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9462B - 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 Google Patents

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9462B
TWI429462B TW097107340A TW97107340A TWI429462B TW I429462 B TWI429462 B TW I429462B TW 097107340 A TW097107340 A TW 097107340A TW 97107340 A TW97107340 A TW 97107340A TW I429462 B TWI429462 B TW I42946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l
wound
coated
wound material
moisture permeabil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07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8234A (en
Inventor
Takashi Kamakura
Aki Sato
Makoto Takahashi
Takehiko Ohura
Original Assignee
Teikoku Seiyaku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568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472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08/05319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9107189A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koku Seiyaku Kk filed Critical Teikoku Seiyaku Kk
Publication of TW200938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82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9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9462B/zh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Description

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本發明係有關具有良好之伸縮性、傷口面之滲出液之吸收性,可長時間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治癒之濕潤環境,且於更換被覆傷口材料時,不致產生疼痛或再生皮膚受損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先前技術中,作為傷口面之治療劑者,一般使用紗布、粉末劑、噴霧劑、軟膏、霜劑、海綿劑等。此大部份經由吸收由傷口面之滲出液,使傷口部位乾燥,進行治療。惟,近年來被判定,相較於乾燥傷口部位,其於傷口面維持滲出液,保持適度的濕潤環境,其促進傷口之治療效果較為明顯,被認定使傷口部位維持於適度濕潤環境之必要性,被開發適於其之被覆傷口材料。
作為被覆傷口材料之要件者,被要求吸收性、保持濕潤、防止細菌侵入、防止細菌增殖、機械性強度、黏著性、等。機械性強度係指,即使吸收滲出液,該被覆材料仍不會分散、於更換時不會殘留碎片於傷口部位之意。透明性係為觀察患部所必要之條件。
作為被覆傷口材料者,公知者如: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水膠質、PVA水凝膠、褐藻酸鹽凝膠等。
上述之被覆傷口材料中,於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中塗佈丙烯系黏著劑之被覆傷口材料雖具有極良好之伸縮性, 卻完全無滲出液之吸收性,因此,用於滲出滲出液之傷口面時,引起液積,務必進行排水。另外,黏著力亦強,更換時,伴隨疼痛,恐損傷再生皮膚(專利文獻1、2、3)。
水膠質其含於疏水性基劑中之親水性膠質粒子經由膨潤後,進行滲出液之吸收性,因此吸收性良好,惟,更換時傷口面容易殘留凝膠狀物質。又,半透明及不透明者多,不易觀察傷口面。甚至黏著力亦強,更換時,伴隨疼痛,恐損及再生皮膚。
PVA水凝膠,於製劑中含有約80%之精製水,因此,藉由濕潤環境之維持、冷卻效果後疼痛緩和,且透明性極佳,惟黏著力幾乎沒有,務必以繃帶、補助背膠之固定材料。又,PVA水凝膠具黏著力,因此,施予輻射線照射等方法亦被揭示之(專利文獻4),惟黏著力並不足。
褐藻酸鹽凝膠具良好的止血性、滲出液之吸收性,惟藉由滲出液出現凝膠化,故於更換時易殘留凝膠狀物質於傷口面,且為開放系,因此為維持濕潤、防止細菌侵入、防止細菌增殖,務必以薄膜材料進行被覆等(專利文獻5)。
