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3759B -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3759B
TWI423759B TW100119048A TW100119048A TWI423759B TW I423759 B TWI423759 B TW I423759B TW 100119048 A TW100119048 A TW 100119048A TW 100119048 A TW100119048 A TW 100119048A TW I423759 B TWI423759 B TW I42375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opening
electronic device
pivoting
bottom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90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9297A (en
Inventor
Chen Yi Liang
Cheng Hsiang Chuang
Chun Chien Chen
Shun De Bai
San Pao Kao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Corp
Priority to TW1001190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3759B/zh
Priority to CN201110167277.XA priority patent/CN102809993B/zh
Priority to US13/451,035 priority patent/US8792229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49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9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37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375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5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battery packs and other power supplies such as fuel cells or integrated AC adap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電子裝置的電池卡合機構。
一般筆記型電腦為方便戶外使用,係包括一可供組裝於筆記型電腦主機的電池,且該電池係以例如卡合的方式組裝結合於筆記型電腦主機,如美國專利早期公開號US 2009/0310341 A1所公開的電子裝置與電池即是。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卡合結構改良的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本發明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包含一電子裝置與一電池。
該電池包括一凸片與一設置於該凸片的卡孔。
該電子裝置包含一殼件、一電子元件模組與一卡合機構。該殼件形成有一供該電池之凸片伸入的第一開孔。該電子元件模組設置於該殼件內。該卡卡合機構包括一卡合件,該卡合件包括一樞設於該殼件的本體、一設置於該本體並外露出該殼件的施力部以及一設置於該本體並且鄰近該第一開孔的卡勾,該卡勾供勾設於該凸片之卡孔,該施力部供施力致動該本體旋轉,使該卡勾脫離該卡孔。
本發明的一個功效在於提供一種以撥轉操作方式致動的卡合機構。
進一步的,該殼件包括一橫向延伸之底壁與一連接該底壁並且直立延伸之側壁,該本體樞設於該底壁,該第一開孔形成於該側壁,該卡勾具有一面向該第一開孔的導引斜面,當該凸片伸入該第一開孔,該凸片沿該導引斜面推抵該卡勾位移,致動該本體旋轉。
本發明的另一功效在於,藉由導引斜面的形成,欲將電池結合於電子裝置時,藉由凸片推抵導引斜面,即可讓卡合件勾設於卡孔,不需透過操作卡合件。
進一步的,該卡勾包括一由該本體朝該側壁延伸之第一延伸段與一由該第一延伸段往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該第二延伸段往下朝鄰近該本體的方向傾斜延伸。
本發明的又一功效在於,該卡勾之第二延伸段的傾斜方向可確保卡勾不會輕易脫離卡孔。
進一步的,該底壁形成有一第二開孔,該殼件更包括一對設置於該底壁並且分別位於該第二開孔兩側的第一樞接片,該卡合機構更包括一樞軸單元,該本體藉該樞軸單元樞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間。
進一步的,該本體部分藉該第二開孔外露而界定出該施力部,且該施力部可為壓花等粗糙表面以便於撥轉。
進一步的,該樞軸單元包括二分別凸出該本體兩側的軸段,每一第一樞接片具有一頂緣斜面,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頂緣斜面相向並且往上逐漸相遠離,導引該等軸段末端往下位移穿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
