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5483B -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Google Patents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5483B
TWI375483B TW093134205A TW93134205A TWI375483B TW I375483 B TWI375483 B TW I375483B TW 093134205 A TW093134205 A TW 093134205A TW 93134205 A TW93134205 A TW 93134205A TW I375483 B TWI375483 B TW I3754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layer
organic layer
substrate
guest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34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7939A (en
Inventor
Charles Douglas Macpherson
Chengfeng Qiu
Gordana Srdanov
Matthew Stainer
Gang Yu
Original Assignee
Du Po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 Pont filed Critical Du Pont
Publication of TW200527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7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5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54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10/00Organi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amplifying, oscillating or switching; Organic capacitors or resistor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10K71/13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using printing techniques, e.g. ink-jet printing or screen prin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30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1Monomer units or repeat units incorporating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incorporating aromatic structural element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2261/314Condensed aromatic systems, e.g. perylene, anthracene or pyrene
    • C08G2261/3142Condensed aromatic systems, e.g. perylene, anthracene or pyrene fluorene-based, e.g. fluorene, indenofluorene, or spirobifluor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261/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to-carbon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2261/50Physical properties
    • C08G2261/52Luminescence
    • C08G2261/522Luminescence fluorescent
    • C08G2261/5222Luminescence fluorescent electrofluoresc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H10K85/113Heteroaromatic compounds comprising sulfur or selene, e.g. polythiophene
    • H10K85/1135Polyethylene dioxythiophene [PEDOT]; Derivativ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10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 H10K85/111Organic polymers or oligo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heteroaromatic, or aryl chains, e.g. polyaniline, polyphenylene or polyphenylene vinylene
    • H10K85/115Polyfluorene; Derivative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60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 H10K85/615Polycyclic condens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e.g. anthrace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137548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有機 β U汉!機電子裝置,且更 具體而,係關於具有包含客 更 M a. ^ 何卄之有機材料及用於形成 有機層及併有此有機層之 之方法。 電子裝置及使用該等裝置 【先前技術】 近年:有機電子裝置已吸引愈來愈多之注意。有機電子 裝置之實例包含有機發光二 體(〇LED )。全彩OLED製造 中之最新研究係針對製造彩色像素之成本效率 法的發展。就單色顯 座里刀 泛採用㈣ 旋轉塗覆方法已被廣 激 ’、、'、,全彩顯示器之製造通常需要對單色顯示器 t 用之程序作某些修正。舉例…為使顯示器 此顯示全彩时’各㈣像素好成三㈣像素,每個子 像素發H綠及藍三種原色之_。將全彩像素分為三個 子:象素已導致需要改質當前在〇LED顯示器製造期間用於 在單一基板上沉積不同有機聚合材料之方法。 一種用於在一基板上沉積有機材料層的此種方法係喷墨 :刷法(ink-jet printing)。參看圖i,在基板1〇〇上形成第一 電極120(例如陽極卜此外,為形成像素及子像素,在該基 板100上形成井結構130以將該等墨滴限制在該基板上 的特疋位置。井結構130通常係2-5微米厚且由電絕緣體製 成。電荷傳輸層140(例如洞傳輪層)及有機活性層15〇可藉由 ;第 电極120上將層140及150中之每一個連續脅墨印刷 9728l.doc 1375483 來形成。 一或多種客體材料可與有機活性層15 〇混合或不與其混 合。舉例而言,最接近圖1左側之井結構丨30間之有機活性 層150可包含一種紅色客體材料,且靠近圖1中心的井結構 130間之有機活性層15〇可包含一種綠色客體材料,且最接 近圖1右側之井結構130間之有機活性層15〇可包含一種藍 色客體材料。井結構130易於減小顯示器之孔徑比,且因此 需要更高的電流以達成可為顯示器使用者所見之足夠的發 射強度。 在一替代方法中,可形成具有或不具有井結構之電荷傳 輸層140及有機活性層15〇。可將具有不同客體材料之墨水 放置在錢活性層150之區域上,等墨水可包含共軛聚合 物。在將墨水放置於有機活性層15〇上後,執行一擴散步驟 以驅使客體材料自上覆聚合物進人有機活性層15()。在有機 活性層150及墨水上形成一第二電極(未圖示)。 在使用用於藉由該等方法形成之有機電子裝置的方法 會出現許多問題。第一,Λ乡& 乐 大夕數客體材料不能擴散入有相 活性層1 5 0。通常,夾白$ 士 & 不自墨水的25%或以下的客體材料可擔 散入有機活性層1 50。因此大客與_空辦#少丨7 " U t大夕數客體材科位於有機活 150外。 貧 此墨水擴散方法形成 -3n刀例电卞組个_ 有很低的效率。作為比較的基礎,可在基板上形成有相 性層之前,將相同的宿主材料(如有機活性層叫及客體 料混合。將宿主材科與客體材料之組合物旋塗且隨後處 97281.doc 1375483 以形成一有機電子組件。該旋塗的有機電子組件將被 相應的習知有機電子組件,因為有機活性層具有與擴散組 件相同的宿主材料及客體材料。藉由墨水擴散方法形成之 有機电子纽件所具有之效率較其相應習知有機電子組件 低。由於效率更低,使用墨水擴散方法形成之有機電子組 件強度太低因此不能用於市售顯示器。 第三,擴散方法導致客體材料濃度分佈非常不均勻,從 而在有機電子裝置之電極間產生高濃度梯度(藉由距離來 劃分之濃度改變)。有機活性層150内、靠近第二電極處之 客體材㈣度—般較有機活性層15G内、靠近第—電極12〇 處之客體材料濃度高至少2個數量級且通常高若干數量 級。該高客體材料濃度梯度使得(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該顯示器幾乎不能使用。由於第一及第二電極間電位差的 改變,有機活性層150内電子及電洞之重組位置亦會改變, 變知向第一電極12〇靠近或遠離(視電位差之相對改變而 定)。當該重組更接近第二電極時,在該重組位置存在更多 的客體材料。當該重組更接近第一電極12〇時,在該重組位 置存在更少的客體材料。 因為第一及第二電極間之電位差的改變,有機活性層15〇 中之客體材枓濃度梯度導致有機電子組件發射出不同的光 譜。應注意:更高的強度通常係藉由增加電流來達成,其 又通常藉由增加第一及第二電極間之電位差來產生。因 此’單一色彩(即,,灰度等級I之強度控制係困難的,因為發 射光譜隨強度變化而移位,此兩者皆藉由第一及第二電極 97281.doc 1375483 間之電位差的改變而引起。 一由於組件老化,相同強度所需之電流量通常會增加。若 佰主材料迠夠發射藍光’由於強度會隨時間衰變且電流增 加(以試圖保持強度隨時間相對恆定)’則摻雜紅色及綠心 素的發射相對於其初始特徵性發射可變得更藍。 第四,因為對有機活性層150厚度敏感,墨水擴散方 製造令幾乎不能借用 使用尽度上相對小的改變可對有機活性 f150内之客體材料濃度分佈產生巨大的影響。對於顯示 器’使用者將觀察到顯示器與顯示器間之差異,或甚至單 個顯不器之陣列内之#里甘自* 厂 製造方法期間有機活 性層150厚度上的差異。 不同習知方法使用氣相或固相擴散方法。兩種方法皆遭 遇先前所描述之類㈣題。若擴散時間足夠長以使得客體 材料濃度在層之厚度中更均句(意即,降低電極間之濃度梯 度),則因為像素將必須變大,所以橫向擴散將變得過大且 可導致低解析度。或者,若橫向擴散可保持在可接受之高 解析度^平’則全部有機層厚度的掺雜濃度梯度可能大: 無法接受。在某些情況中,兩種問題皆可能出現(意即,在 具有不可接受的大橫向擴散的同時在有機電子裝置之電極 間具有極大的濃度梯度)。 【發明内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 板上形成一包含至少 在該第一有機層之一 於形成有機層之方法,其包含在—基 一種有機材料的第一有機層,及藉由 第一部分上放置—第一液體組合物將 97281.doc 1375483 至少一種客體材料倂入該第一有機層中。該第一液體組人 物包含至少一第一客體材料及一第一液體介質。該第—液 體組合物與該第一有機層接觸,且實質量的該第一客體材 料遷移入該第一有機層。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有機 層之至少部分上氣相沉積一第二有機層。該第二有機層包 含至少一種能夠發射藍光之有機材料。 在另一實施例中,一有機電子裝置包含—基板及一覆於 該基板上之第一連續有機層。該第一連續有機層包含一第 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該有機電子裝置亦包含一第一客體 材料。實質量的該第一客體材料位於該第一連續有機層 内。該客體材料之至少部分位於該第一部分内,且該第二 部分實質上不含該第一客體材料。該有機電子裝置進—步 ^ 3覆於該基板上的第二連續有機層。該第二連續有機 層包含一第三部分及一第四部》。該有機電子冑置仍進_ 步包含一第二客體材料。實質量的該第二客體材料位於該 第二連續有機層内。該第二客體材料之至少部分位於該第 三部分内,且該第四部分實質上不含該第二客體材料。 如所附中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前述的_般說明及下列 詳細說明㈣本發明之㈣性及轉性的,並不限制本發 明。 