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4757B -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4757B
TWI404757B TW97150359A TW97150359A TWI404757B TW I404757 B TWI404757 B TW I404757B TW 97150359 A TW97150359 A TW 97150359A TW 97150359 A TW97150359 A TW 97150359A TW I404757 B TWI404757 B TW I40475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pylene glycol
reaction
metal catalyst
isooctyl ester
at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50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4348A (en
Inventor
Chao Hsing Lin
Min Hsiang Hung
Original Assignee
Min Hsiang Hung
Chao Hsing L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 Hsiang Hung, Chao Hsing Lin filed Critical Min Hsiang Hung
Priority to TW97150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475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4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43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4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4757B/zh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本發明提出一種新的化合物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Bispropxyl 2-ethylheznaonate of BPA)將作為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分別採用二種方法所合成,第一種是利用一鍋法之化學分解的方法,將聚碳酸酯或其廢料予以分解成小分子量之化合物,再經烷烯醚化反應而轉化成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再加入具有分支結構之異辛酸進行酯化反應即可製備化合物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Bispropxyl 2-ethylheznaonate of BPA)。第二種方法是以丙二酚取代聚碳酸酯或其廢料,同樣利用一鍋法之化學反應,先將丙二酚進行烷烯醚化反應轉化成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接著同樣加入異辛酸進行酯化亦可得化合物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
在50年代工業上就發展出利使用環氧乙烷(Ethylene oxide;EO)及環氧丙烷(Propylene oxide;PO)作為製備聚醚醇的原料,而環氧丙烷應用在BPA的烯醚化以達鏈延長目的,此方法是將BPA與過量的EO、PO莫耳比例(2.4~4)然後加入水中,在高壓下與溫度在100~400℃間及觸媒NaOH的條件下進行反應,最後減壓蒸餾除水,即得到丙二酚雙烯醚化多元醇。
90年代在L.Soos1文獻中,研究丙二酚與碳酸乙烯酯及碳酸丙烯酯在鹼性較強的觸媒的催化下,於常壓下可進行聚合反應成多元醇之預聚物(oligomer),該技術無法有效且適當地控製丙二酚之烯醚化程度衍生另一需加以改善之程序。然而在2000年後,分別由A.Oku’s group2及S.H.Dai’s group3利用PC廢料之化學回收方法-「消化及烷烯醚化反應」,該文獻內容亦改進了上述習知技術的缺點。
因應全球的聚碳酸酯的使用量增加,為了解決廢光碟造成的環境問題,利用回收再製作成其它應用的產品這種應用的技術,可以做到資源回收及避免環境污染的功用,也可擴展PC光碟廢料回收的產業領域,因本發明乃利用烷基二醇在與少量之催化劑在高溫常壓下先將聚碳酸酯廢料予以化學分解;分解後之混合物再加入環碳酸烷基酯同樣在高溫常壓下進行烷烯醚化合成丙二酚烷烯醚化二元醇;此時將該二元醇與具支鏈之脂肪族單元酸亦在高溫常壓下進行酯化反應,即可製備非環境荷爾蒙(非鄰苯二甲酸酯)類之可塑劑。
(註1:L.Soos,GY.Deak,S.Keli and M.Zsuga,Polymer Chemistry 1999,.37,545-550 L.)
