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9997B - 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9997B
TWI399997B TW097139234A TW97139234A TWI399997B TW I399997 B TWI399997 B TW I399997B TW 097139234 A TW097139234 A TW 097139234A TW 97139234 A TW97139234 A TW 97139234A TW I399997 B TWI399997 B TW I39999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device
femtocell base
acc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39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6843A (en
Inventor
Aleksandar M Gogi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26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6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9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99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30Security of mobile devices; Security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H04W12/37Managing security policies for mobile devices or for controlling mobile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Description

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及方法
本申請案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信,且更具體言之係關於用於異動與存取點基地台有關之資訊至客戶終端機之方法及系統。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7年10月12日申請之名為「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及方法(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TRANSACTION OFFEMTO CELL INFORMATION FROM A HOST TERMINAL DEVICE TO A GUEST TERMINAL DEVICE)」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0/979,800號之優先權,該案已讓與給其受讓人,且以引用之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向多個使用者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例如,語音、資料、多媒體服務等。隨著對高速率及多媒體資料服務之需求迅速增長,實施具有增強效能之有效且強健的通信系統存在挑戰。
近年來,使用者已開始用行動通信替代固線通信且越來越需要更好的語音品質、可靠的服務及低廉的價格。
除目前適當使用之行動電話網路外,已出現一種新的小型基地台,其可安裝於使用者家中且使用現存寬頻帶網際網路連接而提供對行動單元之室內無線覆蓋。此類個人小型基地台通常被已知為存取點基地台、或者家用節點B(HNB)、或者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通常,此類小型基地台(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經由路由器或數據機連接至網際網路及行動業者之網路。
然而,關於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一個嚴重問題為"發現",即,行動裝置如何察覺到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並獲得對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授權存取。可使用頻率上之頻繁掃描,但彼技術可消耗裝置中之電池。視所使用之毫微微系統解決方法而定,行動單元可能不瞭解是否允許其使用特定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至少直至行動單元嘗試向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登記。此造成進一步電池消耗。
正是此類先前嘗試之此等限制及其他限制激發了本文所揭示之此發明。
詞"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本文中被描述為"例示性"的任何實施例未必被解釋為相對於其他實施例而言係較佳或有利的。本文中所述之技術可用於諸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網路、分時多重存取(TDMA)網路、分頻多重存取(FDMA)網路、正交FDMA(OFDMA)網路、單載波FDMA(SC-FDMA)網路等之各種無線通信網路。術語"網路"及"系統"經常可互換地使用。CDMA網路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低碼片速率(LCR)。cdma2000包含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諸如演進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快閃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E-UTRA及GSM係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長期演進(LTE)為使用E-UTRA之UMTS的即將到來版本。UTRA、E-UTRA、GSM、UMTS及LTE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件中。cdma2000描述於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件中。此等各種無線電技術及標準係此項技術中已知的。
在本文之描述中,提供相對大的區域上之覆蓋之節點可被稱為巨集節點,而提供相對小的區域上(例如,住宅)之覆蓋之節點可被稱為毫微微節點。應瞭解,本文之教示可適用於與其他類型之覆蓋區域相關聯之節點。舉例而言,微微節點可提供小於巨集區域且大於毫微微區域之區域上之覆蓋(例如,商業大樓內之覆蓋)。在各種應用中,可使用其他術語來指代巨集節點、毫微微節點或其他存取點類型節點。舉例而言,巨集節點可經組態為或被稱為存取節點、基地台、存取點、eNodeB、巨集蜂巢式基地台等等。又,毫微微節點可經組態為或被稱為家用NodeB、家用eNodeB、存取點基地台、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節點可與一或多個蜂巢式基地台或扇區相關聯(例如,分成一或多個蜂巢式基地台或扇區)。與巨集節點、毫微微節點或微微節點相關聯之蜂巢式基地台或扇區可分別被稱為巨集蜂巢式基地台、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或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現將參看圖1及圖2描述毫微微節點可如何部署於網路中之一簡化實例。
圖1說明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100,其經組態以支援許多使用者,各種所揭示之實施例及態樣可實施於該無線通信系統中。如圖1所示,作為實例,系統100為多個蜂巢式基地台102(諸如,巨集蜂巢式基地台102a-102g)提供通信,其中每一蜂巢式基地台由一相應存取點(AP)或點104(諸如,AP 104a-104g)服務。每一巨集蜂巢式基地台可進一步被分成一或多個扇區(未圖示)。進一步如圖1所示,各種存取終端(AT)裝置106(包括AT 106a-1061,其亦可互換地已知為使用者裝備(UE)或行動台(MS)、或終端裝置)可遍及系統散布於各種位置處。舉例而言,視AT是否在作用中且其是否處於軟交遞而定,每一AT 106可在給定時刻在前向鏈路(FL)及/或反向鏈路(RL)上與一或多個AP 104通信。無線通信系統100可提供較大地理區上之服務。舉例而言,巨集蜂巢式基地台102a-102g可覆蓋附近僅少數區塊或鄉村環境中之幾平方里。
圖2說明用以在網路環境內啟動毫微微節點(亦已知為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存取點基地台))之部署的例示性通信系統。如圖2所示,系統200包括多個毫微微節點(或者在替代例中為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存取點基地台、諸如HNB 210之家用節點B(HNB)單元),其各自安裝於相應的相對小之覆蓋網路環境中(諸如,在一或多個位點230中)且(諸如)經組態以伺服相關聯之使用者裝備220以及相異使用者裝備225。每一HNB 210可經由一廣域網路(諸如,網際網路240)耦接並進一步經組態以通信,且耦接並通信至網際網路上之任何節點,其包括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亦被稱為"核心網路")。在例示性組態中,一位點可包括DSL路由器及/或電纜數據機2601 、2602 至260N 。如圖所示,在終端裝置220與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之間存在至少兩個通信路徑,即,一包括巨集蜂巢式基地台存取270之路徑及一包括網際網路240之路徑。
儘管本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使用3GPP術語,但應理解,實施例不僅可應用於3GPP(Re199、Re15、Re16、Re17等)技術,而且可應用於3GPP2(1xRTT、1xEV-DO Re10、RevA、RevB等)技術,以及應用至其他已知及相關技術。在本文所描述之此等實施例中,HNB 210之所有者可預約通過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提供之諸如3G行動服務之行動服務,且UE 220可能夠在巨集蜂巢式環境及基於HNB之小覆蓋網路環境兩者中操作。因此,可調適HNB 210以與任何現有UE 220具有回溯相容性。
如自前述顯而易見,除直接由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伺服網路存取之外,UE 220可間接地由一或多個HNB伺服網路存取。在此情況下,UE 220與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之間的端對端通信可通過HNB 210及通過網際網路240執行。一或多個UE可由一或多個預授權HNB 210(即,經特許或依據預約在鄰近相應位點230範圍內使用之HNB 210)來授與存取。
