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9470B -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反向鏈路前導傳輸 - Google Patents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反向鏈路前導傳輸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9470B
TWI389470B TW096121353A TW96121353A TWI389470B TW I389470 B TWI389470 B TW I389470B TW 096121353 A TW096121353 A TW 096121353A TW 96121353 A TW96121353 A TW 96121353A TW I389470 B TWI389470 B TW I38947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reamble
cdma
subcarriers
symbo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1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12258A (en
Inventor
Alexei Gorokhov
Aamod Khandekar
Tamer Kadous
Mohammad J Borran
Rajat Prakash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12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2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9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947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828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 H04L25/03866Arrangements for spectral shaping;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ignals with specified spectral properties using scramb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26Division using four or more dim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6Pilot sequence conve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反向鏈路前導傳輸
本發明廣泛係關於通訊,並且具體而言,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訊系統中之前導傳輸。
無線通訊系統被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通訊服務,諸如語音、視訊、封包資料、訊息傳遞、廣播等等。彼等系統可係能夠藉由共用可用系統資源以支援多使用者通訊之多向近接系統。此類多向近接系統之實例包括:分碼多向近接(CDMA)系統、分時多向近接(TDMA)系統、分頻多向近接(FDMA)系統、正交分頻多向近接(OFDMA)系統及單載波分頻多向近接(SC-FDMA)系統。
無線通訊系統可包括支援在正向鏈路與反向鏈路上用於許多終端機之通訊的許多基地台。正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意指從基地台至終端機的通訊鏈路,而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意指從終端機至基地台的通訊鏈路。終端機可位於系統內的任何地點,並且在任何既定時刻,每一終端機可係在零、一或多個基地台之覆蓋範圍內。每一終端機可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以允許基地台偵測該終端機並且將該終端機指派給一可有效率伺服該終端機及/或用於其他用途的適當之基地台。由終端機傳輸的前導雖然有用處,但是意味著過度耗用。
因此,此項技術中需要在反向鏈路上有效率傳輸前導之技術。
本文描述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在反向鏈路上有效率傳輸前導之技術。可使用一CDMA片段來支援終端機在反向鏈路上使用CDMA進行前導與發訊號之傳輸。該CDMA片段可佔用一時間頻率區塊,該時間頻率區塊係可供在該反向鏈路上進行傳輸之時間與頻率資源之一部分。
在一項設計中,一終端機可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在該終端機進行呼叫的整個持續期間及對於在該呼叫期間該終端機與其通訊的所有扇區可使用該前導資訊。該前導資訊可包括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該終端機與其通訊以存取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用於該終端機的系統存取時間等等。該終端機可依據其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例如,藉由用該擾亂序列來擾亂前導資料,並且映射該經擾亂資料至前導符元。接著,該終端機可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用於該CDMA片段之該時間頻率區塊。如果該系統在該反向鏈路上使用OFDM,則該終端機可用該等經映射前導符元來產生OFDM符元,並且在該反向鏈路上傳輸該等OFDM符元至一或多個扇區。
在一項設計中,用於一扇區之一基地台可處理經接收OFDM符元以獲得用於該CDMA片段之經接收符元。該基地台可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並且依據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該基地台可:變換用於該CDMA片段之該等經接收符元至時域,以獲得一輸入樣本序列;用該擾亂序列來解擾亂該輸入樣本序列以獲得一經解擾亂序列;及使該經解擾亂序列與前導資料互相關聯以獲得對於一頻道切片的互相關聯結果。該基地台可對於多個頻道切片重複該處理,並且依據對於該多個頻道切片的該等互相關聯結果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及/或其他參數。
可使用在該CDMA片段上發送的該前導以用於各種用途,如下文所述。下文中亦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各種態樣與特徵。
圖1繪示一種無線通訊系統100,其具有多個基地台。為了簡化,圖1中僅繪示三個基地台110a、110b與110c。基地台係與終端機通訊的站台。基地台亦可稱為存取點、節點B、演進節點B等等,並且可包括存取點、節點B、演進節點B等等之一些或所有功能。每一基地台提供一特定地理區域之覆蓋範圍。用詞"小區"(cell)可意指基地台及/或其覆蓋範圍區域,視使用該用詞的上下文而定。為了改良系統容量,一基地台覆蓋範圍區域可被分割成多個(例如,三個)較小區域。每一較小區域可由一各自基地收發器台(BTS)予以伺服。用詞"扇區"(sector)可意指基地收發器台(BTS)及/或其覆蓋範圍區域,視使用該用詞的上下文而定。對於一經扇區化小區,用於該小區之所有扇區的該等基地收發器台典型係共同位於用於該小區之基地台內。
本文中說明的技術可用於具有扇區化小區之系統以及具有非扇區化小區之系統。為了清楚,下文說明的技術係針對具有扇區化小區之系統。本文可交換使用用詞"基地台"與"扇區"。基地台110a、110b與110c分別亦稱為扇區A、B與C。
許多終端機可散佈於整個系統100各處,並且每一終端機可係固定式或行動式。為了簡化,圖1中僅繪示一個終端機120。終端機120亦可稱為存取終端機、使用者設備、用戶單元、站台等等,並且可包括存取終端機、使用者設備、用戶單元、站台等等之一些或所有功能。終端機120可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無線裝置、無線數據機、攜帶型裝置、膝上型電腦等等。在任何既定時刻,終端機120可在正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上與零、一或多個基地台通訊。圖1繪示終端機120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至基地台110a、110b與110c以及在正向鏈路上接收來自彼等基地台的傳輸。
對於集中式架構,一系統控制器130可耦接至基地台110且提供對彼等基地台的協調與控制。系統控制器130可係一單個網路實體或一集合之網路實體。對於分散式架構,彼等基地台可視需要彼此通訊。
本文中說明的技術可運用在各種無線通訊系統,例如,CDMA系統、TDMA系統、FDMA系統、OFDMA系統與SC-FDMA系統。CDMA系統利用分碼多工(CDM)並且用不同正交碼、偽隨機序列等等發送傳輸。TDMA系統利用分時多工(TDM)並且在不同時槽中發送傳輸。FDMA系統利用分頻多工(CDM)並且在不同副載波上發送傳輸。OFDMA系統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以及SC-FDMA系統利用單載波分頻多工(SC-FDM)。OFDM與SC-FDM分割系統頻寬成為多個正交副載波,彼等正交副載波亦稱為載頻調(tone)、頻格(bin)等等。每一副載波可用資料予以調變。一般而言,運用OFDM,調變符元係在頻域中予以發送;運用SC-FDM,調變符元係在時域中予以發送。彼等技術可亦用於各種利用多工方案組合(例如,CDM與OFDM、或OFDM與SC-FDM等等)之無線通訊系統。為了簡明清楚,下文說明之技術的某些態樣係針對在反向鏈路上利用CDM與OFDM的系統。
圖2繪示可用於反向鏈路的訊框結構200。傳輸時間線可被分割成為訊框,其可稱為實體層(PHY)訊框、時槽等等。訊框可被指派循序之索引,如圖2所示。每一訊框跨越一段特定持續時間,其可係固定或可組態。在一項設計中,每一訊框跨越N個符元週期,一般而言N1,並且在一項實例中N=8。
圖2亦繪示副載波結構。系統頻寬可被分割成多個(K)正交副載波,正交副載波可被指派1至K之索引。在頻譜規劃之系統中,僅該K個總副載波之一子集可用於傳輸,並且剩餘副載波可用作為防護副載波,以允許該系統符合頻譜遮罩需求。為了簡化,下文說明內容假設所可K個總副載波皆可用。
圖2繪示一種可支援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與發訊號的CDMA片段之設計。CDMA片段亦可被稱為CDM控制片段、控制片段、控制區塊等等。CDMA片段可佔用一區塊之時間與頻率資源,並且可支援前導頻道與發訊號頻道,諸如(例如)前導頻道(PICH)、頻道品質指示頻道(CQICH)、請求頻道(REQCH)、波束形成回饋頻道(BFCH)、副頻帶回饋頻道(SFCH)、存取頻道(ACH)等等。在圖2所示之設計中,CDMA片段係在每Q個訊框中予以發送,其中一般而言Q1並且在一些實例中Q=4、6、8等等。CDMA片段可自CDMA訊框至CDMA訊框跨系統頻寬跳頻(如圖2中所示),或可在一固定集合之副載波(圖2中未繪示)上予以發送。CDMA訊框係在其中發送CDMA片段的訊框。一般而言,可依任何速率且在任何大小之時間頻率區塊中發送CDMA片段。終端機可共用CDMA片段以用於前導、發訊號等等。此可比指派專用時間頻率資源給每一終端機以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與發訊號更加有效率,尤其當可偶爾發送前導及/或發訊號時。
一般而言,CDMA片段可涵蓋任何數量之副載波並且跨越任何數量之訊框。CDMA片段可具有固定或可組態之大小,這可依據各種因數予以選擇,諸如,正在反向鏈路上發送的前導與發訊號量、為CDMA片段配置的附加項量等等。
圖3A繪示CDMA片段之設計。在此項設計中,CDMA片段包括S個CDMA子片段1至S,其中一般而言S1。在此項設計中,可(例如)依據正在反向鏈路上發送的前導與發訊號量,以一個CDMA子片段的粗略增量來改變CDMA片段之大小。每一CDMA子片段可涵蓋在含N個符元週期之一個訊框中的M個連續副載波並且可具有M×N之大小。
該S個CDMA子片段佔用連續副載波,如圖3A所示。替代做法為,該S個CDMA子片段可橫跨系統頻寬延續。舉例而言,系統頻寬可被分割成多個副頻帶。每一CDMA子片段可在一不同副頻帶上予以發送且可涵蓋該副頻帶之全部或一部分。
