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4938B - Effective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 Google Patents

Effective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4938B
TWI364938B TW097123135A TW97123135A TWI364938B TW I364938 B TWI364938 B TW I364938B TW 097123135 A TW097123135 A TW 097123135A TW 97123135 A TW97123135 A TW 97123135A TW I364938 B TWI364938 B TW I3649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information
modification period
period
termina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3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0813A (en
Inventor
Sung-Duck Chun
Young-Dae Lee
Sung-Jun Park
Seung-June Yi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10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0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4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49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4B3/00 - H04B13/00
    • H04B2201/69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 H04B2201/707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in general relating to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2201/70718Particular systems or standards
    • H04B2201/70724UM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136493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用於提供無線通信服務之無線(無線 電)通信系統及一無線(無線電)终端機’且更特定言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該無.線通信系統向該终端機告知關 於當該無線终端機連接至該無線通信系統上時需用於接收 之資訊之方法,其中一基地台根據一預設定週期以更新系 統資訊,且該终端機基於該週期有效地接收或檢查該系統 資訊之任何更新。 【先前技術】
第1圖展示一作為行動通信系統之演進通用行動通訊 系 統(Evolved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UMTS)的一例示性網路結構,相關技術及本發 明係應用於該E-UMTS中。E-UMTS系統為一自UMTS系 統演進而來之系統,且其標準化工作目前正由3 GPP標準 組織執行。亦可將 E-UMTS系統稱作為長期演進 (Long-Term Evolution, LTE)系統。
可將E-UMTS網路粗略分成一演進之通用地面無線電 存取網路(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及一核心網路(Core Network,CN)。該 E-UTRAN —般包含一終端機(亦即,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 UE))、一基地台(亦即,增強型節點(eNode)B ) 及一存取閘道(Accress Gateway, AG);該 AG 位於 E-UMTS 網路之一末端,且與一或多個外部網路相連接。可將AG 5 1364938 分成一用於處理使用者訊務(user traffic)之部件及—用於 處置控制訊務(contr〇l traffic)之部件。此時,一用於處理 新使用者訊務之AG及一用於處理控制訊務之AG可藉由 使用一新介面與彼此通信。一 eNode B可具有一或多個小 區(cell)»可在該等eNode B之間使用一用於傳輸使用者訊 務或控制訊務之介面。CN可包含一 AG、用於其他ue之 使用者註冊的節點、及其類似物。可使用一介面將 E-UTRAN與CN區分開。
可基於一在通信系統中廣為人知之開放系統互連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OSI)標準模型的三下層將 终端機與網路之間的無線電介面協定層分成一第一層 (L1)' 一第二層(L2)、及一第三層(L3)。屬於該第一層之 一實體層藉由使用一實體通道來提供資訊轉移服務。一位 於該第三層之最下部分的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層在終端機與網路之間控制無線電資源。為 達成此目的,該RRC層允許RRC訊息在终端機與網路之 間進行交換。 第2圖及第3圖展示基於3 GPP無線電存取網路標準 下介於一終端機與E-UTRAN之間的無線電介面協定架 構。明確地說,第2圖展示一控制平面中之無線電協定架 構,第3圖則展示一使用者平面中之無線電協定架構。 第2圖及第3圖中之無線電介面,協定具有水平層及垂 直平面’該等水平層包含一實體層、一資料鏈結層、及一 網路層’該等垂直平面包含一用於傳輸使用者訊務之使用 6 1364938 者平面、及一用於傳輸控制訊號之控制平面《可基於一在 通信系統中廣為人知之開放系統互連(OSI)標準模型的三 下層將第2圖及第3圖中之協定層分成一第一層(L1)、_ 第二層(L2)、及一第三層(L3)。下文中將對第2圖中之無 線電協定控制平面及第3圖中之無線電協定使用者平面中 的每一層進行描述。
一第一層(作為一實趙層)藉由使用一實體通道將資訊 轉移服務提供給一上層。該實體層經由一傳送通道連接至 其上層(名為媒體存取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層)。該MAC層與實體層經由該傳送通道交換資料。資料 係經由不同實體層之間(亦即,一傳輸端之實體層與一接 收端之實體層之間)的一實體通道進行轉移。該實體通道 基於正交分頻多 X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術進行調變,且利用時間及頻率作 為無線電資源。
