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2433B - 夾持治具 - Google Patents
夾持治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12433B TWI412433B TW98109092A TW98109092A TWI412433B TW I412433 B TWI412433 B TW I412433B TW 98109092 A TW98109092 A TW 98109092A TW 98109092 A TW98109092 A TW 98109092A TW I412433 B TWI412433 B TW I41243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bottom wall
- side wall
- elastic
-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ens Barrel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一種夾持治具,尤其涉及一種鏡頭夾持治具。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技術之發展,鏡頭模組之應用範圍愈來愈廣(請參見Capturing images with digital still cameras,IEEE Micro,Volume:18,issue:6,Nov.-Dec.1998,Page(s):14-19),例如,其廣泛應用於數位相機、攝像機及帶有攝像功能之手機等電子產品中。
鏡頭模組一般包括鏡座與鏡頭。所述鏡頭一般包括鏡筒以及設置於鏡筒內之複數光學元件,例如鏡片、間隔片、濾光片等。所述鏡座具有收容孔,所述收容孔之孔壁具有內螺紋。所述鏡頭之鏡筒具有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之外螺紋以便所述鏡頭與鏡座旋合。鏡頭模組之組裝過程中,需將鏡頭鎖入鏡座。由於鏡頭模組愈來愈小,將鏡頭鎖入鏡座之組裝難度亦愈來愈大。
目前將鏡頭鎖入鏡座多使用專門之夾持治具夾持鏡頭之鏡筒並帶動鏡頭旋轉從而將鏡頭鎖入鏡座。然而,所述夾持治具僅適用於一種鏡頭,對應具有不同外徑之鏡頭,需使用不同之夾持治具,於實際生產中,存在需要更換夾持治具之問題,不僅浪費時間,降低生產效率,而且需要較高之生產成本。
有鑑於此,提供一種可適用於具有不同外徑鏡頭之夾持治具實屬必要。
一種夾持治具包括第一收容筒、彈性元件與夾持件。所述第一收容筒具有第一底壁以及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圍合形成第一收容空間。所述第一底壁具有與所述第一收容空間相連通之第一開口。所述彈性元件用於提供彈性變形及彈性回復。所述夾持件包括止擋部、按壓部與夾持部,所述彈性元件設置於止擋部與第一底壁之間,且收容於所述第一收容空間,所述按壓部連接於止擋部一側,用於按壓以使得彈性元件變形,所述夾持部連接於止擋部另一側,並穿過所述第一開口,用於在鬆開按壓部以使彈性元件回復時夾持待夾持元件。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技術方案之夾持治具之夾持件可相對於收容筒體發生不同程度之位移,使得夾持件之夾持臂可相對於夾持件之中心軸線張開複數不同之角度從而可適用於具有不同外徑之鏡頭。使用本技術方案之夾持治具不僅成本有所降低,而且操作簡單,有助於生產效率之提高。
10、20‧‧‧夾持治具
11‧‧‧收容筒體
12、22‧‧‧夾持件
13、23‧‧‧彈性元件
111、211‧‧‧第一收容筒
112‧‧‧第二收容筒
1111、2111‧‧‧第一側壁
1112、2112‧‧‧第一底壁
1113、2113‧‧‧第一收容空間
1114‧‧‧內螺紋
1115、2115‧‧‧第一端
1116、2116‧‧‧第二端
1117、2117‧‧‧第一開口
1121‧‧‧第二側壁
1122‧‧‧第二底壁
1123‧‧‧第二收容空間
1124‧‧‧外螺紋
1125‧‧‧第一端部
1126‧‧‧第二端部
1127‧‧‧第二開口
120、220‧‧‧止擋部
1201‧‧‧第一側面
1202‧‧‧第二側面
121‧‧‧按壓部
122‧‧‧連接部
123、223‧‧‧夾持部
124、224‧‧‧夾持臂
125‧‧‧彈性部
126‧‧‧接觸部
130‧‧‧頂端
131‧‧‧底端
100‧‧‧鏡頭
圖1是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夾持治具之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夾持治具之組合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夾持治具之剖面示意圖。
圖4是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夾持治具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是本技術方案第二實施例夾持治具之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技術方案第二實施例夾持治具之剖面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複數實施例對本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方案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夾持治具10,其包括收容筒體11、夾持件12與彈性元件13。
所述收容筒體11包括第一收容筒111與第二收容筒112。
第一收容筒111包括第一側壁1111與第一底壁1112。所述第一側壁1111圍合形成第一收容空間1113,且具有內螺紋1114。所述第一側壁1111包括相對之第一端1115與第二端1116。所述第一端1115與第一底壁1112相連接。所述第一底壁1112具有一第一開口1117。
