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6812B - 雙面饋紙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面饋紙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6812B
TWI466812B TW101126281A TW101126281A TWI466812B TW I466812 B TWI466812 B TW I466812B TW 101126281 A TW101126281 A TW 101126281A TW 101126281 A TW101126281 A TW 101126281A TW I466812 B TWI466812 B TW I4668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double
rotating piece
feeding device
si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6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4704A (zh
Inventor
Shang Hsien Tsai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1126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6812B/zh
Priority to US13/599,799 priority patent/US8579275B1/en
Publication of TW2014047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47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6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68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1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 B65H29/1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ans of the nip between two, or between two sets of, moving tapes or bands or roll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7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part of a loop, e.g. using a return lo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04N1/00575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 H04N1/0058Inverting the sheet prior to refeeding using at least one dead-end path, e.g. using a sheet eject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2Removing sheets from a stack or inputting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31Ejecting or st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220/00Function indicators
    • B65H2220/09Function indicators indicating that several of an entity are pres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40Toothed gearings
    • B65H2403/42Spur gearing
    • B65H2403/421Spur gearing involving at least a gear with toothless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3/00Power transmission; Driving means
    • B65H2403/70Clutches; Couplings
    • B65H2403/72Clutches, brakes, e.g. one-way clutch +F20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4Roller pairs with relative movement of the rollers to / from each other
    • B65H2404/1442Tripp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2Distance
    • B65H2511/224Nip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belts or between rollers and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3/00Dynamic entities; Timing aspects
    • B65H2513/50Timing
    • B65H2513/51Sequence of pro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1Image rea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1Digital copier; digital 'photocop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雙面饋紙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雙面饋紙裝置,尤其是指一種出紙機構可分離之雙面饋紙裝置。
為了提升雙面紙張作業之效率,目前的辦公室機器,例如影印裝置、列印裝置或掃描裝置等,經常配置雙面饋紙裝置,用以自動饋送紙張之雙面至辦公室機器以進行掃描、複印等紙張作業。
請參閱圖1所示,圖1為習知雙面饋紙裝置之示意圖。如圖1所示,習知雙面饋紙裝置10包括一第一饋紙通道11、一第二饋紙通道12、一出紙口13、一出紙機構14、一電磁閥17以及複數傳動輪18,其中出紙機構14包括一出紙主動輪15以及一出紙惰輪16,且出紙主動輪15接觸於出紙惰輪16。
如圖1所示,出紙機構14設置於出紙口13,用以將紙張饋出或饋入雙面饋紙裝置10。電磁閥17連接於出紙機構14之出紙惰輪16,用以帶動出紙惰輪16產生位移。
此外,傳動輪18設置於第二饋紙通道12中,用以傳送第一饋紙通道11或第二饋紙通道12中的紙張。第一饋紙通道11與第二饋紙通道12設置於習知雙面饋紙裝置10之內部,用以使紙張通過。
以下進行紙張雙面饋送步驟的說明。當紙張進入習知雙面饋紙裝 置10後,紙張經過第一饋紙通道11而被饋出出紙口13。接著,出紙機構14將紙張饋入第二饋紙通道12,並且經過傳動輪18之傳送而被饋出出紙口13。
為了避免因通過第二饋紙通道12之紙張的長度過長,使得紙張之前端與其他剛被饋入第二饋紙通道12的部份發生重疊現象,導致紙張之前端無法順利被饋出出紙口13,當紙張經由出紙機構14被饋入第二饋紙通道12,且抵達傳動輪18而確保紙張能繼續被饋送後,習知雙面饋紙裝置10之電磁閥17帶動出紙惰輪16產生位移,導致出紙惰輪16遠離出紙主動輪15,進而使得紙張之前端順利通過出紙口13。