本發明的再一功效在於,藉由該頂緣斜面的形成,方便該卡合件組裝於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間。
進一步的,該卡合機構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卡合件與該殼件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提供該卡合件維持於該卡勾勾設於該卡孔之位置狀態的偏壓力,該殼件更包括一第一擋止件,該第一擋止件包括一由該底壁往上延伸的第一段與一由該第一段延伸而間隔於該底壁上方的第二段,該樞軸單元包括一穿設於該本體的軸桿與一連接該軸桿的擋片,當該卡勾勾設於該卡孔,該擋片靠抵於該第一擋止件第二段下方。
藉由該彈性元件的設置並且配合該第一擋止件與該擋片,可使卡合件在被操作旋轉後自動歸位。
進一步的,該殼件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底壁的第一定位片,該卡合件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本體的第二定位片,該彈性元件具有二彈性臂,該等彈性臂分別固定於該第一定位片與該第二定位片。
進一步的,該本體包括一樞設於該底壁並且外露出該殼件的板片,該卡勾由該板片往上凸出形成並且經該第二開孔伸入該殼件,該板片供致動旋轉相對於該底壁往下位移。
進一步的,該本體更包括一對形成於該板片的第二樞接片,該等第二樞接片位於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間並藉該樞軸單元樞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當該卡勾勾設於該凸片之卡孔,該凸片抵觸於該等第二樞接片,限制該卡合件產生該卡勾往下位移之旋轉。
進一步的,該殼件更包括一相對於該底壁斜上延伸並且鄰近該第二開孔的擋止斜壁,該擋止斜壁界定出一外露於該殼件的凹槽,該等第一樞接片位於該擋止斜壁與該第二開孔之間,該板片供區隔為一對應該第二開孔的第一板段與一對應該凹槽的第二板段,該卡勾形成於該第一板段,該第二板段界定出該施力部而供往該凹槽內按壓致動該本體旋轉。
進一步的,該殼件更包括一由該底壁往上凸出形成的第二擋止件,該擋片於可旋轉的方向上介於該第一擋止件的第二段與該第二擋止件之間。
進一步的,該卡合件更包括一由該本體側向凸出的擋緣,該擋緣對應於該第二開口之孔緣上方。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二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本發明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的第一實施例包含一電子裝置101與一電池102,電池102用以結合在電子裝置101並且提供電子裝置101電力。電池102包括一電池本體41、一設置在電池本體41的連接器40、一對凸設於電池本體41的凸片42及分別設置在兩凸片42的二卡孔43,兩凸片42呈橫向延伸,卡孔43縱向貫穿凸片42。
參閱圖1與圖2,電子裝置101包括一殼件1、一設置於殼件1內的電子元件模組與一對卡合機構3,本實施例的電子裝置101為筆記型電腦,殼件1形成有一對第一開孔111,具體而言,殼件1即為筆記型電腦主機之殼體,殼件1界定出一內部空間供電子元件模組(圖未示,包括如主機板、中央處理器、硬碟機、光碟機等等)容置於內,且殼件1更凹陷形成有一容置槽112,用以容納電池102,具體而言,殼件1包括一橫向延伸的底壁11、一連接底壁11並且呈直立方向延伸的側壁12,前述的第一開孔111形成於側壁12,且底壁11更形成有一對第二開孔113,兩第二開孔113的位置分別對齊兩第一開孔111,前述的第一開孔111與容置槽112相連通。
本實施例中,殼件1更包括一對樞接座13、一對第一擋止件14、一第一定位片15與一對第二擋止件18(圖2只示出其中一樞接座13、第一擋止件14、第一定位片15與第二擋止件18)。每一樞接座13鄰近第二開孔113設置,本實施例的樞接座13包括一對分別位於第二開孔113兩側的第一樞接片131,兩第一樞接片131由底壁11頂面往上延伸。第一擋止件14鄰近第二開孔113,本實施例的第一擋止件14大致呈勾狀而具有由底壁11頂面往上延伸的第一段141與一由第一段141橫向延伸而間隔於底壁11上方的第二段142,第一段141鄰近其中一第一樞接片131,第一定位片15由底壁11頂面往上延伸並且鄰近第二開孔113,且第一定位片15頂端凹陷形成有一缺口,第二擋止件18為一由底壁11往上凸出成片狀結構並且鄰近第一擋止件14。
參閱圖2至圖5,卡合機構3包括一卡合件31、一彈性元件32,一樞軸單元33。卡合件31包括一本體311、一施力部312、一卡勾313、一第二定位片34以及一形成於本體311側向外周面的擋緣310。具體而言,本實施例的本體311、施力部312與卡勾313為一體的構件,本體311大致呈底部漸寬的扇形塊狀並且具有一位在扇型輪廓斜邊的推抵表面314,擋緣310由本體311側向凸出呈凸條狀並且大致圍繞本體311的側向外周面。施力部312為本體311的底面呈弧形曲面界定出,換言之,本體311呈弧形曲面的底面即為施力部312。卡勾313則是形成在本體311的頂部並且包括一由本體311橫向延伸出的第一延伸段315與一由第一延伸段315往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316,且第二延伸段316整體大略往鄰近本體311的方向往下斜向延伸而具有一背向本體311的導引斜面317。第二定位片34由本體311一側面凸出。
