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3391B - 在多載波通訊系統中之引導頻信號集管理 - Google Patents

在多載波通訊系統中之引導頻信號集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3391B
TWI413391B TW098116773A TW98116773A TWI413391B TW I413391 B TWI413391 B TW I413391B TW 098116773 A TW098116773 A TW 098116773A TW 98116773 A TW98116773 A TW 98116773A TW I413391 B TWI413391 B TW I4133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coverage area
pilot frequency
frequency signal
signal s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67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8204A (en
Inventor
Ramin Rezaiifar
Christopher G Lott
Donna Ghosh
Peter J Black
Rashid Ahmed A Attar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082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82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3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33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escription

在多載波通訊系統中之引導頻信號集管理 根據專利法規定要求優先權
本專利申請案請求2008年5月20日提出申請的、名稱為「Hand-in and Hand-out Procedures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的美國臨時申請案No. 61/054,762的優先權,該申請案已轉讓給本申請案的受讓人,故明確地通過引用併入本申請案。
本發明概括而言涉及通訊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非均勻多載波通訊系統的引導頻信號集管理。
在無線網路中,如無線蜂巢網路中,網路服務供應商一般部署最少數量的頻寬,來向指定地理範圍的終端用戶提供服務覆蓋。前述最少數量的頻寬有時稱為覆蓋載波。隨著用戶需求的增加,網路服務供應商增加額外的頻寬來提高容量,以滿足需求。額外的頻寬有時稱為容量載波。為了滿足更多的用戶需求,可以額外部署多於一個的容量載波。可布置容量載波來覆蓋整個地理範圍,或者一個地點一個地點地覆蓋。對於後者,建立有時稱為熱點的額外的覆蓋區域來提供覆蓋擴展和容量。引入熱點將會產生非均勻、多載波部署的通訊網路。
可以根據前述需求來建立熱點。儘管如此,這些熱點通常採用多於一種載波頻率來進行服務。因此,用戶設備需要能夠在不同頻率之間進行轉換。至今,尚未有任何令人滿意的方案可提供任何無縫的轉換。例如,在由單載波設備進行的典型的頻率間切換中,要求先將當前由一種頻率執行的通訊會話中斷,然後通訊設備才能夠繼續進行由另一頻率執行的通訊會話。該轉換會產生資料丟失。另外,被中斷的轉換對用戶體驗將產生負面影響。
因此,在多載波通訊系統中存在著提供從一種頻率到另一種頻率的無縫轉換的需要。
在部署了空間非均勻頻率通道以產生各種通訊區域的無線通訊系統中,對從額外的覆蓋區域產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進行引導頻信號集管理,係基於從多個引導頻信號中識別預先選擇的信號集並確定是否滿足預定的準則。該無線通訊系統可以採用具有各種結構的蜂巢無線系統。一種這樣的結構可以包括具有相同數量載波的巨集細胞服務區(macro-cell)、具有非均勻數量載波的巨集細胞服務區,或者巨集細胞服務區、微微細胞服務區(pico-cell)、遠端無線電裝置前端(remote radio-head)、中繼器等進行組合的異構部署。本發明還可以實現為不同的通訊實體中的硬體和軟體。
根據下面的詳細說明並結合附圖,這些和其他特徵以及益處對於本領域技藝人士將會變得顯而易見,在附圖中相同的參考標號表示相同的部分。
下面給出的描述用於使本領域一般技藝人士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下面的描述中出於說明的目的給出了許多細節。應當理解,本領域技藝人士將認識到,本發明可以不使用這些具體細節來實施。在其他實例中,習知的結構和程序未進行詳細說明,以避免由於不必要的細節而使本發明的描述難於理解。因此,本發明並不意在限制於所示出的實施例,而是與本申請案揭示的原則和特徵的最廣範圍相一致。
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為了簡明及清楚的原因,使用了與1x演進資料最佳化(1xEV-DO)標準相關聯的術語,該標準由國際電信聯盟(ITU)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下公布。應當注意,本發明還適用於其他技術,例如與寬頻分碼多工存取(WC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等有關的技術以及相關標準。與不同技術相關聯的術語不盡相同。例如,取決於所考慮的技術,1xEV-DO標準中使用的存取終端(AT)有時可稱為行動站、用戶終端、用戶單元、用戶設備等。同樣地,1xEV-DO標準中使用的存取節點(AN)有時可稱為存取點、基地台、節點B等等。注意,在適當的情形下,不同的術語用於不同的技術。
網路部署通常依據用戶需求來進行定制。例如,隨著需求增加,網路服務供應商可向現有網路添加額外的硬體或頻寬。硬體的增加可以以增加額外的覆蓋區域的形式進行。這種區域可通過細胞服務區分裂或部署額外的網路節點來產生,這些額外的網路節點採用各種名稱,例如熱點、微微細胞服務區、毫微微細胞服務區(femto-cell)、中繼器等。採用前述額外的頻寬或硬體節點的網路部署通常稱為異構部署。圖1是一個未按比例繪出而只是作為示意性表示的簡化圖,其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來布置的具有多載波異構部署的網路。
在圖1中,用參考標號10來表示整個多載波通訊系統。在系統10中,具有基礎設施實體,稱為基地台12,其基本上是具有能夠與多個AT進行無線通訊的收發機的地面站,其中多個AT中的一個在圖1中示為AT 14。基地台12由另一個基礎設施通訊實體來控制,稱為基地台控制器(BSC)13。BSC 13可以控制多個通訊實體,例如圖1中所示的基地台12。下文中,與其他通訊實體(例如基地台12)耦合的BSC 13統稱為存取網路(AN)15。
在該實例中基地台12向三個扇區提供無線通訊覆蓋,即扇區16、18和20。依照1xEV-DO標準的操作,扇區16、18和20中的每一個都分配有唯一的PN(假性隨機雜訊)序列,用於與用戶進行通訊。
如前面所述,為了增加資料吞吐率並使信號干擾最小,基地台12可以是多載波基地台。即,基地台12和網路100中的其他基礎設施實體可以通過多個頻帶與諸如AT 14的AT進行通訊。在本說明書和所附請求項中,術語「多個」表示多於一個。
圖2以圖形方式示出了對於系統10中的網路服務供應商可用的頻帶譜,作為用來攜帶與用戶進行交換的資料的載波頻率。例如,如圖2中所示,向網路10的服務供應商分配了4個載波頻帶,如圖所示其中心頻率以f1-f4來標記。
在網路10中,除基地台12以外,服務供應商還可以具有如前述來部署的額外的覆蓋區域。額外的覆蓋區域有各種名稱,例如熱點、微微細胞服務區,毫微微細胞服務區等。在該實例中,網路操作可以使用前述4個頻帶中的任意一個或其組合來產生各種額外的區域。
在這些額外的覆蓋區域中,服務供應商部署一或多個載波,通過頻帶的空間重用使得與其他扇區的干擾降低。即,如果鄰近範圍內沒有使用相同頻帶的其他扇區、細胞服務區或額外的覆蓋區域,那麽在一個位置使用的頻帶可在另一位置進行重用。
一般地,額外的覆蓋區域是一個指定範圍,其中額外的載波被添加到至少一個現有載波之上,其中現有載波在額外的覆蓋區域建立以前就在使用。可將多個額外的載波添加到額外的覆蓋區域。同樣地,多個現有載波可預先存在於額外的覆蓋區域中。此外,可以將每個載波(不論是額外的或是預先存在的)進一步進行分裂並採用不同的PN序列進行區分。下面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描述了額外的覆蓋區域的若干實例。注意,這些實例僅僅是作為說明,而不應當被解釋為限制。
下面將參考圖2結合圖1來進行說明。假定基地台12使用中心頻率為f1的頻帶產生可由AT存取的、覆蓋所有三個扇區16、18和20的覆蓋範圍。再假定扇區18處於用戶密集分布的市區範圍。為了更好地為扇區18中的用戶進行服務,服務供應商通過收發機17向扇區18分配中心頻率為f4的頻帶,並產生如圖1中所示的額外的覆蓋區域21。取決於地理大小或用戶數目,可以為區域21指定各種術語。在該實例中,將區域21稱為熱點。
由於附近沒有以相同頻帶(即,以f4為中心的頻帶)工作的細胞服務區或扇區,熱點21針對與扇區18中以f1為中心的頻帶相同的固定發射功率增加了覆蓋範圍。換言之,熱點21使用以f4為中心的、未由任何鄰近細胞服務區或扇區所使用的載波頻率。因此,AT使用以f4為中心頻率的載波與熱點21進行資料交換,將會受到較低干擾從而獲得較高的信號與干擾比(SINR)和資料速率。
作為另一實例,假定在另一扇區20具有一用戶密集的局部範圍,例如在購物中心中。為了服務這些用戶,服務供應商可以在扇區20內產生另一通訊覆蓋區域24。在該實例中,區域24稱為微微細胞服務區24。微微細胞服務區24由作為另一基礎設施通訊實體的收發機26進行供電以進行服務,其發射功率比由基地台12的收發機進行供電的扇區20要低。
除了以f1為中心的載波頻帶以外,微微細胞服務區24還以以f2為中心的另一載波頻帶來運行。即,收發機26為多頻率收發機。在此情形下,可以從收發機26產生以f1和f2為中心的兩個載波頻率並進行處理。收發機26用作通訊系統10中的另一通訊實體。在該實例中,收發機26也由BSC 13來控制。
基於前面所述的相同的原因,在微微細胞服務區24中,沒有鄰近的區域或細胞服務區在相同的頻帶(即以f2為中心的頻帶)運行,所以微微細胞服務區24可在以f2為中心的頻帶中具有更好的覆蓋,從而向所有訂閱用戶提供更好的存取。注意,在該實例中,與以f2為中心的頻帶相比,微微細胞服務區24實現為具有較小的以f1為中心的頻帶的覆蓋範圍。原因是由於鄰近扇區(例如來自扇區16、18和20)會對頻率f1而不是f2造成干擾。
由於在現有覆蓋範圍22之上部署額外覆蓋區域,例如區域21和24,因此稱系統10具有異構部署。還存在另一種部署,稱為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將在下面描述。
在系統10中,為了有效地利用通訊資源,較佳地,終端用戶通訊實體(例如AT 14)採用最佳的信號強度與任何細胞服務區進行通訊。常常地,提供最佳信號強度的細胞服務區是在地理上與終端用戶實體最接近的細胞服務區。