雖然利用電磁閥帶動出紙惰輪遠離出紙主動輪,使得出紙主動輪與出紙惰輪之間產生間隙,能夠解決因紙張重疊而無法順利被饋出出紙口之問題,但電磁閥的單價高,運用電磁閥無疑將增加雙面饋紙裝置的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低成本的雙面饋紙裝置。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雙面饋紙裝置,包括第一饋紙通道、第二饋紙通道以及出紙口,雙面饋紙裝置包括:動力源,用以提供動力;取紙機構,用以饋入紙張至第一饋紙通道,其中取紙機構包 括驅動軸,且驅動軸連接於動力源;出紙機構,設置於出紙口,包括:出紙主動輪,連接於動力源,用以將紙張饋出第一饋紙通道後饋入第二饋紙通道;以及出紙惰輪,接觸於出紙主動輪;以及連動機構,動力連接動力源與出紙惰輪,當紙張被饋出第一饋紙通道,且經由出紙機構饋入第二饋紙通道後,動力源驅動連動機構,用以使出紙惰輪產生位移而遠離出紙主動輪。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動機構連接於驅動軸與出紙惰輪,當紙張經由出紙機構饋入第二饋紙通道後,動力源驅動取紙機構帶動連動機構,用以使出紙惰輪產生位移而遠離出紙主動輪。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取紙機構更包括取紙輪以及分紙輪,用以饋入紙張至第一饋紙通道,其中分紙輪固設於驅動軸。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動力源為馬達。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上蓋,驅動軸穿設於上蓋。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側壁,驅動軸穿設於側壁。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複數傳動輪,複數傳動輪設置於第一饋紙通道與第二饋紙通道之中,且複數傳動輪連接於動力源。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套設於驅動軸,且設置於驅動軸之側;第一單向離合器,用以連接驅動軸與第一齒輪; 第二齒輪,嚙合於第一齒輪;旋轉片,設置於第二齒輪之側;第二單向離合器,用以連接第二齒輪與旋轉片;以及連接元件,其中連接元件之端連接於旋轉片,且連接元件之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一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遠離出紙主動輪,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二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接近出紙主動輪。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側壁,側壁包括第一擋塊以及第二擋塊,且第一擋塊與第二擋塊分別設置於旋轉片之二側,當旋轉片以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第一擋塊時,旋轉片停止旋轉,當旋轉片以第二方向旋轉而接觸至第二擋塊時,旋轉片停止旋轉。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可撓性線材。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皮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單向離合器與第二單向離合器為彈簧,且第一單向離合器與第二單向離合器的螺旋方向相反。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更包括座體,其中出紙惰輪固設於座體,且連接元件之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之座體。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動機構包括:第一單向離合器,套設於驅動軸;第二單向離合器,連接於第一單向離合器;旋轉片,連接於第二單向離合器;以及 連接元件,其中連接元件之端連接於旋轉片,且連接元件之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一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遠離出紙主動輪,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二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接近出紙主動輪。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側壁,側壁包括第一擋塊以及第二擋塊,且第一擋塊與第二擋塊分別設置於旋轉片之二側,當旋轉片以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第一擋塊時,旋轉片停止旋轉,當旋轉片以第二方向旋轉而接觸至第二擋塊時,旋轉片停止旋轉。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可撓性線材。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皮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單向離合器與第二單向離合器為彈簧,且第一單向離合器與第二單向離合器的螺旋方向相反。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更包括座體,其中出紙惰輪固設於座體,且連接元件之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之座體。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動機構包括:缺齒齒輪,套設於驅動軸,且設置於驅動軸之側,其中缺齒齒輪包括齒部,且齒部環繞於缺齒齒輪之部分圓周;單向離合器,套設於驅動軸,用以連接驅動軸與缺齒齒輪;齒輪,嚙合於缺齒齒輪之齒部;旋轉片,設置於齒輪之側;以及連接元件,其中連接元件之端連接於旋轉片,且連接元件之 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一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遠離出紙主動輪,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二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接近出紙主動輪。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包括一擋塊,且該擋塊設置於該缺齒齒輪之一側,當該缺齒齒輪以該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擋塊時,該缺齒齒輪停止旋轉,當該缺齒齒輪以該第二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擋塊時,該缺齒齒輪停止旋轉。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可撓性線材。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皮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更包括座體,其中出紙惰輪固設於座體,且連接元件之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之座體。