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74329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74329B
TWI374329B TW094131884A TW94131884A TWI374329B TW I374329 B TWI374329 B TW I374329B TW 094131884 A TW094131884 A TW 094131884A TW 94131884 A TW94131884 A TW 94131884A TW I374329 B TWI374329 B TW I3743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formula
satisfies
convex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1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3895A (en
Original Assignee
Enpl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las Corp filed Critical Enpla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13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3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43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43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wo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 G02B9/06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two + compon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1374329 樣的 體透,元件爾是二透= ίί:ϋ i cus type)的組合了負透鏡和正透鏡的透鏡 可以降^&樣的反焦型透鏡系統通過減少零部件數量 相同程心丨糾’ ΐ由於後焦距增長,所以要實現與單透鏡系統 相门=的小化從其結構上看實質上是不可能的。 (telephoto 來是i 了胖;^正透鏡的透鏡祕。惟此種遠距紐鏡系統本 ;^爲了,於拍攝銀鹽照片所開發的透鏡,其後焦距(Μ ί〇· 二過,’而'還存在遠。、(tele<2entric)性的問題,作 用的攝像透鏡難以將該種遠距型透鏡系統直接拿 再者_在雙透鏡系統或三透鏡系統中,在光軸方向上相 邱的兩個透鏡之間配置了光圈的結構已成爲主流(例如,參昭專 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一簡5〇號公報及 日^ 開2004-170460號公報)。 馱叫特 、但是;5年來,對於這種攝像透鏡,除要求小型輕量化以外, 進-步提*絲性能的要求日益增加,如專敝獻中所記 載的攝像透鏡,採用在兩個透鏡之間配置光圈的結構,存在的問 題是,要兼顧小型輕量化和進—步提高光學性能兩者是困難的, 而且,要與感測器的特性(對感測器的入射角度)相吻合也相當 困難。 田 【發明内容】 因此,本#明就疋蓉於存在這問題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種 攝像透鏡,它可以充分滿足小型輕量化和進一步提高光學性沪 要求,並可提高製造性能。 b 、此外,在本發明中,將光圈配置於最靠近物體側並不妨礙第_ 透,的物體侧的面(凸面)的光軸附近部分通過光圈位於比光圈 更物體侧的位i。即使在該情況下,作爲物理的配置由於可 以,是將光圈配置姐第—透鏡整體更靠近物體側,所以並不 反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 ^ 而且’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發明’將第一透鏡做成且有 物體側的正光焦度的,#月型凸凹透鏡,並將第二透鏡做 正光焦度的透鏡,進而,使各透鏡的光焦度滿足(D — 的各钛件式,從而可實現小型輕量化,並可提高製造性。 傻携t發Hi專利範圍第2項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 像透鏡’广特徵疋,上述第二透鏡做成彎月型凸凹透鏡。 根據該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發明,對第一透鏡和 杆 ==擔佳)就可進一步提高周邊"^的 。更有效地利用人射到固體攝像元件的周邊部 像利範嶋項為如憎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 做成向光轴附近部分 的負=_一;篇 用入射_職像元件的周邊部分的光線。