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5450B - 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5450B
TWI385450B TW095100685A TW95100685A TWI385450B TW I385450 B TWI385450 B TW I385450B TW 095100685 A TW095100685 A TW 095100685A TW 95100685 A TW95100685 A TW 95100685A TW I385450 B TWI385450 B TW I3854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space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rea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00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39541A (en
Inventor
Jae-Hyuk Jang
Dong-Seong Koo
In-Sung Lee
Han-Jin Joo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639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39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5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54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06Moles; Piers; Quays; Quay walls; Groynes; Breakwaters ; Wave dissipating walls; Quay equip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8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construc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splay region and the peripheral reg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晶顯示裝置。更具體言之,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能改良其顯示特徵之液晶顯示裝置。
一般地,液晶顯示裝置(LCD)藉由使用液晶之光學特徵來顯示一影像。LCD裝置包括:一LCD面板,其藉由使用光來顯示對應於一影像訊號之影像;及一背光組件,其透射光至該LCD面板。
LCD面板包括:一薄膜電晶體基板,其上以矩陣組態形成複數個薄膜電晶體;一彩色濾光片基板,其面向該薄膜電晶體基板;一液晶層,其回應於施加在薄膜電晶體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之間的電場而控制光透射率;及一間隔物,其保持薄膜電晶體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
為了增加LCD面板之生產率,藉由使用大尺寸之主玻璃基板來形成薄膜電晶體基板及彩色濾光片基板。詳言之,在諸如行動電話、PDA等之中等或小尺寸電子設備的情況下,藉由使用單一主玻璃基板來形成薄膜電晶體基板及彩色濾光片基板。
為了形成LCD面板,將其上形成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基板之主玻璃基板與其上形成複數個彩色濾光片基板之主玻璃基板組合。將所組合之基板分割成LCD單元,從而產生個別LCD面板。為了便於將組合之基板分割成個別LCD面板 的步驟,將LCD單元彼此間隔開。
當將薄膜電晶體基板與彩色濾光片基板組合時,在該薄膜電晶體基板與該彩色濾光片基板之間捕集一空氣層。當所捕集之空氣層未自所組合基板之間排出時,該等兩個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由於密封線(seal line)變窄而未能保持均勻。結果,LCD裝置之顯示品質因LCD面板之單元間隙而劣化。此外,當密封線變窄時,在變窄的密封線處可發生牛頓環(Newton's rings)(彩色干涉條紋),從而使LCD裝置之顯示品質惡化。
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提供一種能改良其顯示特徵之液晶顯示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層及一第一間隔物。
該第一基板劃分成一其上顯示一影像的顯示區域及一環繞該顯示區域之非顯示區域。該第一基板包括一形成於該非顯示區域中之有機絕緣層圖案。該第二基板面向該第一基板且與該第一基板相組合。該液晶層係安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並控制外部所提供之光的透射率。該液晶層係形成於該顯示區域中。該第一間隔物係形成於該有機絕緣層圖案上並以一預定距離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保持一距離。該第一間隔物係形成在該非顯示區域中。
在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中,部分 地移除形成於該非顯示區域中之有機絕緣層,從而得到排氣空間,經由該排氣空間,排出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組合時所捕集的空氣。
在下文中,將參看隨附圖式詳細解釋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
圖1為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參看圖1,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第一基板100、一面向該第一基板100之第二基板200及一仲介於該第一基板100與該第二基板200之間的液晶層300。
該第一基板100及該第二基板200中之每一者均劃分成顯示區DA及環繞該等顯示區DA的非顯示區。該等非顯示區包括一環繞顯示區DA之第一非顯示區PA1及一安置於該等顯示區DA之間的第二非顯示區PA2。舉例而言,第一非顯示區PA1係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之邊緣區。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被分割成顯示區DA以形成LCD面板。