下面將參考圖1結合圖2來進行說明。在此實施例中,AT 14還能夠同時處理由多個頻率載波攜帶的信號,包括如圖2中所示以f1-f4為中心的頻帶。AT 14的硬體體系結構也將在下面進行描述。
假定AT 14可在各個細胞服務區和扇區之間漫游,其最初位於圖1中所示的參考標號28所表示的位置。在位置28,AT 14在扇區20的服務覆蓋範圍內,該扇區20工作在以f1為中心的頻帶。
如前面所述,AT 14未被設計成是固定的。當AT 14移動到另一覆蓋範圍時,AT 14可能必須與其他細胞服務區或扇區進行通訊。為了維持服務品質,在服務節點實體之間進行無縫轉換對於諸如AT 14的用戶實體而言是非常希望的。即,系統10的網路服務供應商的目標是當用戶越過細胞服務區和扇區時向用戶提供無縫操作。為此,依照1xEV-DO標準的操作,AT 14在其記憶體中維護活動集(ASET)。對於具有由ASET中的AT 14可達的相關載波的每個扇區或細胞服務區,例如圖1中所示具有以f1為中心的載波頻率的扇區20,細胞服務區標識和頻帶中細胞服務區的引導頻信號強度得以保持。AT 14可達的任何引導頻信號的資訊稱為引導頻信號集。下文中,術語「引導頻信號集」、「引導頻集」以及有時簡稱「集合」可替換地使用。AT 14的ASET中儲存的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稱為候選集。
當預定的準則滿足時,將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ASET。 同樣地,當另一預定的準則滿足時,將引導頻信號集從ASET中删除。例如,當與AT 14進行通訊的載波中的當前細胞服務區或扇區的引導頻信號強度變弱,並且相同或不同頻率的載波中的鄰近細胞服務區或扇區的引導頻信號強度達到預定臨界值時,AT 14可以確定服務細胞服務區或扇區的變化情況正常,然後採取行動來助於該變化。在多載波系統中,例如圖1中示出的系統10中,依照3GPP2 1xEV-DO的空中介面標準第8節的操作,除了細胞服務區或扇區和引導頻信號強度資訊以外,每個細胞服務區或扇區的載波頻率資訊還需要包括在ASET的引導頻集內。
針對特定的實例,返回參考圖1。如前面所述,在位置28,AT 14與扇區20進行通訊,該扇區20在以f1為中心的頻帶下操作。因此,在AT 14的ASET中,其包括引導頻集{20,f1}。在下文中,對於每個引導頻集,括弧內的第一個參數表示扇區或細胞服務區標識,第二個參數表示中心載波頻率值。在下面的描述中,對了清楚和易於描述,扇區或細胞服務區標識是附圖中用於指出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參考標號。
AT 14對其ASET中的每個引導頻集(即候選集)的引導頻信號強度連續地進行監測。候選集是ASET中扇區(或細胞服務區)和頻帶對的列表,其中AT 14出於移動性的目的而對其依賴。在1xEV-DO標準下,當引導頻信號強度值超過某個臨界值時,AT 14使用路由更新協定(RUP)訊息將AT 14能夠接收的所有引導頻集的引導頻信號強度值報告 給AN 15。該臨界值由AN 15來配置。AN 15在接收到RUP訊息時,可以通過向AT 14發送訊務通道分配(TCA)訊息來決定在ASET中添加或删除集合。這些程序的細節在1xEV-DO標準第8節中給出。
假定AT 14正在以圖1中參考標號32所表示的方向接近微微細胞服務區24。在某一時間點,AT 14從微微細胞服務區24接收引導頻信號,即,來自在以f1和f2為中心的頻帶下工作的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收發機26的引導頻信號。在1xEV-DO標準下,如果有AT 14報告的細胞服務區的任一引導頻信號足夠強並超過臨界值,則AN 15使用TCA訊息來指示AT 14將該細胞服務區作為候選添加到AT的ASET中。具體地,在該實例中,根據AN 15的指示,AT 14應當將引導頻集{24,f1}和{24,f2}納入於ASET中作為候選集。
如前面所述,在給定用戶位置,AT 14從以f2為中心的頻帶內的細胞服務區24接收到的引導頻強度比以f1為中心的頻帶內要高得多。這是由於不存在鄰近細胞服務區對於以f2為中心的頻帶的可能的干擾。因此,只要AN 15如此選擇,與另一引導頻集{24,f1}相比,引導頻集{24,f2}可以早得多地處於AT 14的ASET中。這是因為,隨著AT 14沿著方向32移動,來自引導頻集{24,f2}的引導頻信號強度比對應的來自引導頻集{24,f1}的引導頻信號強度要早得多地越過AN的指定臨界值。儘管如此,在此實施例中,在接收到具有前述資訊的RUP訊息時,當來自集合{24, f2}的引導頻信號強度越過臨界值時,AN 15不應當指示AT 14將引導頻集{24,f2}添加到AT 14的ASET中。否則,AT的操作可能會有問題。注意,有些情況下當某個或多個條件滿足時在該接合點接收集合{24,f2}是有可能的,這將在下面描述。
首先,主要地,由於AT 14在地理上與微微細胞服務區24距離相當遠,如果AT 14將引導頻集{24,f2}添加到其ASET中,AT 14將受到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反向鏈路(RL)功率控制。在較遠的距離上,由微微細胞服務區24所指示的AT 14可能需要將RL(即,從AT 14到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通訊鏈路)的發射功率提高到很高的水平。如果AT 14在以f2為中心的頻帶上發射的功率比在以f2為中心的頻帶上的高的夠多,將會對其他以頻率f1為中心工作的節點(例如,基地台12)產生相鄰通道干擾。因此,較佳地,對跨越相鄰載波的AT 14的發射功率差具有限制。可容許的發射功率差主要取決於網路部署和載波的中心頻率間距。
在此實施例中,在決定是否要將引導頻集{24,f2}和{24,f1}添加到AT的ASET的過程中,AN 15依賴於越過臨界值的引導頻信號集{24,f1}中的較弱者,而不是越過臨界值的引導頻信號集{24,f2}中的較強者。即,在此實施例中用來確定用戶實體(例如,AT 14)是否位於額外的覆蓋區域中的預定準則,是基於引導頻集的較弱者是否滿足預定的臨界值。
下面針對更為具體的實例來參考圖3。圖3以圖形方式示出了各種引導頻集{20,f1}、{24,f1}和{24,f2}的以與細胞服務區24的收發機26的距離為變數的引導頻信號強度函數。在圖3中,x軸以米為單位表示AT 14和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收發機26之間的距離。y軸表示引導頻信號強度,表示為以dB為單位的引導頻C/I(載波/干擾)。
如上所述,假定AT 14初始在位置28。在此接合點,引導頻信號集{20,f1}高於預定的臨界值PilotAdd(用於判斷是否納入候選)。因此,引導頻信號集{20,f1}在AT 14的ASET中。在此實例中,事實上在此時間點,AT 14正在進行與扇區20的活動通訊。另一方面,其他的引導頻信號集,例如AT 14未接收到的集合{24,f1}以及AT 14接收到但低於用於判斷是否納入引導頻的預定臨界值PilotAdd的集合{24,f2},被排除在作為候選集的AT 14的ASET之外。
隨著AT 14沿方向32接近微微細胞服務區24並到達圖3中所示的位置36,AT 14開始挑選出引導頻集{24,f2}。要是AT 14繼續沿方向32進行移動,則在某一時刻,來自引導頻集{24,f2}的引導頻信號強度達到PilotAdd臨界值以上。在此實施例中,當引導頻集{24,f2}的引導頻信號強度超過PilotAdd臨界值時,AN 15並不將引導頻集{24,f2}添加到AT 14的ASET中,其原因如前面所述。
假定AT 14繼續沿方向32前進並到達圖3中所示的位置38。此時,AT 14從引導頻集{24,f1}接收引導頻信號 且該引導頻信號強度超過納入臨界值PilotAdd。AN 15因此將兩個集合{24,f1}和{24,f2}添加到AT 14的ASET中。在該實例中,引導頻集{24,f1}為集合{24,f1}和{24,f2}中的較弱者。在該示例性實施例中,一旦較弱的集合{24,f1}超過了PilotAdd臨界值,則將兩個集合{24,f1}和{24,f2}都添加到AT的ASET中。此後,AT 14可使用具有引導頻集{24,f2}的通訊通道,在以f2為中心的頻帶上進行活動通訊。另外,AT 14可使用具有頻帶f1上的引導頻集{24,f1}或引導頻集{20,f1}的通訊通道,分別作為切換進入(hand-in)到微微細胞服務區24和扇區20的切的程序的一部分。隨著AT 14移動並接近微微細胞服務區24,其可以利用具有集合{24,f1}或{24,f2},或者二者的通訊通道以進行活動通訊。
假定AT 14繼續沿方向32移動並到達位置30。引導頻集{20,f1}下降到引導頻排除臨界值PilotDrop以下。結果,AT 14由AN 15指示,將引導頻集{20,f1}從ASET中删除,作為切換退出(hand-out)程序的一部分。
前面描述的是當AT 14進入微微細胞服務區24時的集合管理程序。當AT 14離開微微細胞服務區24時也同樣成立,除了將前述程序的步驟反過來。例如,在位置30,AT使用具有引導頻集{24,f1}和{24,f2}的通道進行活動通訊,且引導頻集{20,f1}不在其ASET中。然而,當AT 14到達位置40時,來自引導頻集{20,f1}的引導頻信號強度超過了PilotAdd臨界值,AN 15將引導頻集{20,f1}添加 到AT 14的ASET中作為候選集。即使引導頻集{20,f1}被添加到ASET中,AT 14仍可以與具有集合{24,f1}或{24,f2}或同時具有這二者的通訊通道進行活動通訊。然而,可替換地,AT 14可以在以f2為中心的頻帶上與具有引導頻集{24,f2}的通訊通道以及在以f1為中心的頻帶上與具有引導頻集{20,f1}的通訊通道進行活動通訊。
AT 14從位置30到位置38以與方向32相反的方向離開微微細胞服務區24時,作為切換退出程序的一部分,當AN 15在較弱的集合{24,f1}的信號強度下降到引導頻排除臨界值PilotDrop以下時,將作為AT 14的候選集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都從ASET中删除,即在圖3中所示的位置38附近。同時,當引導頻集{20,f1}達到引導頻納入臨界值PilotAdd以上時,AN 15將引導頻集{20,f1}添加到AT 14的ASET中。此後,AT 14使用引導頻集{20,f1}來利用扇區20進行活動通訊,作為切換進入程序的一部分。
在前面描述的實施例中,將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添加到AT 14的ASET的準則是當集合{24,f1}中的較弱者越過PilotAdd臨界值時,如圖3中的交叉標記50所示。在另一實施例中,將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添加到AT 14的ASET的準則是當當前服務扇區或細胞服務區(在此情形下為{20,f1})的引導頻強度下降到PilotDrop臨界值以下時,如圖3中的交叉標記52所示。同樣地,從AT 14的 ASET中删除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的準則是當下一個可用的扇區或細胞服務區(在此情形下為{20,f1})超過PilotDrop臨界值時,即超過圖3中示出的交叉標記52。更一般地,在此實施例中,將額外的覆蓋區域的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AT的ASET的準則是當該區域的所有集合都超過PilotAdd臨界值,並且同時當前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引導頻強度下降到PilotDrop臨界值以下時。這在將額外的覆蓋區域的信號集從AT的ASET中删除時也同樣成立,除了對應的準則的條件正好相反。