圖3B繪示另一種CDMA片段之設計。在此項設計中,CDMA片段包括S個CDMA子片段1至S,其中每一CDMA片段可涵蓋在一不同訊框中的M個連續副載波。
在圖3A與3B所示之設計中,一CDMA子片段涵蓋M個連續副載波。在另一設計中,一CDMA子片段包括多個副載波叢集,該等副載波叢集可分散於系統頻寬。每一叢集可包括一集合之連續副載波。舉例而言,一CDMA子片段可包括兩個副載波叢集,其中每一叢集具有M/2個連續副載波。CDMA子片段中的副載波亦可用其他方式分散於頻率。
一般而言,用於一既定扇區的CDMA片段可包括任何數量之CDMA子片段,彼等CDMA子片段可在頻率上延續(如圖3A所示),或可在時間上延續(如圖3B所示),或可在頻率與時間上延續。另外,對於不同訊框可使用相同或不同數量之CDMA子片段。CDMA子片段可被指派索引且可依據其索引予以識別。不同扇區可具有相同大小或不同大小的CDMA片段。
在任何既定時刻,可由一或多個扇區指派一或多個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舉例而言,可由如下扇區指派一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正在與終端機120通訊的扇區;已偵測到終端機120具有充分訊號強度的每一扇區;終端機120可交遞至其的每一扇區等等。每一扇區可將用於該扇區的CDMA片段中之一或多個CDMA子片段指派給終端機120。
在一項設計中,終端機120與其通訊以存取系統的扇區可指派一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此扇區可係用於終端機120的第一伺服扇區。其後,經加入至終端機120之有效集(active set)的每一扇區可指派一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並且自該有效集移除的每一扇區可解除指派一CDMA子片段。用於終端機120的有效集可包括終端機120與其通訊的所有扇區。因此,在任何既定時刻,任何數量之扇區可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
一般而言,系統100中的扇區可係同步或非同步。對於同步系統,扇區具有相同時序,並且扇區的訊框可係時間對齊。對於非同步系統,一個扇區的時序可係相對於其他扇區的時序為偽隨機,並且不同扇區的訊框可係非時間對齊。
圖4繪示跨越三個扇區A、B與C的同步式CDMA片段。用於扇區A、B與C的CDMA片段可在時間與頻率方面重疊,並且可依據共同頻率跳頻序列進行跳頻。所有三個扇區A、B與C(彼等扇區可在終端機120的有效集之中)可指派相同的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在此情況中,終端機120可在該相同的CDMA子片段上發送前導與發訊號至所有三個扇區A、B與C,這可減少反向鏈路上之干擾。
一般而言,終端機120可在指派給該終端機的每一CDMA子片段上發送前導與發訊號。如果多個扇區指派一非重疊之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在同步系統或非同步系統中),則終端機120可在該等經指派之CDMA子片段之每一者上發送相同的前導與發訊號。在非同步系統中,如果終端機120被指派非重疊之CDMA子片段,則每一扇區可獲得終端機120的更多前導測量。
圖5繪示終端機120在CDMA子片段上之前導傳輸的設計。在此項設計中,CDMA子片段可涵蓋M=128個連續副載波並且跨越含N=8個符元週期之一個訊框。因此,CDMA子片段涵蓋L=M.N=1024個傳輸單元。每一傳輸單元係一個符元週期中的一個副載波,並且可用於發送一個前導符元,其可係一實數值或複數值。一含1024個前導符元的序列可如下文所述予以產生並且可被標示為{p0 ,p1 ,p2 ,...,p1023 }。該序列中最前面的128個前導符元可被映射至該CDMA子片段之第一符元週期中的128個副載波,該序列中接下來的128個前導符元可被映射至該CDMA子片段之第二符元週期中的128個副載波,以此類推,該序列中最後的128個前導符元可被映射至該CDMA子片段之最後符元週期中的128個副載波。可用映射給該CDMA子片段的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一反向鏈路訊號,如下文所述。
一單一扇區Y(例如,伺服扇區)可指派多個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彼等CDMA子片段可在頻率上延續,以允許扇區Y獲取不同頻率位置的前導測量。終端機120可在指派給該終端機120的該等CDMA子片段之每一者上發送相同的前導序列。替代做法為,終端機120可產生具有一長度之前導序列,該長度係由經指派的CDMA子片段數量予以判定。在任何情況中,扇區Y可依據在多個CDMA子片段上發送的前導來估計用於終端機120之反向鏈路的頻道響應。
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一單個頻率頻道係用於正向鏈路與反向鏈路兩者,並且正向鏈路的頻道響應與反向鏈路的頻道響應可妥善地互相關聯。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不同的頻率頻道可用於正向鏈路與反向鏈路,並且正向鏈路的頻道響應與反向鏈路的頻道響應可非妥善互相關聯。對於TDD系統,扇區Y可依據自終端機120在多個CDMA子片段上發送的前導所導出的反向鏈路頻道估計來導出用於終端機120的正向鏈路頻道估計。接著,扇區Y可使用該正向鏈路頻道估計以用於至終端機120的波束形成及/或用於其他用途。對於TDD系統或FDD系統,扇區Y可使用該正向鏈路頻道估計以用於終端機120的副頻帶排程。對於副頻帶排程,扇區Y可判定具有最佳反向鏈路頻道增益的副頻帶,並且可指派在此副頻帶中的時間頻率資源給終端機120。
終端機120可產生在CDMA片段上發送的前導,使得在一既定扇區所接收的所有終端機之中,該前導係獨一地用於終端機120。這允許扇區偵測來自終端機120的前導。另外,可能希望終端機120跨空間與時間兩者以相同方式產生前導,致使該前導不係扇區特有的。這將允許終端機120傳送相同的前導,甚至當終端機120在系統四周移動且在扇區間交遞時。這遺將允許不同扇區接收來自終端機120的前導。在一項設計中,終端機120依據其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並且使用該擾亂序列來產生該前導。扇區可經由發訊號直接自終端機120獲得此前導資訊,或經由迴程段(backhaul)自另一扇區獲得此前導資訊。扇區可能夠依據用於終端機120之已知前導資訊來偵測終端機120在CDMA片段上發送的前導。
一般而言,前導資訊可包括在可接收來自終端機120之前導的每一扇區處可獨一識別終端機120的任何資訊。前導資訊亦可稱為種子(seed)資訊等等,並且可包括各種類型資訊。在一項設計中,前導資訊包括終端機120之一識別項、終端機120與其通訊以存取系統的一扇區(其稱為存取扇區)之一識別項以及用於終端機120的系統存取時間。終端機120之識別項可係經指派給終端機120的一媒體存取控制識別項(MAC ID)(例如,在系統存取期間)、用於終端機120的一網際網路協定(IP)位址或用於終端機120的某其他類型識別項。存取扇區的識別項可係一偽隨機號碼代碼(AccessSectorPN)或用於存取扇區的某其他類型識別項。在下文的說明內容中,終端機120之識別項稱為MAC ID,並且存取扇區之識別項稱為Sector ID。系統存取時間係終端機120存取系統之時段,並且可藉由訊框索引、超訊框索引等等給定。在另一設計中,前導資訊包括MAC ID與Sector ID。在另一設計中,前導資訊包括MAC ID與系統存取時間。前導資訊亦可包括可確保用於終端機120之獨一前導資訊的其他類型資訊。
圖6繪示終端機120與基地台110(其可係圖1中之基地台中之一者)之設計方塊圖。基於簡化,圖6中僅繪示出用於在反向鏈路上之傳輸的處理單元。再者基於簡化,基地台110與終端機120各裝備有一單個天線。
在終端機120處,一傳輸(TX)資料處理器610接收訊務資料與發訊號資料、處理經接收之資料並且提供資料符元。一傳輸(TX)前導處理器620產生用於CDMA片段的前導符元。在本文中,資料符元係用於訊務資料與發訊號資料的符元,前導符元係用於前導資料的符元,零符元係具有一零值訊號的符元,並且符元典型係複數值。資料符元可係來自調變方案(諸如PSK、QAM等等)的調變符元。前導資料係傳輸器與接收器兩者先驗已知之資料。一OFDM調變器(MOD)630實行對資料符元與前導符元之OFDM調變,並且提供輸出碼片。亦可以用於其他可用於反向鏈路的多工方案(例如,SC-FDM)的其他類型調變來取代OFDM調變器630。一傳輸器(TMTR)632處理(例如,轉換為類比、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該等輸出碼片,並且產生一反向鏈路訊號,反向鏈路訊號係經由一天線634予以傳輸。
在基地台110處,一天線652接收來自終端機120的反向鏈路訊號,並且提供經接收之訊號至一接收器(RCVR)654。接收器654處理(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及數位化)經接收之訊號並且提供經接收之樣本。OFDM解調變器(DEMOD)660對經接收之樣本實行OFDM解調變以獲得經接收之符元、提供用於CDMA片段的經接收之符元至一接收(RX)前導處理器680,以及提供剩餘經接收之符元至一接收(RX)資料處理器670。接收(RX)資料處理器670以互補於傳輸(TX)資料處理器610之方式來處理其經接收之符元,並且提供經解碼之資料。接收(RX)前導處理器680處理處理其經接收之符元(如下文所述),並且可提關於經接收之訊號強度、時序、頻率誤差及/或用於正與基地台110通訊之每一終端機的其他參數。
控制器640與690分別指導終端機120與基地台110處之運作。記憶體642與692分別儲存用於終端機120與基地台110的程式碼與資料。排程器694可排程終端機120與其他終端機以在正向鏈路及/或反向鏈路上進行傳輸。
一般而言,可一既定扇區指派一或多個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為了簡化,下文說明內容假設每一扇區指派一個CDMA子片段給終端機120。一般而言,一扇區可用於用於其CDMA片段的一或多個CDMA子片段。為了簡化,下文說明內容假設用於每一扇區的CDMA片段包括一個CDMA子片段。
圖7繪示圖6中之終端機120處之傳輸(TX)前導處理器620與OFDM調變器630之設計方塊圖。在傳輸(TX)前導處理器620內,一擾亂序列產生器712接收用於終端機120的前導資訊,並且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在一項設計中,產生器712係一用該前導資訊播種的PN產生器。在另一設計中,產生器712映射該前導資訊至所有可能擾亂序列中的一個擾亂序列。在任何情況中,擾亂序列之長度可藉由在CDMA片段中發送的前導長度予以判定,例如,L=1024。
一擾亂器714接收前導資料並且用擾亂序列擾亂前導資料,並且提供一含L個碼片的經擾亂序列。在時域中,每一碼片可係一複數值。前導資料可係任何已知的序列,例如,一全部為1的序列、一已知的PN序列等等。可藉由實行前導資料與擾亂序列之逐一碼片相乘來達成擾亂。一分割單元716分割經擾亂序列成為N個經擾亂子序列,一個子序列係用於一在其中發送CDMA片段的訊框之N個符元週期之各者。每一經擾亂子序列包括M個碼片。在CDMA片段的每一符元週期中,一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單元718實行對於該符元週期的經擾亂子序列中之M個碼片的M點FFT,並且提供用於該符元週期的M個前導符元。
在OFDM調變器630內,一符元至副載波映射器722接收來自傳輸(TX)資料處理器610的資料符元,以及來自傳輸(TX)前導處理器620的前導符元。在CDMA片段的每一符元週期中,映射器722映射用於該符元週期的M個前導符元至用於該CDMA片段的M個副載波,並且映射資料符元及/或零符元至K-M個剩餘副載波。在不含CDMA片段的每一符元週期中,映射器722映射映射資料符元及/或零符元至K個總副載波。在每一符元週期中,映射器722提供K個輸出符元,其中每一輸出符元可係一前導符元、一資料符元或一零符元。在每一符元週期中,一逆FFT(IFFT)單元724實行對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輸出符元的K點IFFT,以獲得用於一OFDM符元之一有用部分的K個時域碼片。一單元726藉由複製該有用部分的最後C個碼片並且附加彼等C個碼片至該有用部分之前面來附加一循環首碼至該有用部分,以獲得該OFDM符元,其中C係循環首碼長度。OFDM符元包括K+C個碼片並且可在K+C個碼片週期中之一個符元週期中予以發送。OFDM調變器630亦可實行加窗(windowing)及/或其他處理,為了簡化,圖7中未繪示。
圖7繪示在時域中使用CDMA來發送前導之設計。在另一設計中,在頻域中使用CDMA來發送前導。在此項設計中,來自擾亂器714之經擾亂序列中的L個碼片可被直接映射至CDMA片段中的L個傳輸單元,而不需要歷經FFT單元718。直接提供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M個擾亂碼片作為用於該符元週期的M個前導符元。