圖2為沿圖1中之線I-I'截取之橫截面圖。參看圖2,LCD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00、第二基板200、液晶層300、均勻保持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的距離(單元間隙)的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及耦接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密封劑500。
第一基板100包括一第一透明基板110、一形成於該第一透明基板110上並充當一開關設備之薄膜電晶體(TFT)120、形成於TFT 120上之一第一有機絕緣層130、一 第二有機絕緣層140及一第三有機絕緣層150。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第一透明基板110包括一諸如玻璃、石英、藍寶石等之透明材料以使光自安置於第一基板100之下方的背光組件(未圖示)傳遞至第二基板200。
TFT 120係以矩陣組態形成於顯示區DA中。TFT 120為液晶層300提供一訊號電壓及/或阻斷該訊號電壓。雖然圖2中未展示,但顯示區DA包括顯示影像之像素。該等像素中之每一像素包括形成於其中之TFT 120並接收訊號電壓。
於TFT 120所形成之第一透明基板110上形成第一有機絕緣層130、第二有機絕緣層140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
第一有機絕緣層130係形成於顯示區DA中之TFT 120上,以保護TFT 120。自第一非顯示區PA1中部分地移除第二有機絕緣層140。第二有機絕緣層140係對應於第一間隔物410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PA1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係部分地自第一非顯示區PA1及第二非顯示區PA2移除並對應於第二間隔物420。
由於自第一透明基板110部分地移除分別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PA1與第二非顯示區PA2中之第二有機絕緣層140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因此當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彼此組合時可排出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所捕集的空氣層。該空氣係經由排氣空間(第二有機絕緣層140與第三有機絕緣層150分別自第一非顯示區PA1與第二非顯示區PA2所移除之處)而排出。因此,LCD裝置可快速地且不費力地排出所捕集之空氣,因為LCD裝置歸因於第二有機 絕緣層140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之所移除部分而獲得一可排出空氣的排氣空間。另外,液晶顯示裝置可防止空氣層形成於顯示區DA中並防止密封劑500因空氣層而變形。結果,液晶顯示裝置可均勻地保持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的單元間隙,從而改良其顯示特徵。
第二基板200係安置於第一基板100上。第二基板200包括一第二透明基板210、一藉由使用光來顯示預定色彩之彩色濾光片層220及一施加共同電壓至液晶層300之共同電極230。該第二透明基板210包括與第一透明基板110相同的材料。
彩色濾光片層220及共同電極230依次形成於第二透明基板210上。舉例而言,彩色濾光片層220可藉由薄膜製程而形成於顯示區DA中。彩色濾光片層220包括藉由使用自液晶層300所透射之光來顯示預定色彩的彩色像素221。彩色濾光片層220包括一黑色矩陣222,其環繞彩色像素221並防止彩色像素221之間之區域中的漏光,從而改良對比率。
彩色像素221包括紅色、綠色及藍色(RGB)彩色像素221a、221b及221c,且RGB彩色像素221a、221b及221c中之一者係形成於每一像素中。RGB彩色像素221a、221b及221c可包括一具有紅色、綠色及藍色顏料或染料之光阻。
光微影可用於形成RGB彩色像素221a、221b及221c。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RGB彩色像素221a、221b及221c具有一自約1.0微米至約2.0微米之高度且其以恆定圖案配置。
黑色矩陣222防止RGB彩色像素221a、221b及221c之間之 區域中漏光從而改良對比率。黑色矩陣222可包括鉻(Cr)或氧化鉻(CrOx)或其中混合碳顏料或RGB顏料之光阻。薄膜電晶體120係形成於對應於黑色矩陣222之區域中,從而防止薄膜電晶體121向外曝露。
安置於彩色濾光片層220上之共同電極230係形成於顯示區DA中。共同電極230可包括例如氧化銦錫(ITO)、氧化銦鋅(IZO)等之透明導電金屬。共同電極230施加共同電壓至液晶層300。
液晶層300係安置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液晶層300形成於顯示區DA中,且液晶層300之光透射率係回應於第一基板100與共同電極230之間所產生的電場而加以控制。
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係安置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以使得第一基板100係與第二基板200間隔開。該等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可包括一彈性材料且可藉由光微影而以柱狀間隔物形成。
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係形成於第一基板100或第二基板200之任一者上。當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係形成於第一基板100上時,薄膜電晶體120或導線可顯示出歸因於在形成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中的光微影期間所施加至第一基板100的壓力的電性缺陷連接。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 隔物430係形成於第二基板200上。
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第一間隔物410係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PA1中並形成於第二有機絕緣層140上。第二間隔物420形成於第二非顯示區PA2中並形成於第三有機絕緣層150上。
