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3119B -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3119B
TWI423119B TW097139541A TW97139541A TWI423119B TW I423119 B TWI423119 B TW I423119B TW 097139541 A TW097139541 A TW 097139541A TW 97139541 A TW97139541 A TW 97139541A TW I423119 B TWI423119 B TW I42311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audio device
external audio
control uni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9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5428A (en
Original Assignee
C Medi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 Medi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C Medi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097139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3119B/zh
Priority to US12/385,816 priority patent/US20100094440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015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5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3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311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本發明揭露一種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特別是於外接式音訊裝置中設置一記憶體控制器,能整合裝置內各隨機存取記憶體,以增加音訊處理的暫存記憶體。
除了電腦系統本身所具有的音訊處理晶片與相關連接埠之外,習知技術更有利用萬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 USB)連接一外接式的USB音訊裝置,透過此USB音訊裝置提供不同的音訊處理方案。電腦系統將數位音頻訊號傳給所連接的USB音訊裝置,其中處理器週期性地處理訊號料(例如說每千分之一秒傳輸一次),若以最大傳輸模式(burst mode),一次能將資料在短時間(例如150毫秒)內全部傳輸完畢。這種方式使得此USB音訊裝置本身必須具備一個暫存記憶體,用以暫存電腦系統所傳來的大量資料。
請參考第一圖,其中顯示一外接式音訊裝置10連接至電腦12的示意圖,通常是使用USB介面,如圖所示,外接式音訊裝置10提供有兩個輸出入埠,一個是耳機插孔15,以類比或數位模式輸出,多半是連接耳機或是喇叭等輸出裝置,另有一麥克風插孔18,提供其他音源輸入訊號。上述外接式音訊裝置10中內部具備的暫存記憶體通常有其容量的限制,容量必須是符合特定需求,如處理音頻訊號時,至少要有取樣頻率(sampling rate)乘以字元 長度(data word length)再乘以頻道數(channel)的暫存空間。此外接式音訊裝置10至少具備有兩種介面-類比式與數位式,可將收到的音效再輸出,內部的電路可參閱第二圖所示習知技術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電路方塊示意圖。
如第二圖所示的習知技術中,此外接式音訊裝置10內部擁有兩個獨立的記憶體,分別被介面控制器101與數位/類比轉換電路所使用,兩個記憶體彼此獨立運作。圖中的外接式音訊裝置10一端透過連接介面連接電腦系統12,另一端透過多個輸出入埠傳輸類比音訊14或是數位音訊16,外接式音訊裝置10中具有介面控制器101,負責傳遞裝置所處理的訊號,當中具有暫存記憶體111,以儲存來往的訊號。
透過匯流排103,上述介面控制器101與音訊介面模組105中的電路電性連接,音訊介面模組105為處理音頻訊號的電路模組,包括處理經過數位/類比訊號轉換的類比音訊介面單元113,與處理數位音訊的數位音訊介面單元117。其中類比音訊介面單元113係如同類比/數位轉換器,能將來自電腦系統12的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以輸出類比音訊14,或是將由外部輸入的類比訊號14轉換為數位訊號,其中同樣具有記憶體115,以暫存待轉換的訊號。