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複數傳動輪,複數傳動輪設置於第一饋紙通道與第二饋紙通道之中,且複數傳動輪連接於另一動力源。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動機構包括:旋轉片,設置於驅動軸之側;單向離合器,用以連接驅動軸與旋轉片;以及連接元件,其中連接元件之端連接於旋轉片,且連接元件之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一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遠離出紙主動輪,當驅動軸驅動旋轉片以第二方向旋轉時,連接元件帶動出紙惰輪接近出紙主動輪。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側壁、擋塊以及感測器,擋塊與感測 器設置於側壁,且擋塊與感測器分別設置於旋轉片之二側,當旋轉片以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擋塊時,旋轉片停止旋轉,當旋轉片以第二方向旋轉而觸發感測器時,旋轉片停止旋轉。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可撓性線材。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連接元件為皮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單向離合器與第二單向離合器為彈簧,且第一單向離合器與第二單向離合器的螺旋方向相反。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更包括座體,其中出紙惰輪固設於座體,且連接元件之另一端連接於出紙機構之座體。
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裝設於影印裝置、列印裝置、掃描裝置或是其他常見辦公室機器。於本較佳實施例中,雙面饋紙裝置裝設於掃描裝置之上,用以饋送紙張以進行掃描,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2與圖4,圖2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剖面圖,而圖4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2所示,雙面饋紙裝置20設置於掃描裝置90的上方。
如圖2與圖4所示,雙面饋紙裝置20包括一第一饋紙通道21、一第二饋紙通道22、一出紙口23、一取紙機構25、傳動輪252a、252b、一出紙機構26、連動機構27以及一上蓋28。
請先參閱圖2。取紙機構25包括一驅動軸251、一取紙輪253 以及一分紙輪254。出紙機構26包括一出紙主動輪261以及一出紙惰輪262,且出紙主動輪261接觸於出紙惰輪262。
第一饋紙通道21與第二饋紙通道22設置於雙面饋紙裝置20之內部,用以使紙張通過。當紙張進行雙面饋送時,紙張首先進入第一饋紙通道21,並通過第一饋紙通道21而饋出出紙口23,接著再反向通過出紙口23而饋入第二饋紙通道22。
於以下說明的各種較佳實施例中,為了達到小型化機器的目的,第一饋紙通道21與第二饋紙通道22具有部分共用通道,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閱圖2。取紙機構25設置於第一饋紙通道21之前端,分紙輪254固設於驅動軸251,且驅動軸251驅動分紙輪254與取紙輪253旋轉,用以將紙張饋入雙面饋紙裝置20。出紙口23位於第一饋紙通道21之末端。傳動輪252a、252b設置於第一饋紙通道21與第二饋紙通道22之中,用以傳送第一饋紙通道21或第二饋紙通道22之中的紙張。
出紙機構26設置於出紙口23,用以將紙張饋出第一饋紙通道21。當雙面饋紙裝置20進行雙面紙張饋送時,出紙機構26先將第一饋紙通道21中的紙張饋出出紙口23,再將紙張饋入第二饋紙通道22。
需要闡明的是,為了因應各種雙面饋紙裝置的不同功能,目前市面上常見的雙面饋紙裝置具有多種動力配置,例如,取紙機構與出紙機構共用動力源,用以降低製造成本;或是取紙機構與出紙機構分 別連接不同的動力源,用以加強對取紙機構的控制。此外,設置驅動軸的位置亦隨著功能不同而有所差異。舉例來說,將驅動軸裝設於雙面饋紙裝置之上蓋以利於排除卡紙狀況;或是將驅動軸裝設於雙面饋紙裝置之側壁以簡化組裝過程。
因此,下文以數個常見的動力配置與驅動軸設置位置為例,並且針對不同的雙面饋紙裝置提出其對應的連動結構設計。然而,本發明之連動結構的各種較佳實施例皆依據相同的設計原理,且其應用的雙面饋紙裝置亦不限於下列的雙面饋紙裝置。
首先,進行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的說明。於第一實施例中,雙面饋紙裝置之取紙機構與出紙機構共用動力源,且驅動軸裝設於雙面饋紙裝置之上蓋。如圖4所示,驅動軸251穿設於上蓋28。
請參閱圖3,圖3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3所示,雙面饋紙裝置20包括一動力源24,其中驅動軸251、傳動輪252a、252b與出紙主動輪261分別連接於動力源24,連動機構27連接於驅動軸251,而出紙惰輪262連接於連動機構27。
動力源24提供動力並且帶動驅動軸251、傳動輪252a、252b、出紙主動輪261與出紙惰輪262進行旋轉,而被驅動的驅動軸251則帶動連動機構27連動出紙惰輪262。關於連動機構27之作動細節將於稍後描述。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動力源24為一馬達,例如直流馬達,但並不以此為限。
以下將對於第一實施例之連動機構27進行詳細說明。如圖4所 示,取紙機構25包括驅動軸251,連動機構27包括一第一齒輪271、一第一單向離合器272、一第二齒輪273、一旋轉片274、一第二單向離合器275以及一連接元件276。
請參閱圖4。第一齒輪271套設於驅動軸251,且設置於驅動軸251之一側。第一單向離合器272連接驅動軸251與第一齒輪271,當驅動軸251旋轉時,第一單向離合器272帶動第一齒輪271以相同方向旋轉。第二齒輪273設置於第一齒輪271之一側,且嚙合於第一齒輪271,當第一齒輪271旋轉時,第一齒輪271帶動第二齒輪273以一反方向旋轉。
旋轉片274設置於雙面饋紙裝置20之側壁29上,且軸向設置於第二齒輪273之一側,其中側壁29包括第一擋塊291以及第二擋塊292,且第一擋塊291與第二擋塊292分別設置於旋轉片274之二側。再則,第二單向離合器275連接第二齒輪273與旋轉片274,當第二齒輪273旋轉時,第二單向離合器275帶動旋轉片274以相同方向旋轉。
請繼續參閱圖4,連接元件276之一端277連接於旋轉片274,且連接元件276之另一端278連接於出紙機構26,其中連接元件276繞經一或多個滑輪80以改變方向,但並不以此為限。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26更包括一座體263,其中座體263之一端264固設於雙面饋紙裝置20(圖中未示),而座體263之另一端265用以固設出紙惰輪262。
此外,第一單向離合器272與第二單向離合器275可選用彈簧,但並不以此為限,其中第一單向離合器272與第二單向離合器275的螺旋方向相反,用以提供不同旋轉方向的離合效果。連接元件276可利用習知的可撓性線材,例如金屬線、尼龍繩或皮帶等,但並不以此為限。
接下來請參閱圖5~11以及圖12~13,圖5~11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圖12~13為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首先,如圖5所示,雙面饋紙裝置20進行取紙,驅動軸251以一第二方向A旋轉,並且帶動取紙機構25將紙張S被饋入第一饋紙通道21。請一併參閱圖12,如圖12所示,當驅動軸251以第二方向A旋轉時,第一齒輪271以第二方向A旋轉而帶動第二齒輪273以一第一方向B旋轉,進而驅動旋轉片274以第一方向B旋轉。
