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0928B - 腳踏車控制裝置 - Google Patents
腳踏車控制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380928B TWI380928B TW096143241A TW96143241A TWI380928B TW I380928 B TWI380928 B TW I380928B TW 096143241 A TW096143241 A TW 096143241A TW 96143241 A TW96143241 A TW 96143241A TW I380928 B TWI380928 B TW I38092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lever
- operating
- lever
- shifting
- path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56—Steering and controls assemblies
- Y10T74/20268—Reciprocating control elements
- Y10T74/2028—Handle bar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56—Steering and controls assemblies
- Y10T74/20268—Reciprocating control elements
- Y10T74/2028—Handle bar type
- Y10T74/20287—Flexible control el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Y10T74/20438—Single rotatable lever [e.g., for bicycle brake or deraille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大體上關於一種用以操作一腳踏車組件之腳踏車控制裝置。更特定言之,本發明關於一種腳踏車控制(組件作動)裝置,其有一可依一非變速操作路徑朝車把移動的變速操作構件。
騎腳踏車變成越來越受歡迎的休閒形式和運輸工具。此外,對業餘者和職業級人士來說,騎腳踏車亦已變成一種非常受歡迎的競爭運動。不管腳踏車是被用在休閒、運輸或競賽方面,腳踏車業界都持續在改良腳踏車的各個組件,尤其是用來執行變速和煞車作業的腳踏車控制裝置。
一般而言,腳踏車變速機(shifter)經由纜索機械地操作變速器,而腳踏車煞車桿經由纜索機械地操作煞車裝置。在任一例中,通常由騎士之一手指施加一操作力來操作一控制桿,然後此控制桿藉由一以一端固定於該控制桿的纜索將該操作力傳輸到一腳踏車變速機構之驅動組件。當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控制裝置用於執行變速和煞車作業。
有時腳踏車變速機與腳踏車煞車桿結合成單一整合單元,而其他時候其係獨立的個別單元。在具備下彎式車把的公路型腳踏車的情況中,腳踏車變速機與腳踏車煞車桿經常結合成單一整合式控制裝置。在一些案例中,煞車功能和變速功能係由單一雙效操縱桿執行。此類控制裝置之一實例揭示於授證給Nagano(讓渡給Shimano,Inc)之美國專利第5,400,675號。更典型的是除了煞車桿還提供一或二個變速桿。此類控制裝置之一實例揭示於授證給Romano(讓渡給Campagnolo)的美國專利第5,257,683號。儘管這些類型的控制裝置表現良好,仍期望提供一種具有一可依一非變速操作路徑朝車把移動但避免與車把干擾之變速操作構件的腳踏車控制(組件作動)裝置。
有鑑於此,熟習此技藝者從本說明書會理解到當今存在對於改良式腳踏車組件作動裝置的需求。本發明解決此技藝中之此項需求暨其他需求,熟習此技藝者將從本說明書理解此事。
本發明之一目標是提出一種控制(組件作動)裝置,其有一可依一非變速操作路徑朝車把移動但避免與車把干擾的變速操作構件。
上述目標基本上可藉由提供一種腳踏車控制裝置達成,該腳踏車控制裝置基本上包括一基座構件、一變速控制單元及一操作桿。該基座構件包含一車把安裝結構以安裝一車把並界定一具備一中央車把安裝軸線之車把接收區。該變速控制單元係安裝於該基座構件。該操作桿經調適以執行一變速操作並相對於該基座構件可樞轉地安裝以從一休
止位置繞一相對於該車把接收區之該中央車把安裝軸線歪斜之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朝該車把接收區樞轉,致使該操作桿沿一不同於一煞車路徑之非變速操作路徑移動,其避免在一相關於該車把接收區之橫向方向中與一車把干擾。
熟習此技藝者將從以下詳細說明理解到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目標、特徵、態樣和優點,以下詳細說明係搭配隨附圖式揭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
今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選定實施例。熟習此技藝者從本說明書會理解到以下本發明之實施例說明係僅為範例說明,不是用來限制由隨附請求項暨其等效物界定的發明範圍。
一開始參照圖1和2,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例示一腳踏車10,其中例示一對安裝於一腳踏車車把16上的腳踏車控制裝置12和14。腳踏車控制裝置12是一由騎士之右手操作的右手側控制裝置,而腳踏車控制裝置14是一由騎士之左手操作的左手側控制裝置。在範例實施例中,腳踏車控制裝置12經由一變速控制索20可操作地耦接於一後變速器18且經由一煞車控制索24耦接於一後煞車裝置22。腳踏車控制裝置14經由一變速控制索28可操作地耦接於一前變速器26且經由一煞車控制索32耦接於一前煞車裝置30。另一選擇,腳踏車控制裝置12和14可對調使得騎士可用相反的手操作後變速器18和前變速器26且/或用相反的手操作後和前煞車裝置22和30。在範例實施例中,左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4與右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2大致相同,差別在於變速單元已經修改以增加可變速的齒輪數量。不論如何,左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4本質上來說在構造和操作方面與右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2相同,差別在於左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4是右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2之一鏡像且左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2和14之變速位置的數量不同。因此,今將以文字和圖式僅只說明右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12。較佳來說,纜索20、24、28和32是具有一包覆著一內部金屬線之外套的傳統腳踏車控制索。