了更有效地利 鏡攝像透 =___峨輸嶋 的利:第有^^^^一步提高周邊部分 透鏡組裝聰筒中製成元件時的組^序『々理’還有利於將 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為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至“ 1374329 =任一方案的攝像透鏡’其特徵是,上述細還滿足下面的條 ,S ⑻ 距離其中,5.光軸上的上述光圈和最靠近物體側的光學面之間的 可利範圍第5項的發明,通過滿足⑻的條件式, 更!?保退心性’並可進—步實現小型輕量化。 項至第/項的的攝^透鏡是在申請專利範圍第1 晚Bfl/峨4 疋’紗足下面的條件式: 離換ϋί焦距(從透鏡最終面到攝像面的光軸上的距 =據該帽專利範圍第6項 ,並可進—步提高製造性
,發明申凊專利範圍第7項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⑽攝,其特徵是,線下面的條H 开争專利範圍第7項的發明,通過滿足(ig )的條件々 =貫現小型輕量化,並可進一步提高製造性及以, ,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是如巾請專概圍第 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攝像透鏡’ 玫至第4 -〇.5>r4/fl>-6.0 遇滿足下面的條件式: 二透鏡的成像側的面的曲率半徑。 可更明,通過滿足(11)的H 像差。如丁先予面的加工,並可更好地修正周邊部分的^ 本發明具有以下效果: 9 根H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的攝像透鏡,小型輕 里化性能魏,且製造性能良好賴像透鏡。、 體分:級二糊入射到固 利範專利範圍第3項的攝像透鏡,除具有申請專 同時進一鄉:捏2透鏡的效果外’還可在較好地維持製造性的 7毛揮優越的光學性能,並且,可實 入射 邊,的織體積小的攝像透鏡。 利範圍第3 i祕#1專她_ 4項的攝像賴^除具有申請專 同時,在維持良好的製造性的
Urt周邊部分的光線的體積小的攝像透鏡。 利範i第專利範圍第5項的攝像透鏡,除具有申請專 外,I可更有圍第4項中任何—項攝像透鏡的效果 化的攝像透|保运心性’並且,可實現適於更加小型輕量 利申^=範圍第6項的攝像透鏡,除具有申請專 外,ϊ可者規f kir乾圍第4項中任何一項攝像透鏡的效果 現更小型輕量化且製造性能優越的攝像透鏡。 利範^第ΐΐΐίΐΐ專利範圍第7項的攝像透鏡,除具有申請專 外,ί可魏適二„第4項中任何一項攝像透鏡的效果 ㈣ίί適於更進—步小型輕量化及提高製造性的攝像透鏡。 ίϊϋ:明的ψ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攝像透鏡,除具有申請專 ί1 ΐ至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中任何—項攝像透鏡的效 卜’遥可實現光學性能及製雜能更優綱攝像透鏡。 【實施方式】 1374329 下面’參照圖1說明本發明的攝像透鏡的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攝像透鏡1按從物體側到成像側 的順序具有光圈2、樹脂製的具有凸面朝向物體側的正光焦度的彎 月型凸凹透鏡的第一透鏡3及樹脂製的具有凸面朝向成像側的正 光焦度的透鏡的第二透鏡4。 以下,將第一透鏡3及第二透鏡4的物體侧及成像側的各透 鏡面分別稱爲第一面、第二面。 而且’在第二透鏡4的第二面側分別配設有覆蓋玻璃、⑺截 止濾光器、低通濾光器等各種濾光器6及作爲CCD或CMOS等攝像 φ 元件的受光面的攝像面7。此外,各種濾光器6依需要也可以省略。 在此,光圈2的位置越靠近成像側,則出射光瞳位置就越靠 近成像側。因此,確保遠心性變得困難,且從攝像透鏡丨出射的 轴外光線則對固體攝像元件的感測器傾斜入射。 對此,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光圈2配置在最靠近物體側, 可使出射光瞳位置爲遠離固體攝像元件的感測器面(攝像面)的 位置。 因而,在本實施例中,可確保高的遠心性 且緩和光線對 …下乃,〜丨 J |不 固體攝像元件的感測器的入射角度 而且,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光圈2配置於第一透鏡3的 物體側,且將第一透鏡3做成凸面朝向物體側的彎月型形狀, 可有效地利用第一透鏡3的第二面。 、 即,通過使軸外光線在相對於第一透鏡3的第二面 遠=上呈急劇變化的角度’可增大第—透鏡3的第 一面的折射程度(修正效果)。 差及=^#雜正在糾所纽的各歸差(軸是慧形像 或者ΐ ^ 鏡二面的形狀爲凸面朝向成像側, 能增大第-透鏡3的第二面的折射程度,且修正H产 J374329 的各種像差的效果非常有限β 的觀點看’使Ζ正效果增大 該情況下’較理想的是使第—透鏡3 再f ’在 光軸8而增大的非球面。這槐一决. 爲,、曲率隨著遠離 -透鏡3的第二面的法線在遠離光轴8二=:=,於第 做成凸面朝向成像側,^可確保狀 面。如今—來,則可進—步麵高的遠心性 』大的非球 光線對固體攝像元件的感測器的入射角度。"月匕更有效地控制 所示=條實施方式中,攝像透鏡1滿足下面⑴—⑺ 1.25>L/fl>0.8 1.0>f,/f2>0.55 1.8>f,/fl >].