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5445B - 管理無線器件資源之方法以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管理無線器件資源之方法以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5445B
TWI395445B TW096136665A TW96136665A TWI395445B TW I395445 B TWI395445 B TW I395445B TW 096136665 A TW096136665 A TW 096136665A TW 96136665 A TW96136665 A TW 96136665A TW I395445 B TWI395445 B TW I39544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application
data
window siz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36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33049A (en
Inventor
Gurvinder Chhabra
Idreas A Mir
Thomas Klingenbrunn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3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330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54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544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04L5/1446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of transmiss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6Telephone sets adapted for data transm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管理無線器件資源之方法以及裝置
本揭示案大體上係關於電子器件,且更具體言之係關於用於管理無線器件資源之技術。
無線通信網路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通信服務,諸如語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此等無線網路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網路資源而支援多個使用者的多重存取網路。此等多重存取網路之實例包括劃碼多重存取(CDMA)網路、劃時多重存取(TDMA)網路、分頻多重存取(FDMA)網路、正交FDMA(OFDMA)網路、單載波FDMA(SC-FDMA)網路等。
無線器件(例如,蜂巢式電話)可積極地與用於一或多種服務(例如,語音及/或封包資料)之無線網路進行通信。無線器件可消耗處理資源以處理與無線網路進行通信的資料。無線器件亦可具有在無線器件上執行的其他應用。每一應用可在任何時候起始並終止且可在有效時消耗某量的處理資源。無線器件處之處理需求可隨著時間而大大波動,且可視與無線網路交換之資料量以及在無線器件上執行之特定應用而定。若處理需求超出無線器件之處理能力,則某些不利效應可能發生,其可接著引起不良使用者體驗。舉例而言,封包可被丟棄及/或應用可歸因於無線器件處之不充足處理資源而發生故障。
因此,在此項技術中需要技術以減輕歸因於超出無線器件之處理能力的處理需求之不利效應。
本文中描述用於管理無線器件資源的技術。在一態樣中,無線器件基於資源需求及可用資源而控制應用。可由具有最大處理能力之處理單元來執行應用。可監控應用之處理需求。可基於處理需求及處理單元之最大處理能力來控制應用中之至少一者。舉例而言,可藉由(i)在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時減小與基地台交換的資料量或(ii)在偵測到低處理需求時增加與基地台交換的資料量來控制資料應用。可(例如)藉由調整一調節由資料應用交換之未確認封包之數目的窗口大小而改變與基地台交換的資料量。
在另一態樣中,無線器件管理無線器件處之不同資源以達成良好效能。無線器件可監控應用分別對可指派之處理資源、匯流排資源、記憶體資源、快取記憶體資源及/或其他資源的處理需求、匯流排需求、記憶體需求、快取記憶體需求及/或其他資源需求。無線器件可基於應用之需求而控制至少一應用。無線器件可基於應用之優先權、關於每一應用為可控制還是不可控制之指示等而選擇該至少一應用。
在又一態樣中,無線器件改變資源容量以匹配資源需求。可由具有可組態處理能力之處理單元來執行應用。可監控應用之處理需求。可基於處理需求來調整處理單元之處理能力。舉例而言,在處理需求超出高臨限值時,對於處理單元可選擇較高時脈頻率,且在處理需求降至低臨限值以下時,可選擇較低時脈頻率。
下文更詳細描述本揭示案之各種態樣及特徵。
圖1 展示無線通信網路中一無線器件100及一基地台150之設計的方塊圖。基地台150亦可被稱為節點B、演進節點B、存取點、基地收發器台(BTS)等。在圖1中所示之設計中,基地台150包括:一傳輸器/接收器(TMTR/RCVR)152,其支援與無線器件之無線電通信;一控制器/處理器160,其執行用於與無線器件進行通信之各種功能;一記憶體162,其儲存基地台150之程式碼及資料;及一通信(Comm)單元164,其支援與其他網路實體之通信。一般而言,基地台可包括任何數目之控制器、處理器、記憶體、傳輸器、接收器等。
無線器件100亦可被稱為使用者設備(UE)、行動台、終端機、存取終端機、行動設備、用戶單元、台等。無線器件100可為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數據機、手持式器件、膝上型電腦等。
在接收路徑上,天線112接收由基地台150、其他基地台、衛星等傳輸之信號,且將接收到的信號提供至接收器(RCVR)114。接收器114處理(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變換及數位化)接收到的信號且將樣本提供至數位部分120從而用於進一步處理。在傳輸路徑上,數位部分120處理待傳輸之資料且將資料碼片提供至傳輸器(TMTR)116。傳輸器116處理(例如,轉換至類比、濾波、放大及增頻變換)資料碼片並產生經由天線112傳輸之經調變信號。
數位部分120可包括支援與一或多個無線通信網路之通信以及其他應用的各種處理單元、記憶體單元及介面單元。在圖1中所示之設計中,數位部分120包括一中央處理單元(CPU)130、一控制器/處理器132、一記憶體134、一快取記憶體136及一外部介面138,其全部耦接至匯流排140。CPU 130可包含任何數目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精簡指令集電腦(RISC)處理器、通用處理器等。CPU 130可執行資料傳輸之處理(例如,編碼及調變)、資料接收之處理(例如,解調變及解碼),及與無線網路交換的資料之較高層處理。CPU 130亦可執行其他應用之處理。控制器/處理器132可指導無線器件100之操作及/或執行其他功能。記憶體134可儲存數位部分120內的各種單元之資料及/或指令。快取記憶體136可提供資料及/或指令之快速儲存。介面單元138可與諸如主記憶體142、輸入/輸出(I/O)器件等之其他單元介面連接。可以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及/或某其他類型之積體電路(IC)來實施數位部分120。
一般而言,無線器件100可包括少於、多於及/或不同於圖1中所示之處理單元、記憶體單元及介面單元的處理單元、記憶體單元及介面單元。包括於數位部分120中之處理單元的數目及處理單元類型可視各種因素而定,諸如由無線器件100支援之通信網路及應用、成本及功率考慮等。
無線器件100可支援與無線廣域網路(WW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廣播網路等之通信。經常互換地使用術語"網路"及"系統"。WWAN可為CDMA、TDMA、FDMA、OFDMA、SC-FDMA及/或其他無線網路。CDMA網路可實施諸如通用陸上無線電存取(UTRA)、cdma2000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及劃時同步CDMA(TD-SCDMA)。cdma2000涵蓋IS-2000、IS-95及IS-856標準。TDMA網路可實施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之無線電技術。OFDMA網路可實施諸如演進UTRA(E-UTRA)、IEEE 802.16、IEEE 802.20、Flash-OFDM等之無線電技術。UTRA及E-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之部分。在來自名為"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之組織的文獻中描述UTRA、E-UTRA、UMTS及GSM。在來自名為"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2)"(3GPP2)之組織的文獻中描述cdma2000。WLAN可實施諸如IEEE 802.11、Hiperlan等之無線電技術。WPAN可實施諸如Bluetooth之無線電技術。廣播網路可實施諸如手持式數位視訊廣播(DVB-H)、用於陸上電視廣播之整合式服務數位廣播(ISDB-T)、MediaFLO等之無線電技術。此等各種網路、無線電技術及標準在此項技術中為已知的。
為了清楚起見,以下描述假定無線器件100支援UMTS。3GPP Release 5及後續支援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3GPP Release 6及後續支援高速上行鏈路封包存取(HSUPA)。HSDPA及HSUPA分別為在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上賦能高速封包資料傳輸之通道及程序的集合。
無線器件100亦可支援各種應用。一應用可為執行特定功能之軟體及/或韌體模組。不同應用可用於不同無線電技術、給定無線電技術的不同特徵等。舉例而言,無線器件100可支援HSDPA、HSUPA、WLAN、Bluetooth、MediaFLO、語音、視訊、視訊電話、網頁瀏覽器、電子郵件、本文編輯器之應用、諸如視訊遊戲之圖形應用、輔助全球定位系統(A-GPS)等。
無線器件100可具有可用以支援在無線器件上執行的所有應用之各種類型之資源。無線器件100之資源可分類如下:.處理資源-執行應用之處理的資源,例如,CPU 130,.記憶體資源-儲存應用之資料的資源,例如,記憶體134,.快取記憶體資源-用於應用之快速資料儲存的資源,例如,快取記憶體136,及.匯流排資源-轉移應用之資料的資源,例如,匯流排140。
無線器件100之資源可為可組態的。舉例而言,可藉由調整CPU 130之時脈頻率而使無線器件100之處理能力改變,且可藉由調整匯流排140之時脈頻率而使匯流排容量改變。較高CPU及匯流排時脈頻率可提供更多的處理及匯流排資源,但亦可能導致較高功率消耗,此可縮短無線器件100之電池壽命。一般而言,可能需要以可提供足以滿足所有有效應用之需求的處理及匯流排資源的最低CPU及匯流排時脈頻率操作,使得功率消耗可被最小化。對於記憶體及快取記憶體資源而言,可用資源量可由設計來固定,但可以不同方式向有效應用配置此等資源。舉例而言,可向為記憶體密集的應用配置比並非記憶體密集的應用多之快取記憶體及/或記憶體資源。
