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9957B - 顯示單元及屏障裝置 - Google Patents
顯示單元及屏障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49957B TWI449957B TW101111069A TW101111069A TWI449957B TW I449957 B TWI449957 B TW I449957B TW 101111069 A TW101111069 A TW 101111069A TW 101111069 A TW101111069 A TW 101111069A TW I449957 B TWI449957 B TW I44995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barrier
- display
- area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3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 G02B30/31—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parallax barriers involving active parallax barrie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Description
本揭露有關於致能立體顯示之視差屏障類型的顯示裝置,及用於這種顯示裝置中的屏障裝置。
近年來,能夠實現立體顯示之顯示裝置已受到注目。立體顯示以互相視差構件(不同透視)來表現左眼影像及右眼影像,讓觀賞者藉由以左及右眼觀賞那些影像的每一個而將辨識那些影像看成具有立體效果的立體影像。此外,已發展出藉由以互相視差構件顯示三或更多個影像顯示裝置,來確保提供更自然的立體影像給觀賞者。
這種顯示裝置大致分成需使用專用眼鏡的類型及免除使用專用眼鏡的類型,不過觀賞者可能覺得使用這種專用眼鏡很麻煩,而因此免除使用專用眼鏡的類型為合意。免除使用專用眼鏡的顯示裝置範例包括柱狀透鏡類型、視差屏障類型、及之類。在視差屏障類型中,例如,設置放在顯示區頂部上的屏障區,並同時在顯示區上以互相視差構件顯示複數個影像(透視影像),其中觀賞者經由屏障區上的裂縫看見影像。這使觀賞影像隨顯示裝置與觀賞者的觀點間的相對位置關係(角度)而不同,讓顯示的影像可被觀賞者看成更自然的立體影像。
與此同時,針對利用視差屏障法的這種顯示裝置,取決於顯示裝置與觀賞者間的位置關係會出現亂真紋(
moire)的缺點。因此,針對這種顯示裝置已提出一些減少亂真紋的提議。例如,日本未審查專利申請公開案號2005-86506提出一種視差屏障型顯示裝置,其中在屏障區上的裂縫構造成朝顯示螢幕的傾斜方向延伸以減少交擾及亂真紋。
針對這種顯示裝置,較佳亂真紋幾乎看不到,且預期亂真紋之進一步減少。
希望提供一種能夠減少亂真紋之顯示裝置及屏障裝置。
根據本揭露的一種顯示單元包括:顯示影像之顯示區;及具有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複數液晶屏障之液晶屏障區,該些液晶屏障的各者包括液晶層及透射及阻擋光線之屏障電極,其中該屏障電極包括在該預定方向中延伸之幹部,及自該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且該液晶屏障區包括一或更多群的該些液晶屏障,該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根據本揭露的一種屏障裝置,自顯示影像的顯示區之顯示面分開設置並包括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複數液晶屏障,該些液晶屏障的各者包括液晶層及透射及阻擋光線的屏障電極,其中該屏障電極包括在該預定方向中延伸之幹部,及自該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且該液晶屏障包括一或更多群的該些液晶屏障,該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包括具有
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在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之顯示單元及屏障裝置中,藉由將複數液晶屏障置於透射狀態使觀賞者辨識在顯示區上所顯示的影像。屏障電極形成有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幹部,及自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一群的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屏障電極。
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之顯示單元及屏障裝置,屏障電極形成有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幹部,及自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這使得可減少亂真紋。
應了解到上述一般說明及下列詳細說明皆為示範性,且意圖提供主張專利權之技術的進一步闡明。
於後參考圖示詳細說明本揭露的實施例。注意到以下列順序提出說明。
第1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單元的組態範例。注意到也額外說明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之屏障裝置,因為這種屏障裝置係與在本揭露的此實施例一
起體現。立體顯示裝置1包括控制區40、顯示驅動區50、顯示區20、背光驅動區42、背光30、屏障驅動區41、及液晶屏障區10。
控制區40為基於外部提供的影像信號Sdisp提供控制信號給顯示驅動區50、背光驅動區42、及屏障驅動區41的各者之電路,以控制這些區互相同步操作。詳言之,控制區40基於影像信號Sdisp提供影像信號S至顯示驅動區50,並遞送背光控制信號CBL至背光驅動區42,同時提供屏障控制信號CBR至屏障驅動區41。藉由此配置,當立體顯示裝置1進行立體顯示操作時,如後所述,影像信號S係以各包括複數透視影像(在此範例中六個影像)之影像信號SA及SB所構成。
顯示驅動區50以從控制區40所提供的影像信號S為基礎來驅動顯示區20。顯示區20在此範例中為液晶顯示區,以藉由驅動液晶顯示元件而調變從背光30發射的光之方式來執行顯示操作。
背光驅動區42基於從控制區40提供之背光控制信號CBL驅動背光30。背光30具有投射平面發射光到顯示區20之功能。背光30係用,例如,發光二極體(LED)、冷陰極螢光燈(CCFL)、及之類構成。
屏障驅動區41基於從控制區40提供之屏障控制信號CBR驅動液晶屏障區10。液晶屏障區10將從背光30所投射的光線置於透射通過顯示區20之透射狀態(開操作)或阻擋狀態(閉狀態),具有用液晶材料構成之複數開
關區11及12(容後說明)。
第2A及2B圖各顯示立體顯示裝置1上的相關部件之組態範例,其中第2A圖表示立體顯示裝置1之爆炸透視圖,同時第2B圖表示立體顯示裝置1之側視圖。如第2A及2B圖中所示,在立體顯示裝置1上,以背光30、顯示區20、及液晶屏障區10之順序設置這些部件的各者。亦即,自背光30投射的光線經由顯示區20及液晶屏障區10到達觀賞者。
第3圖顯示顯示驅動區50及顯示區20的區塊圖之範例。顯示驅動區50包括時序控制區51、閘極驅動器52、及資料驅動器53。時序控制區51控制閘極驅動器52及資料驅動器53的驅動時序,同時提供從控制區40所遞送的影像信號S到資料驅動器53作為影像信號S1。閘極驅動器52在由時序控制區51所執行的時序控制下針對線序列掃描的每一列序列地選擇顯示區20內的畫素Pix。資料驅動器53基於影像信號S1提供畫素信號至顯示區20內的畫素Pix之各者。詳言之,資料驅動器53基於影像信號S1藉由數位/類比(D/A)轉換來產生在類比信號中的畫素信號,提供所得的畫素信號至畫素Pix之各者。
第4A及4B圖各顯示顯示區20的組態範例,其中第4A圖表示畫素的一陣列,同時第4B圖表示顯示區20之剖面結構。
如第4A圖中所示,畫素Pix係配置在顯示區20上之矩陣型樣中。畫素Pix的各者具有分別相應於紅色(R)、綠色(G)、及藍色(B)的三個子畫素SPix。在子畫素SPix之際,形成所謂的黑色矩陣,藉此屏蔽從背光30透射的光線而無法進入到顯示區20中。這使得難以在顯示區20上產生紅色(R)、綠色(G)、及藍色(B)之顏色混合。
如第4B圖中所示,顯示區20密封液晶層203於驅動基板201及相對基板205之間。驅動基板201形成包括上述TFT元件Tr之畫素驅動器電路(未圖示),其中針對驅動基板201上的子畫素SPix之各者配置一畫素電極202。在相對基板205上,形成各代表紅色(R)、綠色(G)、及藍色(B)的濾色器(在圖中未顯示),還有黑色矩陣(在圖中未顯示),並進一步在液晶層203側的表面上,配置相對電極204作為對子畫素SPix之各者為共同的電極。在顯示區20上之光入射側(在此情況中背光30側)及發光側(在此情況中液晶屏障區10側),將偏光鏡206a及206b附接到各自者而變成互相正交的尼柯爾鏡(cross-nicol)或平行的尼柯爾鏡(parallel-nicol)。
第5圖子畫素SPix的電路圖之一範例。子畫素SPix包括薄膜電晶體(TFT)元件Tr、液晶元件LC、及保持電容器元件Cap。TFT元件Tr係以,例如,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所構成,該MOS-FET具有連接至閘極線G的閘極、連接至資料線D的源極、和
