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1838B -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1838B
TWI421838B TW100120762A TW100120762A TWI421838B TW I421838 B TWI421838 B TW I421838B TW 100120762 A TW100120762 A TW 100120762A TW 100120762 A TW100120762 A TW 100120762A TW I421838 B TWI421838 B TW I4218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cklight module
light emitting
conductive l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0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50660A (en
Inventor
Fu Cheng Hsieh
Yu Hsiang Huang
Yueh Pao Lee
Wen Ti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20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1838B/zh
Priority to CN201110215106XA priority patent/CN10228770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50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50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1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1838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尤指一種顯示裝置及其可降低電路板面積需求之背光模組。
平面顯示裝置(Flat Panel Display;FPD)是目前廣泛使用的顯示器,其具有外型輕薄、省電以及低輻射等優點,故被廣泛地應用於電腦螢幕、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平面電視等電子產品上。平面顯示裝置的工作原理係藉由改變畫素的透光性配合背光模組所提供的光源以顯示影像。亦即,背光模組係為平面顯示裝置執行顯示運作的關鍵性元件。第1圖為習知背光模組的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習知背光模組100包含背板101、設置於背板101之第一板面的複數發光單元(未顯示)、以及設置於背板101之第二板面的印刷電路板110,其中印刷電路板110具有複數電流匯流(current sink)單元111與直流/直流轉換器112。複數發光單元係透過導電線190,例如軟排線(Flexible Flat Cable;FFC)而連接至印刷電路板110,通常背板101具有複數開口120,而每一導電線190即穿過對應開口120以連接印刷電路板110與對應發光單元。然而,隨著顯示面板尺寸的加大,導電線190的數目會因發光單元數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為配合發光單元排列,所以印刷電路板110的面積就要隨之顯著加大,如此會導致高生產成本。此外,若具電流匯流單元111與直流/直流轉換器112之印刷電路板110在背板101之第二板面佔用過多空間,則會限縮具其他功能單元之電路板的設置空間,造成設計不便。
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一種背光模組,其包含一背板、至少一發光單元、一第一電路板、以及一第二電路板。該至少一發光單元係設置於該背板之一板面。該第一電路板具有至少一電流匯流單元,每一電流匯流單元係電連接於對應發光單元。該第二電路板具有一電連接於該至少一電流匯流單元的直流/直流轉換器。
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揭露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具有畫素陣列的顯示面板以及一用來提供背光源以配合畫素陣列呈現畫面的背光模組。該背光模組包括一背板、至少一發光單元、一第一電路板、以及一第二電路板。該至少一發光單元係設置於該背板之面向該顯示面板的板面。該第一電路板具有至少一電流匯流單元,每一電流匯流單元係電連接於對應發光單元。該第二電路板具有電連接於該至少一電流匯流單元的直流/直流轉換器。
下文依本發明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特舉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但所提供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涵蓋的範圍。
第2圖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基本架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顯示裝置200包含顯示面板210與背光模組230,其中顯示面板210具有畫素陣列215,背光模組230係用來提供背光源以配合畫素陣列215呈現畫面。第3圖與第4圖分別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230的第一實施例俯視及仰視示意圖,第5圖為沿第4圖中的A-A線之剖面示意圖。如第3~5圖所示,背光模組230_1包含背板240、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251、至少一第一導電線291、第一電路板260、第二電路板270、第二導電線292、以及第四電路板275。背板240具有面向第2圖之顯示面板210的第一板面241及反向於第一板面241的第二板面242。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251係設置於背板240之第一板面241。第一電路板260、第二電路板270及第四電路板275係設置於背板240之第二板面242,電路板可以例如是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
第一電路板260具有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每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係透過對應第一導電線291而電連接於對應第一發光單元251。在第3~5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背板240具有至少一第一開口245,而每一第一導電線291即穿過對應第一開口245以連接對應第一發光單元251與第一電路板260。在另一實施例中,背板240可省略第一開口245,而每一第一導電線291係繞過鄰近第一電路板260的背板240側緣以連接對應第一發光單元251與第一電路板260。第二電路板270具有電連接於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的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用以將一直流電壓轉換為適用於驅動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以及第一發光單元251之另一直流電壓。第二導電線292係用來將第一電路板260連接至第二電路板270,據以將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電連接至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第四電路板275具有電連接於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的電源供應器276。請注意,電源供應器276並不限於供電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亦可供電第2圖之顯示裝置200的其他電子元件。
由於每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僅具簡單電路,故可設置於相當小之電路板空間,而配合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之排列佈局所設計的第一電路板260,在背板240之第二板面242就可只佔用狹窄的邊緣區域。第二電路板270的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可透過第二導電線292電連接到第一電路板260,再透過第一電路板260上之導電走線傳輸電源至每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此外,第二電路板270基本上只需提供佈局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之電路所需面積,故第二電路板270之長度/寬度可顯著小於背板240之長度/寬度。亦即,設置於背板240之第二板面242的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與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所需的電路板面積可顯著小於上述習知印刷電路板110之面積。換句話說,本發明背光模組231_1的架構可避免習知技術將電流匯流單元111與直流/直流轉換器112設置於同一印刷電路板110而顯著浪費電路板面積,據以降低生產成本,並可節省第二板面242之空間以方便設置具其他功能單元的電路板(譬如具電源供應器276的第四電路板275)。
第6圖與第7圖分別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230的第二實施例俯視及仰視示意圖。如第6圖與第7圖所示,背光模組230_2包含背板340、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251、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252、至少一第一導電線291、至少一第三導電線293、第一電路板260、第二電路板270、第三電路板280、第二導電線292、第四導電線294、以及第四電路板275。背板340具有面向第2圖之顯示面板210的第一板面341及反向於第一板面341的第二板面342。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251與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252係設置於背板340之第一板面341。第一電路板260、第二電路板270、第三電路板280及第四電路板275係設置於背板340之第二板面342。