HNB(以下為"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使用模型中之一者包括"受限關聯"。亦即,當預關聯並授權一或多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以授與網路存取至相容UE(以下為"終端機"或"終端裝置",)時,該UE為特許給其經安裝所處之位點(例如,在一人家中)之所有者或由該所有者預約,彼等相同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將不向任何其他(例如,無關聯的或相異的)蜂巢式網路用戶允許網路存取。當然,此受限關聯或不允許之網路存取覆蓋相異終端裝置,若非受限關聯模型之特徵,該等裝置可能夠藉由一給定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而獲取網路存取。亦即,即使在存在一與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技術相容且於特許用於由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所使用之頻譜的蜂巢式網路上預約且實體鄰近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在覆蓋內)之相異終端裝置的情況下,亦不允許相異終端裝置存取近端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除非且直至相異終端機被識別且被授與存取。
受限關聯模型之一特徵為明確地允許客戶終端機與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通信(或更一般而言,與複數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中之任何者通信),且獲取對網際網路240且因此經由連接245對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之授權網路存取。在此情形中,客戶終端機可為除上述預關聯之終端裝置以外的任何使用者裝備。此明確之允許(以下為"客戶狀態")可在時間週期受限基礎上或在時間可擴充基礎上經授與。
在一實施例中,一終端裝置可與特定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使用預關聯。在此類實施例中,該終端裝置可儲存將終端裝置關聯至終端裝置被允許使用之特定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視特定解決方法而定,此資訊可以許多形式並用各種欄位及內容表示並儲存。表1描繪相關資料庫形式之一種可能的此類表示。表1中填入之資料對應於圖1所示之可能之例示性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至終端裝置的關聯。
表1因此表示特定終端裝置與一或多個毫微微基地台之間的關聯。在所展示之實例中,給定四個終端裝置(106e、106k、106g及106l)中之每一者與一或多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相關聯。當然,終端裝置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間的關聯不限於僅兩者(其各自如表列1-2及列3-4所示),且事實上任何終端裝置可具有與額外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產生關聯之一列/記錄。此外,界定特定核心網路用戶與特許給彼用戶之零或多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間的關係的額外關係可用。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可結合若干關係以(例如)在特定用戶與零或多個終端裝置("用戶終端裝置")之間產生一關係。
現在,繼續論述受限關聯使用模型,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可儲存類似表1之資料庫,其指示授權哪些終端裝置存取哪些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在一實施例中,客戶終端裝置可進入此資料庫中,該資料庫可能包括額外客戶狀態授權,且可能包括描述客戶狀態之有效週期的資訊。因此,若且當有效客戶狀態週期期滿時,可將客戶狀態資訊標記為無效或無作用的,或可自特定網路資料庫移除。因此,可拒絕客戶終端裝置經由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存取網路之後續嘗試,且可指導客戶終端裝置使用替代網路存取方法。或者,可允許客戶終端裝置繼續使用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但係在具有諸如受限頻寬之存取限制或具有(諸如)如可由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之業者應用之費率之存取約束的情況下使用。
下文詳細描述之額外實施例啟動資訊異動,其在客戶終端裝置鄰近安裝位點時允許該客戶終端裝置找到特許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在一實施例中,使用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料庫條目("FDE")。當FDE儲存於家用終端裝置中時,FDE指定為"家用FDE",且當儲存於客戶終端裝置中時,其指定為"客戶FDE",且當FDE儲存於核心網路中時,FDE指定為"核心FDE",即使前述FDE中之每一者或任何組合中之資訊可相同。當然,如剛剛所述,終端裝置可儲存家用FDE,且亦可含有其他FDE或甚至有關其被允許存取之其他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其他類似結構化資訊。舉例而言,除家用FDE之外,使用者之網路終端裝置可含有使其與安裝於使用者經營場所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相關聯之FDE。
稍微更正式而言,如圖3所示,藉由系統300之流程圖來描繪前述方法。具體言之,用於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方法可包括以下操作,包括:儲存有關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見操作310);將有關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該資訊傳送至客戶終端裝置(操作315);向客戶終端裝置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操作320);及向客戶終端裝置建立網路存取(操作330)。如圖所示,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之操作及建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之操作為相異且獨立的操作,且僅授權網路存取不需要建立網路存取。當然,向客戶終端裝置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不可能係永久授權,因此,系統300包括用於向客戶終端裝置終止網路存取之操作(340)。
圖4為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於建立一存取資料庫條目之系統400的流程圖。作為一選項,本系統400可在圖1至圖3之架構及功能性的形中實施。然而,當然,系統400或其中之任何操作可在任何所要環境中進行。
因為系統300及系統400為靈活的以便支援多種特徵,所以用以自主機終端裝置起始異動以用於建立存取資料庫條目之各種技術亦為靈活的。事實上,可使用特許給安裝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位點之所有者(或依據預約覆蓋)的行動終端裝置來起始異動。或者,只要遵守適當協定,其便可藉由來自未經特許之裝置(不管行動的還是非行動的)的存取請求而起始(見操作410)。此未經特許之裝置可為桌上型或膝上型或能夠執行瀏覽器程式碼或類瀏覽器程式碼之任何其他計算裝置。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起始異動之裝置甚至有可能可為特許給除目標位點之所有者以外之其他人的行動終端裝置。
在此等情況中之任何者中,涉及異動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用戶或被特許者的識別碼可在異動協定期間經擷取,且隨後用於費用分配或其他目的。在所論述之許多實例中,很容易認為"家用使用者"指代與為安裝目標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位點之所有者的個人(或實體)相同的個人(或實體)。然而,應理解,選擇何時起始異動可為"隨意的"(例如,在客戶指示需要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存取之後不久),或異動可先驗地起始,且甚至分批起始。異動使用者甚至有可能可為能夠提供適當身份碼之任何個人或實體(見操作420)。在一實施例中,異動使用者可為經授權以"簽約"客戶群之核心網路員工或代理人(人類代理人或計算代理人)。此可為(例如)當會議組織者選擇預授權在會議設施內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存取但僅針對己選擇此服務(或為此服務付費)之特定出席者(以下為一或多個"預授權客戶")的情況。
繼續,異動使用者可調用能夠在使用者終端裝置中執行的應用程式(例如,此應用程式可為Qualcomm公司(San Diego,California)的BREW應用程式)。或者,異動使用者可調用來自前述未經特許之裝置的應用程式或小程式(applet)。在一實施例中,此類型之異動為付費事件,且巨集行動網路業者核心網路250之業者可僅針對執行異動提取收入(甚至獨立於任何後續網路使用)。在例示性實施例中,前述應用程式可呈現(例如,通過圖形使用者介面)一系列選項,其包括(但不限於):(a)客戶存取有效週期之最大持續時間;(b)存取為免費率的客戶存取有效週期之持續時間;(c)明確限制(例如,對網際網路位址之存取,或限制一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或(d)明確允許,例如,可在任何時間允許呼叫9-1-1(見操作430)。當然,此應用程式或小程式可呈現多個預設組態、或多個組態或模式(可能包括受限模式、混雜模式、免費率模式等)之群組,且可涉及附屬操作430之許多異動。相比之下,由小程式進行之至核心網路之任何明確異動可僅為一個選項。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立即認識到,應用程式或小程式之執行可涉及任何數目之網路存取,且用於用戶端(例如,終端裝置)與伺服器(例如,核心網路)之間的通信之協定可包括任何數目之用戶端-伺服器異動。
現在,在有效用戶之身份碼有效的情況下,異動使用者可(例如)藉由提供客戶使用者之終端裝置之電話號碼來識別客戶使用者。在一實施例中,由異動使用者請求並提供之資訊可僅限於客戶使用者之終端裝置之電話號碼。當然,識別客戶使用者之終端裝置之其他方式顯然可用,且可使用任何此類識別技術以使得在任何可用網路上唯一地定址客戶使用者之終端裝置。
因此,具有(a)適當經身份碼驗證之用戶、(b)包括用戶與零或多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間的關係的資料庫、及(c)定址客戶使用者之終端裝置之能力的核心網路可接著經由客戶使用者之終端裝置通過一或多個確認交換而接合(engage)客戶使用者,該一或多個確認可能包括視情況含有客戶激活有效期之時間量、任何無費率時間限制、明確限制及明確允許的客戶確認(見操作440)。
在獲得客戶使用者同意後,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擷取對應於先前經身份碼驗證之所有者的家用FDE。此擷取可經由家用終端機對其家用FDE之請求而藉由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自動執行,或者,在已使用未經特許之終端機(瀏覽器裝置)執行授權異動的情況下,此擷取可通過在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內起始之資料庫存取而藉由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自動執行(操作450)。在任何情況中,核心網路驗證擷取之FDE的內容(操作460)且使用包括巨集蜂巢式基地台存取270之路徑將其轉發至客戶終端裝置,其中該客戶終端裝置將其用公式表示為客戶FDE且將其儲存(操作470)。