所述第二收容筒112包括第二側壁1121與第二底壁1122。所述第二側壁1121圍合形成第二收容空間1123,且具有與內螺紋1114相匹配之外螺紋1124。所述第二側壁1121具有相對之第一端部1125與第二端部1126。所述第一端部1125與第二底壁1122相連接。所述第二底壁1122具有一第二開口1127。
所述第二側壁1121與第一側壁1111藉由外螺紋1124與內螺紋1114之間之配合以將第二收容筒112安裝於第一收容筒111之第一收容空間1113。
所述夾持件12包括依次連接之按壓部121、止擋部120、連接部
122與夾持部123。
所述止擋部120位於所述第二收容空間1123內,其用於與彈性元件13相抵靠。所述止擋部120為圓形片狀,其具有相對之第一側面1201與第二側面1202。
所述按壓部121連接於止擋部120之第一側面1201,用於按壓以使得彈性元件13變形。所述按壓部121為圓柱體形,其穿過所述第二開口1127且部分暴露於收容筒體11外。
所述連接部122連接於止擋部120之第二側面1202,其亦為圓柱體形。
所述夾持部123連接於所述連接部122遠離止擋部120之一端,並穿過所述第一開口1117,用於在鬆開按壓部121以使彈性元件13回復時夾持待夾持元件。所述夾持部123包括兩個夾持臂124,所述兩個夾持臂124相對設置。每一夾持臂124均包括彈性部125及接觸部126。所述彈性部125與第一底壁1112相抵靠,其一端連接於止擋部120,另一端向遠離夾持件12之中心軸線方向延伸。所述接觸部126用於與待夾持元件相接觸,其自彈性部125之另一端向靠近夾持件12之中心軸線方向延伸。
所述彈性元件13收容於第二收容空間1123內,抵靠於止擋部120與第一底壁1112之間。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元件13為彈簧,其套設於所述連接部122與夾持部123。所述彈性元件13具有相對之頂端130與底端131,頂端130與所述止擋部120之第二側面1202相抵靠,底端131與第一底壁1112相抵靠。當所述彈性元件13處於
自然長度時,所述止擋部120之第一側面1201與第二底壁1122相接觸,兩個夾持臂124之彈性部125於第一收容筒111之壓力作用下均處於壓縮狀態,從而兩個夾持臂124之接觸部126處於收緊狀態。
請參閱圖4,採用本技術方案之夾持治具10夾持鏡頭100時,首先,握住夾持治具10之收容筒體11,將所述按壓部121向下壓使得夾持件12相對於所述收容筒體11向下運動。此時,所述止擋部120壓縮彈性元件13。所述兩個夾持臂124亦相對於第一開口1117向下運動,從而使得彈性部125形變逐漸恢復,每一夾持臂124之接觸部126與夾持件12之中心軸線之間之角度增大。然後,將鏡頭100置於兩個夾持臂124之接觸部126之間,放開按壓部121。此時彈性元件13部分恢復形變並向止擋部120提供一彈性回復力使得止擋部120帶動夾持部123相對於所述收容筒體11向上運動,每一夾持臂124之彈性部125逐漸被第一收容筒111之第一底壁1112壓縮,接觸部126與夾持件12之中心軸線之間之角度減小,兩個夾持臂124部分收緊並與鏡頭100接觸從而將鏡頭100夾持於其間。
可理解,所述第一收容筒111與第二收容筒112之形狀並不限於為圓柱體,還可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形狀或其他不規則形狀,只要第一收容筒111之第二端1116與第二收容筒112之第二端部1126形狀相匹配即可。第一收容筒111與第二收容筒112之間之結合方式亦不限於螺接,還可為黏結、卡合或其他方式。所述彈性元件13亦不限於彈簧,還可為彈片或其他可替代物,僅需其抵
靠於止擋部120與第一底壁1112之間即可。
請一併參閱圖5及圖6,本技術方案第二實施例之夾持治具20與第一實施例之夾持治具10大致相同,其區別於於,夾持治具20僅具有第一收容筒211。所述第一收容筒111包括第一側壁2111與第一底壁2112。所述第一側壁2111圍合形成第一收容空間2113,且具有相對之第一端2115與第二端2116。第一底壁2112位於第二端2116,其具有第一開口2117。第一底壁2112可拆卸地結合於第一側壁2111,本實施例中,第一底壁2112與第一側壁2111螺接於一起。彈性元件23收容於第一收容空間2113內,位於止擋部220與第一底壁2112之間,並與第一側壁2111相接觸。此外,夾持部223包括四個夾持臂224,所述四個夾持臂224環繞夾持件22之中心軸線等角度分佈。
相較於具有兩個夾持臂124之夾持治具10,本實施例之四個夾持臂224可以更穩固地夾持鏡頭。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技術方案之夾持治具之夾持件可相對於收容筒體發生不同程度之位移,使得夾持件之夾持臂可相對於夾持件之中心軸線張開複數不同之角度從而可適用於具有不同外徑之鏡頭。使用本技術方案之夾持治具不僅成本有所降低,而且操作簡單,有助於生產效率之提高。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已符合發明專利之要件,遂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方式,自不能以此限制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
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於爰依本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夾持治具
11‧‧‧收容筒體
12‧‧‧夾持件
13‧‧‧彈性元件
111‧‧‧第一收容筒
112‧‧‧第二收容筒
1111‧‧‧第一側壁
1112‧‧‧第一底壁
1113‧‧‧第一收容空間
1114‧‧‧內螺紋
1115‧‧‧第一端
1116‧‧‧第二端
1121‧‧‧第二側壁
1122‧‧‧第二底壁