(註2. A.Oku,S.Tanaka and S.Hata,Polymer,2000,41,6749-6753)
(註3. C.-H.Lin,H.-Y.Lin,W.-Z.Liao and S.H.Dai;Green Chem.,2007,9,38-43)\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術,本發明人經過精心的研究分別將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與異辛酸進行酯化可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化合物,另亦利用一鍋法之合成方法分別以丙二酚、聚碳酸酯化合物及聚碳酸酯廢料作為反應原物料亦可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化合物。
因此,在本發明之一觀點中,提供一種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化合物其具有如下之結構式(I)
其中,當R1為H則R2為CH3或當R1為CH3則R2為H;當R3為H則R4為CH3或當R3為CH3則R4為H。
在本發明另一觀點中,提供一種合成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之方法有三:
其一之主要步驟:將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
上述步驟中化合物異辛酸與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金屬催化劑較佳為Tetra-n-butyl titanate(TBT)及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3~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 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
其二之主要步驟:將丙二酚、碳酸丙烷烯酯及鹼性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烯醚化反應,待丙二酚化合物全被合成為丙二酚丙烯醚化二元醇後,再加入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
上述步驟中,化合物碳酸丙烷烯酯與丙二酚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鹼性催化劑較佳為Na2CO3、K2CO3、NaHCO3或KHCO3;鹼性催化劑與丙二酚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5~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而化合物異辛酸與丙二酚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金屬催化劑較佳為Tetra-n-butyl titanate(TBT)及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3~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
其三之主要步驟:將聚碳酸酯、碳酸丙烷烯酯及丙二醇並添加適量鹼性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烯醚化反應,待聚碳酸酯全部被分解並丙烯醚化成為丙二酚丙烯醚化二元醇後,再加入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
上述步驟中,化合物碳酸丙烷烯酯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丙二醇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較佳為1~100;鹼性催化劑較佳為Na2CO3、K2CO3、NaHCO3或KHCO3;鹼性催化劑與丙二酚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5~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 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而化合物異辛酸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金屬催化劑較佳為Tetra-n-butyl titanate(TBT)及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3~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
本發明其他觀點可由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及下文之較佳實施例說明中知悉。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化合物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及其製備方法。將聚碳酸酯廢料以化學回收方法製備非-環境荷爾蒙(鄰苯二甲酸酯)類之可塑劑,利用丙二醇與適量之催化劑在高溫常壓下先將聚碳酸酯廢料予以化學分解;分解後之混合物再加入碳酸丙烯酯,於相同反應條件下進行合成丙二酚烷烯醚化二元醇;該經丙烯醚化反應之丙二酚二元醇與異辛酸進行酯化反應,即可以一鍋法以聚碳酸酯廢料製備非環境荷爾蒙類之可塑劑。
適用於PVC及橡膠、防止PVC對PS或ABS之移行、提高產品之耐熱性、耐寒性與耐油性為聚酯可塑劑及特殊用途之可塑劑。
本發明之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具有如下之結構式(I):
其中,R1為H或CH3,R2為H或CH3,R3為H或CH3,R4為H、CH3
其結構可分別為如表一:
本發明合成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之方法有三:
方法一:
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異辛酸並添加適量金屬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
上述步驟中化合物異辛酸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金屬催化劑較佳為Tetra-n-butyl titanate(TBT)及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3~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
方法二:
將丙二酚、碳酸烷烯酯並添加適量鹼性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烯醚化反應,待丙二酚化合物全被合成為丙二酚烷烯醚化二元醇後,再加入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
上述步驟中,化合物碳酸烷烯酯與丙二酚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鹼性催化劑較佳為Na2CO3、K2CO3、NaHCO3或KHCO3;鹼性催化劑與丙二酚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5~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而化合物異辛酸與丙二酚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金屬催化劑較佳為Tetra-n-butyl titanate(TBT)及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3~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
方法三:
將聚碳酸酯、碳酸烷烯酯及二元醇並添加適量鹼性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烯醚化反應,待聚碳酸酯全部被分解並丙烯醚化成為丙二酚烷烯醚化二元醇後,再加入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
