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5166B - The pixel drive circuit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oogle Patents

The pixel drive circuit of the display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5166B
TWI405166B TW97150285A TW97150285A TWI405166B TW I405166 B TWI405166 B TW I405166B TW 97150285 A TW97150285 A TW 97150285A TW 97150285 A TW97150285 A TW 97150285A TW I405166 B TWI405166 B TW I4051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upled
driving
controlled
storage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50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5241A (e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Chiao Tu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Chiao Tung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Chiao Tung
Priority to TW97150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516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5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5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51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5166B/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顯示裝置之驅動電路,其係尤指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
按,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 Matrix OLED,AMOLD)顯示器為新一代平面顯示器,與主動式陣式液晶顯示器(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AMLCD)相比較,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具有許多優點,例如較高的對比、較寬的視角、不需背光而有較薄的模組厚度、較低的功率消耗以及較低的成本,主動矩陣式液晶器需要由電流源來驅動一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元件,電致發光元件的亮度正比於所通過的電流,流經電致發光元件之電流量的變異對於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的亮度均勻度有負面的影響,因此,畫素驅動電路的品質對於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畫質非常重要。
請參閱第一圖,係為習知技術之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畫素電路的電路圖。如圖所示,習知技術之畫素電路包含一第一開關10’、一儲存電容12’、一驅動元件14’與一發光元件16’。第一開關10’耦接一資料線,並受控於一掃描線所產生之一掃描訊號,儲存電容14’耦接於第一開關12’與一供應電壓Vdd 之間,第二開關14’耦接於第一開關10’與供應電壓Vdd ,用以產生一驅動電流而驅動發光元件16’。其中,發光元件16’為一電致發光元件。
承上所述,當掃描線產生之掃描訊號導通第一開關10’時,資料線之資料訊號會被載入至驅動元件14’之閘極,且儲存於儲存電容12’中,藉以輸出固定之驅動電流驅動發光元件發光。一般而言,於主動式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中,驅動元件14’係藉由閘極耦接至資料線,且驅動元件14’之源汲極係分別耦接至供應電壓Vdd 與電致發光元件之陽極,因此,電致發光元件係 與資料訊號存在下列關係:亮度 電流 (V dd V data V th )2 所以因供應電壓Vdd 和資料訊號Vdata 為定值,當驅動元件14’長期使用下,會有臨界電壓增加的現象而使得驅動電流下降。
因此,如何針對上述問題而提出一種新穎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以克服臨界電壓的變動而造成驅動電流的不均勻性,使可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其藉由使用與臨界電壓無關之驅動電流,使得畫素之亮度與臨界電壓無關,進而增加驅動電流的均勻性使面板可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因驅動元件本身元件的劣化讓驅動電流下降,減少亮度不均勻的特性。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其藉由一電容耦合效應而減少一儲存電容之充電時間。
本發明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其藉由一開關設置於每一掃描線,而控制每列之畫素,進而減少顯示裝置的面積,以減少成本。
