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4382A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14382A CN101314382A CNA2008100054843A CN200810005484A CN101314382A CN 101314382 A CN101314382 A CN 101314382A CN A2008100054843 A CNA2008100054843 A CN A2008100054843A CN 200810005484 A CN200810005484 A CN 200810005484A CN 101314382 A CN101314382 A CN 1013143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lever
- variable speed
- handlebar
- lever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6—Lev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3/00—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3/02—Brake-actuating mechanisms; Arrangements thereof for control by a hand le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56—Steering and controls assemblies
- Y10T74/20268—Reciprocating control elements
- Y10T74/2028—Handle bar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56—Steering and controls assemblies
- Y10T74/20268—Reciprocating control elements
- Y10T74/2028—Handle bar type
- Y10T74/20287—Flexible control el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Y10T74/20438—Single rotatable lever [e.g., for bicycle brake or derailleu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主要设有基座元件、变速控制单元和操作杆。所述基座元件包括车把安装结构,所述车把安装结构限定了具有中心车把安装轴线的车把接收区域。所述变速控制单元安装到所述基座元件上。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基座元件可枢转地安装,以绕着相对于所述车把接收区域成角度的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从不工作位置朝所述车把接收区域枢转,使得所述操作杆沿着非变速操作路线运动,避免了沿相对于所述车把接收区域的横向方向与车把的干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用于操作自行车部件的自行车控制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可沿朝着车把的非变速操作路线运动的变速操作元件的自行车控制(部件致动)装置。
背景技术
自行车成为越来越流行的娱乐形式和交通工具。此外,自行车已经成为业余爱好者和职业运动员越来越流行的竞技运动。无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还是竞技,自行车厂都不断地改进自行车的各种部件,尤其是用于执行换档或刹车操作的自行车控制装置。
通常,自行车变速操作器通过缆线机械地操作拨链器,而自行车刹车杆通过缆线机械地操作刹车装置。无论哪种情况,操作力通常都由骑车者的一个手指操来操作控制杆,随后通过固定在控制杆一端的缆线将操作力传递到自行车变速机构的驱动部件。当前,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用于执行变速或刹车操作的控制装置。
有时,自行车变速操作器和自行车刹车杆组合为单个集成单元,而其它时候它们分离为单个的单元。在具有下弯式车把的公路车的情形下,自行车变速操作器和自行车刹车杆常常组合为单个的集成控制装置。在某些情形下,刹车功能和变速功能由单个双功能杆执行。Nagano(转让予Shimano公司)的美国专利No.5,400,675公开了一种该类型控制装置的实例。更典型地,除了刹车杆之外,还设有一个或两个变速杆。Romano(转让予Campagnolo)的美国专利No.5,257,683中公开了一种该类型控制装置的实例。尽管这些类型的控制装置执行顺利,但是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可沿朝着车把的非变速操作路线运动的变速操作元件而避免与车把的干涉的自行车控制(部件致动)装置。
考虑到上述情况,对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存在提供一种改进的自行车部件致动装置的需求。本发明致力于本领域中的该需求及其它需求,这些从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沿朝着车把的非变速操作路线运动的变速操作元件而避免与车把的干涉的控制(部件致动)装置。
上述目的主要通过提供一种主要包括基座元件、变速控制单元和操作杆的自行车控制装置来实现。所述基座元件包括车把安装结构,所述车把安装结构限定了具有中心车把安装轴线的车把接收区域。所述变速控制单元安装到所述基座元件上。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基座元件可枢转地安装,以绕着相对于所述车把接收区域成角度的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从不工作位置朝所述车把接收区域枢转,使得所述操作杆沿着避免在相对于所述车把接收区域的横向方向与车把干涉的非变速操作路线运动。
结合附图,根据下面公开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清楚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形成原始公开一部分的附图。
图1为配备有联接到下弯式车把的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一对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只示出了一个)的自行车侧面正视图;
图2为具有根据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一对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下弯式车把的放大局部透视图;
图3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外侧正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