在如由客戶終端裝置所報告之確認成功下載後(操作480),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建立一存取資料庫條目,其指示具有如前述之能力、限制及明確允許/拒絕特徵的客戶預約。
現返回圖3,操作310包括建立至少一存取資料庫條目,其可能包括FDE,且可能包括一些或所有允許/拒絕特徵。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記錄可儲存於記憶體中,或者其可儲存至某一非揮發性裝置中(或某一非揮發性裝置上)。然而,在操作310之範疇內,即使已建立存取條目,但仍不會發生對目標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客戶終端機存取。事實上,如最近執行之操作480,客戶終端裝置經由一包括巨集蜂巢式基地台存取270之網路路徑而保持連接至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為客戶終端機提供各種實施例以終止前述巨集蜂巢式基地台連接且開始經由包括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及網際網路240之網路路徑存取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見操作320及330以及操作620)。
圖5為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於向客戶終端裝置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之系統500的流程圖。作為一選項,本系統500可在圖1至圖4之架構及功能性之情形下實施。然而,當然系統500或其中之任何操作可在任何所要環境中進行。
按照操作470之論述,由於操作410至470中之一或多者的執行,客戶終端裝置接收到家用FDE之一複本。此時客戶終端裝置可解譯剛剛接收到之FDE的內容。在一些實施例中,客戶終端裝置可解譯FDE資料欄位(見操作510)到可建構一或多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邏輯映射之程度。此映射可含有基於每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表2展示許多映射可能性中之僅一者。
填入表2之單元格中之值對應於圖1中找到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當然,此嚴格地為一實例且許多其他映射為可能並能想像到的。事實上,含有與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在星象圖中之位置有關之資訊的區域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星象圖資料庫可由客戶終端機建構,在表3中展示其之一實例。
在建構此星象圖資料庫之情況中,客戶終端裝置可自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請求各種星象圖資料,且客戶終端裝置可接著解譯並儲存此資料用於各種用途。在任何時間一旦FDE儲存於客戶終端機中,客戶終端機便可接著擁有必要之資訊以在鄰近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中搜尋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並起始與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通信(見操作520)。在例示性實施例中,客戶終端機辨識處於一或多個特定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附近的條件(如由任何PDE描述),且開始對此類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的有效搜尋。當然,來自SID/NID、巨集BS集合、導頻Ec/Io臨限向量、平均導頻相位向量、及/或導頻相位偏差向量中之任何值或值之組合可幫助客戶終端機偵測處於一或多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附近的條件,且可幫助客戶終端機尋找目標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一旦取得與一或多個目標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通信,FDE中之額外資訊(包括諸如BASE_ID、LAT、LON等之參數)便可肯定地識別目標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此時可確認對客戶裝置之鑑認,且可授與對使用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的授權。
仍在用於向客戶終端裝置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之系統500的情形中,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可起始客戶終端裝置之記錄保持,使得可量測LUD、基於時間之使用、及基於資料速率之使用等(操作540)。現在,在完成識別及鑑認且起始記錄保持的情況下,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授權客戶終端機及任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以允許由客戶終端裝置存取(操作550)。客戶終端裝置現被授權通過網路路徑區段235及245(包括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以及通過網際網路240之至少一路徑(未圖示)對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之網路存取。客戶終端裝置現可嘗試與選定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通信。客戶終端機可使用如此授權之任何網路路徑及核心網路設施,包括通過包括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的網路路徑及通過網際網路240之至少一路徑對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的網路存取。
圖6為根據一實施例之用於管理客戶終端裝置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之系統600的流程圖。作為一選項,本系統600可於圖1至圖5之架構及功能性之情形下實施。然而,當然系統600或其中之任何操作可在任何所要環境中進行。
當然,如前述的,對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之網路存取可受時間限制。因此,本發明之實施例包括使用基於時間限制存取之技術,可能包括使用時間戳。如圖6所示,用於基於時間之管理之一種技術可使用同時或非同布執行之多個過程。具體言之,用於向客戶終端裝置建立網路存取之操作可包括產生同時執行之過程P1及P2(分別為操作610及660)。
在經授權對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之網路存取之一般情況中,客戶終端裝置能夠至少在有效週期內使用網路用於依據客戶預約協議支援之任何目的,可能包括蜂巢式基地台間呼叫、蜂巢式基地台至陸上通信線呼叫、SMS訊息傳遞、諸如瀏覽或聊天之網際網路存取、在任何數目之經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間漫遊等。只要有效週期尚未期滿,在本發明之情形中便支援此一般存取(見操作620及決策630)。然而,在有效週期期滿後,便將終止一般網路存取且釋放各種客戶相關資源(操作635、685、640及690)。
在經授權之網路存取同時,計時器起始步驟(操作665)及時間監測步驟(操作670、675及決策680)迫使通過目標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網路存取在有效週期期滿時終止。當然,終止通過目標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客戶狀態授權網路存取未必進一步終止其他網路存取,且一般而言,在終止客戶狀態後,可重新指導客戶終端裝置至替代網路存取機制。在有效期期滿後,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250停用客戶預約(操作695)。類似地,客戶終端裝置可自其資料庫刪除相應FDE條目。
圖7A根據一實施例說明用於管理客戶終端裝置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之協定701。作為一選項,協定701可於圖1至圖6之架構及功能性之情形下實施。然而,當然協定701或其中之任何操作可於任何所要環境中進行。
如圖7A所示,在異動步驟702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傳輸一請求至客戶終端機需要存取之異動終端機。可藉由讀取每一隨後(接連向下)異動來自上而下解譯而理解協定異動,或可自特定貢獻者(例如,"異動終端機")方面來理解協定異動。舉例而言,異動終端機操作異動步驟,該等步驟包括:(a)發送一授權一客戶終端機之請求410;及(b)發送客戶終端機識別碼;視情況(c)發送客戶存取資訊。作為另一實例,自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亦即,"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方面,異動步驟可描述為包括:(a)接收一客戶請求520;(b)接收客戶身份碼;(c)建立基於毫微微之客戶會話;及(d)對基於毫微微之客戶會話解除授權。類似地,自客戶終端裝置(亦即,"客戶終端機")之方面,異動步驟可描述為包括:(a)接收一存取確認請求440;(b)異動一存取確認請求確認;及(c)請求基於毫微微之客戶會話。
應瞭解,本文中之教示可實施於各種類型之通信裝置中。在一些態樣中,本文中之教示可實施於可部署於多個存取通信系統中之無線裝置中,該等多個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無線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此處,每一終端機可經由前向鏈路及反向鏈路上之傳輸而與一或多個存取點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指代自存取點至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指代自終端機至存取點之通信鏈路。此通信鏈路可經由單輸入單輸出系統、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或某一其他類型之系統來建立。
MIMO系統使用多個(N T )傳輸天線及多個(N R )接收天線以用於資料傳輸。由N T 個傳輸天線及N R 個接收天線形成之MIMO頻道可分解成N S 個獨立頻道,該等頻道亦稱作空間頻道,其中,N S min{N T ,N R }。N s 個獨立頻道中之每一者對應於一維度。若利用由多個傳輸天線及接收天線產生之額外維度,則MIMO系統可提供改良之效能(例如,較高通量及/或較大可靠性)。