位於第二層之MAC層經由一邏輯通道將服務提供給 一名為無線電鏈結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層之上 層。第二層之該RLC層支援可靠的資料傳輸。RLC層之功 能可以MAC層中之一功能區塊方式進行實施。在該種狀 況下,RLC層可不存在。無線電協定使用者平面中的第二 層之一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層係用於以相對窄之頻寬在一無線電介面 上有效傳輸IP封包(諸如,IPv4或IPv6)。為達成此目的, 該PDCP層減小一大小相對大且包括不必要控制資訊之IP 7 1364938 封包標頭的大小,亦即,執行一名為標頭壓缩之功能。 一位於第二層最下部分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〇
Resource Control, RRC)層僅定義在控制平面中。該rrc 層控制與無線電承載(Radio Bearer,RB)之建立、重新組態 及釋放有關的邏輯通道、傳送通道及實體通道。此時,RB 表示一由第二層提供以供在終端機與E-UTR AN之間進行 資料傳輸之服務。若一 RRC連接在終端機之rrc層與無 線電網路之RRC層之間建立,則终端機處於rrc連接模 式中。否則’終端機處於一 RRC閒置模式中。 位於RRC層上部的一非接取層(Non-Access Stratum, NAS)執行諸如對話管理、行動性管理及其類似功能之功 能。 將建構eNB之一小區設定至1.25 MHz、2.5 MHz、 5 MHz、1 0 MHz、20 MHz及其類似大小之頻寬中之一者, 以便將下行鏈路或上行鏈路傳輸服務提供給多個终端機。 此時,可對不同小區進行設定以提供不同頻寬。
用於自一網路至一終端機傳輸資料之下行鏈路傳送通 道可包含一用於傳輸系統資訊之廣播通道(Broadcast Channel,BCH)、一用於傳輸傳呼訊息之傳呼通道(paging Channel,PCH)、及一用於傳輸其他使用者訊務或控制訊息 之下行鏈路共享通道(Shared Channel, SCH)。下行鏈路點 對多點服務(多播或廣播服務)之訊務或控制訊息可經由 一下行键路 SCH或經由一獨立之下行鍵路多播通道 (Multicast Channel,MCH)進行傳輸。此外,用於自一終端 8 1364938 機至一網路傳輸資料之上行鏈路傳送通道可包含一用於傳 輸初始控制訊息之隨機存取通道(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 Η)及一用於傳輸使用者訊務或控制訊息之上行鏈路共 享通道(SCH)。
位於傳送通道之上部且對映至該等傳送通道之邏輯通 道包括一廣播控制通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CCH)、一 傳呼控制通道(Paging Control Channel, PCCH)、一 共用控制通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 CCCH)、一 MBMS點對多點控制通道/多播控制通道(MBMS point-to-multipoint Control Channel / Multicast Control Channel, MCCH)、一 MBMS點對多點訊務通道/多播訊務 通道(MBMS point-to-multipoint Traffic Channel / Multicast Traffic Channel, MTCH)、及其類似通道。 第4圖展示一根據相關技術之控制通道上之傳輸。
一實體通道係由排列在_時間軸上之多個子訊框 (sub-frame)及排列在一頻率轴上之多個副載波 (sub-carrier)組成。此時,單個子訊框包括該時間轴上之複 數個符號。一子訊框係由複數個資源區塊組成,該等資源 區塊中之每一者包括複數個符號及複數個副載波。且每一 子訊框可在一實體下行键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亦即,一 L1/L2 控制通道)之 相應子訊框處使用特定符號(例如,一第一符號)之特定 副載波。一子訊框為〇 · 5 m s之持續時間。作為傳輸資料所 歷時之單位時間的一傳輸時間間隔(Transmission Time 9 1364938
Interval,TTI)為相當於兩子訊框之1 ms。 在Ε-UMTS系統中,為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及下行鍵 路無線電資源分配一小區中之無線電資源》基地台(eN〇de B)負責控制或分配該或該等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及下行鍵 路無線電資源。亦即,基地台決定哪個终端機可使用哪個 或哪些或者多少無線電資源,歷時哪個或哪些特定時段。 在作出該決定後,基地台將彼等資訊傳輸至一相應终端 機,以便使該终端機可根據該等資訊執行上行鍵路或了行 鏈路傳輸。 在習知技術中,终端機在一連接模式下連續使用無線 電資源。然而,近年來,存在許多基於IP(網際網路協疋) 封包之服務,在該連接模式下連續使用無線電資源可致使 缺點產生,原因在於該等基於IP封包之服務不總是一直傳 遞封包,更確切地說,甚至在連接模式下亦存在許多不傳 遞封包之時期。因而,在一連接模式下整個時段的連續分 配及無線電資源使用可能為效率低的且不良的。為解決該 缺點,可僅在存在將傳遞之服務資料時分配無線電資源。 在下文中,將詳細給出關於終端機之一 RRC狀態以及 一 RRC連接方法之描述。該RRC狀態涉及終端機之RR(: 是否在邏輯上連接至E-UTRAN之RRC上,藉此與 E-UTRAN之rRC形成一邏輯連接。若終端機之RRC與 E-UTRAN之RRC形成一邏輯連接,則將此情形稱作為 RRC連接狀態”。相反地,若在終端機之rrc與 E-UTRAN之rrc之間不存在邏輯連接,則將此情形稱作 10 1364938
為“ RRC閒置狀態”。當终端機處於RRC連接狀態中且 E-UTRAN可因此根據小區之單元辨認出存在相應终端機 時,E-UTRAN可有效地控制終端機。反之,E-UTRAN不 能辨認出一處於閒置狀態中之终端機。處於閒置狀態中之 終端機可由CN根據位置區域之單元或追蹤(路由)區域 之單元進行管理,該等區域為比小區大之區域。具體而言, 僅根據大區域(諸如,位置區域或追蹤(路由)區域)之 單元來辨認出一處於閒置狀態之終端機的存在,而為了接 收典型的行動通信服務(諸如聲音或資料),該终端機必須 轉變進入連接狀態中。