【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種用於將至少—種客體材料結合入一有機 層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在_部分該基板上放置—液體組合 物。該液體組合物包含至少—種客體材料及__液體介質。 97281.doc •10. 1375483 該液體組合物與該有機層接觸,且實質量的該客體材料遷 移至該有機層。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可反向使用 (在該(等)客體材料上形成有機層八可使用該等方法形成有 機電子裝置。 在另一態樣中,該有機電子裝置包含一上覆於一基板之 第-部分及第二部分上之連續有機層H體材料實質 上几全位於該連續有機層内。該第一客體材料之至少部分 位於該第一部分内,且實質上無該第一客體材料位於該連 續有機層之第二部分内。該有機電子裝置内之一有機電子 組件包括-第-電極一第二電極及該連續有機層之第一 部分,但^含該連續錢層m _種使用此種 有機電子裝置之方法包含偏壓該有機電子組件之該等第一 及第二電極至一第一電位差。該有機電子組件於一第一發 射最大值發射輻射或於一第一波長處響應輻射。該方法進 一步包含偏壓該有機電子組件之該等第一及第二電極至一 與該第一電位差日月顯不同之第二電位差。該第—電子組件 實質上於該第一發射最大值發射輻射或於該第—波長處響 應轄射。 在一進一步態樣中,一種用於形成有機層之方法包含在 一基板上形成一包含至少一種有機材料之第一有機層,及 藉由在該第一有機層之第一部分上放置一第一液體組合物 將至少一種客體材料倂入該第一有機層。該第一液體組合 物包含至少一第一客體材料及一第一液體介質。該第一液 體組合物與該第一有機層接觸,且實質量的該第一客體材 97281.doc -II - 1375483 料遷移入該第一有機層。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該第一有機 層之至少部分上氣相沉積一第二有機層。該第二有機層包 含至少一種能夠發射藍光之有機材料。 本發明之其它特徵及優點將自以下詳細說明及申請專利 範圍而變得顯而易見。該實施方式首先論及術語之定義及 闡明’隨後是液體組合物、引入液體組合物前的製造、引 入液體組合物、製造剩餘物、替代具體實施例、該有機電 子裝置的電子運行、優點且最後係實例。 1.術語之定義及聞明 在論及下述具體實施例之細節之前,先定義或闡明一些 術語。如本文中所使用,當該術語"活性"係指一層或材料 時,其係用以表示一可展示出電子學特性、電輻射特性或 其組合之層或材料。活性層材料可發射輻射或在響應輻射 時展示出電子-電洞對之濃度的改變。 該等術語"陣列周邊電路"及,,遠端電路"係用以表示該 有機電子裝置之不同區域或組件,舉例而言,一陣列可在 一=序配置(通常用行及列來表示)中包含許多像素、單元或 其它結構。料列内之料像素、單元或其它結構可受周 邊電路之局部控制’該周邊電路可位於與該陣列相同 機電子裝置内但在該陣列本身之外。遠端電路通常位於違 離該周邊電路之處且可發送訊號至該陣列或自該陣列接收 訊说(通常經由該周邊電路)。該遠端電路亦可執行 :關之功能。該遠端電路可在具有該陣列之基板上或不在 97281.doc -12· 1375483 當該術語',連續"係指一層時,其係用以表示—可覆蓋整 個基板或部分基板(例如該陣列)而不會在該層令造成任何 知壞之層。應注意:若一連續層中沒有損壞或間隙,則該 層可具有局部較其它部分薄且仍連續之部分。 該術語"發射最大值”係用以表示所發射輕射之最高強 度》該發射最大值具有-相應波長或波長光譜(例如紅光、 綠光或藍光)。 ' 當該術語"濾光器"件指一層材料時,其係用以表示一與 發射輻射或感應輻射之層分離的層或材料,其中該濾光器 係用以限制通過此層或材料之輻射的波長。舉例而言,一 紅色濾光層可實質上僅使可見光譜中之紅光通過該紅色滤 光層。因此,該紅色濾光層濾除綠光及藍光。 該術語,,客體材料"係用以表示一種在一包含一宿主材料 之層内之材料,#不含此材料之該層的辕射發#、接收或 過濾之攻(等)電子學特徵或波長相比,其可改變該層的輻射 發射、接收或過濾之該(等)電子學特徵或目標波長。 該術δ吾佰主材料"係用以表示一種通常以層形式存在之 材料,可向其加入一種客體材料。該宿主材料可具有或不 具有電子學特徵或發射、接收或過渡H射之能力。 3亥術3吾最大運行電位差"係用以表示在該發射輻射組件 正承運仃期間,該發射輻射組件電極間之電位的最大差值。 該術語’’遷移"及其變體應廣義地解釋為在不使用外部電 场之條件下運動進入一層或材料中或在其内運動,且涵蓋 了刀政擴散、乳化及懸浮(對懸浮液而言)。遷移不涵蓋離 97281.doc -13- 1375483 子植入。 該術語"有機電子裝置”係用 用以表不一種包含一或多個右 機活性層或材料之裝置。有機 有 镯電子裝置包含:(υ將電能轅 換為輻射之裝置(例如發光-描 w 尤—極體、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平 板燈(flat panel light)或:極體雷射器),⑺至少部分基 環境條件的響應而產生訊號之裝置,且 用於偵測或執行其它邏輯運算之電子裝置(❹光偵㈣ (」列如光導電池、光敏電阻、光控開關、光電電晶體、光電 管)、⑽測器、生物傳感器),(3)將輻射轉換為電能之裝 置(例如光電裝置或太陽能電池),及(4)包含—或多個電子' 組件之裝置,該等電子組件包含—或多個有機活性層(例如 電晶體或二極體)。 術語"精確沉積技術"係用以表示一種能夠於一基板上沉 積一或多種材料的沉積技術,如自該基板之平面圖可見, 該基板尺寸不大於約1毫米。圖罩、框架、井結構、圖案化 層或其它結構可出現於該沉積期間。 術語"原表面"指代一基板之一表面,電子組件自其上製 造。 短語"室溫"係用以表示一介於約20_25。(3範圍内之溫度。 術sf貫質量係用以表示(基於質量基礎上)初始量的至 少三分之一。舉例而言,當實質量的客體材料位於一有機 層内時,則以液滴形式(客體材料之初始量)放置在該有機層 上之該客體材料的至少三分之一要位於該有機層内。 術語"實質上完全”係用以表示一材料、層或結構完全位 97281.doc -14- 1375483 而可能有少量(以體積計)之此材 於不同層或不同結構内, 料、層或結構除外》 當術語"實質上不含"係指特定材料時,其係用以表示存 在微量的該特定材料,但其量還不足以顯著影響該特定材 科所在之不同材料的電或輻射(發射 '接收、傳輸或其任意 組合)特性。 一 當術語”實質上的液體”係指一層、材料或組合物時,直 係用以表示-層或材料係液體、溶液'分散液、乳液或縣 浮液之形式。實質上的液體材料可包含_或多種液體介質 且若未適當保存,則其能明顯流動。 當術語"實質上的固體"係指一層或材料時,其係用以表 示若一層或材料覆基板上,則#將該基板於室溫下豎 直(基板之原表面實質上垂直於地面)放置至州、時時該 層或材料不會明顯流動。 该術語"井結構”係指一種用於在處理期間限制液體之結 構。井結構亦可稱作障壁(dam)、間隔物或框架。 如本文中所使用,該等術語,,包括,,(⑺叫士以、 comprising)、” 包含"(includes、including)、"具有 π(^、 having)或其任何其它變體係用於涵蓋非排他性含括 (inclusion)。舉例而言,包括一系列元件之過程、方法、物 品或設備不必僅限於彼等元件,而可包含未明確列出的或 該等過程、方法、物品或設備所固有之其它元件。此外, 除非明確作出相反陳述,”或”係指包含性的或而非排他性 的或。舉例而言,條件A或條件B由以下任意一個條件滿 9728l.doc -15· 1375483 足:A為真(或成立)且3為假 j_BA j-riJ..., 一不成立),A為假(或不成立) 且B為真(或成立);及皆為真(或成立)。又,採用"一 "(a或an)來描述本發明之元件及組件。這樣做僅僅是 利及用於給出本發明之—般性意義。應將此㈣理解為包 含-個或至少一個,且除非其明顯地意謂著其它 單數亦包含復數。 ' ^ 對應於元素週期表中諸行 frh . 布订夂私说便用如CRC Handb〇〇k of Chermstry and Physics, 81 ^ Editi〇n (2〇〇〇) 號',規則。 何付 除非另外定義’所有本文所用之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如 -普通熟習本發明所屬之技術者通常所理解之相同音義。 儘管在本發明之實施及測試中可使用類似於或等價於本文 所描达之方法及材料,但將於下文描述適合之方法 料1有公開案 '㈣申請案 '專利案及其它本文所提及 之參考之全文皆以引用的方式倂入本文中。若有衝突將 以本說明書(包含定義)為准。另外,該等材料、方法及實例 僅用於說明而不是用於限制。 就本文中表說明之範圍而言,關於特定材料、加工動作 及電路之許多細節係習知的且可見於有機發光二極體頻示 器、光偵測H、光電及半導體技術中之教科書及其它來源。 2.液體組合物 如本說明書所教示之該等概念可應用於有機電子裝置, 以形成-或多個層,其中將實質量的一或多種客體材料結 合入-有機層β ’該有機層包括至少一種宿主材料。在一 -16· 97281.doc 1375483 具體實施财,實質量係至少約40%,且在另一且體實施 例中,實質量係至少約50%。在又另—具體實_中,實 質上所有-或多種客體材料皆可被結合。井結構可或不可 在結合過程期間存在。更具體言之,包含_或多種客體材 料及-液體介質的-或多種液體組合物可為_、分散 液 '乳液或懸浮液之形式。 本段包含該有機層與該液體組合物間之—種相互作用的 說明、應注意:該有機層可為上覆於一基板之層。或者, 該基板可不存在或該有機層即為該基板m盡管為簡化理 解,本段中之該說明係指具有一種客體材料之液體組合 物,但可使用-種以上之客體材料,且用於分散乳液或懸 浮液之原理類似。或者,該液體組合物亦可包含除一或多 種客體材料外亦存在於該有機層十之一宿主材料。可將該 液體組合物玫置在該精確區域上,該客體材料於此處遷移 入=有機層。該液體組合物之液體介質能夠與該有機層形 成溶液 '分散液、乳液或懸浮液以將該有機層自實質上的 固態轉換成形式為溶液、分散液、乳液或懸浮液之實質上 的液態。該有機層具有與用於該液體組合物之液體介質之 良好溶混性待徵。因為該液體介質將該有機層之局部區域 轉換:實質上液態,所以該客體材料可遷移入該有機層。 出乎意料地,大多數該客體材料遷移入該有機層❶在一具 體Λ %例中,貫質上所有來自該液體組合物之客體材料皆 可遷^入該有機層。該客體材料實現自該有機層之輻射發 藉由°玄有機層之輻射響應、通過該有機層之輻射傳遞 9728l.doc -17· 1375483 或該有機層之電子^ 用於形成該有機層 裝置之應収財機(等);主材料可基於該有機電子 β电于裝置内的兮古 化。至少該有機層 97这有機層之用途而變 性層、-箱㈣應有機m作—發射賴射有機活 之層(例如至少—雷濾光層或一電子組件内 电丨吸、雷曰脚 _ 毛Μ體、電容等箅 就一發射轄射有機活性層而士 4寺之部欠)。 料包含-或多種小分子。―’適3之發射賴射宿主材 合。小分子材料可包人或多種聚合材料或其組 料·美_4: 列專利令所描述之彼等材 科.美國專利4,356 42
Slyke») * ^ ® ^ g ) ’ #國專利4,539,5G7("Van / ㈣申請公開案第US 20〇2/〇12關號 (伽心”);及美國專利6,459,199(1似〇”)。或者,聚合 材科可包含在美國專利5,247,190 ("Friend”)、美國專利 5,彻,1〇9 ("Heeger”)及美國專利5 317 169 ("歸咖”)令所 描述之彼等聚合材料。例示性材料為半導體共轭聚合物。 該等聚合物之實例包含聚(對伸笨基伸乙烯基)(ppv)、ppv 共聚物、聚第、聚苯、聚乙块、聚烧基斜、聚(正乙烯基 °弄唑)(PVK)及其類似物。在一特定具體實施例中,不含任 何客體材料之發射輻射活性層可發射藍光。 對於一輻射回應有機活性層,適合之輻射回應宿主材料 可包含許多共輛聚合物及場致發光材料。該等材料包含(例 如)許多共軛聚合物及電及光致發光材料。特定實例包含聚 (2_甲氡基,5-(2-乙基-己氧基)-1,4-伸苯基伸乙烯 基)("MEH-PPV")及與 CN-PPV之 MEH-PPV複合物。 97281.doc -18- 1375483 濾光層位置可在一有機活性層與該有機電子裝置之使用 者側之間。渡光層可為一基板、一電極(例如陽極或陰極)、 一電荷傳輸潛之部分;位於該基板'該等電極、電荷傳輸 層或其任意組合中之任何一或多個之間。在另一具體實施 例中’該滤光層可係-獨立製造之層(此時未附至該基板) 且稍後可在製造該有機電子裝置内之電子組件之前、期間 或之後中之任何時刻附至該基板。在此具體實施例卜該 濾光層可位於該基板與該有機電子裝置之使用者之間。 當該濾、光層係自該基板分離或為該基板之部分或位於該籲 基板與-最靠近該基板之電極間時’適合之宿主材料包含 許多不同有機材料,其包含聚烯烴(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广 聚醋(例如聚對笨二甲酸乙二s旨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邱聚酿: 亞胺;聚醯胺;聚丙烯腈及聚甲基丙烯腈;4氣化及部分 . 氟化之聚合物(例如聚四氟乙烯或四氟乙烯與聚苯乙烯之 共聚物);聚(酸醋;聚氣乙烯;聚胺基曱酸酉旨;聚丙稀酸 樹脂’其包含丙歸酸或甲基丙稀㈣類之均聚物及共聚 物;環氧樹脂’·酚醛清漆樹脂;及其組合。 當該濾光層係該電洞傳輸層之部分時,適合之宿主材料 包含聚苯胺(”PANI”)、聚(3,4_伸乙二氧基。塞 吩X’TEDOT”)、諸如四硫富瓦稀四i基酉昆二甲烷 (TTF-TCQN)之有機電荷轉移化合物、ΚΜ〇中所描述之電洞 傳輸材料及其組合》 當該濾光層係電子傳輸層之部分時,適合之宿主材料包 含金屬-螯合類等辛化合物(例如A%);以啡啉為主之化: 9728l.doc -19- 本基-uo.啡淋("DPA"));唾類化合物(例如2•⑷聯笨 土)2第'丁基苯基卜1,3,4“惡二唾("PBD")、3·(4-聯笨 )苯基5-(4-第丁基苯基)_124三哇("τΑζ”));咖〇 中所描述之電子傳輸材料;及其組合。 