一既定扇區可在該用該扇區的CDMA片段上接收來自任何數量之終端機的前導。該扇區可具有經指派至該CDMA片段之每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例如,經由與該終端機進行發訊號交換或來自另一扇區。該扇區可依據每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偵測該終端機發送的前導。
圖8繪示圖6中之基地台110處之OFDM解調變器660與接收(RX)前導處理器680之設計方塊圖。OFDM解調變器660獲得來自接收器654的經接收之樣本。一般而言,樣本速率可等於碼片速率或可係碼片速率的數倍(例,2、4或8倍)。為了簡化,下文說明內容假設樣本速率可等於碼片速率。
在OFDM解調變器660內,一單元812獲得來自接收器654的經接收之樣本,移除每一經接收之OFDM符元中的循環首碼,以及提供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K個經接收之樣本。在每一符元週期中,一FFT單元814實行對用於該符元週期的K個經接收之樣本的K點FFT,並且提供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經接收之符元。OFDM解調變器660亦可用一頻道估計來實行對經接收之符元的相干偵測,為了簡化,圖8中未繪示。一符元至副載波解映射器816獲得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K個經接收之符元、提供來自用於CDMA片段之副載波的經接收之符元至接收(RX)前導處理器680,以及提供來自剩餘副載波的經接收之符元至接收(RX)資料處理器670。
在接收(RX)前導處理器680內,一IFFT單元822獲得用於CDMA片段的經接收之符元。在CDMA片段的每一符元週期中,一IFFT單元822實行對用於該符元週期的M個經接收之符元的K點IFFT,並且提供M個輸入樣本。一組譯單元824接收用於CDMA片段之所有N個符元週期的輸入樣本並且串連彼等輸入樣本,以獲得一含有L個輸入樣本的基底輸入序列。
基地台110可經由一或多個訊號路徑(彼等訊號路徑可具有不同傳播延遲)接收來自終端機120的反向鏈路訊號。接收(RX)前導處理器680可實行對於J個頻道切片(channel tap)之處理,以捕獲自終端機120至基地台110之不同訊號路徑的能量。一般而言,J可係1或大於1之任何整數。可依據預期之延遲擴展(delay spread)來選擇J,延遲擴展係介於最早與最晚訊號路徑之間的時間差、碼片速率及/或其他因數。舉例而言,對於預期之延遲擴展為約6微秒(μs)並且碼片速率為1.25百萬碼片/秒(Mcps),則J可等於8。該J個頻道切片可相間隔一個碼片。
在一項設計中,藉由使該基底輸入序列循環位移j個樣本來獲得用於第j頻道切片的輸入序列,其中j=0,...J-1。在另一設計中,藉由使該基底輸入序列向右位移j個樣本、用零填充最前面的j個樣本位置,並且丟棄最後的j個樣本,來獲得用於第j頻道切片的輸入序列。亦可用其他方式來獲得用於每一頻道切片的輸入序列。在任何情況中,可對長度為M之N個子序列中之每一者實行循環移位或線性移位。組譯單元824提供用於每一頻道切片的輸入序列。
一擾亂序列產生器826接收用於終端機120的前導資訊並且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一解擾亂器828接收來自組譯單元824的用於每一頻道切片的輸入序列以及來自產生器826的擾亂序列、用該擾亂序列來解擾亂該輸入序列,並且提供經解擾亂序列。一互相關聯器830使用於每一頻道切片的經經擾亂序列與已知的前導資料互相關聯,如下: 其中xi,j 係用於第j頻道切片的經解擾亂樣本,di 係前導資料的第i碼片,及Cj 係對於第j頻道切片的互相關聯結果。
對於實數前導資料,經解擾亂樣本xi,j 可乘以di (如等式(1)所示);或對於複數前導資料,經解擾亂樣本xi,j 可乘以di 之複共軛(未示於等式(1)中)。如果前導資料係Walsh序列,則可用快速Hadamard變換(FHT)來實行互相關係,並且取用相對應於前導Walsh序列的輸出。
一能量累加器832累加所有J個頻道切片的能量,如下: 其中E係對於用於終端機120之所有J個頻道切片的經接收能量。如果前導資料不是一單位能量序列,則可在等式(2)中包括一正規化因數。
經接收能量E亦可稱為經接收訊號強度、經接收前導強度等等。經接收能量E可能反向鏈路頻道品質之指示,並且可用於在反向鏈路上排程終端機120。亦可使用經接收能量來調整終端機120的傳輸功率。
亦可使用在CDMA片段上發送的前導進行時間追蹤。可能期望峰值能量位於或接近該J個頻道切片的中心。一時序偵測器834接收對於所有J個頻道切片的相互關聯結果,並且判定具有最大能量的頻道切片。可發送一時序調整至終端機120,使得峰值能量位於或接近中心頻道切片。
亦可使用在CDMA片段上發送的前導進行頻率追蹤。一互相關聯器836使用於CDMA片段之每一符元週期的M個經解擾亂樣本與用於該符元週期的前導資料互相關聯,以獲得用於該符元週期的一複數值。互相關聯器836提供用於CDMA片段之N個符元週期的N個複數值。一頻率誤差估計器838依據該N個複數值來估計跨N個符元週期的平均相位變化,並且依據該平均相位變化來導出一頻率誤差估計器。可藉由在OFDM解調變之前依據頻率誤差估計來旋轉經接收之樣本,以移除終端機120的頻率誤差。亦可用其他方式來移除頻率誤差。
頻道估計器840可接收來自解擾亂器828的經解擾亂序列以及前導資料,並且可導出用於終端機120的一反向鏈路頻道估計。舉例而言,藉由(例如)用最大相似度(ML)或最小均方誤差(MMSE)估計來適當按比例調整來自等式(1)的Cj 值,可依據該等Cj 值來導出用於不同頻道切片的頻道估計。可使用反向鏈路頻道估計進行對終端機120在CDMA片段上發送之發訊號頻道的相干解調變。
圖8繪示對於在時域中使用CDMA來發送前導之情況的接收(RX)前導處理之設計。如果在頻域中使用CDMA來發送前導,則單元812可使用一滑動FFT窗來選擇每一頻道切片的不同集合之K個經接收樣本。在每一符元週期中,單元812可對於每一頻道切片使FFT窗移動一個碼片週期,並且可提供FFT窗內的K個經接收樣本作為用於該頻道切片的該集合之K個經接收樣本。如上文所述,單元822、824與828可處理每一頻道切片的K個經接收樣本,以獲得用於該頻道切片的經解擾亂序列。
典型地,依據(例如,等於或長於)預期之延遲擴展來選擇循環首碼長度。接著,此將允許循環首碼捕獲自終端機120至基地台110之訊號路徑中的最多能量。基地台110亦可遍及較寬窗偵測來自終端機120的前導,以識別超出循環首碼長度的訊號路徑。在一項設計中,此係以類似於上文所述之循環移位與線性移位程序方式予以達成,但是使用較大之J值。在另一設計中,此係藉由建構所傳輸之前導序列的實際時域等效項(這可藉由在長度為M之每一子序列之前插入循環首碼予以獲得)及使其與實際經接收時域訊號(其可提取自寬頻經接收時域訊號,例如,藉由使用將近CDMA子片段的銳化濾波器(sharp filter))互相關聯予以達成。在另一設計中,藉由在長度為M之每一子序列之前插入長度相等於循環首碼之持續期間的全部零子序列,可自經擾亂前導資料來建構一第一時域序列,以及自長度為L之輸入序列來建構一第二時域序列。接著,對於每一移位假設,可藉由先線性移位該第一時域序列,並且接著使該經線性移位之序列與該第二時域序列互相關聯而獲得互相關聯性。基地台110可週期性實行較寬之前導偵測,以減少處理需求。
圖9繪示終端機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所實行之處理程序900的設計。可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步驟912)。在該終端機進行呼叫的整個持續期間及對於在該呼叫期間該終端機與其通訊的所有扇區可使用該前導資訊。該前導資訊可包括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該終端機與其通訊以存取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用於該終端機的系統存取時間、某其他資訊或任何其組合。
可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步驟914)。可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的時間頻率區塊(步驟916)。該時間頻率區塊可包括在多個符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並且可佔用可供在該反向鏈路上進行傳輸之時間頻率資源之一部分。該時間頻率區塊可係用於由終端機用以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CDMA片段。可在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該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步驟918)。
圖10繪示用於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之設備1000的設計。設備1000包括:用於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之構件(模組1012);用於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之構件(模組1014);用於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的時間頻率區塊之構件(模組1016);及用於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該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之構件(模組1018)。
圖11繪示終端機使用OFDM在CDMA片段上發送前導所實行之處理程序1100的設計。可用一用於該終端機的擾亂序列來擾亂前導資料以獲得一經擾亂資料序列(步驟1112)。該經擾亂資料序列可被分割成為用於CDMA片段之多個符元週期的多個經擾亂資料子序列,一個子序列係用於各個符元週期(步驟1114)。每一經擾亂資料子序列可被變換至頻域,以獲得用於一相對應之符元週期的前導符元(步驟1116)。
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該等前導符元可被映射至用於該CDMA片段的多個副載波(步驟1118)。對於每一符元週期,可用經映射至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副載波的用於該符元週期的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一OFDM符元(步驟1120)。可在反向鏈路上發送用於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符元週期的OFDM符元至至少一扇區(步驟1122)。
該終端機可接收一功率控制命令,該功率控制命令係依據該終端機在該CDMA片段上發送的該等前導符元予以產生。該終端機可依據該功率控制命令來調整其傳輸功率。該終端機亦可接收一時序調整,該時序調整係依據該終端機在該CDMA片段上發送的該等前導符元予以判定。該終端機可依據該時序調整來調整其時序。該終端機亦可接收用於在該反向鏈路進行資料傳輸的時間頻率資源之一指派,其可依據該終端機在該CDMA片段上發送的該等前導符元予以判定。該終端機可在該指派中的該等時間頻率資源上發送資料。
圖12繪示用於使用OFDM在CDMA片段上發送前導之設備1200的設計。設備1200包括:用於用一用於一終端機的擾亂序列來擾亂前導資料以獲得一經擾亂資料序列之構件(模組1212);用於分割該經擾亂資料序列成為用於該CDMA片段之多個符元週期的多個經擾亂資料子序列之構件(模組1214),一個子序列係用於各個符元週期;用於變換每一經擾亂資料子序列至頻域以獲得用於一相對應之符元週期的前導符元之構件(模組1216);用於映射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該等前導符元至用於該CDMA片段的多個副載波之構件(模組1218);用於對於每一符元週期用經映射至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副載波的用於該符元週期的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一OFDM符元之構件(模組1220);及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用於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符元週期的OFDM符元至至少一扇區之構件(模組1222)。