〇 4.0>f2/f 1 >1 l.〇> d2/d,>0.5 〇.27> d,/f 1 >〇 〇.27> d3/f 1 、 (1) (2) (3) 5 (4) ⑴ (6) (7) '、(1)式的L爲透鏡糸統的全長,即在物理上良你畏责讲 物體側的關齡_光學场麟。詳言之,在 第-面的絲8附近部分位於比細2更靠近 置情 況到攝像面的距離爲卜另一方面,如上戶k在第 ^鏡3的第-面触軸8附近部分通過細2而位於比2 更#近物體麵位置的情況下,财是從細2賴像面的距離 12 m,第二*到攝像面的距離爲卜此外,⑴:(3>、 i fir鏡系_*、距。再者,(2) 的匕是第二透鏡4的隹m的焦距。還有,⑵及⑷式中 鏡3的中心厚度。又:、ϋ匕夕卜’⑸及(6)式中的d】是第-透 lltttTA5 的值、於(1)式所示的值(〇 8),由於敫個#與备綠沾触 太小,了製,而難於4.Γ光學由^ 量化此rr好的光學“②= ^ ’該L和"的關係較佳的是12以批u。 力外’如果f丨/h的值大於(2)式所 二透鏡4的絲度過強而使製造性’再· ’、,於第 :ΐ:=量 rr 面二 ίΐ::^ 條:此可=以性通:步使 後焦距的心以:光忿統地確保必要的 此外’ έ亥f|和f2的關係較佳的是1 〇 (3) 3長:難於實現小型輕量,。另—方面,如果Μ )的值小; )式所示的值(1. 〇) ’财-透鏡的製造性下降。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進一步使f /f f 1 的條件式,可進-步實現小型輕量化及提的值滿足⑶ 此外,該6和f 1的關係較佳 還有,如果f2/f 1的值大於⑷以3。 透鏡3的製造性下降,進而,還』所不的值(4.0) ’則第〆 面,如果f2/fl的值小於⑷確保必要的後焦距。另—方 鏡的光焦度過強則使製造性降^ ^ τ的值(1.5),則由於第二透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 的條件式,則可進一步適當地確 v使1的值滿足⑷ 提高製造性。 保必要的後錄關時,進-少 大第一透鏡32及第二示的值α〇),則必須增 增高,所以增大了非球面的U鏡$成像側的面的光線高度 中心厚度相對增厚,則難(0. 5),由於第一透鏡3的 光通量的光圈。]難於確保後焦距,更難於插入可有效限制 條件⑶使_值滿足(5)的 要還可更^光;;能可進-步適當地確“ 再者,f ώ 較佳的是晚―^0·5。 學系統全長過長,'^^大於(6)式所示的值(Q.27),則光 的值小於⑻細、·^於貫現小型輕量化。另—方面,如果ch/f i 因此,根i本1兩第:透鏡3的製造變得困難。 的條件式,則可進—通;fl 一步使dl/f 1的值滿足… 此外,今η ^ ν貫現小型輕置化及提高製造性。 再者,如^dU/f '的關係較佳的是〇.脱cL/f 1以.15。 學系统全長過“,大於⑺式所示的值(0.⑺,則光 的值小於⑺難於貫現小型輕量化。另—方面,如果d3/f } 、式所叫值(G. 1),則第二透鏡4的製造變得困難! 14 1374329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通過進一步使山/f丨的值滿足(?) 的條件式,則可進一步使整個光學系統更加小型輕量化,並且, 可進一步提高製造性。 此外,該山和f 1的關係較佳的是0.252d3/f 1初.15。 芑士述,構外’更理想的是第二透鏡4做成彎月型&凹透鏡。 Μ 及第二透鏡4在形狀上製造的困 名曰σ負擔)’並可以提兩周邊部分的光學性能, 利用入射到固體攝像元件周邊部分的光線。 虿文也 二透鏡4的第—面爲絲8附近部分朝 向物則的户面’並且形成爲具有曲變點的非球面。 这裏’第二透鏡4 #第一面所具有的曲變點是指,在 ί截ΐ面卜透鏡4的截面上與第二透鏡4的第一面的曲線 (截的曲線)相切的切線使其傾斜的符號改變的點。,- ’如上所述,在第二透鏡4的第一面的中心側的部位爲鉬 向物體侧的凸面的情況下,將該第—面的中 =月 邊界,其面形狀變化爲朝向物體^凹面。 用通過透鏡3、4的各個周邊部分的光線。匕、…更有效地利 著從1二透鏡4的第一面的面形狀,從而使得隨 而依次出現多個曲變點。在這樣的情匕 再者’除上述結構以外,更理想的 =====槪辟二透軸第 有利絲域。•不僅 形成元件時的組裝工序。 有矛〗於在將透鏡組裝到鏡筒中 而且,除上述結構外,更理想的是,光圈2滿足下面的⑻ 15 J374329 i 所示的條件式。 p、q中’(8)式的S是光轴8上的光圈2和最靠近物體側的光學 的距離’即是光軸8上的光圈2和第,透鏡3.的第-面之 間的距離。另外4是物理上的距離,光圈2與第一透鏡3的第一
面的光輛8上的點相比可以靠近物體側和成像側中的任一方。 0.2>S .士 ⑻
