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2346B - 影像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影像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2346B
TWI452346B TW100147498A TW100147498A TWI452346B TW I452346 B TWI452346 B TW I452346B TW 100147498 A TW100147498 A TW 100147498A TW 100147498 A TW100147498 A TW 100147498A TW I452346 B TWI452346 B TW I45234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mage
line
sub
pix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7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6987A (en
Inventor
Dong Un Kim
Su Woong Lee
Chong Hun Park
Sang Rae Lee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26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6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23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234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07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for displaying colours or for displaying grey scales with a specific pixel layout, e.g. using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13/00Details of stereoscopic systems
    • H04N2213/001Constructional or mechanical details

Description

影像顯示裝置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其能夠執行一二維平面影像(下文稱作為“2D影像”)及一三維立體影像(下文稱作為“3D影像”)。
隨著近來各種內容及電路技術之發展,一影像顯示裝置可以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及一3D影像。影像顯示裝置係使用一立體技術或者一自動立體技術執行3D影像。
使用位於一使用者之左眼和右眼之間之具有一高立體效果之一視差影像之立體技術係包含一眼鏡型方法以及一非眼鏡型方法,這兩種方法均已投入實際使用。在非眼鏡型方法中,一光學板,例如用以分離左眼與右眼之間之視差影像之一光軸之一視差屏障,通常係安裝於一顯示螢幕之前部或後部。在眼鏡型方法中,分別具有一不同偏振方向之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係顯示於一顯示面板上,並且使用偏振眼鏡或液晶(LC)快門眼鏡執行一立體眼鏡。
一LC快門眼鏡型影像顯示器係每隔一幀交替顯示一左眼影像及一右眼影像於一顯示元件上,並與一顯示定時同步關閉LC快門眼鏡之一左眼鏡及一右眼鏡,由此執行一3D影像。LC快門眼鏡在顯示左眼影像之奇數幀週期中僅打開左眼鏡,以及在顯示右眼影像之偶數幀週期中僅打開右眼鏡,由此以一時分方式實現雙眼視差。在LC快門眼鏡型影像顯示器中,由於LC快門眼鏡係在一較短時間週期內打開,因此3D影像之亮度較低。此外,由於顯示元件與LC快門眼鏡之間之同步以及開/關回應特性,通常產生一3D二重像。
如「第1圖」所示,一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係包含貼附於一顯示面板1上之一微相位延遲陣列2。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每隔一個水平線係交替地顯示左眼影像資料L與右眼影像資料R於顯示面板1上,並且使用微相位延遲陣列2轉換入射至偏振眼鏡3上之光線特性。透過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之上述操作,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可以空間分開,由此執行一3D影像。
在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中,由於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係相鄰顯示於相鄰水平線上,則不會產生一二重像之一垂直視角之範圍較窄。當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在垂直視角之位置重疊顯示為一個影像(即,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其中之一)時,二重像產生。為了防止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中之二重像,如「第2圖」所示,在日本利申請案公開號2002-185983中提出了一種方法,係用以在一微相位延遲陣列2之一區域內形成黑條BS以由此加寬3D影像之一垂直視角。然而,用於加寬垂直視角之微相位延遲陣列2之黑條BS導致會引起一2D影像之亮度大幅降低之一副效應。
因此,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實施例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在沒有降低一2D影像之亮度之情況下加寬一3D影像之一垂直視角之影像顯示裝置。
依照一方面,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維(2D)影像和一3維(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一相位延遲器與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當執行2D影像時,所有的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3D影像時,第(4i)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黑色資料,其中“i”為一正整數,位於第(4i)列線之每個之上側之相鄰三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資料,以及位於第(4i)列線之每個之下側之相鄰三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中另一個的3D資料。
依照另一方面,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和一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一相位延遲器與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當執行2D影像時,所有的子畫素係單獨地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3D影像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及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相對之至少一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黑色資料,以及除顯示黑色資料之至少一列線之外之餘下的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資料。
依照再一個方面,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和一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一相位延遲器與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當執行2D影像時,所有的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3D影像時,第(4i)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黑色資料,其中“i”為一正整數,位於第(4i)列線之每個之左側之相鄰三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資料,以及位於第(4i)列線之每個之右側之相鄰三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中另一個的3D資料。
依照又一方面,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和一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第一相位延遲器與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第一相位延遲器與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與至少兩列線或至少兩行線相對而定位,其中當執行2D影像時,至少兩列線或至少兩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3D影像時,至少兩列線或至少兩行線中一些之子畫素係顯示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影像資料,以及除至少兩列線或至少兩行線中一些之外之餘下的線之子畫素係顯示黑色資料。
現在,茲配合所附圖式顯示之示例,對本發明之實施例作出詳細描述。可能的,相同之參考編號將用於整個圖式中參考相同或相似之部件。需要注意的是,若確定習知技術能夠誤導本發明之實施例,則關於習知技術之詳細描述將省略。
下面,將參考「第3圖」到「第19B圖」對本發明之實施例進行說明。
在下文之描述中,一列線係表示由沿一行方向互相鄰近定位之子畫素所形成之一水平顯示線,以及一行線係表示由沿一列方向互相鄰近定位之子畫素所形成之一垂直顯示線。
「第3圖」與「第4圖」係顯示了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
如「第3圖」所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影像顯示裝置係包含一顯示元件10、一微相位延遲陣列20、一控制器30、一面板驅動器40、以及偏振眼鏡50。