由於液晶層300未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PA1及第二非顯示區PA2中,因此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接觸,或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之第一非顯示區PA1中的單元間隙及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之第二非顯示區PA2中的單元間隙可小於對應於顯示區DA之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的單元間隙。結果,當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組合時,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之所捕集的空氣層可不排出。然而,當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形成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時,快速且不輕易地排出所捕集之空氣係可能的。
形成於顯示區DA中之第三間隔物430均勻地保持顯示區DA中之單元間隙。第一間隔物410具有一大於第二間隔物420之寬度W2的寬度W1。第二間隔物420之寬度W2大於第三間隔物430之寬度W3。根據本發明之一例示性實施例,第一間隔物410之寬度W1與第二間隔物420之寬度W2比第三間隔物430之寬度W3大約十倍至約二十倍。舉例而言,當第三間隔物430之寬度W3為約十微米時,第一間隔物410之寬度W1為自約100微米至約200微米,且第二間隔物420之寬度W2亦為自約100微米至約200微米。舉例而言,由於 第一間隔物410之寬度W1大於第二間隔物420之寬度W2,因此第一間隔物410具有約200微米之寬度W1且第二間隔物420具有約100微米之寬度W2。
密封劑500係安置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並環繞顯示區DA。密封劑500組合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以密封液晶層300。
為了組合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將密封劑500塗布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任一者上。當將其上形成密封劑500之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組合、且使用真空注射方法將液晶注入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時,液晶層300形成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舉例而言,密封劑500係藉由曝露於透射至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之紫外光下來固化。
圖3係展示圖2之第一基板之部分放大的橫截面圖。參看圖3,形成於第一基板100上之薄膜電晶體120包括一位於第一透明基板110上之閘電極121、一位於該閘電極121上之閘極絕緣層122、一位於該閘極絕緣層122上之作用層123、一位於該作用層123上之歐姆接觸層124、一位於該歐姆接觸層124上之源電極125及一位於該歐姆接觸層124上之汲電極126。
閘電極121自閘極線(經由其傳輸閘訊號)(未圖示)而分支。該閘電極121接收來自閘極線之閘訊號。閘電極121包括諸如鋁(Al)、鋁釹(AlNd)、鉻(Cr)、鉬(Mo)等之導電金屬材料。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閘電極121係形成於訊號層 中。閘電極121可形成於諸如雙層或三層之多層中。
閘極絕緣層122形成於其上形成閘電極121之第一透明基板110上。閘極絕緣層122包括諸如氧化矽(SiO2)、氮化矽(SiNX)等之絕緣材料。
作用層123形成於閘極絕緣層122上以覆蓋閘電極121。作用層123可包括多晶矽。形成於作用層123上之歐姆接觸層124包括N+多晶矽。移除歐姆接觸層124之中心部分以形成經由其可部分地曝露作用層123的通道區CA。
在歐姆接觸層124上形成源電極125及汲電極126。該等源電極125及汲電極126包括諸如鋁(Al)、鋁釹(AlNd)、鉻(Cr)、鉬(Mo)等之導電金屬材料。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源電極125及汲電極126係形成於訊號層中。源電極125及汲電極126可形成於諸如雙層或三層之多層中。
源電極125自傳輸資料訊號之資料線(未圖示)而分支。該源電極125接收來自資料線之資料訊號。源電極125之第一端安置於歐姆接觸層124上,且源電極125之第二端安置於閘極絕緣層122上。
汲電極126藉由通道區CA而與源電極125間隔開。汲電極126之一第一端安置於歐姆接觸層124上,且汲電極126之一第二端安置於閘極絕緣層122上。
一鈍化層160形成於其上形成薄膜電晶體120之第一透明基板110上。該鈍化層160保護形成於第一透明基板110上之薄膜電晶體120及各種導線。鈍化層160可包括諸如氧化矽 (SiO2)、氮化矽(SiNX)等之無機絕緣材料。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鈍化層160具有約2000埃之厚度。
於鈍化層160上形成第一有機絕緣層130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形成於第二非顯示區PA2中之第三有機絕緣層150係部分地形成於鈍化層160上。
部分地移除形成於顯示區DA中之第一有機絕緣層130及鈍化層160,以在其處形成一接觸孔CH,使得經由該接觸孔CH而部分地曝露汲電極126。
在第一有機絕緣層130上形成一像素電極170以施加訊號電壓至液晶層300。該像素電極170係經由接觸孔CH而電性連接至汲電極126。像素電極170包括一諸如氧化銦錫、氧化銦鋅等之導電氧化物材料。
雖然諸圖中未圖示,但是在LCD裝置係穿透反射型(transreflective type)LCD裝置之狀況下,該LCD裝置可進一步包括一形成於像素電極170上之反射電極以反射外部光。
圖4係展示圖2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圖5係展示圖4之"A"部分的放大圖。參看圖4及圖5,第一間隔物410係形成於第二基板200之第一非顯示區PA1中。第一間隔物410與鄰近之第一間隔物間相隔一第一距離d1。舉例而言,第一間隔物410與第二基板200之一邊緣之間的最短距離為約5毫米。
第二間隔物420係形成於安置於第一顯示區DA1與鄰近該第一顯示區DA1之第二顯示區DA2之間的第二非顯示區PA2中。第二間隔物420與鄰近之第二間隔物相隔一小於第 一距離d1的第二距離d2。舉例而言,當第二距離d2為約1000微米時,第一距離d1為約2500微米。
第三間隔物430係形成於第二基板200之第一顯示區DA1及第二顯示區DA2中。參看圖5,第三間隔物430係安置於黑色矩陣222上。第三間隔物430與鄰近之第三間隔物相隔一小於第二距離d2之第三距離d3。可根據LCD裝置之尺寸及LCD裝置之像素尺寸而增加或減小第三距離d3。
參看圖4,第一距離d1及第二距離d2比第三距離d3大約4倍至約6倍。因此,分別自第一基板100及第二基板200施加至第一間隔物410與第二間隔物420的壓力大於施加至第三間隔物430的壓力。歸因於施加至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之壓力的差異,第一間隔物410及第二間隔物420較之第三間隔物430具有一較大尺寸。