本實施例的樞軸單元33包括一軸桿331與一鄰近軸桿331的一端凸出的擋片332,卡合件31是設置在樞接座13的兩第一樞接片131之間,卡合件31藉由軸桿331橫向穿設於兩第一樞接片131而樞設於兩第一樞接片131之間。當卡合件31樞設於兩第一樞接片131之間時,施力部312藉由第二開孔113外露出殼件1(如圖5所示),擋緣310對應於第二開孔113的孔緣上方,本體311的推抵表面314面向側壁12,卡勾313朝向並且鄰近側壁12的第一開孔111,且卡勾313的導引斜面317面向側壁12並且對應側壁12的第一開孔111,擋片332於可隨軸桿331旋轉的方向上是介於第一擋止件14的第二段142與第二擋止件18之間,且擋片332同時也是介於其中一第一樞接片131與第一擋止件14的第一段141之間,第一擋止件14與第二擋止件18的設置使得擋片332約只能隨軸桿331旋轉90度,且第一擋止件14的第一段141配合其所鄰近的第一樞接片131也具有限制軸桿331脫離卡合件31本體311的效果。
本實施例的彈性元件32為一設置於卡合件31與殼件1之間的扭力彈簧,具體而言,彈性元件32具有二彈性臂321,彈性元件32套設於樞軸單元33的軸桿331並且兩彈性臂321分別固定於卡合件31的第二定位片34與殼件1的第一定位片15,彈性元件32的設置提供了使卡合件31以其卡勾313往下位移的方向旋轉的偏壓力,且配合樞軸單元33的擋片332受擋止於第一擋止件14的第二段142下方,卡合件31恆處於其卡勾313的導引斜面317與側壁12的第一開孔111在水平線上相對齊的狀態,當卡勾313受力往上位移時,彈性元件32被扭轉而儲存一回復彈力。
參閱圖1,將電池102結合於電子裝置101時,電池本體41容納於殼件1的容置槽112內,且兩凸片42分別由側壁12的兩第一開孔111伸入殼件1內,其中,參閱圖5,由於卡合件31是處在其導引斜面317對齊第一開孔111的狀態,當凸片42由第一開孔111伸入殼件1內時,如圖6所示,凸片42首先抵觸於導引斜面317,由於受到凸片42朝向卡合件31本體311方向的推力推抵(如圖6的箭頭A1),卡勾313的導引斜面317會逐漸相對於凸片42往上滑動,即卡合件31整體受到凸片42的推動而逐漸以其卡勾313往上位移的方向旋轉(如圖6的箭頭A2),直到如圖7所示,卡勾313位移至凸片42的頂面,且隨著凸片42持續位移至卡孔43對應於卡勾313的第二延伸段316下方,卡合件31整體受到彈性元件32的回復彈性而反向旋轉(如圖8的箭頭A3),使卡勾313的第二延伸段316伸入勾設於卡孔43內,卡勾313與凸片42之間便形成結構干涉,限制了凸片42往退出第一開孔111的方向位移,整體而言,電池102便由於其凸片42與卡勾313的結構干涉而被卡合定位於結合於電子裝置101的狀態,且第二延伸段316的延伸方向亦可確保勾設於卡孔43的穩固性,使其不會輕易往上脫離卡孔43。
參閱圖9、圖10,當需要將電池102由電子裝置101分離時,將施力部312往側壁12的方向撥轉(即圖9中的A2方向),使卡合件31產生卡勾313往上位移的方向旋轉,使得卡勾313的第二延伸段316往上脫離電池102的卡孔43,解除卡勾313與凸片42之間的干涉後,凸片42便可被往退出第一開孔111的方向位移(如圖9的A4方向)而將電池102由電子裝置101分離,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卡合件31被以其卡勾313往上位移的方向撥轉的過程中,本體311的推抵表面314由於旋轉的關係也會逐漸鄰近凸片42,當卡勾313往上離開卡孔43時,本體311的推抵表面314也會抵觸於凸片42並且隨著旋轉位移將凸片42往退出第一開孔111的方向推移,使得凸片42的卡孔43離開對應於卡勾313下方的位置,換言之,當卡合件31被撥轉解除與凸片42的干涉時,同時也會將凸片42往第一開孔111的方向推移,如圖10所示,使電池102整體稍微被推出容置槽112,此結構設計的優點在於,雖然彈性元件32(見圖2)提供了使卡合件31保持於如圖5所示的卡勾313勾設於卡孔43的位置狀態的偏壓力,但為避免當卡合件31被撥轉的力量在卡勾313退出卡孔43的時候即被釋放而導致卡勾313再度勾設回卡孔43,故藉由推抵表面314的設置,使得當卡合件31被撥轉時,本體311的推抵表面314能將凸片42往退出第一開孔111的方向推移,即使卡勾313受到彈性元件32的回復彈力帶動往下位移,卡勾313也不會再度勾回卡孔43,其產生在操作上的效果即是:當使用者撥轉卡合件31解除對凸片42的結構干涉後,便能產生電池102整體被稍微推移出殼件1之容置槽112的連動效果,一來可讓使用者確定其撥轉施力部312的效果已達成,二來,使用者在將電池102由電子裝置101拆離的過程中,也不需要分心持續施力於施力部312。
當施力部312被撥轉的力量釋放後,如圖4、圖5所示,彈性元件32的回復彈力即帶動卡合件31以其卡勾313往下位移的方向旋轉,直到樞軸單元33的擋片332靠抵於第一擋止件14的第二段142下方,卡勾313的導引斜面317再度對齊第一開孔111。
因此,如上所述,本實施例藉由卡合件31的結構設計,提供卡合件31可被以撥轉的方式解除與電池102的卡合,且欲將電池102組裝於電子裝置101時,藉由凸片42推抵的力量,即可連動卡勾313位移卡入卡孔43,使用者並不需要撥轉卡合件31,而欲將電池102由電子裝置101分離時,卡合件31的操作也能產生使電池102被稍微推出的連動效果,故不論是電池102組裝或分離,都增加了使用上的方便性。而擋緣310除了遮壁本體311與第二開孔113的孔緣之間的縫隙,也具有防塵效果。
