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0716B - Protection for direct link setup (d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Google Patents

Protection for direct link setup (d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0716B
TWI380716B TW097146514A TW97146514A TWI380716B TW I380716 B TWI380716 B TW I380716B TW 097146514 A TW097146514 A TW 097146514A TW 97146514 A TW97146514 A TW 97146514A TW I380716 B TWI380716 B TW I380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ts
station
dls
cts
fra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6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39831A (en
Inventor
Shraven Surineni
Sanjiv Nanda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39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39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0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071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Description

138071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之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無線通訊,且更特定而言 係關於促進台之間的無競爭通訊。 本申請案主張名為"Protection for direct link setup (D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且於 2007年 11月28曰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0/990,904號的優 先權益,該案為了所有目的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 中。 【先前技術】 無線區域網路(WLAN)通常由台(STA)之一群組組成,該 等台(STA)經由存取點(AP)在其自身與網路之間傳遞資 訊。該等台及通常連接至有線網路之存取點通常稱為基本 服務集(BSS)。 在WLAN中,AP通常充當分布之中心。在傳統WLAN 中,STA通常並不被允許直接彼此通訊,且必須依靠AP用 於在STA之間遞送訊框β然而,具有Q〇S設施之STA (QSTA)可藉由使用稱為直接鏈結設定(DLS)之物設定資料 傳送而直接向另一 STA傳輸訊框。
當一 QSTA(例如,STA1)向具有QoS設施之AP (QAP)發送 DLS請求訊框時,建立DLS鏈結。此請求包括STA1之能力 及第二QSTA(例如,STA2)之位址,使用該位址請求DLS設 定。若在BSS中允許DLS,則QAP將此資訊轉遞至所要接 受者STA2 »若STA2接受此DLS連接,則其向QAP發送DLS 136260.doc 1380716 回應訊框,QAP將向STA1轉遞該DLS回應訊框。在此初始 設定之後,STA1與STA2將能夠直接交換訊框。 若對建立DSL鏈結之兩個STA隱藏之第三STA (STA4)存在 於BSS中,則不知曉DLS鏈結之隱藏STA可能啟動其自己 的傳輸從而引起衝突。因此,需要一種用於保護DLS訊框 免受與自隱藏台傳輸之訊框之衝突的技術。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 台之間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方法。該方法通常 包括:藉由第一台發送一指向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存 取點的準備發送(RTS)訊框;接收一回應於RTS而發送之自 AP發送的清除發送(CTS)訊框,其中RTS及CTS訊框中之至 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欄位經設定以適 應在DLS連接上自第一台至BSS中之第二台的預期資料訊 框傳輸;及在DLS連接上藉由第一台直接與第二台交換資 料訊框。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 台之間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方法。該方法通常 包括:藉由基本服務集(BSS)内之第一台發送一至自身的 清除發送(CTS)(至自身之CTS)訊框,該至自身之CTS具有 一設定為第一台之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的接受者位 址;向BSS内之第二台發送一請求發送(RTS)訊框;及在 DLS連接上藉由第一台直接與第二台交換資料訊框。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 136260.doc 1380716 台之間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方法。該方法通常 包括:自基本服務集(BSS)内之第一台接收一準備發送 (RTS)訊框;判定RTS訊框之接受者位址是否與所儲存之傳 輸機會(TXOP)保留器位址匹配,且若為如此,則向第一台 發送清除發送(CTS)訊框且在DLS連接上直接自第一台接 收資料訊框。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 台之間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方法。該方法通常 包括:藉由第一台設定與HCCA存取點(AP)之上行鏈結傳 輸規範(TSPEC);藉由第一台接收來自HCCA AP之一針對 資料的輪詢;及藉由第一台以一確認(ACK)回應該接收到 的輪詢。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 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 於藉由第一台發送一指向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存取點 之準備發送(RTS)訊框的邏輯;用於接收回應於RTS而發送 之自AP發送之清除發送(CTS)訊框的邏輯,其中RTS及CTS 訊框中之至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攔位 經設定以適應在DLS連接上自第一台至BSS中之第二台的 預期資料訊框傳輸;用於在DLS連接上藉由第一台直接與 第二台交換資料訊框之邏輯。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保護資料鏈 結設定傳輸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於藉由基本服務 集(BSS)内之第一台發送一至自身之清除發送(CTS)(至自 136260.doc 1380716 身之CTS)訊框的邏輯,該至自身之CTS具有一設定為第一 台之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的接受者位址;用於向BSS 内之第二台發送一請求發送(RTS)訊框之邏輯;及用於在 DLS連接上藉由第一台直接與第二台交換資料訊框的邏 輯。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 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 於自基本服務集(BSS)内之第一台接收一準備發送(RTS)訊 框之邏輯;及用於判定RTS訊框之接受者位址是否與所儲 存之傳輸機會(TXOP)保留器位址匹配,且若為如此則向第 一台發送清除發送(CTS)訊框且在DLS連接上直接自第一 台接收資料訊框的邏輯。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建立資料鏈 結設定(DLS)連接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於藉由第 一台設定與HCCA存取點(AP)之上行鏈結傳輸規範(TSPEC) 之邏輯;用於藉由第一台接收來自HCCA AP之一針對資料 的輪詢之邏輯;及用於藉由第一台以一確認(ACK)回應該 接收到的輪詢之邏輯。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 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 於藉由第一台發送一指向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存取點 之準備發送(RTS)訊框的構件;用於接收回應於RTS而發送 之自AP發送之清除發送(CTS)訊框的構件,其中RTS及CTS 訊框中之至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欄位 136260.doc 1380716 經設定以適應在DLS連接上自第一台至BSS中之第二台的 預期資料訊框傳輸;及用於在DLS連接上藉由第一台直接 與第二台交換資料訊框之構件。