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9272B -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9272B
TWI459272B TW100137563A TW100137563A TWI459272B TW I459272 B TWI459272 B TW I459272B TW 100137563 A TW100137563 A TW 100137563A TW 100137563 A TW100137563 A TW 100137563A TW I459272 B TWI459272 B TW I45927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voltage
driving
capacitive touch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7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7868A (zh
Inventor
Chien Yu Chan
Original Assignee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TW100137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9272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54779.3A priority patent/CN10304914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7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7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92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9272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與液晶顯示器有關;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係藉由跳躍式交錯排列的驅動電極或感測電極,使得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線所感測出之感測電壓可分別來自提供不同驅動電壓的不同驅動線,藉以提升其訊雜比(Signal-Noise Ratio,SNR)。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已逐步取代傳統顯示器,並已廣泛應用於電視、平面顯示器、行動電話、平板電腦以及投影機等各種電子產品上。對於具有觸控功能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而言,觸控感測器是其重要的模組之一,其性能之優劣也直接影響液晶顯示器之整體效能。
如圖1所示,一般用以感測形成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之觸控點的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包含有彼此垂直排列的驅動電極(driving electrode)DE與感測電極(sensing electrode)SE,其中驅動電極DE與感測電極SE彼此重疊(overlap)的部分稱之為節點(node)NO,而互感式(mutual capacitance type)電容觸控感測法即係感測觸控面板上每一節點的電容變化量。假設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有J個驅動電極與K個感測電極,故總共形成有(J x K)個節點。由於每個驅動電極均會提供一驅動電壓且與K個感測電極相交,因此每個節點均會耦合出一互感電容Cm,且每個互感電容Cm均會耦合出感測電壓。當電容式觸控面板被觸碰時,對應於觸碰處之節點的互感電容Cm將會隨之改變,其耦合出的感測電壓也會改變,故可利用此一特性去判斷電容式觸控面板是否有被觸碰。
於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均來自同一驅動電極,再配合感測電路進行感測。感測電路之感測方法可以是電流感測式、電荷轉移式或電壓感測式,且該些感測方法又可採用單端輸入或差動輸入之形式,其中係以差動輸入之形式的抗雜訊效果最好。
舉例而言,如圖2所示,電容式觸控感測器CT包含有8條驅動線Y0~Y7與8條感測線X0~X7,故總共形成有64個節點N00、N10、N20、...、N67、N77。然而,由於相鄰的感測線X0及X1於同一時間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VS0 與VS1 分別為節點N00及N10耦合自同一驅動線Y0所提供之驅動電壓VD0 ,亦即相鄰感測電極X0及X1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VS0 與VS1 均具有相同相位,因此,雖然感測電路SC將差動輸入的相鄰感測線X0及X1之感測電壓VS0 與VS1 相減後能夠降低雜訊的影響程度,但具有相同相位之訊號相減後本身的強度也會被降低,故其訊雜比並無法有效獲得顯著提升,導致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效能受到限制。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於一較佳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至少包含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電容式觸控感測器。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設置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用以感測形成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之觸控點。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有複數條驅動線、複數條感測線及感測電路。於此實施例中,該複數條驅動線係採跳躍式排列。
該複數條驅動線包含依第一方向排列的一組驅動線。該組驅動線係由相對交錯排列的第一驅動線及第二驅動線構成。於一時間下,第一驅動線及第二驅動線分別用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之第一驅動電壓及第二驅動電壓。該複數條感測線包含依第二方向相鄰排列的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第一感測線係與第一驅動線重疊形成第一節點,第二感測線係與第二驅動線重疊形成第二節點。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分別耦合出第一互感電容與第二互感電容,且第一互感電容與第二互感電容分別耦合出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並分別由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輸出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感測電路接收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並將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相減,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
於一實施例中,當感測電路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增大時,感測電壓差值相對應之訊雜比亦隨之增大。