背光模組230_2基本上類似於第3~5圖所示的背光模組230_1,主要差異在於另包含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252、至少一第三導電線293、第三電路板280及第四導電線294。第三電路板280具有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每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係透過對應第三導電線293而電連接於對應第二發光單元252。在第6圖與第7圖所示的實施例中,背板340具有至少一第二開口246,而每一第三導電線293即穿過對應第二開口246以連接對應第二發光單元252與第三電路板280。在另一實施例中,背板340可省略第二開口246,而每一第三導電線293係繞過鄰近第三電路板280的背板340側緣以連接對應第二發光單元252與第三電路板280。第四導電線294係用來將第三電路板280連接至第二電路板270,據以將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電連接至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也就是說,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與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均電連接至第二電路板270之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
同理,由於每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僅具簡單電路,故可設置於相當小之電路板空間,而配合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之排列佈局所設計的第三電路板280,在背板340之第二板面342就可只佔用狹窄的邊緣區域。因此,第一電路板260與第三電路板280係設置於第二板面342之兩對向的狹窄邊緣區域。基於上述說明可知,設置於背板340之第二板面342的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及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271所需的電路板面積仍可顯著小於習知印刷電路板110之面積,據以降低生產成本,並可節省第二板面342之空間以方便設置具其他功能單元的電路板(譬如具電源供應器276的第四電路板275)。
第8圖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230的第三實施例仰視示意圖。第8圖所示之背光模組230_3係類似於第6圖與第7圖所示之背光模組230_2,主要差異在於將第二電路板270置換為第二電路板370,並將第四電路板275置換為第四電路板375。設置於背板440之第二板面442的第二電路板370具有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371與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372。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371係透過第二導電線292而電連接於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372係透過第四導電線294而電連接於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設置於背板440之第二板面442的第四電路板375具有電源供應器376,且電源供應器376係電連接於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371與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372。請注意,電源供應器376並不限於供電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371與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372,亦可供電第2圖之顯示裝置200的其他電子元件。由於第二電路板370只需提供佈局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371與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372之電路所需面積,故設置於背板440之第二板面442的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261、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281、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371及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372所需的電路板面積仍可顯著小於上述習知印刷電路板110之面積,據以降低生產成本,並可節省第二板面442之空間以方便設置具其他功能單元的電路板(譬如具電源供應器376的第四電路板375)。
請注意,本發明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並不限於上述基於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及/或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的結構設計,而可延伸至基於更多組發光單元配合更多組電流匯流單元之設計。總之,本發明係將至少一電流匯流單元與直流/直流轉換器分別設置於不同電路板以避免浪費電路板面積,從而降低生產成本,並可騰出較多板面空間以方便設置具其他功能單元的電路板。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具有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背光模組
101...背板
110...印刷電路板
111...電流匯流單元
112...直流/直流轉換器
120...開口
190...導電線
200...顯示裝置
210...顯示面板
215...畫素陣列
230、230_1、230_2、230_3...背光模組
240、340、440...背板
241、341...第一板面
242、342、442...第二板面
245...第一開口
246...第二開口
251...第一發光單元
252...第二發光單元
260...第一電路板
261...第一電流匯流單元
270、370...第二電路板
271、371...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
275、375...第四電路板
276、376...電源供應器
280...第三電路板
281...第二電流匯流單元
291...第一導電線
292...第二導電線
293...第三導電線
294...第四導電線
372...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
第1圖為習知背光模組的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基本架構示意圖。
第3圖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的第一實施例俯視示意圖。
第4圖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的第一實施例仰視示意圖。
第5圖為沿第4圖中的A-A線之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的第二實施例俯視示意圖。
第7圖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的第二實施例仰視示意圖。
第8圖為第2圖之背光模組的第三實施例仰視示意圖。
230_1...背光模組
240...背板
242...第二板面
245...第一開口
260...第一電路板
261...第一電流匯流單元
270...第二電路板
271...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
275...第四電路板
276...電源供應器
291...第一導電線
292...第二導電線

Claims (18)

  1. 一種背光模組,其包含:一背板,具有一第一板面;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第一板面;一第一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具有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分別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以及一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具有一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背光模組,還包含:至少一第一導電線,每一第一導電線電連接於對應的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與該第一電路板間;以及一第二導電線,電連接於該第一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間。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背板還包含一反向於該第一板面的第二版面,且該第一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係設置於該第二板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導電線係穿過該背板之至少一第一開口以連接該對應的第一發光單元與該第一電路板。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背光模組,還包含: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設置於該第一板面;以及一第三電路板,設置於該第二板面,該第三電路板具有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該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電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且分別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係電連接於該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電路板還包含一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背光模組,還包含:至少一第三導電線,每一第三導電線電連接於對應第二發光單元與該第三電路板間;以及一第四導電線,電連接於該第三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間。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至少一第三導電線係穿過該背板之一第二開口以連接該對應第二發光單元與該第三電路板。