一般而言,在任何給定時刻,任何數目之應用及任何類型的應用在無線器件100上可為有效的。每一有效應用可具有某些資源需求或要求。無線器件100之可用資源可經組態以(例如)藉由調整CPU及匯流排時脈頻率而與所有有效應用的資源需求匹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由無線器件100支援之最高CPU及匯流排時脈頻率仍不可提供足以滿足所有有效應用的需求之資源。在此等情況下,有效應用中之一或多者可經控制以減小資源需求從而符合可用資源。
圖2 展示無線器件100之資源管理系統200之設計圖。在此設計中,系統200包括一資源控制器210、一資源監控器212及一硬體管理器214。模組210、212及214可各自以在無線器件100上執行之軟體及/或韌體、以實施於無線器件100內的硬體或由兩者之組合來實施。
資源監控器212可判定有效應用之資源使用。對於處理資源而言,資源監控器212可在量測時間間隔內對CPU 130之有效時脈循環的數目進行計數。資源監控器212可基於在量測時間間隔期間之有效時脈循環的數目及/或閒置時脈循環的數目而確定由有效應用使用的處理資源量。資源監控器212可判定CPU負載,其為在量測時間間隔期間使用CPU 130之時間百分比。可基於量測時間間隔中之有效時脈循環之數目與時脈循環的總數目之比來計算CPU負載。量測時間間隔可經選擇以提供充足的平均化以及減小獲得資源使用之報告中的延遲。量測時間間隔可為100毫秒(ms)、200 ms等。資源監控器212亦可判定諸如匯流排資源、記憶體資源、快取記憶體資源等其他資源的使用。資源監控器212可判定每一有效應用、可經控制之每一有效應用、待一起控制之有效應用的每一集合、所有有效應用等之資源使用。
硬體管理器214可控制無線器件100之各種類型之資源的組態。硬體管理器214可基於對處理資源之需求而改變CPU 130之時脈頻率及/或基於對匯流排資源的需求而改變匯流排140之時脈頻率。硬體管理器214亦可基於對記憶體及快取記憶體資源之需求而分別配置/再配置記憶體134及快取記憶體136。硬體管理器214可自資源控制器210接收命令、指示、請求及/或其他資訊且可相應地組態各種類型之資源。
資源控制器210可試圖匹配有效應用之資源需求與無線器件100的可用資源。(例如)在啟動應用時,資源控制器210可獲得每一有效應用之相干資訊。每一有效應用之資訊可包括以下各物:.關於應用是否可經控制以減少資源使用之指示,.應用之峰值及/或最小資源要求,及.可用於資源管理之應用的優先權及/或其他特性。
給定應用可或可不受控制以在資源需求超出可用資源時減少資源使用。應用是否可經控制可視各種因素而定,諸如應用之優先權、應用之期望的資源使用等。若應用可經控制,則可調整應用之操作及/或可改變配置至應用的資源量,使得可用資源可滿足資源需求。
可由諸如CPU/匯流排時脈頻率、每單位時間CPU/匯流排循環的數目等之各種參數給定一給定應用之資源要求。為了清楚起見,在以下描述中由CPU/匯流排時脈頻率來量化處理及匯流排資源。峰值資源要求可用於具有並不需要持續延長的時間週期之叢發性資源需求的應用,例如,檔案下載。最小資源要求可用於具有可能必須持續延長的時間週期之某些資源需求的應用,例如,語音呼叫。
應用之優先權及/或其他特性可用以判定何時且如何控制應用以減小資源需求。在資源需求超出可用資源時,可首先控制低優先權應用,且可最後控制高優先權應用。如下所述,可以不同方式控制不同應用。
資源控制器210可接收可遞送有效應用之即時資源使用的資源使用報告。資源控制器210可判定是否基於資源使用來改變硬體組態。舉例而言,在極大地未充分利用可用資源時,資源控制器210可指導硬體管理器214使用較低CPU/匯流排時脈頻率。在可用資源不足以滿足資源需求時,資源控制器210可指導硬體管理器214使用較高CPU/匯流排時脈頻率。若可用資源即使在最高CPU/匯流排時脈頻率情況下仍不足以滿足資源需求,則資源控制器210亦可控制一或多個應用以減小資源需求。資源控制器210因此可控制可用資源以及資源需求以使資源需求與資源供應匹配。
N個應用220a至220n可為有效的,其中一般N可為零或大於零之任何整數值。在圖2中所示之實例中,應用220a可為診斷應用,應用220b可為HSDPA之應用,應用220c可為HSUPA之應用,應用220d可為視訊電話之應用,等等,且應用220n可為背景下載之應用。每一應用220在經啟動時可向資源控制器210註冊,且可提供(例如)如上所述的相干資訊。可經控制的每一有效應用可自資源控制器210接收命令以調整其操作(在適當時),以減少資源使用。一般而言,可控制針對任何類型之資源的應用220。為了清楚起見,以下許多描述係針對亦被稱為CPU資源之處理資源的控制。
CPU 130可執行支援與基地台150之通信之應用以及在無線器件100上執行的其他應用。資源控制器210可控制CPU 130之操作、其他資源及/或有效應用以達成良好效能。
在一態樣中,可基於有效應用之資源需求來調整無線器件100之可用資源。舉例而言,可即時監控CPU負載,且可基於CPU負載來調整CPU時脈頻率。在一設計中,可比較CPU負載與高臨限值及低臨限值。在CPU負載超出高臨限值時,可選擇較高CPU時脈頻率(若可用)。在CPU負載降至低臨限值以下時,可選擇較低CPU時脈頻率(若可用)。
在另一態樣中,可控制有效應用(若需要),使得無線器件100之可用資源可滿足資源需求。可經由即時監控而確定資源需求。可(例如)藉由基於資源需求選擇不同時脈頻率而增加或減少可用資源。然而,在可用資源達到最大容量時,有效應用可經控制以將資源需求減小至可用資源以下。
舉例而言,若CPU 130以高臨限值以上之CPU負載操作,則資源控制器210可採取行動以校正此條件。資源控制器210可基於CPU負載而調整/節流來自基地台150的下行鏈路傳輸及/或來自無線器件100的上行鏈路傳輸。或者或另外,資源控制器210可指導減小在無線器件100上執行之一或多個其他有效應用的效能。舉例而言,資源控制器210可指導背景應用(例如,下載程式)以較低速度操作從而減小CPU需求,其可接著釋放CPU資源以用於較高優先權應用(例如,語音呼叫)。或者,資源控制器210可臨時停止或終止背景應用。在任何狀況下,控制背景應用可能不會損害較高優先權應用的服務品質(QoS)。
圖3 展示基於有效應用之CPU需求而調整CPU時脈頻率的實例。在此實例中,支援三個CPU時脈頻率f 1 f 2 f 3 ,其中f 1 <f 2 <f 3 。以最高時脈頻率f 3 達成最大CPU容量。
CPU 130最初在A處以最低時脈頻率f 1 操作。CPU負載歸因於有效應用之較高需求而增加且在B處達到高臨限值。CPU時脈頻率在C處自f 1 切換至f 2 ,且CPU負載歸因於以較高時脈頻率f 2 的較大CPU容量而在D處下降。CPU負載歸因於較高需求而再次增加且在E處達到高臨限值。CPU時脈頻率在F處自f 2 切換至f 3 ,且CPU負載歸因於以較高時脈頻率f 3 的較大CPU容量而在G處下降。CPU負載歸因於較高需求而再次增加且在H處達到高臨限值。
由於已選擇最高CPU時脈頻率f 3 ,所以資源控制器210開始控制有效應用以減小資源需求。CPU負載回應於有效應用的控制而減小。在CPU負載在I處達到可接受位準時,資源控制器210停止控制應用。其後CPU負載歸因於較高需求而再次增加且在J處達到高臨限值。資源控制器210開始控制有效應用,且CPU負載相應減小。在CPU負載在R處達到可接受位準時,資源控制器210停止控制應用。
其後CPU負載歸因於有效應用之較低需求而減小,且在L處達到低臨限值。在需求處於低臨限值或在低臨限值以下的預定時間週期之後,CPU時脈頻率在M處自f 3 向下切換至f 2 。CPU負載歸因於具有較低時脈頻率f 2 之較小CPU容量而在N處增加。CPU負載歸因於較低需求而再次減小且在O處達到低臨限值。在預定時間週期之後,CPU時脈頻率在P處自f 2 向下切換至f 1 ,且CPU負載歸因於具有最低時脈頻率f 1 的較小CPU容量而在Q處增加。
在圖3中所示之設計中,兩個臨限值用以調整CPU時脈頻率並控制有效應用。如圖3中所示,相同的高臨限值及低臨限值可用於所有CPU時脈頻率。或者,高臨限值及低臨限值的不同集合可用於每一CPU時脈頻率且可基於彼時脈頻率之CPU容量而經選擇。在另一設計中,兩個以上臨限值用以調整CPU時脈頻率及/或控制有效應用。相同臨限值可用於所有有效應用。或者,不同有效應用可具有臨限值的不同集合。可相對於適用於每一有效應用的臨限值集合基於CPU負載來控制彼應用。
圖3展示基於CPU需求而改變CPU容量之CPU時脈頻率的調整。可以類似方式來控制諸如匯流排資源之其他資源。
圖4 展示圖2中之資源控制器210、資源監控器212、硬體管理器214及應用220a至220n之間的相互作用。資源控制器210可自資源監控器212接收資源使用報告。每一資源使用報告可指示CPU負載及/或無線器件100之其他資源的使用。資源控制器210可判定可用資源是否足以滿足有效應用的資源需求。資源控制器210可向硬體管理器214發送硬體命令(例如,對於較低時脈頻率或較高時脈頻率),其可接著設定硬體組態以使資源容量改變。資源控制器210亦可向每一個別有效應用220發送控制命令(如需要),以控制應用之資源需求。
資源控制器210可以各種方式選擇有效應用以用於控制。在一設計中,資源控制器210基於有效應用之優先權以及關於此等應用是否可經控制的指示而選擇有效應用以用於控制。資源控制器210可首先選擇並控制具有最低優先權之應用,接著其次選擇並控制具有第二最低優先權的應用等等,且接著最後選擇並控制具有最高優先權的應用。舉例而言,資源控制器210可以如下次序選擇應用:.與正接收之任何服務無關之診斷及其他應用,.背景及容許延遲的應用,例如,資料下載,及.交互式及延遲敏感型應用,例如,視訊電話。
在某些情況下,僅控制診斷應用可將資源需求減少充足量。若控制診斷應用為不充足的,則其次可控制背景應用,且作為最後手段可控制交互式應用。此次序可減小對使用者體驗之衝擊。
在另一設計中,資源控制器210基於有效應用之QoS要求(若存在)而選擇有效應用以用於控制。資源控制器210可首先選擇無QoS要求之應用,接著其次選擇具有較不嚴格之QoS要求之應用等等,且最後選擇具有最嚴格之QoS要求的應用。資源控制器210向每一有效應用配置充足資源以滿足其QoS要求。在資源需求超出可用資源時,資源控制器210可向無任何QoS要求之有效應用配置最小資源或不配置資源。
在UMTS中,呼叫可具有輸送訊務資料之一或多個無線電存取承載(RAB)及輸送信號傳輸之一或多個信號傳輸無線電承載(SRB)。每一RAB可被認為是具有某些特性之獨立資料流。每一RAB可載運特定種類(諸如,對話式、串流式、交互式或背景)之訊務資料。在一設計中,SRB未經控制。可首先控制載運交互式及背景種類之RAB,例如,在此等RAB之中平等地控制。可其次控制載運會話式及串流種類之RAB,例如,在此等RAB之中平等地控制。此設計可確保以基於如由資料流之訊務種類判定之其優先權的次序來控制資料流。一般而言,可首先控制較低優先權資料流,且(例如)在已完全控制較低優先權資料流之後,可其次控制較高優先權資料流。
資源控制器210可以不同方式控制不同應用。對於診斷應用而言,資源控制器210可控制由應用報告之類型的訊息及/或事件,或可去能應用。對於背景應用而言,資源控制器210可減小配置至此等應用的資源量(例如,CPU速度)、減小下行鏈路及/或上行鏈路上的資料速率、臨時停止應用等。對於交互式應用而言,資源控制器210可減小資料速率、訊框速率等。
資源控制器210亦可應用條件規則選擇有效應用以用於控制及/或控制所選擇的應用。條件規則為在一或多個預定條件出現時應用的規則。舉例而言,資源控制器210可以類似於HSUPA之上行鏈路資料速率之方式改變HSDPA的下行鏈路資料速率。
在一設計中,資源監控器212(例如,在每一量測時間間隔中週期性地)判定CPU負載,比較CPU負載與臨限值的集合,且在無論何時CPU負載越過臨限值時向資源控制器210發送報告。此設計可減小由資源監控器212向資源控制器210發送之報告的數目。
圖5 展示用於報告具有兩個臨限值(一高臨限值及一低臨限值)之CPU負載的設計。CPU負載可處於三個可能範圍中之一者中:.低範圍(off range)-覆蓋0%負載至低臨限值,.中間範圍-覆蓋低臨限值至高臨限值,及.高範圍-覆蓋高臨限值至100%負載。
三個範圍亦可被稱為CPU狀態。資源監控器212可在無論何時CPU負載過渡至低範圍時發送低CPU負載報告,在無論何時CPU負載過渡至中間範圍時發送中間CPU負載報告,且在無論何時CPU負載過渡至高範圍時發送高CPU負載報告。