為了使紙張S在抵達傳動輪252a前依舊具有前進的動力,取紙機構25之驅動軸251必須持續旋轉以驅動分紙輪254與取紙輪253。然而,若不加以限制旋轉片274的旋轉角度,則將導致旋轉片274之連接元件276過度拉扯,而造成連接元件276形變或斷裂等不可逆傷害。因此,旋轉片274之一側設有第一擋塊291。當旋轉片274以第一方向B旋轉而接觸至第一擋塊291時,旋轉片274與第一擋塊291之間的阻力大於第一齒輪271與第一單向離合器272之間的干涉量,使得旋轉片274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276之目的。
如圖6所示,當紙張S饋入第一饋紙通道21並抵達傳動輪252a時,為了避免紙張S同時受力於傳動輪252a與取紙機構25,進而造成紙張S的拉扯變形,取紙機構25之驅動軸251將停止旋轉。此時,取紙機構25為靜止狀態,而傳動輪252a繼續饋送紙張S至傳動輪252b,並經由傳動輪252b傳送至出紙機構26。
請繼續參閱圖6,出紙機構26之出紙主動輪261以第一方向B旋轉。當紙張S抵達出紙機構26時,出紙主動輪261饋送紙張S至出紙口23。
如圖7所示,為了進行紙張S之雙面饋紙,當紙張S之末端遠離傳動輪252b而即將饋出第一饋紙通道21時,動力源24(如圖3)改變旋轉方向,使得出紙機構26之出紙主動輪261以第二方向A旋轉,並傳送紙張S至第二饋紙通道22。
如圖8所示,當紙張S饋入第二饋紙通道22並抵達傳動輪252b時,取紙機構25之驅動軸251恢復旋轉,且驅動軸251以第一方向B旋轉。如圖13所示,當驅動軸251以第一方向B旋轉時,第一齒輪271以第一方向B旋轉而帶動第二齒輪273以第二方向A旋轉,進而驅動旋轉片274以第二方向A旋轉。
請繼續參閱圖13,旋轉片274帶動連接元件276往第二擋塊292之方向移動,並且帶動座體263往第二方向A旋轉,使得出紙惰輪262遠離出紙主動輪261而形成一間隙G。
為了避免旋轉片274過度旋轉,使得連接元件276過度拉扯而 造成連接元件276形變或斷裂等不可逆傷害。因此,旋轉片274之另一側設有第二擋塊292。當旋轉片274以第二方向A旋轉而接觸至第二擋塊292時,旋轉片274與第二擋塊292之間的阻力大於第一齒輪271與第一單向離合器272之間的干涉量,使得旋轉片274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276之目的。
如圖9所示,當紙張S之前端經由傳動輪252b而抵達傳動輪252a時,動力源24(如圖3)再度改變旋轉方向,使得傳動輪252a以第一方向B旋轉,並傳送紙張S至出紙機構26。為了保持出紙主動輪261與出紙惰輪262之間的間隙G,取紙機構25之驅動軸251將停止旋轉。此時,取紙機構25為靜止狀態。
如圖10所示,傳動輪252a、252b繼續傳送紙張S。當紙張S之前端抵達出紙機構26時,紙張S之前端與其他剛被饋入第二饋紙通道22的部份發生重疊現象。此時,出紙主動輪261與出紙惰輪262之間的間隙G避免紙張S重疊而造成的卡紙問題,進而使紙張之前端順利被饋出出紙口23。
如圖11所示,當紙張S之末端接近傳動輪252b時,取紙機構25之驅動軸251恢復旋轉,且驅動軸251以第二方向A旋轉。請一併參閱圖12,如圖12所示,當驅動軸251以第二方向A旋轉時,第一齒輪271以第二方向A旋轉而帶動第二齒輪273以第一方向B旋轉,進而驅動旋轉片274以第一方向B旋轉。
旋轉片274帶動連接元件276往第一擋塊291之方向移動,並 且帶動座體263往第一方向B旋轉,使得出紙惰輪262接觸出紙主動輪261。當旋轉片274以第一方向B旋轉而接觸至第一擋塊291時,旋轉片274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276之目的。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請參閱圖14,圖14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如圖14所示,取紙機構25包括驅動軸251,側壁29包括一擋塊293,連動機構37包括一缺齒齒輪371、單向離合器373、一齒輪374、一旋轉片375以及一連接元件376,其中缺齒齒輪371具有齒部372以及凸柱379,且齒部372環繞於缺齒齒輪371之部分圓周。
於第二實施例中,雙面饋紙裝置之取紙機構與出紙機構共用動力源,且驅動軸裝設於雙面饋紙裝置之上蓋。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與圖4之第一實施例並無太大差異,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連動機構37之組成元件不同。
請繼續參閱圖14。擋塊293位於缺齒齒輪371之一側。缺齒齒輪371套設於驅動軸251,且設置於驅動軸251之一側。單向離合器373套設於驅動軸251,用以連接驅動軸251與缺齒齒輪371。齒輪374嚙合於缺齒齒輪371之齒部372。旋轉片375設置於齒輪374之一側。此外,連接元件376之一端377連接於旋轉片375,且連接元件376之一另一端378連接於出紙機構26,其中連接元件376繞經一或多個滑輪80以改變方向,但並不以此為限。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26更包括一座體263,座體263 之一端264固設於雙面饋紙裝置20(圖中未示),而座體263之另一端265用以固設出紙惰輪262。
此外,單向離合器373可選用彈簧,但並不以此為限。連接元件376可利用習知的可撓性線材,例如金屬線、尼龍繩或皮帶等,但並不以此為限。
第二實施例之雙面饋紙裝置的作動細節與圖5~11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15~16,圖15~16為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如圖15所示,當驅動軸251以一第二方向A旋轉時,單向離合器373(如圖14)帶動缺齒齒輪371以第二方向A旋轉。 當缺齒齒輪371之齒部372嚙合於齒輪374時,缺齒齒輪371帶動齒輪374以一第一方向B旋轉,進而帶動旋轉片375以第一方向B旋轉。
當缺齒齒輪371之齒部372遠離齒輪374,而不再嚙合於齒輪374時,旋轉片375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376之目的。然而,驅動軸251持續驅動缺齒齒輪371旋轉,直到缺齒齒輪371之凸柱379抵頂於側壁29之擋塊293,凸柱379與擋塊293之間的阻力大於缺齒齒輪371與單向離合器373之間的干涉量,使得缺齒齒輪371停止旋轉,以避免缺齒齒輪371之齒部372再度嚙合於齒輪374,而導致旋轉片375再度旋轉。
如圖16所示,當驅動軸251以一第一方向B旋轉時,單向離合 器373帶動缺齒齒輪371以第一方向B旋轉。當缺齒齒輪371之齒部372嚙合於齒輪374時,缺齒齒輪371帶動齒輪374以一第二方向A旋轉,進而帶動旋轉片375以第二方向A旋轉。
旋轉片375帶動連接元件376旋轉,進而驅動出紙機構26以第二方向A旋轉,使得出紙惰輪262遠離出紙主動輪261而形成一間隙G。當缺齒齒輪371之齒部372遠離齒輪374,而不再嚙合於齒輪374時,旋轉片375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376之目的。然而,驅動軸251持續驅動缺齒齒輪371旋轉,直到缺齒齒輪371之凸柱379抵頂於側壁29之擋塊293,凸柱379與擋塊293之間的阻力大於缺齒齒輪371與單向離合器373之間的干涉量,使得缺齒齒輪371停止旋轉,以避免缺齒齒輪371之齒部372再度嚙合於齒輪374,而導致旋轉片375再度旋轉。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請參閱圖17,圖17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如圖17所示,取紙機構25包括驅動軸251,連動機構47包括一第一單向離合器471、一第二單向離合器472、一旋轉片473以及一連接元件474。側壁39包括第一擋塊391以及第二擋塊392,且第一擋塊391與第二擋塊392分別設置於旋轉片473之二側。
