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0241B - 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0241B
TWI450241B TW099144627A TW99144627A TWI450241B TW I450241 B TWI450241 B TW I450241B TW 099144627 A TW099144627 A TW 099144627A TW 99144627 A TW99144627 A TW 99144627A TW I450241 B TWI450241 B TW I4502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ye image
sub
data
frame period
image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4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01177A (en
Inventor
Eui Tae Kim
Hyeon Ho Son
Joon Young Park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201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01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0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02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4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e.g. using sequentially activated left and right shut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10Processing, record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ereoscopic or multi-view image signals
    • H04N13/106Processing image signals
    • H04N13/133Equali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image components, e.g. their average brightness or colour bal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32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 H04N13/341Displays for viewing with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or head-mounted displays [HMD] using temporal multiplex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52Improving the response spe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1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in the context of movement of objects on the screen or movement of the observer relative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using tables for spatial correction of display data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16Determination of a pixel data signal depending on the signal applied in the previous fr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影像顯示裝置被分類為為立體(stereoscopic)技術與自動立體(autostereoscopic)技術。立體技術利用富於立體效果的雙眼視差(binocular parallax)影像,包含使用眼鏡的類型與不使用眼鏡的類型。在使用眼鏡之類型(〞戴眼鏡型〞)中,透過改變偏光方向或者採用時間劃分方式,雙眼視差影像被顯示於直接視覺之顯示面板或者投影機上,偏光眼鏡或液晶快門眼鏡(shutter glasses)用於實施立體影像。在未使用眼鏡的類型(〞無眼鏡型〞)中,於顯示面板之前後表面使用光學板例如視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透過劃分雙眼視差影像之光學軸可實施立體影像。
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通常依照時間劃分方式於顯示面板上顯示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使用者所佩戴的眼鏡由左眼濾波器(或左眼快門)與右眼濾波器(右眼快門)組成,其中左眼濾波器(或左眼快門)傳送用於左眼影像的光線,右眼濾波器(右眼快門)傳送用於右眼影像之光線。因此,使用者例如於奇數框期間僅僅可看到左眼影像而於偶數框期間僅僅可看到右眼影像,從而透過雙眼視差獲得三維效果。
用以實現立體影像之液晶顯示器中,由於例如獨特的黏度與彈性等特徵,液晶顯示器中的液晶響應速度較慢。
方程(1)中,τr表示當電壓被應用至液晶時的上升時間,Va表示應用電壓,VF表示當液晶分子開始傾斜移動時的Freederick轉態電壓,d表示液晶晶胞之間的晶隙,以及γ表示液晶分子之旋轉黏度。
方程(2)中,τf表示液晶停止被供應電壓以後由於彈性恢復當液晶恢復到初始位置時的下降時間,以及K表示液晶獨特的彈性係數。
液晶顯示器中,關於提高液晶響應速度之方法,目前已知一種過驅方法(overdriving method)。如果當前框中輸入影像的資料值變得比先前框大,則過驅方法調變當前框之資料值為更高的值,而如果當前框中輸入影像的資料值變得比先前框小,則調變當前框之資料值為更低的值,從而調整應用至液晶晶胞之資料電壓,以補償液晶之響應慢之特性。過驅方法可透過查詢表格被實施,輸入影像之先前框與當前框之資料值被輸入查詢表格中,以及輸出對應的預先儲存的調變值。然而,當二維影像之過驅方法被應用至三維影像時,過驅方法的問題在於表示三維影像資料中相同灰階時依賴於先前框資料的灰階產生亮度差。此外,由於亮度差的緣故,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彼此重疊,從而出現三維串擾(crosstalk)。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能夠避免亮度差與三維串擾。
依照本發明之代表性實施例,一種資料調變方法包含:比較第(4N+1)(其中N為正整數)子框週期之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第4N框週期之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為左眼影像選擇一初步調變值,以及初步調變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左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二次調變值二次調變第(4N+2)子框週期之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左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或者小於初步調變值之一調變值;比較第(4N+3)子框週期之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以及初步調變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以及二次調變第(4N+4)子框週期之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或者小於初步調變值之一調變值。
依照本發明代表性實施例,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用以於第(4N+1)(其中N為正整數)與第(4N+2)子框週期期間顯示左眼影像以及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期間顯示右眼影像;背光單元,用以提供光線至顯示面板;以及資料調變單元,用以調變第(4N+3)子框週期至第(4N+4)子框週期期間之每一資料片段。
以下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說明書中所使用的類似參考標號代表同類元件。以下描述中,當本發明眾所周知 之功能或配置之詳細描述被判定為沒必要混淆本發明之主旨時,則省略其詳細描述。
以下描述中選擇使用的各元件名稱係為了便於書寫本說明書之目的,因此可能與實際產品的名稱有所不同。
本發明可應用至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其中在時間上劃分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以及透過眼鏡劃分到達使用者之左眼與右眼的光線。
「第1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之作業原理之示意圖。「第1圖」中,快門眼鏡SG之黑色部為關閉快門以阻擋光線進入觀看者,快門眼鏡SG之白色部為打開快門以向觀看者傳送光線。「第1圖」中,如果液晶顯示器被選擇為顯示面板DIS,則必須存在背光單元BLU以提供光線至顯示面板DIS。
於三維模式之奇數框週期期間,當左眼影像資料RGBL被寫入顯示面板DIS中時,打開快門眼鏡SG之左眼快門STL。於三維模式之偶數框週期期間,當右眼影像資料RGBR被寫入顯示面板DIS中時,打開右眼快門STR。快門眼鏡SG之左眼快門STL與右眼快門STR係透過有線或無線介面被電控制,以及與顯示面板DIS同步。因此,觀看者在奇數框週期期間僅僅用左眼看到左眼影像,以及在偶數框週期期間僅僅用右眼看到右眼影像,從而透過雙眼視差獲得三維效果。
「第2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偏光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之作業原理之示意圖。請參考「第2圖」,在三維模式下, 顯示面板DIS於奇數週期期間顯示左眼影像資料RGBL,於偶數週期期間顯示右眼影像資料RGBR。於顯示面板DIS上接合一主動補償膜AR,左眼影像的偏振特徵與右眼影像的偏振特性被轉換以彼此不同。
在時間上劃分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之光線以及將其顯示於顯示面板DIS上,這種光線經由顯示面板DIS之偏光片被轉換為例如左偏光(left-handed polarization),然後入射到主動補償膜AR上。主動補償膜AR與顯示面板DIS同步。當顯示面板DIS上顯示左眼影像時,主動補償膜AR被電控制,不會轉換顯示面板DIS之光線之偏光特性,從而照常傳送光線。相反,當顯示面板DIS上顯示右眼影像時,主動補償膜AR則轉換顯示面板DIS之光線之偏光特性以具有不同的偏光例如右偏光。主動補償膜AR係透過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TN)模式之液晶面板被實施,包含一共同電極與複數個彼此相對的掃描電極,液晶層被插入兩者之間,但是未包含偏光片、彩色濾光片、黑色矩陣等。當Von電壓被應用至掃描電極時,主動補償膜AR照常傳送入射光,當Voff電壓被應用至掃描電極時,主動補償膜AR轉換入射光之偏光特性以延遲λ/2相位(其中λ為光線之波長)。
偏光眼鏡PG包含左眼濾波器FL與右眼濾波器FR,左眼濾波器FL僅僅傳送經歷左偏光之光線,右眼濾波器FR僅僅傳送經歷右偏光之光線。因此,觀看者僅僅於奇數框週期期間用左眼看到左眼影像,僅僅於偶數框週期期間用右眼看到右眼影像,從而透過雙眼視差獲得三維效果。
「第1圖」與「第2圖」中的顯示面板DIS可於二維模式顯示二維平面影像,以及可於三維模式顯示在時間上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之三維影像。
「第3A圖」與「第3B圖」所示係為當二維影像之過驅方法被應用至三維影像時的亮度差G。首先,經歷過驅調變之二維影像之資料滿足方程(3)至(5)。
Fn (RGB )<Fn -1(RGB )→ODC (RGB )<Fn (RGB ) (3)
Fn (RGB )=Fn -1(RGB )→ODC (RGB )=Fn (RGB ) (4)
Fn (RGB )>Fn -1(RGB )→ODC (RGB )>Fn (RGB ) (5)
