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6644B - Zipper pull piece, zipper with slider, and zipper - Google Patents

Zipper pull piece, zipper with slider, and zipp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6644B
TWI466644B TW101149623A TW101149623A TWI466644B TW I466644 B TWI466644 B TW I466644B TW 101149623 A TW101149623 A TW 101149623A TW 101149623 A TW101149623 A TW 101149623A TW I466644 B TWI466644 B TW I46664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ab
pull
zipper
cantilever
sli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49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2477A (zh
Inventor
Keiichi Keyaki
Hideya Take
Takanori Ozawa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2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2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6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664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262Pull members; Ornamental attachments for slider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Buckles (AREA)

Description

拉鏈用拉片、拉鏈用滑件、及拉鏈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拉鏈用拉片。又,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包括該拉片之拉鏈用滑件,尤其一種包括停止爪體之自動停止機構之拉鏈用滑件。
先前以來,作為用於拉鏈之滑件,已知一種附帶自動停止機構之滑件,於開閉拉鏈後,若解除拉片之操作,則安裝於滑件內部之停止爪體可藉由彈簧力而保持滑件之停止位置,且只要不操作拉片便可保持滑件之滑動停止狀態。此種滑件之例係揭示於國際公開第2010/070744號(專利文獻1)中。
如圖8及圖9所示,專利文獻1記載之滑件1C包含:滑件本體2,其係上下翼板21、22之前端部藉由連結柱23而連結,且於上述上下翼板21、22間配置有Y字狀之鏈齒導引通路;拉片5,其係一端部可轉動地保持於上述上翼板21;拉片扣卸部36,其於使拉片5倒伏於嚙合口27側時,使該拉片5可拔離地扣合;及停止爪體6,其係配置於上述上翼板21,且於一端包括爪部61。又,上述上翼板21包括插入槽32,其可插入上述停止爪體6;壓緊部34,其係將上述停止爪體6之另一端部壓緊固定;及爪孔37,其可插穿地穿設有上述爪部61;上述停止爪體6係配置成可藉由上述拉片5之倒伏、立起操作而使上述爪部61經由上述爪孔37對上述鏈齒導引通路進行插入、拔出。
拉片5係包含拉片本體部51;自拉片本體部51之一端平行地延設之左右之臂部52;及連結左右之臂部52之前端部之連結桿53。又,於拉片本體部51之正反面之中央部分,設置有表背方向上貫通之矩形狀之開口窗部54,且自包圍該開口窗部54之側壁部中配置於拉片5之另一端部側之側壁部54a,朝向連結桿53側延設有左右之懸臂卡止片55。而且,左右之懸臂卡止片55係包含彼此之間隔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傾斜地延設之第1卡止片部55a;及自第1卡止片部55a之前端相互平行地延設之第2卡止片部55b。於該情形時,左右之第2卡止片部55b之間隔係設定為大於配置於滑件本體2之拉片扣卸部36之頸部36a之寬度尺寸,且小於該拉片扣卸部36之扣卸頭部36b之寬度尺寸。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0/070744號
根據專利文獻1記載之滑件,由於可藉由使拉片之懸臂卡止片扣合於滑件本體上之拉片扣卸部而將拉片以倒伏之狀態進行保持,故而可控制拉片之動作。尤其於包括藉由拉片之倒伏、立起狀態而控制停止爪體之對於鏈齒導引通路之插入、拔出,藉此控制滑件之滑動之自動停止機構的滑件中,可穩定地維持停止爪體之爪部突出至鏈齒導引通路內從而扣合於鏈齒排之狀態,從而可將滑件於其停止位 置上確實地加以保持,故而可防止滑件意外地滑動,導致拉鏈進行開閉動作之情形。