在又一實施例中,將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添加到AT 14的ASET中的準則是當集合{24,f1}中的較弱者比當前使用的扇區或細胞服務區{20,f1}的引導頻信號的信號強度還高預定功率位準(例如2 dB)時。在此情形下,臨界值位準由圖3所示的交叉標記54來表示。如所示的,在該實例中功率位準的差,△pilot C/I,被設置為2 dB。同樣地,將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從AT 14的ASET中删除的準則是,當集合{24,f1}中的較弱者的功率位準比由AT 14所接收的下一個最強引導頻信號(在此情形下為集合{20,f1})的對應功率位準還低預定的功率位準(在該實例中為2 dB)時。為了實施該實施例,AN 15需要將來自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一個指定引導頻集的功率位準與當前服務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引導頻信號集的對應功率位準進行比較。
在前面的描述中,指出了在引導頻集{24,f2}的較強者過 早地被加到AT 14的ASET中的情形下各種潛在的問題。然而,在又一實施例中,如果相鄰通道干擾是可容許的,或者可忽略相鄰通道干擾,則將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二者添加到AT 14的ASET中的準則是當引導頻集{24,f2}的較強者高於PilotAdd臨界值時,如圖3中的交叉標記56所示。較佳地,集合{24,f1}和{24,f2}在兩個階段中進行添加。即,在其信號強度超過PilotAdd臨界值時先將集合{24,f2}進行添加。之後,在其信號強度也超過PilotAdd臨界值時將集合{24,f1}進行添加。同樣地,將微微細胞服務區24的引導頻集{24,f1}和{24,f2}二者從AT 14的ASET中删除的準則是當引導頻集{24,f2}的較強者低於PilotAdd臨界值時,也由圖3中交叉標記56表示。同樣地,集合{24,f1}和{24,f2}較佳地在兩個階段中進行删除。即,在其信號強度低於PilotDrop臨界值時先將集合{24,f1}進行删除。之後,在其信號強度也低於PilotDrop臨界值時將集合{24,f2}進行删除。相鄰通道干擾可被容許或可忽略相鄰通道干擾的情形可以發生在例如當頻率f1和f2的頻率間距充分遠時。
在前面的描述中,將AT 14描述為多頻設備,即能夠一次處理多個頻率的設備。注意,用戶實體(例如AT 14)完全可以是單頻設備。在該情形下,為了實施上述實施例,AT 14需要執行從當前服務頻率到不同頻率的頻率轉換。
下面返回參考圖1-3,來進行示例性說明。假定AT 14沿相同的方向32接近微微細胞服務區24,但在該實例中 AT 14是單頻設備。在位置28或其附近處,服務細胞服務區或扇區的引導頻集為{20,f1}。隨著AT 14沿著方向32接近微微細胞服務區24,在某個時刻,單頻AT 14可以檢測引導頻集信號{24,f1}。如前所述,AT 14經常地向AN 15發送RUP訊息,以向AN 15報告接收到的引導頻信號以及它們的強度。由於根據前面描述的前三個實施例中的每個實施例,引導頻集{24,f1}的信號強度滿足預定準則,所以AN 15將TCA訊息發送到AT 14,以將集合{24,f1}和{24,f2}添加到AT的ASET中。AT 14然後可以執行從f1到f2的頻率轉換,並通過以f2為中心的頻率利用微微細胞服務區24進行活動通訊。
當單頻AT 14朝位置28離開微微細胞服務區24時,前面描述的程序基本上反過來,下面不再細述。
在前面提到的最後一個實施例中,即其中用來檢查預定準則的指定信號集為額外覆蓋區域中兩個集合的較強者的實施例,還適用於單頻AT 14。在該情形下,當AT 14從位置28沿方向32接近微微細胞服務區24時,若當前服務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引導頻信號{20,f1}弱到一定程度,則AT 14需要進行脫離頻率搜索(off-frequency search)。即,AT 14需要關閉當前對以f1為中心的頻率進行處理的硬體部分並將該硬體部分切換到對以f2為中心的頻率進行處理。脫離頻率搜索不需要很長,例如,大約為若干毫秒,以使正在進行的通訊會話的資料中斷最小化。對該搜索間歇地進行重複,直到找到引導頻集,如集合{24,f2}。之後,AT 14可以按照前面描述的進行頻率轉換。當單頻AT 14向著位置28離開微微細胞服務區24時,前面描述的程序基本上反過來,下面也不再細述。
上述實施例適用於圖1中示出並描述的異構部署。如前面所述,上述實施例還適用於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下面參考圖4,其示意性地示出了與前面描述的異構部署系統10耦合的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60。
在圖4中,整個系統由參考標號70表示。在巨集細胞服務區系統60中,還有另一個基礎設施通訊實體:基地台62,其具有能夠與用戶實體(例如AT 14)進行兩種頻率收發的收發機。在該實例中,這兩種頻率是以f1和f3為中心的。基地台62可由BSC 13或另一BSC來控制。在該實例中基地台62還向三個扇區,即扇區64、66和68,提供無線通訊覆蓋。還為扇區64、66和68中的每一個分配了唯一的PN序列,用於與用戶實體進行通訊。之後,在系統68中,每個扇區提供兩個引導頻信號集。具體而言,扇區66提供集合{66,f1}和{66,f2}。同樣,扇區64提供集合{64,f1}和{64,f2}。扇區68提供集合{68,f1}和{68,f2}。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60中的所有扇區64、66和68還具有額外的覆蓋區域的特徵。在該實例中,現有頻率以f1為中心。以f3為中心的頻率是提供額外覆蓋的頻率。指定的覆蓋範圍是由圖4中示出的參考標號65表示的範圍。
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60的引導頻集管理基本上與異構部署系統10的類似。例如,扇區64、66和68中的每個扇區的引導頻集在集合管理方面可以與前述實施例操作中微微細胞服務區30的對應集合類似。為了清楚和簡要起見,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60的集合管理不再進一步重複。
圖5和6分別為對非均勻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或異構部署系統或者二者結合中的基礎設施實體和用戶實體進行一般地概括其集合管理程序的流程圖。流程圖中示出的準則與在前面不同實施例中所述相同。
圖7示出了一種用於執行前面描述的集合管理程序的裝置的硬體實現的部分。電路裝置由參考標號290表示,並可在用戶實體(例如AT 14)以及其他基礎設施實體(例如BSC 13、收發機26和基地台12及62)中實現。
裝置290包括中央資料匯流排292,其將多個電路連接起來。電路包括CPU(中央處理單元)或控制器294、收發機295和記憶體單元300。
收發機295連接到天線297。如果裝置290不依賴於任何無線鏈路來進行資料交換,例如在BSC 13中其僅使用線纜來作為與其他實體進行通訊的資料連結,則可以去掉天線297。
收發機295包括發射機296和接收機298。收發機297通過發射機296和接收機298主要進行處理以及將高頻(HF)信號轉換成基頻信號,以及反過來。然後接收機298在將接收到的信號發送到資料匯流排292之前對其進行處理和緩衝。另一方面,發射機296在將來自資料匯流排290的資料發送出設備290之前對其進行處理和緩衝。
對於單頻設備290,在收發機295中可以包括一個發射機296和一個接收機298。CPU/控制器294通過為收發機295分配用於針對不同頻帶進行資料感測和處理的時槽,來控制適當的時序。
對於多頻設備290,在收發機295中可以包括多個發射機296和多個接收機298(圖7中未示出)。CPU/控制器294指示多個發射機296和接收機298對來自不同頻帶的信號進行檢測及/或處理。
注意,收發機295的一部分可以實現為外部電路,例如外部數據機,其可插入裝置290。
另外,CPU/控制器294執行資料匯流排292的資料管理功能以及通用資料處理功能,包括執行記憶體單元300中的指令內容。
記憶體單元300包括一組模組及/或指令,其一般地由參考標號302表示。在此實施例中,模組/指令主要包括,集合管理功能模組310。功能模組310包括電腦指令或代碼,用於執行圖1-6中示出並描述的程序步驟。對於實體特定的特殊指令可以選擇性地在功能模組310中實現。例如,如果裝置290是AT的一部分,那麽除了別的以外,可以將圖1-4和6中示出並描述的AT的程序步驟特定的指令編碼到功能模組310中。類似地,如果裝置290是通訊實體的一部分,例如諸如BSC 13或者基地台12或62的基礎設施實體,則可以將對於該通訊實體特定的程序步驟編碼到功能模組310中。
另外,如果裝置290是AT的一部分,則參考標號398所指定的ASET可以包括在如圖7中所示的記憶體300中。或者,ASET 398可以儲存在除單元300以外的一或多個其他記憶體單元中。
在此實施例中,記憶體單元300是RAM(隨機存取記憶體)電路。示例性功能模組(例如切換功能模組308和310)是軟體常式、模組及/或資料集。記憶體單元300還可以與另一記憶體電路(未示出)關聯,該另一記憶體電路可以是揮發性或非揮發性類型的。或者,記憶體單元300還可以由其他類型電路構成,例如EEPROM(電子可抹除可程式唯讀記憶體)、EPROM(電子可程式唯讀記憶體)、ROM(唯讀記憶體)、ASIC(專用積體電路)、磁片、光碟以及本領域習知的其他類型。
另外,記憶體單元300可以是ASIC和揮發性類型及/或非揮發性類型記憶體電路的組合。
還應當注意,所描述的發明性程序還可以被編碼為電腦可讀取指令,該電腦可讀取指令可在任何本領域習知的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攜帶。在本說明書及所附請求項中,術語「電腦可讀取媒體」表示能夠向任何處理器(例如圖6中示出並描述的CPU/控制器294)提供指令以供執行的任何媒體。這種媒體可以是儲存類型的,並可以採用前面所述的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儲存媒體的形式,例如,在圖7中記憶體單元300的描述。該媒體還可以是傳輸類型的,其可以包括同軸電纜、銅線、光纖電纜以及攜帶可攜帶機器或電腦可讀信號的聲波、電磁波或光波的空中介面。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是與裝置290獨立的電腦產品的一部分。