图4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简易顶视平面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以示出第一和第二操作杆的枢转轴线;
图5为类似于图4的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简易顶视平面图,但其中第一和第二变速运动至非变速位置;
图6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内侧正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
图7为类似于图6的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内侧正视图,但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运动至非变速位置;
图8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后侧正视图,其中第二和第一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
图9为类似于图8的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后侧正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运动至非变速位置;
图10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内侧透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
图11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放大局部内侧正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
图12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内侧透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杆运动至变速位置,使得第二操作杆与第一操作杆一起运动;
图13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放大局部内侧正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杆运动至变速位置,使得第二操作杆与第一操作杆一起运动;
图14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内侧透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并且第二操作杆运动至变速位置;
图15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放大局部内侧正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并且第二操作杆运动至变速位置;
图16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内侧正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杆运动至刹车(非变速)位置,并且第二操作杆被第一操作杆运动至非变速位置;
图17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内侧透视图,其中第一操作杆运动至刹车(非变速)位置,并且第二操作杆被第一操作杆运动至非变速位置;
图18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变速控制单元的局部透视图,其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处于不工作位置;
图19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变速控制单元的放大局部透视图;以及
图20为右自行车部件致动(刹车/变速)装置的变速控制单元的放大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所选的实施例进行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从本发明应当理解,下面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示意性质的,而不是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
首先参考图1和2,示出了具有安装在自行车把16上的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一对自行车控制装置12和14的自行车10。自行车控制装置12为由骑车者右手操作的右手侧控制装置,而自行车控制装置14为由骑车者左手操作的左手侧控制装置。在所示实施例中,自行车控制装置12通过变速控制缆线20可操作地联接到后拨链器18上,通过刹车控制缆线24可操作地联接到后刹车装置22上。自行车控制装置14通过变速控制缆线28可操作地联接到前拨链器26上,通过刹车控制缆线32可操作地联接到前刹车装置30上。可选择地,可转换自行车控制装置12和14,使得骑车者可使用相反的手来操作后拨链器18和前拨链器26和/或使用相反的手来操作后刹车装置22和前刹车装置30。在所示实施例中,除了左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4与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2成镜像对称,并且左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4和12的换档位置不同之外,左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4基本上与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2相同。因此,这里只描述和示出右手侧自行车控制装置12。优选地,缆线20、24、28和32都为具有覆盖内线的外皮的传统自行车控制缆线。
现在参考图3和12,自行车控制装置12主要包括基座元件36、变速控制单元38、控制元件40、第一操作(刹车/变速)杆41和第二操作(变速)杆42。第一操作杆41为除变速操作以外还可执行刹车操作的双功能操作杆。因此,自行车控制装置12构造和布置成既执行刹车操作又执行变速操作的、安装在自行车把16上的单个整体单元。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杆41构造和布置成执行线拉动操作和刹车操作,而第二操作杆42构造和布置成执行线释放操作。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处于不工作位置时,第二操作杆42位于第一操作杆41的后面。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处于不工作位置时,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对齐于第一操作杆41的运动平面或路线BP内。
基座元件36包括主体,该主体具有带车把安装结构43的第一端部分36a和布置在第一端部分36a远处的第二端部分36b。第一和第二变速控制杆41和42位于主体的第二端部分36b上。基座元件36通过车把安装结构43固定地安装到车把16上,其中车把安装结构43限定了具有中心车把安装轴线B的车把接收区域A。车把安装结构43优选为传统的管箍(带状箍)或类似的结构。