然而,於工業性生產滑件時,存在有以著色步驟、研磨步驟為代表之對滑件或構成滑件之各零件成批地實施較多液體處理之步驟。於該情形時,尤其如先前技術所記載將包含一對懸臂卡止片之複數個拉片集中於一個處理槽中進行液體處理之情形時,會因其他拉片之前端進入形成於拉片之懸臂卡止片之間而導致兩拉片連結(以下,本說明書中有時將該連結稱為「結連(avec)」)。尤其於具有此種一對懸臂卡止片之拉片之情形時,該懸臂卡止片將產生彈性變形,故而一旦某種異物陷入,則無法簡單地去除。又,成為此種連結狀態之拉片將導致各拉片彼此之接觸面無法著色等而成為不良。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之一係於包括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上之拉片扣卸部進行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的開口窗部之拉鏈用拉片中,防止其他滑件之拉片進入開口窗部。本發明係將提供包括此種拉片之拉鏈用滑件作為另一課題。又,本發明係將提供包括此種拉鏈用滑件之拉鏈作為進而另一課題。
本發明者為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努力研究後,發現在形成於開口窗部上之一對懸臂卡止片之至少一者,設置用以阻礙其他滑件之拉片進入之突起較為有效。
本發明係基於上述考量而完成者,且於一態樣中,本發 明係一種拉鏈用拉片,其係包括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上之拉片扣卸部可拔離地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之開口窗部的拉鏈用拉片,且於至少一懸臂卡止片上,包含朝著對向之另一懸臂卡止片突設之防連結凸部。
於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之一實施形態中,兩懸臂卡止片係分別包含朝著對向之懸臂卡止片突設之防連結凸部。
於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之另一實施形態中,各防連結凸部係突設於相互接近之方向上。
於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之進而另一實施形態中,各懸臂卡止片係包含在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彼此之間隔變寬之方向上傾斜地延設之第1卡止片部;及自第1卡止片部之前端相互平行地延設之第2卡止片部;且上述防連結凸部係設置於第1卡止片部與第2卡止片部之交界。
於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之進而另一實施形態中,於前端包括在相對正反面垂直的方向上突設於正反面之至少一面上之隆起部。
於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之進而另一實施形態中,一對懸臂卡止片係將包圍開口窗部之側壁部中配置於拉片之前端側之側壁部作為基端,朝向拉片之轉動軸側延設。
於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一種拉鏈用拉片,其特徵在於,其係包括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上之拉片扣卸部可拔離地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之開口窗部的拉鏈用拉片,且於至少一懸臂卡止片上,包含朝向對向之另一懸臂卡止片突設之凸部,且將上述凸部與對向於上述凸部之懸 臂卡止片側之側面之距離設定為小於上述懸臂卡止片之前端之間隔。
於進而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一種拉鏈用拉片,其特徵在於,其係包括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上之拉片扣卸部可拔離地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之開口窗部之拉鏈用拉片,且於至少一懸臂卡止片上,包含朝向對向之另一懸臂卡止片突設之凸部,且將拉片之前端側之厚度設定為大於上述凸部與對向於該凸部之另一懸臂卡止片側之側面之距離。
於進而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一種拉鏈用滑件,其係包括突設於滑件本體上之拉片扣卸部、及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
於進而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一種拉鏈用滑件,其係包含滑件本體,其係上翼板及下翼板之前端側藉由連結柱而連結,且於上述上翼板及下翼板之間配置有Y字狀之鏈齒導引通路;拉片,其係一端可轉動地保持於上述上翼板;及停止爪體,其係載置於上述上翼板,且於一端包括爪部;上述上翼板係包括插入槽,其係延設於前後方向並可插入上述停止爪體;一對壓緊柱,其等將上述停止爪體壓緊固定;及爪孔,其可插穿地穿設有上述爪部;且上述停止爪體係配置成可藉由上述拉片之倒伏、立起操作而使上述爪部經由上述爪孔對上述鏈齒導引通路進行插入、拔出,且拉片係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
於進而另一態樣中,本發明係一種拉鏈,其係包括本發 明之拉鏈用滑件。
於本發明之拉片中,將與拉片之轉動軸平行之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又,於本發明之滑件中,將該滑件以使鏈齒排嚙合之方式滑動之方向作為前方,且將該滑件以使鏈齒排分離之方式進行滑動之方向作為後方。又,將與上下翼板正交之方向定義為上下方向,將與上下翼板平行且與滑件滑動方向正交之方向定義為左右方向。
<拉片之各種實施形態>
