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7215B -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7215B
TWI467215B TW99133843A TW99133843A TWI467215B TW I467215 B TWI467215 B TW I467215B TW 99133843 A TW99133843 A TW 99133843A TW 99133843 A TW99133843 A TW 99133843A TW I467215 B TWI467215 B TW I4672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coat
glare
coat layer
range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38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29820A (en
Inventor
Daisuke Hamamoto
Naoki Hashimoto
Hiroki Kuramoto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129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298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7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72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6Anti-reflective coat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5Additives macromolecula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8Particle size between 100-1000 n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6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le size
    • C09D7/69Particle size larger than 1000 n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8Anti-reflection coatings having sub-optical wavelength surface structures designed to provide an enhanced transmittance, e.g. moth-ey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5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and including a second componen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part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了該硬塗薄膜的偏光板和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製造方法。
發明背景
在陰極管顯示裝置(CRT)、液晶顯示裝置(LCD)、電漿顯示面板(PDP)和電場發光顯示器(ELD)等各種影像顯示裝置中,為了防止外部光線的反射或影像的反射眩光(reflected glare)引起的對比度的下降,在顯示器表面會配置防眩性硬塗薄膜。近年來,在LCD、特別是電視用途等中,高影像品質化、高對比化正在不斷發展。作為LCD的對比度下降的原因之一,有在表面配置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霧度值的影響。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對比,需要有低霧度值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就以往的具有比較高的霧度值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來說,螢光燈的反射眩光和臉部的反射眩光的程度幾乎沒有差異。螢光燈的反射眩光是直接光的反射眩光,光量強,是簡單的影像,用人的肉眼通過判斷是否能清楚看見反射眩光的輪廓像來判斷防眩性。另一方面,臉部的反射眩光是間接光的反射眩光,光量弱,是複雜的影像。此時,用人的肉眼通過判斷影像整體的模糊程度來判斷防眩性。但是,為了實現低霧度值,對於將防眩性抑制到最大限度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來說,同時防止螢光燈和臉部所代表的上述二種反射眩光的設計是困難的。另外,如果為了維持低霧度並同時提高防眩性而大幅增大表面凹凸,則從傾斜方向看時,反射光的散射變得過強而看起來白色模糊,存在著所謂傾斜方向的白色模糊的問題。防眩性的提高和白色模糊的改善或對比度的改善一般被認為存在相反關係,現已提出了兼顧這些特性的各種方案。例如,已經進行了使防眩層中存在由粒子形成的三維立體結構的凝聚部的研究(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3),另外,還進行了如下研究:將最表面的凹凸形狀設定為規定形狀,從而兼顧反射眩光的防止和白色模糊的防止(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5),這些都只不過是對螢光燈的反射眩光進行的研究,並未對臉部的反射眩光或兼顧兩種反射眩光的防止進行研究。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316413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264113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249191號公報
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第2006/0088202號
專利文獻5:日本特開2009-98657號公報
發明概要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會降低電視或監視器(特別是像素數為140ppi以下者)等的LCD等影像顯示裝置的特性而提高可見性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了該硬塗薄膜的偏光板和影像顯示裝置、以及上述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製造方法,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具有極低的霧度,並具有優良的螢光燈和臉部的防眩性,而且能夠防止白色模糊而提高黑顯示時的黑色濃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是在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塗層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的總霧度值在0~5%的範圍內,在所述防眩性硬塗層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長度上,超過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的數量Ntotal 為15個以上,所述第1基準線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surface roughness profile)的粗糙度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1μm者,並且,超過所述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中,當將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上的凸狀部的數量設定為N50 時,Ntotal 和N50 滿足下述式(1)的關係,並且,超過第2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的數量為10個以下,所述第2基準線係與所述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2μm者。
本發明的偏光板具有偏光元件和防眩性硬塗薄膜,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是所述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本發明的影像顯示裝置具備防眩性硬塗薄膜,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是所述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本發明的影像顯示裝置具備偏光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偏光板是所述本發明的偏光板。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製造方法是製造所述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製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準備所述微粒、硬塗層形成材料以及含有溶劑的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的工序,在所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塗布所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從而形成塗膜的工序,以及使所述塗膜硬化,從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工序;在所述製造方法中,使用醇系溶劑的比例為50重量%以上的溶劑作為所述溶劑。