圖13繪示基地台對於扇區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前導所實行之處理程序1300的設計。可獲得來自該扇區中之終端機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時間頻率區塊之經接收符元(步驟1312)。該時間頻率區塊可包括在多個符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並且可用於該扇區的CDMA片段。可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生用於該終端機的一擾亂序列(步驟1314)。可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例如,經接收訊號強度、時序、頻率誤差、頻道估計等等)(步驟1316)。
圖14繪示用於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前導之設備1400的設計。設備1400包括:獲得來自一扇區中之終端機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時間頻率區塊之經接收符元之構件(模組1412);用於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用於該終端機生一擾亂序列之構件(模組1414);及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之構件(模組1416)。
圖15繪示基地台對於扇區接收終端機使用OFDM在CDMA片段上發送之前導所實行之處理程序1500的設計。可獲得用於該CDMA片段之每一符元週期中的一經接收OFDM符元的經接收樣本(步驟1512)。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該等經接收樣本可被變換至頻域,以獲得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經接收符元(步驟1514)。對於每一符元週期,可自用於該CDMA片段的多個副載波提取經接收符元(步驟1516)。
來自每一符元週期中之該多個副載波的該等經接收符元可被變換至時域,以獲得一相對應之輸入樣本子序列(步驟1518)。可依據對於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符元週期所獲得的多個輸入樣本子序列來形成一輸入樣本序列(步驟1520)。可用一用於該終端機的擾亂序列來解擾亂該輸入樣本序列以獲得一經解擾亂序列(步驟1522)。可使該經解擾亂序列與前導資料互相關聯以獲得互相關聯結果(步驟1524)。可對於多個頻道切片之每一者重複步驟1520、1522與1524,以獲得對於彼等頻道切片的互相關聯結果(步驟1526)。可依據對於該多個頻道切片的該等互相關聯結果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步驟1528)。
可依據該經接收訊號強度來產生對於該終端機之一功率控制命令,並且可發送該功率控制命令至該終端機。可依據對於該多個頻道切片的該等互相關聯結果來判定用於該終端機的一時序調整,並且可發送該時序調整至該終端機。可藉由使用於該多個符元週期的多個經解擾亂序列與前導資料互相關聯所獲得的多個複數值來導出一頻率誤差估計。
圖16繪示用於接收由終端機使用OFDM在CDMA片段上發送之前導的設備1600之設計。設備1600包括:用於獲得用於該CDMA片段之每一符元週期中的一經接收OFDM符元的經接收樣本之構件(模組1612);用於變換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該等經接收樣本至頻域以獲得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經接收符元之構件(模組1614);用於在其中發送該CDMA片段之每一符元週期中自用於該CDMA片段的多個副載波提取經接收符元之構件(模組1616);用於變換來自每一符元週期中之該多個副載波的該等經接收符元至時域以獲得一相對應之輸入樣本子序列之構件(模組1618);用於依據對於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符元週期所獲得的多個輸入樣本子序列來形成一輸入樣本序列之構件(模組1620);用於用一用於該終端機的擾亂序列來解擾亂該輸入樣本序列以獲得一經解擾亂序列之構件(模組1622);用於使該經解擾亂序列與前導資料互相關聯以獲得互相關聯結果之構件(模組1624);用於對於多個頻道切片之每一者重複該形成、解擾亂與互相關聯以獲得對於彼等頻道切片的互相關聯結果之構件(模組1626);及用於依據對於該多個頻道切片的該等互相關聯結果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之構件(模組1628)。
圖17繪示終端機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實行之處理程序1700的設計。可自多個扇區接收多個CDMA片段之指派,其中該多個CDMA片段經同步化且在時間與頻率方面重疊(步驟1712)。該多個CDMA片段亦可依據屬該多個扇區共同之一頻率跳頻序列隨時間跨頻率跳頻,如圖4所示。可在該多個CDMA片段上發送前導至該多個扇區(步驟1714)。對於步驟1714,可映射前導符元至一用於該多個CDMA片段的時間頻率區塊。可用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來產生OFDM符元,並且發送該等OFDM符元至該多個扇區。
圖18繪示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之設備1800的設計。設備1800包括:用於自多個扇區接收多個CDMA片段之指派之構件,其中該多個CDMA片段經同步化且在時間與頻率方面重疊(模組1812);及用於在該多個CDMA片段上發送前導至該多個扇區之構件(模組1814)。
圖19繪示終端機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實行之處理程序1900的設計。可判定該終端機之前導資訊,其中在該終端機進行一呼叫期間與其通訊的所有扇區使用該前導資訊以偵測該終端機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的前導(步驟1912)。該前導資訊可包括上文提及之任何資訊,並且可提供該前導資訊給正在與該終端機通訊的每一扇區。可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步驟1914)。可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步驟1916);以及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前導符元至該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步驟1918)。
圖20繪示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之設備2000的設計。設備2000包括:用於判定一終端機之前導資訊之構件,其中在該終端機進行一呼叫期間與其通訊的所有扇區使用該前導資訊以偵測該終端機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的前導(模組2012);用於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之構件(模組2014);用於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之構件(模組2016);以及用於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之構件(模組2018)。
圖10、12、14、16、18與20中的模組可包括處理器、電子裝置、硬體裝置、電子組件、邏輯電路、記憶體等等或彼等之任何組合。
可藉由各種手段實施本文所描述之技術。舉例而言,可用硬體、韌體、軟體或其組合來實施彼等技術。針對硬體實施,可在一個或多個專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訊號處理器(DSP)、數位訊號處理裝置(DSPD)、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電子裝置、經設計以執行本文所說明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電腦或這些裝置的組合內實施用於在一實體(例如,基地台或終端機)處實行彼等技術的處理單元。
針對韌體及/或軟體實施,可用執行本文所說明之功能的模組(例如,程序、函式等等)來實施彼等技術。韌體及/或軟體指令可被儲存在記憶體單元(例如,圖6中之記憶體642及692)內並由處理器(例如,處理器640及690)予以執行。可在處理器內或處理器外部實施記憶體。韌體及/或軟體指令亦可被儲存在其他處理器可讀媒體中,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唯讀記憶體(ROM)、非揮發性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PROM)、電可擦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光碟(CD)、磁性或光學資料儲存裝置等等。
前文提供本發明之說明旨在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運用或利用本發明。熟習此項技術者應明白對本發明的各種修改,並且本文中定義的一般原理可適用於其他變化方案,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疇。因此,本發明非意欲受限於本文中說明的實例或設計,而是符合與本文中所說明的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的最廣泛的範疇。
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a,110b,110c...基地台
120...終端機
130...系統控制器
200...訊框結構
610...傳輸(TX)資料處理器
620...傳輸(TX)前導處理器
630...OFDM調變器(MOD)
632...傳輸器(TMTR)
634...天線
652...天線
654...接收器(RCVR)
640,690...控制器/處理器
642,692...記憶體
660...OFDM解調變器(DEMOD)
670...接收(RX)資料處理器
680...接收(RX)前導處理器
694...排程器
712...擾亂序列產生器
714...擾亂器
716...分割單元
718...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單元
722...符元至副載波映射器
724...逆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單元
726...單元(循環首碼產生器)
812...單元(循環首碼移除)
814...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單元
816...符元至副載波解映射器
822...逆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單元
824...組譯單元
826...擾亂序列產生器
828...解擾亂器
830...序列互相關聯器
832...能量累加器
834...時序偵測器
836...預符元互相關聯器
838...頻率誤差估計器
840...頻道估計器
1000...用於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之設備
1012...用於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之模組
1014...用於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之模組
1016...用於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的時間頻率區塊之模組
1018...用於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模組
1200...用於使用OFDM在CDMA片段上發送前導之設備
1212...用於用一用於一終端機的擾亂序列來擾亂前導資料以獲得一擾亂資料序列之模組
1214...用於分割該擾亂資料序列成為用於該CDMA片段之多個符元週期的多個擾亂資料子序列之模組,一個子序列係用於各個符元週期
1216...用於變換每一擾亂資料子序列至頻域以獲得用於一相對應之符元週期的前導符元之模組
1218...用於映射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該等前導符元至用於該CDMA片段的多個副載波模組