如上文所描述,第一間隔物410之第一距離d1、第二間隔物420之第二距離d2及第三間隔物430之第三距離d3彼此不同。第一距離d1及第二距離d2大於第三間隔物430之第三距離d3。因此,可廣泛地獲得經由其可排出所捕集之空氣的排氣空間。結果,液晶顯示裝置可防止密封線變窄且由於液晶顯示裝置可快速且輕易地排出介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的空氣,因此均勻地保持介於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的單元間隙。
環繞第一顯示區DA1之密封劑500係部分地斷開,以形成可經由其注入用於液晶層300之液晶的液晶注射埠IA。第二間隔物420亦形成於液晶注射埠IA處。形成於液晶注射埠IA 處之第二間隔物420使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彼此分離,以使得第一基板100與第二基板200之間的所捕集之空氣經由液晶注射埠IA而快速地且輕易地排出。
圖6係展示圖2之第二基板的部分放大透視圖。參看圖6,彩色濾光片層220係形成於第二基板200之顯示區DA中。第三間隔物430係形成於彩色濾光片層220上。第三間隔物430具有一自其下部朝向其上部逐漸減小的厚度。該下部與該上部分別接觸彩色濾光片層220及第一基板100。因此,第三間隔物430之一側面具有一平行四邊形。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可具有諸如矩形稜鏡、圓柱體等各種形狀。
密封劑500環繞彩色濾光片層220。
第一間隔物410形成於對應於第一非顯示區PA1的第二透明基板210上。第二間隔物420形成於對應於第二非顯示區PA2的第二透明基板210上。第一間隔物410及第二間隔物420與密封劑500相隔一預定距離。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間隔物410及第二間隔物420具有與第三間隔物430相同之形狀。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間隔物410、第二間隔物420及第三間隔物430具有不同寬度但是具有彼此相同的高度。
圖7係展示圖2之第一基板的部分放大圖。參看圖7,第一有機絕緣層130形成於對應於顯示區DA之第一透明基板110上。
雖然諸圖中未圖示,但是形成於顯示區DA中之第一有機絕緣層130對應於圖6之第三間隔物430。
第二有機絕緣層140與第三有機絕緣層150分別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PA1及第二非顯示區PA2中,但是該等第二有機絕緣層140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並非形成於其上形成密封線SL的區域中。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PA1及第二非顯示區PA2中之第二有機絕緣層140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具有自其下部至其上部逐漸減小之厚度。第二有機絕緣層140及第三有機絕緣層150之下部接觸第一透明基板110。
雖然諸圖中未圖示,但是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PA1中之第二有機絕緣層140對應於第一間隔物410,且形成於第二非顯示區PA2中之第三有機絕緣層150對應於第二間隔物420。
根據上述,LCD裝置包括部分地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及第二非顯示區中之有機絕緣層。分別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及第二非顯示區中之第一間隔物及第二間隔物係安置於該等機絕緣層上。LCD裝置藉由有機絕緣層之移除部分而獲得可排出所捕集之空氣的排氣空間。
LCD裝置可防止密封線變窄,因為LCD裝置可自其顯示區排出所捕集之空氣。結果,LCD裝置可均勻地保持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並改良其顯示品質。
分別形成於第一非顯示區與第二非顯示區中之第一間隔物及第二間隔物較之形成於顯示區中之第三間隔物具有較大寬度。而且,第一間隔物之第一距離及第二間隔物之第二距離寬於第三間隔物之第三距離。每單位表面積之第一 間隔物及第二間隔物的數目小於每單位表面積之第三間隔物的數目;然而,第一間隔物及第二間隔物在尺寸上大於第三間隔物。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LCD裝置可均勻地保持第一基板與第二基板之間的單元間隙,且所捕集之空氣可自LCD裝置之顯示區快速且輕易地排出,從而改良其顯示品質。
雖然已出於說明之目的參看隨附圖式詳細描述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但是應瞭解:不應將發明性製程及裝置解釋為由此限制。熟習此項技術者易於瞭解,可對前述例示性實施例作出各種修改而不偏離如附加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且其中包括申請專利範圍之均等物。
100‧‧‧第一基板
110‧‧‧第一透明基板
120‧‧‧薄膜電晶體
121‧‧‧閘電極
122‧‧‧閘極絕緣層
123‧‧‧作用層
124‧‧‧歐姆接觸層
125‧‧‧源電極
126‧‧‧汲電極
130‧‧‧第一有機絕緣層
140‧‧‧第二有機絕緣層
150‧‧‧第三有機絕緣層
160‧‧‧鈍化層
170‧‧‧像素電極
200‧‧‧第二基板
210‧‧‧第二透明基板
220‧‧‧彩色濾光片層
221‧‧‧彩色像素
221a‧‧‧紅色像素
221b‧‧‧綠色像素
221c‧‧‧藍色像素
222‧‧‧黑色矩陣
230‧‧‧共同電極
300‧‧‧液晶層
410‧‧‧第一間隔物
420‧‧‧第二間隔物
430‧‧‧第三間隔物
500‧‧‧密封劑
DA‧‧‧顯示區
DA1‧‧‧第一顯示區
DA2‧‧‧第二顯示區
IA‧‧‧液晶注射埠
PA1‧‧‧第一非顯示區
PA2‧‧‧第二非顯示區
圖1為一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2為沿圖1之線I-I'截取之橫截面圖。
圖3為一展示圖2之第一基板之部分放大的橫截面圖。
圖4為一展示圖2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圖5為展示圖4之"A"部分的放大圖。
圖6為一展示圖2之第二基板之部分放大的透視圖。
圖7為一展示圖2之第一基板之部分放大圖。
100‧‧‧第一基板
110‧‧‧第一透明基板
120‧‧‧薄膜電晶體
130‧‧‧第一有機絕緣層
140‧‧‧第二有機絕緣層
150‧‧‧第三有機絕緣層
200‧‧‧第二基板
210‧‧‧第二透明基板
220‧‧‧彩色濾光片層
221‧‧‧彩色像素
221a‧‧‧紅色像素
221b‧‧‧綠色像素
221c‧‧‧藍色像素