分別連接至液晶元件LC之第一端及保持電容器元件Cap的第一端之汲極。針對液晶元件LC,第一端連接至TFT元件Tr的汲極,同時第二端接地。針對保持電容器元件Cap,第一端連接至TFT元件Tr的汲極,同時第二端連接至保持電容器線Cs。閘極線G連接至閘極驅動器52,且資料線D連接至資料驅動器53。
第6A及6B圖顯示液晶屏障區10的組態範例,其中第6A圖表示在液晶屏障區10上的開關區之配置組態,同時第6B圖表示在第6A圖中所示的液晶屏障區10上之VI-VI箭頭圖方向中的剖面結構。液晶屏障區10進行正常黑色操作。亦即,液晶屏障區10在非驅動狀態中阻擋光線。
液晶屏障區10,其係所謂的視差屏障,具有複數開關區(液晶屏障)11及12以透射或阻擋光線,如第6A圖中所示。這些開關區11及12根據立體顯示裝置1是否進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或立體顯示而執行不同的操作。詳言之,如後所述,開關區11於正常顯示期間係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並在立體顯示期間置於關狀態(阻擋狀態)。如後所述,開關區12於正常顯示期間係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並在立體顯示期間執行以時分為基礎之切換操作。
開關區11及12設置成在X-Y平面上的一方向(例如
,形成自垂直方向Y一預定角度θ之方向)中延伸。角度θ可設定在例如18度。開關區11的寬度E1及開關區12的寬度E2相異,其中在此情況中維持例如E1>E2的關係。然而,開關區11及12的寬度中之大小關係不限於此,且亦可替代地允許E1<E2或E1=E2的關係。這種開關區11及12包括液晶層(將於後說明之液晶層19),根據提供到液晶層19之驅動電壓執行切換操作。
如第6B圖中所示,液晶屏障區10包括在透明基板13及透明基板16(這兩基板以例如玻璃製成)之間的液晶層19。在此範例中,透明基板13係設置在光入射側,且透明基板16係設置在發光側。以例如ITO製成之透明電極層15及17分別形成在透明基板13上的液晶層19側之表面及透明基板16上的液晶層19側之表面。在透明基板13上的光入射側及透明基板16上的發光側,偏光鏡14及18附接至各自者。針對液晶層19,使用垂直對準(VA)模式液晶。
透明電極層15具有複數透明電極110(透明電極111及112)及120(透明電極121及122)。透明電極層17設置成對開關區11及12的各者為共同的電極。在此範例中,施加0 V至透明電極層17。在透明電極層15上的透明電極110及在透明電極層17上相應於那個透明電極110的一部分構成開關區11。類似地,在透明電極層15上的透明電極120及在透明電極層17上相應於那個透明電極120的一部分構成開關區12。在透明電極層15及17的各
者上之液晶層19側,形成圖中未顯示之對準膜。
偏光鏡14及18控制到液晶層19之進入光及離開液晶層19之出射光的各者之偏振方向。偏光鏡14的透射軸係例如設置在水平方向X中,同時偏光鏡18的透射軸係例如設置在垂直方向Y中。亦即,偏光鏡14及18的各透射軸為彼此正交設置。
藉由這種配置,在液晶屏障區10上,選擇性施加電壓至透明電極110及120,並根據施加電壓將液晶層19置於液晶對準中,藉此得以執行開關區11及12的各者之切換操作。詳言之,當施加電壓到透明電極層15(透明電極110及120)及透明電極層17時,由於電位差變大,在液晶層19上的光透射率增加,使開關區11及12被置於透射狀態(開狀態)中。另一方面,當電位差變小時,在液晶層19上的光透射率減少,使開關區11及12被置於阻擋狀態(閉狀態)中。
在液晶屏障區10上,複數開關區12形成群組,且屬於相同群組的複數開關區12於進行立體顯示時以相同時序執行開及關的動作。此後,將說明開關區12的群組。
第7圖顯示開關區12的群組組態範例。在此範例中,開關區12形成二個群組。詳言之,並排配置的複數開關區12交替構成群組A及群組B。注意到適當地使用開關區12A作為屬於群組A的開關區12之通稱,且類似地適當地使用開關區12B作為屬於群組B的開關區12之通稱。
第8圖顯示透明電極層15的組態範例。透明電極111及112還有透明電極121及122的各者具有幹部61及分支部63。幹部61在與開關區11及12的延伸方向(形成自垂直方向Y一預定角度θ之方向)相同的方向中延伸。在透明電極111及112還有透明電極121及122的各者上,設置有由幹部61分開的兩個分支區域71及72。注意到為了方便說明,第8圖僅顯示透明電極111及112的分支區域71及72,雖這對透明電極121及122來說也係如此。
形成分支部63以在分支區域71及72的各者中自幹部61延伸。分支部63的各者之線寬在分支區域71及72中相等。類似地,分支部63的各者之間隔間距(裂縫寬)在分支區域71及72中也相等。在分支區域71及72的各者中之分支部63在各區域中於相同方向中延伸,同時針對各個分支區域在不同方向中延伸。詳言之,在分支區域71中之分支部63的延伸方向及在分支區域72中之分支部63的延伸方向相關於作軸的垂直方向Y係軸對稱。
針對在開關區11中的透明電極111及112,分支部63的延伸方向為相異。具體而言,在分支區域71中之分支部63針對透明電極111在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同時針對透明電極112在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此外,在分支區域72中之分支部63針對透明電極111在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同時針對
透明電極112在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希望角度φ為例如45度。
類似地,針對在開關區12中的透明電極121及122,分支部63的延伸方向為相異。具體而言,在分支區域71中之分支部63針對透明電極121在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同時針對透明電極122在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此外,在分支區域72中之分支部63針對透明電極121在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同時針對透明電極122在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
如第8圖中所示,在透明電極層15上,透明電極111及112還有透明電極121及122係以透明電極111、121、111、121、112、122、112、及122的順序沿著水平方向X設置,同時以這八個透明電極重複設置作為單元U。在構成單元U的八個透明電極之中,第二透明電極121及第六透明電極122構成開關區12A,且第四透明電極121及第八透明電極122構成開關區12B。其餘的透明電極(第一及第三透明電極111,及第五及第七透明電極112)構成開關區11。以這種方式,在液晶屏障區10上,交替設置開關區11及開關區12(開關區12A及12B)。
屏障驅動區41驅動屬於相同群組的複數開關區12以在進行立體顯示時以相同時序執行開/關操作。詳言之,如後所述,屏障驅動區41驅動屬於群組A的複數開關區
12A及屬於群組B的複數開關區12B以在時分基礎上交替地執行開/關操作。
第9A至9C圖使用剖面表面結構來顯示進行立體顯示及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時之液晶屏障區10上的狀態作為型樣圖,其中第9A圖表示執行立體顯示時之狀態,且第9B圖表示執行立體顯示時之另一狀態,而第9C圖表示執行正常顯示時之狀態。在此範例中,開關區12A以每六個畫素Pix一片的比例設置在顯示區20上。以相同方式,開關區12B也以每六個畫素Pix一片的比例設置在顯示區20上。在第9A至9C圖中,其中於液晶屏障區10上之開關區11、12A、及12B之中阻擋光線的開關區係以斜線標示。
在進行立體顯示時,交替供應影像信號SA及SB至顯示驅動區50,且顯示區20基於這種供應的影像信號執行顯示操作。此時,在液晶屏障區10上,開關區12(開關區12A及12B)在時分基礎上執行開/關動作,同時開關區11保持在關閉狀態(阻擋狀態)中。具體而言,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如第9A圖中所示,開關區12A係置於開狀態,同時開關區12B係置於關狀態。在顯示區20上,如後所述,在相應於開關區12A的位置彼此相鄰配置的六個畫素Pix進行相應於包括在影像信號SA中之六個透視影像的顯示動作。因此,如後所述,例如觀賞者以左眼及右眼看到不同的透視影像,感覺顯示的影像為立體影像。類似地,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如第9B圖中所
示,開關區12B係置於開狀態,同時開關區12A係置於關狀態。在顯示區20上,如後所述,在相應於開關區12B的位置彼此相鄰配置的六個畫素Pix進行相應於包括在影像信號SB中之六個透視影像的顯示動作。因此,如後所述,例如觀賞者以左眼及右眼看到不同的透視影像,感覺顯示的影像為立體影像。在立體顯示裝置1上,以這種方式交替打開開關區12A及開關區12B來表現影像,藉此允許改善顯示單元的解析度,此將於後說明。
在進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時,在液晶屏障區10上,開關區11及開關區12(開關區12A及開關區12B)皆保持在開狀態(透射狀態)中,如第9C圖中所示。結果,觀賞者得以看到正常的二維影像,如同其基於影像信號S被顯示在顯示區20上般。