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保護資料鏈 結設定傳輸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於藉由基本服務 集(BSS)内之第一台發送一至自身之清除發送(CTS)(至自 身之CTS)訊樞的構件,該至自身之CTS具有一設定為第一 台之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的接受者位址;用於向BSS 内之第二台發送一請求發送(RTS)訊框之構件;及用於在 DLS連接上藉由第一台直接與第二台交換資料訊框的構 件。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 立直接鏈結没定(DLS)連接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 於自基本服務集(BSS)内之第一台接收一準備發送(RTS)訊 框之構件;及用於判定RTS訊框之接受者位址是否與所儲 存之傳輸機會(TXOP)保留器位址匹配,且若為如此則向第 一台發送清除發送(CTS)訊框且在DLS連接上直接自第一 台接收資料訊框的構件。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建立資料鏈 結設定(DLS)連接之裝置。該裝置通常包括:用於藉由第 一台設定與HCCA存取點(AP)之上行鏈結傳輸規範(TSPEC) 之構件;用於藉由第一台接收來自HCCA AP之一針對資料 之輪詢的構件;及用於藉由第一台以一確認(ACK)回應該 接收到之輪詢的構件。 136260.doc -10- 1380716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一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 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 式產品包含一上面儲存有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 係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的。該等指令通常包括:用 於藉由第一台發送一指向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存取點 之準備發送(RTS)訊框的指令;用於接收回應於RTS而發送 • 之自AP發送之清除發送(CTS)訊框的指令,其中RTS及CTS 訊框中之至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攔位 • 經設定以適應在DLS連接上之自第一台至Bss中之第二台 的預期資料訊框傳輸;及用於在DLS連接上之藉由第一台 直接與第二台交換資料訊框的指令。 某些實施例提供-種用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保護資料 鍵結設定傳輸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含一上 面儲存有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係藉由一或多個 處理器可執行的。該裝置通常包括:用於藉由基本服務集 (BSS)内之第-台發送—至自身之清除發送(cts)(至自身 籲之cts)訊框的指令,該至自身之CTS具有—設定為第一台 之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的接受者位址;用於向咖内 • 之第二台發送一請求發送(RTS)訊框之指令;及用於在 . DLS連接上藉由第―台直接與第:台交換資料訊框的指 令。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一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 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 式產叩包含一上面儲存有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 136260.doc -11- 1380716 係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的。該裝置通常包括:用於 自基本服務集(BSS)内之第一台接收一準備發送(RTS)訊框 之指令;用於判定RTS訊框之接受者位址是否與所儲存之 傳輸機會(TX.OP)保留器位址匹配,且若為如此,則向第一 台發送清除發送(CTS)訊框,且在DLS連接上直接自第一 台接收資料訊框的指令。 某些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建立資料 鏈結設定(DLS)連接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產品包 含一上面儲存有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係藉由一 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的。該裝置通常包括:用於藉由第一 台設定與HCCA存取點(AP)之上行鏈結傳輸規範(TSPEC)之 指令;用於藉由第一台接收來自HCCA AP之一針對資料之 輪詢的指令;及用於藉由第一台以一確認(ACK)回應該接 收到之輪詢的指令。 【實施方式】 為了可詳細地理解本發明之以上所敍述特徵所採取之方 式,可參考實施例而進行以上簡要地概述之較特定描述, 該等實施例中之一些在隨附圖式中得以說明。然而,應注 意’隨附圖式僅說明本發明之某些典型實施例,且因此不 應被視為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因為描述可能承認其他同樣 有效之實施例。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提供用於在無線區域網路(wlan) 中於台之間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接之技術及裝置。 DLS連接可以有助於避免與隱藏台之衝突之方式而建立。 136260.doc 12 1380716 詞語••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實例、例子或說 明"。本文中描述為"例示性"之任何實施例未必解釋為優 於其他實施例而為較佳或有利的。又如本文中所使用,術 語•'舊版台”通常指代支援802.1 In或IEEE 802.11標準之較 早版本的無線網路節點。 本文中描述之技術可結合各種無線技術來使用,諸如, 分碼多重存取(CDMA)、正交分頻多工(OFDM)、分時多重 存取(TDMA)等。多個使用者終端機可(1)針對CDMA,經 由不同正交代碼頻道,(2)針對TDMA,經由不同時槽,或 (3)針對OFDM,經由不同次頻帶來同時傳輸/接收資料。 CDMA 系統可實施 IS-2000、IS-95、IS-856、寬頻 CDMA(W-CDMA)或一些其他標準。OFDM系統可實施 IEEE 802.11或一些其他標準。TDMA系統可實施GSM4>-些其他標準。此等各種標準在此項技術中為已知的。 例示性WLAN系統 圖1展示具有存取點及使用者終端機或台(STA)之多重存 取WLAN系統100。為了簡單起見,在圖1中僅展示一存取 點11 0。存取點(AP)通常為一與使用者終端機通訊之固定 台,且亦可稱為基地台或某一其他術語。使用者終端機可 為固定或行動的,且亦可稱為行動台、台(STA)、用戶 端、無線器件或某一其他術語。使用者终端機或STA可為 無線器件,諸如,蜂巢式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掌 上型器件、無線數據機、膝上型電腦、個人電腦或能夠進 行無線通訊的任何其他類型之器件。 136260.doc -13- 1380716 存取點11G可在任-給定時刻於下行鍵結及上行鍵結上 與-或多個使用者終端機120通訊。下行鏈結(亦即,:向 鏈結)為自存取點至使用者終端機之通訊鏈結且上行鏈 結(亦即,反向鏈結)為自使用者終端機至存取點的通訊鍵 結。使用者终端機亦可與另一使用者终端機點對點通訊。 系統控制器13G㈣至存取點,賴供對存取點之協調及 控制。
對於某些實施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2〇中之一或多者 可能能夠經由分域多重存取(SDMA)來通訊。對於某些實 施例而言,使用者終端機120中之一或多者可能不支援 SDMA。因此,對於包括支援8〇1^八之使用者終端機12〇與 不支援SDMA之使用者終端機丨2〇的組合之此等實施例而 言,AP 110可經組態以與SDMA及非SDMA使用者終端機 兩者通訊。