於第三實施例中,雙面饋紙裝置之取紙機構與出紙機構共用動力源,且驅動軸裝設於雙面饋紙裝置之側壁。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與圖4之第一實施例並無太大差異,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驅動軸251穿設 於雙面饋紙裝置20之側壁39。
第一單向離合器471套設於驅動軸251,第二單向離合器472連接於第一單向離合器471,而旋轉片473連接於第二單向離合器472。連接元件474之一端475連接於旋轉片473,且連接元件474之另一端476連接於出紙機構26,其中連接元件474繞經一或多個滑輪80以改變方向,但並不以此為限。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26更包括一座體263,座體263之一端264固設於雙面饋紙裝置20(圖中未示),而座體263之另一端265用以固設出紙惰輪262。
由於第三實施例之驅動軸251穿設於側壁39而不與上蓋28進行連動,因此旋轉片473可以直接套設於驅動軸251。當上蓋被掀翻時,旋轉片473為靜止狀態,且出紙惰輪262並不產生位移。
此外,第一單向離合器471與第二單向離合器472可選用彈簧,但並不以此為限,其中第一單向離合器471與第二單向離合器472的螺旋方向相反,用以提供不同旋轉方向的離合效果。連接元件474可利用習知的可撓性線材,例如金屬線、尼龍繩或皮帶等,但並不以此為限。
第三實施例之雙面饋紙裝置的作動細節與圖5~11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18~19,圖18~19為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三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如圖18所示,當驅動軸251以一第二方向A旋轉時, 第二單向離合器472帶動旋轉片473以第二方向A旋轉。
旋轉片473帶動連接元件474往第二擋塊392之方向移動,並且帶動座體263往第一方向B旋轉,進而使得出紙惰輪262接觸於出紙主動輪261。當旋轉片473以第二方向A旋轉而接觸至第二擋塊392時,旋轉片473與第二擋塊392之間的阻力大於旋轉片473與第一單向離合器471之間的干涉量,使得旋轉片473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474之目的。
如圖19所示,當驅動軸251以一第一方向B旋轉時,驅動軸251帶動旋轉片473以第一方向B旋轉。旋轉片473帶動連接元件474往第一擋塊391之方向移動,並且帶動座體263往第二方向A旋轉,進而使得出紙惰輪262出紙惰輪262遠離出紙主動輪261而形成一間隙G。
當旋轉片473以第一方向B旋轉而接觸至第一擋塊391時,旋轉片473與第一擋塊391之間的阻力大於旋轉片473與第二單向離合器472之間的干涉量,使得旋轉片473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474之目的。
接下來說明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請參閱圖20,圖20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如圖20所示,取紙機構25包括驅動軸251,其中驅動軸251穿設於雙面饋紙裝置20之側壁39。連動機構57包括一旋轉片571、一 單向離合器572以及一連接元件573。側壁39包括擋塊393以及感測器394,且擋塊393與感測器394分別設置於旋轉片571之二側。
旋轉片571設置於驅動軸251之一側。單向離合器572套設於驅動軸251,且連接驅動軸251與旋轉片571。連接元件573之一端574連接於旋轉片571,且連接元件573之一另一端575連接於出紙機構26,其中連接元件573繞經一或多個滑輪80以改變方向,但並不以此為限。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26更包括一座體263,座體263之一端264固設於雙面饋紙裝置20(圖中未示),而座體263之另一端265用以固設出紙惰輪262。
此外,單向離合器572可選用彈簧,但並不以此為限。連接元件573可利用習知的可撓性線材,例如金屬線、尼龍繩或皮帶等,但並不以此為限。
於第四實施例中,雙面饋紙裝置之取紙機構與出紙機構分別使用不同的動力源,且驅動軸裝設於雙面饋紙裝置之側壁。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與圖17之第三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驅動軸251使用一另一動力源24’。
請參閱圖21,圖21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方塊圖。如圖21所示,雙面饋紙裝置20包括驅動軸251、傳動輪252a、252b、出紙主動輪261、出紙惰輪262、一動力源24、另一動力源24’與一連動機構57,其中傳動輪252a、252b與出紙主動輪261分別連 接於動力源24,驅動軸251連接於另一動力源24’,而連動機構57連接於驅動軸251與出紙惰輪262。
動力源24提供動力並且帶動傳動輪252a、252b、出紙主動輪261與出紙惰輪262進行旋轉,另一動力源24’則提供動力並且帶動驅動軸251進行旋轉。被驅動的驅動軸251帶動連動機構57連動出紙惰輪262。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動力源24與另一動力源24’皆為一馬達,例如直流馬達,但並不以此為限。
第四實施例之雙面饋紙裝置的作動細節與圖5~11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請參閱圖22~23,圖22~23為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四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如圖22所示,當驅動軸251以一第二方向A旋轉時,單向離合器572帶動旋轉片571以第二方向A旋轉。旋轉片571帶動連接元件573往感測器394之方向移動,並且帶動座體263往第一方向B旋轉。
當旋轉片571以第二方向A旋轉而觸發感測器394時,另一動力源24’(如圖21)停止向驅動軸251提供動力,旋轉片571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573之目的。由於傳動輪252a、252b與出紙主動輪261的動力來源與驅動軸251的動力來源不同,因此在驅動軸251失去動力後,動力源24依舊繼續向傳動輪252a、252b與出紙主動輪261提供動力,藉以驅動傳動輪252a、252b旋轉而傳送紙張。
如圖23所示,當驅動軸251以一第一方向B旋轉時,單向離合 器572帶動旋轉片571以第一方向B旋轉,並且帶動座體263往第二方向A旋轉,進而使得出紙惰輪262出紙惰輪262遠離出紙主動輪261而形成一間隙G。
當旋轉片571以第一方向B旋轉而接觸擋塊393時,旋轉片571與第一擋塊393之間的阻力大於旋轉片571與單向離合器572之間的干涉量,使得旋轉片571停止旋轉以達到保護連接元件573之目的。
由上述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可見,動力源提供動力至驅動軸,而驅動軸連接連動機構以驅動連動機構。換言之,連動機構係透過驅動軸以獲取動力源之動力。然而,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依習知技術輕易變更動力的傳遞路徑,因此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並不以動力傳遞路徑為限。
