋轉,且該操作繩索被向下並在一與該織物大致垂直之平面中朝遠離該織物方向拉動以將該操作繩索與該橫貫元件嚙合並移動該棘爪至一脫嚙位置,且允許該滾筒沿該相反方向旋轉。
  2. 如請求項1之可回縮式覆蓋物,其中該該移位臂可在兩個不同位置之間圍繞一與該滾筒之一縱向軸線大致平行之軸線樞轉。
  3. 如請求項2之覆蓋物,其中該移位臂具有一該操作繩索摩擦橫穿過之拱形表面。
  4. 如請求項2之覆蓋物,其中該移位臂包括一貫穿其之通道且該操作繩索延伸穿過該通道,該通道界定一可抵靠其移動該操作繩索以樞轉該移位臂之嚙合表面。
  5. 如請求項3之覆蓋物,其中該拱形表面其中具有一用於接納該操作繩索之凹槽。
  6. 如請求項5之覆蓋物,其中該移位臂進一步包括用於以摩擦及可滑動方式嚙合該凹槽中之該操作繩索之導向指狀物,且當該操作繩索被大致垂直向下拉動時,該等導向指狀物皆嚙合該操作繩索。
  7. 如請求項3之覆蓋物,其中該拱形表面其中具有一用於接納該操作繩索之凹槽。
  8. 如請求項7之覆蓋物,其中該移位臂進一步包括用於以摩擦及可滑動方式嚙合該凹槽中之該操作繩索之導向指狀物,且當該操作繩索被大致垂直向下拉動時,該等導向指狀物皆嚙合該操作繩索。
  9. 如請求項2之覆蓋物,其中該控制系統進一步包括一棘輪且該移位臂包括一棘爪齒,以使得將該移位臂定位於該一個位置中會致使該棘爪齒嚙合該棘輪且將該移位臂定位於另一個位置中會致使該棘爪齒與該棘輪脫嚙。
  10. 如請求項6之覆蓋物,其中該等導向指狀物彼此偏移開以在其之間界定蛇形通道。
  11. 如請求項6之覆蓋物,其中該等導向指狀物在其之間界定一該操作繩索延伸穿過之V字形通道。
  12. 一用於延伸及回縮一建築物覆蓋物的控制系統,包含: 一拉動繩索,及一移位臂,其包含:一自具有一橫貫元件的一第一端延伸且界定一接納該拉動繩索的大致垂直延伸通道的鐙筋;一棘爪齒,其自該鐙筋之一相反方向延伸;一對導向指狀物,其至少部分地彼此相鄰而定位,且自嚙合該拉動繩索的該移位臂之一頂部表面延伸;一行星齒輪支座其可操作地關聯於該移位臂;一滾筒,其經構建以可旋轉地支撐該建築物開口且可操作地關聯至該行星齒輪支座;其中當該拉動繩被垂直向下拉動,該棘爪臂樞轉以嚙合該行星齒輪支座;及當該拉動繩索被向下並在一與該建築物覆蓋物大致垂直之平面中朝遠離該建築物覆蓋物方向拉動,該拉動繩索嚙合該橫貫元件且該棘爪臂樞轉以脫嚙該行星齒輪支座。
  13. 如請求項12之控制系統,其中當該拉動繩索被拉動時,該拉動繩索摩擦地嚙合該對導向指狀物,以使該移位臂自一第一位置樞轉至一第二位置。
  14. 如請求項12之控制系統,其中該移位臂進一步包含在該對導向指狀物下方的一凹槽,該凹槽在該拉動繩索離開該垂直延伸通道時,接納該拉動繩索。
  15. 如請求項14之控制系統,其中該導向指狀物在該凹槽的鄰近側分隔,且彼此偏移或是彼此對準。
  16. 如請求項12之控制系統,進一步包含:一端蓋,其具有至少一可操作地連接至該滾筒之一第一端的承窩壁;及一蓋板,其可操作地連接至該移位臂及該端蓋;其中該蓋板及該至少一承窩壁協作以界定一承窩,且該移位臂至少部分地接納於該承窩中。
  17. 如請求項16之控制系統,其中當該拉動繩索被向下垂直拉動時,該承窩壁嚙合該移位臂的至少一部分。
  18. 如請求項17之控制系統,其中當該拉動繩索被向下垂直拉動時,該承窩壁嚙合該棘爪齒。
TW97100634A 2007-01-29 2008-01-07 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與用於延伸及回縮一建築物覆蓋物的控制系統 TWI4685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8704507P 2007-01-29 2007-01-29
PCT/US2008/050249 WO2008094720A1 (en) 2007-01-29 2008-01-04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7269A TW200837269A (en) 2008-09-16
TWI468579B true TWI468579B (zh) 2015-01-11

Family

ID=39674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00634A TWI468579B (zh) 2007-01-29 2008-01-07 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與用於延伸及回縮一建築物覆蓋物的控制系統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186413B2 (zh)
EP (1) EP2126265B1 (zh)
KR (1) KR101541393B1 (zh)
CN (1) CN101641488B (zh)
AU (1) AU2008210887B2 (zh)
CA (1) CA2675877C (zh)
DK (1) DK2126265T3 (zh)
TW (1) TWI468579B (zh)
WO (1) WO200809472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8010B (zh) * 2015-08-12 2020-10-21 美商漢特道格拉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窗戶遮蓋物之偏斜調整機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1846B2 (en) * 2007-10-24 2012-10-09 Xiangrong Zhu Curtain