在一設計中,相同高臨限值及低臨限值用於所有有效應用。在此設計中,資源控制器210可自資源監控器212接收低、中間及高CPU負載報告,且可控制有效應用(如必要)。在另一設計中,高臨限值及低臨限值的不同集合可用於每一有效應用。在此設計中,資源監控器212可基於每一應用的臨限值集合而產生彼應用的低、中間及高CPU負載報告。資源控制器210可基於對於每一應用接收到的低、中間及高CPU負載報告而控制彼應用。高臨限值可被設定至90%與100%之間的值。低臨限值可被設定至80%與90%之間的值。亦可將高臨限值及低臨限值設定至其他值。
可以適於每一應用的方式控制彼應用。如下所述,可以各種方式控制諸如HSDPA及HSUPA之資料應用。
對於HSDPA而言,基地台150可在每一2 ms傳輸時間間隔(TTI)中在高速下行鏈路共用通道(HS-DSCH)上向一或多個使用者發送資料。所有使用者經由劃時多工及劃碼多工而共用HS-DSCH。每一使用者週期性傳輸一遞送由彼使用者觀測到的下行鏈路通道品質之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基地台150自所有使用者接收CQI且使用CQI資訊以(i)在下一TTI中選擇下行鏈路傳輸之一或多個使用者及(ii)選擇每一經排程的使用者之資料速率。一般而言,可向使用者發送更多資料從而觀測高下行鏈路通道品質。
對於HSDPA而言,基地台150在鏈路層處使用無線電鏈路協定(RLC)以協定資料單元(PDU)發送資料。RLC PDU在以下描述中亦被稱為PDU或封包。每一PDU可為40個位元組、80個位元組等。對於RLC而言,傳輸器向接收器發送PDU,其中由序號來識別每一PDU,在無論何時發送新PDU時使序號遞增。接收器解碼每一接收到的PDU,且若正確解碼PDU則發送確認(ACK)。為改良輸送量,傳輸器可發送新PDU而無需等待先前發送之PDU的ACK。如自傳輸器可見,RLC窗口判定無ACK之未完成PDU的最大數目。若N表示最高編號之未確認PDU(其為RLC窗口的開始),且W指示RLC窗口大小,則可發送之最高序號等於N+W。除非已對於在RLC窗口之開始之前發送的所有PDU接收到ACK,否則傳輸器不能發送新PDU。RLC窗口大小可變化且可涵蓋1至2047個PDU。可藉由向基地台150發送窗口命令而由無線器件100控制HSDPA之RLC窗口大小。無線器件100可藉由選擇適當的RLC窗口大小並向基地台發送此窗口大小來控制由基地台150發送至無線器件100的資料量。藉由減小RLC窗口,可相應地減小資料量,此係因為較小的RLC窗口將使基地台150在發送新PDU之前等待先前PDU的ACK。對於HSUPA中的上行鏈路傳輸,基地他150可向無線器件100發送命令以控制由無線器件發送的資料量。
在一設計中,藉由調整一資料應用之窗口大小來控制彼資料應用。窗口大小可經減小以減小由應用發送/接收的資料量,其可接著減小應用之資源需求。相反,窗口大小可經增加以擴展由應用發送/接收的資料量,其可接著增加應用之資源利用。窗口大小調整可用於(例如,HSDPA之)下行鏈路傳輸以及(例如,HSUPA之)上行鏈路傳輸。對於下行鏈路而言,可向基地台150發送經選擇的窗口大小。對於上行鏈路而言,傳輸器定位於無線器件100處,且可直接控制窗口大小而並非必須向基地台150發送任何命令。
可以各種方式基於CPU需求而控制資料應用之窗口大小。在一設計中,窗口大小可在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變化,其可基於各種因素來選擇。在接收到高CPU負載報告時,可將窗口大小突然減小至最小值。窗口大小之此突然減小可儘可能快地釋放資源,此係因為高優先權應用可能並非容許延遲的且應儘可能快地被服務。此突然減小亦可允許高臨限值被主動地設定為接近100%,其可允許CPU資源的較高利用。在CPU需求下降時,可以多個步進逐漸增加窗口大小。此逐漸增加可避免歸因於交替高CPU負載報告及低CPU負載報告之乒乓效應(例如,窗口大小在最小值與最大值之間反覆)。雖然窗口小於最大值,但窗口大小可基於CPU負載報告而以多個步進增加或減小。在窗口達到最大值時,窗口大小可在下次接收到高CPU負載報告時突然減小至最小值。
旗標可用以指示是否當前正在控制資料應用。旗標最初可被設定至關閉,接著在接收到高CPU負載報告且旗標關閉時自關閉切換至打開,且當在旗標打開情況下將窗口大小設定至最大值時自打開切換回關閉。在接收到高CPU負載報告且旗標被設定至關閉時,可將資料應用之窗口大小減小至最小值。若在接收到高CPU負載報告時旗標被設定至打開,則可在每一更新時間間隔中將窗口大小週期性減小一向下步進,直至達到最小值為止。在接收到低CPU負載報告時,可將窗口大小週期性增加一向上步進直至達到最大值為止。在接收到中間CPU負載報告時,可將窗口大小維持於當前值。
圖6 展示資料應用之窗口大小調整的實例。此實例係針對具有CPU負載之高臨限值及低臨限值與低、中間及高CPU負載報告之圖5中所示的設計。在時間T0 ,旗標關閉,且窗口大小被設定至最大值。在時間T1 ,接收到高CPU負載報告,資料應用之控制開始,旗標被設定至打開,且窗口大小減小至最小值。在時間T2 接收到低CPU負載報告,且將窗口大小增加一向上步進。在時間T3 及T4 ,在每一更新時間間隔之後將窗口大小增加該向上步進。
在時間T5 接收到中間CPU負載報告,且維持窗口大小。在時間T6 接收到高CPU負載報告,且由於旗標打開,故將窗口大小減小一向下步進。在時間T7 在更新時間間隔之後將窗口大小減小向下步進。在時間T8 接收到中間CPU負載報告,且維持窗口大小。在時間T9 接收到低CPU負載報告,且將窗口大小增加向上步進。在時間T10 及T11 ,在每一更新時間間隔之後將窗口大小增加向上步進。窗口大小在時間T11 達到最大值,將旗標設定至關閉,且應用的控制終止。
在旗標打開時,計時器可用以增加或減小窗口大小。在進行窗口大小調整之後可起始計時器,且計時器可倒計數更新時間間隔。在計時器期滿時,可進行另一窗口大小調整,且可再次起始計時器。計時器可在中間CPU負載報告被接收到時暫停,且可在低CPU負載報告或高CPU負載報告被接收到時自暫停之值再繼續或重新起始。
參數(諸如,最小窗口大小及最大窗口大小、向上步進大小及向下步進大小,及更新時間間隔)可被設定至適當值以達成所要效能。最小窗口大小可經選擇以達成資料應用的最小效能以及避免對其他協定之不利效應。舉例而言,若在再傳輸逾時(RTO)內未發送並確認TCP封包,則傳輸控制協定(TCP)可能逾時。在無論何時逾時發生時,TCP執行阻塞控制並減小資料流,其可花費長時間來恢復並因此降級效能。可將最小窗口大小設定至充分大的值以確保在TCP逾時發生之前可發送並確認至少一TCP封包。在一設計中,最小窗口大小可被設定至80個PDU,其可避免TCP逾時。最大窗口大小可被設定至2047或在呼叫建立或再組態期間獲得之值中的較低值。如圖6中所示,向上步進大小及向下步進大小可被設定至最大值的四分之一,使得窗口大小可在四個更新時間間隔中增加至最大值。亦可使用其他向上步進大小及向下步進大小。更新時間間隔可被設定至200 ms或某其他持續時間。
對於下行鏈路資料應用(例如,HSDPA)而言,在無論何時窗口大小改變時,可向基地台150發送具有新窗口大小之窗口命令。若基地台150並未發送窗口命令之ACK,則可發送窗口命令多次以改良可靠性。對於上行鏈路資料應用(例如,HSUPA)而言,可在無線器件100處應用新窗口大小。
一資料應用可具有一或多個資料流,且每一資料流可對應於不同RAB。對於所有資料流可維持一單一窗口。或者,對於每一資料流可維持一單獨窗口且可基於彼資料流之參數集合來調整該單獨窗口。
圖6 展示用於控制資料應用之特定設計。亦可以其他方式控制資料應用。在另一設計中,不管旗標為打開的還是關閉的,在無論何時接收到高CPU負載時,窗口大小突然減小至最小值。在又一設計中,兩個以上臨限值可用於報告CPU負載,且三個以上不同CPU負載報告可用以控制資料應用。在此設計中,步進大小可視CPU負載報告而定。
在又一設計中,藉由調節由資料源產生之資料量來控制資料應用。舉例而言,若上行鏈路資料應用之資料經由通用串列匯流排(USB)自連接至無線器件100的膝上型電腦抵達,則膝上型電腦及/或USB可經控制以限制由無線器件100接收的資料量。作為另一實例,若上行鏈路傳輸之資料自協定堆疊中之TCP實體抵達無線器件100,則TCP實體可經控制以限制向下傳遞至較低層的資料量。
在又一設計中,基於CQI反饋來控制資料應用。無線器件100可週期性量測下行鏈路通道品質且發送指示所量測之通道品質的CQI。基地台150可使用所報告之CQI以選擇至無線器件100之下行鏈路傳輸的資料速率。在CPU負載並不高或未控制下行鏈路資料應用時,無線器件100可發送所量測之CQI。在CPU負載較高時,無線器件100可發送低於所量測之CQI的CQI,其可導致基地台150選擇較低的資料速率且向無線器件100發送較少資料。無線器件100因此可發送適當的CQI以控制由基地台150發送的資料量。
在又一設計中,基於CQI反饋及區塊錯誤率(BLER)來控制資料應用。基地台150可向無線器件100發送PDU。無線器件100可能試圖解碼每一接收到的PDU,且若正確解碼PDU則可傳回ACK,或若錯誤地解碼PDU則可傳回否定確認(NAK)。基地台150可判定下行鏈路傳輸之BLER,其為錯誤地解碼之PDU的數目與所傳輸之PDU的總數目之比。基地台150可基於由無線器件100報告之CQI及由基地台150維持的BLER兩者來選擇下行鏈路傳輸的資料速率。若BLER較低,例如,在目標BLER以下,則基地台150可向所報告之CQI添加一偏移並基於經調整之CQI選擇資料速率。基地台150可向上或向下調整CQI偏移以達成目標BLER。由基地台150添加之CQI偏移可抵消藉由無線器件100的CQI減小。為抗擊由基地台150添加之CQI偏移,無線器件100可週期性發送NAK,使得基地台150處量測的BLER接近目標BLER,且由基地台150添加之CQI偏移較小或為零。
亦可使用其他機制以其他方式控制資料應用。上述設計之組合亦可用於資料應用。舉例而言,可首先實施基於CQI反饋之控制且持續預定持續時間,且可在預定持續時間之後觸發基於窗口大小調整之控制。作為另一實例,可同時執行基於CQI反饋及窗口大小調整兩者之控制。
圖7 展示由無線器件執行以基於資源需求控制應用之處理700的設計。可藉由具有最大處理能力之處理單元來執行在無線器件上執行的應用(步驟712)。處理單元可包含一或多個CPU、DSP、通用處理器等或其任何組合。可藉由控制器監控應用之處理需求,該控制器可為無線器件上之軟體及/或硬體(步驟714)。可基於處理需求及處理單元之最大處理能力來控制應用中的至少一者(步驟716)。
可基於此等應用之優先權自無線器件上執行之應用之中選擇該至少一應用以用於控制。可首先控制低優先權應用,且可在已完全控制低優先權應用之後控制高優先權應用。
待控制之至少一應用可包括一資料應用。可藉由(i)在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時減小與基地台交換(例如,向基地台發送及/或自基地台接收)之資料量,或(ii)在偵測到低處理需求時增加與基地台交換的資料量來控制此資料應用。高處理需求可對應於超出高臨限值之處理需求,且低處理需求可對應於降至低臨限值以下的處理需求。
可藉由基於處理需求及最大處理能力調整窗口大小來控制資料應用。窗口大小可調節由資料應用交換之未確認封包的數目。可在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調整窗口大小,其中最小值可經選擇以避免TCP及/或其他協定的逾時。在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時,窗口大小可(i)在仍未控制資料應用之情況下突然減小至最小值,或(ii)在正在控制資料應用之情況下以多個步進減小。在偵測到低處理需求時,窗口大小可以多個步驟增加(例如,每一更新時間間隔中一向上步進)達至最大值。在偵測到中間處理需求時,可維持窗口大小。對於下行鏈路而言,可向基地台發送窗口大小一次或多次以改良可靠性。在HSDPA中可藉由RLC來使用窗口大小。
亦可基於CQI反饋來控制資料應用。對於基地台而言,可基於在無線器件處量測之下行鏈路通道品質而獲得CQI。在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時,可減小CQI,且可向基地台發送經減小的CQI。在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時,即使正確解碼封包,亦可發送針對自基地台接收之預定百分比之封包的NAK。亦可藉由改變輸送區塊大小、藉由修改發送至網路之緩衝器狀態報告等來控制資料應用。緩衝器狀態報告可經修改,使得不浪費網路資源(排程資訊及訊務容積量測)。
