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1796B - 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以及具有該擺動鉸鏈裝置的雙鉸鏈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以及具有該擺動鉸鏈裝置的雙鉸鏈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81796B TWI381796B TW097142730A TW97142730A TWI381796B TW I381796 B TWI381796 B TW I381796B TW 097142730 A TW097142730 A TW 097142730A TW 97142730 A TW97142730 A TW 97142730A TW I381796 B TWI381796 B TW I381796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ing
- guide pin
- guide
- folder
- pi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9640 tas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63 transdu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25—Rotatable telephones, i.e. the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33—Including a rotatable display body pa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99/00—Subject-mat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關於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能夠沿直線或曲線方向移動。
一般而言,術語“可攜式終端”是指用戶能夠攜帶並與另一用戶進行無線通訊的裝置。這種可攜式終端可根據其外形分為不同類型,諸如直立式(bar-type)可攜式終端、掀蓋式(flip-type)可攜式終端以及摺疊式(folder-type)可攜式終端。直立式可攜式終端具有形狀呈板狀的單個外殼。掀蓋式可攜式終端具有藉由鉸鏈單元而樞轉安裝於板狀外殼上的翻動面板(flip panel)。摺疊式可攜式終端具有藉由鉸鏈單元而耦接於單個板狀外殼上的摺疊器,以使摺疊器能够旋轉來摺疊到外殼上或從外殼展開。
此外,可攜式終端可根據打開和關閉終端的方式分為旋轉式(rotation-type)終端以及滑動式(sliding-type)終端。在旋轉式可攜式終端中,兩個外殼彼此耦接成使得一外殼相對於另一外殼而進行旋轉來打開或關閉,並同時彼此面對。在滑動式可攜式終端中,兩個外殼彼此耦接成使得一個外殼相對於另一外殼而進行滑動來打開或關閉。本領域熟知此項技藝者可以理解可攜式終端的不同分類。
為了增加可攜帶性,已開發了不同類型的習知可攜式終端來實現輕巧性和緊密性,並且還有助於與另一用戶進行聲音或影像通訊。
儘管移動式通訊服務持續多樣化,且可攜式終端已發展為多媒體裝置,但可攜式終端始終沒有脫離習知的摺疊式和滑動式。此外,隨著可攜式終端的使用普及率增加,用戶的品味(tastes)也變得不同。然而,習知類型的可攜式終端無法滿足用戶的各種品味。
已開發有一種顯示器擺動式可攜式終端來解決上述的問題。
在此種顯示器擺動式可攜式終端中,顯示單元能够旋轉為橫幅模式(landscape mode)來觀看視頻。
如圖1所示,顯示器擺動式可攜式終端包括:帶有第一鉸鏈軸A1的主體外殼10、摺疊器20以及連接構件30。主體外殼10設有不同按鍵11以及安裝於其上的麥克風12。連接構件30將摺疊器20連接至主體外殼10並允許摺疊器20繞第一鉸鏈軸A1而在靠近或遠離主體外殼10的方向上旋轉。另外,連接構件30具有第二鉸鏈軸,摺叠器可旋轉地連接於第二鉸鏈軸上同時面對連接構件30。摺疊器30設有顯示單元和揚聲器22。
然而,在習知的顯示器擺動式可攜式終端中,主體外殼與摺疊器之間需要一旋轉空間D1,其中當摺叠器繞第一鉸鏈軸打開時矩形顯示單元的角落能够旋轉來旋轉該摺叠器的顯示單元。由於顯示單元的旋轉軸位於摺疊器的中心部份,因此當摺叠器旋轉時旋轉空間不必存在。此外,隨著顯示單元尺寸的增加,旋轉空間D1也會增加,這將增加可攜式終端的尺寸,並且使可攜式終端的緊密性變差。
另外,若顯示單元尺寸加大,則旋轉軸須位於摺疊器的上部。因此,會有即使摺疊器放在桌子或地板上摺疊器也會翻倒的不利情況。
因此,設計本發明來解決先前技術中出現的上述問題,並且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能夠沿直線或曲線方向移動,並且藉此可將摺疊器定位於主體外殼附近來減小旋轉摺叠器所需之不必要的旋轉空間,藉此最小化可攜式終端。
此外,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其能夠根據可攜式終端的使用來選擇性地旋轉可攜式終端的顯示單元和鍵盤,藉此改良可攜式終端的使用。
此外,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能夠沿直線或曲線方向而移動並能夠應用於各種類型的可攜式終端。
根據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在主體外殼上繞第一和第二鉸鏈軸而旋轉的摺叠器以及提供第一和第二鉸鏈軸並將摺疊器與主體外殼可旋轉地連接的連接構件,使得摺疊器繞第一和第二鉸鏈軸而旋轉。該擺動鉸鏈裝置包括:耦接於連接構件的基座構件;耦接於摺疊器的旋轉構件;提供於旋轉構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導銷(guide pin);設置於基座構件上且耦接於第一導銷的第一導引構件,以在旋轉構件繞第二鉸鏈軸旋轉時導引第一導銷的直線移
動;設置於基座構件上且耦接於第二導銷的第二導引構件,以在旋轉構件繞第二鉸鏈軸旋轉時導引第二導銷的曲線移動,並與第二導銷一同移動第二鉸鏈軸,使得摺疊器的顯示單元位於連接構件的中心部份;以及介於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之間的動力(power)供應機構,以向第一和第二導銷的直線或曲線移動提供作用力。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在主體外殼上繞第一、第二和第三鉸鏈軸而旋轉的摺疊器以及提供第一、第二和第三鉸鏈軸且可旋轉地連接摺疊器與主體外殼的雙連接構件,使得摺疊器繞第一、第二和第三鉸鏈軸旋轉。雙鉸鏈裝置包括分別耦接於雙連接構件的基座構件;分別耦接於摺疊器和主體外殼的旋轉構件;提供於各旋轉構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導銷;設置於基座構件上且耦接於第一導銷的第一導引構件,以在旋轉構件繞第二和第三鉸鏈軸旋轉時導引第一導銷的直線移動;設置於基座構件上且耦接於第二導銷的第二導引構件,以在旋轉構件繞第二和第三鉸鏈軸旋轉時導引第二導銷的曲線移動,並與第二導銷一同移動第二和第三鉸鏈軸,使得主體外殼和摺疊器分別定位於連接構件的中心部份;以及介於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之間的動力供應機構,以向第一和第二導銷的直線或曲線移動提供作用力。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以及擺動於主體外
殼上同時面對主體外殼的擺動外殼。擺動鉸鏈裝置包括耦接於主體外殼的基座構件;耦接於擺動外殼的旋轉構件;提供於旋轉構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導銷;設置於基座構件上且耦接於第一導銷的第一導引構件,以在旋轉構件繞第二鉸鏈軸旋轉時導引第一導銷的直線移動;設置於基座構件上且耦接於第二導銷的第二導引構件,以在旋轉構件繞第二鉸鏈軸旋轉時導引第二導銷的曲線移動,並與第二導銷一同移動第二鉸鏈軸,使得擺動外殼的顯示單元定位於主體外殼的中心部份;以及介於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之間的動力供應機構,以向第一和第二導銷的直線或曲線移動提供作用力。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適於繞第一和第二鉸鏈軸以遠離主體外殼而旋轉的摺疊器以及提供第一和第二鉸鏈軸且連接該摺疊器以繞第一和第二鉸鏈軸而旋轉的連接構件,該擺動鉸鏈裝置包括:固定於連接構件上的基座構件;固定於摺疊器上的旋轉構件;經由基座構件而耦接於旋轉構件的第一和第二導銷;提供於基座構件上的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使得在旋轉構件繞第二鉸鏈軸旋轉時,第一導銷沿曲線而半自動地移動,而第二導銷沿直線半自動地移動;以及位於基座構件內部且耦接於第一和第二導銷的多個作用力供應機構,以提供作用力使得第一和第二導銷沿曲線或直線而半自動地移動。