於是,透明電極111、112、121、及122相應於在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中的「屏障電極」的一特定範例。開關區11及12相應於在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中的「液晶屏障」的一特定範例。開關區12相應於在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中的「第一群的液晶屏障」的一特定範例,而開關區11相應於在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中的「第二群的液晶屏障」的一特定範例。在分支區域71的分支部63相應於在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中的「第一分支部」的一特定範例,而在分支區域72的分支部63相應於在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中的「第二分支部」的一特定範例。
接下來,提供根據本揭露之實施例的立體顯示裝置1之操作及動作的說明。
首先,參考第1圖說明立體顯示裝置1的整體操作之概觀。控制區40基於外部提供的影像信號Sdisp提供控制信號到顯示驅動區50、背光驅動區42、及屏障驅動區41的各者以控制這些區彼此同步操作。背光驅動區42基於從控制區40所提供的背光控制信號CBL驅動背光30。背光30投射平面發射光線到顯示區20。顯示驅動區50基於從控制區40所提供的影像信號S驅動顯示區20。顯示區20藉由調變從背光30投射的光線來執行顯示操作。屏障驅動區41基於從控制區40所提供的屏障控制命令信號CBR驅動液晶屏障區10。液晶屏障區10上的開關區11及12(12A及12B)基於屏障控制命令信號CBR執行開/關操作,透射或阻擋從背光30所投射的光線並透射通過顯示區20。
接下來,提供進行立體顯示時之詳細操作的說明。
第10A及10B圖為顯示區20與液晶屏障區10的操作範例,其中第10A圖表示其中提供影像信號SA的情況,而第10B圖表示其中提供影像信號SB的情況。
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如第10A圖中所示,在顯示區20上的畫素Pix之各者顯示相應於包括在影像信號SA中的六個透視影像之各者的畫素資訊P1至P6。此時,畫素資訊P1至P6分別顯示在配置於開關區12A附近中的畫素Pix。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在液晶屏障區10上,進行控制使得開關區12A係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中,同時開關區12B係置於閉狀態中。輸出從顯示區20上之畫素Pix的各者所發射的光線,其之角度受限於開關區12A。觀賞者得以藉由例如以左眼觀看畫素資訊P3及以右眼觀看畫素資訊P4來看到立體影像。
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如第10B圖中所示,在顯示區20上的畫素Pix之各者顯示相應於包括在影像信號SB中的六個透視影像之各者的畫素資訊P1至P6。此時,畫素資訊P1至P6分別顯示在配置於開關區12B附近中的畫素Pix。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在液晶屏障區10上,進行控制使得開關區12B係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中,同時開關區12A係置於閉狀態中。輸出從顯示區20上之畫素Pix的各者所發射的光線,其之角度受限於開關區12B。觀賞者得以藉由例如以左眼觀看畫素資訊P3及以右眼觀看畫素資訊P4來看到立體影像。
以這種方式,觀賞者以左眼及右眼看到畫素資訊P1至P6之中不同的畫素資訊,藉此得以感覺這種畫素資訊為立體影像。此外,在時分基礎上交替打開開關區12A及開關區12B的方式顯示影像,這讓觀賞者能夠看到在互相
位移的位置所顯示之平均影像。這允許立體顯示裝置1實現比其中僅設置開關區12A的情況高兩倍的解析度。換言之,立體顯示裝置1所需之解析度僅為二維顯示的三分之一(=1/6 x 2)。
接下來,提供立體顯示裝置1之視角特性及當顯示影像時所出現的亂真紋之說明。
第11A及11B圖顯示關於立體顯示之開關區12的電極型樣。第11A圖表示其中提供影像信號SA的情況,且第11B圖表示其中提供影像信號SB的情況。注意到第11A及11B圖僅繪示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中之開關區的一種電極型樣。
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如第11A圖中所示,關於在關於作為單元U之八個透明電極的開關區之中的兩個透明電極121及122的開關區12A係置於開狀態中。如第11A圖中所示,液晶層19上的液晶分子M在透明電極121及122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中對準。在此時,取決於透明電極121及122之電極型樣的差異,在毗鄰開關區12A上的液晶分子M之對準型樣相異。
類似地,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如第11B圖中所示,關於在關於作為單元U之八個透明電極的開關區之中的兩個透明電極121及122的開關區12B係置於開狀態中。也在此情況中,取決於透明電極121及122之電極型樣的
差異,在毗鄰開關區12B上的液晶分子M之對準型樣相異。
第12圖顯示在立體顯示之時立體顯示裝置1的視角特性。在第12圖中,左及右方向相應於立體顯示裝置1上之顯示螢幕的水平方向,而上及下方向相應於顯示螢幕的垂直方向。第12圖使用等高線來繪示在白色顯示期間的亮度,表示出越接近中央亮度增加越多。此外,虛線指示相應於峰值亮度的一半之等高線。
如第12圖中所示,等高線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為對稱。意思係在立體顯示裝置1上,例如,當從右方向中的一預定角度朝顯示螢幕觀看時的亮度與從左方向中的相同預定角度之亮度幾乎相同,且類似地從上方向中的一預定角度觀看時的亮度與從下方向中的相同預定角度之亮度幾乎相同。換言之,立體顯示裝置1的立體角度特性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為對稱。
如上所述,在立體顯示裝置1上,在基於影像信號SA執行顯示及基於影像信號SB執行顯示之情況中的具有相異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係同時置於開狀態中,這允許視角特性變成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為對稱。
迄今提供在立體顯示的情況中之視角特性的說明,雖正常顯示(二維顯示)的情況也同樣成立。在正常顯示的情況中,除了開關區12外也將開關區11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中。如第8圖中所示,在作為單元U之八個透明
電極中的兩個透明電極111及兩個透明電極112係與開關區11有關。在正常顯示的情況中,因此,除了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外,具有相異電極型樣之透明電極110(透明電極111及112)係同時置於開狀態中,這允許視角特性如同在立體顯示的情況般變成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為對稱。
此外,在立體顯示裝置1中,透明電極110(透明電極111及112)還有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的各者具有兩個分支區域71及72。換言之,透明電極110及120採用所謂的二維組態。將以此後的對照範例對照說明,這種組態可減少亂真紋。
接下來,對照若干對照範例來說明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之動作。
首先,提供根據對照範例1的立體顯示裝置1R之說明。在此立體顯示裝置1R中,在液晶屏障區10R上之透明電極的各者採用所謂的四維組態。
第13圖及第14圖的各者顯示在根據對照範例1的液晶屏障區10R中之透明電極層15的組態範例。
如第13圖中所示,在液晶屏障區10R的透明電極層15中,並排放置相應於開關區11的透明電極110R及相應於開關區12的透明電極120R,且在透明電極110R及120R的各者中,沿著幹部61的延伸方向平行放置子電極
區域70R。子電極區域70R的各者具有幹部62R。幹部62R與幹部61交插,同時形成為在水平方向X中延伸。在毗鄰的透明電極110R的子電極區域70R配置在與幹部62R之延伸方向(陣列方向DirR)相同的水平方向X中,且毗鄰的透明電極120R的子電極區域70R也配置在水平方向X(陣列方向DirR)中。
如第14圖中所示,在子電極區域70R的各者中,設置四個分支區域(域)71R至74R(將於後說明),由幹部61及幹部62R分隔它們。形成分支部63以在分支區域71R至74R的各者自幹部61及62R延伸。在分支區域71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和在分支區域73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相關於作軸的垂直方向Y為軸對稱,且類似地在分支區域72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和在分支區域74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相關於作軸的垂直方向Y為軸對稱。此外,在分支區域71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和在分支區域72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相關於作軸的垂直方向X為軸對稱,且類似地在分支區域73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和在分支區域74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相關於作軸的垂直方向X為軸對稱。在此範例中,具體而言,在分支區域71R及74R的分支部63在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同時在分支區域72R及73R的分支部63在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之方向中延伸。該角度φ例如為45度。如第14圖中所示,在液晶層19中之液晶分子M在於這些分支
