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2167B -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 Google Patents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2167B
TWI442167B TW101115130A TW101115130A TWI442167B TW I442167 B TWI442167 B TW I442167B TW 101115130 A TW101115130 A TW 101115130A TW 101115130 A TW101115130 A TW 101115130A TW I442167 B TWI442167 B TW I4421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capturing
capturing device
measuring rod
moving
circular mo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5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44338A (zh
Inventor
Chi Hung Huang
Yung Hsiang Chen
Wei Chung Wang
Tai Shan Liao
Hsiao Yu Chou
Original Assignee
Nat Applied Res Laborato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 Applied Res Laboratories filed Critical Nat Applied Res Laboratories
Priority to TW101115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216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443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43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2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2167B/zh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Description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一種多影像擷取裝置,尤其是指一種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位移量測是結構監測中一個重要的項目,也是安全性評估的依據之一。如何快速、便利又有效量測結構體的變形是工程界不斷致力發展與研究的目標。位移的量測依儀器之量測方式可分為接觸式與非接觸式兩種類型。接觸式的位移計必須在結構的位移方向找一個不動點,將儀器裝設在不動點後,以探頭(或鋼線)直接固定在結構的量測點上,由探頭位置的改變(或其他轉換參數)計算出結構與不動點之間的相對移動,如何在現地找出合適的不動點是接觸式量測法裝設上最大的不便之處,儀器與量測點必須接觸連結,也使此法在應用上有較多限制。
非接觸式的方法大多是利用光學原理進行量測,一般會將光學之訊號源架設在量測點,如雷射、LED、攝影機或其他特殊光學設備,再以光源感測或訊號接收的方式測得標點的位置,進而計算相對位移。非接觸式量測的感測器與前者一樣,必須架設在一個不動點,儀器不需與量測點相連接,大幅降低對於架設位置的限制以及佈署所需之人力與時間,更可運用於遠處位移量測,使用上的自由度高,較為工程界所青睞。
加上,近年來攝影機技術發展迅速,影像解析度大幅提升,在實驗量測應用上已可達到一定之精度,配合影像分析軟體亦可用來進行非接觸且遠距的位移量測。數位攝影測量的基本概念是對影像中量測位置的特定標點進行定位,比對不同時間之量測標點位置,進而求得量測點位移。雷射光學感測式的量測法雖也具備遠距量測的優點,但雷射光斑的發散,或現地不穩定的光源皆可能產生難以估計的誤差,對量測精度造成影響。攝影機測量只要影像中的標點清晰可見便可以得到不錯的量測結果,以影像分析的方式不僅具備非接觸式量測法之優點,現地環境對量測的影響亦甚小。因此,本專利應用攝影機測量來發展結構變形之快速量測技術。
在3D視覺的應用中,一般使用在不同位置拍攝兩張影像,整個場景的相對深度可以從2D影像重建,而現有應用影像相關方法為基礎之非接觸式影像量測結構體變形的產品有Correlated Solutions公司開發的VIC 3D產品,並請參考「第1圖」所示,「第1圖」繪示為習知影像量測結構示意圖。
影像量測結構為支架41與兩部影像擷取裝置42所構成立體視覺之量測實體架構,可用來量測物體全域表面形變的系統,此技術乃利用物體表面的特徵,做為表面位移判斷與比對的標的,其結合攝影機影像捕捉與影像關係法演算法,使得3D表面形變的量測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並得到最佳的解析度,任何表面細微的位移,均能在數據與影像上呈現出來,亦可了解單點或表面的位移與應變。
但是,使用兩部影像擷取裝置42架構進行量測。當量測範圍超過兩部影像擷取裝置42量測可視範圍時,只能觀測局部影像,無法量測物體遮敝區域,並且針對不同物體需要調整攝影機姿態,並重新進行像擷取裝置校正。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影像擷取裝置可視範圍受限且像擷取裝置需要不斷進行校正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影像擷取裝置可視範圍受限且像擷取裝置需要不斷進行校正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本發明所揭露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包含:承載機構以及移動機構,其中承載機構更包含:支撐架以及量測桿;移動機構更包含:移動基座、旋轉機構、位置控制裝置以及轉動控制裝置。
承載機構的量測桿為半圓弧桿狀,量測桿中心位置設有固定基座,且量測桿中心位置與支撐架相連接,而固定基座用以固定第一影像擷取裝置。
移動機構分別設置於固定基座左右的量測桿上且延量測桿移動,移動機構的移動基座由外殼、移動滑輪與定位滑輪所組成,外殼左右兩側分別具有通孔,移動滑輪設置於外殼內前端,定位滑輪設置於外殼內後端,並使量測桿穿過通孔並由移動滑輪與定位滑輪將移動基座分別設置於固定基座左右的量測桿上;移動機構的旋轉機構設置於移動基座前端,旋轉機構用以固定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移動機構的位置控制裝置與定位滑輪相互連接,並由位置控制裝置控制定位滑輪轉動,以控制固定於旋轉機構上第二影像擷取裝置於量測桿上的移動位置且定位;移動機構的轉動控制裝置與旋轉機構相互連接,並由轉動控制裝置控制旋轉機構轉動,以控制固定於旋轉機構上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角度且定位。
其中,位置控制裝置與轉動控制裝置對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位置定位與影像擷取角度定位的控制,以使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呈現共圓配置,並且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中心光軸交於共圓圓心。