顯示元件10可以執行為一平板顯示器,例如一液晶顯示器(LCD)。一場發射顯示器(FED)、一電漿顯示面板(PDP)、包含一無機電致發光元件和一有機電致發光二極體(OLED)元件之一電致發光裝置(EL)、以及一電泳顯示器(EPD)。在下文之描述中,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使用液晶顯示器作為顯示元件10進行描述。
顯示元件10包含一顯示面板11、一上偏振膜11a、以及一下偏振膜11b。
顯示面板11係包含一上玻璃基板、一下玻璃基板、以及位於上玻璃基板與下玻璃基板之間之一液晶層。複數個資料線DL以及交叉於複數個資料線DL之複數個閘線GL係設置在顯示面板11之下玻璃基板上。基於資料線DL與閘線GL之間的一交叉結構,複數個子畫素以一矩陣形式設置在顯示面板11上,由此構成一畫素陣列。
黑色矩陣、彩色濾光片、以及共用電極係形成於顯示面板11之上玻璃基板上。上偏振膜11a係貼附至顯示面板11之上玻璃基板,以及下偏振膜11b係貼附至顯示面板11之下玻璃基板。用於設置液晶之一預定傾角之配向層係分別形成於顯示面板11之上玻璃基板及下玻璃基板上。以一垂直電場驅動方式,例如一扭轉相列(TN)模式以及一垂直配向(VA)模式,提供有一共用電壓Vcom之共用電極係形成於上玻璃基板上。以一水平電場驅動方式,例如一板內切換(IPS)模式以及一邊緣場切換(FFS)模式,共用電極係與畫素電極一起形成於下玻璃基板上。一列間隔器可以形成於上玻璃基板與下玻璃基板之間,以保持顯示面板11之液晶單元之單元間隙恆定。
顯示面板11可以執行於任意液晶模式以及TN、VA、IPS、以及FFS模式中。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可以執行為任意類型之液晶顯示器,包含一透射式液晶顯示器、一半反半透式液晶顯示器、以及一反射式液晶顯示器。在透射式液晶顯示器及半反半透式液晶顯示器中,一背光單元12是必要的。背光單元12可以執行為一直下式背光單元或者一邊緣式背光單元。
微相位延遲陣列20係貼附至顯示面板11之上偏振膜11a。微相位延遲陣列20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顯示面板11入射之光線,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顯示面板11入射之光線。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與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第一相位延遲器之光吸收軸係垂直於第二相位延遲器之光吸收軸。第一相位延遲器可以傳輸作為左圓偏振光線自畫素陣列入射之光線,以及第二相位延遲器可以傳輸作為右圓偏振光線自畫素陣列入射之光線。因此,微相位延遲陣列20之第一相位延遲器可以執行為用以將入射光線轉換為左圓偏振光線之一偏振過濾器,以及微相位延遲陣列20之第二相位延遲器可以執行為用以將入射光線轉換為右圓偏振光線之一偏振過濾器。
控制器30係回應一模式選擇訊號,控制面板驅動器40在一2D模式或一3D模式下之操作。
在3D模式中,控制器30依照顯示面板11之一顯示位置,呈現自一系統主板(圖中未顯示)接收之3D影像RGB資料,並接著將此呈現之3D影像RGB資料提供給面板驅動器40。在2D模式中,控制器30依照顯示面板11之顯示位置,呈現自系統主板接收之2D影像RGB資料,並接著將此呈現之2D影像RGB(紅緑藍)資料提供給面板驅動器40。
控制器30係從系統主板接收定時訊號,例如一垂直同步訊號Vsync、一水平同步訊號Hsync、一資料使能訊號DE、以及一點時鐘訊號DCLK,並使用這些定時訊號產生用以控制面板驅動器40之操作定時之控制訊號。
用以控制面板驅動器40之一資料驅動器40A之操作定時之一資料控制訊號係包含一源極起始脈衝SSP、一源極採樣時鐘SSC、一源極輸出使能訊號SOE、一極性控制訊號POL等。源極起始脈衝SSP係指示在一水平週期內對應一個水平線之資料的一電源起始時間點,其中在水平週期期間對應一個水平線之此資料係顯示。源極採樣時鐘SSC係基於其一上升沿或者一下降沿來控制資料之一閂鎖操作。源極輸出使能訊號SOE控制資料驅動器40A之一輸出,極性控制訊號POL則控制即將提供至顯示面板11之液晶單元之一資料電壓之一極性。
用以控制面板驅動器40之一閘極驅動器40B之操作定時之一閘極控制訊號係包含一閘極起始脈衝GSP、一閘極移位時鐘GSC、一閘極輸出使能訊號GOE等。閘極起始脈衝GSP係指示在一垂直週期內一掃描操作之一起始水平線,其中在垂直週期期間一螢幕係顯示。閘極移位時鐘GSC係輸入至閘極驅動器40B之一移位暫存器,並依次移位閘極起始脈衝GSP。源極輸出使能訊號GOE係控制閘極驅動器40B之一輸出。
控制器30將與一輸入幀同步之定時訊號Vsync、Hsync、DE、以及DCLK乘以N,以獲得(f×N)Hz之一幀頻率,其中N為等於或大於2之一正整數,並且f為輸入幀頻率。因此,控制器30可以基於(f×N)Hz之幀頻率控制面板驅動器40之操作。在一逐行倒相制方案中輸入幀頻率為50Hz,以及在一國家電視標準委員會制(NTSC)方案中輸入幀頻率為60Hz。
面板驅動器40包含用於驅動顯示面板11之資料線DL之資料驅動器40A以及用於驅動顯示面板11之閘線GL之閘極驅動器40B。
資料驅動器40A包含複數個源極驅動器積體電路(IC)。源極驅動器IC之每個係包含一移位暫存器、一閂鎖、一數位-類比轉換器(DAC)、一輸出緩衝器以及類似器件。資料驅動器40A係回應資料控制訊號SSP、SSC及SOE而鎖存2D或3D影像之RGB資料。資料驅動器40A係回應極性控制訊號POL轉換2D或3D影像之RGB資料為類比正伽瑪補償電壓及負伽瑪補償電壓,並且對資料電壓之極性進行反向。資料驅動器40A輸出資料電壓至資料線DL,因而資料電壓與閘極驅動器40B輸出之一掃描脈衝(或一閘極脈衝)同步。資料驅動器40A之源極驅動器IC可以透過一卷帶自動接合(TAB)製程而接合至顯示面板11之下玻璃基板。
閘極驅動器40B係回應閘極控制訊號GSP、GSC、以及GOE產生掃描脈衝,其中掃描脈衝在一閘極高電壓與一閘極低電壓之間擺動。閘極驅動器40B係回應閘極控制訊號GSP、GSC、以及GOE,以一線序列形式而提供掃描訊號至閘極線GL。閘極驅動器40B包含一閘極移位暫存器陣列等。閘極驅動器40B之閘極移位暫存器陣列可以以一板內閘極(gate-in-panel,GIP)方式形成在位於顯示面板11之一顯示區域外部之一非顯示區域中,其中非顯示區域中形成有畫素電極。包含於GIP型閘極移位暫存器中之複數個閘極移位暫存器係以一GIP方式,在用於形成畫素陣列之薄膜電晶體(TFT)之一製程中連同畫素電極一起形成。
偏振眼鏡50包含具有一左眼偏振過濾器之一左眼眼鏡50L與具有一右眼偏振過濾器之一右眼眼鏡50R。左眼偏振過濾器具有如同微相位延遲陣列20之第一相位延遲器之光吸收軸,並且右眼偏振過濾器具有如同微相位延遲陣列20之第二相位延遲器之光吸收軸。例如,一左圓偏振過濾器可以被選作偏振眼鏡50之左眼偏振過濾器,以及一右圓偏振過濾器可以被選作偏振眼鏡50之右眼偏振過濾器。一使用者可以透過偏振眼鏡50觀看以一空分方式顯示於顯示面板11上之3D影像。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可以具有各種的RGB子畫素之排列配置,以及依照排列配置具有各種的微相位延遲陣列之配向狀態。
「第5圖」至「第7圖」係顯示了RGB子畫素之一第一排列配置以及依照第一排列配置之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之一配向狀態。
構成畫素陣列之子畫素包含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以及藍色子畫素,其中紅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紅色濾光片,綠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綠色濾光片,以及藍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藍色濾光片。如「第5圖」至「第7圖」所示,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以及藍色子畫素係沿著列方向依次設置,由此組成一單元畫素PIX。一個資料線與三個閘線係分配至單元畫素PIX。例如,在「第6圖」所示之單元畫素PIX中,一第一子畫素SP1係形成於一資料線DL1與一閘線GL1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紅色影像;一第二子畫素SP2係形成於資料線DL1與一閘線GL2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緑色影像;以及一第三子畫素SP3係形成於資料線DL1與一閘線GL3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藍色影像。其中Clc1Clc2及Clc3分別表示用於包含子畫素之液晶單元,T1到T3分別表示薄膜電晶體。
微相位延遲陣列20係配向於顯示面板11上,因此能夠每隔四列線而將偏振光線進行劃分。微相位延遲陣列20之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係沿行(column)方向交替設置。例如,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沿著一整列以一延長方式沿列(row)方向形成。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與四列線相對。例如,如「第7圖」所示,當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包含第一子畫素SP1至第四子畫素SP4之四列線相對時,第二相位延遲器RT2與包含第五子畫素SP5至第八子畫素SP8之四列線相對。
「第8A圖」及「第8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一示例。
如「第8A圖」所示,在2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並且RGB資料之一顯示順序在所有行線c#1到c#4中是相同的。因此,與行線c#1到c#4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其中“i”為一正整數。此外,與行線c#1到c#4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以及與行線c#1到c#4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
如「第8B圖」所示,在3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並且RGB資料之一顯示順序在所有行線c#1到c#4中是相同的。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沿行方向顯示之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第(4i)列線r#4及r#8插入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其中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所有行線c#1到c#4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