根據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例如在電視或監視器(特別是像素數為140ppi以下者)等的液晶面板等中,通過實現具有特徵的凹凸形狀而能夠兼顧螢光燈的防眩性和臉部的防眩性,並且可以防止白色模糊。另外,通過低霧度化,可以提高暗室環境下的影像顯示裝置的黑顯示時的黑色的濃度。因此,使用了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或偏光板的影像顯示裝置具有優良的顯示特性。
圖式簡單說明
第1(a)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0~1mm的範圍)。
第1(b)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1~2mm的範圍)。
第1(c)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2~3mm的範圍)。
第1(d)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2圖是實施例2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4mm測定長度的輪廓。(a)是0~1mm的範圍,(b)是1~2mm的範圍,(c)是2~3mm的範圍,(d)是3~4mm的範圍。
第3圖是實施例3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4mm測定長度的輪廓。(a)是0~1mm的範圍,(b)是1~2mm的範圍,(c)是2~3mm的範圍,(d)是3~4mm的範圍。
第4圖是實施例4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4mm測定長度的輪廓。(a)是0~1mm的範圍,(b)是1~2mm的範圍,(c)是2~3mm的範圍,(d)是3~4mm的範圍。
第5圖是表示比較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0~1mm的範圍)。
第6圖是表示比較例2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7圖是表示比較例3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8圖是表示比較例4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9圖是表示比較例5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10圖是表示比較例6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0~1mm的範圍)。
第11圖是表示比較例7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12圖是表示比較例8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用以實施發明之形態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適宜的是:在所述防眩性硬塗層表面的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測定面積上,超過基準面的凸部的數量Mtotal 在40~150個的範圍內,所述基準面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於高度0.5μm,Mtotal 和所述凸部中所述基準面之截面積為100μm2 以上的凸部的數量M100 滿足下述式(2)的關係。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適宜的是:所述防眩性硬塗層是使用所述微粒和硬塗層形成材料而形成的,所述硬塗層形成材料與所述微粒的折射率之差為0.001~0.02的範圍,作為所述微粒,含有一種以上的重量平均粒徑為0.5~8μm的範圍的球狀或不定形的微粒,相對於所述硬塗層形成材料100重量份,含有2~15重量份的範圍的所述微粒。
所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適宜為所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的1.6~3倍的範圍。
另外,所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適宜為3μm以上且低於7.5μm的範圍。
另外,作為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評價方法,以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的總霧度值在0~5%的範圍內為前提,可以使用下述定義的Ntotal 、N50 和N0.2 的值來評價防眩性硬塗薄膜的可見性。
Ntotal :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長度上,超過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的數量,所述第1基準線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粗糙度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1μm者。
N50 :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長度上,超過所述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上的凸狀部的數量。
N0.2 :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長度上,超過第2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的數量,所述第2基準線與所述平均線平行且位於0.2μm的高度。
在上述評價方法中,適宜的是,將上述Ntotal 的值為15個以上、上述Ntotal 的值與上述N50 的值滿足下述式(1)的關係、並且上述N0.2 的值為10個以下的情況設定為合格。
在上述評價方法中,更適宜的是,使用下述定義的Mtotal 和M100 的值來評價防眩性硬塗薄膜的可見性。
Mtotal :是指在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表面的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測定面積上,超過基準面的凸部的數量,所述基準面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於高度0.5μm者。
M100 :是指所述凸部中所述基準面的截面積為100μm2 以上的凸部的數量。
此時,適宜的是:將上述Mtotal 的值在40~150個的範圍內,上述Mtotal 的值與上述M100 的值滿足下述式(2)的關係的情況設定為合格。
下面,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不過,本發明不受以下記載的限制。
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在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具有防眩性硬塗層。
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沒有特別限制,適宜的是可見光的透光率優良(適宜透光率為90%以上)、透明性優良的基材(適宜霧度值為1%以下),可以列舉出例如在日本特開2008-90263號公報中記載的透明塑膠薄膜基材。作為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適宜使用光學雙折射少的基材。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例如還可以作為保護薄膜用於偏光板,此時,作為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適宜由三乙醯纖維素(TAC)、聚碳酸酯、丙烯酸系聚合物、環狀或具有降冰片烯結構的聚烯烴等形成的薄膜。另外,在本發明中,如後所述,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也可以是偏光元件本身。如果是這樣的構成,則不需要由TAC等形成的保護層,可以使偏光板的結構簡單化,所以可以減少偏光板或影像顯示裝置的製造工序數,提高生產效率。此外,當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是偏光元件時,防眩性硬塗層起到作為以往的保護層的作用。另外,如果是這樣的構成,則防眩性硬塗薄膜例如在安裝於液晶單元表面時,將兼有作為蓋板(cover plate)的功能。
本發明中,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制,但考慮到例如強度、處理性等作業性以及薄層性等方面,上述厚度適宜為10~500μm的範圍,更適宜為20~300μm的範圍,最適宜為30~200μm的範圍。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折射率沒有特別限制。上述折射率例如為1.30~1.80的範圍,適宜為1.40~1.70的範圍。
上述防眩性硬塗層是使用上述微粒和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而形成的。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可以列舉出例如熱硬化性樹脂、可通過紫外線或光而硬化的電離性射線硬化性樹脂。作為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還可以使用市售的熱硬化型樹脂或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等。