關於相同畫素,如果當前框Fn之資料值變得比先前框Fn-1大,則經歷過驅調變之二維影像之資料被設定為較大的數值,大於當前框Fn之資料值,但是如果當前框Fn的資料值比先前框Fn-1小,則經歷過驅調變之二維影像之資料被設定為較小的值,小於當前框Fn之資料值。此外,關於相同畫素,如果當前框Fn與先前框Fn-1的資料值相同,則經歷過驅調變之二維影像之資料被設定為當前框之資料值。
二維影像之過驅方法採用本發明申請人所申請的專利號為6753837、6760059、6771242、6828816、6828816、7023414、7106287、7123226、7136037、7145534、7161575、7283113、7342564、7446749等美國專利中揭露的調變方法。
請參考「第3A圖」與「第3B圖」,為了提高液晶之響應特性,實施例之顯示面板DIS連續顯示第(4N+1)(其中N為正整數)子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以及連續顯示第(4N+3)與第 (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第3A圖」與「第3B圖」表示輸入一個畫素之資料值以及依賴於此之液晶之響應特性之變化。
「第3A圖」中,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255灰階值,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如「第3A圖」所示,當RGB資料為8位元資料時,其顏色深度由G0至G255灰階表示。
於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期間輸入具有G255灰階之左眼影像資料,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期間輸入具有G63灰階之右眼影像資料。第(4N+3)子框週期之資料值(即,灰階值)小於第(4N+2)子框週期之資料值,因此如方程(3)所示調變第(4N+3)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就是說,第(4N+3)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被調變,從而達到小於G63灰階值且等於或大於G0灰階值之資料值。
第(4N+4)子框週期之資料值與先前框週期第(4N+3)子框週期之資料值相同,因此照常設定第(4N+4)子框週期之資料值,如方程(4)所示。然而,因為G255灰階與G63灰階之間的差值較大,即使第(4N+3)子框週期之資料值被調變以達到G0灰階值,經過過驅(Overdriving Compensation method;ODC)調變之右眼影像資料無法表示受限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G63灰階。
「第3B圖」中,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127灰階值,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於第(4N+2)子框週期期間輸入具有G127灰階值之資料,以及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期間輸入具有G63灰階值之資料。
第(4N+3)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小於G63 灰階值且等於或大於G0灰階值之資料值。第(4N+4)子框週期之資料值與先前框週期第(4N+3)子框週期之資料值相同,因此照常設定第(4N+4)子框週期之資料值,即輸入的右眼影像資料,如方程(4)所示。因此,因為G127灰階與G63灰階之間的差值不大,如果第(4N+3)子框週期之資料值被調變以達到G0灰階值,甚至當第(4N+4)子框週期之資料照常設定時,經過過驅調變之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可表示G63灰階。
結果如「第3A圖」與「第3B圖」所示,可表示或者無法表示目標灰階取決於先前框資料,因此產生亮度差。因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最佳化之過驅方法,當實施三維影像時,於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期間連續顯示左眼影像,以及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期間連續顯示右眼影像。
「第4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流程圖。「第4圖」中,第(4N+1)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於第一過驅調變中,第(4N+1)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與先前框週期之第4N子框週期之先前右眼影像資料比較,根據比較結果選擇左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第(4N+1)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被初步調變,以達到選擇的左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以下將結合「第5A圖」、「第5B圖」、「第5C圖」、「第6圖」、「第7A圖」、「第7B圖」、「第7C圖」、「第8圖」、「第9A圖」、「第9B圖」、「第9C圖」、「第10圖」、「第11A圖」、「第11B圖」、「第11C圖」以及「第12圖」加以詳細描述(步驟S101與步驟S102)。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經歷 第二過驅調變以達到左眼影像之上述初步調變值,或者被調變以達到小於初步調變值之二次調變值。於第二過驅調變中,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未與先前框週期之第(4N+1)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比較,但是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選擇的左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或者達到小於左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之左眼影像之二次調變值。以下將結合「第5A圖」、「第5B圖」、「第5C圖」、「第6圖」、「第7A圖」、「第7B圖」、「第7C圖」、「第8圖」、「第9A圖」、「第9B圖」、「第9C圖」、「第10圖」、「第11A圖」、「第11B圖」、「第11C圖」以及「第12圖」加以詳細描述(步驟S103與步驟S104)。
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於第一過驅調變中,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先前框週期之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比較,根據比較結果選擇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選擇的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步驟S105與步驟S106)。
依照本發明實施例,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以達到上述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或者被調變以達到小於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之右眼影像之二次調變值。於第二過驅調變中,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未與先前框週期之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比較,但是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選擇的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或者達到小於右眼影像之初步調變值之右眼影像之二次調變值(步驟S107與步驟S108)。
「第5A圖」、「第5B圖」以及「第5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波形圖。請參考「第5A圖」、「第5B圖」以及「第5C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
「第5A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255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4N+3)子框週期期間之第一過驅調變中,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比較。因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小於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則如方程(3)所示調變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就是說,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1,小於G63灰階值且等於或大於G0灰階值。
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如「第5A圖」所示,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因此,第二過驅調變值變為值M1。結果,於第(4N+4)子框週期期間還完成過驅調變,從而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可表示G63灰階。
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第一與第二過驅調變與上述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第一與第二過驅調變相同。
如「第5A圖」所示,於第(4N+2)與第(4N+4)子框週期中液晶之響應延遲時間以後打開背光單元,於第(4N+1)與第(4N+3)子框 週期期間以及第(4N+2)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各自初始時間期間關閉背光單元。就是說,液晶之響應延遲時間已經消逝期間打開背光單元,以及完成液晶之上升。因為可正確表示相關畫素所表示之灰階,所以可改善三維串擾。
液晶快門眼鏡交替打開左眼快門STL與右眼快門STR。於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期間,顯示面板上顯示左眼影像,由此左眼快門STL被打開且右眼快門STR被關閉。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期間,顯示面板上顯示右眼影像,由此右眼快門STR被打開且左眼快門STL被關閉。
「第5B圖」、「第5C圖」、「第7A圖」、「第7B圖」、「第7C圖」、「第9A圖」、「第9B圖」、「第9C圖」、「第11A圖」、「第11B圖」以及「第11C圖」中背光單元之打開時序以及液晶快門眼鏡之開關時序與「第5A圖」所述相同。
請參考「第5B圖」,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127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如「第5B圖」所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因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小於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如方程(3)所示調變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2,小於G63灰階值且等於或大於G0灰階值。
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如「第5B圖」所示,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因此,第 二過驅調變值變為值M2。
請參考「第5C圖」,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如「第5C圖」所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因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相同,如方程(4)所示調變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設定以達到G63灰階值,G63灰階值係為當前框之資料值。