區域71R至74R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中對準。藉由這種組態,在立體顯示裝置1R中,視角特性變成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為對稱。
第15圖顯示關於立體顯示之開關區12的電極型樣,表示其中提供影像信號SA的情況。就像第11A圖,第15圖繪示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中之開關區12A的僅一種電極型樣。
如第13圖中所示,在對照範例1中,由於在毗鄰透明電極120R上之子電極區域70R在水平方向X(陣列方向DirR)中係並列放置,在透明電極120R中之分支區域(域)71R至74R的邊界部係排列在於陣列方向DirR中延伸之單一直線上(在域邊界線LD上)。具體而言,在分支區域71R及73R和分支區域72R及74R之間的邊界部係排列在域邊界線LD上。換言之,在開關區12的延伸方向中毗鄰之幹部62R與子電極區域70R間的邊界部係排列在域邊界線LD上。在這些分支區域(域)71R至74R的邊界部,即使於透明電極層17與透明電極120R之間施加電壓,因為液晶層19中之液晶分子的不足對準而無法透射足夠的光線。亦即,這種域邊界線LD變成所謂的黑線。
第16A圖顯示在顯示區20上之黑色矩陣與液晶屏障區10R的域邊界線LD之間的相關性,而第16B圖繪示出現在顯示螢幕上的亂真紋。為了方便說明,第16圖僅顯示在顯示區20上的黑色矩陣之中的在水平方向中延伸的
一個黑色矩陣(光屏蔽線LBM)。
如第16A圖中所示,顯示區20的光屏蔽線LBM及液晶屏障區10R的域邊界線LD於立體顯示裝置1R上的顯示表面內之水平方向X中延伸。此外,如第2A及2B圖中所示,當觀賞者看著立體顯示裝置1R時,在深度方向中並列設置顯示區20及液晶屏障區10R。因此,根據立體顯示裝置1R與觀賞者之間的位置關係,光屏蔽線LBM的陣列循環與在垂直方向Y中之域邊界線LD的陣列循環之間可能出現位移,導致觀賞者可能察覺到如第16B圖中所示般的亂真紋。尤其,例如,其中域邊界線LD與光屏蔽線LBM幾乎互相重疊的顯示螢幕區域變成亮區R1,同時域邊界線LD與光屏蔽線LBM顯著位移的顯示螢幕區域變成暗區R2。依照這種方式,觀賞者將亮區R1與暗區R2間的亮度差異視為亂真紋。
如上所述,在根據此對照範例的立體顯示裝置1R上,由於毗鄰的透明電極120R(110R)中的子電極區域70R在水平方向X(陣列方向DirR)中排列,如第13圖中所示,域邊界線LD也在水平方向X中延伸。因此,由於在水平方向X中延伸於顯示區20上之域邊界線LD與光屏蔽線LBM之間的干擾的緣故,會出現亂真紋。
同時,在根據本揭露的立體顯示裝置1上,如第8圖中所示,由於透明電極110及120的各者採用二維組態,且在水平方向X中沒有出現域邊界線,可減少產生亂真紋的可能性。
接下來,提供根據對照範例2之立體顯示裝置1S及1T的說明。在立體顯示裝置1S及1T的液晶屏障區10S及10T中,僅透明電極111或112用來組態開關區11,且僅透明電極121或122用來組態開關區12。
第17圖顯示根據對照範例2之液晶屏障區10S的透明電極層15之組態範例。在液晶屏障區10S的透明電極層15中,相應於開關區11的透明電極111及相應於開關區12的透明電極121係沿水平方向X交替並列放置。並列放置之透明電極121交替構成開關區12A及12B。
第18A及18B圖顯示有關於立體顯示裝置1S中之立體顯示的開關區12之電極型樣。第18A圖表示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的情況中,而第18B圖表示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的情況中。
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如第18A圖中所示,開關區12A係置於開狀態中。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如第18B圖中所示,開關區12B係置於開狀態中。在此時,在液晶屏障區10S中,開關區12僅以透明電極121構成,並因此在開關區12中之液晶分子M的對準型樣相同。
第19A圖顯示在立體顯示時之立體顯示裝置1S的視角特性。如第19A圖中所示,等高線相對於右及左方向為對稱,但相對於上及下方向為不對稱。具體而言,在立體顯示裝置1S中,如第19A圖中所示,例如,當從上方向
中的一預定角度朝顯示螢幕觀看時的亮度大於從下方向中的相同預定角度之亮度。亦即,立體顯示裝置1S的視角特性相對於上及下方向為不對稱。
接著,提供具有和液晶屏障區10S不同的液晶屏障區10T之立體顯示裝置1T的說明作為此對照範例2。
第20圖顯示根據對照範例2之液晶屏障區10T的透明電極層15之組態範例。在液晶屏障區10T的透明電極層15中,相應於開關區11的透明電極112及相應於開關區12的透明電極122係沿水平方向X交替並列放置。亦即,液晶屏障區10T在液晶屏障區10S中,取代透明電極111使用透明電極112,並且取代透明電極121使用透明電極122。
第19B圖顯示在立體顯示時之立體顯示裝置1T的視角特性。如第19B圖中所示,立體顯示裝置1T之視角特性相對於上及下方向為不對稱,與立體顯示裝置1S的情況(第19A圖)一樣。具體而言,在立體顯示裝置1T中,如第19B圖中所示,例如,當從下方向中的一預定角度朝顯示螢幕觀看時的亮度大於從上方向中的相同預定角度之亮度。依照這種方式,取決於在立體顯示裝置1S中之透明電極121和立體顯示裝置1T中的透明電極122之間的電極型樣的差異,視角特性會相異,如第19A及19B圖中所示。
注意到迄今提供在立體顯示的情況中之視角特性的說明,雖正常顯示(二維顯示)的情況也同樣成立。如上所
述,在正常顯示的情況中,除了開關區12外也將開關區11置於開狀態(透射狀態)中。然而,在立體顯示裝置1S(第17圖)上,開關區11僅以透明電極111構成,而在立體顯示裝置1T(第20圖)上,開關區11僅以透明電極112構成。因此,取決於在立體顯示裝置1S中之透明電極111和立體顯示裝置1T中的透明電極112之間的電極型樣的差異,視角特性會相異,如第19A及19B圖中所示。
在此同時,在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1中,在執行立體顯示時,在基於影像信號SA執行顯示和基於影像信號SB執行顯示的情況中之具有相異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係同時置於開狀態中。此外,在執行正常顯示時,除了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外,具有相異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10(透明電極111及112)也同時置於開狀態中。結果,相應於透明電極111及121(第19A圖)之視角特性與相應於透明電極112及122(第19B圖)之視角特性混合,這允許獲得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對稱的視角特性。
如上所述,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透明電極的各者採用二維組態,藉此可減少亂真紋。
此外,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使用透明電極110(透
明電極111及112)還有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其各具有相異的電極型樣,這使得可增進待設定之視角特性的自由度。
還有,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在執行立體顯示時,具有相異的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係同時置於開狀態中,這允許獲得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對稱的視角特性。
又,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在執行正常顯示(二維顯示)時,除了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外,具有相異的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10(透明電極111及112)也同時置於開狀態中,這允許獲得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對稱的視角特性。
根據本揭露的實施例,具有相異的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係同時置於開狀態中,雖配置不限於此。替代地,例如,具有相異的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可在時分基礎上置於開狀態中。此後,將使用具有這種液晶屏障區10A的立體顯示裝置1A來說明細節。
第21圖顯示在液晶屏障區10A中之透明電極層15的組態範例。在透明電極層15中,透明電極111、121、112、及122沿著水平方向X以此順序加以,同時以這四個透明電極重複設置作為單元U。在此範例中,透明電極121