作為上述熱硬化型樹脂或紫外線硬化型樹脂,例如可以使用具有可藉由熱、光(紫外線等)或電子射線等而硬化的丙烯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種基團的硬化型化合物,可以列舉出例如矽樹脂、聚酯樹脂、聚醚樹脂、環氧樹脂、氨基甲酸乙酯樹脂、醇酸樹脂、螺縮醛樹脂、聚丁二烯樹脂、聚硫醇多烯樹脂、多元醇等多官能化合物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低聚物或預聚物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2種以上並用。
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中還可以使用例如具有丙烯酸酯基和甲基丙烯酸酯基中的至少一種基團的反應性稀釋劑。上述反應性稀釋劑可以使用例如在日本特開2008-88309號公報中記載的反應性稀釋劑,包括例如單官能丙烯酸酯、單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多官能丙烯酸酯、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等。作為上述反應性稀釋劑,適宜為3官能以上的丙烯酸酯、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這是因為能夠使防眩性硬塗層的硬度更加優良。作為上述反應性稀釋劑,還可以列舉出例如丁二醇甘油醚二丙烯酸酯、異氰脲酸的丙烯酸酯、異氰脲酸的甲基丙烯酸酯等。它們可以單獨使用1種,也可以2種以上並用。
用於形成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微粒的主要功能是:使形成的防眩性硬塗層表面成為凹凸形狀以賦予防眩性,此外,控制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霧度值。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霧度值可以通過控制上述微粒與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折射率差來設計。作為上述微粒,例如有無機微粒和有機微粒。上述無機微粒沒有特別限制,可以列舉出例如氧化矽微粒、氧化鈦微粒、氧化鋁微粒、氧化鋅微粒、氧化錫微粒、碳酸鈣微粒、硫酸鋇微粒、滑石微粒、高嶺土微粒、硫酸鈣微粒等。此外,有機微粒沒有特別限制,可以列舉出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樹脂粉末(PMMA微粒)、矽樹脂粉末、聚苯乙烯樹脂粉末、聚碳酸酯樹脂粉末、丙烯酸苯乙烯樹脂粉末、苯並胍胺樹脂粉末、蜜胺樹脂粉末、聚烯烴樹脂粉末、聚酯樹脂粉末、聚醯胺樹脂粉末、聚醯亞胺樹脂粉末、聚氟乙烯樹脂粉末等。這些無機微粒和有機微粒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二種以上並用。
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適宜為0.5~8μm的範圍。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如果大於上述範圍,則影像鮮明性下降,而如果小於上述範圍,則無法得到充分的防眩性,容易產生眩光也增強的問題。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較適宜為2~6μm的範圍,更加地適宜為2~5μm的範圍。另外,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亦適宜為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的33~62.5%的範圍。此外,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例如可以使用庫爾特計數法來測定。例如,使用利用了細孔電阻法的粒度分佈測定裝置(商品名:Coulter Multisizer、Beckman Coulter公司製),測定微粒通過上述細孔時與微粒的體積相當的電解液的電阻,由此測定上述微粒的數量和體積,算出重量平均粒徑。
上述微粒的形狀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以是珠狀的大致球形,也可以是粉末等的不定形,但宜為大致球形的微粒,更宜為縱橫尺寸比為1.5以下的大致球形的微粒,最適宜為球形的微粒。
上述微粒的配合比例是,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100重量份,宜為2~15重量份的範圍,更適宜為4~10重量份的範圍。
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適宜為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的1.6~3倍的範圍,更適宜為1.7~2.5倍的範圍。進而,從塗布性和鉛筆硬度的觀點出發,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適宜為3μm以上且低於7.5μm的範圍,宜調整上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以達到該厚度範圍。上述厚度如果為上述規定的範圍,則容易實現均衡性良好地含有大的凹凸和小的凹凸的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表面形狀,以兼顧螢光燈和臉部這兩者的反射眩光防止特性。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總霧度值在0~5%的範圍內。上述總霧度值是指根據JIS K 7136(2000年版)得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整體的霧度值(霧度)。上述總霧度值更宜為0.5~4%的範圍,進一步宜為1~3%的範圍。為了將總霧度值設定為上述範圍,宜選擇上述微粒和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使得上述微粒與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折射率差為0.001~0.02的範圍。由於總霧度值為上述範圍,所以可以得到鮮明的影像,而且可以提高在暗處的對比度。如果總霧度值過低,則容易產生反射眩光。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在防眩性硬塗層表面的凹凸形狀上,在所述防眩性硬塗層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長度上,超過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數量Ntotal 為15個以上,所述第1基準線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粗糙度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1μm者,並且,超過所述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中,當將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上的凸狀部的數量設定為N50 時,Ntotal 和N50 滿足0.4N50 /Ntotal 0.8的關係,並且,超過第2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數量為10個以下,所述第2基準線係與所述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2μm者。
如果所述Ntotal 少至低於15個,則難以獲得螢光燈和臉部的防眩性,在這方面是不適宜的。所述Ntotal 適宜為15~40個的範圍,更適宜為17~25個的範圍。表示比較大的凸狀部的數量N50 在相對於Ntotal 的比例(N50 /Ntotal )低於0.4時,難以得到螢光燈的防眩性,如果超過0.8,則難以得到臉部的防眩性。N50 /Ntotal 適宜為0.42~0.75的範圍,更適宜為0.45~0.7的範圍。超過與所述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2μm的第2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數量如果超過10個,則由於細而高度較高的凹凸變多,則無用的散射光增加,會關係到白色模糊。如果其Ntotal 的數量、N50 /Ntotal 以及超過第2基準線且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數量在規定的範圍,則這樣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均衡性良好地含有大的凹凸和小的凹凸,所以可以兼顧實現螢光燈和臉部這兩者的反射眩光防止特性,並可以改善白色模糊。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由於按照上述凸狀部的大小和數量以及比例進行了規定,進而由於具有上述範圍的霧度值所規定的內部散射,所以可以兼顧提高螢光燈和臉部的防眩性,並且可以防止白色模糊,還可以提高暗室環境下的對比度。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宜為:在所述防眩性硬塗層表面的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測定面積上,超過基準面的凸部的數量Mtotal 為40~150個的範圍內,所述基準面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於高度0.5μm者,Mtotal 和所述凸部中所述基準面的截面積為100μm2 以上的凸部數量M100 滿足0.15M100 /Mtotal 0.5的關係。Mtotal 如果為40個以上,則更容易獲得螢光燈和臉部的防眩性。另外,如果為150個以下,則能夠進一步防止白色模糊。上述Mtotal 適宜為40~120個的範圍,更適宜為45~100個的範圍。M100 /Mtotal 如果為上述範圍,則在螢光燈的防眩性方面是適宜的。M100 /Mtotal 適宜為0.17~0.45的範圍,更適宜為0.2~0.4的範圍。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例如可以通過下述方法製造:準備含有所述微粒、所述硬塗層形成材料以及溶劑的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在所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塗布所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從而形成塗膜;並使所述塗膜硬化,從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塗層。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製造中,也可以並用利用模具的轉印方式或噴砂、壓花輥等適宜的方式來賦予凹凸形狀的方法等。