最後,在本發明範圍內其他的變化也是可能的。在所描述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將AN 15內的實體,例如BSC 13或實體12、62、17或26,描述為用於確定要將哪些引導頻集包括在AT 14的ASET中的實體。很明顯,AT 14也可能進行這種確定。在該情形下,例如通過軟體常式實現的確定功能可以安裝在AT 14中而不是AN 15中。此外,在示例性實施例中,每個額外的覆蓋區域基於說明性的目的被描述為具有兩個引導頻信號集。顯然多於兩個引導頻信號集也是可能的。另外,AN 15可以選擇性地選擇多於兩個引導頻信號集中的任意一個、任意組合或者其全部來添加到AT 14的ASET中或從中删除。AN 15可以基於例如通道負載、通道狀況等因素來進行該選擇。此外,各種實施例的操作針對異構部署系統10和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60單獨地進行了描述。顯然可將兩個系統10和60進行結合。例如,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60顯然可以包括額外的覆蓋區域例如微微細胞服務區24和熱點21。除了前面描述的以外,結合實施例描述的任何其他邏輯區塊、電路和演算法步驟可以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組合來實現。本領域技藝人士可以理解,可以對本申請案在形式和細節上進行這些和其他的變化,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
10‧‧‧多載波通訊系統
12‧‧‧基地台
13‧‧‧基地台控制器(BSC)
14‧‧‧存取終端(AT)
15...存取網路(AN)
16...扇區
17...收發機
18...扇區
20...扇區
21...覆蓋區域
22...覆蓋範圍
24...覆蓋區域
26...收發機
28...初始位置
30...到達位置
32...方向
36...到達位置
38...到達位置
40...到達位置
50...PilotAdd臨界值
52...PilotDrop臨界值
54...臨界值位準
56...PilotAdd臨界值
60...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系統
62...基地台
64...扇區
65...覆蓋範圍
66...扇區
68...扇區
70...通訊系統
290...電路裝置
292...中央資料匯流排
294...CPU/控制器
295...收發機
296...發射機
297...天線
298...接收機
300...記憶體單元
302...模組/指令
310...引導頻信號集管理功能模組
398...ASET
圖1是示出根據本發明的示例性實施例布置的具有異構部署的網路的示意圖;圖2是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對於網路服務供應商可用的頻帶譜的圖形表示;圖3示出了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各個通訊區域的引導頻信號強度的圖形表示;圖4是示出了具有非均勻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和異構部署的網路的示例性布置的示意圖;圖5是說明示例性實施例中由基礎設施實體所操作的引導頻信號集管理程序中所涉及的步驟的流程圖;圖6是說明示例性實施例中由用戶實體所操作的引導頻信號集管理程序中所涉及的步驟的另一流程圖;以及圖7的示意圖示出了一種用於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執行引導頻集管理程序的裝置的硬體實現的部件。
10...多載波通訊系統
12...基地台
13...基地台控制器(BSC)
14...存取終端(AT)
15...存取網路(AN)
16...扇區
17...收發機
18...扇區
20...扇區
21...覆蓋區域
22...覆蓋範圍
24...覆蓋區域
26...收發機
28...初始位置
30...到達位置
32...方向

Claims (48)

  1. 一種可由一基礎設施實體操作的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一用戶實體接收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至少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是來自相同額外覆蓋區域;確定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2.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確定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具有比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更強的一信號強度,以及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其中發送給該用戶實體的該指令使該用戶實體進行以 下步驟:當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先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之後當關聯於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將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
  3.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向該用戶實體發送另一指令,以用於:因應於確定已滿足要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自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排除之預定準則,而從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中删除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所有引導頻信號集。
  4.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額外覆蓋區域包含部署在至少一現有覆蓋區域上的一指定區域。
  5. 根據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額外覆蓋區域包含一指定區域,在該指定區域中,至少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提供添加到至少一個現有載波之上的額外載波,而該至少一個現有載波在該額外覆蓋區域建立之前,係服務包括該指定區域的一地理區域。
  6. 根據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包括一第一參數及一第二參數,該 第一參數識別關聯於該指定區域的一扇區或細胞服務區,而該第二參數表示一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其中關聯於該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一收發器係操作在該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包括一第一參數及一第二參數,該第一參數識別關聯於該指定區域的一扇區或細胞服務區,而該第二參數表示一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其中關聯於該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一收發器係操作在該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上;並且,該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與該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彼此為不同值。
  7. 根據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包括與該額外覆蓋區域對應之該指定區域之該地理區域,在該額外覆蓋區域的鄰近範圍內不具有任何其他扇區、細胞服務區或者額外覆蓋區域,該額外覆蓋區域使用以該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或該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為中心的頻帶。
  8. 一種可由一基礎設施實體操作的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 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9. 一種可由一基礎設施實體操作的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比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一信號強度還高一預定功率位準差時,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10. 一種可由一基礎設施實體操作的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一最強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因應於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信號強度下降到一預定臨界值以下,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11. 一種可由一用戶實體操作的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向一基礎設施實體發送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其中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包括至少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來自相同額外覆蓋區域;以及從該基礎設施實體接收一指令,以用於:當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12. 根據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額外覆蓋區域包含部署在至少一現有覆蓋區域上的一指定區域。
  13. 根據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額外覆蓋區域包含一指定區域,在該指定區域中,至少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提供添加到至少一個現有載波之上的額外載波,而該至少一個現有載波在該額外覆蓋區域建立之前,係服務包括該指定區域的一地理區域。