當使用者一開始接通終端機之電源時,終端機首先偵 測一適當小區,且在該相應小區中維持其閒置狀態。當需 要形成一 RRC連接時,處於閒置狀態中之終端機經由RRC 連接程序與E-UTRAN之RRC形成該RRC連接,且轉變進 入RRC連接狀態中。存在一些需要一處於閒置狀態中之終 端機形成RRC連接之情況。舉例而言,由於使用者之呼叫 嘗試而造成可能需要上行鏈路資料傳輸,或者是為了回應 於自E-UTRAN接收之傳呼訊息而可能需要之回應訊息的 傳輸。 在下文中,將給出關於系統資訊之描述。該系統資訊 可包括一終端機為與一基地台形成連接所需知道之所有資 訊。因_北_,在終端機嘗試連接至基地台之前,其應接收所 有系統資訊,且始終具有最新系統資訊。此外,鑒於一小 區内之所有终端機應知道系統資訊,基地台會定期傳輸系 11 1364938 統資訊。
可將系統資訊分成一主要資訊區塊(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MIB)、一排程區塊(Scheduling Block, SB)、一 系統資訊區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 及其類似物。該MIB用來告知终端機關於一相應小區之實 體構造(例如,頻寬及其類似方面)。該SB用來告知终端 機關於SIB之傳輸資訊(例如,傳輸週期及其類似方面 該SIB涉及彼此相關之系統資訊之集合(或聚集)。舉例 而言,某一 SIB可包括僅鄰近小區之資訊,且另一 SIB可 包括關於一僅由終端機使用之上行鏈路無線電通道之資 訊。
在相關技術中,為了使一終端機接收適當服務,而不 在系統中造成任何麻煩,該終端機應始終具有最新系統資 訊。然而’該系統資訊需要被一新進入一小區中之終端機 接收’或被一在一特定小區中新打開之終端機接收。因此, 基地台會反復傳輪系統資訊。表該種狀況下,需要終端機 始終接收系統資訊之情形可致使如下問題產生:在一已接 收最新系統資訊之終端機上浪費不必要能量。因此,有必 要在只有當實際修改了系统資訊時’才讓終端機讀取系統 資訊。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當系統資訊經修改時 一終端機有效接收及更析該系統資訊之方法,其中一基地 台使用一其管理下之小區之最少無線電資源,該基地台將 12 1364938
與基地台連接所需之控制資訊(亦即,系統資訊)傳 該终端機,藉此最大限度地提高無線電資源之效率以 應接收該控制資訊之終端機之能量消耗降至最低。 為以整體或分部分至少實施上述特徵,本發明可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接收用於一上行鏈路存取之 資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接收與該系統資訊之一修 關之該系統資訊及週期資訊;確定是否需要修改該系 訊;及若確定需要修改該系統資訊,則根據該週期資 收更新之系統資訊。 本發明亦可提供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傳輸用 上行鏈路存取之系統資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傳輸 統資訊及與該系統資訊之一修改相關之週期資訊;通 否需要修改該系統資訊;及若確定需要修改該系統資 則根據該週期資訊傳輸更新之系統資訊。 吾人將在隨後詳細描述中分部分對本發明之其他 進行陳述,且該等特徵對於一般技術者而言在研究以 容後將變得顯而易見,另外,該等特徵可自本發明之 中瞭解到。本發明之目標及其他優勢可藉由書面描述 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以及隨附圖式中特別指出之結構 及獲得。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一態樣為本發明者關於上文所述且在下 更詳細解釋之相關技術之問題及缺點的認識。基於 識,已開發了本發明之特徵。 輸至 及使 提供 系統 改相 統資 訊接 於一 該系 知是 訊, 特徵 下内 實踐 及本 認知 文中 該認 13 1364938 本發明可包含於一 3 GPP通信技術中,尤其包含於通 用行動通訊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一通信裝置及其方法中。然而,本發明 亦可能應用於本發明之技術範疇可牽涉到的所有有線/無 線通信系統中。
在下文中,將參看隨附圖式給出關於根據本發明之較 佳實施例之結構及操作的描述。第5圖展示一根據本發明 之一第一實施例的例示性系統資訊接收過程。參看第 5 圖,一 BCCH週期係指傳輸具有相同内容之系統資訊 (system information, SI)之一時段(持續時間)。亦即,在 同一 BCCH週期中以相同内容傳輸該系統資訊。更具體言 之,若系統資訊在某一 BCCH週期内傳輸需要修改時,則 可在下一 BCCH週期·中修改該系統資訊,或可在下一 BCCH 週期中傳輸新(經修改)系統資訊。在第5圖中,終端機 於B C C Η第3週期中得到B C C Η已經修改之通知。因此., 終端機考慮(確定)會在BCCH第3週期尹傳輸不同於在 BCCH第2週期中傳輸之系統資訊之新系統資訊。在第5 圖中,終端機於BCCH第4週期中得到BCCH未經修改之 通知。因此,終端機確定會在BCCH第4週期中傳輸具有 與在先前BCCH週期中(例如,在BCCH第3週期中)傳 輸之内容相同之内容的系統資訊,從而不接收系統資訊。 亦即,BCCH週期涉及一可於其中修改系統資訊之最短時 間間隔。換言之,不可在一 B C C Η週期内傳輸不同系統資 訊。 14 1364938
第6圖展示一根據本發明之一第二實施例 統資訊接收過程。參看第6圖,可對一指示基 資訊修改的週期(持續時間)及一指示最近更 之系統資訊之傳輪開始的週期(持續時間)進女 亦即,若在某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system modification period)中指示系統資訊之修改, 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傳輸經修改系統資訊。更 基地台可告知終端機已在第N個系統資訊修改 了系統資訊,且可在下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 修改之系統資訊。 舉例而言,若終端機已獲得指示在某一系 週期中之系統資訊修改的資訊,則終端機可經 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接收經修改系統資訊。 地台告知終端機關於在第N個系統資訊修改週 資訊修改且因此終端機接收該系統資訊,則終 在下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接收系統資訊。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當系統資 一終端機有效接收及更新系統資訊之方法,其 使用一其管理下之小區之最少無線電資源,該 基地台連接所需之控制資訊(亦即,系統資訊 終端機,藉此最大限度地提高無線電資源之效 接收該控制資訊之終端機之能量消耗降至最低 發明建議藉由使用關於一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 期之資訊對終端機與基地台進行操作。此時, 的例示性系 地台之系統 新(修改) •不同設定。 information 則可在下一 具體言之, 週期中修改 傳輸經實際 統資訊修改 組態以在下 亦即,若基 期中之系統 端機會實際 訊經修改時 中一基地台 基地台將與 )傳輸至該 率以及使應 。為此,本 改相關之週 該與系統資 15 1364938