一面參照圖式,一面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之各種實施形態。於圖1中,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拉片5由拉鏈用滑件1A之上翼板21可轉動地保持一端部之情形。本發明之拉片5係包括開口窗部54,該開口窗部54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2上之拉片扣卸部36可拔離地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55。
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間隔係略微窄於拉片扣卸部36之扣卸頭部36b之左右之寬度尺寸。因此,若意圖使拉片5對拉片扣卸部36扣合而使拉片5一面轉動一面倒伏,且對拉片扣卸部36施加推壓,則一對懸臂卡止片55因施加至拉片5之推壓,其間隔藉由彈性變形而暫時變寬。其後,若對拉片5持續施加推壓,則一對懸臂卡止片55越過拉片扣卸部36之扣卸頭部36b,到達左右之寬度尺寸等於或小於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間隔之頸部36a為止。此時,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間隔恢復原狀,扣合結束。
於本實施形態中,一對懸臂卡止片55係將包圍矩形之開口窗部54之側壁部中配置於拉片5之前端58側之側壁部作為基端,朝向拉片5之轉動軸側延設。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基端並非僅為包圍開口窗部54之側壁部54a中配置於拉片5之前端58側之側壁部,既可為配置於轉動軸側之側壁部,亦可為左側或右側之側壁部。但,為了形成一方面維持滑件之基本性結構之性能,一方面可與拉片本體之扣卸頭部36b簡單地扣卸之結構,較佳為,將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基端配置於前端58側。
於本實施形態中,各懸臂卡止片55係包含在彼此之間隔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變寬之方向上傾斜地延設之第1卡止片部55a;及自第1卡止片部55a之前端相互平行地延設之第2卡止片部55b。藉此,懸臂卡止片55自傾斜方向與側壁部54a連結,故而可加大懸臂卡止片55與側壁部之交界上之剖面面積,從而可強化懸臂卡止片55之基底。懸臂卡止片55係藉由對拉片扣卸部36之裝卸操作而反覆受到彈性變形,但可藉由強化懸臂卡止片55之基底而使對於該反覆彈性變形之耐久性提昇。又,與拉片扣卸部36接觸之接觸部分即第2卡止片部55b係對準拉片扣卸部36之扣卸頭部36b之左右之側壁平行地形成,故而,即便第2卡止片部55b與拉片扣卸部36之接觸部位略微偏移,扣合或拔離所需之力亦幾乎不產生變化,從而可進行順利之扣卸操作。
於本實施形態中,第1卡止片部55a係在彼此之間隔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變寬之方向上傾斜地延設,但亦可相反地 在彼此之間隔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變窄之方向上傾斜地延設。但,若為如此之態樣,則存在於裝卸操作時對基底之負擔增加之虞,又,就某些方面而言,亦應注意空間性制約。
此外,懸臂卡止片55亦可不於中途彎曲而自基端平行地直線性延設至前端為止。亦可形成為於中途彎曲之形狀。亦可使懸臂卡止片55之粗細度產生變化,例如為提昇耐久性亦可使基底變粗。
又,本發明之拉片係於一對懸臂卡止片55中至少一懸臂卡止片55上,包含朝向對向之另一懸臂卡止片55突設之防連結凸部57。藉由存在防連結凸部57,而如圖3所示可防止產生其他拉片進入開口窗部54中連結之類的結連之問題,故生產效率提昇。再者,本發明中所謂防連結凸部亦可簡單地另稱為凸部。
防連結凸部57既可僅設置於單方之懸臂卡止片55,亦可設置於兩者之懸臂卡止片55。但,無論僅於一懸臂卡止片55設置防連結凸部57之情形、或於兩者之懸臂卡止片55設置防連結凸部57之情形,當在懸臂卡止片55相距基端之距離不同之部位,高度不同地設置防連結凸部57時,為取得所需之防結連效果而必需使防連結凸部57之高度變長,故而易產生折斷之問題。又,亦存在左右非對稱造成之美觀上之問題。因此,如本實施形態之拉片般,防連結凸部57較佳為突設於自兩者之懸臂卡止片55朝向分別對向之懸臂卡止片相互接近之方向上,更佳為設置於各懸臂卡止片55 相距基端之距離相同之部位,進而更佳為左右對稱地進行設置。兩個防連結凸部57之頂點彼此於儘可能接近情形下防結連效果較高,故而,最終亦可藉由連結而橋接兩者,但由於懸臂卡止片55對拉片扣卸部36之裝卸阻力會變大,故而,較佳為頂點彼此分離。
防連結凸部57只要為不干擾懸臂卡止片55與拉片扣卸部36之扣合之部位,則可無特別限制地設置。然而,若過度接近懸臂卡止片55之基端側,則防止結連之效果下降。因此,防連結凸部57較佳為於不干擾懸臂卡止片55與拉片扣卸部36之扣合之範圍內,儘可能地設置於懸臂卡止片55之前端側。例如,如本實施形態般,較佳為設置於第1卡止片部55a與第2卡止片部55b之交界。
又,較佳為,於拉片5之前端58包括在相對正反面垂直的方向上突設於正反面之至少一面上之隆起部59。其原因在於,藉此,拉片5之前端58難以進入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間之間隙。該隆起部59可設置於拉片5之表背之僅任一面,亦可設置於表背之兩面上,但由於可賦予判別拉片5之表背之類的功能,故而,較佳為設置於僅一面上。當然,如下所述,若防連結凸部之頂點間之距離C相對於拉片之厚度d較小,則無需設置隆起部59。