本發明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徵以及優點將藉由後續
之詳細描述並結合附圖而成為顯而易見。
下面將參照附圖來詳細描述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
如圖2所示,可攜式終端包括主體外殼10、摺疊器20以及連接構件30。
如圖2、圖3、圖5以及圖6所示,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100包括基座構件110、旋轉構件120、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以及動力供應構件170。如下文描述的,基座構件110耦接於連接構件30以支撑旋轉構件120的旋轉。旋轉構件120安裝於摺疊器20上並可旋轉地耦接於基座構件110。如下文描述的,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貫穿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而延伸,並安裝於旋轉構件120上。第一導引構件150耦接於第一導銷130並提供於基座構件110內,以在旋轉構件120繞第二鉸鏈軸A2旋轉時導引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第二導引構件160耦接於第二導銷140以在旋轉構件120繞第二鉸鏈軸A2旋轉時導引第二導銷140的曲線移動,且還使得第二鉸鏈軸A2與第二導銷140一起進行曲線移動。此外,第二導引構件160設置於基座構件110上,使得摺疊器20的顯示單元21定位於連接構件30的中心部份。動力供應構件170設置於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之間並供應作用力給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以直線或曲線地移動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
如圖2和圖4所示,第一導引構件150包括第一導引孔150,第一導銷130貫穿第一導引孔150而延伸。第一導引孔150線性地形成於摺疊器20的縱向上。
如圖3和圖4所示,第一導引孔15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stopper)151,其在摺疊器20的旋轉結束處與第一導銷130接觸以使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停止,並且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52,其在摺疊器20旋轉90度後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
如圖3所示,第二導引構件160包括第二導引孔160,第二導銷140貫穿第二導引孔160而延伸。第二導引孔160的一部份形成第一曲線導引161以在摺叠器20旋轉時導引第二導銷140的曲線移動。
在這種狀態下,如圖7、圖8、圖9以及圖10所示,第二導引孔160具有與第一曲線導引161相反放置的第二曲線導引163,使得當摺叠器20旋轉90度時第二導銷140沿第一曲線導引161移動,然後通過形成於第二導引孔160之中心部份的轉折(inflection)點162。
如圖10所示,第二導引孔160呈“S”形。
如圖7、圖8、圖9以及圖10所示,第一曲線導引161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164,其在摺疊器20的旋轉終止處與第二導銷140接觸以將摺疊器20的移動停止。第二曲線導引163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65,其與第二導銷140接觸以在摺叠器20旋轉90度時停止摺疊器20的移動。
如圖7和圖8所示,動力供應構件170包括彈性構件
170。彈性構件170的一端171連接於第二導銷140,而另一端172耦接於基座構件110以隨第二導銷140的旋轉而沿預定軌跡移動。
將參照圖2至圖10來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上述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的操作。
如圖2所示,可攜式終端包括主體外殼10、摺疊器20以及連接構件30。
如圖2、圖3和圖4所示,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100包括基座構件110、旋轉構件120、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以及動力供應機構170。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貫穿設置於基座構件110上的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而延伸,然後耦接於旋轉構件12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包括第一和第二導引孔。此時,動力供應機構170連接至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動力供應機構170包括一彈性構件170,其一端171連接至第二導銷140,而另一端172耦接於基座構件110。
在這種狀態下,如圖2所示,基座構件110固定於連接構件30上,而旋轉構件120附著於摺疊器20。
因此,如圖5和圖6所示,摺疊器20能夠繞連接構件30的第一鉸鏈軸A1而旋轉以遠離主體外殼10。
如圖7和圖8所示,摺疊器20繞第二鉸鏈軸A2而順時針旋轉。
此時,第一導銷130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
而第二導銷140沿第二導引孔160的第一曲線導引161而在曲線方向上移動。
當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移動到第一和第二導引孔150和160的中間部份時,第二導銷140經過形成於第二導引孔160之中間部份的轉折點162,並沿與第一曲線導引161反向形成的第二曲線導引163而移動。同時,第一導銷130還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
如圖9和圖10所示,摺疊器20可旋轉90度並配置於一種橫幅(landscape)方向中。
此時,彈性構件170提供彈力給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使得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沿第一和第二導引孔150和160而在直線或曲線方向移動。隨著第二導銷140移動,彈性構件170與第二導銷140一起沿預定的軌跡移動。
第二導引孔160呈‘S’狀,使得第二導銷140沿曲線方向移動。
如圖7、圖8、圖9和圖10所示,第一導引孔15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151,其在摺疊器20的旋轉終止處與第一導銷130接觸以使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停止,並且第一導引孔150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52,其在摺叠器20旋轉90度時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因此,當摺疊器20旋轉90度時,第一導銷130同時接觸第二定位器152,以便藉由第二定位器152來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