MIMO系統可支援分時雙工("TDD")及分頻雙工("FDD")。在TDD系統中,前向鏈路傳輸與反向鏈路傳輸在同一頻率區域上,使得互反性原理允許自反向鏈路頻道估計前向鏈路頻道。此使得當多個天線在存取點處可用時存取點能夠提取前向鏈路上之傳輸波束成形增益。
本文中之教示可併入使用各種組件與至少一其他節點通信的節點(例如,裝置)中。圖7B描繪可用以促進節點之間的通信的若干樣本組件。具體言之,圖7B說明MIMO系統700之無線裝置710(例如,存取點)及無線裝置750(例如,存取終端機)。在裝置710處,許多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自資料源712提供至傳輸("TX")資料處理器714。
在一些態樣中,經由各別傳輸天線傳輸每一資料流。TX資料處理器714基於經選擇用於每一資料流之特定編碼方案而格式化、編碼及交錯彼資料流之訊務資料以提供經編碼資料。
可使用OFDM技術以對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資料與導頻資料進行多工。導頻資料通常為以一已知方式處理之已知資料樣式,且可用於接收器系統處以估計頻道回應。接著基於經選擇用於每一資料流之特定調變方案(例如,BPSR、QSPR、M-PSR或M-QAM)而調變(亦即,符號映射)經多工之導頻及彼資料流之經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用於每一資料流之資料率、編碼及調變可由藉由處理器730執行之指令判定。資料記憶體732可儲存由裝置710之處理器730或其他組件使用之程式碼、資料及其他資訊。
接著將所有資料流之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O處理器720,TX MIMO處理器720可進一步處理調變符號(例如,針對OFDM)。TX MIMO處理器720接著將N T 個調變符號流提供至N T 個收發器("XCVR")722A至722T。在一些態樣中,TX MIMO處理器720將波束成形權重應用於資料流之符號且應用於天線,自該天線傳輸符號。
每一收發器722接收並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該等類比訊號以提供適於經由MIMO頻道傳輸之調變信號。來自收發器722A至722T之N T 個調變信號接著分別自N T 個天線724A至724T傳輸。
在裝置750處,所傳輸之經調變信號由N R 個天線752A至752R接收,且來自每一天線752之所接收之信號提供至各別收發器("XCVR")754A至754R。每一收發器7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各別所接收之信號,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該等樣本以提供相應的"所接收"之符號流。
接收("RX")資料處理器760接著接收並基於特定接收器處理技術處理來自NR 個收發器754之N R 個所接收之符號流以提供N T 個"所偵測"之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760接著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每一所偵測之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760進行之處理與由裝置710處之TX MIMO處理器720及TX資料處理器714執行之處理互補。
處理器770週期性地判定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在下文中論述)。處理器770以公式表示包含矩陣索引部分及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資料記憶體772可儲存由裝置750之處理器770或其他組件使用之程式碼、資料及其他資訊。
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之資料流之各種類型的資訊。反向鏈路訊息接著由TX資料處理器738(其亦接收來自資料源736之許多資料流的訊務資料)處理,由調變器780調變,由收發器754A至754R調節,且傳輸回至裝置710。
在裝置710處,來自裝置750之經調變信號由天線724接收,由收發器722調節,由解調變器("DEMOD")740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742處理以提取由裝置750傳輸之反向鏈路訊息。處理器730接著判定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以用於判定波束成形權重,接著處理經提取之訊息。
本文中之教示可併入各種類型之通信系統及/或系統組件中。在一些態樣中,本文中之教示可用於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例如,藉由指定頻寬、傳輸功率、編碼、交錯等中之一或多者)而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中。舉例而言,本文中之教示可應用於以下技術中之任何者或組合中: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多載波CDMA("MCCDMA")、寬頻CDMA("W-CDMA")、高速封包存取("HSPA"、"HSP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單載波FDMA("SC-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或其他多重存取技術。使用本文中之教示之無線通信系統可經設計以實施一或多個標準,諸如IS-95、cdma2000、IS-856、W-CDMA、TDSCDMA及其他標準。CDMA網路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或某一其他技術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W-CDMA及低碼片速率("LCR")。cdma2000技術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諸如演進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 802.20、快閃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E-UTRA及GSM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本文中之教示可實施於3GPP長期演進("LTE")系統、超行動寬頻帶("UMB")系統及其他類型之系統中。LTE為UMTS之使用E-UTRA之版本。儘管本揭示案之特定態樣可使用3GPP術語來描述,但應理解,可將本文中之教示應用於3GPP(Re199、Re15、Re16、Re17)技術,以及3GPP2(IxRTT、1xEV-DO RelO、RevA、RevB)技術及其他技術。
本文中之教示可併入於多種設備(例如,節點)中(例如,實施於多種設備內或由多種設備執行)。在一些態樣中,根據本文中之教示實施之節點(例如,無線節點)可包含存取點或存取終端機。
舉例而言,存錢終端機可包含(實施為或已知為)使用者裝備、用戶台、用戶單元、行動台、行動件、行動節點、遠端台、遠端終端機、使用者終端機、使用者代理、使用者裝置或某一其他術語。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終端機可包含蜂巢式電話、無接線電話、會話起始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台、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之掌上型裝置,或連接至無線數據機之某一其他適當處理裝置。因此,本文所教示之一或多個態樣可併入電話(例如,蜂巢式電話或智慧型電話)、電腦(例如,膝上型電腦)、攜帶型通信裝置、攜帶型計算裝置(例如,個人資料助理)、娛樂裝置(例如,音樂裝置、視訊裝置,或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裝置或經組態以經由無線媒體通信之任何其他適當裝置中。
存取點可包含(實施為或已知為)NodeB、eNodeB、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NC")、基地台("BS")、無線電基地台("RBS")、基地台控制器("BSC")、基地收發台("BTS")、收發器功能("TF")、無線電收發器、無線電路由器、基本服務集("BSS")、及延伸服務集("ESS")或某一其他類似術語。
在一些態樣中,節點(例如,存取點)可包含用於通信系統之存取節點。此類存取節點可(例如)經由至網路之有線或無線通信鏈路提供用於或至網路(例如,諸如網際網路或蜂巢式網路之廣域網路)的連接性。因此,存取節點可使得另一節點(例如,存取終端機)能夠存取網路或進行某一其他功能性。此外,應瞭解,該等節點中之一或兩者可為攜帶型的,或在一些狀況下為相對非攜帶型的。
又,應瞭解,無線節點可能夠以非無線方式(例如,經由有線連接)傳輸及/或接收資訊。因此,如本文所論述之接收器及傳輸器可包括適當通信介面組件(例如,電子或光學介面組件)以經由非無線媒體通信。
無線節點可經由基於任何適合之無線通信技術或以其他方式支援任何適合之無線通信技術之一或多個無線通信鏈路而通信。舉例而言,在一些態樣中,無線節點可與網路相關聯。在一些態樣中,網路可包含區域網路或廣域網路。無線裝置可支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諸如本文中所論述之彼等無線通信技術、協定或標準(例如,CDMA、TDMA、OFDM、OFDMA、WiMAX、Wi-Fi等)之多種無線通信技術、協定或標準中的一或多者。類似地,無線節點可支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多種相應調變或多工方案中之一或多者。無線節點可因此包括適當組件(例如,空中介面)以使用上述或其他無線通信技術來建立一或多個無線通信鏈路並經由一或多個無線通信鏈路通信。舉例而言,無線節點可包含具有相關聯之傳輸器組件與接收器組件之無線收發器,其可包括促進經由無線媒體之通信的各種組件(例如,信號產生器及信號處理器)。
圖8描繪根據本文所描述之額外態樣之系統800的實例方塊圖。系統800提供可促進管理通過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客戶終端機存取的裝置。具體言之,系統800可包括各自連接至通信鏈路805且可經由通信鏈路805與其他模組或構件通信之複數個模組或構件。該設備之模組可個別地或以組合之方式執行流程300之步驟。
圖9描繪根據本文所描述之額外態樣之系統900的實例方塊圖。系統900提供可促進將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傳送至客戶終端機之設備。具體言之,系統900可包括各自連接至通信鏈路905且可經由通信鏈路905與其他模組或構件通信之複數個模組或構件。該設備之模組可個別地或以組合之方式執行流程400之步驟。舉例而言,系統900之設備可起始任何數目之異動用於建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存取資料庫條目(910),且可執行任何數目之異動以組態一客戶終端裝置,包括由客戶終端裝置確認成功接收通信(980)。
圖10描繪根據本文所描述之額外態樣之系統1000的實例方塊圖。系統1000提供可促進將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傳送至客戶終端機之設備。具體言之,系統1000可包括各自連接至通信鏈路1005且可經由通信鏈路1005與其他模組或構件通信之複數個模組或構件。該設備之模組可個別地或以組合之方式執行流程500之步驟。舉例而言,系統1000之設備可管理客戶終端機資訊擷取1010,搜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1020,以及起始使用及費率過程1030。