如图4至7中所示,第一操作杆41相对于基座元件36绕着刹车杆枢转轴线BA可枢转地安装,以执行刹车操作。第一操作杆41沿着与车把接收区域A相交的运动平面或路线BP从不工作位置枢转至刹车位置。在另一方面,如下所述,第二操作杆4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基座元件36可枢转地安装,以沿着非变速操作平面或路线BP’从不工作位置枢转至收回位置,其中,第二操作杆42的至少手指接触部分82a与车把接收区域A横向错开,以避免与车把16的干涉。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与垂直于刹车杆枢转轴线BA的参考平面RP成角度,其中参考平面RP包含了中心车把安装轴线B。因此,例如,当由于第一操作杆41的向后运动引起第二操作杆42朝着车把16向后运动时,避免了第二操作杆42的自由端或手指接触部分82a与车把16沿相对于车把接收区域A的横向方向的干涉。当第二操作杆42处于收回位置时,第二操作杆42的自由端位于参考平面RP的横向外侧,与第二操作杆42沿第二(变速)操作平面或路线P2从不工作位置至变速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反。此外,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显示为相对于参考平面RP形成约20度的角度。但是,形成在该参考平面RP和第二操作杆42的该非变速操作路线BP’之间的角度在参考平面RP的任一侧可变化到45度。因此,第二操作杆42的自由端可位于参考平面RP的与第二操作杆42从不工作位置至变速位置的运动方向相同的一侧。
在所示实施例中,变速控制单元38为包括收线元件51的缆线操作式装置。收线元件51连接到变速控制缆线20的内线上,以分别响应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的操作来拉动和释放变速控制缆线20的内线。第一操作杆41通过控制元件40可操作地联接到换档控制单元38上,以绕着变速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转轴44在第一操作方向D1或线拉动方向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主要为收线元件51)。第二操作杆42可操作地联接到变速控制单元38上,以绕着变速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转轴44在第二操作方向D2或线释放方向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主要为收线元件51)。
第一操作杆41优选包括安装部分41a和操作部分41b,操作部分41b由枢转销41c可绕着变速操作轴线SA枢转地安装到安装部分41a上。第一操作杆41的安装部分41a还由枢转销45绕着刹车杆枢转轴线BA相对于基座元件36可动地联接,以执行刹车操作。因此,第一操作杆41的操作部分41b可动地联接到安装部分41a(即,相对于基座元件36)上,以沿着第一(变速)操作平面或路线P1运动,并且相对于基座元件36可动地联接,以沿着与第一操作平面或路线P1不重合的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运动。操作部分41b由作用偏向元件41d绕着枢转销41c作用偏向至相对于第一操作平面或路线P1的不工作位置。球槽式定位机构41e连接到安装部分41a上,以将第一操作杆41的操作部分41b保持在不工作位置。第一操作杆41通过控制元件40可操作地联接到变速控制单元38上,以沿下述第一操作方向D1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的收线元件51。第一操作杆41与控制元件40可滑动地接合,使得当第一操作杆41沿着非变速(刹车)运动路线BP以滑动接触方式运动时,使控制元件40运动。如下所述,当第一操作(刹车)杆41沿着非变速(刹车)操作路线BP运动时,控制元件40的至少一部分绕着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1枢转。控制元件40的该可动部分通常与第一操作(刹车)杆41沿着非变速(刹车)操作路线BP一起运动。
第二操作杆42构造成当第一操作(刹车)杆41沿着非变速(刹车)操作路线BP运动时,第二操作杆42的至少一部分绕着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2枢转。第二操作杆42的该可动部分沿着相对于参考平面RP成角度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运动,其中参考平面RP垂直于刹车杆枢转轴线BA,并且包含了中心车把安装轴线B。第二操作杆42还可相对于第一操作(刹车)杆41独立地运动。因此,骑车者可沿着非变速操作路线BP’枢转第二操作杆42,同时第一操作(刹车)杆41保持在不工作位置,然后沿着第二操作平面或路线P2操作第二操作杆42。第二操作杆42还可操作地连接到变速控制单元38,以沿着第二操作平面或路线P2运动,从而沿着与由第一操作杆41操作引起的第一操作方向D1相反的(第二)操作方向D2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的收线元件51。当执行变速操作时,第二操作杆42和控制元件40绕着重合的枢转轴线枢转,如下所述。
因此,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基座元件36分别联接成沿着第一和第二操作平面P1和P2运动,这两个平面P1和P2与第一操作杆41的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运动平面)相交。第一操作杆41的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运动平面)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的第一和第二操作平面或路线P1和P2。
第二操作杆42可沿着与第一操作(刹车)杆41相独立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运动。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布置成,当第二操作杆42沿着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从不工作位置朝车把接收区域A或车把16运动时,第二操作杆42的自由端位于基座元件36的参考平面RP的第一横向侧上。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操作路线P2布置成,当第二操作杆42沿着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操作路线P2从不工作位置运动时,第二操作杆42位于基座元件36的参考平面RP的与第一横向侧相对的第二横向侧上。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可位于参考平面与图4中所示不同的相对侧上。无论哪种情况,当从参考平面到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平面或路线BP’测量时,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都沿平面成小于45度的角度θ(所示为约20度)。如果该角度θ超出这个范围,那么第二操作杆42的操作对于骑车者可能变得非常不舒适,或者与自行车的其它部分干涉。优选地,角度θ在小于35度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小于25度。