此外,第二曲線導引16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65,其在摺叠器20旋轉90度時停止摺疊器20的旋轉。因此,當摺疊器旋轉90度時,第二導銷140與第二定位器165接觸,以便藉由第二定位器165來停止第二導銷140的曲線移動。
如圖5和圖6所示,當摺疊器20受到旋轉力作用時,摺疊器20繞第二軸A2而逆時針旋轉。同時,第一和第二定位器151和152分別脫離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第一導銷130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而第二導銷140沿第二曲線導引163進行曲線移動。然後,第一導銷130與形成於第一導引孔150一端的第一定位器151接觸,使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停止。
同時,第二導銷140經過轉折點162並沿第一曲線導引161而曲線移動。然後,第二導銷140與形成於第一曲線導引161內的第一定位器164接觸,並且第二導銷140的曲線移動停止。
彈性構件170提供彈力給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使得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在直線上或沿曲線方向移動。
下文中,將參照圖11至圖18來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的操作。
如圖11、圖12以及圖13所示,可攜式終端包括主體外殼10、摺疊器20以及雙連接構件200。雙連接構件200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連接構件201、202和203。第二和
第三連接構件202和203藉由第一連接構件201而彼此連接以繞第一鉸鏈軸A1旋轉。
如圖11和圖12所示,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100包括基座構件110、旋轉構件120、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以及動力供應機構170。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貫穿形成於基座構件110內的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而延伸,並分別耦接於旋轉構件12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包括第一和第二導引孔。
如圖12所示,動力供應機構170是為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而提供,並包括彈性構件170。各彈性構件170的一端連接於第二導銷140,而另一端耦接於基座構件110。
在這種狀態下,如圖11所示,基座構件110分別附著於第二和第三連接構件202和203,而旋轉構件120分別耦接於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
如圖13和圖14所示,當可攜式終端用於通訊模式時,摺疊器20繞第一連接構件的第一鉸鏈軸A1而旋轉以離開主體外殼10。
如圖15至圖18所示,當用戶使用顯示單元21和鍵盤11玩游戲以及看電視或視頻時,主體外殼和摺疊器20分別繞第二和第三鉸鏈軸A2和A3而順時針旋轉。
此時,第一導銷130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而第二導銷140沿第二導引孔160的第一曲線導引161以
進行曲線移動。如圖15和圖16所示,當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移動到第一和第二導引孔150和160的中間部份時,第二導銷140分別經過第二導引孔160的轉折點162,並沿與第一曲線導引161反向形成的第二曲線導引163而移動。同時,第一導銷130還分別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如17和圖18所示,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可旋轉90度並設置為橫幅模式。
彈性構件170提供彈力給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使得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沿第一和第二導引孔150和160而以直線或曲線方向移動。隨著第二導銷140旋轉,彈性構件170與第二導銷140一起沿預定的軌跡而移動。
如圖15和圖16所示,第二和第三鉸鏈軸A2和A3一起直線移動。第一導引孔15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151,其在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的旋轉終止處與第一導銷130接觸並使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的直線移動停止,並且第一導引孔150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52,其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當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旋轉90度時,第一導銷130分別同時與第二定位器152接觸,以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
同時,如圖17和圖18所示,第二曲線導引16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65,其在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旋轉90度時停止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的旋轉。類似地,當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旋轉90度時,第二導銷
140分別與第二定位器165接觸,以停止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的曲線移動。
如圖17和圖18所示,當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繞第二和第三鉸鏈軸A2和A3直線或曲線移動時,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設置成旋轉90度的‘H’形。
在這種狀態下,用戶雙手使用設置於主體外殼上的鍵盤,並藉此而方便於玩游戲或其他功能的使用。
此處,當主體外殼10和摺疊器20再次從橫幅模式旋轉為直立模式(portrait mode)時,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脫離第二定位器152和165。另外,第一導銷130還分別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而第二導銷140分別沿第二曲線導引163而在曲線方向上移動。第一導銷130分別與形成於第一導引孔150一端的第一定位器151接觸,且其直線移動停止。第二導銷140經過轉折點162並分別沿第一曲線導引161而在曲線方向上移動。然後,第二導銷140分別與形成於第一曲線導引161內的第一定位器164接觸,且第二導銷140的曲線移動停止。彈性構件170提供彈力給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的直線移動或曲線移動。
下文將參照圖19和圖20來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擺動式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操作。
如圖19所示,擺動式可攜式終端包括主體外殼300、顯示單元401以及擺動於主體外殼300之上表面上同時面對主體外殼300的擺動外殼400。
擺動式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100包括基座構件110、旋轉構件120、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以及動力供應機構170。