對於諸如電阻、電晶體、電容等等之電子組件而言,該 :機層可包含料(例如聚料、聚⑽基料)、貌基售吩、 -噻力并嘆吩)(bls(dithienthi〇咖加))' 烧基惹二嘆吩等 等)聚乙炔、幷五苯、酞菁及其組合中之一或多種。 客體材料可包含任何_或多種用於電致發光層、電荷傳 輪(例如電洞傳輸'電子傳輸)層之所有已知材料,或用於有 機活性層之其它㈣及其相應㈣物。該等客體材料可包 :有機染料、有機金屬材料、(聽、部分共㈣非共概) 聚合物及其組合。該等客體材料可具有或不具有螢光或磷 光特性。 s亥等有機染料之實例包含4_二氰亞甲基_2_甲基_6气對二 曱胺基苯乙烯基)·4Η-哌喃(DCM)、香豆素、芘、茈、紅螢 烯、其衍生物及其組合。 有機金屬材料之實例包含功能化聚合物,其包括與至少 種金屬配位之官能基。所涵蓋使用之例示性官能基包含 羧知、羧酸鹽、磺酸基、磺酸鹽、具有OH部分之基團、胺、 亞胺、二亞胺、N-氧化物、膦、氧化膦、心二羰基及其組 合。所涵蓋使用之例示性金屬包含鑭系金屬(例如Eu、几)、 第7私金屬(例如Re)、第8族金屬(例如、〇s)、第9族金屬 9728l.doc -20- 1375483 (例如Rh、Ir)、第10族金屬(例如Pd、Pt)、第11族金屬(例如 Au)、第1 2族金屬(例如Zn)、第13族金屬(例如A1)及其組合。 該等有機金屬材料包含金屬螯合類咢辛化合物,諸如參(8-羥基喹啉)鋁(Alq3);環金屬化之銥及鉑場致發光化合物, 諸如公開的PCT申請案WO 02/02714中所揭示之銥與苯基 。比咬、苯基啥琳或苯基喊咬配位基之錯合物及(例如)公開的 申請案 US 2001/0019782、EP 1191612、WO 02/15645、WO 02/3 1896及EP 1191614中所描述之有機金屬錯合物;及其混 合物。 共軛聚合物實例包含聚(伸苯基伸乙烯基)、聚苐、聚(螺 雙第)、其共聚物及其混合物。 當用於全彩有機電子裝置之生產時,在一具體實施例 中,選擇一發射紅光(具有介於600-700 nm範圍間之發射最 大值)之第一客體材料且選擇一發射綠光(具有介於500-600 nm範圍間之發射最大值)之第二客體材料。在將每種液體組 合物放置後,各個像素行含有三個子像素,其中一個子像 素發射紅光,一個子像素發射綠光,且一個子像素發射藍 光(具有介於400-500 nm範圍間之發射最大值)。或者,一或 多種客體材料可含於單一液體組合物中且被沉積以形成具 有較寬發射光譜之像素或子像素(例如具有大於100 nm之 半高全寬(Full Width Half Maximum)(FWHM)),或甚至選擇 具有包含400至700 nm之可見光譜的發射曲線之可發射白 光的客體材料。 可在該等液體組合物中使用一或多種液體介質。選擇涵 97281.doc -21 - 1375483 盖在本發明之實踐中使用之液體介質以為該客體材料及接 =!料之該有機層兩者提供恰當的溶液特徵。在: 擇液體介質時需要考慮之因素包含(例如)所得溶液、乳液: 懸=或分散液之黏性,聚合材料、固體填料之分子量, 液體"貝之類型、該液體介質之蒸汽壓、下層基板之溫度、 接收客體材料之有機層之厚度或其任意电合。
當選擇液體介質時,特定液體介#可與—種類型之有機 層形成溶液、乳液、懸浮液或分散液,但未必與另一種類 型之有機層形成溶液、乳液、懸浮液或分散液。舉例而兮, 特=液體介質可與有機活性層謂但不與電荷傳輸層24〇形 成溶液、乳液、m浮液或分散液。該(等)液體介質具有足夠 低之蒸汽壓以使其不會在達到該(該等)客體材料或宿主材 料遷移入有機活性層250所需的水平之前蒸發。 在某些具體實施例t,該(等)液體介質包含至少一種有
機溶劑。例示性有機溶劑包含函化溶劑、烴溶劑、芳烴溶 劑、醚溶劑、環醚溶劑、醇溶劑、酮溶劑、腈溶劑、亞颯 溶劑、醯胺溶劑及其組合。 例示性画化溶劑包含四氯化碳、二氣甲烷、氯仿、四氯 乙烷、氯苯、雙(2·氯乙基)醚、氣甲基乙基醚、氣甲基曱基 醚、2-氣乙基乙基醚、2-氣乙基丙基醚、2-氣乙基曱基醚及 其組合。 例示性烴溶劑包含戍烷、己烷、環己烷、庚烷、辛烷、 十氫萘、石油謎類、石油鍵(ligroine)及其組合。 例示性芳烴溶劑包含笨 '萘、曱笨、二甲苯、乙基苯、 972Sl.doc • 22- 1375483 異丙基苯、均三甲苯、乙基曱苯、丁基苯、甲基異丙基苯、 二乙基苯、異丁基苯、四甲基苯、第二丁基苯、第三丁基 苯及其組合。 例示性醚溶劑包含二乙醚、乙基丙基謎、二丙醚、二異 丙醚、二丁醚、甲基第三丁基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 醇二甲醚、苄基甲基醚、異色滿(is〇chr〇inan)、2·苯乙基甲 基醚、正丁基乙基醚、丨,2_二乙氧基乙烷、第二丁基醚、二 異丁基醚、乙基正丙基醚、乙基異丙基醚、正己基曱基醚、 正丁基曱基醚、甲基正丙基_及其組合。 例示性適當的環醚溶劑包含四氫呋喃、二噁烷、四氫哌 南4甲基-1,3-一噁烷、4_苯基义弘二噁烷、i,3二氧戊環、 2-曱基-1,3-二氧戊環、M•二噁烷、u-二噁烷、2,5_二甲 氧基四氫°夫喃、2,5·二甲氧基·2,5_二H南及其組合。 例示性醇溶劑包含甲醇、乙醇、丙醇、2-丙醇、h丁醇、 2-丁醇、2-甲基-1-丙醇彳咅„ 知(忍即,異丁醇)、2-甲基-2-丙醇(意 即’第三丁醇)、1-A隨 0 ,, 醇、2-戊醇' 3_戊醇、2,2_二甲基4· 醇、3-曱基-2-丁醇、 1·丙醇、3-己醇、2-己醇、4 甲基-2-戊醇、2-甲基小戊醇、2_乙基丁酵、2,4_二甲基3 3-庚醇、4_庚醇、2·庚醇、1-庚醇、2-乙基小己醇、 甲基-4-庚酵、2 -甲其搭p, m Τ丞環己知、3-甲基環己醇、4- 環己醇及其组合。 亦可採用醇醚溶劑。例示柯 # 灼不性知醚溶劑包含1_甲氧基-2-雨 酵、2-甲氧基乙醇、2_乙氧 丙 匕虱基乙醇、丨_甲氧基_2_ 丁醇、乙 丙醇、1-己醇、環戊醇、3·甲基_丨·丁 2-甲基-1-丁醇、2,2-二甲; 戊醇 甲基 97281.doc •23- 一醇單異丙趟、1_乙氧其9 At 孔基·2_丙醇、3-甲氧基-1-丁醇、乙二 醇單異丁基醚、乙二醇單正丁祕^ ^ w 一 一 奸早正丁醚、3-甲氧基-3-甲基丁醇、 乙二醇單第三丁醚及其組合。 例示性酮溶劑包含丙輞、甲基乙基嗣、甲基異丁基_、 環己酮、異丙基甲基酮、2-戊酮、3-戊酮、3-己酮、二里丙 基酮、2_己_、環戊酮、4-庚_、異戊基甲基酮、3-庚綱、 2·庚酮、4_甲氧基I甲基-2-戊_、5_甲基-3-庚嗣、2_曱基 環己酮、二異丁基酮、5_甲基_2•辛_、3_甲基環己酮、: 環己烯-1-酮、4-甲基環己酮、環庚酮、心第三丁基環己綱、 異佛爾酮、苄基丙_及其组合。 例示性腈溶劑包含乙腈、丙稀猜、三氣乙猜 戊腈(pivalonitdle)、異丁腈、正丁腈、甲氧基乙腈、2_甲 基丁腈、異戊腈、正戊腈、正己腈、3·曱氧基丙腈、3乙氧 基丙腈、3,3'-氧基二丙腈、正庚腈、乙二醇腈、苯甲腈、 伸乙基氰醇(ethylene cyanohydrin)、丁二腈、丙酮氰醇、3- 正丁氧基丙腈及其組合。 例示性適當的亞砜溶劑包含二甲亞砜、二·正丁基亞硬、 四亞曱基亞砜、曱基苯基亞;ε風及其組合。 例示性適當的醯胺溶劑包含二曱基甲醯胺、二曱基乙酿 胺、醯基醯胺(acylamide)、2-乙醯胺基乙醇、n,N-二甲基_ 間-曱苯醯胺、三氟乙醯胺、N,N-二甲基乙醯胺、N,N•二乙 基十二烷醯胺、e-己内醯胺、N,N-二乙基乙醯胺、N_第三 丁基甲醯胺、曱醯胺、特戊醯胺、N· 丁醯胺、ν,Ν·二甲基 乙醯乙醯胺、Ν-甲基甲醯胺、Ν,Ν-二乙基甲醯胺、Ν_甲酿 97281.doc •24- 1375483 1_甲醯基哌啶、 基乙胺、乙酿胺、N,N-二異丙基甲醒胺 N-甲基甲酿苯胺及其組合。 所涵蓋之冠㈣類包含所有根據本發明可用於輔助減,卜 作為待處理組合物之部分的環氧化合物起始材料中的含^ 量之冠狀醚。例示性冠狀醚包含苯幷_15_冠巧醚;笨幷 冠-6醚·,12-冠-4醚;15-冠-5醚;18•冠_6醚; 衣已-15·越-5 醚;4,,4"(5")-二第三丁基二笨幷 _18•冠 _6 醚;4,,4,,(5")_ 二第 二丁基二環己-18-冠-6醚;二環己_18_冠_6醚;二環己 冠-8喊;4,-胺基苯幷-15-冠-5醚;4,-胺基苯幷·18•冠_6峻; 2-(胺甲基)-15-冠-5醚;2-(胺甲基)_18_冠_6醚;4,·胺基巧 硝基苯幷-15-冠-5醚;卜氮-12-冠·4醚;1-氮_15_冠·5趟;i 氮-18-冠-6醚;苯幷-12-冠-4醚;苯幷-15_冠_5醚;苯幷_ΐ8· 冠-6醚;雙((苯幷-15-冠-5)-15-基甲基)庚二酸酯;4_溴笨幷 -18-冠-6 醚;(+)-(18-冠-6)-2,3,11,12-四-羧酸;二笨幷_18_ 冠_6趟;二苯幷-24-冠-8醚;二苯幷_3〇_冠醚;ar_ar,•二_ 第三丁基二笨幷-18-冠-6醚;4,·甲醯基苯幷-15-冠; 2_(羥甲基)-12-冠-4醚;2-(羥曱基)_15_冠-5醚;2-(羥甲 基)-18·冠-6醚;4’-硝基笨幷-15·冠_5醚;聚[(二苯幷-18-冠 -6)-共-曱醛];1,1-二曱基矽-11_冠_4醚;ι,ι_二曱基矽_14_ 冠-5醚;1,1·二甲基矽-17-冠-5醚;磺酸鈉;1,4,1〇,13-四硫 -7,16-二氮環十八烧;卟吩及其組合。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液體介質包含水。可將與不溶 於水之勝狀聚合酸錯合之導電聚合物沉積在一基板上且其 可用作電荷傳輸層。 97281.doc -25- 1375483 上文描述了許多不同類別的介質(例如齒化溶劑、烴溶 劑、芳烴溶劑、水料卜亦可使用—種以上的不同類別液 體介質之混合物》 3·引入液想组合物之前之製造 現將注意力指向圖2.5中所描述及說明之例示性具體實 施例之細節。參看圖2’第一電極22〇形成於基板2〇〇之部分 上。基板·可為有機電子裝置技術中使用之習知基板。基 板200可為可撓或剛性、有機或無機的。通常使用玻璃或可 撓有機膜。像素驅動器及其它電路可使用習知技術在基板 200内或其上形成。該陣列外之其它電路(未圖示)可包含用 以控制該陣列内該等像素的周邊及遠端電路。製造的要點 在於該像料列而非該周邊或遠端電^基板可具有介 於約12-2500微米範圍内之厚度。 該等第-電極220充當陽極且可包含—或多個導電層。距 離基板最遠之該等第—電極22〇之表面包含—高功函數 材料。在此說明性實例中,料第—電極22q包含氧化鋼 錫、氧化紹錫或其它在有機電子裝置中習知的用於陽極的 材料之一或多個之層。在此具體實施例中,該等第-電極 220傳輸至少70%之藉由隨後形成的有機活性層發射或響 應之輕射。在-具體實施例中,該等第—電極—之厚度; 於約1⑼揭nm範圍内。若輻射不必藉由該等第-電極220 傳輸,則該厚度可更大,例如多達麵⑽或更厚。 該等第-電極220可使用許多不同技術中之一或多種來 形成,該等技術包含習知的塗覆、鑄造、氣相沉積(化學或 9728l.doc -26. 1375483 物理)' 印刷(喷墨印刷、絲網印刷' 溶液分散或其任意組 合)、其它沉積技術或其任意組合。在—具體實施例中該 等第一電極220可形成為—圖案化層(例如使用—圖罩)或藉 由在整個基板200上沉積該(等)層且使用習知_化技術來 形成。 如圖2中所示,有機層230可在該等第一電極220上形成。 該有機層230可包含-或多層。舉例而言,有機層23〇可包 含一電荷傳輸詹240及有機活性層㈣,電荷傳輸層可位於 該有機活性層250的兩側,該電荷傳輸層可覆於該有機活性 層250上而非在其τ,或該有機活性層25Q可在*具有該電 荷傳輸層240之條件下使用。當該電荷傳輸層_立於該等 第:電極220與該有機活性層25〇之間時,該電荷傳輸層綱 將係-電洞傳輸層,且當該電荷傳輸層位於該有機活性層 250與隨後形成之充當陰極之第二電極之間時,該電荷傳輸 層(圖2中未圖示)將係—電子傳輸層。圖2中所示之該具體實 施例具有充當電洞傳輸層之該電荷傳輸層2 4 〇。 該電荷傳輸層240及該有機活性層25〇係連續在該等第一 電極220上形成。除便於將電荷自該等第-電極220傳輪至 該有機活性層25〇之外,該電荷傳輸層謂亦可充當一電荷 注入層,其便於帶電載流子注入該有機活性層250、該等第 -電極220上之平坦層面、該等第—電極⑽與該有機活性 層250間之銳化或化學障壁層或其任意組合。每一該電荷傳 輸層240及該有機活性層25〇皆可藉由許多不同技術中之一 或多種來形成,該等技術包含用於以下所描述之適當材料 97281.doc •27- 1375483 之旋塗、鑄造 '氣相沉積(化學或物理)、印刷(噴墨印刷、 絲網印刷、溶液分散或其任意組合)、其它沉積法或其任意 組合。該電荷傳輸層240及該有機活性層25〇之—或兩者皆 可在沉積後固化。 當該電荷傳輸層240充當-電洞傳輸層時,可使用許多材 枓(且其選擇將視該裝置及該有機活性層25〇材料而定),且 在此說明性實例中,其可包含聚苯胺("pANi")、聚(34_伸 乙二氧基噻吩)("PED0T")或通常在有機電子裝置中用作電 洞傳輸層之材料t的—❹帛。該電洞傳輸層通常呈有介 於約_範圍内之厚度,其係於基板_上遠離該等 第一電極220的位置來量測。 該:機活性層250之組合物通常視該有機電子裝置之應 用而疋在圖2所不之具體實施例令,該有機活性層a。用 於發㈣射組件。該有機活性層㈣可包含在有機電子裝置 中通常用作有機活性層之材料且可包含—或多種小分子材 料、厂或多種聚合物材料或其任意組合。在閱讀本說明書 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為該有機活性層250選擇適當材 料、層或兩者。 如所形成的’該有機層23()(包含了電荷傳輸層2嫩有機 活性層250)在待形成之有機電子組件陣列上係實質上連續 的。在-具體實施例令,該有機層23〇在整個基板(包含了 該周邊及遠端電路)上係實質上連續的。應注意:該有機層 230具有該有偏23G局部㈣之區域,但其不會在基板· 之區域上間斷’該有機層23〇欲在其甲形成(例如該陣列)。 9728i.doc •28. 