於第五實施例中,雙面饋紙裝置之連動機構連接於動力源,用以帶動出紙惰輪。請參閱圖24,圖24為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與圖4之第一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在於連動機構與驅動軸分別連接於動力源,且連動機構之動力無須透過驅動軸傳遞而獲得。
如圖24所示,取紙機構25包括驅動軸251、取紙輪253以及一第一齒輪255,其中驅動軸251穿設於雙面饋紙裝置20之側壁39,第一齒輪255套設於驅動軸251,且設置於驅動軸251之一側。雙面饋紙裝置20具有一上蓋28。
連動機構67包括一第二齒輪671、一單向離合器672、一旋轉片673以及一連接元件674。側壁39包括擋塊393以及感測器394,且擋塊393與感測器394分別設置於旋轉片673之二側。單向離合器672連接第二齒輪671與旋轉片673。連接元件674之一端675連接於旋轉片673,且連接元件674之一另一端676連接於出紙機構26,其中連接元件674繞經一或多個滑輪80以改變方向,但並不以此為限。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出紙機構26更包括一座體263,座體263之一端264固設於雙面饋紙裝置20(圖中未示),而座體263之另一端265用以固設出紙惰輪262。
此外,單向離合器672可選用彈簧,但並不以此為限。連接元件674可利用習知的可撓性線材,例如金屬線、尼龍繩或皮帶等,但並不以此為限。
請繼續參閱圖24。動力源24包括一馬達241以及一第三齒輪242,其中馬達241用以驅動第三齒輪242旋轉,而第三齒輪242嚙合於第一齒輪255與第二齒輪671,用以帶動第一齒輪255與第二齒輪671。
第五實施例之雙面饋紙裝置的作動細節與圖5~11相同,於此不再贅述。此外,雖然第五實施例與第四實施例所使用動力源之元件不同,但第五實施例之連動機構的作動原理與圖22、23之第四實施例相同,於此亦不再贅述。
根據以上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可知,當紙張被饋出第一饋紙通道,且經由出紙機構饋入第二饋紙通道後,動力源驅動連動機構,使得出紙惰輪產生位移而遠離出紙主動輪。如此設計,不僅避免因紙張發生重疊現象,而導致紙張之前端無法順利被饋出出紙口之問題,更省卻電磁閥之使用,降低雙面饋紙裝置的製造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他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90‧‧‧掃描裝置
20‧‧‧雙面饋紙裝置
21‧‧‧第一饋紙通道
22‧‧‧第二饋紙通道
23‧‧‧出紙口
24‧‧‧動力源
241‧‧‧馬達
242‧‧‧第三齒輪
25‧‧‧取紙機構
251‧‧‧驅動軸
252a,、252b‧‧‧複數傳動輪
253‧‧‧取紙輪
254‧‧‧分紙輪
255‧‧‧第一齒輪
26‧‧‧出紙機構
261‧‧‧出紙主動輪
262‧‧‧出紙惰輪
263‧‧‧座體
264‧‧‧一端
265‧‧‧另一端
27‧‧‧連動機構
271‧‧‧第一齒輪
272‧‧‧第一單向離合器
273‧‧‧第二齒輪
274‧‧‧旋轉片
275‧‧‧第二單向離合器
276‧‧‧連接元件
277‧‧‧一端
278‧‧‧另一端
37‧‧‧連動機構
371‧‧‧缺齒齒輪
372‧‧‧齒部
373‧‧‧單向離合器
374‧‧‧齒輪
375‧‧‧旋轉片
376‧‧‧連接元件
377‧‧‧一端
378‧‧‧另一端
47‧‧‧連動機構
471‧‧‧第一單向離合器
472‧‧‧第二單向離合器
473‧‧‧旋轉片
474‧‧‧連接元件
475‧‧‧一端
476‧‧‧另一端
57‧‧‧連動機構
571‧‧‧旋轉片
572‧‧‧單向離合器
573‧‧‧連接元件
574‧‧‧一端
575‧‧‧另一端
67‧‧‧連動機構
671‧‧‧第二齒輪
672‧‧‧單向離合器
673‧‧‧旋轉片
674‧‧‧連接元件
675‧‧‧一端
676‧‧‧另一端
28‧‧‧上蓋
29‧‧‧側壁
291‧‧‧第一擋塊
292‧‧‧第二擋塊
39‧‧‧側壁
391‧‧‧第一擋塊
392‧‧‧第二擋塊
393‧‧‧擋塊
394‧‧‧感測器
24’‧‧‧另一動力源
A‧‧‧第二方向
B‧‧‧第一方向
S‧‧‧紙張
G‧‧‧間隙
圖1:係習知雙面饋紙裝置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剖面圖。
圖3: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4: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5~11: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圖12~13:係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圖14: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5~16:係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二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圖17: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8~19:係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三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圖20: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21: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方塊圖。
圖22~23:係本發明之連動機構之第四實施例之動作示意圖。
圖24:係本發明之雙面饋紙裝置之第五實施例之示意圖。
20‧‧‧雙面饋紙裝置
25‧‧‧取紙機構
251‧‧‧驅動軸
26‧‧‧出紙機構
262‧‧‧出紙惰輪
263‧‧‧座體
264‧‧‧一端
265‧‧‧另一端
27‧‧‧連動機構
271‧‧‧第一齒輪
272‧‧‧第一單向離合器
273‧‧‧第二齒輪
274‧‧‧旋轉片
275‧‧‧第二單向離合器
276‧‧‧連接元件
277‧‧‧一端
278‧‧‧另一端
28‧‧‧上蓋
29‧‧‧側壁
291‧‧‧第一擋塊
292‧‧‧第二擋塊
80‧‧‧滑輪

Claims (30)

  1. 一種雙面饋紙裝置,包括一第一饋紙通道、一第二饋紙通道以及一出紙口,該雙面饋紙裝置包括:一動力源,用以提供動力;一取紙機構,用以饋入一紙張至該第一饋紙通道,其中該取紙機構包括一驅動軸,且該驅動軸連接於該動力源;一出紙機構,設置於該出紙口,包括:一出紙主動輪,連接於該動力源,用以將該紙張饋出該第一饋紙通道後饋入該第二饋紙通道;以及一出紙惰輪,接觸於該出紙主動輪;以及一連動機構,動力連接該動力源與該出紙惰輪,當該紙張被饋出該第一饋紙通道,且經由該出紙機構饋入該第二饋紙通道後,該動力源驅動該連動機構,用以使該出紙惰輪產生位移而遠離該出紙主動輪;其中該連動機構連接於該驅動軸與該出紙惰輪,當該紙張經由該出紙機構饋入該第二饋紙通道後,該動力源驅動該取紙機構帶動該連動機構,用以使該出紙惰輪產生位移而遠離該出紙主動輪。