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8351B - Styrene-based acrylonitrile-based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 Google Patents

Styrene-based acrylonitrile-based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8351B
TWI428351B TW99144439A TW99144439A TWI428351B TW I428351 B TWI428351 B TW I428351B TW 99144439 A TW99144439 A TW 99144439A TW 99144439 A TW99144439 A TW 99144439A TW I428351 B TWI428351 B TW I42835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ntaerythritol
acrylonitrile
styrene
weight
fatty ac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4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6421A (en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rp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rp
Priority to TW99144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8351B/zh
Priority to CN 201110132826 priority patent/CN10253273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64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64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8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8351B/zh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特別是一種包含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
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係一種具有良好耐化性、強度及加工成型性之材料,尤其是透明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更可被使用於透明化粧品容器等家庭用品、家電製品以及機器或容器之外殼上。
由於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在加工條件對於成品的薄肉化以及大型化日益嚴苛,成型品之加工流動性以及樹脂成形時的離模性,均是須符合加工要求的重要物性。例如習知可在苯乙烯系樹脂中加入硬脂酸鈣、硬脂酸鋅或季戊四醇之酯類化合物混練,使樹脂在離開模子所需要的力量減少。然而,在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中添加入前述添加物,雖可改善樹脂之加工性及離模性,但前述添加物卻會造成樹脂之透明性變差,而無法得到具有良好透明度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苯乙烯系- 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以改善樹脂透明度變差的問題。
緣是,為達上述目的,依本發明之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以及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較佳係32~34重量%。另外,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並且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之霧度係小於1%。
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可由苯乙烯系單體與丙烯腈系單體共聚合而成。苯乙烯系單體具體例可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對-甲基苯乙烯、間-甲基苯乙烯、鄰-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2,4-二甲基苯乙烯、對-第三丁基苯乙烯、α-甲基-對甲基苯乙烯、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2,4,6-三溴苯乙烯等,較佳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上述苯乙烯系單體可單獨使用或數種合併使用。
而丙烯腈系單體可為:丙烯腈或α-甲基丙烯腈,上述丙烯腈系單體可單獨使用或數種合併使用。
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所含之季戊四醇的酯類混合物為季戊四醇與羧酸化合物反應而成的酯類化合物。其中,羧酸化合物包含脂肪酸化 合物,可為:月桂酸(又稱十二烷酸,lauric acid)、棕櫚酸(又稱十六烷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又稱十八烷酸,stearic acid)、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山嵛酸(又稱二十二烷酸,behenic acid)、木脂酸(lignoceric acid)、蟲蠟酸(又稱二十七烷酸,cerotic acid)、褐煤酸(又稱二十九烷酸,montanic acid)、油酸(又稱十八烯酸,oleic acid)、反油酸(elaidic acid)、芥子酸(erucic acid)、亞麻仁油酸(linoleic acid)、次亞麻仁油酸(linolenic acid)、草酸(又稱乙二酸,oxalic acid)、丙二酸(malonic acid)、丁二酸(succinic acid)、戊二酸(glutaric acid)、己二酸(adipic acid)、庚二酸(pimelic acid)、辛二酸(suberic acid)、壬二酸(azelaic acid)、癸二酸(sebacic acid)、壬烷二羧酸(nonane dicarboxylic acid)、癸烷二羧酸(decane dicarboxylic acid)、十一烷二酸(undecane dicarboxylic acid)、十四烷雙酸(dodecanedicarboxylic acid)、二十二烷二酸(eicosane dicarboxylic acid)、順丁烯二酸(maleic acid)、反丁烯二酸(fumaric acid)、甲基順丁烯二酸(citraconic acid)、甲基反丁烯二酸(mesaconic acid)、次甲基丁二烯(itconic acid)、環丙烷羧酸(cycloproanedicarboxylic acid)、環丁烷羧酸(cyclobutane dicarboxylic acid)、環十五烷羧酸(cyclopentadiane dicarboxylic acid)、樟腦酸(camphor acid)、六氫鄰苯甲酸(hexahydrophthalic acid)、苯二甲酸(phthalic acid)、四苯二甲酸(terephthalic acid)、異苯二甲酸(isophthalic acid)、萘二甲酸(naphthalic acid)、二苯 基-o,o’_二羧酸(diphenyl-o,o’-dicarboxyl acid)等,上述羧酸化合物可單獨使用或數種合併使用。