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週期涉及一可於其中修改系統資訊之 最短週期,或者涉及基地台可於其中修改系統資訊之一最 短週期。此外,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週期亦可涉 及基地台在修改系統資訊後應於其中等待到下次系統資訊 修改之一最短時間。此外,若基地台通知終端機尚未修改 系統資訊,則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週期可涉及基 地台應於其中修改系統資訊並等待直至將傳輸經修改系統 資訊為止之一最短時間。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週 期可就系統資訊修改而言涉及一允許終端機檢查是否已修 改系統資訊之最長週期。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週 期可涉及終端機於其中定期檢查是否修改了系統資訊或者 定期接收系統資訊之一週期。此時,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 改相關之週期可涉及一不需要進一步接收系統資訊之最長 時間,或者涉及在终端機驗證系統資訊與先前接收之系統 資訊相比較之下為未經修改後不需要檢查系統資訊修改之 一時段。另外,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週期可涉及 一用於在終端機驗證系統資訊當與先前接收之系統資訊相 比較之下為經修改後開始接收經修改系統資訊之週期。 本發明建議藉由使用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 間資訊對终端機與基地台進行操作。此時,該與系統資訊 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間資訊可涉及可傳輸與先前系統資訊 相比較之經修改系統資訊之時間。此外,與系統資訊接收 或修改相關之時間資訊可指示傳輸及/或可傳輸經修改系 統資訊之第一部分之一開始時間。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 16 1364938
相關之時間資訊可指示基地台可修改系統資訊或開始經 改系統資訊之傳輸之一時間。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 之時間資訊可涉及基地台在已修改系統資訊後可執行系 資訊之下次修改之一時間。此外,若在系統告知终端機 統資訊當與先前系統資訊相比較之下為未經修改後需要 改系統資訊,則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間資訊 指示系統可開始經實際修改之系統資訊之傳輸的一時間 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間資訊可就系統資訊修 而言涉及終端機開始檢查是否已修改系統資訊之一時間 此外,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間資訊可涉及一 需於其中接收另外系統資訊之極限持續時間(或時段), 者涉及在終端機檢查到當與先前接收之系統資訊相比較 下系統資訊為未經修改後,應執行檢查是否將在下一時 執行系統資訊修改之一操作之一時間。此外,與系統資 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間資訊可涉及終端機在檢查到系統 訊當與先前系統資訊相比較之下為經修改後,開始接收 (經修改)系統資訊之一時間。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 關之時間資訊可涉及終端機定期檢查是否修改了系統資 或者定期接收系統資訊之一時間。 本發明建議藉由使用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 段(持續時間)資訊對終端機與基地台進行操作。此時 該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段資訊可涉及一於其 以相同内容傳輸系統資訊許多次之時段。可在由與系統 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段資訊指定之某一時段中以相同 修 關 統 系 修 可 〇 改 0 不 或 之 間 訊 資 新 相 訊 時 9 中 資 内 17 1364938
容或以不同内容傳輸系統資訊。若基地台希望改變正傳 之系統資訊,則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段資訊 涉及可於其中傳輸經修改系統資訊之下一時段。此時, 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段資訊可涉及基地台可於 中修改系統資訊之一單位時間,或者涉及基地台可於其 開始傳輸經修改系統資訊之一時段。或者,其可涉及基 台可於其中修改系統資訊之一時段。此外,與系統資訊 收或修改相關之時段資訊可涉及基地台在改變系統資訊 可於其中執行系統資訊之下次修改之一時段。就系統資 修改而言,其可涉及終端機於其中開始檢查是否已改變 統資訊之一時段。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段資 可涉及一時段,在此時段中終端機在檢查到系統資訊與 前接收之系統資訊相比較之下為未經修改後,會考慮以 同内容來傳輸系統資訊。或者,其可涉及應於其中執行 操作以檢查是否將在下一時段中執行系統資訊修改之一 段。與系統資訊接收或修改相關之時段資訊,可涉及終 機於其中定期檢查是否已修改系統資訊或者定期接收系 資訊之一時段。 亦即,在本發明中,基地台設定系統資訊修改週期 且在同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以相同内容傳輸系統資訊 因此,基地台僅可在不同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以不同内 傳輸系統資訊。亦即,系統資訊修改週期涉及以相同内 於其中傳輸系統資訊之一時段。 就系統資訊修改週期而言,基地台告知終端機關於 輸 可 與 其 中 地 接 後 訊 系 訊 先 相 時 端 統 容 容 如 18 1364938