數位音訊介面單元117為處理數位訊號,在此例中,由電腦系統12輸出的數位音頻訊號,若經此外接式音訊裝置10以數位輸出,則無須類比/數位轉換,能直接透過數位音訊介面單元117輸出數位訊號16。
由於外接式音訊裝置中具有有限的暫存記憶體空間,因為有限的資料儲存空間,故限制了此裝置的訊號處理能力。本發明即提出在此外接式音訊裝置中設置一記憶體控制單元,運用外接式音訊裝置中各自獨立的記憶體,利用一種記憶體共享的方式,透過較大的資料處理量改善聲音品質。
本發明之目的包括透過共享外接式音訊裝置中共享記憶體的機制,能夠充分利用閒置的記憶體空間,增加音頻訊號的處理能力,以改善音訊品質,包括增加取樣頻率、或是處理更長的字元長度(data word length)。
其中,本發明所揭露的外接式音訊裝置可以多種實施例表達,其中較佳實施例為此外接式音訊裝置具有一介面控制單元,外接式音訊裝置能透過連接介面連接至電腦系統,特別的是其中具有暫存來往訊號的第一記憶體;另有一音訊介面模組,處理通過此外接式音訊裝置的數位/類比訊號之轉換,其中具有暫存來往資料的第二記憶體,並藉以連接外部音源或是訊號接收設備。本發明主要是透過一記憶體控制單元支配此第一記憶體與第二記憶體間的使用空間,能以有限的資源改善音訊品質;外接式音訊裝置另有連接外部音源或是音訊接收裝置的音訊介面模組。
而在另一實施例中,除外接式音訊裝置包括有上述的數位與類比的介面控制單元,主要利用記憶體控制單元在電路設計上整合原裝置內的各記憶體。
而應用上述外接式音訊裝置所產生的訊號處理方法步 驟簡述如下,實施例之一係由此音訊裝置接收來自電腦系統的訊號,經轉換訊號為符合特定介面規格的訊號,尤其是針對USB介面,接著由記憶體控制單元判斷音訊裝置內各記憶體的使用狀態,若欲共享的記憶體被其他應用的資料佔用,則啟動一獨立工作模式,接著針對單一記憶體定址、寫入資料至該記憶體;並輸出音訊;若欲共享的記憶體未被佔用,則啟動一共享模式,經定址後寫入資料,再輸出音訊。
實施例之二為由外部音源接收音訊,若音訊為數位訊號,則無需執行類比數位訊號轉換,但若音訊為類比訊號,則會透過此音訊裝置執行類比數位訊號轉換。接收到音訊之後,記憶體控制單元會偵測外接式音訊裝置內所欲整合的各記憶體的使用狀態,並接著判斷是否欲共享的記憶體有被佔用,若判斷欲共享的記憶體並沒有被佔用,針對各可共享的記憶體定址,並能透過記憶體仲裁寫入資料,並輸出至該電腦系統。
一般來說,用於執行音訊處理的裝置可為一外接式音訊裝置,並可同時處理數位與類比的訊號,其中用於數位類比音訊轉換的電路可以一種三角積分數位類比轉換器(delta-sigma DAC)實現,將接收的數位音訊轉換為類比音訊,其中並具有暫存訊號之記憶體;而用於處理數位音訊的電路則可為特定數位音效傳輸介面,如I2S(Inter-IC Sound)、SPDIF(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connect Format)或是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等。
本發明即針對上述外接式音訊裝置中一般僅有有限的暫存記憶體的缺點,揭露一種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特別在外接式音訊裝置中設置一記憶體控制(或稱記憶體仲裁)的機制,利用控制電路整合裝置內各隨機存取記憶體,透過共享記憶體的方式達到增加資料量處理能力,以改善聲音品質。
為了能夠充分利用(共享)此外接式音訊裝置中的各電路中的記憶體,本發明利用一具有兩種工作模式的記憶體控制器,能夠運作於傳統的獨立工作模式與一共享模式。舉例來說,當類比(類比音訊介面單元)與數位(數位音訊介面單元)音效介面必須同時開啟時,此記憶體控制器啟動獨立工作模式,所連接的記憶體將執行原來的工作,也就是具有記憶體的類比音訊介面單元(通常以delta-sigma DAC實施)和介面控制單元(通常以USB控制器實施)都正常工作,其中的兩個實體記憶體彼此獨立作業,沒有任何關連。
在另一特定狀況下,當類比音訊介面單元關閉,僅開啟數位音訊介面單元時,上述記憶體控制器運作於一共享模式下,此時類比音訊介面單元關閉,讓介面控制單元挪用原來類比音訊介面單元所使用的記憶體,增加可應用的記憶體。
一般來說,音質增加的方法可以用更高頻率的取樣頻率(sampling rate)與更長的字元長度(data word length),這兩項參數的增加都需要更大的暫存記憶體,本 發明所提供的方法可以在不增加整個外接式音訊裝置的矽晶片面積的情況下,增加此外接式音訊裝置可運用的暫存記憶體大小。以下即揭露本發明同時應用此外接裝置內各隨機存取記憶體的實施例。
第三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實施例之一電路方塊示意圖。其中顯示為一外接式音訊裝置30,其一端以介面控制單元301透過連接介面連接電腦系統32,一端透過音訊介面模組307連接外部裝置。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介面控制單元301為通用序列匯流排(USB)的控制器,藉USB連接介面界接至電腦系統32,另一端音訊介面模組307透過一或多個輸出入埠連接外部類比或是數位的音源或是音訊接收裝置,包括耳機/喇叭的類比輸出埠,或可輸出數位音頻訊號;或是麥克風輸入埠,或可輸入其他音源的類比或數位訊號。