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如「第5C圖」所示,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因此,第二過驅調變值係為G63灰階值。
「第6圖」所示係為使用查詢表格之「第5A圖」、「第5B圖」以及「第5C圖」之資料調變方法。「第5A圖」、「第5B圖」以及「第5C圖」中,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係為G63灰階值且彼此相同,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係為G255灰階、G127灰階以及G63灰階,因此彼此不同。
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255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1。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127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2。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63 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照常設定以達到G63灰階。
「第7A圖」、「第7B圖」、「第7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波形圖。請參考「第7A圖」、「第7B圖」、「第7C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中,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係用於解決與「第3A圖」類似的情況,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之灰階值間的極大差值導致甚至藉由過驅調變也無法正確地表示左眼影像資料或右眼影像資料之灰階。
「第7A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255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4N+3)子框週期期間的第一過驅調變係透過比較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先前框週期之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被完成。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
然而,盡管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最大過驅調變值G0灰階值,由於右眼影像資料與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間的差值較大,所以右眼影像資料無法表示G63灰階。這種情況與「第3A圖」類似,問題在於無法表示當前框之灰階。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測量當前框週期之目標亮度,結合能夠達到目標亮度之灰階完成過驅調變。「第7A圖」之情況下,雖然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 G63灰階值,但是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90灰階,G90灰階係為能夠達到目標亮度之灰階值(資料值)。
換言之,三維影像中,根據先前框週期之左眼(或右眼)影像資料與當前框週期之右眼(或左眼)影像資料之間的差值事先設定每一灰階之目標亮度,當前框資料之灰階值使用過驅方法被修正為代表目標亮度之一調變值。結果,當實施三維影像時,由於先前框週期之左眼(或右眼)影像資料之影響,當前框週期之右眼(或左眼)影像資料的亮度降低,亮度的降低可透過目標亮度被補償。
請參考「第7A圖」、「第7B圖」、「第7C圖」,以下將描述調變值與目標亮度之測量方法。當左眼影像資料被改變為右眼影像資料時,獲得一調變值,能夠針對右眼影像資料之每一灰階達到目標亮度。這種情況下,液晶快門眼鏡與光學感測器被放置於取樣顯示面板例如液晶顯示面板上,左眼影像資料被輸入取樣液晶面板,然後右眼影像資料被輸入其中。當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的灰階被改變時,測量通過液晶快門眼鏡之右眼快門之光學感測器所偵測的取樣液晶面板的亮度。當左眼影像資料被改變為右眼影像資料時,通過液晶快門眼鏡之右眼快門之取樣液晶面板之亮度被設定為對應的灰階值,表示針對右眼影像資料之每一灰階之目標亮度,每一灰階之調變值被設定為一調變值,用於調變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表示目標亮度之灰階值。
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第一與第二過驅調變與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第一 與第二過驅調變相同。
「第7B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127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7B圖」中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90灰階值,G90灰階值能夠採用「第7A圖」之相同方式達到目標亮度,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3,值M3大於G63灰階值且小於G127灰階值。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因此,第二過驅調變值變為值M3。
「第7C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7C圖」中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為調變值M3以達到G90灰階值,G90灰階值能夠依照「第7A圖」之相同方式達到目標亮度,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設定以達到G90灰階值,而非G63灰階值,其中G63灰階值係為當前框之資料值。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因此,第二過驅調變值係為G90灰階值。
「第8圖」所示係為使用查詢表格之「第7A圖」、「第7B圖」及「第7C圖」之資料調變方法。「第7A圖」、「第7B圖」及「第7C圖」中,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灰階 值為G63灰階且彼此相同,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255灰階、G127灰階及G63灰階,因此彼此不同。
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255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且被調變以達到G90灰階值。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127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3。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63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90灰階值。
「第9A圖」、「第9B圖」及「第9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波形圖。請參考「第9A圖」、「第9B圖」及「第9C圖」,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中,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或者小於第一過驅調變值。
「第9A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255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4N+3)子框週期期間之第一過驅調變係透過比較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先前框週期之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被完成。「第9A圖」中,因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小於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所以如方程(3)所示調變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4,值M4小於G63灰階值且等於或大於G0灰階值。
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9A圖」中,第二過驅調變值被修正為值M5,M5小於值M4。結果,透過於第(4N+4)子框週期期間完成過驅調變,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也可表示G63灰階。
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第一與第二過驅調變與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第一與第二過驅調變相同。
「第9B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127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9B圖」中,因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小於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所以如方程(3)所示調變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6,值M6小於G63灰階值且等於或大於G0灰階值。
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9B圖」中,第二過驅調變值被修正為值M7,值M7小於值M6。
「第9C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9C圖」中,因為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相同,所以如方程(4)所示調變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因此,第(4N+3)子框週 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設定以達到G63灰階值,其中G63灰階值係為當前框之資料值。
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9C圖」中,第二過驅調變值被設定為G63灰階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因為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包含相同的灰階值,所以如方程(4)所示之過驅調變沒有必要。
「第10圖」所示係為使用查詢表格之「第9A圖」、「第9B圖」及「第9C圖」之資料調變方法。「第9A圖」、「第9B圖」及「第9C圖」中,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63灰階且彼此相同,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彼此不同的G255灰階、G127灰階及G63灰階。
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255灰階時,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4,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5。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127灰階時,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6,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7。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63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照常設定以達到G63灰階。