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貫穿設置於基座構件110上的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而延伸,並耦接於旋轉構件120。
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分別包括第一和第二導引孔。
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150和160分別設有動力供應機構170。動力供應機構170包括彈性構件170,其一端連接於第二導銷140,而另一端耦接於基座構件110。
在這種狀態下,基座構件110耦接於主體外殼300,而旋轉構件120耦接於擺動外殼400。
擺動外殼400從直立模式旋轉為橫幅模式。
此時,第一導銷130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而第二導銷140沿第二導引孔160的第一曲線導引161在曲線方向上移動。當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分別移動至第一和第二導引孔150和160的中間部份時,第二導銷140經過形成於第二導引孔160中間部份的轉折點162,並沿輿第一曲線導引161反向形成的第二曲線導引163而移動。同時,第一導銷130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
如圖20所示,擺動外殼400旋轉90度並設置為橫幅模式。
此時,如圖19所示,彈性構件170提供彈力給第一和
第二導銷130和140,使得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沿第一和第二導引孔150和160而作直線或曲線移動。隨著第二導銷140在曲線方向上移動,彈性構件170與第二導銷140一起沿預定的軌跡而移動。
第二導引孔160呈‘S’形,其中第二導銷140能夠在曲線方向上移動。
第一導引孔150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151,其在擺動外殼400的旋轉終止處與第一導銷130接觸並使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停止,並且第一導引孔150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52,其在擺動外殼400旋轉90度時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因此,當擺動外殼400旋轉90度時,第一導銷130同時與第二定位器152接觸,並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
同時,第二曲線導引16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165,其在擺動外殼400旋轉90度時停止該擺動外殼400。類似地,當擺動外殼旋轉90度時,第二導銷140與第一定位器164接觸並停止第二導銷140的曲線移動。此處,如圖20所示,當擺動外殼400從橫幅模式旋轉為直立模式時,擺動外殼400繞著如圖19所示的鉸鏈軸A1而旋轉。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脫離第二定位器152和164,且第一導銷130沿第一導引孔150而直線移動。另外,第二導銷140還沿第二曲線導引163而在曲線方向上移動。然後,第一導銷130與形成於第一導引孔150一端的第一定位器151接觸,並停止第一導銷130的直線移動。
同時,第二導銷140經過轉折點162並沿第一曲線導引161而在曲線方向上移動。然後,第二導銷140與形成於第一曲線導引161內的第一定位器164接觸,並停止第二導銷140的曲線移動。
彈性構件170提供彈力給第一和第二導銷130和140的直線移動或曲線移動。
下文中,將參照圖21至圖29來詳細描述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上述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操作。
如圖21和圖22所示,可攜式終端包括主體外殼10、摺疊器20以及連接構件30。
如圖21-25所示,可攜式終端具有擺動鉸鏈裝置,其包括基座構件710、旋轉構件720、第一和第二導銷730和74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750和760以及多個作用力供應機構77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750和760包括第一和第二導引孔。第一導引孔750是曲線形的,第二導引孔760是直線形的。作用力供應機構770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彈性構件771、772和773。
如圖21至圖25所示,基座構件710包括第一和第二平面構件711和712,其定義一安裝空間713,使得第一和第二導銷730和740、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750和760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彈性構件771、772和773安裝於安裝空間713內。第一和第二導銷730和740經由形成於基座構件710上的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750和760而耦接。第一彈性構件771的一端771a固定於第一平面構件711,而
另一端771b固定於第一導銷710的第一固定件731。第二彈性構件772的一端772a固定於第一平面構件711,而另一端772b固定於第一導銷730的第二固定件732。第三彈性構件773的一端773a固定於第一平面構件711,而另一端773b固定於第二導銷740。第二導銷740包括柱形外殼,第三彈性構件773的另一端固定於第二導銷740的外圍。
如圖21和圖22所示,旋轉構件720的第一耦接器721耦接於第一導銷730,其貫穿第一導引構件750而延伸,旋轉構件720的第二耦接器722耦接於第二導銷740,其貫穿第二導引構件760而延伸。在這種狀態下,旋轉構件720的第三耦接器723藉由螺絲800而耦接於摺疊器20,而基座構件710的固定件714藉由螺絲800而耦接於連接構件30。
如圖21和圖22所示,第二導銷740具有形成於其內部的軟性(flexible)電路孔741,使得軟性電路(未圖示)貫穿該孔741而延伸。連接構件30具有暴露在外的連接構件側LCD 33。旋轉構件720呈“+”形。
在這種狀態下,如圖23、圖24以及圖25所示,摺疊器20繞連接構件30的第一鉸鏈軸A1以遠離主體外殼10而旋轉。
如圖26和圖27所示,摺疊器20繞第二鉸鏈軸A2旋轉,使得已在縱向方向對準的摺疊器20隨後在橫向方向進行定位。
旋轉構件720一起旋轉,且第一導銷730也一樣。
如圖27所示,第一導銷730沿第一導引構件750的曲線而半自動地移動直至脫離第一導引構件750的第一定位器751為止。
如圖28和圖29所示,在第一導銷730沿第一導引構件750的曲線而移動並到達中心後,第二導銷740沿第二導引構件760而半自動地直線移動。當第一導銷730接觸第一導引構件750的第二定位器752時,第一導銷730停止沿曲線的移動。然後,第二導銷740直線移動。同時,第二鉸鏈軸A2一起直線移動。摺疊器20繞第二鉸鏈軸A2而旋轉。
如圖29所示,摺疊器旋轉90度並平躺於橫向方向。
如圖25、圖26以及圖27所示,第一和第二彈性構件771和772提供彈力,使得第一導銷730能夠半自動地沿曲線而移動。另外,第三彈性構件773提供彈力,使得第二導銷740能夠半自動地直線移動。
如圖24和圖25所示,摺疊器20再次旋轉,使得已平躺於橫向方向的摺疊器20在縱向方向上進行對準。然後,第一導銷730從第二定位器752脫離並沿第一導引構件750的曲線而移動。在導銷730到達第一導引構件750的中心後,第二導銷740沿第二導引構件760而直線移動直至其返回初始位置。
第一和第二導銷730和740接觸第一定位器751,停止第一導銷730的移動,並限制摺疊器20的旋轉。
第一、第二和第三彈性構件771、772和773提供彈力,使得第一和第二導銷730和740能夠半自動地沿曲線或直線而移動。
擺動鉸鏈裝置700提供於雙連接構件(未圖示)上,以連接摺疊器20來繞第一、第二和第三鉸鏈軸而旋轉。擺動鉸鏈裝置不僅適用於擺動式可攜式終端(未圖示),還適用於各種類型的可攜式終端。