1124‧‧‧外螺紋
1125‧‧‧第一端部
1126‧‧‧第二端部
1127‧‧‧第二開口
120‧‧‧止擋部
1201‧‧‧第一側面
1202‧‧‧第二側面
121‧‧‧按壓部
122‧‧‧連接部
123‧‧‧夾持部
124‧‧‧夾持臂
125‧‧‧彈性部
126‧‧‧接觸部
130‧‧‧頂端
131‧‧‧底端
Claims (7)
- 一種夾持治具,包括:第一收容筒,其具有第一底壁以及第一側壁,所述第一側壁圍合形成第一收容空間,所述第一底壁具有與所述第一收容空間相連通之第一開口;彈性元件,其用於提供彈性變形及彈性回復;以及夾持件,其包括止擋部、按壓部與夾持部,所述彈性元件設置於止擋部與第一底壁之間,且收容於所述第一收容空間,所述按壓部連接於止擋部一側,用於按壓以使得彈性元件變形,所述夾持部連接於止擋部另一側,所述夾持部包括複數夾持臂,所述複數夾持臂環繞所述夾持件之中心軸線等角度分佈,所述每一夾持臂均包括彈性部及接觸部,所述彈性部穿過所述第一開口,並與底壁相抵靠,所述接觸部連接於彈性部,用於與待夾持元件相接觸以在彈性元件回復時夾持待夾持元件。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治具,其中,所述夾持件還包括連接於止擋部與夾持部之間之連接部,所述夾持部連接於連接部遠離止擋部之一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夾持治具,其中,所述彈性元件為彈簧,其環繞所述連接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治具,其中,所述第一側壁具有內螺紋,所述夾持治具還包括第二收容筒,所述第二收容筒具有第二側壁,所述第二側壁具有與所述內螺紋相配合之外螺紋, 以與第一側壁螺合,從而將第二收容筒安裝於第一收容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夾持治具,其中,所述第二側壁收容於所述第一收容空間,第二側壁圍合形成第二收容空間,所述彈性元件收容於所述第二收容空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夾持治具,其中,所述第二收容筒具有與所述第二側壁相連接之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與第一底壁相對,且具有第二開口,所述按壓部穿過所述第二開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夾持治具,其中,所述第一底壁與第一側壁相螺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8109092A TWI412433B (zh) | 2009-03-20 | 2009-03-20 | 夾持治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98109092A TWI412433B (zh) | 2009-03-20 | 2009-03-20 | 夾持治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34799A TW201034799A (en) | 2010-10-01 |
TWI412433B true TWI412433B (zh) | 2013-10-21 |
Family
ID=44855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98109092A TWI412433B (zh) | 2009-03-20 | 2009-03-20 | 夾持治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124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21476B (zh) * | 2010-10-20 | 2014-01-01 | Taiwan Bally Technology Co Ltd | 溫度感測元件 |
TWI548904B (zh) * | 2011-12-21 | 2016-09-11 |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鏡頭模組組裝裝置及其組裝方法 |
US9176299B2 (en) * | 2013-02-13 | 2015-11-03 | Zygo Corporation | Monolithic optical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flexures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0004361A1 (en) * | 1988-10-25 | 1990-05-03 | Ab Trama | Support means for a gripping device as a pair of tweezers |
WO2004002685A1 (en) * | 2002-06-27 | 2004-01-08 | The Gleason Works | Clamping assembly |
CN2624231Y (zh) * | 2003-02-27 | 2004-07-07 |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非圆形镜头夹持装置 |
CN2768975Y (zh) * | 2005-01-08 | 2006-04-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夹持机构 |
CN2906662Y (zh) * | 2006-06-19 | 2007-05-30 | 长春理工大学 | 带镊子的放大镜 |