於一實施例中,若第一驅動電壓與第二驅動電壓均具有正相位,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第一感測電壓減去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若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第二驅動電壓為零,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第一感測電壓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第二訊雜比。第二訊雜比係大於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若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第一感測電壓加上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第三訊雜比。第三訊雜比係大於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若第一驅動電壓為零且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第四訊雜比。第四訊雜比係大於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感測電路包含差動放大單元,差動放大單元包含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及輸出端,當第一輸入端及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後,差動放大單元將第一感測電壓減去第二感測電壓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並將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輸出端輸出放大後之感測電壓差值。
於另一較佳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至少包含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電容式觸控感測器。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設置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用以感測形成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之觸控點。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有複數條驅動線、複數條感測線及感測電路。於此實施例中,該複數條感測線係採跳躍式排列。
該複數條驅動線包含依第一方向相鄰排列的第一驅動線及第二驅動線。於一時間下,第一驅動線及第二驅動線分別用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之第一驅動電壓及第二驅動電壓。該複數條感測線包含依第二方向排列的一組感測線。該組感測線包含相對交錯排列的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第一感測線係與第一驅動線重疊形成第一節點,第二感測線係與第二驅動線重疊形成第二節點。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分別耦合出第一互感電容與第二互感電容,且第一互感電容與第二互感電容分別耦合出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並分別由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輸出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感測電路接收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並將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相減,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係透過將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驅動線或感測線之電極排列方式由原本的規則式棋盤排列改變為跳躍式交錯排列,使得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之感測電壓可分別來自提供不同驅動電壓的不同驅動電極,亦即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可具有不同相位,因此,感測電路將差動輸入的相鄰感測電極之感測電壓相減後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雜訊的影響,訊號本身並不會被降低,故其訊雜比可有效獲得顯著提升。藉此,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能夠更為準確地對於電容式觸控面板進行觸碰點的感測,以大幅減少其誤判之機率。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為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於此實施例中,該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至少包含有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電容式觸控感測器,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可採用互感式(mutual capacitance type)觸控感測法感測形成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之觸控點,但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圖3,圖3係繪示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線(電極)與感測線(電極)重疊形成的節點排列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該些驅動線係採跳躍式排列。需說明的是,圖3所繪示的僅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驅動線(電極)與感測線(電極)的節點排列亦可有其他不同型式,並不以此為限。
如圖3所示,驅動線Y0~Y15與感測線X0~X7係分別依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排列。驅動線Y0~Y15共可分成8組驅動線,由上而下分別為:第1組驅動線Y0與Y1、第2組驅動線Y2與Y3、第3組驅動線Y4與Y5、第4組驅動線Y6與Y7、第5組驅動線Y8與Y9、第6組驅動線Y10與Y11、第7組驅動線Y12與Y13、第8組驅動線Y14與Y15。
需說明的是,每一組驅動線中之兩條驅動線(例如Y0與Y1)係彼此相對交錯排列,且兩條驅動線均係對應於同一列節點(例如第一列節點N00、N11、N20、N31、N40、N51、N60、N71),其中一條驅動線(例如Y0)係連接第一列節點中之N00、N20、N40及N60,至於另一條驅動線(例如Y1)則係連接第一列節點中之N11、N31、N51及N71,亦即兩條驅動線(例如Y0與Y1)均採跳躍式交錯連接同一列節點中之各節點。
如圖3所示,感測線X0~X7與驅動線Y0~Y15總共形成有64個節點N00、N11、N20、N31、...、N614及N715。相較於圖2的先前技術,圖3的節點數目及感測線數目雖然與圖2所示一樣,但圖3的驅動線數目明顯較圖2所示的驅動線數目多出一倍。請參照圖4,圖4係繪示此實施例中之驅動線與感測線的電極佈局(layout)的一種型式之示意圖。需說明的是,限於篇幅,圖4僅繪製局部的驅動線Y0~Y7與感測線X0~X3的部分。
更詳細地說,以同一組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為例,驅動線Y0係分別與感測線X0、X2、X4及X6重疊形成節點N00、N20、N40及N60,而驅動線Y1則係分別與感測線X1、X3、X5及X7重疊形成節點N11、N31、N51及N71,其餘均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若以相鄰排列的兩條感測線X0與X1為例,感測線X0係分別與驅動線Y0、Y2、Y4、...、Y14重疊形成節點N00、N02、N04、...、N014,而感測線X1係分別與驅動線Y1、Y3、Y5、...、Y15重疊形成節點N11、N13、...、N115,其餘均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需特別說明的是,於同一時間下,相鄰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係用以分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的驅動電壓VD0 及VD1 。於實際應用中,於同一時間下之驅動電壓VD0 及VD1 的大小可視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只要驅動電壓VD0 之相位與VD1 之相位有所不同,即可達到提升訊雜比之效果。