「第11A圖」、「第11B圖」及「第11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波形圖。請參考「第11A圖」、「第11B圖」及「第11C圖」,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中,第二過驅調變 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或者小於第一過驅調變值。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係用於解決「第3A圖」類似的情況,其中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間的差值極大,導致甚至透過過驅調變也無法正確表示左眼影像資料或右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
「第11A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255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4N+3)子框週期期間的第一過驅調變係比較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與先前框週期之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被完成。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11A圖」中第二過驅調變值小於第一過驅調變值。
然而,雖然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0灰階值,其中G0灰階值係為最大的過驅調變值,因為右眼影像資料與左眼影像資料的灰階值間的差值極大,所以右眼影像資料無法表示G63灰階。這種情況與「第3A圖」類似,問題在於無法表示當前框之灰階。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測量目標亮度,結合能夠達到此目標亮度之灰階完成過驅調變。「第11A圖」之情況中,雖然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90灰階,其中G90灰階係為能夠達到目標亮度之灰階值。
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第一與第二過驅調變與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第一 與第二過驅調變相同。
「第11B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127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11B圖」中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90灰階值,G90灰階值採用「第11A圖」之相同方式能夠達到目標亮度,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8,值M8大於G63灰階值且小於G127灰階值。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二過驅調變值小於第一過驅調變值。因此,第二過驅調變值變為值M9,小於第一過驅調變值M8。
「第11C圖」中,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具有G63灰階值。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一過驅調變。「第11C圖」中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90灰階值,G90灰階值採用「第11A圖」之相同方式能夠達到目標亮度,因此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設定以達到G90灰階值而非G63灰階值,其中G63灰階值係為當前框之資料值。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經歷第二過驅調變。第二過驅調變值與第一過驅調變值相同。因此,第二過驅調變值變為G90灰階值。
「第12圖」所示係為使用查詢表格之「第11A圖」、「第11B圖」及「第11C圖」之資料調變方法。「第11A圖」、「第11B圖」 及「第11C圖」中,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63灰階且由此彼此相同,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255灰階、G127灰階及G63灰階,由此彼此不同。
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255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G0灰階值。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127灰階時,第(4N+3)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8,以及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被調變以達到值M9。當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之灰階值為G63灰階時,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照常被設定以達到G63灰階值。
「第13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之方塊圖。請參考「第13圖」,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10、背光單元20、液晶快門眼鏡30、液晶面板驅動單元110、背光單元驅動器120、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接收器130、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發送器140、控制器150、背光單元控制器160以及系統板170。
在控制器150的控制下,顯示面板10交替顯示左眼影像資料RGBL與右眼影像資料RGBR。在控制器150的控制下,顯示面板10顯示二維影像資料RGB,其中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沒有差異。顯示面板10採用需要背光單元20之保持式(hold type)顯示裝置。作為代表,保持式顯示裝置可以採用穿透式液晶顯示 面板,以轉換來自背光單元20的光線。
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具有薄膜電晶體(TFT)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液晶層被放置於薄膜電晶體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之間。薄膜電晶體基板(下玻璃基板)具有彼此交叉的資料線與閘極線(或掃描線),液晶晶胞以矩陣形式被排列於資料線與閘極線之交叉處所定義的晶胞區域中。資料線與閘極線之交叉處所放置的薄膜電晶體將經由資料線供應的資料電壓傳送至液晶晶胞中的畫素電極,以回應閘極線之掃描脈衝。為此,薄膜電晶體之閘極終端連接閘極線,薄膜電晶體之源極終端連接資料線。薄膜電晶體之汲極終端連接液晶晶胞中的畫素電極。與畫素電極相對的共同電極被應用共同電壓。彩色濾光片基板(上玻璃基板)具有黑色矩陣與彩色濾光片。共同電極被放置於上玻璃基板上,處於垂直電場驅動型例如扭轉向列(twisted nematic;TN)模式與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模式,以及連同畫素電極被放置於下玻璃基板上,處於水平電場型例如水平電場切換(in plane switching;IPS)模式與邊緣電場切換(fringe field switching;FFS)模式。偏光板分別接合至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之上下玻璃基板之外表面,配向層形成於這些內表面上且接觸液晶層以設定液晶層的預傾角。間隔物被放置於上玻璃基板與下玻璃基板之間,從而保持液晶層之晶隙。穿透式液晶顯示面板也可以由扭轉向列模式、垂直配向模式、水平切換模式以及邊緣電場切換模式之液晶顯示面板等任意其他類型的液晶顯示面板實施。
顯示面板驅動單元110包含資料驅動電路與閘極驅動電路。 當實施三維影像時,資料驅動電路修正控制器150輸出的左眼影像資料RGBL與右眼影像資料RGBR為具有正負極性的伽馬補償電壓,以及產生具有正負極性的類比資料電壓。資料驅動電路輸出的具有正負極性的類比資料電壓被供應至顯示面板10中的資料線。閘極驅動電路順序地供應與資料電壓同步之閘極脈衝(或掃描脈衝)至顯示面板10中的閘極線。
背光單元20提供光線至顯示面板10,且於預定時間打開以及於剩餘時間關閉。背光單元20包含光源、導光板(或擴散板)以及複數個光學片,其中根據背光單元驅動器120所供應的驅動功率打開光源。背光單元20可以由直射型背光單元或側光型背光單元實施。背光單元20之光源包含熱陰極螢光燈(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HCFL)、冷陰極螢光燈(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外部電極螢光燈(external electrode fluorescent lamp;EEFL)以及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其中之一或多個。
背光單元驅動器120產生驅動功率,以用於打開背光單元20之光源。於背光單元控制器160的控制下,背光單元驅動器120依照開(ON)與關(OFF)之方式週期性地供應驅動功率至光源。
液晶快門眼鏡30包含左眼快門STL與右眼快門STR,彼此獨立地被電控制。每一左眼快門STL與右眼快門STR包含:第一透明基板;第一透明電極,形成於第一透明基板上;第二透明基板;第二透明電極,形成於第二透明基板上;以及液晶層,被插入第一與第二透明基板之間。第一透明電極被應用參考電壓,第 二透明電極被應用開ON與關OFF電壓。當開ON電壓被應用至第二透明電極時,每一左眼快門STL與右眼快門STR傳送來自顯示面板10之光線,而當關OFF電壓被應用至第二透明電極時則阻擋來自顯示面板10之光線。
液晶快門控制訊號發送器140連接控制器150,並且經由有線或無線介面傳送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CST至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接收器130。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接收器130係被安裝於液晶快門眼鏡30中,經由有線或無線介面接收液晶快門控制訊號CST,以及交替地打開或關閉左眼快門STL與右眼快門STR,以回應液晶快門控制訊號CST。
當具有第一邏輯值之液晶快門控制訊號CST被輸入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接收器130時,左眼快門STL之第二透明電極被應用開ON電壓,而右眼快門STR之第二透明電極被應用關OFF電壓。當具有第二邏輯值之快門控制訊號被輸入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接收器130時,左眼快門STL之第二透明電極被應用關OFF電壓,而右眼快門STR之第二透明電極被應用開ON電壓。因此,當產生包含第一邏輯值之液晶快門控制訊號CST時,液晶快門眼鏡30之左眼快門STL被打開,當產生包含第二邏輯值之液晶快門控制訊號CST時,液晶快門眼鏡30之右眼快門STR被打開。第一邏輯值被設定為高邏輯電壓,第二邏輯值被設定為低邏輯電壓。
顯示面板控制訊號CDIS包含用以控制資料驅動電路之作業時序之資料時序訊號以及用以控制閘極驅動電路之作業時序之閘極時序訊號。資料時序控制訊號包含源極開始脈衝(source start pulse;SSP)、源極取樣時脈(source sampling clock;SSC)、源極輸出賦能訊號(source output enable signal;SOE)、極性控制訊號(polarity control signal;POL)等等。源極開始脈衝SSP用以控制資料驅動電路中的資料驅動開始時序。源極取樣時脈SSC係為時脈訊號,用以結合資料驅動電路中的上升邊緣或下降邊緣控制資料取樣時序。如果待被輸入資料驅動電路之數位視訊資料係透過迷你低電壓差動訊號LVDS介面標準被傳送,則省略源極開始脈衝SSP與源極取樣時脈SSC。極性控制訊號POL依照L(其中L為正整數)水平週期之工作週期將資料驅動電路中輸出的資料電壓之極性反向。源極輸出賦能訊號SOE控制資料驅動電路之輸出時序。