本發明所揭露的裝置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移動機構是延半圓弧桿狀量測桿移動,並透過位置控制裝置控制移動機構於半圓弧桿狀量測桿移動位置定位,再由轉動控制裝置控制固定於旋轉機構上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角度定位,藉此即可以使得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呈現共圓配置,並且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中心光軸交於共圓圓心,可增加影像擷取裝置可視範圍,並且依據移動位置定位與影像擷取角度定位可以快速的進行像擷取裝置校正。
透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本發明可以達成增加影像擷取裝置可視範圍且快速的進行像擷取裝置校正的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並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並據以實施。
以下首先要說明本發明所揭露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並請參考「第2圖」以及「第3圖」所示,「第2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立體圖;「第3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承載機構立體圖。
本發明所揭露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包含:承載機構10以及移動機構20,承載機構10更包含:支撐架11以及量測桿12,量測桿12是呈現半圓弧桿狀,支撐架11是與量測桿12的中心位置相互連接以支撐與固定量測桿12。
接著,請參考「第4A圖」以及「第4B圖」所示,「第4A圖」以及「第4B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量測桿立體圖。
量測桿12的中心位置延伸設置有固定基座13,或是量測桿12的中心位置固定有固定基座13,亦即透過鉚接方式、螺合方式或焊接方式將固定基座13固定於量測桿12的中心位置,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而固定基座13是用以固定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而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的中心光軸即會與量測桿12的圓心位置相互重疊,而在量測桿12上更具有角度刻度,角度刻度即用以對移動機構20(請參考「第2圖」所示)的移動位置進行定位使用以及影像處理運算使用。
接著,請同時參考「第2圖」以及「第5圖」所示,「第5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機構立體分解圖。
移動機構20包含有移動基座21、旋轉機構22、位置控制裝置23以及轉動控制裝置24,並且移動機構20分別設置於固定基座13左右的量測桿12上且延量測桿12移動。
移動機構20中的移動基座21是由外殼211、二個移動滑輪212與定位滑輪213所組成,外殼211左右兩側分別具有通孔214,二個移動滑輪212是平行設置於外殼211內前端,定位滑輪213是設置於外殼211內後端,而二個移動滑輪212與定位滑輪213是以等腰三角形形狀進行配置,亦即定位滑輪213分別至二個移動滑輪212的距離是相同的。
藉由上述外殼211、二個移動滑輪212與定位滑輪213的配置組合,即可使量測桿12穿過外殼211左右兩側的通孔214並由二個移動滑輪212與定位滑輪213將移動基座21分別設置於固定基座13左右的量測桿12上,並且移動基座21可延量測桿12移動。
並且移動滑輪212與定位滑輪213表面以具有良好的摩擦力所製成(例如:橡膠),藉以使得透過移動滑輪212與定位滑輪213表面的摩擦力可對移動基座21(亦即移動機構20)提供位置定位的效果。
移動機構20中的旋轉機構22是設置於移動基座21前端,亦即旋轉機構22是固定於移動基座21的外殼211外部前端,並且旋轉機構22更包含:旋轉基座221、轉動件222、固定件223、限位盤224以及限位開關225。
旋轉機構22中的旋轉基座221是用以固定於移動基座21前端,亦即旋轉機構22是透過移動基座21被固定於移動基座21的外殼211外部前端,固定方式例如是採用螺合固定,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在旋轉基座221上設置有限位盤224與轉動件222,而限位盤224與轉動件222可同時相對於移動基座21轉動,亦即限位盤224與轉動件222會同時轉動,而在轉動件222上更固定有固定件223,固定件223是用以固定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亦即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是透過轉動件222進行轉動。
限位開關225是配置於旋轉基座221左右兩側,限位開關225是用以與限位盤224相互配合,當限位盤224接觸到限位開關225時,即停止轉動控制裝置24對轉動件222的轉動控制,藉以讓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影像擷取角度介於正90度至負90度之間,而限位盤224與限位開關225即為旋轉限位機構25。
接著,位置控制裝置23是透過轉接器33與移動基座21的定位滑輪213相互連接,並由位置控制裝置23控制定位滑輪213轉動,以控制固定於旋轉機構22上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於量測桿12上的移動位置且定位,位置控制裝置23在實施例中是以步進馬達作為舉例,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而在量測桿12(請參考「第2圖」所示)上更設有移動限位機構14(請參考「第2圖」所示)用以限制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於量測桿12上的移動位置,當移動基座21的外殼211接觸到移動限位機構14時,即停止位置控制裝置23對定位滑輪213的轉動控制,藉以讓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影像擷取移動位置分別介於固定基座13左邊的二個移動限位機構14之間以及固定基座13右邊的二個移動限位機構14之間。
至於轉動控制裝置24是透過轉接器33與旋轉機構22中的轉動件222相互連接,並由轉動控制裝置24控制轉動件222轉動,以控制固定於旋轉機構22上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影像擷取角度且定位,轉動控制裝置24在實施例中是以步進馬達作為舉例,在此僅為舉例說明之,並不以此侷限本發明的應用範疇。
而將移動基座21、旋轉機構22、位置控制裝置23以及轉動控制裝置24組合後的移動機構20請參考「第6圖」所示,「第6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機構立體組合圖。
接著,請參考「第7A圖」以及「第7B圖」所示,「第7A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初始位置示意圖;「第7B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位置定位與角度定位示意圖。