構成開關區12A,且透明電極122構成開關區12B,同時透明電極111及112構成開關區11。
第22A及22B圖顯示有關於立體顯示裝置1A中之立體顯示的開關區12之電極型樣。第22A圖表示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的情況中,而第22B圖表示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的情況中。
當提供影像信號SA時,如第22A圖中所示,開關區12A係置於開狀態中。在此時,在液晶屏障區10A中,開關區12A僅由透明電極121構成。此外,當提供影像信號SB時,如第22B圖中所示,開關區12B係置於開狀態中。在此時,在液晶屏障區10A中,開關區12B僅以透明電極122構成。取決於在提供影像信號SA的情況及提供影像信號SB的情況中之透明電極121及122上的電極型樣之差異,在開關區12A中之液晶分子M的對準型樣為相異。
如上所述,在根據此修改範例的立體顯示裝置1A中,具有相異電極型樣之透明電極121及122係在時分基礎上置於開狀態中,這允許獲得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對稱的視角特性。
接下來,提供根據本揭露的第二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單元2的說明。在本揭露的第二實施例中,開關區12沒有形成群組,且在執行立體顯示操作時將所有的開關區12
置於開狀態中。注意到以相同參考符號表示與根據本揭露的第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單元1實質上相同的任何構件部分,且適當地省略相關說明。
第23圖顯示根據本揭露的第二實施例之液晶屏障區90的透明電極層15之組態範例。在透明電極層15中,透明電極111、121、112、及122沿著水平方向X以此順序加以設置,同時以這四個透明電極重複設置作為單元U。在此範例中,透明電極121及122構成開關區12,且透明電極111及112構成開關區11。
第24圖顯示有關於立體顯示單元2上之立體顯示的開關區12之電極型樣。在立體顯示單元2中,在執行立體顯示操作時將所有的開關區12置於開狀態中。如第24圖中所示,液晶層19中之液晶分子M在這些透明電極121及122的分支部63之延伸方向中對準。在此時,取決於透明電極121及122間之電極型樣的差異,在毗鄰開關區12之液晶分子M的對準型樣相異。
依照這種方式,在根據本揭露的第二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單元2中,在進行立體顯示操作時而無在時分基礎上打開及關閉開關區12,使用具有相異電極型樣的透明電極121及122,這允許獲得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對稱的視角特性。
在本揭露的上述實施例中,透明電極110(透明電極
111及112)還有透明電極120(透明電極121及122)採用所謂的二維組態。替代地,例如,可使用單維配置。此後,將使用具有這種液晶屏障區90A的立體顯示單元2A來說明細節。
第25圖顯示在修改範例2-1的液晶屏障區90A中之透明電極層15的組態範例。透明電極層15具有關於開關區11之透明電極211至214,及關於開關區12之透明電極221至224。
透明電極211至214及221至224為所謂的單維電極,其中分支區域僅設置在幹部61的一側,且在分支區域形成分支部63以從幹部61延伸。
具體而言,在透明電極211中,僅在幹部61的右側形成分支部63,並在第25圖中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在透明電極212中,僅在幹部61的左側形成分支部63,並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在透明電極213上,僅在幹部61的右側形成分支部63,並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在透明電極214中,僅在幹部61的左側形成分支部63,並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
此外,在透明電極221中,僅在幹部61的右側形成分支部63,並在第25圖中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在透明電極222中,僅在幹部61的左側形成分支部63,並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
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在透明電極223中,僅在幹部61的右側形成分支部63,並自水平方向X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在透明電極224中,僅在幹部61的左側形成分支部63,並自水平方向X逆時鐘旋轉一預定角度φ的方向中延伸。
透明電極211至214及221至224沿著水平方向X以211、221、212、222、213、223、214、及224的順序設置,同時以這八個電極作為單元U地重複設置。
第26圖顯示有關於立體顯示單元2A中之立體顯示的開關區12之電極型樣。也在此情況中,取決於透明電極221至224間之電極型樣的差異,在開關區12中之液晶分子M的對準型樣相異,這允許獲得相對於右及左方向和上及下方向對稱的視角特性。
藉由陳述若干實施例及修改例在此說明本技術,雖本技術不限於那些實施例及類似者,且可有各種修改例。
例如,在上述實施例及之類中,立體顯示單元1及2中之背光30、顯示區20、及液晶屏障區10(90)係以此順序設置,雖配置不限於此。替代地,如第27A及27B圖中所示,具有背光30、液晶屏障區10(90)、及顯示區20的順序之配置也適用。
第28A及28B圖顯示根據此修改範例之顯示區20及液晶屏障區10的操作範例。第28A圖表示其中提供影像信號SA之情況,而第28B圖表示其中提供影像信號SB之情況。在此修改範例中,從背光30發射的光線首先進
入液晶屏障區10(90)。之後,在顯示區20中調變在這種光線中透射通過開關區12A及12B的光線,並輸出六個透視影像。
另外,例如,在上述實施例及之類中,開關區12構成兩個群組,雖組態不限於此。替代地,開關區12可構成三或更多群組。這允許進一步改善顯示解析度。將於此後提供詳細說明。
第29A至29C圖顯示其中開關區12構成三個群組A、B、及C之情況。如同上述實施例般,開關區12A指示屬於群組A的開關區12、開關區12B指示屬於群組B的開關區12、且開關區12C指示屬於群組C的開關區12。
以這種配置,藉由在時分基礎上交替打開開關區12A、12B、及12C來顯示影像,根據此修改範例的立體顯示單元能夠實現比其中僅設置開關區12A之情況高三倍的解析度。換言之,此立體顯示單元所需之解析度與二維顯示的情況相比為一半(=1/6 x 3)。
另外,例如,在上述實施例及之類中,在開關區11之寬度E1大於開關區12之寬度E2(E1>E2)的條件下在圖中預定繪圖作為一種範例,雖寬度大小關係不限於此。替代地,開關區11之寬度E1可等於開關區12之寬度E2(E1=E2),或開關區11之寬度E1可小於開關區12之寬度E2(E1<E2)。第30圖及第31圖分別顯示在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立體顯示單元2及在根據其之修改範例的立體顯示單元2A中使開關區11之寬度E1等於開關區12
之寬度E2(E1=E2)的情況。
還有,例如,在上述實施例及之類中,影像信號SA及SB包括六個透視影像,雖信號分配不限於此。替代地,影像信號SA及SB可包括五或更少的透視影像,或七或更多的透視影像。在此情況中,如第9A至9C圖中所示的液晶屏障區10中之開關區12A及12B與畫素Pix之間的關係也可變化。亦即,當影像信號SA及SB包括五個透視影像時,希望以每顯示區20的五個畫素Pix一片的比例設置開關區12A,同時類似地也希望以每顯示區20的五個畫素Pix一片的比例設置開關區12B。
另外,例如,在上述實施例及之類中,顯示區20為液晶顯示區,雖配置不限於此。替代地,可使用例如使用有機電致發光(EL)的EL顯示區。這種情況免除第1圖中所示之背光驅動區42及背光30。
因此,可實現來自上述本揭露的示範實施例及修改例之至少下列組態。
(1)一種顯示單元,包含:顯示影像之顯示區;及具有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複數液晶屏障之液晶屏障區,該些液晶屏障的各者包括液晶層及透射及阻擋光線之屏障電極,其中該屏障電極包括在該預定方向中延伸之幹部,及自該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且
該液晶屏障區包括一或更多群的該些液晶屏障,該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2)根據(1)之顯示單元,其中該液晶屏障區包括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及第二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其中在相同群中的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3)根據(2)之顯示單元,其中該屏障電極具有複數第一分支部及複數第二分支部,該些第一及第二分支部形成在相關於該幹部互相相對的側上,且該些第一分支部在與該些第二分支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中延伸。