今參照圖3和12,腳踏車控制裝置12基本上包含一基座構件36、一變速控制單元38、一控制構件40、一第一操作(煞車/變速)桿41及一第二操作(變速)桿42。第一操作桿41係一雙效操作桿,除了一變速作業還執行一煞車作業。因此,腳踏車控制裝置12係建構配置成做為一安裝於車把16的單一整合單元執行一煞車作業及一變速作業。在範例實施例中,第一操作桿41係經建構配置成執行一拉線作業和一煞車作業,而第二操作桿42係建構配置成執行一放線作業。當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處於休止位置時,第二操作桿42係定位在第一操作桿41後方。當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處於休止位置時,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於該第一操作桿41之一移動平面或路徑BP內對準。
基座構件36包含一主體,該主體具有一具備一車把安裝結構43的第一端區段36a及一遠離第一端區段36a設置的第二端區段36b。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係定位在主體第二端區段36b。基座構件36藉由車把安裝結構43牢固地安裝於車把16,該車把安裝結構界定一具備一中央車把安裝軸線B的車把接收區A。車把安裝結構43較佳是一傳統箍夾或類似結構。
如圖4至7所示,第一操作桿41可繞一煞車桿樞轉軸線BA樞轉地相對於基座構件36安裝用以執行煞車作業。第一操作桿41從一休止位置沿著與車把接收區A交會之移動平面或路徑BP樞轉至一煞車位置。另一方面,如下文所述,第二操作桿42之至少局部相對於基座構件36可樞轉地安裝以從一休止位置沿一非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BP'樞轉至一縮回位置,其中第二操作桿82之至少一手指接觸部分82a橫向偏離車把接收區A以避免與車把16干擾。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相關於一基準平面RP歪斜,該基準平面係垂直於煞車桿樞轉軸線BA且含有中央車把安裝軸線B。因此,第二操作桿42之一自由端或手指接觸部分82a會在第二操作桿42向後朝車把16移動(譬如因第一操作桿41之向後移動而造成)時避免在一相關於車把接收區A之橫向方向中與車把16干擾。當第二操作桿42處於縮回位置時,第二操作桿42之自由端係位於基準平面RP之橫向外側上,此係相反於第二操作桿42從休止位置沿一第二(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P2移至一變速位置之移動方向。此外,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被例示為相關於基準平面RP形成一約20度的角。然形成於基準平面RP與第二操作桿42非變速操作路徑BP'間的角度可高達在基準平面RP兩側上均45度。因此,第二操作桿42之自由端可被定位在與第二操作桿42從休止位置到變速位置之移動方向相同的基準平面RP同一側上。
在範例實施例中,變速控制單元38是一包含一金屬線捲收構件51的纜索操作裝置。金屬線捲收構件51附接於變速控制索20之內部金屬線以分別回應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之操作而拉扯及釋放變速控制索20之內部金屬線。第一操作桿41經由控制構件40可操作地耦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以依一繞變速控制單元38之主樞軸44的第一操作方向D1或一拉線方向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也就是金屬線捲收構件51)。第二操作桿42可操作地耦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以依一繞變速控制單元38之主樞軸44的第二操作方向D2或一放線方向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也就是金屬線捲收構件51)。
第一操作桿41較佳包含一安裝部分41a和一操作部分41b,其中操作部分41b藉由一樞軸銷41c可繞一第一變速操作軸線SA樞轉地安裝於安裝部分41a。第一操作桿41之安裝部分41a亦藉由一樞軸銷45可繞煞車桿樞轉軸線BA移動地相對於基座構件36耦接以供執行煞車作業。因此,第一操作桿41之操作部分41b可動地耦接於安裝部分41a(亦即相對於基座構件36耦接)以沿一第一(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P1移動,且相對於基座構件36可動地耦接以沿不與第一操作平面或路徑P1重合的非變速(煞車)移動平面或路徑BP移動。操作部分41b被一偏動元件41d繞樞轉軸線41c偏動至一與第一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P1有關的休止位置。球-凹口型定位機構41e附接於安裝部分41a以使第一操作桿41之操作部分41b維持在該休止位置。第一操作桿41經由控制構件40可操作地耦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以依第一操作方向D1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之金屬線捲收構件51,詳見下文。第一操作桿41可滑移地與控制構件40接合致使控制構件40會在第一操作桿41沿著非變速(煞車)操作路徑BP移動於其間有滑動接觸之時移動。如下所述,當第一操作(煞車)桿41沿著非變速(煞車)操作路徑BP移動時,控制構件40之至少局部繞一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1樞轉。控制構件40之此可動部分大致隨第一操作(煞車桿)41沿非變速(煞車)操作路徑BP移動。
第二操作桿42經建構致使第二操作桿42之至少一部分會在第一操作(煞車)桿41沿著非變速(煞車)操作路徑BP移動時繞一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2樞轉。第二操作桿42之此可動部分沿著相關於基準平面RP歪斜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移動,該基準平面係垂直於煞車桿樞轉軸線BA且含有中央車把安裝軸線B。第二操作桿42亦可獨立於第一操作(煞車)桿41移動。因此,騎士可沿著非變速操作路徑BP'樞轉第二操作桿42,同時第一操作(煞車)桿41保持在休止位置,然後沿著第二操作平面或路徑P2操作第二操作桿42。第二操作桿42亦可操作地耦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以沿第二操作平面或路徑P2移動藉以因應第一操作桿41之操作而依相反於第一操作方向D1之反向(第二)操作方向D2操作變速控制單元之金屬線捲收構件51。第二操作桿42和控制構件40在執行變速作業時繞一共同樞轉軸線樞轉,詳見下文。
因此,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相對於基座構件36耦接以分別沿著與第一操作桿41之非變速(煞車)移動平面或路徑BP(移動平面)交會的第一和第二操作平面P1和P2移動。第一操作桿41之非變速(煞車)操作平面或路徑BP(移動平面)係相對於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之第一和第二操作平面或路徑P1和P2呈垂直取向。