儘管已參照特定的範例性實施例來顯示和描述本發明,但本領域熟知此項技藝者將理解在不背離藉由申請專利範圍限定的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的情況下,可對本發明進行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修改。
10‧‧‧主體外殼
11‧‧‧按鍵
12‧‧‧麥克風
20‧‧‧摺疊器
21‧‧‧顯示單元
22‧‧‧揚聲器
30‧‧‧連接構件
33‧‧‧連接構件側LCD
100‧‧‧擺動鉸鏈裝置
110‧‧‧基座構件
120‧‧‧旋轉構件
130‧‧‧第一導銷
140‧‧‧第二導銷
150‧‧‧第一導引構件
151‧‧‧第一定位器
152‧‧‧第二定位器
160‧‧‧第二導引構件
161‧‧‧第一曲線導引
162‧‧‧轉折點
163‧‧‧第二曲線導引
164‧‧‧第一定位器
165‧‧‧第二定位器
170‧‧‧彈性構件
171‧‧‧彈性構件的一端
172‧‧‧彈性構件的另一端
200‧‧‧雙連接構件
201‧‧‧第一連接構件
202‧‧‧第二連接構件
203‧‧‧第三連接構件
300‧‧‧主體外殼
400‧‧‧擺動外殼
401‧‧‧顯示單元
700‧‧‧擺動鉸鏈裝置
710‧‧‧基座構件
711‧‧‧第一平面構件
712‧‧‧第二平面構件
713‧‧‧安裝外殼
714‧‧‧固定件
720‧‧‧旋轉構件
721‧‧‧第一耦接器
722‧‧‧第二耦接器
723‧‧‧第三耦接器
730‧‧‧第一導銷
731‧‧‧第一固定件
732‧‧‧第二固定件
740‧‧‧第二導銷
750‧‧‧第一導引構件
751‧‧‧第一定位器
752‧‧‧第二定位器
760‧‧‧第二導引構件
770‧‧‧作用力供應機構
771‧‧‧第一彈性構件
771a‧‧‧第一彈性構件的一端
771b‧‧‧第一彈性構件的另一端
772‧‧‧第二彈性構件
772a‧‧‧第二彈性構件的一端
772b‧‧‧第二彈性構件的另一端
773‧‧‧第三彈性構件
773a‧‧‧第三彈性構件的一端
773b‧‧‧第三彈性構件的另一端
800‧‧‧螺絲
A‧‧‧圓圈
A1‧‧‧第一鉸鏈軸
A2‧‧‧第二鉸鏈軸
A3‧‧‧第三鉸鏈軸
B‧‧‧圓圈
C‧‧‧圓圈
D1‧‧‧旋轉空間
圖1是顯示一種習知摺疊式可攜式終端的正視圖,其中可攜式終端的具有顯示單元的摺叠器發生了旋轉。
圖2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構造的分解透視圖。
圖3是顯示由圖2中的圓圈A標記的擺動鉸鏈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4是顯示擺動鉸鏈裝置與摺疊器裝配之前的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透視圖。
圖5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透視圖,其中摺疊器是打開的。
圖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正視圖,其中摺疊器是打開的。
圖7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透視圖,其中擺動鉸鏈裝置旋轉摺疊器。
圖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正視圖,其中擺動鉸鏈裝置旋轉摺疊器。
圖9是顯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透視圖,其中摺疊器由擺動鉸鏈裝置旋轉90度。
圖10是顯示根據第一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正視圖,其中摺疊器由擺動鉸鏈裝置旋轉90度。
圖1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構造的透視圖。
圖12是顯示由圖11中的圓圈B標記的雙鉸鏈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1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組合的透視圖。
圖14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組合的正視圖。
圖15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透視圖,其中雙鉸鏈裝置旋轉可攜式終端的主體外殼和摺疊器。
圖1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正視圖,其中雙鉸鏈裝置旋轉可攜式終端的主體外殼和摺疊器。
圖17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透視圖,其中可攜式終端的主體外殼和摺叠器旋轉90度。
圖1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正視圖,其中主體外殼和可攜式終端的摺叠器可90度旋轉。
圖1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擺動式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構造的分解透視圖。
圖20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擺動式可攜式終端的正視圖,其中擺動鉸鏈裝置旋轉擺動式可攜式終端的擺動主體。
圖21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構造的分解透視圖。
圖22是顯示由圖21中圓圈C標記的擺動鉸鏈裝置的分解透視圖。
圖2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組合的局部透視圖。
圖24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透視圖,其中摺疊器是打開的。
圖25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正視圖,其中摺疊器是打開的。
圖26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透視圖,其中摺疊器發生旋轉。
圖27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正視圖,其中摺疊器發生旋轉。
圖28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透視圖,其中摺疊器旋轉90度。
圖29是顯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的正視圖,其中摺疊器旋轉90度。
10‧‧‧主體外殼
11‧‧‧按鍵
12‧‧‧麥克風
20‧‧‧摺疊器
30‧‧‧連接構件
100‧‧‧擺動鉸鏈裝置
110‧‧‧基座構件
120‧‧‧旋轉構件
130‧‧‧第一導銷
140‧‧‧第二導銷
150‧‧‧第一導引構件
160‧‧‧第二導引構件
170‧‧‧彈性構件
171‧‧‧彈性構件的一端
172‧‧‧彈性構件的另一端
A‧‧‧圓圈
Claims (19)
- 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在所述主體外殼上繞第一和第二鉸鏈軸而旋轉的摺叠器以及提供所述第一和第二鉸鏈軸並將所述摺疊器與所述主體外殼可旋轉地連接的連接構件,使得所述摺疊器繞所述第一和第二鉸鏈軸而旋轉,所述擺動鉸鏈裝置包括:基座構件,耦接於所述連接構件;旋轉構件,耦接於所述摺疊器;第一和第二導銷,提供於所述旋轉構件上;第一導引構件,設置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並耦接於所述第一導銷,以在所述旋轉構件繞所述第二鉸鏈軸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一導銷的直線移動,其中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包括第一導引孔,所述第一導銷貫穿所述第一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一導引孔沿所述摺疊器的長度方向而線性地形成,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的旋轉終止處與所述第一導銷接觸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的所述直線移動,並且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旋轉90度時接觸第一導銷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第二導引構件,設置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並耦接於所述第二導銷,以在所述旋轉構件繞所述第二鉸鏈軸而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二導銷的曲線移動,並與所述第二導銷一起移動所述第二鉸鏈軸,使得所述摺疊器的所述顯示單元位於 