(4)根據(3)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預定數量的相鄰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一分支部在相同方向中延伸,且屬於相同群中之預定數量的相鄰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二分支部在相同方向中延伸。
(5)根據(3)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相鄰液晶屏障對的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一分支部在與屬於另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一分支部之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中延伸,且屬於相同群中之相鄰液晶屏障對的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二分支部在與屬於另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二分支部之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中延伸。
(6)根據(2)之顯示單元,其中該些分支部的該些複數者在第一分支區域或第二分支區域在相同方向中延伸,該些第一及第二分支區域配置在相關於該幹部互相相對的側上。
(7)根據(6)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一相鄰液晶屏障對之一液晶屏障的該屏障電極之該些分支部形成在與其中形成屬於另一液晶屏障的該屏障電極之該些分支部的分支區域不同之分支區域。
(8)根據(6)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預定數量的相鄰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之該些分支部在相同方向中延伸。
(9)根據(1)至(8)的任一者之顯示單元,進一步包含:
設置在該液晶層的一側之第一偏光鏡,以在該顯示區中的顯示面內之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一方向中透射偏振光;及
設置在其中該第一偏光鏡設置在該液晶層上的該側之相對側上的第二偏光鏡,以在該垂直方向及該水平方向的另一方向中透射偏振光,
其中該些分支部的該些複數者包括在自該水平方向順時鐘傾斜約45度的方向中延伸的分支部及在自該水平方向逆時鐘傾斜約45度的方向中延伸的分支部。
(10)根據(1)至(9)的任一者之顯示單元,其中該預定方向為與該顯示區上的顯示面內之該垂直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兩者不同的方向。
(11)根據(2)至(8)的任一者之顯示單元,具有包括三維影像顯示模式及二維影像顯示模式的複數顯示模式,
其中在該三維影像顯示模式中,該顯示區顯示複數不同的透視影像,且該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在透射狀態中,且該第二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在阻擋狀態中,藉此顯示三維影像,及在該二維影像顯示模式中,該顯示區顯示單一透視影像,且該第一群及該第二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在透射狀態中,藉此顯示二維影像。
(12)根據(11)之顯示單元,其中該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群集成複數屏障子群,且在該三維影像顯示模式中,該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針對每一個屏障子群以時分為基礎切換於透射狀態與阻擋狀態間。
(13)根據(1)至(12)的任一者之顯示單元,其中該顯示區為液晶顯示區,進一步包括背光,且該液晶顯示區設置在該背光與該液晶屏障區之間。
(14)根據(1)至(12)的任一者之顯示單元,其中該顯示區為液晶顯示區,進一步包括背光,且該液晶顯示區設置在該背光與該液晶顯示區之間。
(15)根據(3)之顯示單元,其中該第一分支部的該延伸方向及該第二分支部的該延伸方向相關於該水平方向在約45度傾斜。
(16)一種屏障裝置,自顯示影像的顯示區之顯示面分開設置並包括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複數液晶屏障,該些液晶屏障的各者包括液晶層及透射及阻擋光線的屏障電極,
其中該屏障電極包括在該預定方向中延伸之幹部,及自該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且該液晶屏障包括一或更多群的該些液晶屏障,該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本揭露含有與在2011年4月20日向日本專利局申請之日本優先權專利申請案JP 2011-094164中揭露的有關之標的,其全部內容以引用方式併於此。
熟悉此技藝人士應可了解到可根據設計需要及其他因素做出落入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者的範疇內之各種修改、結合、子結合、及替換。
1‧‧‧立體顯示裝置
1A‧‧‧立體顯示裝置
1R‧‧‧立體顯示裝置
1S‧‧‧立體顯示裝置
1T‧‧‧立體顯示裝置
2‧‧‧立體顯示單元
2A‧‧‧立體顯示單元
10‧‧‧液晶屏障區
10A‧‧‧液晶屏障區
10R‧‧‧液晶屏障區
10S‧‧‧液晶屏障區
10T‧‧‧液晶屏障區
11‧‧‧開關區
12‧‧‧開關區
12A‧‧‧開關區
12B‧‧‧開關區
13‧‧‧透明基板
14‧‧‧偏光鏡
15‧‧‧透明電極層
16‧‧‧透明基板
17‧‧‧透明電極層
18‧‧‧偏光鏡
19‧‧‧液晶層
20‧‧‧顯示區
30‧‧‧背光
40‧‧‧控制區
41‧‧‧屏障驅動區
42‧‧‧背光驅動區
50‧‧‧顯示驅動區
51‧‧‧時序控制區
52‧‧‧閘極驅動器
53‧‧‧資料驅動器
61‧‧‧幹部
62R‧‧‧幹部
63‧‧‧分支部
70R‧‧‧子電極區域
71‧‧‧分支區域
71R‧‧‧分支區域
72‧‧‧分支區域
72R‧‧‧分支區域
73R‧‧‧分支區域
74R‧‧‧分支區域
90‧‧‧液晶屏障區
90A‧‧‧液晶屏障區
110‧‧‧透明電極
110R‧‧‧透明電極
111‧‧‧透明電極
112‧‧‧透明電極
120‧‧‧透明電極
120R‧‧‧透明電極
121‧‧‧透明電極
122‧‧‧透明電極
201‧‧‧驅動基板
202‧‧‧畫素電極
203‧‧‧液晶層
204‧‧‧相對電極
205‧‧‧相對基板
211‧‧‧透明電極
212‧‧‧透明電極
213‧‧‧透明電極
214‧‧‧透明電極
221‧‧‧透明電極
222‧‧‧透明電極
223‧‧‧透明電極
224‧‧‧透明電極
包括附圖來提供本揭露之進一步理解,且併於此說明書中且構成此說明書的一部分。該些圖示繪示實施例且,連同說明書,用來闡明本技術之原理。
第1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的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單元的組態範例之區塊圖。
第2A及2B圖各為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立體顯示單元的組態範例之示範圖。
第3圖為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顯示驅動區及顯示區的組態範例之區塊圖。
第4A及4B圖各為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顯示區的組態範例之示範圖。
第5圖為顯示第4A及4B圖中所示之子畫素的組態範例之電路圖。
第6A及6B圖各為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液晶屏障區的組態範例之示範圖。
第7圖為顯示第6A及6B圖中所示之開關區的群組組態範例的示範圖。
第8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的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9A至9C圖各為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顯示區與液晶屏障區間的關係之型樣圖。
第10A及10B圖各為顯示第1圖中所示之顯示區與液晶屏障區的操作範例之型樣圖。
第11A及11B圖各為顯示根據本揭露的第一實施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另一平面圖。
第12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的第一實施例之視角特性的說明圖。
第13圖為顯示根據對照範例1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14圖為顯示根據對照範例1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另一平面圖。
第15圖為顯示根據對照範例1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另一平面圖。
第16A及16B各為繪示在根據對照範例1之立體顯示單元上的亂真紋之說明圖。
第17圖為顯示根據對照範例2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18A及18B圖各為顯示根據對照範例2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另一平面圖。