參閱圖11、圖12,在前述實施例的一種變化態樣中,樞軸單元33’與卡合件31的本體311也可以是一體成型的構件,樞軸單元33’包括分別由本體311兩側凸出的二軸段333,每一軸段333末端形成有一倒角斜面334,且兩軸段333末端之間的距離稍長於兩第一樞接片131’之間的距離,再者,每一第一樞接片131’具有一頂緣斜面132,兩第一樞接片131’的頂緣斜面132相向,且兩第一樞接片131’的頂緣斜面132呈往上逐漸相遠離的方向延伸。
前述樞軸單元33’與第一樞接片131’的結構設計,是有利於將卡合件31組裝於兩第一樞接片131’的兩第一樞接片131’之間,其中,在將卡合件31組裝於兩第一樞接片131’時,卡合件31可供由上往下組裝於兩第一樞接片131’,組裝過程中,兩軸段333末端的倒角斜面334分別抵觸於兩第一樞接片131’的頂緣斜面132並且相對於頂緣斜面132往下滑移,進而將兩第一樞接片131’稍微往相遠離的方向推移變形,直到兩軸段333穿設於兩第一樞接片131’的樞接孔,而彈性元件32是套設於其中一軸段333。
此外,在此變化態樣中,第一擋止件14、第二擋止件18與擋片332的結構也可以省略,僅藉由彈性元件32本身的彈性係數使卡合件31保持於其導引斜面317對齊第一開孔111的位置狀態。
參閱圖13至圖15,為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主要在於卡合件31’的結構,且第二實施例中,也省略了彈性元件32的設置。
在第二實施例中,殼件1’更包括一相對於底壁11往上斜向延伸的擋止斜壁16,擋止斜壁16鄰近第二開孔113並且界定出一由底壁11底面往上凹陷的凹槽17,兩第一樞接片131是位在擋止斜壁16與第二開孔113之間。
參閱圖15,卡合件31’的本體311’包括一板片318與一對形成於板片318頂面的第二樞接片319,第二樞接片319的形成將板片318區隔為位於第二樞接片319兩側的一第一板段318a與一第二板段318b,樞軸單元33”包括分別一體成型於兩第二樞接片319的軸段333,卡勾313’由板片318的第一板段318a頂面往上凸出形成,卡勾313’的導引斜面317呈往下逐漸遠離第二樞接片319的方向傾斜。
參閱圖15至圖17,卡合件31’是藉其板片318位於底壁11底面而外露於殼件1’外、兩第二樞接片319則是位於樞接座13的兩第一樞接片131之間並且兩軸段333分別穿設於兩第一樞接片131而樞設於殼件1’的底壁11,當本體311’樞設於殼件1’的底壁11時,板片318的第一板段318a對應第二開孔113的下方且卡勾313’伸入第二開孔113,第二板段318b對應於凹槽17的下方,凹槽17的形成則使得板片318的第二板段318b可被由殼件1’外往內施力按壓,使本體311’的第一板段318a往下位移而卡勾313’退出第二開孔113,因此,在第二實施例中,卡合件31’的施力部即為板片318的第二板段318b。
參閱圖17至圖19,當電池102被置入容置槽112而使得凸片42由側壁12的第一開孔111伸入殼件1’內時,凸片42抵觸於卡勾313’的導引斜面317,如圖18所示,隨著凸片42持續位移,卡勾313’會受到凸片42的推抵往下位移,即板片318產生卡勾313’往下位移的旋轉,隨著凸片42持續位移直到抵觸於第二樞接片319位於軸段333上方的位置時,凸片42的卡孔43會對應到卡勾313’上方,且板片318由於第二樞接片319受到凸片42的推抵產生卡勾313’往上位移的旋轉,使得卡勾313’往上伸入勾設於凸片42的卡孔43,電池102便由於凸片42與卡勾313’的結構干涉而被卡合定位於結合於電子裝置101的狀態。
參閱圖19,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卡勾313’是往上卡入凸片42的卡孔43,但由於卡合件31’也同時受到凸片42推抵於第二樞接片319的力量,且卡勾313’自身的重力並不足以致動板片318產生使第二樞接片319推抵凸片42往退出第一開孔111的方向位移的往下旋轉,因此,卡勾313’並不會由於自身重力的關係往下脫離卡孔43。
當電池102需要被由電子裝置101分離時,藉由按壓板片318的第二板段318b往凹槽17內旋轉,帶動板片318產生卡勾313’往下位移的旋轉,使卡勾313’往下位移脫離卡孔43,同時,凸片42也受到第二樞接片319旋轉推抵的力量而往退出第一開孔111的方向位移,使電池102整體稍微退出容置槽112,接著,操作電池102位移使凸片42退出側壁12的第一開孔111,便能電池102由容置槽112取出。
第二實施例的擋止斜壁16是用以限制板片318的第二板段318b可被往內按壓旋轉的角度,但凹槽17也可以直接連通殼件1’內部並且透過其他擋止結構取代擋止斜壁16。
參閱圖20,在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變化態樣中,板片318’的第二板段318b’長度也可以縮小而使殼件1’的凹槽17外露,欲解除卡合件31’對凸片42的干涉時,藉由將手指伸入凹槽17內撥動第二板段318b’的端緣,同樣能操作致動旋轉卡合件31’。
綜上所述,本發明藉由卡合件31、31’的設置,除了提供以撥轉的方式操作致動而不同於以往的結構,透過卡勾313、313’的導引斜面317的設置,則能讓使用者在將電池102組裝結合於電子裝置101時,不需要撥轉操作卡合件31、31’,即可讓卡合件31、31’卡合勾設於電池102的卡孔43,再者,當卡合件31、31’被撥轉解除與凸片42的干涉時,也能同時將電池102稍微推出一距離,方便使用者將電池102由電子裝置101分離,因此確實可增加在操作上的便利性。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1’...殼件