  14. 根據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包括一第一參數及一第二參數,該第一參數識別關聯於該指定區域的一扇區或細胞服務區,而該第二參數表示一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其中關聯於該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一收發器係操作在該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包括一第一參數及一第二參數,該第一參數識別關聯於該指定區域的一扇區或細胞服務區,而該第二參數表示一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其中關聯於該扇區或細胞服務區的一收發器係操作在該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上;並且,該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與該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彼此為不同值。
  15. 根據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包括與該額外覆蓋區域對應之該指定區域之該地理區域,在該額外覆蓋區域的鄰近範圍內不具有任何其他扇區、細胞服務區或者額外覆蓋區域,該額外覆蓋區域使用以該第一中心載波頻率值或該第二中心載波頻率值為中心的頻帶。
  16.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基礎設施實體,包括:接收構件,其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識別構件,其用於在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至少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是來自相同額外覆蓋區域;確定構件,其用於確定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以及發送構件,其用於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該指令用於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17. 根據請求項16之基礎設施實體,還包括:用於確定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 具有比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更強的一信號強度的構件,以及用於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的構件,其中發送給該用戶實體的該指令使該用戶實體進行以下步驟:當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先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之後當關聯於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將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
  18. 根據請求項16之基礎設施實體,還包括用於向該用戶實體發送另一指令的構件,該另一指令用於:回應確定已滿足要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自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排除之預定準則時,從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中删除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所有引導頻信號集。
  19. 根據請求項16之基礎設施實體,其中該通訊系統包括一異構部署。
  20. 根據請求項16之基礎設施實體,其中該通訊系統包括一巨集細胞服務區部署。
  21.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基礎設施實體,包括: 接收構件,其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識別構件,其用於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中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確定構件,其用於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發送構件,其用於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該指令用於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22.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基礎設施實體,包括:接收構件,其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識別構件,其用於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確定構件,其用於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比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一信號強度還高一預定功率位準差,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發送構件,其用於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該指令用 於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23.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基礎設施實體,包括:接收構件,其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識別構件,其用於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中識別具有一最強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確定構件,其用於因應於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信號強度下降到一預定臨界值以下,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發送構件,其用於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該指令用於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24.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用戶實體,包括:發送構件,其用於向一基礎設施實體發送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其中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包括至少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來自相同額外覆 蓋區域;以及接收構件,其用於從該基礎設施實體接收一指令,該指令用於:當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25.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裝置,包括:電路,其係配置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至少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是來自相同額外覆蓋區域;確定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26. 根據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電路還經配置用於: 確定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具有比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更強的一信號強度,以及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其中發送給該用戶實體的該指令使該用戶實體進行以下步驟:當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先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之後當關聯於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將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
  27. 根據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電路還經配置用於:向該用戶實體發送另一指令,以因應於確定已滿足要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自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排除之預定準則,而從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中删除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所有引導頻信號集。