下資訊:開始點、持續時間週期、持續時間長度及其類 資訊。基於該資訊,終端機會知道關於系統資訊修改週 中之每一者的資訊。因此,在本發明中,基地台經组態 設定系統資訊修改週期及通知與系統資訊修改週期相關 資訊。終端機考慮(確定)在同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内 輸相同内容之系統資訊。因此,若檢查到在目前系統資 修改週期中未修改系統資訊,則終端機確定系統資訊與 前系統資訊相比較之下於該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未經 改,藉此不讀取系統資訊》此外,若終端機檢查到系統 訊在目前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未作修改,則終端機檢查 否會在下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修改系統資訊。若確定 統資訊在目前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經修改,則終端機會 取系統資訊。此時,當應讀取系統資訊時,終端機會在 前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讀取該資訊。因此,在本發明中 基地台設定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且通知與該等系統資訊 改週期相關之資訊。系統經組態以在同一系統資訊修改 期内傳輸相同内容之系統資訊。因此,若基地台確定應 其傳輸期間於某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内修改系統資訊, 基地台會傳輸已在目前系統資訊修改週期内傳輸之系統 訊,且接著在下一系統資訊修改週期中傳輸經修改系統 訊。 系統資訊之改變可僅在特定名線電訊框處發生( 即,修改週期之概念被使用)》系統資訊訊息可如由其排 所定義的,在修改週期内以相同内容傳輸許多次。修改 似 期 以 之 傳 訊 先 修 資 是 系 讀 B 9 修 週 在 則 資 資 亦 程 週 19 1364938
期界限係由SFN mod N定義,其中N由系統資訊所 當網路改變系統資訊中之所有或一些資訊時,其首 终端機(UE)關於該改變,且該通知可在一修改週 成。在下一修改週期中,網路可傳輸更新之系統資 接收到改變通知後,终端機(UE)可知道在下一修改 限之前目前系統資訊為有效的。在該界限之後,终 獲得新系統資訊。 本發明可提供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接收用於 路存取之系統資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接收與系 修改相關之系統資訊及週期資訊;確定是否需要修 資訊;及若確定需要修改系統資訊,則根據週期資 收更新之系統資訊。週期資訊包含一修改週期之 點、該修改週期之一終止點、或該修改週期之總持 (時段)中的至少一者。週期資訊指示一可於其中 統資訊之最短週期;週期資訊指示基地台可於其中 統資訊之一最短週期;週期資訊指示基地台在改變 訊後應於其中等待下一更新之系統資訊之一最短時 期資訊指示終端機於其中檢查是否已修改系統資訊 長週期;週期資訊指示一接收經修改系統資訊之 間。當在某一修改週期中接收週期資訊時,亦在該 改週期中接收經修改之系統資訊;當在某一修改週 收週期資訊時,在不同於該某一修改週期之另一修 中接收經修改之系統資訊;或當在某一修改週期中 期資訊時,在該某一修改週期後之下一修改週期中 组態。 先通知 期中完 訊。在 週期界 端機可 上行鍵 統資訊 改系統 訊來接 一開始 續時間 修改系 改變系 系統資 間:週 之一最 開始時 某一修 期中接 改-週斯 接·收週 楱收經 20 1364938
修改之系統資訊。 亦可以說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在無線通信系統中傳輸 於上行鏈路存取之系統資訊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傳輸 系統資訊修改相關之系統資訊及週期資訊;通知是否需 修改系統資訊;及若確定需要修改系統資訊,則根據週 資訊來傳輸更新之系統資訊。週期資訊包含一修改週期 一開始點、該修改週期之一終止點、或該修改週期之總 續時間(時段)中的至少一者。週期資訊指示一可於其 修改系統資訊之最短週期;週期資訊指示基地台可於其 改變系統資訊之一最短週期;週期資訊指示基地台在改 系統資訊後應於其中等待下一更新之系統資訊之一最短 間;週期資訊指示終端機於其中檢查是否已修改系統資 之一最長週期;週期資訊指示一傳輸經修改系統資訊之 始時間。當在某一修改週期中傳輸週期資訊時,亦在該 一修改週期中傳輸經修改之系統資訊;當在某一修改週 中傳輸週期資訊時,在不同於該某一修改週期之另一修 週期中傳輸經修改之系統資訊;或當在某一修改週期中 輸週期資訊時,在該某一修改週期後之下一修改週期中 輸經修改之系統資訊。 亦即,本發明具有一種當系統資訊經修改時終端機 效接收及更新系統資訊之作用,其中基地台使用一其管 下之小區之最少無線電資源,該基地台將與基地台連接 需之控制資訊(亦即,系統資訊)傳輸至終端機,藉此 大限度地提高無線電資源之效率,以及使應接收該控制 用 與 要 期 之 持 中 中 變 時 訊 開 某 期 改 傳 傳 有 理 所 最 資 21 1364938 訊之终端機之能量消耗降至最低。
儘管在行動通信系統之情形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 但本發明亦可在任何使用行動設備之無線通信系統中進行 使用’該等行動設備例如為配備有無線通信性能(亦即, 介面)之PDA及膝上型電腦。而且,描述本發明之某些術 語的使用並非用來將本發明之範疇限於某一類型之無線通 信系統。本發明亦可適用於使用不同空中介面及/或實體層 之其他無線通信系統,例如,TDMA、CDMA、FDMA、 WCDMA、〇fdM、EV-DO、Wi-Max、Wi-Bro 等。
例示性實施例可藉由使用產生軟體、韌體、硬體或其 任何组合之標準程式設計及/或工程技術,以一方法、裝置 或製品方式進行實施。如本文所使用之術語“製品”係指 在硬體邏輯(例如,積體電路晶片、現場可程式化閘極陣 列(FPGA)、專用積體電路(ASIC)等)或者電腦可讀媒體(例 如’磁性儲存媒體(例如,硬碟驅動器、軟碟、磁帶等)、 光儲存器(CD-ROM、光碟等)、揮發性及非揮發性記憶體 設備(例如,EEPROM、ROM、PROM、RAM、DRAM、SRAM、 勃體、可程式化邏輯等))中實施之代碼或邏輯。 電腦可讀媒體中之代碼可由一處理器存取並執行。以 其實施例示性實施例之代碼可另外在一網路上經由一傳輸 媒體或者自一檔案伺服器進行存取。在該種狀況下,於其 中實施代碼之製品可包含一傳輸媒體,諸如,網路傳輸線、 無線傳輸媒體、經空間傳播之訊號、無線電波、紅外訊號 等。當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 22 1364938 疇的情況下可對該组態作出許多修改,且製品可包含此項 技術中已知之任何承載資訊媒體。