1220...用於對於每一符元週期用經映射至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副載波的用於該符元週期的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一OFDM符元之模組
1222...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用於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符元週期的OFDM符元至至少一扇區之模組
1400...用於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前導之設備
1412...獲得來自一扇區中之終端機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時間頻率區塊之經接收符元之模組
1414...用於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用於該終端機生一擾亂序列之模組
1416...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之模組
1600...用於接收由終端機使用OFDM在CDMA片段上發送之前導的設備
1612...用於獲得用於該CDMA片段之每一符元週期中的一經接收OFDM符元的經接收樣本之模組
1614...用於變換用於每一符元週期的該等經接收樣本至頻域以獲得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經接收符元之模組
1616...用於在其中發送該CDMA片段之每一符元週期中自用於該CDMA片段的多個副載波提取經接收符元之模組
1618...用於變換來自每一符元週期中之該多個副載波的該等經接收符元至時域以獲得一相對應之輸入樣本子序列之模組
1620...用於依據對於該CDMA片段之該多個符元週期所獲得的多個輸入樣本子序列來形成一輸入樣本序列之模組
1622...用於用一用於該終端機的擾亂序列來解擾亂該輸入樣本序列以獲得一經擾亂序列之模組
1624...用於使該經解擾亂序列與前導資料互相關聯以獲得互相關聯結果之模組
1626...用於對於多個頻道切片之每一者重複該形成、解擾亂與互相關聯以獲得彼等頻道切片的互相關聯結果之模組
1628...用於依據對於該多個頻道切片的該等互相關聯結果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之模組
1800...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之設備
1812...用於自多個扇區接收多個CDMA片段之指派之模組,其中該多個CDMA片段經同步化且在時間與頻率方面重疊
1814...用於在該多個CDMA片段上發送前導至該多個扇區之模組
2000...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之設備
2012...用於判定該終端機之前導資訊之模組,其中在該終端機進行一呼叫期間與其通訊的所有扇區使用該前導資訊以偵測該終端機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的前導
2014...用於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之模組
2016...用於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之模組
2018...用於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之模組
圖1繪示一種無線通訊系統。
圖2繪示在反向鏈路上傳輸CDMA片段。
圖3A與3B繪示兩種CDMA片段設計。
圖4繪示跨越三個扇區的同步式CDMA片段。
圖5繪示在CDMA片段上傳輸前導。
圖6繪示基地台與終端機之方塊圖。
圖7繪示傳輸前導處理器與調變器之方塊圖。
圖8繪示解調變器與接收前導處理器之方塊圖。
圖9與11繪示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之處理程序。
圖10與12繪示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之設備。
圖13與15繪示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前導之處理程序。
圖14與16繪示接收來自終端機之前導之設備。
圖17與19繪示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之處理程序。
圖18與20繪示在反向鏈路上傳輸前導之設備。
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a,110b,110c...基地台
120...終端機
130...系統控制器

Claims (50)

  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用以: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的時間頻率區塊,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以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包括在多個符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並且佔用可供在該反向鏈路上進行傳輸之時間頻率資源之一部分。
  3.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係用於由在該至少一扇區中的終端機用以使用分碼多向近接(CDMA)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CDMA片段。
  4.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在該終端機進行一呼叫的一整個持續期間及對於在該呼叫期間與該終端機通訊的所有扇區使用該前導資訊。
  5.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用於該終端機的該前導資訊包含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與該終端機通訊以存取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及用於該終端機的一系統存取時間之至少一者。
  6. 如請求項2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 用該擾亂序列來擾亂前導資料以獲得一經擾亂資料序列;分割該經擾亂資料序列成為用於該多個符元週期的多個經擾亂資料子序列,一個子序列係用於各個符元週期;及變換每一經擾亂資料子序列至頻域以獲得用於一相對應之符元週期的前導符元。
  7. 如請求項2之設備,其中對於該多個符元週期之每一者,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映射用於該符元週期的前導符元至該多個副載波;及用經映射至該多個副載波之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一OFDM符元。
  8.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接收來自該至少一扇區中之一扇區的多個時間頻率區塊之一指派;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該多個時間頻率區塊之各者;及在該多個時間頻率區塊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該扇區。
  9.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接收一功率控制命令,該功率控制命令係依據該終端機在該時間頻率區塊上發送的該等前導符元予以產生;及依據該功率控制命令來調整該終端機之傳輸功率。
  10.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接收一時序調整,該時序調整係依據該終端機在該時間頻率區塊上發送的該等前導符元予以判定;及依據該時序調整來調整該終端機之時序。
  11.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接收對於在該反向鏈路上之資料傳輸的時間頻率資源之 一指派;及在該指派中的該等時間頻率資源上發送資料。
  12.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方法,其包括: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的時間頻率區塊,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
  13.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用於該終端機的該前導資訊包含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與該終端機通訊以存取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及用於該終端機的一系統存取時間之至少一者。
  14.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產生該等前導符元包括:用該擾亂序列來擾亂前導資料以獲得一經擾亂資料序列;分割該經擾亂資料序列成為用於該時間頻率區塊之多個符元週期的多個經擾亂資料子序列,一個子序列係用於各個符元週期;及變換每一經擾亂資料子序列至頻域以獲得用於一相對應之符元週期的前導符元。
  15.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包括在多個符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 該映射該等前導符元包括:映射用於該多個符元週期之每一者的前導符元至該多個副載波;及其中該發送該經映射前導符元包括:用經映射至該多個副載波的用於各個符元週期之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用於該符元週期之一OFDM符元。
  16.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其包括:用於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之構件;用於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之構件;用於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的時間頻率區塊之構件,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用於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之構件。
  17.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用於該終端機的該前導資訊包含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與該終端機通訊以存取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及用於該終端機的一系統存取時間之至少一者。
  18. 如請求項16之設備,其中該用於產生該等前導符元之構件包括:用於用該擾亂序列來擾亂前導資料以獲得一經擾亂資料序列之構件; 用於分割該經擾亂資料序列成為用於該時間頻率區塊之多個符元週期的多個經擾亂資料子序列之構件,一個子序列係用於各個符元週期;及用於變換每一經擾亂資料子序列至頻域以獲得用於一相對應之符元週期的前導符元之構件。
  19. 一種處理器可讀媒體,其包含儲存於其上的指令,其包括:一第一指令集,用於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一第二指令集,用於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一第三指令集,用於映射該等前導符元至一用於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的時間頻率區塊,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一第四指令集,用於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