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包含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第三開關、一驅動元件、一儲存電容與一第四開關。第一開關耦接一供應電壓,並受控於一切換訊號而提供供應電壓;第二開關耦接第一開關,並受控於一第一掃描訊號;第三開關耦接該第二開關與一資料線,並受控於一第二掃描訊號;驅動元件耦接第三開關與一發光元件,並用以驅動發光元件;儲存電容之一第一端耦接於第一開關與第二開關之間,儲存電容之一第二端耦接驅動元件,第四開關耦接於儲存電容之第二端,並耦接驅動元件與發光元件之間,且受控於該第二掃描訊號。如此,使得畫素之亮度與臨界電壓無關,進而增加驅動電流的均勻性使面板可長時間操作,而減少亮度不均勻的特性。
再者,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更包含一第五開關,耦接於該發光元件與一參考準位,並受控於一控制訊號。如此,藉由第五開關控制每列之畫素,進而減少顯示裝置的面積,以減少成本。
茲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發明之結構特徵及所達成之功效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謹佐以較佳之實施例及配合詳細之說明,說明如後:請參閱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電路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係應用一主動矩陣式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 Matrix Organic LED,ACOLED)顯示裝置,畫素驅動電路包含一第一開關10、一第二開關12、一第三開關14、一驅動元件16、一儲存電容Cst 與一第四開關20。第一開關10耦接一供應電壓VDD ,並由一切換訊號控制第一開關10而提供供應電壓VDD ,第二開關12耦接第一開關10,即第二開關12串聯於第一開關10,並受控於一第一掃描訊號Scan1,第三開關14耦接第二開關12與一資料線,即第三開關14耦接於第二開關12與資料線之間,並受控於第二掃描訊號Scan2,驅動元件16耦接第三開關14與一發光元件22,其中驅動元件16為一P型場效電晶體,所以驅動元件16之汲極與源極係分別耦接第三開關14與發光元件22,並且驅動元件16係用以產生一驅動電流而驅動發光元件22發光,以提供顯示裝置之亮度,其中,發光元件22可為一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元件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ED,OLED)。
儲存電容Cst 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第一端耦接第一開關10與第二開關12之間,第二端耦接於驅動元件16之閘極,第四開關20耦接於儲存電容Cst 與驅動元件16與發光元件22之間,即第四開關20之一端耦接於儲存電容Cst 之第二端,而第四開關20之另一端耦接於驅動元件16與發光元件22之間,並受控於第二掃描訊號Scan2。如此,本發明可藉由控制第一開關10至第四開關20的致能時機,而達到使用與臨界電壓無關之驅動電 流,使得畫素之亮度與臨界電壓無關,進而增加驅動電流的均勻性使面板可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因驅動元件本身元件的劣化讓驅動電流下降,減少亮度不均勻的特性。
此外,本發明之畫素驅動電路更包含一第五開關24。第五開關24耦接於發光元件22與一參考準位VEE ,並受控於一控制訊號。由於第五開關24耦接於發光元件22而控制畫素驅動電路來控制發光元件,所以第五開關24可耦接於顯示面板中的一列畫素之每一畫素的畫素驅動電路,以藉由一個開關設置於每一掃描線,而控制每列之畫素,進而減少顯示裝置的面積,以減少成本。其中,第一開關10、第二開關12、第三開關14,第四開關20、第五開關24與驅動元件16為一P型場效電晶體,並且為一有機薄膜電晶體(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OTFT)。
接著,請參閱第三圖、第四A圖、第四B圖與第四C圖,係分別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時序圖與畫素驅動電路之運作狀態的電路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係針對顯示裝置如何控制第一開關10至第五開關24的致能或禁能之時機而進行說明,本發明之畫素驅動電路係運作於三個工作週期,係分別為一電荷釋放週期、一補償週期與一驅動週期。首先,本發明之畫素驅動電路係運作於電荷釋放週期,如第三圖中的時間T1 至時間T2 ,此時,切換訊號被禁能而截止第一開關10,第一掃描訊號Scan1、第二掃描訊號Scan2與控制訊號則被致能而分別導通第二開關12、第三開關14、第四開關16與第五開關24。
承上所述,於電荷釋放週期中,第三開關14係接收一輸入訊號,該輸入訊號為資料訊號Vdata 減去參考訊號Vref ,使第三開關14提供輸入訊號,即第三開關14提供輸入訊號而使第一開關10與第二開關12之間的節點A與第二開關12與第三開關之間的節點B之電壓為資料訊號Vdata 減去參考訊號Vref ,儲存電容Cst 經由第四開關20與第五開關24的導通而釋放電荷,即儲存電容Cst 藉由此週期而釋放上一狀態的電荷,以避免因殘留電荷而影響到顯示裝置的顯示亮度。此時,儲存電容Cst 之第二端與驅動元件16及第四開 關20所耦接之節點C的電壓為發光元件22之壓降VOLED 加上參考準位VEE
接著畫素驅動電路進入補償週期,如第三圖中時間T2 至時間T3 ,於此週期中,切換訊號與第二掃描訊號Scan2被致能而導通第一開關10、第三開關14與第四開關20;第一掃描訊號Scan1與控制訊號被禁能而使第二開關12與第五開關24被截止,此時,第三開關14所接收的輸入訊號之電壓改變為供應電壓VDD 減去資料訊號Vdata ,並由於第一開關10受切換訊號控制而導通,使節點A之電壓改變,即節點A之原本的電壓(VEE +VOLED )加上一補償電壓,其中,補償電壓為儲存電容Cst 與驅動元件16之一寄生電容Cst 間的耦合效應所以產生之電壓,也就是節點A之電壓改變為:
由於本發明可使用有機薄膜電晶體作為第一開關10、第二開關12、第三開關14、第四開關20、第五開關24與驅動元件16,而因為有機薄膜電晶體具有低遷移率(Mobility)的特性,使得驅動元件16之一臨界電壓Vth 的生成時間需要較長的時間,因此,本發明係藉由上述之耦合效應而縮短臨界電壓Vth 的生成時間。於耦合效應結束之後,第三開關14藉由接收新輸入訊號(VDD -Vdata )經驅動元件16而對儲存電容Cst 充電,即利用驅動元件16的二極體連接(diode-connect)效應,使節點A之電壓改變為供應電壓VDD 減去資料訊號Vdata 減去臨界電壓Vth
接下來,畫素驅動電路進入驅動週期,如第三圖中之時間T3 之後,於此週期中,第二掃描訊號Scan2被禁能而截止第三開關14與第四開關20;切換訊號、第一掃描訊號Scan1與控制訊號被致能而導通第一開關10、第二開關12與第五開關24。此週期中,驅動元件16之源極與閘極間的電壓VSGV DD -(V DD V data -|V th |)=V data +|V th |,如此,由驅動元件16所產生之驅動電流IdK (V A -|V th |)2K (V data -|V th |-|V th |)2K (V data )2 。基於上述可知,本發明之驅動元件16所產生之驅動電流Id 與臨界電壓Vth 無直接關係,進而增加驅動電流Id 的均勻性使面板可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因驅動元件16本身元件的劣化讓驅動電流Id 下降,減少顯示面板之亮度不均勻的特性。
請參閱第五圖,係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方塊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顯示面板包含一畫素陣列30、一掃描驅動電路32、一資料驅動電路34與一參考訊號產生電路36。畫素陣列30包含複數畫素,而每一個畫素皆包含畫素驅動電路,以驅動畫素,掃描驅動電路32包含複數掃描線,用以提供第一掃描訊號Scan1與第二掃描訊號Scan2於每一個畫素之畫素驅動電路中,資料驅動電路34包含複數資料線,用以產生資料訊號Vdata至每一個畫素之畫素驅動電路中,參考訊號產生電路36用以產生參考訊號Vref於畫素驅動電路中,其中,資料驅動電路34係配合參考訊號產生電路36之訊號而產生不同的輸入訊號至畫素驅動電路,以透過第三開關14而提供輸入訊號至畫素驅動電路中。
再者,於上述之第五開關24,其設置於畫素陣列30中之每一列掃描線,即每一列之掃描線僅設置一個第五開關24,而控制每列掃描線中的畫素補償電路,而第五開關24之控制訊號係耦接至顯示面板的陰極,並且每一列掃描線之控制訊號需分別耦接顯示面板的圖案化之陰極(pattern cathode)。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係藉由控制畫素驅動電路中之一第一開關、一第二開關、一第三開關、一第四開關與一第五開關的導通/截止時機,使得產生與臨界電壓無關之驅動電流,使得畫素之亮度與臨界電壓無關,進而增加驅動電流的均勻性使面板可長時間操作,而不會因驅動元件本身元件的劣化讓驅動電流下降,減少亮度不均勻的特性。
本發明係實為一具有新穎性、進步性及可供產業利用者,應符合我國專利法所規定之專利申請要件無疑,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祈 鈞局早日賜准專利,至感為禱。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形狀、構造、特徵及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與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習知技術:
10’‧‧‧第一開關
12’‧‧‧儲存電容
14’‧‧‧驅動元件
16’‧‧‧發光元件
本發明:
10‧‧‧第一開關
12‧‧‧第二開關
14‧‧‧第三開關
16‧‧‧驅動元件
20‧‧‧第四開關
Cst ‧‧‧儲存電容
COTFT ‧‧‧寄生電容
VDD ‧‧‧供應電壓
Vdata ‧‧‧資料訊號
VEE ‧‧‧參考準位
Vref ‧‧‧參考訊號
Scan1‧‧‧第一掃描訊號
Scan2‧‧‧第二掃描訊號
第一圖為習知技術之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畫素電路的電路圖;第二圖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電路圖;第三圖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時序圖;第四A圖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運作狀態的電路圖;第四B圖為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運作狀態的電路圖;第四C圖為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之運作狀態的電路圖;以及第五圖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方塊圖。
10‧‧‧第一開關
12‧‧‧第二開關
14‧‧‧第三開關
16‧‧‧驅動元件
20‧‧‧第四開關
Cst ‧‧‧儲存電容
COTFT ‧‧‧寄生電容
VDD ‧‧‧供應電壓
Vdata ‧‧‧資料訊號
VEE ‧‧‧參考準位
Vref ‧‧‧參考訊號
Scan1‧‧‧第一掃描訊號
Scan2‧‧‧第二掃描訊號

Claims (11)