系統100可利用一或多個傳輸天線及一或多個接收天線 以用於下行鏈結及上行鏈結上的資料傳輸。存取點110可 裝備有數目Nap個(一或多個)天線’且表示下行鏈結傳輸 之多輸入(MI)及上行鏈結傳輸的多輸出(M〇)。所選使用者 終端機120之集合Nu共同表示下行鏈結傳輸之多輸出及上 行鍵結傳輸的多輸入《對於純SDMA而言,若Nu個使用者 終端機之資料符號流並未藉由某一手段以代碼、頻率或時 間多工’則需要使Nap>Nu2l。若資料符號流可使用不同 代碼頻道(在CDMA情況下)、次頻帶之不相交集合(在 OFDM情況下)等來多工,則nu可大於Nap。每一所選使用 136260.doc -14- 1380716 者終端機向存取點傳輸使用者特定資料及/或自存取點接 收使用者特定資料。一般而言,每一所選使用者終端機可 裝備有一或多個天線(亦即,NutSl)。Nu個所選使用者終 端機可具有相同或不同數目個天線。 系統1 00可為分時雙工(TDD)系統或分頻雙工(FDD)系 統。對於TDD系統而言,下行鏈結及上行鏈結共用同一頻 帶。對於FDD系統而言’下行鏈結及上行鏈結使用不同頻 帶。系統100亦可利用單載波或多載波以用於傳輸。每一 使甩者終端機可裝備有單一天線(例如,為了控制成本)或 多個天線(例如,在可支援額外成本之情況下)。 圖2展示存取點11〇及兩個使用者終端機i2〇rn及丨2〇x之實 例方塊圖。雖然展示ΜΙΜΟ組態,但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 亦應用至使用單一傳輸接收天線對的器件。 說明地’存取點110裝備有Nap個天線224a至224ap。使 用者終端機120m裝備有Nut,m個天線252ma至252mu,且使 用者終端機120x裝備有Nut,x個天線252xa至252xu。存取 點110為下行鏈結之傳輸實體及上行鏈結的接收實體。每 一使用者終端機120為上行鏈結之傳輸實體及下行鏈結的 接收實體。如本文中所使用,"傳輸實體"為能夠經由無線 頻道傳輸資料之獨立操作的裝置或器件,且"接收實體,,為 旎夠經由無線頻道接收資料之獨立操作的裝置或器件。在 以下描述中’下標"dn"表示下行鍵結,且下標"up"表示上 行鏈結,Νιιρ個使用者終端機經選擇以用於上行鏈結上的 同時傳輸,Ndn個使用者終端機經選擇以用於下行鏈結上 136260.doc
A 1380716 之同時傳輸’ Nup可能或可能不等於Ndn,且Nup及Ndn可 為靜態值’或可針對每一排程間隔而改變。波束操控 (beam-steering)或某一其他空間處理技術可用於存取點及 使用者終端機處。 在上行鏈結上,於經選擇以用於上行鏈結傳輸之每一使 . 用者終端機120處,TX資料處理器288接收來自資料源286 - 之訊務資料及來自控制器280的控制資料。TX資料處理器 288基於與經選擇以用於使用者終端機之速率相關聯之編 φ 碼及調變方案來處理(例如,編碼、交錯及調變)使用者終 端機的訊務資料{dup,m},且提供資料符號流{sup m}。τχ 二間處理器290對資料符號流(SUp,m}執行空間處理,且提 供Nut,m個傳輸符號流用於Nut,m個天線。每一傳輸器單元 (TMTR) 254接收並處理(例如,轉換為類比、放大、濾波及 升頻轉換)個別傳輸符號流以產生上行鏈結信號。Nut,nH@ 傳輸器單元254提供Nut,m個上行鏈結信號,以自 天線252傳輸至存取點ιι〇β •數目Nup個使用者終端機可經排程以用於上行鏈結上之 同時傳輸。此等使用者終端機中之每一者對其資料符號流 .執行空間處理,且在上行鏈結上向存取點傳輸其傳輸符號 流的集合。 在存取點110處,Nap個天線224a至224ap自所有Nup個使 用者終端機接收在上行鏈結上傳輸之上行鏈結信號。每一 天線224將接收到之信號提供至個別接收器單元(RcVR) 2U。每一接收器單元222執行與藉由傳輸器單元254執行 136260.doc 1380716 之處理互補的處理,且提供接收到的符號流。RX空間處 理器240對自Nap個接收器單元222接收到之Nap個符號流 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且提供Nup個恢復之上行鏈結資料 4號流》接收器空間處理係根據頻道相關矩陣反轉 (CCMI)、最小均方誤差(MMSE)、連續干擾消除(SIC)或某 一其他技術來執行。每一所恢復之上行鏈結資料符號流 {sup,m}為對藉由個別使用者終端機傳輸之資料符號流 {sup’m}的估計》RX資料處理器242根據用於每一所恢復上 行鏈結資料符號流{Sup,m丨之速率處理(例如,解調變、解 交錯及解碼)彼流以獲得經解碼資料。每一使用者終端機 之經解碼資料可提供至資料儲集器244用於儲存及/或提 供至控制器230用於進一步處理。 在下行鏈結上,於存取點110處,τχ資料處理器21〇接 收來自資料源208之用於經排程以用於下行鏈結傳輸之論 個使用者終端機之訊務資料,來自控制器23()之控制資料 及(可能地)來自排程器234之其他資料。可在不同輸送頻道 上發送各種類型之資料。TX資料處理器21〇基於經選擇以 用於每-使用者終端機之速率來處理(例如,編碼、交錯 及調變)彼使用者終端機的訊務資料。τχ資料處理器提 供Ndn個下行鏈結資料符號流用於购個使用者終端機。 TX空間處理器220對Ndn個下行鏈結資料符號流執行空間 處理,且提供Nap個傳輸符號流用於一個天線。每;輸 器單元(TMTR) 222接收並處理個別傳輸符號流以產生下行 键結信號。Nap個傳輸器單元222提供_個下行鍵— I36260.doc •17- 1380716 號,以自Nap個天線224傳輸至使用者終端機。 在每一使用者終端機120處,Nut,m個天線252自存取點 110接收Nap個下行鏈結信號。每一接收器單元(RCVR) 254 處理自相關聯天線252接收到之信號,且提供接收到之符 號流。RX空間處理器260對自Nut,m個接收器單元254接收 到之Nut,m個符號流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且提供所恢復 的下行鏈結資料符號流{sdn,m}用於使用者終端機。接收 器空間處理根據CCMI、MMSE或某一其他技術來執行。 RX資料處理器270處理(例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所 恢復之下行鏈結資料符號流以獲得用於使用者終端機的經 解碼資料。 在每一使用者終端機120處,Nut,m個天線252自存取點 110接收Nap個下行鏈結信號。每一接收器單元(RCVR) 254 處理自相關聯天線252接收到之信號,且提供接收到之符 號流。RX空間處理器260對自Nut,m個接收器單元254接收 到之Nut,m個符號流執行接收器空間處理,且提供所恢復 的下行鏈結資料符號流{sdn,m}用於使用者終端機。接收 器空間處理根據CCMI、MMSE或某一其他技術來執行。 RX資料處理器270處理(例如,解調變、解交錯及解碼)所 恢復之下行鏈結資料符號流以獲得用於使用者終端機的經 解碼資料。 圖3說明可用於無線器件302中之各種組件,該無線器件 302可用於系統100内。無線器件302為可經組態以實施本 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方法之器件的實例。無線器件302可為 136260.doc •18- 存取點110或使用者終端機12〇。 無線器件302可包括一控制無線器件3〇2之操作的處理器 304。處理器3 (Μ亦可稱為中央處理單元(cpu)。可包括唯 讀記憶體(ROM)及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兩者之記憶體 向處理器304提供指令及資料。記憶體3〇6之部分亦可包括 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處理器3〇4通常基於 儲存於記憶體306内之程式指令來執行邏輯及算術運算。 s己憶體306中之指令可為可執行的以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 方法。 無線器件302亦可包括一外殼3〇8,該外殼308可包括一 傳輸器310及一接收器312以允許在無線器件3〇2與遠端位 置之間傳輸及接收資料》傳輸器310及接收器312可組合為 收發器314。複數個傳輸天線3 16可附接至外殼3〇8且電耗 接至收發器314。無線器件302亦可包括(未圖示)多個傳輸 器、多個接收器及多個收發器。 無線器件302亦可包括一可經使用以致力於偵測並量化 由收發器3 14接收之信號位準的信號偵測器3丨8 ^該信號偵 測器3 1 8可偵測諸如總能量、每符號每次載波之能量、功 率譜密度及其他信號的信號《無線器件3〇2亦可包括一數 位信號處理器(DSP)32〇以在處理信號中使用。 可藉由匯流排系統322將無線器件302之各種組件耦接在 一起’除資料匯流排外’匯流排系統322可包括功率匯流 排、控制信號匯流排及狀態信號匯流排。 直接鏈結設定(DLS)傳輸之例示性保護 I36260.doc -19- 1380716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允許以可有助於避免與來自其他台 之傳輸的衝突之方式在台之間建立直接鏈結設定(DLS)連 接。如以下將描述的,DLS連接可"受到保護"在於,DLS 連接可使用如下機制來建立:該等機制允許潛在隱藏之台 變得知曉DLS連接且調整其網路配置向量(NAV)設定,使 得其將不在媒體上傳輸直至DLS傳輸完成為止。 為了促進理解,以下實例說明用於在兩個台(STA1與 STA2)之間建立受保護DLS連接之各種技術。然而,熟習 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技術可經擴展(且在某一狀況下經重 複)以在一台與不同DLS對等台之間及/或在多對台之間建 立獨立受保護DSL連接。 使用準備發送(RTS)/清除發送(CTS)之例示性保護 對於某些實施例而言,請求發送(RTS)及清除發送(CTS) 交握協定之經修改形式可用以在台之間建立受保護的DLS 連接。舉例而言,起始STA可發送RTS訊框,但將源位址 設定為對等STA(待建立與其之DLS連接)之媒體存取控制 (MAC)位址或其DLS對等物之位址。 圖4說明用於建立受保護DLS連接之實例操作,其中第 一台(在此實例中為STA1)藉由發送此RTS訊框而起始DLS 會話。STA1在傳輸位址欄位(TA)中包括其目標DLS對等物 (在此實例中,STA2)的媒體存取控制(MAC)位址,而非包 括其自己之MAC位址。 可參看圖5理解圖4之操作,圖5說明訊框之相應交換。 類似參考數字在圖5中用以識別對應於展示於圖4中之操作 136260.doc •20- 1380716 的訊框。圖5亦說明表示BSS中應聽到由STAl、STA2及AP 傳輸之訊框,且相應地行動(例如,如以下將描述的,更 新NAV設定及/或儲存傳輸機會保留器位址)之所有其他台 之額外台(STA-N)。圖7、圖9及圖11服務於類似目的,分 別說明對應於圖6、圖8及圖10的訊框。 操作在402處以第一台STA1發送指向AP之RTS訊框而開 始。此RTS之源位址經設定為第一台STA1之DLS對等物 STA2的MAC位址。
在404處,回應於RTS,AP傳輸CTS訊框,其中STA2作 為目的地位址(複製自RTS之源位址)。系統中之所有台應 至少已偵測到藉由AP傳輸之CTS。
