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7629B -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7629B
TWI447629B TW100136763A TW100136763A TWI447629B TW I447629 B TWI447629 B TW I447629B TW 100136763 A TW100136763 A TW 100136763A TW 100136763 A TW100136763 A TW 100136763A TW I447629 B TWI447629 B TW I4476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nsing
voltage
driving
capacitive touch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6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6229A (zh
Inventor
Chien Yu Chan
Ko Yang Tso
Original Assignee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to TW100136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7629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54778.9A priority patent/CN10304914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16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6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7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7629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與液晶顯示器有關;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係藉由交錯式的電極排列方式,使得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線所感測出之感測電壓可分別來自提供不同驅動電壓的不同驅動線,以提升其訊雜比(Signal-Noise Ratio,SNR)。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 LCD)已逐步取代傳統顯示器,並已廣泛應用於電視、平面顯示器、行動電話、平板電腦以及投影機等各種電子產品上。對於具有觸控功能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而言,觸控感測器是其重要的模組之一,其性能之優劣也直接影響液晶顯示器之整體效能。
如圖1所示,一般用以感測形成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之觸控點的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包含有彼此垂直排列的驅動電極(driving electrode)DE與感測電極(sensing electrode)SE,其中驅動電極DE與感測電極SE彼此重疊(overlap)的部分稱之為節點(node)NO,而互感式(mutual capacitance type)電容觸控感測法即係感測觸控面板上每一節點的電容變化量。假設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有J個驅動電極與K個感測電極,故總共形成有(J x K)個節點。由於每個驅動電極均會提供一驅動電壓且與K個感測電極相交,因此每個節點均會耦合出一互感電容Cm,且每個互感電容Cm均會耦合出感測電壓。當電容式觸控面板被觸碰時,對應於觸碰處之節點的互感電容Cm將會隨之改變,其耦合出的感測電壓也會改變,故可利用此一特性去判斷電容式觸控面板是否有被觸碰。
於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均來自同一驅動電極,再配合感測電路進行感測。感測電路之感測方法可以是電流感測式、電荷轉移式或電壓感測式,且該些感測方法又可採用單端輸入或差動輸入之形式,其中係以差動輸入之形式的抗雜訊效果最好。
舉例而言,如圖2所示,電容式觸控感測器CT包含有8條驅動線Y0~Y7與8條感測線X0~X7,故總共形成有64個節點N00、N10、N20、...、N67、N77。然而,由於相鄰的感測線X0及X1於同一時間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VS0 與VS1 分別為節點N00及N10耦合自同一驅動線Y0所提供之驅動電壓VD0 ,亦即相鄰感測電極X0及X1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VS0 與VS1 均具有相同相位,因此,雖然感測電路SC將差動輸入的相鄰感測線X0及X1之感測電壓VS0 與VS1 相減後能夠降低雜訊的影響程度,但具有相同相位之訊號相減後本身的強度也會被降低,故其訊雜比並無法有效獲得顯著提升,導致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效能受到限制。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之一範疇在於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於一實施例中,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至少包含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電容式觸控感測器。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設置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用以感測形成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之觸控點。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有複數條驅動線、複數條感測線及感測電路。
該複數條驅動線包含依第一方向相鄰排列的第一驅動線與第二驅動線。於一時間下,第一驅動線及第二驅動線分別用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之第一驅動電壓及第二驅動電壓。該複數條感測線包含依第二方向相鄰排列的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第一感測線係與第一驅動線重疊形成第一節點而未與第二驅動線重疊,第二感測線係與第二驅動線重疊形成第二節點而未與第一驅動線重疊。第一節點與第二節點分別耦合出第一互感電容與第二互感電容,且第一互感電容與第二互感電容分別耦合出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並分別由第一感測線與第二感測線輸出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感測電路接收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並將第一感測電壓與第二感測電壓相減,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
於一實施例中,當感測電路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增大時,感測電壓差值相對應之訊雜比亦隨之增大。