101...電子裝置
102...電池
11...底壁
111...第一開孔
112...容置槽
113...第二開孔
12...側壁
13...樞接座
131...第一樞接片
131’...第一樞接片
132...頂緣斜面
14...第一擋止件
141...第一段
142...第二段
15...第一定位片
16...擋止斜壁
17...凹槽
18...第二擋止件
3...卡合機構
31、31’...卡合件
310...擋緣
311...本體
311’...本體
312...施力部
313...卡勾
313’...卡勾
314...推抵表面
315...第一延伸段
316...第二延伸段
317...導引斜面
318...板片
318’...板片
318a...第一板段
318b...第二板段
318b’...第二板段
319...第二樞接片
32...彈性元件
321...彈性臂
33、33’、33”...樞軸單元
331...軸桿
332...擋片
333...軸段
334...倒角斜面
34...第二定位片
40...連接器
41...電池本體
42...凸片
43...卡孔
圖1是本發明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一殼件與一鎖定機構的局部放大分解圖;
圖3是該第一實施例的鎖定機構的一卡合件的側視圖;
圖4是該第一實施例的殼件與鎖定機構的局部放大組合圖;
圖5至圖8是該第一實施例中,該電池組裝於該電子裝置的作動示意圖;
圖9、圖10是該第一實施例中,該卡合件被操作推出該凸片的作動示意圖;
圖11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變化態樣的分解圖;
圖12是該第一實施例的一種變化態樣的組合圖;
圖13是本發明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的第二實施例的殼件的立體圖;
圖14是該第二實施例的殼件另一角度的立體圖;
圖15是該第二實施例的卡合件的立體圖;
圖16是該第二實施例的殼件與卡合件的局部放大組合圖;
圖17至圖19是該第二實施例中,該電池組裝於該電子裝置的作動示意圖;以及
圖20是該第二實施例的一種變化態樣的側視示意圖。
1...殼件
101...電子裝置
102...電池
11...底壁
12...側壁
111...第一開孔
112...容置槽
113...第二開孔
3...卡合機構
40...連接器
41...電池本體
42...凸片
43...卡孔

Claims (24)

  1. 一種電子裝置,供一組件結合,該組件具有一凸片與一設置於該凸片的卡孔,該電子裝置包含:一殼件,形成有一供該組件之凸片伸入的第一開孔,該殼件包括一橫向延伸之底壁與一連接該底壁並且直立延伸之側壁,該第一開孔形成於該側壁;一電子元件模組,設置於該殼件內;以及一卡合機構,包括一卡合件,該卡合件包括一樞設於該殼件的本體、一設置於該本體並外露出該殼件的施力部以及一設置於該本體並且鄰近該第一開孔的卡勾,該卡勾供勾設於該凸片之卡孔,該本體樞設於該底壁,該卡勾具有一面向該第一開孔的導引斜面,當該凸片伸入該第一開孔,該凸片沿該導引斜面推抵該卡勾位移,該施力部供施力致動該本體旋轉,使該卡勾脫離該卡孔。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勾包括一由該本體朝該側壁延伸之第一延伸段與一由該第一延伸段往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該第二延伸段往下朝鄰近該本體的方向傾斜延伸。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底壁形成有一第二開孔,該殼件更包括一對設置於該底壁並且分別位於該第二開孔兩側的第一樞接片,該卡合機構更包括一樞軸單元,該本體藉該樞軸單元樞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間。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本體部分藉該第二開孔外露而界定出該施力部。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樞軸單元包括二分別凸出該本體兩側的軸段,每一第一樞接片具有一頂緣斜面,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頂緣斜面相向並且往上逐漸相遠離,導引該等軸段末端往下位移穿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