第19A及19B圖各為顯示根據對照範例2之視角特性的說明圖。
第20圖為顯示根據對照範例2之透明電極的另一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21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一實施例的修改範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22A及22B圖各為顯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一實施例的修改範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另一平面圖。
第23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的第二實施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24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的第二實施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另一平面圖。
第25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二實施例的修改範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26圖為顯示根據本揭露之第二實施例的修改範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另一平面圖。
第27A及27B圖各為顯示根據一修改範例之立體顯示單元的組態範例之說明圖。
第28A及28B圖各為顯示根據一修改範例之立體顯示單元的操作範例之型樣圖。
第29A至29C圖各為顯示根據另一修改範例之顯示區及液晶屏障區的操作範例之型樣圖。
第30圖為顯示根據另一修改範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第31圖為顯示根據另一修改範例之透明電極的組態範例之平面圖。
40‧‧‧控制區
41‧‧‧屏障驅動區
50‧‧‧顯示驅動區
42‧‧‧背光驅動區
1(2)‧‧‧立體顯示裝置
10(90)‧‧‧液晶屏障區
20‧‧‧顯示區
30‧‧‧背光
Sdisp‧‧‧影像信號
CBR‧‧‧屏障控制信號
S‧‧‧影像信號
CBL‧‧‧背光控制信號
Claims (16)
- 一種顯示單元,包含:顯示影像之顯示區;及具有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複數液晶屏障之液晶屏障區,該些液晶屏障的各者包括液晶層及透射及阻擋光線之屏障電極,其中該屏障電極包括在該預定方向中延伸之幹部,及自該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且該液晶屏障區包括一或更多群的該些液晶屏障,該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液晶屏障區包括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及第二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其中在相同群中的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屏障電極具有複數第一分支部及複數第二分支部,該些第一及第二分支部形成在相關於該幹部互相相對的側上,且該些第一分支部在與該些第二分支部的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中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預定數量的相鄰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一分支部在相同方向中延伸,且屬於相同群中之預定數量的相鄰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二分支部在相同 方向中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相鄰液晶屏障對的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一分支部在與屬於另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一分支部之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中延伸,且屬於相同群中之相鄰液晶屏障對的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二分支部在與屬於另一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的該些第二分支部之延伸方向不同的方向中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些分支部的該些複數者在第一分支區域或第二分支區域在相同方向中延伸,該些第一及第二分支區域配置在相關於該幹部互相相對的側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一相鄰液晶屏障對之一液晶屏障的該屏障電極之該些分支部形成在與其中形成屬於另一液晶屏障的該屏障電極之該些分支部的分支區域不同之分支區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屬於相同群中之預定數量的相鄰液晶屏障之該屏障電極之該些分支部在相同方向中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進一步包含:設置在該液晶層的一側之第一偏光鏡,以在該顯示區中的顯示面內之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的一方向中透射偏振光;及 設置在其中該第一偏光鏡設置在該液晶層上的該側之相對側上的第二偏光鏡,以在該垂直方向及該水平方向的另一方向中透射偏振光,其中該些分支部的該些複數者包括在自該水平方向順時鐘傾斜約45度的方向中延伸的分支部及在自該水平方向逆時鐘傾斜約45度的方向中延伸的分支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預定方向為與該顯示區上的顯示面內之該垂直方向及該水平方向兩者不同的方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具有包括三維影像顯示模式及二維影像顯示模式的複數顯示模式,其中在該三維影像顯示模式中,該顯示區顯示複數不同的透視影像,且該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在透射狀態中,且該第二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在阻擋狀態中,藉此顯示三維影像,及在該二維影像顯示模式中,該顯示區顯示單一透視影像,且該第一群及該第二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在透射狀態中,藉此顯示二維影像。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群集成複數屏障子群,且在該三維影像顯示模式中,該第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針對每一個屏障子群以時分為基礎切換於透射狀態與阻擋狀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 顯示區為液晶顯示區,進一步包括背光,且該液晶顯示區設置在該背光與該液晶屏障區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顯示區為液晶顯示區,進一步包括背光,且該液晶屏障區設置在該背光與該液晶顯示區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顯示單元,其中該第一分支部的該延伸方向及該第二分支部的該延伸方向相關於該水平方向傾斜約45度。
- 一種屏障裝置,自顯示影像的顯示區之顯示面分開設置並包括在預定方向中延伸的複數液晶屏障,該些液晶屏障的各者包括液晶層及透射及阻擋光線的屏障電極,其中該屏障電極包括在該預定方向中延伸之幹部,及自該幹部延伸的複數分支部,且該液晶屏障包括一或更多群的該些液晶屏障,該一群的該些液晶屏障包括具有相異型樣的該些屏障電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094164A JP2012226151A (ja) | 2011-04-20 | 2011-04-20 | 表示装置およびバリア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05611A TW201305611A (zh) | 2013-02-01 |
TWI449957B true TWI449957B (zh) | 2014-08-21 |
Family
ID=47021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11069A TWI449957B (zh) | 2011-04-20 | 2012-03-29 | 顯示單元及屏障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54559B2 (zh) |
JP (1) | JP2012226151A (zh) |
CN (1) | CN102749763A (zh) |