第二操作桿42可沿獨立於第一操作(煞車)桿41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移動。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經配置致使第二操作桿42之自由端會在第二操作桿42從休止位置沿著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朝車把接收區A或車把16移動時被定位在基座構件36之基準平面RP之一第一橫向側上。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操作路徑P2經配置致使第二操作桿42會在第二操作桿42從休止位置沿著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操作路徑P2移動時被定位在基座構件36之基準平面RP之一相反於第一橫向側的第二橫向側上。然熟習此技藝者會理解到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得位在相反於圖4所示之基準平面反側上。在任一例中,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係沿一形成一角θ之平面臥放,該角在從基準平面到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BP'測量時係小於45度(圖中所示約20度)。若此角θ在此範圍以外,第二操作桿42之操作可能會變成對騎士來說太過不舒服或是會與腳踏車之其他部件發生干擾。較佳來說,角θ係在小於35度之範圍內,更佳為小於25度。
因此,角θ經設定致使第二操作桿42相對於基座構件26繞一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2從休止位置朝車把接收區A樞轉以便避免在相關於車把接收區A之橫向方向中與車把16干擾。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1相對於基準平面形成一角致使第一操作桿41沿著非變速操作路徑BP移動。據此,第二操作桿42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相關於基準平面RP歪斜,該基準平面係垂直於煞車桿樞轉軸線BA且含有中央車把安裝軸線B。
今參照圖10至17,以下大致說明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相對於基座構件36的運動,該基座構件係建構為藉由車把安裝結構43牢固地安裝於車把16。
如圖10和11所示,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經相對於彼此建構配置為致使其在非變速(煞車)操作路徑BP中對準以依非變速(煞車)操作路徑BP移動。特定言之,第二操作桿42位於第一操作桿41後方。控制構件40接觸第一操作桿41之向後側且被定位在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之間。
如圖10至13所示,在此範例實施例中,第一操作桿41經建構配置以從第一操作桿41之休止位置依一第一旋轉方向相對於基座構件36樞轉。第二操作桿42經建構配置以從第二操作桿42之休止位置依一第二旋轉方向相對於基座構件36樞轉,其中該第一和第二旋轉方向是朝向腳踏車10之一中央縱向平面的方向。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經相對於彼此建構配置為致使第二操作桿42會在第一操作桿41操作時被第一操作桿41移動以使變速控制單元38之金屬線捲收構件51依第一操作方向D1繞變速控制單元38之主樞軸44移動。換句話說,當想要一拉線作業時,騎士依一橫斷基座構件36之一中央平面的方向沿著第一操作平面或路徑P1將第一操作桿41從第一(休止)位置(圖10和11)推到一第二(變速)位置(圖12和13)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第一操作桿41之此運動經由控制構件40依第一操作方向D1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之金屬線捲收構件51,這在範例實施例中是一捲線作業。如前所述,第二操作桿42在第一操作桿41從第一(休止)位置移到第二(變速)位置時隨第一操作桿41移動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
如圖10、11、14、及15所示,在此範例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相對於彼此建構配置為致使第一操作桿41會在第二操作桿42被操作使變速控制單元38之金屬線捲收構件51依第二操作方向D2繞變速控制單元38之主樞軸44移動時保持靜止不動。換句話說,當想要一放線作業時,騎士依一橫斷基座構件36之中央平面的方向沿著第二操作平面或路徑P2將第二操作桿42從一第一(休止)位置(圖4)推到一第二(變速)位置(圖14和15)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第二操作桿42之此運動依第二操作方向D2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之金屬線捲收構件51,這在範例實施例中是一放線作業。如前所述,第二操作桿42在第二操作桿42從第一(休止)位置移到第二(變速)位置時係獨立於第一操作桿41移動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
如圖10、11、16、及17所示,在此範例實施例中,第一操作桿41繞樞軸銷45沿著非變速(煞車)移動平面或路徑BP在一第一(休止)位置(圖10和11)與一第二(煞車)位置(圖16和17)之間樞轉。非變速(煞車)操作平面或路徑BP亦構成一移動平面,致使第一操作桿41可繞樞轉軸線BA沿該移動平面(BP)樞轉地相對於基座構件36耦接。第一操作桿41從休止位置到煞車位置的運動導致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如圖16和17所示也沿著非變速(煞車)操作平面BP樞轉。
今參照圖18至20更詳細地說明變速控制單元38、第一操作桿41及第二操作桿42。
變速控制單元38藉由一主樞軸44安裝於基座構件36。變速控制單元38基本上係由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操作藉以拉扯或釋放變速控制索20之內部金屬線。變速控制單元38如前所述藉由主樞軸44安裝於基座構件36。
除了上述金屬線捲收構件51,變速控制單元38進一步包含一捲線板或構件52、一捲線爪53、一定位板或構件54、一對定位爪55、一放線板或構件56、及一放線爪57。金屬線捲收構件51、捲線板52、定位板54及放線板56全都可旋轉地安裝在主樞軸44上。金屬線捲收構件51、捲線板52及定位板54被固定在一起呈一體單元以便一起旋轉。放線板56可獨立於金屬線捲收構件51、捲線板52及定位板54旋轉。
一回動彈簧或偏動元件58較佳可操作地耦接於金屬線捲收構件51與基座構件36之間以將金屬線捲收構件51、捲線板52及定位板54依放線方向繞主樞軸44推動。在範例實施例中,回動彈簧或偏動元件58係一安裝於主樞軸44上的扭轉彈簧,以一端接觸金屬線捲收構件51且另一端固定於基座構件36。