TWI284081B (en) * | 2006-01-26 | 2007-07-21 | Nation Formosa University | Coordinated opening/closing screw clamp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
CN2925771Y (zh) * | 2006-06-08 | 2007-07-25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可携式抓取治具 |
CN200953058Y (zh) * | 2006-08-16 | 2007-09-26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夹取治具 |
-
2009
- 2009-03-20 TW TW98109092A patent/TWI41243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0004361A1 (en) * | 1988-10-25 | 1990-05-03 | Ab Trama | Support means for a gripping device as a pair of tweezers |
WO2004002685A1 (en) * | 2002-06-27 | 2004-01-08 | The Gleason Works | Clamping assembly |
CN2624231Y (zh) * | 2003-02-27 | 2004-07-07 | 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非圆形镜头夹持装置 |
CN2768975Y (zh) * | 2005-01-08 | 2006-04-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夹持机构 |
TWI284081B (en) * | 2006-01-26 | 2007-07-21 | Nation Formosa University | Coordinated opening/closing screw clamping and releasing device |
CN2925771Y (zh) * | 2006-06-08 | 2007-07-25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可携式抓取治具 |
CN2906662Y (zh) * | 2006-06-19 | 2007-05-30 | 长春理工大学 | 带镊子的放大镜 |
CN200953058Y (zh) * | 2006-08-16 | 2007-09-26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夹取治具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Capturing images with digital still cameras,IEEE Micro,Volume:18,issue:6,Nov.-Dec.1998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34799A (en) | 2010-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45070B1 (ko) | 디지털 카메라 모듈, 그 조립장치 및 방법 | |
JP6578279B2 (ja) | 撮像装置、光学機器、電子機器、車両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100758584B1 (ko) | 광학 장치용 모듈 | |
US8861951B2 (en) | Two part camera module | |
US7876512B2 (en) |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lens module | |
TWI412433B (zh) | 夾持治具 | |
US8051750B2 (en) | Guiding device | |
WO2021017131A1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及其组装工艺 | |
CN110278363B (zh) |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装置 | |
CN210075215U (zh) | 电子设备 | |
TWI468839B (zh) | 取像鏡頭固定結構 | |
US7983555B2 (en) | Camera module | |
US8982487B2 (en) | Lens module assembling device | |
JP6411151B2 (ja) |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 |
JP2008039895A (ja) | レンズユニット | |
TWI465788B (zh) | 攝像模組及其組裝方法 | |
JP2015201685A (ja) |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TWI467263B (zh) | 鏡頭模組 | |
JP2014071172A (ja) | 光学要素の取付装置 | |
JP2003046825A5 (zh) | ||
TWI605713B (zh) | 影像擷取模組組裝之定位裝置 | |
US20110080664A1 (en) | Camera module | |
TWI449979B (zh) | 對焦鏡頭模組 | |
TWI407171B (zh) | 鏡頭模組組裝設備與組裝方法 | |
TWI428649B (zh) | 夾持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