因此,角度θ设定成第二操作杆42绕着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2相对于基座元件36从不工作位置朝车把接收区域A枢转,以避免沿车把接收区域A的横向方向与车把16干涉。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1相对于参考平面所成的角度使得第一操作杆41沿着非变速操作路线BP运动。因此,第二操作杆42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与参考平面RP成角度,其中参考平面RP垂直于刹车杆枢转轴线BA,并且包含了中心车把安装轴线B。
现在参考图10至17,现在参考构造成通过车把安装结构43固定安装到车把16的基座元件36来总地描述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的运动。
如图10和11中所示,在该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彼此构造和布置成沿非变速(刹车)运动路线BP对齐,以沿非变速(刹车)运动路线BP运动。特别地,第二操作杆42位于第一操作杆41的后面。控制元件40接触第一操作杆41的后侧面,位于第一与第二操作杆41与42之间。
如图10至13中所示,在该所示实施例中,第一操作杆41构造和布置成相对于基座元件36从第一操作杆41的不工作位置沿第一旋转方向枢转。第二操作杆42构造和布置成相对于基座元件36从第二操作杆42的不工作位置沿第二旋转方向枢转,其中第一和第二旋转方向为朝着自行车10的中心纵向平面的方向。如图4和7中所示,在该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彼此构造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一操作杆41以绕着变速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转轴44沿第一操作方向D1运动变速控制单元38的收线元件51时,第二操作杆42被第一操作杆41运动。换句话说,当需要线拉动操作时,骑车者沿着第一操作平面或路线P1,沿基座元件36的中心平面的横向方向将第一操作杆41从第一(不工作)位置(图10和11)推向第二(变速)位置(图12和13),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第一操作杆41的该运动通过控制元件40沿第一操作方向D1操作了变速控制单元38的收线元件51,这是所示实施例中的线拉动操作。如上所述,当第一操作杆41从第一(不工作)位置运动到第二(变速)位置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时,第二操作杆42与第一操作杆41一起运动。
如图10、11、14和15中所示,在该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相对于彼此构造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二操作杆42以绕着变速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转轴44沿第二操作方向D2运动变速控制单元38的收线元件51时,第一操作杆41保持静止。换句话说,当需要线释放操作时,骑车者沿着第二操作平面或路线P2,沿基座元件36的中心平面的横向方向将第二操作杆42从第一(不工作)位置(图4)推向第二(变速)位置(图14、15),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第二操作杆42的该运动沿第二操作方向D2操作了变速控制单元38的收线元件51,这是所示实施例中的线释放操作。如上所述,当第二操作杆42从第一(不工作)位置运动向第二(变速)位置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时,第二操作杆42独立于第一操作杆41地运动。
如图10、11、16和17中所示,在该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变速操作杆41绕着第一(不工作)位置(图10和11)与第二(刹车)位置(图16和17)之间的枢转销45沿着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枢转。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还构成了运动平面,使得第一操作杆41相对于基座元件36绕着沿运动平面(BP)的枢转轴线BA可枢转地联接。第一操作杆41从不工作位置至刹车位置的运动导致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还沿着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BP枢转,如图16和17中所示。
现在参考图18至21,现在更加详细地描述变速控制单元38、第一操作杆41和第二操作杆42。
变速控制单元38通过主枢转轴44安装到基座元件36上。变速控制单元38主要通过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来拉动或释放变速控制缆线20的内线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还通过主枢转轴44安装到基本单元36上,如上所述。
除了上述收线元件51之外,变速控制单元38还包括卷绕板或元件52、卷绕爪53、定位板或元件54、一对定位爪55、释放板或元件56和释放爪57。收线元件51、卷绕板52、定位板54和释放板56都可旋转地安装在主枢转轴44上。收线元件51、卷绕板52和定位板54固定在一起作为集成单元,以便一起旋转。释放板56可独立于收线元件51、卷绕板52和定位板54地旋转。
优选地,在收线元件51与基座元件36之间可操作地联接有复位弹簧或作用偏向元件58,以绕着主枢转轴44沿线释放方向D2作用收线元件51、卷绕板52和定位板54。在所示实施例中,复位弹簧或作用偏向元件58为安装在主枢转轴44上的扭簧,其一端固定到收线元件51,另一端固定到基座元件36。
优选地,在第二操作杆42与控制元件40之间可操作地联接有复位弹簧或作用偏向元件59,以将第二操作杆42作用控制元件40。在所示实施例中,复位弹簧或作用偏向元件59为安装在主枢转轴44上的扭转弹簧,其一端固定到第二操作杆42,另一端固定到控制元件40上,其中控制元件40被定位机构41e保持在不工作位置。因此,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通常保持在不工作位置中。
第一操作杆41相对于收线元件51构造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一操作杆41时,第一操作杆41执行收线元件51的线拉动操作。第二操作杆42相对于收线元件51构造和布置成,当操作第二操作杆42时,第二操作杆42执行收线元件51的线释放操作。
收线元件51为轮形元件,其具有带缆线连接结构或点51a和线接收槽51b的周缘,如图18和21中所清楚示出的。因此,收线元件51在其上缠绕或展开(退绕)控制缆线20的内线。