而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之季戊四醇的酯類混合物具體的例子,可為脂肪酸化合物混合物:例如約45重量%的硬脂酸、約55重量%的棕櫚酸(又稱十六烷酸,palmitic acid)。因此該酯類混合物除了包含(a)季戊四醇與硬脂酸形成的酯類化合物:季戊四醇單硬脂酸酯(pentaerythritol monostearate)、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pentaerythritol distearate)、季戊四醇三硬脂酸酯(pentaerythritol tristearate)以及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pentaerythritol tetrastearate)之外,還會含有(b)季戊四醇與棕櫚酸形成的酯類化合物、及/或(c)季戊四醇同時與硬脂酸以及棕櫚酸形成的酯類化合物。上述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的製造,可依據酯化反應程序,特別可使用酯化程序之觸媒,例如:有機錫化合物,而反應中醇類及脂肪酸混合物的使用量,依不同的種類及化學計量而定。
此外,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與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之合計係例如佔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重量百分比大於82%。另外,季戊四醇四取代酯係例如佔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重量百分比小於6%。
此外,本發明係依據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中之氫氧根數量,更提出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 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以及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較佳係32~34重量%。另外,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並且每1克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中,氫氧根數量係大於2.54×10-3mole。
此外,本發明更依據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之數量,更提出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以及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較佳係32~34重量%。另外,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並且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係小於1.28×10-4mole。
此外,本發明更依據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氫氧根數量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數量之關係,提出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以及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單體之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另外,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 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另外,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氫氧根數量係大於1.07×10-4mole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之數量係小於1.02×10-4mole。
承上所述,依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其可具下述優點: 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具有較高的透明度,並且兼具有不錯的離模性。
茲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及所達到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如後。
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係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以及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
其中,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中,丙烯腈系單體單元重量份為18、28以及33.5之共聚物可由以下製備例I、II、III而得。
製備例I:
將苯乙烯83重量%、丙烯腈17重量%之原料及相對苯乙烯單體及丙烯腈單體總和100重量份之乙苯10重量%予以混合,偶氮-雙-異丁腈(AIBN)0.02重量份、第三-十二烷基硫醇(t-dodecyl mercaptan),以及後述反應所 除去之揮發份經冷凝後所形成之回收液合併作為餵給液,以供給入內溫度保持在145℃且容積45公升之附有攪拌器的連續式釜型反應器,且聚合率保持在56%。
當反應液通過脫揮發裝置除去揮發成分後,再經模頭押出條狀物後,經冷卻、切粒,可得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顆粒,即製備例I;另一方面,所除去之揮發成份以冷凝器凝縮作為回收液,並連續地與前述原料混合液再使用之,藉由調整第三-十二烷基硫醇之量,可製得熔融流動指數為3.0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其丙烯腈系單體單元18重量%。
製備例II:
重覆製備例I的步驟,除此之外將原料的混合比例改為苯乙烯68重量%、丙烯腈32重量%,可製得熔融流動指數為1.5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其丙烯腈系單體單元28重量%。
製備例III:
重覆製備例I的步驟,除此之外將原料的混合比例改為苯乙烯54.0重量%、丙烯腈46.0重量%,可製得熔融流動指數為0.9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其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3.5重量%。
熔融流動指數:依ASTM D-1238法測試,測試溫度200℃,荷重5公斤。單位為克/10分(g/10min)。
離型性:使用具有load-cell之盒型模具,在200℃ 射出成型,待成品重量穩定後記錄其頂出脫模時之頂針抵抗力,並以Kgf表示,測定數字越低,表示離型性越佳。
霧度之量測方式係例如將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利用射出成型的方式製作出3毫米厚之試片,並依照ASTM D-1003標準測定透明性,當霧度越高,則代表透明度越差。
黃色指數(YI)量測方法:於射出成型機射出成型,成型品為5公分、厚度1/8 inch之圓盤,以Datacolor International公司製、型號Spectraflash 500之色差儀測試黃色指數(YI)。