這樣.一來,可更有效地確保遠心性,並且可進一步實現小型輕 量化。 此外’該S值較佳的是取〇 i兑s。 再者’除上述結構外,更理想的是滿足下面的(9)所示的條 件式。 ,中’(9)式的β f 1是後焦距,即從透鏡最終面(第二透鏡 4的第二面)到攝像面7的光軸8上的距離(空氣換算長度)。 〇.8>Bfl/fl>〇.4 (9) 這樣一來’可更有效地實現小型輕量化,並且,可進一步提高 製造性及組裝上的操作容易程度。 此外’該8 f 1和f 1的關係較佳的是0.72B f l/f 120.5。 再者’除上述結構外’更理想的是滿足下面的(1〇)所示的條 件式。 2.5>B f 1>1.2 (10) 這樣一來’可更有效地實現小型輕量化,並且,巧·進一步提高 製造性及組裝上的操作容易程度。 此外,s玄B f 1較佳的是2 f ΐ^ι 3。 再者’除上述結構外,更理想的是滿足下面的(11)所示的條 件式。 其中,在(11)式中’η是第二透鏡4的第二面的曲率半徑。 —0.5>r4/f 1 >—6.0 (η) 這樣一來’可更容易地進行光學面的加工,並且,玎更好地修 炎碉邊部分的各種像差。 J374329 j ’該Γ4和f 1的關係較佳的是一〇々Γ心>—12。 再者,除上述結構外,更理想的是# f卜 及〇(較佳的是3如以0)。一疋使f b高足條件式处f 1 透鏡構來,可形成更適於攜帶終端等所配置的攝像機模組用的 ^ί蘇用ί形成第—透鏡3和第二透鏡4的樹脂材料雖铁只要 ΐϊίίΓ 生的物質’具有什麼樣的組成均可,但從進-步】 兩個透鏡3、4的樹脂材料統-爲相同的樹月理心的疋將 【具體實施例】 >照圖2 —圖η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半徑,Fn〇表示F零件’ r表示光學面的曲率 距^。而ί,rTd°^^=m° fd表示到下—光學面的 "Τί5 ;d f r: d 轴8方表示下面的(12)式中的各係數。即,當設光 正、k爲圓錐係數爲x軸、光的傳播方向爲 透鏡的非球面形狀以下式^;D。爲非球面係數、r爲曲率半徑時, ()rX’D + P— (k+1)r-2X2}1/2]+AX4+BX6 + CX8+DX10 V丄Z / 第一實施例 谨祕梯ϋ Λ明的第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與圖1所示結 g 樣,在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的物體側配置有光 一見4的第二面與攝像面7之間配置有作爲濾光器6 1374329 的覆蓋玻璃。此外’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通過光圈2位於比光圈2 更靠近物體侧的位置。 將該第一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設定成以下的條件。 透鏡資料 L=2. 92咖、f 1=4. 09_、:fi=4· 09_、f2=4. 37mm、di=0. 50mm、d2=0. 30mm、d3=0. 55mm、 r4= —2. 564mm ' Fno=2.8 面的序號 .r d nd vd (物點) Ί (第一透鏡第一面) 0.769 0.500 1.525 56.0 2(第一透鏡第二面) 0.930 0.300 3(第二透鏡第一面) 20. 000 0.550 1.525 56.0 4(第二透鏡第二面) -2.564 0. 000 5 (覆蓋玻璃第一面) 0.000 0.300 1.516 64.0 6 (覆蓋玻璃第二面) (像面) 0.000 光圈2 g己置於比第-透鏡3的第-面的光軸8上的點靠近像面側〇. 的位置。 面的序號 1 2 3 C 1.60E 4. 30E -2. 00E 5. 74E-1
k -3. 77E-2 -1. 00E 1.17E+2 8. 29E A 4. 70E-2 4. 16E-1 -2. 06E-1 7. 15E-2 B -2. 40E-1 3. 65E-1 -4.88E-2 '3. 80E-1 D -2. 20E 0 0 -6. 93E-1 -ο ΐ這=件二則L/f 1二L13,滿足了⑴S。而g ,而,f2/f 1 = 1· 69 ’ 滿足了 (4)式。而 d2/d :以 式。而且仙吨19,滿足了⑻式。還有^ 18 J374329 滿足了(Ό式。而S=0· 10mm,滿足了⑻式者 滿足了⑼式。還有,Bfl=1n B 1 .式。此外,r4/f 1 = 一0.63,滿足了(11)式。 uu) .圖3表示該第一實施例的攝像透鏡}的球面像差、像 =魏㈣。:纖基本塊献 及失真的要求’可獲得充分的光學特性。 ^ 第二實施例 圖4表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與圖1所示的 結構的攝像透鏡1同樣,在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的物體侧配置有 光圈2’在第二透鏡4的第二面與攝像面7之間配置有作爲遽光器 6的覆蓋玻璃。 將該第二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設定成以下的條件。 透鏡資料 L=3. 60mm、Π=3· 11_、f 1=4. 39mm、f2=6. 82_、di=0. 75_、ώ=0· 403咖、d3=0. 75咖、 r4=—15.152mm ' Fno=3. 2 面的序號 r d nd vd (物點) 1 (第一透鏡第一面) 1.055 0.750 1.531 56.0 2(第一透鏡第二面) 1.453 0.403 3(第二透鏡第一面) 4. 675 0.750 1.531 56.0 4 (第二透鏡第二面) -15.152 0.000 5 (覆蓋玻璃第一面) 0.000 0.300 1.516 64.0 6 (覆蓋玻璃第二面) 0.000
(像面) 光圈2配置於比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的光轴8上的點靠近物體側〇. 1刪 ,1374329 的位置上 面的序號 1 2 3 4 -2.17E-1 1. 56E-2 k