正如上文參考「第8A圖」及第「第8B圖」所述,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在所有子畫素上顯示2D影像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顯示黑色資料BD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並且在3D模式中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獲得一顯示間隔,由此加寬了3D影像之垂直視角。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僅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並用作一主動黑條。
「第8A圖」及「第8B圖」之第一示例係描述了每個與四列線相對之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並且沒有限製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之列線之數量。例如,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可以與四列線或更多列線相對。這種情況下,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單獨顯示2D影像資料於所有子畫素上,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3D模式中顯示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其中之一之RGB資料於三個或更多列線上,並顯示黑色資料BD於餘下的一個或更多列線上。
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之數量可以是兩個或更多。因此,一垂直二重像可以進一步減少。
因此,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定位與顯示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其中之一之RGB資料之列線相對。此外,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定位與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以及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相對。
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並且在3D模式中顯示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其中之一之RGB資料之列線之數量不侷限於三行。例如,這三列線可以形成一列線組,並且顯示於兩個或更多列線組上之左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與顯示於兩個或更多列線組上之右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可以交替設置。這種情況下,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配置為左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左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黑色資料BD或者右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右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黑色資料BD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其中之一相對。透過此配置,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可以進一步改善3D模式中3D影像之亮度。
換言之,在「第8A圖」及「第8B圖」所示之第一示例中,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與至少四列線相對,並且這些列線在2D模式中係單獨地顯示2D影像資料。在3D模式中,每個包含顯示RGB資料之三列線之一個或更多之列線組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並且黑色資料BD顯示於至少一列線上。
由於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係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資料,因此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可以具有與其他列線相同的垂直寬度。
「第9A圖」及「第9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二示例。
如「第9A圖」所示,在2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此外,第(3i-2)列線r#1及r#4、第(3i-1)列線r#2、以及第(3i)列線r#3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因此,與第(3i-2)行線c#1及c#4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與第(3i-2)行線c#1及c#4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以及與第(3i-2)行線c#1及c#4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此外,與第(3i-1)行線c#2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與第(3i-1)行線c#2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以及與第(3i-1)行線c#2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此外,與第(3i)行線c#3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與第(3i)行線c#3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以及與第(3i)行線c#3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
如「第9B圖」所示,在3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此外,第(3i-2)行線c#1及c#4、第(3i-1)行線c#2、以及第(3i)行線c#3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沿行方向顯示之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第(4i)列線r#4及r#8插入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其中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第(3i-2)行線c#1及c#4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此外,以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以及右眼GBR資料之順序,位於第(3i-1)行線c#2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此外,以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以及右眼RGB資料之順序,位於第(3i)行線c#3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
正如上文參考「第9A圖」及第「第9B圖」所述,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在所有子畫素上顯示2D影像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顯示黑色資料BD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並且在3D模式中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獲得一顯示間隔,由此加寬了3D影像之垂直視角。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僅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並用作一主動黑條。此外,在「第9A圖」及第「第9B圖」之第二示例中,由於第(3i-2)行線c#1及c#4、第(3i-1)行線c#2、以及第(3i)行線c#3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RGB資料,因此3D影像之色彩失真可以避免。
在「第9A圖」及第「第9B圖」之第二示例中,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之列線係以與第一示例相同之方式,在2D模式中單獨地顯示2D影像資料,以及在3D模式中顯示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為此,每個包含顯示RGB資料之三列線之一個或更多之列線組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並且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至少一列線上。
由於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係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資料,因此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可以具有與其他列線相同的垂直寬度。
「第10A圖」及「第10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三示例。