因此,被期待一種伸縮性良好,滲出液具吸收性,可長期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之治癒之濕潤環境,於被覆傷口材料更換時無疼痛,不致損及再生皮膚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專利文獻1〕特開昭58-87153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平4-272765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6-61263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許第3773983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平8-187280號公報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伸縮性良好,具有傷口面滲出液之吸收性,可長時間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癒合之濕潤環境,且更換被覆傷口材料時無疼痛,或再生皮膚受損之虞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為取得上述被覆傷口材料,本發明者進行精密研討後,結果發現,將含有水溶性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甘油及水所成之水凝膠塗佈於由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與疏水性纖維所成之雙層層合薄膜上,其透濕度經由JIS Z0208杯式法測定值為500~2000(g/m2 /24h)後,可取得伸縮性良好,傷口面的保護良好,具有滲出液之吸收性,可長時間維持適於促進傷口癒合之濕潤環境,於更換被覆傷口材料時無疼痛或再生皮膚受損之虞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進而完成本發明。
本發明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係具有良好的伸縮性、良好的保護傷口面、具有滲出液的吸收性,可長時間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癒合之濕潤環境,於更換被覆傷口材料時無疼痛,或再生皮膚受損之虞等效果。
亦即,本發明係有關使含有水溶性合成或半合成高分 子、甘油及水所成之水凝膠塗佈於由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與疏水性纖維所成之雙層層合薄膜上,其透濕度經由JIS Z0208杯式法所測定為500~2000(g/m2 /24h)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又,藉由使用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之厚度5~25μm,其恆載延伸率5%以上之支撐體後,可維持傷口面之適度濕潤環境,同時可保持可觀察傷口面之透明性。更使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與疏水性纖維所成之雙層層合薄膜之透濕度經由JIS L1099氯化鈣法所測定為200~5000(g/m2 /24h)之範圍內,亦可取得可長時間維持適度的濕潤環境與防止悶濕之刺激皮膚之效果。
又,使水凝膠中之水份含量作成30~80%後,可維持適度之黏著性。亦即,可兼備可維持傷口面適度之濕潤環境與更換被覆傷口材料時,可防止剝離後皮膚受損之效果。甚至具有可確保滲出液之高吸收性。
〔發明實施之最佳形態〕
以下,進行本發明更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其透濕度為經由JIS Z0208杯式法所測定值為500~2000(g/m2 /24h),較佳者為700~1500(g/m2 /24h)。當透濕度未達500(g/m2 /24h)時,則恐因悶濕產生皮膚刺激,而不理想。反之,超出2000(g/m2 /24h)則無法長時間維持傷口面之適度的濕潤 環境,亦不理想。
構成本發明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之聚胺基甲酸乙酯樹脂可使用醚系、酯系等之一般膠基甲酸乙酯樹脂,並未特別限定。
本發明所使用之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其厚度為5~25μm者宜、恆載延伸率為5%以上者宜。當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之厚度未達5μm時,將藉由機械性強度不足及穿孔增大而無法維持傷口面之適度的濕潤環境,而不理想。反之,厚度超出25μm則恆載延伸率未達5%,恐損及伸縮性,不易保護傷口面。且,透明性亦降低、無法觀察傷口面,亦不理想。
作為於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進行層合之疏水性纖維者,可使用聚酯、尼龍、丙烯酸、聚丙烯、聚乙烯等。
由此所製作之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與疏水性纖維所成之雙層層合薄膜之透濕度為了長時間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癒合之濕潤環境,經由JIS L1099氯化鈣法所測定為200~5000(g/m2 /24h)之範圍者宜,更佳者為300~3000(g/m2 /24h)之範圍。當透濕度大於5000(g/m2 /24h),則將無法長時間保持濕潤環境,降低促進傷口面之癒合效果。反之未達200(g/m2 /24h)則恐因悶濕而對皮膚產生刺激,而不理想。
作為本發明所使用之水溶性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例者,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酸部份中和物、聚丙烯酸澱粉、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 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羧乙烯基聚合物、N-乙烯基乙醯胺共聚物等例,此等可單獨使用,亦可組合2種以上使用之。其中又特別以組合羧乙烯基聚合物,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部份中和物及羧甲基纖維素鈉為最佳。