一回動彈簧或偏動元件59較佳可操作地耦接於第二操作桿42與控制構件40之間以將第二操作桿42推往控制構件40。在範例實施例中,回動彈簧或偏動元件59是一安裝於主樞軸44上的扭轉彈簧,以一端固定於第二操作桿42且另一端固定於被定位機構41e保持在休止位置之控制構件40。因此,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於常態下被保持在休止位置。
第一操作桿41相對於金屬線捲收構件51建構配置為使得第一操作桿41會在第一操作桿4l操作時執行金屬線捲收構件51之拉線作業。第二操作桿42相對於金屬線捲收構件51建構配置為使得第二操作桿42會在第二操作桿42操作時執行金屬線捲收構件51之放線作業。
金屬線捲收構件51是一輪狀構件,有一具備一纜索附著結構或點51a及一金屬線收納溝51b的周向邊緣,如圖18和21最佳顯示。因此,金屬線捲收構件51於其上捲繞及退繞控制索20之內部金屬線。
捲線板52牢固地耦接於金屬線捲收構件51以便一起轉動。捲線板52包含複數個被捲線爪53選擇性接合的捲線齒52a。捲線爪53可樞轉地安裝於第一操作桿41,而該第一操作桿係可樞轉地安裝於主樞軸44。當第一操作桿41從第一(休止)位置移至第二(變速)位置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時,捲線爪53接合於捲線板52之捲線齒52a以依拉線方向轉動金屬線捲收構件51。捲線爪53在常態下被一偏動構件60推往與捲線板52之捲線齒52a接合。在此範例實施例中,偏動構件60是一安裝於一樞軸銷61上的扭轉彈簧,而該樞軸銷將捲線爪53附接於第一操作桿41。
定位板54與定位爪55合作使金屬線捲收構件51維持在複數個預定變速位置之一者。特定言之,定位板54包含複數個被定位爪55選擇性接合的定位齒54a。定位爪55之每一者在常態下被一偏動構件62推往與定位板54之定位齒54a接合。在此範例實施例中,偏動構件62是安裝於樞軸銷63上的扭轉彈簧,而該等樞軸銷將定位爪55附接於基座構件36。當第一操作桿41從第一(休止)位置移至第二(變速)位置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時,定位板54被轉動使得定位板54之定位齒54a將定位爪55瞬間移出該等定位爪與定位板54之定位齒54a的固持接合。因此,定位板54之定位齒54a是經建構配置用以在金屬線捲收構件51依拉線方向轉動時棘輪接合定位爪55的棘齒。
放線板56與定位爪55合作以釋放金屬線捲收構件51使得金屬線捲收構件51因為回動彈簧或偏動元件58之推力及譬如來自後變速器18之一拉扯力的纜索張力而依放線方向旋轉。特定言之,放線板56包含複數個傳動齒56a、複數個放線齒56b及一捲線爪脫離部分56c。傳動齒56a被放線爪57選擇性接合,而放線爪56b被定位爪55選擇性接合。捲線爪脫離部分56c將捲線爪53移出捲線爪與捲線板52之捲線齒52a之接合,使得捲線板52可在第二操作桿42從第一(休止)位置移至第二(變速)位置以依放線(退繞)方向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時相對於捲線爪53轉動。
放線爪57在常態下被一偏動構件64推往與放線板56之傳動齒56a接合。在此範例實施例中,偏動構件64是一安裝於一樞軸銷65上的扭轉彈簧,而該樞軸銷將放線爪57附接於第二操作桿42。當第二操作桿42從第一(休止)位置移至第二(變速)位置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時,放線板56被轉動使得放線齒56b選擇性地接合定位爪55以釋放定位爪54。特定言之,放線齒56b是經建構配置用以在放線板56依第一操作方向D1轉動時棘輪接合定位爪55的棘齒。因此,放線板56釋放金屬線捲收構件51以回應第二操作桿42之運動因回動彈簧或偏動元件58之推力及纜索張力而依一放線方向旋轉。
控制構件40可樞轉地安裝於主樞軸44以沿一操作平面Pc移動。操作平面Pc與第一操作桿41之非變速(煞車)操作平面或路徑BP(移動平面)交會且與第二操作平面P2平行。當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係處於休止位置時,控制構件40被定位在第一操作桿41後方,且控制構件40被定位在第二操作桿42前方。
特定言之,控制構件40基本上包含一可操作地耦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的第一部分71及一分隔於第一部分71的第二部分72。第一部分71可操作地耦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特定言之,控制構件40之第一部分71可繞主樞軸44之樞轉軸線樞轉地連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以在第一操作桿41沿著第一操作平面或路徑P1操作時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第二部分72分隔於第一部分71且接觸第一操作桿41之後表面。因此,第一操作桿41與控制構件40之第二部分72可滑動地接合,致使控制構件40之第二部分72會在第一操作桿40沿著非變速操作路徑BP移動且於其間有滑動接觸之時移動。
一鉸鏈銷73將第一和第二部分71和72可樞轉地互連在一起以形成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1。一偏動元件74安裝於鉸鏈銷73上以將第二部分72相對於第一部分71往前推到一休止位置。這個介於第一和第二部分71和72之間的中間鉸鏈允許第二部分72譬如在第一操作桿41如圖12至14所示被從休止(非煞車)位置操作至煞車位置時相對於第一部分71往後樞轉。換句話說,控制構件40包含一中間鉸鏈,致使控制構件40之第二部分72會在第一操作桿41被操作時依非操作方向樞轉。
控制構件40之第一部分71具有一用以在第一操作桿41被操作時移動第二操作桿42的對接部71a(側表面)。當想要拉線作業時,騎士依一橫斷第一操作桿41之非變速(煞車)操作平面或路徑BP(移動平面)的方向沿著第一操作平面或路徑P1將第一操作桿41從第一(休止)位置推到一第二(變速)位置。第一操作桿41之此運動導致控制構件40隨其移動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
第二操作桿42可樞轉地安裝於主樞軸44以沿第二操作平面或路徑P2移動。第二操作平面P2與第一操作桿41之非變速(煞車)操作平面或路徑BP(移動平面)交會。當執行變速作業時,第二操作桿41和控制構件40繞主樞軸44之一共同樞轉軸線樞轉。當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處於休止位置時,第二操作桿42位於第一操作桿41後方。
特定言之,第二操作桿42基本上包含一可操作地耦接於變速控制單元38的第一部分81及一分隔於第一部分81的第二部分82。一鉸鏈銷83將第一和第二部分81和82可樞轉地互連在一起以形成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2。一偏動元件84安裝於鉸鏈銷83上以將第二部分82相對於第一部分81往前推到一休止位置。這個介於第一和第二部分81和82之間的鉸鏈允許第二部分82譬如在第一操作桿41如圖12至15所示被從休止(非煞車)位置操作至煞車位置時相對於第一部分81往後樞轉。換句話說,第二操作桿42包含一鉸鏈,致使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部分82會在第一操作桿41被操作時依一非操作方向樞轉。