本發明之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的具體例為季戊四醇與硬脂酸及/或棕櫚酸形成的酯類混合物A,其中,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單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單棕櫚酸酯)、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季戊四醇二棕櫚酸酯)、三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硬脂酸酯、季戊四醇三棕櫚酸酯)以及四脂肪酸酯(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季戊四醇四棕櫚酸酯)分別佔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之重量百分比約為12%、40%、42%以及6%。此外,依照上開所述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依使用約45%硬酯酸以及55%棕櫚酸酯化計算,則每1克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中,氫氧根數量約為2.66×10-3mole,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含量約為5.28×10-5mol。若混合物係使用100%硬酯酸與季戊四醇酯化之酯類,則每1克該季戊四 醇之酯類中氫氧根數量約為2.54×10-3mole,季戊四醇四硬酯酸酯含量約為5×10-5mol。因此每1克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中,氫氧根數量最佳係大於2.54×10-3mole。若是在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製備例I)中使用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情況下,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的氫氧根之數量係介於1.33×10-3~1.33×10-4mole。
實施例一:取製備例III之樹脂100重量份與混合物A以表一所列重量份(phr),以附有排氣口的單軸押出機之設定溫度190~220℃的條件下熔融混練,可製得具顆粒(pellet)狀的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
在這邊要舉出一比較例,此比較例係與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成份相似,但是將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替換為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並將兩者做離模力以及霧度的比較。即,依照前述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來計算,為每1克該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中,氫氧根數量係幾乎為0mole,季戊四醇四硬酯酸酯含量為8.33×10-4mol。
比較例:取製備例III、II、I之樹脂100重量份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以表二所列重量份(phr),以附有排氣口的單軸押出機之設定溫度190~220℃的條件下熔融混練,可製得具顆粒(pellet)狀的比較例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
由比較例可知,當丙烯腈系單體單元在33.5重量份時,當加入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時,霧度會下降得更厲害。同時當丙烯腈系單體單元的含量增加時,其黃色指數會更上升,表示該樹脂本身所帶的黃色更重,而當丙烯腈系單體單元在33.5重量份時,當加入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時,黃色指數會上升得更厲害。因此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較佳為32~34重量%。
請參閱第1至2圖,第1圖係為實施例一與比較例在添加不同重量份酯化物的情況下離模力之比較圖以及第2圖係為實施例一與比較例在添加不同重量份酯化物 的情況下之霧度與酯化物添加重量份之比較圖。結果發現,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在具有0.1、0.15、0.2、0.25、0.35及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情況下,離模力係分別為207.1、207.5、200.6、197.3、156.4及154.8,霧度係分別為0.63%、0.56%、0.68%、0.53%、0.45%及0.94%。換言之,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之離模力係約介於150~280,霧度係約小於1%,黃色指數小於12.5。而比較例中,在具有0.2及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情況下,離模力分別為169.2及76.6,而在具有0.2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情況下,霧度為3.49%,黃色指數上升到約22.5。簡言之,比較例之的離模力係約75~280,在使用0.2重量份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的情況下霧度係約3.49%,換言之,在使用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的情況下,雖然在較高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的情況下,會有較低的離模力而使得脫模較為簡單,但是卻會造成透明度的下降以及樹脂偏黃。然而,使用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即使在添加至0.5重量份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的情況下,其霧度係小於1%,且同時亦具有良好之離模性。因此樹脂的加工成形性佳且成品具有良好的透明度。
此外,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中更加入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而組成混合物B、C、D,其中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分別為3:1、1:1以及1:3,並且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 四醇四硬脂酸酯之重量份之和為0.2,即混合物B、C、D之重量份均為0.2(phr),混合物B為0.15重量份的酯類混合物A與0.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所混合而成;混合物C為0.10重量份的酯類混合物A與0.10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所混合而成;混合物D為0.05重量份的酯類混合物A與0.1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所混合而成。
實施例二:取製備例III之樹脂100重量份與混合物B、C、D以表三所列重量份,以附有排氣口的單軸押出機之設定溫度190~220℃的條件下熔融混練,可製得具顆粒(pellet)狀的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