閘極時序控制訊號包含閘極開始脈衝(gate start pulse;GSP)、閘極位移時脈(gate shift clocks;GSC)、閘極輸出賦能訊號(gate output enable signal;GOE)等等。閘極開始脈衝GSP用以控制第一閘極脈衝之時序。閘極位移時脈GSC係為時脈訊號,用作移位閘極開始脈衝GSP之時脈訊號。閘極輸出賦能訊號GOE用以控制閘極驅動電路之輸出時序。
控制器150從三維影像資料RGB中產生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控制器150使用影像資料RGB以及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產生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CST。控制器150傳送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CST至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發送器140。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CST被傳送至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接收器130,從而交替地打開與關閉液晶快門眼鏡30之左眼快門STL與右眼快門 STR。
控制器150從系統板170接收影像資料RGB,並且還具有資料調變單元之功能,針對輸入的影像資料RGB完成過驅調變。控制器150將經過過驅調變之影像資料RGB(ODC)輸出至顯示面板驅動單元110。以下將結合「第14圖」加以詳細描述。
背光單元控制器160將從控制器150接收的背光單元控制訊號CBLU輸出至背光單元驅動器120。背光單元控制訊號CBLU控制背光單元驅動器120,以及週期性地打開與關閉背光單元20之光源。
系統板170修正影像資料RGB之解析度以適合顯示面板10之解析度,以及傳送時序訊號Vsync、Hsync、DE、CLK等至控制器150。
「第14圖」所示係為「第13圖」之控制器150之詳細方塊圖。「第14圖」中,為了完成過驅調變,控制器150包含三維格式器151、資料框轉換單元152、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產生單元153、記憶體154、二維查詢表格155、三維查詢表格156以及時序控制器200。時序控制器200包含資料重排處理器157以及時序控制訊號產生器158。
「第14圖」中,影像資料RGB被輸入三維格式器151。三維格式器151根據二維或三維模式訊號判定輸入的影像資料RGB是針對二維影像還是三維影像。當輸入的是針對二維影像的影像資料RGB時,三維格式器151不會轉換影像資料RGB,並且照常將其輸出至資料框轉換單元152。
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RGB於一個框中包含右眼影像資料與左眼影像資料,當輸入的是針對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時,三維格式器151將輸入的影像資料RGB劃分為右眼影像資料與左眼影像資料。因此,當實現三維影像時,三維格式器151輸出的影像資料的框頻率為輸入的影像資料RGB的框頻率的兩倍。
資料框轉換單元152將三維格式器151輸出的影像資料RGB的框乘以兩倍或四倍。首先,當輸入的是針對二維影像的輸入資料時,資料框轉換單元152將三個框影像插入此輸入影像資料RGB之鄰接框影像內,從而將框頻率乘以四倍,其中三個框影像係透過運動估計/運動補償(motion estimation/motion compensation;MEMC)被預測。因此,例如輸入的框頻率為60赫茲,針對二維影像之影像資料的框頻率為240赫茲。運動估計/運動補償係用以提高運動影像響應時間(motion picture response time;MPRT),並且係為一項用以將預測影像插入鄰接框內的技術。
針對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RGB被劃分為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當針對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被輸入時,資料框轉換單元152分別將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加倍,以輸出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以及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因此,以120赫茲框頻率輸入資料框轉換單元152之針對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以240赫茲被輸出。
資料框轉換單元152輸出的針對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被輸入控制器150,然後被儲存於記憶體154中。三維格式器151輸出的 針對二維影像之影像資料也被輸入控制器150,然後被儲存於記憶體154中。記憶體154儲存一個框週期之影像資料,以及輸出此影像資料作為先前框資料至資料重排處理器157。
此外,資料框轉換單元152輸出的針對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被輸入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產生單元153。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產生單元153接收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以及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以及產生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Sodd/even,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Sodd/even表示第(4N+1)子框週期與第(4N+3)子框週期之資料係為奇數資料以及第(4N+2)子框週期與第(4N+4)子框週期之資料係為偶數資料。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Sodd/even被輸入控制器150。
資料重排處理器157比較當前框資料與記憶體154輸出的先前框資料,以輸出經歷過驅調變之影像資料RGB(ODC)。資料重排處理器157根據輸入的二維或三維模式訊號判定輸入的影像資料RGB是針對二維影像還是針對三維影像。
時序控制訊號產生器158根據系統板170之時序訊號產生顯示面板控制訊號CDIS、控制訊號CST以及背光單元控制訊號CBLU,從而將液晶快門眼鏡30與背光單元20之作業時序與顯示面板10上顯示的影像資料同步。
當針對二維影像之影像資料被輸入控制器150時,二維查詢表格155接收當前框資料與先前框資料,以及輸出經歷過驅調變之影像資料RGB(ODC)。
當針對三維影像之影像資料被輸入控制器150時,三維查詢 表格156接收當前框資料與先前框資料以及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Sodd/even,以及輸出經歷過驅調變之影像資料RGB(ODC)。三維查詢表格156可以透過單個查詢表格實施,此查詢表格用以儲存針對全部奇數與偶數框之過驅調變值。如「第6圖」、「第8圖」、「第10圖」以及「第12圖」所示,例如先前框對應第4N、第(4N+2)以及第(4N+4)子框週期之偶數框,而當前框則對應第(4N+1)與第(4N+3)子框週期之奇數框。此外,三維查詢表格156可以透過奇數查詢表格與偶數查詢表格被實施,其中奇數查詢表格與偶數查詢表格用以單獨儲存奇數框與偶數框之過驅調變值。
因為第(4N+1)與第(4N+2)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資料以及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資料可使用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Sodd/even被判定,可完成結合「第3A圖」、「第3B圖」、「第4圖」、「第5A圖」、「第5B圖」、「第5C圖」、「第6圖」、「第7A圖」、「第7B圖」、「第7C圖」、「第8圖」、「第9A圖」、「第9B圖」、「第9C圖」、「第10圖」、「第11A圖」、「第11B圖」、「第11C圖」以及「第12圖」所述之過驅調變。經歷過驅調變之影像資料RGB(ODC)被輸出至顯示面板驅動單元110。
依照本發明,當實施三維影像時,連續顯示兩個子框週期之左眼影像,然後連續顯示兩個子框週期之右眼影像。當顯示左眼影像或右眼影像時,針對兩個子框週期完成第一與第二過驅調變。結果,無論先前框資料如何可正確地表示當前框之灰階之亮度以及改善三維串擾。
雖然本發明以前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 發明。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所為之更動與潤飾,均屬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之內。尤其地,各種更動與修正可能為本發明揭露、圖式以及申請專利範圍之內主題組合排列之組件部和/或排列。除了組件部和/或排列之更動與修正之外,本領域技術人員明顯還可看出其他使用方法。
10‧‧‧顯示面板
20‧‧‧背光單元
30‧‧‧液晶快門眼鏡
110‧‧‧液晶面板驅動單元
120‧‧‧背光單元驅動器
130‧‧‧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接收器
140‧‧‧液晶快門眼鏡控制訊號發送器
150‧‧‧控制器
151‧‧‧三維格式器
152‧‧‧資料框轉換單元
153‧‧‧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產生單元
154‧‧‧記憶體
155‧‧‧二維查詢表格
156‧‧‧三維查詢表格
157‧‧‧資料重排處理器
158‧‧‧時序控制訊號產生器
160‧‧‧背光單元控制器
170‧‧‧系統板
200‧‧‧時序控制器
SG‧‧‧快門眼鏡
DIS‧‧‧顯示面板
RGBL ‧‧‧左眼影像資料
RGBR ‧‧‧右眼影像資料
STL ‧‧‧左眼快門
STR ‧‧‧右眼快門
PG‧‧‧偏光眼鏡
FL ‧‧‧左眼濾波器
FR ‧‧‧右眼濾波器
AR‧‧‧主動補償膜
CST ‧‧‧控制訊號
CDIS ‧‧‧顯示面板控制訊號
CBLU ‧‧‧背光單元控制訊號
Vsync、Hsync、DE、CLK‧‧‧時序訊號
Sodd/even ‧‧‧奇數與偶數框區別訊號
RGB(ODC)‧‧‧經歷過驅調變之影像資料
RGB‧‧‧影像資料
第1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之作業原理之示意圖;第2圖所示係為偏光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之作業原理之示意圖;第3A圖與第3B圖所示係為當二維影像之過驅方法被應用至三維影像時的亮度差;第4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流程圖;第5A圖至第5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波形圖;第6圖所示係為第5A圖至第5C圖所示之資料調變方法使用查詢表格之資料調變方法示意圖;第7A圖至第7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波形圖;第8圖所示係為第7A圖至第7C圖所示之資料調變方法使用查詢表格之資料調變方法示意圖;第9A圖至第9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 法之波形圖;第10圖所示係為第9A圖至第9C圖所示之資料調變方法使用查詢表格之資料調變方法示意圖;第11A圖至第11C圖所示係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資料調變方法之波形圖;第12圖所示係為第11A圖至第11C圖所示之資料調變方法使用查詢表格之資料調變方法示意圖;第13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使用資料調變方法之液晶顯示器之方塊圖;以及第14圖所示係為第13圖所示之時序控制器之詳細方塊圖。

Claims (21)

