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41927B - Optical structures - Google Patents

Optical structur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41927B
TWI341927B TW092113035A TW92113035A TWI341927B TW I341927 B TWI341927 B TW I341927B TW 092113035 A TW092113035 A TW 092113035A TW 92113035 A TW92113035 A TW 92113035A TW I341927 B TWI341927 B TW I34192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yer
optical
optical structure
retro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3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307147A (en
Inventor
Robert B Nilsen
William P Rowland
Original Assignee
Reflexi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flexite Corp filed Critical Reflexite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307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307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41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4192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12Reflex reflectors
    • G02B5/136Reflex reflectors plural reflecting elements forming part of a unitary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605Production of reflex refl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 Telescopes (AREA)

Description

1341927 玖、發明說明: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主張2002年5月15曰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 案第60/380,990號之利益,並將其完整教示併入本案以為 參考。 【先前技術】 目則係為了各種安全及裝飾性之目的而運用後向反射 材料。尤其是,該等材料適用於夜間,此時在低光下而能 見度係重要的。藉完美的後向反射材料,光線係按大致沿 —與後向反射軸線相互平行的路徑而大致朝向一光源所反 射。 現有多種後向反射材料存在用於許多目的。這些後向 反射可被用來作為如背心及腰帶之衣物的反射條帶及補片 。同時’後向反射材料可適用於海報、儲桶、交通錐桶' 公路號誌、警示反射器等.後向反射材料可由一陣列之隨 機私向微徑球型或是密閉包封之立體角(稜鏡式)陣列所組 成。 立體角和稜鏡式後向反射器可如丨973年丨月23日核 予史坦(Stamm)之美國專利第3,712,7〇6號所述,兹將該 案教不併入本案以參考。一般說來各稜鏡是由在一金屬平 板或其他適當材料之平坦表面上構成—主負晶粒所製成。 為構成該等立體角,係於該平板上刻馨出三個序列的V型 冓槽在各序列中各槽互為平行且等距相%,使得各溝槽 1341927 按於60度而相交。然後,係利用該晶粒將所欲立體角陣 列處理成為一剛性平坦塑性表面β 關於立體角微稜鏡之結構及運作的進一步細節,可如 1972年8月15曰核予羅藍(Rowland )之美國專利第 3,684,348號所述,茲將該案教示併入本案以參考。一種製 作後向反射膜箔之方法亦如1972年9月5曰核予羅藍( Rowland)之美國專利第3,689,346號所揭示,茲將該案教 不併入本案以參考。所揭方法係為於一經共集組態設定之 模具内構成立體角微稜鏡。在此,係將該等稜鏡接附於經 施用於其上之膜箔以提供一合成結構,其中該立體角構成 作業從該膜之一表面投射而出。 先前技藝的製作方法係遭遇到&法產纟具有微結構表 面之寬廣膜箔的問題。通常,係將寬度達14彡吋的膜箔 併接以構成-大面積的表面。然而,在功能上經常是會不 易隱藏其接縫處,且觀視者幾乎總是會注意到。為製作一 即如於後投影電視所運用之寬廣㈣的加工處理會極為昂 【發明内容】 現已發現具有微結構表面 例中,提供一光學結構及其製 複數個沿該基質所設置之雙側 上含有光學微結構。至少有些 背置於空氣,該些至少有些元 的新式光學結構。在一實施 造方法,其係包含一基質及 光學元件。各個元件在各側 元件的單側上至少一局部係 件的另一側上則係大致為藉 1341927 一材料所浸潰。 該微結構可包含蟲眼結構、散射光學微結構、立體角 稜鏡、線性稜鏡、小透鏡、魚眼透鏡陣列及其他適當光學 結構。所獲光學結構可適用於後向反射產品觀念、含有空 氣球面之前端投影螢幕、含有空氣球面之散射螢幕、為個 人隱私所用的「羅浮(l〇uvre)」薄臈、光線控制、直準應用 及利用蟲眼或其他光學微結構的抗閃光薄膜。 在替代實施例中,可如後文載述後向反射光學結構、 線緒或纖絲及其製造方法。 【實施方式】 下文將說明各種實施例。圖丨係一雙側光學元件、 片、薄片之實施例的剖面圖,兹稱為一元件並概標示為編 號10。-基質12,其係大致為透明或光學淨透者可支 撐複數個元件14’像是後向反射立體角棱鏡。在替代實施 例中,各兀件1G係屬雙側 <,各側具有光學微結構。這 些光學微結構可例如包含蟲眼結構、立體肖稜鏡、線性棱 鏡小透g ,#、眼透鏡陣列及/或其他適當的光學結構。 即如後文中參照於—些實施例所詳述,元件⑺在—側 ^會被浸漬而在另-側上會為空氣背^,使得光線會穿過 z基貝12側上的次潰立體角稜鏡,而藉該基質12另 —側上之空氣背置 等立體角稜鏡14 。該等立體角稜鏡 稜14所後向反射。在一實施例裡,該 是由一大致透明或光學淨透材料所構成 14可為沿該基質12所空間隔置(S),使 1341927 得延伸至一稜鏡頂點之三側式基底並不會碰觸到鄰接稜鏡 的基底。在一替代實施例裡’各元件14包括一蟲眼結構 ,像是如1977年3月22日核發予Clapham等人之美國專 利第4,013,465號案文所揭示者,茲將其教示併入本案以 為參考。 圖2係另一雙侧光學 立體角棱4兄1 4係接續而為以空間隔置。在此實施例中, 該元件10具有約於0.076到0.457毫米間(0.003到0 018 英吋)的長度16 »可例如利用機械方式或雷射,將經構成 於任一側面上之稜鏡丨4之後向反射薄片加以切割或組構 而成為具彼等或其他維度的元件1〇。從頂點到相對頂點的 f度18可具於約0.0381與〇.193毫米(即〇 〇〇15及〇 〇〇76 英吋)間之範圍《該基質12的厚度2〇可具有一約〇 〇丨27 =〇.〇5i毫米(即〇·_5及〇 〇〇2英忖)間之範圍。從該基 質12到該稜鏡M之頂點的距離22可具有約〇.⑴心 0.071毫米(即0.005及〇·〇〇28英时)間之範圍。從該頂點到 頂點之頂點的距離24則是可具有約G.G25與0.152毫 米(即0.001及0 006英吋)間之範圍。 特神I度16對該寬度18的縱橫耗為根據本發明之-寺性’迠夠讓該元# 1〇當墜置於 著於敕夫而接a 衣187上時,通常會觸 、 積之面側者。亦即,墜置於一平扫砉& μ μ 件10通常會令兌太Α 十坦表面上的元 水平方式,而該= 如圖2所示者,即如大致為 土貝12係平行於該平扭表 定位該元件10纟 —表面《其他用以 的方法則可如後文所述。 1341927 在於此所揭示之任一個實施例中,可利用不同大小的 元件稜鏡或光學微結構來達成獨—性的後向反射光線分 佈。例如,沿不同稜鏡之基底邊緣的長度可在單一元件或