如「第10A圖」所示,在2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此外,第(2i-1)行線c#1及c#3、以及第(2i)行線c#2及c#4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因此,與第(2i-1)行線c#1及c#3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與第(2i-1)行線c#1及c#3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以及與第(2i-1)行線c#1及c#3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此外,與第(2i)行線c#2及c#4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與第(2i)行線c#2及c#4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以及與第(2i)行線c#2及c#4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
如「第10B圖」所示,在3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此外,第(2i-1)行線c#1及c#3、以及第(2i)行線c#2及c#4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沿行方向顯示之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第(4i)列線r#4及r#8插入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第(2i-1)行線c#2及c#4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此外,以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以及右眼GBR資料之順序,位於第(2i)行線c#2及c#4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
正如上文參考「第10A圖」及第「第10B圖」所述,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在所有子畫素上顯示2D影像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顯示黑色資料BD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並且在3D模式中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獲得一顯示間隔,由此加寬了3D影像之垂直視角。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僅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並用作一主動黑條。此外,在「第10A圖」及第「第10B圖」之第三示例中,由於第(2i-1)行線c#1及c#3、以及第(2i)行線c#2及c#4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RGB資料,因此3D影像之色彩失真可以避免。
在「第10A圖」及第「第10B圖」之第三示例中,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之列線係以與第一示例相同之方式,在2D模式中單獨地顯示2D影像資料,以及在3D模式中顯示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為此,每個包含顯示RGB資料之三列線之一個或更多之列線組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並且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至少一列線上。
由於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係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資料,因此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可以具有與其他列線相同的垂直寬度。
「第11A圖」及「第11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四示例。
如「第11A圖」所示,在2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此外,第(2i-1)行線c#1及c#3、以及第(2i)行線c#2及c#4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因此,與第(2i-1)行線c#1及c#3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與第(2i-1)行線c#1及c#3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以及與第(2i-1)行線c#1及c#3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此外,與第(2i)行線c#2及c#4交叉之第(3i-2)列線r#1、r#4及r#7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與第(2i)行線c#2及c#4交叉之第(3i-1)列線r#2、r#5及r#8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以及與第(2i)行線c#2及c#4交叉之第(3i)列線r#3、r#6及r#9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
如「第11B圖」所示,在3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行方向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此外,第(2i-1)行線c#1及c#3、以及第(2i)行線c#2及c#4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沿行方向顯示之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第(4i)列線r#4及r#8插入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第(2i-1)行線c#2及c#4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此外,以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以及右眼RGB資料之順序,位於第(2i)行線c#2及c#4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行方向被呈現。
正如上文參考「第11A圖」及第「第11B圖」所述,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在所有子畫素上顯示2D影像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顯示黑色資料BD於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上,並且在3D模式中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獲得一顯示間隔,由此加寬了3D影像之垂直視角。第(4i)列線r#4及r#8之子畫素僅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並用作一主動黑條。此外,在「第11A圖」及第「第11B圖」之第四示例中,由於第(2i-1)行線c#1及c#3、以及第(2i)行線c#2及c#4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RGB資料,因此3D影像之色彩失真可以避免。
在「第11A圖」及第「第11B圖」之第四示例中,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之列線係以與第一示例相同之方式,在2D模式中單獨地顯示2D影像資料,以及在3D模式中顯示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為此,每個包含顯示RGB資料之三列線之一個或更多之列線組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並且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至少一列線上。
由於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係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資料,因此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可以具有與其他列線相同的垂直寬度。
「第12圖」至「第14圖」係顯示了RGB子畫素之一第二排列配置以及依照第二排列配置之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之一配向狀態。
構成畫素陣列之子畫素包含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以及藍色子畫素,其中紅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紅色濾光片,綠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綠色濾光片,以及藍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藍色濾光片。如「第12圖」至「第14圖」所示,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以及藍色子畫素係沿著行方向依次設置,由此組成一單元畫素PIX。三個資料線與一個閘線係分配至單元畫素PIX。例如,在「第13圖」所示之單元畫素PIX中,一第一子畫素SP1係形成於一資料線DL1與一閘線GL1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紅色影像;一第二子畫素SP2係形成於一資料線DL2與閘線GL1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緑色影像;以及一第三子畫素SP3係形成於一資料線DL3與閘線GL1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藍色影像。