  1. 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其包含:一第一開關,耦接一供應電壓,並受控於一切換訊號而提供該供應電壓;一第二開關,耦接該第一開關,並受控於一第一掃描訊號;一第三開關,其耦接該第二開關與一資料線,並受控於一第二掃描訊號;一驅動元件,其耦接該第三開關與一發光元件,並用以驅動該發光元件;一儲存電容,其一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之間,該儲存電容之一第二端耦接該驅動元件;以及一第四開關,其耦接於該儲存電容之該第二端,並耦接該驅動元件與該發光元件之間,且受控於該第二掃描訊號;其中,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五開關,耦接於該發光元件與一參考準位,並受控於一控制訊號,以及包含一電荷釋放週期、一補償週期與一驅動週期,於該電荷釋放週期時,該第五開關致能,於補償週期時,該第五開關禁能,於驅動週期時,該第五開關致能。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五開關為一有機薄膜電晶體(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OTFT)。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五開關為一P型場效電晶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驅動電路,更包含:一掃描驅動電路,具有複數掃描線,用以產生該第一掃描訊號與該第二掃描訊號;以及一資料驅動電路,具有複數資料線,並依據一資料訊號與一參考訊號而產生一輸入訊號,並傳送該輸入訊號至該第三開關。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該第四開關與該驅動元件為一P型場效電晶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驅動電路,其中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該第四開關與該驅動元件為一有機薄膜電晶體(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OTFT)。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驅動電路,其中該發光元件為一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元件。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畫素驅動電路,其中該發光元件為一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
  9. 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其包含:一第一開關,耦接一供應電壓,並受控於一切換訊號而提供該供應電壓;一第二開關,耦接該第一開關,並受控於一第一掃描訊號;一第三開關,其耦接該第二開關與一資料線,並受控於一第二掃描訊號;一驅動元件,其耦接該第三開關與一發光元件,並用以驅動該發光元件;一儲存電容,其一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之間,該儲存電容之一第二端耦接該驅動元件;以及一第四開關,其耦接於該儲存電容之該第二端,並耦接該驅動元件與該發光元件之間,且受控於該第二掃描訊號;其中,更進一步包含一電荷釋放週期、一補償週期與一驅動週期,運作於該電荷釋放週期時,該第一開關禁能,而該第二開關、該第三開關與該第四開關致能,使該儲存電容經該第四開關而釋放電荷。
  10. 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其包含: 一第一開關,耦接一供應電壓,並受控於一切換訊號而提供該供應電壓;一第二開關,耦接該第一開關,並受控於一第一掃描訊號;一第三開關,其耦接該第二開關與一資料線,並受控於一第二掃描訊號;一驅動元件,其耦接該第三開關與一發光元件,並用以驅動該發光元件;一儲存電容,其一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之間,該儲存電容之一第二端耦接該驅動元件;以及一第四開關,其耦接於該儲存電容之該第二端,並耦接該驅動元件與該發光元件之間,且受控於該第二掃描訊號;其中,更進一步包含一電荷釋放週期、一補償週期與一驅動週期,運作於該補償週期時,該第二開關禁能,而該第一開關、該第三開關與該第四開關致能,使該儲存電容經該第一開關接收該供應電壓而儲存電容。
  11. 一種顯示裝置之畫素驅動電路,其包含:一第一開關,耦接一供應電壓,並受控於一切換訊號而提供該供應電壓;一第二開關,耦接該第一開關,並受控於一第一掃描訊號;一第三開關,其耦接該第二開關與一資料線,並受控於一第二掃描訊號;一驅動元件,其耦接該第三開關與一發光元件,並用以驅動該發光元件;一儲存電容,其一第一端耦接於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之間,該儲存電容之一第二端耦接該驅動元件;以及一第四開關,其耦接於該儲存電容之該第二端,並耦接該驅動元件與該發光元件之間,且受控於該第二掃描訊號; 其中,更進一步包含一電荷釋放週期、一補償週期與一驅動週期,運作於該驅動週期時,該第三開關與該第四開關禁能,而該第一開關與該第二開關致能,使該驅動元件經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而產生一驅動電流,以驅動該發光元件。
TW97150285A 2008-12-23 2008-12-23 The pixel drive circuit of the display device TWI4051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50285A TWI405166B (zh) 2008-12-23 2008-12-23 The pixel drive circuit of the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50285A TWI405166B (zh) 2008-12-23 2008-12-23 The pixel drive circuit of the display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5241A TW201025241A (en) 2010-07-01
TWI405166B true TWI405166B (zh) 2013-08-11

Family