圖8 展示由基地台執行之處理800的設計。基地台接收基於無線器件處之處理需求及最大處理能力判定的資訊(步驟812)。可基於接收到的資訊來控制與無線器件交換之資料量(步驟814)。可基於為資料交換而產生之控制來與無線器件交換資料(步驟816)。資訊可包含一調節未確認封包之數目之窗口大小,例如,由HSDPA之RLC使用的窗口大小。接著可根據窗口大小向無線器件發送封包。資訊可包含CQI,且可基於CQI選擇資料速率以用於至無線器件的傳輸。資訊亦可包含CQI及NAK,且可基於CQI及NAK選擇資料速率以用於至無線器件的傳輸。在任何狀況下,可根據所選擇之資料速率向無線器件發送封包。
圖9 展示由無線器件執行以管理不同資源之處理900的設計。可監控應用對無線器件之可指派處理資源的處理需求(步驟912)。可基於處理需求控制至少一應用(步驟914)。可監控應用對可指派匯流排資源之匯流排需求(步驟916)。可基於匯流排需求而控制該至少一應用(步驟918)。可監控應用對可指派記憶體資源之記憶體需求(步驟920)。可基於記憶體需求而控制該至少一應用(步驟922)。可監控應用對可指派快取記憶體資源之快取記憶體需求(步驟924)。可基於快取記憶體需求而控制該至少一應用(步驟926)。可(例如)自應用接收關於在無線器件上執行之應用的優先權、每一應用是可控制還是不可控制的資訊,及/或其他資訊。可基於接收到的資訊選擇該至少一應用以用於控制。
圖10 展示由無線器件執行以改變資源容量,從而與資源需求匹配之處理1000的設計。可藉由具有可組態處理能力之處理單元來執行在無線器件上執行的應用(步驟1012)。可監控應用之處理需求(步驟1014)。可基於處理需求來調整處理單元之處理能力(步驟1016)。舉例而言,處理單元之時脈頻率可經改變以調整處理能力。在處理需求超出高臨限值時,對於處理單元而言可選擇較高時脈頻率。在處理需求降至低臨限值以下時,對於處理單元而言可選擇較低時脈頻率。可監控應用之匯流排需求(步驟1018)。可基於匯流排需求來調整匯流排容量(步驟1020)。舉例而言,匯流排之時脈頻率可經改變以調整匯流排容量。
可藉由各種方式來實施本文中所述之技術。舉例而言,此等技術可實施於硬體、韌體、軟體或其組合中。對於硬體實施而言,用以在實體(例如,無線器件或基地台)處執行技術之處理單元可實施於以下各物內:一或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器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電腦或其組合。
對於韌體及/或軟體實施而言,可以執行本文中所述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數等)來實施該等技術。韌體及/或軟體指令可儲存於記憶體(例如,圖1中之記憶體134或162)中且由處理器(例如,處理器132或160)執行。記憶體可實施於處理器內或處理器外。韌體及/或軟體指令亦可儲存於其他處理器可讀媒體中,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PROM)、電可擦除PROM(EEPROM)、快閃記憶體、緊密光碟(CD)、磁性或光學資料儲存器件等。
實施本文中所述之技術的裝置可為獨立單元或可為器件之部分。器件可為(i)獨立積體電路(IC),(ii)可包括用於儲存資料及/或指令之記憶體IC之一或多個IC的集合,(iii)諸如行動台數據機(MSM)之ASIC,(iv)可嵌入其他器件內的模組,(v)蜂巢式電話、無線器件、手機或行動單元,(vi)等。
本揭示案之先前描述經提供以使得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進行或使用本揭示案。對本揭示案之各種修改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於顯而易見,且本文中定義之一般原理可應用於其他變體而不脫離本揭示案的精神或範疇。因此,本揭示案不欲限於本文中所述之實例及設計,而與本文所揭示之原理及新奇特徵最廣泛地一致。
100...無線器件
112...天線
114...接收器(RCVR)
116...傳輸器(TMTR)
120...數位部分
130...中央處理單元(CPU)
132...控制器/處理器
134...記憶體
136...快取記憶體
138...外部介面/介面單元
140...匯流排
142...主記憶體
150...基地台
152...傳輸器/接收器(TMTR/RCVR)
160...控制器/處理器
162...記憶體
164...通信(Comm)單元
200...資源管理系統
210...資源控制器/模組
212...資源監控器/模組
214...硬體管理器/模組
220a、220b、220c、220d、220n...應用
f1 ...時脈頻率
f2 ...時脈頻率
f3 ...時脈頻率
T0 ...時間
T1 ...時間
T2 ...時間
T3 ...時間
T4 ...時間
T5 ...時間
T6 ...時間
T7 ...時間
T8 ...時間
T9 ...時間
T10 ...時間
T11 ...時間
圖1展示無線器件及基地台之方塊圖。
圖2展示資源管理系統的圖。
圖3展示基於CPU使用之CPU時脈頻率調整。
圖4展示資源管理系統中模組之間的相互作用。
圖5展示在兩個臨限值情況下CPU負載的報告。
圖6展示基於CPU負載之窗口大小的調整。
圖7展示基於資源需求之控制應用之處理。
圖8展示由基地台執行之處理。
圖9展示管理無線器件之不同資源的處理。
圖10展示改變資源容量以匹配需求的處理。
210...資源控制器/模組
212...資源監控器/模組
214...硬體管理器/模組
220a、220b、220c、220d、220n...應用

Claims (44)

  1. 一種能夠與一基地台進行無線通信之器件,其包含:一處理單元,其具有一處理能力且可操作以執行在該器件上執行的一或多個應用;及一控制器,其可操作以: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器單元(CPU)負載而監控該等應用之處理需求且基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控制該一或多個應用中的至少一者;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調整該至少一應用的一窗口大小,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該至少一應用及該基地台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增加或減少與該基地台交換之一資料量。
  2.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基於該等應用之優先權,自在該器件上執行之該等應用之中選擇該至少一應用以用於控制。
  3. 如請求項2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首先控制一低優先權應用,且在已完全控制該低優先權應用之後控制一高優先權應用。
  4.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至少一應用包含一資料應用,且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減小由該資料應用與該基地台交換之資料量;且回應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增加由該資料應用與該基地台交換的該資料量。
  5. 如請求項4之器件,其中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超出一高臨限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且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未達到一低臨限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
  6.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在一最大值與一最小值之間調整該窗口大小,該最小值經選擇以避免傳輸控制協定(TCP)的逾時。
  7.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減小該窗口大小。
  8.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將該窗口大小自一最大值減小至一最小值。
  9.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而仍未控制該資料應用,將該窗口大小自一最大值減小至一最小值,且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且正在控制該資料應用,以多個步進減小該窗口大小。
  10.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以多個步進增加該窗口大小達至一最大值。
  11.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在每一更新時間間隔中將該窗口大小增加一向上步進,達至一最大值。
  12.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中間處理需求,維持該窗口大小。
  13.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向該基地台 發送該窗口大小。
  14.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向該基地台發送該窗口大小多次以改良可靠性。
  15.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減小調節由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之無線電鏈路協定(RLC)發送之未確認協定資料單元(PDU)的數目之該窗口的大小,且向該基地台發送該窗口大小。
  16.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基於在該器件處量測之通道品質而獲得一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從而用於該基地台、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而減小該CQI、且向該基地台發送該經減小的CQI。
  17. 如請求項16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發送自該基地台接收的一預定百分比之封包的否定確認(NAK),即使該等封包被正確解碼亦如此。
  18.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至少一應用包含一資料應用,且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基於該等處理需求而輸送該資料應用的一區塊大小。
  19.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至少一應用包含一資料應用,且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至少部分基於該等處理需求產生該資料應用的緩衝器狀態報告,且向該基地台發送該等緩衝器狀態報告。
  20.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改變該處理 單元之時脈頻率從而調整該處理能力。
  21.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超出一高臨限值,選擇該處理單元的一較高時脈頻率;且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未達到一低臨限值,選擇該處理單元的一較低時脈頻率。
  22. 如請求項1之器件,其進一步包含:一具有可組態匯流排容量的匯流排,且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藉由該等應用監控匯流排需求且至少部分基於該等匯流排需求調整該匯流排容量。