參看圖2包含該電荷傳輪層240及該有機活性層250之-或 兩者的該有機層23G在該等第—電極22G上局部較薄而在遠 離該等第一電極22〇處局部較厚。該有機層咖通常具有介 於約5〇领nm範圍内之厚度,其係於基板上遠離該等 第电極220的位置來量測的。 右該有機電子裝置係—發射輻射微腔裝置,則在該有機 〇的厚度選擇上必須加以注意,如此才能獲得所要的發 射波長光譜。 *在另—具體實施例中’可形成與圖丨中所示之井結構130 ―員似之井結構。在此具體實施例中,該有機層2 3 〇可在該基 板20〇及3亥等井結構上形成。應注意:該有機層沿靠近 該等井結構頂部處的邊局部較薄;然而,該有機層23〇在該 等第一電極220間之該等井結構上沒有間斷。稍後所描述之 圖7及8包含可使用井結構之又一具體實施例。 在一替代具體實施例中’該有機層230可包含具有隨厚度 邊化之組合物的單一層。舉例而言,最靠近該等第一電極 220之組合件可充當一電洞傳輸器,鄰近之組合件可充當一 有機活性層’且離該等第一電極22〇最遠之組合物可充當一 電子傳輸器。一或多種材料可存在於該有機層之厚度中的 全部或僅部分中。 4.液體組合物之引入 如圖3中所示,可將一或多種液體組合物(以圓圈302及 3〇4說明)放置在該有機層23〇之部分上。在一具體實施例 中’該有機活性層250包含一可發射藍光之宿主材料,液體 97281.doc -29- 1375483 組合物302可包含一紅色客體材料,且液體組合物304可包 含一綠色客體材料。在置放前,該有機層230可為或不可為 實質上固體。可使用一精確沉積技術將該等液體組合物302 及304放置在該有機層230上。圖罩、框架、井結構、圖案 化層或其它结構可在此沉積期間呈現。該精確沉積技術之 非限制性實例包含絲網印刷、喷墨印刷、溶液分散(如自平 面圖所見,將該液體組合物以條狀或其它預定的幾何形狀 或圖案分散)、針吸、使用圖(蔭)罩之氣相沉積、選擇性化 學氣相沉積、選擇性電鍍及其組合。可將該等液體組合物 302及304連續或同時放置在該有機層230上。為簡單起見, 圖2中之每一該等液體組合物302及304皆稱作"液滴”,無論 該等該等液體組合物302及304是否以液滴引入。影響受該 等液體組合物302及304影響的該有機層230之起始區域的 許多參數會變化。舉例而言,該等參數係選自由液滴體積、 有機電子組件間之間隔、液滴黏度及其任意組合組成之群。 來自該等液體組合物302及304之一或多種液體介質可與 該有機層230接觸且將其自實質上固態轉換為實質上液 態。由於每滴該液體介質(媒介)皆接觸該有機層230,所以 該(等)液體介質可使部分或全部厚度之該有機層230溶解以 形成溶液、使部分或全部厚度之該有機層230分散以形成分 散液、形成乳液或使部分或全部厚度之該有機層230懸浮以 形成懸浮液。應注意:由於更多該液體介質(媒介)與該有機 層230相互作用,所以液體組合物與有機層230之”混合物” 的黏度增加。增加的黏度可有效抑制該等液滴之橫向移動 97281.doc -30· 1375483 (貝貝上平行於該基板200原表面之移動)。在—具體實施例 中,可在不高於4(TC之溫度下執行該(等)客體材料進入該有 機層230之遷移,且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其可在實質上室 溫下執行。 該液滴所選之體積可受該有機層23〇或其部分之厚度、該 有機層230内之該宿主材料或其組合的影響。在一具體實施 例中,僅需要將該液滴之該客體材料遷移入有機活性層 250。若該液滴體積過小,則不是整個該有機活性層皆 會受影響。又,若該有機活性層25〇内之該客體材料濃度過 低則可無法達成目標亮度效率。在運行期間,該有機 活性層250之該發射或回應光譜輻射可受到該第一與第二 電極間之電位(電壓)差的顯著影響。若該液滴體積過大,則 可能出現該液體組合物之不當橫向散佈,且該客體材料可 到達一鄰近區域,而此區域t有客體材料係不當的。舉例 而言’若摻雜紅色液滴之體積過A,則其可進入將有綠色 或藍色發射之區域。若此種情形發生,則該鄰近區域可發 射紅光。因此,可使用液體組合物體積與該有機層23〇厚度 比0 使用井結構可減少橫向遷移之可能性,然而,該液體組 合物體積不應太大以至於其溢出藉由該等井結構所形成之 "堤防”’而使得該液體組合物可遷移入一相鄰井。 在將該等液體組合物迎及綱放置在該有機層23〇上且 該等液體組合物302及304内之實質量(將稍後在本發明書 中論及)的該客體材料遷移入該有機活性層250後,將該等 9728 丨.doc 1375483 液體組合物302及304之該(等)液體介質蒸發以為該有機層 230提供摻雜區域402及404。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將區域4〇2 設計成可發射紅光’且將區域404設計成可發射綠光。談蒗 發可在介於約20-240°C範圍内之溫度下執行一段時間(介於 約5秒至5分鐘範圍内)。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蒸發可在介 於約30-5(TC範圍内之溫度下執行一段時間(介於約〇 5分鐘_ 1.5分鐘範圍内)。該蒸發可利用烘箱(〇ven)或熱板(h〇t pUte) 來執行。該蒸發可在多種壓力下執行.在一具體實施例中, 該蒸發可在實質上的大氣壓力下執行。在$ 一具體實施例 中,可使用一真空壓力(顯著低於大氣壓力)。若使用真空, 則必須採取保護以避免在該有機層2 3 〇内產生持久氣泡或 沸騰時材料喷湧至相鄰區域。 洛發後,包含區域402及404之該有機層23〇係實質上的固 體。該方法可用於將實質量的客體材料引入該有機層23〇。 基於質量,可將液滴302及304中之該等客體材料之一或其 兩者的至7一为之一在放置於有機層上之前於區域々Μ及 4〇4處遷移入該有機層23〇。在其它具體實施财,液滴逝 及304中之該等客體材料的至少約40¾、50%或實質上其完 王位於該有機層230内〇 藉由在有機層230上重複放置液體組合物3〇2及3〇4冲 將該等客體材料引人該有機活性層250,則可不必完全蒸智 在該等液體組合物的連續沉積間之液體介質。 若該有機活性層250包括待交聯{宿主材料,則該有機活 性層250可藉由許多不同技術中之—或多種來形成,該等技 97281.doc •32- 1375483 ' L 3 了旋塗、鑄造、氣相沉積(化學或物理)、印刷(噴墨 印刷、絲網印刷、溶液分散或其任意組合)、其它沉積技術 或其任意組合。可使用一加熱步驟以使在沉積步驟期間所 用之該(等)液體介質蒸發(若有可能)以使該有機活性層25〇 成為實質上固體。然而,溫度及其它條件亦不可太劇烈, 否則會出現交聯。可將該(等)液體組合㈣置於該有機活性 層250上並與其接觸,&而該(等)組合物中之客體材料可遷 移入該有機活性層250。可將該等液體組合物之該(等)液體 介質蒸發’從而可使該有機㊉性層25〇承受足以達成交聯之 該等條件。所使用之實際溫度及壓力可視用於交聯的該等 材料而定。 該(等)液體介質有助於將該客體材料以溶液、分散液、 乳液或懸浮液形式"拉”入有機層23〇,該溶液、分散液、乳 液或懸浮液係藉由結合該(等)液體介質與有機層23〇來形成 的。因此,該(等)液體組合物内之實質量的該(等)客體材料 可遷移至該等第一電極220而無實質上的橫向遷移或擴 散。靠近該有機層230表面(該(等)第二電極隨後在其上形成) 的該(等)客體材料之濃度較靠近該相反表面(靠近該等第— 電極220)的該(等)客體材料之濃度可小一個數量級。靠近該 有機活性層250之相反側的該(等)客體材料之濃度彼此接 近》不需要熱驅動步驟》該等第一電極220與隨後形成之第 二電極間之濃度梯度(在一垂直於該基板之原表面的方向 上所量測的濃度梯度)較藉由一習知熱擴散方法形成之濃 度梯度低。藉由此種技術形成之有機電子裝置之發射光譜 9728l.doc •33- 1375483 可不被該第一與第二電極間之電位差變化顯著影響。 5·製造之剩餘物 3 儘管未圖示,但-充當電子傳輸層之可選電荷傳輸層可 在該有機活性層250上形成。該可選電荷傳輸層可包含來(8- 經紹或在有機電子裳置中習知用作電子傳輸層的 其匕材枓中之至少一種。該可選電荷傳輸層可藉由許多不 同技術中之一或多種來形成’該等技術包含旋塗、鑄造、 氣相沉積(化學或物理)、印刷(嗔墨印刷、絲網印刷、溶液 2放或,、nD)、其它π積法或其用於如下所描述之適 當㈣之任意組合。該電子傳輸層通常具有介於約30-500 nm乾圍内之厚度’其係在基板上於遠離該等第一電極 220位置處量測。 如圖5中所*,在包含電荷傳輸層240及該有機活性層25〇 之有機層230上形成一第二電極5()2。在此特定具體實施例 中’該第二電極5G2充當陣列之共陰極。該第:電極如之 表面包含-低功函數材料。該第二電極5〇2包含一或多種第 1族金屬、第2族金屬或習知用於有機電子裝置内陰極之宜 它材料。 該第二電極502可使用許多不同技術中之一或多種來形 成’該等技術包含習知之塗覆、料、氣相沉積(化學或物 理)、印刷(喷墨印刷、絲網印刷、溶液分散或其任意組合) 或其它沉積技術或其任意組合。該第二電極5 〇 2可形成為一 圖案化層(例如使用蔭罩)或藉由在整個陣列上沉積該(等) 層且利用習知圖案化次序(pattering sequence)來形成。該第 9728I.doc •34- 1375483 二電極502具有介於約100-2000 nm範圍内之厚度。 其它未在圖5t說明之電路可使用許多該等先前描述之 層或額外層來形成。儘管未圖示,但可形成額外的絕緣層 及互連層以允許可能在該陣列外之周邊區域内的電路(未 圖不)。此電路可包含列或行解碼器、選通線(例如列陣列選 通線、行陣列選通線)或感應放大器。或者,此電路可在圖 5所示之任意層形成之前、期間或之後形成。 將具有乾燥劑524之蓋522於該陣列之外位置連接至基板 2〇〇以形成實質上完成的裝置。間隙526位於該第二電極 與該乾燥劑524之Μ。用於該蓋522及乾燥劑524之材料及該 附著方法係習知的。 μ 圖5包含兩個各自具有發射紅色、綠色及藍色輻射組件之 像素。②等發射紅色輻射之組件包含該等摻雜紅色區域 402 ’且邊等綠色組件包含該等摻雜綠色區域彻,且談等 藍色組件包含位於該等㈣第—電極⑽與該第二電極如 之間的該有機活性層25G之未摻雜部分(實質上不含該等紅 色及綠色客體材料)。
在一實施例中(未圖示),脾A )將此夠發射藍光之有機材料邊 相沉積在一第一有機層之5小八丨 至^邛刀上。用於此氣相沉積6 發射藍光層之有機材料可& 了匕括雙(2-甲基-8-喧琳根基)4_肩 基苯酚鋁(III)("BAIq”;)、_於甘_ —本基恩衍生物、二萘基蒽衍与 物、4,4 -雙(2,2 -二装其,μ 土 -乙烯-1-基)-聯苯("DPVBI")、9,1〇 、9’10·二-(萘基)蒽、9,10-二-(2-萘基)蹇 (ADN )、4,4 -雙(译唾 _9.基)聯苯 97281.doc -35. 1375483 一苯基乙烯基)-苯基]_蒽("BDpvpA")、蒽、91〇二苯基蒽 (DPA )、N-芳基笨幷咪唑(諸如"τρΒΙ")、2第三丁基苯基 •5-二苯基-1,3,4-噁二唑(”PBD,,)、14•雙[2_(9_ 乙基 _3•肼甲 Si基)伸乙稀基]苯、4,4,_雙[2_(9_乙基_3_肼曱醯基)伸乙烯 基]-l’l’-聯笨、9,1〇·雙[2,2_(9 9·伸第基)伸乙烯基]蕙、M_ 雙[2,2·(9,9-伸g基)伸乙烯基]苯' 4,4,_雙[2,2·(9 9伸第基) 伸乙烯基]-1,1 -聯苯、& '經取代之茈、四-第三丁基茈 (TBPe )、雙(3’5-二氟-2-(2-°比啶基)苯基-(2-叛基吡啶基) 銀III( F(lr)plc”)、$、經取代之祐、苯乙稀胺、能夠發射 藍光之其它有機小分子材料及其組合。 此具體實施例之氣相沉積層可由-單-材料、由-種以 上材料之共同沉積物形成為一種以上材料之多層或具有藉 由儿積參數來判定之連續變化組合物之單層。該氣相沉積 層可形成為-連續層或—圖案化層。除提供藍色發射外, 該氣相沉積層亦可充當電子傳輸層、電子注人層、電洞阻 斷層及其組合。 6·替代具體實施例 圖6包含—說明,其中每-該等藍色組件皆包含一摻㈣ 色區域_。用於形成該等摻雜區域_之方法類似於圖 及4所描述及顯示之方法。 在又另-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液體組