儘管本說明書描述了本發明之特定實例,但是彼等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不偏離本發明之概念的情況下設計本發明之變體。舉例而言,本文之教示指代可由電路切換網路元件及封包切換領域網路元件之任何組合組成之核心網路。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理解,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術及技藝中之任何者來表示資訊及信號。舉例而言,貫穿以上描述引用之資料、指令、命令、資訊、信號、位元、符號及碼片可由電壓、電流、電磁波、磁場或磁粒子、光場或光粒子,或其任何組合表示。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進一步瞭解,可將結合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而描述之各種說明性系統、邏輯區塊、模組、電路、方法及演算法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或兩者之組合。為了清晰地說明硬體及軟體之此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方法及演算法已大體根據其功能性進行了描述。將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還是軟體視特定應用及施加於整個系統上之設計約束而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以不同方式實施所述功能性,但此等實施決策不應被解釋為會導致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結合本文所揭示之實例描述之各種說明性系統、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可以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裝置、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件或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描述之功能之其任何組合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實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被實施為計算裝置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連同一DSP核心,或任何其他此組態。
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可直接體現於硬體、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或兩者之組合中。軟體模組可駐留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抽取式碟片、CD-ROM、或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其他形式之儲存媒體中。一儲存媒體可耦接至處理器,使得該處理器可自該儲存媒體讀取資訊,並可將資訊寫入至該儲存媒體。在替代實例中,儲存媒體可整合至處理器。處理器及儲存媒體可駐留於ASIC中。
在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中,所述之功能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若以軟體實施,則該等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傳輸。電腦可讀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及通信媒體兩者,通信媒體包括促進將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之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體。作為實例且並非限制,此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磁碟儲存器或其他磁性儲存裝置、或可用以載運或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可適當地將任何連接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而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軸電纜、光纖電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光學光碟、數位化通用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磁性地再現資料,而光碟使用雷射光學地再現資料。以上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提供對所揭示實例之先前描述以使得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製造或使用本發明。此等實例之各種修改將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變得顯而易見,且本文所界定之一般原理可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疇之情況下應用於其他實例。因此,本發明並不意欲限於本文所展示之實例,而應符合與本文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的最廣泛範疇。
100...無線通信系統
102a-102g...巨集蜂巢式基地台
104a-104g...存取點
106a-1061...存取終端裝置
200...系統
210...家用節點B
220...使用者裝備/終端裝置
225...相異使用者裝備/客戶終端裝置
230...位點
235...網路路徑區段
240...網際網路
245...網路路徑區段/連接
250...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
2601 ...電纜數據機
2602 ...電纜數據機
260N ...電纜數據機
270...巨集蜂巢式基地台存取
500...系統
600...系統
700...MIMO系統
701...協定
710...無線裝置
712...資料源
714...TX資料處理器
720...TX MIMO處理器
722A...收發器
722T...收發器
724A...天線
724T...天線
730...處理器
732...記憶體
736...資料源
738...TX資料處理器
740...解調變器
742...RX資料處理器
750...無線裝置
752A...天線
752R...天線
754A...收發器
754R...收發器
760...RX資料處理器
770...處理器
772...資料記憶體
780...調變器
800...系統
805...通信鏈路
900...系統
905...通信鏈路
910...用於起始建立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存取資料庫條目之異動的模組
980...用於確認由客戶終端裝置成功接收家用FDE的模組
1000...系統
1005...通信鏈路
1010...用於解譯FDE資料欄位的模組
1020...用於搜尋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的模組
1030...用於起始經由核心網路之識別的模組
圖1根據一實施例說明包括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例示性無線通信系統;
圖2根據一實施例說明用以在一網路環境內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部署的例示性通信系統;
圖3根據一實施例說明用於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的流程圖;
圖4根據一實施例說明用於建立存取資料庫條目之例示性系統的流程圖;
圖5根據一實施例說明向客戶終端裝置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網路存取之例示性系統的流程圖;
圖6根據一實施例說明用以向客戶終端裝置建立及終止網路存取之例示性通信系統的流程圖;
圖7A根據一實施例說明用以在網路環境內啟動存取點基地台之部署的例示性通信協定;
圖7B說明通信組件之若干樣本態樣之簡化方塊圖;
圖8、圖9及圖10為如本文實施例中所教示之經組態以促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之異動的裝置之若干樣本態樣的簡化方塊圖。
200...系統
210...家用節點B
220...使用者裝備/終端裝置
225...相異使用者裝備/客戶終端裝置
230...位點
235...網路路徑區段
240...網際網路
245...連接/網路路徑區段
250...巨集行動業者核心網路
2601 ...電纜數據機
2602 ...電纜數據機
260N ...電纜數據機
270...巨集蜂巢式基地台存取

Claims (28)

  1. 一種用於管理一客戶終端裝置經由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核心網路存取的方法,其包含: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其中該資訊包括自一用戶終端裝置接收之資訊,該用戶終端裝置指示客戶存取有效性之持續時間及無費率時間限制;將有關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該資訊傳送至該客戶終端裝置,其中該資訊允許該客戶終端裝置尋找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授權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由該客戶終端裝置使用;及使用該資訊向該客戶終端裝置建立經由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網路存取。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授權該客戶終端裝置存取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包含將該資訊自該用戶終端裝置傳送至該核心網路。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向該客戶終端裝置建立網路存取包括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經由寬頻帶鏈路對網際網路之存取、對一基於核心網路應用程式之存取、及對一基於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之存取。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授權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由該客戶終端裝置使用包括一客戶確認。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包含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一用於至 少一特定終端機識別序號之欄位、一用於儲存一客戶狀態授權之位元、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時間戳之欄位、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ID之欄位、及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毫微微星象圖資料庫條目之欄位。