2.45E Ο -1. 20Ε+4
A -6. 65Ε-2 -7. 91Ε-2 -4. 25Ε-2 Β '1. ΟΟΕ-1 '6. 95Ε-2 •5. 26Ε-1 5. 83Ε-3
C 5. 47Ε-1 ~1. 38Ε-1 1.06Ε -8.12Ε-2 -5.26Ε-1 8. 61ΕΊ -1.67Ε 1.71Ε-2 =〇 t這條件下,則L/f 1==1.16,滿足了⑴式。而0 進而f/fi 了⑵式。再者’fl/fl = 1.4卜滿足了⑶式。 ΐ而:,2·19,滿足了⑷式。而d2/dl = 0. 54,滿足了⑸ =,(L式。而 S=。·滿足了⑻ Μ 卜;了⑼式。還有,B f 1 = 1. 6_,滿足了(⑻式。 此外,n/f 1 = —4·872,滿足了(U)式。 二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真。 可知:料果基本上魏滿足球面像差、像散及失 真的要求,可獲得充分的光學特性。 第三實施例 圖6表示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與圖丨所示的 結=攝像透鏡1同樣,在第一透鏡3的第—面的物體側配置有 L在/二透鏡4的第二面與攝像面7之間配置有作爲濾光器 盍玻璃。此外,第—透鏡3的第—面通過光圈2位於比光圈 2更罪近物體侧的位置。 該第三實施例的攝像透鏡】設定成 透鏡資料. 88mm f 1 2. 33mm、f,=3 5Qmm、f2=5 2lmm、d =Q 5酬、d2=Q 35睡、㈣ 55醜、 20 1374329 r4=-2. 60咖、Fn〇=2 8 面的序號 r C物點) 1 (第一透鏡第一面) 0.800 2(第一透鏡第二面) 1.100 3(第二透鏡第一面) -40. 000 4 (第一透鏡第二面) -2.600 5 (覆蓋破璃第一面) 0. 000 6 (覆蓋破螭第二面) 0.000 (像面) d nd yd 0.500 1.531 56.0 0.350 0.550 1.531 56.0 0. 000 0.300 1.516 64.0
光圈2配置於比第―透鏡3的第_面的光軸8上的點靠近像面側 0· lmm 的位置。 面的序號 4
k A B C D -1. 78E-1 9. 23E-3 8.98E-1 -4.15E 9.03E 2. 86E 4. 36E-2 -7.07E-1 2.59E -1. HE -2. 44E+5 -2. 37ΕΊ 8.13E-2 -2. 15E 0 -9. 15E+1 -2.99E-1 3.02E-1 -4. 45E-1 -3.77E-2 在這樣的條件下,則L/f 1 = 1· 14,滿足了(1)式。而fly/f2 =〇· 67,滿足了(2)式。再者 ’ L/f ι = ι· 38,滿足了(3)式。 進而 ’ f2/f 1=2. 〇6 ’ 滿足了(4)式。而 d2/di = 0. 70,滿足了(5) 式。而且,cL/f 1 = 0. 20 ’ 滿足了(6)式。還有,d3/f 1 = 0. 22, 滿足了(7)式。而S=0. 10mm ’滿足了(8)式。再者,B f 1/f 1 =0. 58 ’ 滿足了(9)式。還有,B f 1 = 1. 48刪,滿足了(ίο) 式。此外,n/f 1 = —1.03,滿足了(11)式。 圖7表示該第三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真。 根據該結果可知·其結果基本上都能滿足球面像差、像散及失 21 丨1374329 真的要求,可獲得充分的光學特性。 第四實施例 圖8表不本發明的第四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與圖丨 的 結構的攝像透鏡1同樣,在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的物體側配置有 光圈2’在第二透鏡4的第二面與攝像面7之間配置有作爲滅光器 6的覆蓋玻璃。 〜 該第四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設定成以下的條件。 透鏡資料 L=3. 78mm、f 1=3.17酬、fi=4. 71_、fz=5· 72圆、ώ=0· 65刪、d2=0. 45咖、d3=〇 65mm ' r4=—2. 667mm、Fno=3. 2 面的序號 Γ d nd vd (物點) 1 (第一透鏡第一面) 1.053 0.650 1.531 56.0 2(第一透鏡第二面) 1.429 0.450 3(第二透鏡第一面) -20. 000 0.650 1.531 56.0 4 (第二透鏡第二面) -2.667 0.000 5 (覆蓋玻璃第一面) 0.000 0.300 1.516 64. 〇 6 (覆蓋玻璃第二面) 0.000 (像面) 光圈2配置於與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的光轴8上的點相同的光軸8上 的位置上。 面的序號 k A B C D 1 -1.48E-1 3. 77E-2 -2. 08E-1 7. 68E-1 '1.58E-1 2 3.77E -3.21E-2 -5.45E-1 7. 24E-1 '2· 15E-1 3 -2. 44E+5 -2.25E-1 1.39E-1 -8.12E-1 0 22 4 4 -4. 02E-1 8· 88E-2 ]· 0?Ε+2 -3.36Ε-1 3.80Ε-1 =〇 條件下,則L/f 1==1.19,滿足了⑴式。而fl/f2 式。而且,dl/f、\滿足了(4)式。而祕二〇. 69 ’滿足了⑸ 滿足了 f ^ 1="〇.21 ’ 滿足了(6)式。還有,d3/f 1 = 0.21, =(1 fn,、、& 工。而 S=〇· 〇刪,滿足了(8)式。再者,B f 1/f 1 4 /足了(9)式。還有,B f 1 = 1. 93mm,滿足了(10)