222‧‧‧黑色矩陣
230‧‧‧共同電極
300‧‧‧液晶層
410‧‧‧第一間隔物
420‧‧‧第二間隔物
430‧‧‧第三間隔物
500‧‧‧密封劑

Claims (15)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其包含:一第一基板,其劃分成一顯示一影像之顯示區域及一環繞該顯示區域之非顯示區域,該第一基板包括一位於該非顯示區域中之有機絕緣層圖案;一第二基板,其面向該第一基板;一液晶層,其安置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該顯示區域中;及一第一間隔物,其形成於該非顯示區域中之該有機絕緣層圖案上以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保持一預定距離,其中該非顯示區域包含環繞著該顯示區域之一第一非顯示區域以及配置於該顯示區域及一相鄰顯示區域之間的一第二非顯示區域,其進一步包含形成於該第二非顯示區域中之一第二間隔物以在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維持一預定的距離,其進一步包含形成於該顯示區域中之一第三間隔物以在該第一基板及該第二基板之間維特一預定的距離,其中該第一間隔物係與一相鄰的第一間隔物相隔一第一距離,以及該第二間隔物係與一相鄰的第二間隔物相隔一第二距離,該第二距離係小於該第一距離,以及該第三間隔物係與一相鄰的第三間隔物相隔一第三距離,該第三距離係小於該第二距離。
  2.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有機絕緣層圖案彼此相間隔一預定距離。
  3.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形成於該第一區中之第二單元間隙保持構件,以在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保持一預定距離。
  4.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間隔物具有一比該第三間隔物的寬度大約十倍至約二十倍的寬度。
  5. 如請求項4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第一間隔物之該寬度係自約100微米至約200微米。
  6. 如請求項4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鄰近於該第一基板之一邊緣的該第一間隔物具有一第一寬度,且安置於該顯示區域與一鄰近之顯示區域之間的該第一間隔物具有一小於該第一寬度的第二寬度。
  7. 如請求項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寬度為約200微米。
  8. 如請求項6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寬度為約100微米。
  9.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距離比該第三距離大約四倍至約六倍。
  10.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基板之一邊緣與該第一間隔物之間之一最短距離為約5毫米。
  11. 如請求項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一在該非顯示區域處形成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的密封構件,且該密封構件組合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以密封 該液晶層。
  12. 如請求項11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密封構件包含一液晶注射埠以注入形成該液晶層之液晶。
  13. 如請求項12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間隔物之一部分係安置於該液晶注射埠處。
  14. 如請求項13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安置於該液晶注射埠處之該第一間隔物具有一與置放於該顯示區域與一鄰近之顯示區域之間的該第二間隔物的寬度實質上相同的寬度。
  15. 如請求項14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液晶注射埠處之該第一間隔物與一鄰近之第一間隔物之間的一距離與安置於該顯示區域與該鄰近之顯示區域之間的該第二間隔物與一鄰近之第二間隔物的一距離實質上相同。
TW095100685A 2005-01-07 2006-01-06 液晶顯示裝置 TWI3854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50001692A KR20060081210A (ko) 2005-01-07 2005-01-07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39541A TW200639541A (en) 2006-11-16
TWI385450B true TWI385450B (zh) 2013-02-11

Family

ID=3665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00685A TWI385450B (zh) 2005-01-07 2006-01-06 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791705B2 (zh)
JP (1) JP2006189857A (zh)
KR (1) KR20060081210A (zh)
CN (1) CN100573242C (zh)
TW (1) TWI3854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02674A (ko) * 2005-06-30 2007-01-05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I276884B (en) * 2005-11-15 2007-03-2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7768623B2 (en) * 2006-07-31 2010-08-03 Casio Compute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forming assembly, liquid crystal cel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0859649B1 (ko) * 2007-04-19 2008-09-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다기능 키 패드용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기기