於一實施例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與該第二驅動電壓均具有正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為零,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二訊雜比。該第二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加上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三訊雜比。該第三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為零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四訊雜比。該第四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於一實施例中,該感測電路包含一差動放大單元,該差動放大單元包含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當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後,該差動放大單元將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以得到該感測電壓差值並將該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該輸出端輸出放大後之該感測電壓差值。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係透過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之電極排列方式的改變,將原本傳統電極的規則式排列改為交錯式排列,使得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之感測電壓可分別來自提供不同驅動電壓的不同驅動電極,亦即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可具有不同相位,因此,感測電路將差動輸入的相鄰感測電極之感測電壓相減後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雜訊的影響,並且訊號本身強度不會被降低,故其訊雜比可有效獲得顯著提升。藉此,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能夠更為準確地對於電容式觸控面板進行觸碰點的感測,以大幅減少其誤判之機率。
關於本發明之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為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於此實施例中,該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至少包含有電容式觸控面板及電容式觸控感測器,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可採用互感式(mutual capacitance type)觸控感測法感測形成於電容式觸控面板上之觸控點,但不以此為限。請參照圖3,圖3係繪示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線(電極)與感測線(電極)的節點交錯排列之示意圖。
如圖3所示,驅動線Y0~Y7與感測線X0~X15總共形成有64個節點N00、N20、...、N11、N31、...、N137、N157。相較於圖2的先前技術,圖3的節點數目及驅動線數目雖然與圖2所示一樣,但圖3的感測線數目明顯較圖2所示的感測線數目多出一倍,並且每一驅動線並不會與每一感測線均重疊形成節點,而每一感測線亦不會與每一驅動線均重疊形成節點。請參照圖4,圖4係繪示本發明的驅動線與感測線之佈局(layout)的一種型式。需說明的是,限於篇幅,圖4僅繪製上半部之驅動線Y0~Y3的部分。
更詳細地說,以相鄰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為例,驅動線Y0係分別與感測線X0、X2、X4、...、X12及X14重疊形成節點N00、N20、N40、...、N120及N140,而驅動線Y1則係分別與感測線X1、X3、X5、...、X13及X15重疊形成節點N11、N31、N51、...、N131及N151,其餘均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若以相鄰的兩條感測線X0與X1為例,感測線X0係分別與驅動線Y0、Y2、Y4及Y6重疊形成節點N00、N02、N04及N06,而感測線X1係分別與驅動線Y1、Y3、Y5及Y7重疊形成節點N11、N13、N15及N17,其餘均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需特別說明的是,於同一時間下,相鄰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係用以分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的驅動電壓VD0 及VD1 。於實際應用中,於同一時間下之驅動電壓VD0 及VD1 之大小可視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只要驅動電壓VD0 之相位與VD1 之相位有所不同即可。
由於驅動線Y0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流經與感測線X0重疊形成之節點N00,故將於節點N00處耦合出互感電容Cm,並進而於感測線X0上耦合出感測電壓Vs00。至於驅動線Y1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流經與感測線X1重疊形成之節點N11,故將於節點N11處耦合出互感電容Cm,並進而於感測線X1上耦合出感測電壓Vs11。因此,感測電路SC分別自感測線X0及感測線X1接收到感測電壓Vs00及Vs11,並將感測電壓Vs00與Vs11相減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需說明的是,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將會影響其訊雜比之大小,當感測電壓差值增加時,其訊雜比亦會隨之變大。
於實際應用中,感測電路SC包含差動放大單元DA,且差動放大單元DA包含第一輸入端+、第二輸入端-及輸出端OUT。當第一輸入端+及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感測電壓Vs00與Vs11後,差動放大單元DA將感測電壓Vs00減去Vs11以得到感測電壓差值並將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輸出端OUT輸出放大後之感測電壓差值,並經過後續的訊號處理程序後,據以判斷電容式觸控面板是否被觸碰。
接下來,將透過幾個不同實際情況說明相鄰驅動線所輸入之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的驅動電壓對其訊雜比之影響。
於第一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與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均具有正相位,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1係趨近於感測線X0的感測電壓Vs00減去感測線X1的感測電壓Vs11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1係對應於第一訊雜比SNR1。同理,驅動電壓VD0 與VD1 均具有負相位之情況亦類似,於此不另行贅述。
於第二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具有正相位,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為零,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2係趨近於感測線X0的感測電壓Vs00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2係對應於第二訊雜比SNR2。相較於第一種情況,由於感測電壓Vs00不必減去同相位之感測電壓Vs11,感測電壓差值△Vs2會比感測電壓差值△Vs1來得大,故第二訊雜比SNR2應該會比第一訊雜比SNR1來得大。