  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合機構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卡合件與該殼件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提供該卡合件維持於該卡勾勾設於該卡孔之位置狀態的偏壓力,該殼件更包括一第一擋止件,該第一擋止件包括一由該底壁往上延伸的第一段與一由該第一段延伸而間隔於該底壁上方的第二段,該樞軸單元包括一穿設於該本體的軸桿與一連接該軸桿的擋片,當該卡勾勾設於該卡孔,該擋片靠抵於該第一擋止件第二段下方。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件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底壁的第一定位片,該卡合件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本體的第二定位片,該彈性元件具有二彈性臂,該等彈性臂分別固定於該第一定位片與該第二定位片。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本體包括一樞設於該底壁並且外露出該殼件的板片,該卡勾由該板片往上凸出形成並且經該第二開孔伸入該殼件 ,該板片供致動旋轉相對於該底壁往下位移。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本體更包括一對形成於該板片的第二樞接片,該等第二樞接片位於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間並藉該樞軸單元樞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當該卡勾勾設於該凸片之卡孔,該凸片抵觸於該等第二樞接片,限制該卡合件產生該卡勾往下位移之旋轉。
  1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件更包括一相對於該底壁斜上延伸並且鄰近該第二開孔的擋止斜壁,該擋止斜壁界定出一外露於該殼件的凹槽,該等第一樞接片位於該擋止斜壁與該第二開孔之間,該板片供區隔為一對應該第二開孔的第一板段與一對應該凹槽的第二板段,該卡勾形成於該第一板段,該第二板段界定出該施力部而供往該凹槽內按壓致動該本體旋轉。
  1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殼件更包括一由該底壁往上凸出形成的第二擋止件,該擋片於可旋轉的方向上介於該第一擋止件的第二段與該第二擋止件之間。
  1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合件更包括一由該本體側向凸出的擋緣,該擋緣對應於該第二開口之孔緣上方。
  13. 一種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包含:一電池,包括一凸片與一設置於該凸片的卡孔; 一電子裝置,包括一殼件,形成有一供該電池之凸片伸入的第一開孔,該殼件包括一橫向延伸之底壁與一連接該底壁並且直立延伸之側壁,該第一開孔形成於該側壁;一電子元件模組,設置於該殼件內;以及一卡合機構,包括一卡合件,該卡合件包括一樞設於該殼件的本體、一設置於該本體並外露出該殼件的施力部以及一設置於該本體並且鄰近該第一開孔的卡勾,該卡勾供勾設於該凸片之卡孔,該本體樞設於該底壁,該卡勾具有一面向該第一開孔的導引斜面,當該凸片伸入該第一開孔,該凸片沿該導引斜面推抵該卡勾位移,該施力部供施力致動該本體旋轉,使該卡勾脫離該卡孔。
  1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卡勾包括一由該本體朝該側壁延伸之第一延伸段與一由該第一延伸段往下延伸的第二延伸段,該第二延伸段往下朝鄰近該本體的方向傾斜延伸。
  1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底壁形成有一第二開孔,該殼件更包括一對設置於該底壁並且分別位於該第二開孔兩側的第一樞接片,該卡合機構更包括一樞軸單元,該本體藉該樞軸單元樞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間。
  1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本體部分藉該第二開孔外露而界定出該施力 部。
  1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樞軸單元包括二分別凸出該本體兩側的軸段,每一第一樞接片具有一頂緣斜面,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頂緣斜面相向並且往上逐漸相遠離,導引該等軸段末端往下位移穿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
  1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卡合機構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卡合件與該殼件之間的彈性元件,該彈性元件提供該卡合件維持於該卡勾勾設於該卡孔之位置狀態的偏壓力,該殼件更包括一第一擋止件,該第一擋止件包括一由該底壁往上延伸的第一段與一由該第一段延伸而間隔於該底壁上方的第二段,該樞軸單元包括一穿設於該本體的軸桿與一連接該軸桿的擋片,當該卡勾勾設於該卡孔,該擋片靠抵於該第一擋止件第二段下方。
  1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殼件更包括一設置於該底壁的第一定位片,該卡合件更包括一設置於該本體的第二定位片,該彈性元件具有二彈性臂,該等彈性臂分別固定於該第一定位片與該第二定位片。
  20.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本體包括一樞設於該底壁並且外露出該殼件的板片,該卡勾由該板片往上凸出形成並且經該第二開孔伸入該殼件,該板片供致動旋轉相對於該底壁往下位 移。