KR100839741B1 (ko) * 2007-04-19 2008-06-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다기능 키 패드용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전자기기
US7781784B2 (en) * 2007-05-07 2010-08-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with color pixels
JP5184055B2 (ja) * 2007-09-21 2013-04-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用セル
EP2420913B1 (en) 2007-12-03 2017-09-06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Mobile phone
JP5188825B2 (ja) * 2008-02-14 2013-04-24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
US20110205473A1 (en) * 2009-01-09 2011-08-25 Tomoshige Od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02012576A (zh) * 2009-09-07 2011-04-1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母板及其制作方法
JP2013122471A (ja) * 2010-03-31 2013-06-20 Sharp Corp 液晶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当該液晶表示素子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TWI397739B (zh) 2010-06-11 2013-06-0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面板
KR101178914B1 (ko) * 2010-10-29 2012-09-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일체형 평판표시장치
JP5583568B2 (ja) * 2010-12-14 2014-09-0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5951202B2 (ja) * 2011-08-23 2016-07-13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868357B1 (ko) 2012-01-02 2018-06-1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렌즈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8872339B2 (en) 2012-02-10 2014-10-28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s structure with elements having different width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6011133B2 (ja) 2012-08-08 2016-10-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3472629B (zh) * 2013-09-12 2015-12-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
CN103698942B (zh) * 2013-12-31 2017-05-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792735B (zh) * 2014-01-22 2016-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隔垫物、应用其的液晶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838027B (zh) * 2014-03-31 2016-04-13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jas层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4238170B (zh) * 2014-07-31 2017-06-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KR20160085398A (ko) * 2015-01-07 2016-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04462601U (zh) * 2015-03-30 2015-07-0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438899B (zh) * 2015-03-31 2021-04-30 科锐Led公司 具有包封的发光二极管和方法
CN105097670B (zh) * 2015-07-31 2018-03-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母板及其制作方法
KR102523923B1 (ko) * 2016-02-29 2023-04-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용 모기판, 그의 절단 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표시 패널
US10453827B1 (en) 2018-05-30 2019-10-22 Cree, Inc. LED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6022A (ja) * 2001-12-18 2003-07-03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86020A (ja) * 2001-12-13 2003-07-03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424626A (en) * 2003-03-28 2004-11-16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73093A (ja) * 1995-09-06 1997-03-18 Toshiba Electron Eng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0123534A (ja) * 1996-10-23 1998-05-15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素子