本說明書中對“一實施例”、“實例實施例”等之任 何引用意謂結合該實施例描述之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 係包括在本發明之至少一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於多處出 現該等短語不一定皆指同一實施例。此外,當結合任何實 施例描述一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時,應認為結合實施例 中之其他實施例實現該特徵、結構或特性係在熟習此項技 術者之能力範圍内。 儘管已參考許多例示性實施例對實施例進行了描述, 但應瞭解熟習此項技術者可設計出眾多其他修改及實施 例,該等其他修改及實施例將屬於本揭示内容之原理之精 神及範疇。更明確地說,在本揭示内容、圖式及隨附申請 專利範圍之範疇内之主題組合安排的組成部分及/或安排 中,各種變更及修改係可能的。除組成部分及/或安排之變 更及修改之外,替代性使用將亦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為 顯而易見的。 因本發明可在不脫離其精神或本質特性之情況下以一 些形式體現,故亦應瞭解除非另有說明,否則上述實施例 不為以上描述之任何細節所限制,而是應在如隨附申請專 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精神及範疇内寬泛地解釋上述實 施例,且因此希望屬於申請專利範圍之公認範圍或者該等 公認範圍之對等範圍的所有改變及修改為隨附申請專利範 圍所包含。 23
1364938 【圖式簡單說明】 隨附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且與描述内 解釋本發明之原理,本發明包括該等隨附圖式 發明之深一層理解,且該等隨附圖式係併入本 構成本說明書之一部分。 在該等隨附圖式中: 第1圖展示一作為行動通信系統之演進通 電存取網路(E-UTRAN)的一例示性路結構,相 發明應用於該E-UTRAN中; 第2圖展示基於3GPP無線電存取網路標 終端機與一演進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 間的一控制平面中之一無線電介面協定架構; 第3圖展示基於3GPP無線電存取網路標 終端機與一演進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 間的一使用者平面中之一無線電介面協定架構 第4圖展示一相關技術之實體通道結構之 圖,用於控制通道的傳輸; 弟5圖展示一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 收過程;及 第6圖展示一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 收過程。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容一起用來 以提供對本 說明書中並 用地面無線 關技術及本 準下介於一 -UTRAN)之 準下介於一 -UTRAN)之 1 一例示性視 系統資訊接 系統資訊接 24

Claims (1)

1364938 /4"月7。曰 第厂號專利案月修正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接收更新過之系統資訊的方 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由一终端機接收用於系統資訊改變的一通知; 在接收到該通知後的一修改週期内,由該終端機接收一 更新過之系統資訊, 其中由系統框數目(System Frame Number,SFN)定義該 修改週期界限, 其中該系統資訊改變僅發生在該修改週期中,且 其中在該修改週期内接收之該更新過之系統資訊帶有 相同内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為 一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知可經由 一目前的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來接收,並且 在一下一個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中接收該更 新過之系統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知可經由 一目前的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來接收,並且 在該目前的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中接收該更 新過之系統資訊。 25 1364938 /。。年"肸曰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直到接收到該 通知之該修改週期為止,目前的系统資訊為有效。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示一最小週期,其中該系統資訊可於該最小週期内被修 改。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示一最小週期,其中一網路可在該最小週期内改變該系 統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示一最小時間,在該最小時間内該網路應該於改變該系 統資訊之後等待一下一個更新過之系統資訊的時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示一最大週期,在該最大週期内該終端機確認該系統資 訊是否被修改》 1 0 · —種在一無線通信系統中傳送更新過之系統資訊的方 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由一網路傳送用於系統資訊改變的一通知; 在傳送該通知後的一修改週期内,由該網路傳送一更新 26 1364938 i-年丨'月〕。日杜替換頁 過之糸統貧訊, 其中由系統框數目(System Frame Number,SFN)定義該 修改週期界限, 其中該系統資訊改變僅發生在該修改週期中,且 其中在該修改週期内傳送之該更新過之系統資訊帶有 相同内容。 