所述連接構件的中心部份,其中所述第二導引構件包括第二導引孔,所述第二導銷貫穿所述第二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二導引孔形成有第一曲線導引,以在所述摺叠器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二導銷的所述曲線移動,以及第二曲線導引,與所述第一曲線導引反向地形成,使得所述第二導銷沿所述第一曲線導引而移動,且經過所述第二導引孔的中間部份的轉折點,並沿所述第二曲線導引而移動;以及動力供應機構,介於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和所述第二導引構件之間,以提供作用力給所述第一導銷和所述第二導銷的直線或曲線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導引孔呈‘S’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曲線導引具有形成於所述第二導引孔之第一端的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的旋轉終止處接觸第二導銷並停止所述第二導銷,而所述第二曲線導引具有形成於所述第二導引孔之第二端的第二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在所述摺叠器旋轉90度時接觸第二導銷並停止所述第二導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的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動力供應機構包括彈性構件,所述彈性構件一端連接於所述第二導銷,而另一端耦接於所述基座構件,隨著所述第二導銷移動,所述彈性構件沿預定的軌跡而移動。
- 一種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在所述主體外殼上繞第一、第二和第三鉸鏈軸而旋轉的摺疊器以及提供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鉸鏈軸並將所述摺疊器與所述主體外殼可旋轉地連接的雙連接構件,使得所述摺疊器繞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鉸鏈軸而旋轉,所述雙鉸鏈裝置包括:基座構件,分別耦接於所述雙連接構件;旋轉構件,分別耦接於所述摺疊器和所述主體外殼;第一和第二導銷,提供於各所述旋轉構件上;第一導引構件,設置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並耦接於所述第一導銷,以在所述旋轉構件繞所述第二鉸鏈軸和所述第三鉸鏈軸而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一導銷的直線移動,其中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包括第一導引孔,所述第一導銷貫穿所述第一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一導引孔沿所述摺疊器的長度方向而線性地形成,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的旋轉終止處與所述第一導銷接觸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的所述直線移動,並且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旋轉90度時接觸第一導銷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第二導引構件,設置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並耦接於所述第二導銷,以在所述旋轉構件繞所述第二鉸鏈軸和所述第三鉸鏈軸而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二導銷的曲線移動,並與所述第二導銷一起移動所述第二鉸鏈軸和所述第三鉸鏈軸, 使得所述主體外殼和所述摺疊器分別位於所述連接構件的中心部份,其中所述第二導引構件包括第二導引孔,所述第二導銷貫穿所述第二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二導引孔形成有第一曲線導引,以在所述摺叠器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二導銷的所述曲線移動,以及第二曲線導引,與所述第一曲線導引反向地形成,使得所述第二導銷沿所述第一曲線導引而移動,且經過所述第二導引孔的中間部份的轉折點,並沿所述第二曲線導引而移動;以及動力供應機構,介於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和所述第二導引構件之間,以提供作用力給所述第一導銷和所述第二導銷的直線移動或曲線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其中所述雙連接構件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連接構件,所述第一連接構件提供所述第一鉸鏈軸並將所述摺疊器可旋轉地連接至所述主體外殼,所述第二連接構件提供所述第二鉸鏈軸,而所述第三連接構件提供所述第三鉸鏈軸,其中當所述摺疊器繞著所述第二鉸鏈軸旋轉時,所述第一導銷藉由所述第一導引構件而沿直線移動,並且所述第二導銷藉由所述第二導引構件而在曲線方向上移動,以移動所述摺叠器的所述第二鉸鏈軸,使得所述摺疊器旋轉90度,並且當所述主體外殼繞所述第三鉸鏈軸而旋轉時,所述第一導銷藉由所述第一導引構件而沿直線移動,並且所述第二導銷藉由所述第二導引構件而在曲線方向上移動,以移動所述主體外殼的所述第三鉸鏈軸,使得所述主 體外殼旋轉9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的雙鉸鏈裝置,其中當所述主體外殼和所述摺疊器繞所述第二鉸鏈軸和所述第三鉸鏈軸而在直線或曲線方向上移動時,所述主體外殼和所述摺疊器設置成旋轉90度的‘H’形。
- 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以及擺動於所述主體外殼上同時面對所述主體外殼的擺動外殼,所述擺動鉸鏈裝置包括:基座構件,耦接於所述主體外殼;旋轉構件,耦接於所述擺動外殼;第一和第二導銷,提供於所述旋轉構件上;第一導引構件,設置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並耦接於所述第一導銷,以在所述旋轉構件繞鉸鏈軸而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一導銷的直線移動,其中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包括第一導引孔,所述第一導銷貫穿所述第一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一導引孔沿所述摺疊器的長度方向而線性地形成,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的旋轉終止處與所述第一導銷接觸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的所述直線移動,並且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二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旋轉90度時接觸第一導銷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第二導引構件,設置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並耦接於所述第二導銷,以在所述旋轉構件繞所述鉸鏈軸而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二導銷的曲線移動,並與所述第二導銷一起移動所 述第二鉸鏈軸,使得所述擺動外殼的所述顯示單元位於所述主體外殼的中心部份,其中所述第二導引構件包括第二導引孔,所述第二導銷貫穿所述第二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二導引孔形成有第一曲線導引,以在所述摺叠器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二導銷的所述曲線移動,以及第二曲線導引,與所述第一曲線導引反向地形成,使得所述第二導銷沿所述第一曲線導引而移動,且經過所述第二導引孔的中間部份的轉折點,並沿所述第二曲線導引而移動;以及動力供應機構,介於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和所述第二導引構件之間,以提供作用力給所述第一導銷和所述第二導銷的直線移動或曲線移動。