於各元件間變化。同時,㈣14可為相對於一光學軸線 而斜置或傾架’即如1992年12月B 國專利第5,⑺如㈣巾所揭示者,歸㈣教示= 本文作為參考。各稜鏡14可為在相同或不同元件1〇上按 正或負向而依不同傾角所斜置,且朝指於不同方向,俾達 到獨一性的後向反射光線分佈。 即如圖3及4所示,可對元件1()塗加色彩以進一步 提供獨-性的後向反射光線分佈。在一實施例中,即如圖 3所示’可於該稜鏡頂部的部份或全部處塗佈一色彩鍍層 2“在替代實施例裡,該色彩鍍層%可構成於整個構面 上。如圖4所示’可將該色彩鍍層%介置於該基質η與 各稜鏡14間。可在相同或不同的元件⑺上運用單多' 個色彩組合。在替代實施例裡, )營光色彩。 、各色七錄層内運用(各 圖9 - 10說明本發明一實施例,其中首先係跨於一基 28上展開各元件1〇,像是大致屬透明之埶動 : 著劑鍵層,而既已將此鍵層施用於—大致透明的臭質Μ =膜:。可將一選擇性載荷膜層32沿該頂部: 而…可控制該元件10的間隔以達到所欲 在一實施例裡,可重疊該等元件 。 以徒回各7L件的斜度 1341927 圖6說明一將各元件1 〇部分地嵌入於該黏著劑内 之實施例。在此實施例裡,係將該結構傳過於疊層滾輪h 、3 6間,以將該元件1 〇的底側推入該黏著劑2 8内而在 被嵌進該黏著劑内的面側上浸漬該稜鏡構面丨4。該黏著劑 28在遭遇到疊層滾輪34、36前,可先予以例如輻射加熱 而軟化。在一特定實施例裡,滾輪34係一加熱滾輪而滾 輪36係一降冷滾輪。亦考慮到上有其他將該等元件丨〇部 分地嵌入於該黏著劑28的方式,像是藉利用壓縮空氣。 而除非意欲一些額外的光線重新導向處理,該黏著劑& 可具有與構成各元件之材料相同的折射指數。 即如圖7所示,可將一背置層或薄膜38施用於該元件 1 〇的曝出稜鏡側。在一實施例中,係將該背置層38於低 壓下舖置於該曝出稜鏡上,以防止損壞各曝出稜鏡頂部。 該背置層38、黏著劑28、頂部薄膜30及/或載荷薄膜32 可含有任何色彩,包括螢光色彩,以達一所欲產品外觀。 在一實施例裡,可從一軟白材料構成該背置層38。在替代 實施例裡,該背置層38是從一大致透明材料所構成,以 構成透明反射器形式的產品。一般說來,這些透明反射器 會讓光線從其背部穿透該後向反射結構’即如在機場或船 柱所用的背光式號誌。 假如各稜鏡14、黏著劑28、頂部薄膜30及載荷薄膜 32間的折射指數大致相同,則不會出現邊界,且在這些介 面處不會有Fresne丨反射或散射損失,即如圖8所示。在 此,將各空氣包封標示為編號4〇^此光線R會被該結構所 11 1341927 圖13及14說明一按所欲位置或樣式,將各元件1〇置 放於或基質44上之實施例。在此’會按照產生一在底部 具有黏著劑之胞格47的樣式,將該基質44,含有一透明 熱啟動式黏著劑,塗佈於該頂部薄膜46 ^各元件1 〇落置 於各胞格47内,且可疊置一背置層51以將各元件推入該 黏著劑内。 在替代實施例中,可利用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第13頁(2002年4月15曰)由Ron Dagani所著之「 Self-Assembly Required」乙文所述技術,將各元件1〇按 一樣式定置於一基質上,茲將該文教示併入本案以為參考 〇 在前揭各實施例之任一者中,可構成具有在至少一側 上設置複數個微結構之寬廣面積薄片。可機械切割、雷射 切割或構製這些薄片而成各線緒。在一實施例裡各線緒 寬度會約為0.3048微米(0.012 mils)。各線緒可切段成具有 長度約2.54微米(〇_ 1 mil)。可將各線緒及元件構成任何幾 何升> 狀,像是方形、長方形、鑽石形等。 在替代實施例裡,可製作出一安全薄膜原始文件,其 係具有至少一按透明墨跡之訊息或設計,像是浮水印。而 除非能夠接取到該薄膜及列印系統,否則無法簡易地製作 該文件的拷貝或複製。 同時,在任一實施例中,可將該等基質28、44的厚度 最佳化至等於該稜鏡的深度,使得各元件並不會突擠出於 該基質’藉此僅浸潰單一面側。 13 1341927 :如圖示。現可由一固定器’像是縫合或栓釘,或是藉黏 著齊丨或加& &頻、凫外線、超音波或其他適當的封嵌方 式,而將此產品組態貼附於一基質上。可根據應用項目來, 利用從織物到聚合物到金屬到陶究的多種基質。可將該產. 品組態設計到像是雨衣的織物内’這可具有内部織層以保 護曝出稜鏡頂部。 雙側、開放面側元件或反立體角適用於高溫應用項目 ’彼等可如2000年i月2〇日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 〇9/488,129號,以及2_年7月27日公告之國際刊物| WO 00/438 1 3所揭示者,茲將其整體教示併入本案以為參 考。圖22說明一嵌入於一織物層56内之元件丨〇的實施 例。在本揭各實施例之任一者中,一可被供置於該光學結 構或X件上之外部或頂部鍍層係含有大致為透明且構成之 後屬硬固的枷層或其他適當材料。可將該織物56接附於 基質62,這可為不透明及/螢光性,具一黏著劑64。利用 不透明之螢光織物、黏著劑與基質材料,可獲得運用於戶 外應用的長持性材料。元件1 〇的隨機指向可產生一輝燦 I 效應’當並未完全地浸潰各頂部稜鏡時此效應會增加。 在本揭各實施例之任一者中,元件1 0可為由多種像是 螢光、色彩、繞射等不同材料所製成。可混合許多不同種 類的馆片以構成許多所欲外觀及功能效果。 圖2 3 - 3 0說明各種實施例,其中元件1 〇於兩側上含 有蟲眼結構、散射器或其他光學微結構。 元件1 〇可為藉滾輪34、36而部份地嵌入於一點著劑 15 吁341927 。可如此提供部分嵌入元件60,而會部份地浸潰其 一面側。 、 :獲結構可如圖24及25所示。除非意欲一些額外的 =㈣向’㈣”劑28可具有與構成該蟲眼或散射 ⑽“舞(如H 25所示之獲得結構)之材料相同的折射指數 :在-特定實施例裡’約百分之九十的表面具有蟲眼或擴 月U光學微結構。如此’當採用蟲目艮元件該表面會變成抗 反射性,且當採用散射器元件時該表面則可散射。 “即如圖26所示,可將元件1〇放置於一液態鑛層或黏 # 著齊! 28上’並讓其於該元件1〇 ♦與該链層才目接觸之一面 側浸潰入該鍍層上。假如該鍍層表面張粒會防止該元件無 法浸潰於其一面側上時,則可施用氣壓或其他方法以將該 元件推入該鍍層内。再次地,可將該鍍層28的厚度令為 —深度,此深度會使得該元件無法沉入夠深而覆蓋到非浸 漬面側。該7C件10的經浸潰面側會接觸基質3〇,以防止 各元件不致沉入該鍍層28内。除非意欲一些額外的光線 重導向,否_㈣28可具有與構成該蟲眼或散射器微 · 結構(如圖27所示之獲得結構)之材料相同的折射指數。在 一特定實施例裡,約百分之九十的表面具有蟲眼或擴散器 光學微結構。 在一替代實施例裡,可將元件1 〇設放或混置於一液態 鍍層28内,而且讓各兀件於其兩側上浸潰至該鍍層。所 獲結構可如圖28所示。在雙側式表面形廓散射器元件的 情況下,該者係按具有一顯著不同於該鍍層或黏著劑之折 16 1341927 本範例雖利用具立體角稜鏡之元件, τ 亦可實作具有 蟲眼結構、線性稜鏡、小透鏡、魚眼透鏡陣列及其他適當 光學結構的元件0 、 β 3在替代實施例裡,可藉將兩薄片封嵌合一來製作空氣 背置、雙側兀件’纟薄片於一面側上具有光學微結構,並 將封嵌包封之包隔斷切為個別的空氣背置元件。在一特定 實施例中,即如圖37所示,薄# 82,這可為熱塑性且二
至少其-面側上具有光學微結構,在本例中為立體角稜鏡 14,係在各選定區域84或樣式86上被予封嵌(圖38)。在 替代實施例裡,可將單一薄片82自我摺疊以構成該光學 結構。可將經封嵌的區域84設計成能夠簡易地撕除或= 斷。經封嵌的區域84内的稜鏡14係被強迫進入該等熱塑 性薄片82内,俾貼附兩個薄片82以包封該等稜鏡。依照 所包封之元件的期望性質而定,熱塑性薄片82可為軟= 或硬固者。
可將所獲元件展開於一黏著性鍍膜上,而混入該黏著 劑、聚合物、塗劑、鍍層等内。在一特定實施例中,本揭 各元件任一者可化散於尿素内,這可如2002年8月8曰 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第6〇/4〇2,484號案文所揭示者, 茲將其整體教示併入本文以為參考。在此,可採用多個大 小且經斜傾的光學微結構,例如,立體角稜鏡。如有需要 ,可將至少部分的稜鏡予以金屬化。如有需要’亦可運用 不同大小的元件。此外,可利用開放面側元件或反·立體角 元件來構成本揭各項元件。 20 U41927 另-雙側光學元件實施例可如圓39所示,立 皮地駐置兩個在至少一側上具有光學薄、8 J 於延伸構件90處例如藉 #之.4片88,並 ,可於各…Γ 握持併合。即如40所示 了於各4片88間供置一令介声 白者。即如圖4W ^丨層92,其係、可為彩色或單 相對於另-者而駐置Λ 並不須於薄層92上 液俨^ > 圖41 _光學結構會被混合入- 液體’像疋塗劑内,則或會在 性,因為液俨舍、*、主、 j相失一些後向反射 為液體會心該光學微結構,像是立體角棱鏡。 42:明—雙側光學元件1〇實施例,其中置放一薄 片2,使得該光學微結構面朝該薄片92 哎單ή去y r·丄 初幻寻片92,其係可為彩色 2白者。在區域95冑,各薄片會被封嵌合併,且予以 。!]裂以構成元件1 〇。 可將所獲結構予以切割或構製成個別的元件,例如可 混&於一黏滯性液體内或浮置於一基質上。 圖43說明又另一替#戽 個在盆至少一伽卜且/予件1〇實施例。會製作兩 :、 !上-有像是立體角稜鏡14之光學微結構 =片或頂部薄膜⑴以供流動嵌封各背對背立體角的邊 緣處,因會將該材料切斷以構成嵌封元件。