ID=44852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50285A TWI405166B (zh) 2008-12-23 2008-12-23 The pixel drive circuit of the display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516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0277B (en) * 2001-06-21 2003-05-01 Hitachi Ltd Image display
JP2003140570A (ja) * 2001-11-06 2003-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TWI241522B (en) * 2001-12-14 2005-10-11 Mitac Technology Corp Computer equipment
JP2008292865A (ja) * 2007-05-25 2008-12-04 Sony Corp カソード電位制御装置、自発光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カソード電位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30277B (en) * 2001-06-21 2003-05-01 Hitachi Ltd Image display
JP2003140570A (ja) * 2001-11-06 2003-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TWI241522B (en) * 2001-12-14 2005-10-11 Mitac Technology Corp Computer equipment
JP2008292865A (ja) * 2007-05-25 2008-12-04 Sony Corp カソード電位制御装置、自発光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カソード電位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5241A (en)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187990A1 (zh) 像素电路以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WO2017041453A1 (zh) 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7080379A1 (zh) 像素补偿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WO2017031909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8188390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498873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電路及其驅動方法
US9262966B2 (en) Pixel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0062802A1 (zh) 显示面板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TWI410929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的畫素電路及其顯示器與驅動方法
TWI514352B (zh) 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之像素驅動電路及其操作方法
WO2016074359A1 (zh) 像素电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804489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threshold voltage compensation of pixels
WO2016045283A1 (zh) 像素驱动电路、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6188012A1 (zh) 像素电路、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WO2017054406A1 (zh) 像素驱动电路、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16187991A1 (zh) 像素电路、驱动方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160133187A1 (en) Pixel circu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apparatus
WO2015180352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6045256A1 (zh) 像素电路及其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WO2015085699A1 (zh) Oled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20070273618A1 (en) Pixels and display panels
WO2015169006A1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5176474A1 (zh) 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17117952A1 (zh)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器
WO2015062298A1 (zh) Oled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