由於驅動線Y0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流經其與感測線X0重疊形成之節點N00,故將於節點N00處耦合出互感電容,並進而於感測線X0上耦合出感測電壓Vs00。至於驅動線Y1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流經其與感測線X1重疊形成之節點N11,故將於節點N11處耦合出互感電容,並進而於感測線X1上耦合出感測電壓Vs11。因此,感測電路SC可分別自感測線X0及感測線X1接收到感測電壓Vs00及Vs11,並將感測電壓Vs00與Vs11相減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需說明的是,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將會影響其訊雜比之大小,當感測電壓差值增加時,其訊雜比亦會隨之變大。
於實際應用中,感測電路SC包含差動放大單元DA,且差動放大單元DA包含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及輸出端OUT。當第一輸入端+及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感測電壓Vs00與Vs11後,差動放大單元DA將感測電壓Vs00減去Vs11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並將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輸出端OUT輸出放大後之感測電壓差值,並經過後續的訊號處理程序後,據以判斷電容式觸控面板是否被觸碰。
接下來,將透過幾個不同實際情況說明相鄰驅動線所輸入之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的驅動電壓對其訊雜比之影響。
於第一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與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均具有正相位,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1係趨近於感測線X0的感測電壓Vs00減去感測線X1的感測電壓Vs11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1係對應於第一訊雜比SNR1。同理,驅動電壓VD0 與VD1 均具有負相位之情況亦類似,於此不另行贅述。
於第二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具有正相位,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為零,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2係趨近於感測線X0的感測電壓Vs00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2係對應於第二訊雜比SNR2。相較於第一種情況,由於感測電壓Vs00不必減去同相位之感測電壓Vs11,感測電壓差值△Vs2會比感測電壓差值△Vs1來得大,故第二訊雜比SNR2應該會比第一訊雜比SNR1來得大。
於第三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具有正相位,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具有負相位,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3係趨近於感測線X0的感測電壓Vs00加上感測線X1的感測電壓Vs11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3係對應於第三訊雜比SNR3。相較於第一種情況,由於感測電壓Vs00不必與感測電壓Vs11相減,而是與感測電壓Vs11相加,感測電壓差值△Vs3會比感測電壓差值△Vs1來得大,故第三訊雜比SNR3應該會比第一訊雜比SNR1來得大。同理,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具有負相位,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具有正相位之情況亦類似,於此不另行贅述。
於第四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為零,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具有負相位,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4係趨近於感測線X1的感測電壓Vs11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4係對應於第四訊雜比SNR4。相較於第一種情況,由於感測電壓Vs11不必與同相位之感測電壓Vs00相減,感測電壓差值△Vs4會比感測電壓差值△Vs1來得大,故第四訊雜比SNR4應該會比第一訊雜比SNR1來得大。
至於圖5A至圖5C則係分別繪示各種具有不同型式之節點N00及N11,其係藉由改變感測線與驅動線之電極形狀的方式以增加其接觸面積,但不以此為限。
接下來,請參照圖6,圖6係繪示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線(電極)與感測線(電極)重疊形成的節點排列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該些感測線係採跳躍式排列。需說明的是,圖6所繪示的僅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驅動線(電極)與感測線(電極)的節點排列亦可有其他不同型式,並不以此為限。
如圖6所示,驅動線Y0~Y7與感測線X0~X15係分別依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排列。感測線X0~X15共可分成8組感測線,由左至右分別為:第1組感測線X0與X1、第2組感測線X2與X3、第3組感測線X4與X5、第4組感測線X6與X7、第5組感測線X8與X9、第6組感測線X10與X11、第7組感測線X12與X13、第8組感測線X14與X15。
需說明的是,每一組感測線中之兩條感測線(例如X0與X1)係彼此相對交錯排列,且兩條感測線均係對應於同一排節點(例如第一排節點N00、N11、N02、N13、N04、N15、N06、N17),其中一條感測線(例如X0)係連接第一排節點中之N00、N02、N04及N06,至於另一條感測線(例如X1)則係連接第一排節點中之N11、N13、N15及N17,亦即兩條感測線(例如X0與X1)均採跳躍式交錯連接同一排節點中之各節點。
如圖6所示,感測線X0~X15與驅動線Y0~Y7總共形成有64個節點N00、N11、N02、N13、...、N146及N157。相較於圖2的先前技術,圖6的節點數目及驅動線數目雖然與圖2所示一樣,但圖6的感測線數目明顯較圖2所示的驅動線數目多出一倍。請參照圖7,圖7係繪示此實施例的驅動線與感測線之電極佈局(layout)的一種型式之示意圖。需說明的是,限於篇幅,圖7僅繪製局部的驅動線Y0~Y3與感測線X0~X7的部分。
更詳細地說,以同一組的兩條感測線X0與X1為例,感測線X0係分別與驅動線Y0及Y2重疊形成節點N00及N02,而感測線X1則係分別與驅動線Y1及Y3重疊形成節點N11及N13,其餘均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若以相鄰排列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為例,驅動線Y0係分別與感測線X0、X2、X4、...、X14重疊形成節點N00、N20、N40、...、N140,而驅動線Y1係分別與感測線X1、X3、X5、...、X15重疊形成節點N11、N31、...、N151,其餘均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需特別說明的是,於同一時間下,相鄰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係用以分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的驅動電壓VD0 及VD1 。於實際應用中,於同一時間下之驅動電壓VD0 及VD1 的大小可視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只要驅動電壓VD0 之相位與VD1 之相位有所不同,即可達到提升訊雜比之效果。