  21.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本體更包括一對形成於該板片的第二樞接片,該等第二樞接片位於該等第一樞接片之間並藉該樞軸單元樞設於該等第一樞接片,當該卡勾勾設於該凸片之卡孔,該凸片抵觸於該等第二樞接片,限制該卡合件產生該卡勾往下位移之旋轉。
  2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殼件更包括一相對於該底壁斜上延伸並且鄰近該第二開孔的擋止斜壁,該擋止斜壁界定出一外露於該殼件的凹槽,該等第一樞接片位於該擋止斜壁與該第二開孔之間,該板片供區隔為一對應該第二開孔的第一板段與一對應該凹槽的第二板段,該卡勾形成於該第一板段,該第二板段界定出該施力部而供往該凹槽內按壓致動該本體旋轉。
  2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殼件更包括一由該底壁往上凸出形成的第二擋止件,該擋片於可旋轉的方向上介於該第一擋止件的第二段與該第二擋止件之間。
  2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電子裝置與電池的組合,其中,該卡合件更包括一由該本體側向凸出的擋緣,該擋緣對應於該第二開口之孔緣上方。
TW100119048A 2011-05-31 2011-05-31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TWI4237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048A TWI423759B (zh) 2011-05-31 2011-05-31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CN201110167277.XA CN102809993B (zh) 2011-05-31 2011-06-21 电子装置及其与电池的组合件
US13/451,035 US8792229B2 (en) 2011-05-31 2012-04-19 Component engag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9048A TWI423759B (zh) 2011-05-31 2011-05-31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9297A TW201249297A (en) 2012-12-01
TWI423759B true TWI423759B (zh) 2014-01-11

Family

ID=4723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9048A TWI423759B (zh) 2011-05-31 2011-05-31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92229B2 (zh)
CN (1) CN102809993B (zh)
TW (1) TWI42375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6864B (zh) * 2011-10-13 2014-07-21 Wistron Corp 具電池扣合結構的電子裝置
TWI486746B (zh) * 2013-09-05 2015-06-01 Quanta Comp Inc 電子裝置
JP6582715B2 (ja) * 2015-08-18 2019-10-02 富士通クライアント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TWI573702B (zh) * 2015-10-12 2017-03-11 Mobiletron Electronics Co Ltd Tire pressure sensor burner
CN109917871B (zh) * 2019-03-26 2021-03-16 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pcie支架固定结构
CN111933191A (zh) * 2020-06-23 2020-11-13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式硬盘安装结构
TWI812543B (zh) * 2022-11-15 2023-08-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的電池模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5673U (en) * 2004-10-13 2005-05-21 Inventec Corp Battery fix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01252124Y (zh) * 2008-09-02 2009-06-0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8505B2 (ja) * 1992-10-12 1995-04-26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蓋付き構造体、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US6473302B1 (en) * 2000-07-27 2002-10-29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s device holder for vehicles