在此較佳實施例中,外接式音訊裝置30利用介面控制單元301傳遞來往外接式音訊裝置30與電腦系統32的音頻訊號,經匯流排303電性連接至音訊介面模組307。音訊介面模組307中包括有一數位音訊介面單元371與類比音訊介面單元373。其中數位音訊介面單元371為處理來往的數位音訊,連接至外部數位音源或是輸出裝置,藉以輸出入數位訊號34。而類比音訊介面單元373則用以轉換數位與類比的訊號,包括將經由介面控制單元301接收自電腦系統32的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再輸出入埠輸出至外部;或是接收自外部傳入的類比訊號,並將之轉換為數位訊號。
在此例中,介面控制單元301係具有一暫存傳遞於外接式音訊裝置30與電腦系統32的暫存記憶體331,此記憶體331容量同時影響此外接式音訊裝置30處理音訊的效能;並且,音訊介面模組307中亦具有暫存需進行數位類比轉換的音頻訊號的記憶體351,此記憶體351在電路上是電性連接至類比音訊介面單元373上,負責暫存此單元處理的訊號。另外,本發明主要是設置一記憶體控制單元309,電性連接至上述介面控制單元301與音訊介面模組307所具備用於暫存訊號的記憶體331, 351,用以支配各記憶體331, 351的使用空間。
舉一實施例詳述上述記憶體控制單元309的實作方式,記憶體控制單元309同時電性連接至介面控制單元301、匯流排303與音訊介面模組307,並透過匯流排303傳遞來往訊號,並同時電性連接至介面控制單元301與音訊介面模組307各自應用的個記憶體331, 351。在不需進行數位/類比轉換的情況下(僅處理數位訊號),類比音訊介面單元373為閒置狀態,此時,記憶體控制單元309啟動共享模式,來往訊號使用暫存記憶體的方式可以分成兩種,分別對應更高頻率的取樣頻率或是更長的字元長度,若介面控制單元303與類比音訊介面單元373所有的記憶體331, 351的容量都相同,在共享模式則能同時使用兩倍的記憶體容量,取樣頻率則能由48kHz增加為96kHz。
在此種運作模式下,每筆資料大小較原來增加一倍,而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兩個記憶體331, 351的位址匯流排(address bus)內容相同,則兩顆記憶體的資料匯流 排(data bus)平均寫入或讀取50%的資料。於另一運作模式下,當字元長度由16位元(bit)增加為N位元時,N為大於16的正整數,在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兩顆記憶體331, 351的位址匯流排內容相同,此例中,而1~16位元寫入記憶體331,剩下的位元(N-16)寫入記憶體351。本發明所提出的記憶體控制單元309只需要分別控制記憶體331, 351的資料匯流排,不需要分別處理位址匯流排,降低了設計的複雜度。
請再參閱第四圖所示的本發明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實施例之二電路方塊示意圖。此實施例顯示外接式音訊裝置40中設置有處理類比與數位音頻訊號的電路,而本發明更進一步透過設置控制資料存取的記憶體控制單元407,能彈性應用閒置的記憶體空間。
圖中所示為界接電腦系統42與外部音源或是音訊輸出裝置的外接式音訊裝置40,在一實施例中是以USB介面連接電腦系統42,提供外接的音訊處理功能。外接式音訊裝置40中具有介面控制單元401,用於處理傳送或是接收自電腦系統42的資料,透過匯流排403與音訊介面模組405電性連接。此例中,音訊介面模組405具有對外的輸出與輸入介面,藉此能將電腦系統42產生的聲音訊號轉換為類比或是數位訊號輸出,或是接收外部訊號,經轉換為數位訊號傳遞至電腦系統42,音訊介面模組405中具有數位音訊介面單元451與類比音訊介面單元453。
在較佳實施例中,若是連接外部的訊號來源是數位的音源,或是數位的接收裝置(如透過光纖連接的音源或是 輸出裝置),訊號將經過數位音訊介面單元451輸出/接收數位訊號44;反之,如果需要接收或是輸出的訊號為類比訊號46,則能夠透過類比音訊介面單元453執行數位/類比轉換。
本發明主要在此外接式音訊裝置40中設置一記憶體控制單元407,此例中,外接式音訊裝置40直接利用記憶體控制單元407在電路設計上整合原裝置內的各記憶體,記憶體控制單元407可在電路上直接連接至原用於介面控制單元401的第一記憶體471與音訊介面模組405中暫存數位/類比轉換訊號的第二記憶體472;或是利用一個電路模組,將各記憶體整合於其中。如上所述,當外接式音訊裝置40在處理數位訊號時,應用於音訊介面模組405的第二記憶體472則為閒置,記憶體控制單元407即為共享模式,記憶體控制單元407可整合第一記憶體471與第二記憶體472;若外接式音訊裝置40為處理類比訊號時,則記憶體控制單元407則啟動獨立工作模式,即第一記憶體471與第二記憶體472分別獨立工作於介面傳遞資料的暫存記憶體,與訊號轉換時的暫存記憶體。
在特定實施態樣下,外接式音訊裝置會設置有微控制單元(MCU),在原本音訊處理之外,能提供更多訊號處理的功能,如音量控制、類比/數位音訊轉換、電源管理等。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形成上述第三圖與第四圖中音訊介面模組之電路,或是執行此音訊介面模組中類比/數位訊號轉換的電路,則可包括於此微控制單元中,並應用了此微控制單元原本所應用的暫存記憶體。