TW (1) | TWI4499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03370B2 (ja) * | 2011-05-16 | 2014-10-0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視差画像表示装置、視差画像生成方法、及び視差画像プリント |
KR101849576B1 (ko) * | 2011-09-07 | 2018-04-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
TWI537604B (zh) | 2013-08-02 | 2016-06-11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顯示裝置、可變視差屏障模組及顯示方法 |
KR102114757B1 (ko) | 2013-11-05 | 2020-05-2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영상 표시 장치 |
CN114859596B (zh) * | 2021-02-03 | 2024-10-15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84627A1 (en) * | 2006-05-16 | 2007-12-1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
TW201011344A (en) * | 2008-09-03 | 2010-03-16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Multi-view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55002B2 (ja) | 2003-09-09 | 2007-08-0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映像表示装置 |
US7965365B2 (en) * | 2004-09-03 | 2011-06-21 |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 Image display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display panel, and lens |
KR101087568B1 (ko) * | 2004-12-30 | 2011-11-2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용 패러랙스 베리어 액정패널 및 그제조방법 |
TWI338183B (en) * | 2006-07-06 | 2011-03-01 | Au Optronics Corp |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JP5068066B2 (ja) * | 2006-11-22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427383B (zh) * | 2009-03-24 | 2014-02-21 | Au Optronics Corp | 主動陣列基板、液晶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
JP5667752B2 (ja) * | 2009-08-20 | 2015-02-1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
TWI391738B (zh) * | 2010-01-08 | 2013-04-01 | Unique Instr Co Ltd | A device for multifunctional liquid crystal parallax gratings |
TW201217833A (en) * | 2010-10-27 | 2012-05-01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Parallax barrier, method of adjusting parallax barrier transmittance and 3D display |
JP5641337B2 (ja) * | 2011-02-08 | 2014-12-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素子 |
-
2011
- 2011-04-20 JP JP2011094164A patent/JP2012226151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
- 2012-03-29 TW TW101111069A patent/TWI44995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2-04-10 US US13/443,362 patent/US885455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04-13 CN CN2012101122971A patent/CN10274976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84627A1 (en) * | 2006-05-16 | 2007-12-13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
TW201011344A (en) * | 2008-09-03 | 2010-03-16 |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 Multi-view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226151A (ja) | 2012-11-15 |
CN102749763A (zh) | 2012-10-24 |
TW201305611A (zh) | 2013-02-01 |
US20120268673A1 (en) | 2012-10-25 |
US8854559B2 (en) | 2014-10-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75240B2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
US8866980B2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barrier section including a spacer arrangement | |
KR101222975B1 (ko) |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 |
TWI514005B (zh) | 裸眼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 | |
JP5662290B2 (ja) | 表示装置 | |
WO2017092708A1 (zh) | 三维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TWI471665B (zh) | 可切換二維與三維顯示模式之顯示裝置 | |
CN106023907A (zh) | 驱动彩色顺序显示器的方法 | |
JP2012226161A (ja) | 表示装置 | |
GB2415850A (en) | Multiple view directional display operable in two orientations. | |
TWI449957B (zh) | 顯示單元及屏障裝置 | |
JP2012226104A (ja) | 表示装置 | |
JP5641337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素子 | |
CN102778777B (zh) | 立体影像显示器的显示面板 | |
JP2013057824A (ja) |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
GB2458340A (en) |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improved viewing windows | |
KR20150004028A (ko) |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 |
KR20070045533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TWI446009B (zh) | 顯示裝置及障壁裝置 | |
WO2015085619A1 (zh) | 3d显示装置及其像素阵列结构 | |
JP2013235159A (ja) | 表示装置、バリア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KR100831017B1 (ko) | 전자 영상 기기 | |
KR20120120015A (ko) | 표시 장치 및 배리어 장치 | |
JP2013235158A (ja) | 表示装置、バリア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KR20120120017A (ko) |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