上述步驟中,化合物碳酸烷烯酯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較佳為2~100;丙二醇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較佳為1~100;鹼性催化劑較佳為Na2CO3、K2CO3、NaHCO3或KHCO3;鹼性催化劑與丙二酚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5~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而化合物異辛酸與聚碳酸酯之當 量比較佳為2~100,金屬催化劑較佳為Tetra-n-butyl titanate(TBT)及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較佳為0.00003~0.05;反應溫度範圍較佳為100~250℃;反應壓力範圍較佳為1~100 atm。
以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酯化反應製備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為例,本發明之反應化學式如化學反應式一所示:
範例
以下提供具體之例子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Bispropxyl 2-ethylheznaonate of BPA)。
例子1 以丙二酚雙丙烯醚化二元醇為反應起始物
在裝配有Dean-Stark裝置、磁石以及氮氣出入口的250-mL三頸瓶中,置入了BHP-BPA 50 g(0.145 mol),隨後再加入2-EH acid 62.8 g(0.435 mol)。待 反應物完全攪拌均勻之後,將溫度升高至210℃,溫度到達後加入TPT 0.12 g,溫度略為升高至220℃並持續攪拌六小時。隨後再度加入TPT 0.12 g。反應結束後,利用減壓蒸餾除去過量之2-EH acid,最後的產率為98.1%,轉化率為100%(HPLC peak area)。
例子2 以丙二酚為反應起始物
在裝配有冷凝管、磁石以及氮氣出入口的250-mL三頸瓶中,置入了BPA 33 g(0.145 mol),隨後再加入propylene carbonate 31.12(0.305 mol)以及Na2CO3 0.12 g(1500 ppm),並將溫度升高至180℃並持續攪拌八小時。反應完畢後,減壓移除過量的propylene carbonate,隨後再加入2-EH acid 62.8 g(0.435 mol)。待反應物完全攪拌均勻之後,將溫度升高至210℃,溫度到達後加入TPT 0.06 g,溫度略為升高至220℃並持續攪拌六小時。隨後再度加入TPT 0.06 g。反應結束後,利用減壓蒸餾除去過量之2-EH acid,最後的產率為98%,轉化率為97.3%(HPLC peak area)。
例子3 以聚碳酸酯為反應起始物 實驗步驟
在裝配有冷凝管、磁石以及氮氣出入口的250-mL三頸瓶中,置入了propylene glycol 59.45 g(0.78 mol),隨後再加入polycarbonate 50 g。加入Na2CO3 0.039 g(1500 ppm)後,將溫度升高至180℃並持續攪拌四小時。反應完畢後,減壓移除過量的propylene glycol,隨後再加入propylene carbonate 16.75 g(0.164 mol),溫度維持在180℃並持續攪拌八小時。反應結束後,利用減壓蒸餾除去過量之propylene carbonate,加入2-EH-acid 33.8 g(0.234 mol),TPT 0.16 g分兩次加入反應中,反應維持在220℃十二小時。最後的產率為99.6%,轉化率為100%(HPLC peak area)。
本發明之特色及優點如下:
本發明主要特色是以化學回收方法以一鍋法合成(one-pot)方法將聚碳酸酯先經消化反應後再經烷烯醚化反應合成化合物丙二酚雙烯醚二元醇化合物,接著再加入異辛酸進行酯化反應製備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化合物,其反應過程可參考化學反應式2。
本發明除期望以之化學方法將回收之PC廢料製備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化合物可製備。由化學反應式二之也可得知本發明可亦可利用丙二酚雙丙烯醚二元醇與異辛酸直接進行酯化;因此不論是以聚碳酸酯或其發料及丙二酚雙丙烯醚二元醇作為原料都可以製備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化合物。另其優點尚包括:
1.以聚碳酸酯廢料作為原料,反應過程中會產中副產物二氧化碳,工業上可再回收與胺反應製備尿素。
2.使用過量之碳酸丙烯酯化合物在反應過程中可當溶劑使用,反應結束後以減壓蒸餾方法與產物分離,所分離之碳酸烷烯酯可 回收再行使用,降低產生成本。
3.酯化過程中使用過量之異辛酸在反應過程中可當溶劑使用,反應結束後以減壓蒸餾方法與產物分離,所分離之碳酸烷烯酯可回收再行使用,降低產生成本。
4.產品時間無需複雜的純化程序或特殊設備,僅需分別在丙烯醚化過程利用滅壓蒸餾移除反應過量之丙二醇及碳酸丙烯酯,另在酯化過程中用樣利用滅壓蒸餾移除反應過量之異辛酸即可達到產品純化的目的。
5.反應可在常壓下進行,並不使用常/高溫下為氣體之化合物,為安全一製程。
前述本發明說明書之特色及優點,謹為說明而已,一般熟習本項技術人士在閱讀上述之說明後,均可能在不離開本發明範圍及精神下加以改變或修改,本發明之範圍欲包含上述之改變及修改。
圖一: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之核磁共振(1H-NMR-200 MHz)光譜圖。
圖二: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之HPLC分析光譜圖。
圖三:丙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之FT-IR光譜。

Claims (10)

  1. 一種合成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上述步驟中,異辛酸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當量比為2~100,金屬催化劑係選自由正鈦酸四丁酯(Tetra-n-butyl titanate,TBT)、異鈦酸四丙酯(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其中之一;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為0.00003~0.05。
  2. 一種合成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將丙二酚、碳酸烷烯酯及鹼性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烯醚化反應,待丙二酚化合物全被合成為丙二酚烷烯醚化二元醇後,再加入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上述步驟中,碳酸烷烯酯與丙二酚之當量比為2~100;鹼性催化劑為係選自由Li2CO3、Na2CO3、K2CO3、NaHCO3、KHCO3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其中之一;鹼性催化劑與丙二酚之重量比為0.00005~0.05;異辛酸與丙二酚之當量比為2~100,金屬催化劑係選自由正鈦酸四丁酯(Tetra-n-butyl titanate,TBT)、異鈦酸四丙酯(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其中之一;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為0.00003~0.05。