  20. 如請求項19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中用於該終端機的該前導資訊包含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與該終端機通訊以存取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及用於該終端機的一系統存取時間之至少一者。
  21.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用以: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自終端機用以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時間頻率區塊獲得經接收符元, 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22.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包括在多個符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並且佔用可供在該反向鏈路上進行傳輸之時間頻率資源之一部分。
  23.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係用於由終端機用以使用分碼多向近接(CDMA)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CDMA片段。
  24.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在該終端機進行一呼叫的一整個持續期間及對於在該呼叫期間與該終端機通訊的所有扇區使用該前導資訊。
  25.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用於該終端機的該前導資訊包含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與該終端機通訊以存取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及用於該終端機的一系統存取時間之至少一者。
  26. 如請求項22之設備,其中對於該多個符元週期之每一者,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獲得該符元週期中的經接收樣本;變換該等經接收樣本至頻域以獲得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經接收符元,其中K係一大於1之整數;及自用於該時間頻率區塊之該多個副載波提取經接收符元。
  27. 如請求項22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 變換來自每一符元週期中之該多個副載波的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符元週期的一相對應之輸入樣本子序列;依據用於該多個符元週期之多個輸入樣本子序列來形成一輸入樣本序列;及用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輸入樣本序列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之該至少一參數。
  28.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
  29. 如請求項28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依據該經接收訊號強度來產生對於該終端機之一功率控制命令;及發送該功率控制命令至該終端機。
  30.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來判定用於該終端機的一頻道估計。
  31.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來判定該終端機的一時序調整;及發送該時序調整至該終端機。
  32. 如請求項21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導出該終端機之一頻率誤差估計。
  33.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方法,其包括: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自終端機用以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時間頻率區塊獲得經接收符元,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 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包括在多個符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並且其中自該時間頻率區塊獲得該等經接收符元包括,對於每一符元週期:獲得用於該符元週期中的經接收樣本;變換該等經接收樣本至頻域以獲得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經接收符元,其中K係一大於1之整數;及自用於該時間頻率區塊之該多個副載波提取經接收符元。
  35.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包括: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
  36.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包括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來判定用於該終端機的一頻道估計。
  37.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其包括:用於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之構件;用於自終端機用以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時間頻率區塊獲得經接收符元之構件,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用於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之構件。
  38. 如請求項37之設備,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包括在多個符 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並且其中用於自該時間頻率區塊獲得該等經接收符元之構件包括,對於每一符元週期:用於獲得用於該符元週期中的經接收樣本之構件;用於變換該等經接收樣本至頻域以獲得用於K個總副載波之K個經接收符元之構件,其中K係一大於1之整數;及用於自用於該時間頻率區塊之該多個副載波提取經接收符元之構件。
  39. 如請求項37之設備,其中用於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之構件包括:用於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之構件。
  40. 一種處理器可讀媒體,其包含儲存於其上的指令,其包括:一第一指令集,用於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判定一擾亂序列;一第二指令集,用於自終端機用以在反向鏈路上發送前導所使用的一時間頻率區塊獲得經接收符元,該時間頻率區塊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一第三指令集,用於依據用於該終端機的該擾亂序列來處理該等經接收符元以獲得用於該終端機的至少一參數。
  41. 如請求項40之處理器可讀媒體,其中該時間頻率區塊包 括在多個符元週期中的多個副載波,並且其中該第三指令集包括:一第四指令集,用於依據該等經接收符元來判定該終端機的經接收訊號強度。
  42.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用以: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自多個扇區接收多個分碼多向近接(CDMA)片段之指派,其中該多個CDMA片段經同步化且在時間與頻率方面重疊,每一CDMA片段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在該多個CDMA片段上發送該等前導符元至該多個扇區;以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43. 如請求項42之設備,其中該至少一處理器經組態用以:映射前導符元至一用於該多個CDMA片段的時間頻率區塊;用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來產生OFDM符元;以及發送該等OFDM符元至該多個扇區。
  44. 如請求項42之設備,其中該多個CDMA片段依據屬該多個扇區共同之一頻率跳頻序列隨時間跨頻率跳頻。
  45.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方法,其包括:依據用於一終端機的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自多個扇區接收多個分碼多向近接(CDMA)片段之指派,其中該多個CDMA片段經同步化且在時間與頻率方 面重疊,每一CDMA片段涵蓋可用於傳輸之副載波之一子集;及在該多個CDMA片段上發送該等前導符元至該多個扇區。
  46. 如請求項45之方法,其中在該多個CDMA片段上發送該前導符元包括:映射前導符元至一用於該多個CDMA片段的時間頻率區塊;用該等經映射之前導符元來產生OFDM符元;以及發送該等OFDM符元至該多個扇區。
  47.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設備,其包括:至少一處理器,其經組態用以:判定一終端機之前導資訊;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依據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至少一單載波分頻多向近接SC-FDMA符元;及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至少一SC-FDMA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以及一記憶體,其耦接至該至少一處理器。
  48. 如請求項47之設備,其中該前導資訊包括下列至少一項:該終端機之一識別項;與該終端機通訊以存取該無線通訊系統的一扇區之一識別項;及用於該終端機的一系統存取時間。
  49. 如請求項47之設備,其中提供該前導資訊給正在與該終端機通訊的每一扇區。
  50. 一種用於無線通訊之方法,其包括:判定一終端機之前導資訊;依據該前導資訊來產生一擾亂序列;依據該擾亂序列來產生前導符元;及依據該等前導符元來產生至少一單載波分頻多向近接SC-FDMA符元;在該反向鏈路上發送該至少一SC-FDMA符元至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扇區。
TW096121353A 2006-06-13 2007-06-13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反向鏈路前導傳輸 TWI389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1353506P 2006-06-13 2006-06-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2258A TW200812258A (en) 2008-03-01
TWI389470B true TWI389470B (zh) 2013-03-11

Family

ID=38666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1353A TWI389470B (zh) 2006-06-13 2007-06-13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反向鏈路前導傳輸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088389B2 (zh)