請參閱第3至4圖,第3圖係為霧度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mole數之關係圖以及第4圖係為霧度與氫氧根之mole數之關係圖。另外,在第3圖中,標記由左至右係分別依序為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3:1、1:1及1:3的情況,在第4圖中,標記由左至右係分別依序為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1:3、1:1及3:1的情況。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3:1的情況下,經過計算得知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數量約為4.96×10-5mole,而氫氧根之數量約為4.00×10-4mole,而霧度約為0.7%。另外,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1:1的情況下,經過計算得知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數量約為8.86×10-5mole,而氫氧根之數量約為2.66×10-4mole,而霧度約為0.76%。接著,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1:3的情況下,經過計算得知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數量約為1.28×10-4mole,而氫氧根之數量約為1.33×10-4mole,而霧度約為1%。簡言之,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當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係約小於1.28×10-4mole以及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氫氧根數量係例如約大於 1.33×10-4mole時,經過測量之後可得到約小於1%的霧度。
此外,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中更加入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而組成混合物B、C、D,其中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分別為3:1、1:1以及1:3,並且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重量份之和為0.16,即混合物B、C、D之重量份為0.16。混合物B為0.12重量份的酯類混合物A與0.04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所混合而成;混合物C為0.08重量份的酯類混合物A與0.08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所混合而成;混合物D為0.04重量份的酯類混合物A與0.12重量份的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所混合而成。
實施例三:取製備例III之樹脂100重量份與混合物B、C、D以表四所列重量份,以附有排氣口的單軸押出機之設定溫度190~220℃的條件下熔融混練,可製得具顆粒(pellet)狀的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
請參閱第5至6圖,第5圖係為霧度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mole數之另一關係圖以及第6圖係為霧度與氫氧根之mole數之另一關係圖。另外,在第5圖中,標記由左至右係分別依序為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3:1、1:1及1:3的情況,在第6圖中,標記由左至右係分別依序為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1:3、1:1及3:1的情況。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3:1的情況下,經過計算得知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數量約為3.97×10-5mole,而氫氧根之數量約為3.20×10-4mole,而霧度約為0.72%。另外,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1:1的情況下,經過計算得知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數量約為7.09×10-5mole,而氫氧根之數量約為2.13×10-4mole,而霧度約為0.82%。接著,在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A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比例為1:3的情況下,經過計算 得知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數量約為1.02×10-4mole,而氫氧根之數量約為1.07×10-4mole,而霧度約為0.81%。簡言之,在每100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當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係約小於1.02×10-4mole以及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氫氧根數量係例如約大於1.07×10-4mole時,經過測量之後可得到約小於1%的霧度。
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之一特點在於藉由加入特定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使得本發明樹脂組成物成形品對於霧度的表現比較好。簡言之,本發明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兼顧了離模力以及霧度的考量,使得樹脂成形品在脫模性以及透明度的性質上都可以兼顧。
本發明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可根據需要在不損害本發明之效果的範圍內添加各種添加劑。添加劑係例如抗氧化劑、耐熱劑、耐光劑、耐候劑,抗靜電劑、相容化劑、顏料、染料以及螢光增白劑等等。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第1圖係為實施例一與比較例在添加不同重量份 酯化物的情況下離模力之比較圖。
第2圖係為實施例一與比較例在添加不同重量份酯化物的情況下之霧度與酯化物添加重量份之比較圖。
第3圖係為霧度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mole數之關係圖。
第4圖係為霧度與氫氧根之mole數之關係圖。
第5圖係為霧度與季戊四醇四硬脂酸酯之mole數之另一關係圖。
第6圖係為霧度與氫氧根之mole數之另一關係圖。

Claims (9)

  1. 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其中該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與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佔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重量百分比係大於82%,並且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之霧度係小於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2~34重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其中該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之重量百分比佔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重量百分比係小於6%。
  4. 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 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並且每1克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中,氫氧基數量係大於2.54×10-3mole。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2~34重量%。