標準的微控制單元架構都會內含256Bytes以上的資料記憶體(RAM),本發明即提出如第五圖所示的架構示意圖,透過記憶體控制單元509共享介面控制單元501中的第一記憶體591與微控制單元505的第二記憶體592。
如第五圖所示之外接式音訊裝置50,其一端透過介面控制單元501連接電腦系統52,一端則透過音訊介面單元507連接外部音源或是輸出裝置(54)。在外接式音訊裝置50中,透過匯流排503電性連接介面控制單元501、微控制單元505、音訊介面單元507與記憶體控制單元509,此例中,記憶體控制單元509整合了原於介面控制單元501用於暫存資料的第一記憶體591,與原內建於微控制單元505的第二記憶體592,同樣具有共享模式,能共享兩記憶體空間,獨立工作模式則是為兩記憶體為獨立工作。
在外接式音訊裝置50工作之時,微控制單元505將可用於類比/數位訊號轉換,經轉換的訊號經匯流排503,透過音訊介面單元507傳遞出去;同樣可透過音訊介面單元507接收音訊54後,經微控制單元505轉換,由介面控制單元501傳遞置電腦系統52。在共享模式下,每筆資料可以使用的記憶體更大,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記憶體控制單元509分配兩個記憶體591, 592的位址匯流排(address bus)與資料匯流排(data bus),控制資料寫入的位址。
應用本發明外接式音訊裝置的訊號處理方法可參閱第六圖所示為的流程圖,透過此外接式音訊裝置接收來自電腦系統的訊號(步驟S601),由於主要實施例多為透過USB 介面連線,故會先經過介面控制單元進行訊號轉換,以轉換訊號為符合特定介面規格的訊號,其他亦可適用於1394、乙太網路、HDMI等串列式(serial link)的連接介面,而且多半以封包(packet)型態作為資料傳輸的最小單位的數位連接介面(步驟S603)。
接著,透過記憶體控制單元判斷記憶體使用狀態(步驟S605),判斷此外接式音訊裝置中各記憶體的使用情形,包括判斷是否被佔用於其他應用上,如暫存數位/類比轉換的資料,或是被用於其他用途(步驟S607),如果欲共享的記憶體被佔用(是),可能被用於數位/類比轉換時的暫存記憶體,則視為一般獨立工作模式,各記憶體並不共享,音訊處理則如步驟S609所示,針對單一記憶體(如原介面控制單元的暫存記憶體)定址,並執行步驟S611寫入資料、數位/類比音訊轉換(步驟S613)與輸出音訊(類比)(步驟S615)。
若是經記憶體控制單元判斷記憶體可用於共享,此可以輸出數位音訊至外部為例,則接著執行定址共享記憶體(步驟S617),由於可用的記憶體增加,故每筆資料可增加,透過記憶體控制單元對各記憶體定址,如此可平均寫入或讀取50%的資料,或是循序寫入共享之各記憶體位址,也就是填滿第一記憶體之後,再繼續填入第二記憶體。本發明所提出的方法只需要分別控制記憶體的資料匯流排,不需要分別處理位址匯流排,降低了設計的複雜度。
接著對各記憶體依位址寫入資料(步驟S619),並輸出音訊(步驟S621)。
而第七圖所示之訊號處理方法為接收自外部類比音源輸入的實施例流程圖。
步驟之初接收輸入自外部音源的音訊,如自麥克風輸入的類比訊號,或是其他音源裝置輸入的數位訊號(步驟S701),若輸入訊號為數位訊號,由於接收端為電腦系統,則無需執行類比數位訊號轉換;若輸入訊號為類比訊號,則接著經此外接式音訊裝置執行類比數位訊號轉換(ADC)(步驟S703),轉換為數位訊號,接著透過記憶體控制單元偵測所整合的裝置內各記憶體的使用狀態(步驟S705),並判斷出是否欲共享的記憶體有被佔用(步驟S707)。
若是判斷該記憶體被佔用(是),表示該記憶體正在運作中,如正使用於暫存其他資料,則無法共享,記憶體控制單元即針對單一記憶體定址(如介面控制單元的暫存記憶體)(步驟S711),之後寫入資料(步驟S713)並輸出至電腦系統(步驟S715)。
若判斷欲共享的記憶體並沒有被佔用(否),則針對各可共享的記憶體定址(步驟S709),之後寫入資料(步驟S713),如上所述,可平均分配共享之記憶體位址以寫入資料,或是循序寫入,當使用原第一記憶體時,再利用第二記憶體的空間寫入資料,最後輸出至電腦系統(步驟S715)。
值得一提的是,在實際實施時,上述具有微控制單元的外接式音訊裝置能透過微控制單元選擇第二記憶體中可共享的記憶體容量,並新增加特殊功能暫存器(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SFR)來設定共享記憶體的位址。
之後控制韌體參數,把暫存的變數如參數USB Descriptor放在這區塊的暫存記憶體,在沒有USB ISO Transfer時,共享的暫存記憶體是由此微控制單元作讀取或是寫入的動作;或是,當USB ISO Transfer工作時,微控制單元會將記憶體控制單元(或稱仲裁器)使用權切給介面控制單元使用。
綜上所述,本發明為一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主要是在上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中設置一記憶體控制單元,能判斷是否可引用共享記憶體,在此架構下可以不用額外增加記憶體大小,卻可以透過記憶體共享的機制增加音效的資料量,進而提升音質。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示內容所為之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外接式音訊裝置‧‧‧10