KR100875633B1 (ko) * 2008-06-16 2008-12-26 곽재석 원 코드 블라인드
US20120103537A1 (en) * 2008-07-25 2012-05-03 Henk Dogger Head rail for a blind
CA2948904C (en) * 2008-08-26 2019-09-10 Hunter Douglas Inc. Roll-up retractable covering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8122932B2 (en) 2009-01-21 2012-02-28 Rollease, Inc. Multi-section window dressing with coupling clutch
AT507816A1 (de) * 2009-01-27 2010-08-15 Franz Kraler Antriebs- und wendevorrichtung für die lamellen einer jalousie
US9249623B2 (en) 2010-02-23 2016-02-02 Qmotion Incorporated Low-power architectural covering
US8575872B2 (en) 2010-02-23 2013-11-05 Homerun Holdings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roller shad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artificial stops
US9194179B2 (en) 2010-02-23 2015-11-24 Qmotion Incorporated Motorized shade with the transmission wire passing through the support shaft
US8659246B2 (en) 2010-02-23 2014-02-25 Homerun Holdings Corporation High efficiency roller shade
US20110266411A1 (en) * 2010-04-29 2011-11-03 David Silverberg Ergonomically balanced and moveable arm support system
KR101213737B1 (ko) * 2010-07-14 2012-12-18 김정민 안전 끈을 갖는 롤 블라인드
WO2012007094A1 (en) 2010-07-14 2012-01-19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US8695680B2 (en) 2010-12-23 2014-04-15 Rollease, Inc. Disabling device for window treatment
US9062493B2 (en) 2011-05-16 2015-06-23 Maxxmar Inc. Blind assembly with two blind head rail
KR101301798B1 (ko) * 2011-08-19 2013-09-10 김정민 단일 안전코드를 갖는 롤 블라인드
US20140216668A1 (en) * 2011-08-25 2014-08-07 Jung-Min Kim Roll blind having safety cord
KR101946394B1 (ko) 2011-08-26 2019-02-11 헌터더글라스인코포레이티드 윈도우 커버링용 코드리스 리트랙터블 롤러 셰이드
KR101289584B1 (ko) * 2011-11-22 2013-07-24 김정민 무소음 양방향 클러치를 갖는 롤 블라인드
GB201203153D0 (en) * 2012-02-23 2012-04-11 Louver Lite Ltd Roller tube
US9988839B2 (en) * 2012-05-15 2018-06-05 Geigtech East Bay Llc Assembly for mounting shades
US8739854B2 (en) * 2012-07-02 2014-06-03 Qmotion Incorporated Pre-assembled and pre-tensioned shade with indexing gear tensioner
CN102767329B (zh) * 2012-07-23 2014-07-16 李七妹 一种窗帘用单拉绳驱动装置
US8844605B2 (en) * 2012-09-12 2014-09-30 Philip Ng Single cord operated clutch for roller blind
AU2012101508A4 (en) * 2012-10-04 2012-11-08 Acmeda Pty Ltd Spindle cover
MX2015011788A (es) * 2013-03-11 2016-01-14 Hunter Douglas Sistema operativo para una cubierta para una abertura arquitectonica.