卷绕板52固定地联接到收线元件51上,以一起旋转。卷绕板52包括多个卷绕齿52a,其与卷绕爪53有选择地接合。卷绕爪53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一操作杆41上,随后可枢转地安装到主枢转轴44上。当第一操作杆41从第一(不工作)位置运动到第二(变速)位置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时,卷绕爪53与卷绕板52的卷绕齿52a接合,以沿线拉动方向转动收线元件51。卷绕爪53通常被作用偏向元件60朝着与卷绕板52的卷绕齿52a接合的方向作用。在该所示实施例中,作用偏向元件60为安装在枢转销61上的扭簧,枢转销61再将卷绕爪53连接到第一操作杆41。
定位板54与定位爪55协同动作将收线元件51保持在多个预定变速位置中的一个内。特别地,定位板54包括多个定位齿54a,其与定位爪55有选择地接合。各定位爪55通常被作用偏向元件62朝着与定位板54的定位齿54a接合的方向作用。在该所示实施例中,作用偏向元件62为安装在枢转销63上的扭簧,枢转销63再将定位爪55连接到基座元件36上。当第一操作杆41从第一(不工作)位置运动到第二(变速)位置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时,定位板54转动,使得定位板54的定位齿54a将定位爪55暂时运动离开与定位板54的定位齿54a的接合。因此,定位板54的定位齿54a为棘齿,其构造和布置成当收线元件51沿线拉动方向旋转时防止定位爪55倒转(棘轮棘齿结合)。
释放板56与定位爪55共同释放收线元件51,使得由于复位弹簧或作用偏向元件58的作用力以及由例如后拨链器18的拉力引起的缆线张力而使收线元件51沿线释放方向旋转。特别地,释放板56包括多个驱动齿56a、多个释放齿56b和卷绕爪分离部分56c。驱动齿56a与释放爪57有选择地接合,而释放齿56b与定位爪55有选择地接合。当第二操作杆42从第一(不工作)位置运动到第二(变速)位置以沿线释放(展开)方向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时,卷绕爪分离部分56c将卷绕爪53运动离开与卷绕板52的卷绕齿52a的接合,使得卷绕板52可相对于卷绕爪53旋转。
释放爪57通常被作用偏向元件64朝着与释放板56的驱动齿56a接合的方向作用。在该所示实施例中,作用偏向元件64为安装在枢转销65上的扭簧,枢转销65再将释放爪57连接到第二操作杆42上。当第二操作杆42从第一(不工作)位置运动到第二(变速)位置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时,释放板56转动,使得释放齿56b有选择地接合定位爪55,以释放定位板54。特别地,释放齿56b为棘齿,其布置和构造成当释放板56沿第一操作方向D1旋转时防止定位爪55倒转。因此,释放板56释放收线元件51,以使其由于复位弹簧或作用偏向元件58的作用力及响应于第二操作杆42的运动的缆线张力而沿线释放方向旋转。
控制元件40可枢转地安装到主枢转轴44上,以沿着操作平面Pc运动。操作平面Pc与第一操作杆41的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运动平面)相交,并且平行于第二操作平面P2。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处于不工作位置时,控制元件40位于第一操作杆41的后面,并且控制元件40位于第二操作杆42的前面。
特别地,控制元件40主要包括可操作地联接到变速控制单元38的第一部分71和与第一部分71间隔开的第二部分72。第一部分71可操作地联接到变速控制单元38上。特别地,控制元件40的第一部分71可绕着主枢转轴44的枢转轴线枢转地连接到变速控制单元38上,以便当沿着第一操作平面或路线P1操作第一操作杆41时,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第二部分72与第一部分71间隔开,并接触第一操作杆41的后表面。这样,第一操作杆41与控制元件40的第二部分72可滑动地接合,使得当第一操作杆41沿着非变速运动路线BP以滑动接触方式运动时,运动了控制元件40的第二部分72。
铰链销73将第一和第二杆部分71和72可枢转地互连在一起,以形成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1。在铰链销73上安装有作用偏向元件74,以便将第二部分72相对于第一部分71向前推向不工作位置。第一部分71与第二部分72之间的中间铰链允许第二部分72相对于第一部分71向后枢转,例如,当将第一操作杆41从不工作(非刹车)位置向刹车位置操作时,如图12至14中所示。换句话说,控制元件40包括中间铰链,使得当操作第一操作杆41时,控制元件40的第二部分72沿非操作方向枢转。
控制元件40的第一部分71具有用于在操作第一操作杆41时运动第二操作杆42的贴靠部71a(侧表面)。当需要线拉动操作时,骑车者沿第一操作平面或路线P1,在第一操作杆41的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运动平面)的横向方向将第一操作杆41从第一(不工作)位置推向第二(变速)位置。第一操作杆41的该运动使得控制元件40与其一起运动,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
第二操作杆42可枢转地安装到主枢转轴44上,以沿着第二操作平面或路线P2运动。第二操作平面P2与第一操作杆41的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运动平面)相交。当执行变速操作时,第二操作杆42和控制元件40绕着主枢转轴44的重合的枢转轴线枢转。当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处于不工作位置时,第二操作杆42位于第一操作杆41后面。
特别地,第二操作杆42主要包括可操作地联接到变速控制单元38的第一部分81和与第一部分81间隔开的第二部分82。铰链销83将第一和第二部分81和82可枢转地互连在一起以形成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2。在铰链销83上安装有作用偏向元件84,以便将第二部分82相对于第一部分81向前作用向不工作位置。该第一部分81与第二部分82之间的铰链允许第二部分82相对于第一部分81向后枢转,例如,当将第一操作杆41从不工作(非刹车)位置向刹车位置操作时,如图12至15中所示。换句话说,第二操作杆42包括铰链,使得当操作第一操作杆41时,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部分82沿非操作方向枢转。
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部分82相对于基座元件36可枢转地安装,以便绕着相对于车把接收区域A成角度的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2,从不工作位置朝车把接收区域A或车把16枢转,使得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部分82沿着非变速操作路线BP’运动,避免沿相对于车把接收区域A的横向方向与车把16干涉。因此,当沿着非变速(刹车)操作路线BP运动第一操作(刹车)杆41时,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部分82绕着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PA2枢转。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部分82沿着相对于参考平面RP成角度的非变速操作路线BP’运动,其中参考平面RP垂直于刹车杆枢转轴线BA,并且包括中心车把安装轴线B。第二操作杆42还可独立于第一操作(刹车)杆41地运动。因此,骑车者可沿着非变速操作路线BP’枢转第二操作杆42,同时将第一操作(刹车)杆41保持在不工作位置内,然后沿着第二操作平面或路线P2操作第二操作杆42。