US6762928B2 (en) * 2002-08-19 2004-07-13 Quanta Computer Inc. Automatic lift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of notebook computer
KR100970631B1 (ko) * 2003-08-26 2010-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세탁기의 후크 지지구조
CN2646764Y (zh) * 2003-09-04 2004-10-06 大同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充电模组的咬合结构
CN1940810B (zh) * 2005-09-30 2010-05-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计算机扩展坞的卡合装置
CN101083886B (zh) * 2006-06-02 201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卡合装置
US8172282B2 (en) * 2008-01-14 2012-05-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ing device latching assembly
TW200951673A (en) * 2008-06-12 2009-12-16 Wistron Corp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battery with lighting functionality
CN101635338B (zh) * 2008-07-23 2012-07-1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5673U (en) * 2004-10-13 2005-05-21 Inventec Corp Battery fix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device
CN201252124Y (zh) * 2008-09-02 2009-06-03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92229B2 (en) 2014-07-29
US20120307428A1 (en) 2012-12-06
CN102809993A (zh) 2012-12-05
TW201249297A (en) 2012-12-01
CN102809993B (zh) 2014-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3759B (zh) 電子裝置及其與電池的組合
US8172282B2 (en) Computing device latching assembly
US7436656B2 (en) Portable computer having improved latch mechanism
US8824133B2 (en) Fasten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3202123U (ja) 電子部品格納用ケース
TW201302001A (zh) 電子模組抽取裝置
JP7085590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ハウジング構造とロックモジュール
TW201437788A (zh) 電子裝置及其蓋體卡扣結構
TWI433638B (zh) 電路板輔助固定裝置與電子設備
CN108322230B (zh)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698862B (zh) 伺服器機箱
US8259442B2 (en) Computer bezel
TWM528296U (zh) 閂鎖機構及具有該閂鎖機構的晶圓盒
JP3094987U (ja) ドーターボード保持器を有するカード・コネクタ装置
TWI715430B (zh) 利用槓桿作動退出抽取式模組之電子裝置及其相關的槓桿機構
TWI695667B (zh) 連動機構及電子裝置
TWI457744B (zh) 可固定於可攜式電腦之外殼之電腦周邊裝置
TWI564696B (zh) 電子裝置
TWM567395U (zh) 具有可抽取結構之電子裝置
TWM505676U (zh) 擴充卡組裝模組及包含該模組之伺服器
TW201510992A (zh) 硬碟機托架
TWI657330B (zh) 保護結構及電子元件保護結構
TWI700977B (zh) 固定組件
TWI594106B (zh) 電子設備及其彈出裝置
TWI290280B (en) Computer c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