  10. 一種顯示裝置,其包含:一顯示面板,具有一畫素陣列;以及一背光模組,用來提供背光源以配合該畫素陣列呈現畫面,該背光模組包含:一背板,具有一面向該顯示面板的第一板面;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設置於該第一板面;一第一電路板,該第一電路板具有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分別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以及一第二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具有一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一電流匯流單元。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還包含:至少一第一導電線,每一第一導電線電連接於對應的該至少一第一發光單元與該第一電路板間;以及一第二導電線,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一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間。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還包含一第四電路板,該第四電路板具有一電源供應器電連接於該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以及該背板還包含一反向於該第一板面的第二板面,且該第一電路板,該第二電路板及該第四電路板係設置於該第二板面。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一導電線係穿過該背板之至少一第一開口以連接該對應第一發光單元與該第一電路板。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還包含: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設置於該第一板面;以及一第三電路板,設置於該第二板面,該第三電路板具有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該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電連接於該第二電路板且分別電連接於該至少一第二發光單元。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係電連接於該第一直流/直流轉換器。
  16.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電路板還包含一第二直流/直流轉換器電連接於該電源供應器與該至少一第二電流匯流單元。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還包含:至少一第三導電線,每一第三導電線電連接於對應第二發光單元與該第三電路板間;以及一第四導電線,電連接於該第三電路板與該第二電路板間。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至少一第三導電線係穿過該背板之至少一第二開口以連接該對應第二發光單元與該第三電路板。
TW100120762A 2011-06-14 2011-06-14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TWI4218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0762A TWI421838B (zh) 2011-06-14 2011-06-14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CN201110215106XA CN102287708B (zh) 2011-06-14 2011-07-26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0762A TWI421838B (zh) 2011-06-14 2011-06-14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50660A TW201250660A (en) 2012-12-16
TWI421838B true TWI421838B (zh) 2014-01-01

Family

ID=4533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0762A TWI421838B (zh) 2011-06-14 2011-06-14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87708B (zh)
TW (1) TWI42183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8376A1 (en) * 2003-12-15 2005-06-16 Li Jeff 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he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20090015778A1 (en) * 2007-07-13 2009-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142187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Park Dong Se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10116256A1 (en) * 2007-06-22 2011-05-19 Cho Joo-Woan Backlight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8376A1 (en) * 2003-12-15 2005-06-16 Li Jeff 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he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20110116256A1 (en) * 2007-06-22 2011-05-19 Cho Joo-Woan Backlight assembly
US20090015778A1 (en) * 2007-07-13 2009-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00142187A1 (en) * 2008-12-09 2010-06-10 Park Dong Seo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50660A (en) 2012-12-16
CN102287708B (zh) 2013-04-24
CN102287708A (zh)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70924B2 (en)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158059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using same
TWI402577B (zh) 具有雙面出光結構之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05590613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0546807B2 (en) Chip on file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430261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7403827B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120050647A1 (en) Light emitting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4297963A (zh) 一种用于防止acf胶溢出到显示区的引线结构及方法
JP2012134496A (ja) Led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803129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tablet computer having a chassis fastening member that receives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KR2013002120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8888350B2 (en) Light source assembly and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US20180102097A1 (en) Display device
US939208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2937263B (zh)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JP2006324355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電子部品搭載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0365477C (zh) 平面显示装置
TWI421838B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KR10133077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용 인쇄회로기판
US881074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40085859A1 (en) Camera Light Source Mounting Structures
CN203560778U (zh) 一种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TWI504993B (zh) 背光單元及包含該背光單元的顯示裝置
KR20180073774A (ko)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