第二操作杆42的第一部分81具有接触控制元件40的贴靠部71a的贴靠部81a(凸缘),使得当操作第一操作杆41时,第二操作杆42与第一操作杆41一起运动。因此,贴靠部71a和81a相对于彼此构造和布置成由第一操作杆41运动第二操作杆。第二操作杆42的第二部分82具有位于铰链相对端、用于绕着变速控制单元38的主枢转轴44运动第二操作杆42的手指接触部分。当需要线释放操作时,骑车者沿第二操作平面或路线P2,在第一操作杆41的非变速(刹车)操作平面或路线BP(运动平面)的横向方向将第二操作杆42的手指接触部分从第一(不工作)位置推向第二(变速)位置,以操作变速控制单元38。
在上述实施例中,变速控制单元38显示为缆线操作式变速控制单元,其仅仅是可与自行车控制装置12一起使用的变速控制单元的一个实例。换句话说,自行车控制装置12的变速控制单元不限于缆线式操作系统,而是其它类型的变速控制单元也可与这里描述和示出的自行车控制装置12一起使用。例如,变速控制单元38可由电动变速控制单元、或气动变速控制单元或液压变速控制单元替代。当为电动变速控制单元时,设置至少一对电气开关,用以响应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的选择性运动来执行加档(加速)和减档(减速)操作。当为气动变速控制单元或液压变速控制单元时,设置阀系统,用以响应于第一和第二操作杆41和42的选择性运动来执行加挡(加速)和减档(减速)操作。
术语的一般说明
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这里用来描述装置的部件、部分或零件的术语“构造”包括构造成或设计成实现所需功能的硬件和/或软件。在理解本发明的范围时,这里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派生词表示的是确定具有相关的特征、元件、部件、组群、集成和/或步骤,但是并不排斥具有其它不相关的特征、元件、部件、组群、集成和/或步骤。前述说明还可应用于具有类似含义的词,例如术语“包含”、“具有”及其派生词。同样,当单独使用术语“零件”、“片断”、“部分”、“构件”或“元件”时,其具有单个零件或多个零件的双重含义。如这里描述本发明所使用的,下列方向性术语“向前、向后、上方、向下、垂直、水平、下方和横向”以及任何其它类似的方向性术语指的是配备有本发明的自行车的那些方向。因此,用来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可解释为关于配备有本发明的自行车在正常行驶位置。最后,程度的术语,例如这里使用的“基本上”、“大约”和“大致”意味使得最终结果并不显著变化的修正项目的合理偏离量。
尽管只选择了所选实施例来示出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会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另外,前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自行车控制装置,包括:
基座元件,该基座元件包括车把安装结构,所述车把安装结构限定了具有中心车把安装轴线的车把接收区域;
变速控制单元,该变速控制单元安装到所述基座元件上;以及
操作杆,该操作杆相对于所述基座元件可枢转地安装,以绕着相对于所述车把接收区域成角度的非变速操作枢转轴线从不工作位置朝所述车把接收区域枢转,使得所述操作杆沿着避免在相对于所述车把接收区域的横向方向与车把干涉的非变速操作路线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杆可操作地联接到所述变速控制单元上,以便在所述操作杆绕着变速操作轴线沿变速操作路线枢转时操作所述变速控制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还包括
刹车杆,该刹车杆相对于所述基座元件绕着刹车杆枢转轴线可枢转地安装;并且
所述操作杆的所述非变速操作路线相对于参考平面成角度,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刹车杆枢转轴线,并且包含了所述中心车把安装轴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当从所述参考平面至所述操作杆测量时,所述操作杆的所述非变速操作路线所处的平面形成小于45度的角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杆可沿着所述非变速操作路线与所述刹车杆相独立地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变速控制单元包括收线元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杆相对于所述收线元件构造和布置成使所述操作杆执行所述收线元件的线释放操作。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杆的所述非变速操作路线布置成,当所述操作杆沿着所述操作杆的所述非变速操作路线从所述不工作位置朝所述车把接收区域运动时,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基座元件的所述参考平面的第一横向侧上;并且
所述操作杆的所述变速操作路线布置成,当所述操作杆沿着所述操作杆的所述变速操作路线从所述不工作位置运动时,所述操作杆位于所述基座元件的所述参考平面的与所述第一横向侧相对的第二横向侧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756712 | 2007-06-01 | ||
US11/756,712 US8739648B2 (en) | 2007-06-01 | 2007-06-01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4382A true CN101314382A (zh) | 2008-12-03 |
CN101314382B CN101314382B (zh) | 2010-09-29 |
Family
ID=39278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54843A Active CN101314382B (zh) | 2007-06-01 | 2008-02-05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39648B2 (zh) |
EP (1) | EP1997724B2 (zh) |
CN (1) | CN101314382B (zh) |
TW (1) | TWI380928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735A (zh) * | 2010-02-01 | 2011-08-0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用制动及变速操作装置 |
CN103448869A (zh) * | 2012-05-30 | 2013-12-1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TWI427016B (zh) * | 2010-12-15 | 2014-02-21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Bicycle variable speed handle |