:層之前放置在-基板上。參看圓7,第-電極二I 上形成。井結構7_使用諸如塗覆—光阻層且將 ,、圖木化的f知方法形成。該等井結構可具有介於約2领 9728l.doc -36- 1375483 米範圍内之厚度。該電荷傳輸層240可在該等第一電極220 上及該等井結構730間使用一先前所描述之技術來形成。液 體組合物302及3 04係利用該等先前所描述的技術中之任何 一或多種來放置在該電荷傳輸層240上。此時該等液體組合 物302及3 04内之該等液體介質可被蒸發或不被蒸發。 如圖8中所示,該有機活性層250係在該電荷傳輸層240 上及該等井結構730間形成。該等液體組合物302及304内之 該(等)客體材料可遷移入該電荷傳輸層240及該有機活性層 250兩者以形成該紅色有機電子組件802的摻雜紅色之電荷 傳輸層842及摻雜紅色之有機活性層852,且形成該綠色有 機電子組件804的摻雜綠色之電荷傳輸層844及摻雜綠色之 有機活性層854。該藍色有機電子組件806具有該電荷傳輸 層240及實質上不含客體材料之有機活性層250。該等有機 活性層852、854及250可被固化以使該等有機活性層852、 854及250成為實質上固體。第二電極502及後續處理可按先 前描述的來執行。 在此具體實施例中,存在一處理範圍以使在於該等第一 電極220上放置該等液體組合物302及304後形成該有機活 性層250。該等井結構730有助於防止組合物302及304内之 該等客體材料遷移至不當區域。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未圖示),包含客體材料之液體組 合物可於該有機層230形成之前放置在該等第一電極220 上。可將該等液體組合物内之該等液體介質蒸發以在於該 等第一電極220上形成該有機層230之前變成實質上固體。 97281.doc -37- =有機層230可包含—液體介質,其可與該等客體材料形成 ’合液、分散液、乳液或懸浮液並限制其橫向遷移。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一遽光層可位於該有機活性層250 與該有機電子裝置之使用者側之間。㈣光ϋ允許-波長 或波長光譜之II射透過關光層。該渡光層不允許大量的 該波長或波長光譜之外的#射透過。因此,該濾光層可”阻 斷"不當波長的輻射。 圖9中所說明,可在該基板2〇〇上形成一有機層$⑻。該 有機層9GG可包含—或多個幾乎任何可用以形成該基板謂 之部分的有機材料(例如聚合膜)之層。該有機層9〇〇理論上 可,有幾乎任何厚度(1 nm至幾百微米或更多)。·然而,當 該厚度過薄時’該遽光層不足以提供良好品f的遽光層。 處於該範圍的另一端,即該濾光層變得較厚,透過該濾 光層之輻射會減少。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有機層900具有 η於約1-10微米範圍内之厚度。 該有機層900可藉由許多不同技術中之一或多種來形 成,該等技術包含用於有機材料之習知的旋塗、鑄造、氣 相/儿積(化學或物理)、印刷(喷墨印刷、絲網印刷、溶液分 散或其任意組合)' 其它沉積技術或其任意組合。或者,該 有機層900可在基板200上使用一機械方法來形成。—種機 械方法可包含使用一該基板200或有機層9〇〇上之黏接層 (未圖示)及靠近該基板2〇〇放置該有機層9〇〇以使得該黏接 s位於有機層9〇〇與基板2〇〇之間。或者,可將該有機層 900放置在該基板2〇〇上且將其加熱以使該有機層9〇〇與基 9728l.doc -38- 1375483 板200融合在一起β所描述之該等方法僅係可能使用之其它 機械方法申之兩種。 可使用先前所描述之有關該等液體組合物的方法中之任 何或多種以將客體材料引入該有機層900 »摻雜紅色區域 9〇2包含—紅色客體材料,摻雜綠色區域9〇4包含一綠色客 體材料,且摻雜藍色區域906包含一藍色客體材料。 除客體材料可加至或不加至該有機層93〇外,該有機電子 裝置之其餘部分之形成可類似於上文中先前所描述的該等 方法中之任一種。在一具體實施例令,該有機層93〇包含實籲 質上可發射白光之有機活性層95〇。該摻雜紅色區域9〇2可 允卉紅光(而非綠光或藍光)透過該有機層900到達該有機電 子裝置之使用者側。該摻雜綠色區域904及摻雜藍色區域 906分別對綠光及藍光執行類似功能。 : 若該有機電子裝置包含輻射回應組件,則該摻雜紅色區 域902可允許紅光(而非綠光或藍光)透過該有機層9〇〇至該 有機活性層950。該摻雜綠色區域904及摻雜藍色區域906 _ 分別對綠光及藍光執行類似功能。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未圖示),該濾光層之製造可離開 該基板200來執行。可執行類似於有機層9〇〇的有機層之製 造方法,且可將具有過濾區域之該有機層於電子組件形成 之前、期間或之後連接至該基板200。在一具體實施例中, 可於該濾光層連接之前在基板200上形成驅動器或其它電 路。在該濾光層連接之後,可形成有機電子組件之該等有 機層(例如有機活性層)。以此方式,該有機活性層可不曝露 97281.doc • 39· 1375483 至用以使該濾光層連接至該基板200的相對較高的溫度。 在另一未圖示具體實施例中,該電荷傳輸層24〇而非該有 機活性層250可包含該等客體材料。儘管該電荷傳輸層24〇 理論上係一濾光層,但該電荷傳輸層24〇中之該客體材料可 有助於藉由較接近國際色彩協會標準(c〇mmissi〇n Internationale de I,Eclairage,CIE)中所指定的該等波長之 該有機活性層250來發射或接收色彩。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及第二電極之位置可颠 倒。與該等第一電極220相比,第二電極5〇2可更接近該基 板200。若輻射可透過該第二電極5〇2,則可減少該第二電 極502之厚度以使足夠的輻射(至少7〇%)透過該第二電極。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可藉由該基板2〇〇之反面的該有機 電子裝置的-側來發射或接收轄射,纟替代#由該有機電 子裝置之該基板側來發射或接收輻射或除藉由該有機電子 裝置之該基板側來發射或接收輻射外。在此種裝置中,每 個該第二電極502及該蓋522皆可使至少7〇%之輻射藉由該 有機活性層250發射或接收。乾燥劑524之位置可改變以使 其不覆於該等第一電極22〇上。或者,該乾燥劑524可包含 或多種具有一定厚度之材料,其中至少70%之藉由該有 機活性層250發射或接收的輻射可通過該乾燥劑524 ^ 在又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二電極5〇2可被複數個第二電 極所置換。圖5中任意-或多個該等電子組件可具有其特有 的第二電極與陣列中之某些或所有其它組件共用該第二電 極。 ^728l,d〇( •40· 1375483 幾乎任何具有-有機活性層之有機電子裝置皆可使用先 前所描述之該等摻雜技術。雖然圖5包含一可結合主動式矩 陣OLED顯示器使用之組態,但該組態可藉由以下方法來改 用於被動式矩陣0LED顯示器:使該等第-電極22〇朝向具 有於一第一方向延伸之長度的導電條且使第二電極5〇2改 變為具有與該第-方向實質上垂直的另_方向延伸之長度 的導電條。對該被動式矩陣OLED顯示器而言,驅動電路(未 在圖5中顯示)不是必須的。閱讀本說明書後,熟習此項技 術者將瞭解··可對其它類型之有機電子裝置作出其它改動 以達成此等裝置之適當功能(例如感應器陣列、伏打電池等 等)。 在另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有機層23〇、852、854、9〇〇或 其任意組合可設計成以可見光错外的波長發射、回席或傳 輸輻射。舉例而言’該等有機電子組件之—可設計成使該 有機活性層250或750發射或響應uv、IR、其它非可見輻射 及其任意組合H具體實施例中,可在同—裝置中使 用發射輻射組件及輻射回應組件。在又—具體實施例中, 相同有機電子裝置内,一或多個該等有機電子組件可發射 或響應可見光譜内之輻射,且—或多個該等有機電子組件 可發射或響應可見光譜外之輕射(例>uv、ir或兩者卜組 合數目幾乎没有限制。 本文中所描述之該等概念可用於實現未設計成發射、響 應或過據轄射之有機層。此種申請案可用於形成包含電晶 體、電阻器、電容、二極體及其組合之電路元件。該客體 9728l.doc -41- ㈣可改變—有機活性層之阻抗或傳導類型(ρ·類型或η·類 1)更/、體^之,該客體材料可用於調整電晶體之臨限電 品或增I。叱義载流電極(例如源择區、汲極區、源極7汲極 區射極區、集極區、非活動基極區、接觸電阻、接觸電 :及其組合)、形成電容及二極體之”接合及其組合。注 意:該等電子組件可在邏輯、放大或其它電路中使用且可 能使用或不可能使用其輻射相關特性。 7·該有機電子裝置之電子運行 “有機電子裝置内之該等有機電子組件係發射輕射組 件,則在該等第—電極22〇及第二電極502上施加適當電 4 、因為4多個該等發射輻射組件變得足夠正向偏置, 、此正向偏置可導致該有機活性層250發射輻射。應、、主 意··在該有機電子裝置正常運行期間,一或多個該等發射 = β舉例而言’可調整該等發射輕射組件所 之该等電位及電流以改變該等組件所發射之色彩強 2以達成可見光譖内之幾乎任何色彩。參看最接近圖5 貝1之該4三個第一電極220,為顯示紅色,包含摻雜區402 二發射轄射組件將打開,同時其它兩個發射輕射組件關 :之Μ顯Μ中’可給予列及行訊號以激活發射輻射組 $組以使顯示器以人類可理解之形式呈現給觀看 右„玄有機電子裝置内之該等有機電子組件係輻 件,則可將該等輻射回應組件於—預定電位 應、, 如第二雷缸目+ a μ頂疋电位下反向偏置(名 '、有一向於該(等)電極220約5-15伏的電位)。逢 9728 丨.doc •42- 1375483 目標波長或波長光譜之輻射係藉由該有機活性層來接收, 則該有機活性層内之載流子(即電子-電洞對)數目會增加且 導致藉由該陣列外的周邊電路内之感應放大器(未圖示)感 測到的電流的增加。 在諸如光電電池的伏打電池中,光或其它輻射可轉換成 無需外部能源既可流動之能量。該等導電構件22〇及5〇2可 連接至一電池(待充電)或一電力負載。在閱讀本說明書後, 熟練技工旎夠設計該等電子組件、周邊電路及可能的遠端 電路以最佳適應特別有機電子裝置之特別需要。 8.優點 出乎意料地,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可用於在一有機層 形成之前或之後形成該有機層中之局部摻雜區域,其中與 習知擴散方法相比,有機層之相反表面(靠近該等電極)間之 客體材料的濃度梯度較小。實質量的(若非全部)該客體材料 遷移入該有機層。可將該客體材料"拉"入該有機層且消除 執仃熱擴散處理之必要。因此,不會出現過多的橫向擴散 問題。又’整個有機層中不會出現客體材料的”部分"擴散(僅 通過部分的該有機層)或浸潰濃度梯度。 。在一習知方法中,客體材
比較該新方法與一習知方法。 料係自該有機層外之墨水擴散, 客體材料進入該有機層。使用此 972Sl.doc -43- 1375483 較此更小。該較低濃度梯度允許該(等)有機電子組件在一較 高電位差下運行而不會在輻射或接收光譜引起位移。因 此,可見到較佳的”灰度"強度控制。又,該有機電子裝置 可在更高電壓下運行,同時此裝置之效率會隨老化降低而 5亥發射光譜中沒有明顯位移。 比較該新方法與-習知擴散方法,其中執行該擴散直至 該客體材料濃度梯度接近Q為止(靠近有機層之相反側的濃 度實貝上相等)。此習知擴散方法允許更多的橫向擴散且使 其在高解析度陣列内之使用非常困難。 若將一種客體材料熱驅動步驟與該習知墨水擴散方法一 起使用以降低該客體材料濃度梯度,則該客體材料亦可橫 向遷移至一點,於此處其可能妨礙相鄰有機電子組件之合 適輻射發射或接收。在一濾光層中,該滤光器可具有不當 的過濾、特徵。目為料新方法未❹客體材料驅動步驟, 所以保持客體材料之橫向遷移量相對較低。 該等新方法可用詩|體材料引入有機#性層且仍能達 成良好的效率,因為無需墨水擴散過程。可達成高於0.4 cd/A之效率。在—具體實施例中,摻雜紅色有機活性區之 效率至少為Μ Cd/A,摻雜綠色有機活性區之效率至少為 3.0 cd/A,且摻雜藍色有機活性區之效率至少為丨^ 更高的效率亦有可能。 忒新方法不如該習知墨水擴散方法對厚度敏感。因為該 客體材料濃度梯度較低,可根據不同厚度來調整液體化合 物的體積。若需要不同厚度之該有機層,則該方法允許更 97281.doc 1375483 強之可撓性。該習知墨水擴散方法對厚度改變高度敏感, 其歸因於該浸潰濃度梯度。此外,該新方法不需要熱擴散 處理步驟。 當形成有機電子裝置時,可形成更陡的p_n接合。該等更 陡的接合有助於在彼等接合增加擊穿電壓及改良電容。 又,增強式及損耗式電晶體可使用相同之有機活性層來形 成。可製造更小且更緊密間距之電子組件,且因此增加電 路密m卜’較少之橫向擴散使得可形成較小的電子組 件0 在本發明-具體實施例中,該液體化合物之液體介質^ 與該有機層相互反應,從而提高該所得_、分散液、|( 液或懸浮液之黏度。增加的斑痒亡 3的黏度有助於在該(等)液體介質及 該(等)客體材料以其方式通過該有機層之厚度時保持受@ 的橫向運動。因此’井結構非必需的但必要時可以使用。 若未形成井結構,則處理㈣可能減少,從㈣約生產成 本且可能改良產率。 該新方法可使用已存在的儀 哄益术執仃且無需實質改質該 =即可整合進已存在的方法中。因此,可實行該新方法 ㈣風險:在方法整合期間必須學習且辨別新儀 益或產生不當的混亂。 m 實例 下列特定實例係用以說明而非 實例1 疋β向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此實例表明,·該有機活性層 層及该液體組合物之物理特性 97281.doc •45- 1375483 的適當處理使有機電子裝置中之有機電子組件無需堤或 井。 製造包含下列結構之有機電子組件:IT〇(第一電極或陽 極)/緩衝聚合物/有機活性/第二電極(陰極卜該等基板係% χ3 0 mm(標稱)ΙΤΟ塗覆之玻璃。該電荷傳輸層係pED〇T材料 (BAYTRON-P,Bayer AG,Germany)層。該等有機活性層包 含一發射藍光之聚(螺雙第)材料(一無需任何客體材料即可 發射藍光之宿主材料)。於室溫下將1>£1)〇丁旋塗至一平玻璃 /ITO基板上且接著於約20(rCT烘烤約5分鐘。該膜厚度約 為150 nm,其係以Dektec表面輪廓儀(surface pr〇fUer)量測 的。接著以約1000 rpm的轉速自約〇·5〇/0之苯甲醚-鄰二甲苯 溶液中沉積該藍色有機活性層,其導致膜厚度為約7〇1〇〇 nm ° 液體組合物包含一紅色客體材料(一發射紅光之聚(螺雙 苐)材料,1 · 1 %,11 mg/ml)及包含苯甲縫·鄰二曱苯: 3,4-DMA共溶劑之液體介質。將該液體組合物以噴嘴標稱 直控為30微米之單一喷嘴嗔墨器滴至預先界定之區域上。 將每滴間的間隔設定在約90微米且該等液滴每列間的間隔 為約200 nm。該等液滴不會聚結’且保持由諸如液滴體積 及有機活性層厚度的參數所控制之固定寬度。該等圓形紅 點之大小約為80微米或約為相鄰列間間隔的三分之一。然 後將該膜於12 0下供烤約10分鐘。該第二電極係使用熱蒸 發器來沉積且含有為約500 nm鋁所覆蓋的約3.5 nm Ba。在 該ITO與第二電極間有約4 V之偏壓下,該發射強度為約2〇〇 97281.doc -46- 1375483 cd/m2 ® 作為一替代物,該紅色液體組合物可以一綠色液體組合 物來置換。該紅色客體材料可為一或多種綠色客體材料(例 如 Green 1300系列聚苐,Dow Chemical Company,Midland, MI)所置換。該等處理詳情及所用之儀器實質上與先前描述 的相同。可達成一與綠色發射區域類似的像素大小。 此實例表明.