於圖2中,表示本實施形態之拉片5之仰視圖(X)及前視圖(Y)。拉片5之防連結用凸部57係將上述防連結用凸部57與對向於上述防連結用凸部57之懸臂卡止片側之側面之距離c(在圖2中,對向之防連結凸部之頂點間之距離)設定為 小於上述懸臂卡止片55之前端之間隔g。如此般,較佳為將防連結用凸部設定為於懸臂卡止片55之中間位置突出,且將位於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間之空間減小。換言之,若將拉片5之前端58之左右之寬度尺寸設為a,將自開口窗部54之轉動軸側之側壁至防連結凸部57之轉動軸側之側壁為止之距離設為b,將對向之防連結凸部之頂點間之距離設為c,且將拉片5之厚度(存在隆起部59之情形時亦附加該隆起部59)設為d,則就有效地防止結連之觀點而言,較佳為a>b且d>c。再者,所謂「拉片5之前端58之左右之寬度尺寸a」係指自拉片5之最前端至朝向拉片5之轉動軸側後退達到懸臂卡止片55之厚度(即,懸臂卡止片55中之拉片5之表背方向之長度)之部位為止之範圍內的拉片5之左右方向之寬度尺寸中最長之尺寸。
進而,若將自懸臂卡止片55之基端至轉動軸側之長度設為e,將自開口窗部54之拉片前端側之側壁至防連結凸部57之轉動軸側之側壁為止之距離設為f,則就確保懸臂卡止片55與拉片扣卸部36進行扣合之充分之區域之觀點而言,較佳為1/2e>f。
於圖7中,表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拉片5之仰視圖(X')及前視圖(Y')。在本實施形態中,防連結凸部57僅設置於單方之懸臂卡止片55。然而,亦於本實施形態中,與前面之實施形態同樣地,將拉片5之防連結用凸部57設定為防連結用凸部57與對向於防連結用凸部57之懸臂卡止片側之側面之距離c小於懸臂卡止片55之前端之間隔g。又, 於本實施形態中,不存在隆起部59,但與先前之實施形態同樣地,若將拉片5之厚度設為d,則滿足d>c。
<包括本發明之拉片之附帶自動停止機構滑件之一實施形態>
圖4係表示構成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拉鏈用滑件之零件已分離之狀態的立體圖。該滑件係包括本發明之拉鏈用拉片。圖5係表示組裝有該滑件之狀態之立體圖。圖6係對於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滑件之壓緊操作前的半成品,與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地形成切斷面時之中央剖面圖,且表示載置停止爪體之前(a)及之後(b)之情形。
本實施形態之拉鏈用滑件1B係包含滑件本體2;一端部可轉動地保持於滑件本體2之拉片5;及載置於滑件本體2上之停止爪體6。在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中,滑件本體2及拉片5係使用銅合金、鋁合金、鋅合金等金屬材料,且藉由壓鑄成形而製作。又,停止爪體6係使用不鏽鋼或銅合金等金屬材料,藉由衝壓成形而製作。
上述滑件本體2包含:上翼板21、下翼板22、及連結該上下翼板21、22之前端側間之連結柱23。於上翼板21之左右側部,朝向下翼板22形成有上側導板部24,且於下翼板22之左右側部,朝向上翼板21形成有下側導板部25。
又,滑件本體2包含:導入口26,其係滑件本體2之前端,且配置於連結柱23之左右兩側;及嚙合口27,其係配置於滑件本體2之後端;且於上下翼板21、22之間,形成有連結左右之導入口26與嚙合口27之Y字形之鏈齒導引通 路28。
該滑件本體2之上翼板21包含:插入槽32,其係延設於前後方向並可插入停止爪體6;左右之拉片保持部31,其等可轉動地保持拉片5之一端;凹部33,其係於上翼板21之前端部以自左右夾持插入槽32,而且以低於上翼板上表面之方式凹設;一對壓緊柱34,其等係以自左右夾持插入槽32之方式,自凹部33之底面部立設;隆起部35,其配置於拉片保持部31與凹部33之間且插入槽32之左右兩側,自上翼板21之上表面隆起;及拉片扣卸部36,其係於使拉片5倒伏於嚙合口27側時,使該拉片5可拔離地扣合。
上述拉片保持部31係包含突設於插入槽32之左右兩側之前後一對拉片壓緊用突起31a、31b,且於將拉片5之下述連結桿53插入至前後之拉片壓緊用突起31a、31b間之後,使該前後一對拉片壓緊用突起31a、31b朝向相互靠近之方向彎曲進行壓緊,藉此,拉片5之連結桿53成為傳動軸,從而可轉動地保持於拉片保持部31。
上述插入槽32係具有與停止爪體6之寬度尺寸(左右方向之尺寸)同等之槽寬、或略微大於該寬度尺寸之槽寬,以便可穩定地插入停止爪體6。進而,於該插入槽32之後方,穿設有於停止爪體6插入至插入槽32內時可插穿該停止爪體6之下述爪部61的爪孔37。
上述凹部33係凹設於上翼板21之連結有連結柱23之部位(即、前端部)之上表面側。於本實施形態中,在凹部33之左右方向中央部,沿前後方向延設有上述插入槽32,故而 該凹部33以夾持插入槽32之方式左右分開地配置。進而,於包圍該凹部33之前半部之部分,形成有在上翼板21之上表面與凹部33之底面部之間之高度位置上具有階差面之階差部38。
上述停止爪體6係銅合金、或者不鏽鋼或銅合金等金屬製且具備彈性,且於其一端包含經由滑件本體2之爪孔37可對鏈齒導引通路28內進行插入、拔出之爪部61,並且另一端包含嵌入至插入槽32之前端32a中之卡鉤部62。卡鉤部62係使另一端彎曲至插入槽32側而形成。插入槽32之前端32a係朝向下方傾斜地形成凹部,此處成為可嵌入卡鉤部62。
於停止爪體6之爪部61與卡鉤部62之間,接近爪部61地設置有剖面大致U字狀之蓋部63,該蓋部係以自上方覆蓋拉片5之連結桿53及凸輪部56之方式配置,且接近卡鉤部62地設置有沿著插入槽32載置之平坦部65。