  6. 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並且每100克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該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數量係小於1.28×10-4mole。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2~34重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 聚樹脂組成物,其中每100克該苯乙烯-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氫氧根數量係大於1.33×10-4mole。
  9. 一種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包含:100重量份的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0.05~0.5重量份的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其中,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物含丙烯腈系單體單元30~35重量%;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係包含季戊四醇單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二脂肪酸酯、季戊四醇三脂肪酸酯以及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其中,每100克該苯乙烯系-丙烯腈系共聚樹脂組成物中,該季戊四醇之酯類混合物之氫氧根數量係大於1.07×10-4mole以及該季戊四醇四脂肪酸酯之數量係小於1.02×10-4mole。
TW99144439A 2010-12-17 2010-12-17 Styrene-based acrylonitrile-based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TWI428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4439A TWI428351B (zh) 2010-12-17 2010-12-17 Styrene-based acrylonitrile-based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CN 201110132826 CN102532738B (zh) 2010-12-17 2011-05-17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树脂组成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4439A TWI428351B (zh) 2010-12-17 2010-12-17 Styrene-based acrylonitrile-based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6421A TW201226421A (en) 2012-07-01
TWI428351B true TWI428351B (zh) 2014-03-01

Family

ID=46340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4439A TWI428351B (zh) 2010-12-17 2010-12-17 Styrene-based acrylonitrile-based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2738B (zh)
TW (1) TWI42835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26622A1 (de) * 1999-06-11 2000-12-14 Bayer Ag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CN101851378B (zh) * 2010-03-05 2012-10-03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易加工高表观性能的挤出级asa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2738B (zh) 2013-06-12
CN102532738A (zh) 2012-07-04
TW201226421A (en) 201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8211B2 (ja) 耐衝撃性または耐熱性に優れた高分子樹脂組成物
JP6348579B2 (ja) 耐薬品性に優れた高分子樹脂組成物
CN102575091A (zh)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组合物的模制品
CN107501887B (zh) 含特殊结构sag相容剂的高性能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EP3015507B1 (en) Chemical resistant polymer composition for a center fascia
CN110724353B (zh) 具有尺寸稳定性的pvc组合物
TWI582163B (zh) 聚碳酸酯摻合物及生產其之方法
KR102042692B1 (ko) 내약품성이 우수한 고내열 고분자 수지 조성물
WO2018099218A1 (zh) 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2276848B1 (ko) 고분자 수지 조성물 및 그 성형품
KR20150001991A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성형품
JP5107163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射出成形品
JP5472545B1 (ja) ポリエステルエラストマ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てなる成形体
KR102049410B1 (ko) 자동차, 전기전자기기, 가전기기, 사무기기 또는 생활용품용 부품
JP6177797B2 (ja)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TWI670325B (zh) 具有優異阻燃性的聚合物樹脂組合物
TWI428351B (zh) Styrene-based acrylonitrile-based copolymer resin composition
KR102046493B1 (ko) 자동차, 전기전자기기, 가전기기, 사무기기 또는 생활용품용 부품
KR101492032B1 (ko) 고온에서의 가공성 및 내변색성이 우수한 내열성 abs수지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377892B2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produced therefrom
JP2007091810A (ja) 押出成形品
KR101111104B1 (ko) 투명성, 난연성 및 내스크래치성이 우수한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JP2016169259A (ja) 射出成形体
JP2009161666A (ja) 樹脂組成物、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体
JP2004277467A (ja) トレイ用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ト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