水凝膠中之該水溶性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配合量為3~20重量%者宜,更佳者為5~15重量%。當配合量未達3重量%時,則凝膠黏度太低不易作成貼附劑成形之,反之,超出20重量%則其水溶性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無法均勻溶解於凝膠中,未能形成理想之凝膠,而不理想。
水凝膠中水的配合量,對於凝膠重量而言,為30~80重量%者宜,更佳者為40~75重量%。當含水量超出80重量%時,則滲出液之吸收性降低,而不理想。反之,未達30重量%則黏著力太強,恐於更換被覆傷口材料時,出現疼痛或損及再生皮膚,對皮膚之保濕性減少,而無法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癒合之濕潤環境,而不理想。
又,水凝膠中之甘油配合量為10~40重量%者宜,更佳者為15~30重量%。當水凝膠中之甘油配合量未達10重量%時,則對於皮膚之保濕性降低,而無法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癒合之濕潤環境。反之,水凝膠中之甘油配合量大於40重量%時,則產生浮出無法維持於凝膠表面之甘油,貼附時出現黏膩現象,降低黏著力之問題。
有關構成水凝膠之上述以外之組成,只要不阻礙本發明效果,未特別限定,一般可配合如:賦形劑、保濕劑、 穩定化劑、交聯劑等。
作為賦形劑者,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之如:陶土、氧化鈦、矽酸酐、氧化鋅、膨潤土等使用之。惟,於傷口面貼附水凝膠時,務必具有可觀察傷口面之透明性的水凝膠,故特別以矽酸酐為最佳,其配合量為0.1~5重量%者宜。
作為甘油以外之保濕劑例者如:以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之D-山梨糖醇液、1,3-丁二醇、二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DL-吡咯烷酮羧酸鈉液等使用之,其配合量為10~30重量%者宜。
又,水凝膠之pH,由其皮膚刺激性之面視之,為pH3.5~6.5之範圍者宜,更佳者為pH4.0~5.5之範圍。pH調節劑可使用酒石酸、亞硫酸氫鈉、乙烯二胺四乙酸鹽等。
作為交聯劑例者如:可單獨或組合2種以上之乾燥氫氧化鋁凝膠、鋁甘氨酸鹽、二羥基鋁胺基乙酸酯、合成水滑石、矽酸鋁酸金屬鹽等之多價金屬化合物等使用之。其配合量依其種類而異,一般為0.001~1重量%者宜。
另外,必要時可配合防腐劑、抗氧化劑、可塑劑、乳化劑、界面活性劑等。
本發明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適用於傷口部位時,務必具有可隨著皮膚活動之黏著力,且於更換時被要求不可損及再生皮膚之黏著力。因此,適用本發明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時(吸水前)之黏著力其球號設定於8~12,更換時 (8小時吸水後)之球號被設定於3以下。只要適用時球號為8~12者則適用於傷口部位時,可具有可隨著皮膚活動之適當黏著力。當球號未達8時,則降低初期黏著力,適用於可動的傷口部位時,將無法隨著皮膚活動,導致馬上剝離之問題,而不理想。反之,超出球號12則用於傷口部位時,其黏著力太強引起皮膚的刺激,而不理想。另外,更換時之球號為3以下時,則更換時將呈無疼痛或損傷再生皮膚之黏著力,若超出球號3則黏著力太高,更換時將出現疼痛,或損及再生皮膚,而不理想。
另外,上述球號之值係依JIS Z0237之球黏著度試驗法為基準,由所進行傾斜角30。角之球黏著度試驗法進行試驗時之值。
作為被覆水凝膠表面之塑膠薄膜者,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聚氯化乙烯或此等表面進行聚矽氧處理、電暈放電處理、凹凸處理、電漿處理等。
本發明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之製造方法,可依公知之方法進行製造之。如:將該各種組成所構造之水凝膠展延於支撐體上,以塑膠薄膜被覆水凝膠表面後,可製造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必要時,可進行一般滅菌方法之輻射線滅菌、電子線滅菌、環氧乙烷滅菌處理。
〔實施例〕
以下,顯示實施例及比較例,進行本發明更具體之說 明,惟本發明並未受限於此等實施例。
〔實施例1〕
於適量精製水中,溶解羧乙烯聚合物(1.6g)後,加入D-山梨糖醇液(20g)進行混合至均勻為止。更將聚丙烯酸(0.3g)、酒石酸(1.2g)、濃甘油(20.7g)、羧甲基纖維素鈉(3.5g)、聚丙烯酸部份中和物(4g)、矽酸酐(01g)、萞麻子油(1.5g)、二羥基鋁胺基乙酸酯(0.07g)、乙烯二胺四乙酸二鈉(0.08g)及精製水(適量)均勻混合後,調製水凝膠。將此水凝膠展延於胺基甲酸乙酯(20μm)/尼龍彈性體(25g/m2 )上,以聚酯薄膜被覆凝膠表面後,製作水凝膠被覆傷口薄膜。
〔實施例2〕
使用表1所示之實施例2成份,與實施例1同法,調製水凝膠,將此展延於胺基甲酸乙酯(20μm)/尼龍羊毛針織品(支撐體)中,以聚酯薄膜被覆凝膠表面後,製作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實施例3〕
於適量精製水中溶解矽酸酐(0.5g)後,加入尿素(1.6g)、乙烯二胺四乙酸二鈉(0.08g)、萞麻子油(0.5g),進行混合至均勻為止。更將20%聚丙烯酸水溶液(150g)、酒石酸(0.3g)、濃甘油(16.0g)、羧甲基纖 維素鈉(4.0g)、聚丙烯酸部份中和物(5.0g)、矽酸鋁酸鎂(0.06g)、乾燥氫氧化鋁凝膠(0.02g)、及適量精製水,均勻混合後,調製水凝膠。將此水凝膠展延於胺基甲酸酯(20μm)/尼龍彈性體(25g/m2 )上,以聚酯薄膜被覆凝膠表面後,製作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比較例1〕