依照第二排列配置之畫素陣列之特征在於列方向之一垂直解析度(對應於閘線之數量)係大於一通常垂直解析度。例如,當1920×1080之一全高清解析度之水平解析度為“1290”時,垂直解析度可以對應於全高清解析度之兩倍之“1080”被確定為“2160”。
微相位延遲陣列20係配向於顯示面板11上,因此能夠每隔兩列線而將偏振光線進行劃分。微相位延遲陣列20之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係沿行方向交替設置。例如,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沿著一整列以一延長方式沿列方向形成。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間之邊界部可以分別覆蓋第(2i-1)列線。例如,如「第14圖」所示,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間之邊界部可以分別覆蓋第二列線r#2以及第四列線r#4。因此,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一列線r#1相對,以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與第三列線r#3相對。
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配置不局限於「第12圖」到「第14圖」所示之配置。例如,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可以覆蓋第一列線r#1及第二列線r#2,以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可以覆蓋第三列線r#3及第四列線r#4。這種情況下,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間之邊界部可以分別覆蓋邊界部第(2i)列線以及第(2i-1)列線。
「第15A圖」及「第15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12圖」至「第14圖」之第二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
如「第15A圖」所示,在2D模式中,除第(2i)列線(即偶數列線)r#2及r#4之外的餘下之列線(即奇數列線)r#1及r#3係沿列方向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並且第(2i)列線r#2及r#4之子畫素係沿著行方向顯示2D影像之RGB內插資料。
換言之,與奇數列線r#1及r#3交叉之第(3i-2)行線c#1、c#4、c#7及c#10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與奇數列線r#1及r#3交叉之第(3i-1)行線c#2、c#5、c#8及c#11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以及與奇數列線r#1及r#3交叉之第(3i)行線c#3、c#6、c#9及c#12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
此外,與偶數列線r#2及r#4交叉之第(3i-2)行線c#1、c#4、c#7及c#10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內插資料R’,與偶數列線r#2及r#4交叉之第(3i-1)行線c#2、c#5、c#8及c#11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內插資料G’,以及與偶數列線r#2及r#4交叉之第(3i)行線c#3、c#6、c#9及c#12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內插資料B’。
內插資料R’、G’、B’可以是與即將顯示於奇數列線上之RGB資料相同之資料,或者可以是透過內插算法產生之奇數列線之資料,進而改善影像質量。此外,由於垂直解析度為雙倍,內插資料R’、G’、B’可以是用於顯示更多資訊之不同RGB影像資料。
如「第15B圖」所示,在3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列方向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第(2i)列線r#2及r#4之子畫素上。沿列方向顯示之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第(2i)列線r#2及r#4插入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
正如上文參考「第15A圖」及第「第15B圖」所述,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在所有子畫素上顯示2D影像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顯示黑色資料BD於第(2i)列線r#2及r#4之子畫素上,並且在3D模式中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獲得一顯示間隔,由此加寬了3D影像之垂直視角。第(2i)列線r#2及r#4之子畫素僅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並用作一主動黑條。
在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二排列配置中,列線係劃分為奇數列線與偶數列線,並且在3D模式中,3D影像之RGB資料及黑色資料BD係每隔一列線交替顯示於列線上。本發明之實施例不局限於此。例如,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可以至少兩列線相對。此外,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可以至少一列線相對定位,以顯示左眼影像或右眼影像,以及在3D模式中至少一列線相對定位以顯示黑色資料BD。
用以顯示黑色資料BD之至少一列線係在2D模式中顯示RGB影像資料,並可以包含用以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部份。透過適當調整用以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數量,3D影像之亮度可以改善,並且3D影像之二重像可以減少。
由於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係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資料,因此顯示黑色資料BD之列線可以具有與其他列線相同的垂直寬度。
「第16圖」至「第18圖」係顯示了RGB子畫素之一第三排列配置以及依照第三排列配置之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之一配向狀態。
構成畫素陣列之子畫素包含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以及藍色子畫素,其中紅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紅色濾光片,綠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綠色濾光片,以及藍色子畫素之每個包含一藍色濾光片。如「第16圖」至「第18圖」所示,紅色子畫素、綠色子畫素以及藍色子畫素係沿著行方向依次設置,由此組成一單元畫素PIX。三個資料線與一個閘線係分配至單元畫素PIX。例如,在「第17圖」所示之單元畫素PIX中,一第一子畫素SP1係形成於一資料線DL1與一閘線GL1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紅色影像;一第二子畫素SP2係形成於一資料線DL2與閘線GL1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緑色影像;以及一第三子畫素SP3係形成於一資料線DL3與閘線GL1之間之一交叉部,並顯示一藍色影像。
微相位延遲陣列20係配向於顯示面板11上,因此能夠每隔四行線而將偏振光線進行劃分。微相位延遲陣列20之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係沿列方向交替設置。例如,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沿著一整行以一延長方式沿行方向形成。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與四行線相對。例如,如「第18圖」所示,當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包含第一子畫素SP1到第四子畫素SP4之四行線相對時,第二相位延遲器RT2可以與包含第五子畫素SP5到第八子畫素SP8之四行線相對。在「第18圖」中,第一相位延遲器RT1與包含第一子畫素SP1到第四子畫素SP4之四行線或者包含第九子畫素SP9到第十二子畫素SP12之四行線相對。
「第19A圖」及「第19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16圖」至「第18圖」之第三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
如「第19A圖」所示,在2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列方向顯示2D影像之RGB資料。換言之,與列線r#1到r#4交叉之第(3i-2)行線c#1、c#4、c#7及c#10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紅色資料R,與列線r#1到r#4交叉之第(3i-1)行線c#2、c#5、c#8及c#11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緑色資料G,以及與列線r#1到r#4交叉之第(3i)行線c#3、c#6、c#9及c#12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之藍色資料B。
如「第19B圖」所示,在3D模式中,顯示面板11之子畫素係沿列方向顯示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BD。黑色資料BD係顯示於第(4i)行線c#4、c#8及c#12之子畫素上。沿行方向顯示之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第(4i)行線c#4、c#8及c#12插入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RB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所有列線r#1到r#4上之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係沿列方向被呈現。