上述溶劑沒有特別限制,可以使用各種溶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二種以上並用。根據硬塗層形成材料組成或微粒的種類、含量等,為了獲得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存在著最適合的溶劑種類或溶劑比例。
例如,對於後述的實施例中使用的硬塗層形成材料來說,在藉由使塗膜硬化而形成防眩性硬塗層時,作為上述溶劑,藉由使用醇系溶劑的比例為50重量%以上的溶劑,可以得到具有本發明的特性的防眩性硬塗薄膜。醇系溶劑的比例適宜為53~90重量%。霧度值、表面形狀等會根據溶劑的種類和比例的不同而變化,但如果使用上述醇系溶劑比例的溶劑,則可以得到適合的防眩性硬塗層,因而屬於適宜者。
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中可以添加各種流平劑。作為上述流平劑,可以列舉出例如氟系或聚矽氧系流平劑,宜為聚矽氧系流平劑。作為上述聚矽氧系流平劑,特別宜為反應性聚矽氧。透過添加上述反應性聚矽氧,可賦予表面光滑性,並可長時間持續保持耐擦傷性。另外,作為上述反應性聚矽氧,如果使用具有羥基的反應性聚矽氧,則在如後述那樣在上述防眩性硬塗層上形成含有矽氧烷成分者作為防反射層(低折射率層)時,可以提高上述防反射層與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密合性。
相對於上述樹脂成分整體100重量份,上述流平劑的配合量是例如為5重量份以下,適宜為0.01~5重量份的範圍。
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中,根據需要還可以在不損害性能的範圍內添加顏料、填充劑、分散劑、增塑劑、紫外線吸收劑、界面活性劑、防污劑、抗氧化劑、觸變劑等。這些添加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二種以上並用。
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中,可以使用例如在日本特開2008-88309號公報中記載的以往週知的光聚合起始劑。
作為將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塗布於透明塑膠薄膜基材上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噴注式塗布法、模塗法、旋塗法、噴塗法、凹版塗布法、輥塗法、棒塗法等塗布法。
通過塗布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而在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上形成塗膜,然後使上述塗膜硬化。適宜在上述硬化之前,使上述塗膜乾燥。上述乾燥例如可以是自然乾燥,也可以吹風的風乾,還可以是加熱乾燥,也可以是組合它們的方法。
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的塗膜的硬化手段沒有特別限制,但適宜為紫外線硬化。能量射線源的照射量以紫外線波長為365nm的累積曝光量計,適宜為50~500mJ/cm2 。照射量如果為50mJ/cm2 以上,則硬化變得更充分,形成的防眩性硬塗層的硬度也更充分。此外,照射量如果為500mJ/cm2 以下,則可以防止形成的防眩性硬塗層的著色。
如上所述地通過在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形成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可以製造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此外,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也可以用上述方法以外的製造方法來製造。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硬度以鉛筆硬度來說,儘管也受層的厚度的影響,但其具有例如2H以上的硬度。
作為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一例,可以列舉出在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一個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的例子。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含有微粒,由此使防眩性硬塗層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狀。此外,該例是在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單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也可以是在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兩面上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的防眩性硬塗薄膜。此外,該例的防眩性硬塗層是單層的,但本發明不限於此,上述防眩性硬塗層也可以是二層以上積層而成的多層結構。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在上述防眩性硬塗層上還可以配置防反射層(低折射率層)。例如,在影像顯示裝置上安裝有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情況下,使影像的可見性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光在空氣與防眩性硬塗層介面的反射增加。防反射層用於減少該表面反射。此外,防眩性硬塗層和防反射層也可以形成於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兩面。另外,防眩性硬塗層和防反射層分別也可以是二層以上積層而成的多層結構。
本發明中,上述防反射層是嚴格控制了厚度和折射率的光學薄膜或二層以上的上述光學薄膜積層而成者。上述防反射層是利用光的干涉效果,藉由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逆轉之相位相互抵消而表現防反射功能。表現防反射功能的可見光波長區域例如為380~780nm,特別是視感度高的波長區域為450~650nm的範圍,適宜按照使其中心波長550nm的反射率為最小的方式設計防反射層。
在基於光的干涉效果的上述防反射層的設計中,作為提高其干涉效果的手段,例如有增大上述防反射層與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折射率差的方法。一般而言,積層了二至五層的光學薄層(嚴格控制了厚度和折射率的薄膜)的結構的多層防反射層藉由以規定的厚度將折射率不同的成分形成多層,可以提高防反射層的光學設計的自由度,進一步提高防反射效果,還能使分光反射特性在可見光區域變得均勻(平坦)。對於上述光學薄膜,由於要求高的厚度精度,所以一般各層的形成是通過乾式的真空蒸鍍、濺鍍、CVD等來實施。
另外,為了防止污染物的附著和提高附著的污染物的除去容易性,適宜在上述防反射層上積層由含氟基的矽烷系化合物或含氟基的有機化合物等形成的污染防止層。
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適宜對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和上述防眩性硬塗層中的至少一者進行表面處理。如果對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則與上述防眩性硬塗層或偏光元件或偏光板的密合性進一步提高。此外,如果對上述防眩性硬塗層表面進行表面處理,則與上述防反射層或偏光元件或偏光板的密合性進一步提高。
在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一個面上形成有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為了防止彎曲發生,也可以對另一面進行溶劑處理。另外,在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一個面上形成有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為了防止彎曲發生,也可以在另一面上形成透明樹脂層。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通常可以通過黏合劑或接著劑將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之側與用於LCD的光學構件貼合。此外,進行該貼合時,也可以對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表面進行上述的各種表面處理。
作為上述光學構件,可以列舉出例如偏光元件或偏光板。偏光板一般是在偏光元件的一側或兩側具有透明保護薄膜的構成。當在偏光元件的兩面設置透明保護薄膜時,正背面的透明保護薄膜可以是相同材料,也可以是不同材料。偏光板通常配置於液晶單元的兩側。此外,偏光板按照使2片偏光板的吸收軸相互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
下面,對積層了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光學構件,以偏光板為例進行說明。通過使用接著劑或黏合劑等將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與偏光元件或偏光板積層,可以得到具有本發明的功能的偏光板。
上述偏光元件沒有特別限制,可以使用各種偏光元件。作為上述偏光元件,可以列舉出例如在聚乙烯醇系薄膜、部分縮甲醛化聚乙烯醇系薄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薄膜等親水性高分子薄膜上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質後單軸拉伸而得到之薄膜、聚乙烯醇的脫水處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脫鹽酸處理物等多烯系配列薄膜等。