- 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在所述主體外殼上繞著鉸鏈軸而旋轉的摺疊器,所述擺動鉸鏈裝置包括:基座構件;旋轉構件;第一和第二導銷,提供於所述旋轉構件上;以及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設置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並耦接於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銷,其中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包括第一導引孔,所述第一導銷貫穿所述第一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一導引孔沿所述摺疊器的長度方向而線性地形成,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所述第一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的旋轉終止處與所述第一導銷接觸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的所述直線移動,並且所述第一導引孔之第二 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所述第二定位器在所述摺疊器旋轉90度時接觸第一導銷並停止所述第一導銷,其中所述第二導引構件包括第二導引孔,所述第二導銷貫穿所述第二導引孔而延伸,所述第二導引孔形成有第一曲線導引,以在所述摺叠器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二導銷的所述曲線移動,以及第二曲線導引,與所述第一曲線導引反向地形成,使得所述第二導銷沿所述第一曲線導引而移動,且經過所述第二導引孔的中間部份的轉折點,並沿所述第二曲線導引而移動,以在所述旋轉構件繞第二鉸鏈軸而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銷的直線移動,並且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導銷一起導引所述鉸鏈軸的曲線移動,使得所述摺疊器的所述顯示單位於所述主體外殼的中心部份。
- 一種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包括主體外殼、顯示單元、適於繞第一和第二鉸鏈軸以遠離所述主體外殼而旋轉的摺疊器以及提供所述第一和第二鉸鏈軸並連接所述摺疊器以繞所述第一鉸鏈軸和所述第二鉸鏈軸而旋轉的連接構件,所述擺動鉸鏈裝置包括:基座構件,固定於所述連接構件;旋轉構件,固定於所述摺疊器;第一和第二導銷,經由所述基座構件而耦接於所述旋轉構件;第一和第二導引構件,提供於所述基座構件上,使得在所述旋轉構件繞所述第二鉸鏈軸而旋轉時,所述第一導銷沿曲線而半自動地移動,而所述第二導銷沿直線而半自 動地移動,其中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包括第一導引孔,使得所述第一導銷貫穿所述第一導引孔而延伸,且當所述摺疊器旋轉時,導引所述第一導銷沿所述曲線而移動,且所述第一導引孔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定位器,以在所述摺疊器的旋轉終止之位置來接觸所述第一導銷並停止曲線移動,並且所述第一導引孔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定位器,以在旋轉90度後接觸所述第一導銷並停止所述摺叠器,其中所述第二導引構件包括形成於所述摺疊器的縱向方向上的第二導引孔,使得所述第二導銷貫穿所述第二導引孔而延伸,且當所述摺疊器旋轉並且當所述第一導銷藉由所述第一導引構件而沿所述曲線移動並到達所述第一導引構件的中心時,所述第二導銷被導引為沿所述直線而移動;以及多個作用力供應機構,位於所述基座構件內部並耦接於所述第一導銷和所述第二導銷以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第一導銷和所述第二導銷沿所述曲線或所述直線而半自動地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基座構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平面構件、安裝空間定義於所述第一平面構件和所述第二平面構件之間,使得所述第一導銷和所述第二導銷、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和所述第二導引構件以及所述作用力供應機構安裝於所述安裝空間內,並且至少一固定件形成於所述第一平面構件和所述第二平面構件上且以螺絲固定於所述連接構件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旋轉構件包括:第一耦接器,用以將所述第一導銷耦接於所述第一導引構件同時貫穿所述第一導引構件而延伸;第二耦接器,形成於鄰近所述第一耦接器的位置以耦接所述第二導銷至所述第二導引構件同時貫穿所述第二導引構件而延伸;以及至少一第三耦接器,形成於鄰近所述第二耦接器的位置並以螺絲耦接於所述摺疊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旋轉構件呈“+”形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導引孔是曲線形的。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作用力供應機構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彈性構件,所述第一彈性構件的第一端以螺絲固定於所述第一平面構件,且所述第一彈性構件的第二端以螺絲固定於所述第一導銷,使得當所述第一導銷沿所述曲線而移動時,所述第一彈性構件沿第一預定的軌跡而一起旋轉且移動,並提供所述第一導銷之所述半自動的曲線移動所必需之彈力,所述第二彈性構件的第一端以螺絲固定於所述第一平面構件,且所述第二彈性構件的第二端固定於所述第一導 銷,使得當所述第一導銷沿所述曲線而移動時,所述第二彈性構件沿第二預定的軌跡而一起旋轉且移動,並提供所述第一導銷之所述半自動的曲線移動所必需之彈力,以及所述第三彈性構件的第一端以螺絲固定於所述第一平面構件,且所述第三彈性構件的第二端固定於所述第二導銷,使得當所述第二導銷沿直線而移動時,所述第三彈性構件沿第三預定的軌跡而一起旋轉且移動,並提供所述第二導銷之所述半自動的曲線移動所必需之彈力。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第一導銷包括:第一固定件,提供於所述第一導銷的第一端上並固定於所述第一彈性構件的所述第二端上;以及第二固定件,提供於所述第一導銷的第二端上並固定於所述第二彈性構件的所述第二端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第二導銷包括柱狀外殼,且所述第三彈性構件的所述第二端固定於所述柱狀外殼的外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軟性電路孔形成於所述第二導銷內,使得軟性電路貫穿所述軟性電路孔而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其中所述連接構件具有暴露於所述連接構件外面的連接構件側液晶顯示單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70112640A KR101409658B1 (ko) | 2007-11-06 | 2007-11-06 | 휴대 단말기의 회전 힌지 장치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34360A TW200934360A (en) | 2009-08-01 |