正如上文參考「第19A圖」及第「第19B圖」所述,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在所有子畫素上顯示2D影像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顯示黑色資料BD於第(4i)行線c#4、c#8及c#12之子畫素上,並且在3D模式中在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間獲得一顯示間隔,由此加寬了3D影像之垂直視角。第(4i)行線c#4、c#8及c#12之子畫素僅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並用作一主動黑條。
在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三排列配置中係描述了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其中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可以與至少四行線相對,但是不局限於此數量。例如,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可以與四列或更多行線相對。這種情況下,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在2D模式中在所有子畫素上單獨顯示2D影像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此外,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顯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其中之一的RGB資料於三列或更多行線上,並且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於餘下的一列或更多行線上。
用以顯示黑色資料BD之行線數量可以是兩列或更多。這種情況下,依照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可以進一步減少一水平二重像。用以顯示黑色資料BD之行線可以是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之至少一行線。
因此,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與用以顯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其中之一的RGB資料之行線相對定位。此外,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與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資料之行線以及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行線相對定位。
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並用以在3D模式中顯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其中之一的RGB資料之行線數量不局限於三列。例如,這三行線可以形成一行線組,並且顯示於兩個或更多行線組上之左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與顯示於兩個或更多行線組上之右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可以交替設置。這種情況下,本發明實施例可以配置為左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左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黑色資料BD或者右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右眼影像資料之RGB資料-黑色資料BD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其中之一相對。透過此配置,本發明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可以進一步改善3D模式中3D影像之亮度。
換言之,在本發明實施例之第三排列配置中,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係與至少四行線相對,並且這些行線在2D模式中係單獨地顯示2D影像資料。在3D模式中,每個包含顯示RGB資料之三行線之一個或更多之行線組係與第一相位延遲器RT1及第二相位延遲器RT2之每個相對,並且黑色資料BD顯示於至少一行線上。
由於在3D模式中顯示黑色資料BD之行線係在2D模式中顯示2D影像資料,因此顯示黑色資料BD之行線可以具有與其他行線相同的垂直寬度。
如上文所述,依照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影像顯示裝置係基於RGB子畫素之排列配置確定微相位延遲陣列之配向狀態,並調整提供至子畫素之資料,由此防止2D影像之亮度降低,並加寬3D影像之垂直視角。
在各種實施例中,係提供了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影像顯示裝置可以包含一顯示元件,顯示元件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子畫素之每個係形成行線與列線之每個交叉部,顯示元件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和一3D影像。其中,當執行2D影像時,所有的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資料,複數個子畫素被分組至各個第一畫素,每個子畫素表示一畫素之一彩色成分;其中,當執行3D影像時,複數個子畫素被分組至各個第二畫素,其中在第二畫素之至少一些子畫素中,一個或更多之彩色成分子畫素係由未包含於各個第一畫素中之一個或更多之其他彩色成分子畫素所代替;以及透過至少一個子畫素,3D影像中一左眼影像之第二畫素係與3D影像中一右眼影像之第二畫素分離開。
本領域之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揭示之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所作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之內。關於本發明所界定之保護範圍請參照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
1...顯示面板
2...微相位延遲陣列
L...左眼影像資料
R...右眼影像資料
3...偏振眼鏡
BS...黑條
10...顯示元件
11...顯示面板
11a...上偏振膜
11b...下偏振膜
12...背光單元
20...微相位延遲陣列
30...控制器
40...面板驅動器
50...偏振眼鏡
50L...左眼眼鏡
50R...右眼眼鏡
RGB...紅緑藍資料
R’G’B’...紅緑藍內插資料
Vsync...垂直同步訊號
Hsync...水平同步訊號
DE...資料使能訊號
DCLK...點時鐘訊號
40A...資料驅動器
40B...閘極驅動器
SSP...源極起始脈衝
SSC...源極採樣時鐘
SOE...源極輸出使能訊號
POL...極性控制訊號
GSP...閘極起始脈衝
GSC...閘極移位時鐘
GOE...閘極輸出使能訊號
GL...閘線
GL1...閘線
GL2...閘線
GL3...閘線
DL...資料線
DL1...資料線
DL2...資料線
DL3...資料線
PIX...單元畫素
RT1...第一相位延遲器
RT2...第二相位延遲器
Vcom...共用電壓
Clc1...液晶單元
Clc2...液晶單元
Clc3...液晶單元
SP1...第一子畫素
SP2...第二子畫素
SP3...第三子畫素
SP4...第四子畫素
SP5...第五子畫素
SP6...第六子畫素
SP7...第七子畫素
SP8...第八子畫素
SP9...第九子畫素
SP10...第十子畫素
SP11...第十一子畫素
SP12...第十二子畫素
T1...薄膜電晶體
T2...薄膜電晶體
T3...薄膜電晶體
r#1...第一列線
r#2...第二列線
r#3...第三列線
r#4...第四列線
r#5...列線
r#6...列線
r#7...列線
r#8...列線
r#9...列線
c#1...行線
c#2...行線
c#3...行線
c#4...行線
c#5...行線
c#6...行線
c#7...行線
c#8...行線
c#9...行線
c#10...行線
c#11...行線
c#12...行線
BD...黑色資料
R...紅色資料
G...綠色資料
B...藍色資料
R’...紅色內插資料
G’...綠色內插資料
B’...藍色內插資料
第1圖係顯示了一習知技術之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
第2圖係顯示了在一習知技術之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中一2D影像之亮度降低;
第3圖及第4圖係顯示了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偏振眼鏡型影像顯示器;
第5圖至第7圖係顯示了RGB子畫素之一第一排列配置以及依照第一排列配置之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之一配向狀態;
第8A圖及第8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一示例;
第9A圖及第9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二示例;
第10A圖及第10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三示例;
第11A圖及第11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5圖至第7圖之第一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一第四示例;
第12圖至第14圖係顯示了RGB子畫素之一第二排列配置以及依照第二排列配置之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之一配向狀態;
第15A圖及第15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12圖至第14圖之第二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之;
第16圖至第18圖係顯示了RGB子畫素之一第三排列配置以及依照第三排列配置之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之一配向狀態;以及
第19A圖及第19B圖係顯示了基於第16圖至第18圖之第三排列配置之影像資料之一顯示狀態。
10...顯示元件