本文所据述之該等方法可用以製造多色有 機電子裝置’(意即該有機活性層之僅具有該宿主材料之區 域發射藍光’具有宿主材料及紅色客體材料之區域發射紅 光,且具有該宿主材料及綠色客體材料之區域發射綠光)。 此實例亦表明:不必用井結構來界定發射區。 實例2 使用標稱像素間距位2 0 〇微米之全彩顯示器來執行類似 於實例1之實驗。將該噴墨喷嘴之直徑減小至約2〇微米,且 使用此更小直徑的噴嘴產生一具有多色預先界定圖案之顯 示器。將該等紅色或綠色發射區之直徑減小至約Μ微米。 因而,此實例表明:本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可用於 有小於200微米間距之全彩顯示器。 ' 八 實例3 具有紅色、綠色及藍色聚合物線之全彩顯示器係使用一 類似於實例1中所描述之程序來製造的。使用—具有如個喷 嘴之喷墨印刷機來定義彩色像素。該等喷嘴之直徑約為35 微米且^個液滴間之步進動作(step 約為85微米。該 基板係標稱的100 mmxl〇〇 mm(4英吋χ4英吋 ) 向顯不區域 97281.doc •47· 1375483 為約80 mmx60 mm(3_2英吋x2.4英吋卜該基板不包含任何 井結構。該等紅色、綠色及藍色彩色條紋顯示:⑴無需使 用堤結構即可達成線圖案,及(2)可製成一每英吋有1〇〇個像 素之全彩顯示器(相當於254微米間距)。 全彩、主動矩陣顯示器亦可以具有薄膜電晶體像素驅動 器之基板來製造。將-有機活性層建構在該等像素驅動器 與該等ITO接點之間。如實例:及2,彩色墨水限制無需堤結 構。 實例4 在此實例中,可製造一種具有完全平面結構之全彩背光 裝置(即ITO係連續的,沒有襯墊或管柱)。自一光學平板玻 璃ITO基板開始,將PED0T及一有機層(一能夠發射藍光之 宿主材料)旋塗至該基板上(如先前所描述的卜噴墨沉積用 於形成一紅色液體組合物及一綠色液體組合物的線^該等 線約為80微米寬而沒有使用任何井結構。此實例明確表明 邊有機層限制該等紅色及綠色聚合物線散佈之能力。 藉由改變該等液滴的間隔(其恆定液滴體積為約3〇皮 升),該等線寬可自約80微米(液滴間距為85微米)變化至約 150微米(墨滴間距為30微米),因而此方法適於較大面積顯 不器之製造。因為具有較大液滴間隔之液滴與彼此相對隔 離所以該等液體組合物之橫向散佈係藉由該等單個液滴 之體積來限制,且該行寬更窄。相反,當該等液滴更緊密 時,相鄰液滴的液體組合物間存在更多重疊及相互作用, 促進各個單個液滴之橫向擴散、產生較寬的線寬。在此情 97281.doc • 48- 1375483 形下’在該等液滴沉積更緊密處,沉積在-條紅色或綠色 液體組合物線上之液體組合物之總體積更大,因為更大數 量的液滴沉積成一條單線。 類似地,更低溶解度之宿主層可導致該液體组合物更多 的橫向擴散’目為可能需要更大量的液體組合物以使該客 體材料在該宿主層之厚度中完全且均勻地擴散。 實例5 就全彩顯示n而言’該色彩穩定性維持2·3個數量級上之 電流變化,使得各個色彩之灰度控制在發射光譜中沒有明 顯位移。 發射紅光及發射綠光組件係以與實例i中描述之程序類 似的程序來製備。發射藍光組件亦可藉由旋塗來製造而益 需嘴墨印刷客體材料。有機電子組件之發射特徵係在廣闊 強度範圍内使用-色彩分析儀(Chr〇ma M〇dei 7削)來量 測。該等結果顯示在圖1().12中。圖12中,該藍色組件顯示 X之色彩座標為約〇.16及7之色彩座標為約〇 2〇。色彩在3個 數量級以上保持穩定。圖10及Η中,該等紅色及綠色組件 之色彩在2·3個強度範圍級内分別顯示類似的色彩穩定 性。該等結果亦在如圖13t所示之CIE1931色度圖中表明。 具有客體材料之該等綠色及紅色組件的色彩射性類似於 實質上不含客體材料之該等藍色組件的色彩穩定性。 該等結果表明··該等綠色及紅色客體材料以相對均勾之 濃度分佈遷移人該有機活性層。對於變化了 2_3數量級之電 流及該摻雜有機活性層内之一裝置重組區,相對於藉由已 972Sl.doc -49· 1375483 知方法所觀察到的驚人色彩變化’該色彩座標(及發射曲線) 保持恆定》 所表明電流中2-3個數量級上之變化的色彩穩定性允許 全彩顯示器藉由以各個色彩之6位以上(64階)、8位(256階) 及甚至10位(1024階)灰階的控制電流來產生動力。相反,當 前已知裝置中之彩色像素的灰度控制係藉由具有固定發射 峰值強度(以固定色彩)之其它方式(諸如時域)來產生動力。 實例6 可將小分子電子傳輸材料之連續層沉積在由液體組合物 形成之有機層上。 在此貝例令,在室溫下以約15〇〇 rpm的轉速將ped〇t電 洞傳輸層%塗·至該玻璃/ITO基板上約1分鐘,然後於約18 〇 艺下烘焙約10分鐘。該PED0T層之厚度係約1〇〇 nm。如實 例1中,然後自溶液旋塗該發射藍光的聚(螺雙薙)有機活性 層X形成厚度為約70_1〇0 nm2連續層。該發射藍光層再 次:當自液體組合物噴墨沉積之該等紅色及綠色客體材料 主^然後使用一種習知的熱氣相沉積技術以形成9,10_ 二苯基葱(”DPA,’)的第一《子傳輸層及參(8-經基啥琳)紹 (”AW的第二電子傳輸層。在約1 〇.7托耳(Torr)之壓力下將 該等電子傳輸材料直允竹 ,異二積在該電致發光有機活性層上且 形成一連續層。# 各氣相沉積方法中,將該源材料加執 約200至250t以犯』、 ^ ^ '成蒸汽且將其當作氣體傳輸至該 該氣體於其_冷扭 X曰標, 7T俏用❹”疑以形成一層。該目標之溫度約為室溫。 亦使用一種熱蒸發 °字該第一電極沉積成一連續層,且該 9728i.doc •50- 1375483 第二電極含有約0.9 nm的LiF,隨後是約200 nm的鋁。表1 概述分離的'紅色、綠色及藍色裝置之結果。 表1 裝置 發射極 DPA(nm) Alq(nm) 色彩座標 EL效率 (cd/A) A 紅色 11 8 x=0.66,y=0.33 0.6 B 綠色 11 8 x=0.38,y=0.58 5.6 C 藍色 16 10 x=0.17,y=0.23 2.8 D 藍色 4.5 3.7 x=0.17,y=0_22 3.7 此實例表明:可將小分子電子傳輸材料之連續層氣相沉 積在由液體組合物形成之有機層上以形成高效率OLED裝 置。此外,可藉由改變該電子傳輸層來調諧及增強該裝置 效能。 儘管氣相沉積的DPA材料係螢光藍色發射極(其色彩座標 約為χ=0·17且y=0.28),但裝置C及D之光譜亮度之特徵為該 宿主有機活性層之發射藍光之聚(螺雙苐)材料而非DPA。 實例7 裝置效能可藉由改變該電洞傳輸層來進一步增強。 HT1(按1:1重量比摻合之BAYTRON-P VP AI 4083及 BAYTRON-P VP CH8000 ,兩者均來自 Bayer AG, Germany)、HT2(PEDOT/Nafion®,其中 Nafion® 為聚合全說 磺酸,如公開PCT申請案WO 2004/029128中所描述)及 HT3(聚-[1,4-伸苯基-(1-萘基)亞胺基-1,4-伸苯基-六氟亞異 丙基-M-伸笨基-亞胺基-(1-萘基)-1,4-伸笨基])及其組合可 用來替代實例6中之該BAYTRON-P電洞傳輸層。在此實例 中,將該電洞傳輸層("HTL")於該玻璃/ITO基板上沉積為一 材料組合物之一單一層或沉積為一第一材料組合物之一第 97281.doc -51 - 1375483 一層,隨後是一第二材料組合物之第二層。該等自液體組 合物沉積之\纟工色、綠色及藍色電致發光層、該藉由氣相沉 積之電洞傳輸層(DPA/Alq)及該陰極層(LiF/Al)如實例6中 所形成。表2概述此實例的裝置之效能。 表2 裝置 發射極 第一 HTL 第二 HTL 色彩座標 EL效率 (cd/A) A 紅色 HT2 HT3 x=0.662,y=0.325 2.0 B 紅色 HT2 無 x=0.663,y=0.327 2.2 C 紅色 HT1 HT3 x=0.659,y=0.329 1.5 D 紅色 HT1 無 x=0.661,y=0.328 1.7 E 綠色 HT2 HT3 x=0.391,y=0.577 9.5 F 綠色 HT2 無 - - G 綠色 HT1 HT3 x=0.402,y=0.560 8.8 Η 綠色 HT1 無 x=0.396,y=0.568 6.8 I 藍色 HT2 HT3 x=0.189,y=0.283 5.8 J 藍色 HT2 無 x=0.178,y=0.281 5.3 K 藍色 HT1 HT3 x=0.173,y=0.233 4.1 L 藍色 HT1 益 x=0.174,y=0.235 3.8 如表2中所見,該裝置效能之進一步增強可藉由改變該電 洞傳輸層來達成。此外,改質該電洞傳輸層可藉由改良具 有該等液體組合物(其含有該電致發光材料)之該電洞傳輸 層表面的處理相容性來改良該裝置製造之處理特性(例如 藉由一液體組合物來改良一電洞傳輸層的濕度)。 實例8 具有4英吋QVGA格式(320xRGBx240像素)之主動矩陣全 彩顯示裝置可用85x255微米的子像素來製造。該等紅色及 綠色子像素可依照類似於彼等實例7中所用之方法來形 成。該等藍色子像素係以由氣相沉積的小分子發射藍光之 材料(例如9,10-二苯基蒽、DPA)的有機層提供之藍色螢光物 9728i.doc -52- 1375483 質來形成。 在一具有圖案化陽極層之玻璃/IT〇基板上,HT2之一連續 弟電洞傳輸層(PEDOT/Nafion®,約1〇〇 nm)及ΗΤ3(聚 -[1,4-伸苯基卜萘基)亞胺基_丨,4_伸笨基_六氟亞異丙基 -Μ-伸苯基-亞胺基_(1•萘基)_i,4_伸笨基])之一連續第二電 洞傳輸層,約30 nm)可使用一旋塗技術來形成。該HT3層亦 可充當該等紅色及綠色客體材料的宿主層,該等紅色及綠 色客體材料可使用精確沉積技術(例如喷墨印刷)自一液體 組合物來沉積於其相應子像素中。將該等紅色及綠色客體 材料沉積且分散入該HT3宿主材料。接著,DPA連續層(約 11 nm)及Alq連續層(約1〇 nm)可藉由在1〇·7托耳下氣相沉積 來形成。最後熱沉積一連續陰極層且其可包括一約丨2 nm 之LiF之第一層隨後是一約2〇〇 nm之銘之第二層。 在此實例之完成裝置中,該等三種不同子像素之該等紅 色、綠色及藍色發射特徵分別為自一液體組合物(發射紅光 之聚(螺雙第))沉積之該紅色客體材料、自一液體組合物(發 射綠光之聚第)沉積之該綠色客體材料及氣相沉積為連續 層之該發射藍光之DPA的。 實例9 實例7及8 _之該電洞傳輸層HT3可經由以下合成途徑來 製造。 自單體1獲得之聚合物。 97281.doc •53- 1375483
單體1之合成 化合物1之合成途徑如下所示。
所有反應均在氮氣氛下進行且避免室内光照射反應燒 瓶。向4,4’-(六氟亞異丙基)雙笨胺(15 〇 g)、卜碘代萘(229幻 及Na(yBu(12.95g)的甲苯(無水,遍叫溶液中添加參(二 亞苄基丙酮)二鈀(4.12 g)與ptBU3(2 28 g)之混合物。將所得 反應混合物於室溫下攪拌5天,此後將其以矽藻土塞過濾且 以曱本(3x500 mL)洗條。藉由回轉蒸發(r〇t〇rary evap〇rah〇n) 將揮發物移除且藉由管柱層析法(矽)用Et〇Ac/己烷(1:5)將 產物純化,繼而自CH2C12/己烷結晶以得到產率67%的 la(17.6 g) » 97281.doc •54- 1375483 然後將la(l 7.6 g)的甲苯(無水’ 480 mL)溶液與ι_氯_4_埃 代苯(28.6 g)、NaOtBu(8‘65 g)、參(二亞苄基丙酮)二鈀(2 2〇 g)及1,1,-雙(二苯基膦基)二茂鐵(2.66 g)混合。將所得反應 混合物經48小時加熱至10(TC,此後將其經矽藻土塞過濾且 以甲苯(4x250 mL)洗滌。移除揮發物且藉由管柱層析法(石夕) 用1L己烧、然後用15%的CH2C12/己院將產物純化以得到產 率64%(15·4 g)的白色粉末1。 1之聚合 將雙(1,5-環辛二烯)-鎳-(〇)(3.334 g,12.12 mmol)加至 2,2'-二 〇比咬基(1.893 g,12.12 mmol)及 1,5-環辛二稀(1.311 g,12.12 mmol)之N,N-二曱基甲醯胺(無水,15 mL)溶液。 將所得混合物經30分鐘加熱至60°C。然後將油槽溫度升至 70°C且將1(4.846 g ’ 6.0 mmol)之甲苯(無水,60 mL)溶液快 速加至該攪拌的催化混合物。將該混合物於7〇〇c下搜拌92 小時。在該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後,將其緩慢注入(同時 劇烈攪拌)含有〜30 mL濃HC1之600 mL的丙酮/甲醇(以容積 計50:50)混合物中。形成一種會在攪拌期間會部分分解之淺 灰色纖維狀沉澱物。將該混合物攪拌1小時且藉由過渡將該 固體分離》將該固體溶解於〜200 mL氣仿中並將其注入(同 時劇烈攪拌)含有〜30 mL濃HC1之1200 mL丙酮/甲醇(50:50) 混合物中。形成一種淺灰色纖維塊,將其攪拌1小時且藉由 過濾將其分離。將該固體再次溶解於〜200 mL氣仿中、通過 矽膠60床(〜3·4 cm)。將濾床以〜400 mL氣仿漂洗且將該組 合氣仿溶液濃縮至〜150-200 mL並將其注入(同時劇烈擾 97281.doc -55- 1375483 拌)_机丙_1醇(以容積計50:50)中。形成-種淡灰白 色纖維:沉澱物,將其攪拌1小時。藉由過遽將該固體分離 且於真工下乾燥隔夜。將該固體溶解於四氫吱喊(25〇 中且接著將其緩慢注入(同時劇烈攪拌η· ^^乙酸乙醋 中/儿澱出該t合物為淡灰白色纖維浆。在將此混合物授 拌1 j日〒後將該》儿澱物藉由過濾析出。將此固體在四氫呋喃 (220 mL)中重〉谷解多二欠,經〇 2 _針筒過渡器(pTFE過濾膜) 過滤且將其緩慢注入(同時劇烈擾摔)i 曱醇中。沉殿 出該聚合物為白色纖維漿,藉由過濾將其析出。在將所得 材料於真空下乾燥隔夜後,分離出331 g(75%)聚合物。 GPC(THF,f 溫):Mn=92,〇〇〇 ; Mw=219,900 ; Mw/Mn=2.39。 實例10 HT3之電子結構可使用紫外光電子光譜("ups") '光學吸 收光譜及電化學氧化還原量測法來量測。HT3之lum〇及 HOMO分別為約2.〇 ev及約5.7 eV。