  3. 一種合成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之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將聚碳酸酯、碳酸烷烯酯、二元醇及鹼性催化劑混合,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烯醚化反應,待聚碳酸酯全部被分解並丙烯醚化成為丙二酚烷烯醚化二元醇後,再加入異辛酸及金屬催化劑在50~350℃及1-200atm下,進行酯化反應,以製備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上述步驟中,碳酸烷烯酯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為2~100;二元醇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為1~100;鹼性催化劑係選自由Li2CO3、Na2CO3、K2CO3、NaHCO3、KHCO3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其中之一;鹼性催化劑與丙二酚之重量比為0.00005~0.05;異辛酸與聚碳酸酯之當量比為2~100,金屬催化劑係選自由正鈦酸四丁酯(Tetra-n-butyl titanate,TBT)、異鈦酸四丙酯(Tetra-isopropyl titanate,TPT)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其中之一;金屬催化劑與丙二酚雙烷烯醚化二元醇之重量比為0.00003~0.0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碳酸烷烯酯係選自由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及其混合物所組成之群組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鹼性催化劑係選自由Na2CO3、K2CO3、NaHCO3及KHCO3所組成之群組其中之一。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酯化反應之反應溫度範圍為100~250℃。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酯化反應之反應壓力範圍為1~100 atm。
  8. 一種丙二酚雙烷氧基異辛酯,係由申請專利範圍第1、2或3項所述之方法製成並具有如下之結構式(I): 其中,R1為H或CH3,R2為H或CH3,R3為H或CH3,R4為H、CH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丙二酚雙乙氧基異辛酯,其中R1=H,R2=H,R3=H且R4=H。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二酚雙丙氧基異辛酯,其中R1=H,R2=CH3,R3=CH3且R4=H;或R1=CH3,R2=H,R3=CH3且R4=H;或R1=CH3,R2=H,R3=H且R4=CH3
TW97150359A 2008-12-24 2008-12-24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TWI4047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50359A TWI404757B (zh) 2008-12-24 2008-12-24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50359A TWI404757B (zh) 2008-12-24 2008-12-24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4348A TW201024348A (en) 2010-07-01
TWI404757B true TWI404757B (zh) 2013-08-11

Family

ID=4485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50359A TWI404757B (zh) 2008-12-24 2008-12-24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47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4671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力裕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双酚a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94666A (zh) * 2018-03-22 2019-10-01 力裕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双酚a双烷烯醚化多元醇的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双酚a双烷烯醚化多元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19421A (en) * 2006-10-31 2008-05-01 Univ Nat Chunghsing The method of synthesizing biphenol A, BPA having di-alkoxyl group by using polycarbonate or its wast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19421A (en) * 2006-10-31 2008-05-01 Univ Nat Chunghsing The method of synthesizing biphenol A, BPA having di-alkoxyl group by using polycarbonate or its wast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4348A (en)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4743B (zh) Organic zinc catalyst and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polyalkylene carbonate using the catalyst
TWI294874B (zh)
TW201518347A (zh) 具有茀構造的聚碳酸酯樹脂之解聚合方法
TWI404757B (zh) 非環境荷爾蒙可塑劑及其製備方法
CN108607604B (zh) 醇解聚碳酸酯的催化剂及方法
CN108164477B (zh) 单或多官能度丙烯酰胺型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588657A (zh) 一种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
CN106076304B (zh) 酯交换合成草酸二苯酯用负载型TiO2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02250051A (zh) 一种碳酸甘油酯的制备方法
CN112724003B (zh) 一种9-芴甲醛的制备方法
CN113185469B (zh) 一种光调节二芳基二氢吩嗪修饰的方法
CN108358871A (zh) 一种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的合成方法
JP3413279B2 (ja) フェノール性水酸基含有ラクトン開環重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75115A (zh) 一种碳酸二甲酯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方法
CN113620968A (zh) 具有环状缩醛结构的刚性生物基二醇单体、其制法与应用
CN109096044B (zh) 一种氘代氯仿的制备方法
CN1213011C (zh) 生产烷基取代的氢醌的方法
CN113214077A (zh) 一种降解热塑性塑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方法
CN102442911A (zh) 一种中间体二甲氧基碳酸双酚a二酯的制备方法
KR101668129B1 (ko) 무수 트리멜리트산 아릴에스테르의 제조방법
US20190382331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bis(2-hydroxyethyl) terephthalate
CN111393402A (zh) Br*nsted酸/季铵盐复合催化CO2与环氧化物环加成制备环状碳酸酯的方法
KR20150040497A (ko) 저농도 할로겐을 함유하는 에폭시 수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675116A (zh) 一种草酸二甲酯合成碳酸二苯酯的方法
CN111875577B (zh) 一种r-碳酸丙烯酯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