CN107031776A (zh) * | 2015-12-02 | 2017-08-1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
CN108341015A (zh) * | 2016-12-23 | 2018-07-31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79718B2 (en) * | 2005-03-03 | 2010-08-24 | Sram, Llc | Bicycle shifter |
US8549955B2 (en) * | 2007-06-01 | 2013-10-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8393244B2 (en) * | 2007-08-06 | 2013-03-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EP2065298B1 (en) * | 2007-11-29 | 2011-09-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9132886B2 (en) * | 2009-10-07 | 2015-09-15 | Shimano Inc.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8511200B2 (en) * | 2009-12-09 | 2013-08-20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Speed control device for bicycle |
TW201200985A (en) * | 2009-12-28 | 2012-01-01 | Max Co Ltd |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assistive equipment |
US9365258B2 (en) | 2010-06-28 | 2016-06-14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EP2399814B1 (en) * | 2010-06-28 | 2015-06-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8869648B2 (en) | 2010-06-28 | 2014-10-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8667861B2 (en) * | 2011-04-26 | 2014-03-11 | Chang Hui Lin | Shifter |
US8752450B2 (en) | 2011-06-14 | 2014-06-17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operating device |
US10131406B2 (en) * | 2015-09-10 | 2018-11-20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US10259533B2 (en) * | 2017-03-06 | 2019-04-16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144958Y2 (zh) * | 1981-06-15 | 1986-12-17 | ||
KR900006092A (ko) † | 1988-10-26 | 1990-05-07 | 나까지마 미쯔루 | 수지조성물의 살포장치(撒布裝置) |
US5400675A (en) * | 1988-11-29 | 1995-03-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JPH0313297U (zh) * | 1989-06-26 | 1991-02-12 | ||
JPH0328093A (ja) * | 1989-06-26 | 1991-02-06 | Maeda Kogyo Kk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レバー装置 |
JP2523752Y2 (ja) * | 1990-03-26 | 1997-01-29 | マエダ工業株式会社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レバー装置 |
IT1245445B (it) * | 1991-03-11 | 1994-09-20 | Campagnolo Srl | Gruppo di comando del cambio e del freno per una bicicletta |
JP3283289B2 (ja) | 1992-04-16 | 2002-05-20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操作装置 |
IT1261550B (it) * | 1993-04-20 | 1996-05-23 | Antonio Romano | Dispositivo di comando del cambio di una bicicletta. |
US5768945A (en) * | 1996-02-14 | 1998-06-23 | Shimano, Inc. | Extension handle for a bicycle shifting device |
US6155132A (en) * | 1999-01-28 | 2000-12-05 | Shimano Inc. | Shifting unit for a bicycle |
US6389925B1 (en) * | 1999-02-16 | 2002-05-21 | Shimano Inc.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IT1320588B1 (it) * | 2000-08-08 | 2003-12-10 | Campagnolo Srl | Gruppo di comando cambio e freno per una bicicletta da corsa, conpulsante di controllo del modo di funzionamento di un display. |
ITTO20010555A1 (it) | 2001-06-08 | 2002-12-08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comando elettrico per un deragliatore motorizzato per biciclette. |
ITTO20011079A1 (it) * | 2001-11-16 | 2003-05-16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comando del cambio per una bicicletta avente un manubrio con estremita' diritte,, |
TW532361U (en) * | 2002-08-08 | 2003-05-11 | Ad Ii Engineering Inc | Derailleur operating apparatus for bicycle |