電腦‧‧‧12
耳機插孔‧‧‧15
麥克風插孔‧‧‧18
電腦系統‧‧‧12
類比音訊‧‧‧14
數位音訊‧‧‧16
介面控制器‧‧‧101
匯流排‧‧‧103
音訊介面模組‧‧‧105
記憶體‧‧‧111, 115
類比音訊介面單元‧‧‧113
數位音訊介面單元‧‧‧117
外接式音訊裝置‧‧‧30
電腦系統‧‧‧32
介面控制單元‧‧‧301
匯流排‧‧‧303
音訊介面模組‧‧‧307
數位音訊介面單元‧‧‧371
類比音訊介面單元‧‧‧373
記憶體控制單元‧‧‧309
記憶體‧‧‧331, 351
數位訊號‧‧‧34
類比訊號‧‧‧36
外接式音訊裝置‧‧‧40
電腦系統‧‧‧42
介面控制單元‧‧‧401
匯流排‧‧‧403
音訊介面模組‧‧‧405
數位音訊介面單元‧‧‧451
類比音訊介面單元‧‧‧453
記憶體控制單元‧‧‧407
第一記憶體‧‧‧471
第二記憶體‧‧‧472
外接式音訊裝置‧‧‧50
電腦系統‧‧‧52
介面控制單元‧‧‧501
匯流排‧‧‧503
微控制單元‧‧‧505
音訊介面單元‧‧‧507
音訊‧‧‧54
記憶體控制單元‧‧‧509
第一記憶體‧‧‧591
第二記憶體‧‧‧592
第一圖係為習知技術外接式音訊裝置與電腦連接示意圖;第二圖係為習知技術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電路方塊示意圖;第三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實施例之一電路方塊示意圖;第四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實施例之二 電路方塊示意圖;第五圖所示為本發明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實施例之三電路方塊示意圖;第六圖所示為本發明利用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之實施例之一流程圖;第七圖所示為本發明利用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之實施例之二流程圖。
外接式音訊裝置‧‧‧30
電腦系統‧‧‧32
介面控制單元‧‧‧301
匯流排‧‧‧303
音訊介面模組‧‧‧307
數位音訊介面單元‧‧‧371
類比音訊介面單元‧‧‧373
記憶體控制單元‧‧‧309
記憶體‧‧‧331, 351
數位訊號‧‧‧34
類比訊號‧‧‧36

Claims (26)

  1. 一種外接式音訊裝置,包括有:一介面控制單元,係透過一連接介面電性連接至一電腦系統,電性連接一暫存來往訊號的第一記憶體;一音訊介面模組,係電性連接該介面控制單元,於接收訊號後進行數位/類比訊號之轉換,電性連接一暫存轉換訊號的第二記憶體,並藉以輸出或接收類比與數位之音頻訊號;以及一記憶體控制單元,係電性連接該第一記憶體與該第二記憶體,用於支配該第一記憶體與該第二記憶體間的使用空間,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單元之運作狀態包括一共享模式與一獨立工作模式;當該記憶體控制單元於該第二記憶體為閒置時,啟動該共享模式,此時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該第一記憶體及該第二記憶體的位址匯流排內容相同,在共享模式下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適用於以更高頻率的取樣頻率或以更長的字元長度讀取或寫入資料;當該第二記憶體非為閒置時,啟動該獨立工作模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音訊介面模組包括一類比音訊介面單元與一數位音訊介面單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音訊介面模組透過該類比音訊介面單元與該數位音訊介面單元,經過一或多個輸出入埠連接外部類比或是數位的音源或是音訊接收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透過該類比音訊介面單元執行數位/類比訊號之轉換。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介面控制單元為一通用序列匯流排(USB)的控制電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通用序列匯流排的控制電路透過一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電性連接該電腦系統。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當該記憶體控制單元於該音訊介面模組運作類比/數位訊號轉換時,即判斷該第二記憶體非為閒置,因此啟動該獨立工作模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單元係僅控制該裝置內各記憶體的資料匯流排,並分配各記憶體的位址匯流排與資料匯流排,控制資料寫入的位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第一記憶體與該第二記憶體為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音訊介面模組透過其中之一微控制單元執行類比數位訊號轉換。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其中該記憶體控制單元在電路設計上整合該外接式音訊裝置內的該第一記憶體與該第二記憶體。