由於驅動線Y0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流經其與感測線X0重疊形成之節點N00,故將於節點N00處耦合出互感電容,並進而於感測線X0上耦合出感測電壓Vs00。至於驅動線Y1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流經其與感測線X1重疊形成之節點N11,故將於節點N11處耦合出互感電容,並進而於感測線X1上耦合出感測電壓Vs11。因此,感測電路SC可分別自感測線X0及感測線X1接收到感測電壓Vs00及Vs11,並將感測電壓Vs00與Vs11相減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需說明的是,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將會影響其訊雜比之大小,當感測電壓差值增加時,其訊雜比亦會隨之變大。
於實際應用中,感測電路SC包含差動放大單元DA,且差動放大單元DA包含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及輸出端OUT。當第一輸入端+及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感測電壓Vs00與Vs11後,差動放大單元DA將感測電壓Vs00減去Vs11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並將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輸出端OUT輸出放大後之感測電壓差值,並經過後續的訊號處理程序後,據以判斷電容式觸控面板是否被觸碰。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係透過將電容式觸控感測器的驅動線或感測線之電極排列方式由原本的規則式棋盤排列改變為跳躍式交錯排列,使得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之感測電壓可分別來自提供不同驅動電壓的不同驅動電極,亦即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可具有不同相位,因此,感測電路將差動輸入的相鄰感測電極之感測電壓相減後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雜訊的影響,訊號本身並不會被降低,故其訊雜比可有效獲得顯著提升。藉此,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能夠更為準確地對於電容式觸控面板進行觸碰點的感測,以大幅減少其誤判之機率。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DE...驅動電極
SE...感測電極
NO...節點
Cm...互感電容
Y0~Y15...驅動線
X0~X15...感測線
N00、…、N157…、N715...節點
VD0 、VD1 ...驅動電壓
C1~C2...電容
SC...感測電路
DA...差動放大單元
+...第一輸入端
-...第二輸入端
OUT...輸出端
A1~A4...放大器
SW1~SW4...開關
CT...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圖1係繪示傳統上於驅動線與感測線之電極重疊形成之節點上耦合出互感電容之示意圖。
圖2係繪示傳統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線與感測線重疊形成的節點排列示意圖。
圖3係繪示本發明之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線與感測線的節點排列示意圖。
圖4係繪示此實施例之驅動線與感測線的電極佈局示意圖。
圖5A至圖5C則係分別繪示具有不同型式之節點。
圖6係繪示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中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線與感測線的節點排列示意圖。
圖7係繪示此實施例之驅動線與感測線的電極佈局示意圖。
Y0~Y15...驅動線
X0~X7...感測線
N00、...、N715...節點
SW1~SW4...開關
VD0 、VD1 ...驅動電壓
C1~C2...電容
SC...感測電路
DA...差動放大單元
+...第一輸入端
-...第二輸入端
OUT...輸出端
A1~A4...放大器

Claims (20)

  1. 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包含:一電容式觸控面板;以及一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設置於該電容式觸控面板上,該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複數條驅動線(driving line),包含依一第一方向排列的一組驅動線,該組驅動線係由相對交錯排列的一第一驅動線及一第二驅動線構成,於一時間下,該第一驅動線及該第二驅動線分別用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之一第一驅動電壓及一第二驅動電壓;複數條感測線(sensing line),包含依一第二方向相鄰排列的一第一感測線與一第二感測線,該第一感測線係與該第一驅動線重疊形成一第一節點,該第二感測線係與該第二驅動線重疊形成一第二節點,該第一節點與該第二節點分別耦合出一第一互感電容與一第二互感電容,且該第一互感電容與該第二互感電容分別耦合出一第一感測電壓與一第二感測電壓,並分別由該第一感測線與該第二感測線輸出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以及一感測電路,耦接至該複數條感測線,該感測電路接收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並將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相減,以得到一感測電壓差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感測電路得到之該感測電壓差值增大時,該感測電壓差值相對應之訊雜比(Signal-Noise Ratio,SNR)亦隨之增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與該第二驅動電壓均具有正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一訊雜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為零,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二訊雜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加上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三訊雜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為零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四訊雜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為零,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二訊雜比,該第二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加上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三訊雜比,該第三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為零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四訊雜比,該第四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感測電路包含一差動放大單元,該差動放大單元包含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當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後,該差動放大單元將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以得到該感測電壓差值並將該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該輸出端輸出放大後之該感測電壓差值。