  28.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裝置,包括:電路,其係配置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 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29.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裝置,包括:電路,其係配置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中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比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一信號強度還高一預定功率位準差,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30.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裝置,包括:電路,其係配置用於: 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最強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因應於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信號強度下降到一預定臨界值以下,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31.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裝置,包括:電路,其係配置用於:向一基礎設施實體發送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其中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包括至少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來自相同額外覆蓋區域;以及從該基礎設施實體接收一指令,以:當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 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32. 根據請求項31之裝置,該裝置為一單頻裝置。
  33. 根據請求項31之裝置,該裝置為一多頻裝置。
  34.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至少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是來自相同額外覆蓋區域;確定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35. 根據請求項3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取媒 體更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確定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具有比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更強的一信號強度,以及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其中發送給該用戶實體的該指令使該用戶實體進行以下步驟:當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先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之後當關聯於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該預定臨界值時,將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活動集中。
  36. 根據請求項34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取媒體更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向該用戶實體發送另一指令,用於:因應於確定已滿足要將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自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排除之預定準則,而從該用戶實體的該活動集中删除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所有引導頻信號集。
  37.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 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超過一預定臨界值,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38.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中識別具有一最弱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因應於關聯於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的信號強度比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一信號強度還高一預定功率位準差,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 實體的活動集中。
  39.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從一用戶實體接收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識別具有最強信號強度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因應於來自一當前使用的覆蓋區域的一引導頻信號集所對應的信號強度下降到一預定臨界值以下,而確定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向該用戶實體發送一指令,以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以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多個引導頻信號集之間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40.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向一基礎設施實體發送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資訊,其中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包括至少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一第二引導頻信號集,其中該第一引導 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來自相同額外覆蓋區域;以及從該基礎設施實體接收一指令,以:當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信號集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一引導頻信號集及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第二引導頻信號集添加到該用戶實體的活動集中。
  41. 一種可由一基礎設施實體操作的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確定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因應於該其中一引導頻信號集滿足該預定準則,而指示一用戶實體去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
  42.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基礎設施實體,包括:確定構件,其用於確定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指示構件,其用於因應於該其中一引導頻信號集滿足該預定準則,指示一用戶實體去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
  43.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裝置,包括: 電路,其係配置用於:確定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因應於該其中一引導頻信號集滿足該預定準則,指示一用戶實體去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
  44.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確定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的其中一者滿足一預定準則;以及因應於該其中一引導頻信號集滿足該預定準則,指示一用戶實體去將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該等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
  45. 一種可由一用戶實體操作的通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從一基礎設備實體接收一指令,以將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其中該基礎設備實體是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其中一個引導頻信號集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傳送該指令。
  46.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用戶實體,包括: 接收構件,其用於從一基礎設備實體接收一指令,以將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其中該基礎設備實體是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其中一個引導頻信號集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傳送該指令。
  47. 一種可在一通訊系統中操作的裝置,包括:電路,其係配置用於從一基礎設備實體接收一指令,以將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的構件,其中該基礎設備實體是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其中一個引導頻信號集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傳送該指令。