  12. 一種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包括有:接收來自一電腦系統的訊號;轉換該訊號為符合特定介面規格的訊號;判斷該外接式音訊裝置中第一記憶體及第二記憶體的使用狀態,係透過該外接式音訊裝置內的記憶體控制單元判斷;其中該第一記憶體係位於該外接式音訊裝置的介面控制單元中,且該第二記憶體係位於該外接式音訊裝置的音訊介面模組中;若欲共享的該第二記憶體被其他應用的資料佔用,則該記憶體控制單元啟動一獨立工作模式,接著針對單一記憶體定址、寫入資料至該記憶體;並輸出音訊;若欲共享的該第二記憶體未被佔用,則該記憶體控制單元啟動一共享模式;該記憶體控制單元對共享之記憶體定址,此時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該第一記憶體及該第二記憶體的位址匯流排內容相同,在共享模式下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適用於以更高頻率的取樣頻率或以更長的字元長度讀取或寫入資料;經記憶體仲裁後寫入資料;以及輸出音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該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該電腦系統之連接介面為一串列式的連接介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 處理方法,其中該連接介面為一USB介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透過該記憶體控制單元控制該外接式音訊裝置中各記憶體的資料匯流排,並分配各記憶體的位址匯流排與資料匯流排,執行定址。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於該共享模式下,利用一新增加之特殊功能暫存器設定共享模式下的該第一及第二記憶體的位址,資料平均寫入各記憶體。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於該共享模式下,利用一新增加之特殊功能暫存器設定共享模式下的該第一及第二記憶體的位址,資料循序寫入各記憶體。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於該外接式音訊裝置運作於類比/數位訊號轉換時,該欲共享的該第二記憶體即被佔用,此時運作於該獨立工作模式。
  19. 一種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包括有:接收音訊;若該音訊為數位訊號,則無需執行類比數位訊號轉換;若該音訊為類比訊號,則執行類比數位訊號轉換;偵測該外接式音訊裝置內所欲整合的第一記憶體及第二記憶體的使用狀態,係透過該外接式音訊裝置內的一記憶體控制單元判斷,其中該第一記憶體係位 於該外接式音訊裝置的介面控制單元中,且該第二記憶體係位於該外接式音訊裝置的音訊介面模組中;判斷是否欲共享的該第二記憶體有被佔用;若是判斷該第二記憶體被佔用,該記憶體控制單元啟動一獨立工作模式,即針對單一記憶體定址;寫入資料;並輸出至一電腦系統;若判斷欲共享的該第二記憶體並沒有被佔用,該記憶體控制單元啟動一共享模式,該記憶體控制單元針對各可共享的記憶體定址,此時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該第一記憶體及該第二記憶體的位址匯流排內容相同,在共享模式下每次讀取或寫入資料時適用於以更高頻率的取樣頻率或以更長的字元長度讀取或寫入資料;經記憶體仲裁後寫入資料;以及輸出至該電腦系統。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該音訊係由一外部音源所產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係透過一記憶體控制單元執行偵測、定址各記憶體的工作。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透過該記憶體控制單元控制該外接式音訊裝置中各記憶體的資料匯流排,並分配各記憶體的位址匯流排與資料匯流排,執行定址。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於欲共享的該第二記憶體未被佔用時,利用一新增加之特殊功能暫存器設定共享模式下的該第一及第二記憶體的位址。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資料係平均寫入共享模式下的該第一及第二記憶體。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資料係循序寫入共享模式下的該第一及第二記憶體。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外接式音訊裝置之訊號處理方法,其中於該外接式音訊裝置運作於類比/數位訊號轉換時,該欲共享的該第二記憶體即被佔用。