上述隆起部35係以自上翼板21之上表面鼓起之方式,配置於插入槽32之左右兩側。若配置有此種隆起部35,則例如於將停止爪體6配置於插入槽32中,進而藉由拉片5之操作而使停止爪體6於插入槽32內上下移動時,即便該停止爪體6之一部分相較上翼板21之上表面移動至上方,亦可藉由隆起部35而自左右側方使停止爪體6掩藏難以看見,以避免停止爪體6自插入槽32內掙脫,藉此,可使滑件1B之外觀提昇。
又,該隆起部35如下所述於使拉片5安裝於滑件本體2, 且倒伏於連結柱23側時,藉由抵接於拉片5而限定拉片5之轉動極限。藉此,即便使拉片5完全地倒伏於連結柱23側,亦可於倒伏之拉片5與上翼板21之上表面之間設置間隙,從而防止該拉片5碰撞於壓緊柱34。
拉片扣卸部36係自上翼板21之嚙合口27側端部之上表面中央朝向上方突設。該拉片扣卸部36係包含頸部36a,其自上翼板21之上表面立起;及扣卸頭部36b,其配置於頸部36a之上端,且相較頸部36a朝向左右方向膨起。於該情形時,將扣卸頭部36b之前後方向之尺寸設定為與頸部36a相同之尺寸。又,扣卸頭部36b之上表面係平坦地形成,並且其左右側緣部圓弧狀膨出地形成於外側。
本實施形態之上述拉片5包含:拉片本體部51;自拉片本體部51之一端平行地延設之左右之臂部52;及連結左右之臂部52之前端部之連結桿53。又,於拉片5之中央部分,設置有於表背方向上貫通之矩形狀之開口窗部54,且自包圍該開口窗部54之側壁部中配置於拉片5之另一端側之側壁部54a,朝向連結桿53側延設有左右之懸臂卡止片55。
尤其左右之懸臂卡止片55包含:在彼此之間隔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變寬之方向上傾斜地延設之第1卡止片部55a;及自第1卡止片部55a之前端相互平行地延設之第2卡止片部55b。於該情形時,左右之第2卡止片部55b之間隔係設定為大於配置於滑件本體2之拉片扣卸部36之頸部36a之寬度尺寸,且小於該拉片扣卸部36之扣卸頭部36b之寬度尺 寸。
於左右之懸臂卡止片55之第1卡止片部55a與第2卡止片部55b之交界,使防連結凸部57沿相互接近之方向分別突設於內側面。防連結凸部57係設置於第1卡止片部55a與第2卡止片部55b之交界。如上所述,藉由存在防連結凸部57而可防止產生其他拉片進入開口窗部中連結之類之問題,從而無需解除結連之步驟,故生產效率提昇。
該拉片5之連結桿53係以具有橢圓形剖面之方式形成為橢圓柱狀,且於連結桿53之中央部,一體地設置有凸輪部56,該凸輪部56係突出至由連結桿53、左右之臂部52、及拉片本體部51之一端緣形成之開口內。該凸輪部56係與拉片5之長度方向正交之凸輪部56之剖面呈現自凸輪部56之基端側朝向前端側遞減之錐狀。
停止爪體6之蓋部63具有小於配置於滑件本體2之左右之拉片保持部31間之間隔且大於形成於滑件本體2之插入槽32之槽寬的寬度尺寸。又,停止爪體6之相較蓋部63為另一端側之部位具有等於或小於形成於滑件本體2之插入槽32之槽寬之寬度尺寸。
又,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係例如圖6(b)所示,藉由使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而使形成於拉片5之連結桿53上之凸輪部56朝向相對上翼板21之上表面大致平行之方向。此時,拉片5之凸輪部56未與停止爪體6之蓋部63產生干擾,故停止爪體6之蓋部63未被凸輪部56頂起,而成為停止爪體6之爪部61經由爪孔37突出至鏈齒導引通 路28內之狀態。
因此,在使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插穿鏈條之鏈齒排,構成拉鏈時,可藉由使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而使停止爪體6之爪部61突出至鏈齒導引通路28內,扣合於鏈齒排,保持滑件1B相對於鏈齒排之停止位置。
進而,於以此方式使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之情形時,可藉由將拉片5朝向配置於滑件本體2之拉片扣卸部36壓入而使配置於拉片5之左右之懸臂卡止片55一面向外側彈性變形一面越過拉片扣卸部36之扣卸頭部36b,扣合於滑件本體2之拉片扣卸部36。
可藉由以此方式,使拉片5之懸臂卡止片55扣合於滑件本體2之拉片扣卸部36,而以倒伏之狀態保持拉片5。因此,可穩定地維持停止爪體6之爪部61突出至鏈齒導引通路28內且扣合於鏈齒排之狀態,從而於該停止位置上確實地保持滑件。再者,拉片5之懸臂卡止片55與滑件本體2之拉片扣卸部36之扣合狀態可藉由使拉片5在自上翼板21分離之方向上轉動而容易地解除。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係如上所述,拉片5之凸輪部56呈現錐狀。因此,例如圖5所示,即便不使拉片5之懸臂卡止片55扣合於滑件本體2之拉片扣卸部36,而將拉片5載置於拉片扣卸部36上,且配置成相對於上翼板21之上表面傾斜之狀態,拉片5之凸輪部56亦不會與停止爪體6之蓋部63產生干擾,從而可使停止爪體6之爪部61突出至鏈齒導引通路28內且扣合於鏈齒排。
而且,藉此,為了例如解除拉片5扣合於拉片扣卸部36之狀態,即便將拉片5略微頂起,只要在拉片5之凸輪部56不干擾停止爪體6之蓋部63之範圍內使拉片5轉動,則停止爪體6之爪部61不會自鏈齒導引通路28拔出,從而可於在停止位置上保持著滑件1B之狀態下,解除拉片5之扣合狀態。
另一方面,於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中,自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之狀態起,將該拉片5頂起,使其朝向相對上翼板21正交之方向立起時,拉片5將相對於上翼板21之上表面傾斜特定之傾斜角度以上,藉此,拉片5之凸輪部56干擾停止爪體6之蓋部63,使得停止爪體6由凸輪部56頂起,從而將停止爪體6之爪部61自鏈齒導引通路28中拔出。