  1. 一種資料調變方法,包含:將一左眼影像資料加倍以輸出一第(4N+1)子框週期(其中N為一正整數)之一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一第(4N+2)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並將一右眼影像資料加倍以輸出一第(4N+3)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右眼影像與一第(4N+4)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右眼影像資料;比較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一第4N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為一左眼影像選擇一初步調變值,以及使用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初步調變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一第一目標亮度;使用該左眼影像之一二次調變值二次調變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之該第一目標亮度,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比較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一右眼影像之一初步調變值,以及使用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初步調變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一第二目標亮度;以及 使用該右眼影像之一二次調變值二次調變該第(4N+4)子框週期之該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之該第二目標亮度,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該資料調變方法係為一種三維影像顯示器之過驅調變方法。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一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不同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一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則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以及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不同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則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5. 一種資料調變方法,包含:將一左眼影像資料加倍以輸出一第(4N+1)子框週期(其中N為一正整數)之一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一第(4N+2)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並將一右眼影像資料加倍以輸出一第(4N+3)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右眼影像與一第(4N+4)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右眼影像資料;測量該第(4N+1)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每一灰階之一第一目標亮度,以獲得能夠達到該第一目標亮度之一第一目標資料;比較該第一目標資料與一第4N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一左眼影像之一初步調變值,使用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初步調變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一目標亮度;使用該左眼影像之一二次調變值二次調變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一目標亮度,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測量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每一灰階之一第二目標亮度,以獲得能達到該第二目標亮度之一第二目標資料;比較該第二目標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一右眼影像之一初步調變值,使用該右 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初步調變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二目標亮度;以及使用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二次調變該第(4N+4)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二目標亮度,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6.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該資料調變方法係為一種三維影像顯示器之過驅調變方法。
  7.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8. 如請求項第7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遠大於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等於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數值;以及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遠大於一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等於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數值。
  9. 如請求項第5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之灰階值間的差值大到該調變影像 資料之該灰階值無法表示該當前框之該目標灰階時,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等於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數值;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略微大於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以及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遠大於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以等於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數值;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略微小於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10. 如請求項第9項所述之資料調變方法,其中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 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與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等於該第(4N+1)子框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數值;以及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與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等於該第(4N+3)子框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數值。
  1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依照一左眼影像資料與一右眼影像資料,用以於第(4N+1)(其中N為一正整數)子框週期期間與第(4N+2)子框週期期間顯示一左眼影像以及於第4N、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期間顯示一右眼影像,其中該左眼影像資料被加倍以輸出該第(4N+1)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且該右眼影像資料被加倍以輸出該第(4N+3)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右眼影像與該第(4N+4)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以及一資料調變單元,用以於該第(4N+1)子框週期至該第(4N+4)子框週期期間調變每一資料片段,其中該資料調變單元用以:比較該第(4N+1)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該左眼影像 之一初步調變值,以及使用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初步調變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一第一目標亮度;使用該左眼影像之一二次調變值二次調變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之該第一目標亮度,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比較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一右眼影像之一初步調變值,以及使用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初步調變該(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一第二目標亮度;以及使用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二次調變該第(4N+4)子框週期之該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之該第二目標亮度,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12.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13.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 資料相同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以及當該(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不同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14. 如請求項第1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資料調變單元包含:一控制器,用以控制該資料調變單元之作業;一記憶體,用以儲存該左眼影像與該右眼影像;一奇數與偶數資料區別訊號產生單元,用以產生一奇數與偶數資料區別訊號,表示該第(4N+1)與第(4N+3)子框週期期間之資料為奇數資料以及第(4N+2)與(4N+4)子框週期期間之資料為偶數資料;以及一三維查詢表格,用以接收一先前框資料、一當前框資料以及該奇數與偶數資料區別訊號,以及輸出一相關輸入位址中儲存的一調變值。
  15. 如請求項第14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資料調變單元更包含一二維查詢表格,用以接收一先前框資料與該當前框資料,以及當實施二維影像時輸出一相關輸入位址中儲存的一調變值。