EP (1) EP2039048B1 (zh)
JP (2) JP2009540767A (zh)
KR (1) KR101061624B1 (zh)
CN (1) CN101473585B (zh)
BR (1) BRPI0712355B1 (zh)
CA (1) CA2652896C (zh)
RU (1) RU2407180C2 (zh)
TW (1) TWI389470B (zh)
WO (1) WO200714693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5296A (zh) * 2006-09-07 2008-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接入的方法和系统
KR100862724B1 (ko) * 2006-12-06 2008-10-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파일롯 신호 송수신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433357B2 (en) 2007-01-04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other sector interference (OSI) indication
US8681749B2 (en) 2007-01-04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resource mapp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57315B2 (en) 2007-01-05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0407B2 (en) 2007-01-0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apping of subpackets to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56630A1 (en) * 2007-05-04 2010-02-24 Nxp B.V. Fft spreading among selected ofdm sub-carriers
US8204010B2 (en) * 2007-06-18 2012-06-1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CK/NACK repetition for robust downlink MAC PDU transmission in LTE
KR100921769B1 (ko) * 2007-07-12 2009-10-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KR20090009693A (ko) * 2007-07-20 2009-01-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하향링크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및 셀 탐색 방법
KR101455981B1 (ko) * 2007-08-14 2014-1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상황에 따른 적응적 채널 품질 지시자 생성 방법및 이를 위한 사용자 기기
US9467958B2 (en) * 2007-08-23 2016-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tigating temporary loss of synchron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14938A1 (en) * 2008-03-06 2011-01-20 Runcom Technologies Ltd. Asymmetric bands allocation in downlink and uplink using the same fft size
US9419836B2 (en) * 2008-04-25 2016-08-1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providing an indication of cyclic prefix length
US8200466B2 (en) 2008-07-21 2012-06-1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 for tuning patient-specific cardiovascular simulations
US8203992B2 (en) * 2008-09-17 2012-06-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CDMA-based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s in an OFDMA-based network
GB2465628B (en) * 2008-11-27 2011-03-23 Ipwireles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communication units,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a pilot transmission scheme
US9405886B2 (en) 2009-03-17 2016-08-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ardiovascular information
US8285201B2 (en) * 2009-05-11 2012-10-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deband echo cancellation in a repeater
EP2290893A1 (en) * 2009-08-24 2011-03-02 Nxp B.V.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OFDM Receiver using sliding Fourier Transform
US8681841B2 (en) * 2009-11-09 2014-03-25 Adeptence,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single-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55269B1 (ko) * 2010-05-28 2016-09-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자원분배 장치 및 방법
US8315812B2 (en) 2010-08-12 2012-11-20 Heartflow,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tient-specific modeling of blood flow
WO2014179988A1 (zh) * 2013-05-10 2014-11-1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邻居发现方法和设备
KR101616636B1 (ko) * 2014-10-16 2016-04-28 영남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듀얼 모드 빔포밍 방법 및 장치
CN115776427A (zh) * 2015-07-24 2023-03-10 哈里伯顿能源服务公司 用于进行信道映射和均衡器初始化的跳频探测器信号
CN109391342B (zh) * 2017-08-04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9391578B (zh) * 2017-08-11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120378B (zh) * 2018-07-25 2022-02-15 上海道生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帧结构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US10812216B2 (en) 2018-11-05 2020-10-20 XCOM Labs, Inc.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scheduling
US10659112B1 (en) 2018-11-05 2020-05-19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assis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US10432272B1 (en) 2018-11-05 2019-10-01 XCOM Labs, Inc. Variabl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US10756860B2 (en) 2018-11-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Distributed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downlink configuration
AU2019388921A1 (en) 2018-11-27 2021-06-03 XCOM Labs, Inc. Non-coherent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1063645B2 (en) 2018-12-18 2021-07-13 XCOM Labs, Inc. Methods of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with a group of devices
US10756795B2 (en) 2018-12-18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with cellular link and peer-to-peer link
CN111405503B (zh) * 2019-01-02 2021-04-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330649B2 (en) 2019-01-25 2022-05-10 XCOM Lab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of multi-link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US10756767B1 (en) 2019-02-05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ser equipment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cellular signal with another user equipment
US11032841B2 (en) 2019-04-26 2021-06-08 XCOM Labs, Inc. Down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56782B1 (en) 2019-04-26 2020-08-25 XCOM Labs, Inc. Up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0735057B1 (en) 2019-04-29 2020-08-04 XCOM Labs, Inc. Up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0686502B1 (en) 2019-04-29 2020-06-16 XCOM Labs, Inc. Downlink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US11411778B2 (en) 2019-07-12 2022-08-09 XCOM Labs, Inc. Time-division duplex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alibration