首先假設「第7A圖」的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二個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初始位置,且此時二個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並未受到轉動控制裝置24的轉動控制,此時,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中心光軸即會交於共圓圓心,並且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中心光軸即會交於共圓圓心位置即會與量測桿12圓心位置相同,即可定義此時的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二個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影像擷取角度為0度。
接著,位置控制裝置23分別將配置於量測桿12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23自「第7A圖」所繪示的位置移動至「第7B圖」所繪示的位置,以及將配置於量測桿12右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23自「第7A圖」所繪示的位置移動至「第7B圖」所繪示的位置,並由轉動控制裝置24分別將配置於量測桿12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23順時針旋轉至「第7B圖」所繪示的角度,以及將將配置於量測桿12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23逆時針旋轉至「第7B圖」所繪示的角度。
藉此可以使得固定不動的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呈現共圓配置,並且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中心光軸交於共圓圓心,並且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中心光軸位置即會與量測桿12圓心位置不相同。
接著,請參考「第8圖」所示,「第8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初始位置示意圖。
在初始為置狀態下,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之間的距離定義為第一基線B 1 、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右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之間的距離定義為第二基線B 2 以及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與右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之間的距離定義為第三基線B 3 ,並且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共圓半徑定義為r ,以及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之間的夾角定義為第一夾角θ1 、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右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之間的夾角定義為第二夾角θ2
第一基線B 1 即可由共圓半徑r 與第一夾角θ1 計算得出亦即B 1 =2r sinθ1 ;而第二基線B 2 即可由共圓半徑r 與第二夾角θ2 計算得出亦即B 2 =2r sinθ2 ;第三基線B 3 即可由共圓半徑r 、第一夾角θ1 與第二夾角θ2 計算得出亦即B 3 =2r sin(θ12 ),並且當θ12 時,B 3 =2r cos
接著,請參考「第9A圖」至「第9C圖」所示,「第9A圖」至「第9C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座標與世界座標轉換示意圖。
如「第9A圖」所示,分別為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右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影像擷取座標立體示意圖。
如「第9B圖」所示,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右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中心光軸互相平行,第一向量l1 和第二向量l2 垂直於第一基線B 1 ,第二向量l2 和第三向量l3 垂直於第二基線B 2 ,第三向量l3 和第一向量l1 垂直於第三基線B 3 ,並且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與右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視軸角度β=0。
如「第9C圖」所示,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與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繞著Y 軸旋轉,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與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的中心光軸交在同一點,此點定義為凝視點F(Fixation Point),即會產生視軸角度β。
在此以“第一向量l1 和第二向量l2 垂直於第一基線B 1 ”作為舉例說明,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中心光軸和第一向量l1 形成一個第一視軸角度β1 ,β1 >0為第一向量l1 的右邊。同理,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中心光軸和第二向量l2 形成一個第二視軸角度β2 ,β2 <0為第二向量l2 的左邊。相對於右側的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2中心光軸和第三向量l3 形成一個第三視軸角度β3 ,β3 <0為第三向量l3 的左邊。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與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相隔第一基線B 1 ,可以利用攝影機外部參數得到下列方程式:
其中,是單位向量,T 1T 2 分別是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與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的平移矩陣,R 1R 2 分別是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與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旋轉矩陣的第一列向量。
接著,請參考「第10圖」所示,「第10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針孔模型示意圖。