進而,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係藉由使拉片5自立起之狀態倒伏於連結柱23側,而使拉片5之凸輪部56不干擾停止爪體6之蓋部63,故而,停止爪體6之蓋部63下降,爪部61突出至鏈齒導引通路28內,從而扣合於鏈齒排。藉此,可於該停止位置上保持滑件1B。
其次,對組裝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之方法進行說明。首先,準備滑件本體2。滑件本體2係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之前端側由連結柱23而連結,且於上述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之間配置有Y字狀之鏈齒導引通路28,且上述上翼板21包括:插入槽32,其係用以插入一端包含爪部61之停止爪體6;左右之拉片保持部31,其等可轉動地保持拉片5之一 端;一對壓緊柱34,其等係用以將上述停止爪體6壓緊固定,且以自左右夾持插入槽32之方式立設;及爪孔37,其可插穿地穿設有上述爪部61。滑件本體2中,可將上述停止爪體6配置成可藉由上述拉片5之倒伏、立起操作而使上述爪部61經由上述爪孔37對上述鏈齒導引通路28進行插入、拔出。
其次,於對滑件本體2之左右之拉片保持部31所分別包含之前後之拉片壓緊用突起31a間插入拉片5之連結桿53,且使拉片5倒伏於滑件本體2之嚙合口27側之狀態下,使前後之拉片壓緊用突起31a朝向相互接近之方向彎曲進行壓緊。藉此,將拉片5保持為相對滑件本體2可以連結桿53為中心進行轉動。
繼而,在保持著拉片5之滑件本體2上,以該停止爪體6之爪部61插穿於滑件本體2之爪孔37,且該停止爪體6之蓋部63自上方覆蓋拉片5之連結桿53及凸輪部56之方式,將停止爪體6插入至滑件本體2之插入槽32中。此時,停止爪體6之卡鉤部62嵌入至插入槽32之前端32a。藉此,將停止爪體6配置於滑件本體2之特定位置。其後,為了將停止爪體6固定於滑件本體2,而使上述一對壓緊柱34分別朝內側彎曲進行壓緊固定。
藉由實施上述作業而組裝圖5所示之本實施形態之滑件1B。再者,將拉片5朝向拉片保持部31進行壓緊固定之步驟亦可於將停止爪體6壓緊固定於滑件本體2之後執行,但在將停止爪體6壓緊固定於滑件本體2之步驟中必需另行保 持拉片5,故而就作業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預先將拉片5固定於拉片保持部31。
以上,基於實施形態,對本發明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形態,可進行各種改變。例如,上述實施形態之滑件中係藉由自滑件本體2之上翼板21突設之拉片保持部31而將拉片5壓緊固定,但若以停止爪體6壓緊固定於滑件本體2作為前提,則例如亦可為拉片5藉由嵌著於滑件本體2之蓋體(未圖示)而安裝於滑件本體2之類型。
1A、1B、1C‧‧‧滑件
2‧‧‧滑件本體
5‧‧‧拉片
6‧‧‧停止爪體
21‧‧‧上翼板
22‧‧‧下翼板
23‧‧‧連結柱
24‧‧‧上側導板部
25‧‧‧下側導板部
26‧‧‧導入口
27‧‧‧嚙合口
28‧‧‧鏈齒導引通路
31‧‧‧拉片保持部
31a、31b‧‧‧拉片壓緊用突起
32‧‧‧插入槽
32a‧‧‧插入槽之前端
33‧‧‧凹部
34‧‧‧壓緊柱
35‧‧‧隆起部
36‧‧‧拉片扣卸部
36a‧‧‧頸部
36b‧‧‧扣卸頭部
37‧‧‧爪孔
38‧‧‧階差部
51‧‧‧拉片本體部
52‧‧‧臂部
53‧‧‧連結桿
54‧‧‧開口窗部
54a‧‧‧側壁部
55‧‧‧懸臂卡止片
55a‧‧‧第1卡止片部
55b‧‧‧第2卡止片部
56‧‧‧凸輪部
57‧‧‧防連結凸部(凸部)
58‧‧‧拉片之前端
59‧‧‧隆起部
61‧‧‧爪部
62‧‧‧卡鉤部
63‧‧‧蓋部
65‧‧‧平坦部
66‧‧‧彎曲部
圖1係例示性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拉片由拉鏈用滑件之上翼板可轉動地保持一端部之情形的立體圖。
圖2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拉片之仰視圖(X)及前視圖(Y)。
圖3係表示藉由使用本發明之拉片而防止其他滑件之拉片進入拉片之開口窗部中之現象之情形的示意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滑件中構成零件已分離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5係表示組裝有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滑件之狀態的立體圖。
圖6係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之滑件之壓緊操作前的半成品中,與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平行地形成切斷面時之中央剖面圖,且表示載置停止爪體之前(a)以及之後(b)之情形。
圖7係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拉片之仰視圖(X')及前視 圖(Y')。
圖8係表示專利文獻1記載之滑件中構成零件已分離之狀態之立體圖。
圖9係專利文獻1記載之滑件中設置有壓緊部之部位之剖面圖。
1A‧‧‧滑件
2‧‧‧滑件本體
5‧‧‧拉片
21‧‧‧上翼板
36‧‧‧拉片扣卸部
36a‧‧‧頸部
36b‧‧‧扣卸頭部
54‧‧‧開口窗部
54a‧‧‧側壁部
55‧‧‧懸臂卡止片
55a‧‧‧第1卡止片部
55b‧‧‧第2卡止片部
57‧‧‧防連結凸部(凸部)
58‧‧‧拉片之前端