在406處,此RTS/CTS組合設定BSS中之所有STA處的網 路配置向量(NAV)。在步驟408處,STA1及STA2現可直接 交換封包,且此等DLS傳輸將受到保護。換言之,由於 BSS中之所有STA能夠聽到AP,所以所有STA將相應地設 定其NAV值。為了保護預期之DLS資料交換,RTS及CTS訊 框之持續時間欄位可經設定以適應傳輸至其DLS對等物中 之全部的待決訊框及其回應所預期之時間,且可包括餘 裕,例如如設計所要求。 圖6說明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用於使用與AP之RTS/CTS交 換來保護DLS傳輸的替代實例操作600。對於某些實施例 而言,為了執行此等操作,QSTA可經組態以儲存傳輸機 會(TXOP)保留器之MAC位址,且使所儲存之TXOP MAC位 址與傳入封包之傳輸位址匹配。請注意,通常,TXOP為 136260.doc -21 - 一台可發送儘可能多之訊框的有限時間間隔(只要傳輸之 持續時間並未延伸超出TXOP的最大持續時間)^若訊框過 大而不能在單一 TXOP中進行傳輸,則可將訊框分段為較 小訊框且在多個TXOP中傳輸。 操作再次假設,STA1起始建立與STA2之DLS連接。可 參看圖7理解圖6之操作,圖7說明訊框之相應交換。類似 參考數字在圖7中用以識別對應於展示於圖6中之操作的訊 框0 在步驟602處,STA1發送指向AP之RTS。此RTS中之持 續時間欄位經設定以覆蓋傳輸至其DLS對等物中之全部的 待決訊框及其回應所需要的時間(如設計所要求,該時間 可包括餘裕)。在此狀況下,RTS之源位址可設定為STA1 之MAC位址。 在步驟604處,AP向STA1發送CTS。由於BSS中之所有 STA應聽到CTS,所以所有STA應相應地設定其NAV。此 外,STA可保存TXOP保留器MAC位址,其為RTS之TA位 址或CTS訊框的RA位址(在此實例中,STA1)。 在步驟606處,STA1向其DLS台清單中之第一台(例如, STA2)傳輸RTS。在步驟608處,當STA2接收到RTS訊框 時,規定之接受者STA2將檢查RTS訊框中之TA攔位中的 MAC位址,並比較該MAC位址與所保存之TXOP保留器位 址(其為STA1之MAC位址)。若RTS TA位址與所保存之 TXOP保留器位址並不匹配,貝ij STA2可簡單地並不回應 RTS。 136260.doc •22· 1380716 另一方面,若RTS ΤΑ位址與所保存之TXOP保留器位址 匹配,貝J STA2將以CTS回應RTS。STA2可在短訊框間間隔 (SIFS)時間之後發送CTS訊框而不考慮其NAV且不重設其 NAV。請注意,一般而言,短訊框間間隔(SIFS)為資料訊 框與其確認之間的小間隙。 在步驟610處,STA1將在RTS/CTS之後向STA2傳輸待發 送之任何資料訊框。假設其他台基於RTS及/或CTS訊框中 之持續時間欄位值而更新其NAV設定,則應保護此等資料 訊框之傳輸。自RTS/CTS接收之諸如音響(sounding)或速 率反饋之資訊亦可用以調整後續資料封包交換的傳輸。 若STA1在其DLS清單中具有其他台,則在612處,可針 對DLS台清單中之其他STA重複操作606至610。 使用至自身之CTS的例示性技術 圖8說明根據某些實施例之用於使用"至自身之CTS”來保 護DLS傳輸之實例操作800,其中台發送一將其自己之 MAC位址規定為接受者位址的CTS訊框。如同展示於圖8 中之操作,當QSTA能夠儲存TXOP保留器之MAC位址且能 夠使TXOP保留器之MAC位址與傳入封包的傳輸位址匹配 時,在某些實施例中可使用此等操作。 操作再次假設,STA1起始建立與STA2之DLS連接。可 參看圖9理解圖8之操作,圖9說明訊框之相應交換。類似 參考數字在圖9中用以識別對應於展示於圖8中之操作的訊 框。 在步驟802處,STA1發送至自身之CTS作為第一訊框以 136260.doc -23 - 起始DLS交易。至自身之CTS中之持續時間欄位可經設定 以覆蓋傳輸待決訊框及其回應所需要的時間。作為回應, BSS中之聽到至自身之CTS的所有STA可更新其NAV,並保 存係至自身之CTS中之RA位址的TXOP保留器位址。 在步驟804處,STA1向其DLS台清單中之第一台(在此實 例中,STA2)傳輸RTS。 在步驟806處,當STA2接收到RTS訊框時,規定之接受 者STA2將檢查RTS訊框中之TA襴位中的MAC位址,並比 較該MAC位址與所保存之TXOP保留器位址(其為STA1之 MAC位址)。若TA位址與所保存之TXOP保留器位址並不匹 配,則STA可簡單地並不回應RTS。另一方面,若TA位址 的確與所保存之TXOP保留器位址匹配,則STA2可在SIFS 時間之後以CTS作出回應而不考慮其NAV且並不重設其 NAV。 在步驟808處,STA1將在RTS/CTS之後向STA2傳輸待發 送之任何資枓訊框。假設其他台基於RTS及/或CTS訊框中 之持續時間爛位值而更新其NAV設定,則應保護此等資料 訊框之傳輸。如上所註釋,自RTS/CTS接收到之諸如音響 或速率反饋之資訊可用於以下資料封包交換中。在810 處,可針對STA1之DLS台清單中之所有STA重複操作804 至 808。 DI^S訊框在HCCA中的例示性保護 某些802.11標準規定混合協調功能(HCF)。在HCF内,存 在類似於在較早802.1 1 MAC標準中界定之方法之兩種頻道 136260.doc -24· 1380716 存取方法:HCF控制之頻道存取(HCCA)及增強型分散式頻 道存取(EDCA),其允許向訊務指派不同訊務分類(TC)。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可用以在HCCA應用中保護DLS訊 框。 圖10說明根據某些實施例之在HCF控制之頻道存取中保 護DLS訊框的實例操作1000。 操作假設AP為HCCA AP,且再次假設STA1起始建立與 STA2的DLS連接。可參看圖11理解圖10之操作,圖11說明 訊框之相應交換。類似參考數字在圖11中用以識別對應於 展示於圖10尹之操作的訊框。 在步驟1002處,STA1設定與HCCA AP之上行鏈結傳輸 規範(TSPEC)。 在步驟1004處,HCCA AP針對資料而輪詢STA1。此可 藉由發送無競爭輪詢(CF輪詢)而完成,且TXOP持續時間 將設定為滿足流量要求所需要的持續時間。 在步驟1006處,STA1以確認(ACK或CF-ACK)來回應CF 輪詢。CF輪詢及ACK將具有經設計以設定BSS中之所有 STA處之NAV從而適應DLS資料訊框的持續時間值。 在步驟100 8處,STA1向其DLS對等物傳輸待決資料訊 框。在步驟1010處,DLS鏈結之另一末端上之STA可聚集 其資料訊框與回應,且/或其可設定與HCCA AP之類似 TSPEC(如在以上操作1〇〇2至1〇〇8中)。 以上所描述之方法之各種操作可藉由對應於在圖中所說 明之構件附加功能區塊的各種硬體及/或軟體組件及/或模 136260.doc -25- 1380716 組來執行。通常,在存在具有相應對等之構件附加功能圖 之圖中所說明的方法之情況了,操作區塊對應於具有類似 編號之構件附加功能區塊。舉例而言,說明於圖4、圖6、 圖8及圖10中之操作400、600、8〇〇及_對應於說明於圖 4A、圖6A、圖8A及圖1〇Α中的構件附加功能區塊4〇〇A、 - 600A、800A及 1000A。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判定"涵蓋廣泛多種動作。舉例 而言,"判定"可包括推算、計算、處理、導出、調查、查 • 找(例如,在表、資料庫或另一資料結構中查找)、確認及 其類似者。又,"判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資訊)、存 取(例如,存取記憶體中的資料)及其類似者。又,"判定" 可包括解析、選擇、選定、建立及其類似者。 。可使用多種不同技藝及技術中之任—者來表示資訊及信 號。舉例而言,f穿以上描述可能引用之資料、指令、命 令、資訊、信號及其類似者可藉由電壓、電流、電磁波、 磁場或粒子、光場或粒子或其任一組合來表示。 • 結合本發明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及電路可 由以下各物來實施或執行: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 . (/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信 . 號(FPGA)或其他可程式化邏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 輯二離散硬體組件或其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述之功能的 、、且σ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中,處 姦可為任何市售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 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一DSp與一微 136260.doc •26- 1380716 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 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組態 結合本發明描述之方法或,,當曾、土 > ^ 次决算法之步驟可直接具體化於 硬體中、藉由處理器執行之軟體模組中或兩者的組合中。 軟體模組可駐留於在此箱姑你 越士 &此項技財已知之任何形式的儲存媒 體中。可使用之儲存媒體 — 、 二實例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 (讀)、唯讀記憶體(R〇M)、快間記憶體、Ep議記作
體、瓣R⑽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式磁碟、CD· 龐等。軟體模組可包含單-指令或許多指令,且可在若 干不同崎段上、不同程式中及跨越多個儲存媒體而分散。 儲存媒體可輕接至處理器,使得處理器可自儲存媒體讀取 資訊,且向儲存媒體寫入資訊。在替代例中,儲存媒體可 與處理器成一體式。