Hn/f卜-_,滿足了⑴)式。 麻μ該第四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真。 真的要广;ί可知:其結果基本上都能滿足球面像差、像散及失 具的要求,可獲得充分的光學特性。 第五實施例 的奸明的第五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與圖1所示 有in 2,在第-i 1^同4樣’在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的物體側配置 器6的覆第二面與攝像面7之間酉己置有作祕光 透以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設定成以下的條件。 d2=0L38mI6n!: ^2' 7δ^ ' fl=3· 85^ ' f2=5· ?3mm ' d-〇· 55- ' 〇· 38mm、d3=0. 60刪、r4:_2 86〇麵、Fn〇=2. 8 面的序號 Γ (物點) i (.第一透鏡第一面) 〇. 880 2 (第一透鏡第二面) 1.210 3 (第一透鏡第一面) -44.〇〇〇 4 (第二透鏡第二面) -2.860 d nd 0.550 1.531 0.380 0.600 1.531 0. 000 vd 56.0 56.0 23 J374329 64.0 5 (覆蓋玻璃第一面)〇 〇〇〇 〇. 3〇〇 1.516 6 (覆蓋玻螭第二面)〇 〇〇〇 (像面) 光圈2配置於比第一透鏡3的第一面的光軸8上的點靠近像面 側0.1mm的位置。 k A B C D 1 ~1.48E-1 6. 93E-3 5. 57E-1 -2.13E 3.83E 2 2.86E 3. 27E-2 -4. 39E-1 1. 33E -4.69E-1 3 -2 . 44E+5 -1. 78E**1 5.05E-2 -1.10E 0 4 -9.15E+1 -2. 25E-1 1.88E-1 -2. 28E-1 -1.60E-2 在這樣的條件下,則L/f 1 = 1. 14,滿足了(1)式。而f,/f2 —〇. 67 ’ 滿足了(2)式。再有 ’ f,/f ι = ι. 38 ’ 滿足了(3)式。 進而,f2/f 1 = 2. 06,滿足了(4)式。而 d2/d】 = 0. 69,滿足了(5) 式。而且,A/f 1 = 0.20,滿足了(6)式。還有,d3/f 1 = 〇.22, 滿足了(7)式。而s=0.10mm,滿足了(8)式。再有,b f 1/f 1 = 0.59,滿足了(9)式。還有,Bf i = 1.63mm,滿足了(1〇) 式。此外,r4/f 1 = —1. 028,滿足了(11)式。 圖11表示該第五實施例的攝像透鏡1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 真。 根據該結果可知:其結果基本上都能滿足面像球差、像散及失 真的要求,可獲得充分的光學特性。 此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例,可根據需要進行種種變 更。. 例如’可以在第一透鏡3的第二面和第二透鏡4的第一面之 根攄需要配設光通量控制板。 24 【圖式簡單說明】 附圖說明 :示*發明的祕透鏡的一種實施方式的概要結構 =g,表示本發明的攝像透鏡的第一實施例的概要結構圖。 圖3 2所示的攝像透鏡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真的說 ^ίί示的攝像透鏡的第二實施例的概要結構圖。 明圖 所不的攝像透鏡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真的說 Ξ ;ίί概要結構圖。 明圖。 啊像透鏡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真的說 = 第四實施例的概要結構圖。 明圖。、圖8所不的攝像透鏡的球面像差、像散及失真的說 圖11是表Χ示鏡的第五實施例的概要結構圖。 說明圓。 賴像賴_面縣、絲及失真的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光圈 遽光器 3 第一透鏡 7 攝像面 攝像透鏡 第二透鏡 光Ιέ

Claims (1)

1374329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攝像透鏡,驗翻雜像元件的攝像面上形成物體 圖像,其特徵在於: 從物體側到成侧依她設有細、做祕有凸面朝向物 體側的正総度的彎㈣凸凹透鏡的第—透鏡及做成具 有凸面朝向成像側的正光焦度的透鏡的第二透鏡,且滿足 下列(1) 一(7)式的各條件式: (1) (2) (3) (4) (5) (6) (7)