  11. 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包含:一電容式觸控面板;以及一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設置於該電容式觸控面板上,該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複數條驅動線(driving line),包含依一第一方向相鄰排列的一第一驅動線及一第二驅動線,於一時間下,該第一驅動線及該第二驅動線分別用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之一第一驅動電壓及一第二驅動 電壓;複數條感測線(sensing line),包含依一第二方向排列的一組感測線,該組感測線包含相對交錯排列的一第一感測線與一第二感測線,該第一感測線係與該第一驅動線重疊形成一第一節點,該第二感測線係與該第二驅動線重疊形成一第二節點,該第一節點與該第二節點分別耦合出一第一互感電容與一第二互感電容,且該第一互感電容與該第二互感電容分別耦合出一第一感測電壓與一第二感測電壓,並分別由該第一感測線與該第二感測線輸出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以及一感測電路,耦接至該複數條感測線,該感測電路接收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並將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相減,以得到一感測電壓差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感測電路得到之該感測電壓差值增大時,該感測電壓差值相對應之訊雜比亦隨之增大。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與該第二驅動電壓均具有正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一訊雜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為零,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 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二訊雜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加上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三訊雜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為零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四訊雜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為零,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二訊雜比,該第二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加上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三訊雜比,該第三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為零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四訊雜比,該第四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 雜比。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感測電路包含一差動放大單元,該差動放大單元包含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當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後,該差動放大單元將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以得到該感測電壓差值並將該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該輸出端輸出放大後之該感測電壓差值。
TW100137563A 2011-10-17 2011-10-17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4592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7563A TWI459272B (zh) 2011-10-17 2011-10-17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CN201110354779.3A CN103049148B (zh) 2011-10-17 2011-11-10 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7563A TWI459272B (zh) 2011-10-17 2011-10-17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7868A TW201317868A (zh) 2013-05-01
TWI459272B true TWI459272B (zh) 2014-11-01

Family

ID=4806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7563A TWI459272B (zh) 2011-10-17 2011-10-17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9148B (zh)
TW (1) TWI4592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74676A1 (en) 2008-01-04 2009-07-09 Apple Inc. Motion component dominance factors for motion locking of touch sensor data
US8593410B2 (en) 2009-04-10 2013-11-26 Apple Inc. Touch sensor panel design
CN103324001B (zh) * 2013-05-24 2016-03-1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式裸眼3d光栅及显示装置
TWI516998B (zh) * 2013-07-26 2016-01-11 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雜訊補償的觸控面板及其觸控裝置
TWI608387B (zh) 2014-01-22 2017-1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
US10936120B2 (en) 2014-05-22 2021-03-02 Apple Inc. Panel bootstraping architectures for in-cell self-capacitance
US9817528B2 (en) 2014-06-25 2017-11-14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ouch sensitive device having different surrounding patterns and related touchscreen
US10289251B2 (en) 2014-06-27 2019-05-14 Apple Inc. Reducing floating ground effects in pixelated self-capacitance touch screens
CN107077260B (zh) 2014-09-22 2020-05-12 苹果公司 触摸控制器和用于触摸传感器面板的方法
WO2016069642A1 (en) 2014-10-27 2016-05-06 Pylemta Management Llc Pixelated self-capacitance water rejection
CN111610890A (zh) 2015-02-02 2020-09-01 苹果公司 柔性自电容和互电容触摸感测系统架构
US10488992B2 (en) 2015-03-10 2019-11-26 Apple Inc. Multi-chip touch architecture for scalability
CN104808863B (zh) * 2015-05-15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噪声扫描方法及装置、触摸屏
US10365773B2 (en) 2015-09-30 2019-07-30 Apple Inc. Flexible scan plan using coarse mutual capacitance and fully-guarded measurements