結合一 DSP核心之一或 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包含用於達成所描述方法之一或多 個步驟或動作。方法步驟及/或動作可在不背離申請專利 範圍的範’之情況下彼此互換。換言之,除非規定步驟或 動作之特定次序’否則可在不背離中請專利範圍的範脅之 情況下修改待定步驟及/或動作之次序及/或使用。 所描述之功能可以硬體H勒體或其任一組合來實 施。右Μ軟體來實施,則功能可在電腦可讀媒體上儲存為 或多個私令。儲存媒體可為可由電腦存取之任何可用媒 體。以實例說明且並非限制,政匕等電腦可讀媒體可包含 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件、 磁碟儲存器件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或可用以載運或儲存 136260.doc •27· 1380716 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藉由電腦存取的 任何其他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磁碟及光碟包括壓縮光 碟_、雷射光碟、光學碟片、數位化通用光碟(卿)、 軟磁碟及Blu-ray®光碟,其中磁碟通常磁性地再生資料, 而光碟使用雷射光學地再生資料。 • 亦可經由傳輸媒體傳輸軟體或指令。舉例而言,若使用 • @軸電繞、光纖電鏡、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諸如 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而自網站、飼服器或其他
• $端源傳輸軟體’則同轴電欖、光纖電纜、雙絞線、DSL 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及微波之無線技術包括於傳輸媒體之 定義中。 另外,應瞭解,用於執行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及技術之模 組及/或其他適當構件可由使用者終端機及/或基地台而下 載及/或另外獲得(如適用)。舉例而言,此器件可麵接至祠 服器以促進用於執行本文中描述之方法的構件之傳送。或 者本文中描述之各種方法可經由儲存構件(例如, M ROM、諸如壓縮光碟(CD)或軟磁碟的物理儲存媒 體等)來提供,使得使用者終端機及/或基地台可在麵接或 提供健存構件至器件之後即獲得各種方法。此外,可利用 用於向器件提供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及技術的任何其他合適 技術。 應理解’ ^請專利範圍並不限於以上說明之精確組態及 組件。可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的範疇之情況下進行以上 描述之方法及裝置之排列、操作及細節方面的各種修改、 I36260.doc -28- 改變及變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實例無線區域網路 (WLAN)。 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一存取點(AP)及兩 個台的方塊圖。 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可用於無線器件中 的各種組件。 圖4為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用於在台之間建立直 接鏈結設定(DLS)的實例操作之流程圖。 圖4 A說明能夠執行展示於圖*中之操作之實例組件。 圖5說明對應於展示於圖4中之操作之實例訊息交換。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用於在台之間建立直 接鏈結設定(DLS)的實例操作之流程圖。 圖6 A說明此夠執行展示於圖6中之操作之實例組件。 圖7說明對應於展示於圖6中之操作之實例訊息交換。 圖8為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用於在台之間建立直 接鏈結設定(DLS)的實例操作之流程圖。 圖8 A說明能夠執行展示於圖8中之操作之實例組件。 圖9說明對應於展示於圖8中之操作之實例訊息交換。 圖10為根據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之用於在台之間建立直 接鍵結設定(DLS)的實例操作之流程圖。 圖10 A說明能夠執行展示於圖1 〇中之操作之實例組件。 圖11說明對應於展示於圖丨〇中之操作之實例訊息交換。 136260.doc -29· 1380716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多重存取WLAN系統 110 存取點 120 使用者終端機 120m 使用者終端機 120x 使用者終端機 130 系統控制器 208 資料源
210 TX資料處理器 220 TX空間處理器 222 接收器單元(RCVR)/傳輸器單元(TMTR) 224a 天線 224ap 天線 230 控制器 234 排程器 240 RX空間處理器
242 RX資料處理器 244 資料儲集器 252ma 天線 252mu 天線 2 5 2 X a 天線 252xu 天線 254 傳輸器單元(TMTR)/接收器單元(RCVR) 260 RX空間處理器 -30- 136260.doc 1380716
270 RX資料處理器 280 控制器 286 資料源 288 TX資料處理器 290 TX空間處理器 302 無線器件 304 處理器 306 記憶體 308 外殼 310 傳輸器 312 接收器 314 收發器 316 傳輸天線 318 信號偵測器 320 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322 匯流排系統 400A 構件附加功能區塊 600A 構件附加功能區塊 800A 構件附加功能區塊 1000A 構件附加功能區塊 136260.doc 31

Claims (1)

1380716 μ年8月9日修正本 第09714651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替換本(101年8月)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立一直接鏈結 設定(DLS)連接之方法,其包含: 藉由一第一台發送一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 存取點(ΑΡ)的準備發送(RTS)訊框; 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ΑΡ發送的清除發送 (CTS)訊框,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少一者具有 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欄位經設定以適應在該 DLS連接上自該第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二台的預期資 料訊框傳輸; 在該DLS連接上,藉由該第一台直接與該第二台交換 資料訊框;且 其中該RTS之一源位址係設定為該第二台之一媒體存 取控制(MAC)位址。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CTS之目的地位址係設定為藉 由該AP自該RTS之該源位址複製之該第二台之該MAC位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進一步包含: .自一第一台發送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存取 點(AP)的另一準備發送(RTS)訊框;及 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AP發送的清除發送 (CTS)訊框,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少一者具有 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襴位經設定以適應在一不 同DLS連接上自該第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三台的預期 136260-1010807.doc 1380716 資料訊框傳輸。 4.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立一直接鏈結 設定(DLS)連接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藉由一第一台發送一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 之一存取點(AP)之準備發送(RTS)訊框的邏輯; 用於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AP發送之清除 發送(CTS)訊框的邏輯,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 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欄位經設定以 適應在該DLS連接上自該第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二台 的預期資料訊框傳輸;及 用於在該DLS連接上藉由該第一台直接與該第二台交 換資料訊框之邏輯;且 其中該RTS之一源位址係設定為該第二台之一媒體存 取控制(MAC)位址。 5. 如請求項4之裝置,其中該CTS之目的地位址係設定為藉 由該AP自該RTS之該源位址複製之該第二台之該MAC位 址0 6. 