假設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及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的傾斜角相同,並以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的鏡頭中心定為原點,亦即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的鏡頭中心為(B 1 ,0,0)。
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和第一向量l1 的第一視軸角度為β1 ,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和第二向量l2 的第二視軸角度為β2 ,由左側的第二影像擷取裝置32與第一影像擷取裝置31的幾何關係,用(x 1 ,y 1 ),(x 2 ,y 2 )可以計算出目標點P 的3D資訊,其計算過程如下所示:
=tan(β1 +δ)+tan(β2 +Φ)
其中,δ=tan-1 ((x 1 -x 10 )/|f 1 |),Φ=tan-1 ((x 2 -x 20 )/|f 2 |),f 1f 2 代表以pixels表示的焦距;偏移角度δ以及偏移角度Φ為目標點P 的投影點Q與凝視點F 所產生的偏移角度。在獲得Z 後,目標點PXY 位置可以計算如下:
X =Z tan(β1 +δ) orX =b -Z tan(β2 +Φ)
以及
藉此可以還原出目標點P 的3D資訊。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移動機構是延半圓弧桿狀量測桿移動,並透過位置控制裝置控制移動機構於半圓弧桿狀量測桿移動位置定位,再由轉動控制裝置控制固定於旋轉機構上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角度定位,藉此即可以使得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呈現共圓配置,並且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中心光軸交於共圓圓心,可增加影像擷取裝置可視範圍,並且依據移動位置定位與影像擷取角度定位可以快速的進行像擷取裝置校正。
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影像擷取裝置可視範圍受限且像擷取裝置需要不斷進行校正的問題,進而達成增加影像擷取裝置可視範圍且快速的進行像擷取裝置校正的技術功效。
雖然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的更動。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承載機構
11...支撐架
12...量測桿
13...固定基座
20...移動機構
21...移動基座
211...外殼
212...移動滑輪
213...定位滑輪
214...通孔
22...旋轉機構
221...旋轉基座
222...轉動件
223...固定件
224...限位盤
225...限位開關
23...位置控制裝置
24...轉動控制裝置
31...第一影像擷取裝置
32...第二影像擷取裝置
33...轉接器
41...支架
42...影像擷取裝置
B 1 ...第一基線
B 2 ...第二基線
B 3 ...第三基線
r ...共圓半徑
θ1 ...第一夾角
θ2 ...第二夾角
l1 ...第一向量
l2 ...第二向量
l3 ...第三向量
β...視軸角度
β1 ...第一視軸角度
β2 ...第二視軸角度
β3 ...第三視軸角度
P ...目標點
Q...投影點
F ...凝視點
δ...偏移角度
Φ...偏移角度
第1圖繪示為習知影像量測結構示意圖。
第2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立體圖。
第3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承載機構立體圖。
第4A圖以及第4B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量測桿立體圖。
第5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機構立體分解圖。
第6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機構立體組合圖。
第7A圖為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初始位置示意圖。
第7B圖為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位置定位與角度定位示意圖。
第8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初始位置示意圖。
第9A圖至第9C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座標與世界座標轉換示意圖。
第10圖繪示為本發明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的針孔模型示意圖。
10...承載機構
11...支撐架
12...量測桿
20...移動機構
31...第一影像擷取裝置
32...第二影像擷取裝置

Claims (11)

  1. 一種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包含:一承載機構,所述承載機構更包含:一支撐架;及一量測桿,所述量測桿為半圓弧桿狀,所述量測桿中心位置設有一固定基座,且所述量測桿中心位置與所述支撐架相連接,而所述固定基座用以固定一第一影像擷取裝置;及二移動機構,所述移動機構分別設置於所述固定基座左右的所述量測桿上且延所述量測桿移動,所述移動機構更包含:一移動基座,所述移動基座由一外殼、二移動滑輪與一定位滑輪所組成,所述外殼左右兩側分別具有一通孔,所述移動滑輪設置於所述外殼內前端,所述定位滑輪設置於所述外殼內後端,並使所述量測桿穿過所述通孔並由所述移動滑輪與所述定位滑輪將所述移動基座分別設置於所述固定基座左右的所述量測桿上;一旋轉機構,所述旋轉機構設置於所述移動基座前端,所述旋轉機構用以固定一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一位置控制裝置,所述位置控制裝置與所述定位滑輪相互連接,並由所述位置控制裝置控制所述定位滑輪轉動,以控制固定於所述旋轉機構上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於所述量測桿上的移動位置且定位;及一轉動控制裝置,所述位置控制裝置與所述旋轉機構相互連接,並由所述轉動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旋轉機構轉動,以控制固定於所述旋轉機構上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角度且定位;其中,所述位置控制裝置與所述轉動控制裝置對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移動位置定位與影像擷取角度定位的控制,以使所述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呈現共圓配置,並且所述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中心光軸交於共圓圓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固定基座是由所述量測桿中心位置延伸設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固定基座是固定於所述量測桿中心位置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固定基座是由鉚接方式、螺合方式或是焊接方式固定於所述量測桿中心位置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量測桿上更具有角度刻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位置控制裝置與所述轉動控制裝置為步進馬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移動滑輪與所述定位滑輪表面以具有良好的摩擦力所製成,以提供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於所述量測桿上的移動位置定位。