TW097139541A 2008-10-15 2008-10-15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TWI423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39541A TWI423119B (zh) 2008-10-15 2008-10-15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US12/385,816 US20100094440A1 (en) 2008-10-15 2009-04-21 Externally-connected audi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audio signal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7139541A TWI423119B (zh) 2008-10-15 2008-10-15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5428A TW201015428A (en) 2010-04-16
TWI423119B true TWI423119B (zh) 2014-01-11

Family

ID=4209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9541A TWI423119B (zh) 2008-10-15 2008-10-15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094440A1 (zh)
TW (1) TWI4231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6940B (zh) * 2009-05-25 2012-0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无线数据终端通用串行总线音频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058334A1 (en) * 2012-10-09 2014-04-17 Google Inc. Usb audio and power transmission
CN109243477A (zh) * 2018-10-17 2019-01-18 杭州兆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音频转接盒
CN109819108B (zh) * 2019-01-04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整驱动参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R3113761B1 (fr) * 2020-08-27 2023-02-10 Thales Sa Module d'aquisition et de restitution audio integre sous forme de composant electronique
TWI779530B (zh) * 2020-12-10 2022-10-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音訊控制電路及相關的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7322A1 (en) * 2002-11-29 2004-06-03 Daniel Mullig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shared memory within a multiple function device
TWI224733B (en) * 2003-10-24 2004-12-01 Via Tech Inc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memory access of sharing bu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94099B2 (en) * 2007-01-16 2010-04-06 Advanced Risc Mach Ltd Memory controller having an interface for providing a connection to a plurality of memory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07322A1 (en) * 2002-11-29 2004-06-03 Daniel Mulliga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shared memory within a multiple function device