即如圖44所 不’頂部薄膜材料會流繞於該等背對背之空氣背置立體角 區段’因為薄臈會被切割成各元件,構成經包封之背對背 空氣背置立體备. ^ °°奴,而可在兩個相對平面内進行後向反 射。也可藉頂部薄膜材料來填充區域94。 圖45—48說明本發明另一實施例。在此實施例裡,即 如圖45所不’係將複數個後向反射立體角元件10定位於 21 1341927 一基質96上。可利用-輕黏度的黏著劑%來握持各元件 1〇於定位。然後將一填充層1〇〇構成於元件1〇上即如 圖46所示。在圖47裡,既已剝除基f %而露出大致是 所有元件H)之-側。會將_反射鍍層1()2,例如__金屬紹. 層,構成於該元件10的曝出面側上。在替代實施例裡, 該反射鍍層會覆蓋整個底部表面。在圖48裡,會在鄰接 該反射鍍層1〇2之填充層10〇上構成一層黏著劑1〇4,使 得該結構可接附於一基質,例如一外覆物項。 在替代實施例中,係供置具微結構1〇8,即如立體角 籲 稜鏡,之經拉長後向反射線緒或纖絲。一管狀或外部層 11 〇環堯或裝裹各稜鏡1 〇 8以保護並,在特定實施例中, 確保各面側112係空氣背置者。可藉一具有足夠彈性以針 織入一織物内,而同時又具有足夠拉力強度使得在針織處 理過稱令不會斷裂之材料來構成該外部層丨1〇。在特定實 施例裡’㉟外部$ 110可為由多元酯、尼龍、及/或聚氣乙 烯(PVC)或其他適當材料所構成。在一如圖49所述之特定 製造方法裡,微結構108可孔縫壓製或經模鑄成細薄線緒 _ ,而該外部層uo會被擠出繞於該等微結構,亦即各微結 構會因被擠出而被饋入該外部層内。 圖5 〇及5 1說明另一後向反射線緒1 〇 6之實施例,其 中微結構1 08係像是藉一孔縫壓製方法而為供置於一基質 114上。然後將該基質114裹繞於微結構108以變成該線 "者〇6的外°卩層並於區域116予以嵌封。該線緒1 〇6的橫 剖面形狀可為任何幾何形狀。在一特定實施例裡,該線緒 22 1341927 106橫剖面係大致為圓形,具有一範圍為約5〇到5丨〇微米 (0.002到〇_〇2〇英吋)的外徑。圖52及53說明一後向反射 線緒10 6的實施例’此係經組態設定為按至少兩個方向後 向反射光線。如此’單個基質丨i 4即可構成該外部層。 圖54及55說明一線緒1 〇6之實施例,此係經建構成 按至少二個方向後向反射光線。在替代實施例中,該線緒 106係經建構成按至少四個以上的方向後向反射光線。圖 56係一線緒1 〇6的側視圖,各端118既經釘固以封嵌或氣 密關閉於該線緒内部。 圖5 7說明一未成形之後向反射線緒丨〇6實施例,其中 於至少部分的微結構1 〇 8内係供置一空氣球型12 0,即如 1997年1月7日頒予Bernard之美國專利第5,592,330號 案所揭示者’茲將其整體教示併入本文以為參考。該基質 114的外部表面115可包括一蟲眼結構之表面及/或紋理表 面’俾降低或消除所完成之線緒1 〇6上的光澤及閃光。 圖58說明一用以繞於該微結構1〇8以包封或裹裝該基 質1 14之製造機具丨22實施例。可於通道1 24内施加熱度 以於區域11 6封嵌該線緒。圖59說明另一用以構成線緒 106之製造機具122實施例。於接縫126處施加熱度以令 各基質邊壁接附併合,俾將各微結構丨〇8包封於其内。 圖60說明一用於構成後向反射線緒106之製造機具 128實施例。一基質12會被饋送到一鼓狀物丨3〇,於其上 可縳製各微結構1〇8。可將該基質Π4及各微結構1〇8饋 入機具122内,而構成可捲繞於線軸132上的中空線緒 106。 1341927 在替代實施例裡’可利用類似的製程來構成各種形狀 大】的後向反射光學結構。在一實施例裡,可於一基I ‘ 114上供置具一約150 $ 460微米(0.006到0.018英叶)範《 圍之間距’以及約76到23〇微米(0.003到0.009英叶)範 圍::度的立體角稜鏡,然後利用機# 122構建處理成一 °構例如,s亥中空結構的橫剖面形狀可包括圓形、 長^、長圓形或其他所欲形狀。該中空結構可根據應用 而疋而為任何大小。例如,可利用長方形中空結構來建;f冓· 成適用於路邊建築場所的後向反射標號。在特定實施例裡 口’該基f 114具一約255 ^.016微米(0.010到〇·_英 )範圍之厚度,且该結構在橫剖面上大致為圓形的結構, 八達約1 5公分(6英吋)之外徑。在另一實施例裡,一橫剖 面大致為長方形的光學結構具有達2.5公分(1英叶)的厚度 及達31公分(1英尺)的寬度。在這些實施例裡,可利用 個結構1 14來構成外部層。 、圖61 - 63說明另一後向反射線緒1〇6之實施例其中 鲁 在於其上構成該等微結才冓1〇8之前,會先藉微孔134而通 ^或構成該基質114。由於微結冑⑽會被铸人至該基質 114上,樹脂填充該透孔或微1 134,使得構成各微結構 的材料會延伸穿過該基質。這種組態之一優點是構成基質 ^4的材料並不必然地必須與如構成該微結構⑺8之材料 般透明。如此,可利用並不與該微結構材料般透明之高溫 熱塑性基質材料來構成該基f 114。在替代實施例裡,= 24 丄)4丄927 (各)彩化及/或螢光材料來構成基質114及/或微結構 108 】 了組態設定該線緒106,令具一日時色彩及後向 反射—不同色彩。 在進一步實施例裡,該線緒丨〇6或光學結構可具有光 線放射或重新導向性質,以改善光線分佈的均勻性。例如 ,基質114可包含—紋理表面。在替代實施例裡,該等微 結構108可包含多重指向立體角薄片,即如2000年3月 14日頒予Nilsen等人之美國專利帛M36,322號案文所揭 不者。在進一步實施例中,該等微結構108可包含在至少
些面側上具有一或更多透窗之立體角薄片,即如1996年 1(>月15日頒予Nilsen之美國專利第5,565,151號案文所 揭示者。在其他的實施例中,該等微結構1〇8包含閃光立 體角後向反射薄片,即如丨998年u月24曰頒予Shusta 等人之美國專利第5,840,405號案文所揭示者。在任一該 等實施例裡,微結構108可包含具有構成於各面側上之反 射層的立體角稜鏡,即如一金屬層。微結構丨〇 8可包含經
切割之後向反射薄片,即如1980年5月13日頒予Burke 等人之美國專利第4,202,600號案文所揭示者。茲將彼等 專利各者教示併入本文以為參考。 本發明申請案之線緒106可用於產生編織後向反射織 物,像是夾克、毛衣、長褲、背心及防火衣。在替代實施 例裡,線緒106可經包封於彈性合成基質材料内,像是捲 起式號誌(RUS)、車道標器及角錐環。 在任一實細例中,任何材料,像是用以構成元件或基 25 1341927 質者可包含螢光染劑或色料。如此可藉本揭方法製作出 廣泛式樣的光學結構。任一實施例中所述之微結構可包含 堯鏡蟲眼結構、線性棱鏡、小透鏡、魚眼透鏡陣 — 列及其他適當光學結構。 本發明雖係參照於各種實施例而特定顯示及描述,然 對於熟請本項技藝之人士,應即了解雄可進行各種形式及 細節的變化’而無虞悖離如後載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之本 發明範疇。 【圖式簡單說明】 (一)圖式部分 按如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特定說明,本發明前揭及 /、他目的、特性及優點可為顯見,其中各圖式裡類似編號 係札相同元件。各圖式並未必然依比例繪製,而是為強調 敘述本發明原理。 圖1係一雙側光學元件實施例之刮面圖。 圖2係另一雙側光學元件實施例之剖面圖。 鲁 圖3係於各稜鏡頂部具一色彩鑛層之雙側光學元件 剖面圖。 _圖4係一於該基質及各稜鏡間具色彩鍍層之雙側光學 元件剖面圖。 圖5係展越於一基質之雙侧光學元件剖面圖。 圖6說明-將圖5之各元件部份地嵌入於該底置基質 内的實施例。 26 |β41927 圖7說明一背置層,其係經施加於圖6之部分地嵌入 元件的曝出稜鏡側上。 圖8係一於圖5- 7中所構成之光學結構剖面圖。 圖9說明一將該背置層接附於該後向反射結構之實施 例0 圖10說明一經墜置於一基質上之雙側光學元件。 圖11說明該部分地嵌入於該基質内之雙側光學元件。 圖1 2說明圖11之元件的欲入側,其係大致為經浸潰
圖13係一定置於由一基質所構成之胞格内的雙側光學 元件剖面圖。 圖14係一圖13實施例剖面圖,而其一背置層係經疊 附於該基質。 圖1 5係經支撐於一基質上之複數個雙側光學元件的剖 面圖。