59‧‧‧隆起部

Claims (11)

  1. 一種拉鏈用拉片,其係包括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2)上之拉片扣卸部(36)可拔離地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開口窗部(54)的拉鏈用拉片(5),且於至少一懸臂卡止片(55)上,包含朝著對向之另一懸臂卡止片突設之防連結凸部(57),上述防連結凸部(57)係形成於不干擾拉片扣卸部(36)之扣合之上述懸臂卡止片(55)的中間位置。
  2. 如請求項1之拉鏈用拉片,其中兩懸臂卡止片(55)係分別包含朝著對向之懸臂卡止片突設之防連結凸部(57)。
  3. 如請求項2之拉鏈用拉片,其中各防連結凸部(57)係突設於相互接近之方向上。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拉鏈用拉片,其中各懸臂卡止片(55)係包含在自基端側朝向前端側彼此之間隔變寬之方向上傾斜地延設之第1卡止片部(55a)、及自第1卡止片部(55a)之前端相互平行地延設之第2卡止片部(55b);且上述防連結凸部(57)係設置於第1卡止片部(55a)與第2卡止片部(55b)之交界。
  5. 如請求項1之拉鏈用拉片,其中於前端(58)包括在相對正反面垂直的方向上突設於正反面之至少一面上之隆起部(59)。
  6. 如請求項1之拉鏈用拉片,其中一對懸臂卡止片(55)係以包圍開口窗部(54)之側壁部(54a)中配置於拉片(5)之前端(58)側之側壁部作為基端,朝向拉片(5)之轉動軸側延 設。
  7. 一種拉鏈用拉片,其特徵在於,其係包括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2)上之拉片扣卸部(36)可拔離地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開口窗部(54)的拉鏈用拉片(5),且於至少一懸臂卡止片(55)上,包含朝向對向之另一懸臂卡止片突設之凸部,且將上述凸部與對向於上述凸部之懸臂卡止片側之側面之距離(c)設定為小於上述懸臂卡止片(55)之前端之間隔(g)。
  8. 一種拉鏈用拉片,其特徵在於,其係包括形成有用以對設置於滑件本體(2)上之拉片扣卸部(36)可拔離地扣合之一對懸臂卡止片(55)之開口窗部(54)之拉鏈用拉片(5),且於至少一懸臂卡止片(55)上,包含朝向對向之另一懸臂卡止片突設之凸部(57),且將拉片之前端側之厚度(d)設定為大於上述凸部(57)與對向於該凸部(57)之另一懸臂卡止片側之側面之距離(c)。
  9. 一種拉鏈用滑件,其係包括突設於滑件本體(2)上之拉片扣卸部(36)、及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拉鏈用拉片。
  10. 一種拉鏈用滑件,其係包含:滑件本體(2),其係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之前端側藉由連結柱(23)而連結,且於上述上翼板(21)及下翼板(22)之間配置有Y字狀之鏈齒導引通路(28);拉片(5),其係一端可轉動地保持於上述上翼板(21);及停止爪體(6),其係載置於上述上翼板(21),且於一端包括爪部(61);上述上翼板(21)係包括:插入槽(32),其係延設於前後方向並可插入上述停止爪 體(6);一對壓緊柱(34),其等將上述停止爪體(6)壓緊固定;及爪孔(37),其可插穿地穿設有上述爪部(61);且上述停止爪體(6)係配置成可藉由上述拉片(5)之倒伏、立起操作而使上述爪部(61)經由上述爪孔(37)對上述鏈齒導引通路(28)進行插入、拔出,且拉片(5)係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拉鏈用拉片。
  11. 一種拉鏈,其係包括如請求項9或10之拉鏈用滑件。
TW101149623A 2011-12-28 2012-12-24 Zipper pull piece, zipper with slider, and zipper TWI4666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80500 WO2013099015A1 (ja) 2011-12-28 2011-12-28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引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2477A TW201332477A (zh) 2013-08-16
TWI466644B true TWI466644B (zh) 2015-01-01

Family

ID=48696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49623A TWI466644B (zh) 2011-12-28 2012-12-24 Zipper pull piece, zipper with slider, and zipper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4023582B (zh)
TW (1) TWI466644B (zh)
WO (1) WO20130990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9377B (zh) * 2015-02-25 2020-08-14 Ykk株式会社 拉链用拉头
KR101945659B1 (ko) * 2015-02-25 2019-02-07 와이케이케이 가부시끼가이샤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CN114727689B (zh) * 2019-11-12 2023-11-03 Ykk株式会社 拉链