因為該等紅色、綠色及 藍色發射極之LUMO(分別為約3 1 eV、約2.9 eV及約2.7 eV) 皆較HT3之LUMO高,所以HT3除能夠將電洞自該陽極傳輸 至該發射層外,還可用作有效的電子阻斷層(預防電子自該 發射層傳輸至該陽極)。相反,當將HTi及HT2倂入實例7及 8之裝置中時’ HT1及HT2之主要功能係便於將電洞注入該 發射層。 在以上說明書中,已參考特定具體實施例來描述本發 明。然而,普通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在不偏離如陳述 於下文申請專利範圍中的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可進行各 9728l.doc -56· A〆改及灰化。因1^,應將本說明書及諸圖S解為說明性 〜義而非限制性意義且意欲將所有該等修改包含在本發明 之範脅内。 關於特疋具體實施例在上文中已描述益處、其它優點及 1題之解決辦法。然而,不應將該等益處、優點、問題之 解決辦法,及可導致任何益冑、優點或解決辦法出現或變 /寻更月確之任何要素理解為任一或所有申請專利範圍之關 鍵、必需或本質之特徵或要素。 【圖式簡單說明】 圖1包含一基板之一部分、第一電極、井結構、位於該等 井結構間之一電荷傳輸層及一有機活性層的橫截面圖說 明。(先前技術) 圖2包含一部分基板的橫截面圖說明,該基板包含第一電 極及部分有機層。 圖3包含當客體材料加至該有機層時圖2之該基板的說 明。 圖4包含在該等客體材料已遷移入該有機層後圖3之該基 板的說明。 圖5包含在形成一實質上完成的有機裝置後圖4之該基板 的說明。 圖6包含在三種不同客體材料已遷移入該有機層後圖2之 該基板的說明。 圖7及8包含使用井結構的圖2之該基板的說明,其中在形 成該有機層前將該等液體組合物放置於該基板上。 97281.doc •57- 1375483 圖9包含一基板之一部分、一包含客體材料之濾光層、第 一電極及一有機層的橫截面圖說明。 圖10-12包含變化的光強度之色彩座標的圖表。 圖13說明CIE1931色度圖中之該等來自圖1〇_12之點。 熟習此項技術者會瞭解:圖中之 ^ μ ^ ^ βΗ Η 係為了簡明性及清 晰性而说明且不必按比例畫出。舉例而令 件,可蔣圃由甘-从 〇 ’相對於其它元 仵了將圖中某些70件之尺寸加以誇大 明之且$助提高對本發 Η月之具體具體實施例的理解。 <今《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基板 120 第一電極 130 井結構 140 電荷傳輸層 150 有機活性層 200 基板 220 第一電極 230 有機層 240 電荷傳輸層 250 有機活性層 302 液體組合物 304 液體組合物 402 摻雜紅色區域 404 摻雜綠色區域 502 第二電極 9728i.doc •58- 5221375483 524 526 606 730 802 804 806 842 844 852 854 900 902 904 906 930 950 蓋 乾燥劑 間隙 摻雜藍色區域 井結構 紅色有機電子組件 綠色有機電子組件 藍色有機電子組件 摻雜紅色之電荷傳輸層 摻雜綠色之電荷傳輸層 摻雜紅色之有機活性層 摻雜綠色之有機活性層 有機層 摻雜紅色區域 摻雜綠色區域 摻雜藍色區域 有機層 有機活性層 97281.doc -59

Claims (1)

  1. .^5483~ γ年11 白修正眷換買 101年02月01日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L —種用於形成有機層之方法,其包括: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包括至少一種有機材料之第一有機 層; 藉由在該第一有機層之一第一部分上放置一第一液體 組合物將至少一種客體材料倂入該第一有機層中,其中: «亥第一液體組合物包括至少一種第一客體材料及一第 一液體介質;該液體介質能夠將該第一有機層自實質上 的固癌轉換成形式為溶液、分散液、乳液或懸浮液之實 質上的液態; 該第一液體組合物與該第一有機層接觸;且 實質量的該第一客體材料遷移入該第一有機層;及 在該第一有機層之至少部分上氣相沉積一第二有機 層,其中該第二有機層包括至少一種能夠發射藍光之有 機材料。 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有機層上放置該第一液 體組合物之前’該第一有機層為一實質上之固體層。 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有機層上放置該第一液 體、、且5物後,實質上全部該第一客體材料遷移入該第一 有機層。 4·如凊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有機層包括一種能夠發射 藍光之材料。 月长項1之方法,其中s玄第一有機層包括一種電洞傳輸 材料。 llP0649_UC0304__ChineseSpec_ainended for 1st OA_20120201 丄 10件i月1曰修正替換頁 101年06月21日修正 6 ·如請求項· 材料。、、’其中該第-有機層包括-種電子阻斷 7 ·如請求項 8 、$去’其中該第-有機層形成-連續層。 8 ·如凊求項1 曰 9如往、卡、 其中該第二有機層形成-連續層。 料。 $ °亥第—有機I包括-電子傳輸材 H)_如請求項丨乏古、土 料。 ,其中該弟二有機層包括-電洞阻斷材 u.如明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苐二有機層實質上不含兮第 客體材料。 負不3 δ亥第一 12=: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第-有機層上放置該第一液 1 ^物係、在該基板上不存在井結構之條件下執行。 •有二二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在該基板上形成該第-有機層之别,在該基板上形成一井結構。 14.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該第一有機層 體組合物係利用-精確沉積技術來執行;該精^積= 術係能夠於該基板上沉積一或多種材料的沉積技術。 15· 一種有機電子裝置,其包含: 一基材; 一陽極,其係形成於前述基材上; I有機層’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之方法所形成,且形成 於刖述陽極之上;及 一陰極,其係形成於前述有機層上。 16.如請求項!5之有機電子裝置,其中前述有機層包含—電 1 lP〇649_UC0304_ChineseSpec_amended for 2nd OA_20120621 137^483- :月日修正替換頁 101年06月21曰修正 一換雜區域,且前述 荷傳輸層、一有機活性層、及至少 陰極係形成於前述有機活性層上。 1 lP〇649_UC0304_ChineseSpec_amended for 2nd OA_20120621
TW093134205A 2003-11-10 2004-11-10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I37548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05,321 US20050100657A1 (en) 2003-11-10 2003-11-10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10/889,883 US20050100658A1 (en) 2003-11-10 2004-07-13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7939A TW200527939A (en) 2005-08-16
TWI375483B true TWI375483B (en) 2012-10-21

Family

ID=345523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4205A TWI375483B (en) 2003-11-10 2004-11-10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TW093134206A TWI365676B (en) 2003-11-10 2004-11-10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34206A TWI365676B (en) 2003-11-10 2004-11-10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2) US20050100657A1 (zh)
EP (2) EP1683213B1 (zh)
JP (1) JP5026084B2 (zh)
KR (1) KR101207119B1 (zh)
CN (2) CN1879237B (zh)
DE (1) DE602004024918D1 (zh)
HK (2) HK1096772A1 (zh)
TW (2) TWI375483B (zh)
WO (1) WO20050483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41097B2 (en) * 2003-02-19 2009-06-02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50100657A1 (en) * 2003-11-10 2005-05-12 Macpherson Charles D.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5276514A (ja) * 2004-03-23 2005-10-0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有機el素子
US20060011889A1 (en) * 2004-07-13 2006-01-19 Yong Cao Semiconducting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host material, methods for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and devices made therewith
EP1795054A2 (en) * 2004-07-27 2007-06-13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White light-emitting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US7407716B2 (en) * 2004-09-01 2008-08-0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ight emitting devices with multiple light emitting layers to achieve broad spectrum
US7268006B2 (en) * 2004-12-30 2007-09-11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within a layer and a process for forming the same
TWI282699B (en) * 2005-03-14 2007-06-11 Au Optronics Corp Method of fabricatio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GB0510382D0 (en) * 2005-05-20 2005-06-29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Ink jet printing compositions in opto-electrical devices
DE102006052029B4 (de) 2006-09-22 2020-01-09 Osram Oled Gmbh Licht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US8884322B2 (en) 2006-09-22 2014-11-11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 Gmbh Light-emitting device
TWI323047B (en) * 2006-11-28 2010-04-01 Univ Nat Taiwan The method for forming electronic devices by using protection layers
US20090101870A1 (en) * 2007-10-22 2009-04-2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Electron transport bi-layers and devices made with such bi-layers
JP5138439B2 (ja) * 2008-03-28 2013-02-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塗布方法、液体塗布装置及び放射線検出器製造方法