CN112449403B (zh) * 2019-09-05 2023-10-2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通信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411779B2 (en) 2020-03-31 2022-08-09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channel estimation
WO2021242574A1 (en) 2020-05-26 2021-12-02 XCOM Labs, Inc. Interference-aware beamforming
CA3195885A1 (en) 2020-10-19 2022-04-28 XCOM Labs, Inc. Reference signa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2093988A1 (en) 2020-10-30 2022-05-05 XCOM Labs, Inc.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13379A (en) 1994-05-04 1996-04-30 At&T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tilizing ordered borrowing
RU2207723C1 (ru) 2001-10-01 2003-06-27 Во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сурсов в системе электросвязи с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 доступом
US20030081538A1 (en) * 2001-10-18 2003-05-01 Walton Jay R. Multiple-access hybrid OFDM-CDMA system
US7551546B2 (en) 2002-06-27 2009-06-2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Dual-mode shared OFDM methods/transmitters, receivers and systems
US7089004B2 (en) * 2002-07-18 2006-08-0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cell search in CDMA mobile receivers
US8320301B2 (en) * 2002-10-25 2012-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MO WLAN system
US6928062B2 (en) * 2002-10-29 2005-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ilot and signaling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2006520578A (ja) * 2003-03-03 2006-09-0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広帯域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伝送される信号の離散電力スペクトル密度成分を低減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040223472A1 (en) * 2003-03-06 2004-11-11 Sankaran Sundar G. Data random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77297B2 (en) * 2003-05-12 2007-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st frequency hopping with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 in an OFDMA system
CN105577344B (zh) 2003-08-12 2019-03-08 知识产权之桥一号有限责任公司 接收装置、终端装置、接收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US7065144B2 (en) * 2003-08-27 2006-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independent spatial processing for wideband MISO and MIMO systems
KR20050027679A (ko) * 2003-09-16 2005-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패킷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US7242722B2 (en) * 2003-10-17 2007-07-1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with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50075553A (ko) * 2004-01-15 2005-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반송파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의 역방향 파일럿설계 방법
US7421041B2 (en) 2004-03-01 2008-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terative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and decoding
US7706346B2 (en) * 2004-05-10 2010-04-27 Alcatel-Lucent Usa Inc. Hybri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225416B2 (en) *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989864A1 (en) * 2005-12-30 2008-11-12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ddressing and signalling using sequences with predetermined correlation properties
US20080080432A1 (en) * 2006-10-02 2008-04-03 Jianmin Lu Carrying Mobile Station Specific Information in the Reverse Access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52896C (en) 2014-07-08
CN101473585A (zh) 2009-07-01
WO2007146930A2 (en) 2007-12-21
CN101473585B (zh) 2013-07-10
EP2039048B1 (en) 2018-10-24
RU2407180C2 (ru) 2010-12-20
KR20090023689A (ko) 2009-03-05
JP2013062831A (ja) 2013-04-04
WO2007146930A3 (en) 2008-02-21
TW200812258A (en) 2008-03-01
CA2652896A1 (en) 2007-12-21
US20080019314A1 (en) 2008-01-24
JP2009540767A (ja) 2009-11-19
BRPI0712355B1 (pt) 2019-11-12
US9088389B2 (en) 2015-07-21
RU2009100880A (ru) 2010-07-20
BRPI0712355A2 (pt) 2013-01-08
KR101061624B1 (ko) 2011-09-01
EP2039048A2 (en) 2009-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9470B (zh)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反向鏈路前導傳輸
JP5341052B2 (ja) 無線マルチキャリヤ通信システムに関するパイロット伝送方法
RU2419204C2 (ru) Пилот-сигналы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для беспроводных систем связи
US743675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pilot pattern set to distinguish base station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391050B1 (en) Pilot structures for ACK and CQI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3049344A1 (fr) Appareil de transmission / reception a porteuses multiples
JP2009505504A (ja) 単一搬送波周波数分割多元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符号分割多重化
JP2010252347A (ja) 多重キャリア・セルラ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多重化
KR20070021609A (ko) 광대역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셀 탐색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방법
JP5254433B2 (ja) 共有制御チャネル上で送られる時間領域シーケンスの検出
US7653140B2 (en) Radio access scheme in CDMA-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83544A1 (ja) 移動局、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751489B (zh) 无线多载波通信系统的导频传输方案
KR20060099674A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추정 성능 향상을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074493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及び同期検出方法
JP2006074244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送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受信装置及び同期検出方法
JP2006324859A (ja) 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セルサーチ方法
JP2004007729A (ja)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通信システム
JP2002271232A (ja) 多種拡散系列を用いたcdma通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