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取紙機構更包括一取紙輪以及一分紙輪,用以饋入該紙張至該第一饋紙通道,其中該分紙輪固設於該驅動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動力源為一馬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一上蓋,該驅動軸穿設於該上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一側壁,該驅動軸穿設於該側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複數傳動輪,該複數傳動輪設置於該第一饋紙通道與該第二饋紙通道之中,且該複數傳動輪連接於該動力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動機構包括:一第一齒輪,套設於該驅動軸,且設置於該驅動軸之一側;一第一單向離合器,用以連接該驅動軸與該第一齒輪;一第二齒輪,嚙合於該第一齒輪;一旋轉片,設置於該第二齒輪之一側;一第二單向離合器,用以連接該第二齒輪與該旋轉片;以及一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之一端連接於該旋轉片,且該連接元件之一另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當該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一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遠離該出紙主動輪,當該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二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接近該出紙主動輪。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包括一第一擋塊以及一第二擋塊,且該第一擋塊與該第二擋塊 分別設置於該旋轉片之二側,當該旋轉片以該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第一擋塊時,該旋轉片停止旋轉,當該旋轉片以該第二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第二擋塊時,該旋轉片停止旋轉。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為一可撓性線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為一皮帶。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第一單向離合器與該第二單向離合器為彈簧,且該第一單向離合器與該第二單向離合器的螺旋方向相反。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出紙機構更包括一座體,其中該出紙惰輪固設於該座體,且該連接元件之該另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之該座體。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動機構包括:一第一單向離合器,套設於該驅動軸;一第二單向離合器,連接於該第一單向離合器;一旋轉片,連接於該第二單向離合器;以及一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之一端連接於該旋轉片,且該連接元件之一另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當該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一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遠離該出紙主動輪,當該 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二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接近該出紙主動輪。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包括一第一擋塊以及一第二擋塊,且該第一擋塊與該第二擋塊分別設置於該旋轉片之二側,當該旋轉片以該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第一擋塊時,該旋轉片停止旋轉,當該旋轉片以該第二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第二擋塊時,該旋轉片停止旋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為一可撓性線材。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為一皮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第一單向離合器與該第二單向離合器為彈簧,且該第一單向離合器與該第二單向離合器的螺旋方向相反。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出紙機構更包括一座體,其中該出紙惰輪固設於該座體,且該連接元件之該另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之該座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動機構包括:一缺齒齒輪(notched gear),套設於該驅動軸,且設置於該驅動軸之一側,其中該缺齒齒輪包括一齒部以及一凸柱,且該齒部環繞於 該缺齒齒輪之部分圓周;一單向離合器,套設於該驅動軸,用以連接該驅動軸與該缺齒齒輪;一齒輪,嚙合於該缺齒齒輪之該齒部;一旋轉片,設置於該齒輪之一側;以及一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之一端連接於該旋轉片,且該連接元件之一另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當該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一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遠離該出紙主動輪,當該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二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接近該出紙主動輪。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一側壁,該側壁包括一擋塊,且該擋塊設置於該缺齒齒輪之一側,當該缺齒齒輪以該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擋塊時,該缺齒齒輪停止旋轉,當該缺齒齒輪以該第二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擋塊時,該缺齒齒輪停止旋轉。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為一可撓性線材。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為一皮帶。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出紙機構更包括一座體,其中該出紙惰輪固設於該座體,且該連接元件之該另 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之該座體。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複數傳動輪,該複數傳動輪設置於該第一饋紙通道與該第二饋紙通道之中,且該複數傳動輪連接於一另一動力源。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動機構包括:一旋轉片,設置於該驅動軸之一側;一單向離合器,用以連接該驅動軸與該旋轉片;以及一連接元件,其中該連接元件之一端連接於該旋轉片,且該連接元件之一另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當該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一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遠離該出紙主動輪,當該驅動軸驅動該旋轉片以一第二方向旋轉時,該連接元件帶動該出紙惰輪接近該出紙主動輪。