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包含提供用於儲存以下各項中之至少一者的欄位:一SID、一NID、一毫微微ID、一巨集BS集合、一導頻Ec/Io臨限向量、一平均導頻相位向量、及一導頻相位偏差向量。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儲存關於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的資訊包含建立至少一存取資料庫條目,其包括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一明確拒絕特徵條目、一載波拒絕條目、一核心網路應用程式拒絕條目、一網際網路位址拒絕條目、及一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拒絕條目。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授權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由一客戶終端裝置使用包括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一受限模式、一混雜模式、一免費率模式、一費率模式、一基於時間之存取限制模式、一預授權客戶模式、及一用於在任何數目之經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間漫遊之漫遊模式。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向該客戶終端裝置建立網路存取包括使用CDMA、TDMA、FDMA、及GSM中之至少一者的存取。
  10. 一種用於管理一客戶終端裝置經由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 基地台之核心網路存取的無線通信系統,其包含:一核心網路計算平台,其用於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一用戶終端裝置,其用於識別至少一客戶終端機及指示客戶存取有效性之持續時間及無費率時間限制;至少一該客戶終端機,其用於接收有關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該資訊,其中該資訊允許該客戶終端裝置尋找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及至少一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其用於進行經由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與該客戶終端裝置之網路通信。
  11.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用於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之該核心網路計算平台包括自該用戶終端裝置接收之資訊。
  12.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用於接收該資訊之該客戶終端機包含自該核心網路接收該資訊。
  13.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用於接收該資訊之該客戶終端機包括接收一客戶確認。
  14.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用於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之該核心網路計算平台包含儲存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一用於至少一特定終端機識別序號之欄位、一用於儲存一客戶狀態授權之位元、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時間戳之欄位、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ID之欄位、及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毫微微星象圖資料庫條目之欄位。
  15.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用於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之該核心網路計算平台包含儲存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一SID、一NID、一毫微微ID、一巨集BS集合、一導頻Ec/Io臨限向量、一平均導頻相位向量、及一導頻相位偏差向量。
  16.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用於接收有關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該資訊之該客戶終端機包括接收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一受限模式、一混雜模式、一免費率模式、一費率模式、一基於時間之存取限制模式、一預授權客戶模式、及一漫遊。
  17. 如請求項10之無線通信系統,其中用於進行網路通信之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包括使用CDMA、TDMA、FDMA、及GSM中之至少一者進行網路通信。
  18.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一電腦可讀媒體,其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的程式碼,其中該資訊允許一客戶終端裝置尋找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且該資訊包含自一用戶終端裝置接收之資訊,其指示客戶存取有效性之持續時間及無費率時間限制;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授權至少一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由該客戶終端裝置使用的程式碼;及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向該客戶終端裝置解除授權經由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網路存取會話的程式碼。
  19. 如請求項1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將該資訊自該用戶終端裝置傳送至一核心網路的程式碼。
  20. 如請求項1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授權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由該客戶終端裝置使用包括一客戶確認。
  21. 如請求項1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儲存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之程式碼:一用於至少一特定終端機識別序號之欄位、一用於儲存一客戶狀態授權之位元、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時間戳之欄位、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ID之欄位、及一用於儲存至少一毫微微星象圖資料庫條目之欄位。
  22. 如請求項1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提供用於儲存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之欄位的程式碼:一SID、一NID、一毫微微ID、一巨集BS集合、一導頻Ec/Io臨限向量、一平均導頻相位向量、及一導頻相位偏差向量。
  23. 如請求項1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授權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之程式碼:一明確拒絕特徵條目、一載波拒絕條目、一核心網路應用程式拒絕條目、一網際網路位址拒絕條目、及一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拒絕條目。
  24. 如請求項1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包含用於使至少一電腦授權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者之 程式碼:一受限模式、一混雜模式、一免費率模式、一費率模式、一基於時間之存取限制模式、一預授權客戶模式、及一用於在任何數目之經授權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間漫遊之漫遊模式。
  25. 一種用於管理一客戶終端裝置經由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核心網路存取的設備,其包含:用於儲存有關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資訊的構件,其中該資訊包括自一用戶終端裝置接收之資訊,其指示客戶存取有效性之持續時間及無費率時間限制;用於將有關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該資訊傳送至該客戶終端裝置的構件,其中該資訊允許該客戶終端裝置尋找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用於授權至少一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由該客戶終端裝置使用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資訊向該客戶終端裝置建立經由該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之網路存取的構件。
  26.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儲存自該用戶終端裝置接收之資訊的構件。
  27. 如請求項26之設備,其進一步包含用於將該資訊自該用戶終端裝置傳送至該核心網路的構件。
  28. 如請求項25之設備,其中用於向該客戶終端裝置建立網路存取之該構件進一步包含用於以下各項的至少一構件:經由寬頻帶鏈路對網際網路之存取、對一基於核心網路應用程式之存取、及對一基於網際網路應用程式之存取。
TW097139234A 2007-10-12 2008-10-13 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及方法 TWI3999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7980007P 2007-10-12 2007-10-12
US12/248,254 US8380169B2 (en) 2007-10-12 2008-10-09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transaction of femto cell information from a host terminal device to a guest termina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6843A TW200926843A (en) 2009-06-16