  16.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依照一左眼影像資料與一右眼影像資料,用以於第(4N+1)(其中N為一正整數)子框週期期間與第(4N+2)子框週期期間顯示一左眼影像以及於第4N、第(4N+3)與第(4N+4)子框週期期間顯示一右眼影像,其中該左眼影像資料被加倍以輸出該第(4N+1)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且該右眼影像資料被加倍以輸出該第(4N+3)子框週期之一第一右眼影像與該第(4N+4)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一光感測器,被放置於該顯示面板上,用以測量該左眼影像資料與右眼影像資料之每一灰階之該目標亮度;以及一資料調變單元,用以於該第(4N+1)子框週期至該第(4N+4)子框週期期間調變每一資料片段,其中該資料調變單元用以:測量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每一灰階之一第一目標亮度,以獲得能夠達到該第一目標亮度之一第一目標資料; 比較該第一目標資料與該第4N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一左眼影像之一初步調變值,以及初步調變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二次調變該第(4N+2)子框週期值一第二左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左眼影像之一二次調變值,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測量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每一灰階之一第二目標亮度,以獲得能達到該第二目標亮度之一第二目標資料;比較該第二目標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一先前框資料,根據比較結果選擇一右眼影像之一初步調變值,以及初步調變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以及二次調變該第(4N+4)子框週期之一第二右眼影像資料以達到該右眼影像之一二次調變值,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或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17. 如請求項第1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18. 如請求項第17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當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遠大於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 前框資料時,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以等於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數值;以及當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遠大於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以等於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數值。
  19. 如請求項第1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當該(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遠大於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以等於該第(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之數值;當該(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略微大於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以及當該(4N+1)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左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左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左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遠大於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被選擇以等於該第(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之數值;當該(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略微小於該第 (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小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當該(4N+3)子框週期之該第一右眼影像資料與該第(4N+2)子框週期之該先前框資料相同時,該右眼影像之該二次調變值等於該右眼影像之該初步調變值。
  20. 如請求項第16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資料調變單元包含:一控制器;一記憶體,用以儲存該左眼影像與該右眼影像;一奇數與偶數資料區別訊號產生單元,用以產生一奇數與偶數資料區別訊號,表示該第(4N+1)與第(4N+3)子框週期期間之資料為奇數資料以及該第(4N+2)與(4N+4)子框週期期間之資料為偶數資料;以及一三維查詢表格,用以接收一先前框資料、一當前框資料以及該奇數與偶數資料區別訊號,以及輸出一相關輸入位址中儲存的一調變值。
  21. 如請求項第2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資料調變單元更包含一二維查詢表格,用以接收一先前框資料與該當前框資料,以及當實施二維影像時輸出一相關輸入位址中儲存的一調變值。
TW099144627A 2010-06-22 2010-12-17 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TWI450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58945A KR101303456B1 (ko) 2010-06-22 2010-06-22 3차원 데이터 변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01177A TW201201177A (en) 2012-01-01
TWI450241B true TWI450241B (zh) 2014-08-21

Family

ID=45091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4627A TWI450241B (zh) 2010-06-22 2010-12-17 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93435B2 (zh)
KR (1) KR101303456B1 (zh)
CN (1) CN102300108B (zh)
DE (1) DE102010061443B4 (zh)
TW (1) TWI450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114812A (ko) * 2011-04-08 2012-10-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액정 표시 장치를 위한 영상 신호 보정 장치 및 영상 신호 보정 방법
KR101860083B1 (ko) 2011-06-29 2018-05-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JP2013044992A (ja) * 2011-08-25 2013-03-04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9344709B2 (en) * 2011-10-18 2016-05-1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control circui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control method
US9004700B2 (en) 2012-01-25 2015-04-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projector stabilization circuit
US8985785B2 (en) 2012-01-25 2015-03-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laser image projector
US8960913B2 (en) 2012-01-25 2015-02-24 International Busni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projector with two color imaging
US9104048B2 (en) 2012-01-25 2015-08-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projector with single modulator
US9325977B2 (en) 2012-01-25 2016-04-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LCD monitor display
US20130188149A1 (en) 2012-01-25 2013-07-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projector
US8992024B2 (en) 2012-01-25 2015-03-3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projector with circular light polarization
KR101964892B1 (ko) * 2012-03-21 2019-04-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표시 장치
JP5950692B2 (ja) * 2012-05-25 2016-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KR101998631B1 (ko) 2012-06-22 2019-07-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것의 구동 방법
KR101945867B1 (ko) 2012-06-29 2019-0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CN102821294B (zh) * 2012-08-17 2014-11-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降低快门式3d液晶显示串扰的方法、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
KR101939796B1 (ko) * 2012-09-12 2019-01-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크로스토크 보상을 위한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의 메모리 저감장치
KR102013380B1 (ko) * 2013-03-20 2019-08-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무안경 방식의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102104333B1 (ko) 2013-05-28 2020-04-2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WO2014194491A1 (en) * 2013-06-05 2014-12-1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projector stabilization circuit
CN103439798B (zh) * 2013-08-30 2016-04-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及设备、立体显示装置及立体眼镜
CN103731655A (zh) * 2013-12-30 2014-04-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快门式三维眼镜的灰度驱动方法
CN103785173A (zh) * 2014-03-06 2014-05-14 苏州运智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Android系统双体感外设数据区分获取方法
US9711091B2 (en) * 2014-08-13 2017-07-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3D display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183209A (zh) * 2014-09-02 2014-12-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过驱动方法、电路及显示装置