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部分82相對於基座構件36可樞轉地安裝以繞相對於車把接收區A歪斜之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2從休止位置朝車把接收區A或車把16樞轉,致使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部分82沿著避免在相關於車把接收區A之橫向方向中與車把16干擾的非變速操作路徑BP'移動。因此,當第一操作(煞車)桿41沿著非變速(煞車)操作路徑BP移動時,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部分82繞一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PA2樞轉。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部分82沿著相對於基準平面RP歪斜之非變速操作路徑BP'移動,該基準平面係垂直於煞車桿樞轉軸線BA且含有中央車把安裝軸線B。第二操作桿42亦可獨立於第一操作(煞車)桿41移動。因此,騎士可沿非變速操作路徑BP'樞轉第二操作桿42而第一操作(煞車)桿41保持在休止位置,然後沿一第二操作平面或路徑P2操作第二操作桿42。
第二操作桿42之第一部分81有一對接部81a(凸緣)碰觸控制構件40之對接部71a致使第二操作桿42會在第一操作桿41被操作時隨第一操作桿41移動。因此,對接部71a和81a經相對於彼此建構配置為致使第二操作桿42會被第一操作桿41移動。第二操作桿42之第二桿部分82具有一手指接觸部分,該手指接觸部分係位於與鉸鏈相對之末端用以使第二操作桿42繞變速控制單元38之主樞軸44移動。當想要放線作業時,騎士依一橫斷第一操作桿41之非變速(煞車)操作平面或路徑BP(移動平面)的方向沿著第二操作平面或路徑P2將第二操作桿42之手指接觸部分從第一(休止)位置推到一第二(變速)位置以操作變速控制單元38。
在以上所述實施例中,變速控制單元38被例示為一纜索操作變速控制單元,這只是可用於腳踏車控制裝置12之變速控制單元的一個實例。換句話說,腳踏車控制裝置12之變速控制單元不侷限於一纜索操作系統,其他類型的變速控制單元亦可搭配本說明書例示之腳踏車控制裝置12使用。舉例來說,變速控制單元38可換成一電動變速控制單元、或一氣動變速控制單元、或液壓變速控制單元。在一電動變速控制單元之例中,會提供至少一對電開關以供回應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之選擇運動執行向上變速(upshift)和向下變速(downshift)作業。在一氣動變速控制單元或液壓變速控制單元中,會提供一閥系統以供回應第一和第二操作桿41和42之選擇運動執行向上變速和向下變速作業。
在理解本發明之範圍的過程中,說明書中"經建構"一辭係用來敘述一裝置之一組件、區段或部件包含經建造且/或程式化為用以執行期望功能的硬體及/或軟體。在理解本發明之範圍的過程中,說明書中"包括"一辭及其衍生辭係希望當作開放式用語,指明所述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的存在,但不排除其他未敘述之特徵、元件、組件、群組、整體、及/或步驟的存在。此亦適用於具有相似含意的字辭,譬如"包含"、"具有"及其衍生辭。又,"部件"、"區段"、"部分"、"構件"或"元件"等辭在以單數形使用時具有單一部分或複數個部分的雙重意涵。如本說明書中描述本發明所示,下列方向性用辭"往前、往後、上方、往下、鉛直、水平、下方及橫斷"暨任何其他類似方向性用辭係參照一配備本發明之腳踏車的這些方向。據此,用來描述本發明的這些用辭應當要相對於一配備本發明以正常騎乘姿態使用的腳踏車做解釋。最後,本說明書中所用程度用辭譬如"大致"、"約"及"大約"意指被修飾的字辭有一合理偏差量致使最終結果未有顯著改變。
儘管僅選擇特定實施例來例示本發明,熟習此技藝者從本說明書可理解到可不脫離如隨附請求項定義之發明範圍作出多樣變化和修改。又,以上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說明僅為範例說明,不是用來限制由隨附請求項暨其等效物界定的發明範圍。
10...腳踏車
12...右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
14...左手側腳踏車控制裝置
16...腳踏車車把
18...後變速器
20...變速控制索
22...後煞車裝置
24...煞車控制索
26...前變速器
28...變速控制索
30...前煞車裝置
32...煞車控制索
36...基座構件
36a...第一端區段
36b...第二端區段
38...變速控制單元
40...控制構件
41...第一操作桿
41a...安裝部分
41b...操作部分
41c...樞軸銷
41d...偏動元件
41e...球-凹口型定位機構
42...第二操作桿
43...車把安裝結構
44...主樞軸
45...樞軸銷
51...金屬線捲收構件
51a...纜索附著結構或點
51b...金屬線收納溝
52...捲線板或構件
52a...捲線齒
53...捲線爪
54...定位板或構件
54a...定位齒
55...定位爪
56...放線板或構件
56a...傳動齒
56b...放線齒
56c...捲線爪脫離部分
57...放線爪
58...偏動元件
59...偏動元件
60...偏動構件
61...樞軸銷
62...偏動構件
63...樞軸銷
64...偏動構件
65...樞軸銷
71...控制構件第一部分
71a...對接部
72...控制構件第二部分
73...鉸鏈銷
74...偏動元件
81...第二操作桿第一部分
81a...對接部
82...第二操作桿第二部分
82a...手指接觸部分
83...鉸鏈銷
84...偏動元件
A...車把接收區
B...中央車把安裝軸線
BA...煞車桿樞轉軸線
BP...第一操作桿移動平面或路徑
BP'...非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
D1...第一操作方向
D2...第二操作方向
P1...第一(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
P2...第二(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
PA1...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
PA2...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
Pc...操作平面
RP...基準平面
SA...變速操作軸線