TWI224733B (en) * 2003-10-24 2004-12-01 Via Tech Inc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memory access of sharing bu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094440A1 (en) 2010-04-15
TW201015428A (en) 201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3119B (zh) 外接式音訊裝置與訊號處理方法
EP2927814B1 (en) Tunneling messages between two or more devices using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US7984246B1 (en) Multicore memory management system
JP2005050324A (ja) インタフェース変換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94304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serving memory power using dynamic memory I/O resizing
JPH1153169A (ja) 低電力で相互接続の簡単な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及びメモリー・インターフェース
US11657011B2 (en) Avalon-to-Axi4 bus conversion method
JP2008003711A (ja) メモリシステム及びメモリモジュール
US79966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artially accessing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US20080040517A1 (en) 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ler
RU2417414C2 (ru)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е записи по каналу адреса
US20090138673A1 (en) Internal memory mapped external memory interface
CN110765065A (zh) 片上系统
US721001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memor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1763237B (zh) 外接式音讯装置与讯号处理方法
US2005022313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cessor
KR20070056864A (ko) 광대역 스테레오 코덱 인터페이스에서 재설정 가능한송수신 선입선출 구조의 이용 방법 및 장치
WO2006012771A1 (fr) Unite de commande hdlc multi-canal
CN117033267B (zh) 混合存储主控制器及混合存储器
CN214278936U (zh) 一种mcbsp和usb转换控制板卡
EP3726393B1 (en) Host communication circuit, client communication circuit, communication system, sound reproducing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2057911A1 (zh) 一种缓冲器、存储器设备和内存总线信号处理方法
US8139615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KR20120139129A (ko) 네트워크 메모리 접근 장치 및 방법
JP3596798B2 (ja) 2ビット/4ビット・エンコーダを持つレジスタ・ファイル・ア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