11...顯示面板
11a...上偏振膜
11b...下偏振膜
12...背光單元
20...微相位延遲陣列
30...控制器
40...面板驅動器
50...偏振眼鏡
50L...左眼眼鏡
50R...右眼眼鏡
RGB...紅緑藍資料
Vsync...垂直同步訊號
Hsync...水平同步訊號
DE...資料使能訊號
DCLK...點時鐘訊號

Claims (23)

  1.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該些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該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維(2D)影像和一3維(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與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所有的該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第(4i)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黑色資料,其中“i”為一正整數,位於該第(4i)列線之每個之上側之相鄰三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該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資料,以及位於該第(4i)列線之每個之下側之相鄰三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該左眼影像與該右眼影像中另一個的3D資料。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畫素陣列之一紅色子畫素、一綠色子畫素及一藍色子畫素係沿著一列方向依次設置,以組成一單元畫素。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微相位延遲陣列係配向於該顯示元件上,進而每隔四列線劃分偏振光線,其中該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該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與四列線相對。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一列方向顯示該2D影像之紅(R)緑(G)藍(B)資料,並且該2D影像之RGB資料之一顯示順序係在所有的該行線中相同,其中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該列方向顯示該3D影像之RGB資料及該黑色資料,並且該3D影像之RGB資料之一顯示順序係在所有的該行線中相同。
  5. 如請求項第4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在該左眼影像資料與該右眼影像資料之間插入有該第(4i)列線,其中其中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所有該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一列方向顯示該2D影像之RGB資料,並且第(3i-2)行線、第(3i-1)行線、以及第(3i)行線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該2D影像之RGB資料,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該列方向顯示該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該黑色資料,並且該第(3i-2)行線、該第(3i-1)行線、以及該第(3i)行線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該3D影像之RGB資料。
  7. 如請求項第6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在該左眼影像資料與該右眼影像資料之間插入有該第(4i)列線,其中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該第(3i-2)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其中以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以及右眼GBR資料之順序,位於該第(3i-1)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其中以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以及右眼RGB資料之順序,位於該第(3i)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
  8.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一列方向顯示該2D影像之RGB資料,並且第(2i-1)行線、以及第(2i)行線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該2D影像之RGB資料,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該列方向顯示該3D影像之RGB資料以及黑色資料,並且該第(2i-1)行線、以及該第(2i)行線係以一不同順序顯示該3D影像之RGB資料。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在該左眼影像資料與該右眼影像資料之間插入有該第(4i)列線,其中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該第(2i-1)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其中以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以及右眼GBR資料之順序,位於該第(2i)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
  10.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在該左眼影像資料與該右眼影像資料之間插入有該第(4i)列線,其中以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右眼RGB資料、左眼GBR資料、以及右眼BRG資料之順序,位於該第(2i-1)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其中以左眼GBR資料、右眼BRG資料、左眼RGB資料、右眼GBR資料、左眼BRG資料、以及右眼RGB資料之順序,位於該第(2i)行線上之該左眼影像資料及該右眼影像資料係沿着該列方向被呈現。
  11.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該些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該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和一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與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所有的該子畫素係單獨地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與該第一相位延遲器及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相對之至少一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黑色資料,以及除顯示該黑色資料之該至少一列線之外之餘下的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該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資料。
  12.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顯示該黑色資料之該至少一列線具有與該餘下的列線相同的垂直寬度。
  13.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畫素陣列之一紅色子畫素、一綠色子畫素以及一藍色子畫素係沿著一行方向依次設置,以組成一單元畫素。
  14.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微相位延遲陣列係配向於該顯示元件上,進而每隔至少兩列線劃分偏振光線。
  15.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除第(2i)列線之外之餘下的列線之子畫素係沿著一行方向顯示該2D影像之RGB資料,其中“i”為一正整數,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該第(2i)列線之子畫素使用顯示於該餘下的列線之子畫素上的該2D影像之RGB資料顯示內插資料。
  16.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除第(2i)列線之外之餘下的列線之子畫素係沿著一行方向顯示該2D影像之RGB資料,其中“i”為一正整數,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該第(2i)列線之子畫素係顯示與顯示於該餘下的列線之子畫素上的該2D影像之RGB資料不同的RGB資料。
  17.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該些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該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和一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與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所有的該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第(4i)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黑色資料,其中“i”為一正整數,位於該第(4i)列線之每個之左側之相鄰三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該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資料,以及位於該第(4i)列線之每個之右側之相鄰三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該左眼影像與該右眼影像中另一個的3D資料。