作為在上述偏光元件的一面或兩面設置的透明保護薄膜,宜為透明性、機械強度、熱穩定性、水分遮蔽性、相位差值的穩定性等優良的薄膜。作為形成上述透明保護薄膜的材料,可以列舉出例如與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相同的材料。
作為上述透明保護薄膜,可以列舉出在日本特開2001-343529號公報(WO01/37007)中記載的高分子薄膜。上述高分子薄膜可以通過將上述樹脂組成物擠出成型為薄膜狀而製造。上述高分子薄膜由於相位差小,光彈係數小,所以在用於偏光板等的保護薄膜時,可以解決形變引起的不均勻等不利情況,此外由於透濕度小,所以加濕耐久性優良。
從偏光特性和耐久性等的觀點出發,上述透明保護薄膜宜為三乙醯纖維素等纖維素系樹脂制的薄膜和降冰片烯系樹脂制的薄膜。作為上述透明保護薄膜的市售品,可以列舉出例如商品名“FUJITAC”(富士軟片株式會社製)、商品名“ZEONOR”(日本Zeon公司製)、商品名“ARTON”(JSR公司製)等。上述透明保護薄膜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制,但從強度、處理性等作業性、薄層性等的觀點出發,上述厚度例如為1~500μm的範圍。
積層了上述防眩性硬塗薄膜的偏光板的構成沒有特別限制,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防眩性硬塗薄膜上依次積層了透明保護薄膜、上述偏光元件和上述透明保護薄膜的構成,也可以是在上述防眩性硬塗薄膜上依次積層了上述偏光元件、上述透明保護薄膜的構成。
本發明的影像顯示裝置除了使用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以外,與以往的影像顯示裝置具有同樣的構成。例如,在為LCD的情況,可以通過將液晶單元、偏光板等光學構件、以及根據需要使用的照明系統(背光燈等)等各構成部件適當組裝後安裝驅動電路等來製造。
本發明的液晶顯示裝置可以用於任意適當的用途。其用途例如有電腦監視器、筆記型電腦、影印機等OA機器、手機、鐘錶、數碼照相機、可攜式資訊終端(PDA)、可攜式遊戲機等可攜式機器、攝像機、電視機、微波爐等家用電器、後視監視器、汽車導航系統用監視器、汽車音響等車載用機器、商店用資訊監視器等展示機器、監視用監控器等警備機器、護理用監視器、醫療用監視器等護理與醫療機器等。
實施例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與比較例一起進行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受以下的實施例和比較例的限制。此外,下述實施例和比較例中的各種特性用下述方法進行評價或測定。
(總霧度值)
總霧度值的測定方法是,根據JIS K 7136(2000年版)的Haze(霧度),使用霧度計(株式會社村上色彩技術研究所製、商品名“HM-150”)測定。
(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
用黏合劑將MATSUNAMI公司製的玻璃板(厚度為1.3mm)貼合於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的一面上,使用高精度微細形狀測定器(商品名:Surfcorder ET4000、株式會社小坂研究所製),在截取值為0.8mm的條件下測定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表面形狀,求出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此外,上述高精度微細形狀測定器可自動算出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上述算術平均表面粗糙度Ra是根據JIS B 0601(1994年版)者。
(超過基準線的凸狀部數)
在通過上述表面形狀的測定而得到的粗糙度輪廓(F輪廓)中,將與上述輪廓的粗糙度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1μm的線設定為第1基準線,將與上述輪廓的粗糙度平均線平行且位於0.2μm的高度的線設定為第2基準線。在任意的測定區域4mm的直線上,將超過上述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數量的計測值設定為測定值Ntotal ,將超過上述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上的凸狀部數量的計測值設定為測定值N50 。另外,超過上述第2基準線的凸狀部中,將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的數量的計測值設定為測定值。凸狀部的數量的計測並不是計測峰的數量,而是計測橫斷上述基準線的部分的數量。
(超過基準面的凸部的數量及其面積)
用黏合劑將MATSUNAMI公司製的玻璃板(厚度為1.3mm)貼合於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的一面上,使用非接觸式三維表面形狀測定器(商品名:Wyko、日本Veeco株式會社製),在物鏡為10倍,測定面積為595μm×452μm的條件下測定上述防眩性硬塗層的表面形狀。將Z軸的下限設定為400nm,上限設定為500nm,用白黑的灰階表示測定的資料。通過該處理,可以僅將超過500nm的凸部設定為白色顯示。用JPEG形式保存該影像,用影像分析軟體(商品名:Azokun、Asahi Kasei Engineering株式會社製)打開保存的文件。在上述軟體的分析指令“粒子分析”下,將灰階二值化(閾值為210、小圖形除去5),測定超過500nm的各凸部的數量Mtotal 和截面積。將截面積為100μm2 以上的凸部的數量設定為M100
(臉部的防眩性評價)
(1)用黏合劑將黑色丙烯酸酯板(三菱RAYON株式會社製、厚度為2.0mm)貼合於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的一面上,製作消除了背面的反射的樣品。
(2)在一般使用顯示器的辦公室環境下(約1000Lx),按照下述基準用目視判定上述製作的樣品的防眩性。
判定基準
AA:無臉部的反射眩光,對可見性無影響。
A:有臉部的反射眩光,但實用上沒有問題。
B:有臉部的反射眩光,稍令人在意。
C:臉部的反射眩光明顯,非常令人在意。
(螢光燈的防眩性評價)
(1)用黏合劑將黑色丙烯酸酯板(三菱RAYON株式會社製、厚度為2.0mm)貼合於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的一面上,製作消除了背面的反射的樣品。
(2)在一般使用顯示器的辦公室環境下(約1000Lx),將上述製作的樣品配置於螢光燈的正下方,按照下述基準用目視判定防眩性。
判定基準
AA:無螢光燈的反射眩光,對可見性無影響。
A:反射眩光了螢光燈,但輪廓線看不清楚。
B:能看見螢光燈的輪廓線,稍令人在意。
C:螢光燈的輪廓線反射眩光明顯,非常令人在意。
(白色模糊評價)
(1)用黏合劑將黑色丙烯酸酯板(日東樹脂工業株式會社製、厚度為1.0mm)貼合於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未形成有防眩性硬塗層的一面上,製作消除了背面的反射的樣品。
(2)在一般使用顯示器的辦公室環境下(約1000Lx),以對於上述製作的樣品的平面呈垂直的方向為基準(0°),從60°的方向看,用目視觀察白色模糊現象,按照下述的判定基準進行評價。
判定基準
AA:幾乎沒有白色模糊。
A:有白色模糊,但對可見性的影響小。
B:白色模糊強,使可見性顯著下降。
(透明塑膠薄膜基材和硬塗層的折射率)
透明塑膠薄膜基材和硬塗層的折射率如下測定:使用Atago公司製的阿貝折射率儀(商品名:DR-M2/1550),選擇一溴萘作為中間液,對上述薄膜基材和上述硬塗層的測定面入射測定光,用上述裝置所示的規定的測定方法進行測定。
(微粒的折射率)
將微粒放置於載玻片上,在上述微粒上滴加折射率標準液,蓋上蓋玻片,製成試樣。在顯微鏡下觀察該試樣,將在微粒與折射率標準液的介面上最難看到微粒輪廓之處的折射率標準液之折射率設定為微粒的折射率。
(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
使用庫爾特計數法測定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具體而言,使用利用了細孔電阻法的粒度分佈測定裝置(商品名:Coulter Multisizer、Beckman Coulter公司製),測定微粒通過細孔時與微粒的體積相當的電解液的電阻,由此測定微粒的數量和體積,算出重量平均粒徑。
(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
使用株式會社MITUTOYO製的測微儀(microgauge)式厚度計,測定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整體厚度,從上述整體厚度中減去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厚度,從而算出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
(實施例1)
作為硬塗層形成材料,準備異氰脲酸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異弗爾酮二異氰酸酯聚氨酯構成的紫外線硬化型樹脂(DIC株式會社製、商品名“UNIDIC17-806”、固體成分:80重量%、溶劑:乙酸丁酯)。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硬化皮膜的折射率為1.53。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作為上述微粒的丙烯酸與苯乙烯的交聯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會社製、商品名“TECHPOLYMERXX-133AA”、重量平均粒徑:3.0μm、折射率:1.525)5重量份、流平劑(DIC株式會社製、商品名“GRANDIC PC-4100”)1.0重量份、光聚合起始劑(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商品名“Irgacure 907”)5重量份。用異丙醇(IPA)/環戊酮(CPN)混合溶劑(重量比70/30)稀釋該混合物,使得固體成分濃度為35重量%,從而調製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