圖1是一依據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之腳踏車的側立面圖,該腳踏車配備一對耦接於一下彎式車把的腳踏車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圖中僅示一個腳踏車組件作動裝置);圖2是一依據本發明該範例實施例具備該對腳踏車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之下彎式車把的局部放大透視圖;圖3是一具備處於休止位置之第一和第二操作桿的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外側立面圖;圖4是一具備處於休止位置之第一和第二操作桿的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俯視平面簡圖,其示出第一和第二操作桿之樞轉軸線;圖5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與圖4相似的俯視平面簡圖,但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桿被移至非變速位置;圖6是一具備處於休止位置之第一和第二操作桿的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內側立面圖;圖7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與圖6相似的內側立面圖,但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桿被移至非變速位置;圖8是一具備處於休止位置之第一和第二操作桿的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背側立面圖;圖9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與圖8相似的背側立面圖,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桿被移至非變速位置;圖10是一具備處於休止位置之第一和第二操作桿的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內側透視圖;圖11是一具備處於休止位置之第一和第二操作桿的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局部放大內側立面圖;圖12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內側透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桿被移到一變速位置致使第二操作桿隨第一操作桿移動;圖13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局部放大內側立面圖,其中第一操作桿被移到一變速位置致使第二操作桿隨第一操作桿移動;圖14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內側透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桿處於休止位置且第二操作桿被移到一變速位置;圖15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局部放大內側立面圖,其中第一操作桿處於休止位置且第二操作桿被移到一變速位置;圖16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內側立面圖,其中第一操作桿被移到一煞車(非變速)位置且第二操作桿被第一操作桿移到一非變速位置;圖17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的內側透視圖,其中第一操作桿被移到一煞車(非變速)位置且第二操作桿被第一操作桿移到一非變速位置;圖18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之變速控制單元的局部透視圖,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桿處於休止位置;圖19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之變速控制單元的局部放大透視圖;且圖20是一腳踏車右組件作動(煞車/變速)裝置之變速控制單元的局部放大透視圖。
16...腳踏車車把
36...基座構件
38...變速控制單元
41...第一操作桿
42...第二操作桿
43...車把安裝結構
73...鉸鏈銷
81...第二操作桿第一部分
82...第二操作桿第二部分
82a...手指接觸部分
83...鉸鏈銷
A...車把接收區
BA...煞車桿樞轉軸線
BP...第一操作桿移動平面或路徑
BP'...非變速操作平面或路徑
PA1...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
PA2...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
RP...基準平面
SA...變速操作軸線
Claims (6)
- 一種腳踏車控制裝置,包括:一基座構件,其具有一車把安裝結構以安裝至一車把並界定一具備一中央車把安裝軸線之車把接收區;一安裝於該基座構件之變速控制單元;一經調適以執行一變速操作之操作桿,其相對於該基座構件可樞轉地安裝以繞一相對於該車把接收區之該中央車把安裝軸線歪斜之非變速操作樞轉軸線從一休止位置朝該車把接收區樞轉,致使該操作桿沿一不同於一煞車路徑之非變速操作路徑移動,其避免在一相關於該車把接收區之橫向方向中與該車把干擾,該操作桿可操作地耦接於該變速控制單元以在該操作桿繞一變速操作軸線沿一變速操作路徑樞轉時操作該變速控制單元;及一可繞一煞車桿樞轉軸線樞轉地相對於該基座構件安裝的煞車桿;該操作桿之非變速操作路徑相關於一基準平面為歪斜,該基準平面係垂直於該煞車桿樞轉軸線且含有該中央車把安裝軸線。
- 如請求項1之腳踏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操作桿之非變速操作路徑沿一形成一角之平面臥放,該角在從該基準平面到該操作桿測量時係小於45度。
- 如請求項1之腳踏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操作桿可沿該非變速操作路徑獨立於該煞車桿移 動。
- 如請求項3之腳踏車控制裝置,其中該變速控制單元包含一金屬線捲收構件。
- 如請求項4之腳踏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操作桿經相對於該金屬線捲收構件建構配置致使該操作桿執行該金屬線捲收構件之一放線作業。
- 如請求項1之腳踏車控制裝置,其中該操作桿之非變速操作路徑經配置致使該操作桿在該操作桿從該休止位置沿著該操作桿之非變速操作路徑朝該車把接收區移動時被定位在該基座構件之基準平面之一第一橫向側上;且該操作桿之變速操作路徑經配置致使該操作桿在該操作桿從該休止位置沿著該操作桿之變速操作路徑移動時被定位在該基座構件之基準平面之一相反於該第一橫向側的第二橫向側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756,712 US8739648B2 (en) | 2007-06-01 | 2007-06-01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02375A TW200902375A (en) | 2009-01-16 |
TWI380928B true TWI380928B (zh) | 2013-01-01 |
Family
ID=39278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6143241A TWI380928B (zh) | 2007-06-01 | 2007-11-15 | 腳踏車控制裝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39648B2 (zh) |
EP (1) | EP1997724B2 (zh) |
CN (1) | CN101314382B (zh) |