使用表1所示之比較例1之成份,與實施例1同法,進行調製水凝膠,將此展延於PET不織布(100g/m2 )中,製作被覆材料。
〔比較例2〕
使用表1所示之比較例2之成份,與實施例1同法,調製水凝膠,將此展延於PET(20μm)/PET不織布(35g/m2 )中,製作被覆材料。
〔比較例3〕duo active登錄商標 (外層: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黏著層:親水性膠體與粒子疏水性聚合物,剝離紙:聚矽氧剝離紙) 〔比較例4〕輔助設施商標 (於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上塗佈丙烯酸系黏著劑) 〔比較例5〕bugel登錄商標 (支撐體:聚乙烯,水凝膠吸收 體:聚維酮,PVA,苯氧基乙醇,水(80%)) 〔試驗例1〕
實施例1~3之被覆傷口材料及比較例1~5之被覆傷口材料之使用後,依以下試驗方法測定伸縮性、透濕性、吸水性及黏著力。測定值係分別進行3次之測定,求取其平均值。其結果示於表2。
(伸縮性試驗)
伸縮性試驗係依JIS L1096之一般織物試驗方法之伸縮織物為基準,進行實施。將該試驗材料切取2×6cm,以4cm間隔附上矢印(L0 )。於線外側上夾,加入100g定荷重,測定矢印間的距離(L1 ),藉由下式算出。
延伸率(%)=(L0 -L1 )/L0 ×100
L0 :原矢印間之長度(4cm)
L1 :加入100g定荷重時之矢印間之長度(cm)
(透濕性試驗)
透濕性試驗係依JIS Z0208之杯式法為基準進行。於玻璃容器(內徑:56mm、深度11mm)置入約10mL之精製水,使試驗材料切成直徑80mm之圓形(試驗片),使膏體面作成內側,被覆玻璃容器開口部位,以石蠟系之伸縮薄膜將玻璃容器端部位進行密封,測定此重量(W0 )。接著,於40℃-75%之恆溫恆濕器中靜置24小時後,精密 測定放冷後之重量(W1 ),藉由下式算出透濕度。
透濕度(g/m2 ‧24h)=(W0 -W1 )×10000÷A
W0 :試驗前重量(g)
W1 :試驗後重量(g)
A:玻璃容器開口部面積(26.4cm2 )
(吸水性試驗)
於不銹鋼容器(內徑:88mm、深度15mm)中置入約10mL之生理食鹽水,將試驗材料切成4×4cm(試驗片),使膏體面作成內側,密封於容器內之狀態下保存8小時。進行比較置入容器前之試驗片重量(W0 )與8小時後取出之試驗片重量(W1 )。
吸收量:W1 -W0
(黏著力試驗)
使用醫藥品製造販賣指針2005(第IV部醫藥品之製造販賣確認申請,第1章 黏著力試驗)所載之試驗器,對於水平呈30度之斜面上使試驗製劑之黏著面往上放置之。以適當的紙被覆上部10cm,下部15cm之部份,於中央殘留5cm之黏著面。由斜面的上端旋轉直徑3.2mm~34.9mm之一連串的鋼球,測定中央黏著面上停止5秒之球號數。將此於吸水前與8小時吸水後之製劑進行評定。
(試驗例2)
依JIS L1099纖維製品之透濕度試驗方法,以氯化鈣法(A-1法、40℃-90%RH)測定實施例1~3之被覆傷口材料及比較例1~2之被覆傷口材料所使用之各支撐體的透濕度。其結果示於表3。
(試驗例3)
將實施例1~3之被覆傷口材料及比較例1、3、4之被覆傷口材料貼附於濕潤的海綿上。將此海綿置於循環37℃溫水之不銹鋼容器中。更於被覆傷口材料與海綿間挾夾溫濕度感應器經時的測定貼附部位之溫濕度變化至24小時 者。其結果示於圖1。
(討論)
由圖1,市售品之比較例3及4之被覆傷口材料(製劑之透濕度:343及377)其由貼附後約第2小時開始適用部位之濕度幾乎為100%,此狀態持續24小時。因此,比較例3及4之被覆傷口材料適用於傷口面時,其製劑的透濕度太低,導致由傷口面之滲出液容易滯留於傷口面,使傷口面維持於過度的濕潤狀態,長時間貼附時,於貼附部位出現斑點,恐有不快感,務必頻繁更換被覆傷口材料等問題存在。又,比較例1之被覆傷口材料由貼附後適用部位之濕度下降開始,貼附後第2小時呈60%,此狀態持續24小時。因此,使用高透濕度之支撐體(支撐體之透濕度:8541)之比較例1之被覆傷口材料適用於傷口部位時,貼附後傷口面之水份消失無法維持適度的濕潤環境,長時間適用後,水凝膠乾燥後,導致再生皮膚與水凝膠之黏合,於更換時,恐損及再生皮膚。
對於此,本發明之實施例1及3之被覆傷口材料(製劑之透濕度:884及1367)於貼附後濕度慢慢下降開始,維持約80%之濕度24小時,顯示可長時間維持利於傷口癒合之理想的濕潤狀態。
亦即,支撐體透濕度為200~5000(g/m2 /24hr)之支撐體與由水凝膠所成之本發明被覆傷口材料適用於傷口部位時,水凝膠將傷口面之滲出液吸收後,使滲出液中多餘 的水份藉由由支撐體透過後,防止滲出液之滯留,因此,不會使傷口面呈過度濕潤狀態,由本試驗結果,顯示可長時間維持適於促進傷口面癒合之濕潤環境,證明可保持適於促進傷口面癒合之濕潤環境。
(試驗例4)
將實施例1~3之被覆傷口材料及市售品之比較例3~5之被覆傷口材料貼附於5名受驗者之前腕,4個小時後,藉由下述基準,進行評定皮膚黏著性及剝離時之疼痛狀況。
(皮膚黏著性)
針對皮膚黏著性,作成「未剝離」、「剝離一半」、「剝離」之3階段評定。
其結果示於表4。
(剝離時之疼痛)
針對由皮膚剝離時之疼痛狀態,作成「完全不痛」、「不太有疼痛感覺」、「疼痛感」之三階段評定。其結果示於表5。
〔圖1〕代表各被覆傷口材料之經時性局部濕度變化之圖。

Claims (5)