作為透明塑膠薄膜基材,準備三乙醯纖維素薄膜(富士軟片株式會社製、商品名“TD80UL”、厚度:80μm、折射率:1.48)。使用Comma塗布器在上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一面上塗布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從而形成塗膜。
接著,在100℃加熱1分鐘以乾燥上述塗膜。然後,用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300mJ/cm2 的紫外線,對上述塗膜進行硬化處理以形成厚度為6.0μm的防眩性硬塗層,得到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實施例2)
除了用IPA稀釋上述混合物以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實施例2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實施例3)
除了用IPA稀釋上述混合物形成厚度為5.0μm的防眩性硬塗層以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實施例3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實施例4)
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微粒10重量份、上述流平劑0.5重量份,用IPA/甲苯混合溶劑(重量比75/25)稀釋上述混合物,使得固體成分濃度為50重量%,形成厚度為5.0μm的防眩性硬塗層,除此以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實施例4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1)
除了形成厚度為4.5μm的防眩性硬塗層以外,用與實施例2同樣的方法得到比較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2)
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微粒10重量份,形成厚度為6.4μm的防眩性硬塗層,除此以外,用與實施例2同樣的方法得到比較例2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3)
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流平劑0.5重量份,用IPA/CPN混合溶劑(重量比40/60)稀釋上述混合物,使得固體成分濃度為45重量%,形成厚度為8.0μm的防眩性硬塗層,除此以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比較例3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4)
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流平劑0.5重量份,用CPN稀釋上述混合物,使得固體成分濃度為50重量%,除此以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比較例4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5)
除了形成厚度為6.0μm的防眩性硬塗層以外,用與實施例4同樣的方法得到比較例5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6)
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微粒12重量份、上述流平劑0.5重量份,稀釋上述混合物,使得固體成分濃度為45重量%,形成厚度為5.5μm的防眩性硬塗層,除此以外,用與實施例2同樣的方法得到比較例6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7)
作為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準備以(A)成分合計:(B)成分=2:3的重量比含有(A)成分和(B)成分的硬塗層形成材料(JSR株式會社製、商品名“OPSTAR Z7540”、固體成分:56重量%、溶劑:乙酸丁酯/甲乙酮(MEK)=76/24),其中(A)成分:二季戊四醇和異弗爾酮二異氰酸酯系聚氨酯、(B)成分:表面經過有機分子修飾的二氧化矽粒子(重量平均粒徑為100nm以下)。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硬化皮膜的折射率為1.485。相對於上述硬塗層形成材料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作為上述微粒的丙烯酸與苯乙烯的交聯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株式會社製、商品名“TECHPOLYMERXX80AA”、重量平均粒徑:5.5μm、折射率:1.515)5重量份、流平劑(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製、商品名“GRANDIC PC-4100”)0.1重量份、光聚合起始劑(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製、商品名“Irgacure 127”)0.5重量份。稀釋該混合物,使得固體成分濃度為45重量%,乙酸丁酯/MEK比例為2/1,從而調製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
除了使用上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形成厚度為9μm的防眩性硬塗層以外,用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比較例7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比較例8)
相對於上述紫外線硬化型樹脂(DIC株式會社製、商品名“UNIDIC17-806”)的樹脂固體成分100重量份,混合上述流平劑1.0重量份,上述光聚合起始劑5重量份,用IPA稀釋上述混合物,使得固體成分濃度為2重量%,從而得到塗布液,在實施例1中得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防眩性硬塗層上使用Comma塗布器塗布上述塗布液以形成塗膜。接著,在100℃加熱1分鐘以乾燥上述塗膜。然後,用高壓水銀燈照射累積光量為300mJ/cm2 的紫外線,對上述塗膜進行硬化處理以形成厚度為0.1μm的層,得到比較例8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對如上所述得到的實施例1~4和比較例1~8的各防眩性硬塗薄膜測定或評價各種特性。其結果示於第1~12圖和下述表1中。
如上述表1所示,在實施例中,對於螢光燈的防眩性、臉部的防眩性以及白色模糊的所有特性來說,都獲得了良好的結果。另一方面,在比較例中,儘管對於螢光燈的防眩性、臉部的防眩性以及白色模糊的一部分特性來說,獲得了良好的結果,但無法對所有的特性都獲得良好的結果。
即,在比較例1和2中,儘管能夠確保螢光燈和臉部的防眩性,但由於超過與所述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2μm的第2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的數量為10個以上,所以發生了多餘的散射,在白色模糊評價中無法得到良好的結果。在比較例3~5中,由於Ntotal 低於15個,所以螢光燈和臉部的防眩性無法得到良好的結果。在比較例6和7中,由於N50 /Ntotal 低於0.4,所以儘管臉部的防眩性良好,但螢光燈的防眩性無法得到良好的結果。在比較例8中,由於N50 /Ntota 超過0.8,所以儘管螢光燈的防眩性良好,但臉部的防眩性無法得到良好的結果。本發明中通過測定規定的凸狀部的數量、大小以及霧度值,則不進行目視評價也能夠把握螢光燈的防眩性、臉部的防眩性以及白色模糊等可見性的傾向。
第1~12圖是上述實施例和比較例中得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在上述實施例得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與上述比較例得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相比,整體上均衡性良好地含有大的凹凸和小的凹凸。如上述實施例那樣的表面凹凸形狀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中,凸狀部的大小、數量和比例均在規定的範圍,進而,由於滿足規定的霧度值,所以可以作為防眩性硬塗薄膜而良好地使用。
根據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可以具有兼顧螢光燈的防眩性和臉部的防眩性,並且可以防止白色模糊。另外,通過低霧度化,可以提高暗室環境下的影像顯示裝置的黑顯示時的黑色濃度。因此,本發明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可以合適地用於例如偏光板等光學構件、液晶面板和LCD等影像顯示裝置,其用途沒有限制,可以適用於廣泛的領域。進而,本發明中通過測定規定的凸狀部的數量等,則不進行目視評價也能夠把握防眩性、白色模糊等可見性的傾向,作為防眩性薄膜的評價指標也是有效的。
第1(a)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0~1mm的範圍)。
第1(b)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1~2mm的範圍)。
第1(c)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2~3mm的範圍)。
第1(d)圖是表示實施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2圖是實施例2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4mm測定長度的輪廓。(a)是0~1mm的範圍,(b)是1~2mm的範圍,(c)是2~3mm的範圍,(d)是3~4mm的範圍。