TW (1) | TWI38092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79718B2 (en) * | 2005-03-03 | 2010-08-24 | Sram, Llc | Bicycle shifter |
US8549955B2 (en) * | 2007-06-01 | 2013-10-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8393244B2 (en) * | 2007-08-06 | 2013-03-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EP2065298B1 (en) * | 2007-11-29 | 2011-09-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9132886B2 (en) * | 2009-10-07 | 2015-09-15 | Shimano Inc.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8511200B2 (en) * | 2009-12-09 | 2013-08-20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Speed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
TW201200985A (en) * | 2009-12-28 | 2012-01-01 | Max Co Ltd |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assistive equipment |
JP2011159111A (ja) * | 2010-02-01 | 2011-08-18 | Shimano Inc |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及び変速操作装置 |
US8869648B2 (en) | 2010-06-28 | 2014-10-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9365258B2 (en) | 2010-06-28 | 2016-06-14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EP2399814B1 (en) * | 2010-06-28 | 2015-06-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TWI427016B (zh) * | 2010-12-15 | 2014-02-21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Bicycle variable speed handle |
US8667861B2 (en) * | 2011-04-26 | 2014-03-11 | Chang Hui Lin | Shifter |
US8752450B2 (en) | 2011-06-14 | 2014-06-17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
US10053181B2 (en) * | 2012-05-30 | 2018-08-2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10131406B2 (en) * | 2015-09-10 | 2018-11-20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10766561B2 (en) * | 2015-12-02 | 2020-09-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and bicycle seatpost apparatus |
IT201600130728A1 (it) * | 2016-12-23 | 2018-06-23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comando per bicicletta |
US10259533B2 (en) * | 2017-03-06 | 2019-04-16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28714A2 (en) * | 2005-06-01 | 2006-12-06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44958Y2 (zh) | 1981-06-15 | 1986-12-17 | ||
KR900006092A (ko) † | 1988-10-26 | 1990-05-07 | 나까지마 미쯔루 | 수지조성물의 살포장치(撒布裝置) |
US5400675A (en) | 1988-11-29 | 1995-03-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JPH0328093A (ja) | 1989-06-26 | 1991-02-06 | Maeda Kogyo Kk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レバー装置 |
JPH0313297U (zh) | 1989-06-26 | 1991-02-12 | ||
JP2523752Y2 (ja) * | 1990-03-26 | 1997-01-29 | マエダ工業株式会社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レバー装置 |
IT1245445B (it) | 1991-03-11 | 1994-09-20 | Campagnolo Srl | Gruppo di comando del cambio e del freno per una bicicletta |
JP3283289B2 (ja) | 1992-04-16 | 2002-05-2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
IT1261550B (it) * | 1993-04-20 | 1996-05-23 | Antonio Romano | Dispositivo di comando del cambio di una bicicletta. |
US5768945A (en) * | 1996-02-14 | 1998-06-23 | Shimano, Inc. | Extension handle for a bicycle shifting device |
US6155132A (en) | 1999-01-28 | 2000-12-05 | Shimano Inc. | Shifting unit for a bicycle |
US6389925B1 (en) * | 1999-02-16 | 2002-05-21 | Shimano Inc.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IT1320588B1 (it) * | 2000-08-08 | 2003-12-10 | Campagnolo Srl | Gruppo di comando cambio e freno per una bicicletta da corsa, conpulsante di controllo del modo di funzionamento di un display. |