TWI399997B true TWI399997B (zh) 2013-06-21

Family

ID=40534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39234A TWI399997B (zh) 2007-10-12 2008-10-13 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8380169B2 (zh)
EP (1) EP2213113B1 (zh)
JP (2) JP5280454B2 (zh)
KR (1) KR101162438B1 (zh)
CN (2) CN104053214B (zh)
AU (1) AU2008310683B2 (zh)
BR (1) BRPI0818364B1 (zh)
CA (1) CA2702237C (zh)
DK (1) DK2213113T3 (zh)
ES (1) ES2397492T3 (zh)
IL (1) IL205014A0 (zh)
MX (1) MX2010003966A (zh)
PL (1) PL2213113T3 (zh)
PT (1) PT2213113E (zh)
RU (1) RU2442297C2 (zh)
TW (1) TWI399997B (zh)
WO (1) WO20090492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26296B1 (en) 2006-07-12 2012-12-0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ico-cell extension for cellular network
US8848655B2 (en) * 2007-06-21 2014-09-30 Ubeeairwalk,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user equipment handoff from a macrocellular network to an IP-femtocell network
US8380169B2 (en) * 2007-10-12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transaction of femto cell information from a host terminal device to a guest terminal device
GB2454649B (en) * 2007-10-26 2012-05-30 Ubiquisys Ltd Cellular basestation
EP2096884A1 (en) 2008-02-29 2009-09-02 Koninklijke KPN N.V.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for time-based network access
US8626223B2 (en) 2008-05-07 2014-01-07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 cell signaling gating
US8863235B2 (en) * 2008-05-13 2014-10-14 At&T Mobility Ii Llc Time-dependent white list generation
US8719420B2 (en) 2008-05-13 2014-05-06 At&T Mobility Ii Llc Administration of access lists for femtocell service
US8504032B2 (en) 2008-06-12 2013-08-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emtocell service registration, activation, and provisioning
US20100184450A1 (en) * 2009-01-16 2010-07-22 Xuemin Sherman Ch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arameters of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between a femtocell and a cellular enabl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46836B2 (en) * 2009-02-27 2013-05-2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providers via a single femtocell
US8346267B2 (en) 2009-01-16 2013-01-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ata distribution vi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tilizing an integrated femtocell and set-top-box device
US9060098B2 (en) * 2009-01-16 2015-06-1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device with integrated set-top-box and femtocell functionality
US8169999B2 (en) 2009-01-16 2012-05-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rving content timing across femtocell interfaces via timestamp insertion
US8548455B2 (en) * 2009-01-16 2013-10-01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a femtocell
US20100210239A1 (en) 2009-02-17 2010-08-19 Jeyhan Karaoguz Service mobility via a femtocell infrastructure
US8830951B2 (en) * 2009-02-23 2014-09-09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casting or broadcasting via a plurality of femtocells
US8442544B2 (en) 2009-02-27 2013-05-1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among femtocells via intelligent channel selection
US8855048B2 (en) * 2009-02-27 2014-10-0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er-to-peer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S9049652B2 (en) 2009-02-27 2015-06-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and utilization of femtocells via a network based service
US8305955B2 (en) * 2009-02-27 2012-11-06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synchronization via a femtocell
US8789160B2 (en) * 2009-03-06 2014-07-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unction-based authorization to acc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8259617B2 (en) * 2009-03-18 2012-09-0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imely delivery of multimedia content via a femtocell
CN101540993B (zh) * 2009-04-17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消息的下发方法及微波存取全球互通系统
US8255677B2 (en) * 2009-07-06 2012-08-28 Intel Corporation Initializing femtocells
TWI381751B (zh) * 2009-07-16 2013-01-01 Ind Tech Res Inst 封閉式家庭微型基地台環境下之自我學習動態授權方法與架構
KR101056332B1 (ko) * 2009-07-27 2011-08-11 주식회사 팬택 소형 기지국망의 오너 단말에 의한 단말 등록 방법 및 시스템
US8965386B2 (en) * 2009-09-02 2015-02-24 Broadcom Corporation Providing femtocell access via 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510801B2 (en) 2009-10-15 2013-08-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nagement of access to service in an access point
JP5528828B2 (ja) * 2010-01-25 2014-06-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
EP2656663A4 (en) * 2010-12-20 2016-08-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USER DEVICE FOR GRANTING ACCESS OF A FIRST USER DEVICE TO A SERVICE
KR101503042B1 (ko) 2011-04-22 2015-03-1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부하 분산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펨토 기지국 및 펨토 기지국 관리 시스템
KR20120119828A (ko) 2011-04-22 2012-10-3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인터넷?인트라넷 서비스를 동시 지원하는 패킷 데이터 네트워크 게이트웨이 장치 및 펨토 기지국
JP5760685B2 (ja) 2011-05-20 2015-08-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12244477A (ja) 2011-05-20 2012-12-10 Sony Corp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226340B1 (en) * 2011-08-24 2012-07-24 Radisys Corporation Framework for access control without barring location area code