第3圖是實施例3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4mm測定長度的輪廓。(a)是0~1mm的範圍,(b)是1~2mm的範圍,(c)是2~3mm的範圍,(d)是3~4mm的範圍。
第4圖是實施例4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4mm測定長度的輪廓。(a)是0~1mm的範圍,(b)是1~2mm的範圍,(c)是2~3mm的範圍,(d)是3~4mm的範圍。
第5圖是表示比較例1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0~1mm的範圍)。
第6圖是表示比較例2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7圖是表示比較例3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8圖是表示比較例4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9圖是表示比較例5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10圖是表示比較例6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0~1mm的範圍)。
第11圖是表示比較例7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第12圖是表示比較例8的防眩性硬塗薄膜的截面表面形狀的輪廓(、4mm測定長度中的3~4mm的範圍)。

Claims (9)

  1. 一種防眩性硬塗薄膜,其在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具有含有微粒的防眩性硬塗層,其特徵在於,所述防眩性硬塗薄膜的總霧度值在0~5%的範圍內,在所述防眩性硬塗層表面的任意部位的4mm長度上,超過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的數量Ntotal 為15個以上,所述第1基準線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粗糙度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1μm者,並且,超過所述第1基準線的凸狀部中,當將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上的凸狀部的數量設定為N50 時,Ntotal 和N50 滿足下述式(1)的關係,並且,超過第2基準線的凸狀部中,所述平均線橫斷所述凸狀部的部分的線段長度為50μm以下的凸狀部的數量為10個以下,所述第2基準線係與所述平均線平行且位於高度0.2μm者,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其中,在所述防眩性硬塗層表面任意部位的595μm×452μm測定面積上,超過基準面的凸部的數量Mtotal 在40~150個的範圍內,所述基準面係與表面粗糙度輪廓的粗糙度平均面平行且位於高度0.5μm者,Mtotal 和所述凸部中所述基準面之截面積為100μm2 以上的凸部的數量M100 滿足下述式(2)的關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其中,所述防眩性硬塗層是使用所述微粒和硬塗層形成材料而形成的,所述硬塗層形成材料與所述微粒的折射率之差為0.001~0.02的範圍,且含有一種以上的重量平均粒徑為0.5~8μm的範圍的球狀或不定形的微粒作為所述微粒,而且,相對於所述硬塗層形成材料100重量份,含有2~15重量份的範圍的所述微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其中,所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為所述微粒的重量平均粒徑的1.6~3倍的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其中,所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厚度為3μm以上且低於7.5μm。
  6. 一種偏光板,其具有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和偏光元件。
  7.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
  8.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具備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偏光板。
  9. 一種防眩性硬塗薄膜的製造方法,其為製造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該製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準備含有所述微粒、硬塗層形成材料以及溶劑的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的工序, 在所述透明塑膠薄膜基材的至少一個面上塗布所述防眩性硬塗層形成材料,從而形成塗膜的工序,以及使所述塗膜硬化,從而形成所述防眩性硬塗層的工序;在所述製造方法中,使用醇系溶劑的比例為50重量%以上的溶劑作為所述溶劑。
TW99133843A 2009-10-07 2010-10-05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TWI4672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33938A JP2011081217A (ja) 2009-10-07 2009-10-07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29820A TW201129820A (en) 2011-09-01
TWI467215B true TWI467215B (zh) 2015-01-01

Family

ID=4382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3843A TWI467215B (zh) 2009-10-07 2010-10-05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91046B2 (zh)
JP (1) JP2011081217A (zh)
KR (1) KR101482288B1 (zh)
CN (1) CN102033250B (zh)
TW (1) TWI467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2720B2 (ja) * 2009-10-07 2014-06-1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909454B2 (ja) * 2012-03-30 2016-04-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980656B2 (ja) * 2012-11-09 2016-08-31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エンボスロールを用いた溶融押出し法によって製造されたランダムな三次元表面形状に起因して光が屈折して拡散する機能を有する等方性光拡散マットフィルムの表面形状を評価するシステム
JP2014153502A (ja) * 2013-02-07 2014-08-25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05604B2 (ja) * 2014-01-30 2017-10-04 平岡織染株式会社 光源カバー用可撓性膜材
KR102018287B1 (ko) * 2015-09-11 2019-09-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반사 방지 필름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924003B (zh) * 2016-02-01 2020-08-25 Agc株式会社 透光性结构体
JP6414173B2 (ja) * 2016-09-30 2018-10-31 Jnc株式会社 防眩性反射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防眩性反射防止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764944B (zh) 2016-10-07 2022-05-21 日商日塗汽車塗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積層構件及光學積層構件之製造方法
KR20190090224A (ko) * 2018-01-24 2019-08-01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광학용 고투명 필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2928A (en) * 1996-09-02 2000-03-28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Fluorocarbon resin sheet and glass laminate
US6639725B2 (en) * 2001-05-18 2003-10-2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otective, diffusive fil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6913365B2 (en) * 2001-02-08 2005-07-05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ght diffusive protective film
US20090128915A1 (en) * 2007-11-15 2009-05-21 Chang-Jian Weng Antiglare film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mak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1829B2 (ja) 2004-03-29 2011-03-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積層体