TWI381796B true TWI381796B (zh) | 2013-01-01 |
Family
ID=40785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7142730A TWI381796B (zh) | 2007-11-06 | 2008-11-05 | 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以及具有該擺動鉸鏈裝置的雙鉸鏈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24071B2 (zh) |
KR (1) | KR101409658B1 (zh) |
TW (1) | TWI381796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46030A1 (en) * | 2004-12-30 | 2006-07-06 | Lg Electronics Inc. | Body rotation type portable terminal |
US20060172764A1 (en) * | 2005-01-31 | 2006-08-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Folding cellular pho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24550B2 (ja) * | 2005-11-30 | 2010-03-03 | ソニー エリクソン モバイル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エービー |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2007
- 2007-11-06 KR KR1020070112640A patent/KR10140965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
- 2008-10-31 JP JP2008282007A patent/JP482407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11-05 TW TW097142730A patent/TWI381796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46030A1 (en) * | 2004-12-30 | 2006-07-06 | Lg Electronics Inc. | Body rotation type portable terminal |
JP2006191632A (ja) * | 2004-12-30 | 2006-07-20 | Lg Electronics Inc | 本体回転型携帯端末機 |
US20060172764A1 (en) * | 2005-01-31 | 2006-08-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Folding cellular phone |
CN1816065A (zh) * | 2005-01-31 | 2006-08-09 | 夏普株式会社 | 折叠式手机 |
JP2006211576A (ja) * | 2005-01-31 | 2006-08-10 | Sharp Corp | 折畳み式携帯電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409658B1 (ko) | 2014-06-19 |
JP2009118481A (ja) | 2009-05-28 |
JP4824071B2 (ja) | 2011-11-24 |
TW200934360A (en) | 2009-08-01 |
KR20090046467A (ko) | 2009-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91441B2 (en) | Swing hinge device of a portable terminal and dual hing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KR100800677B1 (ko) | 휴대 단말기의 다축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연결 부재 | |
EP1963944B1 (en) |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double-axis hinge and locking spring | |
KR100630024B1 (ko) | 회전성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구비한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및그의 힌지 장치 | |
US8352000B2 (en) | Mobile phone having dual connection member and hinge device thereof | |
US20120149438A1 (en) | Mobile phone of folding type and hinge device of the same | |
KR100490356B1 (ko) |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로터리형 힌지 장치 | |
KR100860671B1 (ko) | 휴대 단말기의 회전 힌지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듀얼 힌지장치, 스윙형 휴대 단말기 및 슬라이딩/회전형 휴대 단말기 | |
JP2007518286A (ja) | 移動通信装置用可動式機能エレメント | |
WO2006080308A1 (ja) | ヒンジ装置 | |
KR20110100936A (ko) |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소자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
US7869840B2 (en) | Semi-automatic swing device for swing-type portable terminal | |
EP1805903B1 (en) | Camera rotating apparatus of portable terminal | |
JP2011160399A (ja) | スライド回転装置、スライド回転方法、及び携帯端末装置 | |
EP1693539B1 (en) | Hinge device for a display for rotation type mobile phone | |
US8996079B2 (en) | Portable terminal with multiple-hinges | |
TWI381796B (zh) | 可攜式終端之擺動鉸鏈裝置以及具有該擺動鉸鏈裝置的雙鉸鏈裝置 | |
JP2002229674A (ja) | 電子機器 | |
CN101202778B (zh) | 便携终端的摆动型铰链装置和具有其的双铰链装置 | |
KR100678240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 |
JP4899191B2 (ja) | 携帯電子機器 | |
KR101074863B1 (ko) |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 |
KR100790169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스윙 힌지 장치 | |
KR200425764Y1 (ko) | 슬라이드형 이동통신단말기 | |
JP2010171764A (ja) | 回転ヒンジ、及び携帯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