ES2873373T3 (es) 2011-10-27 2021-11-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lmacenamiento en memoria caché en redes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s
WO2013160525A1 (en) * 2012-04-26 2013-10-31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network access parameter sharing
US8818276B2 (en) 2012-05-16 2014-08-2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access to guest apparatus based on presence of hosting apparatus
JP6171409B2 (ja) * 2013-03-05 2017-08-02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管理方法
WO2017061930A1 (en) * 2015-10-05 2017-04-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network nodes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ng at an unlicensed frequency spectrum
FR3088795A1 (fr) * 2018-11-19 2020-05-22 Orange Procédé de mise à disposition d’un deuxième opérateur d’une ressource d’accès gérée par un premier opérateur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939A1 (en) * 2005-10-04 2007-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ico radio base station
US20070238448A1 (en) * 2002-10-18 2007-10-11 Gallagher Michael D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landline equival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over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8A (en) * 1850-01-15 File for keeping papers
JPH1169410A (ja) 1997-08-19 1999-03-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電話システム
JP2001320755A (ja) 2000-05-11 2001-11-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営網への加入者登録方法及び構内情報提供システム並びに携帯型情報端末
MXPA05011093A (es) 2003-04-15 2006-05-19 Thomson Licensing Tecnicas para ofrecer accesos sin interrupcion en puntos de trabajo corporativos para usuarios huespedes y para usuarios locales.
CN100337229C (zh) * 2003-06-02 2007-09-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认证、授权和计帐系统及方法
CN1264309C (zh) 2003-06-26 2006-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给无线局域网用户发送业务数据的方法
CN1283072C (zh) * 2003-07-03 2006-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用户终端网络选择信息的处理方法
CN100499536C (zh) * 2003-10-22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中选定业务的解析接入处理方法
JP4378182B2 (ja) 2003-12-22 2009-12-02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体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560448A1 (de) 2004-01-29 2005-08-03 Swisscom Mobile AG Verfahren und System für Sprachtelefonie und/oder Datenübertragung mit Gebührenvorauszahlung
JP2005295000A (ja) 2004-03-31 2005-10-20 Saxa Inc 無線通信端末
US8532304B2 (en) 2005-04-04 2013-09-10 Nokia Corporation Administration of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CN1801650B (zh) 2005-07-14 2010-07-21 上海宣普实业有限公司 用户终端进行初始小区搜索第一步的方法
JP4407688B2 (ja) * 2005-11-30 2010-02-03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移動体通信端末、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59082A (ja) 2006-03-23 2007-10-04 Nec Corp PoC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通信方法
JP4733546B2 (ja) 2006-03-28 2011-07-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380169B2 (en) * 2007-10-12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transaction of femto cell information from a host terminal device to a guest terminal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8448A1 (en) * 2002-10-18 2007-10-11 Gallagher Michael D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landline equivalent location information over an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70097939A1 (en) * 2005-10-04 2007-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pico radio base station
US20070183427A1 (en) * 2005-10-04 2007-08-09 Tomas Nylander Access control in radio access network having pico base sta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83821A (ko) 2010-07-22
KR101162438B1 (ko) 2012-07-13
CN101897208B (zh) 2014-06-11
PL2213113T3 (pl) 2013-04-30
WO2009049203A1 (en) 2009-04-16
MX2010003966A (es) 2010-07-01
DK2213113T3 (da) 2013-03-04
JP5657746B2 (ja) 2015-01-21
PT2213113E (pt) 2013-02-04
EP2213113A1 (en) 2010-08-04
US8380169B2 (en) 2013-02-19
CN101897208A (zh) 2010-11-24
TW200926843A (en) 2009-06-16
US20090098858A1 (en) 2009-04-16
BRPI0818364A2 (pt) 2015-04-07
CA2702237A1 (en) 2009-04-16
US20130165079A1 (en) 2013-06-27
AU2008310683B2 (en) 2011-09-22
CN104053214B (zh) 2018-04-27
RU2442297C2 (ru) 2012-02-10
CN104053214A (zh) 2014-09-17
BRPI0818364B1 (pt) 2020-09-29
JP5280454B2 (ja) 2013-09-04
JP2011501525A (ja) 2011-01-06
AU2008310683A1 (en) 2009-04-16
JP2013225870A (ja) 2013-10-31
RU2010119030A (ru) 2011-11-27
EP2213113B1 (en) 2012-11-14
ES2397492T3 (es) 2013-03-07
IL205014A0 (en) 2010-11-30
CA2702237C (en) 2013-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9997B (zh) 自主機終端裝置啟動毫微微蜂巢式基地台資訊異動至客戶終端裝置之系統及方法
JP6457134B2 (ja) ホーム基地局に関する多重アクセスモードのサポート
RU2475991C2 (ru) Инициализация узлов связи
JP5442773B2 (ja) クローズド加入者グループへのアクセス制御の管理
RU2488238C2 (ru) Конфигурирование терминала доступа и управление доступом
JP5502869B2 (ja) アクセスポイント基地局の制限されたアクセス構成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EP2380327B1 (en) Interface authorization scheme
US9066232B2 (en) Femtocell access control
JP2012517749A5 (zh)
JP2012513733A (ja) クローズド加入者グループのための帯域内プロビジョニング
KR20120068928A (ko) 액세스 단말로부터의 메시지 수신에 기반한 액세스 제어
KR101321088B1 (ko) Csg 멤버쉽 표시
KR20110111518A (ko) 폐쇄형 가입자 그룹들과 관련된 액세스 포인트들에서 액세스 단말들에 대한 액세스 제어
TWI393471B (zh) 經由不同節點的傳呼及存取
TW201138509A (en) Access control based on receipt of defined information from access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