圖丨6說明一介置於圖15之雙側光學元件上的填充層 ’以將各元件接附於該基質。 圖1 7係田4填充層及底置基質具有大致相同的折射指 數時,於® 15及16内所構成之最終光學結構剖面圖。 圖1 8係一雙側光學元件剖面圖。 圖19係一示於圖18之元件的俯視圆。 圖20說明如圓18及19所示而經壓製於一織物内之光 學元件。 ’其上具一鑛層。 圖21說明如圓2〇所示之織物 27 1341927 圖22係一經嵌入於織物之一薄膜層内的雙側 件 貫施例。 圖23說明一將一雙側光學元件嵌入於—基質内之實施 例。 ★-圖24說明如圖23所示元件,經部分地嵌入以浸漬該 等元件之一側。 圖25係當該等元件及該基質具有大致相同的折射指數 時,於圖23及24内所構成之最終光學結構剖面圖。 圖26說明一部份嵌入於黏著劑内之雙側光學元件。 匕圖27言兒明當言亥等元件及該點著劑具有纟致相同的折射 指數時,於圖26内所構成之最終光學結構。 圖28係一嵌入於一基質内之雙側光學元件剖面圖。 圖29係一部份嵌入於一基質内之雙側光學元件。 圖30說明-部份嵌人於-基質内之非平面雙側光學元 圖3“系一用以將該雙側光學元件定置於一基質上之裝 置的示意圖。 圖32係-用以將該雙側光學元件定置於一基質上之蜂 巢式結構之俯視圖。 圖33係一定置於一基質上之蜂巢式結構剖面圖,而一 雙側光學元件係經設置於該蜂巢式結構内。 内的雙側光學元件 圖34係一於如圖33之蜂巢式結構 放大圖。 圖35係類似於圖33,
但在此將過度的雙側光學元件 28 1341927 從該蜂巢式結構内移除。 圖36係一按如圖33 - 35所示實施例而構成之最終光 學結構剖面圖。 圖37係一另一用以構成雙側光學元件之光學結構實施 例到面圖。 圖38說明一用以封嵌如圖37之光學結構的樣式。 圖3 9係一另一雙側光學元件實施例之剖面圖。
圖40類似於圖33所示之實施例,但在此將—薄層鍍 置於中央處。 圖41類似於圖40之實施例,但在此並未將各延展組 件相對彼此註置於該中央層上。 圖42係一雙側光學元件之進一步實施例剖面圖。 圖43係另一雙側光學元件之實施例剖面圖。 圖44係又另一雙側光學元件之實施例剖面圖。 圖45係設置於一基質上之複數個雙側光學元件實施例 剖面圖。
圖46類似於圖45,但在此將一填充層設置於該雙側 光學元件上。 圖47係如圖46所示之光學結構剖面圖,在此將該基 質移除並將雙側光學元件之一側上予以金屬化。 圖48類似於圖47,但在此將一黏著劑塗設於該雙侧 光學元件之金屬化面側上。 圖49係一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後向反射線緒之立體 圖0 29 1341927 圖50係定置於一基質上之微結構橫列之側視圖。 圖5 1係一圖50之基質之立體圖,此係構成於一後向 反射線緒内’而其内封存各微結構。 圖52係一設置於一基質上之兩橫列微結構之側視圖。 · 圖53係一圖52之基質之立體圖,此係構成於一後向 反射光學結構内’而其内封存各微結構。 圖54係一設置於一基質上之三橫列微結構之側視圖。 圖55係一圖54之基質之立體圖,此係構成於一後向 反射線緒内,而其内封存各微結構。 籲 圖56係一後向反射線緒之側視圖,其係根據本發明之 一實施例而令封嵌其端點》 圖57係一構成於一基質上之各微結構側視圖,具有至 少部分的微結構含有空氣球型。 圖58說明一繞於設置其上之各微結構而裹裝一基質俾 構成後向反射線緒的製造方法。 ^圖59類似於圖58,但其中係於一接縫處利用熱度將 咸基質邊壁接聯併合,以構成錢向反射線緒。 圖6 〇係一用以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構成後向反射線 緒之系統之示意圖。 圖61孫_ ++ ^ 該 '、其内具各微結構之基質之側視圖,其中構成 微結構之材料會延伸越過該基質。 圖 6 2传—/a ’、從圖61結構所構成之後向反射線緒的跨剖 W圖。 圖63係圖 之後向反射線緒之側視圖 30 1341927 (二 )元件代表符號 10. 元件 12. 基質 14. 元件 16. 長度 18. 厚度 20. 厚度 22. 距離 24. 距離 26. 色彩鍵層 28. 基質 30. 基質 32. 載荷膜層 34. 疊層滾輪 36. 疊層滾輪 38. 薄膜 40. 空氣包封 42. 區域 44. 鑛層 46. 頂部薄膜 47. 胞格 48. 載體 50. 填充層 51. 背置層
31 1341927 52. 區域 54. 空氣包封 56. 織物 58. 鍍層 60. 嵌入元件 62. 基質 64. 黏著劑 66. 旋轉渡幕 68. 潔淨黏著劑 70. 薄膜 72. 滾輪 74. 蜂巢式結構 76. 開口 78. 薄膜 80. 黏著劑 82. 薄片 84. 區域 86. 樣式 88. 薄片 90. 延伸構件 92. 中介層 93. 區域 94. 區域 96. 基質
32 1341927 98. 黏著劑 100. 填充層 102. 反射鍵層 104. 黏著劑 106. 後向反射線緒 108. 微結構 110. 外部層 112. 面側 114. 基質 116. 區域 118. 終端 120. 空氣球型 122. 製造機具 124. 通道 126. 接縫 128. 製造機具 130. 鼓狀物 132. 線軸 134. 微孔
33

Claims (1)

1341927
乒“St 拾、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光學結構,其係包含: 基貝中,§亥基質包含一光可硬化鍍層;以及 複數個雙側光學元杜生 π件母一個元件的每一面側係星 光學微結構’該些元件俜,、八 〜、有 _ 1千係,口 S亥基質所置放,其中至少 儿件的早側上至少—局部係屬空氣背置,而該等至少有此 -件的另-側上則係大致為藉一材料所浸潰。 - 2 ·如申清專利範圖笛 圍第1項之光學結構,纟中該等微姓 構包括蟲眼結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之光學結構 構包括散射光學微結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之光學結構 構包括線性稜鏡。 5.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項之光學結構 構包括小透鏡。
其中該等微 其中該等微 其中該等微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構包括透鏡陣列。 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微結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構包括立體角稜鏡。
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微結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 一第一基質,且其中該等立 所置放。 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基質係 體角稜鏡係沿複數個第二義質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的立體角稜鏡係沿複數個 8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至少部分 第二基質至少其一所空間隔置。 34 1341927 ι〇·如申凊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立體 角棱鏡及》亥等第二基質係從雷射攝影、螢光、#色化及/或 繞射材料所構成。 11 ·如申印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立體 角稜鏡及該等第二基f係從Α致光學潔淨材料所構成。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立體 角稜鏡包括不同大小的立體角棱鏡。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至少部分 的立體角稜鏡係彳目料料立體角稜鏡之光學料所傾斜 〇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 3 干,0攝,其中該等立 體角稜鏡包含至少兩個不同傾斜角。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8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第二美 質的立體角稜鏡係與至少部分的另一二 土 Jti. -Ε ^ & , — 土 ^之立體角稜 互重A,以相對於該第一基質傾斜至少部分的元件。 人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學結構,其係進一步包 3 —構成於至少一些立體角棱鏡 巧仅坑^芏V。卩分上的色彩 ,以提供彩化後向反射光線。 ^飞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κ , 貝乙尤予結構,其中該色彩 樣式包含至少兩種色彩。 18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样斗、4人ε <元干結構’其中該色彩 樣式包含至少一種標準色彩。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 , _ 凡干、構’其中該色衫 樣式§至 >、一種螢光色彩。 