ITTO20010555A1 (it) | 2001-06-08 | 2002-12-08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comando elettrico per un deragliatore motorizzato per biciclette. |
ITTO20011079A1 (it) * | 2001-11-16 | 2003-05-16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comando del cambio per una bicicletta avente un manubrio con estremita' diritte,, |
TW532361U (en) | 2002-08-08 | 2003-05-11 | Ad Ii Engineering Inc | Derailleur operating apparatus for bicycle |
US7100471B2 (en) | 2003-02-20 | 2006-09-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7194928B2 (en) | 2003-05-30 | 2007-03-27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7228756B2 (en) | 2003-11-25 | 2007-06-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7437969B2 (en) * | 2004-09-29 | 2008-10-2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20060207376A1 (en) † | 2005-03-03 | 2006-09-21 | Sram Corporation | Bicycle control apparatus |
TWM312495U (en) * | 2006-04-25 | 2007-05-21 | Ad Ii Engineering Inc | Gearshift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bicycle |
US7793565B2 (en) * | 2007-03-01 | 2010-09-14 | Sram, Llc | Reach adjustment for a handlebar-mounted lever assembly |
US7665384B2 (en) * | 2007-06-01 | 2010-02-23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8549955B2 (en) * | 2007-06-01 | 2013-10-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8695451B2 (en) * | 2007-11-07 | 2014-04-1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8272293B2 (en) * | 2010-08-24 | 2012-09-2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2007
- 2007-06-01 US US11/756,712 patent/US8739648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1-15 TW TW096143241A patent/TWI380928B/zh active
-
2008
- 2008-01-25 EP EP08001438.4A patent/EP1997724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2-05 CN CN2008100054843A patent/CN1013143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728714A2 (en) * | 2005-06-01 | 2006-12-06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4382B (zh) | 2010-09-29 |
EP1997724A3 (en) | 2009-07-15 |
US20080295638A1 (en) | 2008-12-04 |
CN101314382A (zh) | 2008-12-03 |
TW200902375A (en) | 2009-01-16 |
US8739648B2 (en) | 2014-06-03 |
EP1997724B1 (en) | 2012-07-18 |
EP1997724B2 (en) | 2016-09-21 |
EP1997724A2 (en) | 2008-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380928B (zh) | 腳踏車控制裝置 | |
EP1997723B1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7665384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9132886B2 (en)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US8485060B2 (en)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US8534156B2 (en)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US9592879B2 (en) | Shift positioning mechanism | |
US8272293B2 (en)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US8746106B2 (en)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
US9016163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20080314191A1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8297146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8375824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8528442B2 (en) |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 |
EP2223850B1 (en) | Cable operating mechani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