於第三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具有正相位,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具有負相位,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3係趨近於感測線X0的感測電壓Vs00加上感測線X1的感測電壓Vs11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3係對應於第三訊雜比SNR3。相較於第一種情況,由於感測電壓Vs00不必與感測電壓Vs11相減,而是與感測電壓Vs11相加,感測電壓差值△Vs3會比感測電壓差值△Vs1來得大,故第三訊雜比SNR3應該會比第一訊雜比SNR1來得大。同理,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具有負相位,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具有正相位之情況亦類似,於此不另行贅述。
於第四種情況下,假設於同一時間下,驅動線Y0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0 為零,而驅動線Y1所輸入之驅動電壓VD1 具有負相位,由於兩者之雜訊將會大致相互抵銷,感測電路SC所得到之感測電壓差值△Vs4係趨近於感測線X1的感測電壓Vs11之值,且感測電壓差值△Vs4係對應於第四訊雜比SNR4。相較於第一種情況,由於感測電壓Vs11不必與同相位之感測電壓Vs00相減,感測電壓差值△Vs4會比感測電壓差值△Vs1來得大,故第四訊雜比SNR4應該會比第一訊雜比SNR1來得大。
至於圖5A至圖5I則係分別繪示各種具有不同型式之節點N00及N11,藉由改變電極形狀之方式以增加其接觸面積,但不以此為限。圖6係繪示本發明的驅動線與感測線之佈局(layout)的另一種型式。需說明的是,限於篇幅,圖6僅繪製上半部之驅動線Y0~Y3的部分。
於本發明之上述實施例中,均為驅動線數目與先前技術(圖2)一致,但感測線數目較先前技術(圖2)的感測線數目多出一倍之情形。實際上,本發明亦包含感測線數目與先前技術(圖2)一致,但驅動線數目較先前技術(圖2)的驅動線數目多出一倍之情形。請參照圖7,圖7所繪示的即是感測線數目與先前技術(圖2)相同但驅動線數目較先前技術(圖2)倍增之實施例。需說明的是,限於篇幅,圖7僅繪製左半部之感測線X0~X3的部分。
與上述實施例不同的是,若以圖7中之相鄰的兩條感測線X0與X1為例,感測線X0係分別與驅動線Y0、Y2、Y4及Y6重疊形成節點N00、N02、N04及N06,而感測線X1則係分別與驅動線Y1、Y3、Y5及Y7重疊形成節點N11、N13、N15及N17。若以相鄰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為例,驅動線Y0係分別與感測線X0及X2重疊形成節點N00及N20,而驅動線Y1係分別與感測線X1及X3重疊形成節點N11及N31,其餘均可依此類推,於此不另行贅述。
需特別說明的是,於同一時間下,相鄰的兩條驅動線Y0與Y1係用以分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的兩驅動電壓。於實際應用中,於同一時間下之兩驅動電壓之大小可視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只要兩驅動電壓之相位有所不同即可使得相鄰感測線X0與X1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具有不同相位,因此,當感測電路將差動輸入的相鄰感測電極X0與X1之感測電壓相減後,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雜訊的影響,訊雜比亦可獲得顯著提升。
相較於先前技術,根據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係透過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之電極排列方式的改變,將原本傳統電極的規則式排列改為交錯式排列,使得同一時間下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之感測電壓可分別來自提供不同驅動電壓的不同驅動電極,亦即相鄰感測電極所感測出的感測電壓可具有不同相位,因此,感測電路將差動輸入的相鄰感測電極之感測電壓相減後不僅能夠有效降低雜訊的影響,並且訊號本身強度不會被降低,故其訊雜比可有效獲得顯著提升。藉此,本發明之電容式觸控感測器能夠更為準確地對於電容式觸控面板進行觸碰點的感測,以大幅減少其誤判之機率。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DE...驅動電極
SE...感測電極
NO...節點
Cm...互感電容
Y0~Y7...驅動線
X0~X15...感測線
N00、...、N157...節點
C1~C2...電容
VD0 、VD1 ...驅動電壓
CT...電容式觸控感測器
SC...感測電路
DA...差動放大單元
+...第一輸入端
-...第二輸入端
OUT...輸出端
A1~A4...放大器
SW1~SW4...開關
圖1係繪示傳統於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重疊形成之節點上耦合出互感電容之示意圖。
圖2係繪示傳統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重疊形成的節點排列示意圖。
圖3係繪示本發明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之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的節點排列示意圖。
圖4係繪示本發明的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之佈局的一實施例。
圖5A至圖5I則係分別繪示各種具有不同型式之節點。
圖6係繪示本發明的驅動電極與感測電極之佈局的另一實施例。
圖7係繪示感測線數目與圖2相同但驅動線數目較圖2倍增之實施例。
Y0~Y7...驅動線
X0~X15...感測線
VD0 、VD1 ...驅動電壓
C1~C2...電容
SC...感測電路
DA...差動放大單元
+...第一輸入端
-...第二輸入端
OUT...輸出端
A1~A4...放大器
SW1~SW4...開關
N00、...、N157...節點

Claims (9)

  1. 一種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包含:一電容式觸控面板;以及一電容式觸控感測器,係設置於該電容式觸控面板上,該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包含:複數條驅動線(driving line),包含依一第一方向相鄰排列的一第一驅動線與一第二驅動線,於一時間下,該第一驅動線及該第二驅動線分別用以輸入具有不同相位及不同電壓之一第一驅動電壓及一第二驅動電壓;複數條感測線(sensing line),包含依一第二方向相鄰排列的一第一感測線與一第二感測線,該第一感測線係與該第一驅動線重疊形成一第一節點而未與該第二驅動線重疊,該第二感測線係與該第二驅動線重疊形成一第二節點而未與該第一驅動線重疊,該第一節點與該第二節點分別耦合出一第一互感電容與一第二互感電容,且該第一互感電容與該第二互感電容分別耦合出一第一感測電壓與一第二感測電壓,並分別由該第一感測線與該第二感測線輸出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以及一感測電路,耦接至該複數條感測線,該感測電路接收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並將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相減,以得到一感測電壓差值,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與該第二驅動電壓均具有正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 對應於一第一訊雜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當該感測電路得到之該感測電壓差值增大時,該感測電壓差值相對應之訊雜比(Signal-Noise