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更包括一側壁、一擋塊以及一感測器,該擋塊與該感測器設置於該側壁,且該擋塊與該感測器分別設置於該旋轉片之二側,當該旋轉片以該第一方向旋轉而接觸至該擋塊時,該旋轉片停止旋轉,當該旋轉片以該第二方向旋轉而觸發該感測器時,該旋轉片停止旋轉。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為一可撓性線材。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連接元件 為一皮帶。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第一單向離合器與該第二單向離合器為彈簧,且該第一單向離合器與該第二單向離合器的螺旋方向相反。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雙面饋紙裝置,其中該出紙機構更包括一座體,其中該出紙惰輪固設於該座體,且該連接元件之該另一端連接於該出紙機構之該座體。
TW101126281A 2012-07-20 2012-07-20 雙面饋紙裝置 TWI466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6281A TWI466812B (zh) 2012-07-20 2012-07-20 雙面饋紙裝置
US13/599,799 US8579275B1 (en) 2012-07-20 2012-08-30 Duplex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6281A TWI466812B (zh) 2012-07-20 2012-07-20 雙面饋紙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4704A TW201404704A (zh) 2014-02-01
TWI466812B true TWI466812B (zh) 2015-01-01

Family

ID=49517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6281A TWI466812B (zh) 2012-07-20 2012-07-20 雙面饋紙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579275B1 (zh)
TW (1) TWI466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5144B (zh) * 2014-11-03 2017-04-26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分钞装置及其反转轮组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5280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Matthew Jeremy Litman Duplex ADF Mechanis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6591B2 (ja) * 2003-03-31 2007-1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反転搬送装置
JP4347841B2 (ja) * 2005-10-07 2009-10-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4847556B2 (ja) * 2009-05-19 2011-12-28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用紙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435214B2 (ja) * 2009-05-29 2014-03-0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送り装置、記録装置
TWI361755B (en) * 2009-06-16 2012-04-11 Kinpo Elect Inc Paper feeding device
JP5568909B2 (ja) * 2009-07-14 2014-08-1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5280A1 (en) * 2007-09-27 2009-04-02 Matthew Jeremy Litman Duplex ADF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79275B1 (en) 2013-11-12
TW201404704A (zh) 2014-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15494B2 (en)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US2015006121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WI466812B (zh) 雙面饋紙裝置
JP2010048299A (ja) 動力伝達装置、及び送出装置
JP5213740B2 (ja) 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給送装置
JPH03293233A (ja) 自動給紙装置のクラッチ装置
US20110101598A1 (en) Method of operating a document feeding mechanism to reduce chance of a document jam condition and an apparatus therefor
US20130221602A1 (en) Jammed sheet reverse using active retard feeder
JP5064518B2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29266B2 (ja) 給紙装置及び記録機器
JP6023550B2 (ja) 給紙装置
TWI381948B (zh) 自動饋紙裝置之取紙模組
JP2006224982A (ja) バンド掛け機におけるバンド供給装置
KR101804382B1 (ko) 테이프 피더
US7232124B2 (en) Sheet separator
TWI548536B (zh) 雙面送紙器及其送紙機構
TWM524025U (zh) 進紙機構及其掃描裝置
TWI464071B (zh) 饋紙裝置及使用其之事務機
US7735819B2 (en) Automatic paper feed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paper separation device
WO2016199314A1 (ja) 紙幣計数機
US20100038847A1 (en) Transmission for a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CN102794998A (zh) 进纸装置
US8333374B1 (en)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with unidirectional engaging member
JP2012076911A (ja) 給紙駆動装置
JPH03227843A (ja) 給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