  1. 一種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其特徵係使選自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酸部份中和物、聚丙烯酸澱粉、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羧乙烯基聚合物、N-乙烯基乙醯胺共聚物之含有水溶性合成或半合成高分子、甘油及水所成之水凝膠塗佈於由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與疏水性纖維所成之雙層的層合薄膜,其透濕度經由JIS Z0208杯式法測定為500~2000(g/m2 /24h)。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其中,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之厚度為5~25μm,其恆載延伸率為5%以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其中由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與疏水性纖維所成雙層之層合薄膜之透濕度係經由JIS L1099氯化鈣法測定為200~5000(g/m2 /24h)。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其中水凝膠中含水量為30~80重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之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其中由聚胺基甲酸乙酯薄膜與疏水性纖維所成雙層之層合薄膜之透濕度係經由JIS L1099氯化鈣法測定為200~5000(g/m2 /24h),且水凝膠中含水量為30~80重量%。
TW097107340A 2006-09-22 2008-03-03 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TWI4294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56893A JP5147207B2 (ja) 2006-09-22 2006-09-22 ハイドロゲル創傷被覆材
PCT/JP2008/053193 WO2009107189A1 (ja) 2008-02-25 2008-02-25 ハイドロゲル創傷被覆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8234A TW200938234A (en) 2009-09-16
TWI429462B true TWI429462B (zh) 2014-03-11

Family

ID=44867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07340A TWI429462B (zh) 2006-09-22 2008-03-03 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94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468740B1 (es) * 2012-11-13 2015-04-01 Consejo Superior De Investigaciones Científicas (Csic) Apósito para cicatrización de heridas comprometida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8234A (en)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107189A1 (ja) ハイドロゲル創傷被覆材
US6635272B2 (en) Wound dressing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
EP2473200B1 (en) Tissue dressing kit
AU2007200085B2 (en) Antimicrobial compositions and wound dressings
JP5878870B2 (ja) 創傷用ハイドロゲルシートの利用方法
BRPI1001930A2 (pt) composição liofilizada
KR20110114195A (ko) 무기재료가 혼입된 애완용 하이드로겔 패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Singh Gamma radiation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gentamicin loaded polysaccharide gum based hydrogel wound dressings
JP5147207B2 (ja) ハイドロゲル創傷被覆材
US20070020318A1 (en) Hydrocolloid materials for use in wound healing
JPH09124469A (ja) 化粧料用又は皮膚科医薬用絆創膏
WO2017101020A1 (zh) 一种改良的敷料
EP1601388B1 (en) Hydrocolloid materials for use in wound healing
AU612387B2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promoting the wound healing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TWI429462B (zh) 水凝膠被覆傷口材料
KR20110109250A (ko) 수성/비수성 약물전달에 적용 가능한 고분자 혼합물을 이용한 고분자 수성 혼합용액으로 만들어진 필름 형성제 조성물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4187976B2 (ja) 絆創膏
CN117298321A (zh) 一种医用皮肤护理敷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