  23. 如請求項22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改變該匯流排之時脈頻率從而調整該匯流排容量。
  24. 一種用於管理資源之方法,其包含:對於一具有一處理能力之處理單元監控在一無線器件上執行之一或多個應用的處理需求,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單元(CPU)負載而判定該等處理需求;及藉由至少部分基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來調整該至少一應用的一窗口大小,以基於經監控之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控制該等應用中之至少一者,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該至少一應用及一基地台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增加或減少與該基地台交換之一資料量。
  25.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應用包含一資料應用,且其中該控制該至少一應用包含: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減小由該資料應用與一基地台交換的資料 量,及回應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增加由該資料應用與該基地台交換的該資料量。
  26.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中該調整該資料應用的該窗口大小包含: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減小該窗口大小,及回應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增加該窗口大小。
  27.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超出一高臨限值,藉由選擇該處理單元的一較高時脈頻率而調整該處理單元之該處理能力,及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未超過一低臨限值,選擇該處理單元的一較低時脈頻率。
  28. 如請求項24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監控該一或多個應用對一具有可組態匯流排容量之匯流排的匯流排需求;及基於該等匯流排需求調整該匯流排容量。
  29. 一種用於管理資源之裝置,其包含:用於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單元(CPU)負載而對於一具有一處理能力之處理單元監控在一無線器件上執行之一或多個應用的處理需求的構件;及用於基於經監控之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控制該等應用中之至少一者的構件,用於控制該至少一應用之該構件進一步包含用於至少部分基於經監控之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來調整該至少一應用的一窗口大小之構件,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該至少一應用及一基地台 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經監控之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增加或減少與該基地台交換之一資料量。
  30. 如請求項29之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應用包含一資料應用,且其中該用於控制該至少一應用的構件包含用於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而減小由該資料應用與一基地台交換之資料量的構件,及用於回應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而增加由該資料應用與該基地台交換的該資料量的構件。
  31. 一種處理器可讀媒體,其儲存多個指令,該等指令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單元(CPU)負載而對於一具有一處理能力之處理單元監控在一無線器件上執行之一或多個應用的處理需求;及藉由至少部分基於經監控之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來調整該至少一應用的一窗口大小,以基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控制該等應用中之至少一者,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該至少一應用及一基地台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增加或減少與該基地台交換之一資料量。
  32. 如請求項31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中該等指令進一步可由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回應於偵測到高處理需求,減小由一資料應用與該基地台交換之資料量,該資料應用為正在被控制之該至少 一應用中的一者,及回應於偵測到低處理需求,增加由該資料應用與該基地台交換的該資料量。
  33. 一種能夠與一無線器件進行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一控制器,其可操作以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單元(CPU)負載而接收至少部分基於該無線器件處之處理需求及處理能力判定的一窗口大小,且至少部分基於接收到的該窗口大小控制與該無線器件交換之資料量;及一處理器,其可操作以基於來自該控制器的控制而與該無線器件交換資料,其中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執行於該無線器件上之至少一應用及該裝置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增加或減少在該至少一應用與該裝置之間交換之一資料量。
  34. 如請求項33之裝置,其中該窗口大小調節由高速下行鏈路封包存取(HSDPA)之無線電鏈路協定(RLC)發送的未確認協定資料單元(PDU)之數目,且其中該處理器可操作以根據該窗口大小向該無線器件發送PDU。
  35. 如請求項33之裝置,其中該控制器進一步可操作以接收一通道品質指示符(CQI),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基於該CQI選擇一用於至該無線器件之傳輸的資料速率,且其中該處理器可操作以根據該經選擇之資料速率向該無線器件發送封包。
  36. 一種用於管理資源之方法,其包含: 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單元(CPU)負載而接收至少部分基於一無線器件處之處理需求及一處理能力判定的一窗口大小;及基於該接收到的資訊控制與該無線器件交換之資料量,其中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運作於該無線器件上之至少一應用及該裝置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增加或減少與該至少一應用交換之一資料量。
  37. 一種能夠與一基地台進行無線通信之器件,其包含:可指派至在該器件上執行之一或多個應用的處理資源,該等處理資源具有一處理能力;及一控制器,其可操作以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單元(CPU)負載而監控該一或多個應用對該等可指派處理資源的處理需求且藉由至少部分基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調整該至少一應用的一窗口大小,以控制該等應用中的至少一者,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該至少一應用及一基地台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該等處理需求及該處理能力而增加或減少與該基地台交換之一資料量。
  38. 如請求項37之器件,其進一步包含:可指派至在該器件上執行之該一或多個應用的匯流排資源,且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監控該等應用對該等可指派匯流排資源的匯流排需求且基於該等匯流排需求控制該至 少一應用。
  39. 如請求項37之器件,其進一步包含:可指派至在該器件上執行之該等應用的記憶體資源,且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監控該等應用對該等可指派記憶體資源的記憶體需求且至少部分基於該等記憶體需求控制該至少一應用。
  40. 如請求項37之器件,其進一步包含:可指派至在該器件上執行之該等應用的快取記憶體資源,且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監控該等應用對該等可指派快取記憶體資源的快取記憶體需求且至少部分基於該等快取記憶體需求控制該至少一應用。
  41. 如請求項37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接收指示在該器件上執行的每一應用為可控制還是不可控制之資訊,且至少部分基於該接收到的資訊選擇該至少一應用以用於控制。
  42. 如請求項37之器件,其中該控制器可操作以接收指示在該器件上執行之該等應用之優先權的資訊,且至少部分基於該接收到的資訊選擇該至少一應用以用於控制。
  43. 一種用於管理資源之方法,其包含:至少部分基於一中央處理單元(CPU)負載而監控在一無線器件上執行之應用對該無線器件處之可指派處理資源的處理需求;及藉由至少部分基於經監控之該等處理需求來調整該至 少一應用的一窗口大小,以基於該等處理需求控制該等應用中的至少一者,該窗口大小調節傳輸於該至少一應用及一基地台之間之未確認封包的一數目,藉以回應於經監控之該等處理需求而增加或減少與該基地台交換之一資料量。
  44. 如請求項43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監控該等應用對該無線器件處之可指派匯流排資源的匯流排需求;及至少部分基於該等匯流排需求控制該至少一應用。
TW096136665A 2006-09-29 2007-09-29 管理無線器件資源之方法以及裝置 TWI3954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2767806P 2006-09-29 2006-09-29
US11/862,960 US8954045B2 (en) 2006-09-29 2007-09-2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sources at a wireless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33049A TW200833049A (en) 2008-08-01
TWI395445B true TWI395445B (zh) 2013-05-01

Family