35 1341927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學結構,其係進_步包 含-構成於各立體角稜鏡及第二基質間的色彩樣式以提 供後向反射光線。 21.—種光學結構,其係包含: 一個基質’其中該基質肖 3至少一從一含有大致為透 明熱啟動或大致為透明壓齡 座敏黏者劑之群組所選出的黏著劑 ;及 複數個雙側光學元#,立 母個元件的每一面側係呈有 光學微結構,該些元件#^ & -有 元件的單侧上至少一局邻孫显介a ,、甲至^有些 糸屬二氧背置,而該等至此 元件的另一側上則係大致 有二 双為猎一材料所浸潰。 其中該黏著 2 2.如申凊專利範圍兹〇, 固弟21項之光學結構 劑包含一大致為透明之色彩。 其中該大致 23. 如申請專利範圚 ”已阗第22項之光學結構 為透明之色彩包含一螢光色彩。 其中該黏著 24. 如申請專利範图 犯㈤第21項之光學結構 劑係沿於一大致透明頂 _ 71項部潯膜所置放。 其係進一步 25. 如申請專利範圓 祀㈤第24項之光學結構, 包含一載荷薄膜,复係再係進 26. 如申請專利範 /寻膜所置放。 犯固第21項之光學結構, 分的雙側光學元件係邙八 其中至y邰 、冲刀地嵌入於該黏著劑内 浸漬至少部分之元件的 剞内,U大致地 側則為空氣背置。 < 凡件的另 27. 如申請專利笳 J把圍第26頊之光學处捲 ^ 貝Λ予、構,其係進一步 36 1341927 之元件的空氣背置 包含一背置層,其係放置於該至少部分 面側上。 其中該背置 2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 a , ^ 貝(尤學結構 層包含一色彩背置層。 其中該色彩 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 奋罢EL A a A f、结構 煮置層包含一螢光色彩。 3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姐 層係大致為透明以構成一轉射器。+結構’其中該背置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之 層係於選定位置處貼附至該黏著劑。〜構,其中該背置 Μ.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之光學沾 包令一、VL )方孝μ 4念, 、'*°構’其係進一步 ^ 3 /σ该黏者劑所置放之大致透明頂邮2 m. m 貝溥膜,豆中該背 置層係於選定位置處貼附至該大 ’、 < ^之頂部薄膜D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之光 '*'〇才焉, 甘 ψ 士古· 择番 層係經加熱封嵌、射頻封嵌、超音波封嵌 =。_ 貼附至該黏著劑。 〜£…且層技術而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光學結構,1 — 劑具有與構成複數個雙侧光學元件彳 /、中4黏著 。 …子兀件之材枓相同的折射指數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結構,其 所置放之複數個雙側光學元件裡至少一部分;、合沿^基質 肷入於§亥液態可硬化鍍層内,以大致地浸漬至小泣、刀地 件的一側,而該至少部分之元件的另一側則為空分之元 3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光學結 =背置。 其中會利用 37 1341927 壓力以將各元件部分地嵌入該鑛層内。 3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5項之光學結構, _ ^ 一中該液態 可硬化鍍層會經加熱或輻射所硬化。 3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結構,其 、丨’宁、遵一步包 含一沿該液態可硬化鍍層所置放之大致透明的頂部薄膜 3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光學結構,、 丫该液態可 硬化鍍層具有與構成複數個雙側光學元件之材料相 射指數。 〇的折 4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複數 個雙側光學元件係被置放於該機質上,該光學結構進一井 包含一覆蓋各元件之填充層,其中會於各基質與各元件^ 構成空氣包封。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〇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填 層將各元件貼附於該基質。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填 層係於各元件間直接地貼附於該基質。
4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填 層具有足夠高的黏滞性,使得這不會在各元件底下流動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殖 層約30000到50000 centip〇ise的黏滞性。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〇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 件後向反射光線係入射於該填充層上。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〇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基 包含一織物。 38 丄341927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〇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基質 係屬非透明者。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結構’其中大致所有 ‘ 的元件包含鉤刺。 4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8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基質 包含一織物,而各元件係被置放於該織物内,且經鉤刺所 握持定位。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之光學結構,其係進—步 包含一置放於該織物第一面側上以浸潰至少一部份之各元 鲁 件的第一面側之锻層β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基質包 含一織物,而各元件係被置放於該織物内,該光學結構包 含一置放於該織物第一面側上以浸潰至少一部份之各元件 的第一面側之鍍層。 52. —種用以於至少一面側上構成一具微結構表面之光 學結構的方法,其係包含沿該基質置放複數個雙側光學元 件,該基質包含一光可硬化鍍層,各元件於各側上具有光鲁 學微結構,其中至少部份的元件之面側的至少一部份係為 空氣背置,而該等至少部分之^件的另_側係、大致地為〜 材料所浸潰。 53. 如申翊專利|巳圍帛52項之方法,其中該材料包含 一基質。 54. -種光學結構,其係包含複數個雙側後向反射元件 ,彼等係部分嵌入於-大致透明點著劑内,以大致浸潰言亥 39 1341927 等元件至少部分之一第一面丫則,而該等元件至少部分之另 一面側則為空氣背置。 5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之光學結構,立係進一步 包含一沿該黏*劑所置放<大致透明的頂部薄膜。 56. —種光學結構, ’被專係部分嵌入於— 元件至少部分之一第— 面侧則為空氣背置。 其係包含複數個雙側後向反射元件 大致透明鍍層内,以大致浸潰該等 面側,而該等元件至少部分之另一 57.如申睛專利範圍第 甘+ > a 應 y $义元予結構,其中該鍍層 9 係一液態可硬化鍍層。 …58·如巾請專利範圍第5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鍵層 係藉熱度或紫外線輻射所硬化。 59·—種光學結構,其係包含: 基貝,其中,該基質包含一光可硬化鍍層; 複數個雙側後向反射元件,其係置放於該基質上,每 一個:件:雙側之每-個係包含後向反射元件;以及 一覆蓋各7G件之填充層,其中,於該基質與至少部分鲁 元件之底部表面間係構成空氣包封。 