如請求項4之裝置,進一步包含: 用於自一第一台發送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 存取點(AP)之另一準備發送(RTS)訊框的邏輯;及 用於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AP發送之清除 發送(CTS)訊框的邏輯,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 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攔位經設定以 適應在一不同DLS連接上自第該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 136260-1010807.doc -2- 1380716 三台的預期資料訊框傳輸。 7. 一種用於在一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立一直接鏈結 設定(DLS)連接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藉由一第一台發送一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 之一存取點(AP)之準備發送(RTS)訊框的構件; 用於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AP發送之清除 發送(CTS)訊框的構件,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 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爛位*該等持續時間棚位經設定以 適應在該DLS連接上自該第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二台 的預期資料訊框傳輸;及 用於在該DLS連接上藉由該第一台直接與該第二台交 換資料訊框之構件;且 其中該RTS之一源位址係設定為該第二台之一媒體存 取控制(MAC)位址。 8. 如請求項7之裝置,其中該CTS之目的地位址係設定為藉 由該AP自該RTS之該源位址複製之該第二台之該MAC位 址。 9. 如請求項7之裝置,進一步包含: 用於自一第一台發送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 存取點(AP)之另一準備發送(RTS)訊框的構件;及 用於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AP發送之清除 發送(CTS)訊框的構件,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 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欄位經設定以 適應在一不同DLS連接上自第該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 136260-1010807.doc 1380716 三台的預期資料訊框傳輸。 ίο. —種用於在一無線區域網路中於台之間建立一直接鏈結 設定(DLS)連接之電腦程式產品,該:t腦程式產品包含 一上面儲存有指令之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係藉由一 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的,且該等指令包含: 用於藉由一第一台發送一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 之一存取點(AP)的準備發送(RTS)訊框之指令; 用於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AP發送之清除 發送(CTS)訊框的指令,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 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欄位,該等持續時間欄位經設定以 適應在該DLS連接上自該第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二台 的預期資料訊框傳輸; 用於在該DLS連接上藉由該第一台直接與該第二台交 換資料訊框之指令;且 其中該RTS之一源位址係設定為該第二台之一媒體存 取控制(MAC)位址。 11. 如請求項1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CTS之目的地位址 係設定為藉由該AP自該RTS之該源位址複製之該第二台 之該MAC位址。 12. 如請求項1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指令進一步包 含: 用於自一第一台發送指向一基本服務集(BSS)内之一 存取點(AP)之另一準備發送(RTS)訊框的指令;及 用於接收一回應於該RTS而發送之自該AP發送之清除 136260-1010807.doc -4- 1380716
發送(CTS)訊框的指令,其中該等RTS及CTS訊框中之至 少一者具有持續時間攔位,該等持續時間攔位經設定以 適應在一不同DLS連接上自該第一台至該BSS中之一第 三台的預期資料訊框傳輸。 136260-1010807.doc 1380716 _ 叫年?月9日修正替换頁第097146514號專利申請案 j中文圖式替換頁(101年8月) V309 VI <909 VI <05 V2T-9
V9丽 V009 136260-fig-1010807.doc 1380716 ___ p年Wfl正替换頁I第097146514號專利申請案 ' --中文圖式替換頁(101年8月) I I 908 808 00
008 136260-fig-1010807.doc -10- 1380716 f〇序客月7日俘正雜$ 第097146514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圖式替換頁(101年8月) V208 Vi <908 <808 <05
V8® <00® 136260-fig-1010807.doc -11 1380716 ίύΐ年公月D日修正替换頁 第097146514號專利申請案 —----文圖式替換頁(101年8月) <0§ VS0T— 10- V90CH Vi I. VOT—CH
V0IH 136260-fig-1010807.doc • 14·
TW097146514A 2007-11-28 2008-11-28 Protection for direct link setup (d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38071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9090407P 2007-11-28 2007-11-28
US12/266,516 US20090138603A1 (en) 2007-11-28 2008-11-06 Protection for direct link setup (d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39831A TW200939831A (en) 2009-09-16
TWI380716B true TWI380716B (en) 2012-12-21

Family

ID=40670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6514A TWI380716B (en) 2007-11-28 2008-11-28 Protection for direct link setup (d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20090138603A1 (zh)
EP (3) EP2309683A1 (zh)
JP (3) JP5123395B2 (zh)
KR (5) KR101242026B1 (zh)
CN (2) CN102869118A (zh)
AT (1) ATE515866T1 (zh)
CA (4) CA2793829A1 (zh)
RU (4) RU2461138C2 (zh)
TW (1) TWI380716B (zh)
WO (1) WO200907334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52504B1 (ko) 2008-06-18 2014-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Vht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이를지원하는 스테이션
US8605692B2 (en) * 2009-01-15 2013-12-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setting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an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ing multiple channel
WO2010134768A2 (en) 2009-05-22 2010-11-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pa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WO2011025145A2 (en) * 2009-08-26 2011-03-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a sounding frame and communicating data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KR101785712B1 (ko) 2009-10-23 2017-10-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출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US8886755B1 (en) * 2009-12-09 2014-11-11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from multiple stations