ID=39262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36665A TWI395445B (zh) 2006-09-29 2007-09-29 管理無線器件資源之方法以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1) US8954045B2 (zh)
EP (1) EP2069932B1 (zh)
JP (1) JP5166420B2 (zh)
KR (1) KR101181153B1 (zh)
CN (1) CN106445682A (zh)
BR (1) BRPI0717270A2 (zh)
CA (1) CA2662415C (zh)
ES (1) ES2636547T3 (zh)
HU (1) HUE035648T2 (zh)
RU (1) RU2460120C2 (zh)
TW (1) TWI395445B (zh)
WO (1) WO200804281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504623A (ja) 2007-11-02 2011-02-10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構成可能なシステム・イベントおよびリソース・アービトレーション管理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US8509160B2 (en) * 2008-02-11 2013-08-13 Apple Inc. Method for efficient CQI feedback
EP3145240B1 (en) * 2008-02-20 2019-04-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dd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US9323306B2 (en) * 2008-12-03 2016-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ergy based time scheduler for parallel computing system
US8516101B2 (en) * 2009-06-15 2013-08-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a wireless device
US8112049B2 (en) * 2009-12-17 2012-02-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 quality handling for precoder override
CN101788926B (zh) * 2009-12-28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J2me应用前台切换的资源调配方法及装置
US8352759B2 (en) * 2010-01-11 2013-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in real time
US10019216B2 (en) 2010-04-07 2018-07-10 Lenovo Innovations Limited (Hong Ko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8937863B2 (en) 2010-04-12 2015-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me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esource flow control
US8635486B2 (en) 2010-08-19 2014-01-21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processor clock frequency
US8615755B2 (en) 2010-09-15 2013-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s of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8806502B2 (en) 2010-09-15 2014-08-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tching resource requests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8631414B2 (en) 2010-09-15 2014-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9152523B2 (en) 2010-09-15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tching and forking resource requests in a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US9098521B2 (en) 2010-09-15 2015-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esources and threshsold events of a multicore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CA2732365C (en) 2010-09-29 2017-03-14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system status information
US8635630B2 (en) * 2010-10-25 2014-01-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Application lifetime management
US20120102200A1 (en) * 2010-10-26 2012-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specific resource management
US8595374B2 (en) * 2010-12-08 2013-11-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 dimension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075652B2 (en) * 2010-12-20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dle time service
KR101723389B1 (ko) 2011-01-10 2017-04-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 응용 프로그램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US9088965B2 (en) 2011-08-03 2015-07-21 Acer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US8997171B2 (en) 2011-08-19 2015-03-3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olicy based application suspension and termination
US9053487B2 (en) 2011-08-22 2015-06-0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products for notifying of enhancements to quality of service and experience
US20130055136A1 (en) * 2011-08-22 2013-02-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Products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and Experience
US8578394B2 (en) 2011-09-09 2013-11-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Exempting applications from suspension
US9300814B2 (en) * 2011-09-12 2016-03-2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etwork adaptive content download
TWI511588B (zh) 2011-11-07 2015-12-01 Acer Inc 最佳化通訊協定之視窗大小伸縮以在無線網路系統內傳送資料之方法
TWI503037B (zh) * 2011-11-07 2015-10-01 Acer Inc 行動通訊裝置及資料傳輸方法
US9112906B2 (en) 2011-11-07 2015-08-18 Acer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appratuses using the same
CN102413184B (zh) * 2011-11-24 2014-05-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架构中协议栈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8897762B2 (en) * 2012-02-28 2014-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signaling load overhead and battery consumption for background applications
US8718726B2 (en) 2012-03-16 2014-05-06 Apple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call drop rate
JP5951393B2 (ja) * 2012-07-26 2016-07-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
KR20140044993A (ko) 2012-09-20 2014-04-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작은 데이터를 검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575618B2 (en) * 2012-10-19 2017-02-21 Google Inc. Multi-user process management
US8989008B2 (en) * 2012-10-26 2015-03-2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Wirespeed TCP packet window field modification for networks having radio segments
JP6089783B2 (ja) * 2013-02-27 2017-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リソース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リソース制御方法