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量測桿更包含移動限位機構以限制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於所述量測桿上的移動位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當所述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中心光軸交於共圓圓心位置與所述量測桿圓心位置相同時,則定義所述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角度為0度。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旋轉機構更包含旋轉限位機構以限制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的影像擷取角度介於正90度至負90度之間。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之間的距離定義為一基線,所述基線是透過所述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中心光軸交於共圓圓心的半徑以及所述第一影像擷取裝置與所述第二影像擷取裝置中心光軸的夾角以三角函數計算。
TW101115130A 2012-04-27 2012-04-27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TWI442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5130A TWI442167B (zh) 2012-04-27 2012-04-27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5130A TWI442167B (zh) 2012-04-27 2012-04-27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4338A TW201344338A (zh) 2013-11-01
TWI442167B true TWI442167B (zh) 2014-06-21

Family

ID=4999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5130A TWI442167B (zh) 2012-04-27 2012-04-27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421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1554B (zh) * 2015-12-28 2018-04-21 國防大學 基線可調式立體視覺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776B (zh) * 2015-10-27 2017-04-21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利用影像擷取裝置給定一全域場景影像之方法
TWI828492B (zh) * 2022-12-23 2024-01-0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量測裝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1554B (zh) * 2015-12-28 2018-04-21 國防大學 基線可調式立體視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4338A (zh) 2013-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2692B2 (en) Triangulation scanner having flat geometry and projecting uncoded spots
JP6504274B2 (ja) 三次元形状データおよびテクスチャ情報生成システム、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三次元形状データおよびテクスチャ情報生成方法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TWI420066B (zh) 物件量測方法與系統
JP7126938B2 (ja) 3次元歪測定のためのフィールドスプリッタ
JP2014514563A5 (zh)
WO2013121605A1 (ja) 口腔内歯列撮影装置
TWI442167B (zh) 以圓周運動擷取影像的多影像擷取裝置
JP2014081279A (ja) 三次元形状測定装置および三次元形状測定方法
JP6411191B2 (ja) 傾斜検出装置及び回転レーザ装置
Xu et al.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global calibration method for measurement systems with binocular vision
TWI535996B (zh) 可應用於測距的立體視覺系統
JP2006170688A (ja) ステレオ画像作成方法及び3次元データ作成装置
TW201804366A (zh) 圖像處理裝置、相關的深度估計系統及深度估計方法
JP4918675B2 (ja) 3次元座標測定方法
JP2014235066A (ja) 表面形状測定装置
JP2004077262A (ja) 三次元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6218254A (ja) ステレオ画像撮影装置、ステレオ画像撮影方法
TWI482945B (zh) 多影像擷取裝置的共圓調整裝置
WO2012073433A1 (ja) 放射線照射角度測定用ファントムおよびそのファントムを用いた放射線照射角度測定方法並びに立体視画像取得方法
US9398286B2 (en) Multi-image capture device capturing images by means of circular motion
KR100763941B1 (ko) 전방향 스테레오 영상 장치
US8885051B2 (en) Camera calibration method and camera calibration apparatus
CN219776639U (zh) 电池检测机构
TWI725620B (zh) 全向立體視覺的相機配置系統及相機配置方法
JP2018087761A (ja) 3次元形状測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