  48.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其實體地包含有電腦可讀取程式碼,用於從一基礎設備實體接收一指令,以將來自一額外覆蓋區域的多個引導頻信號集加到該用戶實體的一活動集中的構件,其中該基礎設備實體是在來自該額外覆蓋區域的其中一個引導頻信號集滿足一預定準則時傳送該指令。
TW098116773A 2008-05-20 2009-05-20 在多載波通訊系統中之引導頻信號集管理 TWI4133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5476208P 2008-05-20 2008-05-20
US12/466,698 US8605801B2 (en) 2008-05-20 2009-05-15 Pilot signal set management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8204A TW201008204A (en) 2010-02-16
TWI413391B true TWI413391B (zh) 2013-10-21

Family

ID=41050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6773A TWI413391B (zh) 2008-05-20 2009-05-20 在多載波通訊系統中之引導頻信號集管理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2) US8605801B2 (zh)
EP (1) EP2283675B1 (zh)
JP (1) JP5356508B2 (zh)
KR (1) KR101223378B1 (zh)
CN (1) CN102027773B (zh)
AU (1) AU2009249068B2 (zh)
BR (1) BRPI0913034A2 (zh)
CA (1) CA2722636A1 (zh)
IL (1) IL209024A0 (zh)
MX (1) MX2010012672A (zh)
RU (1) RU2486701C2 (zh)
SG (1) SG190666A1 (zh)
TW (1) TWI413391B (zh)
WO (1) WO20091432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05801B2 (en) 2008-05-20 2013-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set management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787186B2 (en) 2008-12-12 2014-07-22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ity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WO2011108028A1 (ja) * 2010-03-05 2011-09-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
US9002398B2 (en) * 2010-04-09 2015-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for determining an uplink received power target value
KR101391838B1 (ko) 2011-02-17 2014-05-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펨토셀 간섭을 고려한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311516B1 (ko) 2011-04-15 2013-09-25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싸이클릭 프리픽스 설정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구현한 단말
KR20130010722A (ko) 2011-07-19 2013-01-2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Lte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204354B2 (en) * 2011-08-11 2015-12-01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small cell discover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KR101496352B1 (ko) 2012-06-18 2015-02-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펨토 기지국 및 매크로 기지국의 트래킹 영역 운용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264962B2 (en) 2013-10-29 2016-0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handling spurious dedicated physical control channel in soft handover
SG11202007201TA (en) 2018-01-31 2020-08-28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Cell type ind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9-10-01 XCOM Labs, Inc.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WO2020112840A1 (en) 2018-11-27 2020-06-04 XCOM Labs, Inc. Non-coherent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US10686502B1 (en) 2019-04-29 2020-06-16 XCOM Labs, Inc.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735057B1 (en) 2019-04-29 2020-08-04 XCOM Labs, Inc.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1411778B2 (en) 2019-07-12 2022-08-09 XCOM Labs, Inc.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0168B1 (en) * 1999-10-18 2002-08-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DMA base station lantern application
US20040116143A1 (en) * 2002-10-30 2004-06-17 Love Robert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20203A1 (en) * 2003-07-24 2005-01-27 Losh Jason 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
WO2006096764A2 (en) * 2005-03-08 2006-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grouping and set mana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60252428A1 (en) * 2005-04-08 2006-11-09 Agashe Parag A Seamless interfrequency handoff in a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system
US20070140185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Deepak Garg Radio network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5655B1 (en) * 1997-09-08 2001-09-04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rthogonal spot beams, sectors, and picocells
US6289221B1 (en) * 1998-01-20 2001-09-1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obile radio telephone system
US6081719A (en) 1998-08-19 2000-06-27 Motorola, Inc. Layer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0994582B1 (en) * 1998-10-15 2005-08-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configurable fiber network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6539227B1 (en) 1998-12-18 2003-03-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hard and soft handoffs in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KR100291340B1 (ko) * 1999-03-16 2001-05-15 윤종용 피코 기지국을 이용한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간의 핸드오프 지원장치
US6792276B1 (en) 1999-07-13 2004-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ot spot with tailored range for extra frequency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US6535738B1 (en) * 2000-08-04 2003-03-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number of communication links