11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為 一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知可經由 一目前的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來傳送,並且 在一下一個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中傳送該更 新過之系統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通知可經由 一目前的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來傳送,並且 在該目前的廣播控制通道(BCCH)修改週期中傳送該更 新過之系統貢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直到該修改週 期為止,目前的系統資訊對一終端機為有效。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27 1364938 卜年"月>日修正雜頁 示一最小週期,其中該系統資訊可於該最小週期内被修 改。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示一最小週期,其中該網路可在該最小週期内改變該系 統資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示一最小時間,在該最小時間内該網路應該於改變該系 統資訊之後等待一下一個更新過之系統資訊的時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修改週期指 示一最大週期,在該最大週期内一終端機綠認該系統資 訊是否被修改。 28
TW097123135A 2007-06-20 2008-06-20 Effective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TWI36493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4534007P 2007-06-20 2007-06-20
US95565107P 2007-08-14 2007-08-14
KR1020080057283A KR101458643B1 (ko) 2007-06-20 2008-06-18 효과적인 시스템 정보 수신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0813A TW200910813A (en) 2009-03-01
TWI364938B true TWI364938B (en) 2012-05-21

Family

ID=40370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3135A TWI364938B (en) 2007-06-20 2008-06-20 Effective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066605B2 (zh)
KR (1) KR101458643B1 (zh)
CN (1) CN101682418B (zh)
GB (1) GB2464631B (zh)
MX (1) MX2009014200A (zh)
TW (1) TWI3649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1410B2 (ja) * 2009-10-27 2013-10-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無線パラメータの調整方法、情報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600450B1 (ko) * 2009-12-21 2016-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스템 정보 갱신 방법 및 그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시스템
CN102111855B (zh) * 2009-12-25 2014-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及通信系统中系统信息的更新方法
US20130170429A1 (en) * 2010-09-16 2013-07-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2053840A2 (en) * 2010-10-20 2012-04-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paging message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KR101276865B1 (ko) * 2010-10-20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 메시지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45848B (zh) * 2013-11-01 2019-07-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lte先进的增强覆盖发送的方法和装置
DK3445093T3 (da) * 2016-07-11 2021-04-1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stransmissionsfremgangsmåde og -anordning (dedikeret informationstransmission baseret på gyldighed af planlægnings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1013B2 (ja) * 1993-12-10 1996-12-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通信方式および装置
JP3918064B2 (ja) * 2000-01-13 2007-05-23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無線電話による文字情報放送方法及びその放送システム
KR100525381B1 (ko) * 2000-10-14 2005-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 기지국에서의 시스템 정보 방송구현 방법
KR100442621B1 (ko) * 2001-06-29 2004-08-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순방향 패킷접속 서비스 정보 전달 방법
KR100958519B1 (ko) * 2002-08-14 2010-05-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수신 및 전송 방법