US9668277B2 (en) 2013-03-13 2017-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clock rate for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JP6060756B2 (ja) * 2013-03-18 2017-01-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周波数制御装置、周波数制御方法および周波数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5002657A1 (en) * 2013-07-05 2015-01-08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llective over-the -top application policy administration
CN103765947B (zh) * 2013-10-18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及设备
US20150169371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Mark D. Yarvis Platform self-management of resources based on a contextual understanding of user plans and goals
CN104239094B (zh) * 2014-08-29 2017-12-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后台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10165498B2 (en) * 2016-03-23 2018-12-25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Management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anagement method performing process of selecting resource of radio link
US20170310601A1 (en) * 2016-04-21 2017-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awar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rate control
US10034292B1 (en) 2016-10-19 2018-07-24 Sprint Spectrum L.P.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EP3571859B1 (en) 2017-01-17 2022-03-16 Tutela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BR112019014658A2 (pt) 2017-01-17 2020-05-26 Tutela Tech Ltd sistema e método para avaliar desempenho de dispositivo sem fio e/ou rede sem fio
CA3050163C (en) 2017-01-17 2021-11-02 Tutela Technologie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ng with and controlling testing of wireless device and/or wireless network performance on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US10536505B2 (en) * 2017-04-30 2020-0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Intelligent data transmission by network device agent
US10694467B2 (en) * 2017-09-28 2020-06-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lock switching within a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KR102456835B1 (ko) * 2017-12-22 2022-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음성 데이터 패킷의 송신을 제어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EP3831088B1 (en) * 2018-07-31 2024-03-27 ABB Schweiz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field equipment
CN111418222B (zh) * 2018-08-30 2023-09-29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降低通信装置功耗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536406B (zh) 2018-09-27 2023-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定时方法及装置、基站、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463144B2 (en) * 2018-11-02 2022-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repor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4704A (en) * 1996-07-29 1998-06-30 Silicon Graph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lock adjustment
US6278691B1 (en) * 1997-02-17 2001-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2019697A2 (en) * 2000-08-29 2002-03-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adaptive decoding of scalable video to balance cpu load
WO2003051078A1 (en) * 2001-12-05 2003-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ow control between a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US6594699B1 (en) * 1997-10-10 2003-07-15 Kasenna, Inc. System for capability based multimedia streaming over a network
US20030186724A1 (en) * 2002-03-29 2003-10-02 Takayuki Tsutsumi Base station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reless terminal and program thereof
US6643259B1 (en) * 1999-11-12 2003-11-04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data transfer in a data network
WO2005062550A1 (en) * 2003-12-22 2005-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in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198285A1 (en) * 2004-01-27 2005-09-08 Sun Microsystems, Inc. Overload management in an application-based server
US20050268014A1 (en) * 2004-05-26 2005-12-01 Geib Kenneth M System for application priority based on device operating mod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96633A (ja) * 1988-02-01 1989-08-08 Nec Corp タスク制御方式
JP2823520B2 (ja) 1993-12-17 1998-11-11 テキサス 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ツド リアルタイム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タス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及び処理システム
JPH08294100A (ja) * 1995-04-20 1996-11-05 Canon Inc 通信端末及び監視システム
JP3918951B2 (ja) 1995-10-18 2007-05-23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種々の異なる資源レベルを持つハードウェアプラットフォーム上でマルチメディア・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を実行可能とする方法、そのような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を含む物理的記録媒体、及びそのような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を実行する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システム
JPH1097435A (ja) 1996-09-20 1998-04-14 Nec Corp 資源割当てシステム
JPH10177489A (ja) 1996-12-17 1998-06-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タスクのスケジュール方法
JP3320344B2 (ja) 1997-09-19 2002-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ライブラリ装置用カートリッジ移送ロボットおよびライブラリ装置
EP1067771A1 (en) 1999-07-05 2001-01-10 CANAL+ Société Anonyme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apparatus