GB0114965D0 (en) 2001-06-19 2001-08-08 Nokia Corp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JP4382348B2 (ja) * 2000-10-09 2009-12-09 スパイダー ナビゲイションズ エルエルシー マルチセル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サービスプライオリティ
US7251490B2 (en) * 2003-06-18 2007-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SM hard handoff
US7239875B2 (en) 2004-07-07 2007-07-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radio connection between a mobile and a cell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US20070066232A1 (en) 2005-09-22 2007-03-22 Black Peter J Pilot grouping and route protocols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697172B2 (ja) 2007-04-04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方法
GB2449231B (en) * 2007-04-25 2012-01-04 Motorola Mobility Inc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WO2009064576A1 (en) * 2007-11-15 2009-05-22 Airwalk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user equipment registr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by a femtocell system
US7929970B1 (en) * 2007-12-21 2011-04-19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emporarily modifying a macro-network neighbor list to enable a mobile station to hand off from a macro network to a femto cell
US20090215400A1 (en) * 2008-02-26 2009-08-27 Henry Chang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management
US8605801B2 (en) 2008-05-20 2013-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set management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30168B1 (en) * 1999-10-18 2002-08-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CDMA base station lantern application
US20040116143A1 (en) * 2002-10-30 2004-06-17 Love Robert 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digit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020203A1 (en) * 2003-07-24 2005-01-27 Losh Jason 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a high velocity environment
WO2006096764A2 (en) * 2005-03-08 2006-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grouping and set mana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60252428A1 (en) * 2005-04-08 2006-11-09 Agashe Parag A Seamless interfrequency handoff in a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system
US20070140185A1 (en) * 2005-12-16 2007-06-21 Deepak Garg Radio network communic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10010121A (ko) 2011-01-31
IL209024A0 (en) 2011-01-31
CN102027773B (zh) 2014-07-09
RU2486701C2 (ru) 2013-06-27
EP2283675B1 (en) 2017-02-22
US20140036875A1 (en) 2014-02-06
EP2283675A1 (en) 2011-02-16
WO2009143296A1 (en) 2009-11-26
AU2009249068A1 (en) 2009-11-26
US20090290652A1 (en) 2009-11-26
US8605801B2 (en) 2013-12-10
CN102027773A (zh) 2011-04-20
RU2010151995A (ru) 2012-06-27
MX2010012672A (es) 2011-03-01
TW201008204A (en) 2010-02-16
AU2009249068B2 (en) 2014-02-13
JP2011521598A (ja) 2011-07-21
US9131420B2 (en) 2015-09-08
BRPI0913034A2 (pt) 2018-01-16
KR101223378B1 (ko) 2013-01-16
JP5356508B2 (ja) 2013-12-04
CA2722636A1 (en) 2009-11-26
SG190666A1 (en) 2013-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3391B (zh) 在多載波通訊系統中之引導頻信號集管理
KR102125786B1 (ko) 핸드오버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 기기
RU2552156C2 (ru) Способы и аппараты для выбора соты в сети связи
CN101904199B (zh) 上行链路载波切换和基于路径损耗的上行链路载波切换的触发方法
CN104041118B (zh) 无线网络中的高速切换
KR100663529B1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시스템 및방법
KR101574491B1 (ko) 고속 이용자들을 위한 셀 분할
KR100790133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할당 주파수간 핸드오버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189677B2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アップリンクカバレッジ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762680B2 (ja) キャリア方法通知方法、周辺セル測定方法、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KR20160004003A (ko)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30010722A (ko) Lte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03530796A (ja) 異なるスペクトル機能をもつデジタル基地局のためのハンドオフ方法
JP2009260448A (ja) 無線端末および基地局制御局なら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
EP1976323A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by consider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broadb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the same
KR20120094748A (ko) 펨토셀 간섭을 고려한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7953411B1 (en) Virtual soft hand over in OFDM and OF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1153523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hard and soft handoff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940873B1 (ko) 비콘 신호를 이용하여 서로 다른 주파수 간 하드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비동기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058984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드 및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제어 방법및 시스템
JP2009273182A (ja) キャリア通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