CN102106017B (zh) * 2008-08-13 2015-06-2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光源
US9444050B2 (en) 2013-01-17 2016-09-13 Kateeva, Inc. 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
CN110120469A (zh) * 2013-01-17 2019-08-13 科迪华公司 高分辨率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
US9614191B2 (en) 2013-01-17 2017-04-04 Kateeva, Inc. 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500751B (zh) * 2013-10-18 2015-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161436B2 (en) * 2014-08-20 2018-12-25 Nd Industries, Inc. Fastener including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CN106711355B (zh) * 2016-12-20 2018-07-1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JP7154227B2 (ja) * 2017-04-13 2022-10-17 ジェイド バード ディスプレイ(シャンハイ) リミテッド Led-oledハイブリッド自己発光ディスプレイ
CN109059436B (zh) * 2018-06-14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干燥箱及其控制方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1986837B (zh) * 2020-07-20 2022-05-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子基板、连接器组件及电子基板的制作方法
CN113193030A (zh) * 2021-04-28 2021-07-30 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Oled像素结构、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99566B2 (ja) * 1996-11-25 2007-03-2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3861400B2 (ja) * 1997-09-01 2006-1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界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87196A (en) * 1998-01-30 2000-07-11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Fabrication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ink jet printing
US7090890B1 (en) * 1998-04-13 2006-08-15 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Modification of polyme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after film formation by impurity addition or removal
GB9808806D0 (en) * 1998-04-24 1998-06-24 Cambridge Display Tech Ltd Selective deposition of polymer films
WO2000012226A1 (en) 1998-08-28 2000-03-09 Fed Corporation Full 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ing inkjet fabrication
US6566153B1 (en) * 1998-10-14 2003-05-2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 and device and system employing same
US6048573A (en) * 1998-11-13 2000-04-11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6066357A (en) * 1998-12-21 2000-05-23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s of making a full-colo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GB2347013A (en) * 1999-02-16 2000-08-23 Sharp Kk Charge-transport structures
TW512543B (en) * 1999-06-28 2002-12-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o-optical device
US6641859B1 (en) * 2000-06-08 2003-11-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an emissive layer for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US20020031602A1 (en) * 2000-06-20 2002-03-14 Chi Zhang Thermal treatment of solution-processed organic electroactive layer in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
US20020121638A1 (en) * 2000-06-30 2002-09-05 Vladimir Grushin Electroluminescent iridium compounds with fluorinated phenylpyridines, phenylpyrimidines, and phenylquinolines and devices made with such compounds
US6888307B2 (en) * 2001-08-21 2005-05-03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Patterned oxygen and moisture absorber for organic optoelectronic device structures
US7098060B2 (en) * 2002-09-06 2006-08-29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ethods for producing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6891326B2 (en) * 2002-11-15 2005-05-10 Universal Display Corpora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organic devices
JP2007511885A (ja) * 2003-11-10 2007-05-10 イー・アイ・デュポン・ドウ・ヌムール・アンド・カンパニー ゲスト材料を含む領域を有する有機層を形成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組入れる有機電子デバイス
US20050100657A1 (en) * 2003-11-10 2005-05-12 Macpherson Charles D.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7940A (en) 2005-08-16
CN1879237A (zh) 2006-12-13
TW200527939A (en) 2005-08-16
CN1879237B (zh) 2011-01-26
KR101207119B1 (ko) 2012-12-03
HK1096773A1 (en) 2007-06-08
HK1096772A1 (en) 2007-06-08
CN1879236B (zh) 2010-06-16
WO2005048372A1 (en) 2005-05-26
EP1683213A1 (en) 2006-07-26
EP2117060B1 (en) 2012-10-03
US20050100658A1 (en) 2005-05-12
EP2117060A1 (en) 2009-11-11
EP1683213B1 (en) 2009-12-30
KR20060113706A (ko) 2006-11-02
JP5026084B2 (ja) 2012-09-12
JP2007511884A (ja) 2007-05-10
DE602004024918D1 (de) 2010-02-11
TWI365676B (en) 2012-06-01
CN1879236A (zh) 2006-12-13
US20050100657A1 (en) 200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5483B (en) Organic material with a region including a guest material and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101314877B1 (ko) 정공 주입/수송 층 조성물 및 장치
JP5247696B2 (ja) 光電気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KR101665732B1 (ko) 발광 소자의 제조를 위한 조성물 및 방법
US20040004433A1 (en) Buffer layers f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JP5798108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製作方法
CN102106017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及有机电致发光光源
CN104380494A (zh) 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电致发光照明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TW201249959A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JP5456781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を製造する方法
WO2010018388A1 (en) Opto-electrical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512791B (zh) 光电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TW201620947A (zh) 有機發光裝置
TWI605071B (zh) 有機發光裝置
JP5155085B2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004771B (zh) 有机发光器件
KR101218478B1 (ko) 게스트 물질을 포함하는 구역을 갖는 유기층의 형성 방법및 상기 유기층을 포함하는 유기 전자소자
JP2014165261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e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phthyl‐substituted poly (p‐phenylenevinylene) s with few structural defects f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GB2460216A (en) Hole transport material composition
JP2014199857A (ja)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072322A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