1.25>L/fl>0.8 l>fi/f2>0.55 1.8>f!/fl>i 4>f2/fl>1.5 l>d2/d!>0.5 〇.27> d!/fl>0.1 〇.27> d3/fl>0.1 其中, L:透鏡系統的全長 f 1 :整個透鏡系統的焦距 fi :第一透鏡的焦距 L:第二透鏡的焦距 比: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 山:光軸上的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的間隔 山:第二透鏡的中心厚度。 Z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像透鏡,其中: 前述第二透鏡做成彎月型凸凹透鏡。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像透鏡,其中: 前述第二透鏡的物體側的面在光軸附近部分做成向物體 26 側凸出,並做成具有曲變點的非球面者β 1 ·如申請補細第3撕述的攝像透鏡, s=:=:=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卜4項所述任 上述光圏還滿足下面的條件式:攝像透鏡’其中. H (8) 間::光轴上的前述光圈和最靠近物體側的光學面 :鏡,其中: 6·如t請專概ϋ第1〜4彻述任—帛· 還滿足下面的條件式:似_攝像透鏡, 〇-8>BfI/fl>〇4 =(f空1 氣二二透鏡最終上攝像面的光軸上 鏡,其中: 還滿申足;專二:牛第式W項所述任-項的攝像透鏡, 2.5>Bfl>i.2 (10)。 •如二專下:圍仏項所述任- 項的攝像透鏡,其中: -〇.5>r4/fl>-6〇 其中’ & .第二透鏡的絲側的面i曲)率半徑。 27
TW094131884A 2004-10-19 2005-09-15 Imaging lens system TW200613895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04078 2004-10-19
JP2005142731 2005-05-16
JP2005226265A JP3753183B1 (ja) 2004-10-19 2005-08-04 撮像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3895A TW200613895A (en) 2006-05-01
TWI374329B true TWI374329B (zh) 2012-10-11

Family

ID=3568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1884A TW200613895A (en) 2004-10-19 2005-09-15 Imaging lens system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167324B2 (zh)
EP (1) EP1650591B1 (zh)
JP (1) JP3753183B1 (zh)
KR (1) KR20060052144A (zh)
AT (1) ATE408167T1 (zh)
DE (1) DE602005009628D1 (zh)
TW (1) TW20061389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1812B (zh) * 2006-03-31 2013-10-11 Hitachi Maxell Camera lens assembly
JP4909673B2 (ja) * 2006-08-10 2012-04-04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
JP4861797B2 (ja) * 2006-11-21 2012-01-25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WO2008072410A1 (ja) * 2006-12-12 2008-06-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09075437A (ja) * 2007-09-21 2009-04-09 Kantatsu Co Ltd 撮像レンズ
JP5090874B2 (ja) * 2007-11-28 2012-12-05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
JP4174553B1 (ja) 2008-01-17 2008-11-05 株式会社小松ライト製作所 撮像レンズ
JP5155781B2 (ja) * 2008-09-04 2013-03-06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
JP5205181B2 (ja) * 2008-09-04 2013-06-05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撮像レンズ
TW201122716A (en) * 2009-12-23 2011-07-01 Asia Optical Co Inc Compact image pickup lens.