  18.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畫素陣列之一紅色子畫素、一綠色子畫素及一藍色子畫素係沿著一行方向依次設置,以組成一單元畫素。
  19.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微相位延遲陣列係配向於該顯示元件上,進而每隔四行線劃分偏振光線,其中該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該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與四行線相對。
  20.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一行方向顯示該2D影像之RGB資料,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該畫素陣列之該子畫素係沿著該行方向顯示該3D影像之RGB資料及該黑色資料,其中該3D影像之RGB資料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及右眼影像資料,且在該左眼影像資料與該右眼影像資料之間插入有該第(4i)行線。
  21. 一種影像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元件,係包含具有複數個子畫素之一畫素陣列,該些子畫素係分別形成在行線與列線之交叉部,該顯示元件係選擇性地執行一2D影像和一3D影像;以及一微相位延遲陣列,係包含複數個第一相位延遲器以及複數個第二相位延遲器,其中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一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傳輸作為一第二偏振成分自該顯示元件入射之光線,該些第一相位延遲器與該些第二相位延遲器係交替設置,其中,該第一相位延遲器與該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與至少兩列線或至少兩行線相對而定位,其中當執行該2D影像時,該至少兩列線或該至少兩行線之子畫素係顯示2D影像資料,其中當執行該3D影像時,該至少兩列線或該至少兩行線中一些之子畫素係顯示該3D影像之一左眼影像與一右眼影像中一個的3D影像資料,以及除該至少兩列線或該至少兩行線中一些之外之餘下的線之子畫素係顯示該黑色資料。
  22. 如請求項第2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相位延遲器及該第二相位延遲器之每個係與至少一個線組相對而定位,該至少一個線組包含在一2D模式及一3D模式中顯示影像資料之至少一列線或一行線,其中該至少一個線組包含一紅色子畫素線、一綠色子畫素線、以及一藍色子畫素線。
  23. 如請求項第21項所述之影像顯示裝置,其中該餘下的線包含一紅色子畫素線、一綠色子畫素線、以及一藍色子畫素線中至少一個。
TW100147498A 2010-12-20 2011-12-20 影像顯示裝置 TWI4523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00130887 2010-12-20
KR1020110045202A KR20120069511A (ko) 2010-12-20 2011-05-13 영상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6987A TW201226987A (en) 2012-07-01
TWI452346B true TWI452346B (zh) 2014-09-11

Family

ID=46687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7498A TWI452346B (zh) 2010-12-20 2011-12-20 影像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2) KR20120069511A (zh)
TW (1) TWI4523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34044B1 (ko) * 2012-12-07 2019-10-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5138A (en) * 2008-02-15 2009-08-16 Ind Tech Res Inst 3-D image display devices, 3D/2D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s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TW200937368A (en) * 2008-02-25 2009-09-01 Ind Tech Res Inst 2D image and 3D image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s
TW200949293A (en) * 2008-05-26 2009-12-01 Ind Tech Res Inst Parallax barrier for 2D/3D image swap, 2D/3D image switching device, and LC light valve
TW201033979A (en) * 2009-03-06 2010-09-16 Au Optronics Corp 2D/3D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54329B1 (ko) * 2009-04-17 2014-01-2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영상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5138A (en) * 2008-02-15 2009-08-16 Ind Tech Res Inst 3-D image display devices, 3D/2D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s and driving methods thereof
TW200937368A (en) * 2008-02-25 2009-09-01 Ind Tech Res Inst 2D image and 3D image switchable display devices
TW200949293A (en) * 2008-05-26 2009-12-01 Ind Tech Res Inst Parallax barrier for 2D/3D image swap, 2D/3D image switching device, and LC light valve
TW201033979A (en) * 2009-03-06 2010-09-16 Au Optronics Corp 2D/3D image display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20069511A (ko) 2012-06-28
KR101318761B1 (ko) 2013-10-16
KR20120069582A (ko) 2012-06-28
TW201226987A (en) 201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91657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2338953B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02340683B (zh) 图像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KR101829455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1446379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JP2012234176A (ja)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CN10484992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30127496A (ko) 3d 디스플레이 방법 및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279657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WO2012039328A1 (ja) 表示装置の駆動回路、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KR101296909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224461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705902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190135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를 이용한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TWI452346B (zh) 影像顯示裝置
KR20120075036A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773191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797763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1285540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787756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803566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KR101829463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의 데이터 보상방법
KR20120139221A (ko) 영상표시장치
KR101948894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780825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