RU2263409C2 (ru) 1999-07-23 2005-10-27 Каналь+Сосьетэ Аноним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KR100765121B1 (ko) 2001-11-24 2007-10-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신버퍼의 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 폴링 방법
US7024672B2 (en) 2002-06-26 2006-04-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cess-mode independent driver model
JP2004062950A (ja) * 2002-07-25 2004-02-26 Sony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00474302B1 (ko) * 2002-09-07 2005-03-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링크 콘트롤(rlc) 계층의 버퍼제어 방법
US7289452B2 (en) * 2002-10-24 2007-10-30 Nokia Corporation Transport block size (TBS) signaling enhancement
US7321556B1 (en) * 2002-10-28 2008-01-22 Ipolicy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 prioritization policy engine
CN1622081A (zh) 2003-11-24 2005-06-01 顺德市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降低可携式数字产品电池耗电量的方法
JP4417733B2 (ja) * 2004-01-15 2010-02-17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KR100678184B1 (ko) * 2004-05-19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향상된 역방향 전용채널의 스케줄링방법 및 장치
US7389452B2 (en) * 2004-06-29 2008-06-17 Electronics For Imaging,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internal signals in an integrated circuit
CN100486242C (zh) 2004-07-15 2009-05-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实现无线链路控制协议窗口流量控制的方法
CN101069378B (zh) * 2004-08-31 2014-07-23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单元发送器和数据单元中继装置
US20060205517A1 (en) * 2005-03-08 2006-09-14 Malabuyo Paolo V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 system level user interface in a multimedia console
US7885330B2 (en) * 2005-07-12 2011-02-08 Insors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Methods, program products and systems for compressing streaming video data
US7640449B2 (en) * 2006-08-17 2009-12-29 Via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clock frequencies for low power desig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4704A (en) * 1996-07-29 1998-06-30 Silicon Graph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lock adjustment
US6278691B1 (en) * 1997-02-17 2001-08-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594699B1 (en) * 1997-10-10 2003-07-15 Kasenna, Inc. System for capability based multimedia streaming over a network
US6643259B1 (en) * 1999-11-12 2003-11-04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data transfer in a data network
WO2002019697A2 (en) * 2000-08-29 2002-03-0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adaptive decoding of scalable video to balance cpu load
WO2003051078A1 (en) * 2001-12-05 2003-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flow control between a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a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US20030186724A1 (en) * 2002-03-29 2003-10-02 Takayuki Tsutsumi Base station f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ireless terminal and program thereof
WO2005062550A1 (en) * 2003-12-22 2005-07-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in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50198285A1 (en) * 2004-01-27 2005-09-08 Sun Microsystems, Inc. Overload management in an application-based server
US20050268014A1 (en) * 2004-05-26 2005-12-01 Geib Kenneth M System for application priority based on device operating m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717270A2 (pt) 2013-10-22
JP5166420B2 (ja) 2013-03-21
US8954045B2 (en) 2015-02-10
US20080085717A1 (en) 2008-04-10
RU2009116243A (ru) 2010-11-10
HUE035648T2 (en) 2018-05-28
CA2662415A1 (en) 2008-04-10
KR20090077055A (ko) 2009-07-14
TW200833049A (en) 2008-08-01
JP2010506270A (ja) 2010-02-25
KR101181153B1 (ko) 2012-09-17
ES2636547T3 (es) 2017-10-06
WO2008042813A2 (en) 2008-04-10
CA2662415C (en) 2012-09-18
RU2460120C2 (ru) 2012-08-27
CN106445682A (zh) 2017-02-22
WO2008042813A3 (en) 2008-06-19
EP2069932B1 (en) 2017-05-17
EP2069932A2 (en) 200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5445B (zh) 管理無線器件資源之方法以及裝置
KR101176291B1 (ko) 다운링크 흐름 제어
US8923115B2 (en) Using the ECN mechanism to signal congestion directly to the base station
KR101502861B1 (ko)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들에 대한 프로토콜 스택 전력 최적화
JP4878391B2 (ja) 適応的なキュー待ち時間を伴う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及びキューマネージメント
JP4056071B2 (ja) 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フロー制御方法
US10462690B2 (en) RLC status reporting for eight-carrier HSDPA
WO2013052651A2 (en) Receiver-bas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ntrolling tcp sender behavior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with large buffer sizes
US9629199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otocol mode switching
TW201714437A (zh) 用於縮減潛時的機制之臨界技術
JP2008078788A (ja) データ流入量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流入量制御方法
TWI573475B (zh) 用於控制資料傳輸的通訊終端及方法
US9107106B2 (en)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buffer overflow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9432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adjusting the medium access latency on radio links
US20160057804A1 (en) Optimizing Channel State Switch based on the Traffic Volume Indicator (TVI) Values Associated with Throughputs on the Communication Links
WO2011096856A1 (en) Flow control ca allocation correction factor based on scheduling policy, mobility, load or radio channel typ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