CN113796629A (zh) * 2020-06-16 2021-12-17 台湾华可贵股份有限公司 拉链用拉头及具有其的拉链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52275U (en) * 2008-05-23 2009-03-11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zipper puller
TW201006406A (en) * 2008-04-23 2010-02-16 Ykk Corp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TW201023788A (en) * 2008-12-17 2010-07-01 Ykk Corp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38226A (en) * 1960-06-16 1962-06-12 Talon Inc Automatic lock slider
JPS519365Y2 (zh) * 1972-09-05 1976-03-12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006406A (en) * 2008-04-23 2010-02-16 Ykk Corp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TWM352275U (en) * 2008-05-23 2009-03-11 Chung Chwan Entpr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of zipper puller
TW201023788A (en) * 2008-12-17 2010-07-01 Ykk Corp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99015A1 (ja) 2013-07-04
CN104023582B (zh) 2016-10-12
CN104023582A (zh) 2014-09-03
TW201332477A (zh) 201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1252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5606452B2 (ja) 逆開き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516220B (zh) Zipper pull with the back of the slider
TWI466644B (zh) Zipper pull piece, zipper with slider, and zipper
CN1883329B (zh) 拉链
TWI376211B (zh)
TWI488592B (zh) Zipper with slider
TW200938113A (en) Slider for concealed type slide fastener with separable bottom end stop
TWI355904B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TW200836661A (en) Reverse opening type separable end stop of slide fastener
JP3909491B2 (ja) 隠し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201515593A (zh) 拉鏈用之滑件
JP2004344310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I433654B (zh) Zipper with the slider
WO2015033475A1 (ja) ファスナーチェーン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並びにファスナーエレメントの製造方法
EP2698073A1 (en)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TWI484925B (zh) Zipper slide, slider body, zipper slide with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zipper
TWI544880B (zh) The slide fastener with
TWI459914B (zh) Zipper with the slider
TW201526820A (zh) 滑件
TWI577304B (zh) Zipper slide
TWI580373B (zh) Slip and zipper
JP2013006083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JP2013031691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TWI492719B (zh) Zipper with slider and zi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