Ratio,SNR)亦隨之增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感測電路包含一差動放大單元,該差動放大單元包含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當該第一輸入端及該第二輸入端分別接收該第一感測電壓與該第二感測電壓後,該差動放大單元將該第一感測電壓減去該第二感測電壓以得到該感測電壓差值,並將該感測電壓差值放大後,由該輸出端輸出放大後之該感測電壓差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為零,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二訊雜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具有正相位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一感測電壓加上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三訊雜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若該第一驅動電壓為零且該第二驅動電壓具有負相位, 該感測電壓差值係趨近於該第二感測電壓之值,且該感測電壓差值係對應於一第四訊雜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三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其中該第四訊雜比係大於該第一訊雜比。
TW100136763A 2011-10-11 2011-10-11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447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6763A TWI447629B (zh) 2011-10-11 2011-10-11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CN201110354778.9A CN103049147B (zh) 2011-10-11 2011-11-10 电容式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6763A TWI447629B (zh) 2011-10-11 2011-10-11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6229A TW201316229A (zh) 2013-04-16
TWI447629B true TWI447629B (zh) 2014-08-01

Family

ID=48061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6763A TWI447629B (zh) 2011-10-11 2011-10-11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049147B (zh)
TW (1) TWI4476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9272B (zh) * 2011-10-17 2014-11-01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CN108874196B (zh) * 2017-05-15 2021-05-25 原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传感器的感应量补偿方法及其触控面板
CN112309331A (zh) * 2019-07-31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6474A (en) * 2003-11-12 2005-05-16 Integrated Digital Tech Inc Grid photo-detector and method
CN201611416U (zh) * 2009-02-02 2010-10-20 苹果公司 叠层、触摸感测系统、触摸屏和计算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56168B2 (en) * 2005-11-28 2010-02-02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Neutralizing electromagnetic noise for a capacitive input device
US8432374B2 (en) * 2010-02-26 2013-04-3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SNR enhancement for differential inpu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16474A (en) * 2003-11-12 2005-05-16 Integrated Digital Tech Inc Grid photo-detector and method
CN201611416U (zh) * 2009-02-02 2010-10-20 苹果公司 叠层、触摸感测系统、触摸屏和计算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49147A (zh) 2013-04-17
TW201316229A (zh) 2013-04-16
CN103049147B (zh) 2015-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9272B (zh)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JP4927452B2 (ja) センシング回路及び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US8841927B2 (en) Touch sensing circuit
JP5633565B2 (ja) 能動タッチシステム
JP6255179B2 (ja) 表示装置
TWI424347B (zh) 電容式位置偵測器及其中之感應電容偵測器
JP5553848B2 (ja) 微小インピーダンス変動検出装置
JP2011008725A5 (zh)
TWI447629B (zh) 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588710B (zh) 具有透明網格觸控電極之嵌入式觸控顯示裝置
JP2014202618A (ja) 圧力検出装置
CN10714526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160266687A1 (en) Touch sensor
US20130069884A1 (en) Touch-sensing display panel
TWI537801B (zh) 具雜訊抵銷功能的電容式觸控顯示裝置
TWI581153B (zh) 內嵌式觸控螢幕及適用於內嵌式觸控螢幕的控制器
US1053447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 power sources
US10289240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 power sources
JP4941938B2 (ja) 容量変化検出回路、タッチパネル及び判定方法
WO2021243532A1 (zh) 电容检测电路、触控芯片和电子设备
TWI680399B (zh) 觸控電路
WO2021128204A1 (zh) 电容检测电路、触控芯片和电子设备
TWI651638B (zh) 觸控感測裝置
US9436317B2 (en) Touch sensor and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TW201843575A (zh) 觸控感測器的感應量補償方法及其觸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