60’如申凊專利範圍帛59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填充 層將該雙錢向反射元件_至該基質。 6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9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雙側 稜鏡元件會將人射於該填充層之光線後向反射。 62. —種光學結構,其係包含: 複數個雙側光學元件,其係置放於一織物内,每一個 40 1341927 元件之雙側之每一個係包含後向反射元件;以及 一鍍層’其係置放於該織物之一第一面側上,以大致 浸潰大致所有該等元件之一第一面側,而大致所有該等元 · 件之第二面側則為空氣背置。 . 6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2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元 件係包含刺鉤,以將各元件固定於該織物。 64. —種用以構成—光學結構之方法,其係包含: 提供一基質’其中’該基質包含一光可硬化鍍層;以 及 · 提供複數個沿該基質所置放之雙側光學元件,其中, 每一個元件之雙側之每一個係包含後向反射元件,且大致 所有的7G件至少一面側係空氣背置,而大致所有的元件之 另一面側則係大致為經浸漬。 6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M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元件包 含立體角棱鏡。 —66.如申清專利範圍帛65項之方法,其中該基質係一 A 土質其係it纟包含沿複數個第二基質提供立體肖φ 一…靖專利範圍帛64項之方法,其中該基質包含 "3有大致為透明熱啟動或大致為透明壓敏黏著 劑之群組所選出的黏著劑,且其中該雙側元件係部分地嵌 入於該黏著劑内以浸潰大致所有元件之另一側。 6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7 —置放於該等元件之空氣包封 項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面側上的背置層。 41 1341927 9.如申峭專利範圍帛68項之方法,其中該背置層係 大致為透明以構成—轉射器。 7广如申請專利範圍帛64項之方法,其中該基質包含 一液態可硬化鍍層。 71·如申請專利範圍帛7〇項之方法,其中沿該基質所 置放之雙側元件係部分地嵌入於該液態可硬化鑛層内,以 浸潰大致所有元件之另一側。 72. 如申凊專利範圍帛7 1項之方法,其中係利用壓力 以將各元件部分地嵌入該鍍層内。 73.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7〇帛之方 >去,其係進一步包含 …玄液&、可硬化鍍層所置放之大致為透明的頂部薄膜。 74.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64項之方法,其中複數個雙側 後向反射元件係經置放於該基質i,該後向反射元件進一 步包含一覆蓋各元件之填充層,#中係於該基質與大致所 有7C件之至少一面側間構成空氣包封。 7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4項之方法,其中該填充層將 各元件貼附於該基質。 7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5項之方法,其中該填充層會 於各元件間直接地貼附於該基質。 77.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74項之方法,其中該填充層具 有足夠高的黏滯性,使得這不會在各元件底下流動。 78. 如申吻專利範圍帛74項之方法其中該等元件會 將入射於該填充層上之光線後向反射。 79.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員之方法,其中大致所有元 42 1341927 件包含刺鉤。 80.如申請專利範圍帛79項之方法,其中該基賢包含 一織物,且各元件係置放於該織物内,且經鉤刺所握持—’ 位。 ,疋 8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〇項之方法,其係進—步包含 一置放於該織物第—面側上以浸漬大致所有元件第—面側 之鑛層。 8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4項之方法,其中該基質包含 一織物且各7G件係置放於該織物内,該後向反射結構包含 一置放於該織物第—面側上以浸漬大致所有元件第一面側 之鍍層。 83. —種用以構成—後向反射結構之方法,其係包含: 提供質,其中,該基質包含_光可硬化; 提供複數個雙側後向反射立體角稜鏡元件於該基質上 ,每一個元件之雙側之每一個係包含立體角稜鏡元件;以 及 以一填充層來覆蓋各元件,其中會於該基質與大致所鲁 有元件之底部表面間構成空氣包封。 8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3項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藉該填充層將該雙側後向反射立體角稜鏡元件貼附至該基 質。 8 5. —種後向反射結構,其係包含: 一填充層;以及 複數個雙側後向反射立體角稜鏡元件,其係經置放於 43 1341927 S亥填充層内’其中,每一個元件之雙側之每一個係具有立 體角稜鏡元件,且各元件之一面側其上具有一反射鍍層。 86.如申请專利範圍第85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係進 一步包含一置放於該填充層上之黏著劑層。 . 8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5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該 等雙侧後向反射立體角稜鏡元件係將入射於該填充層上的 光線後向反射。 8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5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該 光線係通過該等雙側立體角稜鏡元件,一直到被該反射層籲 所反射為止。 89. —種構成一後向反射結構之方法,其係包含: 提供一填充層; 提供複數個雙側後向反射立體角稜鏡元件於該填充層 内’每一個元件之雙側之每一個係包含立體角稜鏡元件; 以及 於大致所有元件之一面側上構成一反射鍍層。 9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9項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鲁 在鄰接該反射鑛層之填充層一側上的填充層上構成一黏著 劑層。 9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 9項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入射於該填充層上之後向反射光線。 92· —種構成一後向反射結構之方法,其係包含: 提供一基質; 隨機地將複數個雙側立體角稜鏡元件定位於該基質内 44 1341927 ,每一個元件之雙側之每—個 1固係包含立體角稜鏡元件; 於該等稜鏡元件上構成—填充層; 移除該基質以曝出大茲$ 欠所有稜鏡元件之至少一側;以 於大致所有稜鏡元件之— 曝出面側上構成一反射鍍層 9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 ^^項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含 於該填充層及反射鍍層上構成—黏著劑層。 94. 一種用以構成—光學έ 予、0構之方法,其係包含: 嵌入複數個雙側光學元件 ^ u 、 黏者劑内,以藉一材料 來浸潰至少部分元件之一側的s , 側的至少-部份,而該至少部分 凡件之另一側係空氣背置,每— ,* ^ , c ^ 個70件之雙側之每一個係 包含後向反射元件;以及 硬化該黏著劑。 95_—種用以製造大面積光學 含一具:第一面側及一第二面側之基質1中於該第: 日^ 元予溥片之光學元件,其係包 面 側及該第二面側上置放有光學微結構,該第一面側及該第 二面側之間係無黏著劑。 】汉。哀第 其中該等光 9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光學元件 學微結構包含立體角棱鏡。 97.