US7100471B2 (en) | 2003-02-20 | 2006-09-0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7194928B2 (en) * | 2003-05-30 | 2007-03-27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7228756B2 (en) | 2003-11-25 | 2007-06-12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7437969B2 (en) * | 2004-09-29 | 2008-10-2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20060207376A1 (en) † | 2005-03-03 | 2006-09-21 | Sram Corporation | Bicycle control apparatus |
US7802489B2 (en) | 2005-06-01 | 2010-09-2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TWM312495U (en) * | 2006-04-25 | 2007-05-21 | Ad Ii Engineering Inc | Gearshift operation apparatus for bicycle |
US7793565B2 (en) * | 2007-03-01 | 2010-09-14 | Sram, Llc | Reach adjustment for a handlebar-mounted lever assembly |
US8549955B2 (en) * | 2007-06-01 | 2013-10-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7665384B2 (en) * | 2007-06-01 | 2010-02-23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8695451B2 (en) * | 2007-11-07 | 2014-04-1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US8272293B2 (en) * | 2010-08-24 | 2012-09-25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2007
- 2007-06-01 US US11/756,712 patent/US8739648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1-15 TW TW096143241A patent/TWI380928B/zh active
-
2008
- 2008-01-25 EP EP08001438.4A patent/EP1997724B2/en active Active
- 2008-02-05 CN CN2008100054843A patent/CN101314382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39735A (zh) * | 2010-02-01 | 2011-08-03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用制动及变速操作装置 |
CN102139735B (zh) * | 2010-02-01 | 2013-04-10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用制动及变速操作装置 |
TWI427016B (zh) * | 2010-12-15 | 2014-02-21 | Tien Hsin Industries Co Ltd | Bicycle variable speed handle |
CN103448869A (zh) * | 2012-05-30 | 2013-12-18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CN103448869B (zh) * | 2012-05-30 | 2016-12-2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
CN107031776A (zh) * | 2015-12-02 | 2017-08-11 | 株式会社岛野 | 自行车操作装置和自行车座杆设备 |
US10766561B2 (en) | 2015-12-02 | 2020-09-08 | Shimano Inc. | Bicycle operating device and bicycle seatpost apparatus |
CN108341015A (zh) * | 2016-12-23 | 2018-07-31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的控制装置 |
US10532790B2 (en) | 2016-12-23 | 2020-01-14 | Campagnolo S.R.L. |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4382B (zh) | 2010-09-29 |
EP1997724B2 (en) | 2016-09-21 |
TWI380928B (zh) | 2013-01-01 |
TW200902375A (en) | 2009-01-16 |
EP1997724A2 (en) | 2008-12-03 |
EP1997724B1 (en) | 2012-07-18 |
US8739648B2 (en) | 2014-06-03 |
EP1997724A3 (en) | 2009-07-15 |
US20080295638A1 (en) | 2008-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14382B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US7665384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CN101332855B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US8549955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CN101332858B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US8695451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CN101332856B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CN101332857B (zh) | 自行车控制装置 | |
US7228756B2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
US20110079103A1 (en)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
EP2065298B1 (en) | Bicycle control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