EP2534772B1 (en) 2010-02-10 2019-12-1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430860B1 (en) 2010-06-30 2018-12-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WO2012026990A1 (en) 2010-08-26 2012-03-01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access categories
JP5683715B2 (ja) * 2010-11-16 2015-03-11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無線ダイレクトリンクオペレーションに関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9306785B2 (en) 2011-10-17 2016-04-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ap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frame in a wireless LAN system
US8938551B2 (en) * 2012-04-10 2015-01-20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Data processing device
JP5839701B2 (ja) * 2012-05-23 2016-01-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148892B2 (en) * 2012-08-31 2015-09-29 Cambridge Silicon Radio Limited Transmitting data
US9504032B2 (en) * 2012-09-13 2016-11-2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WTRU)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ferring small packets
KR20150089003A (ko) 2012-10-16 2015-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3916302B (zh) * 2013-01-04 2017-03-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向虚拟wlan提供sdn流路径的方法和设备
WO2015023143A1 (ko) * 2013-08-14 2015-02-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775171B2 (en) * 2013-12-18 2017-09-2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peed frame exchange
US9699054B2 (en) * 2014-02-24 2017-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pensation procedure for excess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time
EP3167675B1 (en) 2014-07-11 2020-12-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wi-fi signal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613035A (zh) * 2014-07-17 2018-01-19 福州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mac地址的分配方法及mac分配设备
US10045374B2 (en) * 2014-07-29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WLAN medium access
US10820314B2 (en) 2014-12-12 2020-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advertisement i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NAN) data path
US10827484B2 (en) 2014-12-12 2020-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ffic advertisement in neighbor aware network (NAN) data path
US9693368B2 (en) * 2015-01-26 2017-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ndwidth acquisition in contention-based networks
US9942843B2 (en) * 2015-07-01 2018-04-10 Intel IP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a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setting and a response to a multi-user transmission opportunity
US9942920B2 (en) 2015-07-01 2018-04-10 Intel IP Corporation Trigger frame response with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AU2015404488B2 (en) * 2015-07-31 2019-03-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6474904B2 (ja) * 2015-08-21 2019-02-2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056952B2 (en) * 2015-09-10 2018-08-2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uplink multiple user transmissions in densely deploy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KR102163572B1 (ko) 2015-12-09 2020-10-07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다중 베이직 서비스 식별자 세트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US10321485B1 (en) * 2015-12-14 2019-06-11 Newracom, Inc. Multiple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operation
JP2017123585A (ja) * 2016-01-08 2017-07-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150954A1 (ko) 2016-03-04 2017-09-08 주식회사 윌러스표준기술연구소 다른 베이직 서비스 세트와 중첩된 베이직 서비스 세트에서의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무선 통신 단말
SG10201906255QA (en) * 2019-07-04 2021-02-25 Panasonic Ip Corp Americ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enhanced direct link communication
US20230164857A1 (en) * 2020-04-13 2023-05-2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lan
WO2021210896A1 (ko) * 2020-04-14 2021-10-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직접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3184289A1 (zh) * 2022-03-30 2023-10-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分配向量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849B (zh) * 2022-06-10 2022-09-23 武汉四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37337A1 (en) * 2002-11-19 2004-06-15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Bandwidth efficient wirless network modem