JP2001084100A (ja) * 1999-08-27 2001-03-30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タッチセンサ式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077182B2 (ja) * 2001-10-11 2008-04-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062038A (ja) * 2002-07-31 2004-02-26 Nec Lcd Technologie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US7253868B2 (en) * 2002-08-21 2007-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pacers having compression ratios gradually increasing as advancing from a center to left and right edges of display region
KR100936953B1 (ko) * 2002-12-31 2010-01-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반사투과형 액정표시장치용 컬러필터 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US6917409B2 (en) * 2003-02-18 2005-07-12 Intel Corporation Integrated spacer technology for LCOS light modulators
US7286204B2 (en) * 2003-03-28 2007-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pacers for display devices
JP4299584B2 (ja) * 2003-05-23 2009-07-22 Nec液晶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6020A (ja) * 2001-12-13 2003-07-03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86022A (ja) * 2001-12-18 2003-07-03 Toshib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424626A (en) * 2003-03-28 2004-11-16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60152668A1 (en) 2006-07-13
KR20060081210A (ko) 2006-07-12
CN1800929A (zh) 2006-07-12
JP2006189857A (ja) 2006-07-20
CN100573242C (zh) 2009-12-23
TW200639541A (en) 2006-11-16
US7791705B2 (en) 2010-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5450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742803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840060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253891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135792B1 (ko) 곡면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07718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08164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7005809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4011998A1 (en) Upper substr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20081651A1 (en) Display panel
KR100968566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에 포함된 표시판의 제조 방법
KR10131877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8026522B2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20080053804A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제조방법
KR10100454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0916916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60054688A (ko) 고휘도 액정표시장치
US11101294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010403B1 (ko) 셀갭변동이 최소화된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70115512A (ko) 프린지 필드 스위칭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000948A (ko) 표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패널
KR20050004547A (ko) 액정표시패널
KR10110833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090070761A (ko)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그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20080060397A (ko) 액정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