—種包含—第一基質及— 第-基質及該第二基質之-個包含It光=’該 透明熱啟動或大致為透明壓㈣著劑之群_^出的^ 劑’每一個基U有複數個置放於表面上的微::= 45 1341927 一基質係相對於該第二基質而定位,而該第一基質上的各 微結構係面朝該第二基質上的各微結構,而其間介置玄少 部分的透空空間,其係由從該第—基質及該第二基質延伸 而來之延伸構件所提供。 9 8.如申清專利範圍第9 7項之光學结構,其中該延伸 構件係自第一基質及第二基質延伸而貼附於另一者。 9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係進/步 包含一介置於該第一及第二基質其間的薄層。 10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9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薄層 係經接附於至少該第一基質或該第二基質。 10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係進一步 包含一介置於該第一基質及第二基質其間的薄層,其中, β亥延伸構件係貼附於該薄層至少一部份。 1 0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微結 構包含熱塑性或熱硬化聚合物。 10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第一 基質係在繞於該光學結構週邊處被接附於該第二基質。 10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第一 基質係藉從該第一基質之複數個微結構貼附到該第二基質 之複數個微結構的方式而接附於該第二基質。 1〇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光學 結構包含至少一刺鉤,以將該光學結構接附至一材料。 1〇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係進一步 Ο έ複數個適於混合進入一鑛層或接附劑的光學結構。 46 1341927 1 0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7項之光學結構,其中該等複 數個適光學結構是由具有比起該鍍層或接附劑溶解溫度而 為更尚之溶解溫度的材料所構成。 10 8 · —種後向反射結構,其係包含複數個後向反射微 結構,彼等係經包封於—自單一基質所構成之外部層内, 該單一基質係包含一個第一側及一個第二側,該第一側及 第一側係沿著該後向反射結構之一縱向軸封嵌包封。 1〇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 該結構會將光線按至少兩個方向後向反射。 籲 1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 4外部層會對各微結構提供一空氣背置環境。 1 1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 °玄等微結構包含立體角稜鏡。 1 1 2 •—種後向反射結構,其係包含複數個後向反射微 ’、σ構’彼等係包封於一外部層内,該外部層係包含一形成 於各微結構周15之中空管狀物。 1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 籲 該等微级Μ π Μ , 、。傅係構成於該外部層之内部表面上,此後會將該 外。Ρ層構成—中空管狀物。 47 I 1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 至夕一些微結構其内具有空氣球型。 1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其中 與構成該微結構相同的材料會越過該外部層而延伸至 構之外部表面。 、· Ό 其申 II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 該外部層包含一紋理表面。 其中 其中 1 1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 。亥外部層包含一蟲眼結構表面。 12 〇 ·如申s青專利範園第1 〇 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 °玄外部層及/或該等微結構係經彩化。 其中 1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8項之後向反射結構 该結構包含一線緒。 1 22· —種後向反射光學結構,其係包含複數個立體角 稜鏡,彼等係包封於一從單一基質所構成之外部層内,該 早—基質係包含一個第一側及一個第二側,該第一側及第 一側係沿著該光學結構之一縱向軸封嵌包封。 12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2項之後向反射光學結構, 其中該結構係足夠耐固而可縫編入一織物内。 1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2項之後向反射光學結構, 其中構成該立體角稜鏡之材料係越過該外部層而延神至該 外部層之外部表面。 125. —種用以構成後向反射光學結構之方法,其係包 含將複數個立體角稜鏡包封於一從單一基質所構成之外邹 48 1341927 層内,該早—基質係包含一個第一側及— -侧及第二側係沿著該光學結構之_縱向轴封嵌—包^亥第 ⑶.如中請專利範圍第125項之方法其中 p 角稜鏡係構成於該外部層之一内邱矣 立粗 構製成-中空管狀物。 以面上,且該外部層會 12' -種用以構成後向反射結構之方法其係包含* 擠-個外部層於該等立體角稜鏡之周圍,其中,該心 係由-個早一基質形成,該基質包含—光可硬化鍍層/ 128.如申請專利_ 125項之方法,其中該等立體 角稜鏡係經組態設定於該外部層上,以按兩個以上的方 後向反射光線。 叫申請專利範圍帛125項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 含將該結構縫編入一織物内。 130.如申請專利範圍帛126項之方法,其中該結構的 構成方式係按於該外部層内構成各微孔,之後再於該外部 層上鑄製各立體角稜鏡,其中構成各立體角棱鏡的材料會 填充各微孔,並延伸至該結構之外部表面。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5項之方法,其係進一步包 3於忒外部層上進行紋理化、彩化及/或提供一蟲眼結構表 面。 拾壹、圓式: 如次頁 49 〖1341927
It ί. ! (β
101341927 2/25
38
1341927
1341927 4/25 10 粉》〉游》· 44 46 圖 10 10
丁6 44 圖 11
10
圖12 丨1341927 ► 5/25
47 10 54
1341927 6/25
圖 15
50
m 16
w 17
1341927 7/25
圖 21 56 1341927
1341927
1341927 10/25 10
圖 28 1341927 11/25 10
圖 29 10
W 30 1341927 12/25
31 ¢41927 13/25 D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o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c 3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一76 74 —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C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C 0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C 3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32 74
33
34 1341927 14/25
1341927 15/25 14
圖38
1341927 16/25
1341927 17/25
1341927 18/25
1,0
圖47 ·
圖 48 1341927 19/25
1341927 20/25
^-1061341927 21/25 ιοδχ/Ν. 108
115
56 106-^ 1341927 22/25 /-106
圖 57 124 1341927 23/25
1341927
CNlCNJl. mrool· οα /ooCNIl.