AU2017208277B2 (en) 2016-09-06 2018-12-20 Apple Inc. Back of cover touch sensors
US10386965B2 (en) 2017-04-20 2019-08-20 Apple Inc. Finger tracking in wet environment
US10643543B2 (en) * 2017-11-23 2020-05-05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Multi-sensing channels design for pixel compensation
CN108108055B (zh) * 2018-01-02 2021-11-1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触控装置、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920017A (zh) * 2018-08-21 2018-11-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和装置
US11662867B1 (en) 2020-05-30 2023-05-30 Apple Inc. Hover detection on a touch sensor panel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0831A1 (en) * 2005-11-28 2007-05-31 Mahowald Peter H Neutralizing elecromagnetic noise for a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TW201126401A (en) * 2010-01-22 2011-08-01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differential sensing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201128499A (en) * 2010-02-04 2011-08-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sensing system, capacitance sensing circuit and capacitance sens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29922A (en) * 2010-02-26 2011-09-01 Au Optronics Corp SNR enhancement for differential input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6474A (en) * 2003-11-12 2005-05-16 Integrated Digital Tech Inc Grid photo-detector and method
US8217913B2 (en) * 2009-02-02 2012-07-10 Apple Inc. Integrated touch screen
CN101980123B (zh) * 2009-08-25 2012-07-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高触碰灵敏度的触碰面板装置与其触碰定位方法
TWI447629B (zh) * 2011-10-11 2014-08-01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0831A1 (en) * 2005-11-28 2007-05-31 Mahowald Peter H Neutralizing elecromagnetic noise for a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TW201126401A (en) * 2010-01-22 2011-08-01 Orise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differential sensing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W201128499A (en) * 2010-02-04 2011-08-1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sensing system, capacitance sensing circuit and capacitance sensing method thereof
TW201129922A (en) * 2010-02-26 2011-09-01 Au Optronics Corp SNR enhancement for differential input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9148B (zh) 2015-09-09
CN103049148A (zh) 2013-04-17
TW201317868A (zh) 201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9272B (zh)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JP4927452B2 (ja) センシング回路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US10185443B2 (en) Touch sensing error compensation
KR100921813B1 (ko) 터치 패널 장치 및 이의 접촉위치 검출방법
CN101950215B (zh) 用于补偿负像素效应的电路、方法和系统
TWI443560B (zh) 觸控感測裝置
US8988385B2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US10180747B2 (en) Touch display panel having touch electrodes and pressure sensing element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thereof
JP6255179B2 (ja) 表示装置
US2008004899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ouch panel function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touch position
US20110080353A1 (en) Electrode pattern for touch screen, driver for touch screen, and touch screen
JP2011008725A5 (zh)
CN107092118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0061405A (ja) 静電容量センサ、その検出回路、入力装置および容量センサの制御方法
CN102629446A (zh) 显示面板及其操作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7092119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TWI447629B (zh)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473000B (zh) 信號量測電路
TWI537801B (zh) 具雜訊抵銷功能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US20130069884A1 (en) Touch-sensing display panel
TWI467458B (zh) 電容式觸控裝置
TWI490762B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
TW201308169A (zh)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
TWM480723U (zh) 高準確度之窄邊框內嵌式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觸控結構
TWI651638B (zh) 觸控感測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