US20050164683A1 (en) * 2004-01-09 2005-07-28 Gideon Robert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notifica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changes in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MXPA06012401A (es) * 2004-08-12 2007-02-20 Lg Electronics Inc Mensaje de control de comunicacion para servicio punto a multipunto en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o.
KR101141636B1 (ko) * 2004-09-24 2012-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점대다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 전송 및 수신 방법
KR101084131B1 (ko) * 2005-03-28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미디어 방송/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제어채널재설정 방법
KR101079097B1 (ko) * 2005-03-29 2011-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일 채널을 통한 복수의서비스의 제공 방법
JP4685589B2 (ja) * 2005-10-24 2011-05-1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報知情報送受信方法
RU2411660C2 (ru) 2005-10-31 2011-02-10 Эл 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информации о радиодоступе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одвижной связ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112118A (ko) 2008-12-24
CN101682418A (zh) 2010-03-24
JP5066605B2 (ja) 2012-11-07
GB2464631A (en) 2010-04-28
JP2010530199A (ja) 2010-09-02
MX2009014200A (es) 2010-03-04
GB201000406D0 (en) 2010-02-24
GB2464631B (en) 2012-07-11
TW200910813A (en) 2009-03-01
KR101458643B1 (ko) 2014-11-12
CN101682418B (zh) 2013-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62162B2 (en) Effective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JP4864096B2 (ja) 1対多サービス通信
US8463300B2 (en) Paging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effective call setup
TWI364938B (en) Effective system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US8248924B2 (en) Uplink access metho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930508B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an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 (ETWS) message using a paging messag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8030305A1 (ja) 無線端末及び基地局
US8213896B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 disaster warning message using scheduling information included in system information with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993202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用于覆盖增强用户设备的随机接入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US8139524B2 (en) Control channel reception method for receiving broadcast or multicast service
US20100103854A1 (en) Method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EP2104381A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 disaster warning message using a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RNTI
CN106465066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mbsfn区域的使用的方法和装置
US8706076B2 (en) Method of receiving a disaster warning message through a broadcast/multicast channel
US20130308545A1 (en)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