US7698550B2 (en) * 2002-11-27 2010-04-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Native wi-fi architecture for 802.11 networks
US7512070B2 (en) * 2003-06-23 2009-03-31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use of a transmit opportunity
US8233462B2 (en) * 2003-10-15 2012-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and direct link protocol
US8842657B2 (en) * 2003-10-15 2014-09-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speed media access control with legacy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US20050108527A1 (en) * 2003-11-13 2005-05-19 Boris Ginzburg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vide secured link
JP2005286859A (ja) * 2004-03-30 2005-10-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
US20050286446A1 (en) * 2004-04-01 2005-12-29 Devicescape Software Inc. Multi channel throughput enhancement
JP4470628B2 (ja) * 2004-07-22 2010-06-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599340B2 (en) * 2005-01-25 2009-10-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caused by hidden nodes
US7885287B2 (en) * 2005-03-29 2011-02-08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network allocation
KR20080016943A (ko) * 2005-06-08 2008-02-22 아바야 테크놀러지 코퍼레이션 무선 근거리 통신망들에서 노출된 노드 문제들 회피
GB2427978A (en) * 2005-06-30 2007-01-10 Nokia Corp Setting up a direct link between peripheral and device in a WLAN
US20070010237A1 (en) * 2005-07-05 2007-01-11 Airgo Networks, Inc. Mac-level protection for networking extended-range and legacy de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600336B2 (en) * 2005-09-12 2013-1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with reverse direction gra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70097934A1 (en) * 2005-11-03 2007-05-03 Jesse Walker Method and system of secured direct link set-up (D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TWI487355B (zh) * 2006-01-04 2015-06-01 內數位科技公司 Wlan系統中提供多模式有效率操作方法及系統
JP2007295541A (ja) * 2006-03-28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706397B2 (en) * 2006-03-31 2010-04-2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in reverse direction
US8432920B2 (en) * 2006-09-19 2013-04-3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Direct link setup mechanisms for wireless LANs
US20080170558A1 (en) * 2007-01-15 2008-07-17 Nokia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93887A1 (en) 2009-06-11
CN101878625B (zh) 2013-08-21
EP2215784A2 (en) 2010-08-11
JP5123395B2 (ja) 2013-01-23
RU2012120853A (ru) 2013-12-10
CN101878625A (zh) 2010-11-03
ATE515866T1 (de) 2011-07-15
KR20120089717A (ko) 2012-08-13
RU2461138C2 (ru) 2012-09-10
KR20130038411A (ko) 2013-04-17
US20090138603A1 (en) 2009-05-28
JP2013031185A (ja) 2013-02-07
JP2011505754A (ja) 2011-02-24
KR20100096210A (ko) 2010-09-01
CN102869118A (zh) 2013-01-09
RU2012120851A (ru) 2013-12-10
EP2215784B1 (en) 2011-07-06
CA2793882A1 (en) 2009-06-11
RU2012120852A (ru) 2013-12-10
TW200939831A (en) 2009-09-16
KR101242026B1 (ko) 2013-03-19
KR20120090085A (ko) 2012-08-16
RU2010126108A (ru) 2012-01-10
US20130121293A1 (en) 2013-05-16
KR101242028B1 (ko) 2013-03-12
JP2013031186A (ja) 2013-02-07
EP2309684A1 (en) 2011-04-13
CA2793829A1 (en) 2009-06-11
EP2309683A1 (en) 2011-04-13
KR101279901B1 (ko) 2013-06-28
CA2704672A1 (en) 2009-06-11
CA2704672C (en) 2013-12-24
WO2009073347A3 (en) 2009-07-23
KR20120089865A (ko) 2012-08-14
KR101195635B1 (ko) 2012-11-06
WO2009073347A2 (en) 2009-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0716B (en) Protection for direct link setup (dls)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342937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rame exchange for sdma uplink data
KR20130137250A (ko) 다중―사용자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무선 통신들
JP2013506347A5 (zh)
JP2013506347A (ja) アップリンクsdma送信機会スケジューリング
TW201125410A (en) Deterministic backoff with dynamic adaptation
JP6929774B2 (ja) 即時応答を可能にするための送信技法
JP2012044700A (ja) 高スループット端末を保護する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WO2013055943A1 (en) Multi-user transmission during reverse direction grant
CN107533494B (zh) 扩展型帧间空间(eifs)免除
JP2023114920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24018731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24018730A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24018733A (ja) 無線端末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