09 0 CM 1341927 25/25 ^-106
116
63
TW092113035A 2002-05-15 2003-05-14 Optical structures TWI34192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099002P 2002-05-15 2002-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307147A TW200307147A (en) 2003-12-01
TWI341927B true TWI341927B (en) 2011-05-11

Family

ID=29550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3035A TWI341927B (en) 2002-05-15 2003-05-14 Optical structure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EP (1) EP1509790B1 (zh)
JP (2) JP4538315B2 (zh)
CN (1) CN100373178C (zh)
AT (1) ATE426827T1 (zh)
AU (1) AU2003247373A1 (zh)
DE (1) DE60326837D1 (zh)
TW (1) TWI341927B (zh)
WO (1) WO200309827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6982B (zh) * 2021-05-24 2023-12-21 采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64314B2 (en) * 2002-05-15 2008-04-29 Reflexite Corporation Optical structures
DE602004020670D1 (de) * 2003-12-09 2009-05-28 Reflexite Corp Methode und apparat zur herstellung einer optischen struktur
US7262856B2 (en) * 2004-05-25 2007-08-28 Hobbs Douglas S Microstructured optical device for remote chemical sensing
US20070103910A1 (en) * 2005-11-08 2007-05-10 Eastman Kodak Company Light redirecting films having multiple layers and an adhesion layer
WO2008100593A1 (en) 2007-02-14 2008-08-21 Aztec Systems, Inc. Surface relief volume reflective diffractive structure
US20110216412A1 (en) * 2010-03-05 2011-09-08 David Reed Master tools with selectively orientable regions for manufacture of patterned sheeting
KR101954457B1 (ko) * 2010-04-15 2019-03-05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캄파니 광학적 활성 영역 및 광학적 불활성 영역을 포함하는 재귀반사성 물품
CN104834037B (zh) * 2015-05-28 2017-10-03 福建夜光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虹彩动态微棱镜反光膜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6850A (en) * 1978-07-20 1986-03-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aped plastic articles having replicated microstructure surfaces
US4938563A (en) * 1986-11-21 1990-07-03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efficiency cube corner retroflective material
JPH0649604Y2 (ja) * 1987-05-27 1994-12-14 増田産業 株式会社 再帰性反射式ロープ
US5039200A (en) * 1989-06-21 1991-08-13 Linda Michler Reflective safety stick for walking and jogging
US5117304A (en) * 1990-09-21 1992-05-26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CA2061708C (en) * 1991-05-08 2002-04-23 Wu-Shyong Li Launderable retroreflective applique with colorant
JPH05209142A (ja) * 1992-01-30 1993-08-20 Mazda Motor Corp 塗装用光輝材
US5614286A (en) * 1993-10-20 1997-03-2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Conformable cube corne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US5905826A (en) * 1996-01-24 1999-05-1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Conspicuity marking system including light guide and retroreflective structure
US5805338A (en) * 1996-04-10 1998-09-08 Minnesota Min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illowed flexible cube-corner sheeting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JPH11155615A (ja) * 1997-12-02 1999-06-15 Ykk Corp 再帰反射性線条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6050691A (en) * 1998-10-19 2000-04-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ethod of making randomly oriented cube-corner articles
CN1184497C (zh) * 1999-01-21 2005-01-12 瑞弗莱克塞特公司 双面敞开式回射棱镜结构
EP1236216A1 (en) * 1999-10-29 2002-09-04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having spherical shaped patterns--
US6533961B2 (en) * 2000-02-22 2003-03-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urable fluorescent organic pigments and methods of making
AU2001245787A1 (en) * 2000-03-17 2001-10-03 Zograph, Llc High acuity lens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6982B (zh) * 2021-05-24 2023-12-21 采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裝置
US11899223B2 (en) 2021-05-24 2024-02-13 Visera Technologies Company Limited Optical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09790A2 (en) 2005-03-02
JP2006510038A (ja) 2006-03-23
ATE426827T1 (de) 2009-04-15
AU2003247373A8 (en) 2003-12-02
CN1668943A (zh) 2005-09-14
AU2003247373A1 (en) 2003-12-02
TW200307147A (en) 2003-12-01
WO2003098276A2 (en) 2003-11-27
EP1509790B1 (en) 2009-03-25
DE60326837D1 (de) 2009-05-07
JP4538315B2 (ja) 2010-09-08
WO2003098276A3 (en) 2004-05-13
JP2009237577A (ja) 2009-10-15
JP5271800B2 (ja) 2013-08-21
WO2003098276A9 (en) 2004-02-12
CN100373178C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4314B2 (en) Optical structures
TW389842B (en) Mold for producing glittering cube-corner retroreflective sheeting
JP4063472B2 (ja) 印刷された再帰反射シート
JP5271800B2 (ja) 光学的構造体
ES2197994T3 (es) Hoja retrorreflectante destelleante de esquinas de cubo.
JP3001287B2 (ja) マイクロプリズム逆反射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821531B2 (en) Thermoformable three dimensional retroreflective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000509168A (ja) 光輝性コーナーキューブ再帰反射シートの作製方法
ES2799734T3 (es) Material retrorreflectante
WO2018003824A1 (ja) 再帰性反射性テープ
JP2007519947A (ja) 光学構造
ES2762918T3 (es) Material retrorreflectante
JP6630338B2 (ja) 再帰性反射性テープ
CN209514112U (zh) 反光结构及包含该反光结构的反光物品
KR100488483B1 (ko) 코너큐브형과 유리구슬에 의한 상호 보완적인재귀반사성을 갖는 반사원단과 이의 제작방법 및 제작장치
JP2004252117A (ja) 熱転写用再帰反射媒体中間体とそれを用いた熱転写方法
JPS6331602B2 (zh)
JPS6113043B2 (zh)
KR20150092617A (ko) 스크린인쇄에 의한 재귀반사시트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