CN103299228B (zh) * 2010-09-28 2016-02-10 亚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成像的镜头模块
WO2012040911A1 (en) * 2010-09-28 2012-04-05 Ether Precision, Inc. Lens module for image capture
TWI442128B (zh) * 2010-11-11 2014-06-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薄型化攝影透鏡組
TWI479221B (zh) * 2010-12-16 2015-04-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定焦鏡頭
TWM465574U (zh) * 2013-06-20 2013-11-11 Abilit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廣角兩片式成像鏡頭組
CN113009675B (zh) * 2021-03-24 2022-05-13 天津欧菲光电有限公司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1020A (ja) * 1996-12-02 1998-06-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回折光学素子を用いた撮影光学系
US6577456B2 (en) * 2001-03-29 2003-06-10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Single focus lens
US6927927B2 (en) * 2001-11-27 2005-08-09 Minolta Co., Ltd. Taking lens system
JP2004163850A (ja) 2002-07-30 2004-06-10 Minolta Co Ltd 撮像レンズ
JP2004170460A (ja) 2002-11-15 2004-06-1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光学系、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ディ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ビデオカメラ及びモバイル機器
KR20040049794A (ko) * 2002-12-06 2004-06-12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프라스 촬상렌즈
JP2004191844A (ja) * 2002-12-13 2004-07-08 Minolta Co Ltd 撮像レンズ
JP3737095B2 (ja) * 2004-01-16 2006-01-18 マイルストーン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50591B1 (en) 2008-09-10
US20060087750A1 (en) 2006-04-27
TW200613895A (en) 2006-05-01
US7167324B2 (en) 2007-01-23
DE602005009628D1 (de) 2008-10-23
JP2006350275A (ja) 2006-12-28
KR20060052144A (ko) 2006-05-19
EP1650591A1 (en) 2006-04-26
ATE408167T1 (de) 2008-09-15
JP3753183B1 (ja) 2006-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74329B (zh)
TWI437258B (zh) 拾像光學鏡組
TWI379102B (en)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TWI588519B (zh) 攝像鏡頭系統
TWI351530B (en) Inverse telephoto with correction lenses
TWI435135B (zh) 光學透鏡系統
TWI437312B (zh) 影像擷取鏡片系統
TWI553336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436092B (zh) 攝影鏡頭組
TWI482991B (zh) 成像鏡頭組
TW201312149A (zh) 影像鏡組
TW201115180A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KR20110071554A (ko) 촬상 렌즈
KR20110067548A (ko) 촬상 렌즈
TWI417595B (zh) 薄型光學系統
TW201030369A (en) Photographing optical lens assembly
TW201317613A (zh) 四片式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鏡頭的電子裝置
JP6376857B2 (ja) 撮像装置
TWI475250B (zh) 五片式成像鏡頭組
TW201207462A (en) Optical photographing lens assembly
KR101661922B1 (ko) 렌즈 광학계
KR20090063125A (ko) 촬상렌즈유닛 및 카메라 모듈
KR101553835B1 (ko) 대구경 표준 렌즈
JP2015096953A (ja) 光学撮像レンズセット
JP2009086589A (ja) 撮像レン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