TWI411817B (zh) * 2005-02-21 2013-10-1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laminates
TWI409169B (zh) * 2005-02-21 2013-09-2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laminate
TWI417564B (zh) * 2005-02-21 2013-12-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for optical laminate
TWI406770B (zh) * 2005-02-21 2013-09-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laminate
TW200641387A (en) * 2005-02-21 2006-12-01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Anti-glare optical multilayer body
US7848021B2 (en) * 2006-02-17 2010-12-07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07249191A (ja) 2006-02-17 2007-09-27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264113A (ja) 2006-03-27 2007-10-11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70243370A1 (en) * 2006-04-05 2007-10-18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JP4990665B2 (ja) 2006-04-05 2012-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0582818C (zh) * 2006-04-26 2010-01-2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硬涂薄膜及其制造方法、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P5008059B2 (ja) * 2006-04-26 2012-08-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220286B2 (ja) * 2006-06-15 2013-06-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058723A (ja) 2006-08-31 2008-03-13 Sharp Corp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86878A (ja) 2007-05-15 2008-11-27 Nof Corp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プレイ
JP2009070815A (ja) 2007-08-21 2009-04-02 Fujifilm Corp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9098658A (ja) 2007-09-25 2009-05-07 Fujifilm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98657A (ja) 2007-09-26 2009-05-07 Fujifilm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5139781B2 (ja) 2007-11-21 2013-02-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機能性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JP5149052B2 (ja) 2008-03-28 2013-02-20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JP4510124B2 (ja) * 2008-03-31 2010-07-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用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365999B (en) * 2008-07-31 2012-06-11 Benq Materials Corp Antiglare film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42928A (en) * 1996-09-02 2000-03-28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Fluorocarbon resin sheet and glass laminate
US6913365B2 (en) * 2001-02-08 2005-07-05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Light diffusive protective film
US6639725B2 (en) * 2001-05-18 2003-10-28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otective, diffusive fil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20090128915A1 (en) * 2007-11-15 2009-05-21 Chang-Jian Weng Antiglare film and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mak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81217A (ja) 2011-04-21
US20110080644A1 (en) 2011-04-07
US8591046B2 (en) 2013-11-26
KR101482288B1 (ko) 2015-01-26
CN102033250A (zh) 2011-04-27
TW201129820A (en) 2011-09-01
KR20110037840A (ko) 2011-04-13
CN102033250B (zh) 2014-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7215B (zh)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JP5283131B2 (ja) 画像表示装置用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I480570B (zh) 防眩性硬塗薄膜、使用其之偏光板及影像顯示裝置、以及防眩性硬塗薄膜之製造方法
TWI565964B (zh) 防眩性薄膜、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US20110080643A1 (e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same
JP5008059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8124215B2 (e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optical device,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US20070291367A1 (en) Hard-coated antiglare film, and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90231713A1 (en) Laser pointer visibility improving film,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and laser pointer display method
JP2009288655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評価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JP2013178534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288650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618943B (zh) 影像顯示裝置、防眩性薄膜及防眩性薄膜之製造方法
JP5470433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
US9971064B2 (en) Optical fil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image display device
JP2015057655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3178533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0204479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552516B2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3167890A (ja)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