KR102324661B1 (ko) 2015-07-31 2021-1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일체형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29503B (en) * 1997-03-20 1998-04-11 Ind Tech Res Inst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multi-viewpoint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TW200609535A (en) * 2004-09-08 2006-03-16 Wintek Corp 3D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TW200632420A (en) * 2004-09-21 2006-09-16 Neurok Llc Composite dual LCD panel display suitable for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JP2010093740A (ja) * 2008-10-10 2010-04-22 Sony Corp 3次元画像システム、表示装置、3次元画像システムのシャッター動作同期装置、3次元画像システムのシャッター動作同期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71242B2 (en) 2001-06-11 2004-08-03 Lg. Philips Lcd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0769166B1 (ko) 2001-09-04 2007-10-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796485B1 (ko) 2001-09-04 2008-01-2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769167B1 (ko) 2001-09-04 2007-10-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769169B1 (ko) 2001-09-04 2007-10-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769171B1 (ko) 2001-09-06 2007-10-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815893B1 (ko) 2001-09-12 2008-03-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769174B1 (ko) 2001-09-17 2007-10-23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397511B1 (ko) * 2001-11-21 2003-09-1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양안식/다시점 3차원 동영상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815899B1 (ko) 2001-12-12 2008-03-21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835928B1 (ko) 2001-12-13 2008-06-0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의 응답속도 측정방법 및 장치
US7342564B2 (en) 2002-08-08 2008-03-11 Lg. Philips Lcd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0908655B1 (ko) 2002-11-27 2009-07-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데이터 공급시간의 변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KR100954333B1 (ko) 2003-06-30 2010-04-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의 응답속도 측정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액정표시소자의 구동방법 및 장치
CN1930605B (zh) * 2004-01-20 2010-05-05 埃克兰斯波莱尔斯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显示系统和方法
KR101270044B1 (ko) * 2004-12-06 2013-05-31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입체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136791B1 (ko) * 2004-12-27 2012-04-1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용 인터페이스 회로부와 이를 이용한 3디입체영상 구동방법
TWI267044B (en) * 2005-03-02 2006-11-2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ver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TWI279736B (en) * 2005-03-11 2007-04-21 Himax Tech Ltd Integrated video control chipset
KR100728113B1 (ko) * 2005-10-20 2007-06-1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1416228B1 (ko) * 2007-07-06 2014-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2차원/3차원 영상 호환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구동 장치 및그 구동방법
JP4606502B2 (ja) * 2008-08-07 2011-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1362771B1 (ko) 2008-09-17 2014-02-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장치
EP2409495A4 (en) * 2009-03-16 2013-0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ATA AND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1301322B1 (ko) * 2009-07-22 2013-09-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29503B (en) * 1997-03-20 1998-04-11 Ind Tech Res Inst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multi-viewpoint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TW200609535A (en) * 2004-09-08 2006-03-16 Wintek Corp 3D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TW200632420A (en) * 2004-09-21 2006-09-16 Neurok Llc Composite dual LCD panel display suitable for 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JP2010093740A (ja) * 2008-10-10 2010-04-22 Sony Corp 3次元画像システム、表示装置、3次元画像システムのシャッター動作同期装置、3次元画像システムのシャッター動作同期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0061443B4 (de) 2015-07-30
CN102300108A (zh) 2011-12-28
KR101303456B1 (ko) 2013-09-10
CN102300108B (zh) 2014-03-19
US8493435B2 (en) 2013-07-23
TW201201177A (en) 2012-01-01
DE102010061443A1 (de) 2011-12-22
US20110310090A1 (en) 2011-12-22
KR20110138825A (ko)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0241B (zh) 資料調變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液晶顯示裝置
US9118909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323468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US8605138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8842171B2 (en)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660971B1 (ko) 입체 영상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US8704883B2 (en) 3D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101705368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GB2480119A (en) Black data insertion and frame data modulation in stereoscopic displays
JP6208444B2 (ja) 表示装置
KR101279129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895014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의 3d 크로스토크 평가방법 및 그의 3d 크로스토크 평가시스템
KR101972489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감마 보정 방법
KR101773197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픽셀 방전 시간 제어 방법
KR101712207B1 (ko)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과구동 방법
GB2481664A (en) Frame data modulation for reducing luminance variations in stereoscopic displays
KR101679074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731114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20110121826A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20110050166A (ko) 입체 영상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101800886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20120007863A (ko) 데이터 변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KR101838754B1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20130005830A (ko)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KR20190036515A (ko) 입체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