US20140290875A1 (en) * 2013-04-02 2014-10-02 Hsueh Tsung Chen Apparatus for a blind
US9222302B2 (en) 2013-12-27 2015-12-29 Pella Corporation Fenestration covering lift system and method
US9482046B2 (en) 2013-12-27 2016-11-01 Pella Corporation Fenestration covering tilt system and method
NL1040592C2 (en) * 2014-01-08 2015-07-09 Hunter Douglas Ind Bv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a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TWI564468B (zh) * 2014-11-17 2017-01-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致動系統
US20160281423A1 (en) * 2015-03-24 2016-09-29 Uni-Soleil Ent. Co. Ltd. Single-cord control device for roller blind
CA2921529C (en) 2015-05-01 2023-03-07 Zmc Metal Coating Inc. Bi-directional clutch with return feature
US9593530B1 (en) 2015-08-18 2017-03-14 Hunter Douglas Inc. Brake assembly for a covering for an architectural opening
CN205605050U (zh) * 2016-01-22 2016-09-28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的阻尼装置
US9719297B1 (en) * 2016-01-27 2017-08-01 Calendar Enterprise Co., Ltd. Roller shade with a light regulating function
CN205532187U (zh) * 2016-01-29 2016-08-31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升降控制结构
US10407983B2 (en) 2016-10-26 2019-09-10 Hunter Douglas Inc. Operating system for an architectural covering
CA3017663A1 (en) 2017-09-29 2019-03-29 Hunter Douglas Inc. Operating system for an architectural-structure covering
CN110273640A (zh) * 2018-03-15 2019-09-24 程田有限公司 绳扣
CN108915564B (zh) * 2018-08-14 2024-05-14 浙江兆事达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多用途方便安装的卷帘安装组件
EP4249723A3 (en) 2019-02-04 2023-11-22 7912854 Canada Inc. Roller blind actuation assembly
CN109869088B (zh) * 2019-03-26 2024-04-26 宁波格兰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用于收放卷帘的卷帘器
US11686151B2 (en) * 2020-12-31 2023-06-27 Springs Window Fashions, Llc Motorized shade and wand assembly
TWI739711B (zh) * 2021-01-28 2021-09-11 型態同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控制模組及捲簾升降裝置
WO2023049567A1 (en) * 2021-09-22 2023-03-30 Teh Yor Co., Ltd. Window shade and actuating system thereof
KR102492330B1 (ko) * 2022-06-03 2023-01-26 김상익 한 가닥의 당김줄로 작동되는 롤 블라인드용 구동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6663A1 (en) * 2003-03-04 2004-11-18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90529A (en) 1997-01-29 1999-04-06 Kirsch Inc. Dual action retractable cord take-up reel
US5791393A (en) * 1997-03-31 1998-08-11 Judkins; Ren Shade operator
US6129131A (en) * 1997-11-26 2000-10-10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5918658A (en) 1997-12-17 1999-07-06 Schartner; Elena E. Retractable blind pull
US6112800A (en) 1998-09-08 2000-09-05 Comfortex Window Fashions Window treatment safety clutch
US7578334B2 (en) 2005-06-03 2009-08-25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WO2005009875A2 (en) 2003-07-16 2005-02-03 Hunter Douglas Inc. Drive for coverings for architectural openings
US7111659B2 (en) 2003-08-20 2006-09-26 Hunter Douglas Inc. Retractable shade with collapsible vane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26663A1 (en) * 2003-03-04 2004-11-18 Hunter Douglas Inc.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8010B (zh) * 2015-08-12 2020-10-21 美商漢特道格拉斯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窗戶遮蓋物之偏斜調整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08210887A1 (en) 2008-08-07
KR20090112675A (ko) 2009-10-28
WO2008094720A1 (en) 2008-08-07
KR101541393B1 (ko) 2015-08-03
CA2675877C (en) 2014-05-13
CN101641488A (zh) 2010-02-03
US20100018656A1 (en) 2010-01-28
EP2126265A1 (en) 2009-12-02
EP2126265A4 (en) 2015-04-29
EP2126265B1 (en) 2017-10-25
US8186413B2 (en) 2012-05-29
DK2126265T3 (da) 2017-11-27
AU2008210887B2 (en) 2014-01-23
CN101641488B (zh) 2012-11-07
CA2675877A1 (en) 2008-08-07
TW200837269A (en) 2008-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8579B (zh) 用於建築物開口的可回縮式覆蓋物與用於延伸及回縮一建築物覆蓋物的控制系統
US7578334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US7128126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rchitectural coverings with reversible drive and single operating element
JP6271699B2 (ja) 建築物開口部用の覆いのための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
TWI535927B (zh) 窗簾、其操控系統及操作方法
JP6002317B2 (ja) 窓用シェード、その制御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窓用シェードを操作する方法
KR101814677B1 (ko) 건축물 개구부용 커버링들을 구동하는 스프링 모터
JP6145093B2 (ja) 窓覆い用のコードなし格納式ローラシェード
US7063122B2 (en) Bottom-up/top-down retractable cellular shade
KR200476345Y1 (ko) 커튼용 싱글 당김 로프 구동 장치
JP2007536444A (ja) 建築物の開口部の覆いを駆動するための駆動機構
CN216517735U (zh) 收线装置及包含其的窗帘
KR101647483B1 (ko) 롤 블라인드
JP6728126B2 (ja) 建築物開口部用の覆いのためのオペレ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